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政治哲学思想中的人文主义

合集下载

浅谈中国人文主义(全文)

浅谈中国人文主义(全文)

浅谈中国人文主义(全文)论文关键词:人文主义中国人文主义人性仁论文摘要:人文主义是近代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思潮,也是一种哲学理论和一种世界观。

人文主义以人,尤其是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尊严作为出发点。

对人文主义来说,人与人之间的容忍、无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原则。

很多人认识人文主义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才出现的,否认中国有人文主义的传统,对于这种看法,本人持不同的看法,下文将阐述我的观点。

人文主义这个概念一般认为是在19世纪的欧洲开始出现的,中国学者在翻译英文Humanism时把它译成“人文主义”。

长期以来,当人们讲到人文主义的时候,一般总是把它看作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产生的,在当时来讲,它成为一个主要思想流派或思想体系,主要是在文学艺术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主要内容为崇高“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以及以人权反对神权,以现世生活和现世的幸福反对来世说教和禁欲主义,以科学、理性的精神反对蒙昧主义和封建迷信等等。

人文主义一词最早在公元前150年产生于罗马,出自西庇阿斯(Suipios)家族。

当时人文主义是作为希腊文明的继承者的口号,相对而言,这个新帝国的文明不如古希腊文明那样精致和高级,所以提出这个口号与野蛮或野性相对立,以告别野蛮人的行为方式,表示教化的理性。

人文主义是人的一种生活观、理想观、价值观,是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它在任何时候都是人们应当努力去实践和追求的,因此它是永恒的。

人文主义这个概念是在19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正式提出来的,它是指贯穿于资产阶级文化中的一种基本的价值理想和哲学观念,即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

它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要求尊重人的本质、人的利益、人的需求以及人的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

人文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其主流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市民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和禁欲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谈到中国人文主义问题,很多人持否定的态度,认为人文主义这种意识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才兴起的,人文主义这个概念也是在十九世纪的欧洲才开始出现的,到了近代才慢慢为人们所接受,认为中国历史上不曾出现过人文主义这种思想意识,只是到了近代慢慢学习西方的各种思想意识,才出现人文主义这种思潮的。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
从另一个角度说,人文主义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因为许多不同的人称自己或被称为人文主义者,而他们的世 界观以及他们对人的观念可能很不相同。有些人文主义观念互相之间非常矛盾。在自由民主的和新教或天主教的 思想学派中都有人文主义的派别。甚至古罗马的时候就已经有今天可以被称为人文主义的思想流式。那时的人文 主义当然与文艺复兴或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非常不一样。约翰·沃尔夫冈·歌德和弗里德里希·席勒的人文主义 往往被称为历史主义,而威廉·冯·洪堡的人文主义则与启蒙运动的人文主义完全不同。文艺复兴时期哲学被看 作是思想的根本,而在洪堡的时期科学被看作思想的根本。
辩证性评价
现代的人文主义开始于启蒙运动,在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被看做是不依靠宗教来回答道德问题的答案。在启 蒙运动的人文主义中,超自然的解释一般被忽略,人们将这种人文主义也称为“世俗人文主义”。
世俗主义又分为很多支流,例如无神主义、怀疑主义、理性主义,和启蒙运动以后所产生的种种学说流派。 世俗主义的基础信念是无神,因此研究道德、学问,不论是人伦、教育、科学等,都是从无神的观点出发。这股 思潮在十八世纪末,即美国立国期间,就盛行于南欧一带,尤以法国为甚,对于当代的文学、艺术、戏剧、教育 等,都带来极大的冲击。世俗主义者中,也有自称信有神的自然神论者,不过他们眼中的上帝是创造后便撤手不 顾,不管这个世界,所以他们的理论和无神论者如出一辙。世俗主义的思想,可说与基督教全面对立。基督徒相 信圣经是上帝的启示,相信有绝对的道德标准,人的自由须对上帝和对他人负责;世俗主义者不信上帝,不信圣 经是上帝的启示,他们鼓吹“自由、快乐、不受约束”。
艺术特征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因素结合;表现人物激情,侧重道德心理刻画;采用民族语音写作,各国民族文学诞生; 创造新体裁,流浪汉小说。
简介

古代中西人文精神产生相同点

古代中西人文精神产生相同点

古代中西人文精神产生的相同点人文主义(humanism)一词是19世纪初才出现的,但其渊源应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古希腊、古罗马人把教养和文化、智慧和德行、理解力和批判力等理想的人性称之为“人文”。

