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儒家思想与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养与塑造
儒家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培养的启示
儒家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培养的启示儒家德育思想强调以德立身,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对于大学生的德育培养有着重要的启示。
以下是儒家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培养的几点启示。
第一,明修树德。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自我完善。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应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注重自己的德育修养。
要学习尊重他人、守纪律、遵守法律、诚实守信等基本道德准则,努力塑造自己的品德和形象。
第二,勤学好问。
儒家思想提倡学习,认为学习是人之常情,通过求知、思考和探索来提高个人的素质和能力。
大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应当树立起学习的热情和好奇心,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并不断自我提升。
在学习中,要勤于思考,勇于质疑,善于发现问题,以追求真理和进步。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思想主张个人修身与社会责任的结合,认为只有个人修身齐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
大学生应当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同时也要关心家庭和社会的发展。
要注重家庭道德建设,尊重父母、关心亲友,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社会进步和人类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尊师重道。
儒家思想强调师德的重要性,提倡学生要尊敬师长、敬重师长的教育和培养。
大学生要学会尊重和倾听老师的意见和建议,虚心向老师学习,从老师身上汲取经验和智慧。
也要关心同学和朋友的成长,积极帮助他们,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第五,乐善好施。
儒家思想提倡仁爱和善行,认为个人应该乐善好施,关心他人的疾苦,帮助他人解决困难。
大学生应当培养爱心和同情心,主动关心他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他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通过乐善好施的行为来满足内心的善意,培养自己的仁爱之心。
传承与创新。
儒家德育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德育培养具有宝贵的启示。
大学生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也要与时俱进,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责任感和社会担当,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 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一、前言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影响力深远,可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仁爱、诚信、礼仪、忠孝等君子之道,对人的品行修养和道德观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当今社会,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塑造正面的人生价值观对于培养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大学生中塑造正面的人生价值观。
二、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重要性儒家思想强调修己以敬,治人以爱,这是从个体修养到社会治理的一种理念。
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着眼于个体的品行修养和道德观念,同时关注社会治理和公共事务。
这种人格修养涵盖了很多方面,包括仁爱、礼仪、忠孝、诚信等。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对于当代大学生群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和礼义,提倡孝道和忠诚,这些都是正面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在当今社会,不少大学生因为社会风气的影响,缺乏正确的人生导向,容易陷入功利主义和唯物主义的迷失之中。
而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追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从而在社会中能够做到心怀仁爱,尊重伦理和传统,追求道德和精神上的完善。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儒家思想注重个体的品德和修养,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正直、诚信和仁爱的品质。
这种人格修养不仅有助于个体的自我提升,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他们具备更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意识。
在一个竞争激烈、挑战重重的社会环境中,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对于大学生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能够为此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帮助。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有助于缓解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情感困扰。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家庭教育的变迁,不少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和情感困扰。
儒家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培养的启示
儒家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培养的启示
古代儒家思想所强调的是人的道德修养和道德规范的制订。
在当今社会,儒家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对大学生德育培养方面。
本文旨在探讨儒家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培养的启示。
一、强调修身为先
二、注重人格完善
儒家德育思想也特别重视人格完善,鼓励人们从品行的高度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充满智慧、有道德自律的人。
对于大学生来说,应树立崇高的人格理念,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身到社会工作中去。
三、讲究养成良好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大学生德育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儒家思想中有一句名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周密规划自己的生活,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既能够让大学生自我约束,又能够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能力。
