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下册数学函数知识点

合集下载

(完整版)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归纳

初中数学函数板块的知识点总结与归类学习方法初中数学知识大纲中,函数知识占了很大的知识体系比例,学好了函数,掌握了函数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真正精通了函数的每一个模块知识,会做每一类函数题型,就读于中考中数学成功了一大半,数学成绩自然上高峰,同时,函数的思想是学好其他理科类学科的基础。

初中数学从性质上分,可以分为: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 数和锐角三角函数,下面介绍各类函数的定义、基本性质、函数图象及函数应用思维方式方法。

一、一次函数1. 定义:在定义中应注意的问题y =kx +b 中,k 、b 为常数,且k ≠0,x 的指数一定为1。

2. 图象及其性质 (1)形状、直线()时,随的增大而增大,直线一定过一、三象限时,随的增大而减小,直线一定过二、四象限200k y x k y x ><⎧⎨⎪⎩⎪()若直线::3111222l y k x b l y k x b =+=+当时,;当时,与交于,点。

k k l l b b b l l b 121212120===//()(4)当b>0时直线与y 轴交于原点上方;当b<0时,直线与y 轴交于原点的下方。

(5)当b=0时,y =kx (k ≠0)为正比例函数,其图象是一过原点的直线。

(6)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两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的坐标即为所对应方程组的解。

3. 应用:要点是(1)会通过图象得信息;(2)能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写出表达式。

(二)反比例函数 1. 定义:应注意的问题:中()是不为的常数;()的指数一定为“”y kxk x =-1021 2. 图象及其性质: (1)形状:双曲线()对称性: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原点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直线和212()()y x y x==-⎧⎨⎪⎩⎪()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一、三象限且每一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减小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二、四象限且每一象限内随的增大而增大300k y x k y x ><⎧⎨⎪⎩⎪(4)过图象上任一点作x 轴与y 轴的垂线与坐标轴构成的矩形面积为|k|。

初二函数入门基础知识

初二函数入门基础知识

初二函数入门基础知识
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一种特殊的关系,将一个变量的值对应到另一个变量的值上。

在初二阶段,我们可以学习一些函数的基础知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关系,它将一个自变量的值映射到一个因变量的值上。

通常用符号f(x)表示,其中x是自变量,f(x)是因变量。

2.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一个连续的曲线或直线,它展示了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函数的图像可以用来帮助我们理解函数的性质和特点。

3. 函数的类型:函数可以分为线性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不同类型。

每种类型的函数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性质,了解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函数。

4. 函数的性质:函数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等。

这些性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函数的行为和特点。

5. 函数的应用:函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经济学、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

了解函数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总之,初二阶段学习函数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它为我们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数学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学初中函数知识总结

数学初中函数知识总结

数学初中函数知识总结函数是数学中的基础概念之一,也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函数的概念和相关知识,逐渐深入探讨函数的性质和应用。

本文将对初中函数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梳理,包括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和应用等方面。

一、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以某个变量(自变量)为输入,通过某种规则或算法得到另一个变量(因变量)为输出的关系。

简单来说,函数就是一种对应关系。

用符号表示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 = f(x),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f(x)代表函数关系。

二、函数的性质1.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可能取得的值的集合,值域是因变量可能取得的值的集合。

在定义函数时,需要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2. 奇偶性:对于函数f(x),如果对于任意x,有f(-x) = f(x),则该函数是偶函数;如果对于任意x,有f(-x) = -f(x),则该函数是奇函数;否则,函数既不是偶函数也不是奇函数。

3. 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描述了函数的增减规律。

如果函数的自变量增大时,对应的因变量也增大,则该函数是递增的;如果函数的自变量增大时,对应的因变量减小,则该函数是递减的。

三、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函数的可视化表示,可以通过画出函数的图像来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函数的性质。

1. 直线函数:直线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可以通过确定直线上两个点或一个点和斜率来确定直线函数的图像。

2. 平方函数:平方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开口方向取决于平方项系数的正负。

平方函数的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或最高点,也是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的交点。

3.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斜率不变的直线,可以通过确定直线上两个点或一个点和斜率来确定一次函数的图像。

四、函数的应用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强大工具,不仅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还可以在实际生活和其他学科中得到应用。

1. 函数的模型建立: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问题,可以建立函数模型来解决问题。

例如,利用一次函数模型可以描述物体的匀速直线运动,二次函数模型可以描述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

八年级函数基础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函数基础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函数基础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概念1. 什么是函数?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数学关系,它将每个自变量(输入值)映射到唯一的因变量(输出值)。

通俗地讲,函数就是一个“机器”,它能够将一个数映射成另一个数。

2. 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可以用各种不同的表示方法来表达,比如代数式、图形、表格、文字描述等。

3. 函数的符号表示用数学符号表示函数的一般形式为:f(x) = y。

其中,f(x)表示函数名,x表示自变量,y 表示因变量。

二、函数的图象1. 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图象是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表现,通常用曲线来表示。

