传播学通论期末复习
传播学复习题及答案(1)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全集版本一、填空题1、在日常生活中,传播一词主要指的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观念、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
2、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传播学的欧洲起源分别是进化论、和批判学派。
4、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5、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5W模式”。
6、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连续的桥梁和。
7、是集合行为中的主要的信息形式。
8、就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
9、传播模式构建的方法有过程的方法和的方法。
10、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现象。
二、名词解释题1.赖特的“四功能说”2. 内向传播3.媒介——人体的延伸4、传播效果5、传媒接近权6.模式7. 人内传播8.郭庆光的大众传播定义9、媒介即讯息三、判断题1、“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中心是受众。
()2、传播技巧指的是在传播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
()3、“诉诸感情”--主要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效果。
()4、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5、大众传播所传达的信息具有公开性、权威性、显著性和直达性的特点。
()6、传播学的三个学派是:批判理论的法兰克福学派、符号互动论的芝加哥学派以及交往传播的帕络阿尔托学派。
()7、所谓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的集合体。
()8、《报刊的四种理论》由西伯特、彼得森和施拉姆合著,是研究传播体制的代表性著作。
()9、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认知效果、情感效果和行为效果。
()10、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
()四、简答题 10分×3=30分1、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体现在哪些方面?2、集合行为中(紧急事态下)流言的特点?3、组织传播及其功能有哪些?4、模式的功能有哪些?5、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都是哪些?6、人际传播的动机(意义)是什么?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0分,每题15分)1、请你结合实例理解分析“传播: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论观点?2、结合实例分析“作为市场的受众”的观点,并且评价其优势和劣势(局限性)?3、请结合实例分析阐释“子弹论”(又名魔弹论、皮下注射论)的理论内容并评价其优缺点。
传播学期末复习重点
一、名词解释1.符号人类用以表达和解读意义的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化载体。
2.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
3.把关人指的是新闻传播选择过程中取舍传播内容的组织或个人,包括政府、传媒组织、编辑和记者等。
4、信息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5、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
读者、听众、观众都属于受众的范畴。
9、5W模式5W模式包括控制研究、文本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和效果研究。
具体地说,就是研究谁通过什么渠道对谁说了什么,产生了怎样的效果。
10、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指的是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
(p61)11、组织传播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
包括组织内传播和组织外传播。
12、流言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们中间流传,涉及人们信念而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一种特殊的陈述或话题。
13、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人类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职业工作者通过机械媒介向社会公众公开地、定期传播各种信息的一种社会性信息交流活动。
14、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15、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16、新闻价值对一个事件能否成为新闻所作的价值判断。
17、分众指的是受众并不是同质的孤立的个人集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
二、简答题1、什么是传播,它的基本特点是什么?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基本特点:第一、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第二、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
传播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好)
传播学期末复习资料整理(好)第一章总论1、什么是传播?定义:所谓传播是信息在时间或空间中的流动和变化传播的四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传者传播的三环节:信息的传达、信息的接受、信息的反馈2、传播学的四大先驱及其贡献哈罗德.拉斯韦尔(三功能说)贡献:1)从政治学角度研究传播,是宣传和政治符号理论发展的先驱。
他的政治宣传和战时轩轩研究代表一种重要的早期传播学类型2)提出“5W”模式,是我国传播学教科书上必然出现谈到的入门理论3)他可以论证了传播的三大社会功能(三功能说:环境监测功能、社会谐调功能、传递文化遗产功能)4)使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传播信息进行研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二级传播论、魔弹论=皮下注射论)贡献:1)创造了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机构的原型2)通过搜集资料的方法提出了调查方法论3)开创了媒体效果研究的传统,从受众角度研究传播过程,提出了传媒的弱效果论,两级传播,意见领袖等著名观点,对于认识传播过程和效果有重要意义库尔特.勒温(把关人理论)贡献:1)他拥有把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件变成重要研究目标的思想方法2)理论上创立了场论,开创了群体传播对于个人行为的效果的研究3)提出了把关人概念,为信息流动的复杂性提供圆满解释4)他被称为“社会心理学之父”,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开创性人物卡尔.霍夫兰贡献:态度的改变1)源于科学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2)人口集中——城市人口的集中造就了规模化的信息需求3)政治和战争的需要:二战时知识分子的迁移;战时宣传的需求第二章传播原理1、人类传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经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4个阶段从动物到人类传播的重大飞跃五点:1)人类语言是一种具有音节区分的声音符号体系 2)人类语言它的发音和语句在结构上有逻辑性3)人类语言有自由模仿其他声音的能力4)人类语言没有外部刺激的时候也能自主发音5)人类的音声带有节奏和韵律,并能欣赏这种节奏和韵律2、传播的四大功能拉斯韦尔提出的“三功能说”+(赖特补充了一个功能)娱乐功能传播的负功能:1)大众媒介持续不懈的宣传会使人们完全丧失辨别力,从而不假思索地顺从现状2)媒介是使大众的审美鉴赏力退化和文化水平下降的重要原因3)媒介常以低廉的代价占用或剥夺了人们的自由时间4)麻醉精神:(1)让人沉醉在虚幻的满足之中(2)由剥夺人的行为能力之一拟态环境理论,通过模拟现实而营造的理路,它充分真实环境的区别在于事实的选取和组合拟态环境论:通过模拟现实而营造的环境*李普曼认为人类生活在2个环境中,一个是现实环境,一个是虚拟环境,前者是客观世界,后者是人类意识或体验到的主观世界,大众媒介的出现和发展,使虚拟环境的比重越来越大,人类认识真实世界的可能性越来越小内向传播(乔治.米德—“主我客我”的理论,布鲁墨的“自我互动”理论)定义:人的内向传播的是主我(I)和客我(ME)之间的信息交流生活从生理机能上来讲:内向传播是由感受刺激→神经传导→人脑活动→机体反应,这些环节和要素构成。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一、传播学的基本概念1.传播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传播学是研究人类社会中信息传播过程与规律的学科,研究形式包括口头传播和书面传播。
