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世纶:《伤寒杂病论》与温病
伤寒知几何 冯世伦
“伤寒”知几何(上)冯世纶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中医大道至深,余誓志不懈学习,所获良多,时感认识了中医;但又常遇困惑,时感对中医真知者甚少。
单“伤寒”二字的疑惑就久而未解。
笔者通过反复临床,反复研读胡希恕先生遗著,窥其指明《伤寒论》是独特的、不同于《内经》的医学体系,方渐有所悟,方知其困惑是因不明中医存两个医学体系所致。
今就伤寒二字进行肤浅探讨。
《伤寒论》非因伤寒流行而写流传的所谓《伤寒论》自序有:“余宗族素多,向馀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但越来越多的考证资料说明这并非仲景所写。
此序千余年来起了两大误导作用,一是误导《伤寒论》是据《内经》而写成;二是因东汉建安伤寒流行,激发张仲景起意才发奋写成《伤寒论》。
历代不少人质疑该序有问题,近代杨绍伊考证序中“撰用《素问》……”以下23字是王叔和加入。
胡希恕先生集前贤之考证并结合对《伤寒论》内容的研究明确提出:“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经方医学来自于历代的方证积累,在汉代前并已成书,《汉书·艺文志》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记载,张仲景只是加以论广(即整理和补充),并非是因伤寒流行才突然起意一个人写成了《伤寒论》。
再者,如仔细读《伤寒论》,398条中有97条冠首伤寒,其概念、定义是第3条(赵开美本,以下同):“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疼、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其实质是太阳表实证,无一例说是死证。
而序却称“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居其七”,序与书中内容明显相抵牾,很显然写序与写书者不是一人!许多考证资料已说明,经方的起源和发展并非始于东汉,“汤液本方技之学,经络脏腑为针灸家言”已成共识。
因此,晋·皇甫谧《甲乙经·序》:“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
冯世纶不走出这些误区,再学也学不懂《伤寒论》
冯世纶不走出这些误区,再学也学不懂《伤寒论》问止中医·名家系列精选中医名家、名著、名篇临证精粹,勤求师训、博采众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也。
李心机教授6月2日在第七届国际经方学术会议上作了大会讲演,题目叫《从〈伤寒论〉误读传统中走出来》,讲了一些误读传统。
我们今天来分享其中三个误读。
误读传统之一:《伤寒》的六经即《内经》的六经这是错误的,但是我们的大学教材已用了60年,正确的应该怎么说?《伤寒论》六经与《内经》迥异,根本是两码事。
误读传统的形成有历史的原因,在汉代医经和经方都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医经著作流传得比较广泛,著作多,而经方作为方技,流传非常匮乏。
所以杨绍伊据考证,1948年写了一本《伊尹汤液经》,他在书中说:“《汤液经》为方技家言,不通行民间。
唯汤液经家授受相承,非执业此经者不能得有其书。
医师而异派者,无从得睹其书。
汉世岐黄家言最盛,汤液经学最微,以是传者盖寡。
”经方传播遇到了困难有多种原因。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王叔和,王叔和以医经解释《伤寒论》、解释仲景书,后来他自己改名为《伤寒论》,误认为《伤寒论》的六经就是《内经》的六经,对解读仲景医学造成了不良影响,使后世医家走了不少弯路。
我们的5版教材上写《伤寒论》的六经就是经络脏腑是有其历史原因的。
在经方会上我们才知道,李心机等人都参加了5版教材的编写,对这个情况有所了解。
现在我们有所体会,写文章纪念章太炎。
章太炎主要是批判王叔和强引《内经》,《伤寒论》的六经就是《内经》的六经是错误的。
李心机呼吁我们的教材进行改革,现在没改。
不过时至近代,经几代多方思维考证、临床研究渐渐拨开其迷雾、探明其实质,我们的前贤有许多的研究和论证。
第一个就是章太炎,他说“《伤寒论》的六经,不同于《内经》的十二经脉之含义……王叔和对《伤寒论》传经,强引《内经》一日传一经,误也。
因仲景并无是言。
”山田正珍谓:盖《伤寒论》以六经言之,古来医家相传之说……仲景氏亦不得已而袭用其旧名,实则非经络之谓也。
正确认识《伤寒论》的理论冯世纶中日友好医院
正确认识《伤寒论》的理论冯世纶中日友好医院正确认识《伤寒论》的理论□ 冯世纶中日友好医院刘渡舟老师谓:“我从‘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两个‘本’字悟出了中医是有学派之分的,张仲景乃是神农学派的传人”,明确指出了《伤寒论》的理论属神农、经方体系,惜由于诸多原因,许多人至今尚不明确《伤寒论》的理论,认识《伤寒论》,先要正本清源和正确读原文。
正本:《伤寒论》原序中“撰用《素问》、《九卷》……”等内容不是张仲景所写古今对《伤寒论》认识分歧、争论不休的主要原因不能正本清源,如对《伤寒论》六经的看法有四十多个观点,其原因很多,但其共同点是:认为《伤寒论》的六经是由《内经·素问·热论》发展而来,用脏腑经络牵强附会,当然不能明了六经实质。
其中,《伤寒论》原序起了重大误导作用,因序中有“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之句,误导“《伤寒论》的主要理论来自于《内经》、《难经》、《阴阳大论》”,这样曲解《伤寒论》,当然读不懂《伤寒论》,正如李心机教授所述:“尽管业内的人士都在说《伤寒论》,但是未必都认真地读过和读懂《伤寒论》,这是因为《伤寒论》研究史上的误读传统”。
20世纪30年代杨绍伊的考证资料及近年来胡希恕、钱超尘、李茂如等的考证资料已有力说明,《伤寒论》原序中有“撰用《素问》、《九卷》……”等内容不是张仲景所写,这启示我们,必须重新审视《伤寒论》的理论渊源。
同时一些翔实的史料亦启示我们,《伤寒论》有着自己的理论体系,如生于张仲景同期的皇甫谧,在《甲乙经·序》谓:“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经》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告诉了我们《伤寒论》与《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一脉相承,更重要的是,《伤寒论》不是根据《内经》撰写而成。
清源:张仲景所撰之书并不是从无到有,而是在《汤液经》基础上整理、补充而成,方证起源于神农时代值得注意的是,皇甫谧谓“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这里说明了两个问题,一是仲景书的写作方法是“论广”,对此杨绍伊有精辟说明:“据士安言,则仲景前尚有任圣(伊尹)创作之《汤液经》。
浅谈《温病条辫》和《伤寒论》的关系
浅谈《温病条辨》与《伤寒论》的关系摘要:伤寒与温病的名称都来源于《内径》,如《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
”伤寒和温病在唐宋以前基本是一致的,直到清末温病学派形成以后,就出现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
争论的中心是:伤寒学派认为温病源于伤寒,伤寒可以概括温病;而温病学派认为伤寒与温病寒温异气,截然不同。
笔者认为,温病学派发展了伤寒论,温病学源于伤寒,并在其基础上丰富了伤寒。
关键词:温病;温病条辨;伤寒;伤寒论正文:1.病机和辩证方面三焦与六经相须为用《温病条辨》在《伤寒论》的基础上创三焦辨证法, 对外感热病的病机及辨证有很大的发展和补充。
而三焦辨证与六经辨证又有相须互用之妙:一、病机方面:《伤寒论》六经病, 从三阳至三阴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温病条辨》三焦病由上焦至下焦也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
阳明病和中焦病均属里实热证, 《温病条辨》不仅完全囊括了阳明病的实热方证, 而且还补充了湿温病等内容。
