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中的重要技术创新

合集下载

小浪底工程设计创新与实践

小浪底工程设计创新与实践
A s a t ioa g i do rjc,w i i te e rjc f te h res a d eeo me to h l w b t c :X aln d r Hy r oet hc s h ky poet o h an s n dv lp n f te Ye o P h l
c n iin o e i n — a e r es n h n t a ih r lv l whc ma e tef a mi so e f te itr o o dt s f s dme t ld n i r i C ia o hg e e e, o v ih d i l l tn o h hsoy f s e
中 图 分 类 号 :V 8 .+ V2 T 8 21 T 2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0 1 2 (0 0)0 5 — 4 1 0 — 13 2 1 2 — 5 0
黄 河 小 浪 底 水 利 枢 纽 位 于 黄 河 干 流 中 游 最 后 一 个 峡 谷 出 口处 , 上


小 浪 底 工 程 的几 个 关
层 主 要 为 二 叠 系 上 统 和 三 叠 系 下 统
的 黏 土 岩 和 砂 岩 互 层 。坝 址 左 岸 山 体 沟 道 切 割 , 对 比 较 单 薄 : 河 谷 右 相 沿 岸 有 不 稳 定 倾 倒 变 形 体 和 规 模 巨 大
距 三 门峡 水 利 枢 纽 1 0k 3 m,下 距 郑
条 件 特 殊 , 用 要 求 严 格 , 计 施 工 难 度 大 , 多课 题 极 具 挑 战 性 。工 程 设 计 者 尊 重 科 学 , 胆 探 索 , 于 创 新 , 运 设 许 大 勇 取 得 了 一 大 批 具 有 开 创 意 义 的 重 要 技 术 成 果 。 小 浪 底 工 程 使 我 国 多 泥 沙 河 流 复 杂 条 件 下 的 大 型 水 利 水 电 工 程 规 划 、 计 和 施 工 技 术 水 平 跨 上 了一 个 新 台 阶 , 为 世 界 坝 工 建 设 史 上 的 一 个 里 程 碑 。 设 成

【DOC】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中的重要技术创新解读

【DOC】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中的重要技术创新解读

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中的重要技术创新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其战略地位重要,工程规模宏大,地质条件复杂,水沙条件特殊,运用要求严格,施工强度高,质量要求严,施工技术复杂,组织管理难度大,是中外专家公认的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水利工程之一。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支持和广大水利同行的帮助下,我们坚持以工程建设为中心,以"建设一流工程,总结一流经验,培养一流人才"为总体目标,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在建设管理模式上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以合同为依据,充分调动设计、监理和承包商(包括外国承包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妥善处理进度、质量和投资三者关系;建立健全技术、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技术、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了以项目业主总工程师为中心的技术管理体系——即项目业主总工程师代表业主进行工程技术问题决策,对水利部和国家负责,小浪底咨询公司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和投资进行全面控制,并向业主负责,黄委会设计院承担工程设计责任并向业主负责,承包商落实施工技术措施并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建立了由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技术委员会,聘请了加拿大CIPM公司国际咨询专家组和世界银行大坝安全特别咨询专家组,与参建各方的技术机构相结合,形成了完善、高效、权威的小浪底工程建设技术保障体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管理,尊重科学,积极引进,大胆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和先进配套的大型施工设备,成功地解决了工程建设中一系列高难度课题,取得了一批重要技术成果创造了多项优质高产新记录。

一、高土石坝联合机械化作业高强度施工小浪底大坝为壤土斜心墙堆石坝,设计坝高154m,右岸深槽实际施工最大坝高达160m,坝顶长度1667m,总填筑量5185万m3,填筑量位居全国同类坝型第一位,在世界上也名列前矛。

坝体由防渗土料、反滤料、过渡料、堆石、护坡、压戗等多达十七种材料组成,每种材料按合同技术规范规定,都有严格的材质、级配、含水量、干密度、压实度等要求,结构复杂,质量要求高。

水利工程施工成就案例

水利工程施工成就案例

水利工程施工成就案例——以小浪底水库为例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成就举世瞩目,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案例之一便是小浪底水库。

小浪底水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被誉为“亚洲第一库”。

它以其巨大的综合效益,成为了水利工程施工成就的典范。

一、工程背景小浪底水库工程以防洪、发电、灌溉、供水为主,兼顾旅游、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

工程的建设背景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黄河流域的洪水威胁,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发生大洪水,给沿线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损失;二是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严重影响着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

二、工程概况小浪底水库工程于1994年开工,2001年建成投运。

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设计洪水位273米,校核洪水位275米。

水库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坝长1667米,坝高160米。

工程还包括一座装机容量180万千瓦的水电站、一组排沙建筑物和灌溉渠道等。

三、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小浪底水库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

首先,在大坝施工中,采用了滑模、串筒、翻板等多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其次,在水库排水、排沙系统中,发明了多项专利技术,实现了高效、安全的排沙目标。

此外,在工程建设中,还广泛应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化监测等先进技术,确保了工程质量。

四、工程效益小浪底水库工程投运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综合效益。

首先,防洪效益显著。

水库建成以来,成功抵御了多次洪水威胁,保护了沿线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其次,发电效益显著。

水库水电站累计发电量超过300亿千瓦时,为沿线地区提供了清洁、廉价的电力资源。

再次,灌溉效益显著。

水库可以向黄河流域调入大量水资源,缓解沿线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农业产值。

此外,水库还具备旅游、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功能,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五、结论小浪底水库工程是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成就的典范,它以卓越的工程质量、显著的效益和先进的技术创新,为世界水利工程树立了标杆。

