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力学(一)
物理中考复习力学专题

物理专题复习——力学一、例题讲解:例1:下列现象中,物体是利用惯性而运动的是A.汽车刹车的运动过程B.跳远运动员起跳后,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过程C.从飞机上投下的救灾物质,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过程D.钟摆从最高处向最低处摆动的过程例2:下列事实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有A.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C.正在进站的火车D.运动员投出的标枪在空中前行例3:如图所示,物体A在重物B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A受到的重力与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C.A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B受到的重力与B对绳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例4:小明同学放学回家,他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v2,那么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变型应用: 若在前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v1,后一半路程内的平均速度是v2,那么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例5:车站上,坐在火车里的乘客从窗口发现有两列火车沿相反的方向运动,由此得出的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A.乘客坐的火车和看到的两列火车中一定有两列在沿相反方向运动; B.乘客坐的火车可能在运动; C.三列火车可能沿同一方向运动; D.三列火车中可能有一列是静止的;例6: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正将高邮“珠光"大米从车间运送到粮仓.重1000N的一袋大米静止放到传送带上米袋先在传送带上滑动.稍后与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米袋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重力的0.5倍.米袋在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__________,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例7:如上图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块A和B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2N的水平拉力F1作用下,A、B 一起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木块B所受的摩擦力为_______N,若将B紧靠着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2推A使它们一起匀速运动如图乙所示,则推力F2=_______N.例8:火车在进入隧道前必须呜笛;若火车速度为80千米/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米/秒,司机在鸣笛后2秒时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山崖反射的回声,则鸣笛时火车到隧道口的距离是_______米;二、综合应用:1.汽车在笔直公路上匀速行使,坐在车中的人竖直向上扔起一个小球,则小球下落时A. 仍在人的手中B. 在人的身后C. 在人的身前D. 无法确定2.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物体具有惯性的是A.射出枪膛的子弹,仍能在空中飞行B.行驶中的汽车紧急刹车后,还会向前滑行一段路程C.树上熟透的苹果,沿竖直方向落下D.从行驶中的汽车上跳下来的人,容易摔倒3.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静止不动的墨水瓶,它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A. 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它对桌面的压力B. 墨水瓶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C. 地球对墨水瓶的吸引力和墨水瓶对地球的吸引力D. 墨水瓶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墨水瓶的支持力4.正在运动的着的物体,若受到的一切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立即停止B、改变运动方向C、先慢下来,然后停止D、做匀速直线运动5.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时,就一定静止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D、物体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6.如果一切物体受到的重力都消失了,那么,下列哪些现象将会发生A.水装在漏斗里可以做到滴水不漏B.玻璃杯掷到墙上仍然完好无损;C.鸡毛和沙粒都可悬浮在空气中;D.一切物体的质量都为零;7.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体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 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A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B.木块A 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D.木块A 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8.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在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下: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下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C、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不同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但受力相同9.作用于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若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A、可能是平衡力B、一定不是平衡力C、一定是平衡D、以上都有可能10.用30牛的力握住重为15牛装油的瓶子悬空静止不动,则手与油瓶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若将手的握力增加到40牛,则手与油瓶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将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1.一列匀速行驶的火车,在距峭壁前米处鸣笛,经过3秒钟司机听到回音,已知声音速度为340米/秒,则火车的行驶速度为_______米/秒;12.甲、乙同学进行多次百米赛跑,结果甲总是比乙同学提前10m到达终点;如果甲、乙同学进行60米赛跑,则甲同学比乙同学提前 m到达终点;13、如图,ABCD是4块质量相同的砖,每块重50牛,A、D两侧是两块竖直的木板,木板外侧分别用1000牛的力压紧,砖处于静止状态;求:B砖与C砖之间的摩擦力变型应用:若有ABCDF5块质量相同的砖,求B砖与C砖之间的摩擦力14.小刚家的一个水龙头拧不紧,水一滴一滴断续地滴落到地上;小刚发现,在耳朵听到前一滴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看到下一滴水刚好开始下落如图;他为了测算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和一天来浪费的水量,找来了秒表和卷尺;首先量出水龙头口离地面的高度h,再用秒表计时;计时的方法是:当听到某一水滴滴在地上的声音的同时,开启秒表开始计时,并数“1”,以后每听到一声水滴声,依次数“2、3、……”,一直数到“n”时,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的示数为t;1写出用上述测量量表示水滴在空中运动的平均速度V平的表达式;2小刚测得h=1 米,当数到n=20时秒表的示数t=秒,则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V平是多少3若每滴水质量是克,则一昼夜要浪费多少水力学专题测试1.如图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磁体,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能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关系的是图2-1中的2.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上升的电梯受到的拉力与总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推出去的铅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铅球始终受到推力的作用C.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人推桌子,桌子没有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3.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如图所示,则关于人的受力分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右的摩擦力B.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以及水平向左的摩擦力C.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D.人受到重力,竖直向上的弹力,电梯对人斜向上与速度方向一致的推力4.如图甲所示,重量为4N的正方形铁块,被水平吸引力吸附在足够大的竖直磁性平板上处于静止状态,这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N;若对铁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9N的作用,铁块将沿着该平板匀速向上运动,如图乙所示,此时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N;5.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点滑至b点如图甲,是因为木块具有;木块能停在b点,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填“左”或“右”的摩擦力作用.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乙.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填“左”或“右”,大小是 N.6. 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状态;当t=3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当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 N;。
浙教版物理中考复习力学专题

浙教版物理中考复习力学专题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中考物理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
对于即将参加中考的同学们来说,系统、全面地复习力学知识,掌握解题技巧,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一、力的基本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有力必然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力的单位是牛顿(N)。
