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文两篇练习卷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9.古文两篇 同步考试卷(六年级)同步测试.doc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9.古文两篇 同步考试卷(六年级)同步测试.doc](https://img.taocdn.com/s3/m/5a4c6c41910ef12d2bf9e78b.png)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29.古文两篇同步考试卷(六年级)同步测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一、xx题(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给下列生字组词。
皆()迸()矛()拂()谐()拼()茅()佛()【答案】比比皆是和谐迸溅拼音矛盾茅台吹拂佛像【解析】【题文】解释下列词语。
戏()应()没()皆()誉()其()陷()何如()【答案】游戏回答沉入都称赞他的攻破会怎样呢【解析】【题文】翻译句中画线字的意思。
退为家人讲为:群儿戏于庭于:众皆弃去去:破之之: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
之:【答案】向,对着在离开代词,指水缸的【解析】【题文】把词语按一定顺序排列。
(1)中国昆山市实验小学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实验小学六(1)班(2)准备活动领奖品冲到起跑(3)全部没有少数一半多数(4)头部身体上身牙齿嘴【答案】(1)中国江苏省昆山市昆山市实验小学昆山市实验小学六(1)班(2)准备活动起跑冲到领奖品(3)全部多数一半少数没有(4)身体上身头部嘴牙齿【解析】【题文】课文链接。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②,感泣辞母,去之南都③,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若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饘粥④不济,日昃⑤固始食。
遂大通“六经⑥”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适:古时指女子出嫁。
②世家:家世。
③南都:今河南商丘。
④饘(zhān)粥:稠粥。
⑤昃(zè):日偏西。
⑥六经:儒家六部经典著作。
1.下面各项中画线的“之”字用法和意义与其他不同的是()A.去之南都B.之虚所卖之C.后天下之乐而乐D.子将安之2.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字。
范仲淹二岁而孤( )去之南都( )辄以水沃面( )3.翻译下列句子。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4.从这段文字中你得到什么启迪?请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谈。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古文两篇 练习卷(六年级)同步测试.doc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古文两篇 练习卷(六年级)同步测试.doc](https://img.taocdn.com/s3/m/ebd18c92ccbff121dc36832b.png)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文两篇练习卷(六年级)同步测试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xx题评卷人得分(每空xx 分,共xx分)【题文】读拼音,写汉字。
diē jiē mò xiàn()倒()大欢喜()非()入【答案】跌皆莫陷【解析】试题分析:略【题文】形近字组词。
跌()皆()弗()铁()楷()佛()迭()谐()沸()【答案】(跌倒)(皆是)(弗是)(钢铁)(小楷)(仿佛)(迭失)(诙谐)(沸腾)【解析】试题分析:略【题文】根据含义写出汉字。
1. 回答。
()2.攻破。
()3.一会儿。
()4.称赞。
()【答案】1. 应 2.陷 3.俄而 4.誉【解析】试题分析:略【题文】成语填空。
脍()人()心神()()鼠()寸()气喘()()混()摸()人心()()张()舞()()龙点()腾()驾()【答案】(炙)(口)(不)(宁)(目)(光)(吁)(吁)(水)(鱼)(难)(测)(牙)(爪)(画)(睛)(云)(雾)【解析】试题分析:略【题文】选词填空。
防止阻止1.为了()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2.警察叔叔站在马路中央,()每一位行人闯红灯。
【答案】1.防止 2.阻止【解析】试题分析:防止的意思是做好准备以防止某事的发生或可能发生(如灾难)。
阻止的含义是阻拦制止。
第1题后部分是为了前面做的预防,而防止的意思是防止某事发生,所以第1题选择防止。
第2题中是警察叔叔站在马路中央,是要阻拦人们闯红灯,阻止有这个含义,所以选择阻止。
【题文】缩句。
1.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2.火车两旁依然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
【答案】1. 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难忘的一处建筑。
2. 火车两旁是山崖和巨石。
【解析】试题分析:1. 缩句练习是要把句子缩到最简便,但是句子的成分要完整。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2021年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湘教版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2021年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c24114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d6.png)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2021年文言文阅读理解必考题湘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理解。
原谷收舆原谷①有祖,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之。
谷年十有五,谏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
”父不从,作舆②,捐祖于野。
谷随,收舆归。
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③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
”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注释:①原谷:人名。
②舆:手推的小车③凶:不吉利[1]下面文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①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②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③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④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在句中的意思①谷年十有五(_________)②捐祖于野(_________)[3]上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破瓮救友光(司马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撰),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下列划横线字在文中的意思。