渗漏探测技术在小浪底工程中的应用

渗漏探测技术在小浪底工程中的应用
泥沙 形成 天然铺 盖 对 防渗 的 有利作 用 ,参 照 国 内外 工 程
较快 的一 种方法 。温度 示踪 主要 是利用测量 渗漏水对 温度 的影 响 , 到监 测渗漏 的 目的。 来达 环境 同位素示踪是 利用水 中的稳定 同位 素氘 和氧 1, 8 以及 放射性 同位素氚 对现 代环 境水起着标记 作用 的原 理 ,作为 环境示踪剂来 研究水 库 的
【 关键词】 渗漏探 测技 术 瞬变 电磁 法 同位素综合示踪法 连通试验
小浪底工程
l 引 言 小 浪 底 水 利 枢 纽 工 程 位 于 河 南 省 洛 阳 市 以 北 4k 0m 的黄 河 干流 最后 一个 峡 谷 的出 口处 ,上 距 三 门峡水 利 枢 纽 10 m, 距 郑 州 花 园 口 18 m, 3k 下 2 k 大坝 为 壤 土斜 心 墙 堆
灌浆孔 ,并将 3 号和 4 号灌浆 洞 的帷幕 高程 由 10 加深 3m 到 8m; 右岸 F断层 带用 复合 灌浆 封堵 等 。灌 浆帷 幕补 0 对 强措施实施完 成后 , 右岸 1 号排水 洞渗水量 降幅 明显 ; 在库
水位低于 2 5 时 ,左岸 地下厂 房上 游边墙 和顶 拱 的渗水 3m 量显著减少 。
作 效率 高 、 向分辨率 高 、 地形影 响小 等优点 。 纵 受
22 温度 电导示踪 .
水 的温度是水库 渗漏一种极 好 的示 踪 ,水库 中水 的温 度一般 呈层状分 布。 无论夏季 与冬季库底 部始终 为低 温水 。 另一 方面 , 中心 的温 度很 高 , 地球 一般 每深入 地层 10 0m温
度 增加 3C。在夏季 ,如果 在坝 区渗漏 水水位超过 25 02 3 m后 , 随着库水 位 的上 升 , 发现 右岸 2 、0 排水 洞渗水量 明显增 大 。为查找 左岸 山体 号 3号 渗漏途径 , 有针对 性地采取 防渗处理措 施 , 设管 理单 以便 建 位组织专业机 构采用瞬 变电磁法及 同位素综合示 踪技 术探

小浪底大坝工程施工

小浪底大坝工程施工

小浪底大坝是我国黄河流域的一项重要水利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和济源县之间。

该工程以防洪、发电、灌溉、供水等多种功能为主,是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典范之一。

小浪底大坝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树立了榜样,下面将从工程施工的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施工条件小浪底大坝工程地处黄河中游秦晋峡谷的最后一段出口处,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场地狭窄,这对工程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首先,大坝坝基沿坝轴线约有420m坐落在砂卵石覆盖层上,覆盖层一般深30~40m,最深达70余米。

在覆盖层中夹有连续的、厚度约20m的粉细砂层及粉细砂透晶体。

其次,坝基岩石为砂岩和黏土岩互层,分布有大小10多条顺河向断层。

这些地质条件给大坝工程施工带来了严重的影响,需要采取特殊措施进行处理。

二、工程施工新技术为了应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小浪底大坝工程施工中大量采用了新技术、新方法。

在防渗措施的选择上,大坝设计者充分考虑了利用黄河多泥沙特点的设计思想。

大坝的斜心墙与混凝土防渗墙作为坝基防渗的第一道防线,上游围堰下游坡设置的上爬式内铺盖与坝前淤积形成的天然铺盖相连,作为坝基防渗的第二道防线。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了的反滤设计是保证防渗安全和有效的关键。

此外,大坝防渗墙工程施工中大量采用了新技术、新方法,设计和施工均代表了当代碾压土石坝的发展水平。

三、施工组织与管理小浪底大坝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科学合理,确保了工程进度和质量。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确保了大坝工程的质量。

同时,施工方还采用了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使得工程进度得到了保障。

四、工程效益小浪底大坝工程的顺利完工,为我国黄河流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大坝的正常运行,有效提高了黄河中游的防洪能力,减少了泥沙下泄,保护了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

同时,大坝的发电、灌溉、供水等功能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小浪底水利枢纽基础处理工程中的创优技术

小浪底水利枢纽基础处理工程中的创优技术

压力用大气压 ( a MP )表 示 。GI N法 就是 根据 选 定 的灌 浆强度值控 制 灌浆 过 程 ,控 制 的 目标 是 使 p V= G N一 I
常数 。
G 灌浆法 的优点是 : N I ()使用单~配合 比的 中等稠度 的稳定浆液 ,在流速 1 较低的情况下 ,水 泥颗粒 沉 淀少 ,可 防止 过早 地阻 塞裂 隙通道 ;浆液具有 良好 的稳定 性 ,析水 少 ,浆体 固结 后 ,
见 表 1 。
表 1
粉 煤灰混凝 土的物理 力学指标
MP a
指标 7天强 度 R 1 7 4天强 度 R 2 天 强度 R 8 6 天 强度 R o 9 天 强度 R9 30天强 度 R3 9 弹性模 量 E o 9 ¨ 8 z O 6 0 o 6 6 O天 o g O天抗 渗等 级 ¥ 0 9
性能达到国外 同类 产 品的水平 ,而每 只灌浆 塞价 格仅 为 几百元 至 3 0 0 0元 ,远低于进 口产品 。这项技 术至今 已推
广 到 全 国许 多 工 程 中 。
余 留空间小 ,结石 紧密 、与岩 石的 黏结力 强 ;浆 体 中水
5 智 能 灌 浆 记 录 仪
2 世纪 7 O O年代 ,发达 国家 即已开始使用 灌浆 自动记 录仪 ,中国水 电基 础局是 国 内最 早研 制 和采用 灌浆 记 录
(/ L m)表 示 ,也 可 以用 注 入 干 料 量 ( g m) 表 示 ,灌 浆 k/
4 各 种 液 气 压 高 压 灌 浆 塞
小浪底大坝 帷幕灌 浆采 用 国际招 标方式 ,最大 灌浆
压力 3 5 a . MP ,防渗标准 5 u L 。招标文件要 求采用 分段 阻
塞灌浆法 ,进 口一套胶 囊式灌 浆塞需要 人 民币 1 0 00 0元 以上 。为 了适应 标书 的要 求和节 省外 汇 降低成 本 ,中国