《伤寒论》在三阴病重点论述了寒邪伤人阳气, 乃以救阳为急务,《温病条辨》在此基础上更加详细的对之进行论述并创制了鹿附汤等新方,为外感热病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作出了极大贡献。
二、辩证方面:三焦辨证和六经辨证都是为了阐明外感热病的病理发展和指导辨证论治。
六经辨证是外感病辨证论治的基础,对寒邪发病的病变论述较详,而三焦辩证则对外感热病中常见症候如热如营血、热闭心包、热盛动风、伤阴、动血、湿热蕴阻脾胃等加以补充。
可见《条辨》确实在病因、病机、辨证方面补充和发展了《伤寒论》。
所以, 两者在外感热病的论治上,确有相须为用之妙。
2.善于使用仲景原方加减化裁赋新义笔者作过统计, 《温病条辨》共有206方,其中借用《伤寒论》原方的有36个,如在下焦篇中治“温病解后,脉迟,身凉如水,冷汗自出者”用桂枝汤;其它如中焦篇所用的三承气汤、白虎汤、桅豉汤、茵陈篙汤等等,并且《温病条辨》在运用原方时也赋于了新的意义, 如将白虎汤分别用于暑温和温病下后热炽津伤之证, 用小承气汤治阳明温病的下利澹语, 但又考虑温邪恶燥, 乃将原方大黄、积实、厚朴4﹕3﹕2的剂量比例改为5﹕1﹕2,以防积、朴之温燥伤阴。
论《伤寒杂病论》对温病学说发展的贡献
《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它对温病学说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对这一主题展开全面评估,并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帮助你更深入地理解《伤寒杂病论》对温病学说的影响。
【序言】《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由东汉医学家张仲景所著。
全书分为六篇,包括类病、辨证、治法等内容,对温病学说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我将分别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展开评述。
【深度评述】我们来看《伤寒杂病论》在深度上对温病学说的贡献。
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对温病的病因、病情、辨证、治法等方面作了系统的总结和阐述。
在病因方面,他从外感病邪、内伤情志和饮食失调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为后世医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在病情和辨证方面,张仲景详细描述了温病的发展过程和临床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辨证论治方法。
这些内容在当时对温病学说的深度探讨,为后世的医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
【广度评述】我们来看《伤寒杂病论》在广度上对温病学说的贡献。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将温病的病因、病情和治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概括,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这一体系不仅涵盖了热病、表里疾病等多种类型的疾病,还对辨证施治提出了具体的方案和方法。
这种全面性和广度,为温病学说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视野,并为后世医学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总结回顾】综合来看,《伤寒杂病论》对温病学说的贡献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它不仅从病因、病情、辨证、治法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阐述,为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临床经验,而且还为温病学说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视野。
可以说,《伤寒杂病论》在温病学说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伤寒杂病论》不仅是一部医学经典,更是一部具有深远意义的著作。
它对温病学说的贡献不仅体现在丰富的理论内容,更体现在对全人类健康事业的巨大贡献。
我认为,《伤寒杂病论》对温病学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医学遗产。
冯世纶教授:《伤寒杂病论》对美容的贡献
冯世纶教授:《伤寒杂病论》对美容的贡献导读内服药于美容有着重大意义,我国在汉代已积累了丰富经验,通过临床体验,再仔细阅读《伤寒杂病论》原文,翻阅历史文献,深知其美容方面有重大贡献,今举其一二,冀与同道共同研讨。
皮肤美容病例1陈某,男,45岁。
1966年3月4日初诊:1963年患慢性肝炎,经治疗好转,但近半年来面生蝴蝶斑,头面及全身皮肤变黑,经查血A/G=1:1,余项正常,近症:心下堵烦,纳差,恶心,厌油,胸闷,右协刺痛,溲黄,苔白厚,脉弦细。
辨证:属三阳湿瘀阻滞,治以和解三阳,利湿祛瘀,与小柴胡合茵陈五苓散:柴胡12g党参10g,天花粉24g,生姜12g,大枣4枚,桂枝10g,茯苓12g,泽泻12g,猪苓10g,苍术10g,茵陈30g,炙甘草6g。
结果:上方服半月,胁痛已,溲黄、目黄已不明显,仍乏力厌油,腹胀。
前方去党参、黄芩、天花粉、大枣,加枳实、赤芍、桃仁、当归、赤小豆。
并加服大黄䗪虫丸,l日1丸。
服二月,蝴蝶斑退、皮肤色黑退。
按:蝴蝶斑、色素沉着与内分泌紊乱有关,本例是由于肝炎引起的皮肤色素沉着、变黑,中医称“黑疸”,只用外敷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内治改善内分泌功能,才能使皮肤恢复健康。
本例治肝并据证加用活血、补血、祛瘀药,而使皮肤恢复正常。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第18条:“五劳虚极羸瘦,腹满不能饮食,食伤、忧伤、房室伤、饥伤、劳伤、经络荣卫气伤,内有干血,肌肤甲错,两目黯黑,缓中补虚,大黄䗪虫丸主之。
”这里提示了活血化瘀可使皮肤恢复健康、美容,说明在汉代,我们的祖先己积累了皮肤美容的方法、方药。
又曾用大柴胡合抵当汤、或四逆散合桂枝茯苓治疗紫斑症、扁平苔癣疗效满意。
除痤美容病例2陈某,男,25岁,首都机场工人,1967年3月l日初诊:多年面部座疮,时轻时重,并常发咽部溃疡,或左或右,曾去北医、协和久治不愈,有时腹胀,大便或干或溏,舌苔白,根腻,脉弦细。
予甘草泻心汤加味:炙甘草12g,半夏12g,黄芩10g,干姜10g,党参10g,大枣4枚,黄连6g,生地黄30g生石膏45g。
冯世纶《〈伤寒杂病论〉再溯源》读后感
冯世纶《溯源》读后感弄斧到班门(一)近日好读医书。
刘力红景仰刘渡舟,而刘渡舟、谢海洲又赞叹胡希恕,我是外行,外行看热闹,于是买来《胡希恕》(又名《经方传灯》)、《张仲景用方解析》《中国汤液方证》《中国汤业经方》来读(《经方传真》买不到了),胡氏水平很高,被称为具有独特理论体系的《伤寒论》研究者和经方家。
这几本书大抵为胡氏亲炙弟子冯世纶、张长恩等编著乃师所传,严守师门家法所出的几本书。
胡希恕弟子千百人,冯张二氏可谓其中佼佼者,谢海洲许为“独得真传”。
胡希恕弟子冯世纶认为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继承自《汤液经法》,是属于神农本草一派,也就是古经方派,而不是继承自《黄帝内经》。
《中国汤液经方》第一部分考究经方的历史源流,录用了冯世纶在1992年国医论坛发表的《〈伤寒杂病论〉溯源》一文,力辟“张仲景是根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一说。
冯氏根据宋本《伤寒论》序中“故晋•皇甫谧序《甲乙针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近世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遗论甚精,皆可施用。
