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 近现代科学技术汇总

合集下载

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

近代科学技术与文化发展

第五部分世界史第七单元近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考点展示】经典物理学、相对论、量子论;生物进化论;科技革命发展;19世纪文学艺术成就。

一、科技:16世纪以来西方科技迅速发展的的原因是什么?1.经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发展是近代科技产生的前提和根本动力。

2.政治: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建立,为近代科技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

3.思想:思想的解放为近代科技的发展去除了精神枷锁。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和发展,都为近代科技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一)物理学:1、经典力学:(1)背景:①思想基础:和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科学逐渐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进入到实验科学的时代;②物质基础:17世纪英国的迅速发展;③理论基础:以伽利略为代表的科学家勇于探索的努力,奠定了经典力学的。

(2)伽利略奠定基础①成就:A.创立科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和观察B.天文学: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②意义: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B.在天文学上的发现和观点,摧毁了教会的信条而证明了哥白尼学说的正确。

(3)牛顿创立经典力学①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②内容:运动三大定律和。

③特点: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④意义:对解析和预见物理现象有决定性意义(海王星);把造物主(神)从无生命现象研究领域驱逐出去;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

经典力学及其后物理学的研究成果,促进了两次科技革命的出现。

⑤局限:只使用宏观世界低速运动状态,绝对的时空观无法解释微观高速运动现象。

2、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1)背景:19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面临的新问题。

(2)提出: 20世纪初(3)内容:①狭义相对论:1905年A、物体运动时,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加;B、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演变

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演变

现代科学技术的历史演变近几百年来,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直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着。

这种变革不仅影响到人类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对世界和自然的认识。

那么现代科学技术是怎样发展出来的呢?本文将从这个角度来探讨现代科技的历史演变。

一、科学革命(16世纪-17世纪)科学革命是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被认为是现代科学最初的起源。

这个时期,许多重要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如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对科学哲学进行了彻底的变革,从而打破了亚里士多德哲学的传统束缚。

在此期间,欧洲的各种科学与技术领域得到了广泛发展和应用。

光学、天文学、生物学、化学等学科都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

而技术方面也开始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新发明,如印刷术、钟表、火器、眼镜等等。

这些成就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工业革命(18世纪-19世纪)工业革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对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深远。

在这个时期,综合运用水力、蒸汽等各种动力和机械原理,开展了机器制造工业的发展。

此外,也促进了煤炭、铁路、交通运输等相关领域的发展。

这时,产生了一批重要的发明家和科学家。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詹姆斯·瓦特。

他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有效率的蒸汽机,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也为现代交通和机械设备的发展产生了长期的影响。

三、电子技术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过工业革命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世界各地的工人和市民发现,他们生活的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电子技术革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在这段时期内,很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发明出了一些重要的电子设备和器件,如电池、电流计、发电机、收音机等,从而推动了现代电子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这也使得电子工业、通信工业、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领域等设备得到了极大发展,各个国家也开始重视和加强电子和信息产业的营造和技术研究。

四、计算机革命(20世纪50年代-21世纪初)到了20世纪50年代,伴随着计算机的发明,科学技术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现代科学科技概论试题汇总

现代科学科技概论试题汇总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一、填空题1、要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必须改变资源的利用方式,从型转变为型。

2、复合材料中一种材料作为,另一种材料作为。

与第一、二代复合材料相比,第三代复合材料主要是在方面作了改进。

3、激光器主要由、和谐振腔构成,它主要是解决问题。

4、非线性方程有一种对的敏感依赖性,外界微小的扰动都将导致解的巨大变化,有时甚至会面目全非,即洛伦兹提出所谓效应。

5、19世纪末由物理学领域所谓“两朵乌云”引发的革命,最终产生了和两大理论。

6、按是否随它本身的转化或人类的利用而日益减少来划分,能源可分为和。

7、是标志集成电路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即指在一定面积的硅片上所集成的晶体管元件的。

8、2005年10月我国的号飞船顺利升空和安全着陆,首次进行了多人多天的飞行,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又迈出重要一步。

9、以光谱或温度为横坐标,光度或绝对星等为纵坐标的图谱叫图。

处在该图左上方到右下方的对角线狭窄带区内的恒星为星。

10、在距地面约36000千米的赤道上空等间隔放置颗卫星就可实现除两极外的全球通信。

11、在系统实现空间、时间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如果没有外界的特定干扰,仅是依靠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来达到,这种系统称之为。

