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文凭,却被誉为三百年才出一个的大师

合集下载

没有文凭的大师

没有文凭的大师

没有文凭的大师
作者:暂无
来源:《成才之路》 2012年第16期
一张文凭,对现代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有些人,他们没有任何文凭,却靠着自学,成为一代大师。

钱穆是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一生从未上过大学,最高的文凭仅为高中(尚未毕业),更未出国留学,通过十年乡教苦读,他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

因此,钱穆是完全靠自修苦读而在学术界确立地位的一个学者。

金克木是著名文学家、翻译家、学者,被誉为“燕园四老”之一,论文凭,不过是小学毕业而已。

小学生能成为一代大家,自然是奇才。

不过在金克木自己那里,更看重的,不是所谓才能,而是自学的精神与动力。

启功是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书画家,其学历仅为初中毕业。

没有经过大学学院教育的正规训练,这是他的不幸,更是他的幸运。

因为这样一来,他就没有任何学院教育的框框束缚,学杂诸家,不主一说,随心所欲,始终保持着自由自在的思维本色。

(张光茫)。

有关陈寅恪的作文材料

有关陈寅恪的作文材料

有关陈寅恪的作文材料陈寅恪(18901969),字鹤寿,江西修水人。

著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清华四大导师”之一,曾留学日、德、瑞士、法、美等国,通晓英、法、俄、日、德、希腊、拉丁、梵、蒙、波斯等22种文字,被誉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主要著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论再生缘》等,晚年在双目失明、膑足的情况下,口述完成了85万字的《柳如是别传》。

1925年,作为当时留美预备学校的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

新成立的清华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开创性地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第四位就是被称做“教授的教授”的陈寅恪。

四大导师中,陈寅恪到校最晚,在当时也最名不见经传。

被称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1925年,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

研究院的宗旨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人才。

当时的清华是个留美预备学校,留美预备学校来办国学院,这本身就是要吸收西学来建设自己的文化。

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

三位导师性格各异,但都大名鼎鼎。

而四大导师中最晚到校的陈寅恪,在当时并不出名。

陈寅恪出任研究院的导师,一说是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所推荐,他因为了解陈寅恪的博学而推崇备至;还有一说是梁启超提名的,据说梁启超为了推荐陈寅恪,还曾与清华校长有过一番舌战。

校长说,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梁启超说:“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一代大师 陈寅恪

一代大师 陈寅恪

主要成就
■考据学 其成就超过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发展了中国的历史考据学。 ■中国古代史
1、魏晋南北朝
陈寅恪以研究中古史的著述影响最大。 2、隋唐 陈寅恪从“古文运动”,“新乐府”、“行卷”三方面人手研究唐代文学。 在《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用宇文泰的“关中本位政策”所鸠合的集团兴衰和分化。提 出关于“关陇集团”的概念,为后学提示了一个宏观地把握西魏、北周、隋代至初唐历 史发展基本线索的关键,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3、明清 他所著80余万言的《柳如是别传》为明清文学研究提供了许多价值的成果。
1930年以后,开“佛经文学”、“世说新语研究”、“唐诗校 释”、“晋至唐文化史”、“魏晋南北朝史专题研究”、“隋 唐五代史专题研究”诸科,凡是与佛教有关的资料,一律用黄 色的包装着。 同时还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及第一组 (历史)主任、故宫博物院理事、清代档案编委会委员等职,得 遍阅故宫满汉文宗。陈寅恪本人是谦虚的,自称:“寅恪不敢 观三代两汉之书,而喜谈中古以降民族文化之史。”在清华大 学任教时,仍经常到东交民巷向钢和泰学习梵文。
人物轶事
“四不讲” 陈寅恪治学面广,宗教、历史、语言、人类学、校勘学等均有独 到的研究和著述。他曾言:“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 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因此,陈寅恪的课上学生云集,甚 至许多名教授如朱自清、冯友兰、吴宓、北大的德国汉学家钢和 泰等都风雨无阻地听他的课。

《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收文五十二篇。 《陈寅恪先生全集》,里仁书局1979年,收文九十四篇。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万绳楠整理,黄山书社1987年版。
南渡北归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专题通关练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五传记阅读1-5-3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人教版)专题通关练习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专题五传记阅读1-5-3

153[传记的评价与探究]一、(2017·广东肇庆市三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独为神州惜大儒潘剑冰陈寅恪,相信提到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会忍不住发出一连串的惊叹号,惊叹他的大脑到底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其记忆力之强、知识面之广简直令人叹为观止。

对于陈寅恪的记忆力,经过口口相传,难免带上一点传奇色彩,有人说他会背唐诗十万首,又有人说他会背《十三经》。

如果这是真的话,那么陈寅恪堪称神人了。

与陈寅恪的记忆力配套的,则是他的学问。

陈寅恪的学问不仅让凡夫俗子敬畏,就连与他比肩而立的大师都为之倾倒,其挚友吴宓称赞他为“全中国最为博学之人”,一向盛气凌人的傅斯年则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陈寅恪的学问,光语言一项就足以让人震惊。

其弟子季羡林在研究老师早年留学德国所作的64本学习笔记本时,发现其中“专就外族和外国语言而论,数目就大得可观。

英文、德文、法文、俄文等等,算是工具语言。

梵文、巴利、印度古代俗语、藏文、蒙文、西夏文、满文、新疆现代语言、新疆古代语言、伊朗古代语言、古希伯来语等等,算是研究对象语言。

陈先生对于这些语言都下过深浅不同的功夫。

还有一些语言,他也涉猎过,或至少注意到了,比如印地语、尼泊尔语等等”。

季羡林只能以“泛滥无涯”来形容老师的语言水平。

陈寅恪的学识不仅名震国内,甚至扬威国外,成为学术界的一大现象。

前苏联学者在蒙古发掘出了三个突厥碑文,各国学者加以研究,竟无人能解读。

陈寅恪翻译解释之后,各国学者毫无异词,同声叹服。

在日本史学界“被捧得如太阳”的白鸟库吉研究中亚问题遇到疑难之处,写信向柏林大学某教授求救,对方复信说应请教中国的陈寅恪教授,白鸟转向陈氏,果然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白鸟库吉感叹说,如果没有陈教授的帮助,自己对这个问题可能至死不解。