四、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儒家思想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人明确自身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职责。
大学生也应该加强相互交流,形成“同舟共济”的良好氛围,相互启迪、相互帮助,共同成长。
五、推崇“仁爱”
儒家思想推崇“仁爱”,并认为“仁者爱人”。
大学生在德育教育中也应该注重亲情和友情的重要性,让自己更好地去体验和培养爱和友情。
综上所述,儒家德育思想具有现实意义,特别适用于现代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大学生应该学习儒家德育思想的核心,引领自己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浅谈儒家文化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浅谈儒家文化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摘要】儒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生命教育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
本文首先从儒家文化的价值和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儒家文化对大学生道德观、人际关系、自我修养、事业追求和生活态度的影响与启示。
结合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可以借鉴其思想促进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发展,加强儒家文化传承,助力大学生全面成长。
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身为本,注重德行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道德品格和人格修养,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为建设美好的社会和国家贡献力量。
【关键词】关键词:儒家文化,大学生,生命教育,道德观,人际关系,自我修养,事业追求,生活态度,借鉴,传承,全面成长。
1. 引言1.1 儒家文化的价值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思想内涵。
儒家文化注重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仁、义、礼、智、信等核心价值观念,强调和谐、平等、尊重的社会伦理。
儒家文化以其务实的特点和强调人伦关系的理念,为今天的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在儒家文化中,人的道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学习儒家经典,大学生可以领悟到仁爱之道,尊重他人、关爱社会,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行为准则。
儒家文化强调礼仪之道,要求人们在言行举止中注重礼貌和谦和,这有助于大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提升个人修养。
儒家文化还注重人际关系的处理。
在大学生涯中,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个人成长至关重要。
儒家文化教导人们尊重他人、亲近朋友,注重团队精神和合作共赢,这些都对大学生在日常交往和职场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对于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可以为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宝贵的启示和指导。
通过借鉴和传承儒家文化,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2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格外突出。
儒家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启示
儒家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启示近代以来,学术界、思想界和社会各个领域都在研究一个古老而又重要的话题:理想人格的塑造。
唯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人格,对于了解个体及其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古代哲学的历史中,儒家思想的理想人格曾是众多思想家谈及的热点话题。
由于儒家思想仍然影响着中国传统文化,其理想人格构想也依然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本文就儒家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启示进行探讨,以期为当代大学生塑造完美人格提供参考。
首先,儒家的理想人格核心在于“仁义礼智”这四大价值观。
“仁”指的是爱护一切众生,以及慈悲、宽容、慷慨等美德。
“义”指遵守法律、法令以及社会伦理道德,认可公平和正义。
“礼”指的是尊重长辈以及社会秩序,致力于推动社会进步。
“智”指的是提升自身素养、智慧,做出明智的决定。
这四者共同构成了儒家理想人格的核心要素。
其次,儒家理想人格还要求具有超凡的操守和谦逊的态度。
儒家学者们把“恭”放在“仁义礼智”的最重要位置,而恭即恭敬的意思。
儒家的恭敬不仅是对自身的谦逊,更是对家庭、社会和神灵的尊敬,以及尊重他人。
儒家认为,尊敬家人和朋友是行仁之本,不仅要表现为彬彬有礼,更要表现为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再次,儒家理想人格要求心胸开阔,具有环球视野和包容他人的态度。
儒家认为,一个理想的人格应该具有宽容世界的胸怀,只有具备了宽容的胸怀,才能做到不拘小节、广纳百川,看到每一个人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升华。
此外,儒家还强调,一个理想的人格应当多学多思,接受环球文化的启示,不计较所学来源,只要能够落实到实践中,就是有益的。
最后,儒家理想人格还要求具有正直、自省、自律和有序的精神态度。
儒家认为,人格构建的目标应该是追求道德以及做正义的事情,而不是追求金钱的自私。
因此,儒家理想人格的最终目标是追求正义,意指追求心灵的自由和洁净,而不是追求暴利。
儒家认为,追求正义的人格,必须具备正直的精神态度,以及不断自省和自律的能力。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 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则是其中的核心理念之一。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大学生人生的发展和成长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这一背景下,借鉴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理念,对大学生进行人生教育和人格塑造,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来塑造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核心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儒家强调个人修养,提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个人修身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这一理念对于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在大学阶段,学生们正在接受各种学科的教育,同时也面对各种社会角色的转变,如学生、子女、友人等。
通过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理念,可以引导大学生注重自身的修养,培养高尚的人格和道德修养,懂得尊重他人、关爱家庭、热爱祖国,使其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
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强调的是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
儒家提倡的仁爱、尊重和善行等价值观在当今社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和成熟的时期,他们需要明确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念。
