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酸钠增稠剂合成工艺研究
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工艺研究
3 中国地 质 大 学 长城 学院 , . 河北保 定 0 10 ) 7 00
摘 要 : 用水溶液聚合 法 , 究 了单体 浓度 、 采 研 引发剂 用量、 反应 温度及反 应时 间对 聚丙烯酸钠分子 量的影响 ,
合 反应 完全 后 , 干燥 , 粉碎 , 得到 白色粉末状产品 。
2 3聚 丙烯 酸 钠 分 子 量 的测 定 .
用 0 2 o L的 N O 溶 液 配 制 浓 度 分 别 为 0 0 g m 、 .m l / aH .5/ L
子 的沉 降, 在食 品添加剂 、 铝红泥 的絮凝 、 动植物蛋 白废 水的
收 稿 日期 :0 1— 1— 0 2 1 0 3 作者简介 : 刘艳 丽 (9 5 ) 女 , 南周 口人 , 士 , 州 大 学 实验 管理 中心 讲 师 , 要 从 事 化 工 专 业 教 学 与 研 究 。 17 一 , 河 硕 中 主
・
1 4・ 2
度4 ̄ 4%, 0( 5 考察反应时间对 聚丙烯 酸钠分子 量 的影 响 , 2—
反 应 温 度厂 C
减压蒸馏 的方 法重 新提 纯丙 烯酸 , 收集新 蒸馏 的丙 烯 酸单
体 , 于下 步 实验 。 用
2 2聚 丙烯 酸钠 的制 备 .
图 1 反 应 温 度 对 聚 丙 烯 酸 钠 分 子 量 的影 响
从图 1 以看出, 可 反应温度越低 , 分子量越大 ,  ̄ 4℃ 3 C一 O 5 时, 分子量最大 , 由于温度过低 , 引发剂需要 2 h才开始引发反 应, 且反应完成需大约 9 , h 因此 , 确定最 佳反应温度为 4 ℃ 一 0
聚丙烯酸钠PAA的合成工艺与应用领域研究
聚丙烯酸(钠)PAA(S)的合成工艺与应用领域研究---------------鑫泰水处理聚丙烯酸(钠)作为重要的工业助剂,在工业生产中有着举重若轻的地位,那么聚丙烯酸(钠)就是什么合成的,主要合成工艺有哪些,目前对聚丙烯酸(钠)的应用研究有哪些?下面,小编对聚丙烯酸(钠)进行比较全面的介绍,给大家做个参考:1、聚丙烯酸(钠)基本性质2、聚丙烯酸(钠)的聚合方法3、水溶液法合成聚丙烯酸(钠)的工艺技术4、聚丙烯酸(钠)的主要应用领域聚丙烯酸(钠)的基本性质物理性质:聚丙烯酸钠就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小可以到几百,大可以到几千万,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粘稠液体、凝胶、树脂或固体粉末,它最大的特点就就是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由于分子中含有大量羧基,故可与碱、醇、胺发生反应,还可以进行脱水、讲解与络合反应,应用前景十分广泛。
质量指标:聚丙烯酸(钠)的聚合方法目前合成聚丙烯酸(钠)的主要方法就是水溶液法聚丙烯酸(钠)的聚合属于自由基聚合自由基的聚合机理:链引发(如下图)链终止(如下图)链转移(如下图)链自由基有可能转移的方向有:单体、溶剂、引发剂、大分子、链转移剂链转移对聚合的影响:对小分子转移降低平均分子量对大分子转移使聚合物支化聚丙烯酸(钠)的聚合方法1、水溶液聚合法-目前在工业上普遍采用2、反相悬浮聚合-用于合成高分子吸水树脂3、本体聚合-可以反应,但就是难于控制4、辐射聚合-无助剂适合应用于食品卫生用品5、水向沉淀聚合-能有效降低反应物黏度水溶液法聚合成聚丙烯酸(钠)的工艺技术间歇式水溶液聚合-静置水溶液聚合法1、原料为40%浓度的丙烯酸水溶液2、用活性炭处理,除去阻聚剂3、用NaOH中与丙烯酸4、将丙烯酸钠以雾状送入聚合装置5、用浓盐水循环冷却6、持续静置聚合连续式水溶液(如下图)1、丙烯酸钠水溶液供给到可动的聚合板上2、丙烯酸纳的水溶液在反应区中连续反应3、反应完成后,聚合物带在干燥箱中烘干4、由刮刀从输送带刮下聚丙烯酸(钠)的主要功能低分子量(约1000-5000),主要起分散作用中等分子量(约1万-100万),主要起增稠作用高分子量(约100万-1000万),主要起絮凝作用超高分子量(1000万以上)的聚丙烯酸钠不再溶于水,在水中溶胀,生成水溶胶,主要做吸水剂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应用状况:分散剂、阻垢剂、水泥减水剂、钻井泥浆降失水剂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应用状况:絮凝剂、增稠剂、保湿剂、吸水树脂。
聚丙烯酸钠增稠剂合成工艺研究
食品添加剂聚丙烯酸钠合成工艺研究摘要: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混合引发剂,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各组分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探索了制备聚丙烯酸钠的工艺条件,实验表明:反应温度为40-45℃,反应时间为4h,过硫酸铵用量为0.02%,亚硫酸氢钠用量为0.01%,单体浓度为45%,可获得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3500万的聚丙烯酸钠,通过企业检测,满足食品添加剂的要求。
关键词:高分子、聚丙烯酸钠、合成工艺Synthesis technology research of food additive Sodium Polyacrylate Abstract:Adopting aqueous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we used (NH4)2S2O8-NaHSO3 as mixed initiator to carry on the experiment, The influences, such as monomer concentration, initiator dosage of components, reaction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on product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were studied, And explored 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of sodium polyacrylate prepar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dium polyacrylate (30,000,000—35,000,000) could be polymerized at 40-45℃for 4h, with (NH4)2S2O8 of 0.02%, NaHSO3 of 0.01%, the monomer concentration of 45%, Satisfied the food additive requirements by the enterprise detection.Key words:macromolecule;sodium polyacrylate;synthesis technology聚丙烯酸钠是近年来开发的重要精细化工产品之一,根据聚合条件不同,分子量可从几百至千万以上。
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应用
1、涂料和粘合剂聚乙炔可以作为涂料和粘合剂的原材料,因其具有优良的 抗疲劳和耐腐蚀性能,可以使材料在使用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同 时,聚乙炔易于加工和制造,可以通过不同的加工方法(如溶液涂敷、熔融挤出 等)应用于各种材料表面,起到防护、装饰等作用。
2、纤维聚乙炔纤维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可广泛应用于纺织、 航空航天、军事等领域。例如,利用聚乙炔纤维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 韧性、抗疲劳等特性,可用于制造飞机机身、卫星等高性能产品。
