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2《图形与几何》PPT课件

旋转 45°
放大
旋转 45°
旋转 45°
放大
二 巩固练习
1. ⑤号图形是③号长方形放大后的图形,它 是按( 3 )∶( 1 )放大的。
二 巩固练习
2.
二 巩固练习
3.
二 巩固练习
二 巩固练习
二 巩固练习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 2. 图形与几何
第5课时 图形与位置
一 复习导入
一 复习导入
平面图形的测量
周长 面积
一 复习导入
周长
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 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 的周长。
一 复习导入
常见的周长公式
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周长 (长+宽)×2 边长×4
圆
2πr
一 复习导入
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 围成的平面图 形的大小。
一 复习导入
常见的面积公式
图 形
正方形
长方形
平行四 边形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表面积
一个立体图形所有面的 面积的总和,叫做它的 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 积是它6个面的面积和。 用平方单位表示。
一 复习导入
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体积
一个立体图形所占空间的 大小叫做它的体积。正方 体的体积用底面积×高。 用立方单位表示。
一 复习导入
二 巩固练习
1.在一个长60㎝、宽32㎝、高22㎝的长方体 箱子里,最多可以装多少个棱长为4㎝的 正方体物品?
沿长的方向一行能摆60÷4=15(个) 沿宽的方向一行能摆32÷4=8(个) 沿高的方向一行能摆22÷4≈5(个) (去尾法) 15×8×5=600(个) 答:最多能装600个棱长为4㎝的正方体物品。
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

2、培养学生形成空间观念的教学策略
(1)再现生活经验 (2)观察活动(图形形状、大小、位置) (3)操作活动(如折一折、剪一剪、画一
画、拼一拼、比一比等) (4)想象活动(如由图形想象事物的形状
,由事物的形状想象几何图形) (5)创作活动(利用想象,或对称、平移
和旋转来设计图案等)
第三十三页,共37页
第十八页,共37页
例6下面是一组立方块: 请指出从前面、右面、上面看到的相应的图案
第十九页,共37页
2、测量的目标 (1)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
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
(2)利用方格纸或割补等方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
(3)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4)能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
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
(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4)指出并能测量具体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5)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 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米、平方千 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第四页,共37页
8.1.2 空间与图形教学的目标 空间与图形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
、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 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 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第五页,共37页
(一)1~3年级空间与图形的标准目标
《标准》对图形的认识、测量、图形与位置三个方面提出了基 本要求
六年级上数学整理和复习图形与几何PPT课件

其他学科中的图形与几何应用
物理:力学、光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化学:分子结构、晶体结构与空间几何关系密切。 地理:地球形状、地貌形态都与图形和几何有关。 艺术:建筑设计、雕塑绘画都离不开图形与几何。
07
复习巩固与提高
基础练习题
基础练习题是针对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设计的,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
添加标题
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观察物体和图形的测量是几 何学中的基础知识点,对于后续学习立体几何、解 析几何等知识点有着重要的影响
组合图形的分析和计算
定义:组合图形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图形组成的图形 难点:如何分解组合图形为基本图形,并求出其面积或周长 易错点:忽视组合图形的整体性,直接求出各基本图形的面积或周长 解决方法:采用“分治”策略,将组合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后再分别计算
图形与几何初步知识
图形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的认识 图形测量: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测量方法及单位换算 图形与变换:平移、旋转等图形的变换方法及实际应用 图形与位置:东、南、西、北等方向的认识及坐标的使用方法
03
梳理与拓展
直线、射线、线段
定义:直线是两 端无限延伸的线, 射线是无限延伸 的线,线段是有 限长度的线。
回顾知识点:回顾图形的认识、周长、面积等知识点 图形分类:根据图形的特点,将图形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图形特点:介绍每种图形的特点,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 图形周长与面积:回顾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几何量及其测量
长度、角度、周长、面积、体积等是几何学中常见的量。 长度、角度、周长、面积、体积等的测量方法和工具各不相同。 对于不同的几何图形,需要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来获取相应的几何量。 测量时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精度要求。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上册:1.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课件(共31张PPT)

作业
完成课本习题。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进一步认识点、 线、面并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 系。
2.进一步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 图形的过程,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 角度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3.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提 高认识空间图形的能力。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练习2:给几何体分类
分类一
(1)
(2)
(3)
按“柱锥球划”分:
(4) (5)
(6)
(1)(2)(4)(6)是柱体;(5)是锥体;(3)是球体
分类一
(1)
(2)
(3)
(4) (5)
(6)
按面的曲或平划分:
(3)(4)(5)是一类,组成它们的面中至少有一个是曲 的;(1)(2)(6)一类,组成它们的各面都是平的。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圆柱、圆锥、 棱柱、棱锥、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 述它们的某些特征以及分类。
大家一起来参观我的书房
正长圆圆球方方柱锥体体
常见的几何体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圆锥
球
这是什么东东啊? 是三棱柱吗? 三棱锥
棱柱
棱柱的特点
谢谢
直棱柱,简称棱柱, 它的侧面均为长方形, 我们本册书只研究直棱 柱。
斜棱柱
你能说说圆柱、圆锥、棱柱的形状具有哪些特征?
议 一 议
相
下底面都是圆,侧面
同
都是曲面。
点
不 同 点
有三个 面,上、下 两底面是形 状完全相同、 平行的两个 圆。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总复习知识点结构图 ppt课件

