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基础教案第一章:机械制造技术概论〔4学时〕教学重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其组成第二章:金属切削的差不多知识〔20学时〕2.1工件〔1学时〕2.2工件的基准与定位〔2学时〕2.3 金属切削刀具〔4学时〕课内实训一:刀具角度刃磨及测量〔4学时〕2.4 金属切削机床〔2学时〕2.5 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差不多规律〔4学时〕2.6 金属切削过程差不多规律的应用〔3学时〕教学重点:刀具相关知识以及金属切削规律第三章:机械加工方法与装备〔10学时〕课内实训参观工厂〔2学时〕3.1车削加工〔2学时〕3.2铣削加工〔2学时〕3.3钻削、铰削与镗削加工〔2学时〕3.4磨削加工1学时3.5齿形加工1学时教学重点:各种加工方法的用途以及方法第四章: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12学时〕4.1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步骤和方法〔2学时〕4.2零件图的审查〔1学时〕4.3毛坯的确定〔1学时〕4.4定位基准的选择〔2学时〕4.5工艺路线的拟订〔2学时〕4.6确定加工余量〔1学时〕4.7工序尺寸及其公差的确定〔1学时〕4.8工艺过程经济分析〔1学时〕4.9运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1学时〕教学重点:工艺路线的拟定第五章典型零件的加工〔6学时〕5.1 轴类零件的加工〔2学时〕5.2 盘、套类零件工艺设计〔1学时〕5.3箱体零件加工工艺〔1学时〕课内实训简单零件的工艺规程设计〔2学时〕教学重点:加工路线的设计第6章机床夹具及其设计方法〔4学时〕6.1机床夹具概述〔0.5学时〕6.2车床夹具〔0.5学时〕6.3铣床夹具〔0.5学时〕6.4钻床夹具〔0.5学时〕6.5镗床夹具〔0.5学时〕6.6专用夹具设计方法〔0.5学时〕6.7专用夹具设计实例〔0.5学时〕6.8组合夹具简介〔0.5学时〕教学重点:各种夹具的设计特点第七章:机械加工质量分析与操纵〔6学时〕7.1机械加工质量概述〔0.5学时〕7.2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对加工精度的阻碍〔1学时〕7.3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对加工精度的阻碍〔1学时〕7.4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阻碍〔0.5学时〕7.5工艺残余应力对加工精度的阻碍〔0.5学时〕7.6加工误差统计分析法〔0.5学时〕7.7保证加工精度的工艺措施〔1学时〕7.8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阻碍因素及其操纵〔1学时〕教学重点:如何保证加工精度第八章机械装配工艺基础〔2学时〕8.1概述〔0.5学时〕8.2保证装配精度的工艺方法〔1学时〕8.3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0.5学时〕教学重点:如何保证装配精度第1章机械制造技术概论教学目标: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对机械制造有一个整体概念,把握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其本知识.教学重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其组成教学难点: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及其组成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时数:4学时教学内容:1.1制造与制造技术1.1.1 制造业的产生和进展制造业是将可用资源与能源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或利用的工业品或生活消费品。
机械制造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基础》教案第一讲金属的力学性能和铁碳合金(2课时)一、金属的力学性能1. 金属材料的性能1 强度2 塑性3 硬度: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4 冲击韧度冲击试验方法与原理一次冲击弯曲试验通常在摆锤式冲击试验机上进行。
冲击试验的实际意义(1)韧脆转变温度(2)衡量原材料的冶金质量和热加工产品质量疲劳强度1.疲劳概念虽然零件所承受的交变应力数值小于材料的屈服强度,但在长时间运转后也会发生断裂,这种现象称为疲劳断裂。
据。
2.疲劳曲线与疲劳极限试验证明,金属材料所受最大交变应力Rmax 愈大,则断裂前所受的循环周次N(定义为疲劳寿命)愈少,这种交变应力Rmax 与疲劳寿命N的关系曲线称疲劳曲线或S—N曲线。
工程上规定,材料经受相当循环周次不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称为疲劳极限,以符号R-1表示。
3.提高材料疲劳极限的途径二、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1.晶体的基本概念(1)、晶体(2)、晶格、晶胞、晶格常数2.常见金属的晶体结构a.体心立方晶格α-铁、铬、钼、钨、钒b.面心立方晶格γ-铁、铜、铝、镍等c.密排六方晶格铍、镁、锌、镉等3.金属的实际晶体结构(1)单晶体和多晶体概念(2)晶体缺陷3.金属的结晶(1)、纯金属结晶的条件(2)、纯金属结晶的规律(3)晶粒大小与金属力学性能的关系铁碳合金一、教学内容:合金的晶体结构合金的基本概念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铁碳合金相图1.纯铁同素异构转变:同一种元素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
当温度等外界条件变化时,晶格类型会发生转变。
2.铁碳全合金的基本组织a)液相,用符号L表示。
b)铁素体,用符号F表示c)奥氏体,用符号A表示。
d)渗碳体:它的分子式为Fe3C. e)珠光体:用符号P表示。
f)莱氏体:用符号Ld表示。
3.铁碳合金相图分析(1)简化的Fe- Fe3C相图分析根据铁碳合金的含碳量及组织的不同,可将铁碳合金分为:1)工业纯铁ωc<0.0218%。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概念、目的和意义。
2. 掌握机械制造过程中的主要工艺过程,如铸造、锻造、焊接、切削等。
3. 熟悉机械制造中的常用材料及性能。
4. 了解机械制造中的精度概念及测量方法。
5. 掌握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及生产过程组织。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技术概述1.1 机械制造技术的概念1.2 机械制造技术的目的和意义2.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2.1 铸造2.2 锻造2.3 焊接2.4 切削3. 机械制造常用材料及性能3.1 金属材料3.2 非金属材料3.3 复合材料4. 机械制造中的精度概念及测量方法4.1 精度概念4.2 常用测量方法及仪器5.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及生产过程组织5.1 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5.2 生产过程组织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过程。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产中的机械制造问题。
3.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操作和观察机械制造过程。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料。
2. 实验室设备及工具。
3. 实例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及方法的掌握。
3. 实验报告: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实验操作和观察的理解。
4. 小组讨论报告: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5. 期末考试:全面检查学生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内容6. 机械制造中的工艺参数和工艺计算6.1 工艺参数的概念与作用6.2 工艺计算的方法和步骤7. 机械制造中的工艺方案设计7.1 工艺方案设计的原则和方法7.2 工艺方案的评价和优化8. 机械制造中的工艺装备及工艺设备选择8.1 工艺装备的分类和作用8.2 工艺设备的选择依据和原则9. 机械制造中的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9.1 生产效率的提高方法9.2 生产质量的控制措施10.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10.1 发展趋势10.2 应用领域七、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中的工艺参数和工艺计算方法。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理论,包括切削力、切削热和刀具磨损。
