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铁道概论课的感言
铁道概论期末个人总结

铁道概论期末个人总结铁道概论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通过本学期的学习,我对铁道领域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在这门课中,我了解到了铁道的发展历程、组成部分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也加深了对铁道的重要性和现代化建设的意义的认识。
下面是我个人对这门课程的总结和感悟:首先,本门课程的内容丰富多样,包含了铁道发展的历史背景、基本原理、设计规范、技术设备、运输管理、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涵盖了铁道领域的各个知识点。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我不仅学到了各个方面的知识,还能够将各个知识点之间建立起联系,形成全局性的认识。
同时,本门课程还融入了实践环节,如对铁路线路的勘测设计、规划和调度等,这使我对铁道领域的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其次,铁道的发展历史与现代化建设是我在本门课程中学到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铁道的发展历程,我了解到铁路的兴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关系,它不仅改变了交通方式,也对城市发展、产业结构产生了巨大影响。
现代铁道的建设与发展也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学习了现代化建设的规划、设计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使我对铁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有了更加准确和全面的了解。
此外,本门课程对我个人的职业发展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学习过程中,我意识到铁道领域的专业性和复杂性,同时也认识到铁道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因此,我积极参与学习,并加强了对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我不仅提高了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还培养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都为我进一步深入学习铁道相关专业知识和从事相关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还对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例如,在学习铁路交通规划和设计的内容时,我对高铁车站的选址和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和实地考察,我了解到高铁车站的选址和设计需要考虑到交通、地理环境、人流量等多个因素,同时要符合相关的技术标准和安全规范。
这对我来说是一个良好的实践机会,不仅通过研究提高了我对铁路规划和设计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我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铁道概论心得体会

铁道概论心得体会第1篇:铁道概论铁道概论《铁道概论》一、填空1.现代化运输的方式有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
其中铁路运输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的特点。
2.目前我国钢轨的标准长度有12.5米和25米两种。
3.路基常见的两种基本形式是路堤和路堑。
4.驼峰由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和封顶平台组成。
5.铁路运输工作包括客运工作、货运工作和行车组织三部分。
6.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限界两种。
7.车站按技术作业的不同可分为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区段站和编组站统称为技术站。
按业务性质可分为客运站、货运站和客货运站。
8.铁路车辆按用途分为客车、货车和特种用途车三类。
9.机车按牵引动力的不同可分为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
从用途上分有客运机车、货运机车和调车机车。
10.牵引供电系统包括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部分。
11.动车组是由动力车和拖车或全部由动力车长期固定地连挂在一起组成的车组。
12.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于1825年在英国诞生。
13.目前我国铁路的标准轨距是1435mm直线部分允许误差为+4mm。
14.铁路行车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和大事故、险性事故、一般事故四类。
15.机车信号、自动停车装置和列车无线调度电话成了机车上不可缺少的“三大件”。
二、判断题1.车辆全长指车辆两端端墙之间的距离。
(×)2.相邻线路两个相邻钢轨的距离叫线间距。
(×)3.线路平面的组成要素是平道和坡道。
