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有趣的
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小分享_好听的民间故事
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分享_好听的民间故事中国古代⽂化源远流长,很多精彩纷呈的⼩说流传⾄今,很多故事中的⼈物经久不衰,很多⼈物和事件⽿熟能详。
下⾯给⼤家带来⼀些关于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分享,供⼤家参考。
经典民间故事1祭鸟节(⽩族)远古时候,云南省鹤庆县⼤⼲⼭中的歌泉边上,有⼀个长满野枇杷和杜鹃花的⼩村,名叫黄郁坪。
这⾥住有⼀个名叫林⾳的⽩族姑娘。
林⾳家原先住在⼤⼲⼭脚的蜜腊村。
三年前的⼀天,她去⼤⼲⼭上砍柴,半路上拣到⼀个雀蛋吃了,回家后便怀了孕。
从此,她的⽗母和亲朋就不再相认她,把她赶出了家门。
林⾳受了亲⼈冷待,⼏次想寻短见⾃尽。
但折过头来⼀想,⾃⼰是个清⽩⼈,没做过什么见不得⼈的事,糊⾥糊涂死掉也冤枉,便⼜铁下⼼活下来。
她向家⾥要了⼀点苦荞和⼏件⽣活⽤具,爬到⼤⼲⼭深处的黄郁坪来,在这⾥搭了⼀间茅棚,住了下来。
她在⼭林中开了很多⼭地,撒上荞⼦,种上燕麦,点上⿇⼦,过着⾃耕⾃⾷的⽇⼦。
⽩天,百鸟同林⾳做伴,雀鸟唱着动听的歌,为她解愁消乏;夜晚,星⽉与她做伴,照着她绩⿇纺线。
直到林⾳来到黄郁坪居住整⼗年的⼀天,她⽣下了孩⼦,⼀胎就⽣了⼗⼆个姑娘,⼆⼗四个⼉⼦。
娃娃们⽣下地后,马⿅来给他们喂奶,雀鸟来为他们唱歌,蜜蜂送来蜜糖,萤⽕⾍飞来照明,⼩⽩兔来帮忙照料……野枇杷花开了⼗次,杜鹃花谢了⼗回,三⼗六个娃娃长⼤了,都能帮助阿妈⼲活了。
春天,林⾳带着孩⼦们翻地、撒种;夏天,林⾳领着孩⼦到林中去采摘果⼦;秋天,娘⼉们⼀齐收割成熟的荞⼦、燕麦;到了⼤雪降时,林⾳⼜领着孩⼦们安扣⼦、下陷阱捕捉野兽。
娘⼉们相亲相爱,勤勤恳恳地过⽇⼦。
娃娃们到成婚年⽉了,西⼭正住有⼗⼆个⼭神,都来林⾳家求婚——他们要娶林⾳的⼗⼆个姑娘做媳妇。
这⼗⼆个⼭神也很好,平时帮助林⾳母⼦做过许多好事,因此,林⾳便把⼗⼆个姑娘,分别嫁给了⼗⼆个⼭神。
⼗⼆个⼭神,⼀家⼀家相隔很远,去来⼀次要半个⽉。
他们不盘⼭种地,吃的东西全是各种野兽⾁。
⼗⼆个姑娘初到⼭神家,⽣活很不习惯。
白族民间故事
白族民间故事推荐文章苗族动人的经典民间传说故事热度:云南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故事热度:有趣的民间传说故事精选热度:民间关于蛇的传说故事热度:民间传说故事牛郎织女热度: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白族的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白族民间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白族民间传说故事一:白族火把节很久以前,白族首领是个英俊勇敢的王子,武艺高强,百战百胜。
他经常骑一匹高大的白马,穿管白色的盔甲,巡视自己的国家。
在他的治理下,白族人民不怕外族的侵略,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一次,汉族与白族发生纠纷,引起两族战争,白族王子用泥巴塑些泥人、泥马放在一个柜子里,每当敌人冲杀进来,王子便打开柜子,一念口诀,柜子里的泥人、泥马瞬间变成勇猛的将士,跟随白族王子与敌人拼杀,直杀得势力强大的敌人丢盔弃甲,才收兵回寨。
尽管这样,白族王子还是被敌人逮住了二十多次,每次被逮住就被拉出去问斩,可是每次都砍不死,他跑回来第二天照样威风凛凛地带领将士冲锋陷阵。
大家感到十分奇怪,谁也不知这其中的奥秘。
一次,白族王子又从虎口中逃回来,夫人为他接风洗尘,酒后便问:“夫君啊,你是英雄还是圣人,为什么被砍头二十多次都不死?”白族王子相信自己的妻子,就悄悄地告诉她:“夫人啊,神给我的头,用坚硬的刀是砍不死的。
要想叫我死,必须用狗肠子绑住我的双臂,用尖刀草杀我才会死,你千万不要把这个秘密告诉别人。
”后来,敌人因杀不死王子,每次打仗都被王子的泥人打败,他们觉得长久下去,伤亡会更惨重,就想出一条毒计,出重金买通王子的妻子,知道了王子的致命弱点。
在一次交战中,王子不知道妻子出卖了他,仍橡往常一样奋勇拼杀。
这次战斗,他不幸又被敌人逮住,敌人真的用狗肠子绑住王子的双臂,拿尖草将王子杀死了。
王子遇难时正好是农历六月二十五这天,百姓们左盼右等不见王子胜利归来,便燃起火把四处寻找,找遍了村村寨寨、荒山野岭,还是找不到。
关于白族的神话故事
关于白族的神话故事白族,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支独特的少数民族。
他们生活在中国云南省的大山深处,以自己独特的神话故事传承着他们的历史与文化。
据白族人自己的传说,他们的祖先是由天空中降临的神仙,他们来到了人间,教会了人们农耕技术和生活智慧。
这些神仙都具有神奇的能力和传奇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叫做“尼摩”的神仙,他是白族人的守护神。
据传说,尼摩是白族人的始祖,他们相信尼摩是由黄土和白土变成的。
白族人非常崇拜尼摩,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都会举行盛大的尼摩祭祀活动,以表达对尼摩的崇敬和感谢。
另一个重要的神话故事是关于白族的三位女神。
白族人崇拜的女神分别是麒麟女神、神鸟女神和神鱼女神。
据传说,麒麟女神是一个拥有巨大力量和美丽容貌的女神,她可以在人间与神仙之间传递信息。
神鸟女神是一只拥有五颜六色羽毛和金色喙的鸟,她可以预测未来的命运和事物的发展。
神鱼女神则是居住在白族人的村庄旁的一条神奇的鱼,她能给人们带来好运和福气。
除了这些神仙和女神的故事,白族人还有关于动物和自然的神话传说。
他们相信山间的老虎、猴子和蛇都有超凡的力量和智慧。
白族人尊敬动物,并把它们当作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他们相信山中的老虎是保护他们免受邪恶力量侵害的守护神,猴子是智慧和幸运的象征,蛇是生育和繁衍的象征。
在白族的神话故事中,还有一个和深林密切相关的传说。
白族人认为深林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同时也是人们禁止涉足的圣地。
他们相信森林中有许多神秘的生物和神仙,如果人们不尊重森林,就会惹祸上身。
因此,白族人对森林有着深深的敬畏之情,并努力保护森林中的生物和植物的生存。
白族的神话故事丰富多样,反映了白族人对自然的崇尚和敬畏。
这些故事流传了数百年,代代相传,成为了他们独特的文化传统。
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白族人的精神世界,也成为了他们与外界交流的桥梁。