令人惊异的是,陈寅恪在外留学十六年,在哈佛大学、柏林大学等欧美一流名校都转了一圈,且成就斐然,人人折服。

然而最终他不仅未能揣一张博士文凭回来,就连学士学位都没有。

2023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7篇)

2023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7篇)

2023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精选7篇)高考是一种相对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选拔形式,是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设置的统一考试,通常每年6月7日至8实施。

以下是小编准备的2023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2023年全国高考满分作文精选篇1各位同学:大家好!九合诸侯逐鹿成,一匡天下牛耳执。

读书会讨论至此,同学们大都对齐桓公和管夷吾感触更深,而我,则独感动于隐于历史帷幕之后的鲍叔。

或许,他不是在丹墀之上问鼎中原的国君;或许,他不是在帷幄之中运筹决胜的宰辅;但他凭借着自己的识人之眼和举荐之心,为国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因此,请允许我谈一谈:炬眼识英,海心荐秀。

首先,我要为鲍叔能够识别英才的如炬之眼击节称赞。

管鲍本为旧交,后各事其主,当己方已经获胜之时,鲍叔还能关注到失败者、阶下囚管仲更超于己的才华。

在凝望着这如炬之眼时,我仿佛看到了那能够发现无人赏识的左思“构思十年”而写出的《三都赋》的亮点并着力推荐的皇甫谧写下的暖心序文;仿佛听到了那为政敌骆宾王声讨自己的《讨武氏檄》而感叹“有如此才,而使之沦落不偶,宰相之过也”的武则天发出的由衷赞赏;仿佛触到了那被王勃抢了女婿风头、仍在看过《滕王阁序》之后惊呼“天才也”的闫都督举起的真诚酒杯。

慧眼如炬,可以助我们不畏迷雾乱花,识别出真正英才。

其次,我要为鲍叔能够举荐秀杰的如海之心弹剑高歌。

明知管仲之才更胜自己,仍能荐诸主公,这是何等宽广、无私的胸襟。

在鲍叔如海洋一般的心胸中,还飘荡着贺知章在看过晚辈李白一首《蜀道难》便大呼“子,谪仙人也”并金龟换酒、荐于玄宗的高仁;还飘荡着梁启超在为清华国学院推荐刚学成归国、手无文凭的陈寅恪时说出“我的等身著作,加起来也没有陈先生的三百字有价值”的大义;还飘荡着爱默生在与自己哲学理念相悖的梭罗英年早逝后为其出版、推广《瓦尔登湖》的至善。

宽心如海,可以助我们放下内心私念,推荐出真正秀杰。

揆诸现实,在当今时代,有的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无法识别人才;有的人精致利己,怀抱私心,不愿他人在前。

陈寅恪只有高中文凭,却是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被誉为“300年一遇的奇才”

陈寅恪只有高中文凭,却是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被誉为“300年一遇的奇才”

陈寅恪只有高中文凭,却是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被誉为“300年一遇的奇才”1他是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被誉为“三百年一遇的奇才”的陈寅恪que(四声)。

精通十几种语言的清华教授,却连一个大学文凭也没有当人们提起清华大学国学院教授陈寅恪,最常想到的,可能就是他的博学。

有人说,陈寅恪精通三十多种语言,博古通今,无所不知。

可当人们向陈寅恪的夫人唐筼求证时,得到的却是一个浅笑和一句辩白。

“三十多种?没那么夸张,也就十七种吧。

”这云淡风轻的“十七种”里面,还包含难度极高的梵文、印地文及希伯莱语言。

陈寅恪的学识素养,由此可见一斑。

这样的他,在正常人的想象中,大概是小小年纪就考上名校、博士拿到手软的天才,可许多人不知道的是,陈寅恪仅是高中毕业。

是的,你没有看错,他的最高学历,不过是上海复旦公学的“高中毕业证”而已。

一个“高中生”就任清华教授,听上去似乎匪夷所思,但在了解陈寅恪的成长经历与求学经历之后,就会发现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2他从一开始,就诞生于一个家学渊源的官宦世家,一门三代,书香浸染,钟鸣鼎食。

祖父陈宝箴,时任湖南巡抚,是清末著名的维新派骨干,被光绪皇帝视作肱股之臣。

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支持与推动,曾经闭塞落后的湖南,首开洋务运动之先,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无法略过的重要一页。

父亲陈三立,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他少年中举,才学出众,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一起,并称“晚清四公子”。

可以说,这是一个在政界与文界都举足轻重的家庭,更难能可贵的是,这家人教育孩子,不仅注重传统学问的灌输,更推崇现代化教育方法,鼓励下一代“睁眼看世界”。

陈寅恪自小因酷爱读书,深得祖父与父亲的喜爱,长辈们不仅愿意传授给他中华传统知识,还时常讲述海外的风土人情给他听,这一切,都在幼年的陈寅恪心底埋下了种子。

然而,一件大事的发生,改变了他的一生。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慈禧重掌大权,陈家父子因是推动新政的先驱,遭到贬斥。

国学大师陈寅恪

国学大师陈寅恪

国学大师陈寅恪国学大师陈寅恪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关于陈寅恪的传奇故事,就一直在清华园里流传着。

甚至他的名字,也被人们一再讨论——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

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恪(què)”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è),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似乎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

他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被称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1925年,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

研究院的宗旨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人才。

当时的清华是个留美预备学校,留美预备学校来办国学院,这本身就是要吸收西学来建设自己的文化。

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

三位导师性格各异,但都大名鼎鼎。

而四大导师中最晚到校的陈寅恪,在当时并不出名。

陈寅恪出任研究院的导师,一说是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所推荐,他因为了解陈寅恪的博学而推崇备至;还有一说是梁启超提名的,据说梁启超为了推荐陈寅恪,还曾与清华校长有过一番舌战。

