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新部编版五语下《21 杨氏之子》类文阅读(含答案)

合集下载

21 杨氏之子课内外阅读练习题50带答案解析

21 杨氏之子课内外阅读练习题50带答案解析

21 杨氏之子课内外阅读练习题50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哈尔威船长(节选)船发生了可怕的震荡。

顷刻间,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男人、女人、孩子,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呼喊着,哭泣着,海水猛烈地涌进船舱。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大家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

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

必须把60人全都救出去!”实际上船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

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险些把小艇弄翻了。

奥克勒大副和三名二副拼命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简直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声和嘈杂声,黑暗中人们听到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洛克机械师在哪儿?”“船长叫我吗?”“炉子怎么样了?”“被海水淹了。

”“火呢?”“灭了。

”“机器怎样?”“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奥克勒大副!”大副回答:“到!”船长问道:“还能坚持多少分钟?”“20分钟。

”“够了。

”船长说,“让每个人都到小艇上去。

奥克勒大副,你的手枪在吗?”“在,船长。

”“哪个男人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大家沉默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险的人员。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沉着镇定地指挥着,控制着,领导着。

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他仿佛不是在给人而是给灾难下达命令,一切似乎都在听从他的调遣。

“快救克莱芒!”船长喊道。

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1)选文写了“________”这件事,把船遇难后人们的________和哈尔威船长的________进行了对比。

(2)文中“伟大的灵魂”指的是________。

(3)对画横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A.表现了哈尔威船长喜欢给别人下命令。

B.表现了哈尔威船长面对灾难时的沉着和冷静。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给下面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应:yīnɡ yìnɡ应.该()应.届()应.邀()应.用()二、写同音字。

1.liánɡ 栋()高()()食2.yì造()翻()瘟()3.qín 家()()劳束手就()4.huì实()智()()人不倦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甚.聪惠()A.厉害。

B.很。

C.为什么。

2.孔君平诣其.父()A.其中。

B.代词,他的。

C.那,那个。

3.乃.呼儿出()A.你,你的。

B.就,于是。

C.是,就是。

4.为.设果()A.帮助。

B.介词,给,替。

C.因为。

四、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甚聪惠.()2.孔君平诣.其父()3.为设.果()4.孔指以示.儿曰.()()5.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五、读下面的句子,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打“√”。

1.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B.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A.孔指/以示/儿曰。

()B.孔/指以示儿/曰。

()3.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六、理解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为设果,果有杨梅。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孩子给孔君平摆上了水果,其中有杨梅B.孔君平为孩子带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一种家禽B.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七、课文阅读。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联系上下文填空。

(1)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设果。

(2)孔指____________以示儿曰……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2020年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1《杨氏之子》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2020年春】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21《杨氏之子》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21杨氏之子课时测评方案字词模块一、给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梁.( )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孔君平诣.( )其父。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甚.聪惠( )A.什么。

B.很,极。

C.超过,胜过。

2.孔君平诣.其父( )A.寻找。

B.拜访。

C.询问。

3.乃.呼儿出( )A.你,你的。

B.就,于是。

C.是,就是。

4.为.设果( )A.替。

B.帮助,卫护。

C.表示原因、目的。

三、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惠:①同“慧”。

②好处。

③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有益的行动。

1.惠.顾( )2.互利互惠.( )3.甚聪惠.( )句子模块四、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1)这句话点明了文章要讲的人物是________,这个人物的特点是“__________”。

(2)用自己的话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从“____________”可以看出,杨氏之子的思维十分敏捷。

五、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B.为/设果,果/有杨梅。

C.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写模块六、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文中加点的“其”指的是________。

“夫子”指的是________。

2.“此是君家果。

”这句话是________说的,他这样说是因为___________。

3.短文主要通过对人物的________描写来表现杨氏之子“甚聪惠”的特点。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君平在姓上做文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

《杨氏之子》的阅读及答案.doc

《杨氏之子》的阅读及答案.doc

《杨氏之子》的阅读及答案【篇一:五年级下语文课时测试-10《杨氏之子》-人教版(含答案)(1) 】com10 杨氏之子课时测评方案字词模块一、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____”。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闻:(1)听见;(2)听见的事情;消息;(3)有名望的;(4)(5) 姓。

