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书心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读书心得
撰写者:孙显杰(金盾小学)
以前读过的一些教育教学著作,无论中外,多是出自道行高深的这一领域的专家学者之笔。目光超远,言理至深,字字珠玑,着实高明。可或许是自己内心摆脱不了一种“先入为主”的意识——那些专家学者想明白,说明白的东西,未必能在现实中教我如何“做明白”,换言之,再高明的理论,若是无法于实践中产生如其所述之成效,那末,至多是给了一个安慰人心的教育的乌托邦和理想国。所以,自己更渴望有缘于一线教师的教学心得,看看那些走在前方,又去之不远的引导者,如何带领他的学生和我,去往一个更好的教与学的境界。
每个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喜欢自己,喜欢自己所教的科目。并且多年以后学生回忆起来仍然兴趣盎然。怎样做,才能达到所期望的效果呢?魏勇老师在书中《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为我们指明方向。
翻开这本书,里面没有什么高深的观点和理论,而是魏勇老师作为一线老师对教育现象的反思或是教学随想,真真切切地从课堂、学生、如何上课、如何提问、教师学习等方面娓娓道来。这本书,我反复研读多遍,感觉“英雄所见略同”。魏勇的观点和做法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平时爱好文学,喜欢读书。但从事体育教学,好像与这没什么关系。其实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快乐,是我教学的宗旨。有时我想,应该给孩子们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因此,学生都很喜欢我,爱屋及乌,喜欢上了体育。
结合魏勇老师的《怎么上课,学生才喜欢》,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在读这本书的一些启迪和感受。
一、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服务
究竟怎样的一节课才能称得上是好课?相信这是所有老师都会思考的问题。魏老师认为好课应以学生为中心,具有一定模糊性,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同时又是有边界的。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课堂要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一切为顺应学生的成长而设置。而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时,才能在课堂上说出自己
的想法,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生成新的知识和见解。但课堂上自然生成的一些话题以及各种突发状况并不是老师所能预料到的,而老师如何处理这一系列的状况是这节好课的重点。在我们的课堂上不要仅仅局限于某一学科的教学,学科间是融会贯通的,这样的课堂学生受益良多。开放性的课堂要求我们吸纳更多不一样的观点和内容,但是并不代表没有边界,对于那些远离事实及逻辑的言论,我们要坚决抵制,不能让其进入课堂,扰乱学生,要给学生们构建一节美好的课堂。
二、多读书,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体育课也需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当然,在邂逅这本书之前,我也读过几本一线教师写的经验著作,单从实效性而言,我以为不分伯仲,各有千秋。那为甚么魏老师的这本书却能在我心中脱颖而出呢?是因为,他所述的道理,分享的案例,除了让我受用欢喜之外,还激起了我的“不平”与三思。是的,有些说法,我个人以为值得商榷。这主要出现在本书中我最看重的一个章节“好课堂来自平时的积累”,谈得是教师的阅读积淀问题——一如陆游诗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之理,教师唯有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把学问做好做精,才能教好学生。魏老师说,要在每节课给学生带来惊喜,教师需要有广阔的知识背景和深厚的学术素养。这一直是魏老师的努力方向。满腹经纶,学贯中西,在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人是有智慧的生物。课堂上,面对几十个高级动物,你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学生会问些什么。我知道,要多读书,多积累。体育课也是需要吸引学生注意的科目。在教学中,有一些内容距离学生生活十分遥远。空洞的说教与体育教学,学生枯燥不已。体育课如果用图片与视频的方式展示,一下子就能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学习积极主动。无须老师太多的讲解,学生得到直观的印象,教学效果很好。这样上课不是事半功倍吗?
孩子们离开父母的视线,来到校园里求知。老师,就是他们的临时父母。要为他们处理一些突发事情。流鼻血啦,过敏啦,我都是用学过的卫生学知识,不慌不忙地给处理。虽然如此,我以为体育老师也应该多练习体育技能,我们常说“术业有专攻”,“学高为师”,如果自己都没有深厚的体育知识,没有一颗跳跃的体育之心,该如何引领学生体会体育带给人的愉悦?我个人很喜欢球类运动,
既打篮球,亦或网球、羽毛球、心血来潮玩玩排球……这种种的项目给了我极大的乐趣。体育教师喜欢体育,并且传授体育所带来的精神与乐趣,也是让学生喜欢且受益的一条光明大道。
三、多思考,及时调整方向--体育课,不止是课内的教学,更是对人格的建设与情操的陶冶
作为一名教师,要养成读书,学习的习惯。怎样做到学以致用呢?魏老师说,教育阅读也是一门学问,浅阅读时代教师要培养阅读习惯,要在阅读上“补课”。让读书成为便捷的拜师方式。但是,机械的照搬优秀经验,教学效果却不如意。就需要我们顽强探索,移植这位老师的思想。要学会思考,结合教学实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进修,自我教育。有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说起来,是这本书的标题召唤了我内心长存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想——让学生喜欢我和我的课。遍读本书文章,无论是符合科学教学理念的《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还是张扬鲜明教学个性的《好老师有什么样的个性》,抑或与现在许多重视却流于形式的学生讨论学习不同的《有时,讲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真应了《孟子》里的那句“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说得简单明了,理性客观,怎不让人动容动心?比如《有时,讲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一文中说:“的确,目前中国教育的主要问题不是老师讲得太少的问题,而是老师讲得太多的问题,非常有必要推翻教师霸权,不过,在对这个问题进行反省和纠正时,我们不能走到另一个极端,完全否定讲授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我看来,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应该能屈能伸,‘上得厅堂,下得厨房’,需要时可以是充满激情的演说家,也可以是默默无语的观众;必要时可以走到台前,也可以隐于幕后,一切以为学生提供最恰当的教育服务为中心。”虽然这个“有经验的老师”与我之间的距离尚不可知,不过,读罢,自己就会更专注于平衡好“把课堂交给学生”与“老师做好引导者”这两方面,只为了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成效。
秋天来了,桂花的香味若隐若现地沉浸在校园里。我想,我要抓住机会,在生活中寻找美,我想带领学生尽情观察赏花,动员他们所有感官。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用耳朵听,用大脑去思考。体育课,不止是课内的教学,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