3. 熟悉机械加工方法,包括铸造、焊接、热处理、切削和磨削等。
4. 了解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设计和优化。
5. 掌握机械制造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知识。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概述1.1 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1.2 机械制造的分类和特点2. 金属切削过程2.1 切削力2.2 切削热2.3 刀具磨损3. 机械加工方法3.1 铸造3.2 焊接3.3 热处理3.4 切削3.5 磨削4.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设计4.1 工艺过程的概念和作用4.2 工艺过程的设计原则4.3 工艺过程的优化5. 机械制造质量控制5.1 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5.2 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5.3 质量控制的实施和持续改进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分析实例。
2. 互动:提问、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实践:参观实验室或工厂,观察和了解实际操作过程。
4.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机械制造工艺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2.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动画等。
3. 实验室或工厂:实地观察和操作。
4. 网络资源:相关网站、论坛、论文等。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讨论等。
2. 考试成绩:笔试、实际操作等。
3. 综合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团队协作等。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40课时,包括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
2. 授课方式:课堂讲授与实践相结合。
3. 实践环节:参观工厂或实验室,进行实地操作。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理论。
各种机械加工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的设计和优化。
机械制造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2. 教学难点:切削力的计算和控制。
切削热的产生和处理。
刀具磨损的机理和补偿。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第一章:机械制造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流程。
掌握机械制造的主要工艺方法和工艺系统。
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机械制造业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机械制造的分类:批量生产、单件生产和自动化生产。
机械制造的流程:设计、加工、装配和检测。
机械制造的主要工艺方法:铸造、焊接、切割、铣削、磨削等。
机械制造的工艺系统:机床、刀具、夹具、量具等。
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字化制造、精密加工、绿色制造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介绍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室实践,讲解机械制造的工艺方法和工艺系统。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机械制造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1.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对机械制造基本概念的理解。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机械制造流程图和工艺路线图。
实验室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系统的掌握情况。
第二章:机械加工工艺2.1 教学目标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理解机械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计算方法。
熟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和执行。
2.2 教学内容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机械加工工艺的定义、作用和重要性。
机械加工工艺的分类:常规加工、特种加工和复合加工。
机械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计算:切削参数、热处理参数等。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工艺路线、工艺参数、工艺条件等。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执行:加工顺序、工艺过程、质量控制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介绍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通过实验室实践,讲解机械加工工艺参数的选择和计算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2.4 教学评估课堂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对机械加工工艺基本概念的理解。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计算机械加工工艺参数并制定工艺规程。
实验室实践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教案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过程。
(2)培养学生掌握机械制造中的常用加工方法和技术。
(3)使学生了解机械制造中的精度、质量和生产率等基本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讲解、示范和实验等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机械制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使学生认识到机械制造技术在现代工程中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机械制造的定义、目的、分类和特点。
2. 机械制造工艺过程:加工方法、顺序、路线、夹具和刀具等。
3. 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和技术:铸造、焊接、切削、磨削、钻孔、铰孔、镗孔等。
4. 机械制造中的精度: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粗糙度等。
5. 机械制造中的质量与生产率:质量控制、生产率提高、工艺优化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和工艺过程。
(2)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和技术。
(3)机械制造中的精度、质量和生产率等基本问题。
2. 教学难点:(1)机械制造工艺过程中的夹具、刀具选用。
(2)机械制造中的精度计算和控制。
(3)机械制造工艺优化和生产率提高。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采用讲解、示范、实验、讨论等教学方法。
