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 复习要点-张先 勇教学文稿
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辅导第一部分:名词解释(20分)第二部分:单项选择(30分)1. 在OSI参考模型中,在传输层的上一层是__D_____。
A) 表示层B) 应用层C) 数据链路层D) 会话层2. 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数据服务单元是___B____。
A) 比特序列B) 帧C) 分组D) 报文3. TCP协议规定HTTP进程的___C____端口号为80。
A) 客户B) 分布C) 服务器D) 主机4. 模拟信号的最高频率为600Hz,采样频率取__C_____值时,就可重构原信号的所有信息。
A) 300Hz B) 600Hz C) 1200Hz D) 1800Hz5. 不使用面向连接传输服务的应用层协议是_A______。
A) SNMP B) FTP C) HTTP D) SMTP6. 如果要设置交换机端口的IP 地址,则命令提示符应该是__D_____。
A) Swich> B)Switch# C) Switch(config) D) Switch(config-if)#7. 连接在不同交换机上的,属于同一VLAN的数据帧必须通过___A____传输。
A) Trunk链路B) Backbone链路C) 路由器D) 服务器8. TCP 3次握手的正确顺序是__D_____。
A) SYN, ACK, SYN/ACK B) SYN, ACK/SYNC) SYN/ACK, SYN/ACK, ACK D) SYN, SYN/ACK, ACK9. 如果交换机遇到故障,那么SYSTEM LED将是___C____。
A. 绿色B. 熄灭C. 琥珀色D. 红色10. 可以显示当前运行的IOS软件版本的命令是___B____。
A) show startup-config B) show versionC) Show flash D) dir11. 下列路由器协议中,__B_____用于AS 之间的路由选择。
计算机网络考试复习重点
第一章概述1、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答:(1)电路交换电路交换就是计算机终端之间通信时,一方发起呼叫,独占一条物理线路。
当交换机完成接续,对方收到发起端的信号,双方即可进行通信.在整个通信过程中双方一宜占用该电路.它的特点是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
但同时也带来线路利用率低,电路接续时间长,通信效率低,不同类型终端用户之间不能通信等缺点。
电路交换比较适用于信息址大、长报文,经常使用的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2)报文交换将用户的报文存储在交换机的存储器中。
当所需要的输出电路空闲时,再将该报文发向接收交换机或终端,它以“存储一一转发”方式在网内传输数据。
报文交换的优点是中继电路利用率高,可以多个用户同时在一条线路上传送,可实现不同速率、不同规程的终端间互通. 但它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以报文为单位进行存储转发,网络传输时延大,且占用大址的交换机内存和外存,不能满足对实时性要求高的用户.报文交换适用于传输的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网络用户之间的通信,如公用电报网。
(3)分组交换分组交换实质上是在“存储一一转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兼有电路交换和报文交换的优点。
分组交换在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技术传送按一定长度分割为许多小段的数据一一分组. 每个分组标识后,在一条物理线路上采用动态复用的技术,同时传送多个数据分组。
把來自用户发端的数据暂存在交换机的存储器内,接着在网内转发.到达接收端,再去掉分组头将各败据字段按顺序重新装配成完整的报文。
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比报文交换的传输时延小,交互性好。
2、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速率、带宽、吞吐量、时延、时延带宽积、往返时间。
1.速率数据率(data rate}、比特率(bit rate).单位:b/s,或kb/s. Mb/s, Gb/s 等.2.带宽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率”・单位:b/s .3、吞吐量(throughput)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此吞吐量受网络的带宽的限制.4、时延发送时延:发送数据时,数据块从结点进入到传输媒体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复习要点一、计算机网络概论1、计算机网络形成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机终端网络(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以传输信息为目的)、计算机网络(以资源共享为目的)。
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硬件组成一样,都是由主计算机系统、终端设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四大部分组成的。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凡将地理位置不同,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使用计算机网络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共享资源和进行在线通信。
例如:共享外围设备、共享数据、共享应用程序、使用电子邮件等。
(软件、硬件、数据、通信信道)3、计算机网络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根本区别是:计算机网络是由网络操作系统软件来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和管理的,而计算机通信网络中,用户只能把网络看做是若干个功能不同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之集合,为了访问这些资源,用户需要自行确定其所在的位置,然后才能调用。
因此,计算机网络不只是计算机系统的简单连接,还必须有网络操作系统的支持。
