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合集下载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一.新政(1901-1905)背景:义和团运动、八国侵华国内出现立宪运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代表人物:张之洞、袁世凯内容1.政治:增设新机构,裁撤冗官、冗衙.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封建顽固势力,但也反映出清政府已沦为维护帝国主义的工具,增设机构维护帝国主义利益.2.军事:编练新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中国国防实力,但后来兵为将有,形成了近代军阀.3文化教育:废科举,颁行新学制和设立各式新学堂、派遣留学生.形成了重视西方科技与社会政治学说的风气,培养了近代科技、教育、法政、军事人才.4.振兴商务、奖励事业.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的发展.实质:讨好列强,维护专制统治。

二.预备立宪(1905-1911)领导:资产阶级立宪派过程:五大臣出洋考察内容:《钦定宪法大纲》、皇族内阁......三.异同点比较相同点:1.指挥者相同。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都是在清政府的指挥下进行的。

2.发生时间大致相同。

二者都是在快要灭亡的清朝晚期进行的。

3.目的相同。

都是为挽救快要灭亡的王朝而努力的。

不同点:1.二者的结局不同。

清末新政取得了最终的成功,产生了一些比较显著的效果。

但是,预备立宪被揭穿最终失败,是一场阴谋。

2.进行的方式不同。

清末新政主要是对国内的制度军队文化经济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并且派出政府官员出国考察,学习外国先进经验。

而预备立宪是进行一场阴谋的变革政府的活动.3.性质不同。

清末新政是一场比较正义的维护政府统治的变革。

而预备立宪是一场阴谋活动,非正义的企图篡权的活动。

四.维新派和立宪派之比较1.维新派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在维护孔子的名义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旧思想。

维新派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但未触及封建土地制度维新派主张和平和改良的方式,幻想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

2.君主立宪派:是20世纪初中国政坛上出现的一个政治群体。

他们的基本主张是:继续保持以清朝皇帝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统治,而只把它的政权组织形式改变一下,颁布宪法,召开国会,建立所谓责任政府,以便资产阶级上层能够参与政权。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一.清末新政(1901--1905)
1、原因:19C末20C初,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是清政府内外交困;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兴起;清政府为笼络人心缓和矛盾,挽救统治危机
2、措施:政治上:减冗员,修刑律,改革官制,改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外务部,整顿吏治;经济上:奖励实业振兴农业;设商部、学部和巡警部等中央机构;军事上:改革军制编练新军,教育上:推行教育改革,1905年废除科举,兴办学堂,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学校制度。

3.影响:客观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为民主思想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军事法制教育近代化。

二.预备立宪(1906--1911)
1、原因:各地群众反抗斗争;民主革命思潮传播资产阶级改良派和一些官僚要求实行君主立宪
2、目的:遏制革命形势发展,维护清朝专制统治
3、措施:行政司法教育改革,核心是官制改革;实行议会;实行地方自治
4、结果:加剧了中央与地方,满汉之间阶级之间矛盾,引起社会巨大混乱,加速了清朝的覆灭;催生了新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一次政治改革,也是中国封建专制向“宪制”的和平过渡尝试;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没有触及根本专制制度。

20世纪初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内容

20世纪初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内容

20世纪初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内容1 清朝末期改革20世纪初,清朝末期,以韩非子为总负责人,开始了一系列改革方案,以便重新修复帝国。

被称为“新政”的改革实质上是一场彻底的现代化和西化运动,它的目的是促进政治的现代化和经济的现代化,最终实现对西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完全同步。

2 预备立宪改革为了进一步完善社会政治,清政府于1906年发布《预备立宪ity改革方案》。

这一改革方案推出了议会制度,包括议会主席任期,及有权行使议会权力的委员会等。

此外,还规定议会会议由国务院任命的和由大臣投票选出的代表组成,旨在从政治和法律上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同时,政府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实施这项改革,以实现公民的政治和经济权利的实行。

3 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新政”重要的一部分,旨在改革传统的清朝学校,包括改革传统科目,重新设立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和职业教育三种基础教育模式,以及改善学校的管理制度。

另外,清政府还派给中国留学生去国外留学,让他们接受现代文化的西化教育,让中国的教育体系能够迎接来自西方的现代化文明。

4 经济改革清政府“新政”的经济改革是由韩非子的努力推动的,他的改革目标是改善中国的生产和贸易,以及改革中国的金融秩序。

清政府设立更宽松的财政政策,使人们可以更多地利用工业机械、提高贸易量,改善人民的生活;同时,还改革了金融体系,推行铸币与纸币现金兑换制度,减少流通中人们使用钱币对纸币的汇率,以便改善经济秩序。