通过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理念,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热心公益、关爱他人的品质,使其成为有道德、有责任感的大学生,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儒家君子人格修养注重的是思想修养和品德修养。
儒家思想注重的是“知行合一”,即要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行动相结合,同时儒家强调的是修身养性、修己致远的修养理念。
这对于大学生的人生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需要具备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储备,更需要具备坚定的人生目标和正确的处世态度。
通过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理念,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懂得追求真理、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性,使其在成长过程中养成守正不移、笃行不懈的良好品格,注重内在修养和外在表现的统一,培养出才德兼备、立身扬名的人才。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 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对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行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主张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个人修养与道德规范,提倡中庸之道和仁爱之心。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作为国家的中坚力量和未来的栋梁之材,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是非常重要的。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对于塑造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一、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内涵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包括了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修身:儒家注重修身养性,提倡修养个人品德,追求道德高尚、言行一致。
君子修身,品行端正,精益求精,注重自我修养,追求圣人之道,力求做到“不义而富且贵,斯以为盗”,不仅在外表上要符合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更要在内心深处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通过修身养性,使人心态平和,胸怀宽广,行为举止合乎礼仪规范。
2. 齐家:儒家齐家观念强调家庭和睦、家族和睦。
君子立身以家,齐家才能治国。
齐家既包括照顾家庭,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到忠孝节义,使自家人更加和睦融洽,成为社会的楷模。
3. 治国:君子修身齐家之后,才能治国。
治国要有德政、仁政,让百姓安居乐业。
君子作为政治家,要以仁爱之心,推行仁政,使国家百姓安康,社会和谐。
4. 平天下:儒家主张仁者爱人,即推崇仁爱之心,使得天下百姓生活安定、和谐。
君子要有包容之心,满腔热忱,为社会造福,使天下万民皆受益。
平天下,就是要做到顾全大局,不仅要关心自己的利益,更要为他人着想,为国家、为民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1. 塑造高尚的道德品质。
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强调个人品德的修养,注重心灵的升华。
通过传承儒家君子修养,可以培养学生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使他们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和良好的道德操守。
2.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儒家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个人应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通过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社会观念,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力量。
大学的修身与儒家文化的人生境界
大学的修身与儒家文化的人生境界大学生活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塑造人生境界的关键阶段。
在现代社会中,儒家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对于大学生的修身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儒家文化对于大学生修身教育的意义、儒家经典的思想内涵以及如何在大学中实践儒家文化等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大学生修身与儒家文化的人生境界。
儒家文化对于大学生修身教育的意义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对于大学生修身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首先,儒家文化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提倡君子之道。
大学生应通过儒家文化的熏陶,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与行为准则,树立高尚的人格境界。
其次,儒家文化注重孝道、仁爱和公德,强调家庭和社会责任。
大学生应当明白自己作为家庭的未来支柱,要追求个人利益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结合,以儒家文化的理念指导自己的人生选择与行动。
最后,儒家文化强调诚实守信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这对于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社会交往至关重要。
只有以诚信为根基,大学生才能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儒家经典的思想内涵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这些经典蕴含着深邃的思想内涵,对于大学生修身有着重要的启示。
《论语》中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要持之以恒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大学》中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告诉我们要从培养自己开始,通过接纳新知、求真务实,追求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
《中庸》中强调中和平衡的重要性,教导大学生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处事原则,追求内外和谐的人生境界。
在大学中实践儒家文化在大学中,大学生应当将儒家文化的思想内涵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实践修身与儒家文化的人生境界。
首先,大学生要注重学习,培养博雅的学识和广博的视野,通过“格物致知”实现自我完善。
其次,大学生要注重自身品德的修养,通过“诚意正心”塑造高尚的人格,培养自律精神和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
儒家道德理想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培养
儒家道德理想与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培养摘自新浪博客文/弥勒内院看门人儒家所讲求的道德理想是追求至善至美的独立人格。
儒家学说作为一种道德哲学,它所追求的是“立人极”,其主要目标是在探究怎样通过敦品立德而成为“至善”的“圣人”。
