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文化史》读后感

合集下载

中国园林史概述

中国园林史概述
特征:狩猎、通神、生产、游憩,具有园林的雏形。
代表园林:周文王灵囿 “台”即用土堆筑而形成的高台,《吕氏春秋》:“积土四方而高 曰台”,它的用处是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 《白虎通·释台》——“考天人之际,查阴阳之会……”
二、皇家园林的形成——秦汉宫苑(发展)
(1)历史背景: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 (2)意识形态因素:天人合一思想,君子比德思想
发挥“点景”、“引景”和“观景”的作用。
艮岳的营建,是我国园林史上的一大创举,是一个典型的山 水宫苑,成为宋以后元、明、清官苑的重要借鉴。
全盛期园林总体特征概述
(1)皇家园林: 规模宏大 形成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三个类别
• (2)私家园林:
a.艺术性有所升华,着意于刻画园林景物的典型性格和 局部的细致处理
2、造园艺术成就
① 筑山—构思奇特,精心经营。万岁山居于整个假山山系的 主位。
②置石—千姿百态,大量运用石的单块“特置”。 ③理水—园内形成一套完整的水系,包罗了内陆天然水体的全
部形态:河、湖、沼、溪、涧等。
④动植物—珍奇丰富,且成为景题对象,平添诗情画意。 ⑤建筑—包罗全部建筑形式,建筑布局从造景需要出发,充分
明 北


包括现在的

故宫、中南

海和北海以

及景山等


(1)清代皇家园林
重点:离宫御苑 主要成就: 融糅江南民间园林的意味、皇家宫廷的气派、大自然
的生态环境的美姿为一体。
三山五园: 三山——万寿山、香山和玉泉山。
三座山上分别建有三园清漪园、静宜园、静明园,此外还有 畅春园和圆明园,统称五园
主要的分布区域?
园林这个新的园林类型

《中国古代园林史》,《中国造园史》首发式暨弘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论坛

《中国古代园林史》,《中国造园史》首发式暨弘扬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论坛
中 国 建筑 工 业 出 版 社 总 编 沈 元 勤
大 学 园 林 学 院 院长 张 启 翔 教 授 学 园 林 学 院 书 记 王 良桂 副 教 授
之子汪原平
。 , ,


稿时

两 位 先生 先后 乘鹤西 行


北 京林业
两 本 著 作 问世
中国风 景 园林学会请有 关专

南 京林业 大
汪 菊 渊 先生
场 考察 研 究 整 理 2 0 世 纪 8 0 年 代 初 城 乡建

首 发 式 由 中 国 风 景 园 林 学 会 常务 副 理 事 长 甘 伟 林 主 持 两 院院 士 中 国 风 景 园 林 学 会



设 环 境 保 护 部 ( 现 国 家 建 设 部 )为 两 位 先 生 立
理 事长周 干 峙
、 、
著 名 造 园 学 家 陈植 先 生 ( 1 8 9 9 著

19 8 9
) 的遗
天 然 公 园 城 市绿 地 盆 景 史 等 方面 的 中国 造
两 位 先 生 皆有 志 于 系 统 总 结 中 国 传 统 园


园 史 的成 就

林 文 化 几 乎 耗 费 毕 生 精 力 收集 古 籍 文 献 现
北 京 园 林 古 建 设 计 院原 院 长

总工 刘少宗


i 中 国 园 林 j 杂 志 社 名 誉 主 编 陈有 民 教 授 社
长 杨 大 伟 主 编 王 绍 增 教 授 北 京林 业 大 学 园


林 学 院 副 院 长 李雄 王 向 荣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副

《中国古典园林史》笔记(特全)

《中国古典园林史》笔记(特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第一章绪论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第一节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大约持续了二百多万年。

原始文明后期,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公社和人类聚居的部落。

人们把采集到的植物种子选择园圃种植,把猎获的鸟兽圈围起来养殖。

于是在部落附近及房前屋后有了果园、菜圃、兽场等在逐渐满足了人们祭祀温饱需要之后,其中某些动、植物的观赏价值日益突出,园林由此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

原始文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

第二阶段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此阶段内,园林经历了萌芽、成长而臻于兴旺的漫长过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最后终于三分天下,形成具有一定的国家地域范围、一定的造园思想与规划方式、一定的园林类型和形式,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⑴欧洲园林体系基督教的《圣经》里记载的“伊甸园”;《旧约?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