①自是手不释书自(________)②众皆弃去去(________)③儿得活得(________)④群儿戏于庭于(_________)[2]下列各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闻讲《左氏春秋》,爱之”相同的是()A.故时有物外之趣B.其虫旧曾有之C.至之市D.钱帅登之[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只标一处)水迸儿得活。
____________________[4]翻译下列句子。
(1)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六年级2021年西师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真题
![六年级2021年西师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4da728a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30.png)
A.边疆的将士奋勇杀敌,伤亡惨重
B.边疆的将士在开怀痛饮,尽情酣醉
[4]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古诗阅读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8. 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仿佛春雨知道时节,应时而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
C.最后两句,诗人没有想到的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全是不漏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却可体会出诗人的喜雨之情。
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江上渔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2]“江上往来人”中“往来”是因为( )
A.江上风景美 B.江上鲈鱼美 C.江上一叶舟美 D.看渔民打鱼
[3]反映了渔民劳作艰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年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8.1古文两篇练习卷
![2021年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8.1古文两篇练习卷](https://img.taocdn.com/s3/m/92419928aef8941ea66e051d.png)
2021年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8.1古文两篇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看拼音写汉字。
2.解释加点的字词。
(1)与群儿戏.于庭。
( )(2)众皆.弃去。
()(3)人有鬻.矛与盾者。
()(4)誉.其盾之坚。
()(5)其人弗.能应也。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含义。
4.把下面句子的意思写在横线上。
(1)光生七岁,与群儿戏于庭。
(2)水迸,儿得活。
(3)其人弗能应也。
5.古诗我知道用菜作诗有位厨师精通诗词,每做一道菜,都能对出一句优美的诗句来。
一位秀才故意出难题,给厨师两个鸡蛋,要他做几道菜,并且每道菜要表示一句古诗。
厨师欣然接受,做了四道菜。
第一道菜是两个纯蛋黄,几根青菜丝;第二道菜,把熟鸡蛋白切成小块,排成一字型,下面铺了一张青菜叶子;第三道菜是清炒蛋白一撮;第四道菜,一碗清汤,上面飘着四只蛋壳。
秀才见了,深表佩服。
你知道这四道菜表示哪四句诗吗?默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信息匹配6.选择下列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之:a代词,指瓮 b的 c代词,指这个人(1)光持石击瓮破之(___)(2)人应之曰(___)(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___)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里画√ 错误的画×7.《司马光救友》节选自《资治通鉴》。
(____)8.《司马光救友》通过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赞颂了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肯动脑筋的品质。
(_____)9.《矛盾》通过一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自相矛盾的语言,讽刺了生活中的这种现象,告诫人们说话做事不要前后矛盾。
(_______)10.《矛盾》是一则寓言故事。
(_____)11.自相矛盾这个成语就出自《矛盾》这则寓言故事。
(_____)四、语言表达12.《矛盾》中的卖矛盾的人为什么哑口无言?他犯了怎么的错误?五、文言文阅读阅读古文,根据注解回答问题。
2021届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两首练习卷
![2021届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两首练习卷](https://img.taocdn.com/s3/m/d1c110c352d380eb63946d79.png)
2021年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两首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看拼写词语。
yù hú wèi chéng quàn jūn kè shè hán yǔ chǔ shān ()()()()()()2.辨字组词。
容()猬()劝()洛()蓉()渭()功()落()二、诗词曲鉴赏3.填空。
1.《芙蓉楼送辛渐》是唐朝()写的一首()诗。
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诗中“平明”的意思是();诗最后一句的意思是()。
这首送别诗实际上是表明诗人()的品质。
2.《送元二使安西》前两句点明了送别的时令是(),地点是(),景物是()和(),这样为送别创造了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
4.结合注释解释词语及诗句意思。
1.解释词语:客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连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解释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课外阅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5.这是一首送别诗,交代送别地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虚写景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6.“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的意思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这首诗表达出来诗人的思想感情是()。
A.悲伤流泪B.离愁别绪C.情谊深厚D.黯然伤别参考答案1.玉壶渭城劝君客舍寒雨楚山【解析】试题分析:略2.容易刺猬规劝洛阳芙蓉渭河成功落叶【解析】试题分析:略3.1.王昌龄送别清晨他嘱咐朋友,如果远方的亲友问起我,请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传达给他们纯洁完美;2. 春天渭城朝雨青青柳色.【解析】试题分析:略4.1.客舍:旅馆故人:老朋友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2021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