4、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应用的最高形式,从功能角度出发,计算机网络可以看成是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部分组成的;从用户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则是一个透明的传输机构。
5、计算机网络具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通信距离可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和局域网(LAN);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星形网、树形网、环形网和总线网等;按通信介质可分为双绞线网、同轴电缆网、光纤网和卫星网;按传输带宽可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按信息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综合交换网。
广域网(WAN),又称远程网,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其分布范围广,常常借用传统的公共传输网络(例如电话)来实现。
广域网的布局不规则,使用权限和网络的通信控制比较复杂,要求必须严格遵守控制当局所制定的各种标准和规程,传输率低,误码率高。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习题1.什么叫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用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有那些功能?计算机网络主要的功能是通信功能和对硬件、软件和数据等资源共享。
3.计算机网络的开展分为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计算机网络的开展过程包括四个阶段: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特点是计算机为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各终端分布在各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2)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特点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直接直接通信,计算机网络分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分别完成数据通信和数据处理两大功能;3)具有统一的体系构造、遵循国际化标准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是遵循OSI/RM,是计算机网间网互联的要求;4)高速网络互联阶段:特点是使用TCP/IP体系,完成了网间网高速通信和资源共享。
4.计算机网络按地理范围可以分为哪几种?计算机网络根据所覆盖的地理范围不同分为:局域网〔几米到几公里〕城域网〔十公里到几十公里〕广域网〔百公里道几千公里〕5.计算机网络常见的拓扑构造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网络的拓扑构造主要包括星形构造、总线形构造和环形构造:1)星形构造的特点是: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容易、扩展容易;2)总线形构造的特点是:安装容易,故障隔离性好、易扩展和维护;3)环形构造的特点是:适合于光纤高速传输,单方向数据传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影响其它节点数据传输。
6.计算机网络系统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7.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LAN。
8.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
第二章数据通信根底习题一、1.将一个信道按频率划分为多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上传输一路信号的多路复用技术称为频分多路复用。
2.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实现数字信号在模拟信道中的传输。
3.接收端发现有出过失时,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码字收到为止,这种过失控制方法称为自动请求重发。
计算机网络原理复习要点
第1章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2、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用通信线路分散在不同地点的、具有独立自主性的计算机系统相互连接,并按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和实现资源共享的计算机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
3、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4、按照计算机网络的系统功能,一个网可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大部分5、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和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6、什么是网络的拓扑结构?按照拓扑学的观点,将工作站、服务器、交换机等网络单元抽象为“点”,网络中的传输介质抽象为“线”,计算机网络系统就变成了由点和线组成的几何图形,它表示了通信媒介与各节点的物理连接结构,这种结构称为网络拓扑结构。
7、计算机网络常用的拓扑结构有五种,星型、总线型、环型、树型和网状型拓扑结构.8、根据网络的通信方式对网络分类.广播式网络、点到点式网络。
9、网络协议及三要素是什么?我们把计算机网络中用于规定信息的格式、以及如何发送和接收信息的一套规则称为网络协议。
三要素分为:语法、语义、时序。
10、什么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层中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