(2)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讲解机械制造技术。
(3)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手段:(1)采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图表等教学辅助材料。
(2)实验室实践,让学生亲手操作机械制造设备。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拓宽知识面。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1)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2)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期中考试等。
2. 评价内容:(1)机械制造基本概念和工艺过程的掌握程度。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教案第一章:机械制造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步骤。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2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机械、制造、机械制造等。
机械制造的分类:批量生产、单件生产、成套生产等。
机械制造的特点:精度、表面质量、强度等。
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步骤:设计、加工、装配、检测等。
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步骤。
采用课堂讨论法,讨论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1.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机械制造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机械制造过程的基本步骤的案例分析。
第二章:机械制造工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方法。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选用原则。
2.2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工艺、工艺路线、工艺参数等。
机械制造工艺的分类:铸造、焊接、热处理、机加工等。
机械制造工艺的特点:加工质量、加工效率、加工成本等。
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方法:切削、磨削、抛光等。
机械制造工艺的选用原则:工艺可行性、工艺经济性、工艺稳定性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采用实验法,演示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机械制造工艺的选用原则。
2.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对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
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机械制造工艺的选用原则的案例分析。
第三章:机械制造装备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装备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让学生掌握机械制造装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装备的发展趋势。
3.2 教学内容机械制造装备的基本概念:机床、工具、夹具等。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教案

《机械制造基础》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过程和分类;(2)掌握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3)熟悉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常见的机械制造方法;(4)了解机械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等基本要求。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对机械制造工程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2)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的发展趋势;(3)利用实验、实习等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对机械制造过程的感性认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敬业精神;(2)增强学生团队协作、创新意识;(3)提高学生对机械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性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过程和分类;2. 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3. 铸造、锻造、焊接、热处理等常见的机械制造方法;4. 机械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等基本要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过程和分类;(2)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3)常见的机械制造方法及其特点;(4)机械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等基本要求。
2. 教学难点:(1)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2)机械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的计算与控制;(3)机械制造工艺的优化。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案例教学法:分析实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实验教学法: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4. 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机械制造实例,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过程和分类;3. 分析实例:分析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应用,讲解常见的机械制造方法及其特点;4.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加深对机械加工精度、表面质量等基本要求的理解,并进行小组讨论;6.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实践环节:安排实验或实习,让学生亲身体验机械制造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学进度计划
系(部)机电系学年第学期
》
主讲教师签字:课程管理教研室主任签字:
课程管理系(部)主任签字:
20 年月日注:1、“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办法”一栏要填上考试还是考查,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所占比例等有关事项。
2、此表一式二份(一份任课教师留存、一份交课程管理系部存档)。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年月日第节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
/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
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年月日第节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
山西工程技术学院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