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改良与革命之我见

合集下载

革命派与改良派辩论的内容

革命派与改良派辩论的内容

革命派与改良派辩论的内容
一、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内容
1905年至1907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论战。

这场论战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
第一,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这是论战的焦点。

改良派认为革命会引起下层社会暴乱,中国只可改良、立宪。

革命派认为革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革命就是为了建设。

第二,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改良派认为中国国民“民智未开”,根本没有享受民主权利、当“共和国民”之资格。

革命派指出革命本身就是启发民智的方法,“民智未开,即以革命开之”。

第三,要不要社会革命。

改良派反对土地国有,反对平均地权,竭力美化封建土地所有制。

革命派指出必须废除封建土地制度,把土地收归国有,以解决民生问题。

二、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意义
这场论战以革命派的胜利告终,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论战划清了革命与改良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行列。

第二,论战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加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

这个胜利,为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斗争奠定了思想基础。

我观中国近代之改良与革命

我观中国近代之改良与革命

我观中国近代之改良与革命中国的近代史,一方面是一部不断被西方列强欺侮沦陷的屈辱史,另一方面,却又是一部自我解救,自我探索,抵御西方列强的抗争史。

而改良与革命则是近代中国自我解救,自我探索的两种不同的方式。

改良,是统治阶层在内部对限制阻碍自我发展的制度进行变革,以期能够达到符合时代发展需要,进而维护,巩固其统治的一种稳定的,温和的,不流血的,不触碰其根本利益的方式。

而革命,则是用暴力的手段推翻现有制度或统治的一种极端的,流血的,惨烈的方式,这即是狭义上的革命。

换言之,在本质上,改良的目的在于保护统治阶级的根本核心利益,而革命的目的在于对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

因此,正是背后所代表的利益的不同,才导致了中国近代改良与革命的争锋相对。

也正是这一点,决定了改良与革命的密不可分。

革命促使改良,而改良又为革命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即是革命的前奏。

中国的改良,历史悠久。

从春秋战国的商鞅变法,赵武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改革,从北宋王安石新政,再到明朝张居正变法……这些改良,让地处偏隅的秦国成为霸主,为秦始皇雄灭六国定下基础;让原本不堪一击的赵国成为战国七雄;让文化落后的鲜卑更好的统治中原;让积弱的北宋渐渐强盛;让落日中的大明帝国重新焕发光彩……因此,在中国的历史上,改良是有基础的,改良是可取的,改良是有积极意义的。

然而,近代中国的改良却又是中国改良史上的一朵奇葩。

因为中国近代的改良是在内有革命火焰熊熊燃烧,满清统治摇摇欲坠,外有西方列强虎视眈眈,西方先进资本主义文明不断侵入的大背景下实施的,这本身就已经超越了历史。

而这又决定了中国近代改良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中国近代的改良始于洋务运动,衰竭于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其后的戊戌变法,立宪新政则更多的是一种表面形式,小打小闹,难以形成气候。

我以为,中国近代的改良,纵然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但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失败的。

即便从唯物辩证的角度看,益处是有的,但于大局实乃杯水车薪,难逃最终的灭亡。

如何理解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论战

如何理解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论战

评述改良派和革命派的论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两个政治派别,前者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的代表,后者是其上层的代表。

论战涉及的范围很广,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要不要革命,要不要推翻清政府。

改良派竭力为清政府的民族和阶级压迫政策辩护,声称在清朝统治下,“举国人民其在法律上本已平等,无别享特权者”,因此民族革命是完全不必要的。

革命派以大量事实揭露清朝统治者施行的种族压迫、奴役及歧视政策,强调救国必先反清排满,铲除异族政府。

并明确地把满族平民与满洲贵族区分开来,将打击矛头指向封建统治者。

二、要不要兴民权,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改良派从本阶层的利益出发,反对共和革命论,鼓吹“渐进论”,说封建专制必须经过君主立宪阶段才能实行民主共和。

革命派进行了有力的驳斥,指出:事物的发展总是后来居上,当世界上已经有了先进的民主制度,在革除专制建立共和国又已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历史条件下,一个落后的国家在民族革命之后,必然要选取先进的民主制,无须再经过君主立宪的阶段。

三、要不要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实行“平均地权”。

改良派为维护封建土地所有制,反对“平均地权”,说中国的封建经济制度与欧洲不同,既无贵族压制,土地又极为平均,而且“赋税极轻”,即使将来工业发展了,也不会造成欧美那样的“贫富相悬”的社会现象,因此进行“社会革命”是完全不必要的。

