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教学过程
浅析高中数学文化选修课程的教学设计途径
浅析高中数学文化选修课程的教学设计途径【摘要】这篇文章将浅析高中数学文化选修课程的教学设计途径。
在将介绍该课程背景以及研究意义。
接着,正文部分将包括数学文化选修课程的概述、教学设计原则、教学方法探讨、课程内容设置以及评估方法。
文章将通过探讨这些内容来提出针对高中数学文化选修课程的教学设计途径。
在结论部分将总结教学设计途径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分析,读者将更加深入了解高中数学文化选修课程的教学设计,从而为教学实践提供指导。
【关键词】高中数学文化选修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原则、教学方法、课程内容、评估方法、教学设计途径、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中数学文化选修课程作为高中数学课程的一部分,旨在拓展学生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文化素养。
随着社会对科技和数学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高中数学文化选修课程的教学设计途径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数学文化选修课程的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传统数学课程中,往往注重数学的理论知识和解题技巧,而忽略了数学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高中数学文化选修课程的设置和教学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挖掘数学文化的内涵,结合当代教学理论和方法,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和发展规律的教学活动,从而实现数学文化选修课程教学的目标和效果。
通过本文对高中数学文化选修课程的教学设计途径进行探讨,旨在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启示和参考,促进数学文化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
1.2 研究意义数将更通顺和连贯。
研究意义如下:高中数学文化选修课程的教学设计途径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这门课程旨在通过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思维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深入研究高中数学文化选修课程的教学设计途径,对于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问题一,教学内容单一化。
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但有些老师却只有一种教学方式和思路,缺乏对数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挖掘,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对策一,多种教学方式的使用。
在教学内容设计方面,老师应注重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方式进行分析,根据学生的学科差异提供不同的教学方案,尽量给学生带来多姿多彩的教学体验。
对策二,建立自我学习的习惯。
教师应加强日期、自主学习环节的设置,习惯学生接受课内任务之外的自主任务,并提供足够的学习资源,让学生能够在自学中形成问题意识和自我学习能力。
问题二,应试教育下的考试焦虑。
高考对学生成绩和命运的影响非常大,导致学生处于应试状态下的学习,长时间高强度的应试教育容易导致学生产生考试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学生的健康和心理发展。
对策一,注重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尝试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并对数学产生兴趣。
对策二,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性,建立放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减少学生的考试压力。
在应试教育下,学生容易陷入应试思维,只注重应试技巧和套路,而不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这导致学生对数学的真正理解很少。
老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数学思维的培养,教育学生从多维度诠释数据,多角度分析问题,加强对知识点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对策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水平。
教师应注重对数学知识的丰富拓展和应用,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运用能力,从而加强对数学的认知水平,更好地应对应试教育。
总之,在高中数学教育过程中,老师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自主性,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提高学生对数学的认知水平,使学生在理解数学的同时也能更好地应对应试教育。
浅谈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落实
浅谈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落实作者:宰令月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35期摘要:在新课改的不断推动下,教育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愈发重视,高中数学教师也逐渐将教学重点从提高学生考试成绩转移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学生可以在形成数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实现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学会解决数学实际问题的方法,锻炼思维拓展视野,在提高数学能力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综合素养,从而成长为能够为社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高素质人才。
鉴于此,本文将针对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落实与发展策略进行探究,希望可以为高中数学教育工作者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带来帮助。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落实现如今,教育相关部门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注逐年提高,甚至核心素养已经渐渐成为衡量学生数学能力以及教师专业能力的标准。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增长,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提高。
此外,学生可以在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其思维能力以及看待问题的深度广度也会得到提升。
因此,如何深刻理解数学核心素养,并在进行教学时落实,使学生真正具备这一素养是高中数学教师应不断研究的课题。