11、为什么说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协议是“水平的”,即协议是控制对等实体之间通信的规则.服务是“垂直的",即服务是由下层向上层通过层间接口提供的。
12、ISO/OSI参考模型分层和TCP/IP的分层结构,按顺序写出各分层ISO/OSI参考模型(从第一层到第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TCP/IP参考模型(从第一层到第四层):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应用层.13、everything over IP和IP over everything的含义。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各章节总结
第一章概述1. “三网〞指的是:电信网络、播送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2. 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共享性。
3. 网络是由假设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4. 网络中的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
5. 网络和网络还可以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这样就构成了一个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即互联网〔或互连网〕,因此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
6.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因特网那么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7. 因特网开展的三个阶段: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开展的过程、建成三级结构的因特网、逐步形成了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8. 因特网拓扑结构从其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两大块:边缘局部、核心局部。
9. 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可划分为两类:客户效劳器方式〔C/S方式〕、对等方式〔P2P方式〕。
10. 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分组,这是网络核心局部最重要的功能。
11. 电路交换:“建立连接——通话——释放连接〞12. 电路交换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通话的全部时间内,通话的两个用户始终占用端到端的通信资源。
〔面向连接的〕13.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其主要特点是面向无连接。
14. 主机是为用户进行信息处理的,并且可以和其他主机通过网络交换信息。
15. 路由器那么是用来转发分组的,即进行分组交换的。
16. 分组交换的优点有:高效、灵活、迅速、可靠。
17. 数据传送阶段的主要特点:电路交换——整个报文的比特流连续地从原点到达终点,好似在一个管道中传送;报文交换——整个报文先传送到相邻结点,全部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结点;分组交换——单个分组〔这只是整个报文的一局部〕传送到相邻结点,存储下来后查找转发表,转发到下一个节点。
18. 计算机网络的最简单的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19. 不同作用范围的网络有: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概述1.网络是指“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2.计算机网络向用户可以提供那些服务:连通性;共享3.网络是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4.互联网是“网络的网络”5.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6.因特网的拓扑结构划分两大块:边缘部分称为资源共享;核心部分称为通讯子网7.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8.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的关键构件。
常用的交换方式: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9.计算机网络按网络的作用范围分为:广域网WAN、城域网MAN、局域网LAN、个人区域网PAN10.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OSI/RM(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11.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
由三要素组成:语法、语义和同步1-10 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
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
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提示:画一下草图观察k段链路共有几个结点。
)答:线路交换时延:kd+x/b+s, 分组交换时延:kd+(x/p)*(p/b)+ (k-1)*(p/b)其中(k-1)*(p/b)表示K段传输中,有(k-1)次的储存转发延迟,当s>(k-1)*(p/b)时,电路交换的时延比分组交换的时延大,当x>>p,相反。
1-11 在上题的分组交换网中,设报文长度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bit),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答: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点、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有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从而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是资源共享。
