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第26讲 串并联特点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2)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并联后总电阻为R并= nR。 (3)几个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
积,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要小
串联电路
定义: 把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组
成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
串 联 电 路
特点: 电流路径唯一,开关位置任意。
提出问题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I1/I2=R2/R1
以下是供教师自己参考选做的题目
提高题:
1、如图,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R1 = 10Ω ,R2 = 15Ω ,求: 1)当S断开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各为多少? 2)当S闭合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各为多少?
V A
R1
R2
S
2、如图,当滑片向左移 动时,电表的示数将
(
)
猜想与假设
(1)电流是由大到小的,电流每经过一个小灯 泡,就消耗一部分电能,回到负极时就小了。 (2)小灯泡一样亮,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应该 相同。 (3)电流有时大有时小。如大灯泡较亮,它需 要的电流大,小灯泡暗,需要的电流就小,好像 与用电器有关。 (4)靠近电源正负极的地方应大些。应该与电 源位置有关。
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阻的串联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
R串= R1 + R2 (2)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R串联后总电阻为R串=nR。 (3)几个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所以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导体的电阻都大。 2.电阻的并联 (1)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
8、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1 = R2 = R3 = 20Ω , 当S1、S2都断开,
电流表示数是0.3A,求:
串联并联讲解
串联并联讲解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串联和并联呀!你说这串联啊,就好像是一群小伙伴手牵手排成一队往前走。
一个挨着一个,只要前面的小伙伴有点啥情况,后面的都得跟着受影响。
就好比家里挂的那些小彩灯,一个不亮了,嘿,一串都不亮啦!这就是串联的特点,一个连着一个,息息相关呐!那并联呢,就像是好多条路同时铺开。
每条路都可以自己走自己的,互不干扰。
家里的电器不大多是并联的嘛,这个开着那个关着,都不碍事儿。
每个电器都能独立工作,多自由呀!咱就说,生活里到处都是串联和并联的影子呢。
你想想看,咱上学的时候,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活动,那就是一种串联呀!大家一起努力,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前进。
要是有个同学掉链子,那整个团队可能就受影响咯。
可要是大家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就像并联的电路一样,那就能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的。
再比如咱上班工作,不同部门之间有时候就像并联,各自负责自己的那一块,互不干扰但又共同为了公司的发展努力。
但有时候一些项目又需要大家紧密合作,就成了串联啦。
还有啊,人际关系不也这样嘛。
和好朋友之间那就是串联,一个人的心情好坏可能会影响到另一个人。
但和不同圈子的人呢,那可能就是并联啦,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精彩。
你说这串联和并联是不是特别有意思?它们就像生活的两条线,交织在一起,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
咱不能小瞧了这小小的串联并联呀,它们的作用可大着呢!就拿电路来说吧,如果不懂得它们的原理,那家里电器出了问题都不知道咋解决。
而且现在科技这么发达,各种电子设备都离不开这俩原理呢。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运用串联和并联的思维呀。
该串联的时候就团结一心,共同努力;该并联的时候就各自发挥,互不干扰。
这样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条理,更加高效。
所以啊,朋友们,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串联并联,把它们用到咱的生活中去,让咱的日子过得更精彩!别不当回事儿呀,这可是很重要的呢!你说是不是?。
九年级物理串、并联、混联电路中的规律
九年级物理串、并联、混联电路中的规律一、概述电路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其研究对于我们理解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至关重要。
在九年级物理课程中,学生们将学习电路的串联、并联、混联等不同连接方式,探究不同连接方式下的电流、电压规律。
本文将对串联、并联、混联电路中的规律进行深入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电路连接方式对电路特性的影响。
二、串联电路1. 串联电路的概念串联电路是指将电源、电器依次连接在同一条路径上的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线可走,经过每个电器后电流都会有所减小。
2. 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相同:在串联电路中,因为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所以电流在整个电路中都相同。
(2)电压分割:根据欧姆定律,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器的电压之和,电压会根据电阻大小分割到各个电器中。
(3)电阻相加: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器的电阻之和,即R=R1+R2+R3+...+Rn。
(4)功率的计算:串联电路中各个电器的功率之和等于总功率,即P=P1+P2+P3+...+Pn。
三、并联电路1. 并联电路的概念并联电路是指将电源、电器同时连接在电源的两端,电流可以有多条不同的路径来走。
2. 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压相同:在并联电路中,因为电器同时连接在电源的两端,所以各个电器的电压相同。
(2)电流分割:根据欧姆定律,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个电器的电流之和,电流会根据电阻大小分割到各个电器中。
(3)电阻的倒数之和等于总电阻的倒数: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器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即1/R=1/R1+1/R2+1/R3+...+1/Rn。
(4)功率的计算:并联电路中各个电器的功率之和等于总功率,即P=P1+P2+P3+...+Pn。
四、混联电路1. 混联电路的概念混联电路是指在同一个电路中同时存在串联和并联的连接方式,即电器之间既有共同路径又各自有不同的路径。