12、基因是分子上具有效应的特殊片段。

13、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形成的思维方式的特点是:从还原论到;从线性思维到非线性思维;从决定论思维方式到非决定论思维;从精确思维到思维。

二、关联题1物质波 a 普朗克 5阿基米德 a《天体运行伦》2能量子假说 b伽莫夫 6赖尔 b《地质学原理》3宇宙大爆炸 c哈勃 7 林耐 c《自然系统》4星系红移定律 d 德布罗意 8哥白尼 d《论杠杆》9 维纳 a 系统论 13 STM a全球定位系统10 贝塔朗菲 b 原子论 14 GPS b 扫描隧道显微镜11道尔顿 c 控制论 15 ES c胚胎干细胞12申农 d信息论 16 HGP d人类基因组计划三、单项选择题1、分形与混沌是()的。

江苏自考28041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江苏自考28041现代科学技术概论重点知识点汇总速记宝典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28041适用江苏)速记宝典命题来源:围绕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内容。

答题攻略:(1)不能像名词解释那样简单,也不能像论述题那样长篇大论,但需要加以简要扩展。

(2)答案内容要简明、概括、准确,即得分的关键内容一定要写清楚。

(3)答案表述要有层次性,列出要点,分点分条作答,不要写成一段;(4)如果对于考题内容完全不知道,利用选择题找灵感,找到相近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行作答。

如果没有,随意发挥,不放弃。

考点1:简述现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答:1)高速化2)综合化3)社会化考点2:简述大科学的基本特征。

答:1.科研规模巨大2.创造性的集体研究3.巨额的科研投资4.科研设备庞大、复杂5.社会化高效的科学组织管理考点3: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答:一、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结合的历程1)古代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作用是深层、隐蔽的、间接的,甚至是微乎其微的。

2)近代弗兰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思想。

3)19世纪第一次显示了科技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

4)二战后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完全确立。

二、马克思关于科技与生产力关系的基本观点第一,从资本主义产生的前提阐明了科学是生产力;第二,从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生产力分析了科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因素,科技是生产力的动因的思想。

第三,从资本主义生产与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阐明了科学是生产力的思想。

三、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1.1988年9月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命题;2.命题的内涵首先,科技是生产力变革的第一位决定因素;其次,科技研究是第一生产过程;再次,科技是现代经济最强大的动力;最后,确立了新的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念。

四、科教兴国战略科技创新、科技体制改革、科技人才的培养和社会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

社会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是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基础。

考点4:简述高科技对现代社会的积极与负面影响。

结合古代近代和现代技术发展过程及各自特点分析技术本质问题

结合古代近代和现代技术发展过程及各自特点分析技术本质问题
北京交通大学
(3)1966—1976年:停滞阶段 从1966年开始,中国经历了长达10年的“文化大革命”。这
场政治运动对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其间, 科技管理陷入瘫痪,研究机构被肢解,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被迫 停止科研工作,下放到农村或厂矿劳动。中国的科学技术几乎停 滞不前。
尽管如此,中国科学技术工作者还是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取 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就。1966年,中国第一颗装有核弹头的地地 导弹飞行爆炸成功;1967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成功;1970年, “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70年代初期,数学家陈 景润完成了哥德巴赫猜想中的“1+2”,向着解决哥德巴赫猜想 迈进了一大步。
北京交通大学
2、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1)1840--1945年:学习阶段 在近代历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不仅在科技发展上乏善可陈,而且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还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一个有着光 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就这样退出了世界科技舞台。
19世纪中叶,一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中国先行者,倡导科学救 国、教育救国,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抗日战争(1937-1945)爆发后,中央研究院及各研究所先 后内迁至四川、广西和云南,在艰苦的环境下坚持科学研究。
在这一时期,涌现出了众多科技人才,比如地质学家李四光, 地理及气象学家竺可桢,林学家梁希,物理学家叶企逊、周培源、 吴有训,空间物理学家赵九章,化工学家侯德榜,土木科学家茅 以升等。其中美籍华人李政道和杨振宁,一起获得1957年的诺贝

关于科学技术的综述
二 古代与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及特点

举例说明我国科技的发展

技术的本质
北京交通大学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重点绪论科学技术的含义、结构和功能第一节科学技术的含义1、科学:有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知识倾向,一个是活动倾向。

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与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事业。