5 运动及洋务两大改革末期清政府另外两大改革是根据洋务思想的“运动”和“洋务”。

“运动”的目的是使除封建官僚体系,使政府机构和官员能更好地维护生活和经济活动;洋务改革的目的则是使清朝的政府机构能够与西方政府机构相比,从而推动中国的现代化。

20世纪初清政府的新政改革,实质上是一股维护政府统治权威和西化运动,“预备立宪ity改革方案”是该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推出了议会制度,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同时,政府还改革了教育体系、经济体系,派给学生去国外留学,开放贸易,改善经济秩序;并且“运动”和“洋务”及时调整了政府机构,以便推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完成西化文明。

第二讲 第三章 清末新政

第二讲 第三章 清末新政

3、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 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居上宽,临 下简,言必信,行必果,我往圣之遗训,即西人 富强之始基。中国不此之务,徒学其一言一话、 一技一能,而佐以瞻徇情面、自利身家之积习。 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 富强耶!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 当议更张。 --新政上谕
第二节 清廷的政治改革 ——预备立宪
一、政治改革的背景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①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②反帝爱国主义运动的刺激。 拒俄运动 1903
抵制美货运动 1905—1906 收回利权运动 1903-1911 Nhomakorabea
③清末新政的成果。
2、立宪派的宣传鼓吹活动 (1)立宪派的形成 张謇 郑孝胥 (2)康梁等维新派 (3)资产阶级中上层及绅商 3、日俄战争的刺激
1、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辛丑条约》签订、 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确立。 (1)争夺中国的路矿利权。 “铁路所布,即权利所及。凡其他之权、商权、 矿权、交通权、左之右之、存之亡之、操纵于铁 路两轨,莫敢谁何。故夫铁道者,犹人之血管机 关也,死生存亡系之。有铁路权,即有一切之权; 有一切权,则凡其地官吏,皆我颐使之奴,其地 之民,皆我刀俎之肉。” 《朝日新闻》
6、颁布《重大信条十九条》 1911年11月3日
扩大了议会权力,削弱了君主权力 我国第一部正式的成文宪法。 确立了英国式的立宪君主制度(虚君制)。
三、立宪运动蓬勃发展 1、立宪团体
2、请开国会运动1907年秋—1908年夏 3、国会请愿运动 1909年底—1910年11月
慈禧的求变意识
“两宫自京启跸情形,所谓天子蒙尘,从古稀有之惨,可 痛已极”,并具体描写道,“太后身穿粗蓝夏布衫,亦不 梳头。皇上穿黑纱长衫,黑带,灰色战裙两条,铺盖行李, 一概未带。出京三日,均睡火炕,无被褥,无替换衣服, 亦无饭吃,吃小米粥。” “连日奔走,又不得饮食,既冷且饿。途中口渴,命太监 取水,有井矣而无汲器,或井内存有人头,不得已,采秫 粃秆与皇帝共嚼,略得浆汁,即以解渴。昨夜我与皇帝仅 得一板凳,相与贴背共坐,仰望达旦,晓间寒气凛冽,森 森入毛发,殊不可耐。 ” “我总是当家负责的人,现在闹到如此,总是我的错头, 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人民。满腔心思,更向何处诉 说?” “太后虽在蒙尘困苦中,尚刻意以兴复为念。一日,诸人 于召对之际,太后忽顾曰:‘此耻如何得雪?’”

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

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

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1901——1911)一、背景1、帝国主义加深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列强对华政治控制的加强和经济势力的扩展)1902至1903年,英、美、日等国先后与清政府签订新的《通商航海条约》,取得免征厘金、增开商埠、扩大内河航行等一系列新的特权。

为外国资本家对华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1903年,英国派军侵略西藏。

日俄战争(1904—1905):《朴茨矛斯条约》规定俄国将旅大租借地、长春至旅顺口铁路(南满条路)及其他相关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

