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水利信息化
建设“数字黄河”工程
建设“数字黄河”工程历史已经证明,20世纪以工业革命为标志的第一次现代化,深刻改变了世界和中国的面貌。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信息革命为标志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扑面而来,信息化正在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最新潮流。
面对这样的形势,我国将信息化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个领域全面推进。
如果说国家信息化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新一轮现代化的进程,那么,也可以说信息化水平是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
要实现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现代化,必须首先全面实现黄河的信息化,而实现信息化的关键途径则是数字化,即建设“数字黄河”工程。
一、“数字黄河”工程的基本概念“数字黄河”,就是借助全数字摄影测量、遥测、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化手段及传统手段采集基础数据,通过微波、超短波、光缆、卫星等快捷传输方式,对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要素构建一体化的数字集成平台和虚拟环境,在这一平台和环境中,以功能强大的系统软件与数学模型对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并在可视化的条件下提供决策支持,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简单地说,“数字黄河”就是物理黄河的虚拟对照体,即通过全数字化数据库平台的构建,建立黄河流域及其相关地区的数字化(虚拟)研究环境,采用数学模型对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各种方案进行模拟、分析和研究。
通俗地讲,“数字黄河”就是把黄河装进我们的计算机,从而可方便地模拟、分析、研究黄河的自然现象,探索其内在规律,为黄河治理、开发和管理的各种方案决策提供科学技术支持。
“数字黄河”是一个过程。
一般来讲,“数字黄河”过程至少应包括以下五个环节,即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存储及处理、数学模拟和决策支持。
1、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是“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基础。
“数字黄河”要求的数据采集系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功能:一是数据的广泛性,应包括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等各个方面;二是数据采集的快捷性,为达到这一目的,一般多采用传感器微电子技术,通过传感器迅速转化为电子信号传到控制中心,实现远程自动化遥测和遥控;三是数据存在的应时性,即在要求的时间内,确保数据得到及时更新。
黄河防汛信息化系统建设及数据处理
维普资讯
肖 弱, : 等 黄河 防汛 信 息化 系统 建 设 及 数 据 处 理
13 工 情 .
的信 息传 递 和通信 联 络 ; 线微 波 主要解 决市 、 河 支 县 务局 对省 河务 局 的信息 传递 和通 信联 络 。一 点 多址
微波 主要 解决 市级 河务局 至 县级 河务 局 以及 主要 险
摘 要 : 河 治理 中“ 字黄 河 ” 设 是 一项 重 要 任 务 , 黄 数 建 防汛 信 息 化 处 理 又是 “ 字黄 河 ” 重 要 数 的 组 成 部 分 , 析 了汛情 信 息 的 监 测 、 集 、 递 与 处 理 , 进 行 了 网络 干 线 、 测 报 防 洪警 报 系 分 收 传 并 水
1 黄 河 防 汛 信 息 的收 集
黄 河 防汛信 息 主要包括 黄 河雨情 、 情 与工情 。 水
11 雨 情 .
沙 站 网 、 量 站 网 、 面 蒸发 站 网 、 质 站 网和 地 下 雨 水 水
水 观测 站 网 。 黄河 流域 部分 地 区 , 在 现有 基本 水文 站
网密度 尚未达到世界气象组织提出的容许 最稀标准 。
雨情 是 指流 域降 雨 的综 合 情况 , 包括 降雨 分布 、
降 雨量 、 降雨 强度 和历 时 、 天气 发展趋 势及 后续 降 雨 等情 况 等 。这 些信 息 主要 由靠 分布在 各地 的气 象 站
收集 。原 苏联 将气 象站 分 为一级 站 、二级 站 和三级
安 全 , 要加 强水 利工 程管 理 , 时准 确地 掌握 暴雨 就 及 洪水 信息 , 学合 理地 调度洪 水 。 因此 , 确 高效地 科 准 对 防汛信 息 的监测 、 集 、 收 传递 和处理 对确保 防汛安
黄河流域水质监测信息化建设概述
Ab t a t n o d rt k e tu e o e i fr t n tc n lg r h l w v rwa e u l y mo i rn t i p p rp o o e h n o ma in sr c :I r e ma e b s s f h n o ma i e h o o y f e Ye l Rie t rq a i n ti g, h s a e r p s st e i fr t o t o ot o t o o p a n n n tr fif r to o lc in,d t r n miso l n i g i e ms o no ma in c le t o aa ta s s in,a d w trq a i aa a p i a in b s d o he c re tr e a i t rq aiy i n a e u l y d t p lc to a e n t u r n v rb sn wae u t n t i l
第3 4巷第 9期
21 0 2年 9月
人
民
黄
河
V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 1 3 No 9
S p. 2 1 e ,0 2
YELL OW RI VER
【 资源 ・ 环境 】 水 水
黄河 流域水质监测信 息化建设概述
娄彦兵 冯 宗 李 昊 杨 文博 , , ,
(. 1 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 中心 ,河南 郑州4 0 0 2 河 南省农 田水利水土保持技术推广站 , 南 郑州 40 0 ) 5 04; . 河 5 0 3