儒家的最高道德理想是“至善”,即达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诚如宋儒张载所云:“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1]。
这一理想完美地体现在古代中国的传统学术教育之中。
自孔圣首创私学以来,儒家道德理想教育在各式各样的私塾、学院之中一直薪火相传,不绝如缕。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如何在复杂的社会形势下完成对学生独立完美人格的培养,是一项急需解决的任务。
而儒家树立的完美道德理想则在这方面具有很强的启发意义。
一、儒家的修身理论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儒家的修身理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一直起着完成道德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作用,中国道德传统的形成与儒家的修身理论息息相关。
儒家的一些修身理念,如“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雍也》),“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乐以天下,忧以天下”(《论语·离娄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语·告子下》),“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等,都是关于儒家如何实现自身道德修养的至理名言,并成为为人处事的伦理规范。
中华民族的一些传统美德,譬如尊老爱幼、讲睦修信、敬业乐群、舍生取义、自强不息等,都和儒家对修身理论的提倡息息相关。
修身,在儒家看来,是人成为“圣人”的起点,也是维护社会和谐,提高个人自身能力培养,维持家庭和睦乃至展现治国安邦之才的根本所在。
在儒家的经典文献中,修身理论被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提及。
其中最为人们所熟知的当属《大学》所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儒家君子人格对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启示
儒家君子人格对新时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育的启示(一)完善知识体系“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可以教化的是居于中间的可以学而知之的人。
格物“,格”意为到达“,物”意为事,格物即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当代大学生要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格物致知即穷究世间万物之理法从而形成理性的认识。
不管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还是做人处事之道,都要吸收直接或间接的经验。
(二)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质儒家倡导的内心修养过程是正心诚意,正心是心要端正而不存邪念,诚意是心意真诚而不自欺。
人心受到恐惧、忧患、忿激的情绪影响会不得其正,所以当代大学生在遇到来自家庭、学业以及其他压力时,要以内心的修养来排解不良情绪,“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具有理想的健全人格的人,其内心必定是心胸开阔,气定神闲的。
(三)提升自身道德修养孟子主张性善论,人生来就有“不忍人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朱熹以“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来说明人的都的修养的实现。
每个人都是生而向善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存在“气质之性,”所以要修养内心,以克服“气质之性”带来的不善的思想和行为。
(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儒家学说的主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服从封建统治,使人们的行为符合传统礼法,在价值选择上,孔子以符合周礼为标准,董仲舒服务于大一统的集权思想,宋明理学和心学也都奉行封建道德。
当代大学生学历高,掌握了大量的科学知识,如果没有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对于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我们应提高审美鉴别能力,改变单纯物质化的审美标准,注重人格素质的完善。
(五)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儒家提倡“入世”思想,鼓励人们积极地在社会和国家治理中发挥自己的价值。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心怀天下的理想信念,达则兼济天下,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都要保持浩然正气,在实践中追求自我修养提升,完善自身的人格,最后达到治国而后平天下的理想信念。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 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个体的人生价值和修养有着深远的影响。
而在当今社会,大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人生价值和修养更是至关重要。
如何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塑造大学生的人生价值,成为了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价值,大学生人生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具体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价值儒家思想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个体的修养和人格的完善。
儒家君子人格修养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精神,它包括了许多重要的品质和修养,如仁爱、诚信、礼貌、谦虚等。
这些品质和修养的传承对于大学生的人生成长和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对于培养大学生的仁爱之心至关重要。
儒家强调仁者爱人,仁的核心是爱和善的品质。
在当今社会,爱的缺失导致了许多社会问题的产生,而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应该具备仁爱之心,关爱身边的人,热心公益事业,为社会奉献爱心。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质。
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它是做人的根本。
而儒家思想中的诚信更是注重于以诚待人,言行一致。
在大学生涯中,诚信是学习、交友、做人的基本要求,只有树立诚信之心,才能受人尊重,建立自己的社会信誉。
礼貌和谦虚也是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重要内容。
礼貌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它能够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谦虚则是一种美德,它使人卑和而有光,推己及人,恭谦有礼。
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良好的礼貌和谦虚品质,以此来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以上所述,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对于塑造大学生人生的品格和修养具有重要的价值。
这些品质和修养不仅对于大学生个体的成长发展有利,更能够为社会增添正能量,提升整体社会的道德水准。
二、大学生人生修养的重要性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的人生修养至关重要。
人生的修养不仅包括了学业上的习得和专业技能的掌握,更是人格品质和道德修养,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儒家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培养的启示