![2021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https://img.taocdn.com/s3/m/92a30aff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c8.png)
2021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1]中画“”句子的意思,并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
从此以后,人们把________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___________。
[3]锺子期能从自己的音乐中理解自己的心情,他的心情是_______ ;伯牙听到锺子期已死,“破琴绝弦”,此时他的心情是_______。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伯牙和锺子期的关系,可以用_______。
(填四字词语)[4]你的知心朋友因某种原因而与你分离,你会用下面哪两句诗来表达你与他(她)离别时的感伤?()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B.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2.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许伸平义不苟取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
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尝暑中过河阳_____________渴甚,道有梨_____________众争取啖之________________或问之__________________[2].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3]翻译下面的句子。
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本文说说许衡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示。
小学语文-有答案-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_古文两篇_练习卷
![小学语文-有答案-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_古文两篇_练习卷](https://img.taocdn.com/s3/m/750001ca31126edb6e1a1005.png)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文两篇练习卷填空题1. 读拼音,写汉字。
diējiē mò xiàn()倒()大欢喜()非()入2. 形近字组词。
跌()皆()弗()铁()楷()佛()迭()谐()沸()3. 根据含义写出汉字。
1. 回答。
()2.攻破。
()3.一会儿。
()4.称赞。
()4. 成语填空。
脍()人()心神()()鼠()寸()气喘()()混()摸()人心()()张()舞()()龙点()腾()驾()信息匹配选词填空。
防止阻止1.为了()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2.警察叔叔站在马路中央,()每一位行人闯红灯。
句型转换缩句。
1.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2.火车两旁依然是逼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
现代文阅读阅读理解。
勇敢的孩子一辆大客车载着19个6至11岁的小学生去参加活动。
途中,驾驶员因病昏迷,汽车失控,在美国第40号公路上急驶乱窜。
一些孩子吓得哭泣起来:“我们快要死了。
”突然,汽车又开始横冲直撞,孩子们都摔倒了,有的还撞在车窗上。
这时,车上10岁的五年级学生拉里的头脑异常清醒,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勇敢地从座位上一跃而起,一把抓住方向盘,并用力踩住刹车踏板,使汽车猛然刹住。
拉里随后招呼三位同学一起把司机拖起来。
这时,恰巧有辆汽车路过,他们立即报警。
几辆救护车闻讯赶到,将受伤的五位同学送到医院,其余的换乘另一辆大客车返回学校。
在车上,孩子们个个泪流满面,滔滔不绝地倾诉对拉里的感激之情…… 事后,拉里平静地对表扬他的校长说:“这算不了什么,只是我常跟爷爷一起摆弄一辆货车的缘故。
要知道我爸爸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生前总是想方设法做好事,帮助过许多人,我想,我爸爸一定会为我高兴的。
”(1)根据意思从文中摘录成语。
(2)比喻极其危急。
()(3)形容话多,连续不断。
()(4)形容毫无顾及地乱冲乱撞。
()(5)缩写句子。
(6)失控的汽车在40号公路上急驶乱窜。
六年级2021年西师大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六年级2021年西师大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6166a71d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c4.png)
六年级2021年西师大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孟母戒子孟子少时①,诵②,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谖④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曰:“此织断,能复续乎?”(以此戒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谖矣。
(注)①少时:小时候。
②诵:背诵。
③辍(chuò)然:突然中止的样子。
④谖(xuān):遗忘,忘记。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其母方织________②其母引刀裂其织________[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何为中止?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谖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3]孟母通过________这件事,告诉孟子________这个道理。
2. 阅读与思考。
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两小儿辩日》选自《________》,这部书内容中的学术观点属于________学派,而孔子是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2]解释加点的字。
问其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始出时去人近:____________________日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日中则如盘盂: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①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孔子不能决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孰为汝多知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
2021六年级语文西师大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考前练习题
