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1)
体育心理复习资料
体育心理复习资料第一节体育心理学的概述二、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与锻炼心理学的关系研究侧重点研究对象共同点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主要研究对象是学三个学科都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生也包括老师。
是研究个体在体育特别是学生学习过程运动这一特定情景中中的心里特点和变化。
的心理现象,而体育运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特的,因此,不管哪门学科都是主要研究身体练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
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主要研究对象是练和比赛中的心里现象,运动员,也包括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教练员。
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主要研究对象是的心理现象。
大众三、学习、研究体育心理学的意义一)有助于心理科学的发展、扩展了心理科学的研究领域1体育心理学是心理学成果在体育教育和教学中的应用,这说明心理学的应用领域扩展了。
2体育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发展取得新的成果,也会促进和丰富心理学科的发展。
二)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1、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要。
2、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3、可采用一些心理技能训练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和调节情绪状态4、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合作能力、团队精神和竞争意识。
5、学习和掌握体育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更好的为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服务三)有助于提高学校运动训练的效果和运动竞赛的成绩1掌握运动训练中的心理学规律2加强心理训练 3 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四)有利于科学地选拔和培养运动员1、掌握心理诊断和评定的方法2、开发运动员的心理资源五)有利于教师(教练员)自身素质的提高1、加强自身修养、丰富理论知识2、科学地进行体育教学和训练、竞赛活动3、有利于加强体育教学心理方面的研究第二节体育心理学发展概况一、国际体育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概况(一)萌芽时期1、初创阶段2、19世纪开始有一种心理学叫--动作心理学冯特。
体育心理学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㈠名词解释1.体育心理学: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任职、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3.追加反馈:指动作执行后所获得的信息是凭借外力和外物对于动作结果所外加的信息。
4.学习曲线:是表示一种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绩效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5.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动力。
6.运动动机:是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7.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
8.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9.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10.应激:机体在受到各种强烈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11.唤醒: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12.焦虑:是个体字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13.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
14.运动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15.模拟训练:也称“比赛模式化训练”、“比赛适应性训练”,是指在训练中模仿比赛条件,用于运动员演练技术、战术和比赛应对策略的一种训练方法。
16.表象:是一种不需要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人脑中对人体的一切感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
17.动作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运动心理复习
运动心理学期末复习第一编总论第一章绪论一、运动心理学(竞技运动)、体育心理学(体育教育)和锻炼心理学(大众健身)各自的侧重点1)竞技运动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围绕运动员的心理测量、心理选材、心里训练和心理咨询工作进行的。
2)体育教育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是围绕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和增进心理健康进行的。
3)大众健身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主要围绕曹家体育锻炼的动机和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的。
二、运动心理学的性质、任务性质:运动心理学的产生、发展,正是体育运动实践和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促成的。
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它是阐明体育运动的心理学基础、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任务:(1)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心里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人的个性差异与体育运动的关系。
(2)研究体育活动对人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产生的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
(3)研究掌握运动知识、形成运动技能、进行技能训练的心理学规律。
(4)研究运动竞赛中人的心理问题。
三、心理选材:心理选材是指采用心理学的指标和方法,将具有发展潜能的人选入运动员训练体系的过程第二编运动员的动力来源第二章运动活动的动机一、动机的概念和分类概念: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对人的行为具有始发作用、指向作用和强化作用。
分类:(1)成就需要(2)内部动机(3)目标定向(4)外部动机二、了解动机的三个理论:成就动机理论、认知评价理论、目标定向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成就需要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指一种内化的、出人头地的愿望,它反映了人们在个人目标和工作指向方面的差异。
成就需要受早期父母教育和培养的影响,与工作目标的选择、从事的职业以及工作业绩有关。
成就需要高的人,往往选择适中难度的目标,从事风险大、责任大的职业,工作业绩好。
成就需要水平可以通过训练得至9提高。
认知评价理论:内部动机以人的能力需要和自我决策需要为基础,任何影响能力感和自我决策感的事件都可以影响人的内部动机。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运动动机:运动动机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2.归因理论: 是对行为与动机进行认知分析的理论。
即人们总是力求在自己认知的基础上解释、理解和预测着各种事件。
3.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4.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激力的微弱而持久,但井非永久的情绪状态。
5.唤醒:指机体总的生理性激话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6.体育锻炼:包括各种与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和身体成分等有关的活动形式,它通常指那些有计划、有规律、重复性的,以发展身体、增进健康、增强体能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7.运动智能:运动智能是智能的一种,是指以一般智能为基础,运用包括体有运动理论在内的多学科知识参加体育学习和运动训练的能力。
8.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9.驱力理论:经spense等修订并定型的驱力理论认为运动表现(p)是习惯(H)与驱力(D)的乘积,即P=H×D,在这里习惯是指完成动作技能时个体所处的运动技能掌握阶段,或正确动作、错误动作表达的比例优势。
10.倒u形假说:倒U假说认为,由昏昏欲睡的低唤醒水平到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随着唤醒水平的提高,运动表现也将随之向着好的方向发改善。
当唤醒水平超过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后继续向高度兴奋的方向发展,唤醒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导致运动表现的逐渐恶化和成绩的下降。
11.协变性原则: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和预测及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相一致时,会把他们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不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内部的原因,这种现象就被称作协变性原则。
12.归因训练:归因训练是指通过一定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某种归因技能,形成比较积极的归因风格。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1.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体育学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体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体育教师必须掌握的教育学科。