革命派虽然对封建制度缺乏本质的认识,断言中国尚未出现欧美那样的“贫富悬隔”的现象,却鲜明有力地予以回击,指出:“社会革命”的原因,是社会经济组织的“不完全”,是“放任竞争绝对承认私有财产制”造成贫富悬隔所引起的。

虽然从中国的具体状况来看,马上“绝灭竞争废去私有财产制”是不现实的,但“加之制限与为相对的承认”则是必要的。

经过这场大论战,一、进一步划清了革命派和改良派的界限,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的必要性,于是纷纷脱离改良派,参加到革命的行列。

二、革命派批判了封建文化思想,使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

浅谈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浅谈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浅谈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提要回顾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从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的政治变革,到辛亥革命的彻底推翻帝制,再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一直在经历着改革和革命,并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革命和改良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并且持续实践着。

本文从近代历史改良与革命演变的事实出发,浅谈改良与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以及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关键字中国近代史改良革命影响关系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

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

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

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成为他们的领导人。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改良派革命派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因为在这两百年来,外国侵略及民族问题的日益深化,中国社会已经走向了边缘.但这一段历史又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在这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水深火热的两百年,中国也在改良与革命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当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中国究竟该走改革这条路还是革命这条路,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维新运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是发展资本主义。

但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便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

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头都是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其中,由于领导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历时14年,旨在反对清朝统治,但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看,单靠农民不可能建立一个区别于封建王朝的新政权,因此太平天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毕竟还是一次单纯的农民起义。

浅谈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浅谈中国近代的改良与革命

浅谈近代中国的改良与革命提要回顾1840年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从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到百日维新的政治变革,到辛亥革命的彻底推翻帝制,再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一直在经历着改革和革命,并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革命和改良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息过,并且持续实践着。

本文从近代历史改良与革命演变的事实出发,浅谈改良与革命对近代中国的影响,以及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关键字中国近代史改良革命影响关系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与革命运动都是资本一帝国主义侵略所造成的民族危机的产物,又随着这种民族危机的加深而发展、成长。

甲午战争的失败,激发了中国人民普遍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救亡热情。

一部分人开始组织维新救亡运动,另一部分人开始考虑革命救亡。

康有为和孙中山分别成为他们的领导人。

关键词:中国近代史改良派革命派中国的近现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因为在这两百年来,外国侵略及民族问题的日益深化,中国社会已经走向了边缘.但这一段历史又是中国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在这期间,中国人民经历了水深火热的两百年,中国也在改良与革命的道路上艰难前行.当二十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广泛传播,革命形势日益成熟的时候,中国究竟该走改革这条路还是革命这条路,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康有为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起过进步作用、最具典型意义的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维新运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挽救民族危亡,一是发展资本主义。

但这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之后,便是革命运动的蓬勃兴起。

中国近代史上的革命运动,矛头都是针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都带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

其中,由于领导力量不同、革命前途不同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历时14年,旨在反对清朝统治,但是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看,单靠农民不可能建立一个区别于封建王朝的新政权,因此太平天国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毕竟还是一次单纯的农民起义。

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改良与革命

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历史上的改良与革命
康氏及其伙伴代表中国的统治者满清朝廷第条找出了第三条的道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主义的自上而下的变政的道路民族觉醒戊戌变法领导了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民族觉醒的里程碑具有重大意义?意义?政治改革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思想启蒙大力传播西方先进的学说宣传进步批判封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昙花一现变法不足一百天就失败了又称百日维新?原因?代表中国资产阶级当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社会基础相对狭窄会基础相对狭窄?只能把实行改革的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加上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的第一次表演竟失败的这么快这不但暴露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企半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的道路也是行不通的教训半中戊戌六君子流血的教训促使一部分人放弃改良主张开始走向革命的道路辛亥革命1911资产阶级革命派民主革命近代中国一直处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同宰割之下中华民族面临着生死存亡危机先进的危机先进的中国人只能投身于民族民主革命的大潮中
如何评价中国近代历史上的 改良与革命
石工九班:巩法成
框架
背景
1
2
改良与革命
3
总结
背景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百余 年时间里,代表着中国的近代历史
➢ 中国近代史是用血和泪书写的一段苦难史。
——它们如实地记载了外国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者对中国 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 同时也是一部中华民族不屈不挠抗争的历史,是一代
昙花一现
变法不足一百天就失败了,又称百日维新
▪原因 ▪代表中国资产阶级,当时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社
会基础相对狭窄 ▪只能把实行改革的希望寄托在一个没有实权的光

