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社区司法“一站式”服务平台

合集下载

司法所观摩交流发言稿题目

司法所观摩交流发言稿题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司法所观摩交流活动,参观了XX司法所,学习了他们在法治建设、司法公正、服务群众等方面取得的优秀成果。

在此,我谨代表全体观摩人员,向XX司法所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就此次观摩交流的心得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XX司法所的亮点与特色1. 严格依法行政,确保司法公正XX司法所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将司法公正作为工作的生命线。

他们严格执行法律法规,依法办理各类案件,确保了司法公正的实现。

在案件办理过程中,XX司法所注重程序公正、实体公正,充分保障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 创新工作机制,提升工作效率XX司法所在工作机制上不断创新,通过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推行“互联网+司法”等举措,提高了工作效率。

他们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间,让群众办事更加便捷。

3. 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XX司法所注重队伍建设,通过开展业务培训、廉政教育等活动,提高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和职业道德。

同时,他们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全体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4. 融入基层治理,服务群众需求XX司法所积极融入基层治理,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人民调解、社区矫正等服务。

他们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提高群众法治意识,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

二、观摩交流心得体会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XX司法所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于司法行政工作的全过程。

这次观摩交流活动,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推动司法行政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

2.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司法行政水平XX司法所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了司法行政水平。

这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学习XX司法所的先进经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司法行政工作水平。

3. 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XX司法所在工作机制上的创新,为其他司法所提供了有益借鉴。

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建设方案(三篇)

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建设方案(三篇)

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建设方案一、背景近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提升。

然而,许多居民在面临法律问题时,由于无法得到及时、专业的援助,导致维权渠道不畅,使得一些小矛盾逐渐演变成了社会矛盾。

为了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提高社区居民的维权能力,____年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标1. 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社区居民可以通过法律服务站得到及时、专业、便捷的法律援助和咨询;2. 增强居民的法律意识:通过法律知识培训、宣传活动等方式,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素养和自我保护能力;3. 促进社区治理:法律服务站与社区治理机构建立紧密联系,共同推进社区法律事务的解决。

三、建设内容1. 法律咨询服务:设立咨询台和咨询电话,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随时咨询法律问题;2. 诉讼服务:法律服务站协助社区居民起草诉状、代理诉讼、提供法律文书等服务;3. 司法调解服务:设立调解室,协助社区居民解决矛盾纠纷,推动社区和谐发展;4. 法律知识宣传:定期组织法律知识培训、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5. 法律援助服务:为经济困难的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援助,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建设步骤1. 确定服务站的位置:根据社区居民的分布情况、社区治理的需要等因素,选择一个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点作为法律服务站的建设场所;2. 资金筹措:通过政府投资、社区建设基金、企事业单位捐赠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3. 设计和装修:根据服务站的功能需求,设计服务大厅、咨询台、诉讼服务区、调解室等各个功能区域,并进行装修、设备采购;4. 人员招聘和培训:招聘专业律师、法律助理等法律服务人员,并组织相关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5. 宣传推广:利用社区宣传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积极宣传法律服务站的开放时间、服务项目等信息,吸引社区居民到法律服务站咨询、寻求帮助。

五、建设成果评估为了确保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的建设取得实效,需要定期进行成果评估和效果检查。

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 提升辖区群众幸福感

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 提升辖区群众幸福感

2021·01基层治理打造一站式便民服务提升辖区群众幸福感张伊彤在郑州市委编办的精心指导下,金水区委编办以街道机构改革为契机,以凤凰台街道为试点,进一步推进“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改革工作,助力打造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的一站式居民服务综合体,切实打通联系党群关系的“最后一公里”,让辖区群众享受到了改革的成果。

一、对标先进,统筹谋划,科学配置便民服务机构职能作为省会中心城区,金水区在优化职责职能的基础上,为辖区便民服务和“一网通办”“一次办成”政务服务等民生领域提供机构编制和体制机制保障。

(一)聚焦机构职能优化。

在前期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金水区结合实际,为各街道设置了便民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负责为区域化党组织、党员及有需求的单位和群众提供各类文体活动场所和服务资源,落实各项便民服务措施,承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民政优抚、残联、科技、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卫生健康和计划生育等方面的政务服务工作,进驻大厅窗口及社区便民服务点进行管理指导等工作。