小浪底工程施工导流工程

小浪底工程施工导流工程

高档4H
1、在高档2H的基础上,接合套后移和链轮啮合。 2、此时分动器的前后输出轴均输出动力。 3、汽车以高档四轮行驶。
低档4L
1、接合套继续和链轮啮合。 2、换挡齿套后移和行星架短齿啮合,在行星齿轮的增扭减速作用,输出轴以低速度转动。传动比2.71:1 3、汽车以较慢速度四轮驱动。
231分动器两轮驱动
231分动器四高档轮驱动
231分动器四轮低档驱动
231型分动器工作情况
空档:此时,后输出轴的齿套和输入轴齿轮,以及行星齿轮架的短此均不接触,输出轴不动。汽车 不行驶。
高档2H
1、换档齿套前移,和输入轴齿轮内齿圈啮合,动力直接传给输出轴。 2、传动比为1:1 3、接合齿套和和两轮脱离啮合。 4、汽车以两后轮驱动。即挂上高速档。
复习提问(10´)
请回答:下面的机构叫什麽名称。
讲授内容(70´)
分动器是传动系重要装置
特殊的道路,特殊的地形,特殊的行驶需要,要求汽车把动力分配使 用好。在传动系设置分动器,把变速箱传来的动力分配给前后轮。
随着汽车的发展,许多高性能的汽车都采用四轮驱动。汽车的分动器 类型很多。
分动器的类型
直接式分动器工作情况
直接连接式分动器
1、用于前驱动汽车。 2、用爪式离合器完成分离和结合。 3、结合时就是四轮驱动。 4、分开时就是前轮驱动。 5、用于短时间的四轮驱动。
液压多片离合器式分动器
多片离合器式分动器(工作状况
多片离合器式分动器
液压多片离合器分动器
1、应用于前驱动汽车。发动机也能传力给后轮。 2、在变速器后面有一组多片离合器。当液压多片离合器结合在一起时,动 力同时传给后轮。 3、也可以独立后轮驱动。 4、是常时的四轮驱动。

小浪底枢纽工程解读

小浪底枢纽工程解读

小浪底枢纽工程解读介绍小浪底枢纽工程位于中国的长江中游,是一个重要的水利工程。

工程设计的初衷是为了解决长江流域上游的水能矛盾问题,同时增加电力供给量、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本文将介绍小浪底枢纽工程的背景、建设过程、工程特点以及对当地经济、环境产生的影响。

背景中国的长江流域是一个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资源贫瘠的地区。

在这个地区,水能资源是非常珍贵的资源,但是长江中游地区的水电资源发展相对滞后,这导致了长江流域上游的部分地区经常面临用电紧张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结合当地的地形、自然条件和水资源情况,决定在小浪底地区兴建一座大型的水利枢纽工程,以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

建设过程小浪底枢纽工程从1986年开始设计,经过多年的规划和调查,工程于1994年全面实施。

在建设过程中,设计与施工团队遇到了许多困难,如地质条件复杂、涵洞施工难度大、环保问题等等。

但是,他们通过科学的规划、制定严格的施工计划、加强质量监督等措施,最终圆满完成了这项艰巨的工程。

在建设过程中,小浪底枢纽工程采用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在水电站装置上采用了具有国际水平的水轮发电机组,使用了大型钢闸门和世界最大的钢丝绳吊装设备等。

同时,在涵洞建设中,采用了先进的盾构机施工技术,使施工效率大大提高。

工程特点小浪底枢纽工程包含了水电站、矿用复合泵站、导流隧洞、导流闸、涵洞等多个建筑物和设施。

它的体系非常庞大,包含了许多工程领域的先进技术。

其主要特点如下:•规模宏大:小浪底枢纽工程是中国南方当前建设的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总投资高达154.2亿元人民币;•水电联产:小浪底枢纽工程既是一座大型的水电站,同时也是一座高效的矿用复合泵站,将水能转换为电能和机械能,以满足当地的电力需求和工业化发展需求;•实现绿色发展: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始终重视环保问题,每一步都切实保护环境,让安全、环保与人民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对当地经济、环境的影响小浪底枢纽工程的建设,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也为当地的环境保护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水利工程中的创新科技与发展趋势

水利工程中的创新科技与发展趋势

水利工程中的创新科技与发展趋势深入探究水利工程中的创新科技与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水利工程也逐渐成为各国工业和民生建设的重要部分,而且也在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之中。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深入探究水利工程中的创新科技与发展趋势。

一、水利工程中的创新科技作为一个老牌工程领域,水利工程中的创新科技一直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下面我们就来简单介绍一下目前在水利工程领域中最为热门的创新科技:1、高效水电站技术在水利工程中,水电站技术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随着技术的发展,高效水电站技术已经成为目前开发水电站的主流趋势。

高效水电站技术采用了先进的液压机组和数字化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提升发电效率,并且减少人工干预的影响,使整个水电站的发电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水利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水利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指通过计算机、微处理器以及传感器等现代高科技手段来控制水利工程设备和水流的流动状态。

通过这样一种技术手段,可以实现水利工程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提高了水利工程设备的工作效率和减少了安全隐患。

目前,自动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水利工程中,提高了工程效率和工作质量。

3、新能源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在新能源方面,风能和太阳能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

通过一些新能源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实现水泵的无耗电运行、抽水机组的变频调速以及照明灯具的无线控制等。

同时,利用新能源技术可以给水利工程带来更多的收益,且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太大的影响。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技术将会在未来的水利工程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水利工程中的发展趋势1、智能化技术将渗透到水利工程中当下,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中的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的提升和升级。

未来,智能化技术将更快地渗透到水利工程中,使所有设施和工艺都能够更加安全高效地运作。

预测遇到特殊情况时,它们也能够迅速采取措施应对,从而避免可能造成的损失。

小浪底大坝的设计特点及施工新技术

小浪底大坝的设计特点及施工新技术

小浪底大坝的设计特点及施工新技术小浪底大坝防渗措施的选择是大坝设计的核心,反滤设计是保证防渗安全和有效的关键。

大坝的斜心墙与混凝土防渗墙作为坝基防渗的第一道防线,上游围堰下游坡设置的上爬式内铺盖与坝前淤积形成的天然铺盖相连,作为坝基防渗的第二道防线,充分体现了利用黄河多泥沙特点的设计思想。

大坝防渗墙工程施工中大量采用新技术、新方法,设计和施工均代表了当代碾压土石坝的发展水平。

作为小浪底水利枢纽挡水建筑物的斜心墙堆石坝已于1999年10月正式投入运用,现最高蓄水位接近210m,蓄水约18亿m3。

预计将于今年8月底完工,比合同工期提前约10个月。

小浪底大坝为坐落在深覆盖层上的壤土斜心墙堆石坝,设计坝高154m,实际坝高160m,坝顶长1667m,总填筑方量5185万m3,就其体积来说堪称中国第一大坝,也是目前国内最高的壤土心墙堆石坝。