(×)4.只要其中一个车钩处在开锁位置,与另一辆车钩碰撞后就可实现车辆的连挂。
(叉号)5.铁路线路曲线半径越小,列车所受阻力越小。
(×)6.钢轨的类型或强度是以每米长度的大致质量表示的。
(√)7.轮对是指两个车轮。
(×)8.联锁设备是用来保证列车在区间内运行的安全。
(×)9.摘车钩时,只要其中一个车钩处在开锁位置,就可以把两辆车分开。
(√)10.铁路信号设备是铁路信号、联锁、闭塞等设备的总称。
铁路概论读后

铁道概论总结花了近2个星期时间,读了《铁道概论》这本书,第一次对铁路有这样全面深入的了解。
相对我的阅读速度,这个时间太长,一是因为本书有内容,二是我对这个行业不是很了解,很多东西不熟,时间花的自然就长。
也说明我学到了东西。
本书是佟立本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年9月出版。
本书全面介绍了铁路运输业。
深入浅出,不仅使我学习了有关铁路运输设备的和运输组织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还开阔了我的眼界和思路。
了解铁路的现状和未来,铁路的安全重要性。
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全书共分四篇,第一篇介绍了现代化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的性质、种类和特点,我国铁路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第二篇介绍了我国铁路运输基本设备。
铁道线路、车辆、机车、车站,铁路信号与通信设备。
第三篇介绍铁路运输工作组织。
旅客运输组织,铁路行车组织,火车运输组织和运输安全管理。
第四篇介绍高速铁路与重载运输。
花这么长时间说这个,是因为我接下来要按照这个框架来写。
一、对绪论的认识。
运输是人与物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位移。
交通运输是国家的基础设施。
对于国家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全局性的作用。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水路、公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它们各有其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与使用范围。
都是我们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发挥基础作用,水路建设要继续加强,民航要加大发展力度,管道运输也要发展,铁路发挥的是骨干作用。
这些是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铁路是我国的主要运输方式,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陆上交通的一种主要工具。
铁路运输强度大,里程较长,汇集和辐射范围广。
各种运输方式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全国统一的交通运输体系。
1825年英国修建第一条铁路。
随后铁路建设日新月异。
1876年上海我国有了第一条铁路。
旧中国铁路有一定的发展,但分布不均衡,技术设备陈旧落后,且里程太少。
新中国建立后,铁路建设有了很大进步。
二、铁路运输基本设备。
铁路是一个综合性的庞大工交企业。
铁道概论期末总结免费

铁道概论期末总结免费一、引言铁路是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和基础设施,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学期对于铁路概论的学习,我对于铁路的历史、发展、技术、管理等方面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本篇总结中,我将对于本学期所学的内容进行一个简要的回顾,并对于今后的发展进行一些思考。
二、铁路的历史与发展铁路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工具,早在数千年前的古代就被人类所使用。
然而,正式意义上的铁路的发展始于18世纪末的英国。
从那时起,铁路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成为推动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
在19世纪和20世纪,铁路的规模不断扩大,铁路线路越来越长,连接的城市也越来越多。
铁路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列车的速度也不断提高,运输能力大大增强。
三、铁路技术与设备随着铁路的不断发展,铁路技术和设备也在不断进步和创新。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了解到了铁路的几项核心技术,包括轨道技术、牵引技术和信号技术等。
轨道技术主要涉及铁轨的设计和维护,以及与列车运行相关的车轮和轨道之间的相互作用。
牵引技术则关系列车的动力系统和传动系统,如电力机车、内燃机车以及其它新能源动力机车等。
信号技术则是铁路安全运营的重要一环,包括列车间通信、列车运行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四、铁路的运营与管理在铁路运营和管理方面,我了解到了铁路公司的组织结构、运输组织和站车管理等内容。
铁路公司的组织结构包括总公司、分公司、车间等层级,不同的部门和岗位各司其责,共同协作完成铁路运输的各项工作。
而在运输组织方面,铁路公司需要合理安排车次、票务、货运、换乘等方面的工作,以提高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另外,铁路公司还需要对于站车进行管理,包括站车设施的维护和管理、车站站务工作等。
