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

合集下载

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本指南在 2005 年进行了两次评审。第一次是专家评审,提出了 6000 多条意见,第二次是政府和专家联 合评审,又提出了 8600 多条意见。评审人所做的努力及其意见为最终报告的质量改进做出了很大贡 献,因此我们希望对他们表示感谢。此外,评审编辑所做的工作确保了收到的所有意见得到适当的考 虑,因此我们也希望对他们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计划 技术支持组
在法国印刷
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所(IGES)转 2108 -11, Kamiyamaguchi Hayama, Kanagawa 日本,240-0115
传真: (81 46) 855 3808 http://www.ipcc-nggip.iges.or.jp
译自英文
日本 Hayama 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所(IGES)为 IPCC 出版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 年。版权所有。 使用本指南时,请引作: IPCC2006,《2006 年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国家温室气体清单计划编写,编辑:Eggleston H.S., Buendia L., Miwa K., Ngara T. 和 Tanabe K.。 出版者:日本全球环境战略研究所。
为回应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发出的邀请ipcc在其第20次会议2003年2月于巴黎上启动996年的指南包括199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修订本3以及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写本指南有赖主要协调作者主要作者和供稿作者全世界有250余名专家供稿的专业技takahiraishi日本和thelmakrug巴西及盛顿美国阿鲁沙坦桑尼见第二次是政府和专家联了一项进程这项进程使其在第21次会议2003年11月于维也纳上就2006年ipcc指南的职权范围目录和工作计划2达成了一致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
本词汇表提供的定义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数学和统计的定义。尽管认识到,基于频率“经典”统计推论并不是 唯一的统计推论理论,但这里给出的大多数统计方面的定义还是来自这一理论。如同任一参考手册,在可理解性、 明晰性、精确性和简洁性等方面,达成了折衷意见。为此,数学方面的解释被减少到最小程度。
A3.6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
完整性
清单定义:完整性是指清单包括所有源和汇以及包括《1996 年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修订本》中的所有气体, 还包括个别缔约方特定的其它现有相关源/汇类别(因此不包括在《IPCC 指南》中)。完整性还指某一缔约方2源和汇 的全部地理区域。
1 ‘变量相关系数’是个术语,经常被误差所替代,如误差是 5%的陈述。 2 按照批准的法律文本,这是指某一缔约方对公约的接受、批准或合准。
A3.19 A3.19 A3.20 A3.20 A3.20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
A3.5
词汇表
附录 3
附录 3 词汇表
A3.1 导言
词汇表为清单编制人员和决策者提供方便的参考,包括一般的统计术语和对排放清单有特定含义的术语。
A3.1.1 条目选择
术语选择和条目形成的主要目的是:
A3.2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
附录 3
词汇表
目录
附录 3 词汇表 词汇索引······················································································································································································ A3.4 A3.1 导言 ··················································································································································································· A3.6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是一个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联合创建的国际科学机构。

其目的是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全球变化领域的科学评估和政策建议。

IPCC的工作基于一系列的报告,其中包括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和优良作法指南的制定,同时也关注不确定性管理。

以下是IPCC关于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的重要内容。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是评估温室气体排放量和削减潜力的重要工具。

IPCC建议国家根据统一的方法编制温室气体清单,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可验证性。

该指南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步骤,帮助国家根据各自的情况编制和更新温室气体清单。

关键的步骤包括确定清单的边界,选择适当的清单分析方法,收集和处理原始数据,进行排放因子和不确定性分析等。

通过采用IPCC的指南,国家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其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目标,国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IPCC的优良作法指南提供了一些有效的方法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包括改进能源效率、推广可再生能源、改变土地使用方式、发展低碳交通等。

该指南将不同的措施进行分类,并提供实例来说明如何实施这些措施。

这些优良作法旨在帮助国家制定具体的减排目标和政策措施,并提供科学支持和实施方法。

总之,IPCC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为国家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方法和工具,以评估和管理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采用这些指南,国家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其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减排政策和措施。

这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为全球气候变化应对提供科学支持。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估算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估算中的不确定性分析
17
使用误差传播方程的条件
• 排放的不确定性可以通过误差传播方程从活动和排放因子 的不确定性中传播 (Mandel984 Bevington和 Robinson 1992),使用这种方法的条件是: • 不确定性相对较小,标准偏差除以平均值要小于 0.3;
• 不确定性具有高斯(正态)分布;
• 不确定性没有重大的协方差; • 注:协方差是描述两个随机变量X和Y相关程度的量 ,协方差 为 0 的两个随机变量称为是不相关的。
15




描述不确定性分析的两种方法
• 方法1:使用误差传播公式并通过规则A和B 来估算源类别的不确定性,源类别的不确 定性的简单合并就可以估算一年的总体不 确定性以及趋势的不确定性。 • 方法2:使用蒙特卡洛分析来估算源类别的 不确定性,然后使用蒙特卡罗技术来估算 一年的总体不确定性以及趋势的不确定性。
2
不确定性理论的提出
• 关于“不确定性”一词, 早在 1836 年詹姆斯·穆 勒临终前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是否有用》一文中就 已明确提出。不确定理论是概率论、可信性理论、 信赖性理论的统称。 • 作为不确定性的第一种——随机性,荷兰著名天文、 物理兼数学家惠更斯早在他1657年出版的著作《论 机会游戏的计算》中就已提出并进行了研究。 • 但随机性问题真正为人类所重视,还要归功于前苏 联数学家柯尔莫哥洛夫,他于1933年在其专著《概 率论的基本概念》中首次提出并建立了在测度论基 础上的概率论与公理化方法。
温室气体清单估算中的 不确定性来源
• 来自定义的不确定性(例如意义不完整、不清楚或者错误 定义了一种排放或吸收);
• 来自产生排放或吸收过程的自然变率的不确定性; • 来自对过程或量的评估结果的不确定性,依据所使用的方 法,包括: • 来自测量的不确定性; • 来自取样的不确定性; • 来自未被完整描述的考数据的不确定性; • 来自专家判断的不确定性。

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

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

报告表.2
《2006 年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附件 8A.2:报告表
表 3.7 AFOLU背景表:源自管理土壤的N2O直接排放 (3C4) ...................................................................... T.48 表 3.8 AFOLU背景表:源自管理土壤和粪便管理的N2O间接排放 (3C5 和 3C6)......................................... T.49 表 3.9 AFOLU背景表:别处未纳入的非CO2 温室气体排放 (3C7 和 3C8).................................................. T.50 表 3.10 AFOLU背景表:采伐的木材产品(3D1)-采伐木材产品的年碳量对AFOLU总CO2 排放和清除量的
附件 8A.2 报告表
附件 8A.2:报告表
清单年份 联系人姓名 国家 组织 地址
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2006 年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报告表.1
第 1 卷:一般指导及报告
目录
汇总和小结表
表A 汇总表 T.4 表B 小结表 T.10
部门和背景表 能源部门表
表 1 能源部门表 .......................................................................................................................................... T.12 表 1.1 能源背景表:1A1-1A2...................................................................................................................... T.15 表 1.2 能源背景表:1A3-1A5...................................................................................................................... T.17 表 1.3 能源背景表:1B ............................................................................................................................... T.19 表 1.4a 能源背景表:1C CO2 运输、注入和储存........................................................................................ T.20 表 1.4b 能源背景表:1C CO2 运输、注入和储存-概述 ............................................................................. T.21 表 1.5 能源背景表:参考方法 ..................................................................................................................... T.22

