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态传导抗扰度测试常见问题对策及整改措施
EMC电磁干扰解决方法
本文针对手机电磁兼容测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包括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辐射骚扰及传导骚扰性能测试中经常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手机电磁兼容性能的建议。
1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1.1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常见问题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手机通话中断。
(2)静电放电导致手机部分功能失效,但静电放电过程结束后或者重新启动手机之后失效的功能可以恢复。
这些现象可能为:屏幕显示异常,如屏幕显示呈白色、出现条纹、显示出现乱码、显示模糊等等;通话效果出现问题,如啸叫声或者声音消失;按键功能或者触摸屏功能丧失;软件出现误告警,如在并没有出现插拔充电器的情况下频繁提示“充电已连接、充电器已移除”。
(3)手机自动关机或者重新启动现象。
这个问题既可能发生在通话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在待机过程中。
(4)静电放电导致手机失效或损坏。
由于部分器件损坏,手机的一些功能在重新启动后仍无法恢复,如摄像头功能;自动关机后无法再次开机的情况;与充电器相连接的情况下进行测试时,充电器也可能出现失效、损坏甚至爆炸等问题。
1.2静电放电问题的具体分析(1)通话中断:造成通话中断的主要原因是静电放电对手机内部的射频电路和/或基带电路造成影响,造成了通信信噪比的下降,信号同步出现问题,从而造成通话中断。
结构设计不合理也可能导致通话中断。
静电放电试验中需要使用较大面积的金属材质的水平耦合板,手机与水平耦合板之间仅放置一个厚度为0.5 mm的绝缘垫。
当天线或者大面积的金属部件距离这个水平耦合板距离过近时,可能产生相互耦合,导致移动电话机实际能达到的灵敏度大大下降,进行静电试验时通话更容易中断,严重时即使不施加静电干扰移动电话机都无法保持通话。
(2)自动关机或重启:基带电路的复位电路受到静电的干扰导致手机误关机或重启。
(3)手机失效或损坏:静电放电过程中高电压和高电流导致器件的热失效或者绝缘击穿。
抗干扰介损测试仪现场试验故障解决方法
抗干扰介损测试仪现场试验故障解决方法
背景
在介质介电损耗测试中,抗干扰性是一个关键的指标。
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准性,需要使用高品质的抗干扰介损测试仪。
然而,即使使用了高品质的仪器,仍旧有可能在现场试验中显现故障。
本文将介绍在使用抗干扰介损测试仪进行现场试验中显现故障的解决方法。
故障描述
在一次现场试验中,使用抗干扰介损测试仪进行介质介电损耗测试时,显现了以下问题:
1.在进行测试时,仪器显示的测试结果不稳定,显现了大幅
度的波动。
2.仪器显示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差较大,误差较大。
解决方法
故障排查
在显现故障时,首先需要进行故障排查。
在本案例中,我们首先排出了以下可能的问题:
1.仪器所在位置有较强的电磁干扰;
2.仪器本身存在故障。
可能的原因
经过排查,我们认为故障可能是由以下原因导致的:
1.电缆连接不良,信号传输不稳定;
2.引入的电磁干扰干扰了仪器的测量;
3.介质本身存在故障,导致测试结果显现大的波动或误差。
解决方案
依据可能的原因,我们分别实行以下措施进行解决:
1.对电缆连接进行检查,确保连接良好;
2.对测试环境进行调整,削减电磁干扰;
3.假如检查结果表明介质本身存在故障,需要更换或修理介
质。
结论
在介质介电损耗测试中,美好的测试结果需要倚靠一台高品质的抗干扰介损测试仪。
当显现故障时,需要通过故障排查来找到问题的根源,并依据问题的不同,实行相应的解决方案。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测试的精准性,同时降低试验过程中的风险。
EMC测试及整改对策
• 测试图片
EMS测试项目
• PFMF工频磁场 • 设备所处于的磁场可能影响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 • 工频磁场是由导体中的工频电流产生的,或极少量的由附近的其他装 置(如变压器的漏磁通)所产生。 • 试验磁场波形为工频正弦波形 • 性能判定等级:A • 该测试仅适用于包含易受磁场影响元器件的设备,如霍尔元件或磁场 传感器。 • 测试时,EUT放置在环的中心位置,分别测试XYZ三相位的抗扰度。 • 针对机箱端口抗扰度50HZ或60Hz,1A/m(rms) • 该测试仅适用于包含易受磁场影响元器件的设备,如霍尔元件或磁场 传感器。
• 三 DC电源充电部分 • 主要干扰源为DC /DC电源模块,预防这个模块的辐射干扰,可以在 DC/DC及升降压IC或驱动MOS脚位的供电脚和电源输出脚增加π型滤 波,π型滤波的方式为一颗贴片磁珠和磁珠两端对地的贴片电容,磁 珠的参数可选100MHz10-30欧姆,参数的调整可以在后期预测试时进 行调整,前提条件是,这些滤波措施不能影响效率和温升;在二极管 的正极或负极上预留串贴片磁珠的空位,或者可以找可通过EMC测试 的DC/DC方案公司提供。
• 机器人产品容易产生电磁辐射干扰源的重要部位及整改前 期注意事项
• 一,伺服舵机,可分带碳刷的直流电机和无刷电机,无刷电机电磁辐 射由于不像带碳刷的电机,工作时不会产生火花,电磁辐射不会很大 ,主要干扰源可能来自马达驱动控制部分的晶体三极管或场效应管, 整改对策可以在管脚上预留贴片磁珠的位置。带碳刷的直流电机由于 运行会产生火花,其电磁辐射的干扰还是存在的,整改对策可以在电 机的正负极之间和正负极对电机金属外壳地各并104贴片电容,在正 负极上串贴片电感(10-30uH)来解决舵机带出的干扰。 • NOTE:设计前期可以将舵机单独做空间辐射项目的预测试,测试通过 则不必考虑以上预留滤波元器件的位置。