一、大坝的设计条件1.大坝坝基沿坝轴线约有420m坐落在砂卵石覆盖层上,覆盖层一般深30~40m,最深达70余米。

在覆盖层中夹有连续的、厚度约20m的粉细砂层及粉细砂透晶体。

2.坝基岩石为砂岩和黏土岩互层,分布有大小10多条顺河向断层,其中断距约200m 的F1断层将河床基岩分为二叠纪(南侧)和三叠纪(北侧)两个不同的地质年代。

岩层呈缓倾角6°~16°倾向北东,也即倾向下游和倾向北岸。

在岩层中含有磨擦系数值仅为0.2~0.28、C值为0.005MPa的泥化夹层。

3.在坝轴线附近的河床深槽右侧有一个高约45m的基岩陡坎.平均坡度为1:0.3;在靠近左岸防渗帷幕线附近是较疏松的坡积和洪积覆盖层,下伏有呈反坡状被称为“老虎嘴”的岩石陡坎。

4.右坝肩东坡滑坡体体积约90万m3,需要挖除或处理;大坝轴线上游2~3km有体积分别为1100万m3和410万m3的两个大滑坡体;左岸山体为相对单薄的分水岭。

5.根据我国有关规范要求.大坝按8度地震烈度设防;按世行专家建议,应校核震中距lOkm发生6.25级水库诱发地震时大坝的动力稳定。

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中的重要技术创新解读

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中的重要技术创新解读

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中的重要技术创新(1)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其战略地位重,工程规模宏大,地质条件复杂,水沙条件特殊,运用求严格,施工强度高,质量求严,施工技术复杂,组织管理难度大,是中外专家公认的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水利工程之一。

关键词:小浪底建设技术创新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支持和广大水利同行的帮助下,我们坚持以工程建设为中心,以"建设一流工程,总结一流经验,培养一流人才"为总体目标,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在建设管理模式上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以合同为依据,充分调动设计、监理和承包商(包括外国承包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妥善处理进度、质量和投资三者关系;建立健全技术、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技术、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了以项目业主总工程师为中心的技术管理体系——即项目业主总工程师代表业主进行工程技术问题决策,对水利部和国家负责,小浪底咨询公司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和投资进行全面控制,并向业主负责,黄委会设计院承担工程设计责任并向业主负责,承包商落实施工技术措施并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建立了由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技术委员会,聘请了加拿大CIPM公司国际咨询专家组和世界银行大坝安全特别咨询专家组,与参建各方的技术机构相结合,形成了完善、高效、权威的小浪底工程建设技术保障体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管理,尊重科学,积极引进,大胆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和先进配套的大型施工设备,成功地解决了工程建设中一系列高难度课题,取得了一批重技术成果创造了多项优质高产新记录。

一、高土石坝联合机械化作业高强度施工小浪底大坝为壤土斜心墙堆石坝,设计坝高154m,右岸深槽实际施工最大坝高达160m,坝顶长度1667m,总填筑量5185万m3,填筑量位居全国同类坝型第一位,在世界上也名列前矛。

坝体由防渗土料、反滤料、过渡料、堆石、护坡、压戗等多达十七种材料组成,每种材料按合同技术规范规定,都有严格的材质、级配、含水量、干密度、压实度等求,结构复杂,质量求高。

潜孔锤跟管钻进技术在小浪底水利观测孔工程的应用

潜孔锤跟管钻进技术在小浪底水利观测孔工程的应用

潜孔锤[1~7]偏心跟管钻进是一种既发挥潜孔锤碎岩效率高的优点,又设法克服其护壁性能差的一种施工工艺。

主要是为了解决坚硬、破碎、松散地层或卵砾石层的护壁难而采取的方法,属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钻进方法,对卵砾石或小碎块石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8~12]。

我们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观测孔工程中,采用气动潜孔锤跟管钻进结合双动力头钻机成功地解决了渣石层厚度达50m的深厚覆盖层成孔难的问题,并且保证了孔斜率1‰的垂直精度,总进尺500m,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地层情况小浪底水利枢纽大坝为粘土心墙堆石坝,上部全是由大小不一的渣石堆积而成,主要为二叠系上统和三叠系下统钙、硅质胶结的紫红色、灰白色中粒砂岩、细砂岩,部分夹有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块径一般为0.1~3m不等,渣石层的厚度20~50m,中间空洞较多。

2钻探设备和机具潜孔锤偏心跟管钻进的机械钻速很高,但加接钻杆费工费时,加接套管更是如此。

为了减少加接钻杆和套管的时间,本次施工选用了吉林大学研制的长行程双动力头钻机。

根据钻进的深度及所使用的潜孔锤(WC100型),本次选用XF-100型空压机,风量12m3/ min,风压0.7MPa。

由于双动力头钻机要求加接钻杆和套管同步进行,因此除第一根套管应根据钻具长度具体确定外,其余均加工成与钻杆相同的长度。

根据套管的规格,选用准73mm钻杆。

套管跟进时所受到前动力头扭转力与单动力头钻机的振动力是不同的,需要高强度的套管。

为了增加套管的耐磨性,本次选用特殊加工的DZ50套管。

3偏心钻具的特点钻具由气动潜孔锤、偏心钻头、套管和套管靴组成。

钻进时偏心钻头在套管靴前钻出潜孔锤跟管钻进技术在小浪底水利观测孔工程的应用郑玉辉(四川方圆地基基础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610066)摘要: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观测孔工程中,采用气动潜孔锤跟管钻进结合双动力头钻机成功地解决了普通气动潜孔锤及常规钻进工艺在厚度达50m渣石层成孔难的问题。