⑵伊斯兰园林体系《古兰经》中的“天园”的旖旎风光:长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味道纯美的“酒河”、清澈见底的“蜜河”。

⑶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瑶池”和“悬圃”;文字记载的“囿”、“圃”。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园林发展得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原始社会时期(实用第一、娱乐第二、雏形)2、农业文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发展快、完善之前、向观赏、欣赏变化漫长)规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格特征彼此各异得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得形成: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与中国园林体系。

3、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与自然保护区园林得形成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后19世纪初,现代园林得起源此时期得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与现代城市公共园林得先驱者之一。

代表作:世界最早得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

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4、信息文明阶段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二、中国古典园林得类型1、按照园林基址得选择与开发方式得不同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得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与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就是中国古典园林得代表。

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得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与水景园等。

2、按照园林得隶属关系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1)皇家园林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与皇室所私有。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得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得宅园,建制在皇城与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得风景优美得地方,或者远离都城得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得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得政治中心。

(2)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属于民间得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笔记1

《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笔记1

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分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

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特点:规模相对较小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一、园林性质园林性质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1、自然属性:无论古今中外,园林都是表现美、创造美、实现美的景观艺术环境。

2、社会属性:古典园林是皇室贵族和高级僧侣们的奢侈品,是供少数富有阶层游憩、享乐的花园式和别墅庄园。

二、园林的功能园林最初的功能和园林的起源密切相关。

主要功能有:1、狩猎2、游玩3、观赏4、休憩5、祭祀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一、皇家园林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的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的宅园,建制在皇城和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二、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三、寺观园林各种宗教建筑的附属园林。

另外还有:陵寝园林是为埋葬先人,纪念先人实现避凶就吉之目的而专门修建的园林。

第三节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中国古典园林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到19世纪末叶封建社会解体。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一、生成期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时期。