EFT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问题及解决方法随着手机使用的普及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办公室、机房、公共场所,电子产品无处不在,这些产品处于此种复杂化的电磁环境中,彼此正常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手机在此环境中能够正常工作且不会影响其它设备,其电磁兼容性尤为重要,因此必须对手机进行电磁兼容性进行测试,来保证手机的电磁兼容性能。
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不同制式的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时,选择不同的行业标准,依据的基础标准相同,见下表1。
表1 手机电磁兼容测试标准对于手机电磁兼容测试,下面是对于易出现问题项目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进行的描述。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问题及解决方法1.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相关问题的具体情况电快速瞬变脉冲群产生的原理:当电感性负载(如继电器、接触器等)在断开时,由于开关触点间隙的绝缘击穿或触点弹跳等原因,在断开处产生的瞬态骚扰。
当电感性负载多次重复开关,则脉冲群又会以相应的时间间隙多次重复出现。
这种瞬态骚扰能量较小,一般不会引起设备的损坏,但由于其频谱分布较宽,所以会对移动电话机的可靠工作产生影响。
该试验是一种将由许多快速瞬变脉冲组成的脉冲群耦合到移动电话机的电源端口的试验。
试验脉冲的特点是:瞬变的短上升时间、重复出现和低能量。
该试验的目的就是为了检验手机在遭受这类暂态骚扰影响时的性能。
一般认为电快速瞬变脉冲群之所以会造成手机的误动作,是因为脉冲群对线路中半导体结电容充电,当结电容上的能量累积到一定程度,便会引起手机的误操作。
具体表现为在测试过程中移动电话机通信中断、死机、软件告警、控制及存储功能丧失等。
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相关问题的分析电快速瞬变脉冲波形通过充电器直接传导进手机,导致主板电路上有过大的噪声电压。
当单独对火线或零线注入时,尽管是采取的对地的共模方式注入,但在火线和零线之间存在差模干扰,这种差模电压会出现在充电器的直流输出端。
当同时对火线和零线注入时,存在着共模干扰,但对充电器的输出影响并不大。
传导干扰整改方案
传导干扰整改方案第一篇:传导干扰整改方案传导发射整改方案失败原因分析1.所选emi滤波器额定电流过大(35a),而负载额定电流仅为1a,共模电流流过滤波器的共模扼流圈所产生的磁场过小,因此未能有效滤除共模干扰;2.emi滤波器引线过长,离电源入口端较远,且线缆为普通线缆,在高频段易产生电磁耦合;3.输入引线与输出引线距离太近,在高频段两者相互耦合;4.滤波器及控制器接地效果较差;5.动力接插件接地电阻太大,造成电缆屏蔽层接地效果差。
6.码盘线延长线与航插线连接时,屏蔽层不是360°搭接,接地效果差;7.电源线与信号线同走航插线,容易耦合。
8.控制板地未与壳体连接9.电源输出端滤波电路过于简单。
整改方案1.emi滤波器换用屏蔽线缆,且尽量靠近电源输入口,并有效接地;2.控制器内部连接线采用屏蔽线缆,且屏蔽层有效接地;3.控制板卡接地线上加高频扼流圈;4.控制器有效接地;(底板去除氧化层或者用瘪铜线)5.试验对比出负载属性,选择滤波器结构;6.计算滤波器谐振点,确保其小于150khz;7.在板卡电源输入前加额定电流1a或3a的滤波器,并增加差模电容容值和共模电容容值观察滤波效果,而后,在滤波器后端增加一级共模扼流圈和共模电容,并调节共模扼流圈电感值和共模电容容值,观察滤波效果;8.在板卡电源输出端增加差模电容,若效果仍不满足要求,则进行割线,加入一级滤波电路;9.在控制器外部供电电缆上套磁环;整改所需器件清单第二篇:EMI传导与辐射超标整改方案传导与辐射超标整改方案开关电源电磁干扰的产生机理及其传播途径功率开关器件的高额开关动作是导致开关电源产生电磁干扰(emi)的主要原因。
开关频率的提高一方面减小了电源的体积和重量,另一方面也导致了更为严重的emi问题。
开关电源工作时,其内部的电压和电流波形都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上升和下降的,因此,开关电源本身是一个噪声发生源。
开关电源产生的干扰,按噪声干扰源种类来分,可分为尖峰干扰和谐波干扰两种;若按耦合通路来分,可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两种。
EFT原理及解决方法
EFT原理及解决方法本帖被fasten 从测试报告共享学习移动到本区(2008-05-20)瞬态脉冲骚扰及抑制方法瞬态脉冲骚扰及抑制方法2006-9-11 11:51:30未知来源供稿摘要:量度继电器、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装置(以下简称继电器及装置)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已实现微机化及数字化。
在电力系统恶劣的电磁环境中经常受到电磁骚扰,出现电磁干扰的几率很大,严重影响量度继电器及装置的正常工作。
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瞬态脉冲骚扰。
本文从分析瞬态脉冲骚扰产生的原因着手,总结出各种瞬态脉冲骚扰的特征,提出抑制的方法。
关键词:瞬态脉冲骚扰;原因及特征;抑制方法。
1 引言在电力系统的电磁环境中存在着一些短暂的高能量的脉冲骚扰源,这些骚扰对继电器及装置的正常工作有非常大的影响,严重时也要损坏元器件,甚至损坏设备以至于整个系统。
这些骚扰源就称为瞬态脉冲骚扰源。
产生瞬态脉冲骚扰源的原因有:雷电放电、静电放电、电力系统的开关动作过程等。
常见的瞬态脉冲骚扰源有电快速瞬变脉冲群骚扰、静电放电骚扰、浪涌(冲击)骚扰及1MHz(100kZHz)脉冲群骚扰等。
2 瞬态脉冲骚扰的产生原因2.1 瞬态脉冲骚产生的机理在开关断开电感负载电路的过程中,在电感上要产生反电势。
根据楞次定律:这个反电势应为。
反电势要向寄生电容C反向充电,随着充电电压的升高,当达到一定数值时,在触点之间要出现击穿现象,形成导电通路。
一旦出现导电通路时,电容C就要开始放电,使电压下降,当电压降到维持触点导通电压以下时,触点又将处于断开状态。
上述过程就要重复发生,此过程重复到触点的间距大至电容上电压不能使触点间再击穿为止。
当电容不能通过击穿触点放电时,就通过电感回路放电,直至电感中能量消耗完为止。