严格管理技术创新 铸就千年治黄丰碑——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质量纪实

严格管理技术创新 铸就千年治黄丰碑——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质量纪实
由防渗土料 、 反滤料、 渡料 、 过 堆石 、 护坡、 压戗 等多达 1 7种材料组成 , 每种材料都 有严格的材质 、 配、 水 级 含
量 、 密 度 、 实度 等 要 求 , 构 复 杂 , 量 要 求 高 ( 干 压 结 质 见
图 7 图 8) 、 。
水库调水调沙及进 口防淤堵 的要 求,最终形成 了小浪 底水利枢纽进水 口集 中, 出水 口集 中, 泄洪 、 排沙 、 引水 发 电等洞室群集 中布置 的独特枢纽布置型式 ;加之交 通洞 、 排水洞 、 灌浆洞、 施工洞、 吊物井 、 通风井、 电缆井 等 , 大约lm2 在 k 的左 岸单薄 山体 内, 就形成 了在 不同 高程 布置 、平面 上纵横 交错的大小 10多条隧 洞、 0 斜
由于 小浪底 水利 枢纽 工程 采 用土 石
坝 挡 水 , 只 有 采 用 以隧 洞 为 主 的 泄 流 方 故
式。同时装机 6 0 MW 的电站 , 用典 ×3 0 采 型的岸边 引水式三洞室布置地下厂房方案
( 图 9 。 又 考 虑 到 地质 地 形 条 件 限 制和 见 )
图7 大 坝 填 筑

2 一 3
图堕 neg elEnl u cn i l xe gl p 堡t e ee I 曼l r 1
井、 竖井 等组成 的密集 洞室群 , 实属水 电 工程 中所罕见( 图 l 】 见 。部 分洞室 间距 o
达 不 到 规 范 的 要 求 ,如 发 电 引 水 洞 和 泄
小 浪 底 水 利 枢 纽 工 程 位 于 河 南 省洛 阳市 以北 4 k 的 黄河 干流 最 后 0m

个峡 谷 的 出 口处 , 距 三 门峡 水 利 上
枢 纽 10m ,下 距 花 园 口 18 m; 3k 2 k 大

小浪底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引言小浪底水利枢纽是位于中国河南省洛阳市的一座重要水利工程,隶属于黄河水利委员会管辖。

作为黄河流域的关键调水工程之一,小浪底水利枢纽在保证洛阳市灌溉用水和供水的同时,还承担着调节黄河水位、防洪抗旱和水资源利用等重要任务。

本文将对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建设背景、主要功能和技术特点进行介绍。

1. 建设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洛阳市人口快速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日益凸显。

而黄河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和年际变化较大,为了满足洛阳市的用水需求,保障农田灌溉和生态用水,建设一座水利枢纽成为当地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主要功能2.1. 调节黄河水位小浪底水利枢纽作为一处巨大的水库,可以调节黄河的水位。

当黄河水位偏高时,小浪底水利枢纽可以通过启闭闸门控制水库的蓄水量,减少流入洛阳市区的洪水,从而保护市区的安全。

当黄河水位偏低时,可以通过向下游释放水来提升水位,确保水源供给。

2.2. 防洪抗旱小浪底水利枢纽在防洪抗旱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当黄河发生洪水时,枢纽可以通过控制水库的蓄水量,有效减少洪水的冲击力。

同时,枢纽还可以向下游供水,提高下游防洪能力。

而在旱情发生时,枢纽可以向上游释放水源,为上游地区提供灌溉和生活用水。

2.3. 水资源利用小浪底水利枢纽不仅能够调节水位和防洪抗旱,还能合理利用黄河水资源。

枢纽通过灵活的调度,对水库的蓄水和排水进行有效管理,实现水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该枢纽还与下游的水厂相连接,通过输水管道将水源输送至洛阳市,满足城市和工业用水需求。

3. 技术特点3.1. 大坝设计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大坝采用了重力式混凝土坝的设计,这种设计能够更好地承受水压和洪水的冲击力。

采用混凝土材料能够提高大坝的强度和稳定性,确保枢纽的安全性。

此外,大坝的建设还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采用了生态护坡和植被覆盖等措施,减轻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

3.2. 涵闸设计小浪底水利枢纽配备了多部涵闸,通过控制闸门的开闭来实现水位调节和水流控制。

小浪底调水调沙原理

小浪底调水调沙原理

小浪底调水调沙原理
小浪底是长江下游的一个重要水利枢纽工程,其调水调沙功能在长江流域水资
源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浪底调水调沙原理是指通过水利工程手段,调节长江水流的水量和泥沙含量,以实现防洪、供水、航道维护等多种功能的目的。

首先,小浪底调水调沙的原理基于长江水文特点和水资源管理需求。

长江是我
国第一大河,水情复杂多变,流域面积广阔,季节性洪水和枯水交替明显。

因此,通过小浪底水利工程,可以对长江水流进行调控,保障下游地区的防洪安全和供水需求。

其次,小浪底调水调沙的原理还涉及长江泥沙含量的调节。

长江是世界上泥沙
输送量最大的河流之一,泥沙含量对航道维护、水土保持等方面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小浪底水利工程,可以对长江泥沙进行拦截和调整,保障下游航道的通畅和河床的稳定。

此外,小浪底调水调沙的原理还包括对长江水质的改善。

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
的农业生产区和工业基地,水质保护和改善对于保障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至关重要。

通过小浪底水利工程,可以对长江水质进行监测和调节,保障水源的安全和清洁。

总的来说,小浪底调水调沙原理是以满足长江流域防洪、供水、航道维护等多
种需求为目标,通过水利工程手段对长江水流、泥沙和水质进行调控和管理,实现对长江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

这一原理的实施,对于长江流域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其他流域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和经验。

小浪底工程(一)(图)解读

小浪底工程(一)(图)解读

小浪底工程(一)(图)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采用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在当今复杂的地层上建筑起了“最具挑战性”的雄伟工程,小浪底创下了一项世界之最和中国第一。

—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迷宫’。

小浪底洞群进水口,在一块长270m、最高120m的人造绝壁上,开糟凿了最大开挖直径达19.8m,有19个洞口的16条大直径的隧洞。

在左岸约1km2的单薄山体中,一共开凿了100多个地下洞室,整个山体几乎被掏空,构筑起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迷宫”。

—世界上最雄伟的进水塔群。

进水口10座进水塔连成一座宽276.4m,高113m,最大长度70m的钢筋混凝土塔群,混凝土浇筑量达80多万m3。

其工程规模,结构复杂和施工难度堪称世界之最。

—3条世界最大的孔板隧洞。

依照设计,在完成导流任务后的3条直径为14.5m的导流洞中,增设内径为10m和10.5m的环形突坎—孔板,使高速水流通过孔板环的一缩一扩,在洞中消减大量能量,从而降低流速,减少水流对建筑物的冲蚀和破坏。