后来,西方学者把与古典文化复活有关的新态度、新理念称之为“人文主义”,其精神核心是强调希腊、罗马古典著作中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提倡个性解放与自由,反对以“神”为中心的封建神学体系束缚。

一谈到人文主义,易使人想到这是“洋货”,其实人文主义思想在古代中国早已有之。

在中国,最早出现“人文”一词是《易经贲》中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启迪教化的意思,强调内心修炼,使人能成为有德行、有善心的人。

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著书立说,直接提出“仁者,人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天地之性,人为贵”等,可见孔子的思想重点是对人的关怀,是一个由己及人、由家及国、由政治及道德的整体模式。

而欧洲的思想家把“人文”的含义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指的是建立在以人为中心的基础上的个性、自由、权力、人的尊严、价值、情趣、人格、人性、人道等内容。

古代中西方文化中所表现的人文精神都是肯定人,尊重人的价值。

我们稍稍比较就可以了解中西人文主义的出现有许多相似之处。

第一,从双方最早产生的状况来看。

首先,我们细究历史渊源,就会发现中西方人文精神的最早出现都是在人权最受漠视,人i生遭到严重摧残和践踏的奴隶制时代,古代中国如此,古代希腊、罗马也是如此,都是经历了一个沉闷时期,而完成了一个社会转型:中国是由宗法制,等级制向封建时代转型。

西方是由中世纪经院神学时代向近代资本主义时代转型。

其次,都处于分裂割据,文化专制相对于平和缓解的时期:中国处于春秋战国分裂状态,故而“诸子峰起,百家争鸣”,各个阶级的文化代表纷纷登上政治舞台,发表对时局的看法、治理天下和关注人民的韬略;西方也是处于近代民族国家形成之时,诸侯林立的状态导致人文主义者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思想,最终形成人文主义的社会思潮。

从孔子人文教育思想看今天的语文教育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从孔子人文教育思想看今天的语文教育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从孔子人文教育思想看今天的语文教育孔子的教育思想是什么摘要:文章从孔子的教育"s:.cspengbo.coupdate/"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思想发现,其人文教育思想对今天的语文教育有多方面的启示,我们应当深入研究,取其精华,为语文教育服务。

关键词:孔子;人文教育;语文教育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我国教育史上的贡献是巨大的,其教育理论对后世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们从《论语》中看到了我国古代的教育就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

因此,研究孔子的人文教育思想,对今天的语文教育教学是有很多借鉴之处的。

一、从以人为本的旨在培养完人君子的理想人格看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观我们的教育历来都强调要要促进人的发展,而孔子的教育就是以这一内容为宗旨的。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一语道出了孔子教人做人的教育宗旨。

他以人格完善为教育的终极目标,孔子培养人的目标是君子、成人。

就君子而言,孔子以为“质胜文则野,文明质而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意思是才具、学识、品德三者兼备的人才能称之为君子;就成人而言,孔子认为要成为一个具有完善人格的“成人”,须兼备智、勇、仁“三达德”,形成不惑、不忧、不惧的崇高精神境界。

因此,可以看出孔子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又要具备内在的气质,内外要统一,要全面和谐发展。

而在近些年的教育中,虽然都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学生的学业负担普遍减不下来,甚至比十年前加重了;几乎所有家长都担心自己的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学校也没有轻易放弃应试教育,反而更重视竞技式教育。

教师们面对巨大的升学压力,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会学生应试上,教育的主要任务就剩下是考高分、考大学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往往把一篇篇美文肢解成一道道练习题,让学生苦练应试本领,忽略文章对学生德育、美育的培养。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

孔子中庸之道思想解释中庸是孔子思想范畴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自始至终贯穿于孔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

抽去了中庸精神,孔子的仁、礼等思想、学说,都将陷入僵死和片面。

尽管它如此重要,孔子还是感到“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因而很少提及中庸。

本文试对孔子的中庸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一孔子的中庸思想来源于他的天道宇宙观,是将其宇宙观应用于人类社会中所衍生出的“不偏不倚”、“时中”、“合宜”的方法和准则。

换句话说,中庸思想是孔子天道观在人道中的应用。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天何言哉?!’”“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

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尧曰:‘咨,尔舜。

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厥中。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尧曰”的一段话明确地将“天”与“中”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将天道观与中庸观联系起来。