如何看待近代的革命与改良

如何看待近代的革命与改良

如何看待近代的革命与改良在近代中国,革命和改良是两种重要的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理论基础和实践效果。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革命和改良都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具有不可忽视的历史意义。

首先,革命和改良都是为了回应近代中国所面临的历史性挑战。

在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压迫下,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

革命和改良都是为了寻找解决这些危机的途径而提出的。

革命主张通过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建立一个新的政治制度,以实现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而改良则主张在不改变现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渐进的改革措施,逐渐完善现有制度,提高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国民素质。

虽然革命和改良的手段和方法不同,但它们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救亡图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其次,革命和改良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革命虽然采取了暴力手段,但它在推翻封建专制制度、建立新的政治体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革命,中国建立了共和制度,促进了民主意识的觉醒,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转型。

而改良则在保持现有政治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渐进的改革措施,逐步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改良在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然而,革命和改良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和局限性。

革命虽然能够迅速推翻旧有的政治制度,但它在建立新的政治体制方面存在着不确定性和风险。

革命容易引发暴力冲突和社会动荡,也容易导致民族分裂和社会分裂。

同时,革命的成果往往容易被掌握实权的人所篡夺,难以实现真正的民主和公正。

而改良虽然能够稳步推进现代化进程,但它在改革过程中往往受到既得利益集团和传统观念的阻力,进展缓慢且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此外,改良也往往忽视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难以实现真正的社会公平和正义。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革命和改良都是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

虽然它们在手段、目标和结果上存在着不同之处,但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浅谈对清末十年大变革的认识

浅谈对清末十年大变革的认识

浅谈对清末十年大变革的认识有人说,晚清最后十年的核心是“激进与保守”之争,最后“激进”的革命战胜了“保守”的立宪,枪杆子逼走了皇帝,中国便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事实上,晚清推行新政后,根本就不存在保守一说,晚清的最后十年与其说是“激进与保守”之争,倒不如说是“革新与革命”之争,最后“革命”战胜了“革新”。

从清末“革新”的历史背景看,封建君主专制已走向没落,也不再符合历史的发展趋势,加上清朝政府本身的极端腐败无能,最终导致中国社会完全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不聊生,革命风潮日盛,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俄国的败北使当时的立宪派愈益坚决要求效法日本改行立宪。

在这样的背景下,清政府不得不为了求生存求皇权永固而做出让步,1906年,发布“仿行宪政”的上谕。

一方面,国内外的立宪派欢欣鼓舞,他们起而组织各种立宪政治团体,以期推进立宪运动,敦促清廷及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这样,立宪团体的建立,表明立宪由分散走向联合,他们正迅速成为晚清政治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但是,另一方面,清廷的预备立宪从一开始就缺乏诚意,只不过是为自救自保而做出的形式上的改变。

清廷一边热衷于借官制改革行满洲亲贵和中央集权,一边编纂宪法、开咨议局等其他“预备立宪”事宜,则只空列题目,不办实事。

如此没诚心的“革新”自然不能站住脚跟,也就不可能使清朝政府和专制皇权难逃一劫。

虽然如此,但是,清末立宪派日渐成为统一的社会力量,它对辛亥革命和民初政局,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说起清末十年的大变革,不得不提提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独特而深远,它推翻了几千年来的封建君主制度,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但是推翻皇帝而没有改变专制的结构,这种革命也只是一种形式主义的革命。

就辛亥革命而言,革命党人的“民主共和”观念固然是很浪漫主义的,但在当时只有审美价值而没有现实价值。

辛亥革命最大的功绩在于赶走了皇帝,但它最大的败笔也在于此,因为它的目的本应是推翻专制结构,但却将革命的矛头集中指向了满人皇帝。

简论清末改良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简论清末改良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

简论清末改良运动与辛亥革命的关系2011-07-25 16:22:25杨光一、改良注定行不通吗?一直以来,清末改良运动的“历史教训”都是“中国改良之路注定行不通”的关键证据——如果不是唯一证据的话。

