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末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同一性
如何理解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论战
评述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论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个政治派别,前者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代表,后者是其上层的代表。
论战涉及的范围很广,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要不要革命,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改良派竭力为清政府的民族和阶级压迫政策辩护,声称在清朝统治下,“举国人民其在法律上本已平等,无别享特权者”,因此民族革命是完全不必要的。
革命派以大量事实揭露清朝统治者施行的种族压迫、奴役及歧视政策,强调救国必先反清排满,铲除异族政府。
并明确地把满族平民与满洲贵族区分开来,将打击矛头指向封建统治者。
二、要不要兴民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改良派从本阶层的利益出发,反对共和革命论,鼓吹“渐进论”,说封建专制必须经过君主立宪阶段才能实行民主共和。
革命派进行了有力的驳斥,指出:事物的发展总是后来居上,当世界上已经有了先进的民主制度,在革除专制建立共和国又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历史条件下,一个落后的国家在民族革命之后,必然要选取先进的民主制,无须再经过君主立宪的阶段。
三、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平均地权”。
改良派为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对“平均地权”,说中国的封建经济制度与欧洲不同,既无贵族压制,土地又极为平均,而且“赋税极轻”,即使将来工业发展了,也不会造成欧美那样的“贫富相悬”的社会现象,因此进行“社会革命”是完全不必要的。
革命派虽然对封建制度缺乏本质的认识,断言中国尚未出现欧美那样的“贫富悬隔”的现象,却鲜明有力地予以回击,指出:“社会革命”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组织的“不完全”,是“放任竞争绝对承认私有财产制”造成贫富悬隔所引起的。
虽然从中国的具体状况来看,马上“绝灭竞争废去私有财产制”是不现实的,但“加之制限与为相对的承认”则是必要的。
经过这场大论战,一、进一步划清了革命派和改良派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于是纷纷脱离改良派,参加到革命的行列。
二、革命派批判了封建文化思想,使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
改良与革命
改良与革命改良与革命,是社会政治变革的两种方式。
革命与改良虽不是一回事,但在变革社会制度方面两者往往可以相辅相成。
改良是渐进方式,革命是突变方式。
革命前如果没有改良,恐怕革命难以发生;革命后没有改良,革命的成果也不易巩固。
那么,革命与改良究竟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改良与革命都是历史进程中的合理形式,都是适应不同需要而采取的不同手段,它们都有其各自的特殊功能,互相矛盾又相互补充,不可相互取代,也不能简单规定谁高谁低。
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为了摆脱帝国主义的侵略,从其发展来看,先是进行局部的改良,比如说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等。
其中洋务运动主要是技术上的改革,而戊戌变法等是制度上的变革。
它们都对中国近代化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不能全盘的否定。
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爱国,振兴国家。
但是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光是进行改良是远远不够的,毕竟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因此,此时革命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这之中,最著名的是辛亥革命。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虽然革命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景象,但是真正的革命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原始的积累,当具备一定的条件,革命才能走向成功。
由于在这段时期资本主义在中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也没有成熟的无产阶级,因此在那时,很难出现成熟的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
所以说,革命是促进推动中国现代化的重要途径而非唯一途径。
当革命成熟时,压制革命是不可取的;当革命条件还欠缺时,其他的改良、变法同样也有必要。
那种认为革命是万能或者改良万岁的想法都是不可取的。
只有辩证的看待改良与革命,让它们与当时时代社会背景相结合,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综合考虑与应用,才能焕发让它焕发出特有的生机。
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部分有识之士开始觉醒,从最初大洋务运动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军事技术上的改革,是中国技术上走向了现代化;但是随即而来的甲午战争,中国战败,证明了洋务运动的改良是行不通的,因此在这个基础上,又进行了维新运动,但是这场改良却因内部原因导致了最终失败;直到后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的惨败,封建统治者为保全其利益,开始了清末新政,但是这场新政却在有形无形中激化了统治阶级与人民的矛盾,最终仍以失败告终。
中国近代革命派与改良派的矛盾与论辩
中国近代革命派与改良派的矛盾与论辩在中国近代史上,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个政治派别,他们的争端与论辩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发展。
他们的矛盾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一)要不要推翻清政府改良派否认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存在,因而也就否认推翻清政府的必要。
康有为狂热地歌颂清朝统治者的“功德”,称颂康熙的“薄税”不仅为“中国数千年所无,亦为地球万国古今所未有。
”梁启超则声称攻击革命派推翻清王朝为“复仇主义”,要杀尽满人等。
他进一步推论:“复仇则必出于暴动革命,暴动革命则必继以不完全的共和,不完全的共和则必至于亡国。
”革命派针对上述谬论,进行了批驳,从不同角度论述了推翻清王朝的必要性。
他们指出:秦始皇时,中国虽已废除封建,置郡县,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未废除,一直延续至近代。
他们强调指出要“救亡”,就必须推翻清朝统治。