尧所法则、所遵循的就是“天道尚中”的特质。

一方面,孔子看到了天道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

”并注意到它有其内在规律,这个规律就是“时中”。

孔子认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包括日月运行、四时更迭、百物化生等都是“时中”的,即“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正是神化了“天道尚中”的自然规律,深谙“应乎天而时行”的道理,孔子才特别强调“畏天命,”把天命推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另一方面,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巨匠深刻地认识到“明于天之道而察于民之故” ,敏锐地提出要把天道应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将“天道尚中”作为为社会定典的标准和范式。

由此可知,孔子之所以推崇尧舜,就在于尧舜能比较成功地将天道应用于人道中,“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达到天人合一。

尤为可贵的是,孔子在把天道应用于人道的过程中,自觉地扬弃了天道中的神秘和超验的一面,把“执两用中”,“多闻多见”作为达到“时中”、“中正”的手段。

儒学在国学中的重要地位

儒学在国学中的重要地位

11护本2班41号罗潋雯儒学在国学中的重要地位所谓国学,就是中华传统治学方法,最初分为象数派自然科学和义理派人文学术,就是今天的自然国学和人文国学的雏形,道家和儒家分别是两大学派的代表和核心。

其中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那么首先,我们必须对儒学的发展过程和历史有一个很鲜明的了解。

(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儒家文化后来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正统文化。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

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

《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

玄学主张君主无为、门阀专政,主要活动在洛阳。

代表人物有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

朱熹是理学发展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

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

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这实际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

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的主要思想

孔子的主要思想:仁,礼,中庸1、天道观继承传统天命观,敬畏和追求2、人文观强调人文创造的积极意义,核心是仁与礼,礼使社会秩序化,乐使社会和谐化3、仁最重视以人文化成天下4、仁的学说:孔子思想的中心范畴《左传》提到“礼”462次,“仁”33次;《论语》提到“礼”75次,“仁”109次【儒家的最高境界是“圣”,思考自己如何超凡成圣】[梁启超]《成为一个不惑、不忧、不惧的人》5、仁与礼:内在与外在仁与礼是统一的:人是内在的道德情感,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仁是礼的基础和灵魂,礼是仁的体现和落实。

【为人的内外一致】6、仁是什么?仁是同情心与正义感,是亲情的外推,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道德的主体性、自律性原则——为仁由己与克己复礼道德的普遍性道德的实践性仁涵盖了“刚直”“正直”“忠实”等品质,“言忠信,行笃敬”“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得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现今腐败现象的例子,告诫我们为人要直枉恰当,学会变通】7、孔子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核心的审美观孔子讲仁,主要是针对于有禄位、官位的人,提出来德、才、禄位相统一的要求和德智双彰、仁美相济的境界,而且都是从安民济世,仁民爱物的根本出发【民本思想】例:《论语.雍也》“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女子无才便是德”:把握工作和家庭之间的度孔子的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

夫子之道,就是推行仁道,即宽恕之道和絜矩之道忠——尽己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曾子得到孔子的真传,子思为曾子弟子,传说曾子著书《大学》,子思著书《中庸》✓让座是给谁让座?给的是以后的自己让座✓忠孝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们并不提倡愚忠愚孝✓做事凡事都是问心无愧的仁道的理想体现在义与利的冲突当中,主张人生存的价值在于能够超越自然生命的欲望追求例:孔颜之乐:超越对自然生命的追求总结✓求仁与复礼是统一的:没有内在的仁爱精神,礼就是徒具形式;没有礼的规范,仁的精神便无所依托✓为政之道:知人和治人——求仁,修身,安人✓决策之道:中庸——过犹不及——叩其两端✓快乐之道:仁义——安贫乐道——修身养性孔子的时间观与审美观✓时间观——三才之道:天地人✓审美观——中庸之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尽善尽美”“文质彬彬”“过犹不及”✓世界观——和谐之道:让世界都充满爱——大同社会,天下为公✓艺术观——人生与艺术的相统一,艺术人生——礼,和,乐孟子的主要思想孟子其人其书✓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83岁左右】,名轲,字子舆,华夏族,周朝诸侯国邹国(今山东省邹城)人✓"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人文主义”传统文化人本思想之二

“人文主义”传统文化人本思想之二

“人文主义”传统文化人本思想之二一提到“人文主义”这个词,人们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西方,想到14-17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似乎人文主义是欧洲的专利。

其实中国早在商周时期就产生了古典人文主义,而且与欧洲的人文主义一样,它也是相对于神本主义而言的。

它的基本精神也是提倡人性和人道主义,反对神性和蒙昧主义。

然而,中国传统的人文主义与欧洲相比,两者又有所区别。

正是这种不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重人轻神、以人为本,二是重道轻器、以德为先,三是重民爱民、民为邦本。