2.传播学的范围和内容:传播学的范围涉及传播的过程、机制、效果等方面,内容包括发送者、接受者、媒介、信息等要素。
二、传播学的理论1.传播学的理论体系: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由传播理论、传播模型和传播规律组成。
2.传播理论:包括"传播人内心理论"、"传播人行为理论"、"传播人价值理论"以及"传播受众认知及反应理论"等。
3.传播模型:常见的传播模型有拉斐尔传播模型、朴素模型、多步流程模型、差异模型等。
4.传播规律:包括"传播的普遍性规律"、"传播的效率优化规律"、"传播的稳定性规律"、"传播的传染力量规律"等。
三、传播方式与媒介1.传播方式:主要包括广播传播、电视传播、报刊传播、网络传播等。
2.传播媒介:包括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刊等)和新媒体(互联网、手机等)。
3.传播效果评价方法:主要有研究型、实践型和综合型三种评价方法。
四、传播过程与要素1.传播过程:主要包括信息采集、信息编码、信息传递、信息解码和信息反馈。
2.传播要素:分为人的要素(传播者和接受者)、媒介要素和信息要素。
3.群体传播:包括集群传播和社会传播,通过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来实现传播活动。
五、传播伦理与传播效果1.传播伦理:包括事实传播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道德传播的依法合规、人文传播的尊重和包容等。
2.传播效果:主要评价指标包括信息的准确性、传播的广度、传播的深度和传播的影响力等。
六、传播学的发展与应用1.传播学的发展历程:分为初级阶段、演进阶段和应用阶段。
2.传播学的应用领域:包括广告传播、公共关系、政治传播、国际传播、新闻传播等。
总之,传播学概论是传播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对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1.传播的定义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2.传播的特点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行为传播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偶成,也是一种系统3.符号能指能引发人们对特定对象事物的概念恋香所指意符(能指)所指代或表述的对象事物的概念4.非语言符号语言符号的伴生符体态符号物化、活动化、程式化、仪式化的符号5.符号的基本功能表述和理解功能倒金字塔传达功能球类比赛手势“V”字手势思考功能广告6.人类传播的意义人类传播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交流,实际上是交流精神内容7.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8.大众传播学研究五大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9.人内传播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10.“主我与客我”一方是作为意愿和行为主体人的“主我”另一方是作为他人的社会评价和社会期待之代表的“客我”11.布鲁默的“自我互动”原理从本质上来说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也就是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或社会关系在个人头脑中的反映12.内省式思考内省是人对自己的一种反思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人内传播形式短期的、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自我反思活动13.人际传播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前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14.人际传播的动机获得信息建立与他人的协作关系自我认识和互相认识15.库利镜中我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16.自我表达的媒体语言文字姿态装饰品携带品发型服装表情语言17.大众传播定义大众传播是人们获得了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18.大众传播的特点专业化的媒介组织先进的技术手段以社会大众为传播对象大规模信息生产与传播大众传播是一种制度化的社会传播19.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结合“5W”环境监视功能开往春天的北京地铁社会联系与协调功能急诊室故事社会遗产传承功能舌尖上的中国、《传承者》20.赖特的“四功能说”环境监视解释与规定社会化功能等着我提供娱乐爸爸去哪儿21.拉斯菲尔德和默顿的功能观社会地位赋予功能姚贝娜李琦社会规范强制功能乔木公开举报何炅作为负面功能的“麻醉作用”22.大众传播特点报刊互动性差时效性差感染力弱阅读媒介非线性传播保存性强深度传播广播速度快时效性强传播范围广唯一的非视觉传播媒介收听的伴随状态最适宜音乐、交通现实听众多、影响力大收听率指标电视集视听觉于一体听过影像、画面、声音、字幕以及科技等多方面地传递信息给受众以强烈的现场感、目击感和冲击力不仅是获取外界新闻的手段而且是丰富多彩文化娱乐的主要提供者微博随时随地记录内容可以被分享传播主体多元造就意见领袖被控制23.视频网站生存之道瞬间给人带来心灵触动的情绪共鸣的新兴艺术要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窥视欲望满足用户分享欲望满足观众追求省时便利的优惠购消费心灵解密思维极致思维24.大众传播在现代人生活中占重要地位a大众传播为我们提供新闻、信息和知识,帮助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动向和变化b大众传播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生活的有用信息,帮助我们安排日常活c大众传播为我们提供文化享受,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d大众传播为我们提供娱乐、使我们能够从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紧张压力下解放出来,获得轻松和休息25.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和“热媒体”与“冷媒体”26.“媒介即讯息”这是麦克卢汉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高度概括媒介本事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27.“容器人”注重自我意志的自由,对任何外部强制和权威都不采取人同的态度,但却很容易接受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28.作为传播者的大众传媒的特点地位稳固大众传媒是一种社会组织,具有自身的组织目标和组织的结果大众传媒是大众传播生产资料的直接控制者和使用者29.如何实现大众传媒的经营目标报道新闻传播信息传授知识提供娱乐传媒组织具有经营目标,说明它们面对着巨大的市场压力30.大众传媒的宣传目标宣传某种思想灌输某种意识形态提倡某种行使某种权利或社会影响力31.库尔特·卢因“把关人”32.受众指的是一对多的传播活动的对象或受传者33.