大凡反对改良的人,几乎没有不谈戊戌变法、清末立宪的。

是的,维新失败了,光绪失权了,康梁逃跑了,“六君子”血染菜市口。

后来,又立宪流产了,新政败坏了,清廷破产了,辛亥革命一呼而天下应。

一百多年前的这些经典性政治场景仍然烙刻在思想者们的心头。

这段历史最大的现实意义,似乎只是给“路线斗争史观”、“革命史观”不断地提供雄辩之资。

国共两党的理论家们教给我们如下的历史定论:改良主义是错误的,其失败纯属客观必然、不可避免,革命路线才是正确的,虽有挫折险阻、流血牺牲,终必取得伟大胜利。

然而,这些雄辩并不是真实的历史。

戊戌年的变法运动的确是失败了。

主要失败于光绪帝的急躁和康有为的狂妄,却不是失败于改良主义路线。

变法的政治理想和政策主张并没有失败,只是短暂中断了。

几年以后,因扼杀维新运动而被当成旧党首领的慈禧太后本人又重新拾起了变法的旗号,在政治改良之路上走得比当年的光绪帝和康有为更加遥远。

康有为不过要开“懋勤殿”,老佛爷却亲自首肯了“立宪法、开国会”的主张。

如此看来,戊戌年的失败者仅仅是光绪帝和康梁诸君,却不是与他们捆绑在一起的改良与维新本身。

晚清的立宪运动也确实是失败了。

主要失败于体制内的满汉、央地权力斗争和体制外的反满民族主义,而不是失败于改良主义路线。

让我们再往后看,辛亥革命之后的政治主题是什么?依然是旧的改良主义的老题目:改官制、立宪法、开国会。

清朝未完成的任务,民国照样完不成。

人民共和国不仅完不成,反而走了回头路,往秦始皇和朱元璋的方向大幅度退却。

革命家们的“丰功伟绩”并没有为中国带来一部公认的优良宪法和一个民主的优秀国会,比之改良运动,未见得就成功、高明到哪里去。

“改官制、筹自治、立宪法、办大选、开国会”,这些清末改良主义的理想延宕百载、至今未竟,然而毕竟一代代传延,国人并没有完全放弃。

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上的改良与革命

如何看待中国近代史上的改良与革命

在经历了19世纪的苦难与动乱之后,20世纪的中国进入到一个革命的时代,一个波澜迭起的革命时代。

清朝政府、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先后被革命浪潮所掀翻,退出历史舞台。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才出现稳定局面,由此走上了稳步发展的道路。

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回首百年,有人感叹,如果走代价较小的改良之路该有多好,遂有“告别革命”之说,亦有提倡“回到康有为”“回到孔孟道统”等等说法。

然而,历史选择并非由一个理想化的愿望所决定,任何事后的讨论都应该回归历史现场,观察其发生的原因、进程及其影响,而不应脱离具体时空作臆测与推理。

革命不是人为的任意选择一般而言,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改良总是比革命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

因此,选择改良、避免暴力对抗为一般常情。

然而,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革命与改良的发生皆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并不取决于个人或群体的良好愿望。

当社会矛盾尖锐到改良不足以应对时,革命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当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之时,革命又绝非任何好事者所能煽动。

20世纪中国革命思潮的兴起与发展,并成为一波波不可阻遏的洪流,并不是中国人有激进的偏好,也不是少数人鼓动所致,而是由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所面临的危机所触发的。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逐渐陆沉,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外不能抵抗强敌,内不能维持民生,国家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

历史是给了改良机会的。

从“中体西用”的洋务运动,到昙花一现的百日维新,再到辛丑之耻后的清末新政,清朝统治者先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自救运动,试图通过局部的改良来挽救将倾之大厦。

客观地说,清末十年的改良不能说毫无成就。

然而,清政府的改良和社会期待落差巨大。

清政府期望通过细枝末叶的改良,将无所不包的君权法制化,为专制君权披上现代的外衣。

1908年8月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赋予了皇帝极大权力。

1911年5月“皇族内阁”的出台,则向社会公开了清廷皇族的集权之心,使人们对预备立宪的前途丧失信心。

清政府阻塞了改良之路,使社会普遍弥漫着革命情绪,只是等待着有人出来登高一呼。

周锡瑞改良与革命读书笔记

周锡瑞改良与革命读书笔记

1.周锡瑞的背景和时代背景:周锡瑞(1851-1915)是中国清末民初的政治家和改良
派人物。

他生活在一个中国政治动荡的时期,面对着外国列强入侵、社会动乱和国家衰落的局面。

2.改良与革命的思路:周锡瑞主张通过改良来实现国家现代化和社会发展,认为通过
改革社会、政治和经济体制,使中国逐渐摆脱落后的状态。

他主张兼容传统和西方文化,鼓励技术进步和教育改革。

3.意识形态和立场:周锡瑞倾向于和平改革和温和政治方法,主张通过和平合作来达
成国家发展的目标。

他反对激进的革命方法,认为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混乱和不稳定。

4.改良运动的成果和限制:周锡瑞在政治和军事领域都有了一些成就,比如创办了湖
北军事学堂,推动了电报和铁路等现代化事业。

然而,由于种种限制和困难,改良努力的成果并没有达到他所期望的程度。

5.对比其他思想家和政治家:周锡瑞的立场和主张与其他知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有所
不同。

