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第一章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2.实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3.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4.扬弃即辩证否定,实质是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5.客观辩证法: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第二章1.主体: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2.认识: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反映与创造的统一。
3.理性认识形式: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有抽象性、间接性的特点,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5.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6.相对真理:即真理的相对性:从认识的广度看,真理只是对客观事物一定范围的正确反映;从认识的深度看,真理只是对事物一定程度、一定层次的近似正确的反映。
7.价值评价:是认识主体在知识性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是回答关于好不好、要不要、该不该、有没有用等问题的认识。
名词解释第三章1.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生产关系: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3.经济基础: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完整word版)马原名词解释汇总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 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私有制:私有制是指社会经济领域中各种生产资料归个人或少数人所有,并以此为基础构成社会经济关系的一种制度。
在私有制的条件下,资本家占有全部或大部分生产资料,而工人则只能出卖劳力,依靠售卖劳动力来获取生活所需。
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指社会中各个阶级之间围绕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利益分配而进行的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重要认识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斗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无阶级社会,消除人类社会中的剥削和压迫。
论述:论述是指通过文字、演讲等方式进行系统阐述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和见解。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论述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通过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生产关系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进行系统论述和阐释。
剥削:剥削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少数拥有生产资料的阶级或个人通过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对无产阶级或其他劳动者进行剥削,从而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通过占有和运营生产资料来剥削工人阶级,使工人阶级只能获得较低的工资而无法分享生产的全部成果。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指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劳动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制度。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共同富裕的原则得到落实,实现了对私有制的消灭和对公有制的建立,劳动者不再受到剥削和压迫,实现了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目标。
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指最高阶段的社会制度,即实现了无阶级和无国家的社会。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实现了互助与合作,劳动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高度提高,生产资料和生产成果的分配按需进行,实现了人人皆有权享受社会财富和幸福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克斯创立,为他们后继者发展的,法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我们把承认这一类观点的成为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我们把承认这一类观点的称为唯心主义。
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能被认识的事物。
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能被认识或者不能完全被认识,否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社会实践的作用。
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富哦人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这种客观实在是通过人们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
意识: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实践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特征。
联系:质食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对的关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新事物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规律:揭示的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它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的意识活动受其制约。
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对立统一分别体现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的同一性:又称统一性,使之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包括两个反面的含义:矛盾着的对立方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共同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1.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马克思主义原理名词解释简答
1,、真理,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应。
马克思主义坚持唯物主义观点,从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高度揭示了真理的本质。
真理的客观性是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应,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真理是客观的,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是指在同一环境下对于特定认识客体的真理只有一个,认识是多元的,真理是一元的。
同一真理又可以采取不同的表现形式,真理在内容上是一元的在形式上是多元的。
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
绝对性是指确定性与无限性。
表名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同时对无限发展世界的认识,可知性。
相对性是指,任何真理都是在特定环境下对事物的认识,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是对食物某一方面某一部分的认识。
2,谬误,是与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
3,价值,实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人群乃至整个社会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价值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历史性多维性。
价值的主体性赖与主体的存在和创造,将客体的潜在价值转变为现实价值。
价值的客观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客体对于主体的意义不依赖于主体的意识而存在。
价值的社会历史性是指价值的主体和客体在社会历史中不断变化,主体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的人。
多维性是指,同一个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不同需求有不同的价值。
3,客观世界是可以感知的世界,包括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部分4,主观世界是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
5,实践对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的目的是改造世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6,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人们的实践活动受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制约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必须遵循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价值尺度是指人们自己的尺度和需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1.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马克思主义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名词解释)1.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 世界观: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3. 方法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4. 哲学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依据。
5.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6.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7.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8. 一元论与二元论: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认为世界本原是一个的是一元论哲学,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是一元论哲学。
认为世界有物质和意识两个独立自存的本原的是二元论哲学。
9.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而形成的哲学派别。
凡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的哲学派别都属于可知论哲学,认为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的哲学是不可知论哲学。
10.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物质的根本特征是客观实在性。
11.运动:物质的存在方式,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过程的变化的哲学范畴。
12.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它的特点是一维性或不可逆性,即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的方向进行。
13.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指事物的体积、形态、位置、距离和排列次序等。
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即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
14.意识:自然界和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1、实践:①人类所特有的对象化活动。
②人的根本的存在(生活)方式。
③实践的基本特征是物质性、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④实践的本质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⑤其基本形式是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⑥人与对象之间,人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
2、社会关系:①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活动而形成的联系。
②社会关系的类型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文化关系。
③社会关系观点是从社会关系来看待物质世界,将世界理解为社会关系的前提条件、要素环节和产物后果。
④社会关系(超感觉本质)体现在物质材料(可感觉现象)上。
⑤社会关系的基础是经济关系总和即经济基础。
3、社会总体:①社会总体是所有的实践活动、社会关系结成的一个整体;社会总体是所有的社会存在、社会意识结成的一个整体。
②社会总体的出发点:实践-社会关系的观点。
③社会是一个各要素普遍联系的整体实践体系与社会关系体系结成“社会总体”。
④社会总体、社会整体决定社会中的个体与局部。
⑤社会关系有三个领域:文化的实践-社会关系,政治的实践-社会关系,经济的实践-社会关系。
4、资本主义:①资本统治的社会形态、文明形式。
②“资本主义”是现代社会的整体性生产体系,以“资本生产”为“中轴’而运转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整体性社会生产体系。
③“资本主义”是现代世界的整体性“世界体系”。
④“资本主义”是人类历史的一种“发展方式”、一种“文明形态”。
⑤资本主义是资本占据统治地位的社会形态。
5、资本:①资本的“内在本性”即资本具有不断“自我增殖”的本性:逐利性。
②资本的“实质”:资本不是“物”,而是具有远为深刻的社会本质——“现代生产关系”。
③资本是一种垄断性的支配权力——以对“物(劳动条件)”的垄断性占有为中介,而形成对“人(劳动力)”的支配。
资本有多种存在形态,即人格化、社会化、物化。
④资本是生产关系,以对“物”的垄断为中介而对“人”的支配权力,资本是社会生产体系的“中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超级(完整版)]