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享有的基本权利传播权知晓权媒介接近权34.分众指的是受众并不是同质的孤立个人的集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35.分众的核心内容社会结构具有多样性社会成员分属不同的社会群体分属不同社会群体的受众个人,对大众传播有不同的需求和反应在大众传播面前,受众具有自主性和能动性36.“使用和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做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37.节目提供“满足”四种动机心绪转换效用人际关系效用自我确认效用环境监测效用38.传播效果它指带有说服动机的传播行为在受传者身上引起的心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它指传播活动尤其是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活动对受传者和社会所产生的一切影响和结果的总体39.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环境认知效果价值形成维护效果社会行为示范效果40.传播效果类型短期的预期效果短期的非预期效果长期的预期效果长期的非预期效果41.意见领袖的定义在传播学中,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42.意见领袖的基本特征与被影响者一般处于平等关系而非上下级关系意见领袖并不集中于特定的群体或阶层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一般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意见领袖社交范围广43.“议程设置功能”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公共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和信息传达活动赋予各种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44.“沉默的螺旋”理论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的相互作用的结果2经大众媒体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作“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产生45.“沉默的螺旋”理论特点是一种考察大众传播与社会舆论的关系的理论,这个理论在两个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一是它的舆论观,二是它的效果观46.媒介素养研究媒介素养研究是“公众接近、分析、评价各种媒介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的能力”47.能力的六个方面媒介技术的基础技能媒介信息的识读能力媒介信息询收集能力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对信息内容的质疑批判能力信息的价格制作和发布能力。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一、填空题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四、论述题五、图表题六、案例分析第一讲传播学的产生与发展资源、资本、信息(一)产生诞生于上世纪40—50年代产生背景:① 需求② 行业③ 保障(详见笔记P1)美国人创立:① 政治② 经济③ 文化(二)发展(1)早期① 20—____年代研究传播效果,“枪弹论”(行为主义理论、皮下注射论、“刺激—反应论”)1.所谓传播,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是人类关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机制,是智能的象征。
2.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传播的特点:(1)。
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
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
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授双方必需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传播学五大奠基人(1)拉斯威尔(1902一1977)美国著名政治家。
其主要观点为传播的“5W模式”和基于“5W”基础上的直线传播模式。
1-5W模式即who-谁-传者研究、 says What-说什么-内容研究、In Which Channel-经什么途径-通道研究、To whom-对谁说-受者研究、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效果研究。
5W模式虽然简单,但是指明了传播的基本组成要素,也指明了传播学研究的基本组成。
(2)勒温(或译为“卢因”)(1890—1947)勒温是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
传播学理论中“守门人”(“把关人”)理论的创立者,群体动力学导师。
“守门人”: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勒温成为传播学创始人的重要理论原因。
他认为在传播过程中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检查点即“门区”或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那些能够允许信息通过或不许信息流通的人或机构,即为“守门人”。
“守门人”的主要作用是选择和过滤他所接到的信息。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整理一、引言传播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现象的学科,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
它涉及到众多的理论与方法,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实践中。
二、传播学的起源与发展传播学起源于古代希腊,但其系统化研究始于20世纪初。
传播学的发展与技术与媒介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电视、互联网等新媒介的出现,传播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三、传播学的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手段,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据,以验证相关理论与假设。
2.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收集和分析已有的研究文献,总结归纳相关的理论和经验。
3.内容分析方法:通过对媒体内容的系统观察和分析,了解其特征和趋势,探究相关问题。
4.个案研究方法:通过深入研究一些具体案例,了解其背后的传播过程和影响因素。
四、传播学的主要理论1.传播模型:代表有传统的线性模型、交互式模型和参与式模型。
线性模型认为传播是单向的,由发送者向接收者传递信息;交互式模型强调了接收者的反馈和参与;参与式模型更加强调了接收者的主动参与和自治。
2.社会认知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受到其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的影响。
凯特勒和亨威特提出了有关传播目标受众的认知过程的五个阶段模型,即关注、理解、信任、接受和决策。
3.生态学理论:强调了传播与其社会和文化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生态学理论认为传播是一种社会系统,其发展受到人口、经济、技术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4.线索复杂性理论:认为传播会受到信息的复杂程度和受众的认知能力的影响。
信息过于复杂或者受众认知能力不足,会导致信息的接收和理解的困难,从而影响传播效果。
五、传播学的应用领域1.媒体研究:以新闻传播学为代表,研究新闻媒体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
2.广告传播:研究广告的设计、定位和传播策略,探究广告对消费者行为和态度的影响。
3.政治传播:研究政治信息的传播与接受,以及政治行为和决策的影响因素。