二、聚丙烯酸钠的应用领域
聚丙烯酸钠由于其优良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价值,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 以下是聚丙烯酸钠的一些主要应用领域:
1、食品领域:在食品领域,聚丙烯酸钠主要用作增稠剂、稳定剂和乳化剂。 例如,在制备冰淇淋、雪糕等冷冻食品时,加入适量的聚丙烯酸钠可以提高产品 的稠度和稳定性,防止冰晶的形成,提高口感和保鲜效果。此外,聚丙烯酸钠还 可以用作果酱、番茄酱等食品的稳定剂和增稠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一、聚丙烯酸钠的合成方法
聚丙烯酸钠是由丙烯酸或丙烯酸酯在引发剂的作用下,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 制备的高分子聚合物。其合成方法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丙烯酸或丙烯酸酯的预处理:将丙烯酸或丙烯酸酯进行精制,除去杂质 和阻聚剂等。
2、引发剂的制备:通常采用过氧化物、偶氮化合物等自由基引发剂,制备 聚合反应所需的自由基。
3、安全与环保问题:在聚丙烯酸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和环保问 题。例如,在聚合反应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温度和压力,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同时, 要注重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处理,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总之,聚丙烯酸钠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聚合物材料,其合成及应用 备受。了解其合成方法、应用领域以及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内容,对于 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和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聚丙烯酸钠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与其工艺流程相近的产品
聚丙烯酸钠的生产工艺流程,以及与其工艺流程相近的产品聚丙烯酸钠(Sodium Polyacrylate)是一种合成聚合物,因其出色的吸水性而被广泛使用。
它在个人护理产品(如超吸水性尿布)、农业、医疗保健产品以及工业应用(如水凝胶、水处理等)中都有应用。
聚丙烯酸钠的生产工艺流程:1. 单体制备:聚合的主要原料是丙烯酸单体,通常需要通过蒸馏过程纯化,以去除抑制剂和其他杂质。
2. 中和反应:丙烯酸单体与碱(如氢氧化钠)反应,进行部分或完全中和,生成丙烯酸钠单体溶液。
3. 聚合反应:在反应釜中,加入丙烯酸钠单体溶液、引发剂(如过氧化物)和可能的链转移剂或交联剂。
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如温度、压力、氧气排除),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通常在加热和搅拌条件下进行。
根据所需的产品特性,聚合时间可以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4. 后处理:聚合物形成后,可能需要加热以终止反应或添加终止剂。
根据所需的最终产品形式,聚合物可能需要通过机械挤压、切割或干燥等步骤转化为粉末、颗粒或其他形式。
5. 净化和干燥:产品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洗涤和净化步骤,以去除残留的单体、溶剂或催化剂。
最终的聚合物通过喷雾干燥或烘干得到。
6. 包装和储存:最终产品根据规格包装为袋装或桶装,存储在干燥处,以备运输和销售。
与聚丙烯酸钠生产工艺相近的产品:1. 聚丙烯酸(Polyacrylic Acid):此产品的制造过程与聚丙烯酸钠类似,但通常不进行中和步骤,直接聚合丙烯酸单体。
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 或PMMA):虽然原料和应用不同,但PMMA的聚合过程(包括引发剂的使用、聚合条件的控制等)与聚丙烯酸钠的生产类似。
3. 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 PV A):PV A的制造涉及醋酸乙烯的聚合和醋酸基团的水解,这与聚丙烯酸钠的合成过程在聚合和后处理阶段具有相似之处。
这些过程都需要精细的化学工程技术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性能标准。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实验报告范本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实验报告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FS-DY-53217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实验报告前言随着我国丙烯酸工业的迅速发展,对丙烯酸下游产品的研究不断深入,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聚丙烯酸钠作为丙烯酸的一种主要下游产品,近年来在国内外的研究受到重视,生产也不断增加。
聚丙烯酸钠产品包括水溶性产品和水不溶性产品。
水溶性聚丙烯酸钠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纺织造纸、化工等领域。
水不溶性聚丙烯酸钠产品具高吸水性,主要用于农林园艺、生理卫生等领域。
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从几百至几千万以上,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各有各的用途。
超低分子量(700以下)的用途还未完全开发;低分子量(1000-5000)主要起分散作用;中等分子量(104-106)显示有增稠性;高分子量(106-107)的则主要做增稠剂和絮凝剂;超高分子量(107以上)的在水中溶胀,生成水凝胶,主要用作吸水剂。
水溶性聚丙烯酸钠中又包括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两类。
目前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合成是采用丙烯酸经氢氧化钠中和形成丙烯酸钠溶液,然后再聚合的工艺路线。
在水溶性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中,通常是高浓度丙烯酸钠溶液和低浓度氧化还原引发剂在低温下进行水溶液聚合。
制备的关键是在聚合前要除去丙烯酸中的阻聚剂。
去除阻聚剂的方法有减压蒸馏或加人活性炭吸附。
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聚合时往往因为自交联作用或聚合速度过快使产品水溶性降低,因此需加入抗交联剂和缓聚合剂。
日本专利报道了以过硫酸盐和有机苯胺的复合引发体系,常温下催化丙烯酸钠水溶液聚合,制得溶解性能好的聚丙烯酸钠。
聚丙烯酸系增稠剂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f
6o CO oH O H
~ f
CO OH
1 实验部分
II 主 要仪器和试 剂 .