解方程的应用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总复
11
习知识点结构图
1-1-4A:
概念
长度、面积、地积、体积、容积单位 进率
长度单位与面积、体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常见的量
面积单位和地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的区别和联系 名数的改写
常用的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常用的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时间”(小时)和“时刻”(时)的区四边形s=ah
三角形
s 1 ah 2
s r S人=教a版b小学数圆学六年级小升初总2复
各图面积的推导过程 习知识点结构图
8
习知识点结构图
1-1-2A:
四则运算的意义 四则运算的关系
加法: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和
减法
被减数=减数+差 减数=被减数-差
乘法: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四则运算的法则
被除数=商×除数 除法 除数=被除数÷商
“0”和“1”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殊性
数的运算 运算定律
运算性质
和、差、积、商的变化规律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人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 知识点结构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总复
1
习知识点结构图
知识结构体系1:
数与代数 小学数学知识 空间与图形 (分为四类) 统计与概率
综合运用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总复
2
习知识点结构图
1-1: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数与代数 式与方程 常见的量 比和比例 数学思考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小升初总复
“季度”与“人季教版节小学”数学的六区年级别小升初总复
12
习知识点结构图
1-1-4B: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套全册PPT课件

1厘3厘米米
一个长方体,长7cm,宽4cm,高 3cm,它的体积是多少?
V=abh
=7×4×3 =84(cm3)
棱长
棱长
棱长
正长方体的体积 = 棱长长 × 棱宽长 ×棱高长
棱长a a棱长
棱a长
正方体的体积V == 棱a长长a×a棱宽长 ×棱高长 V = a3
一块正方体石料,棱长 是6dm,这块石料的体 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总结:长方体左面(或右面)的面积=宽×高
8×4×2 + 8×5×2 + 5×4×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
上 和下
前 和后
右 和左
(8×4 + 8×5 + 5×4)×2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 2
上(或下) 前(或后) 右(或左)
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计算?
顶点。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面积一定相等。( √ )
(3)一个长方体(非正方体)最多有四个面
面积相等。
(√)
(4)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相等的长方体一
定是 正方体。
(√ )
(5) 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有4条棱,共四六二
( ×) (6)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 ( × )
(7) 相对的4条棱都相等的物体一定是长方体。
V =a3 =63 =6×6×6 =216(dm3)
答:这块石料的体积是216 dm3。
练一练:求下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用7厘米和3厘米这两个条件 可以求哪个面的面积?
(3)要求左面和右面的面积,怎 样求?
(4)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
鲁教版数学(五四制)六年级上册全册课件【完整版】

五棱锥
(3) 三棱柱
新授:
下列的图形都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吗?
(1)
(2)
(3)
(√) (4)
(√) (5)
(√) (6)
(√)
(×)
(×)
将相对的两个面涂上相同的颜色,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以下11种:
总结规律:
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用“口诀”:
一线不过四, 田凹应弃之, 间一、“Z”端是对面, 间二、拐角邻面知。
作业
完成课本习题。
谢谢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进一步认识点、 线、面并初步感受点、线、面之间的关 系。
2.进一步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 图形的过程,从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的 角度认识常见几何体的某些特征。
3.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提 高认识空间图形的能力。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大家一起来参观我的书房
正长圆圆球方方柱锥体体
常见的几何体
正方体
长方体 圆柱 圆锥
球
这是什么东东啊? 是三棱柱吗? 三棱锥
棱柱
棱柱的特点
所有侧棱都相等 上下底面形状相同且平行 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六棱柱有几个侧棱? 6 六棱柱有几个棱? 6X3=18 六棱柱有几个侧面?6 六棱柱有几个面?6+2=8 六棱柱有几个顶点? 6X2=12
1.正方体是由 六个面围成的,它们 各个面都 相等 。
2.正方体有 八 个顶点,经过每 个顶点有 三 条边。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圆柱是由 三 个面围成的,其中 两个面是 平面 ,一个面是 曲面 。
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二条 线,它们是 曲线 。
点、线、面的关系
立体图形的复习整理ppt课件全

可编辑课件
68
3、一个底面周长为31.4厘米的 圆柱,如果把它的高增加2厘米, 它的表面积增加多少?
2厘米
C=31.4可厘编辑课件米
69
根据所给的条件,也可以自 己添加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样的 问题?
2分米
6分米
2分米 可编辑课件
7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③在池内的侧面和池底抹一层水泥,水泥
面的面积是多少平 方米?
可编辑课件
15
有两种生日蛋糕:
20厘米 12 厘 米
12厘米
15厘米 20厘米
(1)如果两者的价格一样,你会选哪个? 你是怎样判断的?
(2)如果在蛋糕外面涂一层奶油,哪个
涂的比较多?
可编辑课件
16
(1)学校修整校园,把一个长40米,宽15米, 深0 .2米的沙坑填平。现有一个近似圆锥形的 土堆,测得它的周长是56.52米,高0. 9米。 这堆土够不够?
相对的 面的两 个的面 积相等
6个面都是 6 个面 相等的正方 的面积
每一组互
相平行的 四条棱的 长度相等
正方 体是
特殊
12条棱的 长度都相
的长 方体
形
形
都相等 等
可编辑课件
4
长方体
正方体
可编辑课件
5
圆柱、圆锥有什么特点?
2.圆柱、圆锥的特征:
特征
名称 图形
底面
侧面
高
圆柱 圆锥
o
h or
上下底面 是完全相 同的两个 圆
可编辑课件
19
左
back
上
后后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ppt课件 (完整)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 下册全册
第一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二单元 比例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第四单元 正比例与反比例
数学好玩 整理与复习 总复习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圆柱与圆锥
旋转后会得到哪个图形? 想一想,连一连。
圆柱
圆台
球
圆锥
操作活动:
准备两块橡皮泥,捏成圆柱和 圆锥;用看、滚、剪、切等多种 方式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上面一排图形旋转后会得到下面的哪个图形?
2.找一找下面图中的圆柱或圆锥,说说圆柱 和圆锥有什么特点。
如果小麦堆的底面半径为2m,高为1.5m。小麦堆 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1 3.14 22 1.5 3 =6.28(m3)
答:小麦堆的体积是6.28m3。
1.下图中,圆锥的体积与哪个圆柱的体积相等?说 说你是怎么想的。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比例
12:6=8:4
内项 外项
12 = 8 64
6:4=3:2
6=3 42
3:2=15:10 2:3=10:15 10:2=15:3 2:10=3:15
1.
⑴分别写出图中两个长
方形长与长的比和宽
与宽的比,判断这两
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⑵分别写出图中每个长
方形与宽的比,判断
新的发现。
12×4=6×8
6×2=4×3
3×10=2×15
10×3=2×15 淘气的发现你同意吗?再写出几个比例验证一下。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3.应用比例内项的积与外项的积的关系,判断下面 哪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写出组成的比 例。
4.根据下面的两组乘法算式,分别写出两个不同的 比例。
第一单元 圆柱与圆锥 第二单元 比例 第三单元 图形的运动 第四单元 正比例与反比例
数学好玩 整理与复习 总复习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圆柱与圆锥
旋转后会得到哪个图形? 想一想,连一连。
圆柱
圆台
球
圆锥
操作活动:
准备两块橡皮泥,捏成圆柱和 圆锥;用看、滚、剪、切等多种 方式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1.上面一排图形旋转后会得到下面的哪个图形?
2.找一找下面图中的圆柱或圆锥,说说圆柱 和圆锥有什么特点。
如果小麦堆的底面半径为2m,高为1.5m。小麦堆 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
1 3.14 22 1.5 3 =6.28(m3)
答:小麦堆的体积是6.28m3。
1.下图中,圆锥的体积与哪个圆柱的体积相等?说 说你是怎么想的。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比例
12:6=8:4
内项 外项
12 = 8 64
6:4=3:2
6=3 42
3:2=15:10 2:3=10:15 10:2=15:3 2:10=3:15
1.
⑴分别写出图中两个长
方形长与长的比和宽
与宽的比,判断这两
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⑵分别写出图中每个长
方形与宽的比,判断
新的发现。
12×4=6×8
6×2=4×3
3×10=2×15
10×3=2×15 淘气的发现你同意吗?再写出几个比例验证一下。 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3.应用比例内项的积与外项的积的关系,判断下面 哪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并写出组成的比 例。
4.根据下面的两组乘法算式,分别写出两个不同的 比例。
六年级数学课件ppt