每条导流洞增设3级孔板,改建成永久泄洪洞,是世界上最大的孔板消能泄洪洞。

—世界最大的消力池。

泄洪系统出口的3个一级消力池总长210m、宽356m、深28m。

由9条隧洞和1条溢洪道下泄的高速水流在其中进行两级消能,是世界上最大、最集中的消力池。

—3条直径为6.5m的排沙洞,采用双圈环绕坎黏接预应力混凝土衬砌技术,建筑出世界最大的排沙洞,同时填补了国内空白。

国内最大的地下厂房施工夜景
钢索架起的工业城堡国内最大的岩壁吊梁
世界上最大的地下“迷宫”。

水利工程中的技术创新与突破

水利工程中的技术创新与突破

纳米材料:高强度、耐腐蚀、耐磨损 生物材料:可降解、环保、可再生 智能材料:自修复、自适应、可感知
高效施工设备
挖掘机:高效挖掘,提高施工效率 推土机:快速平整土地,减少人力成本 混凝土搅拌机:自动搅拌,保证混凝土质量 吊车:快速吊装,减少施工时间
智能化监控系统
实时监测:对水利工程进行24小 时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延长使用寿命: 提高工程质量和 耐久性,减少维 修费用
改善生态环境
减少水土流失: 通过水利工程, 可以减少水土流 失,保护生态环 境。
改善水质:水利 工程可以改善水 质,提高水资源 的利用价值。
保护生物多样性: 水利工程可以保 护生物多样性, 维护生态平衡。
减缓气候变化: 水利工程可以减 缓气候变化,降 低自然灾害的发 生率。
量和效率
智能化管理: 利用现代信息 技术,实现水 利工程的智能 化管理和监控, 提高水利工程 的运行效率和
安全性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智能维护:利用AI 技术进行水利工程 设备的智能维护, 降低维护成本,提 高设备运行寿命
新型储能技术在水力发电中的应用
概述:新型储能技术在水力发电中的应用前景 技术原理:新型储能技术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应用案例:国内外新型储能技术在水力发电中的应用实例 挑战与展望:新型储能技术在水力发电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展望
添加标题
生态水处理技术:利用生物净化 原理,改善水质
生态监测技术:实时监测水利工 程的生态环境状况,及时发现问 题并采取措施
3
水利工程中的技术突破
高效能水泵
水泵类型:离心 泵、轴流泵、混 流泵等
技术突破:提高 水泵效率,降低 能耗
应用领域:农田 灌溉、城市供水 、工业用水等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施工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施工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与济源市之间,是黄河治理开发的关键控制性工程。

该工程规模宏大,工期紧迫,地质条件复杂,运用要求严格,施工难度极大。

然而,施工人员凭借智慧和勇气,积极引进、应用、创造了新的设计、施工技术,成功完成了这一工程的建设,创造了多项世界纪录。

首先,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成功地解决了一系列工程地质难题。

坝址所在地存在着工程泥沙问题,以及坝址软弱泥化夹层、左岸单薄分水岭、顺河大断裂、右岸倾倒变形体等工程地质难题。

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施工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地质勘探和研究工作,采用了新的地质勘探技术和施工方法,确保了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其次,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施工中创造了许多世界纪录。

在不足1平方千米的单面山体内,施工人员上下左右、纵横交错地开挖出了108个洞室,构建了当时世界上地下洞群最密集的水利工程。

这一壮举不仅展示了施工人员的精湛技艺,也创造了世界水利工程建设的奇迹。

此外,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还注重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施工人员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如土地复垦、水质保护、植被恢复等,努力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成功,为我国黄河治理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工程的建设不仅提高了黄河的防洪、防凌、减淤能力,还兼顾了供水、灌溉、发电等功能。

通过调控水库泄水,成功地将淤积在黄河河道和水库中的泥沙随河水一起,适时送入大海,减少了库区和河床的淤积,保护了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

总之,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面临着许多技术和管理难题。

然而,通过施工人员的艰苦努力和创新精神,成功完成了这一工程建设,为我国黄河治理开发树立了典范。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施工成功,不仅提高了黄河的防洪、防凌、减淤能力,还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施工(3篇)

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施工(3篇)

第1篇一、工程概况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主要任务是将黄河水引入伊洛河流域,改善沿线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提高农业灌溉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工程主要包括渠道、隧洞、桥梁、渡槽等建筑物,总长260公里,涉及12条干渠、30条支渠、1条城镇供水管线和田间配套工程等项目。

二、施工难点及对策1. 地质条件复杂: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地处沟壑纵横的邙岭脚下,地质结构复杂,隧洞、渠道等建筑物施工难度较大。

为应对这一难点,施工单位采用先进的地质勘察技术和施工工艺,如地质雷达、钻探、爆破等,确保工程安全、顺利进行。

2. 施工环境复杂: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穿越多个村庄、工厂、公路等,施工环境复杂。

为保障周边环境不受影响,施工单位严格执行环保措施,采取封闭式施工、降噪、防尘等措施,确保施工环境整洁、安全。

3. 施工技术要求高: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涉及大直径、长距离定向钻穿越、盾构施工等技术,对施工技术要求较高。

为攻克这一难点,施工单位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技术攻关,确保施工质量。

三、施工亮点1. 技术创新: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如大直径、长距离定向钻穿越、盾构施工等,刷新了省水利工程中大管径超长距离同步吊装、一次拖拉定向钻穿越的技术高度。

2. 安全生产: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安全。

3. 环保施工: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环保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实现绿色施工。

四、工程效益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小浪底水利枢纽综合效益,提高洛阳、巩义等地供水保障能力,发展有效灌溉面积53.68万亩,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利于减少沿线地下水开采,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增强区域高质量发展水安全保障能力。

总之,小浪底南岸灌区工程施工过程中,参建单位和广大建设者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成效。

小浪底工程

小浪底工程

小浪底工程一、项目背景小浪底工程,又称三峡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著名的水利枢纽工程之一,位于长江三峡库区下游的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

