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树皮国画艺术的创造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桦树皮国画艺术的创造者

2008年8月的一天,塔河县志办原主任、《塔河县志》主编朱波打来电话,说是他正在黑龙江报业集团美术馆举办塔河县鄂伦春民族文化产品展。基于抱着看望老朋友的想法,我来到了美术馆。一看陈列满室的所谓鄂伦春民族文化产品,完全是桦树皮国画艺术品,而且绝大多数都是出自朱波一人之手。我简直被这琳琅满目、四壁生辉的艺术品惊呆了。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更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于一位地方志编纂工作者的手中,不到十年的时间,朱波竟然成为了一位工艺美术家,但那终归是事实。于是我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赠送给了朱波。“民族风情喜创新,兴安花放鄂伦春。乾隆巡幸周斐①咏,洪皓羁留桦叶②珍。山水生辉笔生巧,画图传世虎传神。丹青尽向幽深洒,留得自然归璞真。”(《塔河县鄂伦春民族文化产品展观后赠朱波》)。今天我被黑龙江创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聘请为文案,工作业务多与地域文化、创意文化有关,得与朱波再次相遇,并就他创造的桦树皮国画艺术进行了专访。

一、扎根边疆,关注地域文化

塔河是鄂伦春的故乡。早在清代鄂伦春分为五路,其中库马尔路鄂伦春是最大的一路,据同治三年《黑龙江通省舆图总册》统计,该路鄂伦春共计551户,他们就生活在胡玛尔、塔哈一代,即今天的呼玛、塔河一带。从小就喜欢绘画的朱波,1975年随着上山下乡的潮流来到了美丽的大兴安岭,这里虽然是“高寒禁区”,条件艰

苦,但朱波却早已被这里的原始森林和婷婷玉立的白桦林所深深陶醉,同时更为鄂伦春的桦树皮文化、桦树皮工艺所感染。在当年的知青基本上都返城的时候,朱波也曾彷徨和犹豫过,但这里鄂伦春桦树皮文化的吸引力远远大于返城的力量。朱波深深地爱着这片土地,爱着这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爱着这里的土著民族鄂伦春。甚至把鄂伦春桦树皮文化视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从那时起,朱波便开始观察、研究鄂伦春的风土民情、生活习俗,特别是桦树皮生产制作工艺。他和鄂伦春人广交朋友,所有的鄂伦春艺人家都是他经常走访的地方,都和他成为了好朋友。这种耳濡目染,使他自然地成为了鄂伦春族的一员,也为他成功主编《塔河县志》奠定了基础。

《塔河县志》共计24篇,凡150万字。其中为了突出鄂伦春的特点,朱波专门在县志中设立了《鄂伦春族》一篇。从族源、族称开始,详细地记述了鄂伦春族的社会沿革、民族经济、民情习俗、文化体育、民族教育、卫生防疫等内容。其中对鄂伦春的民族艺术特别是桦皮制品艺术一一进行了记述,并熟记在胸。在全省60余部县志中仅有《塔河县志》单独设立了鄂伦春族一篇。也许正是这种鄂伦春情缘,为朱波深入研究鄂伦春民族的桦树皮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他日后利用鄂伦春的桦树皮工艺创造的桦树皮国画艺术奠定了基础,这既是一种历史的机遇,又是一种天赐的良缘。《塔河县志》也由于体例完备、资料翔实、地方特点突出,在全省