横坐标表示自变量,纵坐标表示因变量。

2. 函数的性质函数的图象具有一些特定的性质,比如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

这些性质可以通过函数的图象来进行判断和分析。

三、函数的运算1. 函数的四则运算函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四则运算,这些运算的结果仍然是一个函数。

2. 复合函数复合函数是指将一个函数的输出作为另一个函数的输入,进行组合运算得到一个新的函数。

3. 反函数如果函数f将x映射为y,那么反函数f^(-1)将y映射为x。

反函数是原函数的逆运算。

四、函数的性质1. 函数的值域和定义域函数的值域是函数所有可能的输出值的集合,定义域是函数所有可能的输入值的集合。

2. 奇偶性函数f(x)的奇偶性是指当x为某个数时,函数f(-x)与f(x)的关系。

如果f(-x) = f(x),则函数f(x)是偶函数;如果f(-x) = -f(x),则函数f(x)是奇函数。

3. 单调性如果函数在定义域上的任意两个数x1、x2,若有x1 < x2,则f(x1)与f(x2)的关系。

如果f(x1) < f(x2),则函数f(x)是增函数;如果f(x1) > f(x2),则函数f(x)是减函数。

4. 周期性函数f(x)的周期是一个正数T,如果对于任意x,f(x+T) = f(x)。

五、函数的应用1. 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函数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物理学中的运动学函数、经济学中的收益函数、生物学中的生长函数等。

八年级(人教版)函数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人教版)函数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人教版)函数知识点总结1. 函数的概念1.1 函数的定义- 函数是一种具有特定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1.2 函数的表示方法- 显式函数表达式- 隐式函数表达式- 函数图像2. 函数的性质2.1 奇偶性- 如果对于任何$x$,都满足$f(-x) = f(x)$,则称函数为偶函数。

- 如果对于任何$x$,都满足$f(-x) = -f(x)$,则称函数为奇函数。

2.2 周期性- 如果对于任何$x$,都满足$f(x+T) = f(x)$,则称函数为周期函数。

2.3 单调性- 如果对于$x_1 < x_2$,都满足$f(x_1) < f(x_2)$,则称函数为单调递增。

- 如果对于$x_1 < x_2$,都满足$f(x_1) > f(x_2)$,则称函数为单调递减。

3. 函数的基本图像与简单变形3.1 常函数$f(x) = C$3.2 一次函数$f(x) = kx + b$3.3 二次函数$f(x) = ax^2 + bx + c$,其中$a\neq 0$ 3.4 绝对值函数$f(x) = |x|$3.5 倒数函数$f(x) = \frac{1}{x}$3.6 反比例函数$f(x) = \frac{k}{x}$,其中$k\neq 0$ 4. 函数的运算4.1 函数的和、差、积、商- 设$f(x)$和$g(x)$是定义域为$D$的函数,则:- 和函数:$(f+g)(x) = f(x)+g(x)$,$D_{f+g} = D_f \cap D_g$ - 差函数:$(f-g)(x) = f(x)-g(x)$,$D_{f-g} = D_f \cap D_g$- 积函数:$(f\times g)(x) = f(x)\times g(x)$,$D_{f\times g} = D_f \cap D_g$- 商函数:$\left(\frac{f}{g}\right)(x) = \frac{f(x)}{g(x)}$,$D_{\frac{f}{g}} = \{x\in D_f \cap D_g|g(x)\neq 0\}$4.2 复合函数- 设$f(x)$和$g(x)$是定义域为$D$的函数,则:- $(f\circ g)(x) = f(g(x))$,$D_{f\circ g} = \{x\in D_g|g(x)\in D_f\}$5. 函数的应用5.1 解方程- 通过函数图像的交点来求解方程。

八年级函数全知识点讲解

八年级函数全知识点讲解

八年级函数全知识点讲解函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是一种映射方法,用来描述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讲解八年级数学中的函数知识点。

一、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个映射方法,可以将一个自变量的值映射到一个因变量的值。

通常用符号 f(x)表示,在其中 x 表示自变量,f(x) 表示因变量。

函数从一组数到另一组数的映射,也就是说函数是一种关系。

映射方法 f 将自变量 x 映射到因变量 y,在数学中用 (x, y) 表示这个映射关系。

函数常用于表示各种自然现象以及数学中导数、积分等运算。

二、函数的特点1.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指自变量 x 的所有取值,在这些区间内映射后得到的函数值定义了函数的值域。

例如,y = 2x + 1 这个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合,值域为所有的实数集合。

2. 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指函数在自变量 x 为正或负时对应的函数值是否相等。

如果一个函数在自变量 x 为负时对应的函数值与 x 为正时对应的函数值相等,则这个函数具有偶性;如果函数在自变量 x 为负时对应的函数值与 x 为正时对应的函数值相反,则这个函数具有奇性。

