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人员的备忘录

合集下载

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备忘录第1号

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备忘录第1号

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备忘录第1号特别提示:本备忘录不是对有关法律、法规、准则、规章和规则的补充解释,仅为上市公司做好新旧会计准则衔接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

“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协调小组”针对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过程中提出的部分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以下事项的会计处理原则形成结论性意见,请各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参照执行。

一、上市公司跨年度发生的资产购买、出售、置换交易时如何编制“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如果上述交易根据现行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可以在2006年度予以确认,则公司应在2006年财务报表中反映上述交易,同时,公司还应根据136号文有关要求编制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反之,公司应在2007年度根据新会计准则确认上述交易并反映在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中,同时,公司还应在2006年度财务报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部分中详细披露相关交易事项的进展情况及其影响。

二、长期股权投资对于部分派出机构提出的长期股权投资有关会计问题,会议确定如下事项:(一)公司对全资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按照成本法在母公司个别报表中进行核算;(二)上市公司在2006年度收购潜在控股股东所属子公司股权,潜在控股股东在2007年度完成过户,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上市公司在首次执行日应将上述长期股权投资划分为《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5条第(二)项中的“除上述(一)以外的其他采用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并按照其规定进行会计核算;(三)公司在个别报表中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按照成本法进行核算,如果子公司发生大幅亏损,则表明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出现了减值迹象;公司应在个别报表中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8 号—资产减值》的有关规定进行减值测试,如发生减值,公司应在个别报表中对该项长期股权投资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四)在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过程中,如果公司无法取得联营企业、合营企业会计政策的详细资料,则公司与被投资单位之间的关系不能被认定为重大影响、共同控制,公司应对该项权益性投资重新进行分类并确定其核算方法。

备忘录范本

备忘录范本

备忘录范本1.中文备忘录怎么写备忘录一、概述备忘录是一种录以备忘的公文。

在公文函件中,它的等级是比较低的,主要用来提醒、督促对方,或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或看法。

在业务上,它一般用来补充正式文件的不足。

它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项:书端(Heading);收文人的姓名、头衔、地址(Addressee'sName,Title,Address); 称呼(Salutation);事因(Subject);正文(Body);结束语(ComplimentaryClose);署名(Signature)。

二、注意事项书端部分包括发文机关的名称、地址、发文日期,有的还包括电报挂号、电传号、电话号码等。

许多机关有自己特制的信笺,在写书端时,其格式和标点符号的使用与一般信件的相同。

收文人(或收文单位)的姓名、头衔、地址一项写在左上角编号处的下面,其格式与书信的写法相同。

称呼从左边顶格写起,对一般机关、团体的负责人一般用DearSir,对政府官员可用Sir。

“事因”一项目前采用得较少。

它可放在称呼语之前,也可放在其后,前面可加Re或Docket,Subject。

如果此项写在称呼语之前,多从左边的顶格写起;若放在称呼语之后,一般写在信笺正中。

它多采用不完整的句子,只需很少几个词,甚至一个词,目的在于使收文人对文中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便于及时处理。

正文、结束语和署名等项与一般信件的格式相同。

2.备忘录的记录格式应该怎么写备忘录是一种录以备忘的公文.在公文函件中,它的等级是比较低的,主要用来提醒、督促对方,或就某个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或看法.在业务上,它一般用来补充正式文件的不足.它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项:书端(Heading);收文人的姓名、头衔、地址(Addressee'sName,Title,Address); 称呼(Salutation);事因(Subject);正文(Body);结束语(ComplimentaryClose);署名(Signature).日事清是以GTD时间管理方法为主导的管理工具,收集、整理、组织、回顾、执行,让你每天的日程管理安排都会井井有条。

财务审计备忘清单

财务审计备忘清单

财务审计备忘清单---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财务审计备忘录,列出了在进行财务审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步骤。

本备忘清单可帮助审计师和相关工作人员在财务审计中保持一致和有条理的工作风格。

2. 审计前准备- 根据审计范围和目标,编制审计计划和时间表。

- 确定审计师和团队成员的角色和职责。

- 准备必要的审计工具和软件,并确保其可用性。

- 定义审计工作基准和标准,以确保审计过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了解被审计的实体- 详细了解被审计实体的业务模型和财务报告体系。

- 熟悉被审计实体的会计政策和程序。

- 了解与被审计实体相关的法规和法律要求。

- 调查被审实体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机制。

4. 收集和审查相关文件和记录- 获取被审计实体的财务报表、会计记录和其他相关文件。

- 审查被审计实体的财务报表和会计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检查与被审计实体相关的合同、资金往来记录和其他重要文件。

- 将审计所需的文档和记录进行分类和整理,以备审计使用。

5. 进行实地考察和采访- 安排实地考察并了解被审实体的实际操作情况。

- 与被审实体的管理层和工作人员进行面谈,收集必要的信息。

- 与被审实体的相关方进行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 记录实地考察和采访过程中的关键点和发现。

6. 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 对被审计实体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比较。

- 评估被审实体的财务风险和潜在问题。

- 确定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和重要事项。

-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调整审计计划和重点。

7. 进行审计测试和程序- 设计和实施财务审计的测试和程序。

- 对被审计实体的财务记录进行抽样和检查。

- 根据审计标准和要求,验证财务报表和账目的准确性。

- 记录审计测试和程序的结果和结论。

8. 编写审计意见和报告- 根据审计结果,编制审计报告,并附上审计意见。

- 将审计发现和建议进行整理和总结。

- 使用清晰明了的语言,陈述审计结果和发现。

- 在审计报告中提供相关的推荐和改进建议。

【实务基础】发票开具规定和特殊要求备忘录(老会计人的经验)