2. 混联电路的特点混联电路同时具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分析。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串并联电路是电路中常见的两种电路连接方式,它们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1. 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相等: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可以流动,因此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相同。
这是因为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是在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连续流动的。
(2)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在串联电路中,电压是分配在各个串联元件上的,因此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3)电阻之和等于总电阻:串联电路中的电阻是依次相连的,因此电阻之和等于总电阻。
这是因为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可以流动,所以在不同的电阻上压降相加等于总电压。
(4)元件间的电流相同: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通路可以流动,因此在各个串联元件上的电流大小相同。
(5)元件的总功率等于各个元件的功率之和: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是相同的,因此各个串联元件上的功率之和等于总功率。
串联电路常见于需要依次通过各个元件的情况,如灯泡串联在一起,通过一个灯泡就可以控制整个电路的通断。
此外,串联电路还可以起到降压的作用,例如变压器的原理。
2. 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压相等:在并联电路中,不同的并联元件之间的电压相等,这是因为并联电路中各个元件之间是平行连接的。
(2)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流动,因此各个并联元件的电流相加等于总电流。
(3)电阻之和的倒数等于总电阻的倒数:并联电路中的电阻是平行连接的,而总电阻等于各个并联电阻之和的倒数。
这是因为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可以流动到各个并联元件上,从而形成多个电流路径。
(4)元件间的电压不同:在并联电路中,不同的并联元件上的电压不同,这是因为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流动。
(5)元件的总功率等于各个元件的功率之和: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通过不同的路径流动,因此各个并联元件上的功率之和等于总功率。
并联电路常见于需要同时通过各个元件的情况,例如电器插座中的两个插孔就是并联连接的。
此外,并联电路还可以起到增加电路容量的作用,例如在家庭中,多个电器共用一个电源插座。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路中最基本的两种电路方式,它们在电流、电压和电阻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R1-------R2-------R3-----,E,,-------------------```1.电压特点: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上的电压之和。
即V=V1+V2+V3+...+Vn。
这是因为电流在各个电阻上产生的电压相加。
2.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恒定的,即电流穿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相等。
这是因为串联电路中只有一个电流路径,电流只能按照相同的大小依次通过每个电阻。
3.电阻特点: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电阻之和。
即R=R1+R2+R3+...+Rn。
这是因为串联电路中电阻依次连接,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叠加。
```-----R1--------------R2-------,E,,-----R3--------------R4-------```1.电压特点:并联电路中的各个电阻上的电压相等。
这是因为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之间是平行连接,它们都在相同的电压下工作。
2.电流特点:并联电路中的总电流等于各个支路电流之和。
即I=I1+I2+I3+...+In。
这是因为并联电路中电流会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到不同的分支。
3.电阻特点:并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即1/R=1/R1+1/R2+1/R3+...+1/Rn。
这是因为并联电路中电阻分流,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综上所述,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电流、电压和电阻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串联电路中电流恒定,电压和电阻相加;并联电路中电压相等,电流分流,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了解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对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进行电路设计都是非常重要的。
新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册《串联和并联》知识点讲解
新人教版初三物理上册《串联和并联》知识点讲解知识点串联电路几个电路元件沿着单一路径互相连接,每个连接点最多只连接两个元件,此种连接方式称为串联。
以串联方式连接的电路称为串联电路。
特点:开关在任何位置控制整个电路,即其作用与所在的位置无关。
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经过一盏灯的电流一定经过另一盏灯。
如果熄灭一盏灯,另一盏灯一定熄灭。
优点:在一个电路中,若想控制所有电路,即可使用串联的电路;缺点:只要有某一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成为断路,即所相串联的电子元件不能正常工作。
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电路、线路或元件为达到某种设计要求的功能的连接方式。
特点是:干路的电流在分支处分两部分,分别流过两个支路中的各个元件。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具体方法是:用电器连接法:分析电路中用电器的连接方法,逐个顺次连接的是串联;并列在电路两点之间的是并联。
电流流向法:当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依次流过每个元件的则是串联;当在某处分开流过两个支路,最后又合到一起,则表明该电路为并联。
课后练习两个灯泡串联的特点是:接通电路后,当一个灯泡不亮时,另一个灯泡__________;两个灯泡并联的特点是:接通电路后,当一个灯泡不亮时,另一个灯泡__________。
答案:也不亮仍然可以亮思路解析: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只有一条,电路中的某处断开,整个电路就断路。
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路径不只一条,如有一支路断开,其他支路仍可正常工作。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最基本的电路,它们的实际应用非常普遍,节日的小彩灯是__________联的,安装在教室里的几盏日光灯是联的__________。
答案:串并思路解析:小彩灯中有一只灯泡不亮,一串彩灯都不亮,所以是串联的;教室里的灯其中一个不发光,其他的灯仍可以正常发光,所以是并联的。