按照机构改革有关要求以及区直部门职能调整情况,该区建立统一的权责清单,与“三定”规定有机衔接,由区政务服务办公室牵头,对全区涉改职能局委和街道的权责清单进行重新梳理汇总,进一步明确了区直部门和街道权责关系。

(二)聚焦权责事项明晰。

金水区委编办不断加大“放”的力度,建立了区职能部门向街道放权准入机制领导小组,研究制定街道赋权工作方案,并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在赋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按照“能下放、能承接、急需用”且更好地方便群众办事的原则,区委编办联合区政务服务办公室、区司法局等部门,召开“关于向街道下放第一批事权征求意见座谈会”,经多次研究讨论,确定首批下放事权9项,实现了区直部门和街道的“双认可”。

(三)聚焦流程简化优化。

为提高服务质量,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难点、堵点、痛点,金水区委编办对传统审批流程反复论证,推动政务服务事项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集成办理,依托互联网等平台,将群众申报办理量大、服务流程较为简易且能够实现网上办理的60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街道,减材料、减环节、减跑趟,实现政务服务“一件事”全流程办理。

司法局重大决策事项会议纪要

司法局重大决策事项会议纪要

司法局重大决策事项会议纪要会议时间:具体时间会议地点:详细地点参会人员:列出参会人员姓名主持人:主持人姓名记录人:记录人姓名本次会议旨在对司法局的重大决策事项进行深入讨论和审议,以推动司法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法治建设的稳步推进。

会议首先就近期司法行政工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回顾。

相关负责人姓名汇报了法律援助工作的最新数据,指出当前法律援助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但在资源分配和服务质量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挑战。

在社区矫正工作方面,负责人姓名强调了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和教育帮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措施,包括增加心理咨询服务、优化电子监管手段等。

接着,会议重点讨论了以下重大决策事项:一、关于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决策为了进一步提高全民法治意识,会议决定加大法治宣传教育的力度。

计划开展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包括“宪法宣传周”“民法典进社区”等。

同时,将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制作更多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法治宣传内容,如短视频、漫画等,以吸引更多群众关注和参与。

二、关于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的决策基层司法所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基础。

会议明确了要加强基层司法所的人员配备和硬件设施建设。

将通过招聘、调配等方式,充实司法所的工作力量,并为司法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和交通工具,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关于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的决策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会议决定进一步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将整合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资源,打造一站式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同时,加强对公共法律服务质量的监督和评估,确保群众能够获得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四、关于加强司法行政队伍建设的决策高素质的司法行政队伍是做好司法工作的关键。

会议决定加强司法行政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业务能力培训和作风纪律建设。

定期组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活动,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在讨论过程中,与会人员充分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参会人员姓名 1提出,在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时,要注重与学校、企业等单位的合作,形成合力。

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建设方案范本(2篇)

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建设方案范本(2篇)

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建设方案范本____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建设方案第一部分: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居民生活中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方便居民能够及时、便捷地获取法律咨询和服务,提高社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我们决定在____年在社区内建设一座便民法律服务站。

第二部分:建设目标1. 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服务: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电话、网络或现场咨询的方式获取法律咨询服务,解答各类法律问题。

2. 组织法律知识普及活动:定期举办法律讲座、法律知识培训和普法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3. 提供法律文书和法律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代写法律文书、法律诉讼代理等方面的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法律问题。

4. 联合相关机构开展合作:与相关司法机关、公证处、律师事务所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全面的法律服务。

5. 打造社区法律服务品牌:通过建设高质量的法律服务站,提高社区居民对法律服务站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建立社区法律服务品牌。

第三部分:建设内容1. 建设法律服务站场所:选取社区内合适的场地建设法律服务站,提供办公和咨询服务的空间。

2. 配备法律服务人员:聘请一支专业的法律服务团队,包括法律咨询师、律师、法律文书代写员等,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