解题思路
解决复杂应用题需要先分解题目,将复杂问题分解成几个简 单的子问题,然后逐个解决子问题,最后将子问题的结果整 合起来得到最终答案。
复杂应用题
解题步骤 1. 读题理解题意;
2. 分解题目,确定子问题;
复杂应用题
01
3. 逐个解决子问题;
02
4. 整合子问题的结果得到最终答 案。
比例与比例尺
1 2
定义
函数是一个数学概念,它表示两个或多个变量之 间的关系,即一个变量的值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 化而变化。
表示方法
函数通常用字母f(x)或y=f(x)表示,其中x是自变 量,y是因变量。
3
重要性质
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的对应关系,即对于自变量 x的每一个取值,因变量y都有一个唯一确定的值 与之对应。
04
六年级数学课件
目录
• 数的认识 • 数的运算 • 代数初步 • 图形与几何 • 应用题 • 统计与概率 • 复习与巩固
01
数的认识
整数
整数的定义
整数是数学中基本的数,通常用 字母Z表示,包括正整数、0和负
整数。
整数的性质
整数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整数 的加法和乘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以及整数经过加法或乘法运算后 仍然是整数。
图形与几何
平面图形
01
定义
平面图形是指存在于一个平面的图形,包括直线、曲线、角、三角形、
四边形等。
02
性质
平面图形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如平面上任意两点之间可以画一条直线
,平面上任意一点到平面上一条直线的最短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度等。
03
面积与周长
对于常见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矩形、圆形等,需要掌握它们的面积
解决复杂应用题需要先分解题目,将复杂问题分解成几个简 单的子问题,然后逐个解决子问题,最后将子问题的结果整 合起来得到最终答案。
复杂应用题
解题步骤 1. 读题理解题意;
2. 分解题目,确定子问题;
复杂应用题
01
3. 逐个解决子问题;
02
4. 整合子问题的结果得到最终答 案。
比例与比例尺
1 2
定义
函数是一个数学概念,它表示两个或多个变量之 间的关系,即一个变量的值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 化而变化。
表示方法
函数通常用字母f(x)或y=f(x)表示,其中x是自变 量,y是因变量。
3
重要性质
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的对应关系,即对于自变量 x的每一个取值,因变量y都有一个唯一确定的值 与之对应。
04
六年级数学课件
目录
• 数的认识 • 数的运算 • 代数初步 • 图形与几何 • 应用题 • 统计与概率 • 复习与巩固
01
数的认识
整数
整数的定义
整数是数学中基本的数,通常用 字母Z表示,包括正整数、0和负
整数。
整数的性质
整数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如整数 的加法和乘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以及整数经过加法或乘法运算后 仍然是整数。
图形与几何
平面图形
01
定义
平面图形是指存在于一个平面的图形,包括直线、曲线、角、三角形、
四边形等。
02
性质
平面图形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如平面上任意两点之间可以画一条直线
,平面上任意一点到平面上一条直线的最短距离是垂线段的长度等。
03
面积与周长
对于常见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矩形、圆形等,需要掌握它们的面积
【新】苏教版小学6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PPT课件(完整)

练习一
8、计算长方体、正方体涂色的面积。
3㎝
3㎝
7㎝
3×7=21( )
练习一
8、计算长方体、正方体涂色的面积。
4×4=16( )
4㎝
4㎝
4㎝
练习一
9、
(1)一个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a、b、c厘米,长、宽、高的和 是( )厘米,棱长的和是( )厘米。
正方体的表面积: 棱长×棱长×6
练一练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5×4+5×2.5+4×2.5)×2 =42.5×2 =85(平方厘米)
练一练
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4×4×6=96(平方厘米)
表面积公式1
学习重难点
表面积公式2
解决问题
要点讲解
重难点
重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难点: 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答:做这个铁盒至少需要用铁皮2350平方厘米
(25×20+25×15+15×20)×2 =1175×2 =2350(平方厘米)
练习二
4、一个正方体铁盒,棱长是20厘米。做这个铁盒至少需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答:做这个铁盒至少需要用铁皮2400平方厘米。
20×20×6=2400(平方厘米)
练习二
5、写出表中的物体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再计算表面积。
正方体
长方体
长方体
864
1152
1032
练习二
6、一个长方体饼干盒,长17厘米,宽11厘米,高22厘米。如果在它的侧面贴满一圈包装纸(如图),包装纸的面积至少有多少平方厘米?
答:包装纸的面积至少有1232平方厘米。
(17×22+11×22)×2 =616×2 =1232(平方厘米)
最新人教版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ppt课件精品课件