3. 对称性函数的对称性包含水平和垂直两种对称性。

如果函数曲线在直线 y = k 垂直平面上对称,则称函数关于该垂直线具有对称性。

如果函数曲线在直线 x = k 水平平面上对称,则称函数关于该水平线具有对称性。

4. 单调性函数在定义域内是单增还是单减的性质称为它的单调性。

如果函数的导数恒大于0,该函数称为单调递增;如果函数的导数恒小于0,该函数称为单调递减。

三、函数的类型1. 线性函数线性函数的表达式为 y = kx + b,其中 k 和 b 是常数,也叫函数的斜率和截距。

线性函数的图形是一条直线,反映了固定比例的关系。

2.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标准表达式为 y = ax² + bx + c,其中 a, b, c 都是常数。

它的图形是一个抛物线。

3. 幂函数幂函数的表达式为 y = x^n,其中 n 为常数。

初二函数知识点

初二函数知识点

初二函数知识点一、函数基础知识1. 函数定义函数是指一个从集合A(称为定义域)到集合B(称为值域)的映射,记作f: A → B。

在初中数学中,函数通常指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即对于定义域内的每一个x值,都有唯一确定的y值与之对应。

2. 函数的表示方法- 表格法:通过表格列出几组对应值。

- 公式法:用数学公式表达,如y = f(x)。

- 图像法:在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像。

3. 函数的性质- 单值性:一个x值对应一个y值。

- 定义域和值域:定义域是函数中所有可能的x值的集合,值域是函数中所有可能的y值的集合。

- 函数图像:函数的图像是坐标系中所有满足函数关系的点的集合。

二、线性函数1. 线性函数定义线性函数是指函数关系式为y = kx + b的形式,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

2. 线性函数的性质- 斜率k表示函数的增减性,k > 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k < 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 截距b表示当x=0时,y的取值。

- 线性函数图像是一条直线。

3. 线性函数图像的绘制- 利用斜率和截距确定直线的位置和倾斜程度。

- 通常选择两个点(x, y),利用公式计算出y值,然后在坐标系中绘制这两个点,并通过这两个点画一条直线。

三、二次函数1. 二次函数定义二次函数是指函数关系式为y = ax^2 + bx + c的形式,其中a、b、c 为常数,且a ≠ 0。

2. 二次函数的性质- a的符号决定了抛物线的开口方向,a > 0时开口向上,a < 0时开口向下。

- b和c的值影响抛物线的位置和对称轴。

- 二次函数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3. 二次函数图像的绘制- 确定顶点、对称轴和与x轴的交点(根)。

- 利用顶点式或交点式绘制抛物线。

四、函数的应用1. 实际问题建模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函数关系式,通过分析函数的性质来解决问题。

2. 函数的最值问题通过求导数或配方法来求解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 函数的图像变换通过平移、伸缩等变换来研究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定义及性质:1.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个或多个自变量(输入)与一个因变量(输出)之间的对应关系。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和对应关系。

3.函数的表示方法:函数表达式、函数图象和函数关系式。

4.函数的分类: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5.确定函数的条件:给定函数的表达式、图象、关系式或特定点坐标等。

二、函数的运算法则:1.函数的和、差、积、商运算规则。

2.函数的复合运算规则。

3.函数的反函数及其性质。

4.函数的平移、翻折和伸缩等运算。

三、常见的函数类型及性质:1.一次函数(线性函数):(1)函数的定义:y = kx + b,k为斜率,b为截距。

(2)函数的图象:直线。

(3)性质:对称性、单调性、与坐标轴的交点。

2.二次函数:(1)函数的定义:y = ax^2 + bx + c,a不等于0。

(2)函数的图象:抛物线。

(3)性质:对称轴、顶点坐标、单调性、与坐标轴的交点、方程的根。

3.反比例函数:(1)函数的定义:y=k/x,k不等于0。

(2)函数的图象:双曲线的一支。

(3)性质:对称性、单调性、与坐标轴的交点。

4.指数函数:(1)函数的定义:y=a^x,a大于0且不等于1(2)函数的图象:以原点为中心对称的曲线。

(3)性质:单调性、与坐标轴的交点。

5.对数函数:(1)函数的定义:y = loga(x),a大于0且不等于1(2)函数的图象:一条斜率小于1的直线。

(3)性质:单调性、与坐标轴的交点。

四、函数的应用:1.函数在数学模型中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以建立函数模型进行分析和求解。

2.函数的最值问题:通过函数的图象或导数来确定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

3.函数的相关性分析:通过分析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判断相关性并探究其影响因素。

4.函数的综合应用:如面积、体积、速度、加速度等问题的求解。

五、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性质:1.函数图象的绘制:根据函数的定义和性质,确定关键点,描绘出精确的函数图象。

初二函数所有的知识点总结

初二函数所有的知识点总结

初二函数所有的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概念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表示一种从一个集合到另一个集合的对应关系。