通过这些故事,白族人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独特文化和价值观。
并且,这些神话故事也启发了许多作家和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他们创作了许多关于白族神话的小说、诗歌、音乐和绘画作品,使白族的神话故事得以在更广泛的领域中传播和发展。
白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有趣的
白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有趣的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白族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观看。
白族的传说故事:太阳神苍山苍浪峰下有个叫阁洞塝的村子,村子里住着小两口。
每天红彤彤的太阳一出来,阿光和妻子就下田干活,盘田种地。
小两口虽然字自苦自吃,但日子过得还可以。
有一天,人们忽然听见狼嚎犬吠,刮来一阵狂风。
只见一条跟牛一样大,像狼又像狗的怪物,一口咬住了太阳。
不多一会,太阳就不见了。
从此,到处又黑又冷,树木枯死了,庄稼不长了,蛇精虎怪趁着黑暗窜出来做恶。
太阳到哪儿去了呢?人们去祷告龙神和本主,他们都不知道。
阿光看到大家在黑暗中过日子,心里很难过,决心去找太阳。
他和妻子商量,妻子说:“这是大家的生死大事,你就去吧,家里不用挂心。
”阿光出发了。
有一天,他走累了,睡倒在一棵树下,忽然梦见一个白胡子老人对他说:“你要找太阳吗?太阳正在受难呢,只有找到太阳神才有办法救出太阳,但太阳住在东方很远很远的一座高山上的金殿里,要走一绺头发那样多的日子才到得。
”说着,便拿出一条发辫交给他:“你走一天,抽去一根头发,抽完头发就到了。
如果你怕吃苦,就赶紧打转来。
”阿光说:“为找太阳神我死也不怕。
我是决心救我们整个坝子的人啊!”白胡子老人感动了,7又取出一个丸子给他:“你吃下这丸子,肚子就不会饿了,快去吧!”阿光醒来手里果然有一绺头发和一个丸子。
他赶忙吞下丸子,对天磕了9个头,说道:“多谢神仙指点。
”阿光走啊走,一路上的艰难困苦真是说不完。
到他抽完最后一根头发的那天,终于来到了一座高山下面。
他抬头一看,山峰直插云霄,山顶有座闪光的金殿,与白胡子老人说俄一样。
他便冒着危险,攀藤附葛,爬上去又跌下来,跌下来又爬上去,好不容易来到山顶金殿里,见到太阳神。
他诉说了太阳被怪狼吞食和寻找太阳的经过,太阳神朔:“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你先回去,我就来。
”说着,便叫一条无角龙驮着阿光先回大理家中。
白族风俗神话传说
白族风俗神话传说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白族风俗神话传说,希望对你有用!白族风俗神话传说篇1:青姑娘节传说青姑娘于正月十五跳海,于是每年的这一天便成了“青姑娘节”。
届时,全村的姑娘们要聚在一起,选出本村最美丽、最聪明、人品最好、歌嗓最亮的一位扮演青姑娘。
有的村庄则用篾扎纸糊再加彩画的偶像来代表青姑娘。
太阳落山时,全村女子簇拥着“青姑娘”从河边进入村中,一路手牵着手,踩着节拍边唱边舞,过街串巷,直到村中广场。
然后围绕“青姑娘”吟唱整首长诗,诉说其痛苦遭遇以示悼念,直至月落西山方才散去。
白族风俗神话传说篇2:蝴蝶泉关于蝴蝶泉的由来,白族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
蝴蝶泉原名无底潭,潭后的云弄峰神摩山中盘踞着一条恶蟒。
它可以忽而变作猛虎,忽而变作人形,经常下山吞食人畜、淫乱妇女,百姓苦不堪言。
一日,有位名叫杜朝选的英雄猎人来到这里,得知恶蟒危害村民,便独自潜入山中,发箭射伤恶蟒。
恶蟒逃跑后,第二天,杜朝选又再次跟踪追寻,在霞移溪口遇见两个姑娘在洗血衣,得之她们正是被恶蟒化作美少年骗进洞中供其淫乐的姑娘,所洗血衣正是中箭的蟒皮所变。
白族风俗神话传说篇3:三月街大理三月街号称“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
”这不但有着民间传说的依据,也有着确凿的史料记载: 从民间习俗和神话传说方面来讲,三月街起源于观音讲经庙会。
相传大理苍洱大地原先被一个名叫罗刹的恶魔盘踞。
他专以吃人眼为生。
观音大士来到大理,巧妙施展法术,制服了罗刹。
为防止罗刹东山再起,每年三月十五日聚集万人于苍山神祠前(也就是至今不变的街场)讲经说法。
观音大士为了不让百姓耽误生计,让百姓可以同时做些买卖,因而也就形成一年一度的盛大集市,以至历来也常将三月街叫作观音市。
白族风俗神话传说篇4:火把节关于火把节的缘由,白族人认为主要是为了纪念柏洁夫人。
传说一千三百多年前,南诏王皮罗阁为吞并洱海地区的其他五诏(小王国),设计以祭祖为名火烧松明楼,烧死五诏诏主。
白族民间故事
白族民间故事白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其民间故事源远流长,充满了神秘和传奇色彩。
这些故事不仅是白族人民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白族民间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
故事一,白龙王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白族的祖先们生活在一个叫做白水河的地方。
这里有一条神秘的白龙,它住在白水河的深处,守护着这片土地。
白龙王善良而又强大,它常常帮助白族人民解决各种困难和危机。
在白族人心中,白龙王是神圣的存在,代表着力量和智慧。
故事二,白族姑娘的勇敢。
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有一位白族姑娘叫做玉娇。
她生性勇敢,善良而又聪慧。
有一天,村庄遭遇了一场大水灾,许多村民都被困在了家中。
玉娇毅然决定,她带领村民们一起抗击洪水,最终成功地救出了所有的村民。
她的勇敢和智慧成为了村庄里的传奇,也成为了白族人民心中的英雄。
故事三,白族的神鸟传说。
白族人民相信,在天空中有一种神奇的鸟,它的名字叫做“凤凰”。
传说中,凤凰是一种美丽而又神秘的生物,它的羽毛闪烁着五彩斑斓的光芒,每当它飞过的时候,就会为人们带来好运和幸福。
白族人民常常用凤凰来比喻美好的事物,也把它当做是一种神圣的象征。
故事四,白族的舞蹈传说。
白族舞蹈是白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有着悠久的历史,又蕴含着丰富的民族特色。
据说,白族舞蹈起源于一种叫做“泸沽舞”的古老舞蹈形式。