3. 建设法律咨询热线和网站:开通法律咨询热线和建设法律咨询网站,为社区居民提供远程法律咨询服务。

4. 开展法律知识普及活动:定期组织法律讲座、法律知识培训和普法宣传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5. 开展法律文书和法律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代写法律文书、法律诉讼代理等服务,帮助他们解决法律问题。

6. 建立合作机制:与相关司法机关、公证处、律师事务所等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更全面的法律服务。

7. 定期评估和改进:定期评估法律服务站的运营情况,收集居民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四部分:建设预算1. 建设场所费用:包括租金、装修和设备购置费用,预计为100万元。

司法行政工作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司法行政工作社会服务能力提升

司法行政工作社会服务能力提升在当今社会,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它不仅关乎着法律的公正实施,更与社会的稳定、人民的福祉紧密相连。

而提升司法行政工作的社会服务能力,成为了一项紧迫且关键的任务。

司法行政工作涵盖了诸多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法律援助、人民调解、法治宣传、社区矫正等等。

这些工作直接面向社会大众,其服务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法治的信心和对政府的满意度。

首先,法律援助是司法行政工作中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

然而,当前的法律援助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援助范围相对较窄,一些经济困难但不在法定援助范围内的群众难以获得帮助;援助资源分布不均衡,一些偏远地区和基层的法律援助力量薄弱;申请程序较为繁琐,让部分有需求的群众望而却步。

为了提升法律援助的社会服务能力,我们需要进一步扩大援助范围,将更多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事项纳入其中。

同时,要加强法律援助资源的统筹调配,鼓励更多律师和法律工作者投身基层和偏远地区的法律援助工作。

此外,简化申请程序,建立一站式服务平台,让群众能够便捷地申请到法律援助。

人民调解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但在实际工作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部分调解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调解方式和手段较为单一;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程度不够,影响了调解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为了增强人民调解的社会服务能力,应当加强对调解员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

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的工作规范和流程,加强对调解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调解方式,如引入心理咨询、行业专家等参与调解,提高调解的成功率和满意度。

法治宣传是提高全民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前的法治宣传工作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针对性不强等问题。

为了提升法治宣传的社会服务能力,要创新宣传形式,充分利用新媒体、互联网等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如制作生动有趣的法治动漫、短视频等。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闭会期间第119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意见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闭会期间第119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意见

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闭会期间第119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9.18•【字号】杨府〔2024〕26号•【施行日期】2024.09.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正文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政府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闭会期间第1196号代表建议的答复意见杨府〔2024〕26号王立夏代表:您提出的第1196号“法扬滨江,人民为治——关于杨浦滨江法治空间建设的建议”已收悉。

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一、加强法治环境建设(一)优化产业生态和整体功能布局一是不断提高杨浦滨江规划、建设和治理水平。

根据滨江区域发展特点,区委办印发《杨浦滨江全力争创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示范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明确提出建设可漫步、可体验的法治文化空间、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基层法治观察点,打造“法润滨江”治理秀带,为滨江法治空间建设指明了方向。

将风貌保护、全龄友好、公园城市、全域旅游等理念充分融入滨江建设,推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儿童友好公共空间示范区、公园城市先行示范区、“世界会客厅”全域旅游特色示范区、公共空间无障碍创新示范区等五个示范区建设,着力加强规划实施的法治保障。

二是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活化利用。

结合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的创新实践,制定并发布《关于推进上海杨浦生活秀带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长效建设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传承活化利用的若干举措》《杨浦滨江南段工业遗产及相关资产保护利用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着力挖掘工业遗产的多重价值,在滨江沿线的工业遗产导入好气咖啡、早安咖啡、一尺花园零碳主题店等配套服务业态,在推动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同时,也为市民游客提供了消费、休憩与游玩的场所。

三是推进滨江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

在滨江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听障、视障、肢残等特殊人群的现实需求,发布全市首部公共空间无障碍建设导则,即《杨浦滨江公共空间无障碍环境建设导则》。

市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与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市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与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汇报

市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与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汇报尊敬的领导:市人民法院一站式多元解纷与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相关情况向领导进行汇报。

一、工作背景和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法治意识的提高,诉讼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诉讼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需求。