n n n o sr c in o b l n t rn t t n .W ae u l y d t r n a t n c n b e ie y e tb ih n ft e s e i ln t r o v r i g a d c n tu t fmo i mo i i g sa i s o e o o tr q a i aa ta s ci a e r a z d b sa l me to h p c a ewo k f rf e t o l s i b sn wae u lt .Ap l a in s se i i l o rs d o te gh n d wa e u lt n trn aa ma a e n ,p ma y lv llb ma a e a i t rq aiy p i t y t m s ma n y c mp e fsr n t e e t rq aiy mo i i g d t n g me t r r e e a n g — c o i o i me t n ,Ye lw v rw trq a i e t e sn n trn ,a tmai tto d mo ie lb c n t c in a d S n l o Rie a e u lt r moe s n i g mo i i g u o t sa in a b l a o sr t Oo .Ri e a i trq a i - y o c n u o n v rb sn wa e u t mo l y n t rn a a i n n g me tc n b u l mp o e y t e a o e t e a t o u i i g i i g c p ct a d ma a e n a e f l i r v d b h b v hre p rs fb l n . o y y d Ke r s:wa e u i n trn y wo d t rq a t mo i i g;i f r t a in;Yel w Rie a i l y o n mai to o z lo v r b sn
数字孪生守护黄河安澜
数字孪生守护黄河安澜作者:陈燕奇来源:《黄河黄土黄种人》2024年第02期2023 年,河南黄河数字孪生建设的“大明星”当数马渡黄河边的一块“小石头”。
2022 年年底,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对其点赞,使得这块“小石头”迅速火出圈。
其先后亮相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第18 届世界水资源大会,并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现场会上再获李国英部长肯定,多次被新华社、《中国水利报》《河南日报》报道……它就是装置了多种传感器、能第一时间感知坝岸险情的“智能石头”。
这仅仅是河南黄河河务局数字孪生黄河建设成果的一个缩影。
数字孪生黄河建设是黄河流域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有力驱动和支撑,也是实现河南黄河保护治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2023 年,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总体要求,河南黄河河务局党组整体谋划、统一部署,初步建成“全域智能感知、高速互联互通、统一共享平台、智慧业务应用”的数字孪生体系,给黄河装上了“智慧大脑”。
布局先行构建智能高效感知网络数字孪生黄河是利用数字技术,实时监测、模拟黄河的运行状态,从而预测黄河的一举一动。
而在这个过程中,数据是基础,也是关键。
2023 年,河南黄河河务局全面铺开“五级四线”全覆盖建设,监测感知点位布局不断优化,扁平化的新型感知网络贯通大河,成为河南黄河监测数据汇聚的重要载体。
在711 千米的黄河两岸布设804 处视频点、26 处高空摄像头,在86 道坝岸上布设根石走失监测设备,重点河段安装水尺44 处、智能语音警示系统220 处,全方位实时监测河道、工程等动态,是工程险情的“侦察兵”。
在马渡、赵口2 处工程部署全天候、全自动河道巡查预警机,配合95 架无人机,开展常态化河道巡查,高空视野俯瞰河势变化、工程抢险情况,既是“千里眼”,又是“顺风耳”。
部署河南黄河云视讯平台,接入终端171 台(套),实现“1+6+26+N”视频会议实时召开,发挥指挥中枢作用。
多项技术叠加优化,共同打造河南黄河信息敏锐感知的“末梢神经”。
水利部关于实施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的意见
水利部关于实施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1.08.30•【文号】水节约〔2021〕263号•【施行日期】2021.08.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正文水利部关于实施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的意见水节约〔2021〕263号黄河水利委员会,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河南省、四川省、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利厅: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加快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实施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深挖全流域节水潜力,大力提升全流域用水效率,现制定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实《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坚持量水而行、节水为重,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深度开展节水控水,降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强度,加快形成节水型生产生活方式,实现黄河流域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的根本转变,以节约用水扩大发展空间。
(二)基本原则严格管控、两手发力。
立足全流域缺水水情,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强化节水指标刚性约束,加强节水目标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发挥水价水权在促进节约用水方面的调节作用,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对标先进、全面提升。
按照达到或接近国内外先进用水水平的原则,制定各领域节水标准和政策制度,健全节水体制机制,加快普及先进节水技术,全面提升全社会用水效率。
整体布局、突出重点。
根据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不同水资源条件、产业结构和用水水平,统筹布局,综合施策,聚焦高耗水领域和重点用水单位,加快推进节水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
统一部署、协同推进。
水利部加强统一领导和部署,指导和推动有关省区落实责任,强化部门沟通协调,上下联动、紧密协作,共同推进行动见效。
01 小浪底水利枢纽信息化
• 电话通信网的特点:
1、全网采用了华为 C&C08局用交换机,设 备先进,起点高。 2、全网采用7号信令组网, 功能透明,拨号速度快, 新业务丰富。 3、网内网外中继电路冗余 设置,安全可靠性高。 4、有线无线合理组网,网 络覆盖充分,满足防汛及 调度通信需求。
2、小浪底的计算机网络 • 随着局机关搬迁郑州,西霞院工程开工,小 浪底计算机网络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截至 目前,新建了郑州局域网,用户778;新建 西霞院局域网,用户96;新建洛阳局域网, 用户380;扩建了桥沟局域网,现有用户712。 合计约2000户。
• 小浪底的通信网络平台已经建成,更多的符 合小浪底实际的应用系统正在规划、建设, “数字小浪底”正在一天天成为现实,小浪 底的明天会因此更加美好! • 水利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 长期性和变化性,必须紧密结合新时期水利 建设、管理的实际情况,抓住需求,统一规划, 分步实施,急用先建,注重实效。水利信息 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必将促进水利事业更上一 层楼!