泸沽舞舞姿优美,动作矫健,富有激情和节奏感,它是白族人民表达感情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一种方式。
这些白族民间故事,不仅反映了白族人民的智慧和勇敢,也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这些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价值,它们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珍贵的精神财富。
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传承这些美丽而又神秘的白族民间故事,让它们永远流传下去,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
大理白族民间故事
大理白族民间故事以白族为中心的大理文明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今白族聚居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是白族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
那你知道大理白族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大理白族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大理白族民间故事篇【1】大理七里桥有座观音塘,那玲珑高耸的亭阁,建造在有小房子大的一堵岩石上。
周围全是大理石镶砌而成,四面冒着清清的泉水,显得格外清幽。
一块块大理石上,镌刻着一行行金字,记载着观音老母负石阻兵、救百姓于战祸的一段故事。
很古的时候,大理叫做白国。
那时,外族常来侵夺,战事不止,兵荒马乱。
一次,强悍的敌兵又来打白国,一直打到七里桥。
白国士兵天天吃败仗,就把民间所有的男子都抓去当兵。
有的老百姓家里只有一个独儿子,就男扮女装,东躲西藏。
敌兵烧杀抢掳,加上白国官府抓兵抽丁,田里连个种庄稼的人也找不到了。
老百姓没有吃的,把树皮草根都吃光了,只好挖观音土充饥。
不久,就有人饿死和病死了。
大路两旁,青草地上,到处是僵卧的尸体。
山青水秀的白国变得一片凄凉。
这时,观音老母巡天出行,来到白国上空,看到白国土地上烽烟弥漫,战骨乱抛。
老百姓过着暗无天日的痛苦日子,心里十分焦愁。
她想,不能让仗继续打下去了。
不然,美丽的白国就要变成一堆废墟。
无辜的百姓还要遭到更大的祸殃。
于是,观音立即施法显神,变成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婆,用草绳背着一堵大岩石,满面红光,迈着轻松的步子朝七里桥走来。
驻扎在七里桥的敌兵正要大举向白国王府进攻,突然看见一个精神抖擞背着一堵大岩石白发苍苍的老太婆,又惊奇,又恐慌,敌兵慌里慌张退走了。
说时迟,那时快,白国兵马借助神力,疾速赶来,乘势追杀。
打得敌兵魂飞魄散,大败而逃。
观音老母见战祸平息下来了,就把岩石丢在七里桥,回天上去寸步不敢向前。
敌兵的首领上前问道:“哎!你这个老太婆来做什么?咋个能把这么大一堵岩石背着来?”观音背着岩石直挺挺地站着,满不在乎地回答:“我老了,不中用了。
大理白族的奇趣民俗
、
t
誊蜮 道蔫| | 誊
大理 A族的“ 三道茶” 见于 最早
/老 人 世 界 2 1. 01 4
臻强铤甍蘩镶秘 罄 棼袭理键强 霉甓鬻鼍鼙蘸臻 繁嚣鼋攀赣 赣 毽 嚣强聱镰氇鼙麓 蘑| 鹰器| l
布鲁塞尔是 比利时的首都 , 这 座古城由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 达的交通与通信, 上个世纪 5 年代 0 以 来便已成为西欧文化经济的交会 点,有上百个国际组织和办事机构 的总部设立在这里,名目繁多的国 际会议也经常在这里召开。 这座古城始建于公元 6 世纪 , 原称“ 布鲁奥克塞拉”意思是“ , 沼泽 上的住所” 6 。l 世纪以来 , 先后被西 班牙 、 奥地利 、 法兰西与荷兰侵占。 13 年 1 月 , 80 1 比利时宣告独立, 定 都布鲁塞尔。 其市区略呈五角形, 城 区分为上城和下城, 上城为行政区, 下城为商业区。 名胜古迹甚多, 商店 鳞次栉比, 是欧洲著名的旅游胜地。 布鲁塞尔的市中心广场是众多 游客首到之地, 其四周被哥特式、 文 艺复兴式 、 路易十四式建筑所包围, 其中最大的建筑就是市政厅。这是 座 典 型的哥 特式 建筑 ,建于 1 2 18 年,高耸的钟楼高有 9 4 4 0 0 0 余米 , 顶上是高 5 米的守护神圣米 谢尔的雕像。市政厅的对面是所谓 “ 国王之家”现为国家博物馆。 , 闻名遐迩的小于连撒尿雕像, 是到这里观光的游客必去的地方。 该雕像又称 “ 布鲁塞尔第一公民 像”有关他的民间故事几乎家喻户 , 晓: 在西班牙 占 领者撤离该市之时, 欲用炸药炸毁这座城,幸亏小男孩 于连夜里出来撒尿, 浇灭了导火线, 拯救了全城。为纪念这个小英雄 ,
l撬善 毒满毯_
7 岁的张亮宵坐在 自家的织布 5 机上纺布, 这架和她年岁相仿的老织 机上做出来的棉布, 最终将被用来制 成扎染桌布和其他布艺。 张老太太生 活 的周城距云南大理市区约 2 公 0 里, 为著名的扎染之乡 , 当地有多家 扎染工厂和家庭作坊。 扎染古称绞缬, 是由来已久的一 种染布工艺 ,大理叫它为疙瘩花布、 疙瘩花。因主产地在大理, 染布者大 多是A族 , 故而人们又把它叫做大理 扎染、 白族扎染。 扎染工艺出现较早, 宋代《 大理国画卷》 所绘跟随国王礼 佛的文臣武将中有两位武士头上戴 的布冠套, 同传统蓝地小团白花扎染 十分相似, 可能是大理扎染近千年前 用于服饰的直观记录。 被染的布一般就是生白布, 先由 民间美术设计人员根据民间传统和 市场需要,加上自己一定的创作 , 画 出各式各样的图案, 由印工用刺了洞 的蜡纸在布上印下设计好的图案 , 再 由村里的妇女将布领去, 用细致的手 工按图案缝上, 再送到扎染厂或各家 染坊。 染的程序也不复杂, 先用清水浸 泡一下, 再放入染缸里 , 或浸泡冷染, 或加湿煮热染,反复染过几次后 , 取 出晾干, 了线熨平整 , 拆 就是一块带 各样图案的扎染布。缝了线的部分, 因染料浸染不到, 自然成了好看的花 纹图案, 又因为人们在缝扎时针脚不 染料浸染的程度不一 , 带有一定 的随意性 ,染出的成品很少一模一 样, 其艺术意味也就多了一些。
大理白族民间故事
大理白族民间故事以白族为中心的大理文明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今白族聚居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是白族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