2.义和团运动3.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4.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资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5.来自西方的变革压力列强也要求清政府实行某些新政,因为一个顽固守旧的政府是不利于它们的“以华治华”方针的,而仿行西方的新政,在本质上就是按照它们的需要来改造中国,去掉那些不便于它们在华扩张的制度,建立起适合它们扩张的制度,二、内容(一)清末新政:1901——19051.目的:抵制革命,维护清朝的统治;2.内容:①经济:奖励实业,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商法;1903年设立商部,后改为农工商部,并制订商律,先后颁行《商部章程》、《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破产律》等一系列商法;提倡奖励实业,振兴商务,鼓励私人出资兴办企业、交通等。

②教育:废科举,办学堂(高等学堂、中小学堂、女子学堂、各类职业技术学堂);派遣留学生;推行新学制:壬寅学制、癸卯学制。

③军事:建立练兵处,编练新军;铁良和袁世凯在北京训练八旗兵军制改革的意义:1、一支与旧式军队完全不同的现代化军队开始具备了基础。

有知识的军事学堂毕业生于军事留学生排斥与取代了旧式军官而成为军队的骨干,从而奠定了中国近代军官制度的基础。

2、大量军事学堂的建立与军事留学浪潮,为清末的中国造就了一大批掌握了近代军事指挥艺术,具有专门技术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为军队现代化的前途提供了人才的保证。

3、军事改革,从根本上对中国社会重文轻武的传统观念有所冲击。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3、影响: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没有触及根本的专制制度
——传统政体下的政策创新
讨论:通过对于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
立宪”的学习,对清政府在20世纪初的所作所为
你有什么看法?
总结:虽然这是清政府迫不得已所采取的措
施,从主观上看是为了继续维护其封建统治,但
在客观上却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中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一、清末“新政” (1901——1905)
1.背景: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国内出现立宪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2.目的:对外取媚洋人,对内笼络人心,挽救清朝危局, 以维持其专制统治 3.主要措施:
一、清末新政:
3、新政措施: 1)时间:1901年——1905年 2)代表人物: 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 3)改革内容: ①教育:废科举、办学堂、派游学 ——近代化知识分子 ②政治:改革官制、修订刑律 ③军事:编练新军、开办警政。 ④经济:奖励实业
二、预备立宪:
1、领导者: 资产阶级立宪派 2、过程: 1)五大臣出洋考察(载泽、端方等到欧
美、日本考察宪政)
皇位永固、外敌渐轻、内乱可糜 2)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①预备的内容:从改革管制入手 ②成立“编制馆” ——有名无实
“大清帝国系朕由祖宗继承之并传至子 孙以垂于无穷” ——1908年《钦定宪 法大纲》 (资产阶级彻底与朝廷对立 ) 内阁13名成员中,满蒙贵族9人,其中 皇族又占7人。 ——皇族内阁 (汉族官僚反对) 新政 (人民反对)
一、“新政”(1901年)
实质:中体西用,维护专制统治 作用:部分地吸收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 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以 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结果:增加捐税,加重人民负担,促使 人民不断反抗,革命形势日益高涨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 6.3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 6.3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讨论:通过对于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 立宪”的学习,对清政府在20世纪初的所作所为 你有什么看法?
总结:虽然这是清政府迫不得已所采取的措 施,从主观上看是为了继续维护其封建统治,但 在客观上却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也是中 国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的一步。新政主要是从经 济上、军事上、文化方面推进了近代化的进程, 而“预备立宪”是从政治上向近代化方向迈进。
补充: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一、清末“新政” (1901——1905)
1.背景: 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 国内出现立宪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兴起 清政府面临统治危机
2.目的:对外取媚洋人,对内笼络人心,挽救清朝危局, 以维持其专制统治
3.主要措施:
一、清末新政:
3、新政措施: 1)时间:1901年——1905年 2)代表人物: 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 3)改革内容:
①教育:废科举、办学堂、派游学 ——近代化知识分子
②政治:改革官制、修订刑律 ③军事:编练新军、开办警政。 ④经济:奖励实业
一、“新政”(1901年)
实质:中体西用,维护专制统治 作用:部分地吸收方工业文明的成果;
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以 及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结果:增加捐税,加重人民负担,促使 人民不断反抗,革命形势日益高涨
二、“预备立宪”(1905-1911年)
“预备立宪”目的 遏制发展的革命形势 维护清政府专制统治
二、预备立宪:
1、领导者: 资产阶级立宪派 2、过程:
1)五大臣出洋考察(载泽、端方等到欧 美、日本考察宪政)
皇位永固、外敌渐轻、内乱可糜 2)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①预备的内容:从改革管制入手 ②成立“编制馆”
——有名无实
“大清帝国系朕由祖宗继承之并传至子 孙以垂于无穷” ——1908年《钦定宪 法大纲》

