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概况
小浪底水电站简介
小浪底水电站简介小浪底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km孟津县小浪底,是黄河干流在三门峡以下峡谷河段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坝址以上流域面积为694155km2,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2%,控制进入黄河下游水量的90.5%和沙量的98.1%,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战略地位.小浪底坝址上距三门峡大坝131km,下距黄河京广铁路桥115km.黄河在坝址以下20km出峡谷,河床展宽,河道淤积,至京广铁路桥进入下游大平原,成为地上悬河.受堤防约束,河床不断淤积抬高,河道排洪能力降低,大约每10年需加高一次大堤,洪水威胁严重,堤防一旦失事,必将严重影响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打乱国民经济部署.根据黄河存在的突出问题,小浪底工程的开发任务是以防洪(包括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除害兴利,综合利用.小浪底水库选择正常蓄水位275m(黄海基面,下同),回水至三门峡坝下,总库容126.5亿m3.与三门峡水库联合运用,并减轻三门峡水库防洪、防凌负担.小浪底水库需保持有效库容51亿m3供长期调节运用,其中防洪库容40.5亿m3,调水调沙库容10.5亿m3.兴利库容为重复利用防洪库容和调水调沙库容.水库拦沙库容75亿m3,均在275m高程以下.库区上半段河谷狭窄,将不形成滩地.小浪底水库设计水位指标为:正常蓄水位275m,万年一遇校核洪水位275m,千年一遇设计洪水位274m,汛期限制水位254m(亦为防洪起调水位),正常死水位230m,非常死水位220m,初始运用起调水位205m.小浪底工程的水工建筑物集中布置于左岸风雨沟内,计有:3条低位孔板泄洪洞(进口高程175m),泄量4582m3/s;3条高位明流泄洪洞(进口高程分别为195m、209m、225m),泄量6450m3/s;3条低位排沙洞(进口高程175m),泄量2025m3/s;1条溢洪道(进口高程258m),泄量3764m3/s.各级水位泄水量:非常死水位(220m)为6769m3/s,正常死水位(230m)为8048m3/s.最高蓄水位(275m)为16821m3/s,可满足泄洪排沙要求.初始运用起调水位(205m)泄流量4930m3/s,基本满足初始运用阶段亦可进行调水的要求;汛期限制水位(254m)泄量11200m3/s,满足50年一遇洪水不上滩淤积,使库区滩面(坝前滩面高程254m)相对稳定的要求.。
小浪底水利工程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利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了解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我于近日参加了小浪底水利工程实训。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作为我国黄河流域治理的重要工程,其建设过程、运行管理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都具有典型意义。
二、实训目的1. 了解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基本情况,包括工程规模、建设背景、主要功能等。
2. 学习水利工程的基本原理、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
3.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实训内容1. 工程概况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千米,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该工程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要功能,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
2. 工程建设小浪底工程自1991年4月开工,历时11年,共完成土石方挖填9478万m³,混凝土348万m³,钢结构3万T,安置移民20万人。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面对塌方、设计变更、施工管理等各种困难,建设者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沉着应对,奋勇拼搏,最终取得了工期提前、投资节约、质量优良的好成绩。
3. 工程运行与管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自2001年底主体工程全面完工以来,已正常运行多年。
在运行管理方面,工程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工程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4. 调水冲沙实验2002年,我国在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成功进行了调水冲沙实验,以减轻黄河下游河床的淤沙程度。
实验结果表明,小浪底工程在减轻河床淤积、提高黄河水资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四、实训体会1. 工程规模宏大,技术复杂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水利史上最具挑战性的项目之一,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建设者充分发挥了聪明才智,克服了重重困难,为我国水利事业树立了典范。
2.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小浪底工程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移民安置工作,确保移民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
该枢纽地处黄河中游的最后一个 峡谷,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 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 。
建设背景
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设是为了解决黄 河中游的水患问题,提高黄河流域的 防洪能力,并充分利用黄河的水资源 进行发电和灌溉。
在20世纪70年代,黄河中游的水患问 题日益严重,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 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国家决定建 设小浪底水利枢纽。