是仲景本伊尹之法,伊尹本神农之经”,又根据马继兴《敦煌古医籍考释》中《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一文的记述,认为张仲景根据《汤液经法》撰写了《伤寒杂病论》。
冯氏又比较了《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内容认为张仲景“博采众方”,“还博采了《帛书》一类医书及其他经方家的内容,鉴此《伤寒杂病论》应隶属《汉书》所载‘经方家’派系”。
冯氏此论,一本其师胡希恕之说。
胡氏德高艺深,而立言审慎,虽玩索有得,见解日深,但不轻易发表,深恐一偏之言遗患后世。
胡氏这一派的观点,令人耳目一新,读者亦不免同时质疑。
盖仲景《伤寒杂病论》有自序云“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論》、《胎臚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冯世纶教授运用经方的经验
冯世纶教授运用经方的经验与体会冯世纶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伤寒学者和经方临床家,是已故中医学家胡希恕先生的高徒。
冯先生教学、临床近半个世纪,学验具丰。
他精湛的医技和高尚的医德,早为海内外人士所肯定。
笔者有幸待诊于左右,受益匪浅。
先生不但教给我诊治疾病的方法,同时也教会了我如何体会病人的疾苦和怎样做人,这是我一生都难以忘怀的。
今仅就先生辨证风格,谈一下他对经方的认识和运用。
1.真武汤 真武汤,又名玄武汤。
先生认为本方有温阳利水,健脾蠲饮的功效。
其中茯苓淡渗利水,主治心下动悸。
白术健脾去湿,主治小便不利。
附子辛温燥热,可以温通十二经络,有振奋元阳,除痹止痛的作用。
生姜止呕散饮,祛寒健胃。
白芍可以滋阴利水,和营除痹。
这五味药互相配伍,互相监制,不但可以协同发挥温阳利水,健脾蠲饮的功效,而且相互之间避免了彼此的副作用。
先生曾对真武汤的适应症,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头晕心悸,下肢浮肿或痛,脉沉”。
也就是说,临床上无论见到什么样的疾病,只要符合上述真武汤的适应症,就可以大胆运用。
起初由于听起来很新鲜,所以对老师的话将信将疑。
后来经过先生的不断教导以及自己在临床上小心谨慎的验证,事实证明,这些都是先生临证中所积累的宝贵心得。
一、肾下垂治疗后遗症 张某,男,48岁,司机。
有腰痛史近二十年。
久经中西医治疗,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
去年公出,在哈尔滨医大二院确诊为肾下垂伴肾积水,经过腰穿注射硬化剂奎宁,病情一度得到缓解。
但是,三个月前,由于过度劳累,腰痛再次复发。
刚开始可以通过休息,使腰痛得以减轻。
到后来就需借助止痛药来缓解病情了。
诊时证见:腰酸腰痛,自觉腰部肿胀、发热,而又怕冷。
无头晕目眩,但常于起立时眼前发黑。
心悸纳少,胃脘恶寒。
左足背上有手指肚大一块麻木而失知觉。
大便时结时溏,小便有时可见血尿。
口干不思饮,舌淡胖,苔白润。
切腹呈心下痞状态,切脉沉弦。
证属阳虚停饮,治以温阳化饮,予真武汤化裁: 炮附子10克、白芍15克、茯苓30克、苍术15克、生姜10克、阿胶10克、白术15克、茜草10克 结果:服上药七剂后,已经看不到血尿,腰痛也大为减轻,肿胀失,局部发热感无。
冯世纶:《伤寒杂病论》再溯源
冯世纶:《伤寒杂病论》再溯源冯世纶:《伤寒杂病论》再溯源有关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渊源,拙作《伤寒杂病论溯源》中提出《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内容来自于《汤液经法》,张仲景是经方学派的杰出传人,方剂之祖是过誉之谈。
今就其主要理论来源进行不成熟的探讨。
一、张仲景并非据《内经》撰写《伤寒杂病论》自成无己以《内经》注《伤寒》,后世多认为张仲景依据《内经》撰写了《伤寒杂病论》,其主要依据是《伤寒杂病论》原序:“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
因为有《伤寒论》序,人云亦云,多信其实。
但也有不少人提出异议,如经方大师胡希恕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仲景书取法于《汤液经》”,认为此序有问题,并在多次讲座中指出原序从文字、语句、声律上看非仲景本人之作。
近在南阳听钱超尘教授讲授其考证论文,持此观点,并提供了有力证据。
钱老指出“撰用以下23字为后人所加。
”并据杨绍伊的《伊尹汤液经》研究认为是王叔和加入,其大意是:仲景序中,“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平脉辨证》”五句,与“若能寻余所集,则思过半矣”,至“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悉出叔和撰次。
知者,以此篇序文,读其前半,韵虽不高而清,调虽不古而雅。
非骈非散,的是建安。
“天布五行”,与“省疾向病”二段,则笔调句律,节款声响,均属晋音。
试以《伤寒论》中词句滴血验之,即知其是一家骨肉。
更证以《千金方序》文中引“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至“彼何荣势之云哉”一节,称张仲景曰。
而《序例》中引“天布五行以运万类”至“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一节,不称张仲景曰。
即知其语,非出自仲景之口。
再以文律格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文律中为浑说,“撰用《素问》、《九卷》”等五句,在文法中为详举。
凡浑说者不详举,详举者不浑说。
原文当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
冯世纶教授谈伤寒论
冯世纶教授谈伤寒论伤寒》以方名证,是古人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也是经方发展的特点。
随着临床经方治病经验的不断积累,我们就会越来越感悟到经方的无穷魅力。
第一次跟随胡希恕先生抄方,见其一上午诊治30人许,他诊完后常叮嘱:“此患者用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这个病人用五苓散……”因熟悉了用经络脏腑辨证,感到胡老治病奇特,贸然问之:“老师,您怎么不辨证啊?”已显疲惫的胡老微微一笑:“慢慢给您讲吧!”听胡老星期天讲授经方知识,才启开认识方证之门,渐渐意识到中医还存在经方医学体系。
不过几经春秋,仍感对方证认识浮浅,还须进行深入探讨,今出示不成熟的看法,望与同道共切磋。
方证是《伤寒杂病论》的基本构成历代皆重视《伤寒杂病论》(以下简称《伤寒》)的方证研究,是因书中出现了方证概念,其主要内容以方名证,如桂枝证(第34条)(赵开美本以下同)、柴胡证(第104条)等名称,是以方名证的范例。
《伤寒》主要构成内容是“证以方名,名由证立,有一证必有一方,有是证必有是方,方证一体”的诸多方证,是论述某方剂的适应证即某方证,如桂枝汤方证、麻黄汤方证、承气汤方证等。
凡读过《伤寒》的人都清楚,它的主要内容是260多个方剂和其适应证,故有人把仲景书以方类证述其概要,如柯韵伯的《伤寒论注》、吉益东洞的《类聚方》、胡希恕的《经方传真》等,把《伤寒》书中有关每一方证集中在一起,考证体悟每一方证,以便于进一步认识和临床运用其方证治病。
《伤寒》以方名证的形成,是古人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是经方发展的特点,也即构成《伤寒》的主要内容和理论体系的特点。
方证概念不但见于《伤寒》,而且还见于《汤液经法》(简称《汤液》)、《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可见其起源在《伤寒》之前。
通过仔细读《伤寒》和考证可知,方证不但是《伤寒》成书的基础,而且是《伤寒》理论的形成基础,是经方医学理论的基础。
方证起源于神农时代胡希恕先生指出,中医治病的主要方法是辨证施治,而辨证主要是根据症状反应。
冯世纶教授伤寒临床纲要
