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系统分析报告
交流伺服电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交流伺服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2. 掌握交流伺服电机的驱动方法及控制策略。
3. 通过实验验证交流伺服电机的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二、实验内容1. 交流伺服电机的结构分析2. 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3. 交流伺服电机的驱动方法4. 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策略5. 交流伺服电机的性能测试三、实验设备及仪器1. 交流伺服电机实验台2. 交流伺服电机驱动器3. 交流伺服电机控制器4. 功率分析仪5. 数据采集卡6. 计算机四、实验步骤1. 交流伺服电机的结构分析(1)观察交流伺服电机的结构,了解其主要组成部分,如定子、转子、端盖、轴承等。
(2)分析各部分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2. 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1)观察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过程,了解其电磁感应原理。
(2)分析交流伺服电机的启动、运行和停止过程。
3. 交流伺服电机的驱动方法(1)学习交流伺服电机的驱动电路,了解其工作原理。
(2)分析驱动电路中的主要元件及其作用。
4. 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策略(1)学习交流伺服电机的控制方法,了解其闭环控制原理。
(2)分析控制策略中的主要参数及其调整方法。
5. 交流伺服电机的性能测试(1)连接实验设备,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2)启动交流伺服电机,观察其运行状态,记录相关数据。
(3)分析实验数据,验证交流伺服电机的性能。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交流伺服电机的结构分析通过观察实验台上的交流伺服电机,我们可以看到其主要由定子、转子、端盖、轴承等部分组成。
定子由线圈绕制而成,转子由永磁体构成。
当交流电源通过定子线圈时,产生旋转磁场,驱动转子旋转。
2. 交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交流伺服电机在启动、运行和停止过程中,其转速、转矩和功率等参数均与输入的交流电源频率、电压和相位角有关。
通过调整这些参数,可以实现交流伺服电机的精确控制。
3. 交流伺服电机的驱动方法实验中,我们学习了交流伺服电机的驱动电路,了解到其主要由逆变器、滤波器、电机和控制器等部分组成。
交流伺服电动机实验报告
交流伺服电动机实验报告交流伺服电动机实验报告一、引言交流伺服电动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电动机。
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快速响应等优点,在机械控制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实际应用和性能测试,深入了解其工作原理和特性。
二、实验设备与方法本实验采用了一台常见的交流伺服电动机系统,包括电机、伺服驱动器和控制器。
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改变控制器发送给驱动器的指令,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和位置。
同时,利用示波器和测速仪等仪器,对电动机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转速控制实验首先,我们进行了转速控制实验。
通过改变控制器发送的转速指令,我们观察到电动机的转速能够准确地跟随指令变化。
实验结果显示,交流伺服电动机具有较高的转速控制精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工业自动化系统对转速精度的要求。
2. 位置控制实验接下来,我们进行了位置控制实验。
通过改变控制器发送的位置指令,我们观察到电动机能够准确地移动到指定位置。
实验结果显示,交流伺服电动机具有较高的位置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能够满足工业自动化系统对位置控制的要求。
3. 转矩控制实验为了进一步了解交流伺服电动机的性能,我们进行了转矩控制实验。
通过改变控制器发送的转矩指令,我们观察到电动机能够在不同负载下输出相应的转矩。
实验结果显示,交流伺服电动机具有较高的转矩输出能力和稳定性,能够适应不同负载的需求。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表明,交流伺服电动机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快速响应等优点,适用于工业自动化系统中对转速、位置和转矩等要求较高的场景。
五、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交流伺服电动机的实际应用和性能测试,深入了解了其工作原理和特性。
同时,我们还学习到了如何通过控制器发送指令来控制电动机的转速、位置和转矩,并通过仪器测试和分析来评估电动机的性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于我们今后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2014年伺服系统制造业分析报告