在数学上,函数通常用 f(x) 或 y = f(x) 的形式表示,其中 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函数的定义域是指函数的自变量可以取的值的集合,值域是函数的因变量所能取得的值的集合。

函数的图像是函数在坐标系上的呈现形式,它能够直观地表示函数的性质。

函数的性质包括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等。

二、函数的表示方法1. 公式表示法:函数可以用数学公式的方式进行表示,比如 f(x) = 2x + 3。

2. 表格表示法:可以通过制作函数的输入和输出值的对应表格来表示函数。

3. 图形表示法:函数的图像可以用坐标系上的点来表示。

三、函数的运算1. 函数的加法和减法:当两个函数相加或相减时,可将它们的对应值相加或相减。

2. 函数的乘法和除法:当两个函数相乘或相除时,可将它们的对应值相乘或相除。

3. 复合函数:当一个函数中出现另一个函数时,称为复合函数。

四、基本函数1. 线性函数:线性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它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表示为 f(x) = kx + b。

2. 平方函数:平方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f(x) = ax^2 + bx + c,它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3. 绝对值函数:绝对值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f(x) = |x - a| + b,它的图像以直线为轴对称。

4.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f(x) = ax + b,它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5. 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f(x) = k/x,它的图像是两个坐标轴的倒数。

五、函数的性质1. 奇函数和偶函数:奇函数满足 f(-x) = -f(x),而偶函数满足 f(-x) = f(x)。

2. 单调函数:如果函数 f(x) 的导数在定义域上恒大于 0 或恒小于 0,那么 f(x) 就是单调函数。

3. 周期函数:如果存在一个正数 T,使得对于定义域上的任意 x 都有 f(x+T) = f(x),那么f(x) 就是周期函数。

初二下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二下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二下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函数作为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在初二下学期的数学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学习函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关系与运算,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方法。

下面对初二下数学函数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以帮助同学们回顾与复习。

一、函数的概念及基本性质函数是一个有关联关系的集合。

如果对于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a,都对应集合B中唯一确定的元素b,那么称集合A和集合B之间存在函数关系。

数学表达式上,我们通常用f(x)表示函数,其中x为自变量,f(x)为对应的因变量。

函数有以下基本性质:1. 定义域: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称为函数的定义域,通常表示为D(f)。

例如,f(x) = 2x,其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2. 值域:函数在定义域内所有可能函数值所组成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值域,通常表示为R(f)。

例如,f(x) = x^2,其值域为非负实数。

3. 范围:函数在定义域D(f)上的所有可能函数值所组成的集合称为函数的范围,通常表示为Ran(f)。

例如,f(x) = x^2,其范围为非负实数。

4. 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用来描述函数图像在定义域上的特点。

函数可以是严格增加、非严格增加、严格减少或非严格减少。

例如,f(x) = 2x,在定义域上是严格增加函数。

5. 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用来描述函数的对称性。

若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x,有f(-x) = f(x),则函数为偶函数;若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x,有f(-x) = -f(x),则函数为奇函数。

6. 周期性:函数可以具有周期性。

若存在一个正数T使得对于定义域内的任意x,有f(x+T) = f(x),则函数具有周期T。

二、函数的种类及其图像特点1. 关于x轴和y轴的平移变换:函数的图像在平面坐标系中可以沿x轴或y轴进行平移。

平移后的函数图像与原函数图像具有相同的性质和形状,只是位置发生了变化。

2. 线性函数:线性函数的函数表达式为f(x) = kx + b,其中k和b为常数,k称为斜率,b称为截距。

初二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二函数知识点总结

初二函数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概念及性质1.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每个自变量对应到唯一的因变量。

2. 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3. 函数可以用表格、图像或公式来表示。

4. 函数可以是线性的或非线性的。

二、函数的表示方法1. 表格法:将函数的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2. 图像法:通过绘制函数的图像来表示函数。

3. 公式法:用公式来表示函数,如y = 2x + 1。

三、函数的性质1. 定义域:函数有效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 值域:函数所有可能的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3. 奇偶性:若函数满足f(x) = f(-x),则函数为偶函数;若函数满足f(x) = -f(-x),则函数为奇函数。

4. 单调性:函数整体是否呈现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5. 极值:函数在某个区间内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6. 零点:函数取零值的自变量。

四、线性函数1. 线性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表达式为y = kx + b。

2. 斜率k表示线性函数的变化速率,截距b表示函数在x轴上的截距。

3. 线性函数的图像可以通过截距和斜率来确定。

五、二次函数1.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个U形曲线,表达式为y = ax^2 + bx + c。

