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文化促进和谐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和谐文化促进和谐发展
空气质量、汽车尾气排放、收入差距、地区差别、安全生产、看病难、看病贵、教育公平、沙尘暴、拖欠农民工工资……这些社会关注率极高的热点,正是深化改革中亟须解决的“经济一腿长、社会一腿短”的突出问题。人们看到在过去的五年,党和政府情系民生,脚踏实地着手解决这些难题。这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策应运而生。
和谐文化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引导和支撑,成为“十五”期间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和闪光点。
以人为本: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十五”时期起步的和谐文化建设,推崇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在社会生活中,它的突出功能,就是引导人际和睦、人与社会和谐发展。
和谐文化给“和而不同”的文明传统,注入了新的内涵。一场又一场报告会,一次又一次电视访谈,共和国的部长们面对群众,讲解党和政府的战略决策,解答群众心中的疑虑。人们还记得,为了解决钢铁、水泥、电解铝投资过热等问题,中央决定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相随而来的,是各种议论甚至争论。为了统一思想,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在中宣部等五部委举办的报告会上,耐心解疑释惑。和谐文化,就是这样,对于不同认知讲沟通,遇到不同意见讲疏导。在改革进入攻
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刻的“十五”时期,和谐社会战略决策的提出,深得民心,吸引人心;和谐文化的建设和推广,凝聚了不同利益群体创造新生活的意志和情感,把全国上下方方面面拧成有序改革、开拓创新的合力。
和谐文化给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创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三下乡”活动、“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在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中,这些活动为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净化社会风气,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五”时期开展的以人为本的公民道德教育,使尊重人、关爱人、帮助人的理念成为和谐文化创建的主旋律。
关系千家万户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深得人心,给人们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学校、社区、家庭,教育、公安、司法,与未成年人相关的社会各方面,为了还给孩子们一片净土蓝天,编唱新童谣、整顿网吧、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开办家长学校……做了大量工作。
人们注意到,在培育未成年人的社会大协作中,全社会关爱孩子、孩子尊敬长辈的和谐新风,给“和谐文化”作了很好的注解。尤其是在和谐文化的创建中,全社会对农民、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关心蔚然成风。北京市有万适龄农民工子女在中小学就读,其中70%就读在北京市公立学校。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在社会各界支持下启动了“希望工程助学进城
计划”,在全国27个城市资助超过2万名农民工子女实现求学梦想。北京、河南等不少省市免收了农民工子女借读费,一些省市也制定了相关政策。
可见,聚焦和谐文化,繁荣和谐文化,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一种期待和冲动,而且是一种行动和实惠——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社会共生共荣,让人人过上安居乐业、富裕幸福的生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推动可持续发展
现在,当人们看到在城市的“水泥森林”中,开辟出片片绿地,看到北京、上海街头竖立起醒目的空气质量、汽车噪音电子显示牌时,老百姓从中渐渐品咂出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浓厚滋味。尽管中国人历史上就提出过“天人合一”的观念,但是接受“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理念,还是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很多政协委员非常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他们说,在和谐文化建设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进入了人们的头脑,这是一个进步。许多人还记得,二十多年前,环境污染很典型的是泰晤士河。现在,我们认识到,这个问题的实质是人类与自然如何相处的问题,是工业化带来的全球性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等新概念,开始进入我们的媒体、教科书和讲坛,直至进入中央文件,成为国家战略。在和谐文化建设过程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观念广为传播,
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存环境,提升着国人的生活质量。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XX年启动的生态环保工程,效果明显。到XX年,张家口、承德有几百万人因这一工程的实施,获得经济发展的条件,脱贫致富。全国政协委员陈秀芳在去年两会期间还专门就这一工程碰到的问题提交了提案,获得林业局的好评。虽然环境污染问题并未完全解决,但是人们已经看到了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和希望。
和谐文化:展示中华文明复兴的美好前景
回顾“十五”以来和谐文化创建历程,展望“十一五”前景,中国文化正在发生深刻的转换,中国的文化原野将盛开灿烂的和谐文化、先进文化之花。150多年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复兴大业,将在和谐文化的建设进程中成为现实。
人们已经注意到,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特别强调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中央领导同志在去年两会期间就说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文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先导性意义。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强大的精神支撑、坚实的道德基础、良好的文化条件。
很多代表、委员认为,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记者听他们说起,一位瑞士驻华大使回国后,有人问他对中国留下了什么印象,他说中国发达的地区
像欧洲,落后的地区像非洲。这种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正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中国继续发展要解决的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李君如说,解决中国社会这种不平衡性,不仅要靠经济的发展,而且要靠人的素质的提高,要靠和谐文化。
代表、委员注意到,为了发展和谐文化,“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一系列深得人心、富有吸引力的措施。比如,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市场格局;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等。“十一五”规划还使人们看到了未来中国文化新体制的轮廓: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
中国老百姓憧憬着和谐文化营造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