名词解释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从狭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是只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继承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哲学:世界观的理论形态,或者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思维和存在谁为第一性,谁为第二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派别的依据;第二方面,人们的思维能不能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论和不知论的基础。
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人脑对物质世界的反映。
方法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可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方法论与世界观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是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观点来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有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肯定否定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非矛盾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考察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唯物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把世界的本源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物主义有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在哲学基本问题上,把世界的本质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派别。
唯心主义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两种形式。
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关于自然。
马原的名词解释
马原的名词解释马原,即马克思主义原理,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统称。
自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这一学说经历了多次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体系和原理,其中马原作为其核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指导意义。
一、社会历史性马原中的社会历史性是指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演变的观察和分析,以及对历史进程和社会变迁的认识。
按照马原的观点,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历史是由社会各种矛盾和斗争所推动的。
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通过剖析社会历史的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可以揭示社会的规律和趋势。
二、阶级斗争马原中的阶级斗争是指社会内部不同阶级之间的尖锐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斗争现象。
在马克思主义中,阶级斗争被视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是驱动社会演进的主要冲突。
通过阶级斗争的分析,可以揭示社会矛盾的本质,寻找解决矛盾的办法。
三、剩余价值马原中的剩余价值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超过其所获得报酬的部分。
这一观点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剖析,表明资本主义剥削劳动者的本质。
剩余价值的产生和占有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阶级关系的核心,也是社会分配不公的根源。
四、唯物辩证法马原中的唯物辩证法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一种思维方法和认识论基础。
唯物辩证法强调的是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探求和对矛盾运动的辨析。
与形而上学相对,唯物辩证法关注事物的内在矛盾和统一,强调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五、社会主义马原中的社会主义指的是旨在消除剥削和实现社会公平的一种社会制度。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在社会主义下,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劳动者的自治是实现公平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六、共产主义马原中的共产主义是指无阶级社会的理想境界。
在共产主义中,个人和社会的矛盾被完全调和,私有制被彻底废除,人们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和公平的物质待遇。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境界。
马原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对于我们深入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进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名词解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第一章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3.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4.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事物的灭亡5.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6.规律:揭示的是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关系7.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第二章1.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2.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争取认识3.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4.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5.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第三章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角度将其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一级作为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
3.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式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4.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5.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原理 名词解释大全
1.马克思主义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 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联系:事物或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4. 发展:事物从低级向高级、从量变到质变的运动变化过程。
发展的最本质含义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5.规律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6.矛盾: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两个方面的对立和统一及其相互关系。
7.反映论: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观点。
它从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根本前提出发,明确指出客观世界是认识的源泉,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人的认识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反映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
8. 实践: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实践是人与世界关系的中介,是自在世界向人类世界转化的基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9.认识认识是实施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0. 真理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1.价值:客体以自身的属性满足主体需要的效用关系。
价值是主体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12.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3.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4.生产力:标志人类改造自然的实际程度和实际能力的哲学范畴,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力由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测量器和指示器,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和集中体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基础上而创立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主要以角度所编写而成。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包括三部分,即、、,分别是马克思、恩格斯受、英国、法国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创立的。
2、形而上学(metaphysics)是哲学术语,哲学史上指哲学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
所述同辩证法相对立的世界观或。
它用孤立、静止、片面(注意理解“片面”涵义,最直白的说法即你所见为片面的,不完全)的观点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
也叫。
3、幸福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
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4、自由是一个政治哲学中的概念,在此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由意志而行动,并为自身的行为负责。
学术上存在对自由概念的不同见解,在对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认识上有所不同。
5、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
内在本体与生命本体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自我解放的根本矛盾,其外在化为人类个体及组织、阶级通过生产关系联系的整体对于自然及个体间或者集体关系、阶级关系形成的解放活动。
实践只有在自觉的意识下才是人性的、的。
6、直观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接触而获得的感性认识。
按其不同涵义分别译为直观和直觉。
“直观”一词在哲学史上有不同的涵义。
在中,直观有两种特殊的涵义。
在着作中,“直观”一词的涵义通常与感性认识同义,指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直接的、生动的反映。
但在有些场合,“直观”一词也用来指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的缺陷。
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不了解认识的能动性,把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理解为消极的被动的反映。
辩证唯物主义称这种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为直观的反映论。
7、辩证法即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
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的发展有一个过程。
辩证法发展的第一阶段是通过辩论达到真理,是辩证法发展的思辨阶段;第二阶段是揭示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辩证法发展的实证阶段;作为思辨与实证相统一的第三阶段是前面两个阶段的综合,即思辨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阶段。
马原名词解释
马原名词解释马原,全称为“马克思主义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马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解释和概括的重要理论著作,对于深入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它包含了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重要内容。
下面将对这些主要概念进行解释。
首先,唯物辩证法是马原的核心理论之一。
唯物辩证法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强调对事物的全面、具体分析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统一体是处于不断运动发展中的,矛盾是事物内部运动的根本原因。
唯物辩证法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事物发展的飞跃性、否定之否定等重要概念,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深刻的哲学基础。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原的重要内容之一。
历史唯物主义是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研究,强调物质生活决定精神生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阶级斗争是驱动历史发展的动力等基本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经济基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