在上述过程中,电容C每次击穿触点时都要向电源回路反向充电,因此在电源回路上形成很大的脉冲电流,由于电源回路也有阻抗存在,脉冲电流通过电源回路时,在其两端就要形成脉冲电压,而共用此电源回路的其它的电路(或继电器及装置就要受到该脉冲电压的影响。
F)传导骚扰的试验要点及其对策(32页)
此外还要注意: a) 标准明确规定:“当测量值超过L-20dB (L为限值)电平 时,应至少记录6个最大的骚扰电平值及其所对应的频率”。 因此在试验报告中,对于电源端子,针对每根载流线应至 少提供6个数据(电平和频率)。 b) 供试验报告用的数据应是进行处理过的数据,即经过必 要的修正(如考虑了电缆损耗,AMN的校准系数等);对于 符合性试验,还要按相应的公式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c) 试验报告除应包括试验环境、试验设备、试验场所和试 验数据等内容以外,为了能重现试验结果,还应包括试验 时所选择的工作状态和试验布置的记录(如照片或其他的形 式),以及试验人员自主选择机型或连接线的理由和相关信 息(如品牌、型号,连接线的尺寸,是否屏蔽等)。
传导骚扰的测试要点 其及对策
钱振宇
2006.4.20
钱振宇
1
电子和电气设备在测量其电磁骚扰发射时,都要测试其电 源端的传导骚扰电压的发射,尽管不同的设备依据的试验 标准不同,但采用的试验方法还是相同的,本讲座就来说 明电子、电气设备中的传导骚扰测试要点,以及测试不达 标时可以采取的对策。
2006.4.20
2006.4.20 钱振宇 14
作为一般规律,如果测量结果是在1~2MHz以下超标的, 通常是差模超标的可能性比较大;反之,在1~2MHz以上 超标,则是共模超标的可能性比较大。 为了使企业内部的摸底试验与试验站的测试结果相符(即到 试验站试验时能够一次通过),在摸底试验阶段的测试结果 至少要比标准规定的限值压低2dB(最好能达到6dB)。这 2dB意味着我们已经考虑了试验仪器和试验方法不一致时带 来的测试误差,而6dB代表设计中的余量。
2006.4.20 钱振宇 17
合成后的差模滤波电路如下图所示。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整改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整改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是一种常用的电磁兼容性测试方法,用于评估电子设备的抗扰度能力。
该试验通过向被测设备施加电快速瞬变脉冲群,观察设备在这种脉冲干扰下的工作情况,以确定其是否能正常工作或是否具备一定的抗扰度能力。
然而,由于试验方法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整改和优化。
针对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中可能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整改。
一方面,试验过程中存在的电磁波辐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以保证试验环境的电磁兼容性。
另一方面,试验设备的选型和设置也需要进行优化,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数据采集和处理等问题也需要进行改进和完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对试验环境进行改造,增加电磁屏蔽设施,以减少试验过程中的电磁波辐射。
同时,在试验室内布置合理的电磁屏蔽材料,以提供一个低噪声的试验环境。
其次,对试验设备进行升级和调整,确保其满足试验要求,并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可以采用先进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提高试验过程中数据的采集速率和精度,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试验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确保试验设备的合理连接和正确操作,避免人为因素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其次,在试验前要对试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测量。
此外,还应采取合适的试验参数和方法,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可靠性。
最后,在试验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记录和保存,以备后续分析和处理。
通过以上整改和优化措施,可以提高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通过改善试验环境、升级设备和优化操作,可以减少试验误差和干扰,提高试验结果的可信度。
此外,还可通过改进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提高试验效率和数据质量,为后续的分析和评估提供可靠的依据。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的整改工作是保障电子设备抗扰度能力的重要环节。
车辆零部件EMC瞬态传导试验(某公司培训资料)
随着汽车车载电子产品种类越来越多,加之许多重要的监视、控制系统功能为电子装置所代替,车辆安全行驶的性能也就与其工作的电磁环境密切联系了起来。
也就或其零部件的EMS 能力若太低,一旦受到内部或外部的电磁骚扰,轻者可能影响产品性能,重者则可能直接影响行车安全,致使人员损伤。
由于车辆及其零部件对安全性能要求非常高的特殊性,车辆的EMC标准的严酷程度往往高于一般电子产品数倍以上。
EMS 试验法是以外加骚扰能量到被测设备上的方式,来判定被测设备的抗扰度能力。
不同的干扰能量,须通过各种不同的试验方法,选择适合的耦合方式,才能将能量顺利的耦合到被测设备上。
外加干扰能量的传递路径主要分为辐射性与传导性两种,辐射性干扰是指骚扰能量不经由任何传输介质作为媒介,由空中传递到DUT (Device Under Test)或是DUT 的线路(电源及信号线路),而传导性干扰则是经由电源线或信号线等线路,直接将干扰能量耦合或注入到DUT 或线路上。