• 实证分析:小浪底通信网的经济效益分析 经过话务量统计,按照现行国家电信资费标准 计算,我局的电话通信网每年可节约通信费约 550万元。这只是该网的部分直接效益。
六、总
结
• 制定小浪底数字化的发展思路,建设数字小 浪底工程,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1、切实做好数字小浪底发展规划。在准 确把握小浪底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统筹近 期、中期和远期的发展规划和建设。 2、加强信息化队伍的建设,重视人才培 养,建立信息化教育培训体系,培养和造就 一批数字化小浪底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3、领导重视,确保投入。
建设“数字小浪底”,主要工作包括:
1、大坝及全局的信息采集系统; 2、“五节点”之间的高品质的窄带通信网; 3、“五节点”之间的宽带信息网 4、会议电视网络; 5、小浪底多媒体点播系统; 6、小浪底数据中心,主要包括:防汛信息数据库、水 文数据库、水利资源调配数据库、旅游信息数据库、 发电信息数据库和工程信息数据库,及其相关信息 查询系统; 7、办公自动化系统;
黄河水利互联网数据化资源存在主要问题及整合措施研究
黄河水利互联网数据化资源存在主要问题及整合措施研究新乡黄河河务局原阳黄河河务局,河南新乡 453500摘要:水资源的网络化利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信息密集的行业。
主要内容有:水、雨、灾害、水旱、水量、水质、水环境、水工程等。
网络水资源的数字化利用,就是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其进行开发与应用。
实现黄河水资源网络资源的数据化,可实现对黄河水资源网络数据的采集、传输、储存、处理、利用,提升黄河水资源网络数据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对数据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
全方位涵盖了因特网数字化架构,提高了黄河水资源的使用,并对水处理的效果和效益进行了评估。
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各个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进行了提升和发展,推动其合理发展、高效利用、合理分配、综合保护、有效保护和水资源综合管理。
在实现黄河水资源网络化利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识到网络化对现代水资网络化的影响,以及网络化对黄河水资源网络化开发的影响。
关键词:系统建设;互联网数据化;主要问题;智能网络0 引言文章论述了网络环境下水资源利用数字化生产的需要,以及建立网络环境下水资源利用数字化生产的策略与措施。
黄河水环境特点鲜明,供需矛盾突出,这就要求对黄河水进行有效的集约化管理。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流域水资源网络化正逐渐得到拓展与强化,然而,从现实的管理进程与结果来看,仍然滞后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对黄河水资源的管理还存在着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网络水资源的使用范围很广,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全方位运用,并与本区域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对资源进行更深层次的开发与利用,通过智能化的网络和业务流程,实现对黄河水资源信息的采集和处理,对推动现代水资源信息的不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黄河基层互联网数据化管理系统建设1.1 系统需求分析1.1.1 业务范围的流程分析从黄河水资源特征及黄河水资源综合治理的现实需求出发,提出了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治理的具体措施,即科学调度、科学开发和有效利用黄河流域水环境保护与监测等。
这个团队有智慧——记黄委先进集体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信息工程中心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2.03(上)2017年,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黄科院)为响应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建设数字中国、信息化强国要求,满足水利科技创新要求,决心建设水利信息化学科,对黄科院信息工程中心(以下简称信息工程中心)进行改革,将其定位由机关部门变为自负盈亏的研究中心。
自此,信息工程中心开始了“走出去”的新征程。
走出去,在智慧水利领域站稳脚跟起初,信息工程中心只有3名业务人员,起步阶段异常艰难。
经过3年多的时间,信息工程中心吸纳了水文水资源、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岩土工程和软件工程等多专业的优秀人才,并为他们量身定制复合型发展路径,组建了一支近百人的智慧水利专业团队。
几年来,信息工程中心申报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水利部科技推广示范项目3项,其他省部级技术专项项目24项,总资助金额超3500万元。
2020年,信息工程中心又成功获批河南省首批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国家超算郑州中心首批创新生态系统建设科技专项等省部级重大科研项目。
信息工程中心参与的诸多科研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其中牵头完成的“黄河水沙冰凌输移模型库和标准构建及模拟系统研发与应用”获大禹水利科技奖一等奖、“黄河水沙数学模型评价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获黄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信息工程中心不仅要从黄科院机关走出去,成为独立的研究中心,还要从黄科院走出去,接受市场的检验。
围绕国家和行业需求,信息工程中心采用“科研院+院属科技公司”的产业模式,以项目带科研,以科研出人才,以人才塑产品,以产品揽项目,谋求与兄弟单位差异化发展,从黄委外部市场打开了局面,形成了覆盖智慧流域、智慧工程、智慧灌区、智慧城市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链条业务产品,为水利业务全面信息化与管理模式创新奠定了基础。
2020年,信息工程中心在智慧水利建设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成功中标“郑州市郑东新区智慧水务信息化系统工程(一期)建设”项目,合同金额达5800余万元,是迄今为止国家中心城市区域智慧水务单期规模最大项目。
基于多算力融合的数字孪生黄河黄河云设计研究
第 1 期2024 年 2 月NO.1Feb.2024水利信息化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0 引言近年来,通过实施电子政务系统、黄河下游防洪非工程措施、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综合管理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等重点项目[1],黄河数据中心云计算服务和大数据治理能力有效增强,初步实现了物理资源的整合共享、灵活管理,提升了应用系统的部署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计算资源的复用率[2]。
随着数字孪生黄河的深入开展,业务需求的不断扩展,呈现数据类型更加复杂多样、数据来源更加丰富、计算模型更加复杂融合、计算方式更加多元的特征。
算据方面,基于物联网感知终端的站网、视频、遥感、无人机等“天空地”一体化监测数据,以及跨行业交换、地理空间等动态更新的全息数据融合应用成为研究重点,图像、语音、视频、遥感影像等非结构化数据量也由 TB 级向 PB 级跃升[3];算法方面,面向“四预”应用的黄河流域特色水文、水沙动力学、防洪调度、凌情预报等水利专业模型,对预测精度及时效要求不断提升[4]。