2. a决定了曲线开口的方向,正数则开口向上,负数则开口向下。

3. 顶点是二次函数的最值点。

六、指数函数1. 指数函数的图像是一条递增或递减的曲线,表达式为y = a^x。

2. a决定了曲线的增长速度,a大于1时曲线递增,0<a<1时曲线递减。

3. 指数函数的图像必过点(0,1)。

七、对数函数1. 对数函数是指数函数的反函数,表达式为y = loga(x)。

2. a决定了函数的增长速度,a大于1时曲线递增,0<a<1时曲线递减。

3. 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正实数。

八、常量函数1. 常量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水平线,表达式为y = c。

2. 无论自变量的取值如何,常量函数的因变量始终为常数。

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1.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一个基本的几何定理,用于描述直角三角形中三条边的关系。

在八年级下册,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是数学中的一种表达式,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

学生需要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运算规则以及与实数的关系。

3. 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包含一个未知数的二次方程。

学生需要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应用以及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4. 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个基本的数学工具,用于描述平面上的点的位置。

学生需要掌握如何使用坐标系表示点的位置,以及如何通过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

5. 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是两种基本的函数形式。

学生需要掌握它们的性质、图像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学生需要掌握如何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及如何使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以上是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的主要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注重理解和应用,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初二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知识点

初二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知识点

初二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知识点一、定义与定义式: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y=kx+b则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即:y=kx(k为常数,k≠0)二、一次函数的性质: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即:y=kx+b(k 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b取任何实数)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1)列表;(2)描点;(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

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

(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轴和y轴的交点)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四、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已知点A(x1,y1);B(x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x+b。

(2)因为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

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x1+b……①和y2=kx2+b……②(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五、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1.当时间t一定,距离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数。

s=vt。

2.当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时间t的一次函数。

初二下册数学函数知识点

初二下册数学函数知识点

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1、变量与常量
在某⼀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般地,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个值,y都有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变量,y是x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
⽤来表⽰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法及其优缺点
(1)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这种表⽰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变量x的⼀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个表来表⽰函数关系,这种表⽰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
⽤图像表⽰函数关系的⽅法叫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变量与函数的⼀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变量由⼩到⼤的顺序,把所描各点⽤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八年级下册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下册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下册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函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数学和实际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八年级下册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与函数相关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概念和应用。

一、函数的基本定义和性质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个对应关系,它将一个集合的每一个元素都映射到另一个集合的唯一元素上。

通常用f(x)表示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f(x)是对应的因变量。

2.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值域是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3. 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可以通过其图像的对称性来判断。

如果函数关于y轴对称,则为偶函数;如果函数关于原点对称,则为奇函数;否则为无奇偶性的函数。

4. 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描述了函数图像在定义域上的变化趋势。

如果函数在定义域上递增,则为递增函数;如果函数在定义域上递减,则为递减函数;否则为无单调性的函数。

二、特殊函数的性质和图像1. 线性函数:线性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表达式为f(x) = kx + b。

其中k表示斜率,b表示截距。

2. 常数函数:常数函数的图像是一条水平直线,表达式为f(x) = c。

其中c为常数。

3. 平方函数:平方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表达式为f(x) = ax²。

其中a为系数,决定了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4. 平方根函数:平方根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的一段,表达式为f(x) = √x或f(x) = √(x - a)。

其中a为平移参数,决定了抛物线在横轴上的平移位置。

5. 绝对值函数:绝对值函数的图像是一条V型线段,表达式为f(x) = |x|。

6. 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双曲线,表达式为f(x) = k/x。

其中k为系数,决定了双曲线的开口方向和大小。

三、函数的运算与性质1. 函数的和、差、积、商:- 和:(f+g)(x) = f(x) + g(x)- 差:(f-g)(x) = f(x) - g(x)- 积:(f·g)(x) = f(x) · g(x)- 商:(f/g)(x) = f(x) / g(x),其中g(x) ≠ 02. 函数的复合:(f∘g)(x) = f(g(x)),表示先对自变量进行g函数的变换,再对结果进行f函数的变换。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和常见题型总结

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和常见题型总结

函数知识点及常见题型总结函数在初中数学中考中分值大约有20~25分,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都会考查,其中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分值共约占其中的50%,二次函数约占另一半。

函数的题型以下归纳总结了11种,当然这并不包括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仅仅只是较为常见的。

函数有时是以下题型组合起来构成的较为复杂的题型,因此,我们必须掌握住以下题型才能寻求突破。

换句话说,我们掌握住以下题型,复杂的题型分解开来,我们也能各个突破,最终解决掉。

一、核心知识点总结1、函数的表达式1)一次函数:y=kx+b(,k b 是常数,0k ≠) 2)反比例函数:函数xky =(k 是常数,0k ≠)叫做反比例函数。

注意:0x ≠ 3)二次函数:)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 2、点的坐标与函数的关系1)点的坐标用(),a b 表示,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有“,”分开。

平面内点的坐标是有序实数对,当b a ≠时,(),a b 和(),b a 是两个不同点的坐标。

2)点的坐标:从点向x 轴和y 轴引垂线,横纵坐标的绝对值对应相对应线段的长度。

3)若某一点在某一函数图像上,则该点的坐标可代入函数的表达式中,要将函数图像上的点与坐标一一联系起来。

3、函数的图像 1)一次函数一次函数by=的=的图像是经过点(0,b)的直线;正比例函数kxy+kx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