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例如,推门时,作用在门把手上和门轴上,产生的效果完全不同,这就是力的作用点的影响。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另一个物体也会对这个物体施加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二、常见的力1、重力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其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 G = mg,其中g 约等于 98N/kg。
重力的作用点叫做重心,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2、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常见的弹力有压力、支持力、拉力等。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大小与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其公式为 F = kx,其中 k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x 是弹簧的伸长量。
3、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摩擦力分为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压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三、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一定律揭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例如,行驶中的汽车突然刹车,乘客会向前倾,这就是因为乘客具有惯性。
四、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是平衡的。
(中考物理)专题06 填空题 力学(一)

专题06 填空题分类1 机械运动命题点1 刻度尺的使用及读数1.如图,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木块的长度为 cm 。
2.如图所示,刻度尺的测量范围是 cm ,其分度值是 cm ,所测铅笔的长度为 cm.命题点2 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3.通讯卫星也称同步卫星,同步卫星若成为静止卫星,它运行的轨道所处的位置应该在 平面内,所谓的静止是所选的参照物是 ,此时静止卫星绕地球运行的周期要与 相同才能使它与地球保持相对静止。
4.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一诗中写道:“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云不动”是以 为参照物的,“云与我俱东”是以 为参照物的。
5.甲、乙两同学在平直的路面上同时向西行进,他们运动的s ﹣t 图象如图所示,以甲同学 为参照物乙同学向 ,图中的a 点表示 。
命题点3 速度公式ts v 的理解及相关计算6.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同时开始沿直线做匀速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
第四秒内甲车通过的距离 米,此过程中甲车的动能 ,若两车运动6秒时相遇,则M、N两点的距离 米。
7.甲、乙两辆小车同时、同地、同向运动,甲的s﹣t图象如图Ⅰ所示,乙的v﹣t图象如图Ⅱ所示。
由图象可知两车速度关系是v甲 v乙(选填“<”、“=”或“>”),其中v甲= km/h。
8.刚刚过去的建国70周年大阅兵中,首次亮相的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的最远射程可达到14000km,如图所示。
若我国某导弹基地距设定攻击目标1.08×104km,东风﹣41导弹以2.7×104km/h的平均速度飞行,则从基地到达该目标需要 h.导弹的平均速度2.7×104km/h= m/s。
9.小珠一家驱车从唐家湾驶向南湾,总路程20km,前5min行驶5km,车的平均速度为 km/h;剩余路程平均速度为72km/h,合 m/s;若道路区间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车至少耗时 h走完全程才不会被判超速。
2013年物理中考复习专题力学(1)

(1)
壹
贰 叁
·新课标
考点梳理
考点59 机械运动 定义:把物体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运动是宇 位置的变化 宙中最普遍的现象,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 参照物:研究物体运动时被选作________的物体。 标准 选取:①参照物一旦被选定,我们就假定该物体是 ________的。②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________的,但不能 静止 任意 将研究的________作为参照物。③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 对象本身 地面或地面上静止不动的物体 物理学中一般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参
·新课标
第二十一讲│ 针对训练 针对训练
1.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图 K21-4测一枚纽扣的直径,该刻度尺 的分度值是________mm,纽扣的直 1 1.10(1.05~1.12均可) 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cm。
·新课标
3 min 4.4 s 2.如图K21-5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_________。
·新课标
2.弹簧测力计 长度 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________与所受到的 正比 拉力成________。 示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挂钩(弹簧自由端)所受到 的拉力的大小,如果用来称量物重,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 使用:a.观察它的________,所测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 量程 计的最大测量值;b.认清最小刻度,便于精确读数;c.观察 指针是否指在__________,如果没有,则需要______;d.使 零刻度线 调零 用前来回轻轻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看看指针能否复位;e. 测量时必须使拉力方向与轴线方向保持________;f.读数时, 一致 垂直 视线要与刻度盘________。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含答案)专题训练一 力学等专项复习

中考物理专题训练(含答案)专题训练一力学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物体应放在天平的_______盘中,如果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应该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砝码.2.自行车车轮的外表面都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_______,菜刀的刀刃要做得很薄,这是为了_______.3.在百米跑训练中,测得一短跑运动员起跑后5 s跑完34 m,即可达到最大速度11 m/s,以后保持这一速度跑完全程,则这名运动员这次百米跑的成绩(时间)是_______s,他百米跑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m/s.4.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作用下,其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小,那么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一定_______零.(选填“大于”“小于”“等于”),合力的方向与运动的方向_______.5.木块的密度是0.6 g/cm3,冰块的密度是0.9 g/cm3,若它们的体积相等,都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冰块受到的浮力,木块露出水面的体积_______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选填“大于”“小于”“等于”) 6.下列实物属于哪种简单机械:(1)操场上旗杆顶端的小轮属于_______(2)码头上起重机吊钩上方的铁轮属于_______(3)家用缝纫机的脚踏板属于_______7.将以下做法中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识分别填在题后的横线上(简要写出物理知识的内容)拦河坝总是下部宽上部窄_______用吸管将杯中的饮料吸入口中_______自行车的轴承上要经常加油_______把斧柄的一端在水泥地面撞击几下,斧头就牢牢地套在斧柄上_____________________8.汽车如果空载和满载时都以相同的速度行驶,空载时具有的动能_______满载时的动能,停在山顶上的卡车具有的重力势能_______该车在山下时具有的重力势能.(填“大于”“等于”或“小于”)9.把一个空杯子底朝上竖直按入水中,随着杯子没入水中深度的增加,杯中空气的压强_______体积_______.10.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内装密度相等的同种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设液体对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____p乙(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1.用50 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200 N的小车沿水平道路在1 min内前进60 m,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J,拉力的功率为_______ W.12.某高层楼房中,五楼水龙头出水口的水的压强是2.5×105Pa,那么比它高12 m的九楼的出水口的水的压强是_______,比它低12 m的底楼水龙头出水口的压强是_______Pa.(g=10 N/kg)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13.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一下铁管,甲同学听到两次响声,这是因为( ) A.声音有反射现象B.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铁中传播的快C.声音有折射现象D.声音在空气中比在铁中传播的慢14.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不动的电视机,受到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A.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B.电视机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C.桌面对电视机的支持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支持力D.桌面受到的重力和电视机对桌面的压力15.用1 m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下面几种情况中对管内水银柱竖直高度有影响的是( ) A.玻璃管的粗细B.玻璃管的长短C.实验所在的高度D.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16.如图所示的三只相同的烧杯分别放有质量相等的煤油、水、硫酸,根据液面高度判断盛硫酸的是( )A.甲杯B.乙杯C.丙杯D.无法判断17.三个分别用铜、铁、铝制成的正立方体,它们的质量相等,把它们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对桌面压强大的是( )A.铜立方体B.铁立方体C.铝立方体D.三个一样大18.