网络资源有三种:硬件、软件、数据。
3、一个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构成。
4、通信子网: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承担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交换、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5、资源子网:提供资源的计算机和申请资源的终端共同构成。
6、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为哪三个阶段?答:第一阶段:面向终端的单级计算机网络;第二阶段:计算机对计算机的网络;第三阶段:网际网阶段;第四阶段:开放式网格化计算机网络;7、计算机网络拓扑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答: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树型、网状型、环型、总线型和无线型;星型:由一个根结点和若干个叶节点构成,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便于管理,缺点:一旦中心结点出现故障就会造成全网瘫痪。
树型:只有一个根节点,其他节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缺点:不能在相邻或同层节点之间进行传递数据。
网状型:至少有一个以上的根节点,至少有一个以上的父节点;优点:一条线路发生故障不会影响正常通信;缺点:构造复杂,不便于维护。
环型:所有节点通过通信线路连成了一个环,每个节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和子节点,不存在根节点;优点:每个站点所获得的时间是相等的,比较公平;缺点:有一个节点发生故障其它节点就不能通信。
总线型:总线型结构是只有叶节点没有根节点的拓扑类型,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易于扩展和可靠性好;缺点:每个站点数据的发出是“随机竞争型”的,最大等待时间不确定。
无线型:优点:不需好通信线路,节约成本;缺点:抗干扰能力差,不适合远距离传输。
8、计算机网络按照地理分布范围的大小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三类。
根据传输技术分为广播式网络和点到点网络。
《计算机网络》复习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本章要点:网络体系就是为了完成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合作,把每台计算机相连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定义的层次,并规定了同层次的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之间的接口及服务。
本章要求熟悉网络的概念、组成、分类、发展过程等内容,同时还要理解网络分层结构、网络层协议、接口、服务等概念,掌握ISO/OSI参考模型和TCP/IP模型的区别与联系。
这部分知识理论性强,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1、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计算机网络有很多用处,其中最重要的三个功能是: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
数据通信是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
它用来快速传送计算机与终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各种信息,包括文字信件、新闻消息、咨询信息、图片资料、报纸版面等。
利用这一特点,可实现将分散在各个地区的单位或部门用计算机网络联系起来,进行统一的调配、控制和管理。
“资源”指的是网络中所有的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
“共享”指的是网络中的用户都能够部分或全部地享受这些资源。
当某台计算机负担过重时,或该计算机正在处理某项工作时,网络可将新任务转交给空闲的计算机来完成,这样处理能均衡各计算机的负载,提高处理问题的实时性。
2、网络与因特网的概念网络是把许多具有自主功能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把众多计算机有机连接起来要遵循规定的约定和规则,即通信协议。
因特网:网络的网络3、因特网的发展:ARPAnet;三级结构的因特网;多层次ISP结构的因特网。
4、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及分组交换的比较一、填空题1、网络是把许多具有功能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
2、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指的是。
3、对于通信子网,早期ARPAnet中承担通信控制处理机功能的设备是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而现代计算机网络中承担该功能的设备是。
4、计算机网络有很多用处,其中最重要的三个功能是:、以及。
5、从逻辑功能上,计算机网络可以分成和两个部分。
6、是计算机网络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主机、终端、终端控制器、联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各章节总结
3.通信的目的是传送消息;数据是运送消息的实体;信号则是数据的电气或电磁的表现。
4.根据信号中代表的消息的参数的取值方式不同,信号可以分为两大类:模拟信号(连续信号)、数字信号(离散信号)。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各章节总结
———————————————————————————————— 作者:
———————————————————————————————— 日期:
ﻩ
第一章概述
1.“三网”指的是: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有两个:连通性、共享性。