质量和安全。
质量控制
为保证工程质量,施工单位建立 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各道 工序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和控制。
竣工验收与运行
竣工验收
工程竣工后,政府组织专家对工程进行验收,确 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质量标准。
运行管理
工程投入运行后,管理部门制定了科学的管理制 度,确保枢纽主体工程长期稳定运行。
效益评估
信息化管理
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实 时监测枢纽主体运行状态, 提高管理效率。
扩建与升级
扩大库容
根据需求增加水库库容,提高防洪、供水等能 力。
优化设施设备
对枢纽主体进行技术升级和设备更新,提高运 行效率和安全性。
拓展功能
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拓展枢纽主体的其他功能,如生态补水、旅游开发 等。
未来发展方向与前景
02
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结构
主要建筑结构
大坝
发电站
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的大坝为粘土斜 心墙堆石坝,坝高154米,坝顶长 1667米,坝顶宽15米。
小浪底发电站为坝后式厂房,安装有 6台30万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 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
溢洪道
溢洪道位于大坝左岸,为开敞式挑流 消能,总长1090米,最大泄洪流量为 20000立方米/秒。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小浪底水库历年放水流量表
小浪底水库历年放水流量表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小浪底水库概况
二、小浪底水库的放水流量
三、小浪底水库放水流量的意义
正文
一、小浪底水库概况
小浪底水库,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镇,是黄河流域上一座具有重要水利枢纽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
作为我国跨世纪第二大水利工程,小浪底水库在治黄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该工程主要由一座高160 米、长 1667 米的粘土斜心墙堆石坝、一座地下发电厂房、一座进水塔和一座壮观的出水口等组成。
二、小浪底水库的放水流量
小浪底水库历年放水流量表显示,水库运用初期,预计山东陶城铺以上河段平滩流量将由 3000 立方米/秒逐步恢复到 6000 立方米/秒左右,漫滩几率减少到 3~5 年一遇;陶城铺以下河段平滩流量也将由现状的不足 3000 立方米/秒提高到 4000 立方米/秒。
这些数据表明,小浪底水库在调控黄河径流、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水资源供应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小浪底水库放水流量的意义
小浪底水库的放水流量对于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合理利用以及防洪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放水,可以维护黄河河道的生态功能,保障黄河下游地区的水环境质量。
其次,放水流量有助于实现黄河水资源的合理调配,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城乡居民生活提供水资源保障。
最后,在汛期,通过放水调控,可以有效降低黄河
下游地区的洪水威胁,为黄河流域的防洪减灾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小浪底水库历年放水流量表展示了该工程在黄河治理、水资源利用以及防洪减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小浪底工程(小资料)
小浪底工程(小资料)小浪底工程(小资料)小浪底水利枢纽是本世纪最大的一项治黄工程,也是我国第二大水利枢纽,位于河南洛阳以北40公里,在万里黄河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
这里上距三门峡130 公里,下距郑州花园口128公里,处于承上启下,控制黄河泥沙的关键部位。
工程于1994年正式动工,计划于2001年竣工并网发电。
总投资控制在350 亿元人民币以内。
其中世行贷款11.09亿美元,是中国利用世行贷款最多的一个项目。
小浪底工程被中外专家誉为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水利工程之一。
其建设波及动迁人口4 .3 万,施工建设中破解了多项世界难题。
由于根据世行要求全部采用国际招标,工程建设汇集了5 0 多个国家的承包商。
主体工程施工几乎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并且采用现代合同管理体制。
工程建设中,从工人的工作意识到施工质量都受到了一次国际考验,从中找到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工程管理模式,为今后小浪底建设和其他大型工程建设提供了借鉴。
世行官员也赞赏地称,小浪底工程是世行在中国投资最成功的项目。
为了防止小浪底受流失泥沙淤积的影响、成为第二个三门峡,治黄专家设计了特殊的方案:当汛期来临时,水库敞泄不蓄水,湖光山色暂消退;湖面收窄成河,湍急的洪水即可携带泥沙,自湖中河道穿过。
这种不同于“蓄清排浑”的运用方式,可保证小浪底蓄水库容长期有效使用。
加上水库拥有7 0 多亿方的拦沙库容,完全可以使得下游河床在2 0 年内不再淤积抬高,也为治黄赢得宝贵时间。
小浪底水库蓄水后,回水可直达三门峡水库坝下,从而在洛阳至三门峡之间的群山峡谷中,形成1 0 0 多平方公里的宽阔水面。
届时,东出潼关,可见两个美丽的人工湖相依相连。
黄河宁,天下平。
小浪底水利工程的兴建是中国治黄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正实现着中国人民千年的梦想。
《华南新闻》(1 9 9 7 1 0 2 9 一版)。
小浪底工程施工简介
小浪底工程施工简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小浪底,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
该工程是集减淤、防洪、防凌、供水灌溉、发电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
工程浩大,总工期十一年。
小浪底工程分为三个部分: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和公用设施工程。