如果一个开关能同时控制两盏灯,那么这两盏灯是A.一定是串联的B.一定是并联的c.可能是串联,也可能是并联D.以上说法都正确答案:c思路解析:可以是串联,或者是并联,把开关接在并联电路的干路上。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
初中物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流在电路中的两种传输方式。
它们在电流的分布、电压的分布、电阻的总和以及功率的分配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首先,串联电路是指电流按顺序通过电路中的每个元件流动的电路。
它们的特点如下:1.电流相等: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沿着相同的路径流动,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相等。
2.电压分配: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元件电压之和。
这是因为电流经过每个元件之后,电压都会有所下降,所以总电压会在各个元件之间分配。
3.电阻总和: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的电阻值相加即为总电阻。
这是因为电流在串联电路中经过每个元件时,要经过相等的电阻,所以总电阻就是各个电阻的和。
4.功率分配:串联电路中,各个元件的功率分配是不相等的。
由于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而电压在串联电路中总是变化的,所以各个元件的功率也会有所差异。
其次,并联电路是指电流同时通过电路中的不同分支的电路。
它们的特点如下:1.电流分配:在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其中各个分支电路的电流之和。
这是因为电流可以选择流过不同的分支,所以总电流等于各个分支电流的总和。
2.电压相等:并联电路中,各个分支电路的电压相等。
这是因为并联电路中的各个分支都连接到相同的电源上,所以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压。
3.电阻分配: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分支电路的电阻值乘以电流等于分支电压。
这是因为电流可以在不同的分支中选择流动,所以各个分支电阻的乘积等于该分支的电压。
4.功率总和:并联电路中,各个分支的功率总和等于总功率。
这是因为功率等于电流乘以电压,而总电流等于各个分支电流的总和,总电压等于各个分支电压的最大值,所以总功率等于各个分支功率之和。
总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电流的分布、电压的分布、电阻的总和以及功率的分配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了解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从而应用于实际的电路设计和分析中。
初中物理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规律知识总结
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的规律的特点1、串联电路:(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n I I I I ⋅⋅⋅⋅===21(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n U U U U ⋅⋅⋅⋅++=21(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n 21+R +R +R =R ⋅⋅⋅⋅电阻串联越多电路总电电阻越大,因为电阻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都大(4)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与各自的电阻成正比)即串联()即串联RR U U R U R U I I R R U U R R U U R U R U I I R R U U 111111121212211212121;(;=∴⇒====∴⇒===串联电路(串联电阻)有分压作用,说明在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电阻小分得的电压小。
2.并联电路:(1)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n I I I I ⋅⋅⋅⋅++=21(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均相等,并且都等于电源电压n U U U U ⋅⋅⋅⋅===21(3)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R 1=11R +21R +……+nR 1 电阻并联越多电路的总电阻越小,电阻并联相当于增大了导体的横截面积。
(同时并联使用的用电器越多,电路的总电流越大)在并联电路中,若其中某一个电阻变大或变小,则总电阻也将相应的变大或变小。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意一条支路的电阻都小(4)并联电路各支路中的电流与自身电阻成反比)即并联()即并联111111112212211211221;(;R R I I IR R I U U R R I I R R I I R I R I U U R R I I =∴⇒====∴⇒=== 并联电阻有分流作用,在电源电压稳定的条件下,增加并联电路中的支路,对原各条支路无影响。
这说明在并联电路中,大的电阻分得的电流小,小的电阻分得的电流大。
初中物理 串联和并联26 人教版优秀课件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总结
串并联电路是电路中常见的两种连接方式,它们各有特点和应用场景。
下面将
就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总结。
首先是串联电路的特点。
串联电路是将电器元件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只能沿
着一条路径流动。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是相等的,而电压则会被分配到各个元件上。
串联电路中,电阻会相加,电流不会分流,而电压会分配。
因此,在串联电路中,电流是相等的,而电压会分配到各个元件上。
串联电路的优点是电压稳定,电流均匀,适用于需要稳定电压输出的电路。
串联电路的缺点是电阻相加,电路阻抗会增大,影响电路的整体性能。
其次是并联电路的特点。
并联电路是将电器元件并联连接在一起,电流可以选
择不同的路径流动。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是相等的,而电流则会分配到各个元件上。
并联电路中,电阻是并联的,电流会分流,电压不会变化。
因此,电压是相等的,电流会分配到各个元件上。
并联电路的优点是电阻并联,电流分流,电路的阻抗会降低,电路的整体性能会提高。
并联电路的缺点是电流分流,电流不稳定,适用于电流分配的电路。
总的来说,串联电路的电流稳定,电压分配;并联电路的电压稳定,电流分流。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可以根据电路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适用于电压稳定,电流均匀的电路,而并联电路适用于电流分流的电路。
串并联电路的选择取决于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的需求,合理的电路连接方式可以提高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电路设计中,需要根据电路的实际需求来选择串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以获得最佳的电路性能。
部编版九年级物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教学课件
LL1
L2
S L1 L2
S L1 L2
串联
L1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并联
L2
L1
L2
S L1 L2
只有一条通路
S
L1 支路
B
支路 L2 干路
A
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通路
试一试:判断下列电路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
1. 并联
.