23.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简称协议,其三个要素是:语法、语义,同步。
24.协议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使用便于人来阅读和理解的文字的描述,另一种是使用让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代码。
25.分层带来的好处:各层之间是独立的、灵活性好、结构上可分割开、易于实现和维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26.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
27.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应用层。
28.用户数据报协议UDP,面向无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用户数据报,不保证提供可靠交付,但尽最大努力交付;传输控制协议TCP,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的单位是报文段,能够提供可靠交付。
8.因特网拓扑结构从其工作方式上看可以划分为两大块:边缘部分、核心部分。
9. 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可划分为两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对等方式(P2P方式)。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复习要点与知识点最全
1.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许多计算机系统或设备连接起来,按某种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使用目的可分为公用网、专用网和利用公用网组建的专用网;按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和混合型;按网络的地理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增加可靠性和实用性;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集中式管理;综合信息服务。
4.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5.网络协议的定义:保证网络中的各方能够正确、协调地进行通信,在数据交换和传输中必须遵守事先规定的准则,这些准则必须规定数据传输的格式、顺序及控制信息的内容,这个准则为网络协议。
6.网络协议由3要素组成:语法、语义、时序。
7.常见的协议由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
8.计算机网络要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功能。
则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
9.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网络通信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应用系统。
10.第二章1.被传输的二进制代码成为数据。
2.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信号表示形式。
(以下非重点- -)3.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通信模型:产生和发送信息的一段叫信源,接受信息的一端叫信宿。
信源与信宿通过通信线路进行通信,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也将通信线路称为信道。
4.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传输模拟信号的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而传输数字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5.模拟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宿预计噪声源组成信源所产生的原始模拟信号一般经过调制再通过信道传输。
到达信宿后,通过解调器将信号解调出来。
6.数字通信系统由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信宿、噪声源以及发送端和接收端始终同步组成。
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
计算机网络复习要点一、问答题解答1 掌握CSMA/CD的工作过程(1)在发送数据前,先对信道进行监听。
如果发现信道空闲,则发送数据;(2)如果信道忙,则继续监听,一旦发现信道空闲,立即进行数据发送;(3)在发送数据的同时进行冲突检测,如果检测到冲突,则立即停止数据发送,并发送一个冲突强制序列;(4)发送冲突强制序列后,延迟一个随机时间,再重新尝试发送。
2 简述TCP协议的可靠传输实现原理原理:当出现差错时让发送方重新传出现差错的数据,同时在接收方来不及处理收到的数据时,及时告诉发送方适当降低发送速率。
实现方法:①以字节为单位滑动窗口②超时重传时间的选择③选择确认SACKTCP为上层提供可靠传输,采用编号、确认和重传机制保证可靠传输,可靠传输的实现采用重传和接收端缓存排序的机制,为进程面向连接提供优质服务。
3 简述分组交换原理分组交换是以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和交换的,它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即将到达交换机的分组先送到存储器暂时存储和处理,等到相应的输出电路有空闲时再送出。
4 简述IPv6的特点①更大的地址空间。
②扩展的地址层次结构。
③灵活的首部格式④改进的选项⑤允许协议继续扩充⑥支持即插即用⑦支持资源的预分配⑧首部改为8字节对齐。
5 简述C/S模型工作过程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主要有客户应用程序、服务器管理程序两部分组成,客户向服务器发出服务请求,服务器器对客户的请求做出响应。
在C/S模式中,客户端负责与用户交互,充当服务请求方,向服务器发出服务请求,服务器负责处理数据,充当服务提供方。