一、对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所谓数学核心素养,包括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以及数据分析,关系到学生的能力与发展潜力,关系到学生看待问题的思想感情以及解决问题的态度,体现了学生的整体能力和综合素养。
简单来讲,数学核心素养涵盖的范围非常广,学生具备了数学核心素养就具备了看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够设计出解决方案的能力,同时,学生可以在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
掌握数学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这也是学生跟随时代的脚步终身发展,满足社会的各种需要,在各种环境和条件下都能够体现自身价值的前提。
因此,教师必须意识到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能够应用于实际的综合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师生的共同提高。
高中数学课前教案分析
高中数学课前教案分析1. 知识目标:掌握数列的定义、性质及应用。
2.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数列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性质,数列的求和公式。
2. 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更复杂的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数列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
2. 立意法: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 案例法:通过实际例题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合作学习法: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解题,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学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数学谜题或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今天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引出本次课要学习的知识点。
3. 讲解:讲解数列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知识。
4. 例题讲解:通过几个简单的例题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检验他们的掌握情况。
6. 拓展:提出一些更具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解答。
7.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需要复习的知识点。
五、课堂作业:1. 完成课堂上未完成的练习题。
2. 自主选择一些题目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思考一些相关实际问题,尝试用数列的知识解决。
六、板书设计:1. 数列的定义2. 等差数列的性质3. 等比数列的性质4. 数列的求和公式七、教学反思:本教案设计能够让学生理解数列的基本知识点,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但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更多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加深理解,提高课堂效果。
论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分层次教学
、
坚持“ 以人为本” , 对 学 生 进 行 分 层
数
理 丫 巴
高 中数学 分层 次教 学 法最 大 的理 念 特点 便 是 坚 持“ 以
来解决各种问题 , 高 层 目标 是 针 对 具 有 较 高 能 力 的学 生 , 通 过
数学 层次 教学 奠定 环 境. 另外, 根 据 学生 的学 习 动态 变 化 ,
要注 意对 层 次关 系进 行调 整 , 帮 助 学 生 适 时 作 出 新 的 学 习 计划 . 所以, 通过 这种 层 次教 学 , 整 体 上 坚 持 了 以 全 体 学 生
为对 象 的人本 原 则 , 在 内部 中 又 能 形 成 竞 争 机 制 , 便 于 学 生 间的互 帮互 学 , 实 现共 同 进步 .
移到学生身上 , 实现“ 教” 向“ 学” 的转 变 . 分 层 次 教 学 在 这 一 转 变 的 过程 中 , 最 关 键 的便 是 分 层 施 教 应 该 灵 活 化 , 采 用 有 效 的 教学 方法 和手 段 , 有阶段性地在各环节上坚 持循序渐进 , 使 不
同层次的学生共同达标. ( 1 ) 教 学 内容 分 层
一
示范性作用的例题 , 因为层 次不 强 。 学 生 稍 微 了解 即 可 . 另 一
方面 , 根 据 学 生 的能 力 水 平 , 对 不 同层 次 要 制 定 不 同 的 教 学 目
中
学
标, 分 别 是 基 础 目标 , 中层 目标 和 高 层 目标 . 基 础 目标 只 要 求 生 掌 握 数 学 中的 基 本 概 念 和 公 式 等 规 律 性 的 知 识 , 中 层 目标 必
谈对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认识
例如在讲句子种类时,由学生讨论总结有哪
种“ 求通而未得, 欲言 心 口 而未能” 教学情 : 学生就能 的 境, 快, 积极思考, 从而培 养其语言发鼹的 : 交流, 性 总 论、 创造 地 结出St 分 ot。 te am 为P i si
以 形 学 的 索 机 如 教 A n 创 能 。 此 成 生 探 动 b 在 学9 Ut 新 力 i l
此机会我又引 出了学生感兴趣的西方 的十二星 : 还是用 o' f 主要取决于其 中的形容词 。 通过教师 : , 养 充分挖掘教材 中和学 身上创新能力的“ 火
座“ t se1 a rg.yr的 点,学 进 讨 ,出 者 别 形 花 ,设 谐 平 、主 教 气 ,造 , ee' e y1s n a 指 由 生 行 论 得 两 区 点: ” 和 、等 民 的 学 氛 营 愉 Ihwt叩 e2ts s e : n p h ai A 创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 ,使静态的教学 动 dtchdneos等。这样枯燥无 味的句型练 i u, gr ] i a u 语基础知识和综合运用英语 语言的能力。 教师 了起来 ,增强 了教学 的趣味性。所创设的教学 习一下子成了学生饶有兴趣的趣味题。 应在英 语课堂 教学 中注重 培养学 生的创新 能 场景 , 让学生置身 于真实的英语情境中去观察 、 四、 激励争论 , 群体参与。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力, 使学生形成 良好 的思维 和行 为习惯 。下面 体会 , 达到解决问题, 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牛津 争论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智慧 ,使思 是我在 平时教 学中培养 学生创新 能力 的几点 英语选题广泛, 内容丰富多彩 , 很多知识借助多媒 维迅速发散与集中, 扩大信息交流和思维容量 , 体会 。 体展示 , 更加形象直观 , 富有动感 、 并 音乐 , 学生 还能促进 口头表达能力 的提高和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发他们获取新 学起来很轻松 。如 9 nt T rga e 讲 激 A U i V Por 4 mm s 通 大 能 知 识 的欲 望 述很多种类的电视节 目,教师如果只是 口头说 的 形 成 。 过讨 论 , 家发 表 不 同 意见 , 从 正 、
新课标下对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新理解论文