![2021六年级语文西师大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考前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9bdda481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1.png)
2021六年级语文西师大版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考前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王蓝田①性急。
尝食鸡子,以箸(zhù)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
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乃下地以屐(jī)碾之,又不得。
瞋(chēn)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niè)破即吐之。
[注释]①王蓝田:即王述,西晋太原人,袭封蓝由侯。
②鸡子:鸡蛋。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以箸刺之:____________。
(2)乃下地以屐齿跟之:____________。
(3)瞋甚:____________。
(4)啮破即吐之: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鸡子于地圆转未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__________________[3]短文把王蓝田(______)的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
作者妙用动词“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典型的动作描写;用“(______)、(______)”进行神态描写,使人如见其状,如闻其声,如睹其人而终得其神,给读者留下极其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4]王蓝田这类性格特点的人,让你想起哪些相关的谚语、歇后语或成语?试着写出两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文言文阅读。
画蛇添足楚有祠①者,赐其舍人②卮③酒。
舍人相谓④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⑤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⑥。
”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日:“蛇固无足,子安能⑦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选自《战国策·齐策二》(注释)①祠(cí):祭祀。
②舍人:指投靠在贵族家里的门客。
西师大版2021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考题
![西师大版2021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765fac32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6b.png)
西师大版2021年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考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文言文阅读。
杀骆驼破瓮昔①有一人,于瓮②中盛谷。
骆驼入瓮食谷,首不得出。
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①。
有一老人来语之曰:“汝莫愁,吾教汝出,汝当斩头,自能出之。
”即用①其语,以刀斩头。
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⑤人,为世人所笑。
(选自《百喻经》)(注)①昔:从前;古时候。
②瓮: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
③以为忧:以之为忧,为此事发愁。
④用:采纳。
⑤痴:傻、愚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有一老人来语之曰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教汝出汝: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刀斩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既杀驼而复破瓮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骆驼入瓮中食谷,首不得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既不得出,其人以为忧。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既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为世人所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言文阅读。
日攘①一鸡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
或②告之日:“是非③君子之道。
”曰:“请损⑤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⑥已⑦。
”如知其非义⑧,斯⑨这⑩已矣,何待来年?——选自《孟子.滕文公下》(注释)①攘(rǎng):窃取,偷。
②或:有人。
③是非:这不是。
是,这。
④君子:此指品行端正的人。
⑤损:减少。
⑥然后:表示接着前一个动作(情况)之后。
⑦已:停止。
⑧非义:不符合道义。
⑨斯:就。
①速:马上。
西师大版2021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考题
![西师大版2021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a0c774fb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92.png)
西师大版2021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考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语段阅读。
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1]“此画”指__________画的《__________》。
[2]“搐”的意思是__________,“谬”的意思是__________。
[3]这句话是__________(谁)说的,他认为______________。
2. 文言文阅读。
邯郸学步昔有学步于①邯郸者,曾②未得其仿佛③,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①于:在②曾:却③仿佛:大概[1]解释文中下列词的含义。
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昔:________遂匍匐而归耳。
遂:_______ 匍匐:__________[2]翻译句子。
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4]用“邯郸学步”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填空。
写出邯郸学步的近义词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写出邯郸学步的反义词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3. 阅读文章,完成练习。
拔树凿井伊犁①城中无井,皆出汲②于河。
一佐领③曰:“戈壁皆积沙无水,故草木不生。
今城中多老树,苟④其下无水,树安得活?”乃拔木就根下凿井,果皆得泉。
(注释)①伊犁:在今新疆。
②汲:打水。