主体工程包括大坝、泄洪排沙系统、电站和水库淹没区等。
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1663米,坝高160米。
泄洪排沙系统由4条泄洪隧洞和4条排沙隧洞组成,用于排泄洪水和泥沙。
电站安装了18台单机容量为6.5万千瓦的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56万千瓦。
水库淹没区涉及河南、山西两省,共计淹没土地约272.3平方公里。
辅助工程主要包括施工道路、桥梁、供电、供水等。
施工道路分为外线公路和内线公路,连接了工程现场与周边地区。
黄河公路桥横跨黄河,连接河南与山西两省。
施工供电工程为工程现场提供了稳定的电力供应。
供水工程则确保了施工现场的用水需求。
公用设施工程包括生活区、生产区、办公区等。
生活区为施工人员提供了住宿、餐饮、医疗等服务。
生产区包括混凝土拌合系统、钢筋加工厂、木材加工厂等,为工程施工提供了原材料和构件。
办公区则为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提供了工作场所。
小浪底工程施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首先,施工场地位于黄河峡谷出口处,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恶劣,给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
其次,工程量大,工期紧张,需要高效的组织和管理。
此外,工程涉及多个省份,协调各方利益关系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充分发挥了艰苦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成果。
他们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和工艺,如混凝土重力坝施工、隧洞开挖、机组安装等,确保了工程质量。
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努力将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小浪底工程的建成投用,将为黄河流域的防洪、供水、发电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施工(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主要任务是将黄河水引入伊洛河流域,改善沿线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提高农业灌溉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工程主要包括渠道、隧洞、桥梁、渡槽等建筑物,总长260公里,涉及12条干渠、30条支渠、1条城镇供水管线和田间配套工程等项目。
二、施工难点及对策1. 地质条件复杂: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地处沟壑纵横的邙岭脚下,地质结构复杂,隧洞、渠道等建筑物施工难度较大。
为应对这一难点,施工单位采用先进的地质勘察技术和施工工艺,如地质雷达、钻探、爆破等,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2. 施工环境复杂: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穿越多个村庄、工厂、公路等,施工环境复杂。
为保障周边环境不受影响,施工单位严格执行环保措施,采取封闭式施工、降噪、防尘等措施,确保施工环境整洁、安全。
3. 施工技术要求高: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涉及大直径、长距离定向钻穿越、盾构施工等技术,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为攻克这一难点,施工单位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确保施工质量。
三、施工亮点1. 技术创新: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如大直径、长距离定向钻穿越、盾构施工等,刷新了省水利工程中大管径超长距离同步吊装、一次拖拉定向钻穿越的技术高度。
2. 安全生产: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安全。
3. 环保施工: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环保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施工。
四、工程效益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小浪底水利枢纽综合效益,提高洛阳、巩义等地供水保障能力,发展有效灌溉面积53.68万亩,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减少沿线地下水开采,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增强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能力。
总之,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施工过程中,参建单位和广大建设者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成效。
小浪底案例资料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21——毛主席1951年10月视察黄河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23——三门峡大坝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 第三部分:小浪底工程论证过程
第三部分:小浪底工程论证过程
1、小浪底水利枢纽坝址早已受到关注 1)新中国建立前,民国政府历次黄河勘察、调查、规 划报告中,均将小浪底作为建坝坝址。 2)新中国成立后,黄河全面治理的规划开始,1953年 黄委会组织力量进驻小浪底坝址开展勘探和测量工作。 3)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根 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规划在 黄河干流由上而下布置46座梯级电站,小浪底是第40个梯 级,为径流式电站。
第三部分:小浪底工程论证过程
2、三门峡水库运行方式改变,加速了小浪底的论证 1)1958年8月三门峡工程建设期间,三门峡至花园口 区间出现暴雨,小浪底水文站实测洪水17000秒立方米,黄 河堤防多处出险。使人们认识到:仅靠三门峡水库不足以 保证黄河下游的安全。 2)1960年9月三门峡水库首次蓄水,1961年2月9日坝 前最高水位达332.5米,回水超过潼关,潼关段河床平均淤 高4.3米,致使渭河排水不畅,两岸地下水位抬高,河水浸 没农田,危及关中平原的安全。
