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学复习试题(第2次)讲课教案
《种子学》教案
《种子学》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为中学生设计的一堂关于种子学的课程,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种子的结构、生长过程以及种子在植物传播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植物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过程的基本原理;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提高科学实验的操作技巧;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内容及重点1.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2. 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 引入种子:教师向学生展示几颗不同植物的种子,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特点和功能。
- 提问:学生就种子的作用展开讨论,引导他们思考种子对植物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 种子的结构:通过展示种子的切面图和图解,讲解种子的外部结构和内部组织,包括种皮、胚珠、胚乳等。
- 种子的功能:讲解种子的保护作用、营养储备功能以及植物传播的重要手段。
3. 观察实验- 实验准备:学生配备显微镜、玻璃片、盖玻片等实验器材。
- 实验操作:学生观察种子的外部结构和切片结构,运用显微镜放大观察种子的细胞组织和胚珠的形态。
- 实验记录:学生用素描或描述文字的方式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4. 发芽观察- 实验设计:学生将不同种类的种子按一定方法播种在透明容器中,观察并记录它们发芽和生长的过程。
- 实验操作:学生根据实验设计,精确地进行种子的播种、观测、浇水等操作。
- 观察记录:学生记录不同种子的发芽时间、发芽率、幼苗生长情况等,并进行简单的数据统计和分析。
5. 讨论与总结- 学生讨论:学生围绕种子的结构、功能、发芽等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彼此的观察结果和实验体会。
- 概念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种子学的重点概念和基本原理,并进行概念澄清和巩固。
6. 拓展延伸- 种子传播:学生了解种子在植物传播中的重要性,讨论种子的传播方式和适应不同环境的策略。
- 种子保护:学生了解种子受到的威胁和破坏,思考种子保护的意义和方法。
七年级生物种子植物第二课时
种子植物(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种子植物(第二课时)课型新课教学目标1、通过寻找松果和桃子的种子,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感悟生命的魅力。
2、通过对比分析不同的种子,掌握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不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设置思考问题,提高了科学思维能力。
4、通过种子的传播,提高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生命意识。
教学重点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教学难点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区别教学准备图片、ppt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与预设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导入2 min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20 min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哪两种种子植物呢?它们有什么结构及功能呢?【种子在哪里?】观察松果和桃子,它们的种子在哪里呢?它们的种子有什么不同呢?裸子植物:无果皮包被;被子植物:有果皮包被。
思考:1.松树的种子包在球果里,球果是不是果实?为什么?2.你认为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知识梳理,及时巩固查缺补漏小组合作,观察,寻找松果和桃子的种子松果的种子无果皮包被,桃子的种子有果皮包被。
我、1.不是,因为没有果皮2.相同点:都靠种子繁殖。
回顾旧知识,导入新知识通过寻找松果和桃子的种子,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感悟生命的魅力。
通过思考问题,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种子的传播10 min 同之处?3.为什么种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呢?【游戏互动】找一找通过有无果皮,找一找哪些是被子植物,哪些是裸子植物常见的裸子植物常见的被子植物种子植物的种子如何传播呢?观察图片,回答:1、水媒传播2、风媒传播3、动物传播4、自体传播种子植物为何要传播种子呢?【小植物大世界】完成练习不同点:种子有没有果皮包被着。
3.果实可以保护种子免受昆虫的叮咬,以及外界环境中其他不利因素的危害。
完成游戏在书本进行标记和勾画观察图片,发现种子的传播方式为了生存。
根据流程图,完成题目练习通过“找一找”认识常见的裸子和被子植物通过拓展,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通过练习,及时巩固随堂练习5 min总结3 min 【总结】梳理,加强和巩固。
种子学复习提纲