• 1、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表述上,着眼于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 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和应 用过程。
• 2、在教学方法的确定和运用上,着眼于 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探索、 推理验证、合作交流。真正体现:学生是 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 者与合作者,把握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和 重点。
•
一找:两种相关量的是圆的面积和半径,π是
定量。
•
二写:根据πr2=S,即π"r"r=S,所以S÷r=π,π是定量,但由于r是
变量,所以π"r是变量,因此(yīncǐ),圆面积和圆半
径不成比例。
•
通过上面的“找”、“写”、“判”三招,可
以很轻松的判断复杂的正反比例,为正确解答比例
第十五页,共35页。
比例(bǐlì)
• 比例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蕴含比 例关系的常见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sùdù)、时间、路程,……)和几何形 体求积公式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从本质上 可以说,比例关系是对常见数量关系的抽象 和概括,是对相关知识的浓缩和提升。教学 时要注意的是:
•
第一招“找”:根据题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
和一个一定的量(不变量)。
•
第二招“写”:根据两个相关联的量写出求定
量的关系(guān xì)式。
•
第三招“判”:根据关系(guān xì)式进行判
断,如果定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商,则成为比例;
如果定量是两种相关联量的积,则成反比例。
第十九页,共35页。
• 如:圆的面积和半径。
第八页,共35页。
•我们以圆柱体积的内容学习为例。在探索圆柱体积计算 方法的内容时,建议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 明”的探索过程(guòchéng),体会类比、转化等数学思 想。教学时可以先呈现“类比猜想”的过程(guòchéng), 由于圆柱和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直柱体,而且长方体与 正方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乘高”,由此可以产生猜 想: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也可能是“底面积乘高”。在 形成猜想后,再引导学生“验证说明”自己的猜想, “验证说明”的方法可以有如:一是用硬币堆成一堆, 用堆的过程(guòchéng)来说明“底面积乘高”计算圆柱 体积的道理,这实际上是“积分”思想的渗透;另外一 种方法是“转化”思想的渗透,即把圆柱通过“切、拼” 转化为长方体,再根据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推导出圆 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教材25页的切拼图)
• 2、在教学方法的确定和运用上,着眼于 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探索、 推理验证、合作交流。真正体现:学生是 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 者与合作者,把握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和 重点。
•
一找:两种相关量的是圆的面积和半径,π是
定量。
•
二写:根据πr2=S,即π"r"r=S,所以S÷r=π,π是定量,但由于r是
变量,所以π"r是变量,因此(yīncǐ),圆面积和圆半
径不成比例。
•
通过上面的“找”、“写”、“判”三招,可
以很轻松的判断复杂的正反比例,为正确解答比例
第十五页,共35页。
比例(bǐlì)
• 比例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了大量蕴含比 例关系的常见数量关系(单价、数量、总价, 速度(sùdù)、时间、路程,……)和几何形 体求积公式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从本质上 可以说,比例关系是对常见数量关系的抽象 和概括,是对相关知识的浓缩和提升。教学 时要注意的是:
•
第一招“找”:根据题意找出两种相关联的量
和一个一定的量(不变量)。
•
第二招“写”:根据两个相关联的量写出求定
量的关系(guān xì)式。
•
第三招“判”:根据关系(guān xì)式进行判
断,如果定量是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商,则成为比例;
如果定量是两种相关联量的积,则成反比例。
第十九页,共35页。
• 如:圆的面积和半径。
第八页,共35页。
•我们以圆柱体积的内容学习为例。在探索圆柱体积计算 方法的内容时,建议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 明”的探索过程(guòchéng),体会类比、转化等数学思 想。教学时可以先呈现“类比猜想”的过程(guòchéng), 由于圆柱和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直柱体,而且长方体与 正方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乘高”,由此可以产生猜 想: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也可能是“底面积乘高”。在 形成猜想后,再引导学生“验证说明”自己的猜想, “验证说明”的方法可以有如:一是用硬币堆成一堆, 用堆的过程(guòchéng)来说明“底面积乘高”计算圆柱 体积的道理,这实际上是“积分”思想的渗透;另外一 种方法是“转化”思想的渗透,即把圆柱通过“切、拼” 转化为长方体,再根据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推导出圆 柱体积的计算方法。(教材25页的切拼图)
【优质课PPT】最新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1.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课件2