2)反比例函数3)二次函数4、函数图像的平移①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②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③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二、常见题型:1、求函数的表达式常见求函数表达式的方法是待定系数法,假设出函数解析式,将函数上的点的坐标代入函数,求出未知系数。

八年级下函数及其图像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函数及其图像知识点归纳

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函数及其图像知识点归纳一.变量与函数1 .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在某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对于x的每一个数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我们说x叫做自变量,y叫做因变量,y叫做x的函数;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1能够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全体;2确定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使自变量所在的代数式有意义;二是使函数在实际问题中有实际意义;3不同函数关系式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①函数关系式为整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②函数关系式为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零的全体实数;③函数关系式为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零的全体实数;3 .函数值:当自变量取某一数值时对应的函数值;这里有三种类型的问题:1当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就是求代数式的值;2当已知函数值求自变量的值就是解方程;3当给定函数值的一个取值范围,欲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实质上就是解不等式或不等式组;二.平面直角坐标系: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特征:1点px,y在第一象限→x>0,y>0.2点px,y在第二象限→x<0,y>0.3点px,y 在第三象限→x <0,y <04点px,y 在第四象限→x >0,y <0.2 .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1点px,y 在x 轴上→x 为任意实数,y=02点px,y 在y 轴上→x=0,y 为任意实数3 .关于x 轴,y 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1点px,y 关于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2点px,y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3点px,y 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x,-y4 .两条坐标轴夹角平分在线的点的坐标的特征:1点px,y 在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在线→x=y.2点px,y 在第二,四象限夹角平分在线→x+y=05.与坐标轴平行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的特征:1位于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纵坐标相同;2位于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相同;6.点到坐标轴及原点的距离:1点px,y 到轴的距离为 |y ︱.2点px,y 到y 轴的距离为∣x ∣.3点px,y 到原点的距离为22y x4同在x 轴上的两点Ax 1,0与Bx 2,0之间的距离为AB=|x 1-x 2|5同在y 轴上的两点C0,y 1与D0,y 2之间的距离为CD=|y 1-y 2|三.函数的图像函数图像上的点与其解析式的关系1.函数图像上任意一点p﹙x,y﹚中的x、y满足函数关系式,满足函数关系式的一对对应值﹙x,y﹚都在函数的图像上;2.判断点p﹙x,y﹚是否在函数图像上的方法,将这个点的坐标﹙x,y﹚代入函数关系式,如果满足函数关系式,那么这个点就在函数的图像上,如果不满足函数关系式,那么,这个点就不在函数的图像上;四.一次函数一一次函数的定义1.定义:含有自变量的式子为一次整式,即形如式子y=kx+b其中k和b为常数,k ≠0叫做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在一次函数y=kx+b中如果b=0即变为y=kx其中k≠0,这样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2.注意:1由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可知;①函数是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的形式;②函数是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kx的形式;2一次函数解析式y=kx+b的结构特征:①k≠0 ②x的次数是1 ③常数b为任意实数3正比例函数解析式y=kx的结构特征①k≠0 ②x的次数是1 ③常数b=03.说明:在y=kx+b中若k=0则y=b﹙b为常数﹚这样的函数叫做常数函数,它不是一次函数;4.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包含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y=kx+b,当b=0时为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y=kx+b,当b ≠0时一般的一次函数二 一次函数的图像1.一次函数图像的形状:一次函数y=kx+b 的图像是一条直线,通常称为直线y=kx+b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像也是一条直线,称为直线y=kx2.一次函数图像的主要特点:一次函数y=kx+b 的图像经过点﹙0,b ﹚的直线,正比例函数y=kx+b 的图像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注意:点﹙0,b ﹚是直线y=kx+b 与y 轴的交点;① 当b >0时,此时交点在y 轴的正半轴上,② 当b <0时,此时交点在y 轴的负半轴上,③ 当b=0时,此时交点在原点,这时的一次函数就是正比例函数;3.一次函数图像的画法:根据两点能画一条直线并且只能画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画一次函数的图像时,只要先描出两点,在连成直线即可;那么,先描出哪两点比较好呢选两点应以计算和描点简单为原则,一般来说,当b ≠0时,一般的一次函数y=kx+b 的图像,应选取它与两个坐标轴的交点﹙0,b ﹚与﹙-kb ,0﹚;当b=0时,画正比例函数y=kx 的图像,通常取﹙0,0﹚与﹙1,k ﹚两点,个别情况下可以做些变通,例如画函数y=32x 的图像,可以取﹙0,0﹚与﹙1,32﹚两点,也可以取﹙0,0﹚与﹙3,2﹚两点;4.直线y=kx+b 与坐标轴的交点1 令x=0,则y=b 所以直线y=kx+b 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b ﹚2 令y=0,则kx+b=0所以x=-k b所以直线y=kx+b 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k b ,0﹚注意:此时直线y=kx+b 与x 轴,y 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S=21×∣-k b ∣×∣b ∣5.