4.健康传播:研究如何通过传播手段来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行为。
大众传播通论期末考试——主观题
名词解释:1、传播P4所谓传播,是指信息的交流与分享,或曰人类借助符号交流信息的活动。
2、媒介规范研究P90媒介规范研究也叫控制研究,是从社会系统的角度来看整个媒介行业所受到的外部力量制约,如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的约束,市场、受众群体、利益团体的约束等。
3、国际性通讯社P239国际性通讯社是指:(1)经常参与国际报道、在国际上有影响并与全球性通讯社有密切的业务交往的通讯社(2)曾经的全球性通讯社,衰落以后仍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通讯社。
4、议程设置P97议程设置是大众传媒在人们关注什么样的问题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媒还通过赋予议题不同的报道量进而影响这些议题在大众心目中重要程度的排序。
5、单向度的人P98单向度的人指只有对现存秩序的肯定和维护,而丧失了批判和否定功能。
长期浸淫于其中的大众,便也被塑造成为单向度的人——只有赞同和维护的向度,失去了批判和否定的向度。
6、镜中我P76我们时常会把别人当做自己的一面镜子,通过看别人眼中的自己逐渐判断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这个不断对话的过程就是我们“自我”意识形成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人际传播的过程。
7、沉默的螺旋P98沉默的螺旋假说认为大众传媒在营造舆论气候上起着重要作用,而一般人在发表意见之前总会先评估一下舆论气候,如果认为自己的看法和舆论一致,便倾向于勇敢地表达;相反。
出于害怕被孤立的心理,则会选择沉默。
这样的效应累计起来,就会出现强势意见越来越强,而弱势意见越来越弱的螺旋现象。
8、传播P4 (同第①)9、大众传媒P10大众传媒是所有用以向广大受众传递各种信息的物质载体,传统上指传播范围广大的图书、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影六中传媒,今天的电子传媒则应加上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互联网、音像出版物等新兴媒体。
10、把关人P79所谓“把关人”,就是控制信息在信道里的流通的个人,他们可以扣押信息、构成信息、扩展信息或重复信息。
11、沉默的螺旋P98(同第⑦)12、媒介融合P228媒介融合是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手机等各类媒体呈现出的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
传播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传播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复习提纲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题型及重点复习提纲适用班级:人文学院广告学09-1.2.3.41、传播学的早期学术思想源流包括哪几方面?欧洲源流和美国源流2、信息结构的表现形式和信息结构的本质内容各是什么?符号.意义3、传播学四大奠基人都有谁?拉斯韦尔、卢因、藿夫兰和拉扎斯菲尔德。
4、人类传播的结构模式有哪些?传统的线性模式、双向循环模式和社会系统模式5、根据组织传播的范围分类,组织传播可分几类?组织内传播。
组织外传播6、信息论的发明者是谁?申农7、提出信息传播“把关人”概念的是谁?卢因8、预示着传播学研究开始的第一部书稿是哪部?<<传播论》9、有新闻工作经验,在研究新闻学的基础上较早探究大众传播对社会影响,并著有《自由与新闻》《舆论》的是哪一位学者?李普曼10、麦克卢汉以什么比喻的方式创造性地提出了媒介理论的中心命题:“媒介即信息”。
11、受众的心理特征有几方面?好奇、得意、接近、求知、比较12、在传播学学科诞生前,“传播”的含义有两大内容各是什么?表征物质的时空位移和表征信息的时空位移13、从政治角度看,报纸在民主政治中的作用日愈突出,美国第三届总统杰弗逊甚至不无夸张地宣称什么?“宁要报纸、不要政府”14、传播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史上可分为哪四个时期?萌芽期、中断期和引进国外理论的兴起期、本土化与自主化的展开期。
A发展期B滞后期C萌芽期D中断期E探讨期15、控制论的发明者是谁?维纳16、藿夫兰研究揭示传播效果形成条件的书是?《传播与说服》17、社会心理学中模仿理论的创始人,并著有《模仿的法则》的是哪一位学者?塔尔德18、最早总结了社会传播的三项基本功能(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并于1948年发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的是谁?拉斯韦尔19、赖利夫妇模式有三个相关联的概念是什么?基本群体、次属群体、隶属群体。
20、组织的外部传播功能有几方面?各是?协调组织内部的关系、创立和维护组织形象、为组织客户提供服务21、人际传播的形式有哪些?地位与人际交流、权力与交流、角色与交流、动机与人际交流。
传播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
1、资产阶级传播理论中的社会责任论16世纪提供了现实基础,17世纪见到了哲学原理的发展,18世纪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
2、在西方各国,报刊自由主义理论在新闻传播界居支配地位,其核心概念是新闻自由。
3、约翰.弥尔顿首先提出出版自由,其演说奠定了报刊自由主义理论的两个基本概念,即“思想的公开市场”和“真理的自我修复过程”。
4、在西方,保障新闻和言论自由的权威法案是: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1948年联合国大会《世界人权宣言》、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前三条又叫《人权法案》)。
此两项宣言和法案被引为西方国家保证新闻自由的权威证明。
5、约翰.厄斯金提出出版自由包括议政自由和批评政府的自由。
6、自由主义报刊理论的两个基本前提:人是有理性的,契约民主国。
(马克思认为是错误的)7、资本家控制报业的四大策略:直接收买,直接控制,通过广告,金钱贿赂8、“哈钦斯委员会”(1942)又名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在1947年发表《论新闻自由——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发展出报刊的“社会责任理论”,又称“新闻自由主义理论”。
9、1934年,联邦通讯委员会强调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是新闻自由概念中的应有之意。
10、作为完整系统的社会科学中的一个学科,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至40年代的美国。
11、传播学早期学术思想源流:欧洲源流和美国源流。
(直接源流是美国源流)12、传播学研究两大流派:“经验学派”和“批判学派”。
13、传播学的创立者—施拉姆14、传播的5个要素:传播者、受传者、信息、符号、媒介15、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反馈16、人类传播的形式: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
17、流言的特点:R=i*a(流言流通量=问题的重要性*证据的暧昧性)(群体传播的第二个阶段)18、施拉姆报刊选择公式:选择的或然率(可能性)=报偿程度(回报期待)/费力程度1、列举四位启蒙主义(自由主义理论)思想家及其代表思想(均为法国人)1)、伏尔泰:社会思想观点的核心是平等,政治思想观点的核心是自由,著有《哲学通讯》,是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
传播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
传播学原理期末考试重点《大众传播学》第一讲:传播与传播学一、传播的定义:传播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符号并借助一定的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运动。
(传播信息共享)二、人类传播有四种类型:(网络传播)1.自身传播2.人际传播3.组织传播4.大众传播的定义:指职业传播者和传播机构通过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介向广大受众提供信息、知识、观念或娱乐的过程。
大众传播的特点:①传播者职业化、组织化;②讯息复制化,讯息的传送是广泛、快速、连续、公开的;③媒介机械化、电子化、网络化;④受众大众化,人数众多,成分复杂,人员隐匿;④反馈间接迟缓,具有积聚性。