新课标下对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新理解摘要:当前,我国推行新课程改革,这对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新课标下对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理解争论颇多,这些争论中,大家各执一词,有利有弊,无疑,这样的争论本身可以使人的头脑更加清醒、更加中肯的理解这个命题本身,本文试图从教师、学生以及二者间的互动关系三个角度出发,对此命题进行一个全新阐释和理解。
关键词:教学方法观;兴趣;互动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12-184-01教学被称之为”教”与”学”的结合体,但归根结底,“教”的终极目的是“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以数学教材为媒介,教师通过组织并且引导学生掌握基础性数学知识、发展延展性数学能力,数学教学过程是有目的师生互动活动过程,它突出了学生的创新理念和实操能力的培养,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以不断加强素质教育为核心,面向所有的学生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进行创造性教学。
一、教师:教学方法观的转变教师授课不能只是单向的给学生灌输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使得课堂生动有趣,教师应更加注重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现在,我们提倡的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重心,并不是单纯的否定教师的作用,反之,这对于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教师要对教学进行引导、控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发挥其应有的主导性作用,让学生经历“数学化”和“再创造”两个重要阶段,开展师生之间,注重师生间的多维互动,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解决问题,在师生的互动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性应用。
学生应该积极的参与教学,并不是往日纯粹的受制于教师和课堂的方式,而只有让学生心甘情愿的投入其中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其学习动机和热情,进而引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与教师互动交流,建立起亲密的合作型伙伴关系。
因此,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在于调动起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教师根据教材编拟出具有指引性的教学大纲,大纲以问题形式呈现,大纲的要求是应该具有深刻浅显的启发性和多层次性,学生在新课的学习过程中,应该以解决教师教学大纲中提出的问题为重心,更重要的是要自己提出问题,进而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教师要起到“领路人”的作用,逐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且组织学生展开广泛的讨论。
高中数学数字化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与思考
高中数学数字化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与思考数字化实验教学是利用数字技术增强实验教学效果的新型教学模式。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字化实验教学能够提供丰富的实验资源和交互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以下是高中数学数字化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与思考。
实施过程:1.确定实验目标和实验内容首先要明确数字化实验的目标,比如通过数字化实验提高学生对某一数学概念的理解,或者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等。
然后根据目标确定实验内容,选择适合的数字化实验软件或平台。
2.选择合适的数字化实验软件或平台根据实验内容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数字化实验软件或平台。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优秀的数学教学软件和平台,如GeoGebra、Mathematica、Matlab等。
选择软件或平台时要考虑学生的学科水平、软件的操作难度和实验的需求。
3.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流程根据实验内容,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流程。
实验方案要明确实验的目的、操作步骤、数据收集方式和实验报告的要求等。
实验流程要合理分配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实验内容,并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
4.组织实验实施根据实验方案和流程,组织学生进行实验。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讲解、示范操作、指导实验和解答疑惑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记录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
5.数据处理和实验总结学生完成实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帮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提出相应的结论。
教师还可以通过讨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
思考:1.数字化实验教学能够提供更多的实验资源和交互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数字化实验也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
2.数字化实验教学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技术操作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
教师需要熟悉使用数字化实验软件和平台,能够设计合适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流程,并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浅谈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过程
皮格马利翁 一 罗森塔尔效应得到验证 。古希腊神话 中的塞浦路斯国王皮格
他 活” 程。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 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 马利翁对一座少女雕像产生了爱情 , 的期望使这座少女雕像“ 了起来。 数 在数学教学 目的指引下, 以数学教材为 中介 , 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 教
四、 新课程标 准下数 学教学过程强调教师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新课程标准下教师 已经不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 , 而是帮助学生吸收、 选