客户与服务器的通信一旦建立,通信就可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即客户和服务端都可以发送和接收信息。
6 比较双绞线和光纤双绞线由两根绞合成有规则的螺旋形图样的绝缘铜线组成,传递电信号。
分类: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双绞线的特点:结构简单,容易安装,普通UTP较便宜、有一定的传输速率、具有较高的容性阻抗,信号衰减较大,传输距离有限(100m)、有辐射,容易被窃听光纤由能传导光波的纤芯(石英玻璃纤维)外加包层构成,传递光信号分为单模和多模光纤,具有传输频带非常宽,通信量大,抗干扰能力强,误码率低,传输损耗小,传输距离长,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好,原材料丰富,抗腐蚀能力强,体积小重量轻。
计算机网络复习重点
第1章概述21世纪的一些特征就是数字化、网络化和信息化,他是一个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
“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连通性、共享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结点:可以是计算机、集线器、交换机或路由器等互联网:不同的网络通过路由器互联起来形成的覆盖范围更大的网络。
主机:连接在因特网上的计算机。
网络把许多计算机连接在一起,而因特网则把许多网络连接在一起。
internet(互联网)是一个通用名词,它泛指由许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
Internet(因特网)则是一个专用名词,它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
1969年,美国国防部创建的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NET。
1983年ICP/IP协议成为ARPANET上的标准协议,使得所有使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都能利用互联网相互通信,因而人们就把1983年作为因特网的诞生时间。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因特网服务提供者(商)。
WWW(World Wide Web):万维网。
ISOC(Internet Society):因特网协会。
RFC(Request For Comments)文档:少部分RFC文档会成为因特网标准。
制定因特网的正式标准的四个阶段:因特网草案→建议标准→草案标准→因特网标准。
因特网组成:(1)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组成。
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
(2)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
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
计算机之间通信:主机A的某个进程和主机B的某个进程进行通信。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客户服务器方式(C/S方式)和对等方式(P2P方式)。
路由器是一种专用计算机,实现分组转发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复习重点
计算机网络计算题复习重点第一章概述1-17 收发两端之间的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率为2×108m/s。
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的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传播时延tp=106/(2×108)=(2)发送时延ts =103/109=1µs传播时延:tp=106/(2×108)=结论:若数据长度大而发送速率低,则在总的时延中,发送时延往往大于传播时延。
但若数据长度短而发送速率高,则传播时延就可能是总时延中的主要成分。
1-18 假设信号在媒体上的传播速度为2×108m/s.媒体长度L分别为:(1)10cm(网络接口卡)(2)100m(局域网)(3)100km(城域网)(4)5000km(广域网)试计算出当数据率为1Mb/s和10Gb/s时在以上媒体中正在传播的比特数。
解:(1)1Mb/s:传播时延=(2×108)=5×10-10比特数=5×10-10×1×106=5×10-41Gb/s: 比特数=5×10-10×1×109=5×10-1(2)1Mb/s: 传播时延=100/(2×108)=5×10-7比特数=5×10-7×1×106=5×10-11Gb/s: 比特数=5×10-7×1×109=5×102(3) 1Mb/s: 传播时延=100000/(2×108)=5×10-4比特数=5×10-4×1×106=5×1021Gb/s: 比特数=5×10-4×1×109=5×105(4)1Mb/s: 传播时延=5000000/(2×108)=×10-2比特数=×10-2×1×106=5×1041Gb/s: 比特数=×10-2×1×109=5×1071-19 长度为100字节的应用层数据交给传输层传送,需加上20字节的TCP首部。
计算机网络复习提纲要点
大家复习时,应该把以前上交的课后习题再做一遍!!!不会做的要问。
这里只是大概的理了一遍。
书还是要看的。
可以边看书,边把知识点补上去,下午临时赶出来的,部分书写可能有错,请见谅。
复习=看书+记录知识点+做后课题。
预祝期末考通过!第一章1、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两个最重要的功能:连通性和共享P22、因特网从工作方式上看可划分为边缘部分和核心部分。
边缘部分的功能是用来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核心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连通性和交换)P83、计算机网络的定义P17定义:为了实现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交往、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
采用通信手段,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各自具备自主功能的一组计算机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且由网络操作系统进行管理的计算机复合系统称为计算机网络。