为什么学几何?
因为
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世界中,
周围大量存在的是空间图形.
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将使学生 更好地适应生活空间.
因为
图形直观是人们理解自然和 社会现象的绝妙工具
图形直观在图形与几何的学 习中将给学生带来无穷无尽 的直觉源泉
所以,我们要上好几何课!
重心放在以棱柱的 学习为主,在小学认识 几何体的基础上,增加 对几何体进行识别与归 类,认识组合几何体。
(2) 教学方程的意义,突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意义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含有未知数”也是方程区别于其他等式的关键特征。在第1页的两道例题里,学生陆续写出了等式,也写出了不等式;写出了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也写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些都为教学方程的意义提供了鲜明的感知材料。教材首先告诉学生: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让他们理解x+50=150、2x=200的共同特点是“含有未知数”,也是“等式”。这时,如果让学生对两道例题里写出的50+50=100、x+50>100和x+50<200不能称为方程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那么学生对方程是等式的理解会更深刻。教材接着安排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并通过“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找出等式,再找出方
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 与棱柱,棱锥类似?
常见的几何体
正方体
长方体
棱柱
圆柱
棱锥
圆锥
球
常见几何体的特征
几何体
底面
侧面
顶点
圆柱
圆锥
棱柱
棱锥
活动准备:圆柱、圆锥、棱柱、棱锥各一个
活动要求:
1、四位同学为一个小组,选定小组发言人,另 外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和整理。
因为
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世界中,
周围大量存在的是空间图形.
图形与几何的学习将使学生 更好地适应生活空间.
因为
图形直观是人们理解自然和 社会现象的绝妙工具
图形直观在图形与几何的学 习中将给学生带来无穷无尽 的直觉源泉
所以,我们要上好几何课!
重心放在以棱柱的 学习为主,在小学认识 几何体的基础上,增加 对几何体进行识别与归 类,认识组合几何体。
(2) 教学方程的意义,突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含有未知数”与“等式”是方程意义的两点最重要的内涵。“含有未知数”也是方程区别于其他等式的关键特征。在第1页的两道例题里,学生陆续写出了等式,也写出了不等式;写出了不含未知数的等式,也写出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些都为教学方程的意义提供了鲜明的感知材料。教材首先告诉学生: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让他们理解x+50=150、2x=200的共同特点是“含有未知数”,也是“等式”。这时,如果让学生对两道例题里写出的50+50=100、x+50>100和x+50<200不能称为方程的原因作出合理的解释,那么学生对方程是等式的理解会更深刻。教材接着安排讨论“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并通过“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先找出等式,再找出方
上图中哪些物体的形状 与棱柱,棱锥类似?
常见的几何体
正方体
长方体
棱柱
圆柱
棱锥
圆锥
球
常见几何体的特征
几何体
底面
侧面
顶点
圆柱
圆锥
棱柱
棱锥
活动准备:圆柱、圆锥、棱柱、棱锥各一个
活动要求:
1、四位同学为一个小组,选定小组发言人,另 外一名同学负责记录和整理。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立体图形》空间与图形教学说课研讨课件复习

3.14×6=18.84(平方分米)
将一个圆柱体沿着底面直径切成两个半圆柱,表面积增
2、将一个圆柱加 体体积了是4沿0多平着少方立底厘方米面厘,圆米直柱?的径底切面直成径两为4个厘米,这个圆柱的 半圆柱,表面积增加了40平方厘米,圆柱的 底面直径为4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立方厘米?
(1) 要在一个长和宽都是30厘米,高是5分米长方
. 为轴旋转一周形成圆柱。
1、圆锥有2个面,它的底面是 1、从上面看,会看到 圆,侧面是曲面。
2、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 距离叫做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2、从下面看,会看到一 个圆。
3、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 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圆锥。
3、从侧面看,会看到 一个三角形
还可以用集合图表示这四种图形的关系?
左面看到的图形画出来?
正面
上面
左面
想一想,下面的平面图形,以它的一条边为轴旋转 一周,会形成什么样的空间图形。用线连一连。
把正方体的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
竖着都有4个,左右各一个。(141式)
竖着都有3个,左1个,右2个。(132式)
(33式)
(222式)
下面哪些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先想一想,再试 一试。
有两个底面,是相等的两个圆。 有一个侧面,是个曲面,沿高展开一般是个长 方形。(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是正方形。) 有无数条高,每条高长度都相等。
有一个底面,是个圆形。 有一个侧面,是个曲面,展开是个扇形。 有一个顶点。 有一条高。
左面
后面 下面 前面 上面
右面
长方体的表面积= (上 面 + 前 面 + 侧 面 )×2 =(长×宽+长×高+宽×高)×2
40-4×5=20(厘米)
将一个圆柱体沿着底面直径切成两个半圆柱,表面积增
2、将一个圆柱加 体体积了是4沿0多平着少方立底厘方米面厘,圆米直柱?的径底切面直成径两为4个厘米,这个圆柱的 半圆柱,表面积增加了40平方厘米,圆柱的 底面直径为4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 立方厘米?
(1) 要在一个长和宽都是30厘米,高是5分米长方
. 为轴旋转一周形成圆柱。
1、圆锥有2个面,它的底面是 1、从上面看,会看到 圆,侧面是曲面。
2、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 距离叫做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2、从下面看,会看到一 个圆。
3、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 边为轴旋转一周形成圆锥。
3、从侧面看,会看到 一个三角形
还可以用集合图表示这四种图形的关系?
左面看到的图形画出来?
正面
上面
左面
想一想,下面的平面图形,以它的一条边为轴旋转 一周,会形成什么样的空间图形。用线连一连。
把正方体的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
竖着都有4个,左右各一个。(141式)
竖着都有3个,左1个,右2个。(132式)
(33式)
(222式)
下面哪些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先想一想,再试 一试。
有两个底面,是相等的两个圆。 有一个侧面,是个曲面,沿高展开一般是个长 方形。(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是正方形。) 有无数条高,每条高长度都相等。
有一个底面,是个圆形。 有一个侧面,是个曲面,展开是个扇形。 有一个顶点。 有一条高。
左面
后面 下面 前面 上面
右面
长方体的表面积= (上 面 + 前 面 + 侧 面 )×2 =(长×宽+长×高+宽×高)×2
40-4×5=20(厘米)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ppt课件