1.你好,今天有幸能见到你本人,真是百闻) .2.西湖是全国闻名的风景区。

( ) .3.今天晚间的新闻真让人寻味。

( ) .4.你闻出这是什么味了吗?( ) .5.闻家的人都搬到外省去了。

( ) .句子模块“√。

”1.(1) 梁国/杨氏子/( )(2)梁国杨氏//( )2.(1) 未闻//家禽。

( )(2)未闻/禽。

(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设果,果有杨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写模块五、课外阅读。

趣答难题周恩来总理是我国人民敬爱的领袖,同时,在外交领域,周恩来总理也是亨誉世界的外交大师。

一天,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一次中外记者召待会。

总理介绍完中国经济和建设方面的成就后,记者们纷纷提问。

有的西方记者对中国抱有扁见,能随机应变,绕过暗礁。

一个记者问:“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存款?”它实质是嘲笑中国人穷。

周总理不慌不忙,幽默地说:“”全场都愕然了,大家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杨氏之子阅读理解五年级下

杨氏之子阅读理解五年级下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注释]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3)为设果,果有杨梅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 乃: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__ 曰:________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闻:________
2、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对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杨氏之子》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杨氏之子》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杨氏之子》练习题及答案【篇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杨氏之子》练习题及答案1.解释下列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_乃:_________(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___曰:________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_闻:_________2.翻译句子。

(1)为设果,果有杨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3.想一想,写一写。

孔君与杨氏儿子的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4.小练笔。

同学们,小幽默确实大智慧。

一句幽默的话甚至能够化干戈为玉帛,你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例子?动笔记下这难忘的时刻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5.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杨氏之子》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杨氏之子》练习题及答案

【篇一】部編版五年級下冊語文第21課《楊氏之子》練習題及答案1.解釋下列字。

(1)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詣:_________乃:_________ (2)孔指以示兒曰。

示:_________曰:_________(3)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_聞:_________2.翻譯句子。

(1)為設果,果有楊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想一想,寫一寫。

孔君與楊氏兒子的對話精妙極了,妙在何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練筆。

同學們,小幽默確實大智慧。

一句幽默的話甚至可以化干戈為玉帛,你生活中有沒有遇到這樣的例子?動筆記下這難忘的時刻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閱讀下麵的古文,回答問題。

伯牙絕弦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鐘子期必得之。

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读拼音,写同音字。

liánɡ栋()()食()好荒()yì造()()术()外回()qín 家()()劳()国弹()二、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A.甚至。

B.更进一步。

C.特别,非常。

D.努力。

2.为设.果,果有杨梅。

()A.摆设,摆放。

B.布置,设计。

C.筹划。

D.假如,假若。

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A.听见的事情,消息。

B.有名望的。

C.听见,听到。

D.用鼻子嗅。

三、猜一猜,写出句子的大致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设果,果有杨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子练习。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句话在文中起的作用是()A.承上启下。

B.总起全文。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A.孔君平与孩子很熟。

B.孩子很懂事。

3.“为设果,果有杨梅。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孩子()A.年龄很小,喜欢吃杨梅。

B.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五、课内阅读。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联系上下文填空。

(1)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设果。

(2)孔指________以示儿曰。

2.这句话朗读时正确的读法是()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杨氏之子回答的巧妙之处在于()(多选)A.杨氏之子的回答非常有礼貌。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课《杨氏之子》课内课外类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课《杨氏之子》课内课外类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杨氏之子》课内外类文阅读练习一、阅读《杨氏之子》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 乃:________(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__ 曰:_______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闻:________2、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对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杨氏子是个怎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钟氏之子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②其父钟繇(yáo)曰:“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chì)见③。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qǐn)④,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⑤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⑥,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

②语:对……说。

③敕见:奉皇帝的命令进见。

④昼寝:午睡。

⑤托寐:假装睡着。

⑥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1.联系上下文,选择句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

(1)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汇总-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汇总-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类文阅读汇总类文阅读-20 金字塔蜜蜂的赞美(1)人们对于蜜蜂的赞美,尤其充满哲理的情趣。