冯世纶教授伤寒临床纲要经方师承大学堂之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教授“经方临床带教”全国培训班讲话前言冯世纶简介冯世纶,1965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当年被分配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工作,最初受教于董建华、赵绍琴、张志纯老师,半年后师承于胡希恕老师,业余时间听取讲授《伤寒论》,对胡希恕老师以八纲释六经,不以脏腑经络讲《伤寒》有所了解。
1966 至1967 年到延庆巡回医疗,用经方得心应手,体悟到经方的优越性。
70 年代担负中医内科教学、实习、编写教材中、及担负防治气管炎、痹症科研中,亦常试用经方。
70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再次听取胡希恕老师讲授《伤寒论》,并录音、整理资料力争出版,但只是争得了部分临床经验刊出。
1983 年调任至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工作,更重视经方考证,撰写了《伤寒论》溯源、《伤寒论》与《马王堆汉墓帛书》和《内经》等论文。
1991年在香港出席中日学术会议讲“五苓散的临床应用”,受到国内外好评。
1994年几经努力主编的《经方传真》终于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并于1997 年主编出版了《古今养生法500 种》。
1998~2000 年曾赴瑞士巴登中医治疗中心工作,其间再次整理胡希恕先生对《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全文的研究,为《中国汤液经方》一书的出版做好了充沛准备工作。
2001 年应中医管理局之约,主编出版了《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胡希恕》;2004 年出版了《张仲景用方解析》;2005年倡导学经方要学《伤寒论》原文,并在北京中道堂讲授《伤寒论》原文。
该年终于出版了《中国汤液经方》;2006 年出版了《解读张仲景医学》;2006 年6 月应宁波中医学会邀请、2006年12月应南京中医药大学邀请讲授经方研究经验,受到中医界关注,爱好经方者开辟网站,传承、探讨胡希恕先生学术观点。
2007年出版了《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胡希恕先生学术思想得到较全面传承。
P D F文件使用" p d f F a c t o试r用y版本P r创建ow"ww 2传道解惑话经方——访冯世纶教授黄波南京中医药大学冯世伦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伤寒学者和经方临床家,先后师承董建华、赵绍琴、胡希恕等著名老中医。
冯世纶:《伤寒杂病论》与温病
冯世纶:《伤寒杂病论》与温病由于种种原因,有人未能真正认识《伤寒杂病论》(以下简称《伤寒》),致使对伤寒和温病的概念模糊甚至误解。
SARS期间一国际友人曾来函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没解决(论述)温病问题”,笔者当即回告,这是对《伤寒》仲景医学了解不全所致。
一是对伤寒、温病概念不明;二是对《伤寒》书名的误解;三是对《伤寒》全书内容误解,即误认为《伤寒》书主要论述治疗伤寒。
一、仲景对伤寒、温病定义明确关于“伤寒是伤于寒邪”、“温病是伤于温热之邪”。
中医辨证论治所说的证,是由人体感受外邪(风寒暑湿火)后(与人体正气相争)所反应出的症状、症侯来判定,而不依据感受的什么外邪,因感受寒邪后可反应出寒证、可反应出热证;感受了热邪也可反应为寒证、热证。
关于温病的概念,张仲景说得很清楚,即《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这是很简单、明确的判定方法,是以症状特点判定,而不是以感受何种六淫之邪来判定。
具体到西医诊断病名,如SARS、肺炎、乙脑等,更不能笼统地说是感受温热或寒凉之邪,而是要根据每个病人在不同的时期具体表现来判定,有的开始即现太阳病证,不久可能变为温病或风温或阳明病;有的一发病即现太阴病或厥阴病……,总之,西医诊断病名(如SARS)不能与中医辨证名划等号(或相当于),因西医诊断的每一种病,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伤寒、温病、风温、太阴病、少阳病……。
关于伤寒、温病的具体证治,张仲景在《伤寒》有明确论述,要继承和弘扬中医、温病,必须先读懂这一著作。
二、书名涵盖温病张仲景为何起名为《伤寒》,考证尚未详,但从中医文化、病证考证来看,有其深刻含义和科学性,那就是天下的疾病千变万化,概括起来,不外两类,一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称为伤寒;另一类是不具备发热特征疾病,称为杂病,后世医家把疾病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大致雷同,这就是《伤寒杂病论》的真实涵义,即是说《伤寒》是治疗人体常见的急性病、慢性病,外感、内伤,发热和无发热,伤寒、杂病之书。
冯世纶及8位经方中医简介
冯世纶及8位经方中医简介冯世纶,又称冯氏医学祖师,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重要的经方中医之一。
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学家,还是一位优秀的药物研究者。
冯世纶的贡献在于他整理和编辑的《周礼·太仓草制》和《本草纲目》,成为了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周礼·太仓草制》是冯世纶的代表作之一,是他在对中草药的研究中总结出的医学经验。
这本经书以儒家的经典《周礼》为基础,结合了太仓地区的草药实际情况,系统整理了大量草药的属性、功效和用法。
《周礼·太仓草制》影响了后世的中草药研究,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另外一部重要的冯世纶著作是《本草纲目》,这本书是冯世纶集中大量本草文献,整理分类而成。
《本草纲目》包含了广泛的中草药知识,涉及草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与应用,并详细介绍了草药的治疗方法。
这部著作在中医界有着极高的声誉,被誉为中医药学的百科全书,对后世中医药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除了冯世纶,中国古代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经方中医,以下是其中8位的简介:1.《黄帝内经》作者:《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最重要的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学的基石,其作者被称为黄帝。
黄帝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说中的帝王,他根据自己的医疗经验和观察总结出了《黄帝内经》,其中包含了中医的理论基础、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
2.扁鹊:扁鹊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最著名的医生之一,被尊称为中医之祖。
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家,被誉为古代医学的泰斗。
扁鹊对针灸和推拿有着深入的研究,并且在治疗中风、中毒等疾病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3.华佗:华佗是东汉时期的著名中医家,他鼓励人们注重预防保健,提倡正确的饮食和锻炼习惯,被誉为中医界的杰出代表之一。
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他在治疗疮痈、创伤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4.张仲景: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医学家,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著名中医之一。