那你知道大理白族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大理白族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大理白族民间故事篇【1】大理七里桥有座观音塘,那玲珑高耸的亭阁,建造在有小房子大的一堵岩石上。
周围全是大理石镶砌而成,四面冒着清清的泉水,显得格外清幽。
一块块大理石上,镌刻着一行行金字,记载着观音老母负石阻兵、救百姓于战祸的一段故事。
很古的时候,大理叫做白国。
那时,外族常来侵夺,战事不止,兵荒马乱。
一次,强悍的敌兵又来打白国,一直打到七里桥。
白国士兵天天吃败仗,就把民间所有的男子都抓去当兵。
有的老百姓家里只有一个独儿子,就男扮女装,东躲西藏。
敌兵烧杀抢掳,加上白国官府抓兵抽丁,田里连个种庄稼的人也找不到了。
老百姓没有吃的,把树皮草根都吃光了,只好挖观音土充饥。
不久,就有人饿死和病死了。
大路两旁,青草地上,到处是僵卧的尸体。
山青水秀的白国变得一片凄凉。
这时,观音老母巡天出行,来到白国上空,看到白国土地上烽烟弥漫,战骨乱抛。
老百姓过着暗无天日的痛苦日子,心里十分焦愁。
她想,不能让仗继续打下去了。
不然,美丽的白国就要变成一堆废墟。
无辜的百姓还要遭到更大的祸殃。
于是,观音立即施法显神,变成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婆,用草绳背着一堵大岩石,满面红光,迈着轻松的步子朝七里桥走来。
驻扎在七里桥的敌兵正要大举向白国王府进攻,突然看见一个精神抖擞背着一堵大岩石白发苍苍的老太婆,又惊奇,又恐慌,敌兵慌里慌张退走了。
说时迟,那时快,白国兵马借助神力,疾速赶来,乘势追杀。
打得敌兵魂飞魄散,大败而逃。
观音老母见战祸平息下来了,就把岩石丢在七里桥,回天上去寸步不敢向前。
敌兵的首领上前问道:“哎!你这个老太婆来做什么?咋个能把这么大一堵岩石背着来?”观音背着岩石直挺挺地站着,满不在乎地回答:“我老了,不中用了。
白族过火把节的故事
白族过火把节的故事
白族火把节是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人的重要节日,也是当地人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的由来与白族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有关。
其中一种说法是,白族火把节源于纪念白洁夫人。
传说南诏王皮逻阁邀请五诏首领聚会,邓赕诏首领的妻子慈善夫人临走时在丈夫的手臂上套了一个铁环,以求护身。
然而,皮逻阁却放火烧了首领们聚集的松明楼,五诏首领均未幸免于难。
面对松明楼灰烬,慈善夫人痛哭欲绝。
之后,她骑马奔去,在火后的废墟中用手为锄,十指挖得鲜血淋淋,最终根据铁钏认出了丈夫的遗体。
皮罗阁见白洁夫人貌美聪慧,逼她为妾,白洁夫人假意答应,但回去将丈夫掩埋后,率众与围城的士兵浴血奋战,弹尽粮绝后投海而死。
后来白族群众为了纪念白洁夫人,在每年的六月二十五这天妇女们都要用金凤花根把十指指甲染成红色,男人们则要在村里竖起高大的火把,以颂扬白洁夫人的坚贞和不屈。
另一种说法是,火把节是为了纪念阿南殉夫。
传说在汉元封年间,叶榆酋长曼阿奴之妻阿南夫人,聪慧美丽,被汉将郭世忠看中,为霸占阿南,设计害死了曼阿
奴,然后逼阿南嫁给他。
阿南誓死不从,在其丈夫火化时,趁守军不备纵身跳入火海,焚身殉夫。
还有一个说法与彝族有关。
传说彝家首领听到一群牛的吼叫声,突然计上心来,他让士兵们把松明火把扎在牛角上、牛尾巴上,牛群受到惊吓,拼命冲向敌阵,踩死撞死敌兵,彝军乘胜追击,一举打败敌人。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彝人过火把节,节日期间为死去勇士招魂。
这些故事和传说不仅丰富了白族火把节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也表达了人们对坚贞、不屈、勇敢和智慧的赞美。
白族的民间故事
白族的民间故事《白族民间故事》是由张锡禄编著,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书籍。
那你知道白族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白族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白族的民间故事:金鸡斗黑龙从前有一座山和一条河,山上住着一只金鸡,它所居住的山崖很高大,河水从山脚下流过。
一天,金鸡和住在河里的龙打赌,金鸡说:“如果你能把水堵到我站的这块岩石上,我就嫁给你。
”龙听了很高兴,于是下功夫堵水,大概用了一两年,终于把水堵到金鸡脚下。
金鸡不可能真心想嫁给它,只是欺骗它而已,半夜,金鸡在岩石上拉下一堆屎就飞走了,那时起,人们就把金鸡称作凤。
凤飞过了第二座山,那座山被称为“凤凰坡”。
过了凤凰坡,它飞到了凤羽坝子,当时的凤羽坝子是个连名字都没有的荒坝,凤经过的时候有根羽毛掉到了坝子里,坝子里的人捡到了凤的羽毛,就把当地取名叫“凤羽”。
过了凤羽,它飞到大理三塔寺大塔的宝顶上落脚,它在宝顶上歇了一天一夜,老百姓都跑出来看它,但不敢驱赶它,来观看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不但不驱赶它,反而烧香叩拜它。
大理国国王的驸马仗着自己的地位尊贵,态度很蛮横,整天想着要显一显自己的本领大,于是拿出弓箭射了凤一箭,刚好射到了凤的膝盖上,凤被射伤之后就飞走了,据说当时凤停歇的宝顶是歪的,千百年来一直歪着,就是被凤踩歪的。
凤离开三塔之后飞到了宾川的一座山上,它的被射伤的脚掉在那座山上,它的脚变成鸡爪形状的三座大山,和尚们把它取名叫“鸡足山”,和尚们见这座山风水很好,于是在山上盖起了一座寺院,取名为“祝圣寺”。
白族的民间故事:药王爷与琉璃兽的传说相传,老君山有块叫玉召块的大石崖,玉召块上长着一棵紫檀香树。
紫檀香树餐风饮露骨,长了八万八千年,得了仙气,发出一股馥郁清幽的异香,似兰非兰,似麝非麝,远飘千里。
雪山太子在天河里洗澡,闻到幽香,啡着香气来到玉召块,把树砍倒,运回玉龙雪山。
一年发大水,树根冲到金场院河的沙滩上,被放猪放羊的娃娃拿来点火。
紫檀香根烧了九天九夜,香气飘进了南天门,玉皇大帝带着各种神仙下凡来闻香气。
白族民间故事:药王爷与琉璃兽的传说
白族民间故事:药王爷与琉璃兽的传说>相传,老君山有块叫玉召块的大石崖,玉召块上长着一棵紫檀香树。
紫檀香树餐风饮露骨,长了八万八千年,得了仙气,发出一股馥郁清幽的异香,似兰非兰,似麝非麝,远飘千里。
雪山太子在天河里洗澡,闻到幽香,啡着香气来到玉召块,把树砍倒,运回玉龙雪山。
一年发大水,树根冲到金场院河的沙滩上,被放猪放羊的娃娃拿来点火。
紫檀香根烧了九天九夜,香气飘进了南天门,玉皇大帝带着各种神仙下凡来闻香气。
到了南天门,拔开云头往下一看,见一群脱得精光的娃娃有的烤肚皮,有的烤屁股,有的往树根上撒尿,把一股幽香变成了厌天污地的秽气冲上南天门。