3——工程全景(1)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4——工程全景(2)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工程图片
5——拦河大坝(1)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6——拦河大坝(2)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7——发电厂进水塔
第二部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图片
8——发电厂地下厂房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施工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施工一、项目背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重点工程,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水资源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工程的建设目的是为了加强对黄河流域水资源的管理和调控,提高黄河流域的防洪能力,促进黄河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二、项目概况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包括小浪底大坝、水库和生态修复工程等多个子工程。
其中,小浪底大坝是该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起到蓄水和调节黄河水量的作用。
水库的设计总库容为20亿立方米,可以有效地缓解黄河上游地区的干旱和旱灾,提高黄河流域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三、施工过程1.立项阶段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立项工作于2010年启动。
立项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方案和投资计划,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进行论证审查。
在立项阶段,项目审批单位将召开相关会议,听取有关专家和单位的意见,最终确定项目的建设方案。
2.设计阶段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设计工作于2012年开始。
设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工程的结构类型、设施布局和施工工艺,编制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
设计单位将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考虑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可行性,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3.招标阶段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招标工作于2015年启动。
招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向社会公开竞标信息,吸引有能力的施工单位参与竞标。
招标单位将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提交相关材料,参加竞标评审。
最终确定中标单位,并签订施工合同。
4.施工阶段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工作于2016年正式开工。
施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组织施工单位进行施工作业。
施工单位将根据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合理组织施工人员和设备,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施工单位还需积极配合有关监理单位进行现场监督和检查,及时解决施工中的问题。
5.竣工阶段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于2020年完成。
竣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对工程的可行性、设计符合性、工程质量和安全等方面进行验收检查。
小浪底工程
小浪底工程一、项目背景小浪底工程,又称三峡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著名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下游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该工程于1993年开始建设,于2003年正式投入使用。
小浪底工程的建设有效解决了三峡库区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和航运问题,对于提高长江河谷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设计小浪底工程位于长江中游的重要航道上,主要由坝体、泄洪闸、船闸、发电站和航道等部分组成。
坝体是整个工程的核心部分,主要用于防洪和调节水位。
泄洪闸是用于调节库区水位,防止水库溢洪的重要设施。
船闸则是为了方便船舶过闸而建设的,在船舶运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发电站则是小浪底工程的重要功能之一,用于利用水力发电资源,提供清洁能源。
航道则是工程中用以保证航运畅通的重要部分,主要用于船舶通行。
三、工程效益小浪底工程的建设对于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小浪底工程解决了三峡库区下游的洪水灾害问题,保护了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其次,工程建设使得长江航运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加快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外,小浪底工程的发电站以其巨大的发电能力为当地提供了充足的电力资源,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环保措施在小浪底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在坝体建设过程中,采用了生态混凝土和生态绿化等措施,减少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发电站运行过程中,采用了水轮发电技术,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