3.体育心理学的理论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主义心理学、建构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4.实验研究法包括:实验室试验法、自然实验法、准实验法5.Griffith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
6.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7.特质焦虑与个体的个性:特质焦虑是指不同个体在焦虑倾向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差异,术语个性心理的特征部分。
8.时间的不确定性是引起焦虑的重要因素9.焦虑的理论:多维焦虑理论。
10.动作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11.技能练习过程中的一般规律:①练习的进步先快后慢②练习的进步先慢后快③练习的进步先后比较一致④高原现象⑤练习绩效的起伏显现12.按照练习的时间安排,可对技能进行分散练习和集中练习。
根据比例的大小,常把较长的练习加上较短的休息称为集中练习。
而练习间若有较长的休息,则称为分散练习。
13.动作技能间会产生迁移的条件:①个人因素:学习态度、学习的目标、认知结构、认知技能与策略、心理定势;②客观因素:技能间的相似性、有效的指导与示范14.动作技能的各种分类:①封闭性与开放性动作技能;②不连续性、系列性和连续性动作技能;③低策略性技能和高策略性技能15.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两个重要教学条件为练习和反馈16.体育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17.POMS可以用于诊断过度训练运动员,防止训练过度18.交互作用理论认为,可以用人格和情境来预测运动行为19.常模与自我参照:常模是在标准化环境中测试的结果经过标准化的处理得出的标准化的样本均数。
常模参照是指将成绩与常模参照,这样可以得出个人在整体中的位置。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体育心理学一、体育心理学概述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1.研究对象不同:体育心理学侧重于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运动心理学侧重于运动训练与比赛中的心理现象锻炼心理学侧重于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2.研究目标不同:体育心理学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运动心理学的目标是心里因素对运动成绩的影响锻炼心理学的目标是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体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们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中国的体育心理学发展:1.古代的体育心理学萌芽2.近代的体育心理学:1926年,马约翰《运动的迁移价值》3.现代的体育心理学:1979年,中国心理学会体育运动心里专业委员会成立1980年,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会成立体育心理学的发展方向:1.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的分工将更为明确2.运动心理学的专业领域将进一步细分3.体育心理学的质性研究方法将得到更为广泛的运用4.体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将更加广发二、体育学习的心理学基础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是一种S—R(刺激—反应)的联结理论。
在行为主义者看来,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该理论把环境看做刺激,把伴随刺激产生的行为看作是反应。
斯金纳强化学说的原则:1.小步子原则2.积极性原则3.及时反馈原则4.自定步调原则5.低错误率原则建构主义心理学在体育运动学习中的运用:1.强调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体育学习2.强调“自上而下”的学习策略3.注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人本主义心理学在体育学习中的应用:1.重视学生的健康、全面、和谐发展2.重视意义学习,强调非认知因素的重要性3.重视学习的方法,强调学习的过程4.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三、运动兴趣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运动兴趣的特性:1.倾向性 2.广泛性 3.稳定性 4.效能性运动兴趣的分类:1.根据内容,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2.根据倾向性,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3.根据广泛性,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4.根据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培养运动兴趣的重要性:1.强大的动力作用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3.最终实现终身体育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因素:1.运动需要的满足2.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3.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应性4.成功体验的获得5.融洽的师生关系四、运动动机运动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运动动机的功能:发动功能、选择功能、强化功能、维持功能运动动机的种类:1.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3.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直接动机:指向于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直接特征的动机间接动机:指向于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延迟、间接结果的动机运动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充分重视和利用各种需要:1.提高内部动机2.激发外部动机(2)提高体育成就动机(3)适当展开竞争、积极组织合作(4)及时反馈,肯定评价(5)端正体育态度体育态度: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五、体育活动中的目标定向与目标设置学习目标定向和成就目标定向的差异:1.看待成功2.运动目的3.运动道德和攻击性行为4.运动快乐感5.学习策略目标设置的作用1.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和行为指向到体育活动任务上2.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动员其能量,提高学生的运动表现3.能够让学生长时间地坚持参与体育活动4.能够使学生为完成体育活动目标而主动地设计、执行最适合的实现目标的策略和手段体育活动中有效目标设置的原则:1.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目标2.设置明确、具体、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3.设置既有挑战性又有可实现性的目标4.设置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目标5.既要设置目标、又要提供反馈6.应尽量设置技术动作完成目标、而不是结果目标7.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目标团队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团队的特点:1.成员之间相互依存2.成员之间相互协调3.团队以实现共同目标为主要任务4.团队成员对团队的成败负有责任设置团队目标应该注意的问题:1.不要设立高不可攀的目标2.不要低估团队成员的潜力3.设置简洁、可操作的目标4.让所有团队成员知道团队目标六、运动归因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海德的归因理论:行为的结果=个人的力量+环境的力量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可以根据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因进行分类:内外源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性维度协变性原则: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预测,这种现象称为协变性原则结果依赖情绪:对结果的“自然反应”,情绪反应中没有归因的成分,运动员对成功的最初反应是愉悦或高兴,对失败的最初反应是失望或悲伤归因依赖情绪:与认识到的结果的起因或理由相联系,它能够有效地帮助教练或运动心理学家了解运动员的认知活动过程习得性无助感: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或行为习得性无助感的主要心理特征:1.自我效能感低2.消极思维3.情绪失调4.人际关系不良对习得性无助感的教育措施:1.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2.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目标导向3.通过归因训练来提高自我效能感4.创造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影响运动归因的因素:(1)内部因素:1.个性特征2.成就动机3.自我效能感4.性别5.年龄(2)外部原因1.社会文化背景特征2.运动项目特征3.训练年限4.比赛结果体育运动中的归因训练:1.进行积极的反馈2.增加成功的体验3.建立成功与失败的恰当标准4.明确各种影响因素的可控性5.设置明确与具体的目标6.强调个人努力7.谨慎的比较个体之间的差距8.实事求是七、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影响人们坚持锻炼的因素:1)个人因素:1.人口统计学变量2.个体生理状况3.个人行为4.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2)环境因素:1.社会环境2.物理环境3.体育活动的特征锻炼行为的理论:(一)健康信念模型:人们健康的个人信念调节者人们对威胁的感知,从而影响他们采取健康行为的可能性(二)合理行为理论:个体认识到由于自己静止的生活方式使自己健康受到威胁时,就会采纳合理建议,做出参加锻炼的决定(三)计划行为理论:个体对锻炼有积极态度和正确认识,但如果他觉得自己无能力或无足够机会去锻炼,那么其锻炼意图就会减弱(四)控制点理论:个体对影响自己行为的因素进行评价,评价这些因素是处于自己控制之下,还是有他人或某种偶然因素所控制(五)社会认知理论:自我效能是预测锻炼行为的重要变量(六)跨理论模型:1.包含了处于不同行为变化阶段的人2.行为的变化时动态进行的,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3.提出了个体行为变化状态的不通过程4.强调除了行为会发生变化以外,其他结果会伴随行为的变化而产生干预的手段:一对一干预、小群体干预、社区范围的活动、政策干预常用的一对一干预和小群体干预策略:1.情景安排2.积极反馈3.目标设置4.决策评定5.社会支持八、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与康复运动损伤发生的心理致因:1.应激2.动机3.人格4.心理准备运动员受伤后的心理反应阶段:1.否认2.愤怒3.