外加骚扰能量的型态包含连续波与瞬态波两种,再依辐射性与传导性这两种耦合方式。
可将抗扰度试验方法细分为连续波(Continue Wave)传导、连续波辐射、瞬态传导(Transiet)及静电放电(ESD)四大类.本文主要介绍瞬态传导抗扰度试验的标准、试验方法和在大量的对具体车辆电子零部件进行的试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一)特性说明瞬态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一稳定的系统突然发生变化(稳态的改变:由一稳定状态突然改变至另一稳定状态)所引起的现象,在变化的过程中会产生瞬间、短暂的电流或电压脉冲现象,其瞬间脉冲的延续时间极短,从毫秒至微秒不等。
一般而言,瞬态现象会发生于车辆的线束上,大致可区分为感性负载变化、交流电源供应延迟、抛负载脉冲、切换过程所产生的瞬态波及供电电压下降等。
若以传输线理论来分析瞬态现象,可得知瞬间脉冲的发生与供应电压大小无关,供应电压大小仅与瞬间脉冲的振幅大小有关,并不是造成瞬间脉冲原因,瞬间脉冲发生的原因与稳态的改变、线束的电感及其分布电容、感性负载所造成的干扰信号有关,甚至线束的长度也会影响脉冲的宽度,一般常见之电抗性负载代表性产品如表2所示。
EMC-瞬态电压的抗扰度试验及防护
EMC-瞬态电压的抗扰度试验及防护1 种类浪涌(冲击)Surge:雷电,(开关)操作过电压电快速瞬变脉冲群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EFT/B:切断电感性负载等引起静电放电Static electricity discharge 或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人体或机器静电放电2 抗扰度实验方法2.1 浪涌抗扰度实验标准:GB/T 17626.5-1999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等同采用IEC61000-4-5:1995)1)试验信号对应的短路电流波形为10/350μs。
2)抗扰度等级(试验信号电压)3)针对电源端口和非电源端口采用不同的信号源电阻和耦合方式对电源端口:线对线:2Ω(信号发生器的内阻),耦合电容18μF线对地:2Ω(信号发生器的内阻)+10Ω, 耦合电容9μF(美国等国家用2Ω)对直流电源端口,如果不是连接到配电电源网络,视作其它端口对其它非屏蔽非对称端口:2Ω(信号发生器的内阻)+40Ω, 耦合电容0.5μF 或用放电管耦合(当电容耦合会影响被试设备工作时)对其它非屏蔽对称端口:如下图对屏蔽端口:(略)2.2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实验标准:GB/T 17626.4-1998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等同采用IEC61000-4-4:1995)1)试验信号2)抗扰度等级(实验信号电压)3)耦合方式对电源端口:电容耦合,33nF耦合电容对其它端口:容性耦合夹或金属箔等2.3静电放电抗扰度实验标准:GB/T 17626.2-1998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等同采用IEC61000-4-2:1995)1)静电放电模型2)静电发生器等效电路及放电电流波形3)试验方法(1) 直接放电接触放电(优先选用):外壳,允许用户维修的点空气放电(不能使用接触放电时):表面涂漆,且制造厂家指明是绝缘层,则使用空气放电,否则,应穿入漆膜,进行接触放电。
瞬态传导抗扰度测试常见问题对策及整改措施
4.1 综述电磁兼容所说的瞬态脉冲是指干扰脉冲是断续性的,一般具有较高的干扰电压,较快速的脉冲上升时间,较宽的频谱范围。
一般包括:静电放电、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浪涌冲击等。
由于它们具有以上共同特点,因此在试验结果的判断及抑制电路上有较大的共同点。
在此处先进行介绍。
4.1.1 瞬态脉冲抗扰度测试常见的试验结果说明对不同试验结果,可以根据该产品的工作条件和功能规范按以下内容分类:A:技术要求范围内的性能正常;B:功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可自行恢复性能;C:功能暂时降低或丧失,要求操作人员干预或系统复位;D:由于设备(元件)或软件的损坏或数据的丧失,而造成不可恢复的功能降低或丧失。
符合A的产品,试验结果判合格。
这意味着产品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功能正常,性能指标符合技术要求。
符合B的产品,试验结果应视其产品标准、产品使用说明书或者试验大纲的规定,当认为某些影响不重要时,可以判为合格。
符合C的产品,试验结果除了特殊情况并且不会造成危害以外,多数判为不合格。
符合D的产品判别为不合格。
符合B和C的产品试验报告中应写明B类或C类评判依据。
符合B类应记录其丧失功能的时间。
4.1.2常用的瞬态脉冲抑制电路:4.1.2.1 箝位二极管保护电路:图10二极管保护电路工作原理如图10。
使用2只二极管的目的是为了同时抑制正、负极性的瞬态电压。
瞬态电压被箝位在V++VPN~V--VPN范围内,串联电阻担负功率耗散的作用。
利用现有电源的电压范围作为瞬态电压的抑制范围,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流和串联电阻的阻值决定了该电路的保护能力。
本电路具有极好的保护效果,同时其代价低廉,适合成本控制比较严、静电放电强度和频率不十分严重的场合。
4.1.2.2 压敏电阻保护电路:压敏电阻的阻值随两端电压变化而呈非线性变化。
当施加在其两端的电压小于阀值电压时,器件呈现无穷大的电阻;当施加在其两端的电压大于阀值电压时,器件呈现很小电阻值。
此物理现象类似稳压管的齐纳击穿现象,不同的是压敏电阻无电压极性要求。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常见问题对策及整改措施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常见问题对策及整改措施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测试常见问题对策及整改措施1. 背景介绍。
瞬态脉冲骚扰及抑制方法