【实务基础】发票开具规定和特殊要求备忘录(老会计人的经验)

【实务基础】发票开具规定和特殊要求备忘录(老会计人的经验)发票的开具几乎涉及到所有的发生生产经营行为的单位和个人,包括自行开具发票和到税务机关代开发票。

对于发票的开具除了一般性规定外,对一些特殊性企业、行业等有一些特殊性的规定。

应该说发票的开具是有严格的规定,没有按照规定开具,可能需要承担不合规发票带来的税收风险,比如:可能在所得税税前不能扣除、不得作为增值税抵扣进项税额凭证、土地增值税计算时不得扣除等等。

本文对开具发票的一些规定进行了梳理。

一、发票开具的基本规定(一)发票管理办法的一般性规定1.开具使用范围和时间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87号)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国家税务总局令第37号)规定,销售商品、提供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对外发生经营业务收取款项,收款方应当向付款方开具发票;特殊情况下,由付款方向收款方开具发票。

目前,付款方开具主要是农产品收购和国网公司收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电力产品。

任何单位和个人开具发票的时间必须在发生经营业务确认营业收入的时候。

未发生经营业务一律不准开具发票。

因此,在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中,有先开具发票的,按照发票开具日期为增值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规定。

对于这一点的理解,笔者一叶税舟认为应当相互印证着看,并不是说可以随意地,没有时间限制地先开具发票,否则在完全还没有发生经营业务的情况下,有可能涉嫌虚开发票行为。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有下列虚开发票行为:为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让他人为自己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介绍他人开具与实际经营业务情况不符的发票。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将承担比较严重的法律后果,很容易触犯刑法,追究刑责。