2. 串联
.
S
L1
S1
S2
3. 并联
.
L2
4. 并联
电视与电灯是 并联 各路灯是 并联
电冰箱内
的压缩机
和冷藏室
内的电灯 是 并联 。
各装饰小彩灯是 串联
拓展提高:
请大家用笔画线,尝试把电源,三 盏灯泡,一个开关,连接成一个电路, 使三个灯泡在开关的作用下同时亮同时 灭。试试看有几种连法。
L1
L2
L3
S
.
串联
L1 L2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 并联
L1
串联电路的特点:
1、只有一条通路 2、各用电器互相影响, 有一个用电器断路, 其他都不能工作
3、开关能控制整个 电路
L2
并联电路的特点:
1、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 通路 2、各用电器互不影响 3、干路开关能控制整个 电路,支路开关只能控制 对应的支路
试一试:判断下列实际电路是串联电路还是并联电路?
串并联电路特点总结及特点
串并联电路特点总结 1. I=U/R2.I=I1=I2= (I)3.U=U1+U2+…+Un4.I=I1+I2+…+In 】、5.U=U1=U2=…=Un6.R=R1+R2+…+Rn7.1/R=1/R1+1/R2+…+1/Rn8. R并= R/n9. R串=nR10. U1:U2=R1:R11. I1:I2=R2:R1二、电功电功率部分12.P=UI13.P=W/t14.Q=I2Rt15.P=P1+P2+…+Pn16.W=UIt17. P=I2R19. W=Q20. W=I2Rt21. W=U2t/R22.P1:P2=U1:U2=R1:R23.P1:P2=I1:I2=R2:R1串联电路电路特点:一条路,一处断处处段。
开关作用:各处作用一样控制整个电路。
电流:各处电流相等 I = I1 = I I1:I=1:1电压: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U = U1 + U2电阻:总电阻等于各用电器电阻之和:R总= R1 + R2 若有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R总= n R电阻特点:串联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总电阻越串越大,大于任何一个用电器电阻;电功率: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电功率之和 P总= P1 + P2电功:电路中总功等于各用电器消耗电功之和W总=W1 + W2电热:电路中总电热等于各用电器产生电热之和Q总= Q1 + Q2比例关系:串联电阻起分压作用,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高,R1:R= U1:U= P1:P2= W1:W2= Q1:Q2R串>R1>R2>R并并联电路电路特点:多条路,分干路和支路,各支路互不影响开关作用: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控制它所在的支路电流: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I干=I1 + I2电压:电源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 U = U1 = U U1:U=1:1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1 / R总=1 / R1 + 1 / R2若仅有两个电阻并联则:R总=R1R /若有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R总=R / n电阻特点:并联总电阻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横截面积,总电阻越并越小,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电功率: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用电器电功率之和 P总= P1 + P2电功:电路中总功等于各用电器消耗电功之和 W总=W1 + W2电热:电路中总电热等于各用电器产生电热之和Q总= Q1 + Q2比例关系:并联电阻起分流作用,电阻越大分得电流越小,R2:R1 = I1:I= P1:P2= W1:W2= Q1:Q2重要公式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初中物理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解析
初中物理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解析电路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它通常由电源、导线和电器元件组成。
而在电路中,串联和并联是两种常见的连接方式。
本文将详细解析初中物理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概念及其特点。
一、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电器元件按照依次相连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电流只能沿着一条路径流动。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大小相等,总电压等于各电器元件电压之和。
例如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中包含了电源、电阻1和电阻2,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入电阻1,再从电阻1流入电阻2,最后从电阻2流回电源负极。
这时,电流在电阻1和电阻2中的大小相等,总电压等于电阻1的电压与电阻2的电压之和。
串联电路的特点是:电流在各元件中大小相等,总电压等于各元件电压之和。
二、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电器元件按照并行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电流可以分成多条路径流动。
在并联电路中,各路径上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电压相等。
例如一个简单的并联电路中包含了电源、电阻1和电阻2,电流从电源正极分成两条路径,分别通过电阻1和电阻2,最后再汇合流回电源负极。