许愿4.抑郁5.承认运动损伤的心理康复方法:1.调整认知2.设置目标3.积极性思维4.社会支持5.掌握心理应对技能九、注意与运动表现注意的特点:1.选择性2.强度(阈限性)3.注意资源的有限性注意的种类:(1)不随意注意、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1.不随意注意: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2.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3.随意后注意:在随意注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着自觉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一种特殊的注意形式(2)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3)奈德弗的四种注意方式:1.广阔-外部注意(篮球)2.广阔-内部注意3.狭窄-外部注意(射击,斯诺克)4.狭窄-内部注意(体操,跳水)注意控制训练是一种旨在提高多维度注意技能的心理机能训练程序注意控制训练的方法和技术:1.唤醒调节2.设置线索词3.自我谈话4.模拟比赛场景并设置比赛行动的方案5.过度学习技能十、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人格与心境状态的交互作用模式对运动表现的预测:运动行为=人格+情境+人格×情境+误差十一、应激、唤醒、焦虑与运动表现唤醒有三种表现:脑电唤醒、行为唤醒、植物性唤醒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并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倒U形假说:倒U形假说描述了运动表现与唤醒水平的关系(1)总体来说1.由昏昏欲睡的低唤醒水平到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之前,随着唤醒水平的提高,运动表现也随之向着好的方向改善2.当唤醒水平超过中等唤醒水平的临界点之后继续想高度兴奋方向发展,唤醒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导致运动表现逐渐恶化或成绩下降(2)技能的复杂程度与唤醒水平的要求:粗糙简单的运动需要较高的唤醒水平(3)个体差异与唤醒水平的要求:相对外向的人需要的唤醒水平相对较高多维焦虑理论:将竞赛焦虑分为认知状态焦虑、躯体状态焦虑和状态自信心三个方面1.当认知焦虑增加时,运动表现水平相应降低,两者呈线性关系2.躯体焦虑与运动表现的关系是倒U形的3.随着自信心增强,运动表现水平提高,二者也成线性关系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1)环境因素:1.比赛的重要程度2.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2)个体因素:1.特质焦虑2.自尊十二、心理技能训练概述根据应用范围的不同,心理机能可分为一般心理技能和专门化的心理技能心理技能训练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进行专门化的训练,已达到强化心理技能、培养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和类型:1.根据心理技能训练的理论基础:行为主义理论与方法、认知理论与方法、体育心理技能训练专用的方法2.格局心理技能训练的内容与专项需要的关系:一般心理技能训练、专项心理技能训练3.根据心理技能实施的复杂程度:单一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成套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4.格局心理技能训练的周期:长期心理技能训练、短期心理技能训练心理技能训练的作用:1.有利于提高情绪调控能力2.有利于增强意志品质3.有利于掌握和改进动作技能4.消除身心疲劳,加速恢复过程心理技能训练计划的依据:1.训练目标2.起始状态3.训练规律4.训练条件心理技能训练计划的制定:1.个人评估和明确起点水平2.确定训练任务与目标3.制定具体内容心理技能训练的实施程序:1.教育2.实践3.实施计划4.坚持5.评价6.收获十三、运动中的行为干预方法渐进放松训练:利用全身各部位肌肉的紧张和放松,并辅以呼吸和表象来调控人们紧张情绪的一种训练方法可分为三个阶段实施:1.基本渐进放松法的联系2.加上暗示语的渐进放松训练3.在不同场地的渐进放松训练自生训练生物反馈训练:通过生物反馈达到控制生理指标的变化或维持这种变化的过程作用:1.调节应激反应,提高放松效果2.克服放松训练的盲目性3.增加联系着参与训练的能动性系统脱敏训练:是一种渐进方式克服神经症焦虑的训练过程程序:1.肌肉放松训练2.建立害怕时间层次3.系统脱敏的实施模拟训练:在训练中模仿比赛条件,用于运动员演练技术、战术和比赛应对策略的一种训练方法作用:1.提高适应性2.提高抗干扰能力3.提高备战针对性4.提高训练质量模拟训练的具体方法:1.对手特点的模拟2.裁判判罚的模拟3.观众的模拟4.比赛关键情境的模拟5.地理、气候模拟法6.时差模拟法十四、运动中的认知干预方法表象训练:人们有意识地利用自己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表象,对技术动作或是运动情景进行回顾、重复和丰富发展,从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本体感觉,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和过程表象训练的原理:1.心理神经肌肉理论2.符号学习理论3.唤醒-注意理论暗示训练:是指利用语言、手势、表情、以及其他刺激物,采用间接、含蓄的手法,对训练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暗示训练的形式与方法:1.自我暗示2.他人暗示3.表情和体态暗示4.环境暗示5.标志暗示自信训练方法:1.通过暗示法树立自信心2.通过理性情绪疗法重建自信3.通过设置适宜的目标增强自信4.通过对最佳操作的表象训练提高自信5.通过对成败的正确归因增强自信6.用积极思维替代消极思维法增强自信7.通过成功体验的认知积累增强自信心十五、体育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团体凝聚力:团体在追求目标的了过程中和(或)为了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结在一起,保持一直倾向的动态过程。
大学体育心理学总复习 (1)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5小题,共15分)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特点与规律的科学。
体育参与的诱因:敌意性攻击:随意后注意:生物性动机:以个体的生物性需要为基础,受先天遗传影响为较大的体育学习动机。
念动动作:归因:是指个体最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动作技能:间接动机:指学生的动机指向于体育活动可能带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滞后、间接的结果。
心理技能训练:是指对人的大脑进行的训练,是使个体学习和掌握身心活动的调控方法、提高调控效果的训练过程。
心理咨询:是指运用心理学的方法,对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祈求解决问题的求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过程,即对咨询对象给予帮助、指导的过程。
任课教师:系(教研室)主任签字: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到达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
运动焦虑:是学生在训练和比赛中,对当前的或预计到对自尊心有潜在威胁的情境具有的担忧倾向。
自我效能:运动表象:是指在运动感知的基础形成上的,在头脑中重现出来的动作形象和运动体验。
二、填空题:(本大题10小题,共20分)1.按照游戏主要是得到智力还是体力上的满足,可把游戏划分:智力游戏和体育游戏_。
2.________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之一,是人的一种需要和本能。
3.学校班级课堂里的竞争包括群体内的竞争与群体间的竞争两大类。
3.运动员赛前可能出现的心理状态: 赛前过分激动状态;赛前淡漠状态;赛前盲目自信状态;战斗准备状态(最佳竞技状态)。
4.儿童自我意识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自我中心期,开始于出生后八个月;第二阶段为客观化时期,从3岁到青春期;第三阶段是主观化时期,指由青春期开始到成年这个阶段,进入自我意识成熟时期。
5.非言语交往的特点是信息的多渠道传输、交流具有连续性和真实可靠性。
6.竞争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是共同的争夺目标、竞争的双方必须争夺同一对象和结果必使一方获胜。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高原现象:个体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一直上升的,有时出现暂时停顿的想象。
2、成就目标定向:是一种重要的动机变量,指个体参与某一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取向。
3、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体健康的重要动力。
4、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只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5、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6、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7、焦虑:是个体字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8、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或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
9、技能迁移:已经形成的动作技能对掌握另一种技能的影响称作技能迁移。
10、领导: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11、运动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12、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得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的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
13、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活动的具体方式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需要的心理特征14、运动需要:主要是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自身价值(如趣味、娱乐、竞技健、身、健美等)所产生的一种渴求趋势,或想掌握某项体育运动技能的一种需要15、自然反馈:方信息不是有外界的人或物提供,而是在个体完成动作后,通过自身感觉系统提供有关动作信息,就是自然。