2.开具的基本要求开具发票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

开具发票应当使用中文。

2008年IASB与FASB关于会计趋同的谅解备忘录

2008年IASB与FASB关于会计趋同的谅解备忘录

Completing the February 2006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A progress report and timetable for completionSeptember 2008After their joint meeting in September 2002, the U.S. Financi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FASB) and the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 (IASB) issued the Norwalk Agreement, in which they “each acknowledged their commitment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quality, compatible accounting standards that could be used for both domestic and cross-border financial reporting. At that meeting, the FASB and the IASB pledged to use their best efforts (a) to make their existing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fully compatible as soon as is practicable and (b) to co-ordinate their future work programmes to ensure that once achieved, compatibility is maintained.”At their meetings in April and October 2005, the FASB and the IASB reaffirmed that development of a common set of high quality global standards remains a strategic priority of both the FASB and the IASB.In February 2006, the FASB and IASB issued a Memorandum of Understanding (MoU). The MoU set forth the relative priorities within the FASB-IASB joint work programme in the form of specific milestones to be reached by 2008. That MoU was based on three principles:•Convergence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can best be achieve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quality, common standards over time.•Trying to eliminat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standards that are in need of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s not the best use of the FASB’s and the IASB’s resources—instead, a new common standard should be developed that improves the financial information reported to investors.•Serving the needs of investors means that the Boards should seek convergence by replacing standards in need of improvement with jointly developed new standards.Based on the progress achieved by the Boards through 2007 and other factors, the SEC removed the reconciliation requirement for non-U.S. companies that are registered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use IFRSs as issued by the IASB.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is proposing that the European Union eliminate the possible need for U.S. companies with securities registered in European capital markets and with financial information prepared in accordance with U.S. GAAP to reconcile their accounts to IFRSs or provide other compensating disclosures. Additionally, a number of countries have adopted IFRSs on the basis that companies using IFRSs would be able to access capital more efficiently in the major economies throughout the world, which is now possible.In developing the MoU published in 2006, the Boards agreed on priorities and established milestones only to 2008, even though they knew that many of the major standards level projects would not be complete by that date. At their joint meeting in April 2008, the Boards again affirmed their commitment to developing common, high quality standards,and agreed on a pathway to completing the MoU projects, including projected completion dates.The following is a description of the agreed-upon pathway for completing the MoU projects that discusses separately short-term convergence projects and major joint projects. Also described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ose MoU projects and the joint conceptual framework project, which is not formally part of the MoU work plan.Short-term ConvergenceThe MoU set the goal of concluding by 2008 whether major differences in a few focused areas should be eliminated through one or more short-term projects and, if so, completing or substantially completing work in those areas. The status of those short-term projects follows:•Projects completed: The FASB and the IASB issued standards on a number of short-term convergence projects. Bringing U.S. GAAP into line with IFRSs, the FASB issued new or amended standards that introduced a fair value option (SFAS 159) and adopted the IFRS approach to accounting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ssets acquired in a business combination (SFAS 141R). Converging IFRSs with U.S. GAAP, the IASB published new standards on borrowing costs (IAS 23 revised) and segment reporting (IFRS 8).•Ongoing short-term convergence:The IASB published an Exposure Draft on joint arrangements (joint ventures) in September 2007. The IASB has begun considering the comments to the proposal soon and expects to release a final standard at the beginning of 2009. The IASB plans to publish a proposed standard on income taxes that would improve IAS 12, Income Taxes, and eliminate certain differences between IFRSs and U.S. GAAP.The FASB plans to publish proposed standards on accounting and reporting for subsequent events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08. In the second half of 2008, the FASB will review its strategy for short-term convergence projects in light of the possibility that some or all U.S. public companies might be permitted or required to adopt IFRS at some future date. As part of that review, it will solicit input from U.S. constituents by issuing an Invitation to Comment containing the IASB’s proposed replacement of IAS 12. At the conclusion of that review, it will decide whether to undertake projects that would eliminate differences in the accounting for taxes, investment properties, an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by adopting the relevant IFRS standards (IAS 12, as revised, IAS 40, and IAS 38).•Short-term convergence work deferred: The Boards have chosen to defer completing projects on government grants and impairment until other work is complete.Major Joint ProjectsThe MoU published in February 2006 set forth milestones to be achieved on major joint projects by 2008. At their April 2008 joint meeting, the Boards agreed on priorities and milestones to be achieved on those projects by 2011. The Boards also agreed that the goal of joint projects is to produce common, principles-based standards, subject to the required due process.In seven of the 11 areas identified by the MoU, the Boards have either completed a common standard, reached similar conclusions, or are currently working jointly to develop a common, high quality standard. In the other four areas, the Boards ar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developing their approach to the topic to address immediate areas of concern. Both Boards are following each other’s progress to minimize differences in the near term and ease development of common standards over the longer term. For example, each Board is working separately to deliver timely improvements to their standards on consolidations and derecognition in response to the credit crisis. At the same time, both Boards will work together in 2008 to develop an approach that will ultimately lead to a common standard.Convergence topic Progress expected tobe achieved by 2008,as stated in the 2006MOUCurrent status EstimatedcompletiondateNext step(s)1.Businesscombinations To have issued convergedstandards (projected for2007), the contents andeffective dates of which tobe determined after takingfull account of commentsreceived in response to theExposure Drafts.Project completedand commonstandards werepublished.Projectcompleted in2007. FAS141R wasissued in 2007.The revisions toIFRS 3 wereissued in 2008.Post-implementationreview after the revisedstandards have beenapplied for two years[review planned for thefirst half of 2012]2.Financialinstruments(replacementof existingstandards) To have issued one ormore due processdocuments relating to theaccounting for financialinstruments.IASB: Discussionpaper published in2008.FASB: Invitationto commentpublished on IASBdiscussion paper.FASB issuedExposure Draft tosimplify hedgeaccounting in mid-2008.To bedeterminedDecision by late 2008regarding the nature andscope of any proposedimprovements to U.S.GAAP and IFRS, afterconsidering comments onthe IASB discussion paperand on the FASB ExposureDraft to simplify hedgeaccounting.3.Financialstatement To have issued one ormore due processIASB: Issued arevision to IAS 12011 Preliminaryviews/discussion paper inpresentation documents on the fullrange of topics in thisproject. in 2007. JointBoard deliberationsare on-going.third quarter of 20084.Intangibleassets To have considered theresults of the IASB’sresearch project and madea decision about the scopeand timing of a potentialagenda project.Inactive—theBoards decided in2007 not to add aproject to theirjoint agendaNot part of theactive agenda.Not part of the activeagenda.5.Leases To have considered andmade a decision about thescope and timing of apotential agenda project. Project added tothe joint agenda.Board deliberationsare ongoing.2011 Preliminaryviews/discussion paper tobe published in the secondhalf of 20086.Liabilities andequitydistinctions To have issued one ormore due processdocuments relating to aproposed standard.Preliminaryviews/discussionpaper published inthe first half of2008.2011 Exposure Draft in 20097.Revenuerecognition To have issued one ormore due processdocuments relating to aproposed comprehensivestandard.Joint Boarddeliberations areon-going.2011 Preliminaryviews/discussion paper tobe published in fourthquarter of 2008.Convergence topic Progressexpected to beachieved by2008, as statedin the 2006 MOUCurrent status EstimatedcompletiondateNext step(s)8.Consolidations To implement workaimed at thecompleteddevelopment ofconverged standardsas a matter of highpriority. Both Boards topublish ExposureDrafts in 2008.Both Boards toissue Finalstandards in2009-2010.Decision in 2008 on astrategy to develop acommon standard.9.Derecognition To have issued a dueprocess documentrelating to the resultsof staff researchefforts. Both Boards topublish ExposureDrafts in 2008 orearly 2009.Both Boards toissue Finalstandards in2009-2010.Decision in 2008 on astrategy to develop acommon standard.10.Fair valuemeasurement To have issuedconverged guidanceaimed at providingconsistency in theapplication ofexisting fair valueFASB: Completedstandard.IASB: IssuedDiscussion Paper in2007. Boarddeliberations areFASB: Standardissued in 2006.IASB: 2010IASB: Exposure Draft infirst half of 2009FASB: Review FAS 157 inlight of IASB’sdeliberations.requirements. ongoing.11.Post-employmentbenefits(includingpensions) To have issued oneor more due processdocuments relatingto a proposedstandard.FASB: Completedfirst stage ofFASB-definedprojectIASB: Discussionpaper issued inMarch 2008IASB: 2011 IASB: Exposure draft in2009, followingconsideration of commentson discussion paperConceptual FrameworkIn setting this work programme initially in 2006 and again in updating the timetable in 2008, the Boards noted that the major joint projects will take account of the ongoing work of the FASB and the IASB on their joint project to improve and to bring about convergence of their respective Conceptual Frameworks. When updating the timetable in 2008, the Boards highlighted their continuing efforts to address, as part of the joint concepts project, issues relating to the range of measurement attributes (including cost and fair value) used in accounting standards.Acknowledging Consultation RequirementsThe FASB and the IASB also recognise the need to undertake this work in a manner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their established due process, including consultation with interested parties on their ongoing joint efforts before reaching conclusions. Therefore, the timetable for completion is subject to change depending on input received throughout a project’s development.Staggering of Effective DatesBoth Boards recognise that the work plan above anticipates the completion of several projects in 2010 and 2011. The Boards will consider staggering effective dates of standards to ensure an orderly transition to new standards. Consistent with its current practice, the IASB will consider permitting early adoption of its standards.Other Topics Not on the MoU Work ProgrammeThe FASB and the IASB note that their work programmes (including their joint work programme) are not limited to the items listed above, but remain committed to completing the MoU projects because they represent a significant step toward the goal of a common set of high quality standards. Both Boards place priority on the topics set out in the MoU, but will continue to devote resources, as appropriate, to other active projects and respond to other market demands.。