这时,总电流等于电阻1中的电流与电阻2中的电流之和,而各元件中的电压相等。
并联电路的特点是:各路径上的电流之和等于总电流,元件电压相等。
三、串联和并联的比较1.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元件电压之和,而并联电路的元件电压相等;2. 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元件中大小相等,而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路径上的电流之和;3.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而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由各电阻的倒数之和求得。
四、串联和并联的应用串联和并联在实际应用中都有重要的作用。
在电路中,串联电路可以用于控制电流大小,例如使用电阻来控制LED的亮度。
而并联电路可以用于分流和分压,例如使用电阻分压器来降低电压。
此外,串联和并联还在家庭电路、电子设备和电路板设计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熟练掌握串联和并联的概念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总结:初中物理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是电路中常见的两种连接方式。
2018初中物理竞赛教程(基础篇):第26讲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附强化训练题及答案)
第26讲串并联电路的特点26.1学习提要26.1. 1串联电路的特点(1)当电阻R1和R2串联时,如图26-1所示,流过R1的电流为I1,流过R2的电流为12,电路总电流为I,则I=I1=I2,即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图26-1 图26-2(2)如果R1两端电压为U1,R2两端电压为U2,电路总电压为U,则U=U1+U2,即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导体两端电压之和。
(3)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导体电阻之和,即R=R1+R2。
如果其中某个电阻增大,总电阻也增大。
(4)当电阻R1、R2串联时,由于I1=I2= I,再根据欧姆定律得U1/R1=U2/I2= U/R,U1:U2=R1:R2,所以串联电路中各电阻分得的电压与各电阻的阻值成正比,电阻大,其两端的电压也大。
26.1.2并联电路的特点(1)当电阻R1和R2并联时,如图26-2所示,流过R1的电流为I1,流过R2的电流为I2,电路总电流为I,则I=I1+I2,即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如果R1两端电压为U1,R2两端电压为U2,电路总电压为U,则U= U1 = U2,即并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电压。
(3)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R= 1/R1+1/R2。
总电阻的阻值比支路中阻值最小的那个还要小。
(4)当电阻R1、R2并联时,由于U=U1=U2,根据欧姆定律可得I1R1=I2R2,则I1:I2 =R2:R1,所以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与它们的电阻成反比,哪条支路的电阻大,通过它的电流就小。
26. 1.3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1、实验原理:R = U/R,电路如图26-3所示。
2、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
3、实验步骤:①按图26-3连接好电路;图26-3②检查电路无误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大值位置,闭合电键;③再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示数为一适当值,记录此时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值;④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改变电流和电压值,读数和记录数据,重复两次;⑤断开电键,整理仪器;⑥分别计算三次测量所得的电阻值,并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
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与简单测量方法
初中二年级物理科目教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与简单测量方法一、引言物理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界物质、能量和它们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的学科。
而在初中二年级,学生们开始接触到物理科目,其中之一便是串并联电路。
本文将就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与简单测量方法展开论述。
二、串联电路的特点1. 电流贯穿整个电路:在串联电路中,各个电子器件依次为串联,因此电流通过每个器件时,电流的大小是相等的。
2. 电压分配均匀:串联电路中,各个器件之间以电流相同的方式相连,所以在其中每个器件的两端的电压之和等于整个电路电源的电压,即并联电压。
3. 阻抗相加:在串联电路中,各个器件的阻抗会相互叠加,总阻抗等于各个器件阻抗之和。
三、并联电路的特点1. 电压相同:并联电路中,各个器件以电压相等的方式相连,所以在其中每个器件的两端的电压都等于整个电路电源的电压。
2. 电流分配均匀: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器件之间以电压相同的方式相连,根据欧姆定律,电流的大小与电阻成反比,因此并联电路中的电流会分配到各个器件上,电阻越小的器件通过的电流越大。