儒家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培养的启示【摘要】儒家德育思想强调仁爱教育、尊师重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注重道德与学识的结合,以及规范行为和自我约束。
这些思想对大学生德育培养有重要启示。
大学生应当以仁爱为本,尊敬老师,注重修身养德,将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相结合,并自觉遵守规范,约束自己。
儒家德育思想对大学生提供了深刻的道德指引和行为准则,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优秀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通过学习儒家德育思想,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道德素养,提升自我修养,成为更有担当、有责任感的社会公民。
【关键词】儒家德育思想, 大学生, 德育培养, 仁爱教育, 尊师重教,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道德修养, 学识修养, 规范行为, 自我约束, 启示总结1. 引言1.1 概述儒家德育思想儒家德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倡导以仁爱为核心,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注重道德修养与学识修养的结合,强调规范行为与自我约束。
儒家德育思想着重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和行为规范,使个体能够成为品德高尚、仁爱忠诚的人。
在大学生德育培养中,儒家德育思想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
儒家强调仁爱教育,鼓励人们以仁爱之心待人,以宽容之心看待世界,使大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形成和谐相处的社会氛围。
在大学生德育培养中,应加强对学生情感素质的培养,提高他们的同理心和责任感,让他们具备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儒家德育思想为大学生德育培养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培养他们全面发展的人格,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栋梁之才。
1.2 介绍大学生德育培养的重要性大学生德育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更需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以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德育培养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培养其独立自主、正直诚信、勇往直前和为人师表的优秀品格。
大学与儒家教育培养完善人格的关键
大学与儒家教育培养完善人格的关键大学教育是现代社会培养人才的重要阶段,同时,儒家教育也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塑造人格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就大学与儒家教育相结合,探讨它们如何共同培养完善人格的关键。
通过儒家教育中的仁、礼、义等核心价值观,大学可以引导学生的思想,提高道德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儒家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儒家教育注重培养人的德性和品德,以仁、礼、义为核心价值观。
仁是指关心他人,体恤他人的心理状态;礼是指依据社会规范进行言行的行为准则;义是指做出利他行为,良知的自觉。
这些价值观构成了完善人格的基石,对于大学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大学教育的功能大学教育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外,它还承担着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等功能。
在大学教育中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只有通过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道德素质,才能使他们具备完善的人格。
三、大学与儒家教育的相结合为了实现大学与儒家教育的有机结合,大学需要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调整。
首先,在课程设置方面,大学可以增加儒家经典著作的课程,例如《论语》、《大学》等,将儒家思想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大学可以借鉴儒家教育注重师生关系的特点,鼓励学生与老师进行深入的思想交流和讨论,增加学生对于儒家价值观的理解和体悟。
最后,在校园文化上,大学可以倡导儒家教育的核心价值观,组织相关的讲座、讨论会、读书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将儒家思想融入实际生活中。
四、完善人格的重要性完善人格不仅仅是个体的修养问题,更是社会的需要。
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可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对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完善人格的培养应该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让大学生不仅具备专业技能,还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秀的品质,才能更好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和压力。
五、人格培养的具体实践为了促进大学与儒家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具体实践。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 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伦理。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注重个人品德修养和道德规范。
在当代社会,尤其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如何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塑造自己的人生价值,是一个亟待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内涵、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的内涵儒家君子人格修养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君子之道、仁、义、礼、智等方面。
君子之道强调的是道德修养和品德塑造,在日常生活中始终秉持仁爱之心,做到言行一致、知行合一。
仁是儒家君子修养的核心,强调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融入到个人的行为举止之中。
义是儒家君子的行为准则,强调道德行为的坚守和对公正正义的追求。
礼则是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关系的准则,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节和仪表,从小事做起,处处谨慎。
智则是儒家君子修养的一种内在品质,不仅要求学识渊博,更要有睿智的眼光和思考。
二、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作为社会主力军之一,面临着更加丰富和复杂的生活环境和社会责任。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将儒家君子人格修养融入到大学生的成长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
大学生应当注重道德修养,注重自己的品行和行为,做到言行一致。
大学生应当以仁为本,关爱他人,培养自己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应当秉持义理,坚守道德准则,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的正能量。