有一人用一滑轮组分别将1000 N和2000 N的物体匀速提高相同的高度,动滑轮重200 N,绳重及摩擦都不计,则在上述两种情况中( )A.人做的额外功相等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C.人做的总功相等D.人做功的功率相等19.下列各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A.刹车时,人的身体向前倾B.放入水中的铁球很快沉入水底C.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车还会向前运动一段距离D.锤头松了,用力将锤柄撞击固定物,使锤头紧套在柄上20.下列工具或仪器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21.用手握住汽水瓶,汽水瓶并不滑落,这是因为( )A.手的握力大于汽水瓶的重力B.手的握力等于汽水瓶的重力C.手给汽水瓶的摩擦力大于瓶的重力D.手给汽水瓶的摩擦力等于瓶的重力22.两手对拉一弹簧秤,它的示数是10 N,这两手的拉力分别为( )A.5 N,5 N B.10 N,10 N C.0 N,0 N D.20 N,20 N23.如图所示,原来静止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速度逐渐增大,则拉力F( )A.一定大于阻力F f B.一定等于阻力F f C.可能等于阻力F f D.可能小于阻力F f 24.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相等B.液面下深度相同的两处a、b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C.盛水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大D.盛水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较小三、实验题(每题7分,共14分)25.把从图所示实验中观察到的弹簧秤和量筒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相应的物理量.(g=9.8 N/kg)物重(N) 物体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N) 物体受到的浮力(N)物体排开水的体积(m3)物体排开的水重(N)26.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挂钩码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实验中只有10个相同的钩码,杠杆上每格等距,当在A点挂上4个钩码时,应怎样挂钩码才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在图中画出两种设计方案.四、计算题(每题8分,共24分)27.一木块浮在水面上,露出水面的体积为32 cm3,把露出水面的部分截去后,原水下部分又有24 cm3体积露出水面,求:(1)木块的体积.(2)木块的密度.28.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用弹簧秤测得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G,然后把它全部浸入密度为0的液体中,测出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为G′,求:(1)此物体的体积V; (2)此物体的密度1.(3)若将一个与它的体积相同的物体用绳子将它们捆在一起,放在原来的液体中恰好悬浮,求另一物体的密度2.29.某人乘坐出租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出租车的牵引力为3000 N,下表为他乘车到达目的地的车费发票,求:(1)出租车行驶的时间.(2)出租车的速度.专题训练二电学专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一个导体两端加4 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为0.8 A,当把它两端电压变为6 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_A,它的电阻为_______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R2为10 ,闭合开关S前后干路中总电流的比为2∶3,则R1的阻值为_______.3.标有“2.5 V 0.3 A ”的小灯泡,正常工作1 min 通过的电量为_______, 功率为_______,产生的热量为_______.4.如图所示的电路,用电器的电阻R 0=30 ,要求通过它的电流能 在100~200 mA 的范围内变化,选用的电源电压最小应为_______ V , 电路中所用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应是_______ .5.“220 V 100 W ”的甲灯和“220 V 40 W ”的乙灯相比较,正常工作时_______灯更亮,_______灯的电阻大一些,_______灯的灯丝粗一些.6.如图所示的圆环是由阻值R 、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制成的.A 、B 、C 三点将圆环分成三等份(每等份电阻为31R ),若将其中任意两点连入电路,则连入电路的电阻值为_________.7.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由 中点向右端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___,灯泡L 消耗的电功率将_______,变阻器R 上消耗的电功率将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8.阻值为3 与6 的电阻,将它们串联,其总电阻为R 1;将它们并联,其总电阻为R 2,则R 1∶R 2等于( ) A .2∶1 B .1∶2 C .2∶9 D .9∶2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 后,灯L 1、L 2都发光, 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都不变, 则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灯L 1短路B .灯L 2短路C .灯L 1断路D .灯L 2断路10.如图所示,V 1和V 2是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压表,都有3 V 和15 V 两个量程, 闭合开关后,发现两个电压表偏转的角度相同,则( )A .R 1∶R 2=1∶4B .R 1∶R 2=4∶1C .R 1∶R 2=1∶5D .R 1∶R 2=5∶111.将两只滑动变阻器按图所示的方法连接,如果把a 、b 两根导线接入电路里,要使这两只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大,应把滑片P 1、P 2放在( )A .P 1放在最右端,P 2放在最右端B .P 1放在最左端,P 2放在最左端C .P 1放在最右端,P 2放在最左端D .P 1放在最左端,P 2放在最右端1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滑动变阻器的 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情况分别为( )A.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不变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13.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仅使灯L1工作,应闭合开关S2、S3B.仅使灯L2工作,应闭合开关S1、S3C.使灯L1工作,应闭合开关S1、S3D.使灯L2工作,只闭合开关S3也可14.如图所示,电磁铁P和Q通电后( )A.P的右端是N极,Q的左端是S极,它们相互吸引B.P的右端是S极,Q的左端是N极,它们相互吸引C.P的右端是N极,Q的左端是N极,它们相互排斥D.P的右端是S极,Q的左端是S极,它们相互排斥15.有a、b、c、d四个带电体,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是:a排斥c,b吸引c,b排斥d,由此判断( ) A.a、d间相互排斥B.a、d间相互吸引C.a一定带正电D.d一定带负电16.用粗细均匀的电热丝加热烧水,通电10 min可烧开一壶水,若将电热丝对折起来使用,电源电压不变,则烧开同样一壶水的时间是( )A.2.5 min B.5 min C.20 min D.30 min17.现有一只“PZ220—60”灯泡L1和一只“PZ220—25”灯泡L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泡L1的电阻小于灯泡L2的电阻B.它们并联在照明电路中时L2亮C.它们串联在照明电路中时L1亮D.它们正常发光时,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相同18.原来室内的电灯正常发光,当把台灯的插头插入插座时(台灯的开关断开),室内的灯全部熄灭,熔丝熔断,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台灯的功率太大B.台灯的插头处有短路 C.台灯的灯座处有短路D.插座处原来就有短路19.电工修理如图所示的照明电路时,发现电灯R不亮,用测电笔测试C、D后,发现这两处都能使氖管发光,而测试A、B两点时,只有A点氖管发光,则故障可能发生在( )A.AC段B.CD段C.电灯R短路D.BD段20.一个通电螺线管两端磁极的极性决定于A.螺线管的匝数 B.通过螺线管的电流方向C.螺线管内有无铁芯D.通过螺线管的电流2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方向如下图所示,图中小圆圈表示导体的横截面,箭头表示导体运动的方向,下列各图中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2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1为一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开关S闭合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b之间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最大为4 V,电阻R1的电功率变化范围是0.8 W~7.2 W,则P从a端滑至b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 )A.从1.8 A变化至0.2 A B.从0.4 A变化至1.2 AC.从1.2 A变化至0.4 A D.从0.2 A变化至1.8 A三、作图题(每题5分,共15分)23.根据下图中小磁针静止时的位置,标出电源的正、负极或通电螺线管的绕法.24.下图是安装一盏电灯和一个大功率插座的实物示意图,A、B为保险丝,请在图上画出接线.25.在下图中,A、B、C为三条引出线,由三个阻值相等的电阻组成,现用装有电池和电流表的检测器连接AB 时,电流表示数I,当检测器与BC连接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当检测器与AC连接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3,试画出方框里的电路图.四、实验题(14分)26.测定标有“3.8 V”灯泡的额定功率.(1)画出实验电路图,并根据电路图将下列所需实物连接起来.(10分)(2)电压表所选量程是_______,调节滑动变阻器,应使电压表指针指在_______的位置上.(2分)(3)若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则灯泡的额定功率约是________.(2分)五、计算题(11分)27.某同学家的电炉铭牌模糊不清了,为了测出电炉的额定功率,他让家里的所有用电器都停止工作,只接入电炉让其正常工作,然后观察家里正在运行的电能表,电能表上标有“3000 R/kWh”,利用手表计时,发现1 min 转盘转了50转,那么:(1)电炉的额定功率是多少?(2)小明同学觉得电炉使用不方便,想对电炉进行改装:使电炉的功率可以为额定功率,也可以为额定功率的1/4,请你利用一个开关和一个定值电阻帮他设计一个电路,画出电路图,并计算出定值电阻的大小.专题训练三实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7分)1.为测量运动员短跑时的平均速度.在室外测出40 m的路程,每隔10 m作一记号.选出4位记时员分别站在10、20、30、40 m处;让该运动员跑完40 m路程即告实验完毕.(1)实验中所用的主要器材是_______和_______;(2)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2.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对烧瓶微微加热,可以观察到碘的_______现象.停止加热,过一会儿,在烧瓶壁上可观察到碘的_______现象.3.