该工程于1993年开始建设,于2003年正式投入使用。

小浪底工程的建设有效解决了三峡库区下游地区的洪水灾害和航运问题,对于提高长江河谷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设计小浪底工程位于长江中游的重要航道上,主要由坝体、泄洪闸、船闸、发电站和航道等部分组成。

坝体是整个工程的核心部分,主要用于防洪和调节水位。

泄洪闸是用于调节库区水位,防止水库溢洪的重要设施。

船闸则是为了方便船舶过闸而建设的,在船舶运输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发电站则是小浪底工程的重要功能之一,用于利用水力发电资源,提供清洁能源。

航道则是工程中用以保证航运畅通的重要部分,主要用于船舶通行。

三、工程效益小浪底工程的建设对于当地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小浪底工程解决了三峡库区下游的洪水灾害问题,保护了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

其次,工程建设使得长江航运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加快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外,小浪底工程的发电站以其巨大的发电能力为当地提供了充足的电力资源,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环保措施在小浪底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在坝体建设过程中,采用了生态混凝土和生态绿化等措施,减少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发电站运行过程中,采用了水轮发电技术,减少了对大气的污染。

此外,在工程的设计中,还特别注意了对当地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的保护,确保了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

五、项目展望小浪底工程的建设不仅满足了当前的需求,还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资源的需求将日益增长,小浪底工程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在未来,工程建设方将进一步加大对环保和生态建设的投入,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

同时,工程建设方还将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率,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中的重要技术创新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中的重要技术创新曹征齐孙国纬(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河南济源 454681)[关键词]小浪底水利枢纽;技术成果;高土石坝;防渗墙;GIN灌浆;洞室群;孔板消能;预应力[摘要]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战略地位重要,枢纽布置独特,地质条件复杂,水沙条件特殊,运行要求严格,工程规模巨大,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

参建单位的中外建设者以工程建设为中心,以合同为依据,落实技术管理负责制,健全技术保障体系,尊重科学,勇于创新,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和先进配套的大型施工设备,克服了工程建设中各种技术难题,取得了一批重要技术成果,创造了多项优质高产新记录。

曹征齐(1943−),江苏阜宁人,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孙国纬(1942−),湖南沅陵人,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从事技术管理工作。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控制工程,其战略地位重要,工程规模宏大,地质条件复杂,水沙条件特殊,运用要求严格,施工强度高,质量要求严,施工技术复杂,组织管理难度大,是中外专家公认的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水利工程之一。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支持和广大水利同行的帮助下,我们坚持以工程建设为中心,以“建设一流工程,总结一流经验,培养一流人才”为总体目标,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在建设管理模式上实现与国际惯例接轨;以合同为依据,充分调动设计、监理和承包商(包括外国承包商)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妥善处理进度、质量和投资三者关系;建立健全技术、质量管理规章制度,落实技术、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了以项目业主总工程师为中心的技术管理体系 即项目业主总工程师代表业主进行工程技术问题决策,对水利部和国家负责,小浪底咨询公司对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和投资进行全面控制,并向业主负责,黄委会设计院承担工程设计责任并向业主负责,承包商落实施工技术措施并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建立了由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技术委员会,聘请了加拿大CIPM公司国际咨询专家组和世界银行大坝安全特别咨询专家组,与参建各方的技术机构相结合,形成了完善、高效、权威的小浪底工程建设技术保障体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管理,尊重科学,积极引进,大胆创新,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材料和先进配套的大型施工设备,成功地解决了工程建设中一系列高难度课题,取得了一批重要技术成果创造了多项优质高产新记录。

一、高土石坝联合机械化作业高强度施工小浪底大坝为壤土斜心墙堆石坝,设计坝高154m,右岸深槽实际施工最大坝高达160m,坝顶长度1667m,总填筑量5185万m3,填筑量位居全国同类坝型第一位,在世界上也名列前矛。

坝体由防渗土料、反滤料、过渡料、堆石、护坡、压戗等多达十七种材料组成,每种材料按合同技术规范规定,都有严格的材质、级配、含水量、干密度、压实度等要求,结构复杂,质量要求高。

大坝工程于1994年5月30日发布开工令,要求1997年11月1日截流,2001年12月31日竣工。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分为两个阶段施工:第一阶段为截流前,在纵向围堰保护下进行右岸滩地的施工,坝体填筑量约占20%;第二阶段为截流后大坝工程主要施工期,按计划要求完成80%的坝体填筑量和主坝混凝土防渗墙、上游围堰高压旋喷防渗墙工程。

由于采用了高效率大型配套的联合机械化作业、计算机控制的反滤料加工系统,严格有序的料场开采和便捷的交通布置,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冬季施工措施,并且经试验采用了堆石填筑中不加水技术、先进快捷的核子密度仪质量检测技术等,工程进度始终超前合同目标。

大坝填筑较合同工期提前13个月,于今年6月下旬达到坝顶高程。

工程质量良好。

截流后从1997年11月到2000年6月共32个月的平均月填筑强度为105.5万m3。

其中,在大坝主要填筑期,从1998年7月17日到2000年4月底21个月中,达到了平均月强度120.4万m3,平均月上升高度6.66m。

1999年创造了坝体填筑的最高年、月、日强度记录,分别达到了1636.1万m3/年、158.0万m3/月(3月)、6.7万m3/日(元月22日)。

大坝月上升最大高度,在截流前右岸填筑时为12.5m(1997年元月),截流后主填筑期为9.5m(1998年11、12月)。

截流后大坝填筑月不均匀系数达到了1.31,截流前为1.44。

以上指标表明,小浪底大坝施工水平位居全国同类坝型第一位,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大坝基础深复盖层防渗墙施工的技术创新考虑黄河多泥沙在坝前淤积后可形成天然铺盖的特殊条件,小浪底大坝采用带内铺盖的斜心墙堆石坝。

坝基砂砾石层最大厚度超过80米,坝基深复盖层防渗处理是小浪底工程的一大难题。

经过多年研究论证,并经现场试验,采用厚1.2m的砼防渗墙,其最大造孔深度81.9m,是目前中国最深的防渗墙。

防渗墙轴线总长407.4m,总截渗面积21800m2。

其中右岸台地部分,由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完成,左岸河床部分由黄河承包商(YRC)及其分包商法国地基建筑公司(BSG)承建。

