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钠的制备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吸水性树脂聚丙烯酸钠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高吸水性树脂的基本功能及其用途。
2、了解合成聚合物类高吸水性树脂制备的基本方法。
3、探讨反应时间对吸水倍数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高吸水树脂的吸水原理:高吸水树脂一般为含有亲水基团和交联结构的高分子电解质。吸水前,高分子链相互靠拢缠在
一起,彼此交联成网状结构,从而达到整体上的紧固。与水接
触时,因为吸水树脂上含有多个亲水基团,故首先进行水润湿,然后水分子通过毛细作用及扩散作用渗透到树脂中,链上的电
离基团在水中电离。由于链上同离子之间的静电斥力而使高分
子链伸展溶胀。由于电中性要求,反离子不能迁移到树脂外部,树脂内外部溶液间的离子浓度差形成反渗透压。水在反渗透压
的作用下进一步进入树脂中,形成水凝胶。同时,树脂本身的
交联网状结构及氢键作用,又限制了凝胶的无限膨胀。
高吸水树脂的吸水性受多种因素制约,归纳起来主要有结构因素、形态因素和外界因素三个方面。结构因素包括亲水基
的性质、数量、交联剂种类和交联密度,树脂分子主链的性质
等,树脂的结构与生产原料、制备方法有关。交联剂的影响:
交联剂用量越大,树脂交联密度越大,树脂不能充分地吸水膨
胀;交联剂用量太低时,树脂交联不完全,部分树脂溶解于水
中而使吸水率下降。吸水力与水解度的关系:当水解度在
60~85%时,吸收量较大;水解度大于时,吸收量下降,其原因
是随着水解度的增加,尽管亲水的羧酸基增多,但交联剂也发
生了部分水解,使交联网络被破坏。形态因素主要指高吸水性
树脂的主品形态。增大树脂主品的表面,有利于在较短时间内
吸收较多的水,达到较高吸水率,因而将树脂制成多孔状或鳞
片可保证其吸水性。
外界因素主要指吸收时间和吸收液的性质。随着吸收时间的延长,水分由表面向树脂产品内部扩散,直至达到饱和。高
吸水树脂多为高分子电解质。其吸水性受吸收液性质,特别是
离子种类和浓度的制约。在纯水中吸收能力最高;盐类物质的
存在,会产生同离子效应,从而显著影响树脂的吸收能力;遇
到酸性或碱性物质,吸水能力也会降低。电解质浓度增大,树
脂的吸收能力下降。对于二盐离子如,除盐效应外,还可能在
树脂的大分子之间羧基上产生交联,阻碍树脂凝胶的溶胀作用,从而影响吸水能力,因而二价金属离子对树脂吸水性的降低将
更为显著。
本实验以丙烯酸为聚合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聚合。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试剂:丙烯酸(AA)、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过硫酸钾(K2S2O8)、试验用纯净水, NaOH 溶液、丙烯酰胺(AM)。
仪器:容量瓶:250mL 、500mL、1000mL ;
移液管:1mL、5mL、10mL
量筒:5mL 、20mL ;
烧杯: 100mL 、250mL、500ml
表面皿、玻璃棒、天平(或电子天平)、烘箱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示意图)
(一)配制溶液
1、称取11.11g过硫酸钾在250mL烧杯中用一定量去离子水溶解,溶解完全后移至100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由此配制得质量浓度为1%的过硫酸钾溶液。
3、称取2.25g 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 )于100ml 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去离子水溶解,溶解完全后移至500ml 容量瓶中加水定容,由此配制得质量浓度为0.5%的N ,N ′—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 )溶液。
(二)流程图:
(三)、实验步骤
1. 用量筒移取10ml 丙烯酸于100ml 烧杯中,逐渐加入40% NaOH 溶液, 使其中和度为60%~ 80%;
2. 加入去离子水稀释至单体浓度为2% ~50%, 加入交联剂N, N-二甲基双丙烯酸胺, 将反应瓶置于恒温水浴中加热,不断搅拌直至溶解完全;
3. 用移液管量取0.5%的交联剂1ml 加入该烧杯中搅拌均匀进行反应, 2h 后停止搅拌;
4. 将溶液倒入大面积的玻璃培养皿中, 然后将其放入温度为80℃烘箱中进行干燥, 待烘烤至成型并且不再粘手时取出,用剪刀将产品剪成小块,并将剪好的小块放在表面皿上继续放入烘箱烘烤约为3~5h ,直至产品完全干燥。
5. 将烘干后的产品称取一定量放入500ml 烧杯中进行吸水倍率及弹性的测定。 丙烯酸 中和反应 混合溶液 聚合反应
干燥
剪切 干燥 产品 NaOH
水
交联剂 引发剂
6.重复1—5步,第三步的反应时间依次加长,分别为3h、4h、5h,记录各自的数据如表一。
五、实验记录
表一反应时间与产品吸水前后质量对比
反应时间/h
2 3 4 5
吸水后质量67.4 81.2 111.3 94.8
吸水前质量 1.1468 1.1324 1.2246 1.1173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
1.数据处理
分别计算2h、3h、4h、5h时各自的吸水倍率:吸水倍率=(吸水后质量-吸水前质量)/吸水前质量
2h:吸水倍率=(67.4-1.1468)/1.1468=57.77,
3h:吸水倍率=(81.2-1.1324)/1.1324=80.07,
4h: 吸水倍率=(111.3-1.2246)/1.2246=89.89
5h: 吸水倍率=(94.8-1.1173)/1.1173=83.85
2.实验讨论
将以上数据绘制图形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