比如,与激进的革命家孙中山相比,周锡瑞更加倾向于温和和平的改革方法。

读书笔记应包括对作者的思想和立场的理解,对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的分析,对观点的评价和对比。

同时,你可以记录下对周锡瑞改良和革命思想的观点以及对其影响的理解。

这些读书笔记将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消化这本书中的内容,并为后续的研究和学习提供参考。

【论改良与革命的关系】革命与改良的关系

【论改良与革命的关系】革命与改良的关系

【论改良与革命的关系】革命与改良的关系近年来关于改良与革命的讨论颇多,一直都存在贬抑改良、赞扬革命的倾向。

但自90年代初李泽厚等人提出“告别革命”论出台后、史学界掀起轩然大波,使改良与革命关系的研究成为中国近代史“热点”中的“热点”。

本文以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为例,论述了改良与革命的关系。

一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联系十九世纪末,清政府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为深重的政治危机,被迫签订的《辛丑条约》,支付了4.5亿元巨额赔款,使其在军事上、外交上主权的丧失殆尽,最终清廷认识到必须改变现状,开始了一场旨在自救的革新运动――即清末新政改革。

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试图通过政治、军事、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改革,来挽救因严重的民族危机,从而达到清政府统治地位的转危为安。

然而,由于改革时机的把握不及时,策略方式的失当,以及改革者自身的能力缺乏、私心作祟等不利因素的局限,改革各项措施的实施终未能达到改革者的初衷。

进而,这场意在自救的改革最终竟成了革命的催化剂,而非是革命的替代物。

改革的目的是创造新的统治合法性,然而改革在进行中却不断对清政府的支持,所以改革的瓶颈充分彰显。

清末新政的结果不但引发和加剧了原来潜藏的社会矛盾,而且还造就了自己的对立面――在改革中产生了新的社会阶层和集团,既立宪派和革命派,以及政府中的异己分子――北洋派。

立宪派主要由旧的绅士转化而来,他们不是现代资产阶级,是新政和预备立宪促成了他们的转化,新兴的商人及新式企业家阶层也与他们结合在一起。

他们不信任腐败无能的清政府,尤其不信任宣统年间控制中央政权的满族少壮亲贵。

同时,他们强烈要求在政权中给他们一席之地(即开国会)。

当这种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们便倒向革命。

革命派产生于新学堂和留学教育,他们多是二十岁上下的年轻人,在新学堂或留学当中学到了一定的新知识。

他们也不是现代资产阶级,但他们是未来的社会精英,势将取代由于科举制废除而没落的绅士阶级。

列强的严酷压迫使他们有强烈的危机感,认为中国遭受的侵略、压迫和苦难全是清政府的无能造成的,而这政府又是异族的,因此必须打倒这异族的政府,中国才有出路,才能摆脱列强的欺辱。

浅谈对革命与改良的认识

浅谈对革命与改良的认识

浅谈对革命与改良的认识革命与改良是近代中国发展的必然要求。

在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国在外受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在内还忍受这地主阶级的压迫。

而且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文化也在冲击着中国。

这样中国就面临了两条道路:第一条,通过革命彻底改变政权;第二条,通过改良缓解现状。

但是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显然走改良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但是改良这部棋还是要走的。

首先,改良具有谈判的性质,并没有谁要推翻谁的意思。

这样在大家共同协商达成一致的过程中不会出现血淋淋的事件。

因此,一般人都会首先想到改良这条途径:谁都想通过不流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可是,当时的中国通过改良是不可能成功的。

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维新变法,都有其局限性。

先拿洋务运动来说,它的封建性和自身管理的腐朽性首先制约了其发展,而更致命的是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洋务运动进行时,清政府已经和外国签订了很多不平等条约,西方列强正是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

而洋务运动却一再主张对外“和戒”,西方列强是不可能让中国富起来的。

对于资产阶级性质政治改良运动的维新运动同样是不可能成功的。

维新派本身除了不敢否定封建主义和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外,还惧怕人民群众。

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严重脱离了人民群众。

维新运动的失败,不但暴露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同时也说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企图通过统治者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是根本行不通的。

既然改良行不通,那么就要寻找其他道路——革命。

戊戌维新运动失败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在中国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这场革命的发生,是当时民族危机、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日益增大,以及中国内部反动派的严重压迫逼着中国进行革命。