2014年伺服系统制造业分析报告
2014年10月
目录
一、行业概述 (3)
二、行业管理体制和政策支持 (5)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5)
2、行业主要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 (6)
三、行业进入壁垒 (7)
1、技术壁垒 (7)
2、客户认同壁垒 (8)
3、资金壁垒 (8)
四、行业周期性、区域性、季节性特征 (9)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9)
1、有利因素 (9)
(1)国家政策支持行业发展 (9)
(2)下游产业升级带动行业需求 (10)
(3)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展 (10)
2、不利因素 (11)
(1)行业基础薄弱 (11)
(2)伺服电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 (11)
六、市场规模 (11)
七、行业风险 (15)
1、政策风险 (15)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15)
3、下游市场波动的风险 (15)
一、行业概述
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等工业自动控制装备的制造,属于工业自动化控制范畴。
伺服系统是用来精确的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主要是指被控制量(系统输出量)是机械位移或位移速度的反馈控制系统,其作用是使输出的机械位移(或转角)准确地跟踪输入的位移(转角)。
伺服系统按照功率不用可应用在不同的行业领域,具体见下表所示:
伺服系统根据执行机构的不同,可以分为气动伺服系统、液压伺。
伺服系统报告
一、相关概念伺服系统(servomechanism)又称随动系统,是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
伺服系统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
它的主要任务是按控制命令的要求、对功率进行放大、变换与调控等处理,使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控制非常灵活方便。
在机器人中,伺服驱动器控制电机的运转。
驱动器采用速度环,位置环,电流环三环闭环电路,内部还设有错误检出和保护电路。
驱动器通过通信连接器,控制连接器,编码连接器跟外部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相连。
通信连接器主要用于跟电脑或控制器通信。
控制连接器用于跟伺服控制器联接,驱动器所需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控制信号和一些方式选择信号都通过该控制连接器传输,它是驱动器最为关键的连接器。
编码连接器跟电机编码器连接,用于接收编码器闭环反馈信号,即速度反馈和换向信号。
伺服电机主要用于驱动机器人的关节。
关节越多,机器人的柔性和精准度越高,所需要使用的伺服电机的数量就越多。
机器人对伺服电机的要求非常高,必须满足快速响应、高起动转矩、动转矩惯量比大、调速范围宽,要适应机器人的形体做到体积小、重量轻,还必须经受频繁的正反向和加减速运行等苛刻的条件,做到高可靠性和稳定性。
伺服电机分为直流、交流和步进,工业机器人用的较多的是交流。
机器人用伺服电机二、伺服系统的技术现状2.1视觉伺服系统随着机器人技术的迅猛发展,机器人承担的任务更加复杂多样,传统的检测手段往往面临着检测范围的局限性和检测手段的单一性.视觉伺服控制利用视觉信息作为反馈,对环境进行非接触式的测量,具有更大的信息量,提高了机器人系统的灵活性和精确性,在机器人控制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视觉系统由图像获取和视觉处理两部分组成,图像的获取是利用相机模型将三维空间投影到二维图像空间的过程,而视觉处理则是利用获取的图像信息得到视觉反馈的过程。
基本的相机模型主要包括针孔模型和球面投影模型,统一化模型是对球面模型的推广,将各种相机的图像映射到归一化的球面上。
2024年伺服驱动器行业市场研究分析报告
一、概述伺服驱动器是一种用于控制伺服电机的设备,广泛应用于机械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
伺服驱动器的出现使得精密运动控制成为可能,提高了工业自动化的水平,对于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对2024年伺服驱动器行业市场进行了调研,并进行了详细分析。
二、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显示,2024年伺服驱动器行业市场规模为XX亿元,相比上一年增长了XX%。
伺服驱动器市场规模的增长主要受益于工业自动化需求的提升和技术的进步。
三、市场竞争格局目前,伺服驱动器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者包括ABB、西门子、施耐德电气等知名企业。
这些企业在技术实力、产品品质、售后服务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四、市场驱动因素1.工业自动化需求的增加: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推进,对伺服驱动器的需求也在增加,特别是在机械加工、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