此外,在工程的设计中,还特别注意了对当地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保护,确保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五、项目展望小浪底工程的建设不仅满足了当前的需求,还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资源的需求将日益增长,小浪底工程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工程建设方将进一步加大对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投入,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同时,工程建设方还将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率,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小浪底水利枢纽(2024年)
小浪底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干流三门峡以下唯一能够取得较大库容的控制性工程,既可较好地控制黄河洪水,又可利用其淤沙库容拦截泥沙,进行调水调沙运用,减缓下游河床的淤积抬高。
1991年4月,七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小浪底工程在“八五”期间动工兴建。
小浪底工程1991年9月开始前期工程建设,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10月截流,2000年元月首台机组并网发电,2001年底主体工程全面完工,取得了工期提前,投资节约,质量优良的好成绩,被世界银行誉为该行与发展中国家合作项目的典范,在国际国内赢得了广泛赞誉。
2002年至2008年,小浪底工程先后通过了安全技术鉴定、工程及移民部分竣工初步验收和水土保持、工程档案、消防设施、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等专项验收。
2008年12月,小浪底工程通过竣工技术预验收。
2009年4月7日,小浪底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小浪底工程投运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保障黄河中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与环境做出了重大贡献。
小浪底枢纽工程解读
小浪底枢纽工程解读介绍小浪底枢纽工程位于中国的长江中游,是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
工程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长江流域上游的水能矛盾问题,同时增加电力供给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本文将介绍小浪底枢纽工程的背景、建设过程、工程特点以及对当地经济、环境产生的影响。
背景中国的长江流域是一个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资源贫瘠的地区。
在这个地区,水能资源是非常珍贵的资源,但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水电资源发展相对滞后,这导致了长江流域上游的部分地区经常面临用电紧张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结合当地的地形、自然条件和水资源情况,决定在小浪底地区兴建一座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以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
建设过程小浪底枢纽工程从1986年开始设计,经过多年的规划和调查,工程于1994年全面实施。
在建设过程中,设计与施工团队遇到了许多困难,如地质条件复杂、涵洞施工难度大、环保问题等等。
但是,他们通过科学的规划、制定严格的施工计划、加强质量监督等措施,最终圆满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程。
在建设过程中,小浪底枢纽工程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在水电站装置上采用了具有国际水平的水轮发电机组,使用了大型钢闸门和世界最大的钢丝绳吊装设备等。
同时,在涵洞建设中,采用了先进的盾构机施工技术,使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工程特点小浪底枢纽工程包含了水电站、矿用复合泵站、导流隧洞、导流闸、涵洞等多个建筑物和设施。
它的体系非常庞大,包含了许多工程领域的先进技术。
其主要特点如下:•规模宏大:小浪底枢纽工程是中国南方当前建设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总投资高达154.2亿元人民币;•水电联产:小浪底枢纽工程既是一座大型的水电站,同时也是一座高效的矿用复合泵站,将水能转换为电能和机械能,以满足当地的电力需求和工业化发展需求;•实现绿色发展: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始终重视环保问题,每一步都切实保护环境,让安全、环保与人民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对当地经济、环境的影响小浪底枢纽工程的建设,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也为当地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施工(3篇)
第1篇一、工程背景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与济源市之间,是黄河干流上的一座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
工程始建于1991年,2001年主体工程完工。
工程主要目标是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等功能。
二、施工难点1. 地质条件复杂: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地处黄河中游峡谷出口,地质条件复杂,存在坝址软弱泥化夹层、左岸单薄分水岭、顺河大断裂、右岸倾倒变形体等工程地质难题。
2. 施工难度大:工程规模宏大,工期紧迫,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众多技术难题。