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词汇说明

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词汇说明
完整性 完整性是指清单包括列入《IPCC指南》全部地理区域的所有源和汇以及所有气体,还包括各个国家特定 的其它现有相关源/汇类别(因此可能未列入《IPCC指南》)。
信度 术语‘信度’用于表示测量值或估算值的信任程度。清单估算有信度并不会使这些估算值更加准确或精 确;然而,它将最终有助于就数据是否可用于解决问题建立共识。信度的使用同置信区间术语的统计使 用差别非常大。
发泡剂(用于泡沫生产) 气体、挥发性液体或在发泡过程中产生气体的化学品。气体在塑料泡沫结构中产生气泡或气孔。
初始引导技术 初始引导技术是需要大量计算的统计方法,一般采用从一套数据中反复重新取样,以评估参数估计的变 异性。
寒温带 见极带/寒温带。
碳化钙 碳化钙用于生产乙炔,制造氨腈(少量历史用法),作为电弧炼钢炉中的还原剂。其原料是碳酸钙(石 炭岩)和含碳还原剂(如石油焦)。
非燃碳 未包括在燃料燃烧中的化石燃料的非能源用途(原料、还原剂和非能源产品)中的碳。
专家判断 经过仔细审议且详实记录的定性或定量判断,这些判断由一个或数个经验证具有特定领域专门技能的人 员在没有明确观测证据的情况下做出。
原料 化学转化过程中用作原材料的化石燃料,主要用来生产有机化学物,其次用来生产无机化学物。
热电联产(CHP) 热电联产(CHP),亦称联产,同时生产电能和可用热能供厂商使用或销售给其他用户,旨在更佳利用 使用的能源。公用事业机构可利用电厂生产的部分热能或出售供公共取暖。自产厂商的企业可将生产的
部分过剩电能出售给其他企业或供电公司。
可比较性 可比较性意即,各缔约国在报告的清单中排放和清除的估算应当在各缔约国间可以进行比较。为此,各 缔约国应当使用商定的方法和格式进行清单的估算和报告。
变异系数
统计学定义:变异系数vx即群体标准偏差σx与均数μx之比,即vx = σx /µx。还经常指抽样变异系数,即

火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与排放量估算及减排对策

火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与排放量估算及减排对策

produced,kg per
kWh
of electricity
generated,and kg
factors were
fired.
capacity,
Results showed that C02 fuel characteristic
emission
affected
by
installed
and
age of the unit and its maintenance standard.N20
not
sub-bituminous
and
N20
emission
factors of natural gas had
much difference with IPCC default
values. Calculation of C02
emissions
in the
use
of
emission
factors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火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与排放量估算及减排对策 姓名:吴晓蔚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环境科学 指导教师:朱法华 20100501
火力发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测算及排放量初步估算
摘要
近100年来,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温室气体给世界各地带来了显著气候变 化,中国是世界上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的国家之一,超过一半以上被用于火力发 电并排放出大量温室气体。为了解我国火电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状况、确定排放 因子并计算出排放量,利用U23多组分红外气体分析仪及TH880F烟尘分析仪 对全国39台具有代表性的火力发电机组排放的C02和N20进行了在线监测; 监测及后续的数据处理阶段均遵循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引用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引用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引用引言: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环境挑战,国际社会正在加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建设低碳、绿色、可持续的未来。

温室气体清单是评估气候变化影响的基础,是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基础。

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是全球最权威的气候变化研究机构,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为各国制定本国清单提供了指导。

本文将对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进行简要介绍,以期为各国加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参考。

一、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定义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是指根据国家发展和经济状况、能源结构、气候条件等因素,利用一定的方法和工具,对某一特定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识别、汇总、估算、审核、报告和核算的全过程。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包括把所有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排成清单,并估算这些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旨在为各国建立和实施清单提供指导,从而推动各国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全过程。

- 帮助各国开展温室气体排放量的识别、汇总、估算、审核、报告和核算工作;- 推动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准确性和可比性,使各国能够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更加有效地发挥作用;- 促进国际气候变化合作,提高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调性和效果。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共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涉及前言、引言、概述、基础数据和情况、温室气体清单的建立、对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评估和管理和最终考虑事项。

具体而言,各部分内容包括:1. 前言前言是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引导部分,主要介绍本指南的目的、范围、使用方式和配套文件。

2. 引言引言主要阐述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背景、工作原则和应用情况。

3. 概述概述部分主要介绍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估算的基本概念、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组成、排放量识别和估算的方法,以及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估算中需要考虑的一些因素。

4. 基础数据和情况基础数据和情况部分主要介绍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估算所需的基础数据和说明,包括数据来源和收集方法、国家统计信息和能源统计信息、排放因子和不确定性等。

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引

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引

附件4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以及《“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 号)提出的“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 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化工生产企业准确核算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更好地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或碳排放权交易策略。

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编制。

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相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编制完成了《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电石工业协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全国乙烯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及两个附录,其中正文分七个小节阐述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相关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以及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基本框架。

本指南考虑的排放源类别包括燃料燃烧排放、工业生产过程排放、CO2 回收利用以及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引起的排放,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以及硝酸、己二酸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

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所的甲烷排放《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做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第五章废弃物)

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所的甲烷排放《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做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第五章废弃物)
() 2 评估 二手数 据源和涉及有 关二手数 据准备 的质
有文件记 录。

非管理 的废弃物处理场 的垃圾需要有详细 的文件记 载。

的清单是需要 提 供 的。燃 烧 和能 源 回收利用 应 当分别
给 出文件记录 。

量保证和质 量控 制活 动 。这对 于 固体废弃 物数 据特别 重要 , 因为其 中大部分 的数据并不 是为温室 气体清单 准

用于汇编 固体废弃物活动 水平数据 国家值 的调查
如果使用 了一 阶衰减 方法 , 历史 资 料 和 k 需要 值
为计算 甲烷转换 因子 ( C ) M F 所使 用 的送往 管理 和 如果 甲烷 的 回收利 用量有 记 录 , 已知 的 回收 设备
和采样数据 的质量控制程序应 当包括 : () 1审评 调查 数据 的收集方 法 , 核数 据 以确保 收 审 集和汇编 的这些 数据 准确 无误 。清 单机 构应 与前几 年 的数据进行交叉检查 以确保数据是合理 的。
当的不确定性值 。
资料来 源 : 家组判 断( 专 见联合主席 、 编者和专家 ; 固体废弃物处理 中的甲烷排放 ) 。
国外 动态
5 12 报 告 和 归 档 ..
3 1
机碳 。他们应 确定 国家 参数是 合理 的并 且保 证在计 算
如第 8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8 1 . 节 “ 章“ 第 .0 1 内部
甲烷 回收利用量( ) R
烧 。但是如果使用测量仪器 的话 , 不确定性与其它不确定
性 比较相对较小 。
如果使用 了非零的氧化因子 , 则需要在不确定性分析 中包
甲烷氧化 因子 ( 0) x 括氧化 因子 。在这种情况下 , 用非零 氧化 因子值 的理 由 使 应 当包 括在不确定 性分析 中 如 5 1 12 “ .. . 节 选择排 放 因

2024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2024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2024年,国际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简称IPCC)发布了一份名为《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重要文件。