财务会计中的重要概念和原则

财务会计中的重要概念和原则

财务会计中的重要概念和原则财务会计是一门重要的会计学科,它通过记录、报告和分析公司的财务信息,为内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

在财务会计领域,存在着一些重要的概念和原则,它们对于准确、规范和可比的财务报告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财务会计中的几个重要概念和原则。

一、货币计量原则货币计量原则是财务会计的基础,它指出财务会计应该使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

这意味着所有的财务交易和事件都应该以货币形式进行记录和报告。

货币计量原则使得不同时间和地点的财务信息可以进行比较和分析,为决策提供了基础。

二、实体概念实体概念是指企业在财务会计中应该作为一个独立实体进行记账和报告。

根据实体概念,企业的财务信息应该与业主的个人财务信息相分离,即使是个人财务信息也应该与企业的财务信息相分离。

这样可以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三、持续经营原则持续经营原则是指企业应该基于持续经营的前提编制财务报表。

持续经营原则假定企业将会继续正常经营下去,因此财务报表应该反映这一前提,并且不应该包含企业关闭或破产的相关信息。

持续经营原则能够为利益相关者提供一个有效的决策依据。

四、例外原则例外原则是财务会计中的一项重要原则,它要求财务报表应该按照例外的方式披露所有重要的财务信息。

这意味着只有当某个项目或交易与决策有关时,才需要在财务报表中进行披露。

例外原则可以增加财务报表的可读性和清晰度。

五、备忘录记录原则备忘录记录原则要求财务会计应该对所有重要事项进行备忘录记录,以便追溯和核查。

财务报表应该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并且能够为利益相关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情况的准确信息。

备忘录记录原则可以确保财务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六、成本原则成本原则是财务会计中的一个基本原则,它要求财务报表应该按照成本进行记录和报告,而不是按照市场价值或替代成本进行计量。

成本原则确保了财务报表的客观性和可比性,使得不同企业的财务信息可以进行比较。

七、真实和公正原则真实和公正原则是财务会计的核心原则之一,它强调财务报表应该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会计工作日志

会计工作日志

会计工作日志一、日志概述会计工作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记录大量的财务数据,处理财务信息和编制财务报表。

通过记录和分析这些数据,可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会计工作日志是会计人员记录和总结工作内容的一种工作方式,通过日记、备忘录等形式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进行记录,以便日后查找和参考。

二、日志内容1. 每日工作记录会计人员可以按照每日的日期顺序,记录当天的工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收入和支出的记录、财务凭证的填制、财务报表的编制、对账和结账等日常工作。

这部分内容需要详细记录工作的具体细节,以便未来查询和审阅。

2. 问题与解决方案记录会计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如账目不平衡、财务数据错误、税务政策变化等等。

在日志中,会计人员可以记录下遇到的问题,并详细描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解决问题所花费的时间。

3. 专业知识学习记录会计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财务会计知识,因此可以将学习情况记录在日志中,包括参加的培训、阅读的财务会计书籍、或者在工作中遇到的新的财务会计问题和解决方法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总结自己的学习经验,不断提高专业素养。

4. 重要事件记录会计工作中会涉及一些重要的财务事件,比如年终审计、税务检查、新项目投资等等。

这些事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记录在日志中,包括事件的时间、经过和处理结果等。

5. 工作心得和思考会计工作是一个需要细心、耐心和专业的职业,对待工作需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在日志中,会计人员可以记录下自己在工作中的心得和感悟,也可以对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做一些思考和总结,以此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和思维能力。

三、日志格式示例日期:2023年8月1日工作内容:今天主要进行了财务凭证的填制工作,包括收入、支出和转账等业务的凭证处理。

同时对上月财务报表进行了复核,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问题与解决方案记录:遇到一个销账错误的情况,通过对账和对比找到问题源头,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

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36号

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36号

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36号——对外提供财务资助(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管理部 2011年6月29日制定、2013年10月30日修订)为促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高,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提供财务资助行为,根据《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本所《股票上市规则》、《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备忘录。

一、本备忘录所称“对外提供财务资助”,是指上市公司有偿或无偿对外提供资金、委托贷款等行为,但下列情况除外:(一)提供财务资助行为属于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活动;(二)资助对象为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持股比例超过50%的控股子公司。

上市公司向与关联人共同投资形成的控股子公司提供财务资助的,参照本备忘录的规定执行。

二、上市公司对外提供财务资助,应当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上市公司应当建立健全对外提供财务资助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关于对外提供财务资助的审批权限、审议程序及违规责任追究机制,采取充分、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

三、上市公司不得为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提供财务资助。

上市公司为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提供财务资助,且该子公司、参股公司的其他少数股东中一个或多个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的,上述关联股东应当按出资比例提供同等条件的财务资助。

上市公司为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提供财务资助,且该子公司、参股公司的其他股东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以外的其他关联人的,上述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的其他股东原则上应当按出资比例提供同等条件的财务资助。