在思想史、艺术史上,许许多多人歌颂过蜜蜂。

这不仅仅因为蜜蜂能够酿蜜,而且也由于蜜蜂酿蜜的方法,给人以重要的启示,它能够博采,又能够提炼,终于,黄澄澄、香喷喷的蜜糖给酿造出来了。

它的酿造可以说是一种卓越的创造。

(2)蜜蜂采蜜时的辛勤,可以从这么一个有趣的统计里面看出来:一只蜜蜂要酿造一公斤蜂蜜,必须在五百万朵花上采集原料,假如蜜蜂采蜜的花丛同蜂房的距离平均是一公里半,那么,蜜蜂采一公斤蜜,就得飞上四十五万公里,差不多等于绕地球赤道飞行十一圈。

(3)看了这样的材料,尝过那味道浓郁的甜蜜,你怎能不对这世界上这种神奇的小昆虫由衷的赞美呢!(4)蜜蜂,这小小的昆虫,人们献给它多少赞美之词!它的酿蜜方式,使人想起了一切成功的学习、工作和经验。

(5)由于广泛的吸收,来源就丰富了。

(6)由于接受每一朵花中最甜美的东西,而不是杂乱地搬取,材料就比较上乘了。

(7)由于搜集来的东西是经过自己的重新酿造,蜂蜜就比一般鲜花和甜汁要甜美和精粹得多。

虽然人们还能从蜜糖的色泽和味道上分辨它们究竟是橙花蜜、荔枝蜜、栆子蜜或者苜蓿蜜,但是在蜜糖中已看不到橙花、荔枝花、栆子花或者苜蓿花的影子了。

甚至作为花的甜液的那种状态也已经不见了。

“蜜成花不见”,它是经过蜜蜂的一番重新创造的。

——《秦牧散文》有删改蜜蜂采蜜的8字舞当春暧花开的季节,一些作侦察工作的蜜蜂就飞出去寻找蜜源。

当侦察兵在外面找到了蜜源,它就吸上一点花蜜和花粉,很快地飞回来。

回到蜂群后,它就不停地跳起舞来,舞蹈是蜜蜂用来表示蜜源的远近和方向的。

蜜蜂舞蹈一般有圆形舞和8字形舞两种。

如果找到的蜜源离开自己不太远,就在巢牌上(蜜蜂用来装蜜孵育小蜜蜂和住宿的地方)表演圆形舞;如果蜂蜜离得比较远就表演8字舞。

在跳舞时如果头向着上面,那么蜜源就是在对着太阳的方向,要是头向着下面,蜜源就是在背着太阳的方向。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第21课《杨氏之子》课后作业及答案学校班级姓名一、给下面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应:yīnɡ yìnɡ应.该()应.届()应.邀()应.用()二、写同音字。

1. yì造()翻()瘟()2. liánɡ 栋()高()()食3. huì实()智()()人不倦4. qín 家()()劳束手就()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孔君平诣其.父()A.其中。

B.代词,他的。

C.那,那个。

2.甚.聪惠()A.厉害。

B.很。

C.为什么。

3.为.设果()A.帮助。

B.介词,给,替。

C.因为。

4.乃.呼儿出()A.你,你的。

B.就,于是。

C.是,就是。

四、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2.甚聪惠.()3.为设.果()4.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5.孔指以示.儿曰.()()五、读下面的句子,在停顿恰当的句子后面打“√”。

1.A.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B.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A.孔/指以示儿/曰。

()B.孔指/以示/儿曰。

()3.A.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六、理解课文内容,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为设果,果有杨梅。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孔君平为孩子带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B.孩子给孔君平摆上了水果,其中有杨梅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B.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一种家禽七、课文阅读。

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联系上下文填空。

(1)____________为____________设果。

(2)孔指____________以示儿曰……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精选16篇)

《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精选16篇)

《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精选16篇)《杨氏之子》阅读答案及翻译篇1始终以来,现代文阅读都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点内容,占分高、难度大,是考生得分的重点,同时也是考生失分的瓶颈。

这篇杨氏之子阅读答案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盼望通过这些阅读练习和答案,能关心同学们提高阅读、鉴赏、写作力量以及语文综合素养。

阅读《杨氏之子》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文言文杨氏之子翻译_杨氏之子阅读答案。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解释](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3)为设果,果有杨梅(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 乃:________(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__ 曰:_______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闻:________2、认真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对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氏之子》阅读训练答案:1、(1)诣:拜见乃:于是,就 (2)示:给看曰:说 (3)未:没有闻:听见2、(1)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