二、转折期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三、全盛期相当于隋、唐。

近代中国园林史读后感

近代中国园林史读后感

近代中国园林史读后感读完近代中国园林史,就像是跟着导游重走了一遍近代园林的发展之路,这一路那可真是充满了故事和惊喜,当然也有不少让人唏嘘的地方。

以前吧,我就觉得园林不就是一些花花草草、亭台楼阁嘛。

但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近代中国园林可远远不止这么简单。

这园林就像是时代的镜子,映照出当时社会的各种模样。

在近代,西方文化像一阵狂风似的刮进中国。

这园林也没能躲过去,被吹得变了不少样子。

有些园林开始尝试把西方的建筑元素和咱们中国传统的园林风格融合在一起。

就好比一个穿着中式长衫却戴着西式礼帽的人,刚开始看着有点奇怪,但慢慢还真品出了一种独特的味道。

像上海的一些租界园林,既有欧式的喷泉、雕塑,又有中式的假山、回廊。

这种融合啊,就像是两个来自不同地方的厨师合作做菜,各出绝招,最后做出了一道新奇的菜肴。

不过呢,这背后也有着无奈。

近代中国被列强欺负,园林有时候也成了他们展示“优越感”的地方。

那些外国人在咱们的土地上按照他们的想法打造园林,把西方的那一套强行塞进来,咱中国人看着心里肯定不是滋味。

再说说那些传统的园林。

在动荡的近代,它们就像风雨中的小船,摇摇晃晃。

战争不断,好多园林都被破坏得不成样子。

一些精美的古建筑被炸毁,精心养护的花草树木也无人问津。

这就好比一个家族里的传家宝,被不懂珍惜的人肆意践踏,想想都觉得心疼。

但是呢,咱中国人骨子里就有一股韧劲。

就算在这么艰难的时期,还有不少园林爱好者和工匠坚守着。

他们在废墟上努力修复园林,还尝试着创新。

就像那些手艺人,即使没有什么名贵的材料,也能用一些边角料拼凑出令人惊叹的小物件。

他们在园林里加入了一些反映时代精神的元素,让园林不仅仅是美的象征,还成了激励人们奋发图强的地方。

从近代中国园林史里,我还看到了园林和人的紧密联系。

园林是人们的精神寄托,不管是文人墨客在园林里吟诗作画,还是普通老百姓在园林里找个清净地方休息,园林都像是一个包容一切的朋友。

它见证了人们的喜怒哀乐,在那个动荡的时代,给人们提供了一片心灵的避风港。

元明清时期造园特点、中国古典园林史总结

元明清时期造园特点、中国古典园林史总结

中外古典园林史25.明清时期造园理论著作(《园冶》、《长物志》、《一家言》)主讲 杨向青•一、元明清时期园林的主要特点•二、中国古典园林史学习的总结。

一、元明清时期园林的主要特点•(一)皇家园林的建设规模、艺术造诣达到了历史高峰。

出现了里程碑意义的优秀大型园林作品。

•(二)私家园林沿袭前代高峰水平,最终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

•其他地区的园林几乎都受到这三个地方风格的影响,或作为它们的余波而呈现。

•少数民族地区中的藏族园林已初具雏型。

•同时还出现了文人园林的多种变体,民间造园活动广泛而普及。

明清私家园林建造较为集中地区的示意图•(三)寺观园林建设在两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尤其清政府对藏传佛教的重视,皇家园林里多会为此开辟一隅礼佛,以贯彻清政府“怀柔”之政策,使得梵刹营建更为兴盛。

清 香山昭庙琉璃塔•(四)宫廷、民间的园居活动更为频繁,园林游憩场所转为多功能的活动中心。

•受封建末世过分追求形式、技巧的艺术思潮的影响,园林里的建筑密度较大、山石用量较多;运用建筑来围合、分隔园林空间;或在建筑围合的空间内经营山池花木。

清 院本《十二月令图轴》十一月 局部•(五)明至清中叶这个阶段,中国古典园林进行了全面的系统化的理论总结,但到了清末造园技艺失却了进取、开创的精神。

•另外,中、西园林文化,开始交流。

这为后续进入近、现代园林做了铺垫。

颐和园内西式石舫清慈禧在北京万胜园建的巴洛克式大门二、中国古典园林史学习的总结•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优美的环境一直是人们不断追求的梦想: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杨向青《园林规划设计》学习《中国古典园林史》课程收获的关键•(一)回归自然,不忘初心。

园林是一种生活态度,追求雅趣是中国人的处世智慧。

•“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渐而成为中国园林艺术遵循的原则。

明 马轼 《归去来兮图——问征夫以前路》 辽宁省博物馆藏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归去来兮辞》•“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核心价值•(二)园林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高层次精神追求的结果。

近代中国园林史读后感

近代中国园林史读后感

近代中国园林史读后感读近代中国园林史就像展开了一幅长长的画卷,这里面有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有东方和西方的交融,那感觉就像是一场园林界的“武林大会”。

一开始读的时候,我就在想,近代的中国园林啊,那肯定是处在一个很特殊的时期。

就像一个人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儿走才好。

传统的园林理念已经传承了好久好久,那些亭台楼阁、假山池沼,就像是老祖宗留下的宝贝。

可这时候,西方的文化和园林风格呼呼地吹进来了。

这就好比一群外来的“武林高手”,带着不一样的招式闯进了原本宁静的“东方园林武林”。

从书里我看到,很多园林开始有了新的变化。

比如说有些地方开始尝试建那种带有西方元素的园林,什么大草坪啊,几何形状的花坛之类的。

这就像是东方的武林高手开始借鉴西方的武功招式,想着能不能让自己变得更厉害。

不过这过程可没那么顺利,就像练武的人突然换了个套路,总是有点不适应。

有些传统的园林匠人就觉得这是对老祖宗东西的“背叛”,而那些推崇西方园林的人又觉得传统的园林太古板,不够“洋气”。

这两边的人啊,就像两个帮派在互相较劲儿。

但是呢,我觉得这其中也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比如说在上海那些地方的园林,既有中式园林的小巧玲珑,又能看到西方建筑的影子。