历史唯物主义在马原中占据重要地位,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历史唯物的理论基础。
另外,科学社会主义也是马原的重要内容之一。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旨在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剥削和压迫,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消除私有制和阶级差别,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才能彻底解放人类。
科学社会主义在马原中被系统地阐述和规范,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导。
总结来说,马原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的解释和概括,包括了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等重要内容。
马原的深刻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使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指导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就是对马原的名词解释。
通过了解马原的核心内容,可以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马克思原理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学术和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方法论同世界观是统一的。
3、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4、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
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④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机能的作用。
5、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特点:①具有客观性,即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②具有普遍性,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任何事物都与其他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就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③具有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6、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7、矛盾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斗争性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分为对抗性和非对抗性两种基本形式。
8、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②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③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 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他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
3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是物质的主观映像。
4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5.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变化,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6.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范畴。
7.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事物总是处在矛盾之中。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8. 度:是保持事物质的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9. 肯定和否定:肯定是维持现成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促使现成事物灭亡的因素。
10. 扬弃: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有保留其积极因素。
11. 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12. 主体和客体: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
1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指人们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整理和概括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14. 真理:是指人们关于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15.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绝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和无限性;相对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和有限性。
16. 劳动:人以自身活动引起调整人与自然物质能量转换的过程。
17. 生产方式: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18. 社会形态: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9.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20. 国家: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21. 阶级:是指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所处地位的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22.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23. 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成不同的部门和行业。
24. 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的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简答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①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从狭义上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
从广义上说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②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它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③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要努力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a•学习理论,武装头脑,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并用以指导实践;b•坚持和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c.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a. 在思想上自觉地坚持以马克思主要为指导,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树立和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b. 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辨别和抵制不良思想文化的影响;c. 不断增强服务社会的本领们自觉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2. 如何理解理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理论本质的反映。
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
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3. 哲学基本问题的具体内容①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和这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②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哲学可分为唯物之一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唯心主义则认为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物质是意识的产物;根据对其第二方面不同的回答,哲学有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们所认识的或不能被完全认识。
4. 列宁对物质定义及其意义列宁认为: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指明了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
5.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两种特殊状态。
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则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6. 如何理解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时间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转换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同自然界发生联系,而且人与人之间也必然要结成一定的关系。
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人们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自身,形成了基本的社会生活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是实践的。
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推动社会运动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实践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
7. 联系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
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要求我们要从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出发。
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第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互相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第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互相联系之中;第三,整个事件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
8. 为什么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他的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不可避免;第二,就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这两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9. 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③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10.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同一性的作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体现的;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互相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斗争性的作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增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否定促使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使旧事物发展成新事物。
11.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原理矛盾分为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非根本矛盾和次要矛盾处于服从地位;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矛盾的性质主要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决1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13. 意识能动作用的变现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14.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第一,人的一切意识形式都联系着一定的意识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是人与世界的相互关系在人大脑中的反映;第二,意识的唯一来源被意识着的客观世界;第三,意识依赖于物质,它的来源和内容具有客观性但是,意识毕竟不是物质本身,反映与被反映者、映象与原物之间是有原则的区别的:第一,意识所反映的形式都只有在意识这个主观世界才有;第二,不同主观条件使对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别;第三,意识最普遍、最重大的主观性特征就是意识具有能动性。
所以说,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15. 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的对象。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主体的这种改造,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主体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的改造、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