3. 阻抗之和为倒数:在并联电路中,各个器件的阻抗之和等于各个器件阻抗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四、简单测量方法1. 串联电路的电流测量方法:可以通过将电流表依次接入串联电路中各个器件的串联点,测量出电流的大小。
需要注意的是,电流表的内阻要远大于电路中的元件阻值,以避免测量误差。
2. 串联电路的电压测量方法:可以通过将电压表依次连接到串联电路中各个器件的两端,测量出电压的大小。
同样需要注意的是,电压表的内阻要远大于电路中的元件阻值,以避免测量误差。
3. 并联电路的电流测量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流,然后分别测量各个器件两端的电压来计算出各个器件通过的电流。
在测量总电流时,可以用电流表直接连接电路两端,而在测量各个器件电压时,则需要将电压表依次连接到各个器件的两端。
五、结语通过本文对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与简单测量方法的论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电路的结构和基本原理。
串联与并联的规律总结
串联与并联的规律总结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别急,这可不是枯燥的课本知识,咱们来点轻松幽默的。
想象一下,电流就像是咱们生活中的小朋友,玩得不亦乐乎。
它们有两个地方可以去,串联和并联。
就像咱们周末聚会,有时候想要一块儿玩,有时候又想分开嗨。
串联就像是咱们排队买冰淇淋。
大家一个接一个,前面的人买了,后面的人才能动。
电流在这个情况下,只有一条路可走。
想象一下,前面的小伙伴买冰淇淋时,后面的小伙伴又想要什么口味,这可就得耐心等着。
串联电路就像这样,一个灯泡坏了,整个队伍就停了。
这就好比,前面的小朋友哭了,后面的小伙伴都没法买到冰淇淋,只能干瞪眼。
看吧,这就是串联的规律,简单明了。
再说说并联吧。
并联就像咱们在游乐场,大家可以分开玩各种项目。
你可以去玩过山车,我可以去玩碰碰车,大家都不影响。
电流在并联电路中,像是小朋友们各自有各自的跑道,随心所欲。
即使一个灯泡坏了,其他的灯泡依旧亮得像小星星。
这就像是有人玩过山车不想排队,咱们还能去玩旋转木马,依旧开心。
这种情况下,电流的路多,选择多,真是太棒了。
不过,串联和并联也有各自的特点。
咱们串联时,电压就像是大餐中的调味料,大家都得分担。
前面的灯泡亮,后面的灯泡也得亮,只是亮度可能不一样。
而并联时,每个灯泡都能享受独立的电压,就像每道菜都有自己的风味。
这样就可以保证每个人都吃得开心,没啥好争的。
你看,串联就像是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一个大披萨;而并联则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披萨,随心所欲,想吃啥就吃啥。
这样比较起来,是不是觉得更有趣了呢?电流在串联时,走得慢,像是等红灯;而在并联时,电流飞快,像是绿灯一闪,大家一起跑。
想象一下,前面的小伙伴走得慢,后面的人可就急了,毕竟美味的冰淇淋在等着呢。
再深入一点,串联电路的电流是相同的,但电压会根据每个元件的阻抗分配,真是有点复杂。
就像咱们在聚会时,有人喝多了,大家都得照顾他,分担责任。
而在并联电路中,电压是相同的,每个电器各自独立,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真是自由得很。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规律
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规律知识要点一、串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都相等。
I=I 1=I 2=I 3=⋯⋯ In2、电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U=U1+U2+U3+⋯⋯ Un3、电阻: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
R=R1+R2+R3+⋯⋯ Rn理解:把 n段导体串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大,这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长度。
n 个相同的电阻 R0 串联,则总电阻 R=nR0 .4、分压定律:串联电路中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与其电阻成正比。
U 1/U 2=R1/R 2 U 1:U 2:U 3: ⋯ = R1:R2:R3:⋯二、并联电路的特点:1、电流: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之和。
I=I 1+I 2+I 3+⋯⋯ In2、电压:文字: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
U=U1=U2=U3=⋯⋯ Un3、电阻: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
1/R=1/R 1+1/R2+1/R3+⋯⋯1/Rn 理解:把 n段导体并联起来,总电阻比任何一段导体的电阻都小,这相当于导体的横截面积增大。
特例 : n 个相同的电阻 R0并联,则总电阻 R=R0/n .求两个并联电阻 R1、 R2的总电阻 R= R1R2R1+R24、分流定律:并联电路中,流过各支路的电流与其电阻成反比。
I 1/I 2= R 2/R1 (口诀:串联分压,并联分流)总结 :串联:电流I=I1=I2电压U=U1+U2电阻R=R1+R2电压和电阻成正比电流U 1 R1 U 1 R1U2R I =2I1+I U2 R 电压U=U1=U2并联: 典型例题1.两个小电泡 L 1两端的电压为 L 1和 4V , A .8V电阻 1 1 1 =+ R R 1 R 2 电压和电阻成反比 I 1 R 2 I 1 R == I 2 R 1 I R 1 L 2, L 1 的阻值为 R , L 2 的阻值为 2R ,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6讲串并联电路的特点26.1学习提要26.1. 1串联电路的特点(1)当电阻R1和R2串联时,如图26-1所示,流过R1的电流为I1,流过R2的电流为12,电路总电流为I,则I=I1=I2,即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图26-1 图26-2(2)如果R1两端电压为U1,R2两端电压为U2,电路总电压为U,则U=U1+U2,即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导体两端电压之和。