包括四层含义:一、科学是一种反映客观事实和规律的知识。

二、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三、科学是一种探求真理推进知识的活动。

四、科学是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

2、技术:通常被认为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和方法。

狄德罗的技术构成的四个要素:目的性、规则性、“工具”性、“体系”性。

两个属性:一、它是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也就是知识、经验和技术同一定的物质手段相结合的系统体现.二、技术是现实的生产力,它渗透于生产力的各个要素之中,因此也可以说,生产力的各个要素,实际上不过是技术的不同表现形态而已。

3、科学与技术的差别:一、任务和形态不同。

二、研究过程和劳动特点不同。

三、社会功能和价值标准不同。

联系:一、根本目标的一致性。

二、科学和技术互为前提。

三、互相渗透。

第二节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1、研究的分类: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基础研究:基本目标是推动科学认识的发展。

它分:纯基础研究、定向基础研究。

应用研究:是运用基础研究成果和有关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技术基础所进行的研究。

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标志。

开发研究:是利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成果和现有知识,为创造新产品、新方法、新技术、新材料以及生产产品或工程任务所进行的技术研究活动。

标志着一个国家或企业创新和开发新产品的能力。

2、科学的分类:基础科学(是对客观世界基本规律的认识,是现代自然科学的基石)、技术科学(是研究如何将基础科学中的理论用于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工程科学(是研究基础科学和技术科学如何转化为生产技术、工程技术和工艺流程的原则与方法,为改造世界提供手段的科学)。

3、技术的分类:实验技术(分力学实验技术、物理实验技术、化学实验技术、生物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分广义机械技术、广义物理技术、广义化工技术、广义生物技术)、产业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汇总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汇总

考点一、科学和技术的概念一、科学的基本概念1、科学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活动,即知识生产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智力活动;2、其次,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科学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3、第三,科学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

科学不仅是知识生产活动和知识体系,而且是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

科学作为实践力量,通过被人们掌握、利用而发展着,起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二、技术的基本概念1、狭义的理解,只把技术限制在工程学的范围内,如机械技术、电子技术、化工技术、建筑技术等;2、广义的理解,则把技术概念扩展到社会、生活、思维的领域。

人类在为自身生存和社会发展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中,为了达到预期目的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调节、控制、改造的知识、技能、手段、规则方法的集合。

"三、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与技术既有内在的联系也有重要的区别,从本质上看,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属性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技术是利用客观规律,创造人工事物的过程、方法和手段,回答"怎么做"的问题。

二者既有原则性的区别,又有着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密切关系。

1、科学与技术的内在联系现代科学与技术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

科学离不开技术,技术也离不开科学,它们互为前提、互为基础。

科学中有技术,技术中有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表现在:A、现代科学是高技术之母,是技术的先导和发源地,科学为技术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开辟了新的技术研究领域,为技术创新作好了各种知识准备。

B、技术的发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新的探索手段,科学研究成果通过技术应用物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A、科学与技术的构成要素不同科学的要素是概念、范畴、定律、原理、假说。

技术的要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主体要素,即经验、理论、技能;另一类是客体要素,即工具、机器等装置。

B、科学与技术的任务不同科学的任务是有所发现,揭示自然界的新现象、新规律;技术的任务是利用自然、控制自然,创造人工自然物。

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科学技术发展历程

延迟的化学革命
• • • • 要目: 实验物理学的进展 化学革命 进化思想的起源
• 伽利略造出第一根温度计,以空气为测温物质 • 1702年,法国物理学家阿蒙顿(1663-1705)改 进了伽利略的温度计 • 1714年,德国人华伦海(1686-1736)用水银代 替酒精做为测温物质,扩展了测温范围。他把纯 水的冰点定为32度,人体体温98.6度,建立了华 氏温标。1724年,华伦海因发明温度计而当选皇 家学会会员。 • 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1701-1744) 以水的沸点为0度,冰的溶点为100度,建立摄氏 温标。
• 分子运动论 • 化学原子论 • 元素周期律
海王星的发现
• 英国亚当斯(1819-1892)1845年计算出 一个新行星的轨道,伦敦皇家天文学家艾 里拒绝接受 • 法国的勒维烈(1811-1877)与巴黎天文 台台长阿拉哥。1846年,勒维烈算出了对 天王星形成摄动的新行星的轨道。柏林天 文台对此进行了验证。
哥白尼日心说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 的诞生
•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 论》揭开了近代科学的序幕——日心地动说 。
开普勒
• 开普勒天体运动三定律
• 主要著作有《宇宙的神秘》、《光学》、 《宇宙和谐论》、《哥白尼天文学概要》 等。 • 开普勒被誉为”天空的立法者”
伽利略的研究成果标志着近代科学 的兴起
• 贝格尔号游历中,赖尔的《地质学原理》的影响 ,生物渐变 • 马尔萨斯的影响,人类社会中的生存竞争:人类 的增殖(几何级数)远大于粮食的生产(算术级 数) • 1842年写就35页的进化论提纲 • 1844年写成230页的《物种起源问题的论著提纲》 • 亲自动手研究人工选择,家鸽的育种 • 1856年,开始写作《物种起源》