玉帝大怒,叫瘟神隆下三年小儿温疫,弄得十家娃娃九家病,白王得知疫情,派皇太医院的太医到剑川来冶病。
太医们费了三个月,用了一百匹马驮的药,也没能控制住疫情。
白王召集大臣们商议。
国师公公说:“该因百姓有难,此事只有设坛做七七十四九天道场,请大慈大悲的佛祖保佑。
”使由婆婆说:“这是病鬼作祟,只有咬犁头跳神驱鬼,才能保百姓平安。
”白王听了,无所适从。
忽然,宫外来了一个山民打扮的老人,背上挎一只扁篮,篮子里装着一个铜葫芦和一把鹤嘴锄,手里牵着一只似犬非犬,似虎非虎的怪盖。
白王把老人召进宫,问清情由,才知那是能辨药味药性的琉璃兽。
它现有三万八千岁,到四万二千岁后,全身毫毛脱尽,透明透亮,吃下药后就能从外看清药走筋脉肺腑的情形。
白王问别有什么法子,老人说用白王的一片肝,王后的几滴胆汁,制成龙肝凤胆,让琉璃兽吃了,蜕光毫毛,全身透明,带它到山上采一百味药,制成百宝灵丹,就可平息瘟疫。
以后也不会有瘟疫了。
老人见白王面有难色,说:“常闻白王爱民如子。
如今看来,空有其名,小民告辞了。
”白王见老人要走,想出个办法,对老人说:“老者请留步。
孤封你为药王,赐你龙袍龙褂,半副鸾驾。
你就成龙王爷了,龙肝之事,就请你代孤受点苦,怎么样?” 老人回到金鸾殿,说既蒙大王封赠,当为黎明百姓除灾,随即吞下一颗药丸,让官人拿出刀盘,剖腹取肝,给王后也吞下一颗药丸,取了王后的几滴胆汁,制成了龙肝凤胆。
白族民间故事
白族民间故事白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
在白族的民间故事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风情和智慧,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白族民间故事吧。
故事一,《白蛇传》。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白蛇姐妹,她们化作人形,学习人间的知识和技艺。
其中一个白蛇在人间遇到了一个善良的青年许仙,两人相知相恋,白蛇为了救许仙,不惜冒着生命危险。
最终,白蛇用自己的身躯化解了许仙的危机,也因此失去了自己的生命。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爱情是无私的,也让人们明白了善良的力量是无穷的。
故事二,《柳毅传书》。
柳毅是一个普通的白族青年,他聪明勤奋,深得白族老乡的喜爱。
有一天,柳毅听说了远方有一位美丽的姑娘,他便决定前往追求。
在追求的过程中,柳毅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考验,但他都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一化解。
最终,柳毅成功地追到了心上人,两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只要有勇气和智慧,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故事三,《白族创世神话》。
相传很久以前,天地刚刚形成的时候,白族的祖先们生活在一个艰苦的环境中。
为了生存,他们不断地探索和努力,最终得到了上天的眷顾。
上天赐予他们丰富的土地和丰美的作物,让他们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勤劳和智慧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也让人们明白了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以上就是一些白族民间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白族人民的智慧和勇气,也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希望这些故事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白族的文化,也希望白族的传统文化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关于白族的民间故事传说
关于白族的民间故事传说白族是中国第15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其中以云南省的白族人口最多,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
那你知道关于白族的民间故事传说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关于白族的民间故事传说,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白族的民间故事传说篇【1】大理三月街号称“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
”这不但有着民间传说的依据,也有着确凿的史料记载:从民间习俗和神话传说方面来讲,三月街起源于观音讲经庙会。
相传大理苍洱大地原先被一个名叫罗刹的恶魔盘踞。
他专以吃人眼为生。
观音大士来到大理,巧妙施展法术,制服了罗刹。
为防止罗刹东山再起,每年三月十五日聚集万人于苍山神祠前(也就是至今不变的街场)讲经说法。
观音大士为了不让百姓耽误生计,让百姓可以同时做些买卖,因而也就形成一年一度的盛大集市,以至历来也常将三月街叫作观音市。
关于白族的民间故事传说篇【2】大理在历史上曾有“泽国”之称,海河湖溪甚多,古代水患极为频繁,给白族人民带来了很大灾祸。
“深山大泽必有龙蛇”这是在古代人民头脑中笃信的观念。
因此与龙有关的传说极为丰富多采,如《白龙掌印》中说:从前苍山十八溪中住着十八条龙,为首的是龙溪的大黑龙。
它有一颗金铸的掌龙印,只要把这颗金印拿出来,吼一声,十八条龙就大发洪水,冲毁庄稼和房屋。
后来,莫残溪的小白龙想法偷了掌龙印,打败了大黑龙,自己当上了十八溪的总龙王,从此风调雨顺,庄稼年年丰收,白族人都过上了好日子。
此外还有人与善龙交往、人与恶龙争斗、人与龙王结友、人与龙子恋爱、人与龙女婚配等各种各样的故事,都各具特色,情节生动,妙趣横生。
这类神话传说显示了白族对龙的爱憎分明的态度,也反映人与自然的斗争,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生活气息。
关于白族的民间故事传说篇【3】段思平是大理国的第一个国王。
关于他的出世,有一段神奇的传说。
段思平的母亲叫阿垣,人们又叫她白姐阿妹,据说是仙胎降世。
那时候苍山五台峰下,有一棵千年老梅树,多年不结果。
白族民族民间故事
白族民族民间故事白族是一个聚居程度较高的民族,有民家、勒墨、那马三大支系,受汉文化影响较深。