N J9 D . 型旋转粘度计 ,成都仪器厂 ; . 型 9 J1 / 定时电动搅拌器 , 江苏金坛市金城国胜实验仪器 厂 ; K2 H -C超级恒温水浴 , 南京大学物理研究所 ; L J1 真空冷冻干燥机, G -0 北京松源华兴科技发展
∽
-
∞
5 0
4 0
&
g
3 0
。 l
一
光谱仪测试聚合物的 F . , B 压片。 TI K r R
1 增稠 剂粘度测试 . 4
×
20
1 0
将 0 产物粉 末加入 到 9. g的蒸 馏水 .g 5 9 5 中,搅拌使其充分溶解 ,5℃恒温箱 内恒温 4 , 2 h 固定粘度计转速 3 m, 0p 测量增稠剂凝胶溶液的 r 粘度。 15 测定不 同电解质对 增稠 剂粘度 的影 响 .
有限公司。 丙烯酸( A)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 司; A , 氢
f a COOH 1 ’ N CO O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fN C 0a 0
sh me ce 1聚丙烯酸增稠剂的制备反应式
收稿 日 :00 11 期 21. . 0 2 通讯作者 : 毕彩丰( 5.男, , 1 6 , 教授 博士生导师, 9 ) 研究 方向: 精细化学 ; ma :ceg U. u n E ib fn @O C d . ; l e c 基 金项 目 : 国家十一五支撑 计划基础研 究《 田采 油 油综合节水技术开发)20B B B 2。 (06 A 0 0 ) 4
硫酸铵( P )天津市光复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A s, N 马来酰化壳聚糖( . C , N MA H)实验室 自制 ; 试剂
聚丙烯酸钠的合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聚丙烯酸钠的合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作者:李晓丽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4期聚丙烯酸钠(polyacrylate sodium)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具有良好的离解性、润湿性、保水性、成膜性(浸渍或涂布时)、冻融稳定性、机械稳定性,经长期贮存后黏度无明显变化,被广泛地应用于涂料、冶金、医药、化妆品、造纸、纺织、石油开采、水处理、食品保鲜等各个领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制备它的单体主要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等。
一、用途聚丙烯酸钠因其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用途。
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钠(106~107)用作絮凝剂及高吸水性树脂。
聚丙烯酸钠用作絮凝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用途:天然水澄清,去除污水中的磷酸盐,从氧化铝中分离赤泥及用做土壤改良剂等。
聚丙烯酸钠类吸水性树脂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发研究的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它是一种具有松散网络结构的低交联度的强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超高的吸水和保水性能,无毒无臭,在医疗卫生、石油化工、土壤保水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中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104~106)可用作增稠剂和保水剂,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103~104)可用作分散剂、阻垢剂,超相对低分子质量(700以下)聚丙烯酸钠的用途还未被完全开发。
二、工艺路线及其合成方法聚丙烯酸钠的生产工艺路线如下。
1.聚合法先用丙烯酸和烧碱反应生成丙烯酸钠单体,再将单体在过硫酸盐、还原剂引发下聚合成聚丙烯酸钠。
2.中和法首先将丙烯酸在氧化还原剂作用下聚合成聚丙烯酸,然后将聚丙烯酸与烧碱中和生成聚丙烯酸钠。
3.皂化法先由丙烯酸与甲醇反应生成丙烯酸甲酯,将丙烯酸甲酯聚合后的悬浮液或乳胶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制得聚丙烯酸钠。
4.水解法先有丙烯酰胺聚合生成聚丙烯酰胺,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聚丙烯酰胺水解生成聚丙烯酸钠。
目前一般使用聚合工艺路线,中和后的丙烯酸钠聚合速率平稳,工业反应容易控制。
聚丙烯酸钠生产工艺
聚丙烯酸钠生产工艺
聚丙烯酸钠是一种重要的高分子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纺织、造纸、建材等行业。
下面简要介绍一种聚丙烯酸钠的生产工艺。
首先,聚丙烯酸钠的生产需要原料丙烯酸、溶剂和催化剂。
将丙烯酸和溶剂按一定比例混合,然后加入适量的催化剂,通过搅拌使其均匀混合。
接着,将混合好的原料倒入反应釜中,并加热至一定温度。
温度的控制对反应的进行至关重要,一般可选取60~90℃的范围。
催化剂的作用下,丙烯酸开始聚合生成聚丙烯酸。
在反应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搅拌,以保持反应物的均匀性。
同时,还需对反应釜的压力进行监控,如果压力过高,需要适时进行泄压处理。
聚合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可对反应物进行分离和纯化。
分离过程常采用离心机进行,将聚合物和溶剂分离。
然后将分离得到的聚合物经过洗涤、干燥等处理,最终得到聚丙烯酸钠。
聚丙烯酸钠生产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反应条件和操作参数。
首先,要确保原料的质量和比例准确无误;其次,要控制反应温度的稳定性,避免产生副反应或反应不完全;另外,搅拌速度、压力等参数也需要适时调整。
总的来说,聚丙烯酸钠的生产工艺相对较为简单,但仍需要严
格控制各个环节,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生产过程中还需注意安全生产,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环境的卫生。
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应用研究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水溶性、抗粘度磨损、渗透性好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疗、化学和环保等领域。
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过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单体聚合、钠化和粉碎干燥。
1. 单体聚合单体聚合是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关键步骤,主要是将丙烯酸单体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聚合反应。
一般来说,单体的体积分数为20%至40%,反应温度为60℃至80℃,反应时间为4小时至6小时。
2. 钠化聚合得到的丙烯酸聚合物通常带有较多的羧酸基,为了使其成为水溶性高分子,需要进行钠化处理。
一般情况下,将聚合物和氢氧化钠混合,加热至80℃至90℃,反应时间为2小时至3小时。
在此过程中,氢氧化钠会与羧酸基反应生成钠盐,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气体,需要及时排放。
3. 粉碎干燥钠化完成后,需要将产物进行粉碎干燥,以获得可用于制备水溶液的粉末产品。
此过程一般是将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放入烘箱中干燥,干燥温度为60℃至80℃,通常需要24小时。