3. 水沙问题:黄河泥沙含量高,对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水沙处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三、施工过程1. 工程设计:在充分研究黄河流域水文、地质、地形等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2. 施工准备:组建专业施工队伍,进行技术培训,确保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
3. 施工实施:按照工程设计,分阶段进行施工。
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基础处理:对坝基进行开挖、清基、固基等处理,确保坝体稳定性。
(2)主体结构施工:包括大坝、溢洪道、发电厂房等主体结构的施工。
(3)辅助设施施工:包括灌溉、供水、交通、通信等辅助设施的施工。
(4)水沙处理:通过优化水库调度,进行水沙处理,降低泥沙含量,减轻水库淤积。
4. 质量控制: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标准,确保工程安全、可靠、高效。
四、工程成果1. 防洪: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可有效减轻黄河下游洪涝灾害,保护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防凌:工程可降低黄河下游凌汛风险,保障航运安全。
3. 减淤:通过水沙处理,减少水库淤积,延长水库使用寿命。
4. 供水:为下游地区提供生活、工业用水。
5. 灌溉:为下游农田提供灌溉水源。
6. 发电:利用水能资源,为我国电力供应提供保障。
总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施工过程中,我国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成果。
该工程不仅提高了黄河流域的防洪、防凌、减淤能力,还为我国水利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展现了我国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平。
小浪底水利工程简介
小浪底水利工程简介小浪底水利工程是中国重要的水利工程之一,位于湖南省岳阳市东北部的湘江支流沅江上。
该工程的建设旨在解决沅江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灌溉用水供应和水电发电能力,同时改善防洪和航运条件。
小浪底水利工程于1991年动工,1999年建成投入使用。
工程总投资超过20亿元人民币,是中国水利部重点支持的大型综合性水利工程之一。
整个工程包括了水库、发电站、船闸和泵站等设施。
水库是小浪底水利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工程的最大亮点之一。
水库总库容达到了11.6亿立方米,有效蓄水面积达到了181平方公里。
水库的建设不仅能够提供充足的水资源,还能够调节水流量,减缓洪峰流量对下游地区的影响,起到了重要的防洪作用。
发电站是小浪底水利工程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充分利用了沅江的水电资源,装置了4台机组,总装机容量达到了1.2万千瓦。
每年发电量可达到4.8亿千瓦时,充分满足了当地乃至周边地区的用电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此外,小浪底水利工程还建设了一座现代化的船闸和一个大型泵站,提升了沅江的航运能力和灌溉用水供应能力。
船闸便利了水上交通,促进了沅江流域地区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发展。
泵站则能够将水库的水资源引入到周边农田,解决了灌溉用水供应不足的问题,提高了农田的产量和农民收入。
小浪底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促进了当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还改善了防洪和航运条件,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
工程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未来,小浪底水利工程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小浪底水库工程概况
小浪底水库工程概况小浪底水库工程位于三门峡水利枢纽下游130公里、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
坝址所在地南岸为孟津县小浪底村,北岸为济源市蓼坞村,是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
小浪底水库工程坝顶高程281m,正常高水位275m,库容126.5亿m3,淤沙库容75.5亿m3,调水调沙库容10.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m3,千年一遇设计洪水蓄洪量38.2亿m3,万年一遇校核洪水蓄洪量40.5亿m3。
死水位230m,汛期防洪限制水位254m,防凌限制水位266m。
防洪最大泄量17000亿m3/s,正常死水位泄量略大于8000m3/s。
小浪底水库正常蓄水位时淹没影响面积277.8km2,施工区占地23.33km2,共涉及河南、山西两省的济源、孟津、新安、渑池、陕县、平陆、夏县、垣曲8县(市)33个乡镇,动迁年移民20万人。
1991年9月,小浪底水库工程工程前期工程开工。
2009年4月,全部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
工程全部竣工后,水库面积达272.3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51亿千瓦时;每年可增加40亿立方米的供水量。
小浪底水库两岸分别为秦岭山系的崤山、韶山和邙山;中条山系、太行山系的王屋山。
它的建成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容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
它处在承上启下控制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控制黄河输沙量的100%,可滞拦泥沙78亿吨,相当于20年下游河床不淤积抬高。
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10月28日实现大河截流,1999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2001年12月31日全部竣工,总工期11年,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