第二讲:传播学的诞生与发展一、编码:编码是指传播者将信息转化成便于媒介传送和受众接受的符号或代码。
二、译码:译码指的是信息接收者将接收到的符号或代码还原为信息或意义。
三、编码和译码达到理想状态必须满足的条件:(1).“线路”通畅无噪音干扰;(2).符号系统为双方所熟悉;(3).符号形式与内容基本对应;(4).编码和译码须遵循社会公认的规则。
四、传播学的四大先驱(一)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1902—1978):他是传播学的奠基者之一。
贡献:①提出了五W模式;②提出了社会传播的概念;③重视和倡导内容分析法。
拉斯韦尔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是传播学的重要文献。
他的《社会传播的结构和功能》(1948年)是构筑传播学大厦的蓝图,该文首先从内部结构上分析了传播过程的五要素,提出了五W模式和五种相对应的传播研究。
该文还概括了传播活动的三大作用,即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递遗产。
此后,莱特续而提出“提供舆论”。
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1)“谁”(Who)—控制分析—传播主体(2)“说什么”(Says What)—内容分析—传播内容(3)“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媒介分析—传播媒介(4)“对谁说”(T o Whom)—受众分析—传播对象(5)“产生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效果分析—传播效果(二)心理学家卢因(1890--1947)卢因:创立了“团体动力学”(又称“群体动力学),被誉为“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
传播学期末考试复习and简答题集合名词解释等
传播学期末考试复习and简答题集合名词解释等传播学攻略一般来说,传播研究的重点是符号学传播媒介,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书上其余的就不用看了,符号学:两个人物索绪尔巴尔特1、媒介主要是麦克卢汉的一些理论,如:媒介即讯息媒介是人的延伸地球村2、人内传播:象征性社会互动(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3、人际4、群体:大众与大众社会理论(只知道大众社会理论是什么就行了)5、组织传播集群行为6、大众公众群体区别7、大众传播,主要是效果,如效果研究的几个阶段、主要理论和人物名词解释:第三章:1.符号:任何事物主要它独立存在,并和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
符号分为信号和象征符。
2.意义: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为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3.语境:又叫传播情境,指的是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务、条件或因素的总称。
4.象征行为:指的是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5.象征性社会互动:指的是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
(米德“主我客我”,库利“镜中我”)6.文化: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第七章:1.大众传播: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2.电子乌托邦思想:认为网络可以解决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的倾向。
3.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个社会中由个人或群体接触可能的信息及其传播活动的总体构成的环境。
第八章:1.媒介技术:也称传播技术,指的是人类为驾驭信息传播、不断提高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效率所采用的工具、手段、知识和操作技艺的总称。
2.热媒介:传递的信息比较清晰明确,接受者不需要动员更多的感官和联想活动就能够理解。
3.冷媒介:传达的信息含量少而模糊,在理解时需要动员多种感官的配合和丰富的想象力。
《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
《传播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传播:2大众传播:3.非语言符号:4象征符:1内向传播:2信息(行为科学范畴定义):3.语言符号:4人际传播:二.选择题。
(有多项选择和单项选择,1.中国传播学对自身传播的最高概括是()。
中国文献又称之为“士”或“儒”,其人格精神与品行气质可谓全社会表率,对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起支撑作用。
A大夫b君子2.()是人一生中使用最频繁的交流传播工具,同时它也是表意最丰富,内涵最甚广的符号。
A文字语言B口头语言3、.在群体之中()是群体传播的参与者,同时又受到群体传播。
A每个人b有些人4、.组织作为群体的一种,其传播()像群体传播一样具有施加压力和扭曲信息的效果。
A必然会b必然不会5.、短短的(),几乎每年都有大众传播技术取得大发展的消息,传播业最终完成了传统印刷媒介到电子媒介的“惊险的一跃”。
A半个世纪b一百年间6.、对大众传播的()进行研究,是传播学的重要课题。
很多著名的传播学家都对其做过考察,得出许多颇有贡献的理论阐述。
A娱乐功能B社会功能7.“两级传播论”和()理论均证明:社会信息以及人文意义的流动,始终存在着等级传播和平级两种模式,其中前者为主导模式,后者为辅助模式。
A“5W模式”B“把关人”9.()作为一种舆论理论,探讨的是舆论对象或话题经由媒介理解,传播和渲染而确立为支配地位的主要意见、看法。
即舆论是如何形成的问题。
A“议程设置”B“沉默的螺旋”10.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公众提供各种信息,但社会成员在接受和解释这些信息时是()的。
A无选择B有选择1.人类领悟万物的生命讯息与万物进行生命能量的交流,这种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与交流,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命自我持存的基本条件。
A影响b传播2.()传播思想博大深邃,具载于《五经四书》以及历代儒家的论述中,是中国本土建立传播思想体系的智慧与精神基础。
A孔子B孟子3.批判学派是人文学科的重要流派,最早可追溯至()中叶欧洲思想家对工业革命引发的对社会问题的批判。
传播学教程期末考前总复习
传播学教程期末考前总复习一.名词解释。
(1)李普曼“拟态环境”:“拟态环境”即信息环境,并不是显示环境的“镜子”式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2)把关人:守门人是指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
(3)抽样:指从研究对象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代表性样本、并以这部分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并将结果推广到总体的方法,也就是一种以部分获知整体的方法。
(4)系统抽样:也叫系统间隔法,按照一定的间隔,根据一定顺序如按字母顺序排列的电话簿或市区名录等抽样框中抽取样本的方法。
(5)内容分析法:(6)传播:指人类借助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因此是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7)大众传播:传播机构借助大众传播媒介,面向大众传达一定的观点、立场和态度并对公众施加影响的大规模信息传播活动。
(8)意识形态:优先意义由读者和文本共同产制,读者由此与优势的价值体系保持某种特定关系,这就是意识形态。
(9)受众:是大众传播的传播对象,是对读者、听众与观众三者的统称,也有研究者将之称为“阅听人”。
(10)意见领袖:又叫舆论领袖,指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既非选举产生又无名号的人。
(11)内容分析法:对明示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调查方法。
(12)传播流:是由大众传媒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