校长说,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梁启超说:“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梁启超还说:“这样的人如果不请回来就被外国的大学请去了。

”清华的校长最终怎么做出决定的,无从考证。

但事实是,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接到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刚刚年满36岁。

一年后,陈寅恪的身影出现在清华园里。

他很幽默。

因为四大导师中的梁启超是“南海圣人”康有为的弟子,王国维是末代皇帝的读书顾问,于是陈寅恪就给学生们送了一副:“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

陈寅恪:没有学位的大师_四年级作文

陈寅恪:没有学位的大师_四年级作文

陈寅恪:没有学位的大师
史学大师陈寅恪,毕生没有获得任何学位。

陈寅恪的侄儿陈封雄说:“寅恪叔终其一生连个‘学士’学位都没有。

他在国内的学历是‘吴淞复旦公学毕业’,那时(1909年)复旦公学还不能算正式大学,也不授予学位。

”抗日战争后期,陈封雄曾经问陈寅恪:“您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有得个博士学位?”陈寅恪回答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陈寅恪还说,他自20岁到了德国后,就立志要尽量多学几种语言文字。

为此,他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知识找资料方面,对于能不能获得学位,并没有放在心上。

类似情况在德国大学里非常普遍,大家认为,“只要能得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素材运用
陈寅恪是真正求知的人,他不为名誉,不为学位,只为求得真知。

反观现在的一些人,证书、名誉一大堆,却是腹内空空。

真正应了古人那句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话题拓展大师、求知、学历与学力
第1页共1页。

人物阅读素材:没有文凭,却被誉为三百年才出的大师

人物阅读素材:没有文凭,却被誉为三百年才出的大师

人物阅读素材:没有文凭,却被誉为三百年才出的大师没有文凭,却被誉为三百年才出的大师拾遗【导读:他,没有一张文凭。

大师郑天挺却称他为:教授的教授。

大师吴宓却赞其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大师梁启超也由衷佩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大师傅斯年更是惊叹: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这个人,就是陈寅恪。

】1925年,清华创办国学研究院。

欲聘四位大师,以培养国学之栋梁。

研究院聘请的第一位导师,乃中国近代美学开创者王国维。

研究院聘请的第二位导师,乃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者梁启超。

研究院聘请的第三位导师,乃中国汉语语言学之父赵元任。

第四位导师聘请谁呢?教授吴宓推荐:陈寅恪可担此任。

校长曹云祥不知陈寅恪,便问梁启超:陈寅恪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

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

曹说:不是博士,又没著作,这就难了!梁说:我梁启超虽然著作等身,但所有著作加一起,不及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曹云祥遂聘陈寅恪为第四位导师。

11890年7月3日清晨陈寅恪在长沙呱呱坠地。

其祖父乃湖南巡抚陈宝箴,其父乃晚清著名诗人陈三立。

陈三立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一起,并称晚清四公子。

钱锺书曾说:唐以下大诗人,可用一个地理词语来概括:陵谷山原。

陵是杜少陵,谷是黄山谷,山是李义山,原是陈散原。

陈散原,便是陈三立之字号。

1898年,陈家发生了一件大事。

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垂帘听政,陈宝箴父子因在湖南率先变法,被朝廷革职,永不叙用。

陈宝箴便带着全家返回祖籍南昌。

陈三立从此远离政治,一心寄情于诗词。

这是陈家之大祸,却是寅恪之大幸,在父亲教育影响下,他遍读典籍,十来岁时便已能出口成章。

1902年,陈寅恪才12岁,陈三立就将他送到了日本,求学于著名的巢鸭弘文学院。

1905年,陈寅恪因患足疾,遂回国治疗,后考入上海复旦公学。

复旦公学是新式学堂,相当于今之高中。

在这里,陈寅恪掌握了德语法语。

1909年,陈寅恪自复旦公学毕业后,开始了长达十六年的西洋游学之旅。

《大师陈寅恪》阅读练习及答案

《大师陈寅恪》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大师陈寅恪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

他13岁游学欧美和日本,先卒业于哈佛大学,又研习于柏林大学及巴黎大学等。

“求学时应该在乎知识而不该在乎文凭。

”陈寅恪说,“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他根据自己想学的课程,知道哪所学校可以学习,便前往学习钻研,学成后又到另一所学校,留学16年,竟然未取一张文凭,也无学位,但学问之深,一时无人可及。

1925年,清华创办国学研究院,为专研高深学术之机关,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通才硕学”及各种学校的国学教师,对导师要求非常高。

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推荐陈寅恪为国学导师,曹问:“他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

”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

”曹说:“既不是博士,又没有著作,这就难了。

”梁有点生气:“我梁某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陈遂被破格录用,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

陈寅恪学贯中西,治学之广非常惊人,在宗教、史学、人类学、校勘学、文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尤以对中国中古史的研究闻名世界。

他的课不单是学生来听,清华的许多教授都来听,他的好友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和朱自清等也都来听,因此他被称为“教授的教授”。

他讲课讲到入神处,往往闭目而谈如入禅境,直至下课铃响,也不介意。

他倘有新的论文发表,必将单行本分给每个同学研读。

他不欣赏问答式的笔试,倡导学生提问题、有创新,以期对史识有新理解、新发现。

他至死都坚持用文言写作,但又关注汉语的文化特征和世界地位,他认为中国学术要坚持民族传统,要对传统文化充满自信。

陈寅恪是通过什么途径达到如此博大精深的学术造诣呢?从他早年的留学笔记中可窥见一斑。

他的学生季羡林先生在整理他留学德国期间的学习笔记时,发现他的笔记竟有64本之多。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5000字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5000字

《南渡北归》读书笔记5000字《南渡北归》读书笔记5000字范文:这套《南渡北归》总算是看完了,这是去年在看完一些大师作品的时候朋友推荐的,一直排时间排到今年第四个月才开始读,《南渡》、《北归》、《离别》一共三部,读了恰好三个星期,实话说第三本并没有读完,大师们往往死的很惨,所以我决定就放下不读了。