最简单的定义:一些互相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4、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覆盖范围)进行分类广域网(WAN:作用范围为几十到几千公里;局域网(LAN:作用范围为几公里以内;城域网(MAN:作用范围介于广域网和局域网之间,通常为5〜50公里5、时延的概念及其四个组成部分。
传播时延和发送时延的含义时延:是指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
时延四个组成部分= 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传播时延=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发送速率(b/s)传播时延:电磁波在信道中需要传播一定的距离而花费的时间信道长度(米)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度(m/s)发送时延:主机或路由器发送数据帧所需要的时间。
也就是从发送数据帧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帧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6、带宽、信号、模拟信号、数字信号带宽: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因此网络带宽表示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率”。
单位是“比特每秒”,或b/s (bit/s)。
更常用的带宽单位是:千比每秒,即kb/s (103 b/s)兆比每秒,即Mb/s(106 b/s)吉比每秒,即Gb/s (109 b/s)太比每秒,即Tb/s (1012 b/s)请注意:在计算机界,K = 210 = 1024 ,M = 220, G = 230, T = 240 。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一、名字解释1.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
一个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连为网络的标准框架。
2.NII: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局域网):是在一个有限的地理范围内将计算机、外部设备和网络互连设备连接在一起的网络系统。
(几米至10km以内)4.MAN(城域网):是在一个城市或地区范围内连接起来的网络系统。
(10~100km)5.WAN(广域网):是实现计算机远距离连接的计算机网络。
覆盖地理范围广的(单个)网络(连6.7.,发送组。
8.IntranetIEEE 80214.15.16.可以较,从而将数据包转发给相应的目的端口。
双绞线电缆(TP):将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程度,电缆中的每一对双绞线一般是由两根绝缘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因此称为双绞线。
一般分为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17.UTP(非屏蔽双绞线):非屏蔽双绞线无金属屏蔽材料,只有一层绝缘胶皮包裹,价格相对便宜,组网灵活,更易于安装。
UTP网线由一定长度的双绞线和RJ45水晶头组成。
安装屏蔽双绞线时,双绞线的屏蔽层必须接地,在实际施工时,很难全部完美接地,从而使屏蔽层本身成为最大的干扰源,导致性能甚至远不如非屏蔽双绞线。
所以,除非有特殊需要,通常在综合布线系统中只采用非屏蔽双绞线。
18.STP(屏蔽双绞线):是一种广泛用于数据传输的铜质双绞线。
指每条线都有各自屏蔽层的屏蔽双绞线。
在物理结构上,屏蔽双绞线比非屏蔽双绞线多了全屏蔽层和/或线对屏蔽层,通过屏蔽的方式,减少了衰减和噪音,从而提供了更加洁净的电子信号,和更长的电缆长度,但是屏蔽双绞线价格更加昂贵,重量更重并且不易安装。
19.RJ-45接头(水晶头):是布线系统中信息插座(即通信引出端)连接器的一种,连接器由插头(接头、水晶头)和插座(模块)组成,插头有8个凹槽和8个触点。
20.Wi-Fi:是Wireless Fidelity的缩写,指无线保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重点知识点: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速率、带宽。
吞吐量、传输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时延带宽积。
RTT、实体、协议、协议数据单元、服务访问点、TCP/IP体系结构、单工通信、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信道极限容量、信噪比、FDM、TDM、WDM、CDM(CDMA)、PCM、SDH。
MTU、CRC、随机接入、受控接入、MAC帧格式、CSMA/CD协议、争用期、碰撞域、以太网极限信道利用率、截断二进制指数退避、最短有效帧长、VLAN、100BASE-T以太网。
IP数据报格式(片偏移、TTL)、IP层转发分组流程、A、B、C三类地址、子网划分与子网掩码、无分类编址CIDR、ARP、RARP 、ICMP RIP、距离向量算法、OSPF、BGP的特点、路由器结构、交换结构、VPN、NA T。
UDP协议与首部格式、TCP协议与首部格式、面向连接的服务、面向无连接的服务、端口、套接字、TCP可靠传输实现、超时重传、流量控制、拥塞、死锁、拥塞窗口、拥塞控制、MSS、慢开始、拥塞避免、快重传、快恢复、RED、TCP连接的三次握手。
客户-服务器方式、DNS、TELNET、WWW、URL、HTTP、DHCP、代理服务器、Cookie动态万维网文档、活动万维网文档。
对称密码体制、DES、IDEA、公钥密码体制、KDC、报文鉴别、报文摘要、实体鉴别、数字签名、防火墙。
复习时要把知识点的相关内容都要复习。
考试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填空、简答题、计算题。
UML软件生命周期·UML的公共机制·用例与场景用例图、用例、执行者业务用例与系统用例扩展关联、包含关联(图来考)执行者的种类(选择题)●直接使用系统的人●直接与系统交互的硬件设备(电子显示屏、电话通话计时设备等)●直接与系统交互的外部系统用例描述(如何描述用例?)用例描述各个项的含义主成功场景替代流程、例外流程活动图概念、适用场合(选择题)(1)业务流程(过程)、工作流——分析用例;(2)类的操作——计算的细节部分;(3)处理多线程应用。