(二)要不要建立共和政体改良派坚决反对在中国实行共和政体。
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开明专制论》一文,系统地阐述了改良派的立场。
康有为则继续鼓吹其“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世相演的庸俗进化论,即封建专制必须经过君主立宪,而后方可进入民主共和。
革命派指出,梁氏所言实际上是“朕即国家”的翻版,而人民在这样国家之中只是统治的客体而已。
革命派坚持资产阶级民权学说,批判上述观点,并认为中国不仅应该而且完全可能推翻君主专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政体。
孙中山指出:民主共和乃历史发展之大势所趋,“吾侪不可谓中国不能共和,如谓不能,是反夫进化之公理也,是不知文明之真价也。
”(三)要不要实行民生主义改良派攻击革命派关于平均地权、土地国有的主张,他们认为中国不同于欧美国家,不存在贫富悬殊现象,不必进行社会革命,实行土地国有必将阻碍社会生产事业的发展。
革命派则发表大量文章,充分论证了社会革命的必要性。
他们认为中国虽不像欧美贫富悬隔,但贫富依然存在,“贫富已悬隔固不可不革命,贫富将悬隔亦不可不革命。
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上的改良与革命
在经历了19世纪的苦难与动乱之后,20世纪的中国进入到一个革命的时代,一个波澜迭起的革命时代。
清朝政府、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先后被革命浪潮所掀翻,退出历史舞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出现稳定局面,由此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
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回首百年,有人感叹,如果走代价较小的改良之路该有多好,遂有“告别革命”之说,亦有提倡“回到康有为”“回到孔孟道统”等等说法。
然而,历史选择并非由一个理想化的愿望所决定,任何事后的讨论都应该回归历史现场,观察其发生的原因、进程及其影响,而不应脱离具体时空作臆测与推理。
革命不是人为的任意选择一般而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改良总是比革命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
因此,选择改良、避免暴力对抗为一般常情。
然而,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革命与改良的发生皆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并不取决于个人或群体的良好愿望。
当社会矛盾尖锐到改良不足以应对时,革命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当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之时,革命又绝非任何好事者所能煽动。
20世纪中国革命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并成为一波波不可阻遏的洪流,并不是中国人有激进的偏好,也不是少数人鼓动所致,而是由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所面临的危机所触发的。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陆沉,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外不能抵抗强敌,内不能维持民生,国家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历史是给了改良机会的。
从“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到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再到辛丑之耻后的清末新政,清朝统治者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自救运动,试图通过局部的改良来挽救将倾之大厦。
客观地说,清末十年的改良不能说毫无成就。
然而,清政府的改良和社会期待落差巨大。
清政府期望通过细枝末叶的改良,将无所不包的君权法制化,为专制君权披上现代的外衣。
1908年8月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赋予了皇帝极大权力。
1911年5月“皇族内阁”的出台,则向社会公开了清廷皇族的集权之心,使人们对预备立宪的前途丧失信心。
清政府阻塞了改良之路,使社会普遍弥漫着革命情绪,只是等待着有人出来登高一呼。
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
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革命与改良在经历了19世纪的苦难与动乱之后,20世纪的中国进入到一个革命的时代,一个波澜迭起的革命时代。
清朝政府、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先后被革命浪潮所掀翻,退出历史舞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出现稳定局面,由此走上了稳步开展的道路。
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回首百年,有人感慨,如果走代价较小的改进之路该有多好,遂有“辞别革命”之说,亦有提倡“回到康有为”“回到孔孟道统”等等说法。
然而,历史选择并非由一个理想化的愿望所决定,任何事后的讨论都应该回归历史现场,观察其发生的原因、进程及其影响,而不应脱离具体时空作臆测与推理。
革命不是人为的任意选择一般而言,在社会轉型过程中,改进总是比革命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
因此,选择改进、防止暴力对抗为一般常情。
然而,古今中外的历史说明,革命与改进的发生皆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并不取决于个人或群体的良好愿望。
当社会矛盾锋利到改进缺乏以应对时,革命便不可防止地发生了。
当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之时,革命又绝非任何好事者所能煽动。
20世纪中国革命思潮的兴起与开展,并成为一波波不可阻遏的洪流,并不是中国人有激进的偏好,也不是少数人煽动所致,而是由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所面临的危机所触发的。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陆沉,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外不能抵抗强敌,内不能维持民生,国家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历史是给了改进时机的。
从“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到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再到辛丑之耻后的清末新政,清朝统治者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自救运动,试图通过局部的改进来挽救将倾之大厦。
客观地说,清末十年的改进不能说毫无成就。
然而,清政府的改进和社会期待落差巨大。
清政府期望通过细枝末叶的改进,将无所不包的君权法制化,为专制君权披上现代的外衣。
1908年8月公布的《钦定宪法大纲》赋予了皇帝极大权力。