大学生还要注重礼仪与仪表,做到待人有礼、言行得体,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
大学生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提高自己的判断力和综合能力。
三、塑造大学生人生价值儒家君子人格修养涵盖了宽广而深刻的人生哲学,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传承儒家君子人格修养,对塑造大学生的人生价值具有重要的作用。
儒家君子人格修养着重强调道德品行和修身养性,培养大学生的正确道德操守和良好品行。
儒家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的启示
儒家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的启示儒家理想人格是“内圣外王”的君子型人格,为一代又一代的志士仁人所追求,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重视内省和践行的道德人格养成途径,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建构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理想人格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中人们最推崇和向往的人格模式。
它集中体现了该社会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价值标准,对人们具有巨大的精神感召力。
儒家的理想人格的实质是一种道德型理想人格,仁与礼是其根深蒂固的主题。
“仁”是人格主体的自觉,“礼”是外在的社会制约;理想的道德人格,就是仁与礼的统一。
无可否认,这种仁与礼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传统人格中奴性、依赖的一面,但是在哲学解放的当代,我们更应该全面、深刻地反思儒家理想人格理论,对其进行扬弃和超越。
笔者认为,儒家理想人格理论中追求道德内圣、注重道德修养等理论对当代大学生健全道德人格的建构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大学与儒家修身之道儒家个人修养与道德实践
大学与儒家修身之道儒家个人修养与道德实践大学与儒家修身之道:儒家个人修养与道德实践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不仅要注重学术知识的传授,更应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和道德实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修身之道是培养个人素养和道德品质的重要指导原则。
本文将探讨大学与儒家修身之道的关系,以及儒家个人修养和道德实践的重要性。
一、大学与儒家修身之道的关系儒家修身之道强调人的思想修养和行为准则,正好与大学提倡的全面发展相契合。
大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个人素质和综合能力,其中的道德修养则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思想,与大学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高度一致。
大学与儒家修身之道的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二、儒家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儒家个人修养是指个人在行为、思想和情感上的自我调适与塑造。
通过个人修养,一个人能够培养出高尚的品德和正确的行为准则,使自己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修养。
大学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儒家个人修养的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只有在个人修养的基础上,学生才能全面发展,将自身的优秀品质和道德价值转化为社会责任和行为。
三、儒家道德实践的意义儒家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即要将个人修养内化于实际行为中。
儒家道德实践包括个人行为和社会行动两个层面。
个人行为方面,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细节,端正态度和行为。
社会行动方面,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心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
儒家道德实践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有道德情怀和使命担当的社会栋梁。
四、大学如何开展儒家个人修养与道德实践为了加强大学生的儒家个人修养与道德实践,大学应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儒家思想教育课程。
开设儒家思想、儒家伦理和儒家文化等相关课程,加强学生对儒家修身之道的了解和认同。
2. 强化导师制度。
导师应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儒家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启示
儒家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启示
以《儒家理想人格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塑造的启示》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
中国儒家文化深植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实践之中,在像《老子》、《庄子》等哲学经典中给予了我们无尽启示,其中,儒家理想人格一直都被以不同方式介入到当今社会中。
许多当今大学生也从儒家思想中获取灵感,朝着更高层次的理想人格塑造不断追求着。
首先,让我们来从儒家理想人格来看一下,以至于引发当代大学生理想化塑造的启示。
在儒家文化中,理想人格是一个受传统文化灌输,尊重礼义,崇尚知识的人。
他们追求完善自身,不断努力地学习去实现目标,走在精神文明的前沿,对社会有积极的作用。
受着儒家理想人格的影响,当代大学生也在汲取精神力量,以更高的目标塑造自我。
他们以超越自身,以及追求理想为概念,充实自身,不断求知识和经验,获取梦想,以自我把握自己的人生。
其次,让我们来观察当代大学生对儒家理想人格对自己的认知,以引发其理想人格塑造的启示。
当代大学生都认为儒家思想以极高准则促使他们朝着理想澈底塑造自身,他们把理想人格作为一种自我实现和完善的目标,致力于通过追求智慧、自律、志向高远来实现。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从儒家文化获得了灵感和启发,不断求知识,以更高的目标实现理想。
每个人都应将儒家理想人格作为参考,作为自己理想人格塑造的一种准则,将其融入自己的生活,追求精神文明,完善自身。
浅谈儒家仁爱思想对大学生的人格修养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
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其中的糟粕固然应该完全抛弃,但其中不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儒家思想对我们当下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仍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
研究和学习优秀的儒家思想在当今的社会中,对大学生完善个人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现代大学生学习儒家思想有助于人格的自身的完善儒家思想的出发点是追求个体人格的完善。
而孔子心中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和“君子”。
所谓的圣人是具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的人。
但是,“圣人”的标准远非常人所能企及,“君子”却是人人都可追求的一种品格。
《论语》中指出,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论语•里仁》)。
在孔子的心中,道德教育的目标是成为君子。
现代的大学生学习儒家思想,要追求高尚的气节、凛然的正气,要像君子一样,做到“修己”,“安人”。
君子以仁为根本,首先必须有崇高的道德修养。
其次要有坚强的道德意志和多种才能。
那么大学生在实现君子的途径中要反身内求,注重自身修养。