这份指南对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估算和报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文将对这份指南的背景、内容和影响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温室气体是指那些能够吸收并重新辐射地球表面红外线辐射的气体,如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等。

由于这些温室气体的增加会导致地球大气层中的传热过程发生改变,从而引起气候变化的加剧。

因此,准确估算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量对于制定有效的气候变化政策至关重要。

2024年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是IPCC自1995年首次发布以来的第三份版本,主要目的是提供一套标准化方法和原则,用于国家和地区估算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指南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二部分则详细介绍了各种温室气体排放源的估算方法和技术。

这些排放源包括能源行业、工业过程、土地利用变化和森林、废物处理以及农业等。

指南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公式、计算方法和排放因子,以帮助各国估算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

这份指南在温室气体排放估算和报告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为各国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方法,确保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这对于制定全球减排目标和国家排放限制政策非常重要。

其次,指南强调了数据的透明度和准确性,使得各国能够更加客观地估算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从而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最后,指南的发布也促进了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和讨论,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气候变化行动。

总之,2024年IPCC发布的《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是一份重要的文件,为各国估算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方法。

指南的发布促进了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和行动,为全球减排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

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更新这些指南,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气候挑战。

IPCC方法学选择与重新计算

IPCC方法学选择与重新计算
有关确定关键源类别的量化方法在 7.2.1 节 确定关键源类别的量化方法 中进行了描述 其中包括了用以说 明不确定性的基本方法 1 和方法 2 除进行关键源类别的量化确定 考虑用定性标准进行确定也是优良作法 这些 定性标准包括未来排放水平方面的高不确定性 减缓措施 可预期的重大变化 以及应用 IPCC 缺省办法或因子期 望得到的结果与估算结果间的巨大差异 关于这些标准的应用 7.2.2 节 确定关键源类别的定性途径 中有更为 详细的描述 有关关键源类别在清单内管理途径的内容 在本报告其它相关章节也有描述
专家小组 方法学选择与重新计算 联合主席
Dina Kruger(美国)和 Bojan Rode(斯洛文尼亚)
背景报告作者
Kristin Rypdal(挪威) Ketil Flugsrud(挪威) 和 William Irving(美国)
参加人员
Roberto Acosta(UNFCCC 秘书处) William Ageymang-Bonsu(加纳) Simon Bentley(澳大利亚) Marcelo Fernandez(智 利) Pavel Fott(捷克共和国) Jorge Gasca(墨西哥) Anke Herold(德国) Taka Hiraishi(日本) Robert Hoppaus(IPCCNGGIP/TSU) William Irving(美国) Natalja Kohv(爱沙尼亚) Nils Lindth(瑞典) Thomas Martinsen(IPCC/OECD) Pauline McNamara(瑞士) Alexander Nakhutin(俄联邦) Buruhani Nyenzi(坦桑尼亚) Riitta Pipatti(芬兰) Kristin Rypdal(挪威)和 Geoff Salway(英国)

《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附件4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编制说明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建立完善温室气体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以及《“十二五”控制温室气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 41号)提出的“构建国家、地方、企业三级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工作体系,实行重点企业直接报送能源和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制度”的要求,为保证实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制了《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以帮助化工生产企业准确核算自身的温室气体排放、更好地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计划或碳排放权交易策略。

同时也为主管部门建立并实施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报告制度奠定基础,为掌握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

二、编制过程本指南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编制。

编制组借鉴了国内外相关企业温室气体核算报告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经过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和案例试算,编制完成了《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

本指南在方法上力求科学性、完整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过程中得到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电石工业协会、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全国乙烯工业协会等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

三、主要内容《中国化工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包括正文及两个附录,其中正文分七个小节阐述了本指南的适用范围、相关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所用术语、核算边界、核算方法、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以及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的基本框架。

本指南考虑的排放源类别包括燃料燃烧排放、工艺过程排放、CO2回收利用以及净购入的电力和热力消费引起的排放,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以及硝酸、己二酸生产过程的氧化亚氮排放。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

1引言目录1 引言.................................................................................................................................................................1.31.1 计划的进展....................................................................................................................1.31.2 年度清单和趋势中的不确定性量化.............................................................................1.31.3 优良作法在不确定性管理中的作用.............................................................................1.41.4 政策适用性.........................................................................................................................................1.6图图1.1 固体废弃物堆弃地甲烷排放决策树事例........................................................................................1.51 引言1.1 计划的进展1998年6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科技咨询附属机构第八次届会(SBSTA-8)鼓励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能源署(IPCC-OECD-IEA)的清单计划把完成其有关不确定性工作及编写清单管理优良作法报告作为优先工作,并希望在缔约方大会第五次届会前就这些问题提交报告以期由SBSTA进行审议。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
2.4.1 方法学问题 ........................................................................................................................................... 2.51 2.4.2 报告和归档 ........................................................................................................................................... 2.55 2.4.3 清单质量评估和质量控制 ................................................................................................................... 2.56
1998图11固体废弃物堆弃地甲烷排放决策树事例ipccipccsbsta72151614政策适用性ipccipccipccipccsbsta82cp33cp5fccccp199773cp5能源ipcc2122ipcc联合主席编辑和专家能源排放专家会议联合主席takahiraishiburuhaninyenzi评审编辑marcgillet综合性背景报告作者jeroenmeijertinuspullus专家组静止源燃烧二氧化碳排放联合主席timsimmonsmilostichy背景报告作者timsimmons参加人员aguscahyonoadimonikachandrasalemmanueljeanpierrefontellepavelfottkarigronforsdietmarkochwilfredkipondyasergiolamottaelliottliebermankatarinamareckovaipccrobertoacostaunfcccnewtonpaciorniktinuspulleserikrassmussensararibackebojanrodearthurrypinskikarentreantonstephanewillemsoecd专家组静止源燃烧非二氧化碳排放联合主席samiramousastridolsson背景报告作者samiramous参加人员ijazhossaindariogomezmarkvartmiroslavjeroenmeijermichirooiumarajarathnamsamituhkanenjimzhang专家组移动源燃烧公路运输联合主席michaelwalshsamirmowafy背景报告作者simoneggleston参加人员javierhannafrankneitzertankeheroldtakahiraishiburuhaninyenzinejibosmansimonegglestondavidgreenecindyjacobsjeanbrennanipcc23专家组移动源燃烧水运主席wileybarbour背景报告作者wileybarbourmichaelgillenwaterpauljun参加人员leonniedobbierobertfalkmichaelgillenwaterroberthoppausipccoecdrobertoacostag

碳排放如何核算?国内外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学梳理

碳排放如何核算?国内外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学梳理

碳排放如何核算?国内外温室气体核算方法学梳理一个组织(机构)、一个区域(每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数量如何判定,有监督检测和核算两种方法。

核算的话,要分行业,按照一定的标准体系方法学去盘查。

那国内主要的温室气体核算方法有哪些呢?一、国内温室气体核算体系《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中国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首批缔约方之一,属于非附件一缔约方需提交国家信息通报,目前中国第三次国家信息通报以及两年更新报告工作正在开展。

为了进一步加强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能力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组织多个单位的多位专家在编制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工作的基础上,参考《IPCC 指南》相关核算方法理论,编制出《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下文简称《省级指南》),并在广东、湖北、天津等七个省市进行试点编制。

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是对省级区域内一切活动排放和吸收的温室气体相关信息的汇总清单。