1911年5月“皇族内阁”的出台,那么向社会公开了清廷皇族的集权之心,使人们对预备立宪的前途丧失信心。
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内容
革命派和改良派论战的内容
革命派和改良派是指在社会变革过程中持不同立场和主张的两个阵营。
他们之间的论战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变革方式:革命派主张通过彻底的社会革命来推翻旧的社会制度和秩序,建立全新的社会体制,以解决社会矛盾和不平等问题。
而改良派则认为通过渐进的、逐步的改革来完善和调整现有的社会体制,以实现社会进步和改善。
2. 社会制度:革命派认为旧的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是导致社会不平等和不公正的根源,主张建立以平等、公正和自由为基础的新社会制度。
改良派则认为现有的社会制度具有一定程度的优势,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改良和修正,以实现更加公正和人性化的社会发展。
3. 社会改革速度:革命派主张通过强力的手段加速社会变革的进程,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一个更快的路径。
改良派则主张在变革过程中注意社会的稳定和平衡,避免过快的改革带来的社会动荡和不稳定。
4. 意识形态:革命派通常有较为激进的意识形态,主张通过革命来实现阶级斗争和社会解放。
改良派则更加注重和强调理性、稳定和和平的改革过程,拒绝采取激进的手段。
5. 社会利益分配:革命派关注社会阶级和贫富差距的问题,主张通过社会革命来实现资源和财富的重新分配,以消除社会的不平等。
改良派也关注社会的不平等问题,但更加强调通过改
革手段来实现社会的公正和均衡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革命派和改良派的界限并不是非常清晰,往往会有一些中间立场的人群,他们可能既支持部分的革命手段,又支持一些渐进的改革措施。
此外,真正的社会变革和进步通常也需要革命派和改良派之间的辩论和对抗,从而找到适合社会发展的最佳路径。
如何认识近代中国改良与革命这两条道路 2
1、如何认识近代中国改良与革命这两条道路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
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
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
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成为他们的领导人。
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维新运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是发展资本主义。
但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便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
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头都是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其中,由于领导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历时14年,旨在反对清朝统治,但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看,单靠农民不可能建立一个区别于封建王朝的新政权,因此太平天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毕竟还是一次单纯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为此后的民主革命准备了条件,它本身不能算是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个典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合作反对北洋军阀的国民革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对国民党统治的革命,都是典型的革命。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提出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大主义作为反清革命的指导思想,较为全面、系统地阐释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关于中国革命的目标、纲领和斗争方式。
这种鲜明的政治立场,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时也激起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政治上的保皇派的激烈反对,一场关于革命与改良的理论上的争辩势不可免。
为此,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了思想大论战。
思想论战围绕是否要用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是否要建立民主共和国、是否要实行平均地权的社会革命等方面进行。
革命与改良的关系
改良与革命的关系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内忧外患纷至沓来。
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促使一批政治眼光比较敏锐的封建知识分子,进一步去探索和寻找中国社摆脱困境与危机的良策。
上世纪90年代中期流行”告别革命”一书,认为如果不是革命,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不会如此圆满,世界选择革命的方式是“令人摊子的百年疯狂与优质”“革命是一种能量的消耗,改良是一种能量的积累”,“改良可能成功,革命一定失败”军阀混战,袁世凯称帝等现象乃是革命的后遗症,是暴力革命这种方式本身带来的问题。
改良一般是自上而下发起的,希望在不流血的情况下,通过逐步有序的制度改革,使中国和平的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成为强国。
因此注定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基础上进行的小修小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近代中国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和落后现状,革命是以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民主共和为目标的彻底的革新运动,是对当时制度,文化,思想的解放,革命是自下而上推翻当权者的统治革命,是彻底的打碎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体制和部分封建文化,但是正因为如此,我们丧失了很多优良的文化传统,革命虽然彻底,但他的破坏力大,1905~1907年间,改良派和革命派在思想政治领域进行了一场空前激烈的论战,在党和社会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飓风,早期的改良运动客观上为革命运动提供了物质基础,思想解放,革命则是改良的进一步发展,是改良的质的前进。