种子学复习提纲《种子学》分章节复习题1、种子学的结构是怎样的?2、从三个方面讲种子的涵义?农业上实际使用的种子包括一些什么情况?3、何谓良种?品种品质?播种品质?4、良种是农业高产、优质、高效、低耗的唯一保证?5、种业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是怎样的?6、种业是由哪些环节构成的?种子工程的目标是什么?7、种子形成和成熟过程是一个生物学过程,此话怎样讲?为什么不说它是一个化学过程或物理过程?8、植物的一生都是自养的吗?所有植物都是自养的吗?植物个体一生始于哪里?9、种子的播种品质,完全决定于种子形成和成熟过程?10、最简捷地表述种子的形成发育过程?11、种子成熟过程包含着哪两个方面的变化?各包含哪些具体的变化?12、种子成熟阶段一般是依据什么划分的?谷物类种子的成熟阶段怎样划分?13、影响种子成熟过程的环境条件包括哪两个方面?14、种子年?15、环境条件对种子形成发育成熟过程的影响是极为显著的!举例说明!思考题:1、种子形态构造怎样描述?2、种子鉴定方法分哪两类?3、农业种子的分类?4、种子内含成分分为哪三类?种子三大贮藏物质?5、种子按主含成分为哪三类?6、种子的利用价值有哪些?7、各种成分在种子中是均匀分布的吗?8、种子水分有哪两种存在状态?9、临界水分平衡水分10、种子平衡水分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种子在相同的条件下,一定具有相同的平衡水分?11、空气相对湿度,空气饱和湿度,空气绝对湿度?空气的干燥能力与三者中哪个指标相关更密切?12、脂肪酸败?与酸败相关的两个测量指标是什么?酸败包括哪两个过程?种子酸败的危害?13、种子生理活性物质包括哪三类?思考题:1、种子休眠?“它是植物适应环境的机制”怎么理解?2、休眠的基本原因有哪些?3、形态后热?生理后热?二者分别要求怎样的条件才能通过?形态休眠?生理休眠?4、休眠深度?休眠期?5、解除种子休眠常用的办法有哪些?6、种子寿命?种子平均寿命?农业种子寿命?7、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分类?8、长命种子?常命种子,短命种子?这样对种子的分类具有相对性?为什么?9、干燥、低温、密闭是延长一切种子寿命的有效措施?10、密闭(O2)总是有利于种子贮藏?11、种子活力下降=种子衰老=种子劣变。
种子的萌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种子的萌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阐明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二)能力目标:尝试运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同学间的合作精神,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2、通过学习种子萌发的条件,认同种子萌发的不易,培养爱护植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及种子萌发的过程。
2、运用抽样检测的方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二)教学难点:抽样检测法测定发芽率的方法及原理。
三、课前准备:导学案、因自身因素不能萌发的种子6组、萝卜种子6袋、培养皿、纱布等。
四、教学过程:(-)复习:复习菜豆种子、玉米种子的结构。
(二)讲授新课:第一步: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给每组学生分发各种因自身因素不能萌发的种子,如干瘪的花生种子、被虫蛀过的豌豆种子、加工后的水稻种子、煮熟的花生种子等。
学生分组观察、讨论哪些种子不能萌发,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图片展示饱满的花生种子和干瘪的花生种子,引出干瘪的种子不能萌发。
图片展示被虫蛀过的玉米和大米,引出被虫蛀过,胚不完整的种子不能萌发。
图片展示煮熟的花生,引出胚已经死亡的种子不能萌发。
资料分析种子的休眠,讨论种子休眠的意义。
引出正处于休眠期的种子不能萌发。
通过以上学习,归纳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干瘪的种子、胚不完整的种子、胚死亡的种子、正处于休眠期的种子等都不能萌发。
过渡:这么多的种子都不能萌发,所以选种对于农民伯伯来说非常重要。
要选择发芽率高的种子播种。
那如何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呢?第二步:测定种子的发芽率:给学生提供学案。
学生分组合作,思考:1、测发芽率时,你能把整袋种子都用上吗?如果不能,应当怎么办?2、“为了避免浪费,用四五粒种子测一下就行了",你觉得这个建议可行吗?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引出抽样检测概念。
3、有人说:“测发芽率时,应当尽量挑个大的种子”,这个想法对吗?引出抽样检测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种子植物第2课时精品教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识图作答,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复习巩固旧知。
巩固旧知。
环节二
讲授新课:
裸子植物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如果按胚中子叶的数量划分,可以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单双子叶植物其实是隶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在种子植物的分类中,除了被子植物外,还有另外一个类群就是裸子植物。
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说出裸子植物的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
【展示图片】银杏种子(白果)、油松种子(松籽)和苏铁(铁树)的种子。明确银杏种子、松籽和苏铁种子的外面只有种皮而没有果皮包被,所以种子是裸露的。
图片展示,感性认知。
【展示图片】松果。强调裸子植物的特征: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不能形成果实。所以松果不是果实。
联系生活实际,认可裸子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环节三
讲授新课:
被子植物
【过渡】我们学习了裸子植物的特点,接下来请同学们类比裸子植物来归纳总结被子植物的特点。
1.什么是被子植物?
2.常见的被子植物有哪些?
3.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4.被子植物与人类有怎样的关系?
以小组为单位,归纳总结被子植物的特点。
学生根据阅读内容,能够说出种子的根茎叶都很发达,有输导组织。
【介绍】教师补充介绍,裸子植物的其他特征:如种子的胚具有2片或多片子叶,裸子植物都是木本,多为乔木等。
知识拓展。
【提出问题】那同学们能举例说出裸子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吗?