《省级指南》就是主要用于指导编制 2005 年省级温室气体清单,也逐步适用于区域层面的温室气体核算的指导工作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

《省级指南》共包括七章内容,与《IPCC 指南》一致同样是按部门划分,分为能源活动、工业和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及废弃物处理。

不同部门的清单编制指南分布在第一至第五章,对碳排放计量工作提供指南。

除此之外还包括不确定性方法以及质量保证和控制的内容。

(1).《省级指南》制定机构我国政府层面组织的省级温室气体排放量化工作源于 2007 年地方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编制。

直至 2010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文件要求启动审计清单编制工作。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气候司响应工作,组织国内多所著名高校以及多所著名研究所、研究中心等多位专家进行《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的编制工作,以更快地满足各地方指定清单编制工作方案的要求。

(2).《省级指南》适用对象《省级指南》与其他国际上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相比更适合我国在进行区域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的工作时使用。

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

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

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
IPCC(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是一个指导国家报告和估计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文件。

该指南为国家确定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一种方法,并为国际比较和政策发展提供了数据。

温室气体(GHG)是指能够吸收和辐射地球表面和大气层向太空传播的热量的气体。

主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和氟利昂等。

这些气体的排放与人类活动如能源生产、工业过程、交通运输、农业和土地利用等密切相关。

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指导国家报告和估计温室气体排放的过程。

它提供一个完整的方法,帮助国家收集和整理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指南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架构、排放源的分类和归类、数据收集方法和技巧以及数据质量保证等方面。

其次,指南提供了排放源的分类和归类方法。

不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排放源和相关活动,因此指南为国家提供了不同的归类方法。

这有助于国家根据自身情况准确识别排放源,从而更好地估计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最后,指南还强调了数据质量保证的重要性。

温室气体排放数据在国际比较和政策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数据的质量非常关键。

指南提供了一些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帮助国家确保数据的可信度和可比性。

总之,IPCC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指南是一个重要的技术文件,提供了国家报告和估计温室气体排放的指导和方法。

它为国家提供了一个统
一的框架和标准,帮助国家收集、整理和报告温室气体排放数据。

这将有助于国际比较和政策制定,促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合作和行动。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

1引言目录1 引言.................................................................................................................................................................1.31.1 计划的进展....................................................................................................................1.31.2 年度清单和趋势中的不确定性量化.............................................................................1.31.3 优良作法在不确定性管理中的作用.............................................................................1.41.4 政策适用性.........................................................................................................................................1.6图图1.1 固体废弃物堆弃地甲烷排放决策树事例........................................................................................1.51 引言1.1 计划的进展1998年6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科技咨询附属机构第八次届会(SBSTA-8)鼓励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能源署(IPCC-OECD-IEA)的清单计划把完成其有关不确定性工作及编写清单管理优良作法报告作为优先工作,并希望在缔约方大会第五次届会前就这些问题提交报告以期由SBSTA进行审议。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 5_Waste-Chn-new 废弃物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 5_Waste-Chn-new 废弃物