2.技术的进步:伺服驱动器技术不断创新,实现了更高的精度、更稳定的运行和更好的控制性能,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3.政策支持:政府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增加,为伺服驱动器行业提供了更好的发展环境。
五、市场前景展望根据市场分析,未来几年伺服驱动器行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1.自动化需求的持续增加: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提升,对伺服驱动器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2.产品技术的不断创新:伺服驱动器企业将持续进行技术研发,推出更先进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3.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政府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将进一步加大,为伺服驱动器行业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
综上所述,2024年伺服驱动器行业市场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市场竞争格局激烈,但市场前景依然乐观。
伺服驱动器企业应注重产品技术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以保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拓展市场份额。
直流伺服电机实验报告
直流伺服电机实验报告直流伺服电机实验报告引言:直流伺服电机是一种常见的电动机类型,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械控制和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直流伺服电机的测试和分析,了解其性能特点和控制原理。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1. 理解直流伺服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2. 测试直流伺服电机的性能参数,如转速、转矩和响应时间等;3. 掌握直流伺服电机的控制方法,如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
二、实验装置与步骤1. 实验装置:本实验使用的实验装置包括直流伺服电机、电源、电压表、电流表、转速表和控制器等。
2. 实验步骤:(1)接线:按照实验装置的接线图连接电源、电机和测量仪器。
(2)电机参数测量:通过改变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测量直流伺服电机的转速和转矩特性。
(3)控制方法测试:使用控制器对直流伺服电机进行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观察并记录控制效果。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电机参数测量结果:通过改变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测量了直流伺服电机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转速和转矩。
结果显示,随着电压和电流的增加,电机的转速和转矩也随之增加。
这说明直流伺服电机的性能受电压和电流的影响较大。
2. 控制方法测试结果:通过控制器对直流伺服电机进行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观察了电机的响应时间和控制效果。
结果显示,直流伺服电机对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的响应时间较短,控制效果较好。
这说明直流伺服电机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和灵敏度。
四、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对直流伺服电机的性能特点和控制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验结果表明,直流伺服电机具有较高的转速和转矩,且对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具有较好的响应性能。
这使得直流伺服电机在工业自动化和机械控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五、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学习了直流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还学会了如何测量和分析电机的性能参数。
这对我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伺服电机的报告
关于伺服电机的报告
自查报告,关于伺服电机。
一、引言。
伺服电机作为一种能够精确控制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电机,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数控机床等领域。
本报告旨在对我所掌握的有关伺服电机的知识进行自查,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二、基础知识。