瞬态脉冲骚扰及抑制方法1 引言在电力系统的电磁环境中存在着一些短暂的高能量的脉冲骚扰源,这些骚扰对继电器及装置的正常工作有非常大的影响,严重时也要损坏元器件,甚至损坏设备以至于整个系统。
这些骚扰源就称为瞬态脉冲骚扰源。
产生瞬态脉冲骚扰源的原因有:雷电放电、静电放电、电力系统的开关动作过程等。
常见的瞬态脉冲骚扰源有电快速瞬变脉冲群骚扰、静电放电骚扰、浪涌(冲击)骚扰及1MHz(100kZHz)脉冲群骚扰等。
2 瞬态脉冲骚扰的产生原因2.1 瞬态脉冲骚产生的机理在开关断开电感负载电路的过程中,在电感上要产生反电势。
根据楞次定律:这个反电势应为。
反电势要向寄生电容C反向充电,随着充电电压的升高,当达到一定数值时,在触点之间要出现击穿现象,形成导电通路。
一旦出现导电通路时,电容C就要开始放电,使电压下降,当电压降到维持触点导通电压以下时,触点又将处于断开状态。
上述过程就要重复发生,此过程重复到触点的间距大至电容上电压不能使触点间再击穿为止。
当电容不能通过击穿触点放电时,就通过电感回路放电,直至电感中能量消耗完为止。
在上述过程中,电容C每次击穿触点时都要向电源回路反向充电,因此在电源回路上形成很大的脉冲电流,由于电源回路也有阻抗存在,脉冲电流通过电源回路时,在其两端就要形成脉冲电压,而共用此电源回路的其它的电路(或继电器及装置就要受到该脉冲电压的影响。
这就是瞬态脉冲骚扰形成的原因。
随着触点间隙的变化,击穿触点间隙所需要的电压是变化的。
当触点间隙越来越大时,击穿电压越来越高。
因此电容C上的电压也要越来越高。
当触点击穿所需要的电压越高时,电容充电的时间就越长,振荡波形的频率就越低。
2.2 主要的瞬态脉冲骚扰的产生及特点(1)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骚扰电快速瞬变脉冲群骚扰是由于电路中断开感性负载时产生的。
它的特点是骚扰信号不是单个脉冲,而是一连串的脉冲群。
一方面由于脉冲群可以在电路的输入端产生积累效应,使骚扰电平的幅度最终可能超过电路的噪声容限。
手机电磁兼容测试常见问题及改进建议
手机电磁兼容测试常见问题及改进建议本文针对手机电磁兼容测试中常常浮现的问题,包括静电放电抗扰度实验、电迅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实验、辐射骚扰及传导骚扰性能测试中常常发觉的问题举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充实手机电磁兼容性能的建议。
1、静电放电抗扰度实验1.1静电放电抗扰度实验常见问题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中浮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手机通话中断。
(2)静电放电导致手机部分功能失效,但静电放电过程结束后或者重新启动手机之后失效的功能可以复原。
这些现象可能为:屏幕显示异样,如屏幕显示呈白色、浮现条纹、显示浮现乱码、显示含糊等等;通话效果浮现问题,如啸叫声或者声音消逝;按键功能或者功能丧失;软件浮现误告警,如在并没有浮现插拔充电器的状况下频繁提醒“充电已衔接、充电器已移除”。
(3)手机自动关机或者重新启动现象。
这个问题既可能发生在通话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在待机过程中。
(4)静电放电导致手机失效或损坏。
因为部分器件损坏,手机的一些功能在重新启动后仍无法复原,如摄像头功能;自动关机后无法再次开机的状况;与充电器相衔接的状况下举行测试时,充电器也可能浮现失效、损坏甚至爆炸等问题。
1.2静电放电问题的详细分析(1)通话中断:造成通话中断的主要缘由是静电放电对手机内部的和/或基带电路造成影响,造成了通信信噪比的下降,信号同步浮现问题,从而造成通话中断。
结构设计不合理也可能导致通话中断。
静电放电实验中需要用法较大面积的金属材质的水平耦合板,手机与水平耦合板之间仅放置一个厚度为0.5 mm的绝缘垫。
当天线或者大面积的金属部件距离这个水平耦合板距离过近时,可能产生互相耦合,导致移动第1页共8页。
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抗扰度整改方案
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抗扰度整改方案方案一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抗扰度整改方案一、背景、目的和意义在当今电子设备高度普及的时代,电瞬态传导干扰问题日益突出。
各种电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沿电源线产生的电瞬态脉冲可能会对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咱这次制定这个整改方案,就是为了解决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抗扰度不达标的问题,保障设备的稳定运行,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这可不仅是为了满足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更是为了让用户用得放心、舒心,免得被那些突如其来的干扰搞得心烦意乱。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二、具体目标1. 将电瞬态传导抗扰度提高到行业标准的 X 级以上。
2. 减少因电瞬态传导干扰导致的设备故障次数,每月不超过 Y 次。
3. 确保整改后的设备在复杂电磁环境下仍能稳定运行,误码率控制在 Z%以内。
三、现状分析1. 内部情况- 电路设计存在缺陷,滤波电容和电感的参数选择不合理。
- 电源线的布线不够规范,存在交叉和过长的情况。
- 接地系统不完善,接地电阻过大。
2. 外部情况- 电网中的谐波含量较高,容易引发电瞬态干扰。
- 周边环境存在强电磁辐射源,如高压输电线、通信基站等。
四、具体方案内容1. 优化电路设计- 重新计算和选择滤波电容和电感的参数,确保对高频脉冲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比如,选用高频特性好的陶瓷电容和大电感值的共模电感。
- 增加瞬态抑制二极管(TVS),提高电路的抗浪涌能力。
这就好比给电路穿上了一层“防弹衣”,让那些瞬态脉冲无从下手。
2. 规范电源线布线- 采用双绞线或屏蔽线作为电源线,减少电磁辐射和耦合。
- 合理规划电源线的走向,避免交叉和过长,缩短信号传输路径,降低干扰的影响。