5废弃物联合主席编者和专家废弃物排放专家会议联合主席Taka Hiraishi(日本)和Buruhani Nyenzi(坦桑尼亚)评审编辑José Domingos Miguez(巴西)专家组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甲烷排放联合主席A.D. Bhide(印度)和Riitta Pipatti(芬兰)背景报告作者Jens E. Frøiland Jensen(挪威)和Riitta Pipatti(芬兰)参加人员Joao W. de Silva Alves(巴西)Pascal Boeckx(比利时)Keith Brown(英国)RobertHoppaus(IPCC/OECD)Charles Jubb(澳大利亚)Thomas Kerr(美国)Tore Kleffelgaard(挪威)OswaldoLucon(巴西)Gerd Mauschitz(奥地利)Carmen Midaglia(巴西)Martin Milton(英国)MichaelMondshine(美国)Hans Oonk(荷兰)Bostjan Paradiz(斯洛文尼亚)Katarzyna Steczko(波兰)EgleNovaes Teixeira(巴西)Sirintornthep Towprayoon(泰国)和Irina Yesserkepova(哈沙克斯坦)专家组废水处理系统中的CH4和N2O的排放联合主席Michiel Doorn(荷兰)和Faouzi Senhaji(摩洛哥)背景报告作者John Hobson(英国)参加人员Juliana Adamkova(斯洛伐克共和国)William Irving(美国)Scarlette Lara(智利)Kenneth Olsen(加拿大)Karin Reuck(智利)Ingvar Svensson(瑞典)和Sonia Manso Viera(巴西)专家组废弃物焚烧中的温室气体排放联合主席Martin Bigg(英国)和Newton Paciornik(巴西)背景报告作者Bernt Johnke(德国)参加人员Jose Baldasano(西班牙)Anke Herold(德国)Andrej Kranjc(斯洛文尼亚)Jozef Kutas(匈牙利)Katarina Mareckova(IPCC/OECD)和Kiyoto Tanabe(日本)目录5 废弃物5.1废弃物处理场所的甲烷排放 ........................................................................................................................5.55.1.1方法学问题 ..............................................................................................................................................5.55.1.2报告和归档.............................................................................................................................................5.125.1.3清单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5.135.2废水处理中的排放.........................................................................................................................................5.145.2.1方法学问题.............................................................................................................................................5.145.2.2报告和归档.............................................................................................................................................5.235.2.3清单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5.235.3废弃物焚烧中的排放.....................................................................................................................................5.255.3.1方法学问题.............................................................................................................................................5.255.3.2报告和归档.............................................................................................................................................5.315.3.3清单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5.31参考文献.....................................................................................................................................................................5.32图图 5.1 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所中的甲烷排放决策树............................................................................................5.6图 5.2 居民生活废水处理中的甲烷排放决策树..............................................................................................5.15图 5.3 废水流处理系统和潜在的甲烷排放..................................................................................................5.17图 5.4 工业废水处理系统的甲烷排放决策树..................................................................................................5.20排放决策树.........................................................................................................5.26图 5.5 废弃物焚烧中的CO2O放决策树.............................................................................................................5.27图 5.6 废弃物焚烧中的N2表表 5.1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分类和甲烷修正因子................................................................................................5.9表 5.2用IPCC缺省方法和一阶衰减方法中缺省参数计算固体废弃物处理场甲烷排放的不确定性........5.12表 5.3生活废水缺省的不确定性范围..............................................................................................................5.19表 5.4工业废水数据.........................................................................................................................................5.22表 5.5工业废水缺省的不确定性范围..............................................................................................................5.23排放量的缺省数据......................................................................................5.29表 5.6估算废弃物焚烧中的CO2O排放因子.............................................................................................................5.30表 5.7废弃物焚烧中的N25 废弃物5.1 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所的甲烷排放5.1.1方法学问题)有机废弃物分解速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所(SWDS)内的有机废弃物在厌氧条件下进行分解释放出甲烷气体(CH4度很慢需要几年时间才可以完全分解5.1.1.1方法选择199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修订本IPCC指南概述了两种估算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所中甲烷排放的方法缺省的估算方法方法1和一阶衰减方法方法2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是一阶衰减方法提出随时间变化的甲烷排放估算该估算很好地反映了废弃物随时间的降解过程而缺省的估算方法是基于一个假设即所有潜在的甲烷均在处理当年就全部排放完缺省估算方法在废弃物的处理量和成份在最近几十年中不变或变化缓慢的情况下可以得出比较合理的甲烷年排放估算值如果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所的废弃物处理量和成分随时间变化明显IPCC的缺省估算方法将不能给出正确的变化趋势例如如果在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所中处理的废弃物碳含量明显减少那么缺省的估算方法将过低估计排放量和过高估计减少量优良作法的选择取决于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图 