就像是一个穿着中式长衫,却戴着西式帽子的人,虽然看起来有点怪,但是却很有自己的特色。

这就好比东方和西方的武林高手开始互相切磋之后,发现彼此都有可取之处,然后就融合出了一种新的功夫。

而且近代中国园林的发展也反映了当时整个社会的情况。

国家动荡不安,园林的建设有时候也只能是有心无力。

很多园林遭到了破坏,这就像武林门派遭遇了一场大灾难,门派里的宝贝被砸得七零八落。

可是即使这样,还是有很多人在努力保护和发展园林艺术。

那些园林设计师和工匠们,就像是坚守门派的弟子,想尽办法把园林艺术的香火延续下去。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近代中国园林的发展真是一部充满故事的历史。

它像是一个舞台,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都在上面表演着自己的角色。

[豆丁精品]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豆丁精品]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古典园林中的一只奇葩,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

经过几千年造园实践积累起来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高度集中和概括,它几乎包括了传统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个门类,反映出古代造园匠师丰富的创造力和杰出的智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受中国传统哲学影响,遵循“道法自然”和“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追求意境美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

而《园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唯一的造园理论著作,讲求“因借”的设计原则,主张在空间和时间上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营造宜人的生态环境。

笔者通过对《园冶》的研究,发现中国传统造园理论讲究因地制宜、顺应自然规律,重视天人和谐,具有丰富的人性化设计观念和生态设计意识。

本文分析了传统造园理念的文化渊源,总结了中国传统造园理论的精髓,并结合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实例,阐述传统造园理念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园冶,自然,因借,宜人i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园冶》和中国古典园林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iiHarmony between the Heaven and Human , Imitation of Nature ——Inspir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to Modern Landscape DesignAbstract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is a wonderful work of the world classical garden .It is a valuable historical andcultural heritage of all mankind, and it is universally recognized as the mother of the world's gardens. After thousands years accumulated practice, affected by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artistic achievements is Chinese culture highly concentrated and generalized. Almost including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ll categories, it reflects the rich creativity and excellent wisdom of ancient craftsmen garden .It is the magnificent career we need to inherit and develop.Affect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 following the "Imitation of nature" and "harmony between the heaven and human " design philosophy, with rich cultural content ,Chinese traditional landscape art pursuit of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 by man, but as natural " aesthetic purport . Yuanye is the earliest and the only garden theoretical work in the history of China, which stress Yinjie design principle, and advocated the full use of space and time to create a pleasant natural environment conditions. By the study of Yuanye , author found that Chinese traditional garden design theory pay attention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comply with the laws of nature , emphasis on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has a lot of user-friendly design concepts and eco-design concept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concept of the traditional garden, summed up the essence of the traditional garden theory , and explaine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raditional gardening in modern urban construction with example of modern urban landscape design .KEY WORDS: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 yuanye, ecological, natural, yinjie, pleasant河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绪论§1-1选题背景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古典园林中的一只奇葩,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

《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园林之母》札记

《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园林之母》札记

《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园林之母》阅读笔记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阅读背景与意义 (3)1.2 园林艺术的多样性 (3)1.3 中国园林的历史与发展 (5)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独特魅力 (6)2.1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8)2.2 寓意与象征的丰富表现 (9)2.3 建筑与自然的融会贯通 (10)三、现代园林的创新与发展 (11)3.1 现代科技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13)3.2 生态环保理念在园林建设中的体现 (14)3.3 园林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16)四、中国园林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17)4.1 园林与哲学、文学的关系 (18)4.2 园林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19)4.3 园林艺术的国际交流与影响 (21)五、中国二十一世纪园林建设的挑战与机遇 (22)5.1 城市化进程中的园林需求变化 (24)5.2 可持续发展理念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 (25)5.3 园林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 (26)六、结语 (28)6.1 对中国园林未来的展望 (29)6.2 对阅读本书的思考与启示 (30)一、内容概括这本书首先回顾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历史演变,从古典园林的精髓到现代园林的创新,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园林世界。

书中详细阐述了园林艺术的哲学内涵,包括天人合和谐共生的思想,以及如何通过园林艺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

书中重点介绍了现代园林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当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园林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融入现代城市生活,创造出既具有文化底蕴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园林空间。

也提到了现代园林设计面临的挑战,如如何在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园林设计,以及如何将传统园林的精髓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

书中还涉及了关于“中国二十一世纪的园林之母”这一主题深入探讨。

通过解析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园林作品,展示了当代园林设计师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创造出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