3. 完善接地系统- 降低接地电阻,采用多点接地或环形接地的方式,提高接地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确保设备外壳与接地系统良好连接,形成有效的电磁屏蔽。
4. 增加电磁屏蔽措施- 在电源入口处安装电磁滤波器,对输入电源进行滤波处理。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整改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整改引言: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是一项重要的测试手段,用于评估电子设备在扰动环境下的工作性能。
然而,在进行该试验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进行试验整改是必要的,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一、问题分析1. 测试设备的选择问题:在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时,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测试设备。
如果选择的设备不符合规范要求,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
2. 试验环境的干扰问题: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需要在特定的试验环境中进行,如果环境中存在其他电磁干扰源,可能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3. 试验参数的设置问题:试验参数的设置对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如果参数设置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测试结果不可靠。
二、整改措施1. 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根据试验要求,选择符合规范要求的测试设备。
确保设备的频率范围、输出功率等参数符合要求,并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2. 优化试验环境:在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时,应确保试验环境中不存在其他电磁干扰源。
可以通过屏蔽设备或选择相对较为干净的环境来减少外界干扰。
3. 合理设置试验参数:根据试验要求和被测设备的特性,合理设置试验参数。
包括脉冲群的幅值、宽度、重复频率等参数的设置,确保能够覆盖被测设备的工作范围。
4. 记录和分析测试结果:在试验过程中,要详细记录测试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发现问题所在,并进行相应的整改。
三、整改效果评估在进行试验整改后,需要对整改效果进行评估,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1. 重复试验:在整改后,可以进行重复试验,验证整改方案的有效性。
如果重复试验结果与之前的结果相比存在明显改善,则说明整改方案有效。
2. 数据对比和分析:将整改前后的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和分析,查看整改后的测试结果是否更加稳定和准确。
如果整改后的数据与规范要求更加接近,说明整改效果良好。
3. 专家评估:可以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整改后的试验结果进行评估。
传导骚扰超标的几种常用整改方法
传导骚扰超标的几种常用整改方法郭远东【摘要】本文针对EMC测试中常见的传导发射测试,结合几个实际的产品整改案例,归纳思路,总结传导测试不合格的整改方法,试图找出深层、较为共性的原因,为企业在进行产品设计和通过测试时提供参考.【期刊名称】《环境技术》【年(卷),期】2011(034)003【总页数】4页(P36-39)【关键词】电磁兼容;传导发射;开关电源;滤波;骚扰路径【作者】郭远东【作者单位】赛宝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传导测试在电磁兼容测试中很常见,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厂家对于传导测试超标感到一筹莫展。
本文试图从探讨传导测试超标的原因讲起(主要针对电源端口),并列举一些常见的整改传导超标的实用方法,给广大厂家在整改传导时提供一些参考。
传导发射,是一种沿电源、控制线或信号线传输的电磁发射,本文重点讨论沿电源线传输的电磁发射,对于沿信号线或控制线传输的电磁干扰,可以采用近似的思路进行分析。
传导测试超标的原因有很多,样机内部的结构设计、接地设计,以及一些关键元器件的选择,都会直接影响传导测试结果。
结合三要素法,首先要找到样机内能够使样机传导测试失效的源头,然后针对不同的干扰源,采取分析源特性——判断干扰传输路线——采取相应措施的方法,是一定能解决问题的。
图1很清晰地标示了多数情况下,样机内部所有可能的干扰源,以及干扰是如何传播和传输的。
在很多情况下,被测样机使用的是开关电源,而开关电源中的开关电路主要由开关管和高频变压器组成,它产生的尖峰电压为有较大辐度的窄脉冲,频带较宽且谐波丰富。
对于样机内部使用的数字电路,其产生的干扰源频率通常较高,如果样机内部结构设计不合理,或者没有采取有效的抑制手段,干扰可以通过近场辐射或者耦合的方式,传输到电源线上,然后再传输到LISN,被接收机捕获。
对于样机内部更高频率的干扰,其主要传播方式为自由空间中的平面波,这时需要进行辐射骚扰场强测试才能判断样机的EMC性能。
干货图文教你如何解决传导干扰
⼲货图⽂教你如何解决传导⼲扰传导⼲扰电磁⼲扰 EMI 中电⼦设备产⽣的⼲扰信号是通过导线或公共电源线进⾏传输,互相产⽣⼲扰称为传导⼲扰。
传导⼲扰给不少电⼦⼯程师带来困惑,如何解决传导⼲扰?找对⽅法,你会发现,传导⼲扰其实很容易解决,只要增加电源输⼊电路中 EMC 滤波器的节数,并适当调整每节滤波器的参数,基本上都能满⾜要求,下⾯讲解的⼋⼤对策,以解决对付传导⼲扰难题。
⼀:尽量减少每个回路的有效⾯积▲图 1 回路电流产⽣的传导⼲扰传导⼲扰分差模⼲扰 DI 和共模⼲扰 CI 两种。