5.1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所中的甲烷排放决策树描述了选择计算方法的步骤如果可能的话选择一阶衰减方法是优良作法因为该方法比较准确地反应了实际的排放趋势采用一阶衰减方法需要最近的数据以及近几十年的废弃物产量成分及处置情况等历史数据如果这些数据不可获得当该排放源是关键源类别参见第7章方法学选择与重新计算或者在废弃物处置手段上有明显的改变时估算这些历史资料是一种优良作法IPCC指南没有提供采用一阶衰减估算方法需用到的一些主要参数的缺省值或缺省方法这些资料主要与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有关目前还没有足够的资料给出可靠的缺省值或缺省方法鼓励清单机构获取各自本国特定研究或区域性研究所得的有关资料因为如果清单机构无法使用优良作法描述的一阶衰减方法这将减小各个国家之间清单的可比性清单机构选择IPCC指南中描述的估算方法之外的方法则需要通过可比较的或增加计算精确性和排放估算的全部等手段来判断其是否合理5.1.1.2选择排放因子和活动水平数据考虑到排放估算方法的独特特点本节将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选择的优良作法放在一起讨论一阶衰减模型(FOD) – 方法2IPCC指南参考手册页6.10 6.11给出了一阶衰减方法的3个计算公式第一个公式用于单独的垃圾填埋场或一组特殊的垃圾填埋场第二个公式适合于国家和区域温室气体的估算计算一年中在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处理的固体废弃物的年排放量第三个公式是估算当年和近年所处理的废弃物在当年的年排放量图 5.1 固体废弃物处理场中的甲烷排放决策树一阶衰减方法同样可用下面的公式5.1和5.2表示公式5.1是从一般的一阶衰减方程通过将t 替换为t-x 演化过来的见IPCC 指南的参考手册第 6.10页它表现为归一化因子该因子纠正了估算时存在的问题即估算某一年的排放是不连续的时间估算而非连续的时间估算公式 5.1CH 4在某年(t)的产生量(Gg/yr) = ∑x[(A • k • MSW T (x) • MSW F (x) • L 0(x))• e –k(t – x)]其中 x 为起始年至计算当年(t)式中t = 清单计算当年x = 应加上投入数据的年份A = (1 – e –k ) / k 为修正总量的归一化因子k = 甲烷产生率常数 (1/年)MSW T (x) = 某年(x)的城市固体废弃物(MSW)总量 (Gg/yr)MSW F (x) = 某年(x)在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处理的废弃物的比例缺省值人水平数据关键源类别注释1关键源类别是指在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中作为优先的排放源因为就绝对排放水平排放趋势或绝对排放水平与趋势两者来讲它对估算全国总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有重大影响参见第7章方法学选择及重新计算的第7.2节确定国家关键源类别L 0 (x) = 甲烷产生潜力[MCF (x) • DOC (x) • DOCF• F • 16 / 12 (Gg CH4/Gg 废弃物)]其中 MCF (x) = 某年(x)的甲烷修正因子比例DOC (x) = 某年(x)的可降解有机碳含量比例(Gg C/Gg 废弃物)DOCF= 经过异化的可降解有机碳所占的比例F = 甲烷在垃圾填埋气体中所占的体积比16 / 12 = 碳转化为甲烷的系数对所有年的计算结果求和公式5.2CH4在某年(t) 的排放量(Gg/yr) = [CH4在某年(t) 的产生量 – R(t)] • (1 – OX)其中R(t) = 清单计算当年的甲烷回收利用量(Gg/yr)OX = 氧化因子比例需要注意的是在应用氧化因子之前甲烷的回收利用量(R(t))必须从总的甲烷产生量中减掉因为只有泄漏的填埋气体在垃圾填埋场的上层被氧化此外甲烷产生潜力的单位应当用重量表示(Gg 甲烷/Gg 废弃物)而不是目前IPCC指南中所用的体积单位m3/Mg废弃物以便使缺省方法和一阶衰减方法的计算结果一致一阶衰减方法中的甲烷产生率常数k与废弃物中可降解有机碳降解到其初始填埋量的一半时的时间有关即半生命期或用t½表示如下k = ln2 / t½一阶衰减方法需要废弃物产生量和管理方法的历史数据在国家清单中一般需要包括3到5个半生命期的数据以便得到可以接受的正确结果在汇编历史数据时垃圾管理方式的变化也应当考虑比如填埋场覆盖物沥滤液排出系统的改善压实过程禁止危险废弃物与城市固体废弃物一同处理应用到任何一个单独固体废弃物处理场的k值是由与废弃物成分和填埋场状况有关的大量因素决定的从美国英国和荷兰收集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所实际测量数据显示k值的范围每年在0.03 到 0.2 (Oonk和Boom, 1995)最高的衰减速率值k = 0.2或半生命期约为3年与高湿度条件和极易可降解的废弃物如食品废弃物有关较慢的衰减速率值k = 0.03或半生命期约为23年与干燥的填埋场环境和不易降解的废弃物如木屑和纸张有关鼓励清单机构确定k值或如果可以获得或有文献记录的话使用自己的k值为了估计k值清单机构应当确定在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处理的废弃物成分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研究处理场的环境情况如果没有有关废弃物类型的数据建议使用缺省的k值即k= 0.05半生命期约为14年清单机构可以估算废弃物处理量和废弃物的成分并假定其与人口数量或城市人口数量成一定比例考虑城市人口主要是基于在农村没有有组织的废弃物收集和处理活动清单机构也可以使用其它关系但是需要很好地评估并且对作出这一选择的理由进行报告缺省方法 –方法1缺省的方法基于下面的公式公式5.3CH4排放 (Gg/年) = [(MSWT• MSWF• L) – R] • (1 – OX)其中MSWT= 城市固体废弃物总量 (Gg/年)MSWF= 在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处理的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比例L 0 = 甲烷产生潜力 [MCF • DOC • DOCF• F • 16 / 12 (Gg CH4/Gg 废弃物)]MCF = 甲烷修正因子比例DOC = 可降解有机碳含量 [比例 (Gg C/Gg 城市固体废弃物)]DOCF= 经过异化的可降解有机碳的比例F = 甲烷在垃圾填埋气体中的比例R = 甲烷回收量(Gg/yr)OX = 氧化因子比例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模型参数随时间变化取决于废弃物处理趋势和废弃物管理实践优良作法将描述上述的每一个模型参数城市固体废弃物总量(MSWT)和在固体废弃物处理场(SWDS)处理的城市固体废弃物(MSW)的比例(MSWF)使用城市固体废弃物这一术语并不能精确地描述在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处理的废弃物类型清单机构应当估算在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处理的所有固体废弃物类型的排放包括工业废弃物矿泥建筑工地废弃物和市政建设废弃物在某些国家工业废弃物的数据很难获取但是鼓励努力去获得处理时可产生甲烷的工业废弃物包括农业食品工业废弃物1纸浆造纸废弃物和污泥木材加工业废弃物在许多国家中全国废弃物处理总量的估计是可以获取的假若清单机构能够描述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调查的处理场数量和进行调查的类型国家的数据是最可取的如果国家的数据无法获得清单机构可以采用IPCC指南的参考手册表6-1提供的缺省假设估计数据该表提供了许多国家和区域城市固体废弃物率和处理率的缺省值如果没有缺省值清单机构可以请有关专家判断并估算出国家在类似情况下的有关参数清单机构能够考虑到的可比要素是地理位置人口密度国民收入和产业类型和生产规模甲烷修正因子(MCF)2甲烷修正因子(MCF)说明非管理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场产生的甲烷比同样数量垃圾在管理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场产生的要少因为有相当一部分的废弃物在未加管理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场的上层发生耗氧分解涉及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甲烷修正因子对所研究的区域来说是明确的应当解释为废弃物管理修正因子该因子反应涉及到管理方面的要素本文所提的甲烷修正因子不应当和IPCC指南中废水和牲畜粪肥管理排放中的甲烷转换因子(MCF)混淆IPCC指南提供的甲烷修正因子缺省值列于表5.1中1 注意避免与农业部门重复计算2非管理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可能导致一系列当地环境和健康问题比如火灾和爆炸事件周边空气和水污染传染病和有害物的爆发但是IPCC指南和本报告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优良作法报告只强调温室气体方面表 5.1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分类和甲烷修正因子场所类型甲烷修正因子(MCF)的缺省值管理的a1.0非管理的 – 深( >5 m 废弃物)0.8非管理的 – 浅(<5 m 废弃物)0.4没有分类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场b0.6a有控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必须有废弃物的控制装置如废弃物直接填埋到特定的填埋场所有清洁和火源控制装置并且包括下列覆盖材料机械压实或废弃物分层处理等b没有分类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场缺省值为 0.6 可能对发展中国家不适用因为发展中国家有大量非管理的浅的处理场这将可能导致对排放量的过高估计因此鼓励发展中国家的清单机构采用0.4为其甲烷修正因子除非有证明资料显示其有管理的垃圾填埋场具体措施资料来源IPCC 指南的参考手册可降解有机碳(DOC)可降解有机碳是指废弃物中容易被生物化学分解的有机碳表示为每Gg 废弃物中的Gg 碳它以废弃物的成分为基础可以通过废弃物流中各类成分的加权平均计算下面的公式是IPCC 指南提供的利用缺省的碳含量值计算可降解有机碳公式 5.4DOC = ( 0.4 • A ) + ( 0.17 • B ) + ( 0.15 • C ) + ( 0.3 • D )式中A = 城市固体废弃物中纸张和纺织品所占的比例B = 城市固体废弃物中花园废弃物公园废弃物或其它非食品有机物易腐烂物质所占的比例C = 城市固体废弃物中食品废弃物所占的比例D = 城市固体废弃物中木材或秸秆所占的比例以上这些比例的缺省碳含量值可以在IPCC 指南中找到(参考手册表6-3)3如果数据可以获得的话鼓励使用各个国家的废弃物碳含量值通过对废弃物产生的研究和在国内不同固体废弃物处理场采样分析可以获得国家的废弃物碳含量值如果使用国家的废弃物碳含量值需要报告调查数据和采样结果此外清单机构如果用了缺省的可降解有机碳比例值(0.77)从可降解有机碳计算中排除木质素这一点很重要具体将在下面讨论经过异化的可降解有机碳的比例(DOC F )经过异化的可降解有机碳的比例(DOC F )是一个最终从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分解和释放出来的碳的比例估计值它表明某些有机碳在固体废弃物处理场中并不一定分解或分解很慢IPCC 指南提供经过异化的可降解有机碳比例的缺省值为0.77通过对最新文献的审评该值似乎过高地估计了该值只能在计算可降解有机碳时不考虑木质素碳的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比如荷兰利用实验数据0.5-0.6(包括木质素碳)计算(Oonk 和Boom, 1995)证明计算可以算出可靠的填埋气体和回收利用的数据利用0.5-0.6(包括木质素碳)作为缺省值也是一种优良作法可以用国家的经过异化的可降解有机碳比例或类似国家的经过异化的可降解有机碳比例进行计算但是必须有比较全面的记录和研究3资料来源于Bingemer 