我对伺服电机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伺服电机通过反馈系统不断调整输出的位置和速度,以实现精确的控制。
我知道伺服电机通常由电机、编码器、控制器和功率放大器组成,这些部件共同协作完成电机的控制任务。
三、应用技能。
在实际应用中,我能够独立完成伺服电机的安装、调试和运行。
我熟悉伺服电机的参数设置和调整方法,能够根据具体的控制要求对伺服电机进行合理的配置。
此外,我还能够编写简单的控制程序,实现对伺服电机的基本控制功能。
四、问题与改进。
在自查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对伺服电机的控制理论了解不够深入,对一些高级功能和应用场景的掌握还有所欠缺。
因此,我计划通过进一步学习和实践,加强对伺服电机控制理论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控制技能和应用水平。
五、结论。
通过本次自查,我对自己的伺服电机控制能力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能,以更好地应对
伺服电机控制的挑战。
同时,我也会积极参与团队学习和交流,与同事共同进步,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伺服驱动器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概论 (3)一、伺服驱动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一)、产品规划 (3)(二)、建设规模 (4)二、市场分析 (6)(一)、行业基本情况 (6)(二)、市场分析 (7)三、伺服驱动器项目概论 (8)(一)、伺服驱动器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8)(二)、伺服驱动器项目概况 (9)(三)、伺服驱动器项目评价 (9)(四)、主要经济指标 (10)四、原辅材料供应 (10)(一)、伺服驱动器项目建设期原辅材料供应情况 (10)(二)、伺服驱动器项目运营期原辅材料供应及质量管理 (11)五、土建工程方案 (12)(一)、建筑工程设计原则 (12)(二)、伺服驱动器项目总平面设计要求 (13)(三)、土建工程设计年限及安全等级 (14)(四)、建筑工程设计总体要求 (15)(五)、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17)六、劳动安全生产分析 (18)(一)、设计依据 (18)(二)、主要防范措施 (20)(三)、劳动安全预期效果评价 (21)七、市场营销策略 (22)(一)、目标市场分析 (22)(二)、市场定位 (23)(三)、产品定价策略 (24)(四)、渠道与分销策略 (24)(五)、促销与广告策略 (24)(六)、售后服务策略 (25)八、进度计划 (25)(一)、伺服驱动器项目进度安排 (25)(二)、伺服驱动器项目实施保障措施 (26)九、财务管理与资金运作 (28)(一)、财务战略规划 (28)(二)、资金需求与筹措 (28)(三)、成本与费用管理 (29)(四)、投资决策与财务风险防范 (30)十、团队建设与领导力发展 (31)(一)、高效团队建设原则 (31)(二)、团队文化与价值观塑造 (32)(三)、领导力发展计划 (34)(四)、团队沟通与协作机制 (35)(五)、领导力在变革中的作用 (37)十一、伺服驱动器项目管理与团队协作 (37)(一)、伺服驱动器项目管理方法论 (37)(二)、伺服驱动器项目计划与进度管理 (38)(三)、团队组建与角色分工 (39)(四)、沟通与协作机制 (39)(五)、伺服驱动器项目风险管理与应对 (40)本项目商业计划书是一个系统性的文档,旨在规范和指导伺服驱动器项目的实施过程。
交流伺服驱动器验证试验报告
交流伺服驱动器验证试验报告
为了验证交流伺服驱动器的性能和稳定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并在此报告中对试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
首先,我们对交流伺服驱动器的速度控制性能进行了验证。
通过改变输入指令,我们观察到驱动器能够快速响应并实现精确的速度控制,符合设计要求。
其次,我们对驱动器的负载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驱动器能够稳定地驱动各种负载,并且在高负载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性能。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还对驱动器的温度变化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驱动器在长时间工作后温度上升较小,并且在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
除此之外,我们还对驱动器的抗干扰能力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在外部干扰的情况下,驱动器能够保持稳定的工作状态,表现出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总体来说,交流伺服驱动器在本次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和
稳定性,符合设计要求。
我们将继续对其进行更多的验证试验,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能够稳定可靠地工作。
伺服电动机检测报告
引言概述伺服电动机是一种控制系统中常用的关键元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自动化设备中。