革命者的革命活动,促使当权者必须以改良来压制革命,促进了中国的社会革新,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要求,也就是说,革命与改良,不是某一部分人主观的造成的,而是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造成的,总结中国近百年的历史,我们要客观的看待改良与革命,不管是革命还是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要求,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造成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救国图强,中国只有改变现状,奋发自强,才能自立于世界,那么革命与改良就成了改变现状的两条不同的道路,中国人民意识到必须改变现状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能虚心其吸收西方文明中优秀的地方,并借鉴以此来发展我们自己的社会和文明。
革命和改良
一、肯定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并不意味着否定新政的现实可能性。
可以肯定,辛亥革命的发生是有其历史必然性的。
但是,这种历史必然性并不是一开始就表现出来的。
作为一次历史事件,辛亥革命与清末新政一样,都表现为一种现实偶然性,它们具有相似的历史境遇。
事实上,在满清政权的权威性尚未受到根本动摇时,改良与革命都只是潜伏着的因素,它们并不具有谁现实谁不现实的问题。
只有当满清政权因为内忧外患而风雨飘摇时,改良与革命才由潜伏状态跃升成为显在因素,表现为现实社会的两难选择。
历史表明,在满清政权还有足够的权威资源维持其统治地位时,体制内的改良必然成为首选。
只有当这种改良运动因为种种偶然性因素失误的积累而导致丧失其主导地位时,作为体制外的革命才跃居新的主导地位。
辛亥革命正是以这种“异质的转化”成为新的必然性的。
因此,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并不就意味着否定清末新政成功的旧的现实可能性。
两者是新与旧的交替,有着时间上的单向性和事物发展环节的不同步性,因而是不可直接比拟的。
换句话说,如果当时的满清政权顺应历史潮流,采取了灵活、明智、有效的改革措施,就不会进一步激化社会矛盾,辛亥革命就不会轻易爆发。
政治的暴力革命无疑是激进的,没有足够的革命激情是不可能干革命的。
所谓“激进主义产物说”,只应是事实描述,它并不具有历史上的道德审判功能。
或许,争论双方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至于双方对它的褒贬不一,只是反映了争论者之间不同的愿望和立场。
相对地说,当改良尚处于现实可行阶段时,激进的革命就是贬义的;当改良已走入死胡同而革命形势日趋成熟时,渐进的改良就是贬义的。
绝对地说,改良与革命还有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问题。
只要改良或革命服从于人类社会客观规律要求时,它们就是值得肯定、欢迎和拥护的。
因而是褒义的;反之,若违背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要求,它们就是应当否定、排斥和反对的,因而是贬义的。
二、政治革命主要具有毁灭作用。
政治的暴力革命无疑是一场烈火,它以自身特有的大无畏英雄气慨扫荡一切,行使着人类社会“代司杀者杀”的无上权力。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结果
这场激动人心的大辩论以革命派的胜利告 终。论争的实质是用什么手段、建立一种 什么样的资本主义制度。其中,是颠覆还 是保留现有政权的争论吸引了绝大部分的 注意力。当时虽然大多数人并不真正懂得 民主共和的内容,但通过论战,反满—— 革命——建立共和国,在人们的心目中成 为同一链条上紧密相联的几个环节,极大 地推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要不要社会革命
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
社会革命只会导致中国大乱。
革命派:必须通过平均地权以实现土地国
有,在进行政治革命的同时实现社会革命, 才能避免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的出现。
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关系
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论战中存在 着原则分歧,但也有一些共通 之处。两派都反对帝国主义的 侵略,但又都替侵略者开脱罪 责,认为“人必自侮而后人侮 之”,“自有可亡之道,岂能 怨人之亡我哉!”两派都不敢 正面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反而希望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 和赞助。两派都反对封建专制 制度,主张建立民主政体,但 又都对反封建的艰巨性缺乏认 识,改良派只想有个“国会”, 革命派则再加一个“民选总 统”,以为这些就是民主建政 的全部。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主讲: 陈庆飞 组员: 腊甜甜 董 臣 张轻风 朱尧尧 韩松林 赵紫欣 韩政凯 李鹏阳 龚 叶
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 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康有为、梁 启超等人坚持走改良的道路,反对用革 命手段推翻清朝统治。 1905——1907年间围绕究竟采用革 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展开一场大论。
孙中山说:“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革 命之破坏与革命之建设必相辅相成而行,犹人之两 足、鸟之双翼也”。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论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
论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王添伟徐海学院电气12-2班 22120209【摘要】在近代中国历史上,为挽救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无论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的启蒙运动,还是新兴的资产阶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他们都是由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实决定的。
从改良到革命并不是并不是一帆风顺,也是在逐步探索中的选择。
我个人认为改良和革命在思想上是承前启后的,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两者也有着深层次的矛盾。
总的来说是辩证统一的。
【关键词】改良派革命派资产阶级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
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
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
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成为他们的领导人。
一、各派的兴起和他们的政治主张1、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兴起和政治主张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同世纪末(同、光),中国资本主义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