还有一点要特意说在前头,虽然读我文章的朋友不是太多,每篇阅读量也就百来个左右,但是我不愿意给任何一个朋友误导。

我确实要为这套书写读书笔记,不过这套书写的真的不怎么样。

这个作者付出了一定的诚意,包括前往许多西南联大的旧址探访,还有和当事人的子女或学生求证等等。

作为一本清末民初到解放后记录中国学术社会变迁历史的书,非常的不合格。

主观立场太多,一件历史事实加上了太多他自己喜好的情绪评判,有愧于史家应有的态度。

另外,作为一个男性作家,虽然他长的奶白奶胖的,居然非常喜欢写八卦。

林徽因、徐志摩、金岳霖、梁思成之间的恋爱关系写的真细,包括林徽因和冰心之间的江湖撕逼也分出了单独的篇幅。

所谓男生女相是不是性格也会更加三八呢,这个长得略微像老年女性的作者如此写史,居然也是为了向大师表示敬意。

当然,吐槽归吐槽。

写一部跨度时间这么长,涉及人物之多、关系之复杂,本来就很不容易。

作为长篇八卦野史来读,每种读者应该都能找到自己喜欢读的地方。

至少我看到了许多我喜欢的大师更为详尽的信息。

话说回来,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读的书越来越多,发现小时候从课本上读来的,或者听老师讲的许多东西真的不可靠。

比如说郭沫若就不是个好东西,尽管他才高八斗,十分难得。

中国和西方特别不同的一点是,中国非要讲究个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不管现不现实,不管讲什么才能总要讲一下为人,尤其这些文人墨客高级知识分子,本来就无德还非要给自己装点特别多的道德文章。

前阵子跟着单读的共读活动了解了一下写《尤利西斯》的乔伊斯,发现西方作家非常坦荡,乔伊斯是个当之无愧的混蛋,但是他是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字天才,写出了百年英文文学经典里好几部代表作。

高考作文素材—民国人物

高考作文素材—民国人物

高考作文素材“民国学人风度”多维解读与运用【素材一】陈寅恪——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陈寅恪海外留学18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阻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

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

“文革”时成为“孤独销魂人”,含冤离世。

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36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探讨院四大导师。

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幽默风趣,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

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供应的优厚待遇。

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行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坚韧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探讨。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状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时,赐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说明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其次个大贡献是宏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建国后沉醉于学术探讨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探讨所二所所长一职。

他说:“我的思想、我的主见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

”陈寅恪在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摆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

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议和争辩,但假如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探讨学术。

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晚年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10年时间完成85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展示了百年中国的一位高校者的大手笔。

作文素材之民国大师·01陈寅恪

作文素材之民国大师·01陈寅恪

01. 陈寅恪陈寅恪海外留学18 年,既未获得学士学位,也没有可以炫耀的博士桂冠,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名闻遐迩的学者。

他享有“盖世奇才”的美誉,精通近20 个国家的语言,在语言学、史学、佛学等多领域都有极高的造诣。

“文革”时成为“寂寞销魂人”,含冤离世。

没有博士头衔的陈寅恪,却被称为清华园中的“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36 岁即和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

陈寅恪上课有“三不讲”,幽默风趣,听课的教授远比学生多。

先生具有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不吃日军面粉,拒绝台湾提供的优厚待遇。

在大灾难面前,陈寅恪始终恪守着民族的史学传统:“国可以亡,史不可断,只要还有人在书写她的历史,这个民族的文化就绵延不绝。

” 在严酷的抗战环境中,陈寅恪顽强地为后世留下了他对中国唐代历史的系统研究。

“家亡国破此身留,客馆春寒却似秋”,在几乎没有参考书籍的情况下,陈寅恪撰写了两部不朽的中古史名著——《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在国际汉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剑桥中国史》提到陈寅恪时,给予了异乎寻常的褒奖:“解释这一时期政治和制度史的第二个大贡献是伟大的中国史学家陈寅恪做出的,他提出的关于唐代政治和制度的观点,远比以往发表的任何观点扎实、严谨和令人信服。

”建国后沉浸于学术研究的陈寅恪,拒绝出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所长一职。

他说:“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的碑文中。

”陈寅恪在碑文中表达了这样的思想:读书治学,只有挣脱了世俗概念的桎梏,真理才能得以发扬。

陈寅恪认为,包括他和王国维在内的任何人,在学术上都会有错,可以商量和争论,但如果没有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意志,就不能发扬真理,就不能研究学术。

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我要请的人、要带的徒弟,都要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不是这样,即不是我的学生。

”晚年双目失明的陈寅恪耗费整整 10 年时间完成 85 万字的巨著《柳如是别传》,这部“痛哭古人,留赠来者”的书,展示了百年中国的一位大学者的大手笔。

高考作文专题素材解读:国学大师陈寅恪(附:适用话题)

高考作文专题素材解读:国学大师陈寅恪(附:适用话题)

高考作文专题素材解读:国学大师陈寅恪(附:适用话题)他,没有一张文凭。

史学大师郑天挺却称他为:“教授的教授。

”吴宓赞其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傅斯年更是惊叹:“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这个人,就是陈寅恪。

陈寅恪被清华学校聘为国学研究院导师时年仅35岁,又被公认为“教授的教授”。

他的学术在历史文化领域是“大神”级的存在,他的风骨更是中国读书人的火炬和标杆。

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先生因病离世。

怀念陈寅恪先生,不仅是在瞻仰他的学识,更是在纪念他的精神。

大师简介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人。

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

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崇。

梁启超由衷地佩服道:“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著名历史教授姚从吾说:“陈先生为教授,则我们只能当一名小助教而已。

”胡适在日记中称他是:“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大师语1.唯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日久,共三光而永光。

2.小穷,则以诗相勉。

索居,则以诗相慰。

同处,则以诗相娱。

3.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大师范一、留洋不求文凭的学问大家1902年,12岁的陈寅恪开始了海外留学生涯:先是以自费生身份留学日本著名的巢鸭弘文学院,4年后因病回国;1910年开始,他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美国哈佛大学等高校就读。