而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踏上革命道路之时就高举起民主革命的旗帜。

这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的根本不同之处。

因此,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非常巨大。

改良与革命——精选推荐

改良与革命——精选推荐

题目:有人说:在近现代中国历史上改良比革命更适合中国的国情,如何看待这种观点?答: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一)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改革特点方面中国近代改革有以下四个特点;一改革家们不直接暴露改革意图,而是披上各种伪装;二改革在外交、军事与商业部门取得的成绩较大,而与西方挑战关联较小的部门取得的成绩较小;三改革家都是地主阶级,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四除“戊戌变法”外大都没有政府公开发布的系统的政策纲领,也从未形成全国范围的全面余统的改革运动。

不彻底性,妥协性,没有实力局限性。

这些方面远远不如革命彻底。

(二)改革内容1.力倡南浦海运,。

革除油运积弊2. 整顿吏治力挽预风3.锐意改革盐法,革除盐务积弊4.兴修水利上裨国计下益民生5.严禁吸食鹅片,掀起禁烟离潮6.学习西方长技抵抗西方侵略这种改革,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符合民族国家的利益,也反映了人民的要求,打破了“…万马齐暗”的沉闷空气,吹响了改革的号角,充当了近代维新改革的先驱,更具有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予肯定。

但是也有缺陷:1.在中华民族和西方资本主义的矛盾中,坚持反对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积极寻求富国强兵之道,是和人民的利益一致的但是,在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中,尽管他们一定程度上同情人民的疾苦,而归根到底是站在地主阶级一边的。

他们“安贫”正是为了“保富”他们的改革,并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封建土地制度2.尽管他们赞赏西方的民主制度,但主观上并不主张改变封建制度,即使他们提倡学习西方长技,却又是以保护封建制度为前提的适应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他们还把道与势对立起来,认为势可变而道则永不可变, “其不变者道而已,势则日变而不可复者也。

3.在反抗外国侵略中,他们很重视人民群众作用,有进步意义。

但也有消极一面,即是为了“收养游手,消其不靖之心”。

这些消极因素,都是他们的阶级本性决定的。

当然,我们也不应苛求于前人.在内容方面与资产阶级革命相比,不全面,不够彻底。

浅析清末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同一性

浅析清末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同一性

浅析清末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同一性本文论述了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清末改良派与革命派的同一性:改良派与革命派是同一经济基础发展起来的两股新的政治势力;革命派和改良派都是以救亡图存为己任,反对帝国主义是他们共同的旗帜;都把中国的出路寄托于向西方学习,实现资本主义,建立近代的社会、国家。

标签:清末;改良派;革命派;同一性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人们一般强调资产阶级改良派与革命派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派别,一个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一个主张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二者的思想、主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他们都想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建立近代化的制度、国家,都想为沉沦的中国寻求出路,因而二者虽有对立但又具有同一性。

一、改良派与革命派是同一经济基础发展起来的两股新的政治势力鸦片战争后,列强相继染指中国。

他们凭借着雄厚的实力,通过军事上的侵略、政治上的控制、经济上的掠夺、文化上的渗透等各种手段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面对着列强的入侵,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奋起抗争。

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官僚进行了为期30多年洋务运动,希望国家摆脱灾难,日趋富强。

虽然最终失败,但是洋务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及其所联系的社会力量也相应增强。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的舞台。

他们的主张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近代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要求。

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是由地主、官僚、大商人等转化而来的民族资产阶级上层政治派别,他们代表的是新兴的绅商阶层,他们与清政府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希望清政府推行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政、宪政,反对推翻清王朝,期望通过温和的政治体制改革获取更多的权利,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则是由一般商人转化而来的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政治派别,他们与清政府的联系比立宪派(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戊戌变法时为维新派,日俄战争后为立宪派)相对较少,主张以暴力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全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使中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改良与革命

改良与革命

其实在近代中国那个动荡的年代里,无 数的仁人义士想要给中国以改革与革命, 正是有无数的探索,让我们向那些曾经 为了中国富强而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的 先辈们以崇高的敬意。。。。
谢谢观赏! 谢谢观赏!
组长:周志强 组员: 朱海坤 任嘉 厉王芳 余忠贵 吴一平 徐靖东 谭艳华 朱梦婷 汪晓菲
戊戌维新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变革社会制度的 运动, 运动,而且是近百年来一系列改造和变革社会的伟 大开端。戊戌维新运动虽带有早熟、 大开端。戊戌维新运动虽带有早熟、不够完满等等 特点,它作为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特点,它作为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确立资产 阶级君主立宪制, 阶级君主立宪制,以资本主义代替半殖民地半封建 统治秩序来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 统治秩序来说,在中国历史长河中,的确是破天荒 的事。 的事。 可最后也以各种原因半途而废: 可最后也以各种原因半途而废: 1、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缺乏反帝反 、维新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改良与革命之争
1、从洋务运动的彷徨 到维新变法 到辛亥革命的明亮 2、对改 咸丰十年底开始) 1894年,清朝政 洋务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 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 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 良运动。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 良运动。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 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但是,洋务运动却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有: 1、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 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基 础的矛盾,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2、洋务派有其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 体制,必定导致洋务企业的失败。 3、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 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 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 4、当时的大多数中国人对洋务知之甚少,思想还处于被愚 昧迷信和封建礼教束缚的阶段