③佐领:官名,掌管户口、兵役、诉讼等。
④苟:如果。
[1]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下面选项正确的一项是()A.伊犁城中的人开始的时候只知道到城外的河中打水B.伊犁城中无井是因为地下缺水,根本打不出水来C.佐领聪明智慧,带着人们在沙漠中挖出了水井。
[2]结合注释,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苟其下无水,树安得活?___________________4. 阅读短文。
西师大版2021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考题
![西师大版2021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d440e373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5.png)
西师大版2021年六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考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解释下列字词。
乃:___________ 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野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是()A.这首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绘春雨,把春雨写得富有知觉和灵性,诗人对雨的喜爱之情跃然纸上B.本诗的中间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C.全诗在层层写实中突出春雨之“好”:滋润万物生长,给农夫渔夫带来丰收希望,给全城带来万紫千红的美景D.本诗最后两句写想象中的雨后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好”雨的喜爱与赞美[4]我们常用“___________”这句诗来形容春雨,也用它来赞美教育工作者默默奉献的精神。
2. 课外阅读。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对这首诗词的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浩荡:无限。
B.“吟鞭”指诗人马鞭。
“东指”指东方故里。
“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C.“落红”指落花。
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
D.“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2)本诗开头两句,以“”修饰离愁,以“”衬托离愁。
(3)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
B.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
C.“落红”含义有三:①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②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③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
六年级2021年西师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
![六年级2021年西师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cc9475c4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2.png)
六年级2021年西师大上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真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文言文阅读。
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②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喧③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日:“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④,以此戒⑤之。
自是⑥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注释)①诵:背诵。
②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
辍:停止,废止。
③喧(xuān):通“谖”,因分心而遗忘。
④引:拿来。
裂:割断。
⑤戒:警告。
⑥自是:从此。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其母方织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乃复进复: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何为中止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所失,复得失: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句子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A.呼而问之B.以此戒之C.吾能为之足D.自是之后[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何为中止?___________________(2)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
___________________[4]孟母为何要割断她的织物?孟母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文言文阅读。
狐假虎威虎求①百兽而食之,得狐。
狐曰:“子无敢食我也。
天帝使我长②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③国天帝之命④也。
子以我为不信⑤,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⑥乎?”虎以为然⑦,故遂⑧与之行。
兽见之皆走。
虎不知兽畏⑨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选自《战国策》(注释)①求:寻找,寻求。
②长(zhǎng):通“掌”,掌管。
③逆:违反。
④命:命令,意志。
⑤不信:不老实,说假话。
⑥走:跑,逃走。
⑦然:正确,对的。
⑧递:于是,就。
⑨畏:害怕。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两项是(______)和(_____)A.是逆天帝之命也(表示判断的动词)B.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逃跑)C.子以我为不信(认为)D.兽见之皆走(都)[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子无敢食我也子曰:温故而知新B.虎求百兽而食之虎不知兽畏已而走也C.子以我为不信何不以锯中截而人D.虎求百兽而食之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西师大版2021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课间练习题精编
![西师大版2021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课间练习题精编](https://img.taocdn.com/s3/m/adf34b4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78.png)
