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田会议前后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田会议前后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刊名:中共党史研究栏目:国内外研究动态

期次:199002

作者:陈朝响

正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史界空前活跃,对古田会议前后若干问题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新突破。本文对这一党史研究领域的新情况和新成果作一概述,供同志们参考。

一、关于红四军党的七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史资料的逐步开放,党史界围绕红四军党的“七大”的功过是非,就以下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1、红四军党的“七大”发生争论的由来。

目前党史界对这一问题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种意见强调“争论是以军委设立与否为起因”的;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要寻找红四军党的“七大”争论的由来,需要追溯到井冈山时期,即对毛泽东“以宁冈为大本营”,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这一主张是否赞同,红四军领导层之间就已经发生了分歧。

2、引起红四军党内争论的原因。

党史界对此问题的看法基本上一致,认为引起红四军党内争论的原因首先是中共中央指导思想上某些错误意见的影响。例如在党对军队的领导问题上,机械地搬用苏联红军的一套办法,主张部队中军官权威高于一切,影响了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等等;其次是一些领导干部马列主义水平不高,政治工作观念薄弱,影响了对于错误倾向的一致斗争;第三是红军和红军党内成份逐渐复杂化,是四军党内大量非无产阶级思想存在的主要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第四是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缺乏,听不得不同意见,听到不同意见即引起强烈的反响;第五是组织上不完备以及负责同志间工作方式方法上的缺点。

3、红四军党内争论的性质。

对这个问题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争论属于领导工作方式、方法上不同意见之争”。其理由是:如有些人提出党管一切,一切工作归支部,但有些人感到这样约束大,有不满情绪。还有些人提出军政首长、司令机关和政治机关谁高谁低的问题。就为这些问题,争论了好久。这些问题说明,当时红军处于幼年时期,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还处在摸索过程中,还没有形成一套章法。另一种看法则认为,红四军“七大”争论是“一场带有原则性的争论”。其理由是:因为争论牵涉到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建立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人民军队的性质等重大原则问题。

4、对红四军党的“七大”的评价。

如何评价红四军党的“七大”的功过是非,党史界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对红四军党的“七大”应作肯定的评价。红四军党的“七大”虽然因历史的局限性有某些缺点,“但必须看到它有永远不可磨灭的光辉”,“有重要功绩”。红四军党的“七大”是“九大”的基础,“九大”是“七大”的继续和发展。它所存在的不足之处和它正确方面的比较,是金不失亮、瑕不掩瑜。另一种意见认为,“红四军党的‘七大’是错误认识占了上风”,它“不能说是一次成功的会议”。其理由是:第一,红四军党的“七大”政治上没有正确地回答和解决当时存在的分歧和问题。第二,组织上只讲民主,不讲集中,这是红四军党的“七大”

在组织上的错误。第三,这次大会存在指导思想不明确、会议开得不正常、对前委的选举既违背了党的组织原则,也违背了党的干部任免原则等缺点。第四,中共中央对红四军党的“七大”一再写信予以批评。第五,红四军党的“七大”的后果是不好的。

二、关于红四军党的“八大”和两次军事行动

红四军“七大”以后,前委依据当时闽西苏区的客观实际,两度离开闽西根据地,向闽中和广东的东江出击。在这期间,红四军又召开了党的“八大”。近年来党史界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展开了有益的争论,并取得了新的认识。现归纳分述如下:

1、关于红四军出击闽中。

目前,党史界大体有以下三种不同的评价:一种意见认为这次军事行动是“近于冒险”的。理由是:出击闽中的决定,是由于对敌人“会剿”的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匆忙作出的;这次胜利并不是在出击闽中的军事行动中打的,而是从闽中回师进入闽西时取得的。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这次军事行动“基本上是错误的”。其理由是:红军仓卒开入闽中;在损失300多人、100多支枪后,才决定返回闽西。第三种意见对红四军主力出击闽中作了肯定的评价,认为“整个军事行动的全过程取得了很大的胜利,成绩是主要的,失利是局部的暂时的,基本上完成预定的任务”。其主要理由是:第一,从当时中共福建省委和红四军前委对局势的分析上看是正确的,并非过分夸大了敌情。这一情况已为敌我双方情报所证实。第二,从决策过程看,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并非朱德一人的贸然行动或匆促从事。有陈毅、毛泽东、朱德等参加的蛟洋前委紧急会议,根据变化了的敌情,确定兵分两路:一路留闽西,一路打到外线去牵制和打击敌人,这个作战原则是正确的。而且这一原则和中共闽西特委及福建省委的意见不谋而合,并经省委同意了的。第三,从整个军事行动的效果上看,完成了击破敌三省“会剿”的计划,达到了预定的目的。第四,从政治影响上看,它宣传、发动和组织了群众,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为党在闽中地区进一步开展革命斗争打下了基础。

2、关于红四军党的“八大”。

对此问题,从已发表的文章来看,评价基本上是一致的。认为由于毛泽东离开红四军,陈毅去中央,前委机关不健全,会前缺少必要的准备,会上又实行“自下而上的民主”,结果争论了三天,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这次会议没有开好。

3、关于红四军进军东江。

党史界对这次军事行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出击东江是完全错误的军事行动。其主要理由是:1、不论当时和后来的历史文件,包括朱德自己的叙述,都作了否定的记载。2、对形势分析失误,军事计划“无周密”。3、党中央和福建省委并未及时布置该地区党组织准备接应红军,致使孤军作战。4、尤其是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实行长距离分兵,违反了红军分兵游击的基本策略原则。另一种意见则给予了基本肯定,认为成绩是主要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其理由是:1、红四军前委执行了中共中央根据当时的敌情所作的正确指示,并制定了大体符合当时客观实际的具体进军计划。出发前,未获敌情新变化的报告。2、四军主力进入东江后得到了东江特委的支持;在具体作战方案上采取了集中行动的游击战术,并能依敌情变化而变更行动计划。3、陈毅从中央回到四军后,军事行动也大体上执行了中央九月来信的指示;尤其是在撤出梅县到达丰顺获悉敌情变化之后,更能当机立断,停止深入东江,适时地经闽粤赣边境返回根据地。4、在东江进行的五次战斗中,除虎头砂一战各有伤亡,反攻梅县失利外,其余三次战斗均获全胜,歼敌共500余人。5、这次军事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单纯军事观点,削弱部队政治思想工作等问题,给部队造成了一定的损失。6、红军在东江广泛发动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和武装群众后,给东江革命斗争以极大的推动,提高了群众对党和红军的拥护。

三、关于古田会议及其决议

关于古田会议及其决议的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较大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