通过对这些作品的深入解析,揭示了这些设计师的灵感来源和创作思路。

中国古典园林史-重点笔记

中国古典园林史-重点笔记

中国古典园林史题集一、绪论部分园林概念: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殖,从而构成一个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P3)造园的四项主要工作(或四个主要手段):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相对应园林的四要素:山、水、植被、建筑。

(P4) 据此可将园林分为两种基本形式:规整式园林和风景式园林。

《古兰经》天园中的四条河:水河、乳河、酒河、蜜河。

形成了伊斯兰园林的基本形式。

(P4)F.L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

其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面积348ha.E.霍华德的《明日之田园城市》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设想。

(P6)现代园林之不同于前一阶段的古典园林表现于四个方面:1、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山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2、园林的规划设计已经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3、兴造园林不仅为了获致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同时也着重在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生态作用——环境效益,以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所——社会效益4、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P6)中国古典园林分类:按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按隶属关系分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P7)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个类型。

(P7)这类园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城镇居多,在城镇的建筑环境里面创造模拟天然野趣的小环境,犹如点点绿洲,故也称为“城市山林”宋后作为城市私家园林的代称。

(P238)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规模较小的利川天然山水的局部或片段作为建园基址,规模人的则把完整的大自然山水植被环境范围起来作为建园的基址,然后再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

(完整word版)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笔记

(完整word版)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笔记

(上编)中国园林文化寻踪一自然崇拜与中国皇家宫苑的胎生1天和日月的崇拜2山岳灵石和昆仑神话3灵水和蓬莱仙岛4动物植物的崇拜二中国园林的雏形1中国园林之根—囿台2文王之囿---中国最古之公园三”天下裂”时的文化重组1崇台峻基,开苑囿之间春秋战国时期的园囿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1重视利用水景2游乐方式的变化,开后世”舟游式园林”之法门重视精神上的享受和文化上的陶冶,显示社会文化的进步3主体景致以人工池塘,馆阁楼台为主,园林完成了从由从自然生态到人工模拟的转变4园林摆脱了生息的物欲需求,注意人工景点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如春秋时期的楼台都建于风景优美的地方)2多元一体的中国古代建筑,主体木构架建筑体系萌芽很早,商代已经出现颇具规模的崇楼伟阁,周代出现庞大的建筑群3原创性文化的崛起和隐士的价值取向春秋战国时中华原创性文化崛起的时代,隐士呈现了两种主要的价值取向:1因看不惯春秋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变革以隐居为目的不问政事,其中也有三类人:1认为避人不如避世,明哲保身缺乏社会责任感2如伯夷,叔齐,都是信守正统反对变革3以周庄为代表,抨击社会创造文化代表文化道义和社会良心属于抱志守道者。

2另一种人是以隐为手段达到出仕的目的。

姜上为代表为了择贤君而达其志。

春秋战国时期隐士具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和较为独立的人格。

秦汉宫苑一秦汉宫苑——营造的思想原则是体象乎天地,经纬乎阴阳1天宫与人间天堂秦汉园林以山水宫苑的形式出现,离宫别馆与自然山水环境相结合,范围大到方圆数百里2人造的蓬莱仙境秦始皇将神话中的蓬莱仙境建进了园林,引渭水入池筑为蓬,瀛。

中国园林以人工堆山的造园手法开始于此时。

汉武帝大规模派人寻找蓬莱仙岛,始终没有找到,便将成为仙人的梦想在地上的园林中实现,自然主义地力求其体积的庞大与形式的逼真。

汉武帝集其成的“一池三岛”布局纳入了园林的整体布局之中,从而成为中国人造景观的滥觞,和皇家园囿中创作宫苑池山的一种传统模式,称为秦汉典范。

读《中国古典园林史》有感

读《中国古典园林史》有感

读《中国古典园林史》有感
《中国古典园林史》是一本介绍中国传统园林历史的著作,读完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园林的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书中介绍了从汉朝开始至今的园林历史沿革、不同时期的园林特点、建设和设计思路等方面,让我了解到园林是如何随着历史变迁而发展和演变的。

书中同时也介绍了很多著名园林,如苏州古典园林、北京皇家园林等等,让我对这些名胜古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另外,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了中国传统园林的设计特点和建筑风格,如假山、太湖石等等,这些设计元素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于理解传统文化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总之,读完《中国古典园林史》让我对中国传统园林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让我更加珍惜和保护这些传统文化遗产。