他的代表性作品《伤寒杂病论》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医学著作之一,详细记录了中医诊断和治疗急性发热病的方法,对于中医内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冯世纶教授《中国汤液经方》---伤寒论传真
冯世纶教授《中国汤液经方》---伤寒论传真1.太阳之为病。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解析:太阳病,即表阳证,不是指一个或一种个别的病。
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就是该证的特征,也即判断太阳病的提纲。
也就是说,无论什么病,包括外感急性病、内伤杂病慢性病等等常见病,只要见到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一系列脉证,便可以判断为太阳病,依治太阳病的方法治之,便不会错误。
按:脉浮是太阳病的主要特征,当知少阳病脉弦细、少阴病脉微细、阳明病脉数。
脉浮者,是体液充盈于浅在动脉的结果。
头项强痛者,由于身体上体部的体液充盈较甚,致使头项既僵且痛。
恶寒者,由于体温升高,增大了与外界气温的差距,因而有风寒来袭的可憎。
由此可见,所谓太阳病者,是机体郁集大量体液和热于上半身广大的体表面欲发汗以解除其病,而还得不到汗出的一种病理现象。
本条各家都认为是太阳病的提纲,但一些人在临床遇到太阳病,却不能确认。
西医的传人,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太阳病主要见于急性病或感冒初起,而误解了它的内涵,更影响了几代人不能正确应用六经辨正理论治疗临床常见病。
友人介绍瑞士患多年头痛者非常多,用各种治头痛方法收效甚微。
当笔者到瑞士后,看到多年头痛者多数是太阳病证者(也有属少阴、少阳、阳明等病证者),应用治太阳病的方药很快治愈。
再向友人讨论此问题时,方知原来其一直认为多年头痛是内伤头痛,治疗以补肾、养血、活血等方法,与治疗太阳病相差甚远。
因此不能收效。
可见,真正理解太阳病至关重要。
这里应再强调,无论是什么病,只要症状具有提纲特征,就可判断为太阳病,也就是说,太阳病不是个别的病,是临床常见的病,太阳病提纲,是临床各种常见病的辨证提纲。
同样,少阳病、阳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太阴病也是如此。
这里还要首先明确,经方的六经概念,是根据人体患病后所反应出的症状分类为六个证候、提纲,判断太阳病就是根据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解析:在第1条太阳病的基础上,如果同时更伴有发热、汗出、恶风、脉按之缓弱就可命名为中风证。
冯世纶老师医案
冯世纶老师医案痹证案高某男 61岁已退休2007年1月23日来诊右侧膝关节内侧疼痛1年余,跛行,难以站起。
曾被诊断为退行性关节炎。
口中和,近两天鼻塞流涕,有口疮,大便可。
面红,舌有裂纹,边有齿痕。
苔白,脉细弦。
既往有高血压病多年,服西药不规则,有饮酒嗜好。
辨证论治:无热而关节痛,为表阴证;患者病程长,又见口中和,为里阴证;辨证为少阴太阴合病,治疗上以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
麻黄10, 桂枝10, 知母10, 苍术15, 茯苓12, 防风己各10, 炙甘草,, 川附子,0, 大枣,枚秦艽10, 仙灵脾10, ,大功劳叶12, 生姜12, 七剂问:六经辨证为少阴痹证,为何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答:经方辨证的步骤是先辨八纲以定六经,再辨方证。
辨方证一来要读仲景书,二来靠老师传授,三来是临床中摸索,逐渐积累经验。
所以说,辨六经较易而辨具体的方证较难。
桂枝芍药知母汤与麻黄附子细辛汤都是少阴太阴合病,但具体方证不同,这就要看各人的经验及辨方证的功夫了。
问:,诊时患者疼痛较严重,为何不加止痛药,答:中药中没有所谓的止痛药,都是依据整体的状态而调整。
死执所谓的止痛药而不整体调理,是起不到止痛效果的。
问:像元胡丶乳香不是止痛药吗,答:是通过活血祛瘀而起作用,有瘀血证才用。
如胡老对于疼痛偏于,侧的用活血药。
像这例如果用药后症状不缓解,可适当加活血药。
问:仙灵脾在此是什么作用,是补肾吗,答:太阴药,也就是增强附子的温阳强壮作用以祛邪。
2007年2月6日二诊汗出后鼻塞流涕止,右膝关节痛减,口干,大便可,苔白脉细弦问:二诊见口干,是否合并阳明证,答:不是阳明病。
这是汗出而津液更伤了,呈外邪内饮,津不上承之证,应从太阴论诒。
(按:从三诊可看出,去掉麻黄发汗药,增加附子用量,口干反而减轻了。
)老师:六经辨证属少阴太阴合病,汗出表邪减而津亏,应去麻黄,治疗上改为桂枝加附子汤加减。
桂枝10, 苍术15, 炙甘草,, 川附子,2, 大枣,枚生姜12, 白芍10, 茯苓12, 防风己各10, 秦艽10, 仙灵脾12, 七剂2007年3月13日三诊鼻不塞,流涕止,右膝关节痛己基本消失,由坐位站起己不困难,行走利索了,现遗右足跟疼痛,口不干了,口疮消失,大便可,苔白,脉细弦方证同上,仍予上方,增川附子为,5, 七剂继进问:一诊用药己取效,俗话说千方易得,一效难求。
《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病学的知识
一、《伤寒杂病论》概述《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的医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医学的临床经验和治疗原则。
其中,温病学是《伤寒杂病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对于了解传统中医治疗发热病的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二、温病学的概念1. 温病的定义温病是指因外感暑热或内伤邪热而引起的发热病。
在《伤寒杂病论》中,温病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疾病类型,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原则。
2. 温病的分类在《伤寒杂病论》中,温病被分为外感温病和内伤温病两大类。
外感温病是指由暑热外邪引起的发热病,内伤温病是指由内伤邪热引起的发热病。
三、温病学的病因病机1. 外感温病的病因病机在《伤寒杂病论》中,外感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暑热外邪直接入侵人体,导致正气受损,致使发热、头痛、恶心、腹痛等症状。
外感温病的病机则主要是由于邪热侵袭,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气血紊乱。
2. 内伤温病的病因病机内伤温病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内伤邪热,如情志不遂、饮食失调等因素导致内脏功能失调,致使热邪内生;内伤温病的病机则表现为热邪内生,热毒内盛,病势急剧。
四、温病学的临床表现1. 外感温病的临床表现《伤寒杂病论》中对外感温病的临床表现做了详细描述,主要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多饮等症状。
2. 内伤温病的临床表现内伤温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高热不退、口干口渴、烦躁不安、大便干燥、尿赤等症状,表现出病情急剧、病证明显的特点。
五、温病学的治疗原则1. 外感温病的治疗原则《伤寒杂病论》中提出,外感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解毒,疏风宣表。
在治疗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适当的清热解毒中药,及时扶正祛邪,达到疏风宣表的效果。
2. 内伤温病的治疗原则内伤温病的治疗原则是清热凉血,和解毒瘀。