五、铁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变化,铁路也在不断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未来,铁路将面临的一些重要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速铁路的发展:高速铁路具有速度快、运行稳定、舒适安全等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铁道概论课程期末总结

铁道概论课程期末总结在这门铁道概论课程中,我深入学习了铁路运输的基本理论、技术和管理知识,对铁路运输的发展历程、经济效益、安全管理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认识到铁路运输在现代化交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下面是我个人对于这门课程的总结和体会:首先,通过课程学习,我对铁路运输的基本概念、历史和发展有了全面的了解。
铁路运输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方式,有着久远的历史。
铁路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工业化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在课程中,我了解了铁路运输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蒸汽机车到现代高速列车的发展,铁路运输的技术进步不断推动了铁路运输的快速发展。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我国铁路运输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了解到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的巨大潜力和挑战。
其次,我在课程中学到了铁路运输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知识。
铁路运输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到运输工程、车辆工程、信号工程、电气工程等多个方面的知识。
通过课程学习,我了解了铁路运输的基本原理、线路设计、车辆运行原理以及信号与通信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我了解到了铁路运输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到了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同时,通过课程的学习,我也了解到了现代化高速列车的运行原理和技术要求,了解到了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成果和挑战。
此外,我还了解到了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和管理问题。
铁路运输作为一种大规模、高效率的交通方式,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铁路运输在货运和客运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提供快速、安全和经济的运输服务。
通过课程学习,我了解到了铁路运输的经济效益分析方法和运营管理技术,对于我将来从事相关工作有着很大的帮助。
同时,我也了解到了铁路运输的安全管理和危险源的控制,对于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和可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最后,通过这门课程学习,我还对铁路运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铁道概论读后感

铁道概论读后感以前我看火车,就只知道“呜——”一声,这大铁家伙就跑过去了。
但读完这本书才发现,原来火车背后的门道可太多啦!从铁轨开始说吧,我以前觉得铁轨就是两根铁条嘛,平平无奇。
可实际上,这铁轨的设计和制造讲究得很呢。
不同的重量标准、长度,还有那精确的间距,就像一把特制的钥匙,只适合火车这个“大锁”在上面稳稳地跑。
要是稍微有点偏差,那火车估计就像喝醉酒的大汉,东倒西歪了。
再说说火车头吧。
书里介绍了各种各样的火车头,什么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的。
蒸汽机车就像一个老古董,“呼哧呼哧”地冒着黑烟,感觉就像是一个喘着粗气还在努力干活的老爷爷。
它靠着烧煤产生蒸汽来推动火车,虽然现在不常见了,但感觉它充满了一种怀旧的工业美感。
内燃机车呢,就像是一个强壮的中年大叔,爆发力强,自己带着燃料就能跑,不需要依赖那些到处架着的电线。
而电力机车就像是一个时尚的年轻小伙,干净又环保,靠着电这个清洁能源跑得飞快,而且速度还能提得特别高,就像开了挂似的。
还有铁路的信号系统,那简直就是铁路上的交通信号灯。
要是没有这些信号系统,火车们在铁轨上就会乱成一锅粥。
什么红灯停、绿灯行之类的规则在铁路上也一样适用,不过比公路上的信号灯复杂多啦。
这信号系统就像一个看不见的指挥官,指挥着一列列火车有条不紊地运行。
铁路的编组站也很有趣。
就像一个超级大的停车场,不过这个停车场停的不是汽车,而是一节节的火车车厢。
工作人员在这儿把不同目的地、不同类型的车厢像搭积木一样重新组合起来,组成一列列新的火车。
感觉他们就像一群神奇的魔法师,把零散的东西组合成一个有秩序的整体。
读完这本书,我对铁道的敬意那是蹭蹭地往上涨啊。
每一列火车的安全运行,背后都有着这么多复杂的系统和无数工作人员的努力。
而且铁道就像一个巨大的动脉血管,把各个地方连接起来。
不管是繁华的大城市还是偏远的小乡村,只要有铁道经过,就像是被注入了活力一样。