国外对园林文化的著作研究

国外对园林文化的著作研究

国外对园林文化的著作研究园林文化是中国独有的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格调和风格赢得了世界的赞誉和追捧。

国外学者对园林文化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著作,对园林的意义、历史、设计理念和艺术特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在国外对园林文化的研究中,著名的学者罗斯在其著作《中国园林——设计和建筑的美学》一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园林的美学思想和设计原则。

他认为,中国园林以人为本,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宜人宜家的居住环境,反映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和生活方式。

罗斯通过对多个著名古代园林进行了分析,详细介绍了园林的构图、布局、景点和景观的设计理念,揭示了中国园林的精髓所在。

另一位重要的研究者是意大利学者Addonizio,在他的著作《中国园林的艺术与设计》中,深入剖析了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他认为中国园林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拜和对生态环境的敬畏,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对人类生活意义的探索和表达。

他从中国园林的起源、发展、风格和意义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通过对中国历史上著名园林的描绘,展现了中外文化交流的独特之处。

英国学者休斯在《中国园林》一书中,通过对中国园林历史的研究,从建筑角度解读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和特点,特别是园林的设计和建造技术。

他详细介绍了园林的格局、建筑风格、材料运用和植物配置等方面的关键要素,揭示了中国园林设计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他还通过对著名园林的案例分析,探讨了中国园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和演进。

除了这些学术著作外,国外还有许多艺术家和摄影师通过影像艺术的形式展现了中国园林的美。

美国摄影师斯坦格尔(Michael S. Stansberg)通过其著作《中国园林之美》中的摄影作品,将中国园林的静谧与恬淡、精致与神秘完美地呈现出来。

他巧妙地运用光影与色彩,捕捉到了园林中的独特氛围和精神内涵,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园林艺术的魅力和韵味。

总的来说,国外对园林文化的著作研究形式多样,从美学、设计、建筑到摄影艺术等角度都有涉及。

读苏州园林有感

读苏州园林有感

读苏州园林有感篇一:对苏州园林分析与感受对苏州园林分析与感受摘要:中国是世界世界性三大园林发源地之一,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做,宛自天开”,意境是其美学灵魂。

苏州园林在自然景观的运用上,主张因地制宜、相地合宜。

造园技艺包括营造高层建筑、掇山选石、栽植花木、通源理水、辟径铺路几个方面。

园林艺术包含丰富多彩感受的人文感受,同时也是宝贵的历史文化实体资料。

其代表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

荷塘月色以虚拟艺术表现一个具体生活世界,其本意是封存身体、放松精神、训练感觉,我们应该将此种意境刻划当下的生活之中。

关键词:苏州园林意境自然缩景园林本意1中国园林文化1.1中式园林特色中国是世界三大园林发源地之一,园林文化风景秀丽,形象典雅而精致,海外园林的特色最大特色在于其造园手法,“虽由人做,宛自天开”,与大自然交融的同时,也体现了浓郁的文化修养。

“园”,游息之所也;“林”,树木丛生者。

“园林”二字,将山水花木、文化意境、亭台楼阁收容于一体。

中国园林,多运用借景与对景,讲究“步移景异”,对景物的安排、游赏的位置进行巧妙模块化,这是区别与西方园林的最主要特征。

1.2中国传统文化韵味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重要范畴,同时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灵魂。

意与境乃虚实姚学甲,意胜的“有我之境”注重以我观物、得意忘象,这构成了园林文化普遍性的主观色彩;境胜的“无我之境”则为以物观物、畅神怡情,在营造中结合中会技艺发挥景物。

园林中的意境源于自然、高于自然,园林设计是造园者赋予园林景观的浑然一体、名士八德及民俗风情。

游园观景,游人触景生情,这不仅源于景致本身,更与围猎者本身的情致、修养紧密相连。

2苏州园林特色苏州沉淀了厚重的吴文化底蕴,园林建筑在此间应运而生,形成苏州独树一格的人文特色。

这地既有烟波浩淼的气韵,又有小桥流水的感伤;明丽如春暖花开,空灵似湖光山色。

苏州的地灵化生出才俊雅士的人杰,人们在山下以自然景观为背景,以缩景为手法开垦园地,辟造出其独特的古典园林景观。

中国园林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园林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园林文化史读后感《中国园林文化史读后感》中国不仅是东方园林的发地,而且还是自然山水园的精神发地。