'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闻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题及答案《杨氏之子》

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题及答案《杨氏之子》

五年级下册语文阅读题及答案《杨氏之子》
读《杨氏之子》回答问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列词语。

(1)氏:(2)甚:(3)惠:
(4)诣:(5)乃:(6)设:(7)曰:
(8)未:(9)闻:
2、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1)这句话告诉我们这篇古文的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人物
的特点是__________。

(2)这句话在文中起______的作用。

A.承上启下 B.总领全文
3、解释句子的意思。

为设果,果有杨梅。

参考答案:
1、(1)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2)甚:很,非常。

(3)惠: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4)诣:拜访,拜见。

(5)乃:就;于是。

(6)设:摆放,摆设。

(7)曰:说。

(8)未:没有。

(9)
闻:听说。

2、(1)杨氏子聪慧(2) B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21.杨氏之子》课文原文、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21.杨氏之子》课文原文、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21《杨氏之子》课文原文、知识点、同步练习题含答案课文原文21.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_注释①本文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②[惠]同“慧”。

③[诣]拜访。

④[乃]就,于是。

⑤[示]给……看。

⑥[夫子] 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杨氏之子》课文知识点归纳教材分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言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

本课描述了杨氏之子的聪明,把杨氏之子巧妙的回答描写得惟妙惟肖,幽默风趣。

作者介绍: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

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撰有《世说新语》,记述汉末、魏、晋士大夫的言行。

原有集,已失传。

主要作品:《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

作品介绍:《世说新语》:内容主要是记录汉末至东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书中所载人物言谈行事,有助于了解当时社会生活,特别是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与精神面貌,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原书有八卷,刘孝标作注分为十卷,今本作三卷。

课文理解: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理解词语:氏:姓氏,表示家族的姓。

甚:非常。

惠:同“慧”。

孔君平:孔坦,字君平,官至廷尉。

诣(yì):拜访。

乃:就,于是。

为:在文中表示行为的对象,替的意思。

设:摆放,摆设。

示:给……看。

曰:说未闻:没有听说过。

夫子: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

《杨氏之子》阅读答案

《杨氏之子》阅读答案

《杨氏之子》阅读答案《杨氏之子》阅读答案杨氏之子阅读答案阅读《杨氏之子》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 乃:________(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__ 曰:_______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闻:________2、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对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1)诣:拜见乃:于是,就 (2)示:给??看曰:说 (3)未:没有闻:听见2、(1)孔君平指着杨梅给杨家儿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

”杨家儿子答道:“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

”(2)都根据人物姓氏来借题发挥,杨家儿子反应极快,才思敏捷。

10.杨氏之子1.给下面的子加偏旁成新字,再组词。

乃:仍(仍然)扔(扔球)奶(奶奶)离:篱(篱笆)璃(玻璃)漓(漓江)旨:指(手指)脂(脂肪)诣(造诣)2.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读音。

应划去的读音是:wéi yīng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甚:很。

诣:拜见。

乃:就,于是。

示:给??看。

4.品读课文,完成练习。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扬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判段下面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③(√)(2)文中的“为设果”是说谁为谁摆放水果?答:文中的“为设果”是杨氏之子为孔君平摆放水果。

(3)你会用下面这些成语夸一夸杨氏之子吗?请把它们补充完整。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课《杨氏之子》课内课外类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1课《杨氏之子》课内课外类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杨氏之子》课内外类文阅读练习一、阅读《杨氏之子》全文,回答下面的问题!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解释下面句子中带点的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 乃:________(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__ 曰:_______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 闻:________2、仔细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对话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杨氏子是个怎样的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钟氏之子钟毓(yù)、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②其父钟繇(yáo)曰:“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chì)见③。

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qǐn)④,因共偷服药酒。

其父时觉,且托寐⑤以观之。

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

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⑥,不敢不拜。

”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

”【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

②语:对……说。

③敕见:奉皇帝的命令进见。

④昼寝:午睡。

⑤托寐:假装睡着。

⑥酒以成礼:酒是用来完成礼仪的。

1.联系上下文,选择句中加点字的正确意思。

(1)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杨氏之子》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杨氏之子》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杨氏之子》练习题及答案《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本文讲述了南北朝时期梁国一户姓杨的人家中一个聪明的九岁男孩的故事。