算据的存储、处理、分析及模型算法运行效率的提升等,均需要高效、稳定、安全的算力支撑保障。
在业务需求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现有计算、存储等基础设施资源已无法有效支撑数字孪生黄河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 3 个方面:1)计算能力不足。
黄河数据中心已有计算资源紧缺,CPU 处在超分比临界点,内存使用率达到 75% 以上;除基础算力外,高性能计算、AI 算力欠缺,难以满足黄河流域水利专业模型计算和数字孪生“四预”等高时空分辨率、高精度、低时延业务场景的需求;同时,黄河流域范围大,距离长,环境复杂[5],单一的集中云部署架构无法满足海量监测数据的高效存储与处理要求。
2)存储能力不足。
随着一体化监测能力的提升,遥感影像、视频、图片等水利数据,呈现海量、高增长、多模态的特征,传统的集中式块、文件等存储模式无法应对指数级别的数据增长量[6]。
为有云端福水来——山东黄河河务局推动智慧山东黄河建设记
黄河黄土黄种人2022.06(上)观察Observation大河数字翻涌,长堤智慧赋能。
2021年,是智慧山东黄河建设元年。
这一年,山东黄河河务局踔厉奋发,笃行不怠,运用视频监控、无人机等技术装备,开展山东黄河全域数据采集,构建起山东黄河“天空地河”一体化信息感知网。
这一年,山东黄河河务局锐意革新,厉行致远,以治黄业务应用需求为牵引,整体推进“2+N”(防汛、水资源+其他)业务应用系统开发建设,成功打造“信息化+人工智能”全链条工作模式。
一个又一个突破性成果释放出智慧山东黄河“开局即奔跑、起步即冲刺”的强烈信号。
秉初心夯基垒台智慧山东黄河的发展蓝图不是一蹴而就的。
2021年3月,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明确要求构建智慧水利体系,要以流域为单元,提升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
以流域为单元治水管水就决定了智慧水利必须以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
“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大力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积极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
”水利部召开的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工作会议为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擘画了蓝图。
棋局布定,落子有声。
山东黄河河务局积极践行数字孪生流域建设要求,专题部署推动落实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坚持“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以“数字化场景、智慧化模拟、精准化决策”为途径,以实现水利业务预报、预警、预演、预案为目标,加快推进智慧山东黄河建设。
谋定后动,规划先行。
2021年,历时数月,几易其稿,《智慧山东黄河实施方案》终于编制完成。
5万余字的厚重分量,为智慧山东黄河建设明确了“路线图”和“施工图”。
自此,智慧山东黄河的落点更加精准、路径更加清晰、任务更加具体。
因时而进,因势而行。
2021年,山东黄河河务局率先在全河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无人机全覆盖和视频会议全覆盖。
1572处视频监控点实时监控628千米河道,124架无人机空中巡航黄河工程,“1+8+30+122+N”(1个省局、8个市局、30个县局、122个基层段所及堤防工程防汛现场)视频会议5级全线贯通。
以数字化转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以数字化转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以下简称“黄河”)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水资源重要源地和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的过度开发和利用,黄河严重遭受人类活动的破坏,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同时也造成了经济发展的滞缓和失衡。
因此,如何推进数字化转型,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保护黄河生态环境,促进其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地政府和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数字化转型,是指将新一代的数字技术,如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等应用到各行各业中的转型和升级。
在黄河流域内,数字化转型对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
下面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数字化技术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中的应用1. 精细管理水资源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高精度测量技术、现代化控制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在黄河流域,数字化技术被应用于构建水利工程系统,实现精细管理水资源。
通过传感器、控制系统、无线网络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水资源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调控。
这不仅可以改善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还可以减轻河道和水库的压力,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生态保护与资源管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也可以促进生态保护。
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大数据的不断积累,人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当地的环境状况。
例如,可以通过网络监控设备及时了解水体、土地、空气等的污染状况,对生态环境及时进行预警和监测。
同时,数字化技术还可以开发样本数据库,构建物种数据库以及支持对生态系统变化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通过数字化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和管理,改善生态环境状况,保护和维护当地的生态系统。
3. 构建智慧农业在黄河流域,农业是当地重要的产业。
在数字化转型中,农业生产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数字化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智能设备、网络通信等手段,建立信息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实现智慧农业的发展。
智慧农业将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进行整合,实现对种植、作物生长状况、气象、土壤条件等方方面面的实时监测,从而提高农业产量、减少资源浪费。
建设幸福黄河_谱写时代华章——河南黄河河务局推进黄河保护治理高质量发展记
河南黄河河务局高度重视黄河文化遗产的系 统保护,成立黄河文化研究中心,打造“黄河文化千 里研学之旅”品牌,在 2023 年第三届世界研学旅 游大会上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 化自信。“黄河流域红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弘扬研 究”入选中国政研会课题并成功结项,打造“党旗映 红幸福河”党建品牌和全国首个以带状形式展现普 法成效的“河南黄河法治文化带”,进一步彰显河南 黄河文化魅力,传承弘扬治黄文化。