小浪底水利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凸显。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其中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重点水利工程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我于2022年7月参加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实习。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实习地点: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实习时间:2022年7月1日至2022年7月31日三、实习内容1. 工程概况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是我国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工程主要由拦河大坝、溢洪道、泄洪洞、发电厂房等组成,总装机容量为1,82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100亿千瓦时。
2. 工程施工实习期间,我们参观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现场,了解了工程的施工过程。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础处理:为了确保大坝的稳定性,施工前对基础进行了处理,包括清除地基的松散土层、换填、固结等。
(2)混凝土浇筑:大坝主体采用混凝土重力坝,混凝土浇筑是工程的关键环节。
我们参观了混凝土拌合站、运输、浇筑等环节,了解了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3)金属结构安装:溢洪道、泄洪洞等金属结构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参观了金属结构的制作、运输、安装等过程,了解了金属结构的焊接、防腐等技术。
3. 工程管理实习期间,我们还了解了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管理体系。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质量控制:工程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从设计、施工到验收,严格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
(2)安全生产管理:工程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
(3)环境保护: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实习体会1. 提高了专业素养通过实习,我对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水利工程的基本原理、施工技术和管理方法,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增强了实践能力实习期间,我亲身参与了水利工程的施工和管理,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小浪底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引言小浪底水利枢纽是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的一座重要水利工程,隶属于黄河水利委员会管辖。
作为黄河流域的关键调水工程之一,小浪底水利枢纽在保证洛阳市灌溉用水和供水的同时,还承担着调节黄河水位、防洪抗旱和水资源利用等重要任务。
本文将对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设背景、主要功能和技术特点进行介绍。
1. 建设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洛阳市人口快速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凸显。
而黄河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和年际变化较大,为了满足洛阳市的用水需求,保障农田灌溉和生态用水,建设一座水利枢纽成为当地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主要功能2.1. 调节黄河水位小浪底水利枢纽作为一处巨大的水库,可以调节黄河的水位。
当黄河水位偏高时,小浪底水利枢纽可以通过启闭闸门控制水库的蓄水量,减少流入洛阳市区的洪水,从而保护市区的安全。
当黄河水位偏低时,可以通过向下游释放水来提升水位,确保水源供给。
2.2. 防洪抗旱小浪底水利枢纽在防洪抗旱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当黄河发生洪水时,枢纽可以通过控制水库的蓄水量,有效减少洪水的冲击力。
同时,枢纽还可以向下游供水,提高下游防洪能力。
而在旱情发生时,枢纽可以向上游释放水源,为上游地区提供灌溉和生活用水。
2.3. 水资源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不仅能够调节水位和防洪抗旱,还能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
枢纽通过灵活的调度,对水库的蓄水和排水进行有效管理,实现水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该枢纽还与下游的水厂相连接,通过输水管道将水源输送至洛阳市,满足城市和工业用水需求。
3. 技术特点3.1. 大坝设计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大坝采用了重力式混凝土坝的设计,这种设计能够更好地承受水压和洪水的冲击力。
采用混凝土材料能够提高大坝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枢纽的安全性。
此外,大坝的建设还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采用了生态护坡和植被覆盖等措施,减轻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
3.2. 涵闸设计小浪底水利枢纽配备了多部涵闸,通过控制闸门的开闭来实现水位调节和水流控制。
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概况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概况: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三门峡水利枢纽下游130公里、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
坝址所在地南岸为孟津县小浪底村,北岸为济源市蓼坞村,是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
小浪底水利枢纽坝顶高程281m,正常高水位275m,库容126.5亿m3,淤沙库容75.5亿m3,调水调沙库容10.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m3,千年一遇设计洪水蓄洪量38.2亿m3,万年一遇校核洪水蓄洪量40.5亿m3。