四、上市公司为关联人(不包括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人)提供财务资助的,应当提交股东大会审议,关联股东在股东大会审议该事项时应当回避表决。

五、上市公司董事会审议对外提供财务资助事项时,应当经出席董事会会议的三分之二以上的董事同意并作出决议。

备忘录的格式和范文

备忘录的格式和范文

备忘录的格式和范文备忘录(Memo)是一种常见的商业文书,用于在组织内部传递信息,通常包含了对特定问题、任务或决策的简要记录和说明。

以下是备忘录的一般格式和一个简单的范例:一、备忘录格式1.标题:在备忘录的开头写上一个简洁而明确的标题,以便读者能够迅速了解备忘录的主题。

2.日期:在标题下方写上备忘录的日期,以便读者知道备忘录的时间背景。

3.发件人和收件人信息:在备忘录的开头,注明发件人和收件人的姓名、职务和日期。

4.正文:正文部分包含备忘录的具体内容。

段落要简洁明了,使用清晰的语言,突出重点。

5.结论或建议:如果备忘录的目的是提出建议或得出结论,可以在结尾部分明确指出。

6.附件:如果有附件需要参考,可以在备忘录末尾注明,并在正文中提及。

7.签名:备忘录的最后留有发件人的签名或署名,确保备忘录的真实性和权威性。

二、备忘录范文公司备忘录日期:2024年1月10日发件人:[你的姓名、职务]收件人:[收件人的姓名、职务]主题:新年度销售计划尊敬的各位,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我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销售计划。

根据最近的市场分析和客户反馈,我们制定了一份全面的销售策略,以提高我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具体计划包括:1. 产品创新:推出一系列新产品,以满足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2. 市场拓展:扩大我们的市场份额,重点关注新兴市场和潜在客户群体。

3.客户服务升级:加强客户服务团队,提高客户满意度。

请各位部门经理在接下来的两周内回馈您的想法和建议,我们将在随后的会议中进一步讨论和完善这一计划。

谢谢大家的合作![你的签名][你的职务][公司名称]。

备忘录范本(非常正规时用)

备忘录范本(非常正规时用)

备忘录范本(非常正规时用)备忘录甲方:乙方:本备忘录于年月日在签订。

甲方,一家根据中国法律成立并存续的,法定地址位于;与乙方,一家根据法律成立并存续的,法定地址位于;甲方和乙方以下单独称为“一方”,合成为“双方”。

前言(鉴于)1.甲方情况简介2.乙方情况简介3.双方拟从事的交易情况简介4.双方同意,在本项目实施前,双方需各自取得公司内部所有必要批准以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合同(以下统称“项目合同”)。

项目合同具体条款待双方协商达成一致。

5.双方希望通过本备忘录记录本项目目前的状况,本项目具体内容经过随后谈判由双方签署的项目合同最终确定。

基于上述事实,双方特达成协议如下:1.双方已达成初步谅解的事项1.11.22.双方需要进一步磋商的事项2.12.23. 双方签订备忘录以后应采取的行动3.13.24.保密资料4.1本备忘录签署前以及在本备忘录有效期内,一方(“披露方”)曾经或可能不时向对方(“受方”)披露该方的商业、营销、技术、科学或其他资料,这些资料在披露当时被指定为保密资料(或类似标注),或者在保密的情况下披露,或者经双方的合理商业判断为保密资料(“保密资料”)。

在本备忘录有效期内以及随后年(月)内,受方必须:A对保密资料进行保密;B不得用于除本备忘录明确规定的目的外其它目的;C除为履行其职责而确有必要知悉保密资料的该方雇员(或其关联机构、该方律师、会计师或其他顾问人员)外,不向其他任何人披露,且上述人员须签署书面保密协议,其中保密义务的严格程度不得低于本第条的规定。

4.2上述第4.1条的条款对以下资料不适用:A受方有在披露方向其披露前存在的书面记录证明其已经掌握;B并非由于受方违反本备忘录而已经或者在将来键入公共领域;或C受方从对该信息无保密义务的第三方获得。

4.3本备忘录期满或终止后,受方应(1)向对方归还(或经对方要求销毁)包含对方保密资料的所有材料(含复印件),并且(2)在对方提出此项要求后十日内向对方书面保证已经归还或销毁上述材料。

备忘录范本参考

备忘录范本参考

备忘录范本(fànběn)参考甲方:乙方:本备忘录于年月日在签订(qiāndìng)。

甲方,一家根据中国法律成立(chénglì)并存续的,法定(fǎdìng)地址位于;与乙方,一家(yī jiā)根据法律成立并存续的,法定地址位于;甲方和乙方以下单独称为“一方”,合成为“双方”。

前言(鉴于)1.甲方情况简介2.乙方情况简介3.双方拟从事的交易情况简介4.双方同意,在本项目实施前,双方需各自取得公司内部所有必要批准以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合同(以下统称“项目合同”)。

项目合同具体条款待双方协商达成一致。

5.双方希望通过本备忘录记录本项目目前的状况,本项目具体内容经过随后谈判由双方签署的项目合同最终确定。

基于上述事实,双方特达成协议如下:1.双方已达成初步(chūbù)谅解的事项1.11.22.双方需要(xūyào)进一步磋商的事项2.12.23.双方签订(qiāndìng)备忘录以后应采取的行动3.13.24.保密(bǎo mì)资料4.1本备忘录签署(qiānshǔ)前以及在本备忘录有效期内,一方(“披露方”)曾经或可能不时向对方(“受方”)披露该方的商业、营销、技术、科学或其他资料,这些资料在披露当时被指定为保密资料(或类似标注),或者在保密的情况下披露,或者经双方的合理商业判断为保密资料(“保密资料”)。