1. 生物学和医疗领域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在生物学和医疗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生物分离和纯化、细胞培养和细胞凝胶、药物缓释和内科治疗。
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在化学领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可以用于沉淀分离、分子筛分离和分子印迹等。
3. 环保领域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还可以应用于环保领域。
例如,可以用于废水处理和污染物的吸附。
此外,也可以用作水性油墨中的增稠剂和粘合剂。
综上所述,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是一种极具应用前景的高分子材料。
虽然其合成较为繁琐,但其具有优良的水溶性和许多独特的性能,使其在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
聚丙烯酸钠的合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
OCCUPATION1332012 04实践与探索E XPLORATION聚丙烯酸钠的合成方法及其研究进展文/李晓丽聚丙烯酸钠(polyacrylate sodium)是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具有良好的离解性、润湿性、保水性、成膜性(浸渍或涂布时)、冻融稳定性、机械稳定性,经长期贮存后黏度无明显变化,被广泛地应用于涂料、冶金、医药、化妆品、造纸、纺织、石油开采、水处理、食品保鲜等各个领域,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制备它的单体主要有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等。
一、用途聚丙烯酸钠因其相对分子质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用途。
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丙烯酸钠(106~107)用作絮凝剂及高吸水性树脂。
聚丙烯酸钠用作絮凝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用途:天然水澄清,去除污水中的磷酸盐,从氧化铝中分离赤泥及用做土壤改良剂等。
聚丙烯酸钠类吸水性树脂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开发研究的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它是一种具有松散网络结构的低交联度的强亲水性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超高的吸水和保水性能,无毒无臭,在医疗卫生、石油化工、土壤保水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中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104~106)可用作增稠剂和保水剂,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酸钠(103~104)可用作分散剂、阻垢剂,超相对低分子质量(700以下)聚丙烯酸钠的用途还未被完全开发。
二、工艺路线及其合成方法聚丙烯酸钠的生产工艺路线如下。
1.聚合法先用丙烯酸和烧碱反应生成丙烯酸钠单体,再将单体在过硫酸盐、还原剂引发下聚合成聚丙烯酸钠。
2.中和法首先将丙烯酸在氧化还原剂作用下聚合成聚丙烯酸,然后将聚丙烯酸与烧碱中和生成聚丙烯酸钠。
3.皂化法先由丙烯酸与甲醇反应生成丙烯酸甲酯,将丙烯酸甲酯聚合后的悬浮液或乳胶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制得聚丙烯酸钠。
4.水解法先有丙烯酰胺聚合生成聚丙烯酰胺,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将聚丙烯酰胺水解生成聚丙烯酸钠。
目前一般使用聚合工艺路线,中和后的丙烯酸钠聚合速率平稳,工业反应容易控制。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实验报告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了解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原理;2.掌握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方法;3.了解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在医药、化妆品等领域中的应用。
二、实验仪器与试剂1.实验仪器:反应釜、加热器、磁力搅拌器、恒温水浴槽等;2.试剂:丙烯酸钠、空气过硫酸钠、高锰酸钾、脱离剂等。
三、实验步骤1.反应釜内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并在加热器上加热至水温达到80℃;2.将一定量的丙烯酸钠溶液慢慢倒入反应釜内,同时开启磁力搅拌器以加强溶液的混合;3.将空气过硫酸钠溶液滴加至反应釜中,继续搅拌均匀;4.将高锰酸钾溶液滴加至反应釜中,继续搅拌均匀;5.将反应釜置于恒温水浴槽中,并将水温调节至80℃,反应3-4小时;6.反应结束后,关闭热源,取出反应釜,并使用脱离剂对产物进行脱离处理;7.将产物进行过滤、洗涤及干燥处理,最终得到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实验结果:通过上述实验步骤得到了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
产物为白色粉末状或颗粒状,溶于水中呈浑浊胶状溶液。
2.实验讨论:通过添加空气过硫酸钠和高锰酸钾,可以引发丙烯酸钠的自由基聚合反应。
反应过程中,空气过硫酸钠起到引发剂的作用,高锰酸钾起到活性物种的清除剂的作用。
恒温水浴槽的设定温度可以控制聚合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分子量。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成功合成了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并对其形态、溶解性进行了初步的表征。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增稠性能,在医药、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合成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使我们对聚合反应以及高分子化合物的合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对于合成产物的分离、纯化和表征也有了一定的经验。
通过本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合成方法,还了解了新材料的制备及应用领域,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
聚丙烯酸钠生产工艺设计
目录第1章合成工艺相关背景知识 (1)1.1 聚丙烯酸钠简介 (1)1.2 聚丙烯酸钠的产品性能和用途 (1)1.3 反相悬浮聚合 (2)第2章聚合物合成的原理 (3)2.1 合成原料以及原料的要求 (3)2.2 反应方程式 (3)2.3 反相悬浮聚合及相关高分子化学及物理的原理 (4)第3章工艺流程设计 (5)3.1工艺流程图及简介 (5)3.2 工艺流程的分析 (7)第4章物料衡算 (9)CH=CH-COOH)的投料量 (9)4.1主要原料丙烯酸(24.2 V102(中和罐)物料衡算 (9)4.3 V101(NaOH溶液调配罐)物料衡算 (11)4.4 V103(分散介质调配罐)物料衡算 (12)4.5 R101(聚合反应器)物料衡算 (13)4.6 V104(引发剂调配罐)物料衡算 (14)4.7整理并校核计算结果 (15)第5章聚合物反应器的设计 (17)5.1反应器的类型 (17)5.2反应器体积的计算 (18)5.3外形尺寸的设计 (19)5.4搅拌器的设计 (21)设计总结 (23)参考文献 (24)第1章合成工艺相关背景知识1.1 聚丙烯酸钠简介聚丙烯酸钠,英文名Sodium polyacrylate,缩写PAAS或简称PAA-Na,结构式为[-CH2-CH(COONa)]n-。