历史一轮复习第30讲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辉煌学案含解析

历史一轮复习第30讲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辉煌学案含解析

第30讲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的辉煌1.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经典力学是近代自然科学理论体系中最先成熟和完善的核心理论体系。

2.量子论和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相对论提出了新的时空观,量子论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方式和思考方法.3.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4.蒸汽机的发明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5.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6.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缩短”了人类的空间距离,大大加速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步伐,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

近代以来,从经典力学的建立到相对论、量子理论的提出,人类对世界变化的认识开始由宏观世界深入到微观世界。

生物学领域经历了由创世神话到生物进化的理论演变,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生命起源之谜。

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考查相对较少: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也兼有一定的非选择题,所考知识主要涉及牛顿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出现原因、文艺复兴时期的自然科学成就、爱因斯坦热兴起的原因、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近代物理学与生物学的成就、特点及影响仍需重点关注。

三次科技革命分别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方式。

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单独命题的几率较小且往往与必修二“两次工业革命”的内容结合命题,内容主要涉及近代科学技术的作用或影响。

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三次科技革命的表现、特点及影响仍需重点关注.一、物理学成就1.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1)背景:近代科学诞生后,伽利略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2)标志与组成: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总结了他的力学体系成就,标志着牛顿错误!力学体系的创立,主要包括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复习资料

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目录第一章科学技术概述 (1)第二章现代科学技术的由来与演化 (1)第三章现代科学的发展 (2)第四章现代技术革命 (4)第五章科学技术与社会 (6)第一章科学技术概述第一节科学与技术的界定及关系 1一、科学与技术的概念界定与特征----1(一)科学1、科学的含义6点2、科学的特征3性1力----3(二)技术1、技术的含义4点2、技术的特征2产物1标志---5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7(一)科学与技术的区别1、属于两个不同的范畴科学“是什么、为什么、能不能”。

技术“做什么、怎么做”。

2、遵循两条不同的创新路线;3、具有两种不同的社会价值;4发展有不同的动力和机制------8(二)科学与技术的联系1、---条件2---手段3、---桥梁-----8第二节科学共同体与科学家的行为规范----9一、科学共同体二、科学共同体的表现形式----10(一)科学组织的社会内在形式:1、科学学派;2无形学院(二)科学组织的社会外在形式:1、学会;2、---科研组织;3、科研中心。

三、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5个要求-------11第三节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13一、现代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3个阶段----13二、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14(一)现代科学的宏观结构(二)现代科学的微观结构三、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15(一)技术体系的宏观结构(二)技术体系的微观结构:三个要素----16第四节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及趋势----17一、科学技术发展的模式(一)带头学科更替(二)科学中心转移模式(三)指数—逻辑增长模型----18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18(一)大科学及其特点:3点(二)高技术:六大领域----19三、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20(一)综合化、(二)加速化、(三)数学化、(四)社会化:表现为三个方面----21第二章现代科学技术的由来与演化第一节古代科学技术的萌芽与发展----22一、科学与技术的早期萌芽(一)科学知识的萌芽(二)技术的早期发展:1、石器的发展;2火的利用;3、手工业的发展;4、技术的发展与社会进步。

汇总中国科技创新十大成果

汇总中国科技创新十大成果

文件编号: A1-8B -85-54-13整理人 尼克中国科技创新十大成果全国科技成果统计汇总表单位名称(盖章):单位负责人(签章):填表人(签章):联系电话: 填表时间:年月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定2019年表1 全国科技成果统计汇总表表号:CG0031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单位名称:20年有效期至:2021年12月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报出日期:20 年月日表2 全国应用技术成果统计汇总表表号:CG0032制定机关:科学技术部单位名称:20年有效期至:2021年12月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联系电话:报出日期:20 年月日全国科技成果统计汇总表指标说明全国科技成果统计汇总表包括表1(全国科技成果统计汇总表)和表2(全国应用技术成果统计汇总表)两部分。