(13)召唤:媒介或其它文本“召唤”受众,将受众“召唤”进某种意识形态类别中参与意识形态的实践过程,从而使受众忘记自身原来所属的社会阶层、误认了自身。
(14)使用与满足理论:“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成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二.知识点整理。
1.如何培养媒介素养?(1)接触各种不同媒介,了解各种媒介传播的内容,并对此作出明智的分析。
传播学复习题及答案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全集版本一、填空题1、在日常生活中,传播一词主要指的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观念、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
2、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3、传播学的欧洲起源分别是进化论、和批判学派。
4、是传播学的集大成者。
5、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5W模式”。
6、群体是将个人与社会相连续的桥梁和。
7、是集合行为中的主要的信息形式。
8、就是以组织为主体的信息传播活动。
9、传播模式构建的方法有过程的方法和的方法。
10、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现象。
二、名词解释题1.赖特的“四功能说”2. 内向传播3.?媒介——人体的延伸4、传播效果5、传媒接近权6.模式7. 人内传播8.?郭庆光的大众传播定义9、媒介即讯息三、判断题1、“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中心是受众。
()2、传播技巧指的是在传播活动中为有效地达到预期目的而采用的策略方法。
()3、“诉诸感情”--主要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效果。
()4、传播者是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媒介组织。
()5、大众传播所传达的信息具有公开性、权威性、显着性和直达性的特点。
()6、传播学的三个学派是:批判理论的法兰克福学派、符号互动论的芝加哥学派以及交往传播的帕络阿尔托学派。
()7、所谓群体,指的是具有特定的共同目标和共同归属感,存在着互动关系的复数的集合体。
()8、《报刊的四种理论》由西伯特、彼得森和施拉姆合着,是研究传播体制的代表性着作。
()9、传播效果的三个层面是认知效果、情感效果和行为效果。
()10、一般来说,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大,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小。
()四、简答题 10分×3=30分1、施拉姆对大众传播社会功能的概括体现在哪些方面2、集合行为中(紧急事态下)流言的特点3、组织传播及其功能有哪些4、模式的功能有哪些5、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都是哪些6、人际传播的动机(意义)是什么五、论述题(本大题共30分,每题15分)1、请你结合实例理解分析“传播: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论观点2、结合实例分析“作为市场的受众”的观点,并且评价其优势和劣势(局限性)3、请结合实例分析阐释“子弹论”(又名魔弹论、皮下注射论)的理论内容并评价其优缺点。
《传播学原理》大众传播学期末复习资料
2018《传播学原理》复习资料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1.传播的特性和本质特性:形态多样性、时空遍布性、行为伴随性、极端重要性。
本质:极端重要性(传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行为之一。
)2.传播的定义(三说)共享说:强调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影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欲对受者施压影响的行为。
信息说:强调传播是信息(符号)的流动。
3.信息事物的存在方式,以及对这种方式的直接或间接的表述。
与物质和能量并列,从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之一。
4.传播的划分(16面)人类传播和非人类传播人类传播又分为社会传播和非社会传播。
非社会传播为自我传播社会传播包括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亲身传播前三个和大众传播后三个5.传播学诞生的条件从主观方面看,人类的认识能力空间提高。
从客观方面看,传播行为的作用和影响极端凸显。
大众传媒发达程度、科学认识的水准。
6.四大奠基人及贡献拉斯韦尔:5w、社会传播概念、内容分析法。
卢因:把关人、群体动力学拉扎斯菲尔德:创建“两级传播”理论,破除“魔弹论”;“实地调查法”霍夫兰:控制实验法、《传播与劝服》第二章传播的结构与功能1.传播的模式32.传播的功能2343.传播研究的三个范式(罗杰斯的创新扩散)第三章传播技术的发展媒介媒介理论麦克卢汉4+评价第四章大众传播媒介的自由与责任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第六章传播内容的中介载体与表达信息符号第七章受众受众:、受众的界定与类型第八章效果(理论)两级传播理论、魔弹论、创新扩散理论(罗杰斯)、议程设置理论、知沟理论、沉默的螺旋、第三人效果理论、框架理论第一章传播与传播学1.传播的特性和本质2.传播的定义(三说)3.信息4.传播的划分(16面)5.传播学诞生的条件6.四大奠基人及贡献1传播:传播是带有社会性、共同性的人类信息交流的行为和活动。
传受信息的行为过程。
A、“共享说”——强调“传播”是传者与受者对信息的分享。
施拉姆C、“影响(劝服)说”——强调“传播”是传者欲对受者(通过劝服)施加影响的行为。
传播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自己整理)
一.名词解释1.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2. 冗余信息:信息中包含的、不影响信息完整的、不容心愿自由选择的那一部分。
3. 反馈:传播过程中的受者对收到的信息所作出的反应。
4.噪音:对正常传播的信息起干扰作用,使讯息变得不清晰的信号。
5. 群体压力:群体对其成员形成的约束力与影响力,包括信息压力和规范压力两种。
6. 意见领袖:是指活跃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的人物。
7. 编码:认知---表述过程,就是把看到、听到、想到的意思,化作符号。
8. 把关人:控制信息在信道里流通的个人或组织。
9. “5W”模式: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在1948 年提出。
该模式首次将传播活动解释为由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五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具体的出发点。
10. 集合行为:指的是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的非常态的社会集合现象。
多以聚集、恐慌、流言、骚动的形式出现,往往对正常的社会秩序造成严重的干扰和破坏。
11.释码:受传者对接收到的信息的理解和阐释的过程。
释码过程要受到受众的社会地位和文化背景的影响,故体现了社会的多样性。
12. 信息沟:人们在掌握信息方面存在的差距。
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人们才有进行传递和交流信息的言语活动。
13. 经验学派:指以美国学者为代表的传统学派,他们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有主流地位。
他们多从行为主义角度进行研究,在研究中注重经验材料和实证考察。
14. 批判学派(西欧学派):是对欧、美等国持不同于美国实证分析、经验研究派别立场,坚持批判观和方法进行的研究的总称。
注重从宏观上研究传播和社会制度、政治经济结构的关系,对资本主义体制下的政府和传播持严厉的批判态度。
15.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并不是现实环境的“镜子”再现,而是传播媒介通过对象征性事件或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提示的环境。
传播学通论-复习题
《传播学通论》复习题一、填空题1、符号的基本属性是指代性、____________、发展性。
2、传播学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内容分析法、____________、个案研究法等。