那你知道白族民族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分享的白族民族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白族民族民间故事篇【1】大理这块地方,古时候是一片汪洋,海水一直浸到苍山的半山腰。
那里的人都住在苍山顶上,靠打猎采集果实度日。
后来,海尾下关西南角上,出现了两条龙,一条是黄龙,一条是大黑龙,在那里厮打,把下关打开了一个缺口,这海子里的水便从缺口流下去了,出现了一大片坝子来。
在一千多年前,来了一个怪物,名叫罗刹。
他和他的儿子把这个坝子霸占了。
罗刹很暴虐,最喜欢吃人的眼睛。
不到三年,这里的人半数都成了瞎子。
后来,来了观音菩萨。
他变作一个老人,从苍山的五台峰下来,到各村各寨去探访,要找同罗刹最接近的张敬。
老百姓一见这位老人和蔼可亲的样子,都很敬爱他。
大家抢着向他哭诉罗刹残害民众的事。
老人安慰他们说:“罗刹已经恶贯满盈,不久自有能人来降伏他。
大家耐心等着吧,就可以过幸福的日子了。
”观音菩萨左打听右打听,终于打听到张敬的消息。
原来这张敬是个佛教徒,和罗刹很熟。
他为人仁厚,但很软弱。
他虽然也反对罗刹残害百姓,但无法制止他。
观音菩萨就变作一个梵僧,去见张敬。
张敬一看是个梵僧,便留他在家里住。
后来,张敬引梵僧去见罗刹。
罗刹见了梵僧,心里很是喜爱,款待得非常周到。
梵僧便在他家里住了下来,两人很是投机。
有一天,罗刹问梵僧:“你喜欢什么东西?”梵僧便乘机回答说:“什么都不要,只要一块安静的地方结茅藏修。
”罗刹问他要多大的一块地方,梵僧说:“不敢多求,只要袈裟一铺,小白犬跳上四步就够了。
”罗刹一口答应。
梵僧说:“就怕你后悔,请求先立一个字据,并要当众发誓。
”罗刹说:“岂有翻悔之理,你尽管拿袈裟铺好了。
”可是梵僧坚持请他这样做,罗刹也就答应了。
他当众发了誓,还立了字据,表示永不翻悔。
之后,梵僧不慌不忙,把袈裟一铺,竞把苍山洱海的整个地面都铺没了。
白族民间故事
白族民间故事
望夫云
在大理,万里无云的秋冬时节,苍山顶峰常常升起一朵被称作"望夫云"的神奇美丽的洁自云团。
每当这朵白云出现,苍山洱海就会狂风大作,白浪翻腾。
相传,南诏国王有一个聪明美丽的公主,她在苍山采花玩耍时,遇见了一位年轻英俊的猎人,两人一见钟情,深深坠人情网。
公主向父王吐露真情,请求答应这门婚事,国王听后,非常气愤,把公主关进深宫。
公王伤心极了,整天闷闷不乐,不思茶饭,盼着猎人来救她出去。
公主让贴身侍女去苍山找到猎人,转告自己的处境和思念之情。
猎人得知后,非常着急,但公主禁锢深宫,他无法接近。
公主想念猎人,猎人更思念公主,他在苍山上狂奔,高声呼唤着公主的名字,他们纯洁的爱情感动了山神,山神送给猎人一时翅膀,猎人有了翅膀,便悄悄飞迸王宫,带着公主从宫墙飞了出来。
国王很快发现,立即派兵追赶,他们俩跑啊跑,一直跑到苍山顶峰,藏进了石洞里,国王派兵驻守苍山,不准他俩下来,国王认为公主受不了苍山的寒冷,会放弃爱情回到王宫,但公主执意追随自己的情人,他们俩往洞里过着自由自在的清苦生活。
冬天到了,苍山顶上冰天雪地,猎人怕公主受冻,就去盗洱海东岸罗圣寺罗荃法师的冬暖夏凉宝衣,为公主御寒,被罗荃法师发现,用法术把猎人打入洱海变成一头石骡子。
公主知道猎人遇难,悲痛而死。
她的精气化成了一朵白云,升到苍山顶,望她的丈夫,这就是望夫云。
每到秋冬时节,当望夫云升上苍山顶,就要刮大风,这是公主要把洱海的水吹开,看看睡在海底的丈夫--石骡子。
白族有什么民间故事
白族有什么民间故事白族在艺术方面独树一帜,其建筑、雕刻、绘画艺术名扬古今中外。
那你知道白族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给大家分享的白族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白族民间故事篇【1】大理的山川,翠绿雄伟,实在迷人。
苍山上十八条溪水落石出,像一条条闪光的银链,悬挂在山峰之间,真是好看。
苍山有十九峰,其中有一个叫玉局峰。
每到十冬腊月,玉局峰上便出现一缕洁白的云彩,袅袅婷婷,宛如一个姣洁美丽的女子,伫立有玉局峰顶,向洱海眺望,那景色更是动人。
不过,这朵云彩一出现,大理一带就狂风大作,刮得平静的洱海顿时白浪滔天,波涛滚滚。
直到把海底的一块石坪吹得露出水平,狂风才停息下来。
这朵神奇的云彩有个动人的名字,就叫做望夫云。
关于它,流传着一个传说。
相传一千多年前,南诏王有个公主长得很美丽,又很善良,她的眼睛像洱海水一样明亮,她的心地像清碧溪水那样纯洁。
公主已经十九岁了,可是南诏王还没有招上驸马。
王孙公子争相向公主求婚,但公主觉得都不称心,一个也没有答应。
就在这一年的春天,公主在绕三灵盛会上认识了一个年轻的猎人。
这个猎人从小失去父母,独自居住在玉局峰的岩洞里。
公主很同情他的遭遇,又见他长得英俊、魁伟,就看中了他。
猎人见公主长得俊俏,对人又和气,也很喜欢她。
公主看中猎人以后,时刻都思念他,想得白天吃不下饭,晚上睡不好觉。
有一天,南诏王突然告诉公主,已把她许给大军将了,择定吉日就要成亲。
听到这意外的消息,公主焦急得整整哭了一夜,两只眼睛都哭肿了。
第二天清晨,晨雾刚刚散去,公主在窗前呆望着青翠的苍山,心如乱麻。
这时不知从哪里飞来一只喜鹊,落在窗前的树枝上,喳喳地叫个不停,叫得公主心更烦了,说:“小喜鹊,小喜鹊,你知道心中的忧愁吗?”不料,小喜鹊轻轻地点了两下头。
公主连忙说:“小喜鹊,那就请你带个口信给玉局峰的猎人,叫他快来救。
”小喜鹊又点了点头,飞走了。
小喜鹊一直飞到了玉局峰。
这时猎人刚从云弄峰打猎回来,正要进洞。
小喜鹊停在洞口的桂花树上,朝着猎人喳喳地叫。
白族传说故事集(上)
白族传说故事集(上)1、【创世纪】白族神话,两个神开天辟地,他们是用编织的方法,一个编天,一个编地。
天编小了,地编大了,合拢时,只好将地收缩,结果,地出现了皱纹,高低不平。
2、【图腾神话】大理遍地皆石,有“石国”之称,由于白族先民居于苍山洱海之间,对奇石、怪石有神秘感,便出现了一些有关巨石的神话,有一篇《石头当本主》的神话说:洱海大涨水,从海东冲过来一块茂石,有柜子那么大,石面凸凹不平,别村的人抬不动它,唯独星座的人去抬,轻易地就把它抬回村中,人们视为神灵,便奉为本主。
3、【九隆神话】出于古哀牢国,即今哀牢山一带,这篇神话说:有一妇人名沙壶,因到*边捕鱼,触沉水而怀孕,生下十个儿子。
后沉木化为龙作人言问“我的儿子何在”?九子惊走,独幼子不去,背龙而坐,因而取名九隆。
九隆长大后,雄桀出众被推为王。
当时有一妇人,名叫奴波息,也生有十个女儿,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子孙繁衍,散居溪谷。
九隆死后,世世相继,分置小王。
到了唐代初期细奴逻的父亲自哀牢避难到蒙舍川,耕于巍山之麓,当地白国王将女儿嫁给细奴逻并让位于他,这便是流传民间的开国神话。
4、【太阳神】苍山苍浪峰下有个叫*洞?Y的村子,村子里住着小两口。
每天红彤彤的太阳一出来,阿光和妻子就下田干活,盘田种地。
小两口虽然字自苦自吃,但日子过得还可以。
有一天,人们忽然听见狼嚎犬吠,刮来一阵狂风。
只见一条跟牛一样大,像狼又像*的怪物,一口咬住了太阳。