河南各地黄河河务局通力合作,实施河道外生 态补水,向沿黄 20 余条河流及重要湿地等实施补 水,为受水区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强力支撑。引黄 入冀补淀供水累计超 20 亿立方米,有力支撑华北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及雄安新区建设。
绿色带来的生机,不仅在黄河沿岸延伸,还从 沿岸向城市扩展。河南黄河河务局在共同抓好大保 护的同时,协同推进河南黄河大治理。
曹岗险工临背悬差达 13 米,是黄河最大的临 背悬差处。在曹岗险工背河淤区,曹岗黄河文化苑 热闹无比,这里是当地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
是“河南省水利科普教育基地”“河南黄河法治文化 带”“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
在曹岗黄河文化苑室外活动区,有治黄丰碑、 普法展板、黄河流路模型多彩步道、历史治黄名人 塑像、黄河险情及抢护影雕等。曹岗黄河文化展示 厅内,手硪、探照灯、独轮车等抢险老物件,见证着 人民治黄初期的艰辛历史。
目前,河南黄河河务局已建成国家水利风景区 9 处,持续推进黄河工程生态建设,建成集防洪、生 态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生态走廊,真正把“美 丽幸福”留在了黄河之畔、群众内心。
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
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摘要:黄河水利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项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伴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水利事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深入,这就凸显出黄河水利事业的重要性。
文章对黄河水利建设中出现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如何强化水利建设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能切实提高水利建设的效益,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的水利建设服务。
关键词: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措施引言:黄河是一条重要的河流,它的流域水利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黄河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水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因此,加强黄河水利工程的管理与养护,对黄河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社会的发展,防洪减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章从黄河水利建设的角度,论述了黄河水利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加强水利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对黄河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1.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概述黄河水利工程是我国的重要水利工程之一,是维护黄河流域的生态安全、保障黄河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民生安全的重要基础。
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维护和保障黄河的生态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防洪减灾、督促工程建设及维修等方面。
目前,黄河水利工程的管理模式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化水平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
因此,需要通过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推动信息化建设、强化河道维修等措施,推进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
同时,加强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同时还需注重水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的恢复。
只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才能更好地推动黄河水利工程的可持续管理和发展。
2.黄河水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黄河是我国重要的河流之一,黄河水利工程的管理对于维护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障民生、防洪减灾、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短时间内,黄河水利工程能够为大量农业生产、水上交通和城市供水提供保障。
长期来看,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关系到生态系统的稳定,对于农村安全饮水和城市供水等,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水利网信工作要点的通知
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水利网信工作要点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水利部•【公布日期】2024.02.27•【文号】办信息〔2024〕65号•【施行日期】2024.02.2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其他规定正文水利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4年水利网信工作要点的通知办信息〔2024〕65号部机关各司局,部直属各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利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有关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为贯彻落实2024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和水利部党组关于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要求,切实做好2024年水利网信工作,水利部制定了《2024年水利网信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水利部办公厅2024年2月27日2024年水利网信工作要点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2024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部署,按照“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要求,统筹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数字孪生工程建设,加快构建具有“四预”功能的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守牢水利网络安全底线,驱动引领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一、全力构建数字孪生流域1.优化水利部数字孪生平台。