二、填空1 动机的种类: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2 影响运动员赛前焦虑的环境因素:比赛的重要程度、比赛结果的不可预知性3 体育教学物理环境的构成因素:运动场地、器材的设施、场馆的色彩、温度。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 A ).A.提高教与学的效果B.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C.体育锻炼的前因.D.心理效应.2.体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有( C )A.理论任务.B.实践任务.C.理论和实践任务.D.以上都不是.3.实验研究法是心理学研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哪些属于实验研究法( D ).A.实验室实验.B.自然实验.C.准实验.D.以上都是.4.下列哪个心理学派强调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 D )A.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B.认知理论心理学派C.建构主义心理学派D.人本主义心理学派5.下列属于目标定向理论研究的早期的是( C )A.学习目标定向.B.成绩目标定向.C.学习目标定向和成绩目标定向.D.以上都是.6.体育活动中有效目标的设置应遵循的条件( D )A.体能水平.B.运动技能水平.C.心理素质.D.以上都是.7.下列哪项不是团队目标的作用的是( D )A.凝聚作用.B.导向作用.C.激励作用.D.巩固作用.8.下列哪项不是运动兴趣的品质 ( B )A.倾向性.B.激烈性.C.广泛性.D.稳定性.9.根据运动兴趣的分类,可分为( C )A.物质兴趣.B.直接兴趣/C.效能兴趣.D.精神兴趣.10.下列哪项不是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 A )A.优越的身体素质.B.运动需要的满足.C.成功体验的获得.D.融洽的师生关系.11.下列哪项不属于运动动机的功能( B )A.发动功能.B.稳定功能.C.强化功能.D.选择功能.12.下列哪项不属于运动动机的种类( D )A.生物性动机.B.社会性动机.C.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D.成就动机.13.下列不属于体育态度的模仿学习的是( C )A.直接模仿.B.象征性模仿.C.间接模仿.D.创造性模仿.14.weiner提出,可以根据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因分类,下列不属于三个维度的是( B )A.内外源维度.B.倾向性维度.C.稳定性维度.D.可控制维度.15.下列不属于习得性无助个体的主要心理特征的是( C )A.自我效能感低.B.消极思维.C.控制力弱.D.情绪失调.16.下列不属于在归因训练的常用方法的是( A )A.内外差异法.B.强化矫正法.C.观察学习法.D.团体发展法.17.心理健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其影响因素不包括( D )A.心理因素.B.社会文化因素.C.生理因素.D.感知因素.18.下列对认知归纳错误的是( B )A.信息处理的过程.B.心理锻炼的过程.C.心理上的符号运算.D.问题求解.19.属于体育活动中的特殊情绪体验的是( C )A.心情舒畅.B.身体舒适.C.跑步者高潮.D.情绪激昂.20.影响人们坚持体育活动的因素不包括( B )A.个人身体状况.B.健康信念.C.物理环境.D.社会环境.21、影响赛前焦虑得主要因素错误得一项是(C )A、赛前的重要程度B、比赛结果得不可预测性C、自信 D自尊22、下列与运动行为无关得因素是( D)A、人格B、情境C、误差D、身高23、倒U形假说最初是睡提出来的( A)A、耶克斯-多德森B、牛顿C、福特D、詹姆斯24、焦虑分为( B)A、特质焦虑和一般焦虑B、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C、一般焦虑和状态焦虑D、特殊焦虑和一般焦虑25、心里技能分为(C)A、一般技能B、特殊技能C、一般技能和专门化技能 D专门化技能26、心里技能评价可以通过下列那些量表来进行(D)A、运动心里技能量表B、运动应对技能量表C、行为策略测验D、以上都可以27、下列不是心里技能训练得作用得一项是(A)A、不利于提高情绪调控能力B、利于提高情绪调控能力C利于增强意志品质 D利于掌握和改进动作技能28、下列不属于表象训练理论的是(B)A心里神经肌肉理论 B相对论 C符号学习理论 D唤醒—注意理论29、下面不属于合理情绪疗法实施得步骤得一项是(C)A首先向学生或运动员介绍Ellis合理情绪疗法理论,澄清不合理信念与不良情绪和行为之间的紧密关系B结合在体育教学货训练中,学生或运动员所存在得普遍性或特殊性问题,与学生或运动员分析并识别出自己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C举例分析D转变不合理信念30、下列不是动作技能得操作过程得一项是(B)A姿势成分 B动作形状 C身体移动成分 D操作成分31、下面是动作技能学习评价指标有错误的一组是(B)A反应时、误差值 B运动学指标、柔韧性C动力学指标、反应时 D肌电图、协调性32、下面不属于动作技能学习的评价方法的一项是(D)A练习曲线 B前测与后测 C次任务测验 D一般测验与迁移测验33、下列不是动作技能形成阶段的一项是(B)A认知定向阶段 B调整阶段 C动作的联结阶段 D协调完善阶段34、下列不是动作技能学习内部因素的一项是(C)A经验与成熟度 B智力 C性格 D个性35、下列不是动作技能学习外部因素的一项是(A)A智力 B知道与示范 C练习 D反馈36、下列影响技能迁移的因素的一项是(C)A学习态度 B学习目标 C性格 D技能间的相似性37、下列不是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依据得一项是(D)A依据体育教学内容的依据 B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C依据学校的具体条件 D依据自己的水平38、下列不属于体育学习策略的一项是(A)A感觉策略 B选择性注意策略 C练习策略 D认知-调控策略39、下面不属于体育课堂心里气氛的作用的一项的是(D)A效应功能 B信号功能 C教育功能 D感染功能40、关于体育能力差异对动作技能形成的影响不属于其中的一项是(A)A状态 B体能 C心里运动能力 D信息加工能力41.影响运动损伤发生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哪些( A )○1应激源○2应对资源○3人格A.○1○2○3B. ○1○2C. ○1○3D. ○2○342.不属于运动损伤的心理评估作用是( C )A.筛选干预对象B.提供干预依据C.自我概念的评估D.评估干预效果43.不属于运动损伤的心理康复方法的是( C )A.整体认知B.设置目标C.积极参与训练D.社会支持44.下面属于体育团体凝聚力的是( A )A.团体的一致性和团体对个体的吸引力B.团体的一致性和个人的吸引力C. 团体对个体的吸引力D. 团体的一致性45.下列不是个人因素对团体凝聚力的影响的是( B )A.满意感B.团体目标C.团体成员特征的相似性D.团体成员角色46. 下列不是团体因素对团体凝聚力的影响的是( D )A.运动项目 B团体目标 C.团体状况 D. 满意感47.下面属于体育团体凝聚力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的是( C )○!明确并认同团体目标与成员角色○2建立良好的团体规范○3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4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A. ○3○4B.○1 ○3○4C.○1○2○3○4D.○1○2○348.对领导者定义正确的是( B )A.领导者是实施具体细节的人 B领导者是实施领导过程的人C.领导者是传达任务的人D. 领导者是处理大事件的人49.教练员发挥领导功能的先决条件主要是(B )○1决策权○2领导权○3权威性A○1○2 B.○1 ○3 C. ○2○3 D.○1○2○350.下面属于教练员影响力的种类的是( C )○1强制性影响力○2自然性影响力○3领导性影响力A.○2○3B.○1○2○3C.○1○2D.○1○351.权威性影响力不包括下面哪个选项(C )A.传统因素B.职位因素C.感情因素D.资历因素52.下面属于教练员的素质与魅力的的是( A )○1感召力○2前曕力○3决断力○4控制力A. ○1○2○3○4B. ○1○2○4C. ○1○3○4D. ○2○3○453.下面不属于影响教练员领导行为的因素的是( C )A.教练员的素质与魅力B.教练员的领导方式C.待遇的好坏D.运动队或运动员的特点54.以下对攻击性行为的定义正确的是( D )A. 攻击性行为是指用一些工具击打另一物体B. 攻击性行为是指有目的地去报复另一生命体C. 攻击性行为是指身体受到外部刺激所作出的一种正常行为D. 攻击性行为是指有目的地伤害另一生命体的行为55.道德评价是个体应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对行为的()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 A )○1是非○2好坏○3善恶○4美丑A. ○1○2○3B. ○1○3○4C. ○1○2○4D.○1○2○3○456.下面不属于影响运动攻击性行为的个体内部因素的是( D )A.唤醒B.内疚C.人格特征D.害怕报复57.下面属于影响运动攻击性行为的个体外部因素的是( A )○1环境的温度○2噪音○3拥挤的人群○4对受害者意图的感知○5害怕报复○6内疚A. ○1○2○3○4○5B. ○2○3○4○5○6C. ○1○3○4○5D. ○1○2○3○4○658.运动员损伤心理反应的基本过程是( B )A.否认阶段→愤怒阶段→许愿阶段→反省阶段→承认阶段B. 否认阶段→愤怒阶段→许愿阶段→抑郁阶段→承认阶段C. 否认阶段→愤怒阶段→抑郁阶段→承认阶段→许愿阶段D. 否认阶段→感慨阶段→许愿阶段→抑郁阶段→承认阶段59.下列不属于团体凝聚力对团队成员的影响的主要效益的是( B )A.认知B.个人能力C.情绪D.行为60.影响运动员损伤发生的人格变量主要包括( A )○1特质焦虑○2控制点○3人的品格○4成就动机A. ○1○2○4B.○1○2○3C. ○1○3○4D.○1○2○3○421、影响赛前焦虑得主要因素错误得一项是(C )A、赛前的重要程度B、比赛结果得不可预测性C、自信 D自尊22、下列与运动行为无关得因素是( D)A、人格B、情境C、误差D、身高23、倒U形假说最初是睡提出来的( A)A、耶克斯-多德森B、牛顿C、福特D、詹姆斯24、焦虑分为( B)A、特质焦虑和一般焦虑B、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C、一般焦虑和状态焦虑D、特殊焦虑和一般焦虑25、心里技能分为(C)A、一般技能B、特殊技能C、一般技能和专门化技能 D专门化技能26、心里技能评价可以通过下列那些量表来进行(D)A、运动心里技能量表B、运动应对技能量表C、行为策略测验D、以上都可以27、下列不是心里技能训练得作用得一项是(A)A、不利于提高情绪调控能力B、利于提高情绪调控能力C利于增强意志品质 D利于掌握和改进动作技能28、下列不属于表象训练理论的是(B)A心里神经肌肉理论 B相对论 C符号学习理论 D唤醒—注意理论29、下面不属于合理情绪疗法实施得步骤得一项是(C)A首先向学生或运动员介绍Ellis合理情绪疗法理论,澄清不合理信念与不良情绪和行为之间的紧密关系B结合在体育教学货训练中,学生或运动员所存在得普遍性或特殊性问题,与学生或运动员分析并识别出自己所存在的不合理信念C举例分析D转变不合理信念30、下列不是动作技能得操作过程得一项是(B)A姿势成分 B动作形状 C身体移动成分 D操作成分31、下面是动作技能学习评价指标有错误的一组是(B)A反应时、误差值 B运动学指标、柔韧性C动力学指标、反应时 D肌电图、协调性32、下面不属于动作技能学习的评价方法的一项是(D)A练习曲线 B前测与后测 C次任务测验 D一般测验与迁移测验33、下列不是动作技能形成阶段的一项是(B)A认知定向阶段 B调整阶段 C动作的联结阶段 D协调完善阶段34、下列不是动作技能学习内部因素的一项是(C)A经验与成熟度 B智力 C性格 D个性35、下列不是动作技能学习外部因素的一项是(A)A智力 B知道与示范 C练习 D反馈36、下列影响技能迁移的因素的一项是(C)A学习态度 B学习目标 C性格 D技能间的相似性37、下列不是选择体育教学内容依据得一项是(D)A依据体育教学内容的依据 B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C依据学校的具体条件 D依据自己的水平38、下列不属于体育学习策略的一项是(A)A感觉策略 B选择性注意策略 C练习策略 D认知-调控策略39、下面不属于体育课堂心里气氛的作用的一项的是(D)A效应功能 B信号功能 C教育功能 D感染功能40、关于体育能力差异对动作技能形成的影响不属于其中的一项是(A)A状态 B体能 C心里运动能力 D信息加工能力41.影响运动损伤发生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哪些( A )○1应激源○2应对资源○3人格A.○1○2○3B. ○1○2C. ○1○3D. ○2○342.不属于运动损伤的心理评估作用是( C )A.筛选干预对象B.