3、人类传播的“四分法”,即____________、人际传播、____________、大众传播四种类型。
4、梅尔文·德弗勒认为任一媒介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高级趣味内容和____________。
5、德国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埃尔·纽曼在《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提出____________假说。
6、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两个:一个是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
7、传播学定量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调查研究法、________、实验法、____________等。
8、传播效果是指传播者发出的信息经媒介传至受众而引起受众思想观念、____________等变化。
9、“把关人理论”是____________提出的。
10、1960年,美国学者克拉伯在《大众传播的效果》一书中将受众的选择性心理归纳为选择性接受(或称为选择性暴露)、____________和选择性记忆。
11、《沉默的螺旋》的观点是德国学者__________在七十年代初提出的。
12、赖特在1959年发表的《大众传播:功能的探讨》一文中,将传播的基本社会功能概括为____________、解释与规定、社会化、____________。
13、传播学理论的三大来源是__________、信息科学、____________。
14、国际传播的渠道有____________、电子媒介、卫星通信、商务活动、____________、政治、外交及文化往来。
15、国际传播和全球传播的三大主题是____________、信息主权、文化帝国主义。
16、拉斯韦尔提出了5W的模式,同时规划了传播学的五大研究____________、内容分析、____________、媒介分析及效果分析。
《传播学教程》期末复习试题
《传播学教程》复习第一章传播学研究对象的基本问题一、名词解释。
1、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播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2、传播学: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3、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它在物质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表述它所属的物质系统,在同其他任何物质系统全面相互作用(或联系)的过程中,以质、能波动的形式所呈现的结构、状态和历史。
4、双重偶然性:是德国社会学家鲁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传播的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通过传播所做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性。
5、传播障碍:包括结构与功能障碍,如传播制度是否合理,传播渠道是否畅通,信息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6、传播隔阂:包括个人之间的隔阂,个人与群体的隔阂,成员与组织的隔阂,以及群体与群体、组织与组织、世代与世代、文化与文化间的隔阂等等。
由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参与者,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组织,都是具有特定利益、价值、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的主体,这里的传播隔阂,既包括无意的误解,也包括有意的曲解。
二、简答题。
1、传播的基本特点?答:(1)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2)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3)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4)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5)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2、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答:(1)是一个开放性系统;(2)是由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3)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4)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Chapter Two: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与发展一、名解1、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成为与物质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比之更加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二、简答1、信息社会的经济结构特点?答:信息社会是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到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学通论》综合练习一、填空题1.人类传播历史上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是阶段。
2.传播学的第二大来源是“三论”,包括信息论、和。
3.早期传播学经典除了拉斯韦尔的《世界大战的宣传技巧》外,还有美国著名记者李普曼的。
4.传播学的最初提出和形成是在。
5.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是。
6.按照符号自身形态的不同,可以将符号分为和。
7.符号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信号,二是。
8.传播过程具有如下特征:动态性、、。
9.1959年,美国学者赖利夫妇从角度提出了传播过程的系统模式。
10.美国学者在拉斯韦尔传播“三功能说”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从而产生了他的四功能说。
11.拉扎斯菲尔德和默顿提出的大众传播的一个负面功能是大众传播具有作用。
12.有限效果论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学派的研究中。
13.香农和韦弗的数学模式所显示的负功能是。
14.目前被人们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使用并且影响巨大的电子媒介主要是和。
15.麦克卢汉是享誉世界的加拿大传播学家,他的主要著作有《》和,《》。
(五本著作任写两个)。
16.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介的工具性方面,加拿大学者的观点较有影响,他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命题:“”。
17.效果研究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强效果阶段、阶段、阶段。
18.在对态度改变的研究上,以霍夫兰为代表的学派作出了巨大贡献。
19.大致说来,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有三种功能:一是沟通,二是,三是。
20.非概率抽样有偶遇抽样和抽样两种。
21.概率抽样的类型有随机抽样、、分层抽样三种。
.二、判断题(请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传播学的三大来源,其一是行为科学;其二是信息学、控制论;其三是社会学。
()2.文字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原始时代的结束,文明时代的开始。
()3.传播学的最初提出和形成是在德国。
()4.眼神、表情、体态语、徽章、交通信号等符号都是非语言符号。
()5.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是一个系统论模式。