这铁道的世界,看似冰冷的铁轨和钢铁机器,背后却是充满了技术、人力、规划等各种温暖而又复杂的元素。
铁道概论这门课的收获500字

铁道概论这门课的收获500字
学习铁道概论这门课,让我收获很多,不仅是知识,还有智慧。
通过学习这门课,我学到了很多有关铁路的知识。
例如讲解了各种
车皮的种类、质量等;介绍了铁路的建设流程,包括基础设施的排布、铺设
钢轨,等等;详细介绍了电力机车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基本操作;也介绍
了铁路信号系统的基本布局、原理等。
归纳起来,本课程让我了解了铁路行
业从基本专业知识到复杂运营技术的全部内容,让我受益匪浅。
除了机械知识,这门课还给我带来了很多智慧。
首先,老师在课堂
上多次强调发展现代交通,要努力推进“高速铁路”计划,以满足日益增长
的客流需求;其次,我们还要强调的是节能减排。
我们要认真学习、掌握最
新的绿色能源技术,开发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此外,我还学到
要加强安全和质量管理,确保施工质量、行车安全。
总的来说,学习铁道概论这门课程不仅收获了有关行业的知识,还
让我懂得了如何在职业运作中持续发展,尊重环境和安全,成为一个有用的,强大的人才。
铁道概论心得体会(精选9篇)

铁道概论心得体会(精选9篇)铁道概论篇1将近二十多天的《世界经济概论》课程的网络培训已经结束了,南开大学的周申老师悉心授课,使我深深体会到世界经济学有多么的错综复杂。
通过这次网络培训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南开大学世界经济学科在学科评估中屡次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得到了国内同行的认可。
《世界经济概论》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世界经济学是一门前沿性和综合性很强的理论经济学。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基本特征,从一体化的角度来对世界经济原理和问题进行阐述,分析了贸易自由化、金融全球化、生产国际化等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阐述了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平衡发展,研究了世界经济的相互往来与国际协调以及经济增长中的全球化问题,诸如环境污染、人口膨胀、资源利用等等,这让学生有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立足点,利于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
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南开大学的《世界经济概论》,不仅师资力量雄厚,而且课程的定位与课程设计指导思想非常先进。
经济学院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更新和整合课程教学内容,即强化课程间的衔接,理顺课程学习顺序,协调各门课程内容,取消相对陈旧的课程,重新规划每门课程的内容,避免重复,形成有机衔接而不重复的系统课程教学体系,并把最新的相关成果纳入教学内容,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体系。
下面谈谈我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
和南开大学相比,我所在的西安培华学院是一所民办三本院校,没有开设世界经济专业,我们所开设的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这门课程作为本专业的选修课进行开设。
在授课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积极性不高,经过认真思考,归纳了几点原因:1、《世界经济概论》与其它学科知识内容交叉重复。
《世界经济概论》在教学中存在着与其它学科知识内容交叉问题。
在教学的过程中,有些内容会与《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学》和《国际经济学》等课程重复,因此在讲到这些部分的时候,有部分学生会认为内容都已经学过,觉得再听的话没有什么意思,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提起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CD 编号:北京交通大学铁道概论第三次论文对铁道概论课的感言本科生姓名:王宇航09283020指导教师姓名:沈飞学科、专业名称:计算机学院、信息安全专业二零一一年六月A Study of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s Translations The Third Paper of Introduction to RailwayA Thesis:Thoughts of Introduction to RailwayUndergraduate Student: YuHang Wang Supervisor: Fei Shen Academic Title: Computer ScienceJune 2011对铁道概论课的感言王宇航(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北京,100044)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铁道概论》这本教材的主要内容及我在学习了这本教材后的理解与体会。
关键字:铁道概论;感想1 引言整整一个学期的铁道概论课就这样接近了尾声,在这一学期的铁道概论学习中,我了解到了很多我国铁路运输方面知识,掌握了一些铁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常见问题,并且有了很多体会与理解。