倡 导教学 民主, 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 营造 同学之 间合作 学习的 良 氛 择和整理信息, 好 带领学生去 管理人类 已形成和发展的认识成果 , 激励他们在 围, 为学生 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 的条件 。 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师 继承基础上加发 发展 ; 教师不单 是一个学者 , 精通 自己的学科 知识 , 而且 是 生交往、 共同发展 的互动过程, 而互动必然是双 向的, 而不足单 向的。
数学知识、 发展数学能力、 形成 良好个性心理 品质 的认 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
动过程。
三、 新课程标准 下数 学教 学过程的完美实现在于教师与学生的
充分 理 解 和 信 任
新课程 标准下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理解
其 实数学教学过程还可 以这样表述: 从结构来看 , 是一个 以教师 、 它 学 生、 教材 、 教学 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 ; 从功 能来看 , 是一 它 个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发展数学能力、 形成 良好心理 品质 的认识与 发展相统一的过程 : 从性质来讲, 它又是一个 有 目的 、 有计划 的师生相互作
己的想法说出来 , 跟老师交谈。” 这就要求教师新课程标准下要转变观念 , 积 新课程标准认为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介质,教师在数学教学过 极创设能激起学生 回答欲望 、 贴近 学生生活 、 让他们有 可说 的问题 , 让他们 程 中应依据课程标准 , 灵活地、 创造性 地位用 教材, 充分利用包括教科书、 校 有充分 发表 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 , 一 言堂 群言堂” 变 为“ 。当然, 教
高中数学之过程性教学
浅谈高中数学之过程性教学【摘要】“过程性目标”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最为显著和重要的目标要求之一,这一目标将以往数学教学中的“追求学习的结果”转变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
因此,笔者将在本文中以“高中数学过程教学”为话题进行浅谈,在谈论自己对此的观点和看法的同时,期望与同行之间有所交流,共同进步。
【关键字】高中数学;过程性;情境设置;针对性根据《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教学目标分成“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这三个方面。
从其中的具体要求我们不难发现,“过程性目标”是最为显著和重要的目标要求之一,这一目标将以往数学教学中的“追求学习的结果”转变为“强调学习的过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过程的积极体验性和科学方法的掌握性。
作为学生来说,他们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可以获得相应的数学技能以及由此来体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情感,从而最终实现正确的价值观。
那么,笔者将在本文中以“高中数学过程教学”为话题进行浅谈,在谈论自己对此的观点和看法的同时,期望与同行之间有所交流,共同进步。
首先,笔者就高中数学在实际中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
由于中国现行的教育考试制约,高中学生往往会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受到应试教育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而许多教师在日常的高中教学中也会把教学要求拔高到高考要求,甚至对于高一和高二的学生也是如此,这就会在其教学中过分地重视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即:教学只重视解题和结果的形成,而对知识归纳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所内含的数学观点和思想方法的揭示往往是视而不见或是不够重视。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数学教学课堂上只重视知识的讲解和技能的操练,学生们的课堂上的仅有活动就是不断的被灌输知识和大量习题练习,把学生作为了被动的接受者,压抑了学生们在课堂上的思维活跃的积极性。
当然,有的高中数学教师也会在课堂上安排一些互动活动来活跃气氛,但是这些课堂活动往往只是注重形式上的热热闹闹,没有将应有的高中学生课程的特点和本质将以融入,从而出现了“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局面,也就出现了“知识与活动孤立”的现状,造成了教学时间的浪费和学习过程的空泛,而教师和学生都没有收获的情况。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论文]
探究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数学教程,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学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交流、思考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让学生的学声感受到数学其实源于生活且无处不在的。
数学的学习就是建立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了数学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体验生活。
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明、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的、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1.课堂教学体现“生活化”。
课堂体现“活动化”,以往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新课程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主要方式,把数学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境,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例如:在教学“立体几何”一课时我预先准备好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展示用这些图形拼出的图案给学生欣赏。
利用课室现有的东西,让学生观察那些物体的面象什么图形。
最后把预先准备好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这些图形去拼图。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加深了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
课堂教学体现“自主化”。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这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的一种理念,更应当采取适当的方式,促使学生表现出这种学习的“自主性”。