同时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一八九四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彻底暴露了清王朝腐朽无能,亡国之祸迫在眉睫。
在这个政治经济的新形势下,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当广泛的政治和文化运动。
一八九八年(戊戌)的变法维新,就达到了这一运动的顶点。
维新运动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的,企图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法,以挽救民族危亡,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为两大目标的一场爱国政治运动。
这场运动把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反抗外来侵略、寻求国家出路的斗争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维新派在政治上主张开议院,倡议民权,限制封建君主的权利,实行君主立宪。
经济上主张振兴实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思想文化上,它传播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思想,介绍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学说,对中国传统的封建伦理纲常进行了批判,对促进人民的觉醒,特别是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这些为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到来做了政治、思想上的重要准备。
浅析清末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同一性
浅析清末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同一性本文论述了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清末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同一性:改良派与革命派是同一经济基础发展起来的两股新的政治势力;革命派和改良派都是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反对帝国主义是他们共同的旗帜;都把中国的出路寄托于向西方学习,实现资本主义,建立近代的社会、国家。
标签:清末;改良派;革命派;同一性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人们一般强调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派别,一个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一个主张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二者的思想、主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他们都想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建立近代化的制度、国家,都想为沉沦的中国寻求出路,因而二者虽有对立但又具有同一性。
一、改良派与革命派是同一经济基础发展起来的两股新的政治势力鸦片战争后,列强相继染指中国。
他们凭借着雄厚的实力,通过军事上的侵略、政治上的控制、经济上的掠夺、文化上的渗透等各种手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面对着列强的入侵,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奋起抗争。
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官僚进行了为期30多年洋务运动,希望国家摆脱灾难,日趋富强。
虽然最终失败,但是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所联系的社会力量也相应增强。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
他们的主张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要求。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是由地主、官僚、大商人等转化而来的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政治派别,他们代表的是新兴的绅商阶层,他们与清政府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希望清政府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政、宪政,反对推翻清王朝,期望通过温和的政治体制改革获取更多的权利,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是由一般商人转化而来的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政治派别,他们与清政府的联系比立宪派(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戊戌变法时为维新派,日俄战争后为立宪派)相对较少,主张以暴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全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论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论改良与革命的关系作者:白金艳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8年第11期[摘要]如何正确评价革命和改良,是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一个值得注意和重视的问题。
贬抑改良、赞扬革命和“告别革命论”这两种观点一直是学者们讨论的焦点。
清末新政是封建统治者为维护统治危机而采取的自救革新运动。
以辛亥革命而言,它是民族危机严重和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以二者为例论讨改良与革命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矛盾又相互补充。
[关键词]改良革命改革瓶颈近年来关于改良与革命的讨论颇多,一直都存在贬抑改良,赞扬革命的倾向。
但自90年代初李泽厚等人提出“告别革命”论出台后,史学界掀起轩然大波,使改良与革命关系的研究成为中国近代史“热点”中的“热点”。
本文以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为例,论述了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一、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内在联系1900年发生了义和团起义与八国联军战争,以慈禧为首的清朝皇室逃亡西安,清政府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深重的政治危机。
政治危机带来的《辛丑条约》被迫支付的4.5亿元巨额赔款,以及之后在军事上、外交上主权的丧失殆尽,最终使清廷翻然醒悟,开始了一场旨在自救的革新运动即清末新政改革。