为了提高司法效率、减少社会资源浪费,市人民法院在去年提出了一站式多元解纷与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即通过搭建一个集多元解纷与诉讼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解决纠纷和诉讼的途径。

二、工作进展和成果自去年启动以来,市人民法院积极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与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

在司法服务大厅和相关法院设立了多元解纷与诉讼服务中心,引入了先进的信息技术系统,提供包括调解、仲裁、诉讼等多种纠纷解决方式的一站式服务。

在2020年度,已处理纠纷案件2600余起,其中通过调解解决的案件占比达到了60%,提高了司法效率和当事人满意度。

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作,市人民法院还与相关部门合作,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如建立和完善纠纷解决机制、优化司法资源配置、培训专业人员等。

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广先进的调解、仲裁技术和方法,加强与相关机构和社区的合作,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提高纠纷解决的效果和公正性。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一站式多元解纷与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努力解决。

首先,由于相关机构和人员的不足,目前服务中心的运转效果还不尽如人意。

其次,一些地方的居民对于多元解纷与诉讼服务体系的认识和接受仍然不够,需要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

最后,信息技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需要加强相关技术人员的培训和储备。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市人民法院将进一步加强与相关机构和部门的合作,推动一站式多元解纷与诉讼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

我们将提高司法服务中心的运营效果,通过引进人才和培训工作,提高专业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

云南发布“一站式”建设优秀案例

云南发布“一站式”建设优秀案例

云南发布“一站式”建设优秀案例文章属性•【公布机关】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布日期】2022.10.12•【分类】其他正文云南发布“一站式”建设优秀案例10月11日,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云南法院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显著成效,并发布9个工作创新优秀案例。

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滕鹏楚、二级巡视员董桂琼出席发布会,并与立案庭庭长包靖秋一同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新闻办主任唐时华主持。

近年来,云南法院认真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法院部署要求,推动“一站式”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涌现出一批具有地区特色、实践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一站式”建设先进经验。

为发挥典型经验示范引领作用,生动讲好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的云南故事,我们经过调研、汇总、选择、提炼,将云南法院“一站式”建设工作优秀案例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同时发布。

这次发布的优秀案例,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鲜明价值导向,体现了云南法院在“一站式”建设工作中所取得的显著成效。

涵盖了矛盾纠纷源头治理、推动多元解纷地方立法、“总对总”在线多元解纷、环境资源纠纷诉前多元化解、类型化纠纷解决、全方位诉讼服务等“一站式”建设工作,生动展现了云南法院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民族文化深厚的广阔土壤上,孕育出的独具特色、百花齐放的“一站式”建设成果。

继续巩固和发展好云南法院“一站式”建设工作成果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久久为功,云南法院将继续抓好经验总结及推广,继续大力推进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案例一探索创新推动全国首个自治州层面的解纷条例出台落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地处中国—东盟两大市场的结合部,中国昆明、越南河内两大城市辐射交汇点。

随着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纠纷日益呈现出主体多元化、诉求复杂化、类型多样化的特点。

司法行政工作创新

司法行政工作创新

司法行政工作创新在当今社会,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司法行政工作作为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着不断创新的挑战和机遇。

司法行政工作涵盖了诸多领域,包括法治宣传、法律服务、法律援助、社区矫正、人民调解等等,其创新对于提高司法效率、保障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首先,我们来谈谈法治宣传方面的创新。

传统的法治宣传方式往往局限于发放传单、举办讲座等,形式较为单一,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在信息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以更加生动有趣、易于接受的方式传播法律知识。

例如,可以制作一些法律科普的短视频,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形式,深入浅出地讲解法律条文和法律适用,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学习法律。

此外,还可以开展线上法律知识竞赛、在线法律咨询等活动,增强与民众的互动,提高法治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法律服务领域也有着广阔的创新空间。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

我们可以借助互联网技术,打造线上法律服务平台,整合律师、公证员、司法鉴定人员等资源,为民众提供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法律服务。

通过在线预约、远程咨询、电子合同等方式,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同时,针对不同群体的需求,可以开发定制化的法律服务产品,如为小微企业提供专门的法律顾问服务,为农民工提供劳动权益保障的法律服务套餐等,更好地满足各类主体的法律需求。