而教师就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那就要让学生先有、先想、先说、先练,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学好知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应关注数学过程103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应关注数学过程数学过程不同于教学过程,它是理解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想与方法,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所必须要经历的思维活动过程,包括概念形成、结论探讨、问题解决等基本要素。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关注数学过程,揭示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暴露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训练,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一、展示概念形成过程,弄清概念来龙去脉数学概念不仅是数学活动的基础,也是数学学习的前提。
数字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传统教学中,为了寻求教学的高效率,我们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过程重视不够,常常是“灌输得多,引导得少”,“教师讲的多,学生说的少”,由于不重视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记忆状态,在数学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把握上往往囫囵吞枣,并不能完全理解概念发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理解的深度、广度,学生也缺乏对概念的灵活运用和知识正向迁移的能力。
要想让学生准确理解、掌握数学概念,应重视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在教学时,我们应做到:要呈现给学生数学概念的提出背景,知识抽象、概括的过程等,让学生弄清了数学概念知识的来龙去脉,如概念从哪里来、为何要提出这概念、能解决何种问题等等。
例如,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函数是在研究运动变化现象中,如航海中对经度和纬度的测量、炮弹速度对于高度的、射程的影响、产生、发展等。
函数的知识就是探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所必须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函数”的内涵。
二要关注:教材中的数学问题或习题变化的引伸,在“杨辉三角”的学习中,学生对杨辉三角的基本性质有了初步的认识后,可引伸下列问题:“杨辉三角的第2K-1行的各数字有什么特点”“杨辉三角的第5行中,除去两端数字1以外,行数5能整除其余的所有各数,你能找出有关类似性质的行吗?行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等等。
这此问题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实验操作能力都是一次考验,更主要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更好理解数学概念。
新人教新课标下对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一点反思
新人教新课标下对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一点反思今年接触高一,感觉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和以往有点差别,高中学生已经具备自学和创新的能力,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实行课改势在必行。
根据实际教学实践,对新课标数学教学过程我是这样理解的: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潜能、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
以下是本人的一些心得,在实际中的一点反思:一、加强教师、学生、教材的有机结合新课程注重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所以对老师的能力要求提高了,教师积极探索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教师应设计生动有趣,适合学生水平的现实情景,引导学生从数量和空间关系去观察、比较、分析、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实验、推理和判断等数学活动,不仅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原来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是认识和解决我们生活和工作问题的有力武器,同时也获得进行数学探究的切身体验和能力。
要全面的面向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学生心智、健全人格形成)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让学生采取接受、探究、模仿、体验等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教材是数学教学过程的重要媒介,教师在应依据课程标准,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多样化课程资源,使学生在掌握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发挥创造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发展空间。
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协调者教师的角色在课堂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那种死板教条、灌输式教学已不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过程,教师是学生的导师,指导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督促其自我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使自己成为课堂的主人。
培养健全学生人格的发展和积极向上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自信心、责任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给学生提供思考、探究和具体动手操作的题材,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接触、了解、钻研自己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数学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个学生的智慧潜能。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过程与方法”的实践与思考
问题 2 : 建立 与 e ∈( q 1 ) 的函数关系,
0
学概念的形成过程 , 在辨析 中逐步理解概 念的本 质。在教学 中如果简单地由教师给 出定义, 那就失去了开发学生思维的机会 ,
并考察 e 变化如何影响椭圆的扁平程度。 即 构 造 函 数 :
Ⅱ
: 影响学生对概念 的理解 ,会使得教学变得 枯燥乏味, 抑制学生的主动 l l 生 和积极性 。
:
二
0
:
案例 1 【 圆锥曲线的离心率 】 复习课
这 是 我 市 一 节 双 高 课 评 比活 动 的 课
讨论 , 识别哪个方程可以表示 曲线 , 哪 、 / ( ) 乙 1 一 可一 I e ) , 显 然 这 是 关 究、