以下是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杨氏之子》练习题及答案1.解释下列字。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诣:_________乃:_________ (2)孔指以示儿曰。

示:_________曰:_________(3)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_________闻:_________2.翻译句子。

(1)为设果,果有杨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想一想,写一写。

孔君与杨氏儿子的对话精妙极了,妙在何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练笔。

同学们,小幽默确实大智慧。

一句幽默的话甚至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你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例子?动笔记下这难忘的时刻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问题。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杨氏之子》同步解析与测评参考答案课件讲评专用

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杨氏之子》同步解析与测评参考答案课件讲评专用

甚聪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诣其父
呼儿出
指以示儿 君家果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 √ √ √

杨氏之子是一个聪明、机智、幽默的孩子。
B
徐孺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从月亮联想到眼 睛,以眼睛中的瞳仁作比,机智巧妙地回答 了这个问题。(意对即可)
徐孺子与杨氏之子都思维敏捷,语言机智
2020新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语文 同步解析与测评参考答案
21.杨氏之子
讲评课




② ①


同“慧” 拜访。
给....看
就,于是。


孩子给孔君平摆上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我)(可)没有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示例:我的驴跟我纠缠个没完,要我带它出 来找它的朋友,我就决定带它来找您了。

2020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类文阅读(含答案)

2020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21 杨氏之子》类文阅读(含答案)

类文阅读-21 杨氏之子文彦博树洞取球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

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

彦博以盆取水,球遂浮出。

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画“√”。

(1)群儿谋取之.(A.代词,指球 B.代词,指树洞)(2)球遂.浮出(A.顺,如意 B.于是,就)2.这件事的起因是(用原文回答)。

3.其他小朋友没有拿到球的原因是。

4.文彦博想到的办法是,结果。

5.你还知道那些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请写出一个。

答案:1.(1)A (2)B2.球忽跃入树穴3.穴深4.一盆取水,灌入穴中成功了5.司马光砸缸救人曹冲称象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

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

”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中书:即中书省。

寇准当时担任宰相。

会:适逢,恰巧。

杨大年:即杨亿,当时的文学家。

1.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水底日为.天上日()(2)因.请其对()2.用现代汉语解释“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

3.在这个故事中,杨大年称得上是文学家吗?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子。

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对。

上联:轻风细柳下联:淡月隐梅花答案:1.(1)是(2)于是2.正好赶上杨大年来报告事情。

3. (说出理由即可)例:称得上,因为他应声曰,说明是脱口而出,而且大家都觉得他对得好。

4.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文阅读-21 杨氏之子
文彦博树洞取球
文彦博少时,与群儿击球。

球忽跃入树穴,群儿谋取之,穴深,不能得。

彦博以盆取水,球遂浮出。

1.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画“√”。

(1)群儿谋取之.(A.代词,指球 B.代词,指树洞)
(2)球遂.浮出(A.顺,如意 B.于是,就)
2.这件事的起因是(用原文回答)。

3.其他小朋友没有拿到球的原因是。

4.文彦博想到的办法是,结果。

5.你还知道那些古代智慧儿童的故事?请写出一个。

答案:
1.(1)A (2)B
2.球忽跃入树穴
3.穴深
4.一盆取水,灌入穴中成功了
5.司马光砸缸救人曹冲称象
杨亿巧对
寇莱公在中书。

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

”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

”一坐称为好对。

——北宋欧阳修《归田录》[注释]寇莱公:即寇准,北宋著名政治家,封莱国公。

中书:即中书省。

寇准当时担任宰相。

会:适逢,恰巧。

杨大年:即杨亿,当时的文学家。

1.理解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水底日为.天上日()(2)因.请其对()
2.用现代汉语解释“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

3.在这个故事中,杨大年称得上是文学家吗?
4.“轻风细柳,淡月梅花”是一副四字对子。

请根据扩展后的下联,在方格中填写一字,组成一副对仗工整的五字对。

上联:轻风细柳
下联:淡月隐梅花
答案:
1.(1)是(2)于是
2.正好赶上杨大年来报告事情。

3. (说出理由即可)例:称得上,因为他应声曰,说明是脱口而出,而且大家都觉得他对得好。

4.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