不多一会,太阳就不见了。
从此,到处又黑又冷,树木枯死了,庄稼不长了,蛇精虎怪趁着黑暗窜出来做恶。
太阳到哪儿去了呢?人们去祷告龙神和本主,他们都不知道。
阿光看到大家在黑暗中过日子,心里很难过,决心去找太阳。
他和妻子商量,妻子说:“这是大家的生死大事,你就去吧,家里不用挂心。
”阿光出发了。
有一天,他走累了,睡倒在一棵树下,忽然梦见一个白胡子老人对他说:“你要找太阳吗?太阳正在受难呢,只有找到太阳神才有办法救出太阳,但太阳住在东方很远很远的一座高山上的金殿里,要走一绺头发那样多的日子才到得。
白族葛根节有什么传说故事
白族葛根节有什么传说故事“葛根会”是一年一度的白族云南大理会举办的节日,同时也会吸引了众多当地群众和各地游客前来买葛根、吃葛根。
那么您知道什么是葛根吗?关于白族葛根节的传说故事又是怎样的?下面不妨快来了解看看吧!白族葛根节的传说白族葛根节初六就要离开大理了,听闻苍山脚下一个叫“文笔村”的白族小村子,每年的元月初五,村里都要举办“葛根会”。
不是葛根们在一起开会,是四村八寨的人到这里来卖葛根,买葛根,吃葛根,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葛根节”。
这个有趣的节日,据说远在唐朝就兴起了,和“文笔村”的村名一样古老,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机会难得中午吃过午饭,坐车来到三塔公园,随着人流向前在与崇圣寺相隔不远的文笔路上人头攒动,四面八方的人群汇聚在了这条并不宽阔的村路上,看来“葛根节”就在这里了。
什么是葛根葛根,中药名。
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
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
甘、辛,凉。
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
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白族葛根节的传说故事古时候,在一处深山密林中住着一位白发老人,以挖药为生。
有一天,他正采药,突然听见山下传来阵阵人喊马叫声,便伸长脖子看,但不得其然。
正纳闷着,却见山下跌跌撞撞跑来一个人,近前才看清是个十五六岁的男孩。
只见男孩不由分说,便扑通一声跪在他面前,气喘吁吁地说:“老爷爷,快……快救救我,他们要……杀我!”老人扶起孩子,忙问咋回事,孩子哭了,断断续续说出了缘由。
原来,孩子的父亲是远近闻名的葛员外,口碑极好,但因朝里出了奸臣,诬奏葛员外私自屯兵,密谋造反,昏君便信以为真,传旨命官兵对葛家满门抄斩。
情急中,员外让自己唯一的男孩赶快逃走,免遭杀戮。
孩子连夜逃了出来,可不曾想又被发现,官兵眼下正追着呢!此等情形,焉有不救之理!慈善的老人动了恻隐之心。
听人喊马叫声渐渐逼近,老人拉起孩子便向山的深处奔去,东绕西拐,最后两人躲进一秘密石洞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族的民间传说故事有趣的苍山苍浪峰下有个叫阁洞塝的村子,村子里住着小两口。
每天红彤彤的太阳一出来,阿光和妻子就下田干活,盘田种地。
小两口虽然字自苦自吃,但日子过得还可以。
有一天,人们忽然听见狼嚎犬吠,刮来一阵狂风。
只见一条跟牛一样大,像狼又像狗的怪物,一口咬住了太阳。
不多一会,太阳就不见了。
从此,到处又黑又冷,树木枯死了,庄稼不长了,蛇精虎怪趁着黑暗窜出来做恶。
太阳到哪儿去了呢?人们去祷告龙神和本主,他们都不知道。
阿光看到大家在黑暗中过日子,心里很难过,决心去找太阳。
他和妻子商量,妻子说:“这是大家的生死大事,你就去吧,家里不用挂心。
”阿光出发了。
有一天,他走累了,睡倒在一棵树下,忽然梦见一个白胡子老人对他说:“你要找太阳吗?太阳正在受难呢,只有找到太阳神才有办法救出太阳,但太阳住在东方很远很远的一座高山上的金殿里,要走一绺头发那样多的日子才到得。
”说着,便拿出一条发辫交给他:“你走一天,抽去一根头发,抽完头发就到了。
如果你怕吃苦,就赶紧打转来。
”阿光说:“为找太阳神我死也不怕。
我是决心救我们整个坝子的人啊!”白胡子老人感动了,7又取出一个丸子给他:“你吃下这丸子,肚子就不会饿了,快去吧!”阿光醒来手里果然有一绺头发和一个丸子。
他赶忙吞下丸子,对天磕了9个头,说道:“多谢神仙指点。
”阿光走啊走,一路上的艰难困苦真是说不完。
到他抽完最后一根头发的那天,终于来到了一座高山下面。
他抬头一看,山峰直插云霄,山顶有座闪光的金殿,与白胡子老人说俄一样。
他便冒着危险,攀藤附葛,爬上去又跌下来,跌下来又爬上去,好不容易来到山顶金殿里,见到太阳神。
他诉说了太阳被怪狼吞食和寻找太阳的经过,太阳神朔:“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你先回去,我就来。
”说着,便叫一条无角龙驮着阿光先回大理家中。
隔了几天,人们看见天空出现了一位英武的天神,身穿青色的上衣,白色的长裙,左手拿着一条放光的神枝,右手挽着一张巨大的弯弓,弓弦上插着一只锐利无比的神箭,驾着用6条无角龙拉着的一架金车。
他追上了那条咬着太阳的天狼,一箭射去,把天狼射跑了。
他又用神枝驱散了乌云,天空中又出现了光芒四射的太阳。
从那以后,苍山苍浪峰下阳光普照,一片光明,人人感到温暖,年年得到丰收,家家安居乐业。
人们说:“这就是太阳神显圣给我们带来的幸福。
”因此,村民们盖了座本主庙,奉太阳神为本主。
阿光死后,村民又在太阳神旁边加上了他的塑像,也尊他为本主。
传说,天地形成后,人们没有吃的,只好以树皮、野菜充饥。
跋达走了一百天,向观音陈述苦情,恳求给柴五谷种子。
观音给了他五个小葫芦、一个大葫芦、,告诉他:第一个三节葫芦里是荞种,要撒在高山上;第二个两节葫里是大麦种,要撒在半山腰;第三个细脖子葫芦里是灿米种,要撒大大河小溪边;第五个一节葫芦里是糯米种,要撒在水田里。
大葫芦里装的是树川,要等撒完了五个小葫种子后才能撒。
跋达按照观音的嘱咐,依次从山顶、山腰、河边、水田撒了五谷种子。
因忙于撒种,把大葫芦的盖子丢了,等他撒完种回头看时,山山岭岭长满了树林,没有路回家了。
人们见地上长出了五谷,高兴得连夜打着火把去地里看庄稼,然后呼喊着跋达的功劳,把他尊为五谷神王,并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五日,尝新米,吃鲜犁,火上火把迎跋达。
晚上,姑娘和小伙子们要举着火把,在田野山上绕,表示寻找跋达。
人们则围坐在村中的大火把周围,齐唱献给跋达的颂辞。
观音制伏罗刹,这是老一辈白族人家喻户晓的一个古老的传说。
有道是“袈裟披一披,黄狗跳三跳”几乎成了白族老人们的口头禅。
至今在白族地区较为古老的观音庙里,只要塑的是观音老爹即男身观音的形象,那么除了身披袈裟之外,旁边还必定带着一只小狗。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可以这样说,这是白族人心目中最早的观音形象。