表1统计范围:应用技术成果、基础理论成果和软科学成果;表2统计范围:应用技术成果。

独立科研机构(JB2710)指有明确的任务和研究方向,有一定学术水平的业务骨干和一定数量的研究人员,具有研究、开发、开展学术工作的基本条件,主要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并且在行政上有独立的组织形式,财务上独立核算盈亏,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在银行有单独户头的单位。

包括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地(市)以上[含地(市)]各部门所属的国有独立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

大专院校(JB2720)指国务院各有关部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的大专院校。

隶属于大专院校的科研机构列入此栏。

企业(JB2730)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个体经营、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其他企业。

隶属于企业的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开办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列入此栏。

科研机构转制型企业(JB2731)指1999年1月1日以后转制为企业的科研机构。

最新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答案-刘金寿版

最新现代科学技术概论答案-刘金寿版
3
奥本海默在1939年提出,若中子星的质量超过3.2倍太阳质量,则其中子间的泡利斥力就抗不住引力坍缩,星体会进一步坍缩成黑洞。上述3.2
m⊙质量(常用3)被称作
极限。
正确答案:
第一空:
奥本海默
我的答案:
得分:25.0分
第一空:
奥本海默
4
钱德拉塞卡(1910~1995)1930年提出,若白矮星的质量超过1.4倍太阳质量,则其电子间的泡利斥力就抗不住引力坍缩,星体会进一步坍缩成白矮星。上述1.4
正确答案:
第一空:
谷神星
1983年,美国物理学家对地球上2.5亿年以来古生物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在这段时间里至少发生过七次周期性的大规模物种灭绝事件,其中灭绝率最高的一次发生在(???
2006年8月24日,
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做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结论:位居太阳系九大行星末席70多年的冥王星,被正式降为太阳系的二级行星——矮行星。从此,太阳系除太阳以外的其他成员被确定为三大族群,该三大族群的名称就是()。
A、八大行星
B、矮行星
C、太阳系小天体
D、彗星
正确答案:ABC我的答案:ABC得分:50.0分
A、唯一存在生命实证
B、唯一具有大气层
C、唯一具有液态水
D、唯一具有绿色植被
正确答案:ACD我的答案:D得分:8.4分
5
太阳是太阳系质量最大的天体,它占据了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
%(精确到一位小数)。
正确答案:
第一空:
99.7
我的答案:
得分:16.7分
第一空:
99.7
6
月球是地球潮汐的主源,其直径3476公里,公、自转周期

16到18世纪近现代科学发展的影响

16到18世纪近现代科学发展的影响

16到18世纪近现代科学发展的影响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在欧洲出现了航海探险活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

这些经济活动和文化活动,为近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一)近代科学革命
近代科学革命是以哥白尼创立日心说为开端。

哈维发现血液循环是这场革命的一个重要标志。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宣告了近代科学革命的成功。

(二)近代数学的发展
古代数学在算术、代数、几何、三角等学科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知识,尤其是几何学已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这些都是研究常量的数学。

从16世纪开始常量数学逐步向变量数学发展,于17世纪创立了解析几何、微积分和概率论。

18世纪这些新的学科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产生了许多分支学科。

19世纪是近代数学大发展的世纪,微积分的理论基础被精确化,代数学进入到抽象代数的新阶段,并且诞生了非欧几何学,与古代数学主要追求理性上的满足不同,近代欧洲数学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描述客观现象的规律以及其他实用上的需要,数学与科学技术研究,与解决生产问题的关系更为密切了。

(三)近代物理学的发展
除力学的发展状况已如上文所述之外,近代物理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热学、电磁学和光学的发展上。