一,重人轻神、以人为本同世界许多国家和民族一样,中国文化早期也曾有过原始宗教笼罩的时期。

但从西周时期疑“天”思潮和“敬德保民”的思想观念产生之后,人们就不再像以前那样,消极被动地祈求上天的恩赐,而是把着眼点放在人事的力量上。

神的地位逐渐下降,人的地位慢慢上升。

春秋末年,诸子百家兴起,尤其是儒家,开始重视对人的研究,他们以人为中心,以人伦道德为本位,全面地探讨了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从而使中国文化完全摆脱了原始宗教的桎梏,走上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道路。

人,是宇宙万物的中心,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相参”,考察事物,明辨物理,不仅要“上揆之天”,“下察之地”,还要“中考之人”,人是恒定万物的尺度。

孔子和他创立的儒家学派尤突出了人在天地之间的地位,把天地人并列为“三才”,并充分肯定了人有“下长万物,上参天地”的能力,“天地之性人为贵”。

道家重“道”,而“道”效法自然,也就是说道家把人还给了自然,认为人能自觉地效法自然规律,领悟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人和天、地、道一样伟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老子?二十五章》)。

这种肯定人在天地间的崇高地位和人的价值,一切为了人,把人视为人类活动的目的思想,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文化精神。

正因如此,中国古代大多数思想家对宗教都缺少热情,他们所关心的乃是社会、人生的现实问题,即孔子所说的“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庄子所说的“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的历史实例

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的历史实例

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的历史实例
1. 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智、体、群四个方面的素养,使人能够做到自我完善、和谐相处,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2. 礼仪文化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文化一直被视
为重要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尊重他人、注重人际关系、维护社会
和谐是中华文化中的核心要素。

这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贯穿于中国
人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在各个方面,如家庭、社会、工作等。

3. 古代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是以人为本的一种体现。

这个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不论出身贫富,只要有才能就有机会
得到提拔和晋升。

这种制度使得人才得以充分发展,为国家的治理
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4. 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伦理。

儒家思想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
品质的培养,倡导仁爱、孝顺、忠诚等价值观。

这种以人为本的思
想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塑造了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5. 人文主义的兴起,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
也是以人为本的一种表现。

唐代文化盛世时期,人文主义思潮兴起,注重人的思想、情感和个体的发展。

这种思潮推动了文学、艺术和
哲学的繁荣,使人的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体现。

总之,中华文化以人为本的历史实例体现在教育思想、礼仪文化、科举制度、儒家思想和人文主义的兴起等方面。

这些实例都强
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对人的关注和
重视。

什么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特点

什么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特点

什么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特点人文主义一直以来是诸多文学作品、哲学思考、文化传统、政治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变革中的主题。

什么是人文主义呢?下面是整理的什么是人文主义,欢迎阅读。

什么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humanism)是指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的关怀,注重强调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的一种哲学思潮与世界观。

人文主义词语概念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

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人文主义,周易贲卦彖传:“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人为万物之灵,应致力于文明的进步,发扬人性,发挥人力,拥护人权,培养人格。

中国之人文主义,应推孔子之学说,“孔子首先肯定人在宇宙中最高贵的东西。

我是人,惟有人有‘我’的自觉。

…其精义所在,则为特别提出一个‘仁’字,作为奠定人伦基础和道德规范,故曰‘仁者人也’,‘仁者爱人’。

举凡一切可以使人成为更完美的说法,便是人文主义;讨论使人成为更完美的思想,便是人文思想。

”“孔子之人格,在于高明与博厚。

孔子之真诚恻怛,一面如天之高明,一面如地之博厚。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一切无我无私之精神,岂能外于是?‘默而识之’,‘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一切天人合一之精神,岂能外于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一切仁以为己任之精神,岂能外于是?‘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末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这一种对历史文化之使命感、责任感,何以过之!”---兹引国际君友会王爱君文集“人文主义”。

东方人文主义论——孔子仁学思想新探(四)

东方人文主义论——孔子仁学思想新探(四)