持续优化水利部数字孪生平台(全国水利一张图),完成年度水利对象基础数据更新入库与成果上图,加强数据服务及安全保障。
统筹国产卫星影像资源,开展年度卫星遥感数据生产并更新数据底板。
完成2024年度全国陆域2米分辨率、重点地区亚米分辨率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生产,支撑水土保持监测监管、水资源监管、河湖管理、数字孪生三峡建设等。
2.完善部本级信息化基础设施。
持续扩充水利部一级水利云,扩建不少于50万亿次双精度浮点高性能算力资源。
完成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视频会商系统改造。
黄河一张图综述
第 3 期 2020 年 6 月水利信息化Water Resources InformatizationNO.3Jun .,2020黄河一张图综述杜 文,张 昴,段 勇,吴 晖(黄河水利委员会信息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3)收稿日期:2019-07-23作者简介:杜文(1981-),男,河南邓州人,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数据挖掘、水利信息化、软件工程。
E -mail:**************.cn摘 要:分析讨论黄河水利委员会近年来在信息资源建设与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力图通过黄河一张图的建设,打造空间地理、基础水利、治黄业务及互联网数据相融合的治黄信息化业务支撑平台。
黄河一张图由感知获取层、数据治理层、服务支撑层和业务应用层组成,在标准规范和安全等体系建设的保障下,利用 SOA 和微服务双擎驱动的软件架构、面向服务的地理信息共享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开展项目建设,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流域综合治理、宏观决策等业务提供多视角,大场景和可视化的专业信息服务。
关键词:黄河;一张图;治黄信息化中图分类号:TV882.1;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405(2020)03-0001-05DOI: 10.19364/j.1674-9405.2020.03.0010 引言水利信息具有空间分布特征 [1],GIS 作为直观形象的信息化展示手段,近年来在水利信息化管理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应用。
黄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黄委)自开展数字黄河工程为主体的水利信息化工程建设以来,在基于 GIS 系统的建设方面,先后建设了黄河的下游工情险情会商、水量调度管理、防汛会商决策支持,以及国家的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和防汛抗旱指挥系统黄委等建设项目应用系统,积累了丰富多样的空间、基础和业务数据资源。
这些治黄信息化成果已在黄河流域规划、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分散建设在各个地区、不同业务部门或应用系统中,形成了以地域、专业、部门、系统等为边界的信息孤岛 [2]。
2023年国家水利信息化相关文件
2023年国家水利信息化相关的文件主要有:
《2023年水利网信工作要点》:该文件主要涉及构建数字孪生流域、完善水利部本级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水利部数字孪生安全监控感知预警能力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工作要点。
《高标准农田建设方案》:该文件主要针对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提出了新建和改造提升年度任务,重点补上土壤改良、农田灌排设施等短板,统筹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健全长效管护机制。
《国家水网骨干网络建设方案》:该文件旨在加快构建国家水网骨干网络,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大中型灌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实施一批中小型水库及引调水、抗旱备用水源等工程建设。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方案》:该文件主要涉及加强田间地头渠系与灌区骨干工程连接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支持重点区域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推进黄河流域农业深度节水控水等方面的工作。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方案》:该文件旨在深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加强旱涝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母亲河复苏行动,科学实施农村河湖综合整治。
这些文件都与国家水利信息化相关,涵盖了从建设、管理到改革等多个方面的工作要点和方案。
黄河水利互联网数据化资源存在主要问题及整合措施
152数据库技术Database Technology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水资源利用的互联网数据化是国家经济的基础设施,是信息密集型产业。
包括水雨信息,灾害信息,水旱信息,水量和水质,水环境信息,水工程信息等。
水资源利用的互联网数据化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开发和实施的信息。
信息资源在黄河水资源利用的互联网数据化方面的好处包括黄河水资源利用的互联网数据化的收集,传输,存储,处理和使用,提高使用水平和共享黄河水资源利用的互联网数据化资源的水平。
全面覆盖改善黄河水资源利用的互联网数据化结构以及水处理的有效性和益处。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和发展各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促进合理发展,有效利用,合理配置,综合保护,有效保护和水资源综合管理。
在提供有关黄河水资源利用的互联网数据化的信息时,必须意识到现代水资源利用的互联网数据化的变化和黄河水资源利用的互联网数据化的可持续发展。
1 黄河基层互联网数据化管理系统建设1.1 系统需求分析 1.1.1 业务范围的流程分析根据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特点,结合黄河水资源综合管理的实际需要,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具体管理项目主要包括合理调度,开发利用黄河流域的水环境保护监测。
1.1.2 系统覆盖率分析黄河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的范围由黄河水资源管理和调度的分布,水资源保护等部门,黄河整个流域的取水和输水监测点分布,数据站点分布收集有关黄河干流的信息。
结合当前的黄河水资源管理系统,目标区域主要是国家级黄河管理部门,市级黄河管理部门,黄河取水口和水闸监测点的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保护等机构。
1.2 系统内的计划黄河水资源综合管理系统覆盖范围广,实施周期长。
计划将分两个阶段完成实施工作,包括系统应用程序的当前状态。
第一步:根据改进的业务流程和信息共享要求,结合黄河水资源管理流程,确定项目建设目标和原则,并提出综合优化建议。
智慧黄河实施方案
智慧黄河实施方案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流。
然而,长期以来,黄河流域面临着诸多问题,包括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洪涝灾害频发等。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制定了智慧黄河实施方案,旨在通过科技手段和创新思维,实现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
