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清政府在改革中走向灭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5年12月——1906年8月
• 载泽、戴鸿慈、李盛铎 、端方和尚其亨
• 2、预备立宪的宣布

1906年9月1日正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 预备立宪的原则:是“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
• 预备立宪的目的:是“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
• 预备立宪的步骤:是先从官制改革入手,
• 预备立宪的时间:到时再说
一个地方政府的言论、咨询机构。通过的议案没有强制力。
• 6、颁布《重大信条十九条》

1911年11月3日

扩大了议会权力,削弱了君主权力

我国第一部正式的成文宪法。

确立了英国式的立宪君主制度(虚君制)。
钦定宪法大纲书影
• 三、立宪运动蓬勃发展 • 1、立宪团体 • 2、请开国会运动1907年秋—1908年夏 • 3、国会请愿运动 1909年底—1910年11月
• (1)日胜俄败的结局向国人昭示了君主立宪政体的优势, 增强了立宪派追求君主立宪体制的信心和决心 。
• (2)立宪派加强了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宣传与鼓动;
• (3)统治阶级内部赞同立宪的人也在逐渐增多。
• 4、清廷官员的奏请
• 5、国内局势继续恶化
• 二、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及其举措
Baidu Nhomakorabea
• 1、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
• (3)劝设商会、奖励实业 • 4、文教方面的改革 • (1)废除科举制度 • (2)奖励出国留学 • (3)改革书院制度、广设学堂。 • (4)设立教育行政机构--学部 • (5)颁行新学制——癸卯学制 • 5、司法改革--修订法律
清廷的政治改革 ——预备立宪
• 一、政治改革的背景
•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直接影响
新政中的“预备立宪”和“皇族内阁”的设立,对 资产阶级各派和全国人民无疑是个天大的玩笑,其 真实的加强封建统治的目的使得民众对清政府彻底 失望和资产阶级立宪派和维新派的离心,清政府从 此陷入空前孤立的状态,这无形之中为资产阶级革 命派的革命运动提供了帮助,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
深远影响
新政为资产阶级宪政制度进行了大力宣传,为 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制度目标向宪政化的方 向发展提供了范例。同时,新政虽是一个清政 府自欺欺人骗局,但客观上为中国社会进行了 民主启蒙的作用,为民主观念深入人心做了一 个前奏,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准备了思想基础。
清末新政的启示
改革是社会主义保持活力的必备 条件,但是改革总是伴随着风险。我国 正处于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 盾突出,这需要我们在政治、经济、教 育等等各个方面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 为社会主义制度注入新鲜的血液,永远 保持青春与活力,实现国家振兴和中华 民族的伟大复兴!
增:邮传部,管理轮船、铁路、电报、邮政等事务。
• 4、《钦定宪法大纲》等文件的颁布

1908年8月29日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议院法要领》、
《选举法要领》、《逐年筹备事宜清单》等文件
• 5、谘议局、资政院设立
• 1907年7月,清廷宣布筹设资政院:“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 议院,实为行政之本。中国上下议院一时未能成立,亟宜设资政院, 以立议院基础。” 1910年10月,资政院正式成立。
• 2、军事改革:
• 编练新军、建立新军制、设立练兵处、废除武举、派遣留学 生学习军事、筹建武备学堂
湖北新军
• 3、经济方面的改革 • (1)1903年7月,清廷设立商部,以为“振兴商务之地” • (2) 制定商律;颁行了《商部章程》、《奖励公司章程》、
《商人通例》、《公司律》、《破产律》、《商会简明章程》 等一系列商法。
新政的实际效果
对于实际效果,可以从清廷被立宪派、维新 派、革命派和代表列强的袁世凯四者“群殴”的惨 剧可知 ,效果似乎不大理想,并且由史实知道新政 之后仅仅1年,清政府就在革命和袁世凯的逼宫下 而灭亡,所以可以说,新政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原因
根本在于清政府虽然避免在镇压立宪派的 国会请愿运动时暴露真相,但在搞“皇族内 阁”时暴露了底牌,伤透了立宪派和维新派 热忱的心 。代表社会有志之士和人民的革命 派本来就看不惯清政府,清政府这么一折腾, 还把本来自己的支持者立宪派和维新派很多 人投逼到革命事业中去了,使得自己更加孤 立,加上持实权的袁世凯强势“逼宫”,清 政府不就范也不行了,于是,中国最后一个 正经的封建王朝——大清,就亡了。
管议决国家预算、决算、税法及公债事项、新订法典及嗣后修改 事项(但宪法不在此限),以及其余奉旨交议事项等。
具有一定立法权的不完全的立法机构。
谘议局是清政府为筹备立宪而设立的地方谘议机关
宣统元年(1909)九月开始在各省陆续成立,为各省采择舆论之所, 以指陈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为宗旨,职责是议决本省兴革事宜、 预决算、税法及公债、选举资政院议员、申复资政院及督抚咨询事项 以及收受本省自治会或人民陈请建议事项等等。
清政府在新政改革期间实施了这么 多的措施,那么为什么清政府会在改 革中走向了灭亡???
讨论 分析
新政的积极作用
新政对当时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新政 中关于“派遣留学生出国”、“编练新军”、 “奖励实业”等明文规定,客观上促使中国近 代教育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军事制度的 更新并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培植、壮大了力量, 同时促进中国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队 伍的壮大。
清末新政
——清政府在改革中失去政权
1901年1月29日上谕的发布标志着晚 清最后十年改革的开始,史称 “清末新 政”、“光宣新政”、“庚辛新政”、 “辛丑新政”、“新政”等。
• 变革的主要内容(1901-1905)
• 1、行政制度改革--调整机构、整顿吏治。
• a、总理衙门改外务部;b、设立商部(1903)、巡警部 (1905)、学部(1905);c、裁撤重复闲散衙门;d、整顿 吏治、裁汰胥吏、停止捐纳买官;e、允许满汉通婚,令旗人 自食其力。
• ①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 ②反帝爱国主义运动的刺激。
• 拒俄运动 1903

抵制美货运动 1905—1906

收回利权运动 1903-1911
• ③清末新政的成果。
• 2、立宪派的宣传鼓吹活动
• (1)立宪派的形成

张謇 郑孝胥
• (2)康梁等维新派
• (3)资产阶级中上层及绅商
• 3、日俄战争的刺激
• 3、清廷的官制改革:1906
留:内阁与军机处并存,不设责任内阁。都察院、宗人府、 翰林院、钦天监、銮仪卫、内务府等均照旧制。外务部、吏部、 学部仍照旧制。都察院、宗人府、翰林院、钦天监、銮仪卫、 内务府等均照旧制。
改并:巡警部改民政部,户部改度支部,礼部以太常寺、 光禄寺、鸿胪寺并入,兵部改陆军部(以练兵处、太仆寺并 入),刑部改法部专任司法,大理寺改大理院专管审判,工部 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理藩院改理藩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