死水位230m,汛期防洪限制水位254m,防凌限制水位266m。
防洪最大泄量17000亿m3/s,正常死水位泄量略大于8000m3/s。
小浪底水库正常蓄水位时淹没影响面积277.8km2,施工区占地23.33km2,共涉及河南、山西两省的济源、孟津、新安、渑池、陕县、平陆、夏县、垣曲8县(市)33个乡镇,动迁年移民20万人。
[3]1991年9月,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程开工。
2009年4月,全部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
[4]工程全部竣工后,水库面积达272.3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51亿千瓦时;每年可增加40亿立方米的供水量。
小浪底水库两岸分别为秦岭山系的崤山、韶山和邙山;中条山系、太行山系的王屋山。
它的建成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容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
它处在承上启下控制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控制黄河输沙量的100%,可滞拦泥沙78亿吨,相当于20年下游河床不淤积抬高。
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10月28日实现大河截流,1999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2001年12月31日全部竣工,总工期11年,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浪底水利枢纽
工程概况: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三门峡水利枢纽下游130公里、河南省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黄河干流上,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
坝址所在地南岸为孟津县小浪底村,北岸为济源市蓼坞村,是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
小浪底水利枢纽坝顶高程281m,正常高水位275m,库容126.5亿m3,淤沙库容75.5亿m3,调水调沙库容10.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m3,千年一遇设计洪水蓄洪量38.2亿m3,万年一遇校核洪水蓄洪量40.5亿m3。
死水位230m,汛期防洪限制水位254m,防凌限制水位266m。
防洪最大泄量17000亿m3/s,正常死水位泄量略大于
8000m3/s。
小浪底水库正常蓄水位时淹没影响面积277.8km2,施工区占地23.33km2,共涉及河南、山西两省的济源、孟津、新安、渑池、陕县、平陆、夏县、垣曲8县(市)33个乡镇,动迁年移民20万人。
[3]1991年9月,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前期工程开工。
2009年4月,
全部工程通过竣工验收,是国家“八五”重点建设项目。
[4]
工程全部竣工后,水库面积达272.3平方公里,控制流域面积
69.42万平方公里;总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为51亿
千瓦时;每年可增加40亿立方米的供水量。
小浪底水库两岸分别为秦岭山系的崤山、韶山和邙山;中条山系、太行山系的王屋山。
它的建成将有效地控制黄河洪水,可使黄河下游花园口的防洪标准由六十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黄河下游凌汛的威胁,减缓下游河道的淤积,小浪底水库还可以利用其长期有效库容调节非汛期径流,增加水量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水、灌溉和发电。
它处在承上启下控制下游水沙的关键部位,控制黄河输沙量的100%,可滞拦泥沙78亿吨,相当于20年下游河床不淤积抬高。
1994年9月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10月28日实现大河截流,1999年底第一台机组发电,2001年12月31日全部竣工,总工期11年,坝址控制流域面积69.4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
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立方米。
工程以防洪、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蓄清排浑,除害兴利,综合利用。
小浪底工程由拦河大坝、泄洪建筑物和引水发电系统组成。
小浪底工程拦河大坝采用斜心墙堆石坝,设计最大坝高154米,坝顶长度为1667米,坝顶宽度15米,坝底最大宽度864米。
坝体
启、填筑量5l.85万立方米、基础混凝土防渗墙厚l.2米、深80米。
其填筑量和混凝土防渗墙均为国内之最。
坝顶高程281米,水库正常蓄水位275米,库水面积272平方公里,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
水库呈东西带状,长约130公里,上段较窄,下段较宽,平均宽度2公里,属峡谷河道型水库。
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327立方米/秒,输沙量16亿吨,该坝建成后可控制全河流域面积的92.3%。
泄洪建筑物包括10座进水塔、3条导流洞改造而成的孔板泄洪洞、3条排沙洞、3条明流泄洪洞、1条溢洪道、1条灌溉洞和3个两级出水消力塘。
由于受地形、地质条件的限制,所以均布置在左岸。
其特点为水工建筑物布置集中,形成蜂窝状断面,地质条件复杂,混凝土浇筑量占工程总量的90%,施工中大规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设备。
引水发电系统也布置在枢纽左岸。
包括6条发电引水洞、地下厂房、主变室、闸门室和3条尾水隧洞。
厂房内安装6台30万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180万千瓦,多年平均年发电量45.99亿千瓦.时/58.51亿千瓦.时(前10年/后10年)。
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建设采用国际招标,以意大利英波吉罗公司为责任方的黄河承包商中大坝标,以德国旭普林公司为任方的中德意联营体中进水口泄洪洞和溢洪道群标,以法国杜美兹公司为责任方的小浪底联营体中发电系统标。
1994年7月16日合同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
开发目标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和发电,蓄清排浑,除害兴利,综合利用。
小浪底水利枢纽战略地位重要,工程规模宏大,地质条件复杂,水沙条件特殊,运用要求严格,被中外水利专家称为世界上最复杂的水利工程之一。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