第二章、世界科技强国发展简史

第二章、世界科技强国发展简史
第二章、世界科技强国发展简史
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历了:
古代科学技术(15世纪以前) 近代科学技术(16~19世纪) 现代科学技术(20世纪至今)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节 古代世界科技强国—古希腊、中国
一、古希腊的科学技术
从公元前六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是古希 腊科学技术最辉煌的时期。
当时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有:亚里士多德、 欧几里得、阿基米德等。
20世纪29项重大发明,19项是美国的。爱迪生是美国人的骄 傲,一生中共取得2000多项专利、1382项重要发明。
美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成功经验: 第一、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特别是著名大学在发展科学技术上的作用; 第二、重视各门科学的交叉和渗透,注意发展边缘科学; 第三、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第四、密切关注其它国家的科技发展动态。
16世纪,意大利成为近代欧洲的第一个科技强国。意大利也 是近代大学的发祥地,建立了波伦亚大学和帕多瓦大学。近代自 然科学的两个奠基人:哥白尼和伽利略。还有达·芬奇。科学技 术中心在意大利的时间约70年(1540~1610年)。
二、 17世纪英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英国著名的科学家:牛顿、胡克、波义耳等。 牛顿的三大贡献:1、创立了牛顿力学;2、发明了微积分;3、 制作了能放大四五十倍的望远镜。 英国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爆发了产业革命,迎来 了“蒸汽时代”,获得了“世界工厂”的称号。 英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达70年之久(1660~1730年),拥有杰出科 学家60多名,占全世界36%以上,科研成果占全世界40%以上。
美国的经济腾飞,归功于: 1、重视农业、工业和农业紧密联系; 2、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3、强化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二、21世纪日本科学技术的发展
日本经济的发展,主要得力于教育和科技的发 展,先教育治国,后科技兴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科学革命引发了观念形态的革命:宗教神秘主义的面纱和覆盖真相的无知之幕被理性之手撩开一角,传统的权威受到撼动,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

”此处“科学革命”的代表人物是()A.牛顿 B.达尔文C.爱因斯坦D.普朗克答案 A解析由“理性之手”“人类第一次从对自然恐惧的阴影下走出来”及所学知识可知,牛顿经典力学对自然界的物理现象做出了系统的合理的解释和说明,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故A项正确。

达尔文的进化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论与“第一次”不符,故B、C、D三项错误。

2.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犹太科学家爱因斯坦选择移居美国,放弃愿意为他提供避难所的欧洲国家。

悉知该消息时,法国物理学家保罗·朗之万评价道:“这是一个重大事件,其重要程度就如同把梵蒂冈从罗马搬到新大陆一样。

”在此,朗之万()A.谴责纳粹德国迫害犹太科学家B.担心欧洲大陆的战争威胁日益临近C.意识到世界科学中心即将转移D.觉察到科学家全球流动为大势所趋答案 C解析考虑到美国更适合科学研究,爱因斯坦选择移居美国而不是留在欧洲,这说明美国的科研环境和水平已经超越欧洲,C项与此信息相符。

A、B两项与题干信息不符;D项是对题干信息的放大,全球流动也可以是从美洲流向欧洲等,故排除D项。

3.16、17世纪欧洲学者质疑、改变和放弃了欧洲所继承知识中最神圣化的认识。

科学革命的思想巨变使他们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

在这里,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论是()A.进化论B.万有引力定律C.量子论D.相对论答案 B解析由题干信息“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可排除A项;16、17世纪以前的欧洲处在封建神学的桎梏之下,人们认为宇宙及其力量均由神来操控,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对宇宙的性质及其力量作出了“革命”性描述,据此推断B项正确;量子论是针对微观世界而非宏观宇宙,且其出现于20世纪初,C项错误;相对论出现于20世纪初,D项与题干时间不符。

4.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

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哥白尼日心说和达尔文进化论的共同意义。

“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是人文主义宣扬的内容,故A项错误;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形成的是牛顿的经典力学,故B项错误;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基础的是启蒙思想,故D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哥白尼的日心说冲击了天主教宗教神学的传统观念,达尔文的进化论则否定了宗教的神创论,两者都引导人们摆脱宗教的束缚,从新的科学的角度来观察世界,故C项为正确答案。

5.英国学者怀特海论及近代西方科学精神时说:人们“完全有意识地认识到……知识对技术进步的重要性,发现了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的方法,并且也看到了技术进步的无限前程。

”能够为这种观点提供论据的史实是()A.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构B.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创立C.瓦特联动式蒸汽机的制造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的应用答案 D解析“抽象知识和技术进步相联系”说明科学理论对技术的推动作用。

科学起到关键作用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特点,故D 项正确;A、B两项都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前,故错误。

C项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6.科学史家伯纳德·科恩在评价某位科学家时说,他“主要是将实际世界与其简化数学表示反复加以比较”。