两直线在直角坐标系内的位置关系:1两直线的解析式中当k 相同时,其位置关系是平行,其中一条直线可以看作是另一条平移得到的,平移规律是“左减右加,上加下减”2两直线的解析式中当b 相同时,其位置关系是相交,交点坐标为﹙0,b ﹚. 三一次函数的性质1.正比例函数的性质1当k >0时,图像经过第一、三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直线y=kx 从左到右上升;2当k <0时,图像经过第二、四象限,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直线y=kx 从左到右下降;2.一次函数y=kx+b 的性质1当k >0时,直线y=kx+b 从左到右上升,此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2当k <0时,直线y=kx+b 从左到右下降,此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3当b >0时,直线y=kx+b 与y 轴正半轴相交;4当b <0时,直线y=kx+b 与y 轴负半轴相交;3.直线y=kx+b的位置与k、b的符号之间的关系直线y=kx+b的位置是由k与b的符号决定的,其中k决定直线从左到右呈上升趋势还是下降趋势,b决定直线与y轴交点的位置是在y轴的正半轴,还是负半轴,还是原点;k和b综合起来决定直线y=kx+b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共有六种情况:①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②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二象限;③当k<0, b>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不经过第三象限;④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一象限;⑤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一、三象限;⑥当k<0,b=0时,直线经过第二、四象限;四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1.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就是要确定正比例函数解析式y=kx﹙k≠0﹚中的常数k;确定一个一次函数需要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一般形式y=kx+b﹙k≠0﹚中的常数k 和b,解这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是待定系数法;2.待定系数法:先设出待求函数关系式﹙其中含有未知的系数﹚,再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系数,从而得到所求结果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其中的未知系数也称待定系数,如正比例函数y=kx中的k,一次函数y=kx+b中的k和b都是待确定的系数;3.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1设出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2把已知条件﹙自变量与函数的对应值﹚代入解析式,得到关于待定系数的方程或方程组;3解方程或方程组,求出待定系数;4将求得的待定系数的值代回所设的解析式;注意:通常正比例函数解析式设y=kx,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一般只需一对x 与y 的对应值即可;一次函数解析式设y=kx+b,其中有两个待定系数k 和b,因而需要两对x 与y 的对应值,才能求出k 和b 的值;五.反比例函数一反比例函数定义1.一般的,函数y=xk ﹙k 是常数,k ≠0﹚叫做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也可以写成y=kx -1的形式,其中k 叫做比例系数;2.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主要特征:1等号左边是函数y,右边是一个分式,分子是不为零的常数k,分母中含有自变量x,且x 的指数是1,若写成y=kx -1的形式,则x 的指数是-1;2比例系数“k ≠0”是反比例函数定义的重要组成部分;3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x ≠0的一切实数;二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它有两个分支,这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或第二、四象限,它们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由于反比例函数中自变量x ≠0,函数y ≠0,所以它的图像与x 轴和y 轴都没有交点,即双曲线的两个分支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不与坐标轴相交;三反比例函数的性质1.当k >0时,图像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到右下降,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2.当k <0时,图像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曲线从左到右上升,也就是在每个象限内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四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确定解析式的方法仍是待定系数法,由于反比例函数y=x k 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因此只需要一对x 与y 的对应值或图像上一个点的坐标,即可求出k 的值,从而确定其解析式;五“反比例关系”与“反比例函数”的区别与联系反比例关系是小学学过的概念:如果xy=k ﹙k 是常数k ≠0﹚,那么x 与y 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这里x 与y 既可以代表单独的一个字母也可以代表多项式或单项式,例如y+3与x 成反比例则有y+3=x k ,y 与x2成反比例,则y=2x k ,成反比例关系不一定是反比例函数,但是反比例函数y=x k中的两个变量必定成反比例关系;六反比例函数y=xk ﹙k ≠0﹚中的比例系数k 的几何意义1.如图,过双曲线上一点作x 轴、y 轴的垂线PM 、PN,所得矩形PMON 面积为|k|;2.连结PO,则S △POM=21S 矩形=21|k|;六. 函数的应用1.利用图像比较两个函数值的大小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两个函数图像,如果其中一个函数的图像在另一个函数图像的上方,则该函数值就比另一个函数值大,若在下方,则该函数值就比另一个函数值小,而其交点的横坐标就是分界点;2.两个一次函数图像的交点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如果两个一次函数的图像相交,则交点坐标必定同时满足两个函数解析式,故交点坐标是有两个函数解析式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3.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1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纵坐标等于0,反映在函数解析式就是函数值等于0,则其横坐标也就是自变量的值为方程kx+b=0的解;2一次函数y=kx+b在x轴上方的图像,任意一点的纵坐标都大于0,反映在函数解析式就是函数值y>0,则对应的横坐标,也就是自变量的值即为不等式kx+b>0的解集;3一次函数y=kx+b在x轴下方的图像,任意一点的纵坐标都小于0,反映在函数解析式就是函数值y<0,则对应的横坐标,也就是自变量的值即为不等式kx+b<0的解集;。