为了确保伺服电动机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对伺服电动机进行定期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围绕伺服电动机检测展开,包括检查电源和电缆连接、测量电压和电流、检测转矩和速度、分析振动和温度、以及检测编码器信号等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1.检查电源和电缆连接1.1检查电源输入是否符合伺服电动机的额定电压和频率要求1.2检查电源线和电缆的连接是否牢固,不得存在松动或接触不良的情况1.3使用合适的工具检测电缆是否存在损坏或短路等问题2.测量电压和电流2.1使用多用途电表分别测量伺服电动机的输入电压和电流2.2比较测量结果与设备参数的差异,确保电压和电流在合理范围内2.3对比不同工作负载下电压和电流的变化,判断伺服电动机的负载能力3.检测转矩和速度3.1通过转矩传感器对伺服电动机的输出转矩进行检测3.2使用速度传感器测量伺服电动机的输出速度3.3对比测量结果与设备规格,确保伺服电动机的转矩和速度在正常范围内4.分析振动和温度4.1使用合适的振动仪器检测伺服电动机的振动情况4.2比较测量结果与振动限值,判断伺服电动机是否存在异常振动4.3使用温度测量仪器检测伺服电动机的运行温度4.4比较测量结果与设备规范,确保伺服电动机的运行温度在正常范围内5.检测编码器信号5.1使用示波器检测伺服电动机的编码器信号波形5.2分析信号波形的周期、幅值和稳定性,判断编码器信号的质量5.3检查编码器连接线路是否存在断路、短路或接触不良的情况总结伺服电动机检测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电源和电缆连接的检查、电压和电流的测量、转矩和速度的检测、振动和温度的分析,以及编码器信号的检测,可以全面了解伺服电动机的运行状态和性能。
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可以避免伺服电动机故障引起的生产事故,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因此,定期进行伺服电动机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开题报告
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位置伺服控制系统是广泛应用于机械控制领域的一种控制系统。
其主要功能是根据指令输入来调整机械系统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参数,使得机械系统能够按照预定轨迹运动。
这种控制系统在多种机械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数控机床、机器人等。
目前,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已经成为机械控制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传统控制系统相比,它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等优点。
但是,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中涉及的技术比较复杂,需要具备一定的电子、电气、机械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二、研究内容本次研究将重点关注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中的几个关键技术,包括控制算法、系统信号处理、传感器反馈等。
具体来说,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设计并实现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平台。
(2)研究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算法,并选择合适的控制器进行实现和测试。
(3)探究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中的信号处理技术,包括低噪声、高精度的信号采集和处理等方面。
(4)研究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传感器反馈的应用技术,包括编码器、激光测距等多种传感器的选择、校准和应用等问题。
三、研究意义本次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系统总结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技术发展历程和现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2)深入研究控制算法、信号处理和传感器反馈等关键技术,提高控制系统的精度和稳定性。
(3)搭建硬件和软件平台,实现功能完备的位置伺服控制系统,并为实际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取理论分析、仿真实验和实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来说,研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对位置伺服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平台进行设计和搭建。
(2)模拟和分析位置伺服控制系统中的控制算法,并进行仿真实验。
(3)研究信号处理和传感器反馈技术,并进行实验测试。
(4)对实际应用中的位置伺服控制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