2 对本教材主要章节的认识本节我们主要介绍《铁道概论》这本教材的主要内容.2.1对绪论的认识运输是人与物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位移。
交通运输是国家的基础设施。
对于国家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全局性的作用。
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水路、公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方式,它们各有其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与使用范围。
都是我们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路发挥基础作用,水路建设要继续加强,民航要加大发展力度,管道运输也要发展,铁路发挥的是骨干作用。
这些是我国的国情决定的。
铁路是我国的主要运输方式,也是世界上其他国家陆上交通的一种主要工具。
铁路运输强度大,里程较长,汇集和辐射范围广。
各种运输方式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全国统一的交通运输体系。
1825年英国修建第一条铁路。
随后铁路建设日新月异。
1876年上海我国有了第一条铁路。
旧中国铁路有一定的发展,但分布不均衡,技术设备陈旧落后,且里程太少。
新中国建立后,铁路建设有了很大进步。
2.2铁路运输基本设备铁路是一个综合性的庞大工交企业。
为了完成客货运输任务,必须拥有各种运输设备。
要有基本的线路和沿线的各类车站。
运行的机车和各种类型的车辆。
要有铁路信号和通信设备。
这个都是铁路完成运输任务的物质基础。
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
它直接承受机车车辆轮对传来的压力,为了保证列车能按规定的最高速度安全、平稳不间断地运行,使铁路运输部门能够质量完好地完成运输任务,铁路线路必须经常保持完好状态。
铁路线路是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
为了造一条好的线路,从勘探到设计和建造,从路基到轨道,要做大量的工作。
车辆是用来运送旅客和货物的。
一般没有动力装置,把车辆挂成列,由机车牵引前进。
车辆分为客车和货车两大类。
客车和货车又有很多分类。
虽然种类很多,但是结构大致相似。
一般由车体、行走部、车钩缓冲装置、制动装置和车辆内部设备等五个基本部分组成。
车辆要前进,要由机车来提供牵引动力,沿钢轨运行。
一般把机车分为蒸汽机车,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三种。
最新技术是电力机车。
有意思的是它本身没有原动力,依靠外部供电系统提供电力,通过牵引电动机驱动列车前进。
采用电力机车牵引的铁路称为电气化铁路。
它由牵引供电系统和电力机车两部分组成。
牵引供电系统主要包括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部分。
牵引供电所的任务是将电力系统高压输电线输送来的110千伏(或220千伏)的三相交流电,改变成不低于25千伏的单相交流电后,向它的邻近区间和所在站场线路的接触网送电,保证可靠而又不间断地向接触网供电。
牵引供电所里,主要设有主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以及避雷器等电气设备。
为保证安全可靠供电,使各种电气设备正常运行,还装有各种控制、测量、监视仪表和继电保护装置等。
我国电气化铁路采用的是单边供电,和AT供电方式。
电力机车主要由车体、车底架、行走部、车钩缓冲装置及制动装置和一整套电气设备等组成。
机车的定期检修和日常维护,由机务段完成。
人有家,机车也是。
机车的“家”就是车站。
车站既是铁路办理客、货运输的基地,又是铁路系统的一个基层生产单位。
既负责客货,也负责列车运行工作。
为了完成任务,车站设有各项技术设备,配备各种专业的工作人员。
列车司机开车,和一般司机不一样,他只认信号。
铁路信号设备是铁路信号、车站连锁、区间闭塞等设备的总称。
是指挥列车运行、组织铁路运输生产和铁路业务联络而迅速、准确地传输各种信息的通信系统的总称。
铁路信号向有关行车和调车人员发出指示和命令,包括听觉信号和视觉信号两大类。
车站连锁设备用于保证站内行车与调车工作的安全,并提高车站的通过能力。
区间闭塞设备用于保证列车在区间内运行的安全并提高区间的通过能力。
这些信号设备对铁路安全生产,列车高效运行,稳定运行起了重要作用。
2.3铁路运输工作组织铁路运输工作包括货运工作,客运工作和行车组织工作三个方面。
一般来说,凡是处理有关旅客、行李和包裹等方面的工作属于客运工作范围;凡是处理有关货物,以及铁路和托运人、收货人关系方面的工作,属于货运工作范围;而处理运输工程中有关机车、车辆和列车的工作,则属于行车组织工作范围。
以上三方面都属于铁路运输工作的范围。
生活中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客运。
为了做好客运工作,铁路部门要做大量工作。
根据旅客旅行情况,编好车组,安排好行程路线,分好列车级别,分配好车票数量,同时做好行李和包裹的运送。
管理好客运站等机构以及广播等辅助工作,做好内部管理工作。
这些工作都是客运工作必须做到的。
货物运输和客运稍有不同。
铁路货物运输计划是根据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计划、供应计划和销售计划进行编制的。
不仅体现了国家的运输任务,而且也是铁路制定和实施各项计划,实行计划管理的重要依据。
准备运送的货物根据托运人托运货物的数量、性质、状态等条件,铁路货物运输种类分为整车、零担和集装箱三种。
危险货物运输另外有特殊规定。
这些大大小小的货物在货运站和货场经过技术设备处理后,在货运信息管理系统控制下,运到各自的目的地。
一点失误都会造成不好的结果。
为了更好利用资源,安全生产,铁路行车组织工作就非常重要。
标准的流程,良好的规划,制度化的日常管理和信息系统的使用都是其中的总要环节。
通过对这些东西的了解,我对铁路部门工作有了新的认识。