做“研究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前,首先要利用_______和_______测出一凸透镜的焦距.做这个实验时,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先调节好_______和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跟_______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4.某同学做“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______________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_____________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______像.5.在实验室里,我们通常用_______法来测定电阻的阻值,即只要测出电阻两端的_______和通过它的_______,就可以用公式_______算出电阻的阻值.根据这一实验要求,除待测电阻外,还必需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如果你的家庭电路中有一只表盘上标有3000 R/kWh的电能表,另外你手头还有一块秒表.如何测量你家中某一盏白炽灯的实际电功率?(1)写出测量方法:_______________;(2)要测量哪些物理量:_______________;(3)写出根据测量的物理量,计算灯泡电功率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7.白炽灯的灯丝常在_______时发生断开,如若能接上继续使用,则电功率将比原来_______(填“大”或“小”),这是由于它的电阻变_______了.8.把几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隔一会儿,清水变成红水,这是_______现象.当红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中,可以看到热水变色比冷水快.这说明温度越高,______________.9.水的比热是_______.装有50 L水的太阳能热水器,在阳光照射下,水温从20℃上升到50℃,该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是_______.10.黑板的“反光”现象属于光的_______现象;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时,发生了_______反射的缘故.11.普通自行车上,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装置是_______;在前后轮中减小摩擦的措施是在轮子的轴上安装了_______.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2.使用天平时,下列哪种原因会使测量产生误差( )A.天平使用之前忘了调节B.游码所对标尺的读数估计值偏小了C.将砝码放在天平的左盘里,被称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里,并使用了游码D.少加了一个2 g游码标示的质量13.少数不法商贩将煤矸石(矿井下与煤共生一处的石块)破碎后掺在优质煤中高价销售给客户.客户为了防止上当,最恰当的方法是可以检测下述物理量中的( )A.密度B.比热C.熔点D.燃烧值14.若给你一块小木块、一只量筒、水、酒精、一根细针,你能完成下列实验中的哪几种( )①测出木块的质量②测出木块的体积③测出木块的密度④测出酒精的密度⑤测出木块所受水的浮力⑥测出木块所受酒精的浮力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15.若给你一只弹簧秤、一杯水、细线和一个金属块,你能完成下列四种实验中的哪几种?( )①测金属块的质量②测金属块浸没在水中的浮力③金属块的体积④测金属块的密度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16.用一端封闭的足够长的玻璃管做托里拆利实验时,下列哪种情况会影响管内水银柱的高度( )A.改变玻璃管的粗细B.少许改变管的倾斜程度C.改变水银槽内水银面的高低D.玻璃管内漏进少许空气17.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18.用一滑轮组提升重物,不计摩擦,下列方法中可以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A.改变绕绳方法B.增加重物的提升高度C.减少重物的提升高度D.增加提升重物的重力19.下列关于电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路连接过程中,开关必须处于断开状态B.电路连接必须从电源的正极开始C.电流表测电流时为了安全应选择使用大量程D.滑动变阻器使用时必须串联在电路中20.要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向,应采取的方法是( )A.增强磁极的磁性B.增加电源电压C.增大线圈中的电流D.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或对调磁铁的磁极21.下列测量仪器中,刻度不均匀的是( )A.体温计B.弹簧秤C.量筒D.密度计22.两个相同的烧杯里分别盛有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水和煤油,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给它们加热,可以看到煤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升高的快.若水和煤油的比热分别用C水和C煤油表示,则( )A.C水>C煤油B.C水=C煤油C.C水<C煤油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23.下列变化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灯泡用久了灯丝变细B.用石灰浆抹墙,经过一段时间后变硬C.用压缩体积的办法,使丁烷气体液化并贮存在打火机内D.潮湿的衣服变干了三、实验题(每题4分,共20分)24.你能用几种方法判断一蓄电池能否供电?又怎样判别它的正、负极?试设计几个办法,并说明道理.25.联欢会上,某同学从家里带来40只规格为“6 V 0.5 W”的彩灯,通过计算说明他最少应将多少只彩灯接在220 V的照明电路中?应该怎样连接?如果晚会开了5 h,使用这些彩灯一共用了多少kWh的电能?26.用日常生活中装饮料的塑料空瓶,请你设计:做演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存在及其性质的物理实验各一个.要求制作方法简便,并只加少量其他辅助器材.画图并写明制作方法、实验步骤.27.弹簧秤下悬挂着一重物(浸在硫酸铜溶液中,不与溶液反应),若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渐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恰好完全反应后,弹簧秤的示数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 28.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1)实验所用的器材除铁架台、滑轮组、细绳和钩码外,还需要_______和_______.(2)实验时,除已知钩码重外,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需要计算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3)请设计出实验记录表格.四、计算题(29、题每题9分,30题10分,共19分)29.电饭锅工作时有两种状态:一是锅内水烧干前的加热状态,二是水烧干后的保温状态.下图为CFXB型“220 V 1100 W”电饭锅的简易原理图.已知R=1956 .求:(1)电阻R0的阻值.(2)接通档“1”时,电饭锅处于_______状态(选填“保温”或“加热”),此时电路的总功率为多大?(3)如果用该电饭锅来烧水,其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问需多少分钟可将2.2 kg,初温为20℃的水烧开?(设1标准大气压下)30.同学用弹簧秤、量筒、水、物块做测定浮力的实验,根据图中弹簧秤和量筒的示数,填写记录表格中的各项内容,并分析、比较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用数学式表达为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重量(N) 物体在水中时弹簧秤示数(N) 物体受到的浮力(N) 物体排开的水的体积(cm3)物体排开的水的重量(N)专题训练四设计1.(5分)请你利用以下所提供的器材:刻度尺、量杯、细线、烧杯、水、中国地图设计两种办法,分别测量出:(1)一个薄壁圆柱形容器的容积.(2)京沪铁路线长度.2.(5分)如何用一种光学方法,判定一个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小明的身边有硬纸板、手电筒、笔、玻璃砖、蚊香、空可乐瓶(容积为10 L)等物品,请你从中选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5分)老师给小明布置了一个作业:测量一根电线杆的长度.小明看着高高的电线杆和手中的米尺犯了难:这可怎么办?请你利用你学过的知识帮小明想出一个好办法,说出你这样做的理由.4.(5分)请你利用学过的有关热学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测量水的比热容.5.(5分)如何测量密度大于水的石块的密度,至少设计三个试验并说明方法和过程.6.(5分)如何测量密度小于水、形状不规则的石蜡的密度(试验中用的是水),简述试验办法.7.(5分)请你用一个烧杯、适量的水、托盘天平来测量一种未知液体的密度.简述你的办法及过程并写出未知液体密度的表达式.8.(5分)有一条形磁铁,要想知道它是否有磁性,可以采用哪些办法?请具体说明.9.(5分)对农民来讲,农作物的种子中混有一些杂草的种子是一件很头痛的事情,但是这两种种子的外表面不同,农作物的种子很光滑,杂草的种子表面有很多绒毛,能够吸附靠近它的小颗粒物,当然也能粘在走过的动物身上,因此它可以广为传播.现在,给你一些混有杂草种子的农作物的种子,一些铁屑和一块磁铁,请你替农民将其中的杂草种子从农作物种子中分离出来,说出你的办法和道理.10.(5分)用所学过的知识在家中测苹果的密度.所能利用的器材有:自制的弹簧秤、水桶、水、塑料袋、塑料绳、水瓢.请写出简要的实验步骤及苹果密度表达式的推导过程.11.(5分)一个质量为m人的木工师傅,想粗测一根粗细均匀的长木料的质量m木,找来一块有棱角的石头和一把刻度尺,利用自己的身体便可测出木料的质量.请你说出他测量的方法及依据的原理.12.(5分)已知物体重800 N,滑轮重50 N,要用不大于200 N的力将重物匀速提起,那么动滑轮和重物要用几段绳子来承担?请选择一个合适的滑轮组,并将它的装配图画出来.13.(5分)一个商品仓库,后门进货、前门取货,现有红、绿两只灯泡和一个电铃,一个电池组、两个开关,还有若干条导线,请你为仓库管理员设计一个电路:电铃响同时绿灯亮,表示送货人在后门按开关,电铃响同时红灯亮表示前门取货人在前门按开关.要求画出电路图,图中要标明红灯、绿灯及相应的前门、后门的开关.14.(5分)现有3只电阻值均为R的定值电阻及若干导线,它们分别与图中的虚线框中标有ABCD的有关接线柱相连,经测试发现:(1)接线柱B与C间的电阻值等于R.(2)接线柱AC、AD、DC 间的电阻均为2R.根据上述测试结果在虚线框内有关接线柱间画出电阻或导线的连接情况.15.(5分)请你至少用两种方法来判断两只铭牌已经模糊不清的照明灯泡的额定功率的大小,并加以简要说明.16.(5分)有这样一些器材:玻璃杯一只、硬纸片一块,鸡蛋一枚、食盐及足量的水.请从中选择器材(单独或组合)做三个小实验,并说明相关的物理现象或规律.17.(5分)两只杯子中分别盛有不同浓度的食盐水.不能用嘴尝,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及需要的试验器材(可自行制作),设计三种区分这两杯盐水的方法,并简要说明理由.方法一:。
中考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与题型解析

一、力学基础知识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包括推、拉、提、压等。
2.牛顿三定律:(1)第一定律: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受外力或受平衡力作用。
(2)第二定律: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外力方向相同。
(3)第三定律:物体间的力是相互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重力: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4.摩擦力: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经发生相对运动时,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做摩擦力。