八年级历史清政府的新政

八年级历史清政府的新政

一、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清政府政策的调整
1.“新政”(1901-1905)
原因: 应付严重的国内危机
派遣留学生
内容: 编练新军
奖励实业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评价:
加剧了社会矛盾
2.“预备立宪”(1905-1915 五大臣出洋考察 ②1906 预备仿行立宪
1.收回利权斗争
原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 结果:部分铁路实行商办
2.保路运动
起因:“铁路国有” 权 四川保路运动特点
组织 保路同志会
侵吞股银、出卖主
件要 最 商 银 ,出 可 的 子 自 怕这 怜 款 凑 光 的项 的 , 了 绪 是钱 庄 也 万 廿 外。 稼 有 万 十 国要 汉 土 千 八 人为 , 药 , 年 占铁 一 烟 也 把 路路 粜 灯 有 路 权为 粮 捐 官 办 。哪 就 , 的 ,
皇位永固 外患渐轻 内乱可弥 预备期为9年 皇权至高无上 总理:奕劻 13名阁员皇族7人
③颁布《宪法大纲》
④1911 内阁成立 实质: 骗局 立宪派分化,一部分倾向革命 结果:
清政府空前孤立
汉族官僚的离心
二、各地的武装起义
1.镇南关起义
2.安庆、绍兴起义 3.黄花岗起义(1911)
三、收回利权的斗争和保路运动
3.黄花岗起义(1911)
1911 广州 黄兴 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
林觉民
喻培伦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 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膻,满街狼犬,称心快意, 几家能够?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 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 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 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馀,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 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清末新政时期的立宪论争及其现代启示

清末新政时期的立宪论争及其现代启示

清末新政时期的立宪论争及其现代启示筹备立宪是清末现代化过程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环绕着中国是不是应该推进立宪政治这一问题,在清末新政中出现了持续的激烈的论战。

本文通过考察清末立宪派与立宪缓行派之间的论争,来揭示中国立宪政治所面临的内在矛盾。

对这些内在矛盾的历史考察,对于当代中国人更深入全面地思考中国宪政与民主政治发展的条件,对于理解后发展国家采取西方立宪政治时所需要各种因素,无疑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

中国近代以来的宪政思潮的特点立宪思潮发端于清代中后期,早在同治年间,士大夫中的一些精英人物,就对西洋的议会政治制度产生浓厚的兴趣。

这种兴趣之所以产生,乃是由于中国人发现,西方立宪政治所具有的某种优点,恰恰是专制传统政体最为缺乏,因而也是中国最需要获得的。

王韬就在其《漫游随录》中盛赞英国的“君民共主”的议会政治制度,在这本著作中,王韬把君主专制与民主政治的结合看作是巩固一个国家的君主与民众之间的“上下相通”的手段,因而也是实现“富强之效”的手段。

⑴ 到了光绪初年,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同样沿着这种思路来理解西方宪政。

他认为,立宪与议会的好处是“集思广益”并消除君民之间的隔阂。

⑵ 到甲午战争发前,陈虬、陈炽、许景澄、张荫桓等人,均以大体相似的方式和用语,介绍并赞扬了他们所理解的西洋议会制度。

从这些近代士大夫知识分子对西洋议会制度的认识来看,他们对西方制度的兴趣着眼点,是这些政治制度所表现出来的某种特殊“效能”,而这种“效能”恰恰又是中国所缺乏的。

他们正是带着对本民族特有的“问题”的关注,来认识西方文化的。

由于中国传统专制政治在应付西方挑战时暴露出来的严重弊端,由于中国传统政体使君主与民众上下相隔,于是,在他们看来,议会政治的意义并不是西方原生意义上的对政府权力的限制与约束,而是这种制度能够“集思广益”,“固结民心”。