此一改革的最终目的无非是试图通过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来挽救因严重的民族危机而带来的旧传统权威的不断丧失,从而达到统治地位的转危为安。
然而,由于改革时机的把握不及时,策略方式的采取失当,以及改革者自身的能力缺乏、私心作祟等不利因素的局限,改革各项措施的实施终未能达到改革者的初衷。
进而,这场意在自救的改革最终竟成了革命的催化剂,而非是革命的替代物。
旧权威衰亡的改革瓶颈(改革之目的乃为旧权威创造新的通知合法性。
其实现同时需要一定旧权威的存在支持,然而改革的进行却又在不断的消减这样的合法性支持)充分彰显。
清末新政的结果不但引发和加剧了原来潜藏的社会矛盾,而且为清政府造就了自己的对立面在改革中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和集团,既立宪派和革命派,以及政府中的异己分子北洋派。
关于晚晴改良派和革命派
关于晚晴改良派和革命派哪个对中国更有意义比较论证(一)先来讲讲改良派是什么。
改良派狭义上讲就是维新派、保皇派。
放大了讲,就是维新变法后的那一批被维新变法影响了的有志之士们。
公车上书——成立强学会——上皇帝书——成立保国会——百日维新,改良派似乎只做了这些。
但不可否认,每个被历史记录下的事件,总会为后世带来轰天撼地的巨大影响。
历史书上是这么评价维新变法的,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思想解放,对社会进步和思想文化的发展,促进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我们在这里谈的是两派对中国是否更有意义的问题,所以就不去谈其运动是否成功,毕竟摸着良心说,革命派也没成功。
前者被直接暴力武力扼杀,后者革命果实直接没袁世凯窃取。
所以回到意义的问题上。
先从改良派的主张上看,政治上,广开言路,应用新人(更多的是维新人士),精简机构;经济上鼓励私办、民办,倡导工商立国;教育上废八股,兴西学;创办京师大学堂;设译书局,派留学生;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军事上改用西洋军事训练;遣散老弱残兵,削减军饷须支,实行团练,裁减绿营,举办民兵;颁发兴造枪炮特赏章程;筹设武备大学堂;武科停试弓箭骑剑,改试枪炮。
其主张,总体上看,是对固有的封建顽固势力的反抗,是对其既得利益的侵害,是对以慈禧为首的势力的挑战。
往细了说,政治上广开言路是为了汇民智,校西方,达“民主”用新人,精简机构,前者为了促进自己实力,后者则是为了消减顽固派势力,并且减少朝堂上的贪污腐败(见电影《黄海大海战》);经济上,更多的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为了赶上历史的潮流;教育上改革,则牟图以教育改革来促进新一代人的觉醒,而这教育上主张的带来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尤其是对后世,毕竟“少年强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军事上的主张为了提高国家的军备力量,无可厚非。
总的来看其无非就是学习西方文化、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建立君主立宪政体,使国家富强。
如何理解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论战
如何理解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论战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至三十三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同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思想理论战线上展开了一场革命与改良的大辩论。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个政治派别,前者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代表,后者是其上层的代表。
早在甲午战争期间,这两个派别就同时出现了。
不过当时改良派因为发动了戊戌变法运动,在社会上的影响远远超过革命派。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梁等人逃亡国外,梁启超在日本重建改良派的宣传阵地,光绪二十四年十一月(1898年12月)创办《清议报》,前后历时三年,共出100册;二十八年又创办《新民丛报》,历时近六年,共刊行96号。
康有为则于光绪二十五年六月十三日(1899年7月20日)在加拿大建立“保救大清光绪皇帝会”(亦称“保救大清皇帝公司”、“中国维新会”,简称“保皇会”),在“爱国救亡”的旗帜下,反对通过革命办法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是寄希望于光绪帝,祈望光绪复辟,继续推行变法维新,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因此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多次同他们倡议“联合”,都被拒绝。
可是20世纪初,在内忧外患刺激下,知识分子通过清政府对爱国运动镇压的反面教育,日益倾向革命。
改良派从切身利益考虑,在加紧要求清政府实行真正的君主立宪、抵制革命的同时,又将矛头指向革命派,正面阻止革命运动的发展。
为此双方在二十九年、三十年已初步进行了交锋。
同盟会成立后,革命派有了统一的组织和明确的纲领,为革命思想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号召:要把三民主义思想“灌输于人心,而化为常识”。
为了实现这一任务,继《民报》之后,在国内外各地遍设宣传机关,出版书报杂志。
据统计,光绪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革命派主办的报纸、杂志达60余种,其它革命出版物“无虑百数十种”。
这些刊物都在不同程度上阐述了同盟会的主张,《民报》则更为系统地阐述了三民主义思想;其文章理论透辟,脍炙人口,激动人心,深受广大读者欢迎,每期再版、三版以至五版,仍供不应求。
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
1.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首先,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
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其次,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
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良药。
再次,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
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
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原因和教训:1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2 主观: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教训:1 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2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
1.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