摩擦力包括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二、力学题型解析1.概念题:考查力学基本概念,如力、加速度、重力等。
例如:下列哪个选项中,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A.一个人推车B.车拉一个人C.一个人拉车D.车推一个人2.计算题:考查力学计算,如速度、加速度、力等。
例如:一辆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受到50N的阻力,求车的加速度。
3.应用题:考查力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一个书包重2kg,挂在电线上,书包受到的重力和电线对书包的拉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4.实验题:考查学生对力学实验原理、方法和数据处理的理解。
例如:某学生在实验中测量了弹簧测力计在不同拉力下的示数,请根据实验数据判断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1.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2.牛顿三定律3.重力及其应用4.摩擦力及其应用5.力学单位制和常见物理量力学,这个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物理分支,对于我们理解世界的运动规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简单的推拉,到复杂的机械运作,都离不开力学的基本原理。
今天,我们就一起再来梳理一下力学这部分的知识点,并探讨一下在中考中如何应对力学题型。
力的概念,可能听起来有些抽象,但实则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
我们每天都在力和被力作用中度过,只是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而已。
中考力学总结大题知识点

中考力学总结大题知识点一、力的概念1. 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2. 力的单位和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符号为N。
力的公式为:F = ma,其中F代表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加速度。
二、牛顿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它规定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又称为运动定律,它规定物体受到的合力与物体的质量乘积等于物体的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为作用-反作用定律,它规定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动量1. 动量的定义动量是物体运动状态的量度,它是物体质量和速度的乘积。
2.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条件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即系统内各个物体的动量之和保持恒定。
四、能量1. 能量的定义能量是物体进行运动、变形或产生热量的能力。
2. 动能和势能动能是由物体的运动产生的能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势能是由物体的位置和形状决定的能量,它与物体的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有关。
3.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在一个封闭系统内,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综合以上知识点,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学科,其中包括力的概念、牛顿定律、动量和能量等内容。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和相互作用,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在中考复习中,考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理解和掌握,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总复习力学专题

中考总复习力学专题力学专题是中考物理考试中的一个重点内容,本文将从力、加速度、力的合成与分解以及机械能等几个方面进行总结和复习。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梳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力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一、力和加速度1. 力的定义和计算在物理学中,力被定义为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常用单位是牛顿(N),力的计算公式为:力 = 质量 ×加速度。
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平方(m/s²)。
2.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指出: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意味着物体的速度只能改变当有力作用在其上时。
3.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它的数学表达式为:力 = 质量 ×加速度。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当给定物体的质量和加速度时,我们可以计算作用在它上面的力。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1. 力的合成当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这些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通过向量法或分解法来求解。
向量法是通过将力的向量相加来求解合力的向量,分解法是将合力分解为垂直方向的分力。
2.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过程,将一个力分解为垂直方向的分力。
通过分解法,可以将一个复杂的力分解为两个或多个简单的力。
这样可以更容易地进行力的计算和分析。
三、机械能1. 动能动能是物体运动过程中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动能的计算公式为:动能 = 1/2 ×质量 ×速度²。
动能的单位是焦耳(J)。
2. 重力势能重力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的高低而具有的能量。
当物体被提升到较高的位置时,会具有较大的重力势能;当物体下降到较低的位置时,重力势能会减小。
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为:重力势能 = 质量 ×重力加速度 ×高度。
重力势能的单位也是焦耳(J)。
3. 功和功率功是力对物体运动所做的功,计算公式为:功 = 力 ×位移× cosθ。
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

中考物理“力学”相关考点总结中考物理力学部分主要包括以下考点:一、力和平衡1. 力的概念:力的定义,力的单位。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法则,力的分解法则。
3. 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应用于力的平衡分析,力的平衡条件。
4. 物体的自由度:物体的自由度及其影响。
二、力的效果1. 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力对物体形状和大小的影响。
2. 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对物体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静止、变速直线运动、圆周运动)的影响。
3. 物体的变形:力对物体形变的影响。
三、摩擦力1. 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特点。
2. 摩擦力的大小: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的计算。
3. 摩擦因数:摩擦因数的定义,静摩擦因数和动摩擦因数的关系。
4. 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
四、斜面上的力1. 平行斜面上的力:斜面上的力的分解和合成。
2. 垂直斜面上的力:垂直斜面上的力的分解和合成。
3. 斜面上的物体滑动:斜面上物体的滑动条件。
五、力的测量1. 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 两个物体之间的力:两个物体之间的力的测量。
3. 杠杆原理:杠杆的平衡条件。
六、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和特点,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述,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3.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和特点,牛顿第三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七、小力的测量1. 小力的测量:小力的测量方法,测量误差的估算。
2. 弹簧秤:弹簧秤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八、重力1. 重力的概念:重力的定义和性质。
2. 重力加速度:重力加速度的定义和大小。
3. 物体的重量:物体的重量与它所在的地球上的质量和重力加速度有关。
4. 物体的浮力:物体在浮力作用下的情况,浮力的大小。
九、力的能量1. 力做功:力做功的概念和公式。
2. 功的单位和功率:功的单位,功率的定义和公式。
力学中考知识点总结

力学中考知识点总结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学规律。
在考试中,力学往往是一个重要的考点,掌握好力学知识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力学的中考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对学生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力的合成1. 力的合成方法:力的合成方法有三种,即平行四边形法则、三角形法则和正交坐标法。
2. 合力的性质:合力的性质有平行线合力、对合力和动点力等。
3. 力的平衡:力的平衡是指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的状态。
力的平衡有静力平衡和动力平衡两种情况。
4.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垂直方向的分力的过程。
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几何关系,可以求出分解后的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
二、牛顿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认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加速度,并提出了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定量关系。
F=ma是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其中F表示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加速度。
3. 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又称作用与反作用定律,指出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三、运动学1. 运动的描述:运动的描述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等。
位置是物体相对参照点的位置,速度是位置变化率,加速度是速度变化率。