教师可以从木材资源、工业和医药原料、食用、观赏等角度进行补充。
学生表达交流。
初步认识种子植物的分类。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2-86内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专题13 种子(课件精讲)-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优质课件与精练
【巩固练习3】干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量(QCO2)和O2吸收 量(QO2)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假设呼吸底物都是葡萄糖)。回 答下列问题:
(1)干种子吸水后,自由水比例大幅增加,会导致细胞中新陈 代谢速率明显加快,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 出两点)。自由水是细胞内的良好溶剂,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需
【巩固练习6】(2020山东卷·9)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
调节剂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
A
A.提高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间含量的比值可
促进愈伤组织分化出根×分化出芽
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
可获得无子番茄
C.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处理休眠的种子可促进种子萌
要水的参与,水参与物质运输。
(2)在种子萌发过程中的12~30 h之间,细胞呼吸的产物是 酒__精__、__水___和CO2。若种子萌发过程中缺氧,将导致种子萌发 速度变慢甚至死亡,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氧时,种子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不能满足生命活动所需, 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A 胞发育形成完整植株 Bc。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Bc 成熟叶肉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B. 将 Bc 作为育种材料,能缩短育种年限 C. 秋水仙素处理 Bc幼苗可以培育出纯合植株 D. 自然状态下 Bc因配子发育异常而高度不育
【选用题】为了研究怎样更好地保存种子,有人做了如下表所示的 实验。
③预测试管3中的颜色变化是__蓝__色__→__砖___红__色。若试管4未出
现预期结果(其他试管中结果符合预期),则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淀__粉__酶_。已失活
第二章复习课教案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营 养 物 质 转 运
________,__________胚根发育成___________发育成茎、叶,首先突 破种皮的是__________。 幼 根 的 生长 根尖的结构:______________,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__________。 根的生长 : 一方面靠_________增加细胞的数量; 一方面靠______ 枝条是由___________发育成的。 植株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 含____ 的、 含_____的和含____的无机盐。 增大细胞的体积。
植株的 生长
五、课堂达标
作业本 P9。 同步训练 P31-36 单元检测(一)
教后反思: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合作学习
1、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探究 主要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要点是_________。 如课本中的 1 号和 3 号瓶能够作一组对照实验吗?为什么? 2、 “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探究 主要采用的方法是__, 取种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种子萌发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为了使实验现象很明显,我们应选什么样的根?记录测量的数据时,要注 意什么问题? 5、把小麦幼根的根尖切去,小麦幼根将停止生长,原因是什么? 6、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新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从生物学角度看,诗中关于叶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
(二) 、植株的生长(阅读课本 31 页-36 页)
1、幼根的生长: (1)根生长最快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 (2)根的生长一方面靠_____________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靠_________ 增大细胞的体积。 2、木本植物茎的结构及加粗原因 (1)结构由外向内依次是树皮(内侧部分叫做_______) 、形成层、____和髓。 (2)加粗的原因是:形成层具有_________。向外分裂产生新的_________, 向内分裂产生新的_________。 3、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植株的生长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 含_____的、 含____的和含______的无机盐。
种子学教案
种子学教案课程:种子学教师:张德俭职称:副教授一、基本教材《种子学》,颜启传主编,2001年中国农业出版社。
二、主要参考书1.毕辛华主编,种子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卜连生、沈又佳主编,种子生产简明教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胡晋、谷铁成主编,种子贮藏原理与技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4.谷铁成马继光主编,种子加工原理与技术,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5.郝建平、时侠清主编,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6.胡晋主编种子贮藏加工,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7.王振华主编,农作物种子学实验指导,东北农业大学教材科8.颜启传编著,种子检验的原理和技术,农业出版社第一讲Ⅰ、课程(章、)节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种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基础第一节种子的形成和发育成熟Ⅱ、教学目的1.掌握种子、人工种子、种子发育中的主要异常现象、种子产业化和种子工程的概念。
2.掌握种子发育中异常现象的意义。
3.掌握种子成熟的标志、种子的一般形态构造。
4. 了解种子科学的发展、种子学的基本内容和种子发育的一般过程。
Ⅲ、重点和难点1.种子发育中主要异常现象的概念和意义2.种子成熟的概念、标志。
3.种子发育成熟中变化Ⅳ、教学方法教师讲课。
Ⅴ、时间分配2学时。
Ⅵ、基本内容第一章绪论一、种子学的重要性二、种子的含义三、种子学的内容四、种子业和种子科学的发展第二章种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基础第一节种子形成、发育和成熟一、种子形成和发育的一般过程二、种子发育中异常现象三、种子成熟的标志四、种子发育成熟过程中的变化第二讲Ⅰ、课程(章、)节第二章种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基础第二节种子的形态构造第三节种子化学成分及其利用Ⅱ、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禾谷类作物、豆类作物种子构造的共性和差异性。
2.掌握种子化学成分的种类。
3.掌握各类化学成分的特点。
4. 禾谷类和农作物种子化学成分分布的情况。
5. 掌握临界水分和安全水分的差异和影响因素6. 种子临界水分和安全水分的含水量差异的原因,以及对种子贮藏的重要性。
最新种子学复习试题(第2次)
种子学复习题三、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指种胚(最幼嫩的植物原始体)从生命活动相对静止状态恢复到生理代谢旺盛的生长发育阶段。
吸胀:是种子萌发的起始阶段,一般成熟种子在贮藏阶段的水分在8%-14%的范围内,各部分组织比较坚实紧密,细胞内含物呈干燥的凝胶状态。
当种子与水分直接接触或在湿度较高的空气中,则很快吸水而膨胀(少数种子例外),直到细胞内部的水分达到一定的饱和程度,细胞壁呈紧张状态,种子外部的保护组织趋向软化,才逐渐停止。
萌动:是种子萌发的第二阶段,当种胚细胞体积扩大伸展到一定的程度,胚根尖端就突破种皮外伸,这一现象称为种子萌动(露白)。