详细描述
混合运算:混合运算包含加减乘除多种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 号先算括号里的。注意避免运算顺序不当导致的错误。
03
第三章:图形与几何
直线、射线与角
总结词
基础概念与性质
射线
定义、性质、端点和方向
直线
定义、性质、平行与垂直关系
角
定义、度量单位、特殊角与性质
三角形
总结词
基础几何形态与性质
总结词
理解运算意义,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描述
通过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让学生 掌握运算顺序,避免在运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同时,通过 适当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
详细描述
通过复习各类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让学生深入理解运算的 意义,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正确地解决 实际问题。
三角形分类
等腰、等边、直角等
三角形定义与性质
稳定性、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等
三角形定理与证明
全等、相似、直角三角形定理等
四边形与多边形
01
02
03
04
总结词:组合图形与性质
四边形:定义、性质、特殊四 边形如矩形、菱形等
多边形:定义、性质、多边形 内角和定理等
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计算方法
04
第四章:统计与概率
统计表与统计图
01
统计表
统计表是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图表 ,它能够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分布
特征和规律。
03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是用线段的升降来表 示数量变化,能够反映数据的趋
势和变化规律。
02
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是用条形的长度表示 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不同类别
的数据。
混合运算:混合运算包含加减乘除多种运算。掌握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 号先算括号里的。注意避免运算顺序不当导致的错误。
03
第三章:图形与几何
直线、射线与角
总结词
基础概念与性质
射线
定义、性质、端点和方向
直线
定义、性质、平行与垂直关系
角
定义、度量单位、特殊角与性质
三角形
总结词
基础几何形态与性质
总结词
理解运算意义,正确解决实际问题
详细描述
通过复习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的加减乘除,让学生 掌握运算顺序,避免在运算过程中出现错误。同时,通过 适当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
详细描述
通过复习各类数的四则混合运算,让学生深入理解运算的 意义,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算法,正确地解决 实际问题。
三角形分类
等腰、等边、直角等
三角形定义与性质
稳定性、高线、中线、角平分线等
三角形定理与证明
全等、相似、直角三角形定理等
四边形与多边形
01
02
03
04
总结词:组合图形与性质
四边形:定义、性质、特殊四 边形如矩形、菱形等
多边形:定义、性质、多边形 内角和定理等
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计算方法
04
第四章:统计与概率
统计表与统计图
01
统计表
统计表是整理和分析数据的图表 ,它能够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分布
特征和规律。
03
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是用线段的升降来表 示数量变化,能够反映数据的趋
势和变化规律。
02
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是用条形的长度表示 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不同类别
的数据。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全套课件ppt

北师大版
六年级
(下册)
[精品]
第一单元 圆柱与圆锥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旋转后会得到哪个图形? 想一想,连一连。
圆柱
圆台
球
圆锥
1.上面一排图形旋转后会得到下面的哪个图形?
o’底面
侧高 面
o 底面
侧高 面
o 底面
知识小结
圆柱:
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圆柱的底面,是圆形: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展开 图是长方形。
12:6=8:4
6:4=3:2
内项 外项
12 = 8 64
6=3 42
比例 定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3:2=15:10 2:3=10:15 10:2=15:3 2:10=3:15
1.
⑴分别写出图中两个长
方形长与长的比和宽
与宽的比,判断这两
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⑵分别写出图中每个长
方形与宽的比,判断
回想一下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呢?
h S
h S
V= Sh
长方体=长×宽×高
正方体=棱长×棱长×棱长
h S
V= Sh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字母:V=Sh
圆
柱
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
曲
高
为
直
底面
半径
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
3.14×(6÷2)2×16 =3.14×9×16 =452.16(cm3) =452.16(毫升)
1 19.625 3.6 =23.55(m3) 3
5.张大伯家有一堆小麦,堆成了圆锥形,张大伯量 得它的底面周长是9.42m,高是2m,这堆小麦的 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的质量为 700kg,这堆小麦约重约重多少千克?
六年级
(下册)
[精品]
第一单元 圆柱与圆锥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旋转后会得到哪个图形? 想一想,连一连。
圆柱
圆台
球
圆锥
1.上面一排图形旋转后会得到下面的哪个图形?
o’底面
侧高 面
o 底面
侧高 面
o 底面
知识小结
圆柱:
1.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圆柱的底面,是圆形:曲面叫做圆柱的侧面。展开 图是长方形。
12:6=8:4
6:4=3:2
内项 外项
12 = 8 64
6=3 42
比例 定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3:2=15:10 2:3=10:15 10:2=15:3 2:10=3:15
1.
⑴分别写出图中两个长
方形长与长的比和宽
与宽的比,判断这两
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⑵分别写出图中每个长
方形与宽的比,判断
回想一下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呢?
h S
h S
V= Sh
长方体=长×宽×高
正方体=棱长×棱长×棱长
h S
V= Sh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字母:V=Sh
圆
柱
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的
曲
高
为
直
底面
半径
圆柱底面周长的一半
3.14×(6÷2)2×16 =3.14×9×16 =452.16(cm3) =452.16(毫升)
1 19.625 3.6 =23.55(m3) 3
5.张大伯家有一堆小麦,堆成了圆锥形,张大伯量 得它的底面周长是9.42m,高是2m,这堆小麦的 体积是多少立方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的质量为 700kg,这堆小麦约重约重多少千克?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课件

你能够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 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吗?
要求:剪的时候要沿着棱剪,并且各 个面要互相连在一起。
提示:
正方体: “141”型展开 图有以上六种 情况。
正方体:“132”型展开图有以上三种 情况。
正方体:“222” “ 33”型展开图各 有一种情况。
把一个长方体纸盒剪开 ,观察它的展示图。
大家想一想,正方 体的展开图一般有哪 几种类型?
长方体表面展开 图有什么特点?
1.正方体表面展开图有4种类型共11种。可分为“141” 型、“132”型、“222”型、“33”型。
2.长方体表面展开图的特点: ①展开图都是由3对长方形组成的,每对长方形的大小完全 相同。 ②在同一行或同一列中,如有3个或4个长方形的,其中同样 大小的两个长方形中间一定只隔一个其他的长方形。
第1单元 长方体和正方体
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 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强化对长方体 面和棱特征的认识。
2. 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 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 思考。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 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
(1)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6个面、12条棱、 8个顶点。
错解分析:
1. 下图是( )方体的展开图,长是( 是( )cm,高是( )cm。
)cm,宽
我是这样想的。
根据题意, 或者通过操作可将它还原成长方体。
可以把这个长方形看成是长方体的 前面,从而得出21cm是长,14cm是高, 5cm是宽。
2.图中长方形左右两面是正方形。它的底面周长是 ( )厘米,上面的面积是( ) 平方厘米, 左侧的正方形面积是( )平方厘米,后面的面 积是( )平方厘米。
鲁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全册课件(五四制)