谈谈对中学历史课本中“改良和革命”的看法

谈谈对中学历史课本中“改良和革命”的看法

谈谈对中学历史课本中“改良和革命”的看法作者:张琦来源:《成才之路》2008年第12期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改良和革命交替进行的过程,二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而在中学课本这两个阶段的评价描述中,讲到改良的影响时却过多地强调是对旧制度的一种修修补补,是对旧政体的妥协;而谈到革命时,则大加褒奖。

我认为,这是不公正的。

首先,我认为如果要谈改良和革命,那就不能不讲“改良主义”。

在三者中,“改良主义”是一种社会思潮,是一种社会思想,是理论层面上的东西;它应该是名词,而“改良”则应该是动词,是改良主义付诸于行动的表现;“革命”也应该是动词,只是“改良”的“动”没有“革命”的“动”振幅大、频率高。

“改良”的进程是缓慢的,它不是倒退,而是发展的,代表的趋势是进步的。

如清王朝的预备立宪、实行“新政”时曾外派的留学生,就为后来辛亥革命的爆发储备了新思想的传播源和革命的力量,推动了辛亥革命的爆发;所以,“改良”代表的是进步,是革命的前奏,是必要的、必不可少的。

所以我认为,“改良主义”是风暴来临前的风,是一种新的思想观念的形成和思想的准备与宣传;“改良”是风暴来临前云的聚集,是革命的前奏;“革命”就是那场洗涤世界的暴雨;“革命”后政权的巩固则又是“改良”的继续。

如果没有了这块儿暴雨过后“改良”的遮阳云,“革命”的成果——稚嫩的政权将无法承受阳光愤怒的烈火。

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第一次和第二革命之后就是由于“改良”不够才引发了下一阶段革命的继续发生。

另外我认为,改革和改良是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他们既是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两个不同的阶段(不论先革命后改良,还是先改良后革命),又是社会变革的两种不同的方式。

传统的观念认为,只有革命才能改变社会制度,而我认为,我们最终要解决的体制问题靠的是改良而非革命。

改良也是可以达到现代化的,如“英国的光荣革命”,在这次事件中,就没有像法国大革命那样发生大规模流血事件。

清末改良与革命之我见

清末改良与革命之我见

近年来重新出现的肯定清末改良、否定辛亥革命的观点,近代的中国一直存在着中国应当走改良还是革命道路的争议,近年争论也非常激烈。

一种观点认为清末新政是符合近代中国发展方向的,如果顺利,它将把中国引向现代化。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只有通过革命,通过推翻封建统治,我们才有机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我对以上两种观点的看法是,它们都不够完善,清末真正需要的到底是改良还是革命,必须得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出发,从政治、经济、统治阶级等方面进行分析。

同时,在分析后,我得出的结论是,如果能在当时的环境中进行选择,我认为我国应该更早地发现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进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进。

从历史条件来看,当时的欧洲已经历过工业革命,工商业已迈向另一个台阶,而作为我们的邻国,日本也已通过三十多年的明治维新迅速发展教育经济等多个领域,在这样一种国际情形下,我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对于改良来说,其实清王朝所有的改良都坚持了一个不可变易的原则,即“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

这个“中学”的核心就是维护君主专制的“三纲五常”。

而正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束缚了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才导致了人民的贫穷落后,因此任何真正走向现代化的变革都不可能不对传统思想和制度有所变革。

而清王朝反其道而行之,显然不是为了现代化,而是为了维护其岌岌可危的专制统治。

对于革命来说,相对于改良,革命主张推翻清政府,更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

但是对于“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的问题,革命派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只是通过“有秩序的革命”来避免动乱和帝国主义的干涉。

从政治方面来看,清王朝的所有改革均非政府的主动行为,而是在外患、内忧交并之下被迫开始的。

师夷长技是为了学习洋人“船坚炮利”之“技”,“用”以保住封建专制之“体”。

而宪政改革的动机源于出洋“考察政治”归国的五大臣密陈的立宪三大好处,即“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来重新出现的肯定清末改良、否定辛亥革命的观点,近代的中国一直存在着中国应当走改良还是革命道路的争议,近年争论也非常激烈。