在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特点和病情轻重,选取具有清热凉血,和解毒瘀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六、温病学的临床应用1. 温病学在传统中医临床中的应用《伤寒杂病论》中关于温病学的知识,为传统中医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理论依据。
论《伤寒杂病论》对温病学说发展的贡献
论《伤寒杂病论》对温病学说发展的贡献《伤寒杂病论》对温病学说发展的贡献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复兴和国际化进程,温病学说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备受关注。
其中,《伤寒杂病论》作为温病学说的重要奠基之作,对于温病学说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围绕着《伤寒杂病论》对温病学说的贡献展开深入探讨,带领读者逐步了解这一主题。
一、《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古代医学家张仲景所著,是我国医学史上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被誉为中医典籍之一。
全书包括了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两部分内容,其中对温病学说的阐释尤为深刻。
张仲景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思考,系统性地总结了当时的医疗实践,对温病学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论述,为后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
二、《伤寒杂病论》对温病学说的贡献1. 温病分类体系的建立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首次提出了温病的分类体系,将温病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温病和伤寒、温疫两类外感病。
他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特点,对温病进行了系统区分和归类,为后人研究温病提供了重要的分类学基础。
2. 温病病理机制的深入探讨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对温病的病理机制进行了深入的阐释。
他认为温病的发生主要是外邪侵袭机体,导致人体阴阳失调的结果。
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论述了温病的发展规律和病变过程,为温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3. 温病诊疗指导方针的提出在《伤寒杂病论》中,张仲景根据对温病的深入研究和临床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温病的诊疗指导方针。
他具体论述了温病的辨证论治思路,包括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辨证施治的方法和具体处方的选取等,为后人在临床实践中指导了温病的诊断和治疗。
三、个人观点与总结作为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医学经典,《伤寒杂病论》对温病学说的贡献不仅在于对温病理论的深入探讨,更在于其对温病分类体系的建立、病理机制的阐释和诊疗指导方针的提出。
这些贡献不仅为后人在温病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更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温病-冯琼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2不尔,风挟温热而燥生,清窍必干,为水主之气不能上荣,两阳相劫也;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浊邪害清也.其病有类伤寒,其验之之法,伤寒多有变证;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以此为辨.3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4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用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5若斑出热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则如玉女煎,轻则如梨皮、蔗浆之类.或其人肾水素亏,虽未及下焦,每多先自徨,此必验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易易耳.6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7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8再论三焦不得从外解,必致成里结.里结于何,在阳明胃与肠也.亦须用下法,不可以气血之分,就不可下也.但伤寒邪热在里,劫烁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湿热内搏,下之宜轻.伤寒大便溏为邪已尽,不可再下.湿温病大便溏为邪未尽,必大便硬,慎不可再攻也,以粪燥为无湿矣.9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10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玄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11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引饮.12湿热病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者,每兼厥阴风木.太阴之表四肢也,阳明也;阳明之表肌肉也,胸中也.膜原者,外通肌肉,内近胃腑,即三焦之门户,实一身之半表半里也.热得湿而愈炽,湿得热而愈横,湿热两分,其病轻而缓,湿热两合,其病重而速.13凡病温者,始于上焦,在手太阴.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清剂桑菊饮.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盛者,辛凉重剂白虎汤.白虎本为达热出表,若其人脉浮弦而细者,不可与也,脉沉者,不可与也,不渴者,不可与也,汗不出也,不可与也.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之.太阴伏暑,舌白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去牛蒡,元参加杏仁,滑石主之.太阴伏暑,舌赤口渴,无汗者,银翘散加生地,丹皮,赤芍,麦冬.