五、预期结果本次研究的预期结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完成一个基于硬件和软件的位置伺服控制系统。
关于伺服电机的报告
关于伺服电机的报告
自查报告。
标题,关于伺服电机的报告。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伺服电机的相关知识,我进行了一次自查。
以下是我的自查报告:
首先,我对伺服电机的基本原理进行了深入的学习。
伺服电机
是一种能够精确控制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的电机,它通过反馈系统
不断调整自身的运动状态,以实现精准的运动控制。
我了解到伺服
电机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控制系统和反馈系统的协同作用,这让我对
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其次,我对伺服电机的应用领域进行了调研。
伺服电机广泛应
用于工业自动化、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它能够提供高精度、高速度和高可靠性的运动控制,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我
了解到伺服电机在各个领域都有着不同的应用需求,需要根据具体
情况选择合适的伺服电机类型和参数。
最后,我对伺服电机的性能参数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伺服电机的性能参数包括额定转速、额定扭矩、控制精度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伺服电机的性能和应用效果。
我通过查阅资料和对比不同型号的伺服电机,对其性能参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我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伺服电机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次自查,我对伺服电机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这将有助于我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应用和掌握伺服电机技术。
伺服总成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伺服总成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 掌握伺服总成的安装与调试方法。
3. 分析伺服总成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
4. 提高对伺服总成在实际应用中的故障诊断与维护能力。
二、实验内容1. 伺服总成组成及工作原理2. 伺服总成的安装与调试3. 伺服总成性能测试4. 故障诊断与维护三、实验器材1. 伺服总成2. 控制器3. 伺服电机4. 电源5. 电缆6. 工具四、实验步骤1. 伺服总成组成及工作原理(1)观察伺服总成,了解其组成部件,包括伺服电机、控制器、驱动器、编码器、连接电缆等。
(2)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伺服总成的工作原理。
伺服总成通过控制器接收控制信号,驱动伺服电机实现精确的角位移或角速度控制。
2. 伺服总成的安装与调试(1)按照说明书要求,将伺服电机安装在机械装置上。
(2)连接伺服电机与控制器之间的电缆,确保连接正确。
(3)启动控制器,进入系统设置界面,设置伺服电机参数,如极对数、额定电压、额定电流等。
(4)调整机械装置的初始位置,确保伺服电机与机械装置的同步。
3. 伺服总成性能测试(1)进行空载试验,观察伺服电机启动、停止、正反转等动作是否平稳。
(2)进行负载试验,观察伺服电机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3)进行速度、位置、转矩等参数的测试,验证伺服总成的控制精度。
4. 故障诊断与维护(1)观察伺服总成在运行过程中的异常现象,如振动、噪音、发热等。
(2)分析故障原因,如电机损坏、控制器故障、连接电缆问题等。
(3)采取相应的维修措施,如更换损坏部件、修复连接电缆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伺服总成组成及工作原理实验结果表明,伺服总成由伺服电机、控制器、驱动器、编码器、连接电缆等组成。
伺服总成通过控制器接收控制信号,驱动伺服电机实现精确的角位移或角速度控制。
2. 伺服总成的安装与调试实验过程中,按照说明书要求,顺利完成了伺服总成的安装与调试。
在调试过程中,注意了电缆连接的正确性,确保了伺服电机与机械装置的同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伺服系统分析报告伺服系统(servomechanism)又称随动系统,是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
伺服系统使物体的位置、方位、状态等输出被控量能够跟随输入目标(或给定值)的任意变化的自动控制系统。
它的主要任务是按控制命令的要求、对功率进行放大、变换与调控等处理,使驱动装置输出的力矩、速度和位置控制非常灵活方便。
在很多情况下,伺服系统专指被控制量(系统的输出量)是机械位移或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反馈控制系统,其作用是使输出的机械位移(或转角)准确地跟踪输入的位移(或转角),其结构组成和其他形式的反馈控制系统没有原则上的区别。
目录1、伺服系统的概述2、伺服系统的分类3、伺服系统的性能要求4、伺服系统的主要特点5、伺服系统的结构6、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7、伺服电机的国内发展现状8、伺服系统的发展历程伺服系统的概述:用来精确地跟随或复现某个过程的反馈控制系统。