“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
有不得,皆反求诸己”。
凡事要严于律己,时时反思,如此“人皆可以为尧舜”。
现代大学生要注意意志力的磨练在完善自我人格中的意义。
做到任重而道远,士不可不弘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泛其身”。
二、学习儒家思想有助于大学生理想的实现孔子非常重视立志的作用。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君子谋道不谋食……优道不优贫”。
孟子与孔子一样重视立志。
他认为首先应“尚志”,就是要“居仁由义”,“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在强调立志的同时,还进一步阐述了他的“养气”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持其志,无暴其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把“志”与“气”结合在一起,以立志为基础,养成大丈夫“浩然之气”。
论儒家德育的人文特性及其对人格养成教育的有效性
论儒家德育的人文特性及其对人格养成教育的有效性【摘要】儒家德育注重培养仁、义、礼、智、信等品德,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本文通过探讨儒家德育的人文特性、重要性、与现代教育理念的结合以及在实践中的有效性,发现儒家德育对人格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儒家思想强调以德治国,注重品德培养和道德修养,对于塑造健全人格具有积极影响。
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儒家德育能够在当代社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帮助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体。
儒家德育在人格养成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未来的发展方向应更加注重实践应用,结合当代社会需求,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更好的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儒家德育、人文特性、人格养成教育、有效性、现代教育、实践、社会启示、价值、发展方向。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儒家德育是中国古代先哲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核心理念是以德治国、以德育人。
儒家德育强调培养人的品德修养和道德规范,注重个体的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在中国古代,儒家德育在教育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被奉为治国安邦、立身行道的根本道德规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变迁,儒家德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被现代教育理念所取代,但其人文特性及对人格养成教育的有效性仍备受关注。
儒家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仁、义、礼、智、信等道德理念,为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提供了有益指导。
而在当今社会,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不仅包括知识技能的传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个人品质。
本文旨在探讨儒家德育的人文特性及其对人格养成教育的有效性,为当代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提供借鉴和启示。
通过对儒家德育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讨儒家德育的人文特性及其对人格养成教育的有效性,揭示儒家传统在当代人格教育领域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对儒家德育理念和实践的深入分析,探讨其在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修养和世界观等方面的优势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儒家思想与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养与塑造摘要:在全球生态危机危及人类生存的情况下,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养成成为最为迫切的教育内容。
而儒家的生态伦理里的“天人合一”、“万物一体”和“践仁知天”的思想是培育大学生生态人格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有必要加大和增强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中国文化课程的学习和实践,让大学生逐渐养成生态人格而服务社会,建设美丽中国。
关键词:生态文明;教育;生态人格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3-0257-02一、全球生态危机视域下加强大学生态教育的必要性1.生态教育史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报告中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用生态文明建设一个美丽中国,成为全党和各族人民的强烈期盼和奋斗目标。
我国的改革开放在三十多年里取得了世界瞩目的经济建设成就,但同时我们正在为此付出巨大的生态代价,生态问题也日益成为制约社会向前快速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
在一些地方,由于片面强调gdp增长,形成大量消耗资源、大量排污的发展模式,使经济与环境、生态处于严重的矛盾状态。
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给公众的生产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去年年底和今年年初北方地区连续形成一百多万平方千米的pm为2.5的雾霾天气,给人们的出行、工作、健康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阻碍和困扰。
在这种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步步逼近的严峻形势下,大学校园的教育在这些方面急切需要加重生态文明的教育,让大学生认识生活在蓝天、白云和洁净清新的空气和水体中,有绿草和鲜花围绕是全社会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生态教育是大学教育的必要内容。
作为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生态伦理教育应该是大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但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关于这方面的教育仅仅在理科的大学生物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专业教育中进行相关的知识教育和前沿研究,并没有在全国大学生中形成一个领域宽广、内容厚实和配套科学的基础学科教育体系。
无论是在政治理论课程、德育课程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都很少有生态知识、生态伦理规范和生态人格培养的相关内容,即使有一些也不受学科建设投入的重视。
而大学生的生态素质和生态人格的缺乏,将直接影响到他未来在从事社会各行业的工作和管理时是否会有自觉的生态意识,能否为生态文明建设尽自己的一己之力。
3.生态人格的培养是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是让社会的每个公民要有基本的生态保护意识,尊重生命,敬畏自然,让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成为全民共识。
更需要大学生在自己的观念中具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意识和自觉,也需要在日常生活和以后的社会工作中遵循和形成低碳生活、节约资源、节俭生活、爱护动植物的良好习惯,具有生态人格的大学生才是身心全面发展的基本标志。