提供干预依据C.自我概念的评估D.评估干预效果43.不属于运动损伤的心理康复方法的是( C )A.整体认知B.设置目标C.积极参与训练D.社会支持44.下面属于体育团体凝聚力的是( A )A.团体的一致性和团体对个体的吸引力B.团体的一致性和个人的吸引力C. 团体对个体的吸引力D. 团体的一致性45.下列不是个人因素对团体凝聚力的影响的是( B )A.满意感B.团体目标C.团体成员特征的相似性D.团体成员角色46. 下列不是团体因素对团体凝聚力的影响的是( D )A.运动项目 B团体目标 C.团体状况 D. 满意感47.下面属于体育团体凝聚力发展的途径和方法的是( C )○!明确并认同团体目标与成员角色○2建立良好的团体规范○3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4积极开展体育竞赛活动A. ○3○4B.○1 ○3○4C.○1○2○3○4D.○1○2○348.对领导者定义正确的是( B )A.领导者是实施具体细节的人 B领导者是实施领导过程的人C.领导者是传达任务的人D. 领导者是处理大事件的人49.教练员发挥领导功能的先决条件主要是(B )○1决策权○2领导权○3权威性A○1○2 B.○1 ○3 C. ○2○3 D.○1○2○350.下面属于教练员影响力的种类的是( C )○1强制性影响力○2自然性影响力○3领导性影响力A.○2○3B.○1○2○3C.○1○2D.○1○351.权威性影响力不包括下面哪个选项(C )A.传统因素B.职位因素C.感情因素D.资历因素52.下面属于教练员的素质与魅力的的是( A )○1感召力○2前曕力○3决断力○4控制力A. ○1○2○3○4B. ○1○2○4C. ○1○3○4D. ○2○3○453.下面不属于影响教练员领导行为的因素的是( C )A.教练员的素质与魅力B.教练员的领导方式C.待遇的好坏D.运动队或运动员的特点54.以下对攻击性行为的定义正确的是( D )A. 攻击性行为是指用一些工具击打另一物体B. 攻击性行为是指有目的地去报复另一生命体C. 攻击性行为是指身体受到外部刺激所作出的一种正常行为D. 攻击性行为是指有目的地伤害另一生命体的行为55.道德评价是个体应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对行为的()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 A )○1是非○2好坏○3善恶○4美丑A. ○1○2○3B. ○1○3○4C. ○1○2○4D.○1○2○3○456.下面不属于影响运动攻击性行为的个体内部因素的是( D )A.唤醒B.内疚C.人格特征D.害怕报复57.下面属于影响运动攻击性行为的个体外部因素的是( A )○1环境的温度○2噪音○3拥挤的人群○4对受害者意图的感知○5害怕报复○6内疚A. ○1○2○3○4○5B. ○2○3○4○5○6C. ○1○3○4○5D. ○1○2○3○4○658.运动员损伤心理反应的基本过程是( B )A.否认阶段→愤怒阶段→许愿阶段→反省阶段→承认阶段B. 否认阶段→愤怒阶段→许愿阶段→抑郁阶段→承认阶段C. 否认阶段→愤怒阶段→抑郁阶段→承认阶段→许愿阶段D. 否认阶段→感慨阶段→许愿阶段→抑郁阶段→承认阶段59.下列不属于团体凝聚力对团队成员的影响的主要效益的是( B )A.认知B.个人能力C.情绪D.行为60.影响运动员损伤发生的人格变量主要包括( A )○1特质焦虑○2控制点○3人的品格○4成就动机A. ○1○2○4B.○1○2○3C. ○1○3○4D.○1○2○3○4二、多选题1 以下几点属于影响技能迁移个人因素的是?()A 学习态度B 学习目标 C技能间的相似性 D 有效的指导与示范2 体育教学组织常见的心理学分组形式?()A 能力分组B 兴趣分组C 友伴分组D 专业分组3 以下那几点属于体育学习方法的指导?()A 自主学习法B 探究学习法C 合作学习法D 分组学习法4 体育课堂心理气氛的作用有那些?()A 效应功能B 信号功能C 教育功能D 调节功能5 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主要心理运动能力包括那几点?()A 操作的准确度B 四肢协调性C 定向反应D 反应时间6以下属于体育动机对体育活动行为起着的功能是()A 非定向B 始动C 强化和维持D 强制7 多血质类型为主的学生有哪些表现?()A 活泼好动B 表情丰富,反应灵敏C 学习有惰性,缺乏主动性 D情绪发生快而强8 体育差生的心理致因是?()A 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B 意志品质薄弱C 过分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D 自信心不足9 属于常见的心理评估手段的是?()A 观察法B 会谈法C 心理测量方法D 医学检测法10 体育团体凝聚力具备以下那些特征?()A 多维性B 动态性C 目的性D 情感性11 团体凝聚力的发展模式有以下哪几种?()A 凝聚力的线性模式B 凝聚力的钟摆模式C 凝聚力的周期模式D 凝聚力的循环模式12 教练员发挥领导功能的先决条件是?()A 决策性B 权威性 C情感性 D 超前性13教练员的领导功能与作用是?()A 决策功能B 组织功能C 沟通功能D 激励功能14 教练员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才能进行有效的领导呢?()A 感召力B 前瞻力C 决断力D 控制力15 影响运动攻击性行为的内部因素有哪些?()A 唤醒B 内疚C 环境的温度D 拥挤的人群16 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有以下那几点?()A 运动需要的满足B 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C 成功体验的获得D 融洽的师生关系17 属于运动动机的功能的是?()A 发动功能B 选择功能C 强化功能D 维持功能18 影响运动归因的内部因素有以下那几点?()A 个性特征B 成就动机C 自我效能感D 训练年限19 体育运动中的归因训练可以从以下哪几个方面着手?()A 进行积极的反馈B 增加成功的体验C 强调个人努力D 实事求是20 常用的一对一干预和小群体干预的策略有以下几种?()A 情境安排B 积极反馈C 目标设置D 决策评定答案:1 AB 2 ABC 3ABC 4ABC 5 ABCD 6 BC 7 AB 8 ABCD 9 ABCD 10 ABCD 11 ABC 12 AB 13 ABCD 14 ABCD 15 AB 16 ABCD 17 ABCD 18 ABCD 19 ABCD 20 ABCD三、填空题1,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和()。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体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目标定向:是指个体内心追求的成就目标取向。
3.目标设置:是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研究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
4.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5.运动动机:是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研究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6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研究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7.归因: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8.应激:是人体对所施要求做出的一种非特殊反应。
唤醒:指机体总的生理行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举动的准备状态。
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填、判、名解)9.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和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
具有稳定和弥漫的特征。
10.高原现象:个体练成就的进步并非一直上升的,偶然会出现暂时的停顿的现象,这种现象叫高原现象。
11.态度:是个体对待外界现象(包括人和事物)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12.专门化心理技能:通常指适合于某一专项所必需掌握的心理技能。
13.心理技能训练(PST):是指接纳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所进行的专门训练,以达到强化心理技能、造就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
14.表象:是一种不需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头脑中对人体的一切感觉(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学(psychology):指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指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包括认识(知)、情绪(感)和意志三种过程。
个性(personality):指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包括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价值观等)和自我(意识)三个部分。
体育心理学(狭义):是研究人们在体育活动(包括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课外体育比赛、课余体育锻炼等)中心理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体育学习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及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
体育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及体育学习及身体锻炼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动因。
体育学习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专门化运动知觉是某一专项活动所特有的知觉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约束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练习曲线(或学习曲线)是表示一种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效果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运动技能迁移是指已经形成的运动技能对掌握另一种技能的影响。
正迁移(技能迁移)是指已经形成的运动技能对新运动技能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负迁移(技能干扰)是指已经形成的运动技能对新运动技能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
系统脱敏训练(疗法)是指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目的的训练方法。
期望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能激活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获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及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能力(ability)是指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体育心理学及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三者研究的共同点:(1)研究对象都是参及身体练习活动的人;(2)研究内容都涉及从事身体练习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3)研究方法基本相同。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心理敏捷性:指善于捕捉和发现问题、反应迅速,能当机立断。