一种观点认为清末新政是符合近代中国发展方向的,如果顺利,它将把中国引向现代化。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只有通过革命,通过推翻封建统治,我们才有机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我对以上两种观点的看法是,它们都不够完善,清末真正需要的到底是改良还是革命,必须得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出发,从政治、经济、统治阶级等方面进行分析。

同时,在分析后,我得出的结论是,如果能在当时的环境中进行选择,我认为我国应该更早地发现和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进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阔步前进。

从历史条件来看,当时的欧洲已经历过工业革命,工商业已迈向另一个台阶,而作为我们的邻国,日本也已通过三十多年的明治维新迅速发展教育经济等多个领域,在这样一种国际情形下,我们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对于改良来说,其实清王朝所有的改良都坚持了一个不可变易的原则,即“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

这个“中学”的核心就是维护君主专制的“三纲五常”。

而正是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束缚了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才导致了人民的贫穷落后,因此任何真正走向现代化的变革都不可能不对传统思想和制度有所变革。

而清王朝反其道而行之,显然不是为了现代化,而是为了维护其岌岌可危的专制统治。

对于革命来说,相对于改良,革命主张推翻清政府,更符合当时的历史条件。

但是对于“革命是否会招致帝国主义干涉”的问题,革命派不敢作出理直气壮的正面回答,只是通过“有秩序的革命”来避免动乱和帝国主义的干涉。

从政治方面来看,清王朝的所有改革均非政府的主动行为,而是在外患、内忧交并之下被迫开始的。

师夷长技是为了学习洋人“船坚炮利”之“技”,“用”以保住封建专制之“体”。

而宪政改革的动机源于出洋“考察政治”归国的五大臣密陈的立宪三大好处,即“皇位永固”、“外患渐轻”、“内乱可弭”。

原因在于“今日时务之急,首在收拾民心⋯善于治民者莫如英。

”也就是说之所以要学习英国的“朝廷政教”,是为了治民,而非民治。

而革命以后,因为使革命成立的根基并不牢固,民国确实成为空招牌,但那不是人民没有民主素质,而是革命尚未成功,依靠改良而著名的封建统治者如袁世凯仍顽固维护封建制度,而又无法阻挡历史潮流的结果。

从经济角度来看,在辛亥革命前,满清政府进行了持续几十年的温和的改良,许多改革措施似乎卓有成效,出现了厂矿企业、轮船火车、电报电话、新式军队以及学会、学堂、报刊、商会、社团、政党、内阁和宪法大纲等近代中国社会中新的现代化因素,使许多怀抱“改革兴国”之志的国人都认为中兴有望,改良论者因此给予很高的评价。

但这里走入了对现代化认识的误区,以为“世界大国的地位和作用”,物资丰富,国力提高就等于现代化,这是对生产力归根到底对社会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原理简单化、绝对化、庸俗化的理解。

实际上,所谓现代化至少应当包含产业的机械化、政治的民主化、社会的公开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的文化心态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等等。

而对于孙中山所提出的革命,是建立在流血革命,暴力革命的基础之上的。

一旦革命拉开序幕,便意味着在革命的时期中,经济的发展必定受到相应的牵制和影响。

从统治阶级来看,著名的西太后曾作为“总设计师“,封建贵族阶级为辅助,推行了前后两度、长达五十年的“改革”。

这一场在近代中国所推行的改革,虽然
带来了近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事业在中国的出现,但因这一场改革开放乃是旨在维护大清朝的专制统治,维护的仍是已经走上末路的君主专制制度。

而革命派的带头人都是当时的资产阶级或者知识分子,在当时的中国,这些人仍是小众,同时,他们所坚持的革命中所针对的“国民”,主要还是指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而不是广大的劳动民众。

综上所述,革良和革命的区别是改良是自上而下,由封建统治者发起和领导的,而革命是自下而上,由人民群众自发进行的。

对于中国近代史上的改良和革命,也必须以历史唯物主义给以实事求是的评价。

历史证明,在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下,改良方式在中国并没有行得通,而革命派有些理论和认识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影响了辛亥革命的进程和结局,因此才会最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宣告革命失败。

因此,只有中国共产党继承辛亥革命没有完成的任务,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联系中国国情,考虑发展实际,以工人阶级为主要斗争力量,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领导中国广大人民用革命的方式,才能真正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的反动统治,进而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才能进一步建立新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上昂首阔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