但直到游学结束,他也没拿到一张文凭。

高考作文优秀素材之国学大师陈寅恪

高考作文优秀素材之国学大师陈寅恪

高考作文优秀素材之国学大师陈寅恪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关于陈寅恪的传奇故事,就一直在清华园里流传着。

甚至他的名字,也被人们一再讨论——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

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恪(què)”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è),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似乎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

他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被称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1925年,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

研究院的宗旨是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培养“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人才。

当时的清华是个留美预备学校,留美预备学校来办国学院,这本身就是要吸收西学来建设自己的文化。

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

三位导师性格各异,但都大名鼎鼎。

而四大导师中最晚到校的陈寅恪,在当时并不出名。

陈寅恪出任研究院的导师,一说是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所推荐,他因为了解陈寅恪的博学而推崇备至;还有一说是梁启超提名的,据说梁启超为了推荐陈寅恪,还曾与清华校长有过一番舌战。

校长说,陈寅恪一无大部头的著作,二无博士学位,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梁启超说:“没有学衔,没有著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我梁启超虽然是著作等身,但是我的著作加到一起,也没有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梁启超还说:“这样的人如果不请回来就被外国的大学请去了。

”清华的'校长最终怎么做出决定的,无从考证。

但事实是,远在德国游学的陈寅恪接到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刚刚年满36岁。

令师生们惊叹的是陈寅恪的博学。

他在课堂上讲授的学问贯通中西,他在课余分析各国文字的演变,竟把葡萄酒原产何地,流传何处的脉络,给学生讲述得一清二楚。

没有任何文凭的国学大师

没有任何文凭的国学大师

没有任何文凭的国学大师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清华园,有一位“教授中的教授”,那就是陈寅恪。

因为凡是他讲课,很多教授都会来听。

他在国外断续留学20年,潜心读书和研究,但对“博士”、“硕士”学位之类,却淡然处之,毫无追求,因此连大学文凭也没拿过。

但就是这个没学位的人,当在哈佛大学任教的赵元任被聘为清华导师时,哈佛大学点名要他继任。

关于他的学问,只从一点就可知其精深与博大:他虽然不是语言学家,但他通晓的文字多达二三十种,他是中国现代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曾师从国学大师王伯沆。

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广泛阅读经、史、哲学典籍。

1902年随南京矿路学堂毕业的长兄陈衡恪东渡日本,入巢鸭弘文学院;同年入读该校的中国学生还有鲁迅、陈师曾等人。

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

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学习。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回国。

1918年冬获得江西官费资助,再度出国深造,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

后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

通过留学期间的学习,陈寅恪具备了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余种文字的能力,尤精梵文和巴利文。

陈寅恪1925年3月归国(当时吴宓主持清华国学研究院),应清华学校之聘,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同为国学研究院导师。

1928年清华学校改制为清华大学,他应聘为中文、历史二系教授,并在北京大学兼课。

在此期间主要讲授佛经翻译文学、两晋南北朝隋唐史料和蒙古史料研究等课程。

1930年以后,他还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及第一组(历史)主任、故宫博物院理事、清代档案编委会委员等职。

抗战爆发后,他任教西南联合大学,主要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史专题和元白诗研究等。

启功:没有文凭的大师_名人故事

启功:没有文凭的大师_名人故事

启功:没有文凭的大师启功先生是大家熟悉的权威文物鉴定家、著名画家、当代书法泰斗和国学大师。

但他青年时期的工作经历却一波三折,他愣是逆着别人赶自己往下走的路知难而上,最终走出了一段“高处不要就去更高处”的阳光大道。

启功1岁丧父,从小随祖父生活。

11岁时祖父去世,家境开始陷入困境,14岁便从北京汇文中学辍学。

之后,他发奋自学,再加上当时多位大家的指导,启功在书法、绘画、古典文学、考证学等方面都具备了很深的学术造诣。

1933年,21岁的启功因“写作俱佳”,被辅仁大学校长陈垣推荐到辅仁附中任初一国文教师。

这对启功来说,当然是十分兴奋的事。

为了教好国文课,启功虚心向周围的同事请教、认真备课、认真教学,得到了同事和学生的充分认可。

然而,虽然他兢兢业业地教书育人,但最后还是被解雇了,辅仁附属中学的校长认为,一个连中学都没毕业的人教中学,是一件很荒唐的事。

两年不到就“下岗”,这对初涉社会的启功来说,确实是个很大的打击。

你连中学都不被人认可,按说该下放到小学了吧。

这是我们很多人的习惯思维。

但启功却不按常人的这种思维走下坡路,恰恰相反,他知难而上,走进了更高级的学府任职。

1935年,陈垣先生又将启功举荐到辅仁大学美术系任助教。

启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只是一个半中学生,想要在这所高等学府待下去,并做出一些成绩来,必须比别人更加勤奋。

从那时起,他养成了在学术上求真务实的精神,再加上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他的美术课颇受学生欢迎。

但他勤勤恳恳的工作,也没有带来美术系领导的好感,1937年,辅仁大学美术系还是以“没学历”解聘了启功。

接连两次“下岗”,按说启功该及时检讨一下自己,识趣地后退一步或几步,以寻得安身之所。

可启功却不,一年的“待业”之后,他又牛劲冲天地往更高处行进了。

1938年秋季开学,还是陈垣老先生出面,辅仁大学聘“尚未中学毕业”的启功教大一国文课。

对于一个真正的大人才来说,高处更容易遇到自己的伯乐。

这一回,再没有人嫌启功“学历太低”了,恰恰相反,他如鱼得水,做了一名很受学生和学校欢迎的大学教师。

徐渭,齐白石恨不得早生三百年为其“磨墨理纸”

徐渭,齐白石恨不得早生三百年为其“磨墨理纸”