发芽:指种子萌动后,种胚细胞开始或加速分裂和分化,生长速度加快,胚根、胚芽伸出种皮并发育到一定程度种子萌发的一般过程(理解种子发芽过程与水分吸收的关系;子叶出土型和子叶留土型幼苗形态建成的特点)(1)吸胀阶段(2)萌动阶段:农业生产上将种子萌动俗称为“露白”,表明胚部组织从种皮裂缝中开始显现出来的状况。
种子萌动时,胚的生长随水分供应情况而不同:当水分适宜(或较少)时,则胚根先出--(旱长根);当水分过多时,则胚芽先出--(湿长芽)。
原因是:胚根对缺氧的反应比胚芽敏感。
绝大多数植物的种子萌动时,首先冲破种皮的部分是胚根。
(3)发芽阶段:种子萌动后,胚根、胚芽迅速生长,当胚根、胚芽伸出种皮并发育到一定程度,(4)幼苗形态建成:根据种子发芽后其子叶出土的状况,可分成两种类型的幼苗。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①子叶出土型——90%的双子叶植物(棉花、油菜、大豆)。
优点:保护幼芽,子叶出土后能进行光合作用,继续为生长提供能量;某些植物的子叶与后期生育有关,如棉花的子叶受到损害时,会减少结铃数,甚至完全不结铃。
②子叶留土型——大部分单子叶植物种子(如禾谷类)、小部分双子叶植物种子(如蚕豆、豌豆)。
上胚轴伸长而出土,随即长出真叶而成幼苗,子叶仍留在土中与种皮不脱离,直至内部贮藏养料消耗殆尽,才萎缩或解体。
《种子学》教案
《种子学》教案种子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种子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种子萌发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2.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生命力的敬畏之情,激发对种子和植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2. 种子的萌发过程。
3. 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室中备有植物种子和播种盆。
2. 准备投影仪,以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
四、教学过程:实施步骤一:种子的结构和功能(预计时间:15分钟)1. 观察实物:给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种子,让学生仔细观察种子的外观特征,并记录下来。
2.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种子的结构,了解种子的包括外皮、胚珠和胚乳等组成部分。
3. 讲解功能:通过投影仪展示种子的Quercus mongolica L.的结构示意图,并讲解种子的功能,如保护胚珠、提供养分等。
实施步骤二:种子的萌发过程(预计时间:20分钟)1. 实验操作:给每组学生发放一些相同种类的种子,并准备播种盆和适量的土壤。
2. 播种实验:学生将种子均匀地撒在播种盆中的土壤上,并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
3. 观察记录:学生观察和记录种子的萌发过程,包括从种子发芽到初生植物的生长情况。
实施步骤三: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预计时间:25分钟)1. 引导思考:通过展示实验数据,让学生思考不同因素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3. 结果汇报:每个小组向全班汇报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分析。
实施步骤四:总结与归纳(预计时间:15分钟)1. 概念复习: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概念复习,确保学生对种子学的基本知识有所掌握。
2.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种子的结构、功能和萌发过程,并让学生思考种子萌发的影响因素。
五、教学延伸: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到植物园或校园内进行种子的采集和观察,增强学生对种子的实际认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种子问题复习课》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种子问题复习课》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种子问题复课,帮助学生巩固和复有关数学种子问题的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解决种子问题,掌握有关种子的数学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内容1. 回顾和复数学种子问题相关概念和方法。
2. 进行种子问题的练和解答。
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种子问题的应用场景。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激发学生对种子问题的兴趣,利用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种子的各种特点和用途,引发学生思考和疑问。
2. 复:通过回顾前几堂课研究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回忆解决种子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3. 练:给学生提供种子问题练题,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并在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
4. 解答:引导学生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并对问题进行梳理和概括。
5. 拓展: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应用问题,帮助他们将种子问题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拓展思维视野。
6. 总结:对本节课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与学生共同总结种子问题的特点和解决方法。
五、教学辅助1. 图片和视频资源:用于呈现种子的特点和用途。
2. 种子练题:提供给学生进行练和解答的题目。
3. 实际应用问题:用于帮助学生理解种子问题的实际应用场景。
六、教学评估1. 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解题过程和讨论表现,评估他们对种子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练答案和解题思路,进行个别评估和反馈。
七、课后作业1. 布置适量的种子问题练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写出解题步骤。
2. 鼓励学生思考种子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写下自己的体会和想法。
八、教学延伸1. 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种子问题的教学内容和研究方法,提供相关资料和建议。
2. 鼓励学生自主研究和探索,培养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以上为《种子问题复习课》数学教案内容,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用种子繁殖(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增强爱护植物种子,珍惜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实验,学生初步发现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
学生能够理解对比实验的基本方法,使用对比实验的方法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学生在研究中能够明确自己要研究的问题,识别变量,并做出假设,在实验后合理进行分析,进而出结论。
课程基本信息
课例编号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
学期
上
课题Biblioteka 《用种子繁殖》第2课时教科书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科学四年级上册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湖北教育出版社
教学人员
姓名
单位
授课教师
指导教师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种子萌发需要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2.科学探究:
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
3.科学态度:
(2)小组讨论,设计实验,交流并理清实验记录单的记录要点,完善实验方案
(3)出示教科书中某种实验方法图
讲述:改变一个实验条件,保持其他实验条件不变的实验方法叫作“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
4.出示教科书中四种实验方法图:
小结:这几组实验是研究什么条件与种子萌发的关系?我们可以先选择一个条件进行研究,然后再按照同样的方法一一研究其他的条件
5.每位学生选择一组对比实验,在教室进行对比实验操作。做好对比实验后带回家继续观察。
6.出示学生活动手册
明确实验要求:在家研究时,要将每天观察到的种子的变化记录下来。
7.出示四组实验结果实物
问题:这是一周前老师做的种子萌发对比实验结果。从实验结果中,我们能发现什么?