2. 直线运动: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保持不变,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
3. 曲线运动:曲线运动包括圆周运动和曲线运动。
在圆周运动中,物体沿着圆形轨迹做运动,曲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非直线轨迹做运动。
四、动能和势能1. 动能: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2. 势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和化学势能都属于势能的范畴。
3. 机械能守恒定律:如果只有重力和弹簧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训练.计算题(力学部分一)

中考物理复习专题训练计算题(力学部分一)1、(2019.徐州市)工人用杠杆将重为180 N的物体匀速提升0.5 m,做了100 J的功.求:(1)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2)杠杆的机械效率2、(2019.无锡市)在更换家用轿车的轮胎时,剪式千斤顶是一种常用工具。
图甲是某型号剪式千斤顶第36题的结构示意图。
使用时,将底部支撑台置于水平地面,保持千斤顶竖直,将顶升置于汽车车身下,用手摇动扳手使扳手绕O点不断旋转,带动丝杆转动,通过丝杆水平拉动左端铰链,使支架向内收缩,顶升升高,从而将汽车车身顶起。
丝杆上刻有梯形扣,图乙是梯形的实物图。
(1)该型号的剪式千斤顶是由一些简单机械组合而成的。
在顶起车身的过程中,丝杆上的梯形扣属于下列哪一种简单机械?。
A.滑轮B.滑轮组C.杠杆D.斜面(2)现使用该剪式千斤顶更换轮胎,顶起汽车车身后,若顶升受到车身竖直向下的压力大小始终为10000N,且等于顶升对车身的支持力,千斤顶自身重量忽略不计。
①若底部支撑台与地面接触面积为0.04m2,顶起汽车车身后手不再用力,则千斤顶对地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大?②顶起汽车车身后,为了方便更换轮胎,需要继续摇动扳手,使顶升继续升高一段距离。
若人摇动扳手使顶升在1min 内升高12cm ,用千斤顶顶起车身时的机械效率为80%,则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大?3、(2019.枣庄市)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新能源汽车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
某种型号纯电动汽车的部分参数如表:空车质量 1380kg 最大功率 100kW 轮胎与地面总接触面积 0.032m 2最高时速120km/h电池容量42kw 。
h 最大续行里程260km假如汽车上只有司机一人,质量为60kg ,汽车以6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36km ,耗电9kW •h ,汽车所受的阻力为汽车总重的0.05倍。
g =10N/kg ,试问:(1)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是 (选填“电流的磁效应”、“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动汽车前进和倒退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的。
15.中考物理专题03 力学实验(一)

专题三力学实验(1)实验一《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核心考点【实验目的】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设计和进行实验】(1)实验器材:小车、斜面、长木板、毛巾、棉布等;(2)实验步骤:让小车从同一斜面上的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滑下,如图所示,改变水平面表面得粗糙程度,使其对小车运动的阻力不相同。
第一次在水平面上铺毛巾,第二次铺棉布,第三次将棉布去掉,只剩下木板,比较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
【分析现象】水平面越光滑,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运动距离越远;【实验结论】①运动物体受到的阻力越大,运动的越近,阻力越小,运动得越远。
②若运动的物体不受阻力,物体的运动速度将不会减小,将保持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方法】:①控制变量法:控制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使小车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初速度;②转换法:通过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距离的长短来间接判断小车所受阻力大小;③科学推理法:若小车不受阻力时,小车的速度将不会减小,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交流与讨论】(3)小车到达斜面底端继续前行的原因:小车具有惯性;(4)小车最终会停下来的原因:受到摩擦阻力(非平衡力)的作用;(5)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6)牛顿第一定律得到的方法: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总结归纳出来的,不能直接由实验得到。
(7)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8)对小车受力情况的判断: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 重力 和 支持力 相互平衡,水平方向上受到阻力的作用,做 减速 直线运动;(9)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做功与能量转化:从斜面顶端滑动到水平面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 动能和内能 ;从水平面运动到静止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内能, 机械能不守恒 ,但能量的总量 不变 ;小车在三种不同的水平面上克服阻力做功的关系:321W W W ==,功率:321P P P >>(依次为毛巾、棉布和木板)。
重庆2021中考物理力学专题复习一:力与运动

专题一运动和力[知识点回顾]一、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的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推理得到的。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同一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使小车滑至水平面上的初速度相等。
(5)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①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
②证实了力的作用效果: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认识到惯性也是物体的一种特性。
2.惯性(1)惯性:一切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2)对“惯性”的理解需注意的地方:①“一切物体”包括受力或不受力、运动或静止的所有固体、液体气体。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不是一种力,所以说“物体受到惯性”或“物体受到惯性力”等,都是错误的。
③要把“牛顿第一定律”和物体的“惯性”区别开来,前者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后者表明的是物体的属性。
④惯性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我们有时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但并不是“产生”惯性或“消灭”惯性。
⑤同一个物体不论是静止还是运动、运动快还是运动慢,不论受力还是不受力,都具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是不变的。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在解释一些常见的惯性现象时,可以按以下来分析作答:①确定研究对象。
②弄清研究对象原来处于什么样的运动状态。
③发生了什么样的情况变化。
④由于惯性研究对象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于是出现了什么现象。
二、二力平衡1.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九(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平衡力。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中招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

中招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一、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的基础,它对力和物体的运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牛顿运动定律一共分为三条,分别是惯性定律、动力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1. 惯性定律:惯性定律是指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者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这个定律是对物体的惯性特性进行了描述,也是牛顿运动定律中的第一条。
2. 动力定律:动力定律描述了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加速度,且加速度的大小与物体所受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这个定律是对物体受力情况进行了描述,也是牛顿运动定律中的第二条。
3. 作用-反作用定律:作用-反作用定律是指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这个定律是对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描述,也是牛顿运动定律中的第三条。
二、动量定理动量是物体运动时的物理量,它是物体质量与速度的乘积。
动量定理描述了物体受力时动量的变化规律,即物体所受合外力将导致其动量发生改变。
动量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为F=Δp/Δt,其中F为物体所受合外力,Δp为动量的变化量,Δt 为时间的变化量。
根据动量定理,可以推导出力的概念,并且可以用来解析物体受力时的运动情况。
三、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它描述了在一个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
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之间相互转化,但总能量不会发生改变。
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用来解析物体在受力情况下的运动情况,也可以用来计算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四、重力和运动在力学中,重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力,它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
重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规律,比如落体运动、抛体运动等等。
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重力还是一个矢量,其方向始终指向地心。
重力还可以用来解释行星的运动规律,以及卫星的轨道运动规律等等。
五、摩擦力和运动摩擦力是在物体之间相互接触时产生的一种力,它会阻碍物体的运动。
专题一 力学作图(一)重力、支持力、压力、拉力、摩擦力、浮力作图—2021届九年级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例 3:(2020·汕头月考)如图所示,一物块沿斜面滑 下,请画出该物块所受重力和摩擦力的示意图.