徐渭,齐白石恨不得早生三百年为其“磨墨理纸”“一生坎坷,二兄早亡,三次结婚,四处帮闲,五车学富,六亲皆散,七年冤狱,八试不售,九番自杀,实堪嗟叹!”这首诗,描写的是一个人,他叫徐渭。

徐渭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不太熟,一般遇到这种情况,理论上应该搬出一些知名度很高的人来撑一下场面。

好的,下面我们就把理论付诸实践吧。

对于徐渭齐白石曾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文学家袁宏道看到他的文字,惊为“明朝第一”。

汤显祖读过杂剧《四声猿》后认为是“词场飞将”。

郑板桥曾刻印一枚,自称是“青藤门下牛马走”。

谁说现在的年轻粉丝疯狂,百年前,甚至几百年前的艺术家,为了偶像,也是把自己的地位放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

明代徐渭《驴背吟诗图》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但后人在总结他的一生时,用的词汇竟是:诗人、散文家、戏剧家、书法家、画家、军事家、杀人犯、行为艺术家;同时,又是一个疯子,是中国的梵高!徐渭狂草书法手卷不难看出,这个徐渭绝对是一个有故事的怪才。

下面就简单说说他的故事。

徐渭《题画跋语》徐渭悲惨的人生基调在他出生时就奠定了。

徐渭的父亲当时是个官儿,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

但他是父亲晚年所纳小妾生的,一般来说,老夫少妻的隔代作品都会遇到一个问题:父亲早逝,留下悲惨的母子俩。

徐渭也遇到了这个问题,在他不满百天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正牌嫡母借机把徐渭的生母赶出了家门,这给徐渭小朋友幼小的心灵造成了极大的创伤。

徐渭《花卉人物图卷题诗》类似的创伤,随着他的长大,不但没减少,反而越来越多。

//////////徐渭人生大事件四岁时,二嫂杨氏去世,他能够像大人一样迎送吊丧宾客。

十岁时,家道中落,生母被遣散出门,仅仅十岁的他与逃跑的仆人对簿公堂。

十四岁,嫡母去世。

二十岁,入赘潘家二十一岁,二哥去世。

二十三岁,开始科举考试。

从二十三岁直到四十四岁约二十年间,除一次考中秀才,其余冲刺举人的八次考试通通落榜。

二十五岁,大哥徐淮去世,家产被无赖霸占。

陈寅恪:三百年才出一个的大师

陈寅恪:三百年才出一个的大师

陈寅恪:三百年才出一个的大师
拾逮
【期刊名称】《启迪与智慧:成人版(上)》
【年(卷),期】2017(000)012
【摘要】他,没有一张文凭。

郑天挺却称他为:“教授的教授。

”吴宓却赞其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梁启超也由衷佩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傅斯年更是惊叹:“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总页数】3页(P84-86)
【作者】拾逮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66.1
【相关文献】
1.传统与现代二元教育对现代史学大师成长的影响--以陈寅恪与傅斯年为例
2.陈寅恪:踽踽独行的国学大师
3.领略大师学术风采学习大师治学之道中国近现代学术大师系列——陈寅恪
4.江苏省丝绸协会圆满评审出“江苏省丝绸技艺大师”、“江
苏省丝绸新产品”和“江苏丝绸青年双创人才”三项奖项5.教学艺术大师:被遮蔽
的陈寅恪“肖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历低到吓人的巨匠大师:启功中学文化,齐白石没上过学

学历低到吓人的巨匠大师:启功中学文化,齐白石没上过学

学历低到吓人的巨匠大师:启功中学文化,齐白石没上过学看看那些学历低得吓死人的国宝大师,启功是中学,巴金中学毕业,齐白石没上过一天学,沈从文最高学历只是小学。

启功:中学生启功(1912——2005),满人,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

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国学大师。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教授,但他的学历仅仅是中学生。

齐白石:啧啧,真牛叉,竟然没有上过一天学画坛巨擘齐白石没有上过一天学,自然没有学历。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

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

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

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沈从文:最高学历只是小学我国近代文学巨匠沈从文的学历只是小学,可他创作发表了五十多部文学著作和6部文物论著。

先后在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任教讲学,并进入诺贝尔文学奖的终审名单。

巴金:中学毕业文学巨匠巴金也只是中学毕业。

1920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

1923年,成都外语专门学校未毕业即离开成都去上海、南京求学。

1925年8月,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附中,准备报考北京大学,因病于上海休养。

虽然曾于1927年赴法国巴黎求学,但并没有在法国学校上学的记载。

陈寅恪:正规学历是复旦公学毕业,高中国学大师陈寅恪,曾留学美、日、德、法、瑞等国,精通梵文、西藏文、巴利文、英文、法文、德文等语言文字,主治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佛经之比较研究。

陈寅恪的正规学历是上海的吴凇复旦公学毕业,那时的复旦公学只是中学,也不授予学位。

侄子陈封雄曾问他:“您在国外留学十几年,为什么没有得个博士学位?”陈寅恪回答:“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只要能学到知识,有无学位并不重要。

”钱穆:天可怜见,中学都没有毕业钱穆被称为中国当代最后的大儒,然而这个大师连中学都没有毕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没有文凭,却被誉为三百年才出一个的大师他没有文凭,却被誉为三百年才出一个的大师他,没有一张文凭。

大师郑天挺却称他为:教授的教授。

大师吴宓却赞其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大师梁启超也由衷佩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大师傅斯年更是惊叹: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这个人,就是陈寅恪。

1925年,清华创办国学研究院。

欲聘四位大师,以培养国学之栋梁。

研究院聘请的第一位导师,乃中国近代美学开创者王国维。

研究院聘请的第二位导师,乃近代中国思想启蒙者梁启超。

研究院聘请的第三位导师,乃中国汉语语言学之父赵元任。

第四位导师聘请谁呢?教授吴宓推荐:陈寅恪可担此任。

校长曹云祥不知陈寅恪,便问梁启超:陈寅恪是哪一国博士?梁答:他不是博士,也不是硕士。

曹又问:他有没有著作?梁答:也没有著作。

曹说:不是博士,又没著作,这就难了!梁说:我梁启超虽然著作等身,但所有著作加一起,不及陈先生三百字有价值。

曹云祥遂聘陈寅恪为第四位导师。

陈丹青《国学研究院》局部,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和吴宓11890年7月3日清晨陈寅恪在长沙呱呱坠地。