题 ,课堂引入 部分 归纳起来有两种方式 : 方式 一是利 用多媒体 手段让学 生感受 到
维能力。 问题 2 : 建 立 一 与 e ∈( 1, +o o ) 的 函
0
问题 2 : 方程 F ( , ) = O的 解 与 曲线
数关系 , 并考察 e变化如何影 响双 曲线开
口大 小 。 即 构 造 函 数
0
c上 的点 的坐标具备怎样的关系 , 就 能用
方程 F ( , ) = 0表示 曲线 , 同时 曲线 C也 能表示方程 F ( , y - ) = 0 问题 1意在学生用已有的知识 , 如方 程表 示直线 的经验 、二次 函数 等通过 研
基 本 量 e的 变 化 对 椭 圆 ( 圆与扁 ) 和 双 曲 线( 开 口大 小 ) 的影响 , 然 后 利 用例 题说 明
于 e的函数 ,在其定义域上是个增函数 , 离心 率 e越大 , 比值 鱼 一 越大 , 含双 曲线 台 勺
高中数学数字化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与思考
高中数学数字化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与思考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字化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数字化实验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和效果,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高中数学数字化实验教学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字化实验教学能够为传统数学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传统数学教学往往以抽象理论为主,学生容易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
而通过数字化实验教学,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创设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激发学习兴趣和动力。
数字化实验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
当代学生生活在数字化时代,他们习惯于通过互联网和电子设备获取信息和知识。
数字化实验教学提供了与学生习惯相契合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就感。
数字化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数字化实验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问题、分析数据、解决难题,这些过程培养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
高中数学数字化实验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对于教育教学领域而言,数字化实验教学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高中数学数字化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总结数字化实验教学的优势和特点,探讨数字化实验教学在提高教学效果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实验教学模式,为高中数学教育的改革和提高提供参考。
通过研究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支持、教师角色、学生参与和反馈等方面的问题,深化对数字化实验教学的理解,探索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究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数字化实验教学的前景进行展望,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高中数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建议,推动我国高中数学教学向数字化、个性化和协作化的方向发展。
浅谈新时期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
指导 学生 发展 自己 的个性 , 督 促其 自我参 与 , 成 才成 人 。教 师 质, 教 师在 数学 教 学过程 中应 依据 课程 标 准 , 灵活地、 创造 性 地 使 师 , 用 教材 , 充 分利 用包 括教 科书 、 校本 资 源在 内 的多 样化 课 程 资源 , 的劳 动不再是 机械 的重 复 , 代 之而 行 的是 主持 和 开展 种 种认 知 性 拓 展学 生 发展 空 间 , 最大 限度 地 发 挥 自身 优 势 , 提 高 学 生 对 于 教 学习活动, 师生共同参与探讨数学的神奇世界; 当代 的教师也不
下, 以数 学教 材 为 中介 , 教 师组织 和 引导 学 生 主动 掌 握 数学 知 识 、 之 间的一种 民 主、 有序 的交 流 。同时 教 师还 应 引发 学生 开 动脑 筋 形成 良好个 性 心理 品质 的认识 与发 展 相 统一 的活 动 过 程 。从 结 在新 旧知识 的联 结 处想 ; 在 思 维 干 扰 处 想 。对 于学 生 思 维 的结 教 师要 鼓励学 生大 胆地 说 出 自己的 想法 , 说 出计 算 的原 理 , 说 构来 看 , 它是 一个 以教 师 、 学生、 教材、 教学 目的和 教 学 方 法 为 基 果 ,
文章 编号 : 1 0 0 5 — 6 3 5 1 ( 2 0 1 3 ) 一 1 0 - 0 0 1 1 - 0 1
在 师生 、 生 生 众所 周 知 , 数 学 教 学 过 程是 师生 双方 在 数 学 教 学 目的指 引 学生 就会 以主动 的 态 度 和 自己 的方 式 去探 究 知识 ,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过程教学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过程教学作者:于世郎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中旬》 2014年第1期河北深州市中学(053800)于世郎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要多下工夫.新课改下教师的教学策略要实现新转变,由重知识传播向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学内容选择向重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新的突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问题的提出、讲解、思考、互动、反思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升华,从而对数学产生兴趣,才会使得数学变得有趣,变得好学.一、要注重问题的提出新教材的最大特点就是问题适时提出,最终目的是达到“看过问题三百个,不会解题也会问”.基于这一策略,在每一个环节都给我们设置了问题.在三角函数中给出象限角的定义,提出问题:“在直角坐标系内讨论角有什么好处吗?”其一在前面研究角会发现角的始边和终边不确定,通过坐标系把始边固定,从而通过研究终边就可以研究角了,显然很方便.其二在坐标系内可以研究角终边上点的坐标,从而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埋下伏笔.新教材中三角函数定义是在单位圆提出来的,可以发现它是和三角函数线紧密联系的.可以说经常性地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问题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其求知欲望,会让学生很快走到正确的学习数学的道路上.二、要深挖教材中的习题深挖不是加大难度,而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加强.考查基础的同时也要考查能力,这是高考的一个基本要求.在必修1中第45页中习题5(2)中结论对二次函数成立,对其他的函数是否成立呢?