是—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商品形态的聚丙烯酸钠,相对分子质量小到几百,大到几千万,外观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粘稠液体、凝胶、树脂或固体粉末,易溶于水。
因中和程度不同,水溶液的pH一般在6-9。
能电离,有或无腐蚀性。
易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但在氢氧化钙、氢氧化镁等水溶液中随碱土金属离子数量增加,先溶解后沉淀。
无毒。
丙烯酸分子式1.2 聚丙烯酸钠的产品性能和用途食品级聚丙烯酸钠的用途1、增稠剂。
2、作为电解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改变蛋白质结构,增强食品的粘弹性,改善组织。
3、由于在水中溶解较慢,可预先与砂糖、粉末淀粉糖浆、乳化剂等混合,以提高溶解速度。
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将聚丙烯酸钠干燥后, 与 KB r 按 1 100 的质
1 . 2 . 2 聚丙烯酸钠晶体的制备及红外光谱测定 量比混合研磨均匀, 然后在压片机上压片 , 并进行 红外光谱测定。 1 . 2 . 3 聚丙烯酸钠溶液的 pH 测定 用烧杯取阳离子交换树脂 1 . 5 g, 加入 5 mL浓 盐酸和 50 m L蒸馏水浸泡 24 h 。向 500 mL烧瓶中 加入 0 . 5 g聚丙烯 酸钠, 加 500 mL蒸 馏水开 始搅 拌 , 溶 液温 度 保持 在 10~ 15 。用 p H 计测 其 p H, 再加入经清水洗净的阳离子交换树脂 , 每隔 15 m in 测一次 p H, 直至 p H 基本不变。 1 . 2 . 4 聚丙烯酸钠溶液的粘度测定 粘度计的处理: 依次用三氯甲烷、 乙醇、 自来 水洗涤晾干后, 再用铬酸洗液浸泡 6 h以上, 用自 来水冲洗至内壁不挂水珠 , 再用蒸馏水洗 3 次, 120 干燥备用。 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同上, 将一定量的 阳离 子 交 换 树 脂 及 0 . 5 g聚 丙 烯 酸 钠 加 入 1 000 mL烧瓶中 , 加 500 mL蒸馏水, 搅拌 30 m in后 取 70 m L聚丙烯 酸钠溶液 , 用滤布滤去阳 离子树
油大学 , 2006
1 李松岩 . 水平井泡沫冲砂技术研究 : [ 学位论文 ] . 东营 : 中国石 2 曹正权 , 马辉 , 姜娜等 . 氮气 泡沫调剖 技术在孤 岛油田 热采井 中的应用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 2006 , 13 ( 5) : 75~ 77 3 庞天海 , 李树 兰 , 刘 树高 . 泡沫 冲 砂作 业 . 钻 采工 艺 , 1990 , 16 ( 3 ) : 34~ 38 4 李 志 龙 . 泡沫 冲 砂洗 井 工 艺技 术 . 钻 井 液与 完 井 液 , 1991 , ( 12 ): 62~ 68 5 马光长 , 唐君 , 高强 . 泡沫充 气流体密 度及液柱 压力的 计算方 法 . 钻采工艺 , 2004 , 27( 4 ) : 16~ 18 6 宋彦武 . 连续冲砂工艺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 石 油机械 , 2004 , 32 ( 8 ) : 40~ 42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
0 2 级 本 科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第 2 页 共 23 页
平均分子量104左右的聚丙烯酸钠是钦白、磁土以及多种颜料、填料的良好分 散剂,可有助于保持在高固体份的情况下获得较低粘度。
一般来说作为分散剂的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在 500~5000 左右。分子量在 2000~3000 的聚丙烯酸钠在造纸工业上很受重视,因为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具有 提高配料的细度、分散体系的稳定性、提高纸张的柔软性、强度、光泽和白度等 优点;在高性能陶瓷的湿法成型制备中,为了较好地控制浆料的流变性能,常常 需要加入聚丙烯酸钠或铵作分散剂;在原油的开发和运输中,加入聚丙烯酸钠分 散剂可避免悬浮在原油中的大颗粒粘土沉降,同时还可拆散粘土颗粒在泥浆中形 成的网架结构;用均匀沉淀法制备超细粉末时,加入分散剂可有效防止沉淀颗粒 的团聚,此外,还可以在水处理中作阻垢剂,纺织印染中作为颜料的分散剂,洗 涤剂中的助洗剂,在涂料及油墨、制药领域作分散剂等。
构成腐蚀,危害甚大。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可以封闭金属离子,防止其沉积,是
优良的防垢剂[2]。
洗涤剂、助洗剂在洗涤中有助洗、分散污物、防止其再沉积之功能。洗涤剂
配方中传统使用磷酸盐起配合作用。磷酸盐的大量使用加重了城市污水治理的负
担,在许多国家己禁用或限用。以聚丙烯酸钠取代之后有良好效果,其应用前景
十分光明。
关键词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 聚丙烯酸 分子量 合成
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
Title Synthesis of low-molecular weights poly-acrylic acid sodium Abstract
In this paper, radical-solution polymeriz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prepare low-molecular weights poly-acrylic acid sodium on the condition of water as dissolvent, acrylic acid as monomer, potassium persulfate as initiator, anhydro-sodium sulfite as chain transfer agent.Their molecular weights were measured by viscometer. Discussing the influence on the polymer molecular weight of monomer concentration, chain transfer agent concentration, initiator concentration and reaction temperature. After studied of the orthogonal test,it got the optimum technological parameter: acrylic acid 35% ,1.00% potassium persulfate, sodium sulfite 0.75%, 70 ℃ reaction temperature.The low-molecular weights poly-acrylic acid sodium which got form this method has some characteristic: facility to control the reaction factor, operate easily,low request for the conversion unit, tend to carry the industrialization out and little environment pollution.It could b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in water treatment , manufacturing paper Industry,food,spinning,petroleum chemical industry,coating,detergent.