西师大版2021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课间练习题精编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诗词阅读。
清平乐·春归何处[宋]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1)根据这首词的内容,作者写的应是时节,表现了强烈的之情。
(2)阅读这首词,根据要求完成赏析。
词的上片,一个“”字直接道出了作者的设想:有人知道春的去处,唤回与自己同住。
词的下片,通过黄鹂“”,写出了春天已过,初夏已来。
整首词表达了词人对春天的之情。
(3)这首词运用的最明显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试分析这种手法使用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首词的下片充满了奇妙的想象和美丽悠长的情味,请对此进行阐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练习。
约客[宋]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
[1]对古诗描写的时节,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早春B.暮春C.夏季D.秋季[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交代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以“热闹”的环境来反衬雨夜的“寂静”。
B.第三句点题,“有约”点出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等待时间之久。
C.第四句运用细节描写,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喜悦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了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
[3]诗中的“__”字,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
“_”字,把诗人约客久等不至,内心十分焦躁的心境刻画得极为生动。
3. 根据古诗意思完成练习。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尽”的意思是()A.尽头。
六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
![六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38fddfc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8.png)
六年级西师大版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理解复习专项练习题完美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执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1]字义解释。
①执_________ ②亦_________ ③俄有_________ ④至_________ [2]句子翻译。
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不以锯中截而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寓意。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
(寓意多一点)2. 根据课文《夸父逐日》内容作答。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1]补充文中空白处。
[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
丈杖仗手________ ________夫打________ 扶________而行[3]对于夸父临死时弃其杖,化为邓林(桃林)这个情节,你有何感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和精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你认为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这样做值得吗?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读书要三到(节选)》,回答问题。
读书要三到(节选)(宋)朱熹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
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西师大2021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考题
![西师大2021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bbd5c2d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5.png)
西师大2021年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考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诗中哪一句点明了标题?为什么说这句诗点明了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日暮客愁新”中有一个“愁”字,请写出作者在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你能联想到的同样是表达这种“愁”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偶句前后呼应,互相映衬,对比鲜明,语言凝练,便于记忆和传诵。
请写出诗中的对偶句,并写出你对该对偶句的感受或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按原文填空,然后回答问题。
黄四娘家花满蹊,_________________。
留连戏蝶时时舞,_________________。
[1]补全古诗。
[2]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诗人是_____代_____。
[3]“蹊”的意思是_____。
“留连”的意思是_____。
3. 阅读理解。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1)茅檐长扫净无苔(_______)(2)两山排闼送青来(_______)[2]下列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A.茅檐/长扫/净无苔B.花木/成畦/手自栽C.一水/护田/将绿绕D.两山排闼/送青来[3]湖阴先生家附近的环境怎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默写《泊船瓜洲》,再完成习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师大2021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考题
![西师大2021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f1b98e87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e6.png)
西师大2021年六年级上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考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理解。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1]结合注释阅读文章,在理解文言文意思的基础上,用原文填空。