所有侧棱都相等 棱柱的特点 上下底面形状相同且平行 侧面都是平行四边形
六棱柱有几个侧棱? 6 六棱柱有几个棱? 6X3=18 六棱柱有几个侧面? 6 六棱柱有几个面?6+2=8 六棱柱有几个顶点? 6X2=12
侧棱数量=侧面数量=底面的边数=顶点数量的一半=总棱 数的三分之一
倾斜的棱柱还能叫做棱柱吗? 满足棱柱的3个条件吗?
直棱柱,简称棱柱 ,它的侧面均为长方形 ,我们本册书只研究直 棱柱。
斜棱柱
你能说说圆柱、圆锥、棱柱的形状具有哪些特征?
议 一 议
相 同 点
下底面都是圆,侧面 都是曲面。
有三个 面,上、下 两底面是形 状完全相同、 平行的两个 圆。
不 同 点
有两 个面,上 底面缩成 了一个点 。
相 同 点
都有互相平行、形状 完全相同的上、下两个底 面。 有三个面 ,上、下两底 面都是圆,侧 面是曲面。 有多个 面,上、下 两底面都是 多边形,侧 面是个数与 底面边数相 等的长方形 。
1.正方体是由 六个 面围成的,它们 各个面都 相等 。 2.正方体有 八 个顶点,经过每 个顶点有 三 条边。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1.圆柱是由 三 个面围成的,其中 两个面是 平面 ,一个面是 曲面 。
2.圆柱的侧面和底面相交成二条 线,它们是 曲线 。
点、线、面的关系
点动成线
线动成面 面动成体
曲面
练习2:给几何体分类
分类一
( 1)
( 2)
( 3)
( 4)
( 5)
( 6)
按“柱锥球划”分: (1)(2)(4)(6)是柱体;(5)是锥体;(3)是球体
分类一
( 1)
( 2)
(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和画法;
2.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 大小关平行线的方法和在实际生 活的运用;
4.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特征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7
一、认真阅读以下数学教材内容
1、四年级(上)—第61、62页直线、线段、射线;
①不是2的倍数。有1,3,5,7,9。猜对的可能性 是5/10。
②不是3的倍数。有1,2,4,5,7,8,10。猜对的 可能性是7/10。
③大于6的数。有7,8,9,10。猜对的可能性是 4/10。
④不大于6的数。有1,2,3,4,5,6。猜对的可能
性是6/10。
②的猜对的可能性最大,所以选择②。
5
(9)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3.选择题。
人们常用三角形的( )性生产自行车大梁,电动大门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
(
)性。
A.稳定性
B.易变形
C.平衡性
......
11
1.通过整理,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理解常 见平面图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间的联系,进一步渗透转 化的数学思想。 2.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表达 能力。 3.通过整理,培养高年级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有条理的 数学思维能力。
4、注意让学生通过口头交流、动手测量与作图、用实物 模具摆一摆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6
1.学生牢固掌握常见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明确概念间的区 别和联系。 2.继续发展空间观念,理清平面图形间的相互联系,初步感 受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3.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及合作意识。
3. 五年级(上)第86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第93页三角形的面积;第98、99 页梯形的面积。
4. 六年级(上)第25页圆的周长;第31页圆的面积。
二、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下面的两条线段互相垂直,上面一条长2厘米,下面一条是上面的2倍,你能 根据这两条线段,想象出哪些我们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能分别求出它们的周长和面 积吗?
分成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个小节进行复习,其 中平面图形4课时,立体图形3课时。 注意:
1、把让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进行自主梳理与在活动 中对知识进行练习和运用结合。
2、凸现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 善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注重空间观念的发展,比如,在内容的选择上,力求 选取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内容;在学习方式上,突出学 生的观察、操作、想象、比较等活动。
9
(5)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四边形之间的联系。
(可用知识结构图和集合图表示)
10
三、巩固练习及作业
(一)104页课堂活动1、2、3题和110页练习二十一1、2、3题。
(二)补充练习题。
1.填空题。
(1)过一点可以画( )条射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线段。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 )条线段。其中( )最短。
2、正方形与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3、想一想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1)在一个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垂直。
(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8
二、回忆整理,沟通联系。
1.平面图形的回忆 引导学生回忆搜集小学阶段学过的平面图形。 板书: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3
(2)乙一定会输吗? 虽然乙获胜的可能性很小,但根据随
机事件的特性,小概率也是会发生的,所 以在一次试验中不能断定乙就一定会输。 只是说明乙输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在该 游戏大量重复进行试验时,这一点会表现 得更明显。
4
(3)现在有以下四种猜数的方法。如果你是乙, 你会选择哪一种呢?请说明理由。
第64—70页中角的度量、画法、分类、特征;
第94—96页中相交(垂直)与平行。
2、四年级(下)第59、60、61页三角形分类,特征。
3、二年级(下)第28、29页长方形与正方形特征;第32页平行四边形特征。
4、六年级(上)第17、18页圆的特征。
二、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你能说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吗?
2、把长方形的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和面积 有无变化?
2.复习平面图形的特征 根据预习,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这些平面图形都有什么样的特征,再全班交流。
3.分类整理 引导学生对这些平面图形进行分类整理(可以画知识结构图),再全班交流沟通。
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弄清:
(1)线的分类:线段、射线、直线。涉及画法 (2)线的关系:相交、平行。作垂线、平行线。 (3)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涉及角的度量和画角 (4)三角形的分类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 形、不等边三角形 。作高、内角和180度
1、周长与面积的意义;
2、长方形、正方形与圆的周长;
3、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的面积计算。
12
一、阅读数学教材以下内容 1 .三年级(上)第85、第86页周长的意义;第89—90页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
的计算。
2. 三年级(下)第33页面积的意义;第40页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1
本部分内容的复习在教材的第104—116页,涉 及4个方面的内容:
1、图形的认识——— 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测量—— 角的度量、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与计算。
3、图形与变换—— 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缩放等。
4、图形与位置—— 比例尺、方向与位置等。
2