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
首先,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因此,爱国必须革命。
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
其次,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但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
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良药。
再次,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进步为补偿的。
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2.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
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五)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原因和教训:1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2 主观: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的革命纲领;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教训:1 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2 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在中国行不通。
浅谈清末的改良与革命[最新]
浅谈清末的改良与革命摘要:近年来重新出现的肯定清末改良、否定辛亥革命的观点。
本文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评价清末改良,澄清理论误区,在新的视野上肯定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和彻底性。
关键词:改良;革命;现代化近代的中国一直存在着中国应当走改良还是革命道路的争议,近年争论也非常激烈。
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要对二十世纪中国进行反省”,头一个应该进行的“根本性的反省”,就是革命革糟了,因为“革命方式”有很多弊病,产生很多后遗症“, 包括它给社会带来的各种破坏”“, 老是革命,整个民族的生命能量就在革命中耗尽了”,“二十世纪革命确实带给中国人民很深的灾难”。
因此应该走温和改良的道路,“如果在这条通道上持续走下去,随着经济的发展。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社会基本关系的改变,政治体制的变革迟早要提上议事日程,中国的现代化或许能以健康的状况向前发展。
”[1]本人对此种观点是不赞同的,因为本人觉得百年中国史其实是一个现代化史,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评价中国的近代史。
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实现现代化才是目的,革命和改良都是手段,问题在于,洋务、维新、新政等所有温和改良措施都不能最终使中国走上现代化之路,它们至多只是通往近代化或现代化一个台阶,一个极其短暂的中继站,而最终的出路只能是革命,革命不仅有破坏,革命更有新生。
只有通过革命才能实现现代化。
一、清王朝进行改良的目的不是发展,不是现代化,因此使革命成为必然改良是政府主导的变革,因此改良论者假设了这么一个前提,“我们应该承认,晚清政府未尝不想谋求中国的进步和发展,未尝不想使中国早日走完向现代化的转化”。
“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或评价可能在满洲贵族为主体的清政府的主导下缓慢进行,中国或许不会重蹈王朝更替的恶性循环规律。
”其实清王朝所有的改良都坚持了一个不可变易的原则,即“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
这个“中学”的核心就是维护君主专制的“三纲五常”, 作为新政肇始的光绪二十六年初十日(1901年1 月29日)的变法诏书中对此很明确地定了调,“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清末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同一性【摘要】本文论述了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清末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同一性:改良派与革命派是同一经济基础发展起来的两股新的政治势力;革命派和改良派都是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反对帝国主义是他们共同的旗帜;都把中国的出路寄托于向西方学习,实现资本主义,建立近代的社会、国家。
【关键词】清末;改良派;革命派;同一性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人们一般强调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派别,一个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一个主张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二者的思想、主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他们都想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建立近代化的制度、国家,都想为沉沦的中国寻求出路,因而二者虽有对立但又具有同一性。
一、改良派与革命派是同一经济基础发展起来的两股新的政治势力
鸦片战争后,列强相继染指中国。
他们凭借着雄厚的实力,通过军事上的侵略、政治上的控制、经济上的掠夺、文化上的渗透等各种手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面对着列强的入侵,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奋起抗争。
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官僚进行了为期30多年洋务运动,希望国家摆脱灾难,日趋富强。
虽然最终失败,但是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所联系的社会力量也相应增强。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