(3)串联电路总电阻等于各导体电阻之和,即R=R1+R2。
如果其中某个电阻增大,总电阻也增大。
(4)当电阻R1、R2串联时,由于I1=I2= I,再根据欧姆定律得U1/R1=U2/I2= U/R,U1:U2=R1:R2,所以串联电路中各电阻分得的电压与各电阻的阻值成正比,电阻大,其两端的电压也大。
26.1.2并联电路的特点(1)当电阻R1和R2并联时,如图26-2所示,流过R1的电流为I1,流过R2的电流为I2,电路总电流为I,则I=I1+I2,即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2)如果R1两端电压为U1,R2两端电压为U2,电路总电压为U,则U= U1 = U2,即并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支路两端电压。
(3)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R= 1/R1+1/R2。
总电阻的阻值比支路中阻值最小的那个还要小。
(4)当电阻R1、R2并联时,由于U=U1=U2,根据欧姆定律可得I1R1=I2R2,则I1:I2=R2:R1,所以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与它们的电阻成反比,哪条支路的电阻大,通过它的电流就小。
26. 1.3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阻1、实验原理:R = U/R,电路如图26-3所示。
2、实验器材: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待测电阻,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
3、实验步骤:①按图26-3连接好电路;图26-3②检查电路无误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最大值位置,闭合电键;③再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示数为一适当值,记录此时的电流表和电压表值;④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改变电流和电压值,读数和记录数据,重复两次;⑤断开电键,整理仪器;⑥分别计算三次测量所得的电阻值,并计算出电阻的平均值。
26.2 难点释疑26.2.l 电路故障1. 断路电路中某处断开或电键没有闭合。
当电路中出现断路时,主要出现的现象是:①被断路部分无电流;②被断路部分有压(电压表与电源构成的回路是通路,电压表示数近似为电源电压)。
2. 短路电流从电源正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通过导线回到电源负极造成的短路叫电源短路;将导线并联在用电器的两端,造成该用电器不能工作的短路叫局部短路。
当电路中出现短路时,主要出现的现象是:①电路中仍有电流;②被局部短路的用电器不工作;③与之串联的用电器工作电流增大;④被短路部分电压为零。
26.2.2动态电路在电路中,由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或由于电键的闭合或断开而引起电流(电压)的变化,我们把这类问题称为“动态电路”。
分析“动态电路”有三个关键点:(1)关键1:分析清楚电路的连接情况。
在分析电路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①电流表看作导线,电压表看作断路。
②串联电路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并联电路电流有多条路径且通过每个用电器的电流互不相干。
③电路中如出现电流可从电源的正极通过某一导线直接流向电源的负极,则电源短路。
④电路中某一用电器被一根导线并联连接,则用电器被短路。
(2)关键2:分析清楚各电表的所测电路。
①串联电路中电流表所测电流与各处电流相同,电压表在一个或几个用电器两端就是测这个或几个用电器的电压。
②并联电路中电压表所测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同,如某个用电器与电流表相串联,则电流表测这个用电器的电流,如果每个用电器的电流都流过电流表,则电流表测总电流。
(2)关键3:分析清楚电路的变化情况。
①先分析由于某一电阻变化或电键开闭导致电路总电阻的变化。
②再分析电路总电流的变化。
③最后分析各支路的电流或电压的变化。
26.3 例题解析26.3.1利用串联电路特点解题例1 如图26-4所示的电路,R1的阻值为l0Ω,电流表的示数为0. 4 A,电压表的示数为3.2 V。
求:R1两端的电压,R2的阻值及电源电压。
图26-4【点拨】这是一个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I=0.4 A;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U2 =3.2 V。
【解答】(1)这是一个串联电路,应用串联电路特点,有I=I1=I2= 0.4 A,U1 =I1R1=0. 4A×l0Ω= 4V(2)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2V时,R2两端的电压为3.2 V。
R2 = U2/I2= 3. 2 V/0. 4 A = 8 Ω(3)电源电压U=U1+U2= 4V + 3.2V = 7.2V。
【答案】4 V,8Ω,7.2 V。
【反思】做题前,先要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其次分析清楚每个电表所测的是哪段电路的电流或电压,再根据欧姆定律和串、并咲电路特点解题。
26.3.2利用并联电路特点解题例2在如图26-5所示的电路中,R1的电阻为50Ω,R2的电阻为75Ω。
闭合电键S,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4 A。
求:(1)电压表V的示数;(2)电流表A2的示数;(3)电路的总电阻R。
图26-5【点拨】在图26-5所示电路中,电阻R1和R2分属两条电流路径,因此可判断该电路是并联电路。
电流表A1测量的是通过R1的电流,电流表A2测量的是通过R1和R2的总电流。