该科学家的主要贡献是()A.提出“日心说”,批判教会宣扬的“地心说”B.用实验的方法证明了同物质同形状的两个重量不同的物体下降速度相同C.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牛顿的贡献。

材料中“主要是将实际世界与其简化数学表示反复加以比较”是指牛顿,四个选项中,只有C项属于牛顿的贡献;A项属于哥白尼的贡献;B项属于伽利略的贡献;D项属于爱因斯坦的贡献。

7.某理论以一种全新的模式重建了宇宙体系,认为宇宙是有限的,物体不只是三维空间,而是四维的,长、宽、厚与时间组成四维的“时空连续统一体”。

该理论()A.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B.为人们发现海王星提供了理论依据C.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相对论。

加强人类对微观世界研究的是量子论的发现,并非相对论,故A项错误;人们利用牛顿的经典力学发现了海王星,故B项错误;相对论冲击了牛顿的经典力学,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故C项错误,D项正确。

8.达尔文在系统地阐述了自然选择原理之后,没有急于发表他的思想。

他认识到,在当时的情况下,他的学说注定要引起强烈反对。

这说明()A.传统社会观念严重影响科学发展B.达尔文最先解释了物种的起源C.前人已经详尽地阐述了同样的思想D.进化论尚未得到教会承认答案 A解析题干材料“在当时的情况下,他的学说注定要引起强烈反对”表明了传统社会观念严重影响科学发展,故A项正确;达尔文并不是最先解释物种的起源的,之前还有神创说,故B项错误;达尔文的进化论发展了前人的思想,故C项错误;进化论的提出会冲击教会的神创说,达尔文不急于发表,说明了教会的阻力很大,D项表述片面,排除。

9.当前,美国正在进行以天然气代替石油的革命,而中国仍处在以石油取代煤炭的阶段。

中国的能源结构相当于() A.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英国B.18世纪的英国C.19世纪初的日本D.20世纪的美国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成果。

由材料与所学可知,石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时间为19世纪70年代以后,故A项正确。

10.2014年11月,在浙江召开了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为主题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以下对互联网及这次会议的认识正确的是()①互联网的出现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②互联网的应用替代了传统的学习与交流方式③互联网大会的召开是经济全球化的结果④互联网大会的召开有助于世界凝聚共识,减少分歧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本题通过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考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

世界互联网大会的召开是经济全球化的体现,这样的会议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增加世界凝聚力。

①错误,应是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为自动化和控制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②表述过于绝对,故①②说法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为D项。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历史学者为说明近代以来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引用了如下公式:生产力=科学技术×(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生产管理)这一公式表明,科学技术有乘法效应,它能放大生产力诸要素。

——摘编自齐世荣总主编《世界史》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上述公式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就科学技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答案评分说明:术与公式中一个或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证”“可以对公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公式,并加以论述”并且注意“近代以来”的时间限制;然后从中选择一个自己比较擅长的角度,根据题目要求联系所学知识加以阐释、论证。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它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红灯停,绿灯行。

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志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

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

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开始使用车辆感应式信号控制器,雷达、超声波、电磁等检测器相继问世。

1952年,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1964年,加拿大多伦多建立了一套由计算机控制的交通信号协调系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拥有电子计算机交通控制系统的城市,这是道路交通控制技术发展的里程碑。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城市交通状况日趋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

智能交通控制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顺畅。

——据郑祖武《城市道路交通》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答案(1)背景:工业革命;城市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出现);城市交通状况日益复杂(交通运输工具数量和种类增多)。

(2)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新式交通工具不断出现;电灯的发明和电力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普及;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应用。

(3)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日益突出的交通问题,改善了城市生活环境;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提高了城市文明程度(规则意识、法制观念、行为方式)。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城市交通信号的发展变化。

第(1)问背景可根据材料时间从工业革命后社会生活变化的角度分析。

必须答出“工业革命、城市化、交通状况等”关键字词。

第(2)问根据材料反映的信息从第二、第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中归纳答案:内燃机、电的应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等。

第(3)问应从交通状况、城市环境、城市化、城市管理、文明等角度分析其影响。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世纪末,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认真研究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的基础上,得出惯性定律和加速度定律,后来又总结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创立了狭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又把狭义相对论推广到加速运动的参考系中,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1923年,法国物理学家德布罗意的物质波论,认为微观粒子也具有波动性。

材料二西方神学认为:各种生物是按上帝的旨意和计划创造出来的,创造出来后就永恒不变。

19世纪初期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提出生物是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观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