法律援助工作的创新同样重要。

为了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能够获得法律援助,我们可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主动发现潜在的受援对象。

例如,与民政部门合作,获取低收入家庭的信息,及时为他们提供法律援助。

此外,简化法律援助的申请流程,推行网上申请、一站式审批,减少群众的跑腿次数。

还可以加大对法律援助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法律援助的知晓率和信任度,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能够及时得到法律援助。

社区矫正工作是司法行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山西省司法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司法行政系统“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山西省司法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司法行政系统“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山西省司法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司法行政系统“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司法厅•【公布日期】2018.11.05•【字号】•【施行日期】2018.1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司法行政综合规定正文山西省司法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司法行政系统“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司法局,省监狱局、戒毒局,厅机关各处室:现将《山西省司法行政系统“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山西省司法厅2018年11月5日山西省司法行政系统“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做好全省司法行政系统“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组织实施工作,根据司法部《“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结合我省司法行政信息化建设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立足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和各级各部门工作职责,结合司法部《“数字法治、智慧司法”信息化体系建设指导意见》,省级层面重点是:以“互联网+”战略为统领,依托“部级司法公有云”和“省级政务云”,搭建互联网与政务外网应用互为补充、涉密网络独立运行的网络架构。

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打通信息壁垒,按照司法部统一要求建设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统筹利用、统一接入的数据资源平台与共享服务平台,实现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以及与相关政府部门的业务全面协同和资源融合共享。

对标“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加速推进业务的数据化,通过数据应用重塑优化业务流程和工作模式,推动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履职能力的持续升级,为全面推进法治山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提供全面有力的支撑。

(一)抓标准落实。

科学、统一的数据标准是开发各类业务系统和高质量汇聚、分析全系统数据的基础和保障。

各类信息化应用在满足我省司法行政业务实际需要的同时,要确保符合司法部“一朵云”、“两平台”、“三入口”的信息化体系架构,各类业务系统及其产生的各类业务数据要严格按照国家、地方标准和部颁标准进行统一。

关于设立社区法律服务中心的几点设想

关于设立社区法律服务中心的几点设想

Legal SW t郇n A n t i So c i et y垒垒I』查垒垒竺!兰型!!:崖雹墓羹关于设立社区法律服务中心的几点设想杨慧英摘要随着我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和普法教育的深入,人们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都在不断提高。

但从总体来看,我国的法律教育和法律服务仍然相对滞后,与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不相适应。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的转型阶段,各种矛盾逐步凸显,我们的社会法律服务体系如何才能适应群众的法律需求,使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能得到更普遍、更细致的法律服务。

本问认为设立社区法律服务中心是一个可行的途径.关键词国民教育普法教育法律服务中图分类号:C9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0)09.211-02我国的法律教育基本上集中在高校,中小学基本上只开设一些简单的法律常识性课程。

学校之外的法律教育更少之又少。

相比法律教育,我国的法俸服务更是不足。

人们能够接受到比较专业的法律服务的地方除了律师事务所之外,几乎没有其它选择。

而由于种种原因,现实中大部分的人在遇到法律问题时不是求助于律师,而通常是求助于“人情救援”,比如:求助于亲友中有相同或相似经历的或受过一定教育,有社会经验的或是托亲友再转托学校老师,机关于部或其它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请教等等。

这种“人情救援”是人们遇到法律问题和纠纷时最常见的处理方式,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的问题和纠纷,但由于人们法律知识水平的参差不齐,也有相当部分问题无法解决甚至适得其反。

更有一部分人,求援无门,仅凭着自己的直觉,在一时冲动之下铸成大错。

近年来,类似的事件频频发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一,在社区设立法律服务中心的重要性社区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的意见》(民发(2009)165号)指出:“社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和人居的基本平台,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加强社会管理的重心在社区,改善民生的依托在社区,维护稳定的根基在社区。

关于推进镇级便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 “一站式”改革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镇级便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 “一站式”改革实施方案