先来看看传导⼲扰是怎么产⽣的。
如图 1 所⽰,回路电流产⽣传导⼲扰。
这⾥⾯有好⼏个回路电流,我们可以把每个回路都看成是⼀个感应线圈,或变压器线圈的初、次级,当某个回路中有电流流过时,另外⼀个回路中就会产⽣感应电动势,从⽽产⽣⼲扰。
减少⼲扰的最有效⽅法就是尽量减少每个回路的有效⾯积。
⼆:屏蔽、减⼩各电流回路⾯积及带电导体的⾯积和长度▲图 2 屏蔽、减⼩各电流回路⾯积及带电导体的⾯积和长度如图 2 所⽰,e1、e2、e3、e4 为磁场对回路感应产⽣的差模⼲扰信号;e5、e6、e7、e8 为磁场对地回路感应产⽣的共模⼲扰信号。
共模信号的⼀端是整个线路板,另⼀端是⼤地。
线路板中的公共端不能算为接地,不要把公共端与外壳相接,除⾮机壳接⼤地,否则,公共端与外壳相接,会增⼤辐射天线的有效⾯积,共模辐射⼲扰更严重。
降低辐射⼲扰的⽅法,⼀个是屏蔽,另⼀个是减⼩各个电流回路的⾯积(磁场⼲扰),和带电导体的⾯积及长度(电场⼲扰)。
三:对变压器进⾏磁屏蔽、尽量减少每个电流回路的有效⾯积▲图 3 变压器漏磁对回路产⽣的电磁感应如图 3 所⽰,在所有电磁感应⼲扰之中,变压器漏感产⽣的⼲扰是最严重的。
如果把变压器的漏感看成是变压器感应线圈的初级,则其它回路都可以看成是变压器的次级,因此,在变压器周围的回路中,都会被感应产⽣⼲扰信号。
减少⼲扰的⽅法,⼀⽅⾯是对变压器进⾏磁屏蔽,另⼀⽅⾯是尽量减少每个电流回路的有效⾯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综述电磁兼容所说的瞬态脉冲是指干扰脉冲是断续性的,一般具有较高的干扰电压,较快速的脉冲上升时间,较宽的频谱范围。
一般包括:静电放电、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浪涌冲击等。
由于它们具有以上共同特点,因此在试验结果的判断及抑制电路上有较大的共同点。
在此处先进行介绍。
4.1.1 瞬态脉冲抗扰度测试常见的试验结果说明对不同试验结果,可以根据该产品的工作条件和功能规范按以下内容分类:A:技术要求范围内的性能正常;B:功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可自行恢复性能;C:功能暂时降低或丧失,要求操作人员干预或系统复位;D:由于设备(元件)或软件的损坏或数据的丧失,而造成不可恢复的功能降低或丧失。
符合A的产品,试验结果判合格。
这意味着产品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功能正常,性能指标符合技术要求。
符合B的产品,试验结果应视其产品标准、产品使用说明书或者试验大纲的规定,当认为某些影响不重要时,可以判为合格。
符合C的产品,试验结果除了特殊情况并且不会造成危害以外,多数判为不合格。
符合D的产品判别为不合格。
符合B和C的产品试验报告中应写明B类或C类评判依据。
符合B类应记录其丧失功能的时间。
4.1.2常用的瞬态脉冲抑制电路:4.1.2.1 箝位二极管保护电路:图10二极管保护电路工作原理如图10。
使用2只二极管的目的是为了同时抑制正、负极性的瞬态电压。
瞬态电压被箝位在V++VPN~V--VPN范围内,串联电阻担负功率耗散的作用。
利用现有电源的电压范围作为瞬态电压的抑制范围,二极管的正向导通电流和串联电阻的阻值决定了该电路的保护能力。
本电路具有极好的保护效果,同时其代价低廉,适合成本控制比较严、静电放电强度和频率不十分严重的场合。
4.1.2.2 压敏电阻保护电路:压敏电阻的阻值随两端电压变化而呈非线性变化。
当施加在其两端的电压小于阀值电压时,器件呈现无穷大的电阻;当施加在其两端的电压大于阀值电压时,器件呈现很小电阻值。
此物理现象类似稳压管的齐纳击穿现象,不同的是压敏电阻无电压极性要求。
使用压敏电阻保护电路的特点是简单、经济、瞬态抑制效果好,且可以获得较大的保护功率。
4.1.2.3 稳压管保护电路:背对背串接的稳压管对瞬态抑制电路的工作原理是显而易见的。
当瞬态电压超过V1的稳压值时,V1反向击穿,V2正向导通;当瞬态电压是负极性时,V2反向击穿,V1正向导通。
将这2只稳压管制作在同一硅片上就制成了稳压管对,使用更加方便。
4.1.2.4 TVS(瞬态电压抑制器)二极管:这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固态二极管,适用用于ESD保护。
一般选择工作电压大于或等于电路正常工作电压的器件。
TVS二极管是和被保护电路并联的,当瞬态电压超过电路的正常工作电压时,二极管发生雪崩,为瞬态电流提供通路,使内部电路免遭超额电压的击穿或超额电流的过热烧毁。
由于TVS二极管的结面积较大,使得它具有泄放瞬态大电流的优点,具有理想的保护作用。
但同时必须注意,结面积大造成结电容增大,因而不适合高频信号电路的保护。
改进后的TVS二极管还具有适应低压电路(<5V )的特点,且封装集成度高,适用于在印制电路板面积紧张的情况下使用。
这些特点决定了它有广泛的适用范围,尤其在高档便携设备的接口电路中有很好的使用价值。
下面将对静电放电、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浪涌冲击的测试及常见问题对策及整改措施分别展开进行探讨。
由于,这三个有较大的共同点,因此在测试及对策上都有较大共同点,下面将对静电放电问题展开详细深入的讨论,而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浪涌冲击的讨论中出现的相同之处将不再重复探讨。
4.2 静电放电抗扰度测试常见问题对策及整改措施4.2.1静电放电形成的机理及其对电子产品的危害静电是两种介电系数不同的物质磨擦时,正负极性的电荷分别积累在两个物体上而形成。
就人体而言,衣服与皮肤之间的磨擦发生的静电是人体带电的主要原因之一。
静电源跟其它物体接触时,存在着电荷流动以抵消电压,这个高速电量的传送,将产生潜在的破坏电压、电流以及电磁场,这就是静电放电。
在电子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操作者是最活跃的静电源,可能积累一定数量的电荷,当人体接触与地相连的元件、装置的时候就会产生静电放电。
静电放电一般用ESD表示。
ESD会导致电子设备严重地损坏或操作失常。
大多数半导体器件都很容易受静电放电而损坏,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器件更为脆弱。
静电对器件造成的损坏有显性的和隐性的两种。
隐性损坏在当时看不出来,但器件变得更脆弱,在过压、高温等条件下极易损坏。
ESD两种主要的破坏机制是:由于ESD电流产生热量导致设备的热失效;由于ESD感应出高的电压导致绝缘击穿。