结合二次函数图像我们可以发现规律,从而给出学生凹凸函数概念及类似的结论,这也为后面的指数函数及对数函数的图像研究做了一个铺垫,更为幂函数的性质研究做了铺垫,针对指数是大于1还是小于1函数的凹凸性是不同的.通过这一个的挖掘我们可以把很多知识进行联系,把数学知识的紧密联系性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也可以说知识网络就是这样建立的.对必修4中第19页的习题6的也可以进行挖掘,我们可以变为知道正切值求正弦值和余弦值,这样的话难度就大了一点,要把两个基本关系式一同应用才行.或者变为求,做这样变化后除了可以求出正弦值及余弦值然后乘积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我们会发现可以利用基本关系式1转化“1”,然后利用基本关系式2,化为关于tanx的关系式直接求解达到简化的目的.对课本问题的变形延伸及挖掘也是数学学习的关键.三、处处体现数学思想和方法基本数学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符号与变换的思想”、“集合与对应的思想”和“公理化与结构的思想”,这三者构成了数学思想的最高层次.对中小学而言,大致可分为十个方面,即符号思想、映射思想、化归思想、分解思想、转换思想、参数思想、归纳思想、类比思想、演绎思想和模型思想.对于这些基本思想,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但不必要进行理论概括.而所谓数学方法则与数学思想互为表里、密切相关,两者都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反过来又促进知识的深化及形成能力.方法,是实施思想的技术手段;而思想则是对应方法的精神实质和理论根据.高中阶段应用较多的是化归思想和参数思想,比如经常出现的换元法就是化归思想的具体体现,再有求解不等式中的对根的讨论问题是参数思想的一个具体问题.有的学生提出不知道如何把握这些思想和方法,其实这是对数学的本质不理解造成的.思想和方法不是靠记的而是要理解的.四、数学的应用意识要加强结合当前课改的实际情况,可以理解为“理论联系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或者理解为新大纲理念的“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深化.结合实际重新编写应用题只是增强数学应用意识的一部分,而绝非全部;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主要是指在教与学观念转变的前提下,突出主动学习、主动探究.教师有责任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时空,指导学生撷取现实生活中有助于数学学习的花朵、启迪学生的应用意识,而学生则能自己主动探索,自己提问题、自己想、自己做,从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以及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解决问题.必修1第105页例题6就是一个数学实际应用问题,首先体现的是建模思想,从建立的模型我们还应该多想想为什么这样设函数,为什么不能是二次的和其他形式的函数,课本上的函数模型我们在很多的实际问题中可以体会.可见,加强数学的应用意识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总之,我们要把握好教学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感受是关键,“学生是主体”的学生观是教师教学行为的基本出发点.观念变为行动的过程常常需要我们的终身努力.参考文献[1]朱建波.摭谈新授课情境创设策略[J].中学数学,2013,(1):13.[2]徐进勇.构建问题引领的探究式课堂[J].中学数学,2013,(2):12.(责任编辑黄桂坚)。
高中数学教案设计流程
高中数学教案设计流程
一、目标确定
1.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2. 梳理本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确定重点和难点。
二、教学策略确定
1. 根据教学目标和知识点设计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等。
2. 确定学生活动安排,包括师生互动、小组讨论、课堂练习等。
三、教学内容设计
1. 设计教学内容,包括课堂导入、知识讲解、示范演示和课堂练习等环节。
2. 制定课堂计划,包括时间安排、教学任务和教学步骤等。
四、教学评价设计
1. 设计教学评价方式,包括课堂交流、作业布置和学生自评等。
2. 确定评价标准,明确评价要求和评价指标。
五、教学反馈与调整
1. 收集学生学习情况和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内容。
2.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不足之处并调整下节课的教学设计。
六、教学资源准备
1. 准备教学用具和教材,确保课堂教学无误。
2. 确保教学环境整洁并具备良好的学习氛围。
七、教学实施
根据设计好的教案,按照教学计划进行教学实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八、教学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评价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为下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提供经验和借鉴。
【高中数学】数学课的教学过程
【高中数学】数学课的教学过程数学课前做什么?预习。
首先,预习是对自己自学能力的锻炼。
老师不可能教给你全部的知识,很多的知识都是靠自己自学得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自学能力。
其次,通过自己预习得到的要比通过上课听老师讲得到的印象要深刻的多。
如何预览以及预览什么?首先,我们应该看看教科书,看看教科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例子,理解这部分内容。
因为这是基础,一切变化都离不开它的宗教,任何后来的变化都离不开这个基础。
第二,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课后完成课堂练习。
因为通过什么来测试你是否理解这个概念,只有通过这个话题。
课后课堂练习的设置是理解基本概念后的简单应用。
如果在预习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你应该在书中标出,并在课堂上注意这一部分;如果内容简单,你能理解,你应该听老师在课堂上如何解释,并与自己进行比较,看看你的理解是否正确,或者是否有其他解决问题的方法课上做什么?认真听讲。
听课是学习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准确的掌握所学知识的关键。
课上认真听十分钟胜过课后自己看书三十分钟。
那么上课该如何认真听讲,听什么。
第一、带着在预习中未懂的问题听课,注意力集中,尽可能把疑点在课中解决。
课后我该做什么?完成练习和作业。
为了学好数学,我们必须做更多的练习,但这不是一种策略。
仅仅通过阅读而不做或少做练习是不可能学好数学的。
而盲目地做问题,不管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也很难在学习中取得成效。
做练习要在有充分的准备之后,认真独立地完成。
所谓有充分准备,就是要先复习今天所学的知识和老师补充的例题,把课本上的知识弄懂之后才能做练习。
如果课本知识还有不懂之处,应先复习课文,询问同学或老师,直至懂了之后再做练习。
所谓独立完成作业就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完成作业。
因为做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对知识的理解是否正确,培养和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与总结。
复习是为了巩固,和遗忘做斗争;总结是为了条理知识,发现、掌握规律,积累经验,有所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高中数学教学过程