又称随动系统。
在很多情况下,伺服系统专指被控制量(系统的输出量)是机械位移或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反馈控制系统,其作用是使输出的机械位移(或转角)准确地跟踪输入的位移(或转角)。
伺服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其他形式的反馈控制系统没有原则上的区别。
伺服系统最初用于船舶的自动驾驶、火炮控制和指挥仪中,后来逐渐推广到很多领域,特别是自动车床、天线位置控制、导弹和飞船的制导等。
采用伺服系统主要是为了达到下面几个目的:①以小功率指令信号去控制大功率负载。
火炮控制和船舵控制就是典型的例子。
②在没有机械连接的情况下,由输入轴控制位于远处的输出轴,实现远距同步传动。
③使输出机械位移精确地跟踪电信号,如记录和指示仪表等。
伺服系统的分类:从系统组成元件的性质来看,有电气伺服系统、液压伺服系统和电气-液压伺服系统及电气-电气伺服系统等从系统输出量的物理性质来看,有速度或加速度伺服系统和位置伺服系统等从系统中所包含的元件特性和信号作用特点来看,有模拟式伺服系统和数字式伺服系统从系统的结构特点来看,有单回伺服系统、多回伺服系统和开环伺服系统、闭环伺服系统。
伺服系统的性能要求:对伺服系统的基本要求有稳定性、精度和快速响应性。
稳定性:作用在系统上的扰动消失后,系统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稳定状态下运行或者在输入指令信号作用下,系统能够达到新的稳定运行状态的能力精度:输出量复现输入指令信号的精确程度快速响应性: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动态响应过程中,输出量随输入指令信号变化的迅速程度,二是指动态响应过程结束的迅速程度伺服系统的主要特点:4.1.精确的检测装置:以组成速度和位置闭环控制;4.2.有多种反馈比较原理与方法:根据检测装置实现信息反馈的原理不同,伺服系统反馈比较的方法也不相同。
常用的有脉冲比较、相位比较和幅值比较3种;4.3.高性能的伺服电动机(简称伺服电机):用于高效和复杂型面加工的数控机床,伺服系统将经常处于频繁的启动和制动过程中。
要求电机的输出力矩与转动惯量的比值大,以产生足够大的加速或制动力矩。
要求伺服电机在低速时有足够大的输出力矩且运转平稳,以便在与机械运动部分连接中尽量减少中间环节;4.4.宽调速范围的速度调节系统,即速度伺服系统:从系统的控制结构看,数控机床的位置闭环系统可看作是位置调节为外环、速度调节为内环的双闭环自动控制系统,其内部的实际工作过程是把位置控制输入转换成相应的速度给定信号后,再通过调速系统驱动伺服电机,实现实际位移。
数控机床的主运动要求调速性能也比较高,因此要求伺服系统为高性能的宽调速系统。
伺服系统的结构:服系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控制器,功率驱动装置,反馈装置和电动机.控制器按照数控系统的给定值和通过反馈装置检测的实际运行值的差,调节控制量;功率驱动装置作为系统的主回路,一方面按控制量的大小将电网中的电能作用到电动机之上,调节电动机转矩的大小,另一方面按电动机的要求把恒压恒频的电网供电转换为电动机所需的交流电或直流电;电动机则按供电大小拖动机械运转。
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伺服电机又称执行电动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
其主要特点是,当信号电压为零时无自转现象,转速随着转矩的增加而匀速下降。
伺服电机是一个典型闭环反馈系统,减速齿轮组由电机驱动,其终端(输出端)带动一个线性的比例电位器作位置检测,该电位器把转角坐标转换为一比例电压反馈给控制线路板,控制线路板将其与输入的控制脉冲信号比较,产生纠正脉冲,并驱动电机正向或反向地转动,使齿轮组的输出位置与期望值相符,令纠正脉冲趋于为0,从而达到使伺服电机精确定位的目的。
伺服电机内部的转子是永磁铁,驱动器控制的U/V/W三相电形成电磁场,转子在此磁场的作用下转动,同时电机自带的编码器反馈信号给驱动器,驱动器根据反馈值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调整转子转动的角度。
伺服电机的精度决定于编码器的精度(线数)。
伺服电机的国内发展现状:《中国伺服系统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我国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为我国伺服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近年来,随着数控机床、包装机械、电子专用设备等行业继续保持较好发展以及交流伺服技术的日益成熟,新兴行业如新能源行业中的风电产业伺服技术的应用使得我国伺服市场迅速发展,2010年,我国伺服市场同比增长39.7%,市场规模达到39.9亿元。
很多有远识的国产厂商正加大研发力度提升其产品的性能,进而扩大其品牌的号召力,国产伺服厂商改变进口垄断格局将指日可待。
由此预测,未来五年,我国伺服系统行业受益于产业升级的影响,仍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至2015年,我国伺服系统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00亿元,其中,国产伺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40%左右。
伺服系统的发展历程:8.1.直流伺服系统伺服系统的发展经历了由液压到电气的过程。
电气伺服系统根据所驱动的电机类型分为直流(DC)伺服系统和交流(AC)伺服系统。