摘要:东方人文主义是中国社会乃至整个东方社会由乱而治的理论指导。

作为东方人文主义核心内容的“民惟邦本”思想早在尧舜时代就已经产生。

“仁”是东方人文主义者的道德规范,“克己”、“爱人”、“力行”是东方人文主义者“为仁”的三原则。

东方人文主义者的社会责任不是提倡“人权”反对“神权”,而是教育人成为“成人”;不是追求个性解放,而是以“礼”来提升人的人格品味。

东方人文主义者认为只有“成人”才能克服贪婪,才能张扬人性;只有以“礼”来提升人的人格品味,才能使人成为“成人”。

关键词:东方人文主义;克己;爱人;力行;成人“人文主义”是一种哲学理论,是一种以人为本、重视人性、肯定人的价值、积极入世、热爱现实生活的世界观。

“人文主义”一词是从西方辗转翻译到中国来的。

中国本来有“人文”一词,最早见于《周易》。

《周易·贲·彖》曰:“贲,亨。

柔来而文刚,故亨。

……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1]“文”,文饰。

“刚柔交错”,贲卦,离下,艮上,离为柔,艮为刚,柔居刚下,刚居柔上,谓之“刚柔交错”成文,《彖》以此为自然现象。

“文明以止”,此卦文饰光明,《彖》以卦德言之,以此为社会现象。

观察自然现象可以察觉到时序的变化,观察社会现象可以教化造就天下的人。

“人文主义”在词源上与中国古典文献中的“人文”一词没有关系。

在中国,“人文主义”一词,是英文humanism的译名,英文的这个词来自德文humanismus,其最早的源头是拉丁文的humanitas。

在欧洲,“人文主义”是与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1、东、西方人文主义比较西方人文主义产生于黑暗的欧洲中世纪之后的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

欧洲中世纪,即公元476年欧洲西罗马帝国没落到十五世纪文艺复兴时代开始这一漫长而黑暗的年代。

在中世纪,欧洲的精神核心是基督教信仰,政治大权落入宗教领袖手中,宗教体制代替了行政管理。

儒学的人文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儒学的人文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

儒学的人文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陆 琳1 郭成芬2(1.合肥工业大学人文经济学院,安徽合肥 230009;2.安徽中医学院公共基础部,安徽合肥 230038)摘要:东方儒学中的人文思想和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它们有着共同的重视人的思想特质,也有着不同的(一个重视人的共性,一个重视人的个性)的价值取向,都以文化积淀的方式成为东西方各自文明史的重要部分。

关键词:儒学人文思想;文艺复兴人文主义;齐天之圣;表现自我中图分类号:G 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19(2002)01-0064-02 东方儒学中的人文思想,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是影响东西方人类生存意识、心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两大类重要的关于“人学”的思想。

它们有共同的“重视人”的思想特质,却有着不同的一个重视共性,另一个则侧重表现人的个性的价值取向。

它们都从文化积淀的方式成为东西方各自不能轻易替代的人类文明史的重要部分,也成为确立东西方的关于人类本质、地位和价值观的重要依据。

一、人为万物之灵长在这一点上,儒学中的人文思想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有着不谋而合的共识。

在中国古代,“究天人之际”也就是探究天人关系,弄清人在宇宙间的位置,向来被视为最高的学问与智慧。

在这个问题上,儒学是这样表述的,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

《尚书·泰拆》:“惟人万物之灵”。

《荀子·王制》:人“最为天下贵”。

董仲舒进而强调:人得“天地之精”而与天地同为万物之本,是所以成万物者,并“超然万物之上”(《春秋繁露·天地阴阳》)。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主要思想体系被称为“人文主义”。

它的含义也很广泛,中译有“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等等。

人文主义藉古希腊、古罗马的思想和文化来反对当时的神权统治,充分肯定人在宇宙间的伟大。

正如莎士比亚笔下的人文主义人物代表之一哈姆莱特所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哈姆莱特》第二幕第二场)。

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及现代价值

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及现代价值

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及现代价值人文主义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抨击了中世纪神学,强调以人为中心,追求人类真正的价值和人性的完善发展。

这一哲学思想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启示,本文将从人文主义的基本思想、现代人文主义的发展、人文主义对现代生活的启示三个方面,探讨人文主义的意义和贡献。

一、人文主义的基本思想人文主义提倡人类以自身为中心,人本主义文化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特征,这种文化为人提供了几乎无限的可能性,使人类不再被宣告为不可救助的罪人或无知的奴隶,而可以为自己打破理论的枷锁。

人文主义者相信,通过彻底的理智化,人类可以获得灵魂的自由和精神的解放。

正如培根所说:“知识是力量,智慧是自由。

”同时,人文主义也是一种进步的学说,源于人性中的乐观主义,它强调人类无限的潜力和制度的完善,这依靠人类的努力和行动,进一步表明了人性和人类面临的问题都有解决的可能性。

人类一预先将正义和理性作为目标和价值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现代哲学和科学。

二、现代人文主义的发展人文主义哲学思想在当今社会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现代人文主义的发展趋势需要严肃对待。