八年级下册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下册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下册函数知识点归纳总结函数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同时也是数学和实际问题求解中经常使用的工具。

在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学中,函数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函数的概念、函数的表示与应用、函数的性质和运算、一次函数、实际问题中的函数模型等方面。

下面将对这些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函数的相关知识。

一、函数的概念1.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即每一个自变量都对应唯一一个因变量。

函数通常用f(x)或者y来表示,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函数的定义包括定义域、值域、对应关系和图象等内容。

2.函数的图象函数的图象是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在坐标系中的表现。

可以通过绘制函数的图象来观察函数的性质和规律。

3.函数关系函数之间可以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也可以有多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关系。

通过观察函数的图象,可以直观地看出函数之间的关系。

二、函数的表示与应用1.函数的表示函数可以通过函数表、解析式、图象等方式进行表示。

其中函数表是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列成表格的形式,解析式是用代数式来表示函数的计算规则。

2.函数的应用函数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数列、几何图形、图表分析、经济等领域。

学生需要通过学习函数的相关知识,能够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的求解中。

三、函数的性质和运算1.函数的奇偶性可以通过观察函数的图象来判断函数的奇偶性,从而得知函数图象关于y轴的对称性。

2.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描述了函数在定义域内的增减规律,可以通过导数的概念来判断函数的单调性。

3.函数的运算函数之间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的运算。

在进行函数的加减运算时,要注意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并将结果化简为解析式。

四、一次函数1.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是最简单的函数之一,其解析式可以表示为f(x) = kx + b,其中k和b是常数,k称为斜率,b称为截距。

2.一次函数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通过斜率和截距可以确定直线的位置和倾斜程度。

数学八下函数知识点

数学八下函数知识点

数学八下函数知识点一、函数的概念。

1. 变量与常量。

-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

例如,在行程问题中,速度v = 50km/h(常量),路程s和时间t是变量,且s = 50t。

2. 函数的定义。

-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例如,y = 2x+1,当x = 1时,y = 3;当x = 2时,y = 5,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

- 函数的表示方法有三种:解析式法(如y = 3x - 2)、列表法(如通过表格列出x和y的值)、图象法(画出函数图象来表示函数关系)。

二、一次函数。

1. 一次函数的定义。

- 一般地,形如y = kx + 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b = 0时,y = kx(k为常数,k≠0),y = kx叫做正比例函数,它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2.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 一次函数y = kx + b(k,b为常数,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当k>0时,y 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 < 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 直线y = kx + b(k≠0)与y轴交点的坐标为(0,b),与x轴交点的坐标为(-(b)/(k),0)(k≠0)。

例如,对于一次函数y = 2x+3,k = 2>0,y随x的增大而增大,它与y轴交点为(0,3),与x轴交点为(-(3)/(2),0)。

3.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确定。

- 通常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如果知道函数图象上的两个点(x_1,y_1)、(x_2,y_2),将其代入y = kx + b中,得到方程组y_1=kx_1 + b y_2=kx_2 + b,解方程组求出k和b的值,就得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三、反比例函数。

1. 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八年级函数下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函数下册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函数下册知识点归纳八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中,函数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也是学生们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八年级下册的函数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1. 函数的基本概念在学习函数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函数的基本概念。

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自变量映射到一个因变量上。

其中,自变量是输入的值,因变量是输出的值。

我们可以用函数的定义式或者图像来描述一个函数。

2. 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函数的图像是描述函数关系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很直观地了解函数的性质。

在图像上,我们可以看到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等特点。

此外,我们还需要掌握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反函数、复合函数等基本性质。

3.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形如 y = kx + b 的函数,其中 k 和 b 分别是函数的斜率和截距。

学习一次函数时,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图像、斜率和截距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两个点或者函数表达式来确定函数。

此外,我们还需要学习如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以及如何用一次函数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相关量。

4.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形如 y = ax² + bx + c 的函数,其中 a、b、c 是函数的系数。

学习二次函数时,我们需要了解它的图像、零点、顶点、对称轴等基本性质,并掌握如何通过三种方式来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配方法、公式法和图像法。

此外,我们还需要学习如何用二次函数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相关量。

5. 不等式不等式是一种描述数值关系的式子,在函数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我们需要了解不等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学习如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二次不等式,并能够将不等式用于实际问题中。

6. 综合应用函数知识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我们需要通过大量的例题进行练习和掌握。

在综合应用中,我们将学习如何解决包括函数在内的多种数学问题,并通过练习来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就是八年级下册函数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下册数学函数知识点
导读:本文初二下册数学函数知识点,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 都有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
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1)解析法
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
把自变量x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
用图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
(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
(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