2.运动记忆:体育活动中由多种记忆形成共同实现的记忆。
3.本体运动感知觉:是运动者对自身各部分运动和位置变化的感知,是运动者综合运动觉、平衡觉、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信息,经过分析加工后获得的复杂知觉。
4.体育动机: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因。
5.反馈:是通过对技能操作或学习结果的评定,评价及自我知觉使学生了解自己学习的情况,并对后继行为进行调节的过程。
6.两侧性迁移:指身体一侧器官的学习向另一侧器官的迁移。
7.放松训练:是以一定的暗示语集中注意,调节呼吸,使肌肉得到充分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的方法。
8.体育团体:是指由共同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人群的聚合。
具体说,是指由体育教师、学生、运动员、教练员等人在同一规范与目标的指引下,协调工作的组织形式。
9.观察法:是指在心理现象自然发生的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并不加任何干涉地对心理或行为进行观察,以了解其特点或规律的方法。
二.填空题1.运动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925年,科曼格里菲思在伊利诺伊大学建立了第一个体育心理学实验室。
2.体育活动中思维的种类:操作思维、预测思维、战术思维、创新思维。
3.特殊情绪体验:高峰表现、流畅体验、跑步者高潮。
4.目标定向的种类:任务参与、自我参与。
5.认知类型:场依存型、场独立型。
6.自我效能产生的途径: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书本知识或他人经验、本人的身心状态。
7. 运动迁移的种类:两侧性迁移、语言—运动迁移、运动—运动迁移。
8. 模拟训练的种类:实景模拟、语言图像模拟。
9. 攻击性行为的种类:敌意性的攻击、工具性的攻击。
10. 攻击性行为的理论名称:本能论、挫折-攻击论、社会学习理论。
三.简答题1.原始体育的产生?答:原始体育的产生是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手的形成和发达使人类有了肢体语言,这是体育产生的根本原因。
与人的心理活动关系十分密切的社会文化活动也推动了体育的产生。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引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运动员心理活动和思维过程的学科。
它综合运用心理学和体育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旨在提高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表现。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一份体育心理学的复习资料,帮助读者理解和掌握体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践技巧。
第一部分:体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1.体育心理学的定义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中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的学科。
它涉及运动员的认知、情绪、动机和自我调节等方面,以及如何通过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表现。
2.运动员的心理特征运动员的心理特征包括个性、态度、动机、注意力、情绪等方面。
个性特征影响着运动员对竞技体育的适应性和抗压能力;态度决定着运动员对训练和比赛的态度和期望;动机是运动员参与体育运动的内在驱动力;注意力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情绪对运动员的体力和技能发挥有着重要影响。
第二部分:体育心理学的理论1.自信心理学理论自信心理学理论认为,自信是运动员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自信心理学理论主张通过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理,可以增强运动员的动机、注意力和情绪控制等能力,进而提高运动员的表现。
2.动机理论动机理论研究运动员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和动力来源。
常见的动机理论包括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求按照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当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个体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自我决定理论强调人们的行为需要来自内在驱动力而非外界压力。
3.注意力理论注意力理论研究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集中注意力的能力和策略。
心理学家威廉姆斯提出的窄化注意力理论认为,运动员在高压、高竞争的情境下,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的任务上,以提高反应速度和准确性。
第三部分:实践技巧1.积极心理训练积极心理训练是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和应对压力的一种常用方法。
它包括目标设定、自我激励、想象练习、情绪调节等。
运动员通过设立具体可行的目标,并采取积极的自我激励方式来提高自信心和动机;想象练习可以帮助运动员在脑海中重现比赛场景,提高技巧和表现;情绪调节则是通过各种技巧来调节情绪,保持冷静和专注。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概念1.体育心理学定义:是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的心理现象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
2.感觉的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3.动觉的定义:动机是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
4.平衡觉定义:平衡觉涉及身体整体的位置和运动。
告诉人躯体尤其是头部在环境中的相对重力方向,提供身体是否旋转、加速、倾斜等信息。
5.感受性定义:是指分析器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它是用感受阈限的大小来量度的6.知觉的定义:知觉是事物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时,人脑对事物整体属性的认识和理解,包括获取感官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7.运动时间知觉:是指人脑对主体,客体运动状态的时间持续长短和顺序性的直接反应。
8.运动空间知觉:是指大脑对外界运动物体和自身运动状态空间特征的直观反映。
9.专门化运动知觉:专门化知觉是运动员在运动实践中经过长期专项训练所形成的一种精细的综合性知觉,能对自身运动和环境线索作出敏锐和精细的识别与觉察。
10.运动表象的定义:又称动作表象、指在运功感觉的基础上在大脑中重现出的动作形象或运动情景,它反映的是动作在空间、时间、力量上的特点11.想象的定义:是大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形象性、新颖性是想象的基本特点。
12.思维的定义: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间接的认识,是认知的高级形式。
13.运动操作思维:反应肌肉动作和操作对象的相互关系,及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是运动技能掌握、展现的基础。
14.运动预测思维: :指运动者在完成动作之前,在头脑中对自身和对方将要出现的行为进行预测、预见的过程。
15.运动直觉思维:是个体在复杂的运动情景中,根据有限信息,对问题做出直接和迅速求解的思维形式,其特点为:快速性、直接性、情景性、信息受阻性。
16.注意的定义: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信息的指向和集中。
17.记忆的定义: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角度讲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记忆。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2、现代社会——是指以工业发展为标志,经济、政治、科学技术和文化生活高度发展的社会。
3、目标定向——是指一个人能否积极参加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倾向。
4、专门化运动知觉——是通过运动训练,形成的高度分化的运动知觉。
5、自我暗示训练——是指利用语言等刺激物对学生的心理施加影响,并进而控制行为的过程。
(分积极与消极暗示)6.心理建设——是指通过教育及各种措施和专门性活动,使人的心理品质按照期望的模式更完美的发展。
7、心境——是指延续时间较长且在强度上比较缓和的情绪状态,8、体育兴趣——是指人们力求积极认识和优先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倾向,9、体育习惯——是指特定的情境刺激(场地、时间、器材、指导者等)和个体体育参与活动之间经练习和重复而形成的稳固联系。
10、心智技能——心智技能(intellectual skill)又称为智慧技能或智力技能。
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如默读、心算、写作、观察和分析等技能。
{心理技能训练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练习者的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施加影响的过程}11、心理状态——是指人在一定时间内心理活动的综合表现(动机、认识、情绪、意志、注意等特征)。
12、体育团队——是指由共同的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人群的聚合(教、学、运协同活动)。
二、综合题13、著名的心理学家科曼、格里菲思在1925 年美国的伊利诺伊大学建立了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从事有关运动心理学研究。
14、健康应具备哪三个要素?健康的三要素:无躯体疾病、无心理疾病、具有社会适应能力。
15、什么是体育活动动机?——是促进一个人参与体育活动的内部动力。
16、体育习惯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①后天性;如:喜爱体育②稳固性;如:长跑(刮风下雨)③指向性;如:首先指内心过程,如:游泳不会去长跑,其次指向满足习惯的要求,④省力性。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10.高原现象 :个体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一直上升的,有时会出现暂时的停顿的现象,这种 现象叫高原现象。