二、儒家生态伦理的主要内容1988年,75位诺贝尔奖得主齐聚巴黎共同探讨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人们惊奇地发现中国文化有自己不同于西方的独特魅力。
中国儒家的“天人合一”是一种非常智慧的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在这样的总体思想之下注重“心性”修炼的“德性之知”,即“天”、“道”、“性”、“命”、“正心”、“诚意”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完整的一套拯救人类生存危机的东方思路和伦理学范式。
具体的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天人合一的思想:究天人之际(即人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儒家知识分子最为关注的首要问题。
“天人合一”成为占主流地位的共识。
其中《易经》的三才之道就非常精准地给了人类一个很好的在自然界的位置定性,说明人只是大自然的成员之一,而不是如西方工业文明里人是自然的统治者。
《说卦传》将乾、坤二卦视为父母卦。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
”这所谓“父母”,是指宇宙自然界这个生成人这个类的父母,不是指人类家庭中的血缘父母,主要是阐述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其思维方式也是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树根与树干的关系,而非实体的本源与创生的关系。
至于人究竟在人之道该如何思、如何说、如何做才可不愧于天地赋人之聪颖灵秀,是儒家的创始人和传人一代又一代的思考和敲打琢磨的事情了。
人作为天地之所“生”,只是万物中的一个自然成员,但人毕竟不同于万物。
因为人有“仁义”之性、有“性命”之理,所以这就决定了人在天地万物之中,负有一种神圣的使命。
2.万物一体的思想:“万物一体”思想是宋明儒学的基本观点,它拓展了儒家“亲亲-仁民-爱物”的思想,把“一体之仁”的对于自然的敬畏、生命的尊重普及于天下万物,尽力做到天人合德的圣人境地。
王阳明书曾说道:“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是一体,其发窍之最精处是人心一点灵明。
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
”在这里,原始儒家的人际关系原理的“仁”被从爱人推及到万物与人的共生共存的生态伦理的层面上,拓展了儒家的伦理学范围,因而已经超出了大多数学者所认定的儒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看法、具备了今天生态伦理学的雏形。
3.“践仁知天”工夫论:儒家《大学》里讲“自天子以至于庶民,皆以为本”。
身心修养本是儒家所有学说和思想的落实处,身心关系成为继“天人关系”之后又一儒家思想必须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
如果说天人关系是比较抽象和宏观,那么身心关系则是更为具体和微观。
在中国的文化中,自然是大宇宙,人是一小宇宙,天人有同质同构的一致性,身心一如的原则是儒家要求修身养性做君子,在做君子的过程中逐渐地超越自我中心,达到尽心知性以知天,存心养性以事天,乃至天人合一的圣人境地。
而在西方以宗教文化背景为主的情形下,人与上帝“天”或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根本不可能同质同构的,他们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尤其是在迪卡尔之后,身心二元的鸿沟越发加深,人的理性成为上帝,人的身体则成为要被理性所宰制的对象,实际上人的身心关系在渐行渐远地进入自我分裂和自我绝对之中,自我身心的不和谐导致的必然使人的理性藐视一切物质性的、自然的存在。
人理性的统治自然和人受制于自身的物质欲望,使人成为具有了上帝与魔鬼混同一起的矛盾面具,对自然的破坏就更是变本加厉。
生态危机源于人类中心主义,而人类中心主义的根源更在于自我的私欲物欲的膨胀和自我身心修养的伦理道德的势微,而中国儒家的身心如一的修养功夫却有着无比丰富的智慧资源以帮助迷茫的现代人摆脱物欲的束缚,达到超越物欲泛滥的精神自由和解放,提升人自身的精神境界的目的。
三、用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培养大学生生态人格的途径从心理学来说,人格是指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价值观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
生态人格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内心有善待自然、善待生命的自觉意识,拥有认识到自我的存在与自然界存在是息息相关的价值观。
在今天的大学生受教育和成才的过程中,由于知识灌输式的模式占主导地位,即以儒家所说的见闻之知为主,而忽略大学生的德性之知的培养,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待完善和全面提升。
尤其是在全人类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刻,培养大学生的生态人格更显重要,必须采取以下的措施和途径加强大学生生态人格的培养和成熟。
1.增大传统文化课的分量,深化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
目前大学里专业课程分类、细化和分量,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对跨学科课程的关注和热爱。
开设一些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有助于大学生全面了解自己民族为文化的独特魅力,拓宽大学生的思维深度,改变目前大学生死记硬背地用“脑”储存知识的记录器状态,加大培养大学生对自己“心灵”的探索和熏陶。
如此不仅增强了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而且在生态人格培养上寻找到播种生态伦理的心灵空间。
2.在课程内容上用儒家万物平等的思想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
在增大课程的分量的同时,还需要教师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到备课的内容方面,以生命基因工程、生态危机、科学技术的负作用等方面问题结合儒家的生态伦理的智慧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案,在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式的讨论中,让学生以内心的真正触动和主动的价值观思考来达到大学生的生态人格的形成和塑造。
让大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和体悟到自然界中万物和人类的和谐关系和平等共存的重要性,超越自我中心,自觉养成敬畏自然、尊重生命、爱护自然一草一木的内心趋向和动机。
3.在生活行为中强调自我身心修养,培育大学生生态人格。
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文化课程的学习,最终是要落实在大学生日常的言谈举止和生活行为之中。
因而,文化课本身的开设要与大学生相应的校园文化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关注全球和我国环境监测报告、生态科学的研究状况、文明宿舍建设、人际交往礼仪、参观文化故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地让大学生在内心和身体感触方面得到逐渐的熏陶和强化,使大学生自身产生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包括生态保护意识的增强。
另外在自己的个人生活和学习中养成离开教室要随手断电、关掉空调,不乱扔垃圾、垃圾注意分类处理,不浪费钱财乱买衣物,吃饭不浪费的种种良好的低碳生活习惯。
每个大学生若能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与熏陶,自觉认识到生态危机人人有责,从自身点滴做起,通过大学生这个群体感染父母、工作单位和整个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美丽中国就是可以早点实现的梦想了。
参考文献:[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z].[2]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8.[3]王阳明.传习录[m].岳麓书社,2004.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市级精品课程项目成果(项目编号:11203541901)作者简介:何小玲(1968-),女,陕西省宝鸡市人,北京联合大学人文社科部教师,研究方向:生态文明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