名解:1温病学:是研究温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诊治和预防方法的一门学科.2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多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3瘟疫: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能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4天受:温病传染途径之一,把通过空气感染的称为'天受'.5传染:温病传染途径之一,通过直接接触感染的称为'传染'.6广义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包括属性为风寒性质的狭义伤寒和属性为温热性质的温病两类.7狭义伤寒:风寒性质的'伤寒'与'中风'合称为狭义伤寒,它与温热性质的'温病'是并列的关系.8风热病邪:春季温风过暖,或冬季应寒反温的季节气候环境中,产生的病邪称为风热病邪,由风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风温,由冬季风热病邪导致的温病为冬温,9暑热病邪:是夏季火热之气所化生的一种致病温邪,由暑热病邪引起的温病为暑温.10暑湿病邪:暑热夹湿的病邪称为暑湿病邪,暑湿病邪虽然是暑热夹湿,但仍以暑热性质显著为特点,由暑湿病邪引起的温病有暑湿和伏暑.11湿热病邪:是长夏季节中产生的一种病邪,因长夏炎热,雨水较多,易致湿热为病,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湿温.12燥热病邪:是秋季秋阳以曝,气候炎热干燥时产生的一种病邪,由燥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秋燥.13温热病邪:是一种致病后即以里热炽盛为主要特点的外感病邪,阴邪转化成阳邪,至春时阳气升发,温热自内而发或为时邪引发,由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是春温.14湿毒病邪:六淫邪气蕴结不解而形成的属性为温热性质一类致病因素,因其致病因素与时令季节相关,并能引起流行,又称为温热时毒,可引起大头瘟和烂喉痧,15疠气:(戾气)指致病暴戾,在外邪中具有强烈的传染性,并能引起播散流行的一类致病因素,温热性质的疠气引起瘟疫的发展,传染,流行,由疫疠毒邪引起的是疫疹,由时行疫毒所致的是霍乱.16新感温病:指感邪后立即发病的一类温病,17伏邪(气)温病:指感邪后未即发病,邪气伏藏,逾时而发的温病.18卫分证:是温邪侵袭肌表,引起卫外功能失调的一种症候类型.19气分证:指温邪入里,又未传入营血分,影响人体气的生理功能所产生的一种证候类型.20营分证:温邪入营,引起以营热内伤,扰神窜络为主要病机特点的一种证候类型.21血分证:指温邪深入血分,引起以血热亢盛,动血耗血,瘀热内阻为主要病机变化的征候类型.22顺传:指病邪在肺卫不解,病情进一步发展.传到气分,下行里结胃肠的一种传遍过程.23逆传心包(逆传):病邪在肺卫不解,病情进一步发展,不经过气分直接进入营分,闭阻机窍的病变过程.24湿遏热伏:为湿温病中湿邪阻遏而致热邪不能透发的病机.①气分有湿邪阻遏而致热邪内伏②营分热邪被气分湿邪所困.25斑疹:是温病过程中出现的红色皮疹.斑和疹的形态和成因有所不同,诊断意义也有所区别,但斑与疹可伴随出现,所以前人经常举斑以贝亥疹,或名疹实指斑,故统称斑疹,26寒热往来:指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定时或不定时发作,为热郁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不利之征象,27身热不扬:指身热稽留而热像不显.即自觉热势不盛,初扪体表不觉很热,稍久则觉灼手,为湿温病邪在卫气,湿重于热,热为湿遏,湿热蕴蒸之征象.28身热夜甚:指发热不退,入夜更甚,为热灼营阴之征象,29夜热早凉:指温病后期热势低微,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为温病后期阴伤虚热之征象.30神昏谵语:指神志不清,意识丧失,语无伦次或胡言乱语等表现,多为邪热扰心包或邪热闭于心包之征象,如营热扰心,血热扰心,热陷心包,胃热扰心所致.31神志昏蒙:指表情淡漠.神呆寡言,意识模糊,时清时昧,似睡似醒,时有谵语,甚至可见嗜睡如昏,但呼之能应,为湿热蒙蔽心包,扰及心神之征象,32昏愦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沉迷不语,呼之不应,甚至对外界各种刺激全无反应,是神志异常中昏迷程度最深者,多为热闭心包,或邪热夹痰闭阻心包或瘀热闭阻心包之象,33神志如狂:指神志昏乱,燥扰不安,妄为如狂,多为下焦蓄血,瘀热扰心所致,34战汗:病人突然全身战栗,继之热盛,并见全身大汗,汗出后热势骤降,称为战汗,为邪气留连气分,邪正相搏,正气奋起鼓邪外出之征.35金囚木旺:即肺热亢盛而兼有肝风内动的病机,按五行生克的规律,金本克木,若肺为热灼,津液亏耗而不能克制肝木,则肝木反旺而致肝风内动.临床除见动风痉厥外,并见高热汗出咳喘等证.36热厥:指胸腹灼热或四肢清冷,并伴有烦躁谵语,气粗多汗,尿短赤便秘,或神昏,喉中痰鸣,牙关紧闭,舌红或绛,苔黄燥,脉沉实或沉伏而数,为热毒炽盛,郁闭于内,气机逆乱,阴阳之气不相顺接,阳气不能外达四肢所致.37虚风:是虚证动风的简称,多见于温病的后期,表现为抽搐无力,或仅为手足,手指徐徐蠕动,或口角微微颤动抽搐,同时伴有低热,颧红五心烦热,消瘦,神疲,口干,耳聋,失语,舌绛枯萎,脉细无力等症状,为邪热耗伤肝肾真阴,筋脉失于濡养所致的虚风内动.38实风:实证动风:病证发作急骤,抽搐频繁有力,可表现为手足抽搐,两目上视,牙关紧闭,颈项僵直,甚则角弓反张,同时可见壮热神昏,脉红数或弦数有力,为邪热炽盛,热极生风,筋脉受邪热燔灼所致.38透热转气:指温邪刚入营分,治疗时应在清营泄热的同时,加入一些转透的气分药物,使营分的邪热转出气分而解的一种治疗。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对温病学的贡献
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对温病学的贡献刘理琴;张炜;张亚【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3(011)008【总页数】3页(P1-3)【关键词】伤寒杂病论;白云阁藏本;温病学;中医理论【作者】刘理琴;张炜;张亚【作者单位】陕西中医学院研究生院2011级,西安,712046【正文语种】中文白云阁藏本《伤寒杂病论》[1](以下简称白本),相传为仲景第十二稿,是叔和之前的原文,为研究仲景学说的珍贵资料,是《伤寒论》的珍贵版本之一。
白本不仅结构严谨、说理明细,经文排列并然有序,而且订正诸本脱讹之处不遑枚举;不仅使伤寒、杂病合壁连珠,而且使伤寒、温病得到完美的统一。
其中有论治温病之文计二卷七篇,详细论述了温病的发病机理、分类证治,奠定了三焦辨证的刍型,出现了卫气营血理论的萌芽,并且将脏腑辨证运用于温病的脉因证治之中,为重新认识《伤寒》详于寒而略于温之说提供了确切的注脚。
白本中的温病学主要体面在以下6个方面:1 面影印月辨温病别于伤寒在中医理论发展中,自宋、金、元以后,医家们提出了温病不同于伤寒,其治也应有别。
如金代刘完素据《内经》热病之说,倡“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作寒医”,其后王安道、吴又可、喻嘉言诸人又大倡之。
到了清代,杨栗山痛斥叔和撰次《伤寒论》后,致使“无人不以温病为伤寒,无人不以伤寒方治温病,混淆不清,贻害无穷”[2],虽然这是冤枉的。
事实并非如此,只是叔和撰次之《伤寒论》未能络仲景全文而已。
白本中,仲景通过对伤寒、温病的病因病理和症状进行的不同描述,以画影印月的手法指出温病别于伤寒。
首先指出伤寒、温病二者的病因病理不同。
伤寒为霜降至春分5个月间感受寒邪即病之疾;而温病为感受六淫之邪,中而不病伏藏于内所发之疾。
例如白本《卷三·伤寒例》说“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寒,触冒之者则名伤寒耳”,“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凡有触冒霜露,体中寒即病者,谓之伤寒也”,“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世纶:《伤寒杂病论》与温病
由于种种原因,有人未能真正认识《伤寒杂病论》(以下简称《伤寒》),致使对伤寒和温病的概念模糊甚至误解。
SARS期间一国际友人曾来函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没解决(论述)温病问题”,笔者当即回告,这是对《伤寒》仲景医学了解不全所致。
一是对伤寒、温病概念不明;二是对《伤寒》书名的误解;三是对《伤寒》全书内容误解,即误认为《伤寒》书主要论述治疗伤寒。
一、仲景对伤寒、温病定义明确关于“伤寒是伤于寒邪”、“温病是伤于温热之邪”。
中医辨证论治所说的证,是由人体感受外邪(风寒暑湿火)后(与人体正气相争)所反应出的症状、症侯来判定,而不依据感受的什么外邪,因感受寒邪后可反应出寒证、可反应出热证;感受了热邪也可反应为寒证、热证。