关于推进镇级便民服务中心政务服务“一站式”改革实施方案为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推进基层整合审批服务执法力量的实施意见》以及省市区相关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基层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便捷高效的“一站式”政务服务平台,提升群众和企业获得感,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根据中央和省市关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决策部署,结合我区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按照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只进一扇门、就近跑一次、能办多家事”的理念和目标,整合基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职责进驻镇级便民服务中心,统一设立“4+X”主题版块,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模式,负责加强对辖区内村(社区)便民服务站和人员的业务指导、培训以及监督考核,邮政、银行等代办网点的业务指导,全面提升基层政务服务承接能力,营造更优质的政务服务环境,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主要任务镇级“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主体为各镇(开发区)人民政府,区委改革办、区政务办(区跑改办)、区委编办、区司法局、区大数据服务中心等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做好指导工作。

(一)事项梳理。

坚持“应进必进”原则,建立事项下放多部门审核机制,对纳入镇级便民服务中心“一站式”统一受理的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原则上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障、不动产登记、社会救助、户籍管理、项目建设、商事登记等镇级政务服务事项,水、电、气、视、网络、公交等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承接信访代办、诉讼服务等基层治理服务事项,并划定服务边界,形成《服务事项清单》和《服务受理手册》,实现群众和企业到镇办事“只进一扇门”。

(二)流程优化。

按照“一窗无差别全科受理”的模式,设置“公安服务”“市场准入”“综合业务”“公共服务”等“4+X”受理窗口,并逐步形成“一窗综合受理”服务工作机制。

依托下延至镇、村的“一窗受理”平台和网络申报渠道,健全适合基层实际的办事指南和工作规程,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模式。

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建设方案

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建设方案

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建设方案标题: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建设方案一、前言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民群众对法律知识和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很多人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为了满足社区居民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提高居民的法律素养,我们拟设立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咨询和服务。

二、目标和意义目标:通过建设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实现以下目标:1. 提供便捷的法律咨询和服务,解答居民的法律疑问,帮助居民解决日常法律问题;2. 提升社区居民的法律素养,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3. 加强居民与法律服务机构的联系与沟通,增进社区与法律服务机构的合作;4. 促进社区和谐发展,增强社区居民的法律安全感。

意义: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的建设对社区居民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方便居民: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将提供居民常见法律问题的解答,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服务,减轻居民办理法律事务的负担;2. 提高法律素养:通过开展法律知识宣传、举办法律讲座等形式,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素养,增强居民的法律观念和法治意识;3. 促进社区发展:依法治理是社区发展的基础,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的建设将为社区的和谐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三、建设内容和措施1. 建设内容:(1)设立法律咨询台: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将设立法律咨询台,由专业法律工作者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居民可以前来咨询法律问题,工作人员将提供专业、准确的解答和帮助。

(2)举办法律知识宣传活动:定期举办法律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展板、讲座、法律知识问答等形式,向居民传递法律知识,提升居民的法律素养。

(3)设立法律援助机构:在社区便民法律服务站内设立法律援助机构,为经济困难的居民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4)建立社区法律志愿者队伍:招募具有法律知识的居民组成社区法律志愿者队伍,为居民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和服务。

(5)制作法律宣传材料:制作法律宣传材料,包括法律常识手册、法律宣传海报等,免费向居民发放,提高居民对法律知识的了解。

司法局法律服务窗口建设方案

司法局法律服务窗口建设方案

司法局法律服务窗口建设方案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提高司法局法律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树立良好的司法形象,特制定本司法局法律服务窗口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1、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一站式法律服务,让群众能够在一个窗口解决多种法律问题。

2、增强法律服务的透明度和公信力,提高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3、打造专业化、规范化的法律服务团队,提升司法局的整体服务水平。

二、窗口设置1、法律咨询窗口安排经验丰富的律师或法律工作者值班,为来访群众提供免费的法律咨询服务。

对于简单的法律问题,当场给予解答;对于复杂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并告知后续处理方式和时间。

2、法律援助窗口负责受理法律援助申请,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及时提供法律援助服务。