油田钻井液增黏剂聚丙烯酸钠的合成研究
@ 1 .0 。 63 c m
到的产品效果较好 , 对于引发剂选用过硫酸铵的效
果较 好 [ 。具体 的正交 实验 方案 见表 1 5 ]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 5期
胡文庭 , : 等 油田钻井液增 黏剂聚丙 烯酸钠的合成 研究
⑥
2 1 SiT e nr 0 1 e. eE E gg .
油 田钻 井液 增黏 剂 聚丙 烯 酸 钠 的 合成 研 究
胡 文庭 吴 政 国 戴 林 胡 小冬 侯 明 明
( 江 大 学石 油工 程 学 院 ; 气钻 采 工 程 湖 北 省 重 点 实验 室 荆 州 4 4 2 : 长 油 , 30 3
效果。
关键词
钻 井液增黏剂
聚丙烯酸钠
淡水基浆
B
增黏率
中图法分类号 T 2 4 3 E 5. ;
文献标志码
钻 井 泥 浆 的 一 个 基 本 作 用 就 是 把 钻 头 破 碎 的
岩屑从 井底 带 出井 眼 , 而保 持 井 眼净 化 。 当接 单 从
1 实验部分
1 1 实验材料 .
6 6 15
表 1 合成 聚丙烯酸钠 的正 交实验方案 L ( 3 )
列 号
拌 器上搅 拌 5mn使 之充 分混 合 , 倒人 40mL的 i, 再 0 刻 度杯 中 , 刚好 至 刻 度 线 , 后 将 刻 度 杯 安 装 到 使 然 六 速旋转 黏度 仪上 , 录标 度 的读 数 。最 后依 据 公 记 式 计算 出塑性 黏度 , 观黏度 和增 黏率 。 表
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聚丙烯酸钠的合成及性能研究I. 绪论- 聚丙烯酸钠的概述和应用-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研究目的和意义II. 合成方法- 离子聚合法- 自由基聚合法- 缩合聚合法- 光聚合法- 合成反应机理III. 结构表征- 分子量与粒径分布的测定- 红外光谱分析- 核磁共振谱分析IV. 性能表征- 溶解性和吸水性能的研究- 热稳定性的研究- 降解性能的研究- 生物相容性的研究V. 应用前景- 聚丙烯酸钠的应用领域- 发展趋势与前景VI. 结论- 综述聚丙烯酸钠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总结实验结果和结论- 展望聚丙烯酸钠的未来研究方向第一章:绪论聚丙烯酸钠是一种水溶性高聚物,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降解性以及吸水性等特点。
近年来,随着生物医学领域需求的增加,聚丙烯酸钠的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本章将对聚丙烯酸钠进行概述,并介绍其应用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1.1 聚丙烯酸钠的概述聚丙烯酸钠是一种聚丙烯酸的钠盐,化学式为C3H3NaO2,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
它具有良好的可溶性、高度吸水性和良好的形变膨胀性能。
聚丙烯酸钠是一种性能优良的生物材料,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它的应用范围包括缓释药物、生物传感器、组织工程支架、人工关节、骨折固定材料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聚丙烯酸钠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
随着生物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聚丙烯酸钠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目前,国内外研究者对聚丙烯酸钠进行了广泛研究,包括聚合方法、结构表征、性能表征以及应用前景等方面。
但是,目前聚丙烯酸钠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是聚丙烯酸钠的生产工艺还不够成熟,产量有限。
二是聚丙烯酸钠的研究多为基础性研究,应用研究较少。
三是聚丙烯酸钠的性能稳定性尚待提高。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聚丙烯酸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和生物相容性。
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合成一种稳定的聚丙烯酸钠,以其为研究对象,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并探索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速溶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研究
无规律可循,大体趋势是酯产率逐渐降低,降低的幅度比较小,此催化剂可认为是合成丙酸丁酯较为理想的一种催化剂。
4 结论找到了一种用于合成丙酸丁酯的最佳固体酸催化剂(离子交换树脂),克服了传统工艺中的缺点,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反应时间2 h,催化剂1.6g m o l丙酸,醇酸比1.2∶1),产率达93%,并且酯化产物的后处理简单,树脂可反复使用,对设备及环境保护带来好处。
同时对催化剂进行改性实验,获得改性催化剂对反应速度大大加快,而且后处理简单,是酯化催化剂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参考文献1 杨辉荣,黎碧娜.精细化工,1995;12(1):332362 马德俘,顾树珍.石油化工,1989;18(7):4312436修稿日期:1999203206速溶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研究余学军 徐 丹 刘 明(河南省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郑州450002) 巩 莹(河南省化工研究所 郑州450052)摘 要 通过研究影响聚丙烯酸钠性能指标的各种因素,使用防交联剂、缓聚剂等助剂,合成了分子量≥3000万,溶解时间≤0.5h的速溶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
关键词 聚丙烯酸钠 高分子量 速溶 合成Syn thesis of Q u ick D isso lving H igh M o lecu lar W eigh tPo ly(sodium acrylate)Yu Xuejun Xu D an L iu M ing(Institu te of Che m istry,H enan A cad e my of S ciences,Z heng z hou,450002)Gong Y ing(H enan Institu te of Che m ica l Ind ustry,Z heng z hou,450052)Abstract Facto rs influencing the p roperties of po ly(sodium acrylate)w ere investigated. Q u ick disso lving po ly(sodium acrylate)w ith m o lecu lar w eigh t≥3×107w as syn thesized by u sing an ticro sslink ing agen t and slow po lym erizing agen t.Key words po ly(sodium acrylate) h igh m o lecu lar w eigh t qu ick disso lving syn thesis 作为絮凝剂使用的聚丙烯酸钠要求分子量高,溶解速度快。
低分子量聚丙烯酸钠的合成研究