在本备忘录有效期内以及随后年(月)内,受方必须:A对保密资料进行保密;B不得用于除本备忘录明确规定的目的外其它目的;C除为履行其职责而确有必要知悉保密资料的该方雇员(或其关联机构、该方律师、会计师或其他顾问人员)外,不向其他任何人披露,且上述人员须签署书面保密协议,其中保密义务的严格程度不得低于本第条的规定。

4.2上述第4.1条的条款对以下资料不适用:A受方有在披露(pī lù)方向其披露前存在的书面记录证明其已经掌握;B并非由于受方违反本备忘录而已经(yǐ jing)或者在将来键入公共领域;或C受方从对该信息(xìnxī)无保密义务的第三方获得。

关于对会计领域违法失信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

关于对会计领域违法失信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

关于对会计领域违法失信
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
健全会计人员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包
4 戒的合作备忘录
多选 括( )。
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和推广,能够促进各
关于对会计领域违法失信
类社会主体的( )使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
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
处受限,有利于建立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和社
5 戒的合作备忘录
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
的,依法提出其( )。实施单位:央组织部、
2 戒的合作备忘录
单选 国资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
关于对会计领域违法失信
运行机制是保障社会信用体系各系统协调运行的制
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
度基础。其中,( )直接作用于各个社会主体信
3 戒的合作备忘录
单选 用行为,是社会信用体系运行的核心机制。
答案解析2 答案解析3 题干2
AB
【答案】AB
ABCD 【答案】ABCD
B
【答案】正确
B
【答案】正确
B
【答案】正确
【答案】错误
【解析】相关单位向财政部提供的会计领域违法失 效力期限
信当事人信息,以及财政部向各单位提供的会计领 的,不再
域违法失信当事人的违法失信信息,应注明决定作 实施联合
出的日期及效力期限,有关单位根据各自的法定职 惩戒。故
查可核
的共享机制

D.违背诚实信用原则
A.罚款、限制从事会计工
C.通过财政部网站、“信
作、追究刑事责任等惩戒 B.记入会计从业人员信用 用中国”网站及其他主要 D.限制取得相关从业任职
措施
档案
新闻网站向社会公布 资格,限制获得认证证书

总帐会计备忘录

总帐会计备忘录

总帐会计、现金会计备忘录每月底之前,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抵扣联要认证,最好20日前认证一次,若有不符事项及时退回,重新再开具合格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意密码区不可折叠,不可涂改有污迹)­每月1日(各地抄税日按照当地国税部门要求办),一般纳税人要抄税。

­每月5日之前,一般纳税人要报税。

­每月10日之前,纳税申报(国税、地税,一个都不能少。

若有运费税,先向国税申报运费税抵扣报表)。

一般纳税人远程电子申报;小规模纳税人,电话申报,按12366,根据提示音进行纳税申报。

纸制报表一个季度送一次,一式三份。

­申报个人所得税不要忘了带上工资明细表复印件。

­每月8日之前报送统计报表给市统计局。

­4月15日、7月15日、10月15日、1月15日前申报上季度企业所得税。

­2月15日以前申报上年度企业所得税,先要通过审计部门审查。

­2月15日以前要记着地税的上年度自核自缴工作,同时要注意国税有没有这一要求。

­每季度结束后的10日内要申报按销售额计算交纳的“水利基金。

”­4月份要申报按职工人数和单位定额计算交纳的“水利基金”.­5月份要申报按4月份的工资计算交纳的“在职职工教育费附加”。

­“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于3、6、9、12月10日前在市地税申报各季度税金。

­“车船使用税”在交养路费时收取。

­防洪基金按照收入的0.1%收取,一年分两次收取。

­副食品基金按照职工人数*24元收取。

­残疾人“保障金”按照本市上年职工平均工资*1.6%*人数­一般纳税人CA数字证书服务费500元,增值税开票系统维护费480元,远程电子申报系统480元。

按年收取。

­工会经费按照工会经费提取比例的40%上缴市总工会。

­如果你是地方企业,可能还要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会计怎么自己干活的

会计怎么自己干活的

会计怎么自己干活的一、会计如何自己干活作为会计师,要想在工作中取得成果,就必须掌握一些能够帮助自己提高效率的方法和技巧。

下面就以自己多年的从业经验,以及一些同事的经验,来总结一下会计如何自己干活。

1. 认真备忘录,跟踪所有事项会计在日常工作中要处理大量的工作任务,对于这些工作任务,有些可以立即处理,而有些则不能立即处理,需要记录下来,并设立一个时限。

此时备忘录就派上了用场。

会计可以把备忘录用笔写下来,也可以使用手机、电脑等工具提醒自己。

比如,有些事情可以统计到月底,需要设定一个时间节点来提醒自己。

有些事情需要和他人沟通,也需要设定一个时间节点来提醒自己跟进,确保按计划顺利完成。

2. 建立自己的工作系统在会计工作中,一般可以按企业财务工作流程来建立自己的工作系统,这样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会计可以把所有工作任务按照优先级分类,然后按照时间节点编列成工作计划。

关键性的工作任务可以设置提醒,以免漏掉任何一个重要事项。

一些长期性的工作任务也可以加入到工作系统中,每天抽时间来处理。

这样在处理工作任务时,可以更有条理性、更高效率地完成工作。

3. 工作前做好功课,加快处理速度在开始具体工作之前,会计可以先做些功课,以加快日后的工作进度。

这种做法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更好地准备好所需的材料。

比如,要查找某年度的交通费用,可以通过查找会议文件等资料来了解相关情况,再将搜索到的材料打印出来存档到目录中。

这样做不仅更快地找到所需资料,而且会帮助会计更好地理清业务流程并为相关报告打下基础。

4. 使用专业软件工具在现代化的财务工作中,使用专业软件工具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会计可以使用各种财务管理工具,如会计软件、ERP系统、财务管理软件等。