【解答】(1)这是一个并联电路,应用并联电路特点,有U=U2=U1 =I1 R1= 0. 24 A×50Ω= 12 V(2)电流表A2示数I=I1+I2=0.24A+U2/R2=0.24A+12V/0.4A =0. 24A+12V/75Ω= 0.4A(3)电路的总电阻为R=U/I = 12 V/0.4 A=30Ω【答案】12 V,0.4 A,30 Ω。
【反思】用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特点解题的关键是要把电路的连接方式分析清楚,其次分析清楚每个电表所测的是哪段电路的电流或电压。
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时,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同体”,即I、U、R应是同段电路或同一电阻;二是“同时”,即I=U/R中三个量必须是同一时间的值,不能张冠李戴,先后不分。
26.3.3欧姆定_和串、并联电路特点6勺综合应用句例3 如图26-6所示电路中,当A、B两点接入10Ω电阻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若A、B间放如20Ω电阻时,则电流表的示数为A、等于0.25 AB、小于0.25 AC、大于0. 25 AD、无法判断图26-6【点拨】串联电路中,如果电路中的某个电阻变为原来的2倍,但总电阻小于原来电路总电阻的2倍时,电流大于原来的1/2。
【解析】当AB间电阻为10 Ω时,I1 = 0.5 A =U/(10Ω+ R1)= 0.25 A0.5I1=0.25A=U/(20Ω+ 2R1);当AB间电阻为20Ω时,I2=U/(20Ω+R1),U/(20Ω+2R1)<U/(20Ω+R1),I2>0.5I1=0.25A【答案】C。
【反思】判断题有时也可用赋值法。
设R1=10Ω,当R AB=10Ω时,R=R1+R AB=10Ω+10Ω=20Ω,U=IR=0.5 A×20Ω=10V。
当R AB=20Ω时,R= 30Ω,I=U/R=10V/30Ω=0.33A>0.25A。
这样更为方便例4如图26-7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在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压表,闭合电键S1和S2,测得U甲:U乙=1:3(闭合电键S1)断开电键S2,拆去电压表接人电流表,此时I甲:I乙是多少?图26-7【点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的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并联电路流过各电阻的电流之比等于电阻的反比。
【解答】当甲、乙两处分别接人电压表,闭合电键S1和S2时,R1、R2串联,电压表甲并联在R1两端,电压表乙并联在R2两端,因为U甲:U乙=1:3,根据串联电路电阻的分压作用,R1:R2=1:3当闭合电键S1,断开电键S2,拆去电压表改接入电流表后,R1、R2并联,I甲测通过R2电流,I乙测通过R1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电阻的分流作用,I甲:I乙=R1:R2 = 1:3。
【答案】1:3。
【反思】这道题的关键是要找到两电阻的连接关系,找到电流表或电压表所测对象后,才能应用串、并联电路的分压和分流公式解决问题。
26.3.4电路故障的判断例5(1)如图26-8(a)所示,在串联电路中假设只有一盏灯发生故障。
如果灯L1、L2均不亮,电流表示数为0,试分析电路的故障情况;如果灯L1、L2中有一盏灯亮、另一盏灯熄灭,电流表有示数,试分析电路的故障情况。
(a)图26-8 (b)(2)如图26-8(b)所示,在并联电路中假设只有一盏灯发生故障。
灯L1、L2中只有一盏灯亮、另一盏灯熄灭,电压表有示数,试分析电路的故障情况。
【解答】(1)①如果灯L1、L2均不亮,电流表示数为0。
若电压表示数为0,则灯L2断路;若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则灯L1断路。
②如果灯L1、L2中有一盏灯亮、另一盏灯熄灭,电流表有示数,若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则灯L2短路。
(2)①若电流表A1有示数、A2无示数,则灯L2断路;②若电流表A1无示数、A2有示数,则灯L1断路。
【反思】在并联电路中若发生短路故障,则整个电路被短路,灯不亮,电表也均无示数。
电路故障分析的一般方法可以归纳为:①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②明确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测量对象;③根据题干中提供的现象结合有关电学知识,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6 如图26 - 9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 V,当电键S闭合时,只有一个灯泡发光,且电压表的示数为6 V,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灯L1短路B.灯L2短路C.灯L1断路D.灯L2断路图26-9【解析】这是一个串联电路,电压表测的是灯L2两端的电压。
由题意“当电键S闭合时,只有一个灯泡发光”,可判断电路不可能出现断路。
又因为“电压表的示数为6 V”,即灯L2两端的电压为6 V,所以可以判断灯L1短路。
【答案】A。
例7 如图26-10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电路正常工作。
过了一会儿,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电阻R—定断路B.电阻R —定短路C.灯L的亮度可能不变D.灯L可能变亮图 26-10【点拨】这是一个串联电路,电压表测的是电阻R 两端的电压。
根据“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另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小”这一现象,分析如表26-1所示。
表26-1【解析】从表26- 1的分析可以得出,选项A 、B 、D 都有可能使一个电表的示数变大,另一 个电表的示数变小。
但选项A 、B 中都有“一定”两字,否定了其他可能出现的故障,故不合题意。
【答案】D 。
【反思】题干中的“一个电表示数变大,一个电表示数变小”,电表可能是电压表,也有可 能是电流表,所以同学们在做选项时,要将各种情况都考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