同时,向群众宣传法律援助的政策和申请条件,提高法律援助的知晓率和覆盖面。

3、公证服务窗口提供各类公证业务的咨询和办理,包括但不限于遗嘱公证、合同公证、财产公证等。

优化公证办理流程,提高公证效率,为群众提供便捷的公证服务。

4、人民调解窗口接待群众的调解申请,组织开展人民调解工作,化解矛盾纠纷。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联动,形成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

5、投诉建议窗口接受群众对法律服务工作的投诉和建议,及时处理并反馈,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三、人员配备1、选拔具备专业法律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和良好沟通能力的人员充实到法律服务窗口。

2、定期对窗口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更新法律知识,提高服务技能。

3、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窗口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业务水平、服务质量等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与绩效挂钩,激励工作人员积极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四、服务规范1、实行首问负责制群众来访时,首位接待的工作人员负责解答或引导办理相关业务,不得推诿扯皮。

对于不属于本窗口业务范围的事项,要主动告知群众办理的途径和联系方式。

2、限时办结制对群众提出的服务事项,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结。

对于需要延长办理时间的,要向群众说明原因,并告知预计办结时间。

精选社区司法工作计划模板

精选社区司法工作计划模板

精选社区司法工作计划模板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法治化进程的深入,社区司法工作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法律需求,提升司法工作的效能,我们制定了以下社区司法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提升法治意识:通过各类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优化法律服务:完善法律服务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专业的法律服务。

加强矛盾调解:发挥社区司法调解职能,及时化解居民之间的矛盾纠纷,维护社区和谐稳定。

强化法治监督:建立健全法治监督机制,确保司法工作公开透明,维护司法公正。

三、工作内容法治宣传与教育定期举办法治讲座,邀请专业律师或法官为居民讲解法律知识。

制作并发放法治宣传资料,包括法律常识手册、案例解析等。

利用社区公告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最新法律法规和司法动态。

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建立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

与当地律所建立合作关系,为需要法律援助的居民提供便利。

完善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功能,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

矛盾纠纷调解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矛盾纠纷。

成立社区调解委员会,负责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

加强对调解人员的培训,提高其调解能力和水平。

法治监督与公开建立社区司法公开制度,定期公开司法工作情况和案件处理结果。

接受社区居民的监督和建议,不断改进司法工作。

设立投诉举报渠道,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

四、工作计划安排短期计划(1-3个月)完成法治宣传资料的制作和发放。

开展至少两次法治讲座。

建立社区法律服务志愿者队伍,并开始运营。

中期计划(4-6个月)完善社区法律援助工作站功能。

举办至少一次矛盾纠纷调解培训。

建立社区调解委员会并开始运作。

长期计划(7-12个月)定期对司法工作进行公开和反馈。

深化与律所的合作,优化法律服务。

对工作计划进行总结评估,根据反馈进行调整。

五、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社区司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工作计划的实施和监督。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司法局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司法局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司法局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字号】泉政办〔2015〕12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司法局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泉政办〔2015〕1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泉州台商投资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市司法局《泉州市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泉州市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努力做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精神,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推进我市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司法厅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闽政办〔2014〕126号)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到2015年底,全市全面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法治宣传育民工程、法律服务便民工程、人民调解睦民工程、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和‘两类人员’服务管理安民工程”五大工程建设。

其中,丰泽区、石狮市、晋江市于2015年上半年先行开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总结形成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政府主导、司法行政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协同”覆盖城乡、优质均等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和信息化平台网络覆盖全市城乡,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公共法律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城乡居民能够方便快捷获得优质高效的公共法律服务,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主要任务(一)法治宣传育民工程1.全面实施普法规划。

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建设方案

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建设方案

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建设方案1.项目概述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集成多元手段,确保实现“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提供接访、诉讼、调解、劳动监察仲裁、行政复议和公共法律等服务,努力让群众反映诉求和化解矛盾纠纷“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

其中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包含多元解纷平台、在线预判评估系统、智慧信访平台、智慧法援系统、智慧仲裁系统、诉源共治微平台6个子系统,构建矛盾问题一网通调、协同治理机制。

2.建设目标(1)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涵盖主动发现的、被动接收的社会各类矛盾纠纷,从根源上减少或者避免矛盾纠纷的发生,创建稳定的法治环境与治安。