焦虑和担忧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现象,因为许多人理解到我们必须做出决定,推动一种合理且可证明的思考方式。

人文主义成为一种可选的取向,使我们能够重新思考,凭借理性重新认识人类生活的目标和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城市化、科技和全球化等趋势已经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加剧了人类面临的问题的复杂性和困难性。

人文主义哲学思想能够在这场革命中扮演先锋作用,促进人们对人类困境的认识,并帮助人类在计划和推动未来方向过程中保持理性和道德标准。

因此,人文主义成为了当今世界上集理性、可行性、道德性于一身的重要哲学思想。

三、人文主义对现代生活的启示人文主义提倡风格优雅,抵制暴力、侵略和虚荣,在日常生活中强调人际关系、情感、个性发展和从个人到集体的团队建设。

在当今社会中,人文主义的意义和贡献显而易见。

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与文化影响

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与文化影响

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与文化影响人文主义是一种反对过度理性的哲学思想,它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和人性的尊严。

人文主义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如今已成为一种强大的文化影响力。

一. 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有许多特点,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特点是人的自由意志和人性的尊严。

1.人的自由意志人文主义强调人的自由意志是人类最高的价值。

人们有权利自由地思考和表达他们的观点,自由地选择他们想做的事情,以及自由地实现他们的人生目标。

这种自由意志激发了人们对个人自由和人权的重视,这在欧洲文艺复兴期间尤为重要。

2. 人性的尊严人文主义也强调人性的尊严。

人类是自由和有尊严的个体,他们与其他动物不同,因为他们有思想、情感和灵魂。

因此,人类应该被视为超越物质世界的存在,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

二. 人文主义的文化影响力人文主义的文化影响力非常广泛,从欧洲到亚洲,从音乐到艺术,从教育到政治,都有它的影响。

1. 文化方面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激发了人们对人类文化的重新审视。

通过研究古代文化,人文主义者试图了解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并将它们应用到当代世界。

这种运动促进了许多艺术和文学形式的出现,例如文艺复兴建筑、文学、绘画和雕塑。

人文主义的影响还延伸到艺术和音乐领域。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激励了艺术家和音乐家去表现人类的缺陷和美丽,追求个性和创造性。

2. 教育方面人文主义对教育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早期的人文主义者认为,教育应该为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和发展,而不是单纯地传递知识。

他们提倡以人为中心的教育,强调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3. 政治方面在政治方面,人文主义对民主和人权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十六世纪意大利的共和国,例如威尼斯共和国,采用了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人文主义原则的体现。

此外,人文主义运动还促进了对奴隶制和其他形式的不自由的反思,这些反思最终导致了奴隶制度的废除。

三. 结论总之,人文主义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影响力正在塑造着现代世界。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中国古代文化中,儒家思想一直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儒家思想不仅是一种学术理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道德准则。

在古代中国,它往往被视为“正统文化”的代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起源和发展儒家思想是由孔子和其弟子们创立的。

孔子在春秋时期末期和战国时期初期生活着。

他被尊为“至圣先师”,他的弟子们继承了他的思想,并不断加以发展和完善。

儒家思想主要侧重于个人修身、家庭教育、社会道德和政治理论等方面,注重发扬人性的善,提倡“仁爱”的道德伦理,主张君子以仁德为本。

之后,儒家思想逐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随着时间的发展,儒家思想也不断地与其他流派和学说发生着交流、互补和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儒家文化体系。

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地位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儒家思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形态。

儒家思想在中国的文化中的地位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儒家思想是中国的正统文化在古代中国,儒家思想被认为是正统文化的代表。

尤其是在汉朝时期,儒家思想成为了国家的官方学说。

不仅如此,儒家思想还渗透到各个方面的生活中,例如教育、家庭、文艺、政治等等。

可以说,在古代中国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二、儒家思想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的个人修身、家庭教育、社会道德和政治理论等方面,都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在中国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中,儒家思想所强调的“仁爱”、“诚信”、“孝顺”、“忠诚”等概念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此外,儒家思想的普及也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由于在中国的历史过程中,封建统治者和士人阶层的推广,儒家思想已经深入人心,并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思想观念。