用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的话来说,“中国而终自安卑弱,不欲富国强兵,为天下之望国也,由亦已耳,苟欲安内攘外,……其必自设议院始矣。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PPT课件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PPT课件
9
载沣溥仪ຫໍສະໝຸດ 101178
《钦定宪法大纲》
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 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皇帝有权颁布法律,发交议案,召集及解 散议会,设官制禄,黜陟百司,编订军制, 统帅陆海军,宣战媾和及订立条约,宣告 戒严,爵赏恩赦,总揽司法权及在紧急情 况下发布代法律之诏令。并且“用人之 权”,“国交之事”,“一切军事”,不 付议院议决,皇帝皆可独专。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1
2
3
4
5
6
立宪派是指20世纪初期随着“新政” 和“预备立宪”而崛起的资产阶级上层 及其政治代表所组成的政治派别。代表 人物有国内为从事实业的大资本家和绅 士(如张謇)。国外为已沦为保皇派的 康有为,梁启超
立宪派的基本主张是:既反对清朝统治 的现状,要求改革,也反对革命,主张 实行“君主立宪”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新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戊戌变法、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文化方面
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 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
派人出国留学
改革科举制度,废除八股
军事方面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
裁汰绿营
维新变法的失败
戊戌政变
由于改革触动了顽固派的根本利益,慈禧太后发动 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捕杀维新人士,杀害“戊 戌六君子”
新政的影响与革命的兴起
谢 谢
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
1895-1911年的晚清自救运动
第 戊戌变法 一

戊戌变法的背景
进启 一蒙 步运
思 想
轮 的 世
主 义 国
第 二 次
经 济
完遍欧 善得美 资到进
政 治

得动 到思 传想 播逐

界 瓜
家 开
工 业
化分始革
即向命
本扩行 主展民 义;主 制文政
际 大
。一 被
将帝开 开国展
度官治 运制改
国会准备实施变法。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标志着维
新变法开始。
维新变法内容
类别
政治方面
颁布的新法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改革的旧制
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经济方面
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 商业发展;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裁撤驿
站,设立邮政局
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 权,令其自谋生路


始主,

。义主
行度革 机建,

, 理
过要 渡欧
制立民 。,主


,美
进政

新资

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

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

清末新政与立宪运动(1901——1911)一、背景1、帝国主义加深对中国的全面控制(列强对华政治控制的加强和经济势力的扩展)1902至1903年,英、美、日等国先后与清政府签订新的《通商航海条约》,取得免征厘金、增开商埠、扩大内河航行等一系列新的特权。

为外国资本家对华倾销商品和输出资本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1903年,英国派军侵略西藏。

日俄战争(1904—1905):《朴茨矛斯条约》规定俄国将旅大租借地、长春至旅顺口铁路(南满条路)及其他相关权益全部“转让”给日本。

2.义和团运动3.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4.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使资产阶级的队伍不断壮大5.来自西方的变革压力列强也要求清政府实行某些新政,因为一个顽固守旧的政府是不利于它们的“以华治华”方针的,而仿行西方的新政,在本质上就是按照它们的需要来改造中国,去掉那些不便于它们在华扩张的制度,建立起适合它们扩张的制度,二、内容(一)清末新政:1901——19051.目的:抵制革命,维护清朝的统治;2.内容:①经济:奖励实业,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商法;1903年设立商部,后改为农工商部,并制订商律,先后颁行《商部章程》、《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破产律》等一系列商法;提倡奖励实业,振兴商务,鼓励私人出资兴办企业、交通等。

②教育:废科举,办学堂(高等学堂、中小学堂、女子学堂、各类职业技术学堂);派遣留学生;推行新学制:壬寅学制、癸卯学制。

③军事:建立练兵处,编练新军;铁良和袁世凯在北京训练八旗兵军制改革的意义:1、一支与旧式军队完全不同的现代化军队开始具备了基础。

有知识的军事学堂毕业生于军事留学生排斥与取代了旧式军官而成为军队的骨干,从而奠定了中国近代军官制度的基础。

2、大量军事学堂的建立与军事留学浪潮,为清末的中国造就了一大批掌握了近代军事指挥艺术,具有专门技术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为军队现代化的前途提供了人才的保证。

3、军事改革,从根本上对中国社会重文轻武的传统观念有所冲击。

对新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表述的思考

对新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中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表述的思考

【摘 要】新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对清末“新政”的截止时间表述不明,对“新政”与“预备立宪”的论述易于理解为两个较孤立的历史事件,对它们的评价也存在偏颇之处。

该教材的编写具有“在维新中守旧”的特色。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材 清末“新政” “预备立宪” 表述【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B-0094-02新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在编写模式方面采取的是专题加模块的形式,具有很大的创新与优势,因为它避免了与初中历史的重复,丰富了学生的生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但在一些历史事件细节的表述上仍存在值得教师与学生思考的地方。