专题能力提升 1.(2020·安徽改编)将旅行包 B 看成一个有质量 的点,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箱子 A 匀 速直线运动过程中 B 的受力示意图.
2.(2020·连云港)如图所示,物体 A 放在 B 上, 在水平拉力 F 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不计空气阻力,画出物体 A 的受力示意图.
二、力学作图
(一)重力、支持力、压力、拉力、摩擦力、浮力 作图
▲ 作图依据的原理 1.重力作用于物体的重心上,方向竖直向下. 2.支持力(或压力)作用于物体的表面上,方向垂 直于支持面. 3.拉力作用于物体上,方向沿绳子(收缩)方向. 4.摩擦力作用于物体相互接触的表面上,它总是 阻碍物体发生相对运动.
▲ 作图的规范化要求 1.画力的示意图时,一般用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 点,末端箭头表示方向. 2.重力的作用点必须画在物体的重心处.重力之外的 其他力的作用点,均可画在重心处,也可画3.重力用专用字母“G”表示,摩擦力按照习惯可用“f” 表示,支持力(或压力)按照习惯可用“FN”表示,其他均 用“F”或“F”加相应的角标表示(角标可以是阿拉伯数 字、汉字或字母符号等). 4.画多个力时,要注意用线段长度表示出各个力之间 的大小关系.
6.(2020·河南)将细线一端固定在烧杯底部,另 一端固定在乒乓球上.烧杯加水后静止在斜面 上,如图所示.不计乒乓球的重力,请以球心为 作用点画出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7.(2020·遂宁)一木箱静止于斜面,请作出木箱 对斜面的压力示意图.
8.(2020·河南一模)一乒乓球漂浮于杯内的水 面,电梯开始向上运动时发现乒乓球下沉,请 画出此时乒乓球的受力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称量物体的质量天平的使用规则和用天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质量的概念质量及其测量误差—刻度尺的使用—基本测量工具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及其测量中考力学专题复习(一)要点透析: 1. 测量和质量: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左砝右物”密度:V m /=ρ,物质的一种特性,一般情况下物质不同,密度不同;同一物质的密度还和其所处的状态有关。
用天平和量筒(或量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2. 力⎪⎪⎪⎪⎪⎪⎪⎪⎪⎪⎪⎩⎪⎪⎪⎪⎪⎪⎪⎪⎪⎪⎪⎨⎧⎪⎪⎪⎪⎪⎪⎪⎩⎪⎪⎪⎪⎪⎪⎪⎨⎧⎪⎩⎪⎨⎧⎪⎪⎪⎩⎪⎪⎪⎨⎧==0:32f 1;43/8.9g 21G :力为在同一直线上。
些时合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件力的平衡:二力平衡条二力的合成力的合成:同一直线上有害摩擦)增大有益摩擦,减小(力越大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的因素:压力越大,接)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运动的力):不一定是阻碍物体力()滑动摩擦和滑动摩擦(摩擦法找重心中心上;不规则用悬挂物体其重心在它的几何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作用点:重心()方向:竖直向下(,)大小:(受的力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地面附近的物()重力(力的种类—测力计的使用—力的测量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力的作用效果—力的图示和示意图—力的三要素)力的概念:单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kg N mg G N 3. 运动和力⎪⎪⎪⎪⎩⎪⎪⎪⎪⎨⎧⎪⎪⎪⎩⎪⎪⎪⎨⎧==t s v t sv s m 均速度:变速直线运动及它的平式:匀速直线运动及速度公单位慢的物理量。
概念:描述物体运动快速度参照物/:●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
●惯性: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典型例题:【典型例题】例1. (2004年苏州市中考题)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哪项操作不是必要的?()A. 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的工作台面上B. 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点上C. 称量时左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D. 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解题思路:天平的使用前要进行两步调节,即水平调节和横梁平衡调节。
但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不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只要看左右摆动幅度是否相等即可。
解:D例2. (2004年扬州市中考题)我国古书上记载有“人在大舟中闭牖(牖指门窗),舟行而人不觉动”,这是对运动和静止________________的生动描述,其中“人不觉”是以_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解题思路:机械运动是相对于参照物的运动,在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首先要选择参照物。
而参照物的选择必须是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
人在关闭了门窗的大船中,由于看不到船以外的物体,所以就无法选择船外物体做为参照物,来判断船的运动与静止。
人以船内物体做参照物,当然无法察觉船是否运动,故“舟行而人不觉”。
解:相对性;船(或船内物体)例3. 新宇小朋友用50N的力向上提一个放在水平地面上重60N的物体A,如图1所示,求物体A所受的合力是多少?FA图1解析:该题是求物体A所受的合力,应从物体A所处的状态和受力分析着手。
物体A 相对地面是静止的,物体受到了3个力的作用,根据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理论可知,这三个力的合力为零。
答案:物体A所受的合力为0。
例4. 图2是一只气泡水准仪,它是将装有水并有一气泡在内的密封玻璃管,固定在一平整的长方形木块上,如果将它放在桌面上,若气泡A恰好在玻璃管的正中央,则说明桌面是水平的,今将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水准仪突然由静止变为向右运动时,气泡将向移动,如果使向右运动的水准仪突然停下来时,气泡又将向移动。
图2解析:当水准仪突然由静止向右运动时,管中的水由于惯性要保持静止,因而落后于水准仪,气泡被水挤向右方;当向右运动的水准仪突然停下来时,由于管中的水有惯性,仍要保持向右运动,就把气泡挤向左方。
答案:右;左易错分析:在本题的解答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认为水准仪突然由静止向右运动时,气泡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相对于水向左移动,这里应该注意到玻璃管中的气泡的惯性与水的惯性相比小得可以不考虑,这是解本题的关键。
例5. 如图3所示,水平面上叠放着A ,B 两个物体,在水平方向力F 1和F 2的作用下,以共同的速度v 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F 1=5N ,F 2=3N ,那么物体B 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A. 5N ,2NB. 3N ,0NC. 0N ,2ND. 5N ,8N图3解析:以A 研究对象,A 在水平向右的力F 1的作用下,匀速向右运动,由力的平衡条件可知,它受到B 上表面对它水平向左的摩擦力1f 的作用,其大小为5N ,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 的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为5N ,方向向右。
再把A ,B 看成一个整体。
它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了三个力的作用,即水平向右的力F 1,水平向左的力F 2和桌面给整体水平向左的摩擦力2f ,这三个力相互平衡,则有:N F F f 2212=-=答案:A方法提练:把连在一起的几个物体分开,对单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这种方法叫做“隔离法”。
是解答力学题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在本题中我们就是把A ,B 隔离开,选定A 为研究对象,对它进行受力分析,最后求出A 对B 上表面的摩擦力。
我们还可以单独以B 为研究对象,同样可以求出桌面给B 的下表面的摩擦力也为2N ,同学们可以自己做一做。