首先,我们将推动智慧水资源管理。
通过引入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和智能化监测系统,实现对黄河水资源的精准调度和合理利用。
同时,结合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水资源信息数据库,实现对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和预警,提高对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水平。
其次,我们将推进智慧生态保护。
利用遥感技术和无人机监测手段,对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实现对生态系统的动态监控。
同时,结合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修复技术,推动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工作,努力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另外,我们将推动智慧防洪减灾。
利用先进的气象预警技术和地质灾害监测手段,实现对洪涝灾害的预测和预警,提高抗灾能力和减灾效果。
同时,结合智能化防洪工程和应急救援系统,实现对洪水灾害的快速响应和有效处置,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最后,我们将推进智慧农业发展。
结合物联网技术和农业大数据分析,实现对黄河流域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和精准化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综上所述,智慧黄河实施方案将通过科技手段和创新思维,实现对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管理、生态保护、防洪减灾和农业发展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为黄河流域的发展和生态保护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推动智慧黄河实施方案的落地实施,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水利委员会:科学发展强化应用全面巩固提升"数字黄河"工程2009-04-18黄河水利委员会总工办主任李景宗发言科学发展强化应用全面巩固提升"数字黄河"工程在水利部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黄委会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科技支撑作用。
鉴于"数字黄河"工程的先进性及其产生的影响和效益,《"数字黄河"工程研究与应用》与《黄河水资源调度管理系统》分别获得2007年度大禹水利科学一等奖和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当前,"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机遇与挑战并存。
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进一步统筹安排,突出重点,使"数字黄河"工程得到全面巩固与提升,更好地发挥作用。
一、“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及应用取得新成绩两年来,黄委坚持“管理、应用、共享”和“完善、提高、拓展”原则,着重完善了"数字黄河"工程已建系统,加大应用推广力度。
1、前期工作取得重大进展国家发改委先后批复了《黄河下游近期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与《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水利部审查通过了《黄河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会商支持系统及运行环境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同时,黄委编制完成了《黄河遥感应用技术规划》和《"数字黄河"工程程数学模拟系统建设规划》两个专业规划。
2、六大应用系统取得新进展"数字防汛"建设与应用取得了新进展。
两年来,"黄河小花间暴雨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大部分项目建设完成;完成黄河防汛抗旱异地会商视频会议系统、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之黄河防洪调度系统(一期)和黄河洪水预报系统、黄河流域三维电子江河系统、黄河水库运行信息平台、黄河防汛值班系统等的开发。
"数字水调"一期建设顺利完成,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二期)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数字水资源保护"方面,主要完成了《黄河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会商支持系统及运行环境建设初步设计》。
"数字水保"方面,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系统一期工程于2008年11月通过了验收;开展了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水土流失试验与分析及水沙动态监测工作;启动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数学模型研发工作。
"数字建管"方面,建成了防洪工程维护管理系统和工程安全评估模型,使工程建设与管理迈上了新台阶。
电子政务方面,基本完成了一期工程的建设,部分内容已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验收,实现了与水利部的互联互通及黄委机关内部的无纸化办公。
同时,出台了电子政务方面的《黄委政务内网运行维护管理办法(试行)》、《黄委政务内网管理办法(试行)》等7个管理与使用办法。
2、加强了制度建设与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不断完善"数字黄河"工程的相关管理办法,搭建信息共享的技术平台,资源整合与信息共享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黄委内部已实现了实时水情数据、防汛数据、水调数据、基础地理数据等信息资源的共享。
同时,黄委新制定颁发了《黄河灌区基础数据库表结构及数据字典》等10多个标准和管理办法。
3、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取得重大进展在水利部信息中心的组织领导下,在其他流域机构的密切配合下,黄委承担编制了《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定额标准》。
定额标准的贯彻实施将为"数字黄河"工程已建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提供更好的保障。
同时,黄委已组织编制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质量标准,并研究了黄委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的体制和机制。
4、数学模拟系统建设稳步推进数学模拟系统研发是"数字黄河"工程建设的核心。
以"首席专家+团队"为主要模式,确立了数学模拟系统的研发机制,成立了研发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编制完成了《"数字黄河"工程数学模拟系统建设规划》。
同时,研发完成了黄河下游河道二维水沙演进与灾情评估数学模型,河口数学模型、水土流失数学模型、水质模型等数学模型研发稳步推进。