种子专题的复习课设计
种子专题的复习课设计作者:杨婕来源:《中学生物学》2009年第11期文件编号:1003-7586(2009)11-0040-031背景和学情分析被子植物的双受精作用和个体发育过程在高考考纲中分属Ⅱ和I级要求,由于缺乏生活体验,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难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当遇到有关种子的综合题时,常表现为无从人手。
2009年北京西城区5月抽样理综模拟题,第一道选择题是:下列对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中物质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子的形成过程中,有机物有合成有分解B种子成熟过程中,水分所占比例逐渐下降C 大豆种子萌发成幼苗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先下降后上升D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中,矿质元素始终从环境中获得这道选择题是该次模拟中,错误率最高的一道题,班级的错误率达到58%左右,且4个选项都有同学选。
经过分析,认为学生对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区分不开,对过程中各部分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联系还不够清楚。
针对这种情况,拟设计一节关于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变化的专题课,帮助学生理解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的各种变化,促使学生将种子的相关知识融汇贯通起来。
2教学目标2.1知识目标掌握种子形成、萌发过程生理变化;理解种子形成、萌发的意义。
2.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初步培养高三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
2.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种子形成、萌发过程生理变化的分析和概括,提高学生复习效率。
3教学策略多媒体演示和启发式问答的方式,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图。
4教学过程设计4.1导入专题,明确概念和过程由于为数不少的学生混淆了“种子形成过程”、“种子的萌发过程”、“种子的成熟过程”,因此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明白它们的关系。
教师出示一粒菜豆种子及其剖面图,提问:这是个体发育的起点吗?接着教师追问:个体发育的起点是什么?经历哪些阶段?教师总结:那么我们今天来看看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看看一个受精卵是怎么发育成种子?种子又是怎么萌发的?教师通过板图,带领学生按照从起点到终点的形式,用板图分别将种子形成和萌发过程标示出来(板图如图1)。
2.第二节种子植物第2课时教案(含试卷)
第二节种子植物2019-2020学年七上生物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②-①-③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 B.工业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生物圈3.如表为某科研人员对①、②、③、④四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据此可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单位:个)A.①B.②C.③D.④4.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在一个由小草、鼠、兔、鹰、狐、蛇等生物和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生态系统中,若缺少下列那组生物,生态系统必将无法稳定()A.蛇与鹰 B.兔与狐 C.草与鼠 D.兔与鼠5.《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下列选项中,属于影响蝉生存的非生物因素的是( ) A.阳光 B.树 C.螳螂6.如图,在观察叶片的表皮细胞装片时,物像由图1转换到图2,不需要的操作是()A.转动转换器B.转动粗准焦螺旋C.调节反光镜D.转动细准焦螺旋7.被誉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 ( )A.草原生态系统 B.湿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 D.湖泊生态系统8.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经常在临时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其作用是()A.限制草履虫运动 B.增加营养C.便于计数 D.增加温度9.请同学们认真读图,据图判断下图所示装置可以用来验证( )A.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B.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C.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D.呼吸作用可以释放能量10.组织的形成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的结果()A.细胞的分裂 B.细胞的生长 C.细胞的分化 D.细胞的伸长11.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是因为()A.细胞的分裂B.细胞的分化C.细胞的生长D.A、B、C三项12.“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32种子的萌发复习课
第二章第一节种子的萌发复习课复习目标:知识目标: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种子萌发的原因,继续培养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辩证统一的观点。
复习重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复习难点:设计对照实验课时安排:1课时复习过程:一、出示复习要点:环境条件:(一)种子萌发需要条件自身条件:(二)种子萌发时各部分结构的变化:()植物体()根()茎()叶()萎缩(原因)(三)比较两个探究实验: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和测发芽率1、二者是否都需要设置对照实验?2、在种子选择方法上,二者有什么不同?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选种子;测发芽率时,选种方法是,又叫检测。
3、测发芽率时,应给种子提供怎样的环境条件?4、探究种子萌发环境条件实验(1)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温度,应选号瓶,变量是。
(2)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水分,应选号瓶,变量是。
(3)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空气,应选号瓶,变量是。
(4)本实验号瓶作为对照组,号瓶是实验组。
二、师生共同复习后学生自己巩固以上知识点。
提问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三、合作探究:1、根据种子萌发环境条件,保存种子需在什么条件下?2、在板结土壤中,良种也不易萌发,主要原因是什么?3、把良种播种在肥力足和肥力差的土壤中,哪个种子先萌发?四、课堂检测:(1-6为必做题,7为选做题)1.大米所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水稻种子的()A.胚芽B.胚轴C.胚根D.胚乳2.一粒种子能萌发长成一棵大树,是因为种子中包含新植物体的幼体是()A.营养物质B.子叶C.胚D.胚乳3.煮熟大豆种,在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条件下不能萌发原因()A.种子不完整B.处在休眠期C.胚已死D.无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4.在种子萌发实验中,选种的方法是选择()A.粒大饱满的B.粒大干瘪的C.随机抽取D.取发芽率高的5.我们吃花生油是从花生种子哪一部分榨取的()A.胚轴B.胚芽C.胚乳D.子叶6.为延长种子寿命,在保存种子时应提供的条件是()A、充足的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B.干燥、高温、不通风C.干燥、低温、通风D.潮湿、低温、通风7(1)1号瓶在实验中起作用,发芽率为。