其祖父乃湖南巡抚陈宝箴,其父乃晚清著名诗人陈三立。

陈三立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一起,并称晚清四公子。

钱锺书曾说:唐以下大诗人,可用一个地理词语来概括:陵谷山原。

陵是杜少陵,谷是黄山谷,山是李义山,原是陈散原。

陈散原,便是陈三立之字号。

1896年,陈氏兄妹合影。

右一为陈寅恪。

1898年,陈家发生了一件大事。

戊戌变法失败,慈禧垂帘听政,陈宝箴父子因在湖南率先变法,被朝廷革职,永不叙用。

陈宝箴便带着全家返回祖籍南昌。

陈三立从此远离政治,一心寄情于诗词。

这是陈家之大祸,却是寅恪之大幸,在父亲教育影响下,他遍读典籍,十来岁时便已能出口成章。

1902年,陈寅恪才12岁,陈三立就将他送到了日本,求学于著名的巢鸭弘文学院。

1905年,陈寅恪因患足疾,遂回国治疗,后考入上海复旦公学。

复旦公学是新式学堂,相当于今之高中。

在这里,陈寅恪掌握了德语法语。

1909年,陈寅恪自复旦公学毕业后,开始了长达十六年的西洋游学之旅。

陈宝箴领诸孙及重孙合影于南昌(1899年)。

左二为陈寅恪。

政治学家萧公权说:很多留学生当时为拿到学位而投机,选择院系、课程、论文时往往避难就易,最后虽得了学位,但学问已大打折扣。

然回国后却自称乃某某大学博士,在国内教育办或其他事业中混迹。

但陈寅恪却是一位怪人,他就读过柏林大学、苏黎士大学,也读过哈佛大学、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在这些著名学府,他皆以天才闻名,但从未获得过一个学位。

文凭在他眼里,不过是一张废纸。

留学日本时的陈寅恪(中)考博士并不难,但两三年内被一个具体专题束缚住,就没有时间学其他知识了。

陈寅恪说。

不为文凭只求学问的他,知某大学有可以学习者,则前往学习,学成又前往另一大学。

故游学16载虽未得一文凭,却掌握了梵文、巴利文等十几种语言,学问贯通中西、融汇古今,深不可测。

1919年,吴宓在哈佛认识陈寅恪后,惊为天人: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1923年,求学欧洲的傅斯年结识陈寅恪后,佩服之至:寅恪之学问,三百年来一人而已!1925年,陈寅恪任教清华,上课旁征博引,信手拈来。

底子薄的学生听得两眼茫然,素养高的学生却觉得字字精金美玉。

后来成为国学大师的季羡林,这样描述他的讲课感受:寅恪师讲课,同他写文章一样,根据材料进行考证、分析、综合,如剥蕉叶,愈剥愈细愈剥愈深,不武断、不夸大、不歪曲、不断章取义,仿佛引导我们走在山阴道上,盘旋曲折,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最终豁然开朗,把我们引上阳关大道。

听他的课,是无法比拟的享受。

在中外学者中,能给我这种享受的,国外只有吕德斯,国内只有陈师一人。

后来成为著名历史学家的周一良,当时喜欢在北大、清华、燕京三大学串课,听了陈寅恪的讲课后,他感叹:别的先生学问固然很大,但我觉得自己将来或许也能达到,而寅恪先生的学问则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简直让人不可企及。

因为治学讲课常有新解和宏论,陈寅恪之名声很快响彻北平城。

他授课时,不但清华的教授,如朱自清、吴宓等经常前来听课,远在城内的北大师生也成结队,跑到郊外的清华园来做客旁听。

北大学生见自己老师也来当学生,遂称陈寅恪为太老师,意为教授的教授。

当年的华北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是本国培养的学者,一派留洋归来的学者。

本土派认为,洋派不懂国情,学问再高,也解决不了中国问题。

留洋派觉得本土派迂腐狭隘,不懂得运用现代化工具。

因而两派互相瞧不起。

但不管哪一派,谁都不敢瞧不起陈寅恪,这在学术界堪称传奇。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

北大、清华、南开被迫西迁,在昆明组成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陈寅恪在前往西南联大途中,所携带的书籍和稿件不幸被盗。

虽然书稿尽失,但第一堂课上,他这样对学生说: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日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我不讲。