2. 2 时间对聚合物特性粘度的影响 丙烯酸单体的滴加时间和保温反应时间对聚
合物特性粘度有很大影响。 实验考察了在其它条 件 (反应温度、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等) 一定时, 时间对特性粘度的影响, 见图 2。
图 2 时间对特性粘度的影响
由图 2 可见, 反应时间在 5 h 以前, 其特性粘 度增高较快; 5 h 以后, 特性粘度变化不大, 趋于 平稳。这是由于在反应初期, 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 度高, 反应速度大, 单体转化率增高较快; 而在反 应后期, 反应速度降低, 转化率基本不变, 反应趋 于完全, 体系的特性粘度变化不大, 逐渐趋于平 稳。 2. 3 单体浓度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
用端基法测定聚丙烯酸的分子量, 进而可求 出相应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具体方法为: 在聚合 反应结束蒸出链转移剂后而未进行中和前取样, 称取 0. 2 g (精确至 0. 0001 g) 样品, 放入 100 mL 三角瓶内, 加入 50 mL 1 m o l L 的 N aC l 溶液, 用 0. 2 N 的 N aO H 标准溶液滴定, 测定其 pH 值, 用 消耗的 N aO H 标准溶液毫升数对 pH 值作图, 曲 线的拐点即为滴定的终点。 找出终点所消耗的碱 量, 按下式计算聚丙烯酸的分子量:
SPEC IAL IT Y PETRO CH EM ICAL
第
S
5
期
烷基磷酸酯的合成
刘 琳 钱建华 仲崇民 陈 胜3
(抚顺石油学院石油化工系, 113001)
以工业脂肪醇、五氧化二磷为原料, 经直接酯化、水解制备烷基磷酸酯。 考察了五氧化二磷的投料方式、 原料配比、酯化温度和酯化时间对产品色泽、酯化率、双单酯含量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 40 ℃下强烈 搅拌、分批投料, 醇和五氧化二磷摩尔比 2∶1, 酯化温度 60~ 70 ℃, 酯化时间 2. 5~ 3. 0 h, 水解加水量 4% , 水 解温度 70~ 80 ℃, 水解时间 1. 5~ 2. 0 h。 上述条件下合成产品酯化率大于 9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添加剂聚丙烯酸钠合成工艺研究摘要:采用水溶液聚合法,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混合引发剂,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各组分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并探索了制备聚丙烯酸钠的工艺条件,实验表明:反应温度为40-45℃,反应时间为4h,过硫酸铵用量为0.02%,亚硫酸氢钠用量为0.01%,单体浓度为45%,可获得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3500万的聚丙烯酸钠,通过企业检测,满足食品添加剂的要求。
关键词:高分子、聚丙烯酸钠、合成工艺Synthesis technology research of food additive Sodium Polyacrylate Abstract:Adopting aqueous solution polymerization, we used (NH4)2S2O8-NaHSO3 as mixed initiator to carry on the experiment, The influences, such as monomer concentration, initiator dosage of components, reaction temperature, reaction time, on product relative molecular mass were studied, And explored th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of sodium polyacrylate prepar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odium polyacrylate (30,000,000—35,000,000) could be polymerized at 40-45℃for 4h, with (NH4)2S2O8 of 0.02%, NaHSO3 of 0.01%, the monomer concentration of 45%, Satisfied the food additive requirements by the enterprise detection.Key words:macromolecule;sodium polyacrylate;synthesis technology聚丙烯酸钠是近年来开发的重要精细化工产品之一,根据聚合条件不同,分子量可从几百至千万以上。
不同分子量的聚丙烯酸钠用途不同,在日用化学工业、食品工业、石油工业、矿业、农业、涂料、造纸、纺织、建筑和医药等行业广泛应用。
由于聚丙烯酸钠溶于水形成高粘性溶液,其粘度是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海藻酸钠的15-20倍,长期放置粘度变化极小,不易腐败,安全无毒,由于聚丙烯酸钠本身的特性使它具有多种用途,其增稠特性作为食品胶的应用就是其中之一[1]。
国外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将聚丙烯酸钠用于多种食品的增稠、增筋和保鲜等,美国FDA、日本厚生省等先后批准其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从2000年开始,我国卫生部正式批准聚丙烯酸钠为食品添加剂[2]。
本文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用量及单体浓度,探求制备满足食品添加剂要求的聚丙烯酸钠的合适工艺条件。
1实验1.1实验原理聚丙烯酸钠的合成是自由基链式聚合反应。
丙烯酸用氢氧化钠中和,产生丙烯酸钠单体;过氧化物在亚硫酸氢钠的作用下,产生自由基,引发单体,并使链增长,生成聚丙烯酸钠。
1.2原料及试剂丙烯酸(CP):北京东方化工厂;过硫酸铵(AR):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亚硫酸氢钠(AR):沈阳试剂厂;氢氧化钠(AR):洛阳化学试剂厂。
1.3主要设备电动搅拌器:北京京伟电器有限公司;电子天平:JJ1000常熟市双杰测试仪器厂;恒温水浴锅:DK-98II型,0-100℃,天津市泰斯特仪器有限公司;乌氏黏度计:宁波天叵仪器厂。
1.4实验方法1.4.1原料的精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聚丙烯酸钠在合成过程中,原料中往往会带入部分杂质,比如阻聚剂、丙烯醛、丙酸等有机杂质和铁、铜、钙、镁、铝、铅、砷等无机杂质。
这些杂质的存在一方面会引起阻聚、交联等副反应,致使无法得到分子量高、溶解性好的产品,另一方面也使产品不能满足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指标。
根据文献报道:除去这些杂质的方法有减压蒸馏[3]、活性炭吸附[4]、阳离子交换树脂处理[5]等。
我们通过反复试验筛选,确定使用减压蒸馏工艺除去有害杂质。
其装置见下图(图1):图1 丙烯酸精制设备收集蒸馏出的丙烯酸,用于下步实验。
1.4.2聚丙烯酸钠的制备在250mL反应釜中加入一定量新蒸馏的丙烯酸单体,再滴加氢氧化钠水溶液至中性,反复三次抽真空,充高纯氮气,保持体系在无氧条件下反应。
最后加入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引发剂引发聚合。