和Crutzen (1987)甲烷在垃圾填埋气体中的比例(F)垃圾填埋气体主要是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甲烷在垃圾填埋气体中的比例(F)一般取值范围为0.4-0.6之间平均取值为0.5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废弃物成分如碳水化合物和纤维素回收的填埋气体中的甲烷浓度可能由于潜在空气稀释作用而低于实际值因此这里估计的甲烷在垃圾填埋气体中的比例并不具有代表性甲烷回收量(R)甲烷回收量是指在固体废弃物处理场中产生并收集和燃烧于发电装置部分的甲烷量回收的甲烷及随后又排放出的甲烷量不应当从总的排放量中减掉缺省的甲烷回收量为零这一缺省值只有在有参考文献记录并可以获得甲烷回收利用量时才会发生变化回收利用的气体量应当是甲烷气体而不是填埋气体因为填埋气体中只含有一部分甲烷气体4基于所有回收用于能源和燃烧气体的测量的报告与优良作法相一致没有详细记录的填埋气体潜在回收的估计是不合适的因为这样会过高地估计甲烷的回收利用量氧化因子(OX)氧化因子(OX)是指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排放的甲烷在土壤或其它覆盖废弃物的材料中发生氧化的那部分甲烷量如果氧化因子为零则没有氧化过程发生如果氧化因子取值为1则100%的甲烷气体被氧化研究表明卫生垃圾填埋比非管理的垃圾堆放场所具有较高的氧化率比如在有厚覆盖物和较好通风设备的废弃物处理场的氧化因子明显地不同于那些没有覆盖物或大量甲烷可以从覆盖物裂缝泄漏出来的填埋场所的氧化因子IPCC指南中缺省的氧化因子设为零现场观测和实验室试验的数据结果表明氧化因子的取值范围大但是大于0.1的氧化因子对于计算国家清单来说可能太大了实地测量和实验室试验的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浓度和通量的实测值不能直接利用一般来说这些现场观测和实验室数据确定甲烷在同一均匀的土壤层氧化实际上只有一小部分产生的甲烷通过这一均匀土壤层扩散其它部分会通过空隙或径向扩散逃逸出去而未被氧化因此现场观测和实验室研究可能导致过高估计土壤覆盖垃圾填埋法的氧化速率目前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拥有管理比较完善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基于可获得的信息假定0.1为其氧化因子是合理的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没有比较细化的管理方式氧化因子或许接近零对于管理比较完善的垃圾填埋场氧化因子取值为0.1经证明是合适的在其它情况下如果使用非零的氧化因子则需要给出明确的文件记录和相应的参考文献特别需要记住的是在应用氧化因子之前任何回收利用的甲烷都必须从总的甲烷产生量中减掉5.1.1.3完整性清单机构应当尽最大努力获得包括非城市固体废弃物在固体废弃物处理场的排放包括工业废弃物处理场和污泥处理场以及建筑工地废弃物处理场与城市固体废弃物一样必须估计可降解有机碳以便评估子排放源类别潜在的重要意义工业废弃物的产生或处理数据可能比较难获得应为这些数据可能是机密或没有报告通常非城市固体废弃物在固体废弃物处理场的排放对国家甲烷排放的影响明显小于城市固体废弃物在固体废弃物处理场的甲烷排放关闭了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场不应该忽略因为一阶衰减方法和缺省的方法都是利用废弃物年处理量因此关闭了的垃圾填埋场的废弃物也应当考虑5.1.1.4建立一致的时间序列鉴于一阶衰减方法和缺省方法间方法和预期结果有差异需要采用同样的方法建立完整的时间序列这就是说几种方法不应当混合使用因此如果清单机构决定不用缺省方法而改用一阶衰减方法的话则需要使用新的方法对基准年和整个时间序列进行重新计算在这种情况下清单机构就需要得到一个时间序列的历史处理数据以支4填埋气体回收燃烧中的二氧化碳排放是生物成因因此不应当包括在国家总的排放中持一阶衰减方法历史资料的获得方法和受影响的年数必须有比较明确的描述为了保证时间序列的一致性优良作法是使用新的和过去的方法对排放进行重新计算以保证所有排放趋势符合实际方法的改变并没有导致排放的改变应按照第7章方法学选择和重新计算中7.3.2.2重新计算的替代方法进行重新计算鉴于在许多国家清单中该源类别非常重要而缺省方法又有局限性因此清单机构应收集和保存尽可能多的历史数据以保证进一步的重新计算更加准确清单机构也应当考虑与废弃物组成和处理场设计有关的参数随时间的变化5.1.1.5不确定性评估城市固体废弃物总量(MSWT )和处理比例(MSWF)的不确定性估计以及缺省模式参数在表5.2中给出这种估计是基于专家的判断如果清单机构使用这些因子的国家数据则应当根据第6章不确定性的量化中提供的方法估算这些因子的不确定性甲烷产生潜势(L0)的某些不确定信息是可以获得的该值等于MCF • DOC • DOCF• F • 16 / 12在缺省方法和一阶衰减方法公式中作为一个因子出现在荷兰可获得高质量的资料每吨废弃物的甲烷产生量的不确定性估计大约为±15% (Oonk和Boom, 1995)在那些数据质量相似的国家希望每吨废弃物的甲烷产生量的不确定性是同一量级的对于那些数据质量较差的国家而言每吨废弃物的甲烷产生量的不确定性可以达到±50%有关不确定性的评估需要进行详细的文档记录表 5.2IPCC缺省方法和一阶衰减方法缺省参数计算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所甲烷排放相关的不确定性的估计显示了与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所的甲烷排放有关的不确定性可能比较高可能为两倍甚至有比较好的国家资料时如有可能的话应使用国家数据第6章不确定性的量化为量化不确定性提出了建议在估算不确定性时应当包括引进和利用专家根据经验资料给出的判断表 5.2用IPCC 缺省方法和一阶衰减方法中缺省参数计算固体废弃物处理场甲烷排放的不确定性a参数不确定性范围 b 城市固体废弃物总量 (MSW T ) 和城市固体废弃物在固体废弃物处理场处理的比例(MSW F )本国特定值>±10%<–10%>+10%不确定性的绝对值范围大于10%对于数据质量较高的国家比如对所有固体废弃物处理场的废弃物都进行称重对于数据质量较差的国家可能超过2倍可降解有机碳 (DOC) = 0.21IPCC 指南中最大的缺省值–50%, +20%经过异化的可降解有机碳的比例(DOC F ) = 0.77 –30%, +0%甲烷修正因子(MCF)= 1= 0.4= 0.6–10%, +0% –30%, +30% –50%, +60%甲烷在垃圾填埋气体中的比例(F) = 0.5 –0%, +20%甲烷回收利用量(R)不确定性范围将取决于有多少甲烷得到回收利用和燃烧但是如果使用测量仪器的话不确定性与其它不确定性比较相对较小甲烷氧化因子(OX)如果使用了非零的氧化因子则需要在不确定性分析中包括氧化因子在这种情况下使用非零氧化因子值的理由应当包括在不确定性分析中如5.1.1.2节选择排放因子和活动水平数据所述甲烷产生速度常数(k) = 0.05–40%, +300%a 估算只对IPCC 指南中给出的缺省值表中数据和专家判断才有效b如果可以提供缺省值修订附加估计值则不确定值的范围需要修改如果使用了本国特定值则需要给出适当的不确定性值资料来源专家组判断见联合主席编者和专家固体废弃物处理中的甲烷排放5.1.2报告和归档如第8章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第8.10.1节内部文件和存档所示优良作法是将编制国家排放清单所需的所有信息成文并存档下面给出与该源类别有关的具体存档和报告的例子• 如果使用了一阶衰减方法历史资料和k 值需要有文件记录•为计算甲烷转换因子MCF所使用的送往管理和非管理的废弃物处理场的垃圾需要有详细的文件记载•如果甲烷的回收利用量有记录已知的回收设备的清单是需要提供的燃烧和能源回收利用应当分别给出文件记录•有关参数有逐年的变化要给出清晰的解释并列出参考文献要在国家清单报告所有文件是不现实的但是清单中应包括所用方法的概述数据来源参考文献以便所报告的排放量估算具有透明性并且计算中的每一步骤具有可追踪。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精细化的主要内容和启示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精细化的主要内容和启示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精细化的主要内容和启示朱松丽;蔡博峰;朱建华;高庆先;张称意;于胜民;方双喜;潘学标【期刊名称】《气候变化研究进展》【年(卷),期】2018(014)001【摘要】As one of the components of IPCC new researchcycle,refinements to existing IPCC 2006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HG inventory has been initiated formally. The outcomes which would be usedin conjunction with IPCC 2006 Guidelines,will be approved and publishedin 2019,facilitating the implantations of Paris Agreement which is applicable to all.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refinements,update,elaborationor new guidance,covering all volumes,namely,General part,Energy activities,Industrial process,AFOLU and Waste. Twelve experts from China are involved in. Recommend Chinese researchers publish the relevant research outs in qualified journals in English as soon as possibl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otation rate of China' research. Since China has own the capacity to follow the latest guidelines,this paper also recommends the national inventory team shift to IPCC 2006 Guidelines and its refinements completely in future GHG inventory compiling.%作为IPCC新一轮气候变化综合评估的组成部分,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进入了正式的精细化阶段,将在2019年形成最终成果,与现有的《IPCC2006指南》合并使用,为"适用于所有缔约方的"《巴黎协定》的实施奠定基础.精细化工作分为提供新方法、更新已有内容、补充/澄清已有内容等三大类,共有107个"精细化点",涵盖通用方法论、能源活动、工业过程、农业林业和其他土地利用、废弃物等各个领域和部门.中国共有12名专家参与此次工作.建议中国科研工作者尽快以英文著述的形式发表相关成果,提高中国文献的引用率;鉴于中国已具备根据最新指南要求编制清单的能力,建议未来国家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尽可能全面转向《IPCC2006指南》及其增补和精细化内容.