11.态度:是个体对待外界现象(包括人和事物)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 种成分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12.专门化心理技能 :通常指适合于某一专项所必需掌握的心理技能。 13.心理技能训练( PST ):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所进行 的专门训练,以达到强化心理技能、培养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
(学生的) 反馈 、(教师的)
13.归因理论中对成败的原因分类的三个维度:内外源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制维度。 14.运动表象 从感觉通道上分为: 视觉表象(前提) 、动觉表象(关键) ; 从表象中自己所处 的视角来分 :内部表象、外部表象。
15.动作技能的分类方法: 封闭性与开放性动作技能;不连续性、系列性和连续性动作技能; 低策略性技能和高策略性技能。
三.选择
1. 学习目标定向比成绩目标定向更有利于个人发展。 2. 一般高学习 / 低成绩的目标定向比低学习 / 高成绩的目标定向更有利于个体在体育活动中 的积极表现、努力程度、持续性和运动效果。
3. 合理的(积极的)归因是将结果归因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因素即努力。
##
4. 个体的动机和行为受期望的驱使, 而 期望 的改变又与个体的归因, 特别是 与归因 的稳定性
19.协变性原则 : 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
或预测,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
不相一致时,会把它归因于内部的原因,这种现象就被称作协变性原则
。
20.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体育心理学概述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这一特定情景中的心理和行为的科学。
具体而言,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景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运动心理学侧重研究竞技运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现象,特别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变化。
锻炼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心理现象。
第三章运动兴趣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运动兴趣、运动需要与运动爱好之间的关系运动兴趣和人的运动需要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发生以一定的运动需要为基础。
也就是说只有当人们对所要参与的体育运动或所学的运动知识仍欲望,且感到它是我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进候,人们才有兴趣参与并学习它。
运动兴趣可以发展为运动爱好。
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倾向,运动爱好则是从事某项体育活动的倾向。
当运动兴趣发展成为从事某事体育活动的倾向时,就变成了运动爱好。
运动兴趣的特性——(倾向性、广泛性、稳定性、效能)运动兴趣的分类●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可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可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
●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以分为有趣(初级水平)、乐趣(比较高级水平)和志趣(高级水平)。
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重要性:1、强大的动力作用。
2、培养学生装的探险究学习和创新能力。
3、最终实现终身体育。
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有:1、运动需要的满足。
2、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
3、运动内容的新奇性与适合性。
4、成功体验的获得。
5、融洽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装体育场兴趣的方法:1、明确参与体育场运动的目的和意义;2、选择有吸引力的运动内容和项目;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4、注意教法手段多样化;5、创造生动、活泼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创设问题情境保持强烈的好奇心;7、充分利用兴趣的迁移;8、针对运动兴趣的品质、培养兴趣;9、培养师生感情;10、重视信息反馈;11、因人而异合理设置目标,获得成功体验。
体育心理学(1)
体育心理学一、选择题1、在中国, B 最早论述了体育心理学的有关问题。
A. 吴文忠B. 马约翰C.肖国忠D. 马启伟2、众多的研究和实践表明,高水平的竞技运动比赛中,获胜的因素中 A 归于心理因素。
A.70%B.80%C.90%D. 60%3、通过学习新的技能、控制新的环境来发展自己能力的目标定向是属于_B______。
A成绩目标定向 B学习目标定向 C自我目标定向 D结果目标定向4、通过寻求有利的评价和避免负面的评价来显示和证明自己能力的是属于_____A___。
A成绩目标定向 B学习目标定向 C掌握目标定向 D结果目标定向5、以人的物质需要为基础的兴趣,主要表现在对运动用品(如对运动服装、运动器材等物品)的兴趣,即 A 。
A. 物质兴趣B. 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 间接兴趣6、由于对体育活动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对参与体育活动、观看体育比赛等方面的兴趣,即B 。
A. 物质兴趣B. 直接兴趣C.中心兴趣D. 间接兴趣7、为了获得刺激、产生眩晕、运动愉悦感觉和渲泄身心能量,满足个体的生理性需要,这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C 。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8、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与同伴接近、交往,得到认同、发展友谊,追求完美、施展才能、获得成功、赢得荣誉,满足个体的社会性需要,这种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属于 D 。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9、来自于学生自身好动、好奇或好胜的心理,如渴望从体育活动中获得身体上的快感、乐趣、刺激,以及希望满足自尊心、上进心、荣誉感、义务感、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等心理需要的动机,属于 A 。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10、由学生自身之外的诱因转化而来的动机,如教师的表扬、同学的赏识、竞争获胜的奖励、荣誉,或因为迫于压力、避免惩罚与升学考试等原因而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为 B 。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生物性动机D.社会性动机11、指向于运动学习和身体锻炼的内容、方法或组织形式等当前特征的动机,是 C 。
体育心理学复习材料
体育心理学复习材料第一篇:体育心理学复习材料体育心理学复习材料1、体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教与学的效果,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学生,也包括教师。
体育心理学侧重研究体育教学过程中心理现象,特别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变化。
体育心理学集中研究如何通过体育教学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和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简言之,体育心理学更强调研究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成长和发展的作用。
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体育运动中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既是研究体育运动情景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三者的关系:运动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起主要研究对象是运动员,也包括教练员。
锻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目的是参与体育锻炼的前因和心理效应;主要研究对象是大众。
三者都是围绕人从事身体练习活动中发生的心理现象展开研究和讨论的。
三者的共同点是:1、研究对象都是参与身体活动的人;2、研究的内容涉及从事身体活动中的人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3、研究方法相同。
3、体育心理学组织和期刊:国际运动心理学会ISSP:1964年成立于罗马,总部现在布拉格,宗旨是支持和发展运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普及运动心理学,反对政治、宗教和种族歧视。
设团体会员、名誉会员、个人会员;凡从事运动心理学的个人、全国性协会和国际性团队组织均可成为学会会员;现有42个国家和地区的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
应用运动心理学协会、美国心理学会第47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心理学分会。
国际运动心理学杂志:创刊于1970年,属于国际运动心理学会的官方杂志,该杂志的文章主要涉及体育活动、锻炼和竞技运动领域的心理问题与实践研究成果。
应用运动心理学杂志,运动与锻炼心理学杂志,运动与锻炼心理学,运动心理专家。
4、格里弗斯:1、20世纪50年代前发生的两一个运动心理学的重大事件,是Griffith于1925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运动心理学实验室,即伊利诺斯大学运动研究实验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心理学一、名词解释1.体育心理学:是研究体育运动情境中认知、情感和行为的科学。
2.目标定向:是指个体内心追求的成就目标取向。
3.目标设置:是指根据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
4.运动兴趣:是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5.运动动机:是指由运动目标引发的,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
6体育态度:是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7.归因: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8.应激:是人体对所施要求做出的一种非特殊反应。
唤醒:指机体总的生理行激活的不同状态或不同程度,是由感觉兴奋性水平、腺和激素水平以及肌肉的准备性所决定的一种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