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陈寅恪之学问,就是这么霸气。

陈寅恪用各种语言做的笔记有一次,苏联学者在外蒙古,发掘到三件突厥文碑,不懂不通。

陈寅恪一解释,外国学者同声叹服。

唐蕃会盟碑,许多著名学者,如法国之沙畹、伯希和等都无法解释,陈寅恪一解释,众人皆毫无异议。

1933年,日本史学家和田清,从中国东北拿回一张古地契,断定是三百年前明末弘光遗物。

一天,一帮历史学者在东洋文库吃饭,日本史学界泰斗白鸟库吉也在座。

大家传阅地契,赞不绝口,无甚异辞。

当地契传到中国学者蓝文征手中时,蓝判定其非明物,而是清光绪时物。

白鸟听了很惊讶,请他再仔细看看,蓝说:不必看了,这纸又厚又粗,显然不是明纸,而是清末双抄纸。

钱的单位,用‘吊’而不用‘贯’;地契的格式也是清末通行的格式……白鸟点头不止,问蓝识不识陈教授。

蓝文征故意问:哪个陈教授?白鸟说:陈寅恪先生。

蓝文征答:那是我恩师。

白鸟举起拇指:难怪,难怪。

陈寅恪用各种语言做的笔记1925年,陈寅恪到清华教书时,已是年届35的大龄剩男。

当时,很多人为他牵线搭桥,但陈寅恪总是无甚感觉。

说来也巧,他的姻缘也是学问赚来的。

1928年初,一位老师闲聊时请教陈寅恪:我爱人的好友家中挂着一幅字,署名‘南注生’,这南注生何许人?陈寅恪答:必是灌阳唐景崧之孙女。

陈寅恪读过唐景崧所著的《请缨日记》。

南注生是清朝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别号。

陈寅恪对这幅字非常感兴趣,便向郝更生提出,希望拜访其主人。

一拜访,果不其然,字主叫唐筼,正是唐景崧之孙女。

不料两人相识后,竟一见钟情。

1928年7月,陈寅恪迎娶了唐筼。

这段传奇,在清华传为一时佳话。

多年后,学者傅国涌这样评价陈寅恪:他是中西合璧的产物,在那个型时代,他有很深的旧学根基,又到西方长期留学,掌握了西方学术工具,运用到中国学问当中。

在中西合璧上,他的建树今人不大可能达到。

唐筼2陈寅恪与唐筼结婚后十年,生下三女:陈流求、陈小彭、陈美延。

流求小彭,取自琉球、澎湖岛名,都与《马关条约》中割台条款有关。

可见陈寅恪骨子里流淌着深沉的家国情怀。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22天,日军逼近清华园车站,北平即将不保。

此时,陈寅恪父亲陈三立已85岁。

这位在梦里狂呼杀日本人的老人,眼见无力无天,立马开始绝食。

五天后,他满含悲愤,撒手西去。

徐悲鸿油画:陈三立陈寅恪正忙着为父亲办理丧事,日本宪兵队却送来了请柬,邀请其到宪兵司令部做客。

当时,日本人对外承诺:留下来教学,保证丰厚年金。

作为教授,像陈寅恪,可以有保姆、有厨师、有车夫,还可配两文书,生活既舒适又体面。

但陈寅恪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在为父亲守孝的49天里,他常常斜卧在走廊藤椅上,双眼圆睁,一言不发。

高度近视加悲恸过度,致使右眼视网膜剥离。

医生说:必须尽快手术,否则将失明。

但做了手术,就需要相当时间休养。

一修养,就恐难逃出日本人之手。

于是陈寅恪放弃了治疗,守孝期刚满,他就偷潜出北平,直奔昆明西南联大。

1939年,陈寅恪夫妇与三个女儿到达联大后,陈寅恪右眼已失明。

为了教好学生,振兴中华,他常常秉烛达旦,备课与写作。

灯光昏暗加上用眼过度,致使左眼也患上眼疾,只能微弱视物。

1939年,英国牛津大学致函陈寅恪,特聘他为牛津大学汉学教授。

这是300年来第一次由中国人担当此任。

陈寅恪接受了应聘,顺便到伦敦治眼睛。

要去英国,需借道香港。

但万万没想到,陈寅恪刚抵达香港,太平洋战争就爆发了,伦敦之行遂成泡影。

1941年底,国民政府派飞机抵达香港,以抢救困于香港的政府要员和学界名流。

但孔祥熙夫人宋霭龄、二小姐孔令俊,为把洋狗、香料和床板等通通搬上飞机,竟率领几十名保镖阻止要员和名流登机,致使何香凝、陈寅恪等人被困香港。

日军占领香港后,设卡设障,陈寅恪一家想返内地已无可能,一天深夜,他们听到撕心裂肺的哭声。

第二天得知,邻楼五女生皆被日本兵强奸。

唐筼立即给流求、小彭剪了短发,再让她俩穿上男装扮成男孩子。

然后含着眼泪,拿出一块浅色布,用毛笔写上家长姓名、亲友,缝在四岁美延的罩衫大襟上,怕万一失散,盼好心人将她送还。

陈寅恪一家就这样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

这样的恐怖生活其实可以立马结束,只要陈寅恪答应任何一个小要求。

大汉奸汪精卫的老婆陈璧君,派人与一所大学校长前往陈家,要陈到上海等日佔区大学任教,被陈寅恪冷冷拒绝。

过去在清华任教时的同事钱稻孙,对陈寅恪许以每月千元的高薪,妄图请他北上为伪北大服务,又被陈寅恪冷冷拒绝。

日本驻香港总督出资20万军票,让陈寅恪在香港筹办东亚文化协会,同样被陈寅恪冷冷拒绝。

威逼利诱不成,就抛糖衣炮弹。

香港占领军司令知道陈家三日不炊后,立派宪兵队给陈家送去多袋面粉。

但宪兵往屋里搬,陈寅恪就往外拖,宁可典当衣物过活,宁可没食物饿死,也不吃嗟来之食,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陈寅恪的爱国事迹及危急处境,不胫而走,很快传到内地。

刘文典在西南联大课堂上大声疾呼:陈先生若遭不幸,五十年内,不可能再有这种人才。

傅斯年等人四处奔走,筹集经费,后经中研院院长朱家骅打通各环节,陈寅恪一家才得以逃出香港,返回内地。

回到内地,陈寅恪立赴成都燕京大学任教。

在灯光昏暗、警报不绝的情况下,他一边教书一边著书,完成多篇名作。

学术没尽头,但他的眼睛却走到了尽头。

1944年12月12日,成都的清晨雾浓阴冷,陈寅恪睁开眼睛,却发现什么也看不见了。

这时候,他想到的第一件事,竟是让女儿去通知学生今天不能上课了。

随后一检查——左眼视网膜脱落。

陈寅恪仰天悲叹:天其废我是耶非。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

陈寅恪再次奔赴伦敦治疗眼疾。

但因耽搁太久,虽经英医开刀,也已回天回力,双目失明成定局。

1946年8月,陈寅恪重返清华时,已是盲人教授。

校长梅贻琦劝他休养一阵子,陈寅恪不从:不教书怎么能叫教书匠?梅贻琦不忍见失明的陈老来回奔波,便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让学生到陈宅上课,陈寅恪应允。

每天上课,他便让人先把要点写在黑板上。

然后坐到椅子上,闭眼或睁眼开始讲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