【总页数】9页(P86-94)【作者】朱松丽;蔡博峰;朱建华;高庆先;张称意;于胜民;方双喜;潘学标【作者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北京100038;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气候变化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北京 1000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北京 10009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12;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北京 100038;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北京 100081;中国农业大学,北京100193【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基于IPCC排放清单的校园温室气体排放研究 [J], 赵薇;郑斌;武斌;王天华;刘富成2.固体废弃物处理场所的甲烷排放《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做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第五章废弃物) [J],3.IPCC方法在区域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中应用初探 [J], 王文美;陈颖;张宁;李卓;虞子婧;杨勇4.《对2006 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2013增补:湿地》的解析 [J], 张称意;巢清尘;袁佳双;林光辉;孙除荣5.《IPCC2006年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2019年修订版)废弃物卷修订浅析 [J], 胡艳麟;朱齐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3.4
索引
A3.7 A3.7 A3.7 A3.7 A3.8
A3.8 A3.8
A3.8 A3.8 A3.8 A3.8 A3.9 A3.9 A3.9 A3.9 A3.9 A3.9 见分布函数
A3.10 A3.10
A3.10 A3.10 A3.10 A3.10 A3.10 A3.11 A3.11 A3.11 A3.11
A3.1.1 条目选择··································································································································································· A3.6 A3.1.2 条目形成··································································································································································· A3.6
统计定义:在某一时间序列里由两个数据项计算而得到的方差。
附录 3
偏差
清单定义:观测方法的系统性偏差,其数值在大多数情形下是不知道的。它产生于使用没有正确标定的测量设备, 或者从一个错误统计总体中选择细项,或者偏爱某一统计总体的一些要素。 统计定义:某一统计量的预期数值与所估算的参数之间的差别。见无偏差估计算法。 例:估算天然气运输和分发的总逃逸排放,只测量高/中压力管道的泄漏,如果低压力分发网络中泄漏忽略的话(非 常明显,这一测量比较困难),可能会导致偏差。
G 优良作法
I 独立性
K 关键源类别 峰度
L 拉丁超立方抽样 大数法则 线性模式 线性回归 对数分布
M 均值 中值 代码 模式 动量(随机变量的) 蒙特卡罗方法
N 非线性模式 正态分布
P 总体参数 PDF 百分点 总体 总百分点 总体标准偏差 精度 概率 概率密度函数-PDF
附录 3
A3.11
A3.11
A3.19 A3.19 A3.20 A3.20 A3.20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
A3.5
词汇表
附录 3
附录 3 词汇表
A3.1 导言
词汇表为清单编制人员和决策者提供方便的参考,包括一般的统计术语和对排放清单有特定含义的术语。
A3.1.1 条目选择
术语选择和条目形成的主要目的是: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
A3.3
词汇表
A 准确性 活动数据 算术平均值 自相关 自协方差 B 偏差 自助法 C 中心极限理论 变量相关系数 可比较性 完整性 信度 置信区间 一致性 相关 相关系数 协方差 累积分布函数 D 决策树 分布函数 E 弹性 排放因子 误差 估算 估计算子 期望 期望值 专家判断 极值
A3.8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
图 A3.1 准确性和精度(来自[3]*)
频率
低准确性 低精度
高准确性 高精度
高准确性 低精度
低准确性 低精度
参考值或(传统)真 实值
观测结果
活动数据
清单定义:在给定时间内,人类活动导致排放或清除发生幅度的数据。例如,在能源部门,燃料燃烧总量是燃料燃 烧源的年度活动数据;饲养动物总数是肠发酵中的甲烷排放年度活动数据。(见《1996 年 IPCC 指南修订本》[9]*)
本词汇表提供的定义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数学和统计的定义。尽管认识到,基于频率“经典”统计推论并不是 唯一的统计推论理论,但这里给出的大多数统计方面的定义还是来自这一理论。如同任一参考手册,在可理解性、 明晰性、精确性和简洁性等方面,达成了折衷意见。为此,数学方面的解释被减少到最小程度。
A3.6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
A3.2 词汇表 ··············································································································································································· A3.7 参考文献······················································································································································································ A3.21
统计量 统计学 系统和随机误差 系统性误差
T 时间序列 透明性 趋势 三角分布
U 无偏差估算值 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分析 均匀分布
V 确认 变率 方差 抽样均值方差 验证
词汇表
A3.17 A3.18 A3.18 A3.18
A3.18 A3.18 A3.18 A3.18
A3.18 A3.19 A3.19 A3.19
A3.2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
附录 3
词汇表
目录
附录 3 词汇表 词汇索引······················································································································································································ A3.4 A3.1 导言 ··················································································································································································· A3.6
A3.11 A3.12
A3.12 A3.12 A3.12 A3.12 A3.12
A3.13 A3.13 A3.13 A3.13 A3.13 A3.14
A3.14 A3.14
A3.14 见概率密度函数
A3.14 A3.15 见百分点 见标准偏差 A3.15 A3.15 A3.15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优良作法指南和不确定性管理
• 区别温室气体清单编制使用有不同含义的术语,或者使用技术、统计、数学意义有不同含义的术语,如一致性;
• 给基本术语(大部分是统计方面的)提供统一的注释,这些可以看做是清单实际报告中最基础的内容;
• 定义其它术语,以支持理解和制定有关国家清单不确定性的优良作法指南。
A3.1.2 条目形成
词汇表采取注重实效的方法,对每一个条目提供一个或多个下列类型的定义。首先,专门为应用于清单而制定 的定义都标注为“清单定义”。在一些情况下,给出例子来说明清单编写的特别含义。第二种类型是“统计定义”, 用于解释某一术语统计或共同的数学定义。另外,在一些情况下,给出例子以清楚说明对清单使用这些含义的应用。 最后一种类型的定义是来自其它出处,包括 SBSTA 先前已有的定义或 IPCC 提出但由 SBSTA/UNFCCC 所认可的定 义(见 FCCC/SBSTA/1996/6 Add. 1)、《1996 年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修订本,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这些子句,算术平均、期望值、抽样总数、概率、概率分布、随机变量、统计量和不确定性等定义都会涉及,均取 自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测量中不确定性表述指南》出版物,同时获得许可并重新修改。这一 ISO 出版物可以从 任一成员机构或直接从 ISO 中心秘书处得到。秘书处地址为:Case Postale 56, 1211 日内瓦 20, 瑞士。知识产权依旧 属 ISO。
Milos Tichy(捷克共和国)和 Simon Bentley(澳大利亚)
评审
Reberto Acosta(UNFCCC 秘书处),Simon Eggleston(英国),Ian Galbally(澳大利亚), Katarian Mareckova(斯洛 伐克共和国),Thomas Martinsen(IPCC/OECD),Jos Olivier(荷兰),Jim Penman(英国)和 Kristin Rypdal(挪威)
变量相关系数
统计定义:变量相关系数 νx 是统计标准方差 σx 与平均值 μx 的比值,即 νx=σx/μx。它还经常指抽样变量相关系 数,它是抽样标准方差与抽样平均的比值。1
可比较性
清单定义:可比较性是指缔约方报告的清单中排放和清除估算应该在缔约方间进行比较。为此,缔约方应该使用缔 约方大会(COP)方法和格式来进行清单的估算和报告。不同源/汇类型的划分,应根据《1996 年 IPCC 国家温室气体 清单指南修订本》在其概要和部门表格层次上进行。
算术平均值
统计定义:数值的总和除以数值个数。[7]*
自相关
统计定义:在某一时间序列里由两个数据项计算而得到的相关系数。 例:当动物的寿命明显地超过两年时,连续两年所观测到的动物总数通常是高相关的。
* 见参考文献(p A3.21)。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中好的作法和不确定性管理
A3.7
词汇表
自协方差
自助法
统计定义:自助法是一种涉及密集计算的统计方法,通常用重复地从数据集中再取样来评估参数估计值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