焦虑:是个体在担忧自己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而感到自尊心受到持续威胁下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惧怕色彩的情绪状态。
(填、判、名解)9.心境状态:是由环境刺激而引起的情绪和情感的唤醒状态,是具有感染力的微弱而持久,但并非永久的情绪状态。
具有稳定和弥漫的特征。
10.高原现象:个体练习成绩的进步并非一直上升的,有时会出现暂时的停顿的现象,这种现象叫高原现象。
11.态度:是个体对待外界现象(包括人和事物)较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内在心理倾向。
12.专门化心理技能:通常指适合于某一专项所必需掌握的心理技能。
13.心理技能训练():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对人的心理施加影响,对大脑所进行的专门训练,以达到强化心理技能、培养特殊心理能力的目的。
14.表象:是一种不需外部刺激直接参与,在头脑中对人体的一切感觉(视觉、听觉、触觉、本体感觉等)经验进行再现或重构的心理过程。
15.表象训练:是人们有意识的利用自己头脑中已形成的表象,对技术动作或运动情景进行回顾、重复和丰富发展,从而唤起运动感觉,强化肌肉本体感觉,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和过程。
16.技能迁移:已经形成的动作技能对掌握另一种技能的影响。
积极影响称正迁移,消极影响称负迁移。
17.体育课堂心理气氛:是指师生在体育课堂中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表现。
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变化性的特点。
18动作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
19.协变性原则:一个人对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常常根据别人完成同一项任务时的成绩来解释或预测,即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相一致时,会把它归于外部的原因;当别人的成绩与他们不相一致时,会把它归因于内部的原因,这种现象就被称作协变性原则。
20.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简单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的信念,即“我能行”。
21.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
22.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23.心理技能:是通过练习形成的能影响个体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心理操作系统,是一种与人类的生活、学习、工作、劳动、身心健康以及调节与提高人体身心潜能相关的,在人脑内部进行与形成的内隐技能。
24.驱动理论认为运动表现(P)是习惯(H)与驱力(D)的乘积。
即*D二、填空1.目标设置的作用:指向任务、激发动机、坚持参与、实现目标。
2.运动动机的功能:发动功能、选择功能、强化功能、维持功能。
3.归因理论中的三维度四因素: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是能力;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的因素是努力;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是任务;外部的、不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是运气。
4.竞赛焦虑分为认知状态焦虑(与操作活动水平呈负相关线性关系)、躯体状态焦虑(与操作活动水平呈倒U型曲线关系)和状态自信心(与操作活动水平呈正相关线性关系)三个方面。
5.分解练习法有利于封闭性动作技能的形成,完整教学法更有利于开放性动作技能形成。
6.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认知定向阶段(泛化阶段),动作联合阶段(分化阶段)、协调完善阶段(自动化阶段)7.体育教学组织常见的心理学分组形式:能力分组(有利于竞争意识激发)、兴趣分组、友伴分组(团结意识培养)。
8.体育学习方法的指导有:自主学习法、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9.课堂心理氛围分为:和谐型、一般型、冷漠型。
10.竞争可分为:个体间、团体间、自我竞争三种形式。
11.体育课堂心理氛围的作用:效应功能、信号功能、教育功能。
12.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形成何种类型的课堂心理氛围取决于:(学生的)反馈、(教师的)输入、(师生之间的)输出三种因素。
13.归因理论中对成败的原因分类的三个维度:内外源维度、稳定性维度、可控制维度。
14.运动表象从感觉通道上分为:视觉表象(前提)、动觉表象(关键);从表象中自己所处的视角来分:内部表象、外部表象。
15.动作技能的分类方法:封闭性与开放性动作技能;不连续性、系列性和连续性动作技能;低策略性技能和高策略性技能。
16.学习时小组的分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17.注意力分类的两个维度:广阔性、内外向性。
18.运动兴趣的分类: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可以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性趣;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可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分为有趣、乐趣和志趣。
三.选择1.学习目标定向比成绩目标定向更有利于个人发展。
2.一般高学习/低成绩的目标定向比低学习/高成绩的目标定向更有利于个体在体育活动中的积极表现、努力程度、持续性和运动效果。
3.合理的(积极的)归因是将结果归因与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因素即努力。
4.个体的动机和行为受期望的驱使,而期望的改变又与个体的归因,特别是与归因的稳定性维度有着高度的相关。
5.暗示训练是指利用语言、手势、表情以及其他刺激物,采用间接、含蓄的方法,对训练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施加影响的过程。
(重点看184.185的形式与方法)四、判断;1、把某一行为的结果归因于稳定原因的个体比归因于不稳定原因的个体更期望该行为再次发生。
P822、唤醒水平与操作成绩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曲线,即特别高和特别低的唤醒水平有碍于操作,只有中等水平的唤醒有助于操作。
P1213、高唤醒水平是顺利完成简单的运动任务所必需的,精细或复杂的运动任务则要在低唤醒水平下才能完成。
P 121五、简答1、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目标定向?P35①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动作技能的学习;②合理运用表扬的激励方式;③合理采用分组教学的形式;④合理的评价方式;2、体育活动中有效目标设置的原则39①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目标;②设置明确、具体、可测量且容易观察的目标;③设置既有挑战性又有可实现性的目标;④设置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目标;⑤既要设置目标又要提供反馈;⑥应尽量设置技术动作完成目标,而不是结果目标;⑦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目标。
3、体育参与活动动力系统图。
P53体育活动需要体育活动动机体育活动兴趣体育活动习惯体育活动态度4、运动兴趣的品质?P531)运动兴趣的倾向性; 2)运动兴趣的广泛性; 3)运动兴趣的稳定性; 4)运动兴趣的效能;5、运动兴趣的分类?P57(1)根据运动兴趣的内容可以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2)根据运动兴趣的倾向性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3)根据运动兴趣的广泛性可以分为广泛兴趣和中心兴趣;(4)根据运动兴趣的深度、范围和稳定性,可以分为有趣、乐趣、志趣。
6、影响运动兴趣水平的主要因素(如何培养运动兴趣)?P59①运动需要的满足;②现有的运动技能水平;③运动内容的新奇性;④教学方法的适合性;⑤成功体验的获得;⑥融洽的师生关系;⑦良好的运动教学环境。
7、运动动机的培养和激发?P65①充分重视和利用学生的各种需要;②提高学生的体育成就动机;③适当展开竞争,积极组织合作;④及时反馈,肯定评价;⑤端正体育态度。
8、什么是成就动机?如何培养?P67成就动机:是一种较高级的社会性动机,是指个体积极主动地从事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活动,并力求达到完美,取得优异成绩的心理倾向。
培养:学生的成就动机可以通过教育得到提高。
可通过学生的谈话、讨论是他们对体育学习成就动机有关的自我行为产生“意识化”,通过游戏等使学生认识到采用实现目标的行为策略与成败的关系,以及成败对情感体验的影响,获得成功与失败经验的“体验化”,通过对成就动机有关的“运动目标”等概念的讲授与理解使这些观念在学生头脑中“概念化”;通过变“常模参照”为“自我参照”9、什么是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个体的主要心理特征?形成原因?对此现象的教育措施?P82A)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是产生的无助能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
B)主要心理特征有:1)自我效能感低;2)消极思维;3)情绪失调;4)人际关系不良。
C)形成原因:客观原因:教师、家长和教练的教育方式不当;不良的教育环境。
主观原因:习得性无助的个体在归因模式上存在障碍,习惯将失败归因与自己能力低、智力差这种不可控的内在稳定因素,而将成功归因于偶然的运气、任务难度低等不稳定的因素,从而形成一种消极的心理D )教育措施:对其要以鼓励为主,帮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目标导向;通过归因训练来提高自我效能感;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10、影响运动归因的因素?P84内部因素:1)个性特征;2)成就动机; 3)自我效能感;4)性别;5)年龄。
外部原因:1)社会文化背景特征;2)运动项目特征;3)训练年限;4)比赛结果。
11、在体育运动中应如何进行归因训练?P881)进行积极的反馈;2)增加成功的体验;3)建立成功与失败的恰当标准;4)明确各种因素的可控性;5)设置明确与具体的目标;6)强调个人努力;7)谨慎的比较个体之间的差距;8)实事求是。
12、影响赛前状态焦虑的主要因素?P126环境因素:1)比赛的重要程度;2)比赛结果的不可预测性;个体因素:1)特质焦虑;2)自尊13、和谐体育课堂心理气氛的创造?P246;①运用教学技巧;②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③美化体育课堂环境;④为学生设立适宜的学习目标;⑤对学生积极的期望(期望效应);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4、对待学生不良行为的有效策略?P247①运用非语言控制;②提供学生表现机会;③及时制止不良行为;④加强师生互动;⑤提高自身能力。
15、学生的不良行为?1)涣散行为;2) 抗拒行为;3)攻击行为;4)躲避行为;16.简述体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和锻炼心理学三者研究的共同点?第一,研究的对象都是参与身体活动的人;第二,研究的内容涉及从事身体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如认知、情感、动机、个性等等;第三,研究方法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