这种思想观念延续至今,是建立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基础上的。

三、儒家思想仍然对现代中国的价值导向产生影响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转型,中国的文化和社会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孔子政治哲学思想中的人文主义摘要:孔子哲学的核心内容是“仁”,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始终;其政治哲学思想,是“仁道”,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孔子认为,国君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要“为政以德”,慎用刑罚,这些都体现了孔子政治哲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开启了后世儒家哲学人文精神的先河,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孔子;政治哲学;仁道;人文主义;君主;政治秩序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3)04-0234-03政治哲学是指哲学家在对政治方法、运动规律以及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回答,其本质特征表现为“对作为政治社会本质的最高层面的价值判断和意义的研究,体现为对现实社会正当性的理性批判与价值建构”。

因此,它作为哲学家提出的一种具有系统性、严密性的政治理论体系,是一般政治思想的最高表现。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政治上,秩序混乱;思想上,信仰缺失;文化上,众多思想家提出自己的哲学观。

孔子作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思想家,是儒家的代表人物,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礼”与“仁”,主张以道德(即“德治”)和礼教(即“礼治”)来治理国家。

孔子的“礼”说,体现了礼制精神;“仁”说,则体现了人道精神,“礼”和“仁”这种秩序精神和人道主义,具有明显的人文价值取向,不仅是古代政治思想的精华,也是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精华。

一、对君主理想人格的追求忠、孝、仁、义、礼、智、信,是孔子对人格的理想化。

孔子认为,君主要感召天下,就必须具有这种政治人格;不仅君主,臣子也应该成为这种政治人格的典范、楷模。

只有这样,才能使天下百姓归顺自己、听从自己。

在《论语·颜渊》中,季康子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孔子回答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就是说,君主走正路,百姓就不敢走歪路,而跟着君主走正路。

这里的“正”,即“正己”、“正人”,是道德规范的一种表现。

因此,在孔子的思想里,政治是作为一种规范性的道德而存在的,表明了孔子对君主道德模范力量的认同。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如果君主具备了理想的政治人格,他的百姓就会听从君主的管理;反之,即使下了严格的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所以,一个君主的道德修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所谓君主“一言可以兴邦”,亦“一言可以丧邦”,国家的统治者应该是一个有道德、有能力的精英。

也正是因为如此,孔子对所有的国君都寄以厚望,希望他们成为尧、舜、文王、武王、周公那样的“圣贤”。

因为只有“圣贤”,才能保证一个国家实现礼制,并在全国推行德化教育。

在《论语·子路》里有记载,宗弓向孔子请教怎么为政时,孔子回答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这些话表明了孔子是很重视“贤才”的作用的,他把选举贤才提升到国家治理的其中一项基本原则的地位。

而孔子对君主的政治人格要求,乃是他人文主义思想的侧面体现。

在《论语·宪问》中孔子提出国君应“修己以安百姓”,即国君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他必须先“修己”,让自己的道德品格符合要求,才能实现“安百姓”的愿望。

国君“修己”,就是要加强对自身道德品格的修养,以提高统治者的道德素质;“安百姓”就是国君为百姓办实事,做有利于百姓生存和生活的事,使百姓安居乐业。

因此,国君应该树立重义轻利、天下为公的政治品格。

《论语·宪问》有载:“士怀而居,不足以为士矣。

”要求学而优则仕,而非避世;《论语·里仁》载:“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提出对君子道德的要求。

《论语·季氏》又载:“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在钱财方面,孔子提出君子获取财利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钱财来源是否符合道义的要求和准则,“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因此,作为一个君子,要讲道义,这才是正人君子所为。

在《论语·子路》中记载:“子适卫,冉有仆。

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安百姓”的主要措施:在“庶”百姓的基础上,先“富”百姓,再“教”百姓。

这种“先富后教”的方法,是人文主义的闪光点。

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在经济建设的基础上,再进行精神文明建设。

在《论语·尧曰》中还提出,不仅要“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还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其人文主义思想的目的,就是通过发展社会的经济、加强政府对民众的道德教育,来争取被统治阶级对国君的认同,使民众依附、支持和拥戴国君。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孔子的人文主义思想实际上带有“怀保小民”观念的影子,立足于调整、理顺统治者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关系,期望实现统治者对被统治阶级自上而下的教化和惠泽。

在这种实施方法的前提下,百姓仍然是被动的存在,只要国君具备理想的政治人格,百姓就会效仿,最终国家就能实现“垂衣裳而天下治”。

孔子认为,国君的道德水平与人格修养是重要的问题,所以强调国君的个人修养,希望他们像父母爱护子女一样来爱护百姓,照顾百姓的利益。

二、对君主“德治”的追求在《论语·为政》中,孔子直接表明了君主要使百姓归顺、依附于自己的统治,最主要的方法是”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为政以德”的理论,其直接来源就是西周“天命有德”的天命观。