本文试以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为例,对清末“新政”截止时间的表述、“新政”与“预备立宪”的关系以及对二者的评价等方面做一思考与评价,以期为高中历史教学与课程教材的深层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一、对清末“新政”截止时间的表述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2(以下简称选修2)认为清末“新政”开始于1901年1月,但止于何时,并未说明,因为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故其用“在‘新政’的最初几年里”含糊表述。

但此句并非凭空产生,前人已说,“从光绪二十六年底即1901年初西太后在西安宣布‘变法’开始,几年之中清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所谓‘新政’”。

而“最初几年”具体是指哪几年?选修2也未明注,笔者认为在常规教学中可以说是1901—1905年,因为过去人们习惯于将“新政”限定在当年(1901年)1月29日朝廷在西安颁发“变法”上谕至1905年“预备仿行宪政”开始之前这一时段,但选修2教参中却写成1901—1904年则欠妥,须更正。

另外,只提“最初几年”,不说后几年怎样?这也许是编者有意地传达一些学术信息,给学习者留下一些思考空间。

笔者认为,教师应向学生补充说明,所谓的“新政”实质上就是清末改革,它应是20世纪初晚清政府自上而下进行诸多改革的总称,即“广义言之,辛丑之后,迄于辛亥,清政府推出的弃旧图新变革措施,均可视为‘新政’”;另有学者也明确其起止时间,“1901年1月29日清廷发布上谕,宣示了改革决心,标志着晚晴最后10年改革时期的开始,史称‘清末新政’”。

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

清末新政和立宪运动
1906年下诏预备立宪
1907年预备立宪公会
立宪运动的过程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1909年咨议局选举
1910年资政院开院礼 1911年任命内阁
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
7月16日,清政府正式打出“仿行宪政”旗号,发布上谕, “派载泽、端方等分东西洋考察政治”。直陈朝廷的难局:“方 今时局艰难,百端待理,朝廷屡下明诏,力图变法,锐意振 兴„„兹特简载泽、戴鸿慈、徐世昌、端方等随带人员,分赴东 西洋各国考求一切政治,以期择善而从。” 由于受革命党人吴樾的炸弹影响,考察宪政的五大臣名单稍有 调整,并分两路:载泽、尚其亨、李圣铎前往日本、英国、法国、 比利时;戴鸿慈、端方前往美国、德国、奥匈、俄国、意大利。 而其随员中,大都是后来历史上青史留名的大腕儿,诸如施肇基、 夏曾佑、熊希龄、伍光建等等。考察政治大臣出访约半年,考察 了14个国家。其间参观议院、行政机关、学校、监狱、工厂、农 场、银行、商会、邮局乃至博物馆、戏院、浴池、教会、动植物 园等,拜会政治家、学者听讲宪政原理,调查各项政治制度,搜 集各类图书和参考资料等。
第一部分:正文“君上大权”
1.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2.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3.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凡法律虽经议院议决, 而未奉 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 4.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解散之时,即令国 民重行选举新议员,其被解散之旧议员,即与齐民无异, 倘有抗违,量其情节以相当之法律处治。 5.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之权。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 臣辅弼之,议院不得干预。 6.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君上调遣全国军队,制定 常备兵额,得以全权执行。凡一切军事,皆非议院所得干 预。 7.宣战、讲和、订立条约及派遣使臣与认受使臣之权。国 交之事,由君上亲裁,不付议院议决。

论清末预备立宪

论清末预备立宪

论清末新政及预备立宪摘要:戊戌变法失败后的1901年,被八国联军赶到西安途中的满清慈禧太后,于1月29日发布了一道变法上谕——在内外压力之下,慈禧意识到:不改革中国没有出路。

为挽救王朝危亡、化解内外危机,两年前血腥镇压“百日维新”的慈禧太后,不得不推行新政。

作为新政最重要内容的“预备立宪”是在各种矛盾中由清廷主导的,结果却对以后中国的历史造成了很大影响。

本文就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活动做以浅论,对一些疑难问题给予解释。

关键词:新政预备立宪钦定宪法大纲一、历史背景及原因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我国遭遇了全面危机,改革的浪潮从未平息。

首先兴起了以“中体西用论”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这一运动希望通过引进西方的器械技术,实现强国之梦,然而甲午战争的惨败,使其彻底破产。

当时的精英阶层转而认识到:要让国家富强,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器械之理,更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1在维新派的极力劝说下,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下诏“明定国是”,仿效当时日本的君主立宪制,展开了自上至下改革的变法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百日维新运动。