左岸河床部分防渗墙长151m,最大深度70.3m,成墙面积5086m2,共建造23个主槽孔和22个横向接头槽孔,采用HF4000履带自行式液压铣槽机(双轮铣),KL1200型机械抓斗等先进设备,在国内外首次采用“横向槽孔填充塑性砼保护下的平板式接头”新工艺。

这是防渗墙施工技术的一项创新。

该项创新技术的要点是:在一、二期槽孔接头处先开挖一个横向槽孔,在槽孔内回填塑性混凝土(1 2Mpa);在开挖一期槽孔时伸入二期槽孔10cm;在一期槽孔浇筑完混凝土并将二期槽孔开挖完成后,用先进的“双轮铣”将一期槽孔伸入的10cm砼铣掉;最后浇筑二期槽孔砼。

这样就在一、二期槽孔间形成了一个有波纹状铣刀痕迹的、紧密的竖直平面接缝,而开挖后留存的横向接头槽塑性混凝土包裹在接缝的上、下游端,起着附加防渗和保护的作用。

施工完成后布设了12个检查孔,检查槽孔接缝质量。

结果表明:大部分芯样的一、二期槽孔混凝土已融为一个整体,但可据不同颜色找出接缝位置;少量芯样在非常密合的缝面内,膨润土干粉末不足1mm(国内工程一般>1cm,有的达2~3cm),取芯率97%以上;接缝间压水试验共作了13段,透水率均小于规定的5Lu,最大仅2.42Lu,大于1Lu的5段,0Lu 的5段。

1999年10月25日下闸蓄水以来的观测资料表明,混凝土防渗墙防渗效果良好。

三、在帷幕灌浆中采用GIN新型灌浆技术GIN法灌浆即“灌浆强度值法”,是目前国际上正在推广应用的一项新的灌浆技术。

小浪底工程两岸山体帷幕灌浆中采用了GIN法灌浆技术。

通过大量室内试验和678m的现场试验,经专家鉴定后,在工程中进行试验性生产和推广应用共28970m。

这是在我国广泛使用的孔口封闭、自上而下孔内循环灌浆法基础上首次较大规模嫁接GIN法灌浆技术,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创新。

在大量试验基础上,筛选出用于施工的稳定浆液水灰比为0.7:1和0.75:1,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流动性,可满足小浪底GIN法灌浆施工和质量要求。

同时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上覆盖重情况,选定不同的灌浆强度值(GIN),一般控制为:孔深20m以内,50~150Mpa•1/m;20~40m,150~200Mpa•1/m;大于40m,200~250Mpa•1/m。

另外,还在国内首次采用对多台(8台)灌浆机组实行远距离监控的计算机系统。

该系统可实时输出多种灌浆过程曲线,提高了灌浆施工的科学性,便于GIN法灌浆的质量控制。

这种新的、先进的GIN法灌浆方法,在小浪底帷幕灌浆试验性生产和推广应用中,与常规灌浆相比,具有优质、高效、低耗的显著优点。

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明显的经济效益。

四、复杂地质条件下密集洞室群的设计与施工小浪底水利枢纽按千年一遇洪水设计,万年一遇洪水校核,要求在正常运用水位下的总泄流能力不小于17000m3/s,在正常蓄水位230m时,总泄流能力不小于8000m3/s。

由于小浪底水利枢纽采用土石坝挡水,故只有采用以隧洞为主的泄流方式。

同时,装机6⨯300MW的电站采用典型的岸边引水式三洞室布置地下厂房方案。

又考虑到地质地形条件限制和水库调水调沙及进口防淤堵的要求,最终形成了小浪底枢纽进水口集中,出水口集中,泄洪、排沙、引水发电等洞室群集中布置的独特枢纽布置型式。

加之交通洞、排水洞、灌浆洞、施工洞、吊物井、通风井、电缆井等,在大约一平方公里的左岸单薄山体内,就形成了在不同高程布置、平面上纵横交错的大小一百多条隧洞、斜井、竖井等组成的密集洞室群,实属水电工程中所罕见。

部分洞室间距达不到规范的要求,如发电引水洞和泄水洞群在立面上斜交,交叉段围岩最小厚度仅8m,致使施工十分困难,施工安全问题突出。

主厂房最大开挖尺寸为长251.5m,宽26.2m,高61.44m,三条导流洞洞身直径14.5m,最大开挖直径近20m;三条尾水洞最大开挖断面12.8⨯19.5m(宽⨯高);还有主变室、明流洞等,均属大型洞室。

加之岩层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四组结构面切割,层面又近于水平(倾角一般8~120),更增大了开挖难度。

开挖施工中锚杆、挂网喷砼支护工作量巨大,超挖难以控制。

据统计初期施工的导流洞平均超挖61cm,砼超填量达35%。

以后施工的洞室超挖控制较好。

另外,开挖爆破还要考虑对相邻洞室施工安全的影响,需合理安排施工程序。

地下厂房是小浪底最大的地下洞室,上覆岩体厚70~110m,其中有四层泥化夹层,对顶拱稳定十分不利。

但其边墙、顶拱全部采用柔性支护,特别是顶拱采用325根25m长的1500KN级预应力锚索配合锚杆、挂网喷砼作为永久衬砌,技术先进,大大节约了工期和投资。

监测资料表明,运行安全可靠。

为确保洞群围岩稳定、施工质量和合同工期,采用了如下方法:多臂钻钻孔,光面爆破,适时锚喷支护(局部地段锚喷加网或钢拱架支护);加强地质予报、地质素描和围岩监测并及时调整支护参数;采用系列台车进行钢筋绑扎、砼衬砌和灌浆作业;P3软件制订网络进度计划等。

据统计,小浪底地下工程石方洞挖高峰期平均强度达10万m3/月,1996年9月达12.65万m3/月,1996年全年洞挖石方100.6万m3。

泄洪排沙系统砼工程在绝大部分为结构砼的条件下,从1996年11月至1997年8月,连续10个月实现浇筑砼超过10万m3,其中,1997年4月浇筑砼达13.08万m3。

五、由导流洞改建的多级孔板消能泄洪洞为满足泄洪排沙的运用要求,小浪底工程9条泄洪隧洞分三层布置−−高位布置的3条明流泄洪洞、位于发电引水口下面的3条排沙洞和由导流洞改建成的前压后明带中闸室的3条孔板消能泄洪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