发表时间:2011-08-08T14:54:18.153Z 来源:《少年智力开发报》2011年第45期供稿作者:张修敏
[导读]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罗山县第二高级中学张修敏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既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它是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过程可作这样的表述: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在数学教学目的指引下,以数学教材为中介,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活动过程。
数学教学过程也可以这样表述:从结构来看,它是一个以教师、学生、教材、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为基本要素的多维结构;从教学功能来看,它是一个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从性质来讲,它又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师生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过程。
所以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综合性的有机结合。
一、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由多种因素构成
最简单的理解是“教”与“学”,也可理解为“师教生学”或“以教导学”、“以教促学”。
归根结底,“教”为了“学”。
在新课程下,数学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它突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是数学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还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师德素养和专业水平。
二、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互动
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核心要素是加强师生相互沟通和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同学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
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互动必然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
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讨论是情感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法。
教师与学生的讨论,学生与学生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数学教学过程,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要依照教学目标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并以积极的心态互相评价、相互反馈、互相激励,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发挥集体智慧,开展合作学习,从而获得好的教学效果。
我认为新课程标准下教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之一就在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使之由客体变为主体,使之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新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能与学生交心的老师将不再是最好的老师。
成功的教育是非显露痕迹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真诚交流意味着教师对学生的殷切的期望和由衷的赞美。
期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学好,由衷地赞美学生的成功;对学生寄予一种热烈的期望,并且要让学生时时感受到这种期望,进而使学生为实现这种期望而做出艰苦努力。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以肯定和赞美的态度对待学生,善于发现并培养学生的特长,对学生已经取得或正在取得的进步和成绩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评价,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和进取心,不断将教师的外在要求内化为学生自己更高的内在要求,实现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的不断发展。
三、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课堂效果
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和信任学生。
理解是教育的前提。
在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们的切身感受,理解他们的处境。
尊重学生,理解学生,热爱学生,只要你对学生充满爱心,相信学生会向着健康、上进的方向发展的。
基于以上的观点,教师在课前应该认真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现有的认知水平,尤其是与新知识有联系的现有水平;了解他们心中所想、心中所感。
在吃准、吃透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设计双重教学方案:备教学目标,更备学习目标;备教法,更要备学法;备教师的活动,更备学生的活动。
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明白、记不住,因此,课上教师说得多、重复的地方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并不多。
其实,学生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有可说的问题,让他们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和真实想法的机会。
当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也不能“放羊”,在学生说得不全、理解不够的地方,进行必要的引导。
对于学生的提问,教师不必作直接的详尽的解答,只对学生作适当的启发提示,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动脑,找出答案,以便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他们良好的自学习惯。
课上教师应该做到三个“不”:学生能自己说出来的,教师不说;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能自己做到的,教师不教。
尽可能地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感悟、体验。
总而言之。
教师要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把握新课程,适应新课程,让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过程更加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