《周书》中的《左传·僖公五年》有载:“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意思是说上天最看重的,是统治者的德行品格。

一个君主能否替天来治理一个国家和人民,主要是看有没有天命;天命有与否,主要看君主的德行。

孔子十分推崇周礼,认为“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为周礼的复兴而奔波呐喊。

孔子继承、发扬了西周的天命观,提出“为政以德”观,希望能以周道来治理国家。

因此,作为一个国君,只要注重德行,实行德治,就能实现治理的目的。

德治作为君主治理百姓的最有效的方法,主要包括三点:尊重百姓、体恤百姓、取信于民。

首先,君主要做到尊重百姓。

《孔子·宪问》中提出:“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意思是说一个君主以礼相待,尊重百姓,那么百姓就会听从君主的指挥,为国家效力。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论语·阳货》)因此,国君是否能带动民众,得到民众的拥戴、支持和效忠,取决于国君对待臣民的态度。

同时在《论语·颜渊》里,孔子还要求国君要仁爱、友善地对待百姓:“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因此,国君不应该通过杀戮手段而使民众听从。

孔子要求国君尊重百姓的政治思想,体现了孔子“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难能可贵。

在《论语·颜渊》中,有段鲁哀公与有若的对话。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意思是说,百姓所需得到满足了,君主还会不足吗?百姓得不到满足,君主又怎么能说足了呢?这段对话,表明了一个好的统治者要懂得体恤、满足百姓,把百姓的生活安顿好。

除此之外,还要得到百姓的信任。

《论语·颜渊》里,“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认为,相对于兵马、粮食,信任更加重要。

“民无信不立”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反映,表明了君主统治,取信于民是最重要的。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论语·子路》)尊重百姓、体恤百姓,同时还要取信于民,这样才是掌握天下的重要方法。

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政治观,体现了人文主义的信仰。

三、刑罚中的人文主义孔子的政治指导思想,几乎都以周礼为准绳。

在刑罚一事上,也是根据西周的“敬天保民,明德慎罚”作为参考,主张以礼为主,以刑罚为辅助手段。

《论语·为政》中有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法制禁令一方面可以引导百姓,使他们统一行动;但另一方面,刑罚作为一种禁制,只告诉人们什么事不可为。

当百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时,便要以制裁的手段,对违法的百姓进行刑罚,使他们遵守秩序,但百姓只是畏惧犯罪而不越轨,却没有羞耻之心。

因此,孔子认为刑罚这种做法是很消极的,刑罚并不能让百姓从根本上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所以根本不能从源头上减少、杜绝犯罪行为的发生。

而礼作为一种规矩,具有积极的意义。

道德教化是从民众的内心去改变恶的想法,使之从善。

百姓懂得如何区分善与恶,才能真正拒绝恶。

“礼”的道德教化从根本上改变了百姓的内心,使他们自觉地接受了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并有了羞耻之心,从而自觉遵守一定的社会规章制度,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因此,刑罚治标,德教治本。

在《论语·颜渊》中,季康子向孔子问政:“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回答说:“子为政,焉用杀?”孔子反对以杀戮作为首要和主要的手段对百姓进行治理,他的目的是通过“正名顺言—成事—兴礼乐—施刑罚”这个治国途径去扭正、保护百姓的道德之心、淳朴之心和廉耻之心。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通过这个途径,使百姓、社会、国家回复到有秩序的周礼时代,建立和谐的社会。

这个想法,也在孔子“无讼”的理念中得到印证。

《论语·颜渊》中有载孔子之语:“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意思是说,在审理诉讼案件方面,自己是和别人一样的,希望能通过道德教化来消除争论。

《论语·子路》中孔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

’诚哉是言也!”若能实现国家有刑法而用不上、国家没有刑法而百姓不违犯,就是实现了“无讼”,统治阶级的德化教育获得了成功,国家内不再存在有犯罪而需要刑罚的现象。

在后来的《尚书大传》中有一段记载,孔子说:“古之听民者,察贫穷,哀孤独,矜寡,宥老幼,不肖无告。

有过必赦,小罪勿增,大罪无累。

老弱不受刑,有过不受罚。

”孔子认为,贫穷的人、孤独者、矜寡、老者、弱者,都是社会上的弱势群体,不应该用刑罚处置他们,而是赦免他们。

同时还记载孔子的话:“听讼,虽得其旨,必哀矜之。

死者不可复生,绝者不可复续也。

”“今之听民者求所以杀之,古之听民者求所以生之,不得其所以生之之道,乃刑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