2.第二节种子植物第2课时教案(2)(含试卷)
第二节种子植物2019-2020学年七上生物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将写有“上下”两字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时看见的物像应是()A. B . C . D .2.冬天寒潮来袭,气温急剧下很多花草都冻死了,这种现象表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C.环境能适应生物 D.生物影响环境3.下列能正确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草、鼠、蛇、鹰四种生物之间关系的食物链是A.草→鼠→蛇→鹰B.草→鹰→蛇→鼠C.鹰→草→蛇→鼠D.鼠←草←蛇←鹰4.下列生态系统种类与其功能不相符的一组是A.A B.B C.C D.D5.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A.电脑病毒 B.珊瑚 C.珊瑚虫 D.智能机器人6.长期生活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其形态等方面会出现一系列的适应性特征。
下列叙述与干旱环境的植物特征不符的是 ( )A.具有发达的根系 B.具有肥厚的肉质茎C.具有厚的角质层 D.叶面积增大7.下列不属于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是()A.保护组织 B.肌肉组织 C.神经组织 D.结缔组织8.在生态平衡状态下,生态系统内的各种生物数量会()A.逐渐增加B.逐渐减少C.相对稳定D.稳定不变9.下列关于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中,具有营养、连接、支持和保护功能的组织是()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10.橄榄果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水果,下列结构中能发育果实的是( )A.子房B.胚珠C.花柱D.柱头11.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时先进行核分裂,再进行质分裂B.细胞的分化过程导致遗传物质发生改变C.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D.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的基础12.从洋葱的鳞片叶上撕取一小块材料制成的玻片标本,属于下列哪种类型()A.涂片 B.装片 C.载玻片 D.切片13.下图是根尖结构图,幼根的生长主要靠哪两个部位()A.④根冠和③分生区B.①成熟区和②伸长区C.③分生区和①成熟区D.③分生区和②伸长区14.怀远石榴远近闻名,是蚌埠的特产。
4 试种一粒籽 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4 试种一粒籽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知道种子的来源和生长过程,并理解它们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种植兴趣和观察能力,让他们通过亲手种植、照料植物得到成就感。
3.让学生明白种植过程中需要付出的耐心和努力,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和毅力。
二、教学内容1.种子的来源和生长过程。
2.种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技巧。
3.耐心和努力对于种植过程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读书活动:通过读书活动让学生认识到种子的重要性和生长过程。
2.互动讨论:通过互动互相交流讨论方式让学生总结种植技巧和注意事项。
3.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谈论“种子”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读书活动1.请学生听故事《种子的力量》。
2.让学生通过故事了解种子的来源和生长过程,引导学生对种子的兴趣。
3.请学生自由选择想要亲手种植的植物,并告诉他们需要准备好的材料。
3.实验操作1.请学生按照步骤准备种植的土壤和桶,并将种子善加安置在土壤中。
2.过程中,老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卫生、注意光线和湿度等问题。
3.让学生每天去浇水,并安排时间让大家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将其记录下来。
4.互动讨论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并总结一些种植技巧和注意事项。
2.让学生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回答植物的成长过程需要哪些耐心和努力。
5.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个实验过程和观察结果,总结需要注意的问题和所获得的成就。
2.让学生明白通过耐心和努力种植,会得到一个美丽的结果。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孩子们了解到了种子的来源和生长过程,培养了他们的种植兴趣和观察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孩子们亲手动手种植植物,通过每天的观察和记学习到了耐心和努力对于种植过程的重要性。
同时,在互动讨论中,孩子们分享了自己的观察结果,吸取了其他同学的经验和技巧,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3.1.2种子植物(第二课时)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学生观察并结合生活经验,举例被子植物或裸子植物。
通过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对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点进行总结归纳,并且通过表格对比两者的异同点。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同时也突破了本课的重点,加深了学生对于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理解和记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难点: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认识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为这节课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基础知识。学生所学知识跟自身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用生活中常见的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举例,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参与课堂的主动性都很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策略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地观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问题,充分地讨论。
学习目标
生命观念:
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识别当地常见的植物种子。爱护植物,保护环境,形成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探究实践:
参与收集种子和果实的活动,科普种子结构,体验与他人交流和合作乐趣。
科学思维:
通过分析什么是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体会生物学分析识别的乐趣,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
责任态度:
通过认识本地常见种子植物,认同绿色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为本地种子植物资源保护贡献当代中学生责任。
通过举例再次内化概念,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种子的传播
无论裸子植物还是被子植物,它们的种子都有很多传播方式,你知道种子都由哪些方式传播吗?
提问:1.被子植物具有哪些特点,使它们成为地球上分布最广泛的植物类群?