聚合反应完全后,干燥,粉碎,包装得到白色粉末状产品。
1.4.3聚丙烯酸钠分子量的测定用0.2mol/L的NaOH溶液配制浓度分别为0.05g/mL、0.018g/mL、0.025g/mL、0.037g/mL的聚丙烯酸钠溶液,于30℃恒温水浴中用乌氏粘度计测定其粘度,并计算相对分子量:-30.43=⨯⨯η 3.3810M式中:η—粘度(Pa·s);M—分子量。
2制备结果与讨论2.1反应温度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过硫酸铵添加量0.02%,亚硫酸氢钠添加量0.01%,单体浓度45%,反应时间3.5小时,考察反应温度对聚丙烯酸钠分子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见表1:表1 反应温度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Table 1 Influence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on product relative molecular mass实验序号反应温度/℃相对分子质量/1061 35-40 37.22 40-45 34.83 45-50 15.64 50-55 8.35 55-60 4.7从表1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温度的降低,相对分子质量呈现增大的趋势,但低于45℃以后,相对分子量增大的趋势变得比较缓和。
随着温度的降低,引发剂过硫酸铵分解自由基的能力变差,不利于聚合反应的进行,当温度低于35℃时,引发剂需要2小时才开始引发反应,而且反应要大约9小时才完成,因此,最佳反应温度控制在40-45℃为宜。
2.2反应时间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过硫酸铵添加量0.02%,亚硫酸氢钠添加量0.01%,单体浓度45%,反应温度40-45℃时,考察反应时间对聚丙烯酸钠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见表2:表2 反应时间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Table 2 Influences of reaction time on product relative molecular mass实验序号反应时间/h 相对分子质量/101 2 11.82 3 20.23 4 34.84 5 35.15 6 35.2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有利于单体聚合成更长的分子链,相对分子量增大,但当反应时间大于4h以后,相对分子量随反应时间的延长增加缓慢。
因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反应体系中单体的浓度越来越低,聚合速率越来越低,相对分子质量增加幅度逐渐减小。
综合考虑,确定4h 为最佳反应时间。
2.3过硫酸铵用量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采用亚硫酸氢钠添加量为0.01%,单体浓度为45%,反应温度为40-45℃时,反应时间为4h,考察过硫酸铵用量对相对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见表3:表3 过硫酸铵用量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Table 3 Influences of (NH4)2S2O8 dosage on product relative molecular mass实验序号过硫酸铵/% 相对分子质量/1061 0.01 32.32 0.02 34.23 0.03 25.84 0.04 16.35 0.05 9.5从上表可以看出,聚丙烯酸钠相对分子量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减小而增大。
引发剂用量小,分解出的自由基数目少,有利于多个单体聚合在同一条分子链上,导致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大;增加引发剂用量,分解出更多的自由基,出现更多的聚合活性点,有利于单体分别聚合在不同的分子链上,导致聚合物相对分子量降低,但引发剂用量太少时,由于引发不完全,也会使分子量降低,因此,过硫酸铵最佳使用量确定为0.02%。
2.4亚硫酸氢钠用量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过硫酸铵添加量为0.02%,单体浓度45%,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40-45℃时,考察亚硫酸氢钠用量对相对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见表4:表4 亚硫酸氢钠用量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Table 4 Influences of NaHSO3 dosage on product relative molecular mass实验序号亚硫酸氢钠/% 相对分子质量/101 0.005 32.62 0.01 33.83 0.015 30.74 0.02 28.65 0.025 26.9从上表可以看出,随亚硫酸氢钠用量的增加,聚丙烯酸钠相对分子质量呈现降低的趋势,亚硫酸氢钠因自身含有易被夺取的氢原子而充当链转移剂,在链转移反应过程中,终止了原来的链增长自由基,使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降低,亚硫酸氢钠用量越大,这种作用就越明显[6]。
但当亚硫酸氢钠用量小到一定程度后,其抑制作用减弱,使得聚合反应速率加快,反应不充分,产物相对分子质量降低。
通过实验确定亚硫酸氢钠最佳使用量为0.01%。
2.5单体浓度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过硫酸铵用量为0.02%,亚硫酸氢钠用量为0.01%,反应温度:40-45℃,反应时间4小时,考察单体浓度对产物相对分子量的影响,结果见表5:表5单体浓度对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Table 5 Influences of monomer concentration on product relative molecular mass实验序号单体浓度/% 相对分子质量/1061 30 9.82 35 20.23 40 28.74 45 33.8从上表可以看出,随单体浓度的增加,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不断增加。
因为单体浓度越高,单体之间相互聚合的机会就越多,容易形成长的分子链;浓度低时,单体间相互聚合的机会就变小,不容易形成长的分子链。
但由于受单体在水溶液中饱和溶解度的限制,确定45%为最佳单体反应浓度。
3产品检测3.1组分检测在探索出来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将制备出来的聚丙烯酸钠送XXXXXX公司进行检测,产品检测数据如表6所示,完全符合企业标准Q/HKT004-2001,满足食品添加剂的要求。
表6 产品检测数据Table 6 Product testing data实验序号分子量/106砷/ppm 重金属/ppm 残余单体/% 低聚物/%1 33.8 ≤2 ≤20 0.896 2.432 33.8 ≤2 ≤20 0.913 2.253 34.2 ≤2 ≤20 0.685 2.384 34.8 ≤2 ≤20 0.538 2.125 34.8 ≤2 ≤20 0.554 2.273.2效果检测(1)取制备出的聚丙烯酸钠30g,丙二醇90g,水30kg,搅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