通过去学习使用和掌握这些软件工具,会计可以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并更加精准地处理财务业务。

同时,这种使用方法还可以帮助会计在工作中减少出错的可能性,从而节省时间和资金成本。

以上就是会计在自己干活方面的一些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2023年会计继续教育课程《会计领域违法失信联合惩戒案例解读》

2023年会计继续教育课程《会计领域违法失信联合惩戒案例解读》

2023年会计继续教育课程:《会计领域违法失信联合惩戒案例解读》课后题难点解答一、单选题1、(),乃会计之本。

A、立信B、善良C、宽容D、自信【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答案解析】立信乃会计之本。

2、关于健全会计人员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将会计人员信用信息作为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会计职称考试或评审、高端会计人才选拔等资格资质审查的重要依据B、鼓励用人单位依法使用会计人员信用信息,优先聘用、培养、晋升具有良好信用记录的会计人员C、在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会计职称考试或评审、高端会计人才选拔等资格资质审查过程中,对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制”D、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会计人员,3年内不得从事会计工作【正确答案】D【您的答案】【答案解析】对于严重失信会计人员,依法取消其已经取得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

3、关于会计人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面对诱惑,会计人员心里必须有一杆秤。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要清楚B、会计人员可以虚开发票C、会计人员可以帮助企业逃税漏税D、会计可以兼任出纳【正确答案】A【您的答案】【答案解析】面对诱惑,会计人员心里必须有一杆秤。

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要清楚。

莫一失足成千古恨。

4、关于诚信教育,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教育对象必须包括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三位一体,缺一不可B、企业老板不用教育C、教育必须同时兼顾会计大中专学生的在校品德教育和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职业道德教育D、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可以净化会计人员的心灵,增强其明辨是非的能力,抵制造假的勇气,树立讲诚信为荣,做假账可耻的行风【正确答案】B【您的答案】【答案解析】会计诚信教育不能只针对会计,老板也要教育。

以往的教育对象主要是针对会计人员,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会计造假是单位负责人授意或强令的结果,因此,将单位负责人吸纳进会计诚信教育的范围是十分必要的。

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21号

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21号

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21号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21号—年度报告披露相关事宜(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管理部 2010年1⽉13⽇制定,2011年3⽉12⽇修订)为规范上市公司年度报告披露⾏为,提⾼年度报告披露质量,根据证监会《公开发⾏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7年修订)》(以下简称《年度报告准则》)等规定和本所业务规则,制定本业务备忘录。

⼀、每股收益1. 上市公司应当根据《公开发⾏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9号——净资产收益率和每股收益的计算及披露》(以下简称《9号编报规则》)、《企业会计准则第34号——每股收益》的规定,按以下原则计算每股收益:(1)报告期发⽣发⾏新股、回购普通股等影响股东权益⾦额的事项时,应当根据已发⾏或回购时间对发⾏在外的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进⾏加权平均。

(2)发⾏在外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的数量因派发股利、公积⾦转增股本、拆股⽽增加或并股⽽减少,但不影响股东权益⾦额的,应当按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该变化发⽣于资产负债表⽇⾄报告批准报出⽇之间的,应当以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每股收益。

2. 根据《年度报告准则》规定,上市公司在列报基本每股收益时,应当考虑资产负债表⽇⾄报告披露⽇,公司股本发⽣变化产⽣的影响。

公司股本变化的影响分为两种情形:(1)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报告披露⽇之间因发⾏新股、回购普通股⽽导致公司股本发⽣变化,影响公司股东权益⾦额的,则仍按报告期内发⾏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并填列在年度报告全⽂和摘要的“主要财务指标”表内。

同时在年度报告全⽂和摘要“主要财务指标”表下以⽂字说明资产负债表⽇⾄报告披露⽇之间因发⾏新股、回购普通股⽽导致公司股本发⽣变化的情况,以及按披露⽇股本计算的基本每股收益。

(2)资产负债表⽇⾄报告披露⽇公司发⾏在外普通股的数量因派发股利、公积⾦转增股本、拆股⽽增加或并股⽽减少,但不影响股东权益⾦额的,应当按调整后的股数重新计算各列报期间的基本每股收益,并填列在年度报告全⽂和摘要的“主要财务指标”表内。

备忘录模板

备忘录模板

备忘录模板备忘录甲方:乙方:本备忘录于年月日在签订。

甲方,一家根据中国法律成立并存续的,法定地址位于; 与乙方,一家根据法律成立并存续的,法定地址位于; 甲方和乙方以下单独称为“一方”,合成为“双方”。

前言(鉴于)1.甲方情况简介2.乙方情况简介3.双方拟从事的交易情况简介4.双方同意,在本项目实施前,双方需各自取得公司内部所有必要批准以签订具有约束力的合同(以下统称“项目合同” )。

项目合同具体条款待双方协商达成一致。

5. 双方希望通过本备忘录记录本项目目前的状况,本项目具体内容经过随后谈判由双方签署的项目合同最终确定。

基于上述事实,双方特达成协议如下:1.双方已达成初步谅解的事项1.11.22.双方需要进一步磋商的事项2.12.23.双方签订备忘录以后应采取的行动3.13.24.保密资料4.1本备忘录签署前以及在本备忘录有效期内,一方(“披露方” )曾经或可能不时向对方(“受方” )披露该方的商业、营销、技术、科学或其他资料,这些资料在披露当时被指定为保密资料(或类似标注),或者在保密的情况下披露,或者经双方的合理商业判断为保密资料(“保密资料” )。