2但这个变法运动不久就失败了,当时保守派的慈禧将其扼杀于摇篮之中。

但后来由双手沾满戊戌志士鲜血的慈禧发起的新政却在力度上超过了戊戌变法!慈禧太后在逃亡西安途中所宣布的“新政”并非完全没有诚意,也不是没有具体措施和实际投入。

由于历史条件不同,“新政”中有关改革的深度与成效超过戊戌变法,这是没有疑义的。

慈禧等人的转变主要是因为:首先,从国际环境看,经过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扶植清朝傀儡政权,实行“以华治华”,从而维护其殖民利益的政策,他们要求清政府披上“民主宪政”的外衣。

1亓冰峰:《清末革命与君宪的论争》,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0年版,第2页。

2徐祥民等:《中国宪政史》,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2页。

其次,就国内形势而言,中国的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已发生了明显变化,资产阶级革命正在兴起,封建专制主义与资本民主主义的矛盾已十分尖锐;而代表资产阶级右翼和一部分地主官僚的君主立宪派也积极活动,企图通过立宪分得一点权力。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一、背景: 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屈辱的签订 了《辛丑条约》,使得帝国主义列强在 中国争夺加剧,名义上中国还是保持统 一独立,而实际上已经成为列强共管的 半殖民地国家,而清政府则成为列强在 华共管的有利工具,中国社会危机进一 步加深,民族矛盾、阶级矛盾被进一步 激化,为了满足帝国主义在华共管的需 要,缓和民族、阶级矛盾,笼络人心, 1901年清政府推行“新政”
改 王朝自我挽救的迫不得已的选择。
客观而言,清末十年改革推动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 在改革进程中,废除科举制度,初步建立近代教育体系; 形成近代军事制度;奖励实业刺激了经济发展;法制改 革开启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因此,“清末新政” 和“预备立宪”不只是继承了洋务运动,而且在广度和 深度上都超过了戊戌维新变法运动。然而,这一切都不 能挽救满清王朝覆灭的命运。其原因不止一端: 第一,“清末新政”的主观动机与客观效果彼此背离。 第二,清王朝假“立宪”之名,行“集权”之实,并没有
二、过程: 1901年1月慈禧太后在西安发布“预 约变法”上谕,4月设立“督办政务处”, 任命奕劻、李鸿章等6人为政务大臣,5月 增补张之洞、刘一坤等3人为参赞,全权 负责新政各项事宜,但新政的各项主张和 推广实施权力仍集中在慈禧太后一人手中, 7-8月间,两江总督刘一坤和湖广总督张 之洞联名上奏三折,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 得到慈禧太后称赞,便以此二人主张制定 新政措施蓝本。之后在1901-1905年陆 续颁布新政措施30余项。
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比较 ⑤认识:新政、立宪均是清政府为巩固统治 而采取的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是世界资本主义 潮流冲击下的产物。但结果都失败了,其根本 原因是本质上的落后性。注意:从近代化角度 以生产力标准来分析,清王朝的预备立宪政体 虽不完备,但毕竟不同于封建君主专制,带有 向资产阶级政权过渡的性质。它的一部分成果, 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派推行民主共和的政治基础。 可以这样认为,“预备立宪”是一场具有政治、 近代化性质的改革,被动和主动地顺应了时代 的潮流。

高中历史清末新政;

高中历史清末新政;