2.为什么被子植物比裸子植物更加适应陆地生活、在生物圈中分布更广泛、种类更多?种子是如何传播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子学复习试题(第2次)种子学复习题三、种子的萌发种子萌发:指种胚(最幼嫩的植物原始体)从生命活动相对静止状态恢复到生理代谢旺盛的生长发育阶段。
吸胀:是种子萌发的起始阶段,一般成熟种子在贮藏阶段的水分在8%-14%的范围内,各部分组织比较坚实紧密,细胞内含物呈干燥的凝胶状态。
当种子与水分直接接触或在湿度较高的空气中,则很快吸水而膨胀(少数种子例外),直到细胞内部的水分达到一定的饱和程度,细胞壁呈紧张状态,种子外部的保护组织趋向软化,才逐渐停止。
萌动:是种子萌发的第二阶段,当种胚细胞体积扩大伸展到一定的程度,胚根尖端就突破种皮外伸,这一现象称为种子萌动(露白)。
发芽:指种子萌动后,种胚细胞开始或加速分裂和分化,生长速度加快,胚根、胚芽伸出种皮并发育到一定程度种子萌发的一般过程(理解种子发芽过程与水分吸收的关系;子叶出土型和子叶留土型幼苗形态建成的特点)(1)吸胀阶段(2)萌动阶段:农业生产上将种子萌动俗称为“露白”,表明胚部组织从种皮裂缝中开始显现出来的状况。
种子萌动时,胚的生长随水分供应情况而不同:当水分适宜(或较少)时,则胚根先出--(旱长根);当水分过多时,则胚芽先出--(湿长芽)。
原因是:胚根对缺氧的反应比胚芽敏感。
绝大多数植物的种子萌动时,首先冲破种皮的部分是胚根。
(3)发芽阶段:种子萌动后,胚根、胚芽迅速生长,当胚根、胚芽伸出种皮并发育到一定程度,(4)幼苗形态建成:根据种子发芽后其子叶出土的状况,可分成两种类型的幼苗。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①子叶出土型——90%的双子叶植物(棉花、油菜、大豆)。
优点:保护幼芽,子叶出土后能进行光合作用,继续为生长提供能量;某些植物的子叶与后期生育有关,如棉花的子叶受到损害时,会减少结铃数,甚至完全不结铃。
②子叶留土型——大部分单子叶植物种子(如禾谷类)、小部分双子叶植物种子(如蚕豆、豌豆)。
上胚轴伸长而出土,随即长出真叶而成幼苗,子叶仍留在土中与种皮不脱离,直至内部贮藏养料消耗殆尽,才萎缩或解体。
特点:穿土力较强,易出苗。
播种时可略深,尤在干旱地区;养贮藏组织和部分侧芽仍保留在土中,一旦土壤上面的幼苗部分受到昆虫、低温等的损害,仍有可能重新从土中长出幼苗。
根据子叶出土型和留土型的萌发特点,确定种子播种方式。
留土型种子发芽时,穿土能力较强,即使在黏重的土壤中,一般也较少发现闭孔现象,因此,播种时可较出土型的略深,尤其是在干旱地区,更属必要。
禾本类种子幼苗出土的部分先是胚芽鞘,真叶以后才伸出,所以土壤上面的幼苗部分受到冷害后,仍有可能重新从土中长出幼苗。
种子萌发的物质效率种子萌发期间物质代谢的特点:贮藏器官发生贮藏物质分解,转化成可溶性物质运到胚部:①作为呼吸基质;②作为合成新细胞的材料。
种子萌发中的物质代谢途径;不同作物种子物质效率的比较。
种子新陈度、饱满度的含义理解:种子萌发与休眠的关系,影响种子萌发的生理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吸胀损伤(p98):当种子接触水分时,由于干种子细胞膜系统不完整,细胞内部的一些小分子如可溶性糖、有机酸、氨基酸、低分子蛋白肽链及无机离子会发生渗漏现象。
随着吸涨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种子细胞膜的修复,内部物质的外渗逐渐减少。
但有的种子如大豆、菜豆、本身种子较薄,蛋白质含量高,吸水性强。
种子吸胀速率快,细胞膜就无法修复而且出现更多的损伤,物质外渗加剧,种子发芽成苗能力下降。
这种类型的损伤称为吸胀损伤。
吸胀冷害:有些作物干燥种子(水分12%-14%之内,因作物而不同)短时间在零度以上低温吸水,种胚就会受到伤害,再转移到正常条件下也无法正常发芽成苗,这种现象称为吸胀冷害。
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基本生态条件(理解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一定光照等生态条件,发芽的三基点温度)(1)水分:种子发芽的最低需水量:指种子萌动时所含最低限度的水分占种子原重的百分率(亦可用含水量表示)。
种子发芽的最低需水量,与化学成分有密切关系:高蛋白质种子>粉质种子、油质种子。
(2)温度:①三基点: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分别是指种子至少有50%能正常发芽的最低、最高温度界限;最适温度--使种子能迅速萌发并达到最高发芽百分率所处的温度。
大多数作物在15-30℃范围内均可良好发芽。
A.种子发芽的温度要求与作物的生育习性以及长期所处生态环境有关。
最低、最适、最高:耐寒性作物 0~4℃ 20~25℃ 40℃喜温性作物 6~12℃ 30~35℃ 40℃B.同一作物的不同亚种、类型甚至品种发芽的温度也会有所差异。
C.种子生理状态对萌发的温度亦有一定的影响。
处于休眠状态的作物种子发芽温度特殊而且偏窄;种子生活力和活力较低的种子适应的温度范围变小。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②变温促进发芽:目前发芽试验常采用的变温为20~30℃或15~25℃,在低温下的时间是16h,高温下的时间是8h,一天为一个变温周期。
(3)氧气(4)光(5)二氧化碳应用:设计一定试验条件保证农作物种子能正常发芽。
四、种子活力种子活力:指在广泛的田间条件下,决定种子迅速整齐出苗和成长正常幼苗潜在能力的总称。
种子生活力:指种子发芽的潜在能力或种胚具有的生命力。
通常是指一批种子中具有生命力种子数占种子总数的百分率。
(处于休眠状态的种子,其生活力可用四唑法测定)种子发芽力:指种子在适宜条件下(实验室可控制条件下)发芽并长成正常植株的能力,通常用发芽势和发芽率表示。
理解:种子活力、种子生活力、种子发芽力三者间的关系高活力的种子必定具有高的发芽力和高的生活力,具有高发芽力的种子也必定具有高的生活力;但具有生活力的种子不一定都具有发芽力,能发芽的种子活力也不一定高。