在本备忘录有效期内以及随后年(月)内,受方必须: A 对保密资料进行保密;B 不得用于除本备忘录明确规定的目的外其它目的;C除为履行其职责而确有必要知悉保密资料的该方雇员(或其关联机构、该方律师、会计师或其他顾问人员)外,不向其他任何人披露,且上述人员须签署书面保密协议,其中保密义务的严格程度不得低于本第条的规定。

4.2上述第4.1 条的条款对以下资料不适用:A受方有在披露方向其披露前存在的书面记录证明其已经掌握;B并非由于受方违反本备忘录而已经或者在将来键入公共领域;或C受方从对该信息无保密义务的第三方获得。

4.3本备忘录期满或终止后,受方应(1)向对方归还(或经对方要求销毁)包含对方保密资料的所有材料(含复印件),并且(2)在对方提出此项要求后十日内向对方书面保证已经归还或销毁上述材料。

期后事项备忘录

期后事项备忘录

索引号B30-14
集团审计备忘录
收件人:集团项目组事务所名称(“集团项目组”)
发件人: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名称(“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
集团:集团名称(“集团”)
组成部分:组成部分名称(“组成部分”)
组成部分财务信息
日期:: 日期
集团报表日:日期
集团审计报告日:: 日期
日期:日期
主题:: 期后事项备忘录
[选项1]
根据集团审计指令,我们向你们沟通已按要求完成针对组成部分财务信息日期到集团财务报表审计报告日[或,自组成部分财务信息日期到尽可能接近贵方出具集团财务报表审计报告的(日期)]之间的期后事项程序。

我们未知悉可能导致对集团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或披露的与组成部分财务信息有关的期后事项[或,我们的审计程序识别以下可能导致对集团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或披露的与组成部分财务信息有关的期后事项:描述具体期后事项]。

[选项2]
根据集团审计指令,我们向你们沟通以下我方知悉可能导致对集团财务报表进行调整或披露的与组成部分财务信息有关的期后事项:[描述具体期后事项] 使用与分发限制
本备忘录仅供集团项目组参考与使用,除非法律法规另有规定,不应由集团项目组之外的人员使用或向集团项目组之外的人员分发。

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签名: 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人员的备忘录
会计人员不得不看的备忘录
每月底之前,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抵扣联要认证,最好20日前认证一次,若有不符事项及时退回,重新再开具合格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意密码区不可折叠,不可涂改有污迹)
每月1日(各地抄税日按照当地国税部门要求办),一般纳税人要抄税。

每月5日之前,一般纳税人要报税。

每月10日之前,纳税申报(国税、地税,一个都不能少。

若有运费税,先向国税申报运费税抵扣报表)。

一般纳税人远程电子申报;小规模纳税人,电话申报,按12366,根据提示音进行纳税申报。

纸制报表一个季度送一次,一式三份。

申报个人所得税不要忘了带上工资明细表复印件。

每月8日之前报送统计报表给市统计局。

4月15日、7月15日、10月15日、1月15日前申报上季度企业所得税。

2月15日以前申报上年度企业所得税,先要通过审计部门审查。

2月15日以前要记着地税的上年度自核自缴工作,同时要注意国税有没有这一要求。

每季度结束后的10日内要申报按销售额计算交纳的“水利基金。


4月份要申报按职工人数和单位定额计算交纳的“水利基金”.
5月份要申报按4月份的工资计算交纳的“在职职工教育费附加”。

“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于3、6、9、12月10日前在市地税申报各季度税金。

“车船使用税”在交养路费时收取。

防洪基金按照收入的0.1%收取,一年分两次收取。

副食品基金按照职工人数*24元收取。

残疾人“保障金”按照本市上年职工平均工资*1.6%*人数
一般纳税人CA数字证书服务费500元,增值税开票系统维护费480元,远程电子申报系统480元。

按年收取。

工会经费按照工会经费提取比例的40%上缴市总工会。

如果你是地方企业,可能还要交“地方教育费附加”。

千万别忘了买“印花税”票或注册增资时交纳“印花税”。

如果你还存在:土地增值税、屠宰税、宴席税、契税、农业税、耕地占用税,可要掂记着什么时候应该交了。

3月15日以前要进行营业执照的工商年检。

(注意未分配利润若是负数,亏损不可超过注册资本的20%,否则对该企业是否能持续经营表示怀疑)3月份要进行软件企业年检(具体要问当地的软件协会,要早点问)。

3月份要进行上年度各项保险的结算(具体要问当地的劳动保险局,要早点问)。

4月份要进行企业代码证的年检(具体要问当地的技术监督局,要早点问)。

6月份之前银行金融部门贷款证年检。

国地税年检,一般纳税人资格年检看税务部门通知。

行业性年检看行业主管部门的通知。

记账规则之歌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

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

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

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我们也可以把七种方法总结成为以下的口诀:
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

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

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

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跨期摊提账户主要包括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账户。

待摊费用实际是先付费后分摊的费用,主要属于资产性质。

预提费用实际是先预计后付费的费用,主要属于负债性质。

他们的共同点是收益期是若干个会计期间(月)。

他们的核算规律可以结合以下的口诀进行理解记忆。

待摊预提之歌
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

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

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

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

预提费用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

付费借方减预提,现金存款别忘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