50年代,无刷电机和直流电机实现了产品化,并在计算机外围设备和机械设备上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70年代则是直流伺服电机的应用最为广泛的时代。
8.2.交流伺服系统从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期,随着微处理器技术、大功率高性能半导体功率器件技术和电机永磁材料制造工艺的发展及其性能价格比的日益提高,交流伺服技术—交流伺服电机和交流伺服控制系统逐渐成为主导产品。
交流伺服驱动技术已经成为工业领域实现自动化的基础技术之一,并将逐渐取代直流伺服系统。
交流伺服系统按其采用的驱动电动机的类型来分,主要有两大类:永磁同步(SM型)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和感应式异步(IM型)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
其中,永磁同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在技术上已趋于完全成熟,具备了十分优良的低速性能,并可实现弱磁高速控制,拓宽了系统的调速范围,适应了高性能伺服驱动的要求。
并且随着永磁材料性能的大幅度提高和价格的降低,其在工业生产自动化领域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目前已成为交流伺服系统的主流。
感应式异步电动机交流伺服系统由于感应式异步电动机结构坚固,制造容易,价格低廉,因而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代表了将来伺服技术的方向。
但由于该系统采用矢量变换控制,相对永磁同步电动机伺服系统来说控制比较复杂,而且电机低速运行时还存在着效率低,发热严重等有待克服的技术问题,目前并未得到普遍应用。
系统的执行元件一般为普通三相鼠笼型异步电动机,功率变换器件通常采用智能功率模块IPM。
为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动态和静态性能,可采用位置和速度闭环控制。
三相交流电流的跟随控制能有效地提高逆变器的电流响应速度,并且能限制暂态电流,从而有利于IPM的安全工作。
速度环和位置环可使用单片机控制,以使控制策略获得更高的控制性能。
电流调节器若为比例形式,三个交流电流环都用足够大的比例调节器进行控制,其比例系数应该在保证系统不产生振荡的前提下尽量选大些,使被控异步电动机三相交流电流的幅值、相位和频率紧随给定值快速变化,从而实现电压型逆变器的快速电流控制。
电流用比例调节,具有结构简单、电流跟随性能好以及限制电动机起制动电流快速可靠等诸多优点。
8.3.交直流伺服系统的比较直流伺服驱动技术受电机本身缺陷的影响,其发展受到了限制。
直流伺服电机存在机械结构复杂、维护工作量大等缺点,在运行过程中转子容易发热,影响了与其连接的其他机械设备的精度,难以应用到高速及大容量的场合,机械换向器则成为直流伺服驱动技术发展的瓶颈。
交流伺服电机克服了直流伺服电机存在的电刷、换向器等机械部件所带来的各种缺点,特别是交流伺服电机的过负荷特性和低惯性更体现出交流伺服系统的优越性。
所以交流伺服系统在工厂自动化(FA)等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伺服驱动产品当前的应用来看,直流伺服产品正逐渐减少,交流伺服产品则日渐增加,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
在实际应用中,精度更高、速度更快、使用更方便的交流伺服产品已经成为主流产品。
8.4.伺服系统的发展趋势从前面的讨论可以看出,数字化交流伺服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用户对伺服驱动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
总的来说,伺服系统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8.4.1交流化伺服技术将继续迅速地由DC伺服系统转向AC伺服系统。
从目前国际市场的情况看,几乎所有的新产品都是AC伺服系统。
在工业发达国家,AC伺服电机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超过80%。
在国内生产AC伺服电机的厂家也越来越多,正在逐步地超过生产DC伺服电机的厂家。
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除了在某些微型电机领域之外,AC伺服电机将完全取代DC伺服电机。
8.4.2全数字化采用新型高速微处理器和专用数字信号处理机(DSP)的伺服控制单元将全面代替以模拟电子器件为主的伺服控制单元,从而实现完全数字化的伺服系统。
全数字化的实现,将原有的硬件伺服控制变成了软件伺服控制,从而使在伺服系统中应用现代控制理论的先进算法(如:最优控制、人工智能、模糊控制、神经元网络等)成为可能。
8.4.3采用新型电力电子半导体器件目前,伺服控制系统的输出器件越来越多地采用开关频率很高的新型功率半导体器件,主要有大功率晶体管(GTR)、功率场效应管(MOSFET)和绝缘门极晶体管(IGBT)等。
这些先进器件的应用显著地降低了伺服单元输出回路的功耗,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降低了运行噪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最新型的伺服控制系统已经开始使用一种把控制电路功能和大功率电子开关器件集成在一起的新型模块,称为智能控制功率模块(Intelligent?Power?Modules,简称IPM)。
这种器件将输入隔离、能耗制动、过温、过压、过流保护及故障诊断等功能全部集成于一个不大的模块之中。
其输入逻辑电平与TTL信号完全兼容,与微处理器的输出可以直接接口。
它的应用显著地简化了伺服单元的设计,并实现了伺服系统的小型化和微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