铁路是个系统的组织。
如果出现问题。
都是大问题。
铁路安全是运输生产效率和效益的前提和保证,有了安全,运输生产才能有序进行,才会带来效率和效益。
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
安全是相对的,不安全是决对的。
铁路运输和其他部门一样,同样存在着安全问题,但是有其特殊性。
铁路安全问题复杂,长期存在,还具有非单一性。
所以一个良好的运输安全保障系统很重要。
铁路运输安全保障系统就是一个这样的系统。
运用安全系统管理可以发现运输系统中的事故隐患,预测由于主客观原因引起运输系统危险的程度、设计和选用安全措施方案,制定安全目标,实行安全目标管理,组织实施安全防范举措,达到安全控制目的,对目标管理和措施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及加强信息管理,进行反馈调控等。
安全系统管理包括运输安全总体管理、运输安全重点管理,运输安全事后管理三个大的方面,三个方面都很重要。
2.4高速铁路与重载运输时速200-400公里之间的铁路,被称为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技术是当今世界铁路的一项重大技术成就,它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铁路牵引动力、线路结构、高速运行控制、高速运输组织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进步,也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和工业水平。
从20世纪开始,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国都开展了大量的有关高速列车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工作。
此后,高速列车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新的高速铁路不断出现,不断刷新纪录。
目前有如本、法国、德国和英国几种模式。
高速铁路是高新技术在铁路上的集中反映,它使交通运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克服了普通铁路速度较低的不足,与公路和航空比有明显的优势。
得益于此,高速列车也成为一种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交通工具,是解决大通道上大量旅客快速输送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铁路的普遍发展趋势。
相对普通铁路,高速铁路在线路和车站以及车辆上有很大不同,在运输组织上也有很大差异。
我国在这方面进行了很好的尝试。
磁悬浮列车投入使用是我国运输史上的一件大事。
高速铁路研究工作也是如火如荼。
与高速客车同时进行的,是铁路重载运输的尝试。
所谓重载,是指年运量为2000万吨的线路、单元或组合列车达到或超过5000吨、车列中车辆轴重为25吨,具备以上条件之中两个的,可视为重载。
根据各国铁路运营条件和技术装备水平的不同,重载列车的运输方式大致可归纳为三种类型:整列式重载列车、组合式重载列车和单元式重载列车。
世界上开展重载运输的国家只有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南非、美国、俄罗斯、巴西等国土幅员辽阔、资源丰富、铁路较为发达、大宗货物运输较多的国家。
早在1990年,我国铁路史上编组最长的万吨重载货运列车试开成功。
这趟重载货运列车由120辆国产C63运煤敞车和8辆辅助试验车组成,长达1700米,列车牵引总重10698吨,当时,堪称“铁路之最”。
2004年12月大秦铁路上一列2万吨的重载货运列车试运成功,标志我国重载运输已经跨入世界铁路的先进行列。
从表面上来看重载列车不过是比一般货运列车更长一些,更重一些,实际上并不那么简单。
它牵扯到许多技术问题,诸如:大功率机车、新型货车及制动装置、通信信号、供电装备、接触网检测、重轨线路、运输组织、列车同步操纵、列车动力学研究和编组站自动化技术等。
开行重载列车是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因为铁路运输能力是不能贮存的,必须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同时还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它。
发展铁路重载运输,除了各方<面要协调配合之外,还要对我国铁路传统运输模式进行更大改革,重载运输无疑是铁路发展的方向之一。
铁路是国家之命脉,它的发展规模会越来越大,质量会越来越精。
3 对铁道概论课的感言一学期的铁道概论课虽然这样结束了,但却给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回忆。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节课,但是课程的丰富性却很充实。
先后的几次参观实验室不但使我对铁道设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记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我们的老师。
每一次课前师生之间的起立问好都给我留下深刻的感受。
使已经进入大学的我突然有种回到高中的温馨。
这个环节我觉得真的非常好,不但能使学生更加尊重老师,还能调节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能够很好的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几句简单的问候使得我们和老师之间变得更加亲密。
我始终记得第一次课见到老师的第一眼,老师衣着简单,披着长卷发,加之她温文尔雅的谈吐,给人的感觉非常亲切和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