地方志优秀成果评奖中被评为一等奖。

二、继承古法,不断开拓创新

桦树皮文化,是中国北方少数民族的特有文化,早期主要用于生产、生活用具,它以轻便、耐用的桦树皮做原料,用于建筑、生产、生活、交通等方面,并讲究各种造型和图案艺术,学术界称之为“桦树皮文化”。桦树皮文化是在社会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条件中产生的,最早可追溯到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原始人类常年生活在茫茫的森林中,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认识到桦树皮特有的性能,与游而不定的狩猎生活相适应,制作成轻便、防水、防潮、耐用的桦树皮器物。考古发掘的资料表明,东汉鲜卑族的桦树皮器物比较发达,以后的契丹、室韦、女真、蒙古民族继续制作桦树皮器物,但出土的实物较少。到清代,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赫哲族都大量制作桦树皮器物,造型和图案艺术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形成了各自的民族特征,时至今日,这种文化特征仍然很明显。桦树皮器物的工艺造型桦树皮器物从原始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以后,就形成了独特的制作工艺和造型特征,体现了北方民族对物质、工艺、审美的统一认识。桦树皮器物首先突出了实用价值,在此基础上产生审美价值,即融制作工艺和器物造型为一体,使用于建筑、交通、日常生活等诸方面。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提高,对优秀民族文化的需求日益增加,使桦树皮制品审美价值逐步提升,审美与实用

的结合有了快速地发展。相继出现了在桦树皮烫画、桦树皮油画、桦树皮镶嵌画、桦树皮粘贴画,部分桦树皮粘贴画受中国画的影响,在画面上构图上效仿、在画面上题款加印。但与真正意义上的树皮国画还相差甚远。

由于多年生活在桦树世界里,桦树皮上自然生长的图案让使朱波联想到中国画面的皴法,这不仅是自然造化的神奇,更是天然的巧合,简直是鬼斧神工,天赐一般。于是朱波他把国画的意境融进了桦树皮创作中。在他的桦树皮国画里有波澜壮阔的写意山水,有别具匠心的小桥人家,也有栩栩如生的赤金腾龙,活灵活现的斑斓猛虎。通过仔细的观察还会发现,有少部分整张的桦树皮生成的自然纹理就酷似一幅水墨山水画,多数在桦树的中下段部分。桦树皮的根部自然纹理更是丰富多彩,酷似国画山水中的近景山石,桦树皮中段的自然纹理酷似国画山水中的中景和远景的山峰。由此产生了桦树皮国画形成的条件。

由于桦树皮国画的造型是以树皮的自然纹理为主要手段,利用树皮自然生成的皴、擦、点、染等多种造型手段,以线描为树皮国画造型的基础,凭着线的虚实、刚柔、粗细、浓淡来表现物体的质感和变化。再利用树皮的纹理巧妙地运用笔墨变化,创造出苍劲、秀美、刚硬、柔软、洒脱、光滑、粗糙、轻飘、沉重、甜润、苦涩等各种线条,从而表达作者复杂多变的思想感情。

桦树皮国画作为桦树皮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给人已眼目一新

的感觉,远看是一幅国画,近看是桦树皮与国画结合,同时由于桦树皮的粘贴,画面还具有立体的效果。看起来生动形象、栩栩如生。所以说桦树皮国画具有立体的国画效果,又具有明显民族的、地域特征的原生态特色。从色彩心理学来看,桦树皮国画作品给人感觉,有的作品清新淡雅,给人以视乐、心悦、亲切的感觉;有的作品粗犷大气带着浓浓的地域文化色彩;有的作品是朴实细腻巧夺天工,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桦树皮国画是在传承中国画和桦树皮文化而产生的新的制作工艺。桦树皮国画的特点是桦树皮与国画的完美结合,也是中华民族艺术中的国粹——中国画与鄂伦春桦树皮文化的融合。

桦树皮国画山水既是中国山水画的传承,又是利用树皮的自然纹理进行的创新。桦树皮国画的创造不但开拓了中国画的新画种、新境界,而且对桦树皮文化发展和延伸也将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民族手工艺技艺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这是朱波的杰出贡献。2009年6月,朱波发明的“立体式树皮国画”被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正式批准授权为:实用新型发明专利。为大兴安岭地区桦树皮手工艺首例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2009年,朱波被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工艺美术大师,同时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收录于《中国民间文艺家大辞典》,其代表作品入编《中国当代民间工艺名家名作选粹》。

自2008年起,朱波的桦树皮国画作品接连各种展览,连续获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