新政的影响与革命的兴起 廢除科舉考試
士子原有出路中斷
(從軍)
練新軍
新階層: 士兵
(出身較好,有較高文化,易接受新思想)
新階層:軍官
(在日本軍事學校留學,接受革命思潮)
新政
官派赴日留學
新階層:留學生
(受日本戰勝俄國強烈刺激,民族主義高漲,轉而排滿)
在中央機構中增加滿人權力 謀求削弱地方督撫權力
各省大員(督撫)不滿
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 1、清末新政(1901-1911)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面临严重统治危机与民族危机。迫于列强压力,列强需要清变法;侵略中国的需要,洋人朝廷需要采
原因:取一些调整延续统治,新政的整个精神是赋予中国政治更强的买办性;同时,练兵筹饷则是为了巩固统治。
内容:改革官制----裁撤闲散衙门,添设新机构 改革兵制----编练新军(巩固统治,新军阀的产生) 改革学制----废科举、设学堂、奖留学
“真改革” 从背景、动机看,在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的打击下,清政府无法维持旧统治,出于 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主动推行新政,有其真的因素。 从内容看,废科举、办学校、派游学、改官制、修刑律等一系列改革措施,涉及范 围很广,很多戊戌变法的措施得到实现。 从结果看,新政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取得了一些成效;影响超过了洋务运动和戊戌 变法,尤其在政治民主化方面进行了实践;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 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从内阁成员名单中我们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内阁成员13名,满族9人(皇族7人),汉人只有4名
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1905年,清廷谕派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 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侍郎绍英分赴东 西洋各国(日、英、法、比和美、德、俄、意、奥等国)考察政 治。在考察中,考察团对德国的宪政考察尤为用心。……最后, 在立宪问题上,清廷采取了师仿德日的政体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起云涌的各阶层反抗斗争
• • • • • • • • 抗捐抗税 抢米风潮 会党和农民起义 罢工斗争 兵变 学潮 反对教会与外国侵略者的斗争 保路运动
第二阶段:预备立宪(1905-1911)
一、背景 (1)人民群众的反抗斗争不断 (2)资产阶级宣传革命的高涨,革命形势日益高涨 (3)日俄战争中,俄国战败,一些官员的反思 (日俄之胜负,立宪专制之胜负也) 表明:清政府的改革是迫于形势和舆论压力
清朝晚期三次自救运动之三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第一阶段:清末新政(1901——1905)
一、背景 (1)清政府对义和团的镇压,对帝国主义的妥协暴露了清 政府的腐败无能,清政府的统治出现严重的危机 (2)民族资产阶级宣传革命
一、清末新政:
二、新政措施: 1)时间:1901年——1905年 2)代表人物: 刘坤一、张之洞、袁世凯 3)改革内容: ①教育:②政治: ③军事: ④经济: 三、目的 (1)对外取媚洋人,对内笼络人心,挽救清朝危局,以维持其专制 统治 (2)缓和统治者与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3、经济改革: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和提倡民族工业
1903年清廷设立商部,以“振兴商务”,奖励发明创造,鼓励私人 投资设厂,保护工商业者的权利。1905-1910年国内新设厂矿企业资本 在万元以上的有209家,总资本7525.5万元;各省铁路公司兴起“保 路”、“招商筑路”热潮。财政上1903年在北京设铸造银钱总厂,1905 年在天津办户部银行 ,至1911年,全国共有30家银行,保险公司14家, 投资公
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 1901年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其目的是为了博取帝国主义的欢心 修改《大清律例》,打破了“诸法合体”的中国传统法律结构,并根 据西方近代司法体系行政、立法、司法分立的原则,实现了“政刑”分 离和司法独立,并编篡了刑法、民法、商法、诉讼法。标志着中国法制 的近代化。
——
内阁13名成员 中,满蒙贵族 9人,其中皇 族又占7人。
——皇族内阁 (汉族官 僚反对)
四、评价
实质:中体西用,维护专制统治 结果: 增加捐税,加重人民负担,促使人民不断反抗,革命形 势日益高涨 客观作用: (1)有利于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2)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3)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宪政改革历程
二、预备立宪:
1、领导者:资产阶级立宪派 2、过程: 1)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载泽、端方等到欧美、日
本考察宪政)
立宪有三大利:皇位永固、外敌渐轻、内乱可糜 2)1906年: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①预备的内容:从改革官制入手 ②成立“编制馆” ——有名无实
3)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颁布 “大清帝国系朕由祖宗继承之并传至子孙以垂于无穷” 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 (资产阶级彻底与朝廷对立 ) 4)1910年:成立各地咨议局和资政院 5)1911年:第一届责任内阁(皇族内阁)出台 3、实质:借立宪之名,实行中央集权,满族贵族集权 4、结果:激化了满汉官僚矛盾,加剧了统治集团分裂
• 1、教育改革:废科举、兴学堂、派留学
1905年9月2日,清廷颁发上谕废除科举;同年设立学部, 制定《重订各级学堂章程》,在全国新式学堂。到1909年各类 新式学堂达59117所,学生160多万。仅留日学生就10000多人。 •
2、军事改革:编练新军,开办警政
1903年清廷成立了练兵处;1904年改建兵制,把新军分为 常备、续备和后备三等;1905年统一全国军事编制,计划在全 国编练新军36镇。到1911年,全国共设各类军事学堂40多所, 连成新军26镇。
(4)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法律、政权机构、军队、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