一个圆形转盘被平均分成10份,甲转动指 针,乙猜指针会停在哪一个数上。如果乙 猜对了,乙获胜,如果乙猜错了甲获胜。 (1)这个游戏规则对双方公平吗?为什么? 不公平。因为乙猜对的可能性是1/10,而 猜错的可能性是9/10。
(3)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 )条垂线。这些垂线的长度( )。
2.判断题。
(1)长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3)正方形一定是长方形。
(4)长方形一定是正方形。
(5)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6)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7)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垂直.(8)平面内不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
2.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 大小关平行线的方法和在实际生 活的运用;
4.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特征
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7
一、认真阅读以下数学教材内容
1、四年级(上)—第61、62页直线、线段、射线;
①不是2的倍数。有1,3,5,7,9。猜对的可能性 是5/10。
②不是3的倍数。有1,2,4,5,7,8,10。猜对的 可能性是7/10。
③大于6的数。有7,8,9,10。猜对的可能性是 4/10。
④不大于6的数。有1,2,3,4,5,6。猜对的可能
性是6/10。
②的猜对的可能性最大,所以选择②。
5
(9)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3.选择题。
人们常用三角形的( )性生产自行车大梁,电动大门运用了平行四边形的
(
)性。
A.稳定性
B.易变形
C.平衡性
......
11
1.通过整理,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和面积的含义,理解常 见平面图形周长、面积计算公式间的联系,进一步渗透转 化的数学思想。 2.提高整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表达 能力。 3.通过整理,培养高年级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有条理的 数学思维能力。
4、注意让学生通过口头交流、动手测量与作图、用实物 模具摆一摆等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6
1.学生牢固掌握常见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明确概念间的区 别和联系。 2.继续发展空间观念,理清平面图形间的相互联系,初步感 受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3.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培养思维能力及合作意识。
3. 五年级(上)第86页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第93页三角形的面积;第98、99 页梯形的面积。
4. 六年级(上)第25页圆的周长;第31页圆的面积。
二、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下面的两条线段互相垂直,上面一条长2厘米,下面一条是上面的2倍,你能 根据这两条线段,想象出哪些我们已学过的平面图形?能分别求出它们的周长和面 积吗?
分成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两个小节进行复习,其 中平面图形4课时,立体图形3课时。 注意:
1、把让学生对空间与图形的知识进行自主梳理与在活动 中对知识进行练习和运用结合。
2、凸现知识的联系和综合应用,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 善和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注重空间观念的发展,比如,在内容的选择上,力求 选取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发展的内容;在学习方式上,突出学 生的观察、操作、想象、比较等活动。
9
(5)梯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四边形之间的联系。
(可用知识结构图和集合图表示)
10
三、巩固练习及作业
(一)104页课堂活动1、2、3题和110页练习二十一1、2、3题。
(二)补充练习题。
1.填空题。
(1)过一点可以画( )条射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线段。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可以画( )条线段。其中( )最短。
2、正方形与长方形有什么关系? 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关系?
3、想一想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1)在一个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垂直。
(2)等边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8
二、回忆整理,沟通联系。
1.平面图形的回忆 引导学生回忆搜集小学阶段学过的平面图形。 板书:线段、射线、直线、角、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3
(2)乙一定会输吗? 虽然乙获胜的可能性很小,但根据随
机事件的特性,小概率也是会发生的,所 以在一次试验中不能断定乙就一定会输。 只是说明乙输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在该 游戏大量重复进行试验时,这一点会表现 得更明显。
4
(3)现在有以下四种猜数的方法。如果你是乙, 你会选择哪一种呢?请说明理由。
第64—70页中角的度量、画法、分类、特征;
第94—96页中相交(垂直)与平行。
2、四年级(下)第59、60、61页三角形分类,特征。
3、二年级(下)第28、29页长方形与正方形特征;第32页平行四边形特征。
4、六年级(上)第17、18页圆的特征。
二、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你能说出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吗?
2、把长方形的木框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和面积 有无变化?
2.复习平面图形的特征 根据预习,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这些平面图形都有什么样的特征,再全班交流。
3.分类整理 引导学生对这些平面图形进行分类整理(可以画知识结构图),再全班交流沟通。
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弄清:
(1)线的分类:线段、射线、直线。涉及画法 (2)线的关系:相交、平行。作垂线、平行线。 (3)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涉及角的度量和画角 (4)三角形的分类 :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 形、不等边三角形 。作高、内角和180度
1、周长与面积的意义;
2、长方形、正方形与圆的周长;
3、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
的面积计算。
12
一、阅读数学教材以下内容 1 .三年级(上)第85、第86页周长的意义;第89—90页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
的计算。
2. 三年级(下)第33页面积的意义;第40页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1
本部分内容的复习在教材的第104—116页,涉 及4个方面的内容:
1、图形的认识——— 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测量—— 角的度量、长度、面积、体积的测量与计算。
3、图形与变换—— 对称图形、图形的平移、旋转、缩放等。
4、图形与位置—— 比例尺、方向与位置等。
2
一个圆形转盘被平均分成10份,甲转动指 针,乙猜指针会停在哪一个数上。如果乙 猜对了,乙获胜,如果乙猜错了甲获胜。 (1)这个游戏规则对双方公平吗?为什么? 不公平。因为乙猜对的可能性是1/10,而 猜错的可能性是9/10。
(3)在两条平行线之间可以画( )条垂线。这些垂线的长度( )。
2.判断题。
(1)长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一定是长方形。
(3)正方形一定是长方形。
(4)长方形一定是正方形。
(5)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6)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相交。
(7)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一定垂直.(8)平面内不垂直的两条直线一定平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