5、已建系统在治黄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数字黄河"作为治黄的重要科技手段,显著提高了治黄现代化水平,有力支撑了防洪减灾、水资源管理与调度、水土保持、水资源保护等治黄业务,产生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008年冬至2009年春,黄河发生了特大旱情,利用黄委开发的基于卫星的水资源蒸散发监测系统,跟踪监测了黄河流域旱情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黄委利用已建的黄河水量调度系统和防汛减灾系统,对黄河干流龙羊峡、刘家峡、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骨干水库进行联合调度,在合理配置和调度水资源的同时,进行水库防凌调度,不但极大缓解了引黄灌区的旱情,而且保障了内蒙河段的防凌安全。
二、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在水利部治水新思路和维持黄河健康生命治河理念的指导下,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事业对信息化不断提出更高要求,为"数字黄河"工程的建设带来勃勃生机,促进了"数字黄河"工程的快速发展。
"数字黄河"工程建设又面临着非常好的发展机遇,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信息化在国家总体发展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陈雷部长在2008年全国水利厅局长工作会议上明确了要积极构建与现代水利相适应的水利信息化综合体系,以水利信息化带动水利现代化。
在2009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上,陈部长把信息化建设列入水利行业能力建设工程之中。
经济社会的发展、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信息化的指示以及水利部党组对水利信息化工作的高度重视,为"数字黄河"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对信息化的应用要求更加旺盛。
2008年,黄委党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作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终极目标,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重点工作的"四个转向",对"数字黄河"工程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3、相关项目的批复,为工程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
《黄河下游近期防洪非工程措施初步设计》通过国家发改委的批复,《黄河水量调度管理系统项目建议书》2008年4月正式通过国家立项批复,两项批复建设的内容涉及到"数字黄河"工程的各个环节。
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数字黄河"工程的管理和应用水平。
4、《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定额标准》为"数字黄河"工程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
定额标准的实施将解决长期困扰"数字黄河"工程正常运行与维护面临的重大难题,为其健康运行和发展铺平道路。
我们认识到,正像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由简单向复杂、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一样,当前,"数字黄河"工程正在向复杂的、高深阶段发展,前一阶段的次要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同时,过去的部分问题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存在。
1、数据采集体系、网络安全等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
现有的数据采集体系不能满足"四个转向"的需要。
上中游,特别是宁蒙河段尚缺少完善的河道测验、冰情观测体系。
河口镇-三门峡区间是黄河洪水、泥沙主要来源区,该区报汛雨量站网密度小、报汛时段长,时效性差,站网密度和报汛时段不能有效地控制暴雨的时空分布。
水资源监测站网体系不完善,布局不尽合理,不能满足水功能区管理和为河流污染总量及排污总量控制提供依据的需要。
黄河非汛期低水测验能力仍显不足,黄河上中游退水监测体系尚未建立,灌区墒情数据以及干支流引水数据不能准确掌握,制约着水量精确调度。
"数字黄河"工程基础网络系统和重要应用系统仍存在安全隐患。
2、"数字黄河"工程应用服务平台支撑能力亟待加强。
"数字黄河"工程应用服务平台某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不同系统间相互联动、信息资源和应用的集成不够充分。
"数字黄河"工程应用服务平台亟待进一步完善加强,以加快"数字黄河"工程向更高层次的整体化和综合化发展。
3、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核心业务相关的数学模型研发与应用依然滞后。
尽管在国内外河流水沙演进、河势变化相关的数学模型其研发和应用已非常广泛,但现有的机理模型还不能较好满足黄河河情的实际需要,适合黄河河情的污染物输移扩散数学模型、水土流失数学模型及冰凌预报数学模型等的研发仍需相当长的时间。
4、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依然短缺,专业研发团队的整体业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未来两年的工作(一)指导思想遵循"需求牵引,应用至上"的原则,围绕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四个转向",以数学模拟系统研发为核心,以数据共享与交换及应用服务平台、综合集成决策会商环境建设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业务应用系统,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能力建设,提高信息资源的应用效能,进一步健全管理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全面提升"数字黄河"工程在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工作的科技支撑水平。
(二)工作目标进一步健全"数字黄河"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标准规范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水利信息化系统运行维护的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增强黄河流域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提升数据通信传输与存储系统、计算机骨干网络和重要业务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建立全面协调的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加强"数字黄河"工程应用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可视化综合决策会商环境;实施科技攻关,基本建成河道及水库数学模型。
(三)重点工作为实现上述工作目标,今后两年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规划及前期管理方面争取《黄河遥感应用技术规划》和《"数字黄河"工程数学模拟系统规划》两个专项规划能尽早通过水利部的批复并按规划内容实施建设;完成黄河水资源管理调度系统初步设计工作;作好水土保持监测系统二期、电子政务二期建设前期工作。
2、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数据采集观测体系方面,完善水情站网和传输系统、实时工情移动采集系统、洪水遥感实时监测系统、防洪工程工情险情自动采集系统以及水资源保护巡测等的能力建设。
信息传输和计算机网络方面,完成黄河下游SDH微波工程扩建和更新改造,以及通信网络集中监控系统和中枢供配电系统建设;扩充部分局域网的交换能力,强化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