他们的主张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要求。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是由地主、官僚、大商人等转化而来的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政治派别,他们代表的是新兴的绅商阶层,他们与清政府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希望清政府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政、宪政,反对推翻清王朝,期望通过温和的政治体制改革获取更多的权利,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是由一般商人转化而来的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政治派别,他们与清政府的联系比立宪派(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戊戌变法时为维新派,日俄战争后为立宪派)相对较少,主张以暴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全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这两派都是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二、革命派和改良派都是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反对帝国主义是他们共同的旗帜
甲午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作为新的政治力量挺身而出登上历史舞台,担负起了救亡图存的重任。
他们以“公车上书”为序幕,组织强学会,拉开了救亡变法的帷幕,上演了对
中国近代影响深远的戊戌变法运动。
他们努力向西方探求救国真理,冒死直陈于上,奔走呼号于下,向民众宣传变法图强的道理,自甘流血牺牲以图自强,例如“谭翤同等戊戌六君子”。
维新派的宣传和组织活动,唤醒了人民群众尤其是知识分子爱国救亡的政治热情,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与此同时,资产阶级革命派也悄然兴起。
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小团体——兴中会,明确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第一次向国人阐明了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主张。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中华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为挽救民族危亡,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历经无数次的起义、失败、再起义,最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
这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斗的一个里程碑,是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标志着古老的中华民族开始从封建主义的漫漫长夜中醒来。
总之,革命派和改良派都想把中国从帝国主义的枷锁中解放出来,使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由于革命派与改良派都有救亡图存的愿望,他们在同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斗争中也有过合作。
例如,在收回路矿权利的一系列斗争中,大多是立宪派发动或立宪派与革命派相继投入斗争。
在1911年的保路运动中,四川的立宪党人组织保路同志会武装抗清,而革命党人吴玉章等组织了保路同志军,
在荣县建立革命政权与之遥相呼应。
并且,革命党人正是利用了“保路风潮”发动了武昌起义。
应该说,无论是革命还是立宪,在挽救民族危亡,反对外来侵略,反对清廷卖国等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同一性。
三、都把中国的出路寄托于向西方学习,实现资本主义,建立近代的社会、国家
根据现代化理论,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上的工业化,二是政治上的民主化。
立宪派与革命派作为资产阶级的两翼,双方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为中国的现代化而努力。
君主立宪与民主共和是清末政治制度发展上的两种价值追求,是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两个基本方向。
他们都向西方学习,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大体是两种模式,一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渐进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如英国。
一是通过自下而上的资产阶级暴力革命,建立民主共和国,如美国。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主张保留皇帝,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以渐进的方式使资本主义体制取代封建主义体制。
他们对清廷有较大的妥协性。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则主张以暴力的手段推翻清政府,把皇帝拉下马,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因此,从根本上说他们都有共同的出发点: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都是在挽救民族危亡时从西方学得的救国方案,这两种方案与原有的封建专制制度相比都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和进步性。
尽管二者社会变革的形式不同,但是双方的目的都在于结束封建专制制度,
确立资本主义体制,以使中国走上近代化的国家与社会。
除在政治上的要求外,在经济上,改良派对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也做了相当大的贡献。
在百日维新期间,在经济上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政策,对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收回利权运动中起了倡导作用。
革命派则是通过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来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中国的工业化创造更为广阔的条件。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颁布了不少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法令。
总之,两派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是逆历史潮流而动,两者的目的、性质是相同的。
从这个角度上说,清末革命派与改良派则具有更大的同一性,而不是对立性。
综上所述,特殊的社会背景使两派关系复杂,除了对立与分离的一面外,还存在着同一与合作的一面。
从根本上说,两派都是要找到一种合适的政治统治来代替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革命派以暴力革命争取民主共和,立宪派以和平改良争取君主立宪,他们的手段和途径不同,追求的政体形式不同,但他们挽救民族危亡的大目标却是一致的。
无论是立宪还是革命,他们在当时社会变革中都起到了应有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 .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1992.
[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 .国防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