例6. 在测定液体密度时,有一同学测出了液体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做了两次,记录如下:液体体积/cm 3 5.8 7.9 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g10.712.8试求:(1)液体的密度; (2)容器的质量。
解析:测量液体密度的常规作法是用天平测出液体的质量,用量筒(或量杯)测出液体的体积,然后根据V m /=ρ求出液体的密度。
但是这里由于两次测量都没有测出容器的质量,因而无法求出液体的质量。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建立方程组,求出容器的质量,再求出与液体体积相对应的液体的质量,最后求出液体的密度。
答案:设容器质量为m 0,液体密度为ρ,根据V m /=ρ和题给条件可得方程组:⎩⎨⎧=+=+)2(8.129.7)1(7.108.500ρρm m解上列方程组得3/0.1cm g =ρ,g m 9.40= 即:液体的密度为3/0.1cm g ;容器的质量为g 9.4。
方法提炼:数学是学习物理的基础和工具,物理中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数学模型去研究处理,这样可以解决一些单靠常规物理方法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
例7. 有一质量为5.4kg 的铝球,体积是3000cm 3,试求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如果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已知33/107.2m kg ⨯=铝ρ)解析:解答本题的方法很多,这里我们可用比较密度的方法判断此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如果算出铝球的密度小于铝的密度,说明铝球是空心的;如果算出铝球的密度等于铝的密度,说明铝球是实心的。
答案:由3336/108.11030004.5m kg mkgV m ⨯=⨯==-铝球ρ,由于铝球的密度小于铝的密度,所以该铝球是空心的。
铝球若是实心的,则铝球的实际体积3333102/107.24.5m mkg kgV -⨯=⨯=则空心部分的体积333333101102103m m m V ---⨯=⨯-⨯=空例8. 一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一个小孩用力推它但木箱仍静止,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A. 木箱受到的推力小于木箱受到地面的阻力B. 木箱受到的推力等于木箱受到地面的阻力C. 木箱受到的各个力的合力为零D. 木箱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解析:木箱受到小孩用力推它,木箱具有了运动趋势,但仍然静止(处于平衡状态)木箱所受各个力的合力为零,答案C 正确;木箱在水平方向只受到了推力和地面的摩擦阻力,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推力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阻力相等,答案B 正确,而答案A 不正确;同理答案D 也正确。
答案:A 易错分析:在本题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认为木箱未推动,是因为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于推力,这样木箱才不会被推动,认为答案A 分析是正确的。
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所受推力与摩擦力是同时存在的,当木箱处于静止时,摩擦力随推力增加而增大,但它们每时都是相等的,直到木箱刚刚开始运动时,这时的摩擦力才是最大摩擦力。
例9. 作图题(1)小花把一个长方形小纸箱放在南海广场的手扶电梯上,如图4-8所示,小纸箱随着手扶电梯匀速上升,请你画出小纸箱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
(2).如图4-9所示,用细绳将重为12N 的均匀实心球挂在墙上,在图中用力的图示画出此球所受重力。
(3).如图4-10所示是长在枝条上的苹果,请你在图中画出苹果受力的示意图。
(4).如图4-11所示,工人用200N 的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将一个物重为300N 的木箱推上斜面,请作出木箱受到的重力和推力的示意图。
例10.观察图中曲线,是A 、B 两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A 、B 两种物质的密度ρA 、ρB 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C )A .ρB >ρ水>ρAB .ρB >ρA >ρ水C .ρA >ρ水>ρBD .ρ水>ρA >ρB针对练习:一. 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才会有力的作用B. 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C. 运动的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D. 力的存在离不开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2. (四川省含成都市)“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109nm m =-,纳米技术是以01100.~nm这样的尺度为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目前我国在对纳米技术的研究方面已经跻身世界前列,176109.⨯nm 可能是( A )A. 一个人的身高B. 物理课本的长度C. 一座山的高度D. 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3. 划船时,使船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 B ) A. 人 B. 水 C. 桨 D. 船4.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平衡的力是( C ) A. 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 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 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 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子所受的重力5. (杭州市)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绕地球一周所用的时间,跟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B. 以太阳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C. 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D. 以地球上的树木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6. 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C.往右盘增加砝码D.往右盘减少砝码7. (常州市)作用在物体上的两力分别为F N 13=和F N 25=,并且两力在同一水平直线上,则F 1和F 2的合力( D )A. 一定是8NB. 一定是2NC. 可能是3N 或5ND. 可能是2N 或8N8. (山东省潍坊市课改实验区)体育课上小伟和小强进行爬绳和爬杆比赛,小伟爬绳小强爬杆,两人同时匀速向上爬,则( D ) A. 小强受杆的摩擦力小于他受的重力 B. 小伟受绳的摩擦力大于他受的重力C. 小强受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小伟受的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9. 某同学测出几个长方体的质量和体积,并求出了每个长方体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数据如下,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g m /3/cm V)/(/3cm g V m铁块1 79.0 10 7.9 铁块2 157.5 20 7.9 松木块1 6.0100.6 松木块224.0 400.6A. 同种物质,它的体积增大几倍,其质量也增大几倍B. 同种物质,它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比值是个定值C. 单位体积所含物质叫密度,则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不相等D. 同种物质,体积变化,其单位体积所含物质也变化10. 锤头松了,小樱从爸爸手中接过来,把锤柄的一端在地面上撞击了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爸爸问小樱这是为什么?小樱的解释是:①锤柄着地后,因地面撞击而停下;②锤柄和锤头在撞击地面前共同处于运动状态;③锤头由于惯性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④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