三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种子劣变的形态、生理生化机制(1)膜系统损伤及膜脂过氧化:膜漏现象严重——内含物外渗,脂质团形成,细胞器损伤。
萌发时修复能力降低——影响正常代谢。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2)营养成分的变化长期呼吸消耗,导致种胚分生组织或胚轴中营养物质缺乏,种子生活力、活力丧失。
(3)有毒物质积累:代谢的中间产物的积累使活组织中毒(4)合成能力下降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合成能力明显下降;核酸降解、合成受阻—RNA、DNA含量低,ATP生成量少(5)生理活性物质的破坏与失衡在种子劣变过程中种子发芽力与活力的关系1.种子活力和劣变的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种子劣变增强,则活力下降。
2.种子劣变是不可避免的,它从生理成熟就开始,最终活力下降程度视环境条件而异。
控制种子本身的状态和环境条件,可延缓活力降低的速度。
3.种子劣变是逐渐加深和伤害积累的结果。
在劣变期间,种子通过某些处理,可以进行修复,恢复活力,但当劣变程度很深时,种子就失去修复能力,最终丧失活力4.种子基本的变质是细胞膜、细胞器和细胞核内物质力作用能力的改变。
5.种子劣变程度较低时,即在失去发芽力之前,表现为发芽速率和生长速率及整齐度、健壮度均逐渐下降,且出苗时对环境条件的敏感性增加,即抵抗逆境能力下降。
当劣变程度较低时,对生活力和发芽影响不大,而对活力则有影响,因此可用活力测定的方法了解变质的程度。
6.种子劣变的结果表现在生产性能降低,最终和最大的危害是种子失去发芽能力。
从种子检验角度来看是失去长成正常幼苗的能力。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高活力种子在生产上有何重要意义(理解种子活力与出苗整齐度的关系;种子活力与早播的关系;种子活力与节约播种费用的关系;种子活力对产量的影响;种子活力与贮藏性能的关系。
)(1)提高田间出苗率,减少播种量。
高活力种子抵抗不良环境的能力强,其田间出苗率比低活力种子要高。
(2)抵御不良环境条件。
(3)增强对病虫害杂草竞争能力(4)抗寒力强,适于早播种。
农业生产受天气的制约,不误农时及时播种才可能有好的收成。
初春季节土壤含水量较多,早播可省去灌溉或减少灌溉用水,节约资源,降低成本(5)增加产量。
种子活力水平的高低影响田间出苗率及幼苗质量,用高活力的种子播种,田间出苗快速整齐,出苗率高且幼苗健壮,这无疑是增产保收的前提。
(6)提高种子耐储性。
未经老化的高活力种子,在损伤为零或近于零的情况下,比低活力的种子能更耐贮藏。
试述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有哪些(理解遗传基础、发育条件、种子贮藏和播种前对种子处理与种子活力水平的关系)(一)遗传因素杂种优势种皮特性子叶出土特性化学成分幼苗形态结构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7低温发芽性作物成熟期(二)种子发育过程中的环境因素1.土壤营养条件2. 母株条件3.发育成熟期间的气候条件4.种子成熟度(三)种子收获后的加工、贮藏条件1. 抗机械损伤能力2. 种子干燥损伤3. 种子贮藏环境条件各种处理措施种子提高种子活力(从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出发来答)幼苗生长特性测定:(p111-117)主要包括幼苗生长测定、幼苗评定测定、种子发芽速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测定等方法。
这类测定方法是根据高活力种子幼苗生长快、幼苗健壮、生长正常、幼苗株大和重量较重等生长特性,来评定种子活力水平的方法。
而低活力种子种子则相反。
老化试验:采用高温(40-50℃)、高湿(100%相对湿度)处理种子,加速种子老化。
四唑染色法(TTC)测定种子生活力的原理应用四唑(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无色溶液作为一种指示剂,以显示活细胞中所发生的还原过程。
有(生)活力种子胚细胞具有脱氢酶,被种子吸收的四氮溶液,参与了活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8细胞的还原作用,从脱氢酶上接受氢,被还原成红色而稳定的、不扩散的、不溶于水的三苯基甲臢。
DPNH2 + TTC → DPN + TTCH + HCl(辅酶I H2) (四唑) (辅酶I) (甲臜) (氯化氢)高活力种子胚部脱氢酶活性强,染色鲜红且面积较大。
按照胚染色组织的颜色深浅和组织特性,将种子区分为高活力、中等活力、低活力或无生命力的种子等不同等级。
除完全染色的有生活力种子和完全不染色的无生活力种子外,还可能出现一些部分染色的异常颜色或不染色的坏死组织。
常用的种子活力测定方法(1)幼苗生长特性测定;主要根据高活力种子幼苗生长快、幼苗健壮、生长正常、幼苗大、重量重,而低活力相反等生长特性,来评定种子活力的方法。
(2)逆境抗性测定;根据种子在逆境条件下,抗逆性强,经受逆境袭击仍能保持较高的发芽率,幼苗生长正常的,为高活力种子,反之为低活力种子,借此鉴别种子活力。
(3)生理生化测定;包括种子浸出液电导率的测定、四脞染色图形测定、糊粉层四脞测定、ATP含量测定等。
种子活力降低伴随种子正常生理生化特性变化、导致细胞膜透性增加、内容物外渗等。
各种活力测定方法的原理和结果鉴定标准(理解)见书p111-117用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鉴定种子质量(应用)五、种子的寿命种子的平均寿命:种子半活期(种子群体的平均寿命),从收获到半数种子存活所经历的时间或种子成熟至发芽率降至50%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