关于温病的概念,张仲景说得很清楚,即《伤寒论》第6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这是很简单、明确的判定方法,是以症状特点判定,而不是以感受何种六淫之邪来判定。
具体到西医诊断病名,如SARS、肺炎、乙脑等,更不能笼统地说是感受温热或寒凉之邪,而是要根据每个病人在不同的时期具体表现来判定,有的开始即现太阳病证,不久可能变为温病或风温或阳明病;有的一发病即现太阴病或厥阴病……,总之,西医诊断病名(如SARS)不能与中医辨证名划等号(或相当于),因西医诊断的每一种病,在疾病过程中,可出现伤寒、温病、风温、太阴病、少阳病……。
关于伤寒、温病的具体证治,张仲景在《伤寒》有明确论述,要继承和弘扬中医、温病,必须先读懂这一著作。
二、书名涵盖温病张仲景为何起名为《伤寒》,考证尚未详,但从中医文化、病证考证来看,有其深刻含义和科学性,那就是天下的疾病千变万化,概括起来,不外两类,一是具有发热特征的疾病,称为伤寒;另一类是不具备发热特征疾病,称为杂病,后世医家把疾病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类大致雷同,这就是《伤寒杂病论》的真实涵义,即是说《伤寒》是治疗人体常见的急性病、慢性病,外感、内伤,发热和无发热,伤寒、杂病之书。
这个书名在当时是很通俗、很简明的,但由于历史诸多原因,变得费解。
张仲景在东汉写成《伤寒杂病论》,由于兵燹战乱等原因而散佚,后经王叔和搜集整理,才得以传世。
至北宋校正医书局将其分别校订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方论》刊行于世,致使后人认为《伤寒论》只是治伤寒,不能治杂病、温病,《金匮要略》只是治杂病,不能治伤寒、温病。
实际由中国医学史可知,伤寒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者包括温病,狭义者单指伤寒。
如《黄帝内经》提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可知古代把有发热特征者称为伤寒。
《难经·五十八难》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温病,有热病”。
前一个伤寒是广义的,后一个伤寒即是狭义的。
在《伤寒》中,更有广义、狭义之分,如在太阳病中,分为伤寒和中风,即“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这里的伤寒是专指太阳表实证。
而在《伤寒》原序中张仲景写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此处的伤寒与《伤寒》书名一致,概指广义的伤寒,其中包括陶弘景所指“外感天行”,即多种热性病、急性流行传染病。
值得注意的是,张仲景在这里所说的伤寒,很明显是广义的伤寒,即既有伤寒,又有温病。
明乎此,就易于理解《伤寒》书名了。
三、对温病学发展的影响清代著名医家徐大椿认为:“医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伤寒理明,则百病皆通”。
《伤寒》大家柯琴提出“六经钤百病”的观点,即《伤寒》是论治人类常见百病(或称万病)、急性病、慢性病的。
百病当中当然包括了温病。
陆九芝更明确提出“阳明为温病之薮”的观点,即是说后世的温病渊自于《伤寒》的阳明病,这是有根据、正确的说法。
从中医药史看,温病学家主由阳明病方证、理论基础发展起来,成为温病学派。
引人注目的是,他们的专著和医案中,撰用了很多《伤寒》的方证,如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吴鞠通的《吴鞠通医案》、王孟英的《王孟英医案》,特别是王孟英在其《温热经纬》中就辑录了《伤寒论》原方48条及少数《金匮要略》原文,列为卷二,分为仲景伏气温病篇、仲景伏气热病篇、仲景外感热病篇、仲景湿温篇、仲景疫病篇,专门阐述仲景论温病的证治。
这里再粗略地看《温病条辨》撰用《伤寒》的方证,即有:桂枝汤、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栀子豉汤、瓜蒂散、
小半夏加茯苓汤、千金苇茎汤、白虎加桂枝汤、柴胡桂枝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竹叶石膏汤、小陷胸汤、栀子柏皮汤、茵陈蒿汤、半夏泻心汤、五苓散、四逆散、附子理中汤、九痛丸、小柴胡汤、附子粳米汤、黄连阿胶汤、白头翁汤、桃仁承气汤、抵当汤、桃花汤、猪肤汤、甘草汤、桔梗汤、苦酒汤、小建中汤、黄土汤、小青龙汤、麻杏石甘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大黄附子汤、鳖甲煎丸、乌梅丸等,还有从三承气汤衍化出的宣白、导赤、牛黄、增液、护胃诸承气汤,从炙甘草汤衍化出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从黄连阿胶汤衍化出的大小定风珠,以及苍术白虎汤、茵陈五苓散……,可见《伤寒》主要内容、方证,不但是论治伤寒杂病,也论治温病。
看温病学派吴鞠通用经方,更能明白温病与伤寒的关系,事实说明,用《伤寒》的理论和方证完全可治疗温病。
实际历代《伤寒》大家,如柯琴、陆九芝、吴鞠通、章太炎、恽铁樵等,皆非常重视仲景对温病的论述,有关文章对解读伤寒与温病有所启迪。
太炎先生认为“《伤寒论》本为广义伤寒,中风、温热悉在其中”。
“以为《伤寒论》只论伤寒,与温病无干,讵知《伤寒论》提纲中已说明”;裘沛然认为《伤寒》即包括温病;胡希恕先生在讲述《伤寒》第6条时,指出温病与伤寒、中风一样,不是指一种病,而是指具有一定特点的证,详述用仲景方法可治温病,并介绍了亲身治温病经验体会,先生在《伤寒约言录》明确指出:“惟温病为表里俱热,麻黄辛温的发表剂切不可投,必须治以辛凉(清凉),如需解表,亦应同时大清里热,麻杏石甘汤即属其例”,明确指出温病是表里俱热,是太阳阳明合病,治应用辛凉清解,而不能用辛温发汗。
在老师的启导下,我们反复研读仲景原文,越读越明了仲景对温病的论治。
我们注意到,阳明病开篇(179条)研究温病具有深意。
该条宋代赵本为:“问曰:病有太阳阳明,有正阳阳明,有少阳阳明……”,而《玉函经》则以太阳、少阴、少阳、太阴、厥阴五篇开首皆称为“之为病”,阳明亦当属其例,故改首条为:“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不论仲景原著到底是两条何者在前,但有一点可肯定,仲景在论述阳明病时有着明显的特点,即特意提出了、强调了阳明病有三种表现,亦即太阳阳明、正阳阳明、少阳阳明。
更值得注意的是,仲景特别强调了阳明病的外证:即第182条:“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也”。
这里的外证是有别于太阳、少阴的外证、表证,即第6条所说的温病,这里可看出,阳明外证即是温病!所谓太阳阳明,就是太阳阳明合病、并病,亦当属温病。
治疗太阳阳明合病的方剂,如桂枝加葛根汤、葛根汤、葛根芩连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大青龙汤、越婢汤、越婢加术汤、越婢加半夏汤、桂枝二越婢一汤、白虎加桂枝汤、竹叶石膏汤等,实际是治疗温病之方。
近代用经方治疗温病屡有报道:①1955~1956年流行性乙型脑炎(当时温病学派多称之为湿温),在北京和石家庄地区大规模流行,石家庄的郭可明和北京的蒲辅周先生以白虎汤加减治疗,疗效显著;②1963年,米伯让先生在汉中地区,用经方治疗657例钩端螺旋体(属温病)患者,治愈率99%;③江西的万友声教授1985~1990年,用经方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温病),疗效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其用药规律特点为:(一)发热期:用柴胡桂枝汤、桂枝麻黄各半汤;(二)低血压休克期:用通脉四逆汤;(三)少尿期:用大陷胸汤、桔梗白散、抵当汤;(四)多尿期:前期用五苓散,后期用金匮肾气丸(汤);(五)恢复期:据瘥后病证用药:心烦不眠者,用栀子豉汤;脾虚多唾者,用理中汤;虚热不退者,用竹叶石膏汤;呃逆不止者,用橘皮竹茹汤……。
由以上可知,《伤寒》的书名,即概括了伤寒、杂病、温病三者。
《伤寒》全书内容详述了伤寒、杂病(有关杂病内容参见本书各方证)、温病方证,仲景的六经辨证是辨万病的总纲,因此,用《伤寒》的理论和方证治疗温病,是早已存在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