()6.人内传播是个体信息系统内的传播活动,与其他人类传播类型没有一定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7.我国古代曾参杀人的故事说明了传播中的从众心理。
()8.贝雷尔森是传播学的五大奠基人之一。
()9.所谓网络传播时代,是指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传播的时代。
()10.所谓传播,就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11.象征符与其指示对象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
()12.大众传播不是一个过程,它并非行动着指向特定的目标。
()13.大众传播中的传播者是职业化的群体。
()14.自我传播属于社会学的研究领域。
()15.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属于循环模式。
()16.拉斯维尔认为,各种媒介都是对人体不同功能的延伸。
()17.约翰·弥尔顿是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
()18.社会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
()19.传播制度在一般社会制度中是独立存在的,一定的社会制度对传播制度没有制约、控制作用。
()20.民主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多元、小型、双向互动、传播关系平等,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参与理论属于一种体制外的媒介规范理论。
()21.大众社会理论认为大众传播流程基本上单向的,传播者和受众都是非组织化的。
()22.按照大众社会的理论,受众的分散性决定了这个人数众多的群体只能是“乌合之众”,只能听任传播者的摆布。
()23.沉默的螺旋的提出者是美国学者M·麦库姆斯与D·肖。
()24.“有限效果论”的观点主要体现在哥伦比亚学派的研究中。
()25.知识沟和传播效果沟的理论认为信息的无限增大将会带来社会信息享有权的均衡。
()26.“世界信息与传播新秩序”的大论争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
()27.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德意日法西斯的传播体制就是一种现代集权主义。
()28.有限效果论也可以叫做“最低效果法则”,这一说法是由纽约大学教授霍普·克拉伯首先提出的。
29.文化帝国主义在某些场合又称媒介帝国主义。
()30.控制实验法首先是一种控制的研究,其次又是一种“因果”研究。
()三、选择题(请在所提供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至少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下面哪个不是传播学的先驱人物?()A.拉斯韦尔 B.拉扎斯菲尔德C.卢因 D.李普曼2.大众传播具有一种“麻醉功能”,提出这个功能的是( )。
A.默顿 B.霍夫兰C.麦克卢汉 D.施拉姆3.“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说的是( )。
A.群体传播 B.人内传播C.大众传播 D.组织传播4.香农和韦弗的数学模式所显示的正功能包括( )。
A.信源B.发射器C.信道D.噪音5.赖利夫妇模式是美国学者赖利夫妇1959年下面哪个角度提出的一个系统模式?( )A.社会学 B.心理学C.社会心理学 D.文化6.民主参与理论的核心价值是 ( )。
A.多元 B.小型C.双向互动 D.传播关系平等7.受众媒介观念是支配受众使用媒介的基本看法,其本质是受众的媒介理性,受众可以通过下面哪些途径来衡量?( )。
A.媒介了解程度 B.媒介信任程度C.使用媒介 D.媒介参与程度8.“受众即市场”的观点有哪些积极意义?( )A.传播者仅仅是经营者 B.反映了大众传播业运作的一些规律和特征C.强化了受众的主体地位 D.信息产品不同于物质产品9.下面哪些学者属于哥伦比亚学派?( )A.拉扎斯菲尔德 B.贝雷尔森C.克拉珀 D.霍夫兰10.下面哪些属于国际传播的主体?A.政府组织 B.国际红十字会C.个人 D.非政府组织四、名词解释1.人际传播2.符号3.信息4.反馈5.5W模式6.麦克卢汉7.受众8.两级传播9.社会传播10.把关人11.两级传播12.国际传播13.信息主权14.意见领袖15.传统学派16.传播制度17.子弹论18.“沉默的螺旋”19.“有限效果”论20.选择性接触五、问答题:1.人类传播活动的发展历史经过了哪几个阶段?2.信息社会的特征是什么?3.传播学的三大理论来源是什么?4.传播学的四大先驱及其各自对传播学的最大贡献是什么?5.传播学的集大成者施拉姆对传播学的功绩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6.传播学两大学派的特征与差异是什么?7. 符号有哪些功能?8.信号与象征符的区别是什么?9. 语言符号的特点和功能是什么?10. 非语言符号的种类及其作用是什么?11.符号的意义有哪几种分类?12.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有哪些?13.传播过程的有哪些特征?14. “5W”模式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包括模式图)15.香农—韦弗的信息论模式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包括模式图)16. 施拉姆人际传播模式、大众传播模式的主要内容。
17.德弗勒模式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18.系统论模式的主要特点是什么?19.怎么理解人内传播的双向互动性?20.什么是群体?判别群体与人群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1.组织传播的功能?22. 判别组织群体和非组织群体发主要依据是什么?组织外传播的三种主要形式是什么?23. 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24.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的代表性观点。
25.什么是大众传播的“麻醉功能”?大众传播有哪些负面影响?26.试述大众传播社会影响的两种代表性观点。
27.什么是信息环境?试论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信息化”现象。
28.大众传播媒介的性质特征是什么?29.新媒介的发展趋势。
30.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主要内容。
31.如何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公共性和公益性?32.如何理解大众传播媒介的组织目标和制约因素?33.在一定传播制度下,传播媒介主要受哪些因素调控?34.发展中国家的媒介规范理论的主要内容。
35.我国的媒介规范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6.“自由主义”、“社会责任”、“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37.试述资本主义社会的媒介规范理论由“自由主义”到“社会责任”、再到“民主参与”的变化过程及其背景。
38.受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39.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有哪些基本权利?如何理解这些权利的现实意义?40.如何理解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41.如何正确认识“受众即市场”的受众观?42.“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如何评价这种理论?43.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44. “议程设置”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分析”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评价。
45. 全球传播的特点。
全球信息化带来哪些冲击和影响?46. 什么是内容分析?内容分析的目的、特点、原则47. 什么是信息主权?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48. 举例说明国际新闻选择中的价值标准。
49. 结合现实谈谈文化帝国主义的特点。
50. 以我国为例,说明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世界信息与传播的不平衡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