活动的定义活动图的基本建模元素的名称(图中识别)动作状态、活动状态(选择题)分支与合并、分叉与会合(选择题)活动图中使用什么建模元素来表示并发?并发流程,若某个分支未满足条件,产生何种结果?泳道(名词解释)对象流的概念及表示CRC卡片、责任与协作者分别表示什么含义?CRC卡片的作用?如何定义系统中的对象和类?大题类的属性描述方式:可见性属性名[多重性]:类型[=初始值]类的操作描述方式:可见性操作名([参数表]):返回列表[{特征描述}]类之间的关系【重点】一般关联、多重性关联类、多重关联依赖\细化\泛化\实现实现与继承的区别包图的用途顺序图与合作图的区别顺序图中消息的四种类型顺序图中能够描述对象状态吗?活动图中能够描述对象状态吗?合作图中能够描述对象状态吗?顺序图中的激活期顺序图中如何对时间进行建模?顺序图能否对循环行为进行建模?所有图的建模元素,使用图来考。
状态图的适用范围状态图与状态状态的状态变量与活动(3个标准事件)状态图中状态到状态的改变成为______.它因为______而发生。
简单状态与嵌套状态状态图能够有子嵌套状态图吗?顺序子状态与并发子状态的区别请画出屏幕保护程序的状态图,历史状态。
时间事件、修改事件、延迟事件?After(2seconds)/sendmessage, After(2seconds)表达的是什么事件?when(温度>140)/STOP,表达的是什么事件?selfT est/defer 描述的是什么事件?事件的概念?UML图中的条件一般是怎么表达的?请解释自迁移与内部转换的区别?状态图之间的通信联系。
活动图与状态图的异同活动图可以对哪两种行为进行建模?动态模型图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合作图的组成成分什么是链链的端点可以使用什么构造型来修饰?合作图中如何表达具有层次嵌套关系的消息?合作图是否可以表达对象的创建与消亡?使用什么约束来描述合作图中对象的值、状态与角色变化。
顺序图与合作图的异同如何选择使用哪种交互图?交互图。
1)按时间顺序对控制流建模——顺序图2)按组织对控制流建模——合作图交互图与状态图的区别?软件系统体系结构模型,用例图、包图、类(对象)图、顺序、合作、活动、状态图。
硬件系统体系结构模型涉及到系统的详细描述(根据系统所包含的硬件和软件):构件图和配置图。
构件的概念构件可以描述什么?选择题构件与类之间的关系构件的特点构件的分类构件图描述什么?节点概念节点之间的通信关联配置图描述什么?为屏幕保护状态绘制一幅含有并发子状态的状态图。
要求运用嵌套、并发及历史状态建模元素。
状态图:●非常擅长描述一个对象跨越多个用例的动态行为。
●不擅长描述多个对象之间的交互行为。
活动图●擅长描述多个对象在多个用例的活动顺序●交互图(顺序、协作)●擅长描述一个用例中多个对象之间的交互行为。
自迁移会调用自身的入口和出口动作(判断)。
内部转换不引起状态的迁移(判断)。
状态图之间不可以发送消息(判断)。
描述“取消”事件发生后的状态序列以及发生的动作及活动。
标出状态图中的建模元素题目:“电脑有输入设备,输出设备,显示设备,网络适配器等等,电脑又可以分成台式机电脑和笔记本电脑, 台式机又可以分成PC和服务器”要求:对上面的题目进行uml建模泛化与共享聚合(多重性)1.在系统模型中为什么要使用多种UML图?2.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有哪几种?两个对象之间能以多种方式关联吗?3.有一句格言“为自己辩护的律师对诉讼人来说是徒劳的”。
试着建立这句格言的类模型。
4.什么叫实现?实现和继承有何相似之处?两者又有何不同之处?5.以计算机(computer)作为类,触摸板(touchpad)作为接口来建立模型。
列出触摸板的操作,同时,给出一些你可以通过触摸板访问的计算机的操作。
在你的模型中,加入一个代表用户的类6. 假设要构造一个联机博弈的游戏系统,UML中的哪些图对这个系统有用,请画出来。
(可以选一种你自己最熟悉的棋类举例)1.在系统模型中为什么要使用多种UML图?运用于不同场合,表达不同侧面的需要。
比如类图是表达静态结构的,用例图是用来描述需求的,序列图是表达动态执行过程的。
用途不同,所以有多种图。
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挺弱智的。
2.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有哪几种?两个对象之间能以多种方式关联吗?查uml介绍的书吧3.有一句格言“为自己辩护的律师对诉讼人来说是徒劳的”。
试着建立这句格言的类模型。
类模型就是找里面的名词,然后理出相关之间的关系4.什么叫实现?实现和继承有何相似之处?两者又有何不同之处?实现是对接口而言的。
继承是对类而言的。
5.以计算机(computer)作为类,触摸板(touchpad)作为接口来建立模型。
列出触摸板的操作,同时,给出一些你可以通过触摸板访问的计算机的操作。
在你的模型中,加入一个代表用户的类题目:1. 请画出“我用电脑写一篇文章”这句话的类关系。
2. 在你做的项目中,你使用过编程语言(Java, C++)中的接口吗?其做用是什么?描述Liskov替代准则(LSP替代准则,李氏替代准则)是什么3. 写出你学习UML的感想和/或建议"我用电脑写一篇文章"有三个类:我,电脑,文章文章->电脑电脑->我文章->我建立模型时可以用英文也可以用中文标示模型中的文字部分。
①在系统模型中为什么要使用多种UML图?(20分)②对象之间的关联关系有哪几种?两个对象之间能以多种方式关联吗?(15分)③有一句格言“为自己辩护的律师对诉讼人来说是徒劳的”。
试着建立这句格言的类模型。
(20分)④什么叫实现?实现和继承有何相似之处?两者又有何不同之处?(15分)⑤以计算机(computer)作为类,触摸板(touchpad)作为接口来建立模型。
列出触摸板的操作,同时,给出一些你可以通过触摸板访问的计算机的操作。
在你的模型中,加入一个代表用户的类。
(30分)⑥附加题(100分,分数不计入总分):假设要构造一个联机博弈的游戏系统,UML中的哪些图对这个系统有用,请画出来。
(可以选一种你自己最熟悉的棋类举例)1:第一,选择要创建什么模型,对如何动手解决问题和如何形成解决方案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
第二,可以在不同的精度级别上表示每一种模型。
第三,最好的模型是与现实相联系的。
第四,单个模型或视图是不充分的。
对每个重要的系统最好用一小组几乎独立的模型从多个视角去逼近。
link:/accpsz/archive/2008/04/24/2323831.aspx2: 聚合与组合都具有关联关系聚合关系中,整件(whole object)不会拥有部件(part object)的生命周期,所以整件删除时,部件不会被删除。
再者,多个整件可以共享同一个部件。
组合关系中,整件拥有部件的生命周期,所以整件删除时,部件一定会跟着删除。
而且,多个整件不可以同时间共享同一个部件。
4 实现是类和它的接口之间的关系。
可以说成是类实现了它的接口。
实现和继承的类似之处在于类可以使用它的接口中的操作也可以操作也可以从父类中继承操作。
两者的不同之处是类不能使用它的接口中的属性但可以继承父类的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