除容易造成电路损害外,ESD也会对电子电路造成干扰。
一般来说,造成损坏,ESD电火花必须直接接触电路线,而辐射耦合通常只导致失常。
在ESD作用下,电路中的器件在通电条件下比不通电条件下更易损坏。
ESD电路的干扰有二种方式。
一种是传导方式,若电路的某个部分构成了放电路径,即ESD接侵入设备内的电路,ESD 电流流过集成片的输入端,造成干扰。
ESD干扰的另一种方式是辐射干扰。
即静电放电时伴随火花产生了尖峰电流,这种电流中包含有丰富的高频成分。
从而产生辐射磁场和电场。
ESD产生的磁场随距离的平方衰减。
ESD产生的电场随距离立方衰减。
当距离较近时,无论是电场还是磁场都是很强的。
ESD 发生时,在附近位置的电路一般会受到影响。
ESD在近场,辐射耦合的基本方式可以是电容或电感方式,取决于ESD源和接受器的阻抗。
在远场,则存在电磁场耦合。
与ESD相关的电磁干扰(EMI)能量上限频率可以超过1GHz。
在这个频率上,典型的设备电缆甚至印制板上的走线会变成非常有效的接收天线。
因而,对于典型的模拟或数字电子设备,ESD会感应出高电平的噪声。
4.2.2 电子产品的静电放电测试及相关要求对不同使用环境、不同用途、不同ESD敏感度的电子产品标准对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的要求是不同的,但这些标准关于ESD抗扰度试验大多都直接或间接引用GB/T17626.2-1998 (idt IEC 61000-4-2:1995):《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这一国家电磁兼容基础标准,并按其中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下面就简要介绍一下该标准的内容、试验方法及相关要求。
4.2.2.1 试验对象:该标准所涉及的是处于静电放电环境中和安装条件下的装置、系统、子系统和外部设备。
4.2.2.2 试验内容:静电放电的起因有多种,但该标准主要描述在低湿度情况下,通过摩擦等因素,使操作者积累了静电。
电子和电气设备遭受直接来自操作者的静电放电和对临近物体的静电放电时的抗扰度要求和试验方法。
4.2.2.3 试验目的:试验单个设备或系统的抗静电干扰的能力。
它模拟:(1)操作人员或物体在接触设备时的放电。
(2)人或物体对邻近物体的放电。
4.2.2.4 ESD的模拟:图11和图12分别给出了ESD发生器的基本线路和放电电流的波形。
图11:静电放电发生器图12:静电放电的电流波形放电线路中的储能电容CS代表人体电容,现公认150pF比较合适。
放电电阻Rd为330Ω,用以代表手握钥匙或其他金属工具的人体电阻。
现已证明,用这种放电状态来体现人体放电的模型是足够严酷的。
4.2.2.5 试验方法该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有两种:接触放电法和空气放电法。
接触放电法:试验发生器的电极保持与受试设备的接触并由发生器内的放电开关激励放电的一种试验方法。
空气放电法:将试验发生器的充电电极靠近受试设备并由火花对受试设备激励放电的一种试验方法。
接触放电是优先选择的试验方法,空气放电则用在不能使用接触放电的场合中。
4.2.2.6 试验等级及其选择:试验电平以最切合实际的安装环境和条件来选择,表1提供了一个指导原则。
表1同时也给出了静电放电试验等级的优先选择范围,试验应满足该表所列的较低等级。
表1:试验等级选择接触放电空气放电安装条件环境条件等级电压kV 等级电压kV 抗静电材料合成材料相对湿度%RH1 2 1 2 √ / 352 4 2 4 √ / 103 6 3 8 / √ 504 8 4 15 / √ 10X* 特殊 X* 特殊 / / /注:*“X”是一个开放等级,必须在专用设备的规范中加以规定。
等级的选择取决于环境等因素,对具体的产品来说,往往已在相应的产品或产品族标准中加以规定。
4.2.2.7 试验环境对空气放电该标准规定了环境条件:环境温度:15℃~35℃、相对湿度:30%~60%RH、大气压力:86kPa~106kPa对接触放电该标准未规定特定的环境条件。
4.2.2.8 试验布置标准对试验布置也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图13所示为台式设备的试验布置示意图。
4.2.2.9 试验实施实施部位:直接放电施加于操作人员在正常使用受试设备时可能接触到的点或面上;间接放电施加于水平耦合板和垂直耦合板。
直接放电模拟了操作人员对受试设备直接接触时发生的静电放电情况。
间接放电则是对水平耦合板和垂直耦合板进行放电,模拟了操作人员对放置于或安装在受试设备附近的物体放电时的情况。
直接放电时,接触放电为首选形式;只有在不能用接触放电的地方(如表面涂有绝缘层,计算机键盘缝隙等情况)才改用气隙(空气)放电。
间接放电:选用接触放电方式。
试验电压要由低到高逐渐增加到规定值。
不同的产品或产品族标准对试验的实施可能根据产品的特点有特定的规定。
图13:台式设备静电放电布置示意图4.2.2.10 试验结果若静电放电测试通不过,可能产生如下后果:(1)直接通过能量交换引起半导体器件的损坏。
(2)放电所引起的电场与磁场变化,造成设备的误动作。
4.2.3 电子产品的静电放电对策及改进要点ESD通常发生在产品自身暴露在外的导电物体,或者发生在邻近的导电物体上。
对设备而言,容易产生静电放电的部位是:电缆、键盘及暴露在外的金属框架以及设备外壳上的孔、洞、缝隙等。
常用的改进方法是在产品ESD发生或侵入危险点,例如输入点和地之间设置瞬态保护电路,这些电路仅仅在ESD感应电压超过极限时发挥作用。
保护电路可以包括多个电流分流单元。
减小ESD产生的电磁干扰(EMI)影响电子产品或设备的方法:完全阻止ESD产生;阻止因ESD产生的EMI耦合到电路或设备以及通过设计工艺增加设备固有的ESD抗扰性。
有很多种电路可以达到ESD保护的目的,但选用时必须考虑以下原则,并在性能和成本之间加以权衡:速度要快,这是ESD干扰的特点决定的;能应付大的电流通过;考虑瞬态电压会在正、负极性两个方向发生;对信号增加的电容效应和电阻效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考虑体积因素;考虑产品成本因素。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种抑制ESD干扰的方法中选择适用的对策:4.2.3.1 外壳设计:外壳在人手和内部电路间建立隔离层,阻止ESD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