北人食菱的方法是“_______ ”,当别人告诉他正确的食菱方法“_______”,他却“_______ ”,为自己找的理由是“_________”,结果闹了笑话。
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做人不应该“_________”,否则,只能让别人取笑。
[2]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衣食所安B.设酒杀鸡做食C.不食五谷2. 阅读理解。
学弈弈秋,通国之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鹤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
[1]请按原文填空。
[2]朗读下面的句子时,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朗读停顿是()。
A.使/弈秋/诲/二人弈B.使弈秋/诲二人弈C.使/弈秋诲/二人弈[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1)使弈秋诲二人弈诲:________ 弈:________(2)一人虽听之之:________(3)思援弓缴而射之援:________[4]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文言文阅读。
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①,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②之,廪食③以数百人。
宣王死,湣(mǐn)王立,好④一一听之。
处士逃。
(注释)①竽:古代的一种乐器。
②说:通“悦”,喜欢。
③廪食(lǐn s ì):官府供食。
六年级西师大版2021年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真题
![六年级西师大版2021年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真题](https://img.taocdn.com/s3/m/0f64bbbc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b.png)
六年级西师大版2021年语文上学期古诗词阅读理解真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牧童遥指杏花村。
[1]把古诗补充完整。
《清明》一诗描写的是(节日)时的景象。
[2]这首诗中哪一句描写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写出了清明时节人们()的情景。
A.踏青时十分喜悦B.扫墓时凄凉、忧伤C.喝酒时逍遥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代的_____。
[2]“独”的意思是_____,“倍”的意思是____ 。
[3]“佳节”泛指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诗中指的是______,是农历___这天。
诗中提到的习俗有______和_______。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A.喜欢秋天。
B.思念亲人。
2.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阅读《十五夜望月》,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写出前两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后人对王建的炼字的功夫十分推崇,请你从诗中选择一个你感受最深的字,品味它的妙处,并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文两篇练习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填空题
1.读拼音,写汉字。
diē jiē mò xiàn
()倒()大欢喜()非()入
2.形近字组词。
跌()皆()弗()
铁()楷()佛()
迭()谐()沸()
3.根据含义写出汉字。
1.回答。
(___)
2.攻破。
(___)
3.一会儿。
(___)
4.称赞。
(___)
4.成语填空。
脍()人()心神()()鼠()寸()
气喘()()混()摸()人心()()
张()舞()()龙点()腾()驾()
二、信息匹配
5.选词填空。
防止阻止
1.为了(___)发霉和虫蛀,小牛经常把那袋麦子搬到屋外透透风晒晒太阳。
2.警察叔叔站在中央,(___)每一位行人闯红灯。
三、句型转换
6.缩句。
1.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车两旁依然人而来的山崖和巨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理解。
勇敢的孩子
一辆大客车载着19个6至11岁的小学生去参加活动。
途中,驾驶员因病昏迷,汽车失控,在美国第40号公路上急驶乱窜。
一些孩子吓得哭泣起来:“我们快要死了。
”突然,汽车又开始横冲直撞,孩子们都摔倒了,有的还撞在车窗上。
这时,车上10岁的五年级学生拉里的头脑异常清醒,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他勇敢地从座位上一跃而起,一把抓住方向盘,并用力踩住刹车踏板,使汽车猛然刹住。
拉里随后招呼三位同学一起把司机拖起来。
这时,恰巧有辆汽车路过,他们立即报警。
几辆救护车闻讯赶到,将受伤的五位同学送到医院,其余的换乘另一辆大客车返回学校。
在车上,孩子们个个泪流满面,滔滔不绝地倾诉对拉里的感激之情…… 事后,拉里平静地对表扬他的校长说:“这算不了什么,只是我常跟爷爷一起摆弄一辆货车的缘故。
要知道我爸爸才是一位真正的英雄,他生前总是想方设法做好事,帮助过许多人,我想,我爸爸一定会为我高兴的。
” 7.根据意思从文中摘录成语。
(1)比喻极其危急。
()
(2)形容话多,连续不断。
()
(3)形容毫无顾及地乱冲乱撞。
()
8.缩写句子。
(1)失控的汽车在40号公路上急驶乱窜。
(2)泪流满面的孩子们滔滔不绝地倾诉对拉里的感激之情。
9.第一节末的省略号省略了孩子们的话语,请展开想象,补写一、二位同学说的感激的话。
10.简要回答问题:十岁的拉里为什么能成功救出一车小学生?
参考答案
1.跌皆莫陷
【解析】
试题分析:略
2.(跌倒)(皆是)(弗是)
(钢铁)(小楷)(仿佛)
(迭失)(诙谐)(沸腾)
【解析】
试题分析:略
3.应陷俄而誉
【详解】
略
4.
(炙)(口)(不)(宁)(目)(光)
(吁)(吁)(水)(鱼)(难)(测)
(牙)(爪)(画)(睛)(云)(雾)
【解析】
试题分析:略
5.防止阻止
【详解】
略
6.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难忘的一处建筑。
火车两旁是山崖和巨石。
【详解】
略
7.(1)(千钧一发)(2)(滔滔不绝)(3)(横冲直撞)
8.(1)汽车在40号公路上急驶乱窜。
(2)孩子们倾诉对拉里的感激之情。
9.同学们有的说:拉里,要不是你,我们现在就不能站在这了。
有的说:刚才真是太可怕了,拉里,你真勇敢。
(言之成理即可。
)
10.因为他常跟爷爷一起摆弄一辆货车。
【解析】
7.
试题分析:第2、3小题非常的简单,只要明白了句意就能知道所描述的成语是什么,第1小题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在这篇小短文里,成语的个数是有限的,所以比喻极其危急就只能是千钧一发了。
8.
试题分析:第1题里失控的是形容汽车的,主语是汽车所以只保留汽车这个主语即可,40号公路不能删除,因为是地点,地点是具体的,急驶乱窜是说汽车的状态也不能删除。
第2题孩子们是主语,泪流满面是形容孩子的所以只保留孩子们这个主语即可,滔滔不绝是形容倾诉的,这个题里是说倾诉,不用过多的形容也可以,所以去掉滔滔不绝,后面的是倾诉的对象及情感,所以不能够删除。
9.
试题分析:略
10.
试题分析:要注意本题是要“简要”回答,所以答案要尽量的简洁,这一题的答案不难定位,在最后一段,但是因为答案要简要,这就要求要在最后一段中找到最精准的一句,所以就确定到拉里说的话,就是“这算不了什么,只是我常跟爷爷一起摆弄一辆货车的缘故。
”所以只要换成第三人称即可获得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