(2)多元化解广泛发动各类调解主体,联合综治中心、信访、法援、妇联、民政、国土、住建、工商、行业协会等机构,建立矛调中心与分散式网格化管理的相结合机制,化解矛盾纠纷。

(3)一网通办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一网通办,以往司法确认申请平均确认周期为两周,当事人通过在线申请、电子签收,现仅需半小时就可获得具有民事判决同等法律效力的裁定文书。

(4)避免“民转刑”在申请人民调解和申请人民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时,当事人不用花钱请律师,调解机构也不收取任何费用,可以充分保障当事各方的权益,避免了“民转刑”矛盾升级。

(5)降低司法成本一方面通过专职调解员大量矛盾纠纷的化解,从源头上减少了法院的民事诉讼案件,诉源得到了有效治理;另一方面通过高效快捷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实现在线询问、网上审批、在线送达,半小时完成司法确认,大大减少了法院的司法成本。

(6)调解更规范通过人民调解入驻矛调中心,提高了矛盾纠纷调解规范化、专业化水平,切实发挥了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加上在线司法确认的实现,人民调解的调解权威进一步提开。

3.单位职责4.建设内容(1)建设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创建全市法院统一标准的诉讼服务机制,包括多元解纷、分调裁审、立案服务、审判辅助、涉诉信访,公、检、法、司、政法委、信访、社区街道等多部门联合入驻,成为接待信访、化解矛盾的一站式受理中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造社区司法“一站式”服务平台司法所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新模式,扎根社区、服务为民,将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向社区前移,把司法工作延伸到基层第一线,今年依托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在北街社区建立了“1+3+6司法工作室”,实现了司法服务组织机构统一化、硬件管理规范化、资源力量整合化、职能服务一站化,彰显了司法工作新理念,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组织机构统一化。

“1+3+6司法工作室”,是以司法工作室主任为主,社区司法指导员、律师、志愿者为辅的“1+3”服务平台,在社区内发挥着法制宣传教育、人民调解、法律援助、安置帮教、社区矫正及法律服务6大职能,延伸了司法行政工作手臂,直接将法律服务送到了居民的家门口。

硬件管理规范化。

“司法工作室”设在社区居委会内,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室内专门建立了《司法工作室服务内容》、《法制宣传工作职责》等八项工作制度,并依托社区“一站式”服务平台设立了“社区法律便民门诊”窗口,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与服务。

社区拥有长达3米的法制宣传栏、规范的人民调解室,60多平方米的居民法制课堂及法律图书角等硬件设施,还专门制作了“社区司法便民联系卡”,“联系卡”将结对的司法指导员、社区律师和社区志愿者的姓名、联系电话进行公布,群众可以随时电话联系,享受快捷的法律服务和法律帮助。

同时,新配备了社区电子触摸屏,提供司法6大职能及公证、司法鉴定两项服务,
方便了来访群众便捷查询。

资源力量整合化。

“司法工作室”主任由社区支部副书记兼任,负责办公室日常事务,街道司法所指导开展司法工作, 并充分动员和利用社区内一切可以利用的法律服务资源,将社区调委会、律师、居民事务理事会和社区志愿者等力量整合起来,并吸纳部分热心社区公益、有一定法律基础的老党员及居民代表共同参与,形成“以街道司法所为指导、以社区调委会为主体、以律师事务所为辅助、以社会志愿者为补充”的架构,构成“街道(司法所)—社区(司法工作室)—楼院(居民事务理事会)”的三级网络。

职能服务一站化。

“司法工作室”在居委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协助司法所开展工作,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开展民间纠纷调解,参与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协调提供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在社区内发挥着司法服务一站化的优势。

目前,“司法工作室”调解辖区纠纷30多起,调解成功率97%以上,调解案卷成册归档;及时掌握社区2名安置帮教对象的生活、工作情况,并组建了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对社区3名矫正对象实施监督管理与帮扶,帮助1名矫正对象办理廉租房待遇,为居民解答法律咨询50多人次,向司法所报送法律援助案件6件。

今后,“司法工作室”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结合党建标准化建设在各基层社区陆续绽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