等讲完这个故事自然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委。
在张氏白子国建立之初,苍洱大地原先被一个叫罗刹的恶魔盘踞着,号称“罗刹古国”。
罗刹是个妖女,专以人眼为食,尤其爱吃青壮年男子的眼睛。
她经常幻化成一个纯情的美女,到民间去勾引成年男子。
谁要是上了她的当,双眼即被挖去吃了。
这罗刹吃人眼无数而得以千秋不老,始终如同一个娇艳绝伦的少妇。
而国中的男人便十个有九个成了瞎子,农耕畜牧之事只得全由女人承担。
救苦救难的观音大士来到叶榆得知罗刹作孽,决心为百姓除此一害,首先找到罗刹宫里的长老张敬帮忙。
这张敬乃白子国始祖张仁果的后裔,巴不得借观音之力除掉罗刹。
这一天在张敬老人的带领下,观音大士身披袈裟,带着一支黄狗,手提一筐剥了壳的螺蛳进宫见了罗刹女王。
大士谎称这是最好的人眼,请罗刹品尝。
罗刹只尝了一只便拍案叫绝道“真天下罕见之美味也!”便提出要与大士交换整筐“人眼”,问大士想要什么?大士说“老僧不过是个出家人,从天竺印度来到这里,只求给点地盘,有个安身之处罢了。
”罗刹说“要多大地盘,您自己选吧!”大士说“所需不大,只需我这小黄狗跳三跳,袈裟披一披之地足矣。
”罗刹笑道“不过如此,任你取去!”大士说“谢女王大度,但口说无凭,得立个字据,以免反悔。
”于是在张敬的撮合下,双方便在上鸣邑的合会寺立下契约:“吾愿以僧之黄犬三跳、袈裟披覆之地换取老僧一篓人眼为食,永不反悔!”签字画押之后,罗刹一口气吃了整筐螺蛳,与大士一起上到苍山顶上画地盘。
谁知那袈裟一披,迎风而大,覆盖苍洱之地;黄狗三跳便从龙首关到龙尾关,从西边的苍山顶到东边的玉案山,整个百二河山占尽无遗。
这时罗刹才着急起来,叫道“我的地盘都归了您,倒叫我无安身之处了!”大士笑道“莫急莫急!老僧已为你把宫殿建好了。
”于是带着罗刹来到芒涌溪边的莲花峰下,只见崖洞口立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摆满用螺蛳变成的人眼、用水变成的美酒,美味珍肴样样俱全。
罗刹喜不自禁,进去就舍不得出来。
此时,大士在罗刹背上拍了一掌说声“出!”只见罗刹张嘴“哇!”地一声,所吃的螺蛳便一起吐了出来,瞬间变成铁链将其从头到脚紧紧捆住。
接着,大士又用岩石封住洞口,彻底制伏了这个祸害人间的魔头。
这个传说在民间流传很广,还有各种不同说法的“版本”,《白国因由》一书中也有文字记载。
后人在罗刹洞顶建的罗刹阁至今犹存,香火旺盛。
上鸡邑本主庙旁过去曾有过一潭池水因经常呈现黑色,后人便附会说那就是当年写契约时磨墨的砚池。
凡此种种说明它在白族民间有较深的影响。
其实,在这个荒诞不经的故事中确实透露了诸多民族学研究的信息。
一是说明佛教从印度传入大理时曾经有过把土著的原始宗教取而代之的斗争。
把土著宗教首领说成恶魔罗刹,这种说法沿用的也就是古印度佛教的概念:罗刹是食人血肉的恶鬼,男罗刹为黑身、朱发、绿眼,女罗刹则如绝色美女,有魅人之力,食人血肉。
白族神话中的罗刹也有男有女。
《白国因由》中说的是男罗刹,而多数传说则为女罗刹。
如果还追溯“罗刹”一词的由来,原本却是印度一个土著民族的名称,雅利安人征服印度之后,把土著人说成恶鬼,“罗刹”便成了恶鬼的总称。
其次是本故事中的观音是个男性老者,这正是把佛教带入大理地区的古印度梵僧的形象,后来汉传佛教进入大理,观音才变成了女性。
其实观音本无性别,善于兼收并蓄的白族人既供奉“观音老爹”,也供奉“观音老母”,而最早的观音便是这位身披袈裟带着黄狗的男观音。
一个简单的传说,包含着丰富的知识,这也是大理文化魅力之所在。
大理七里桥有座观音塘,那玲珑高耸的亭阁,建造在有小房子大的一堵岩石上。
周围全是大理石镶砌而成,四面冒着清清的泉水,显得格外清幽。
一块块大理石上,镌刻着一行行金字,记载着观音老母负石阻兵、救百姓于战祸的一段故事。
很古的时候,大理叫做白国。
那时,外族常来侵夺,战事不止,兵荒马乱。
一次,强悍的敌兵又来打白国,一直打到七里桥。
白国士兵天天吃败仗,就把民间所有的男子都抓去当兵。
有的老百姓家里只有一个独儿子,就男扮女装,东躲西藏。
敌兵烧杀抢掳,加上白国官府抓兵抽丁,田里连个种庄稼的人也找不到了。
老百姓没有吃的,把树皮草根都吃光了,只好挖观音土充饥。
不久,就有人饿死和病死了。
大路两旁,青草地上,到处是僵卧的尸体。
山青水秀的白国变得一片凄凉。
这时,观音老母巡天出行,来到白国上空,看到白国土地上烽烟弥漫,战骨乱抛。
老百姓过着暗无天日的痛苦日子,心里十分焦愁。
她想,不能让仗继续打下去了。
不然,美丽的白国就要变成一堆废墟。
无辜的百姓还要遭到更大的祸殃。
于是,观音立即施法显神,变成一个八十多岁的老太婆,用草绳背着一堵大岩石,满面红光,迈着轻松的步子朝七里桥走来。
驻扎在七里桥的敌兵正要大举向白国王府进攻,突然看见一个精神抖擞背着一堵大岩石白发苍苍的老太婆,又惊奇,又恐慌,敌兵慌里慌张退走了。
说时迟,那时快,白国兵马借助神力,疾速赶来,乘势追杀。
打得敌兵魂飞魄散,大败而逃。
观音老母见战祸平息下来了,就把岩石丢在七里桥,回天上去寸步不敢向前。
敌兵的首领上前问道:“哎!你这个老太婆来做什么?咋个能把这么大一堵岩石背着来?”观音背着岩石直挺挺地站着,满不在乎地回答:“我老了,不中用了。
比起在我后面的年轻人差多了。
我是听说你们要来攻打白国王府,先来看看你们有多大本领,能不能打得过我后面的年轻人。
”首领听了这话,吃了一惊。
心想:这老太婆都这么了不起,还不知她后面的年轻人怎么厉害呢?于是又问道:“你后面的年轻人有多大本事?”观音忙说:“他们呀,象我背的大岩石,一只手就轻轻举起来,一丢就能丢到百步远。
每个人还有一把百斤重的大刀,杀人就象砍瓜切菜!"敌兵们听了,个个吓得面如土色,瞪着眼睛,半天说不出话来。
那首领也连声说道:“不得了,不得了,这里的人惹不得。
快撤,快撤,免得大祸临头,落得个死无葬身之所了。
”从那以后,敌兵再也不敢来攻打白国了。
白国百姓过上了幸福安定的日子,他们并没有忘记救苦救难的观音老母。
大家一商议,就在七里桥兴建了观音塘。
在观音背来的那堵大岩石上建造了观音阁,塑了她的像。
后人用大理石镌刻了许多副对联:大力负来永镇西睡干古迹慈容宛在平分南海一片春扫却千军不以甲胃逞雄干戈为勇保全六诏真如金沙布地水火生莲“龙”,是一种虚拟的神物。
而在古代白族人的原始观念中,水之所在都有龙,水利水患总是与龙有关,大理是个“水乡泽国”,故而龙的神话便多得出奇。
有人“统计”大理市就有99条龙,鹤庆也有99条龙,全州加起来少说也有上千条,什么红龙、黄龙、白龙、黑龙、独角龙、秃尾巴龙、蝌蚪龙、母猪龙等等,各种“个性化”的龙无奇不有。
而且在这类传说中,人与龙,蟒蛇与龙都没有不可逾越的界限,于是乎各种传说便更显得十分浪漫、神奇。
“小黄龙打败大黑龙”的故事,大理人早已耳熟能详,讲的就是正义如何战胜邪恶,然而这个故事的感人之处还在于小黄龙凄凉的身世和悲壮的结局。
话说大理崇圣寺以北双鸳溪旁的村子里,有个给富人家打工的年轻姑娘,有天到溪边洗菜,水中飘来个绿桃子,她拾起来就吃了。
殊不知这是一颗龙珠,吃了以后便怀胎有孕,被富人家赶出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