对于耳目能祥的中国园林我们又了解多少呢?读了王毅前辈编著的《中国园林文化史》一书从不同方面对中国的园林史有着更深一层更全面的了解。

《中国园林文化史》一书内容很驳杂,它是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某一专题为研究对象,但也可以概括的很简单:第一中国古代文化是个完整的体系,尽管人们摄取的往往只是其中的片玉、一枝,但他们原本无不是与昆山和邓林连在一起。

第二中国古典园林的面目受到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进程的严格制约,哪怕是极微末的叠山理水技巧,或是一件淡淡的盆景、一曲短短的栏杆、一张小小的明式椅…他们每一步的演变都涉及在政治哲学艺术的众多领域,这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发展和命运中看到必然的原因。

看完本书后,我了解了很多,比如自“上古园林”对以后历代园林的影响——以山体和水体的配置而构成的骨架——其肇端即是灵台和灵沼的组合。

之后又由秦汉园林的宇宙观至隋,初盛唐园林的皇家宫苑展现出的恢弘的气魄和灿烂的光彩以及士人园林成为凑泊无间,富于诗情画意的艺术整体。

中唐至两宋园林的“壶中天地”至明清园林的“芥子纳须弥”多为士大夫思想之具体表现,园林空间流溢着诗意,凝固着画意,浸染着禅悦,代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艺术品位。

中国传统园林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方法则很不相同。

传统建筑多采用中轴线对称和四合院的布局形式,是相当程式化的。

园林建筑则变化无穷,它不受任何形式的约束。

那么传统园林建筑究竟有哪些特点呢?概括地讲有以下几点:情景交融、小中见大、迂回曲折、幽邃深远……总之,与其他类型建筑相比,它所抒发的则是另外一种情趣。

中国的古典园林是和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密不可分的,数千年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至发展成熟,它正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世界艺术百花丛中一簇芬芳之花,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读园林史心得(优秀5篇)

读园林史心得(优秀5篇)

读园林史心得(优秀5篇)读园林史心得(优秀5篇)读园林史心得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读园林史心得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读园林史心得(优秀5篇)】相关方法经验,供你参考借鉴。

读园林史心得篇1读园林史,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我仿佛穿越千年,与古希腊的建筑师、中国的园丁、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者们相遇,共享他们对自然与人类的思考。

在园林史上,我找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足迹。

早在公元前3000年的古埃及时代,人们就开始在陵墓前种植树木,象征着生命和永恒。

在古希腊,哲学家们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他们将自然视为生命和灵魂的源泉,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东方,中国园林强调“天人合一”,通过模仿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园林艺术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都有独特的表达方式。

比如古罗马的别墅花园,以水流为中心,四周环绕着柱廊,给人一种开阔而自由的感觉;日本园林则借鉴了中国园林的理念,运用了“枯山水”等手法,营造了一种内敛而深沉的美感。

读园林史,让我深刻认识到,园林不仅是建筑的延伸,更是人类对自然的理解和表达。

不同的园林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和审美。

每一座园林都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思想变迁。

总的来说,读园林史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一次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新思考。

我深感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无穷的,我们应该尊重自然,珍惜历史,传承文化,以期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读园林史心得篇2园林史读书心得我感到非常荣幸能有机会阅读《园林史》。

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对园林艺术的全面而又深入的洞察,不仅揭示了不同时期和地域的园林风格,而且探讨了园林与社会文化、气候和地理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在书中,我对不同时期的园林风格有了更深的理解。

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周围的园林,到中世纪的田园城堡,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和花园,每个时期的园林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

此外,作者还提到了园林风格在宗教、哲学、文学等社会文化背景下的影响,这让我对园林艺术有了更宽广的视野。

中国园林:历史、艺术和建筑

中国园林:历史、艺术和建筑

精彩摘录
园林的设计者和建造者们将情感融入到每一个角落中,使园林成为“情意绵 绵”的艺术。每个园林都有自己的主题和情感内涵,无论是游历山水的感受,还 是文化艺术的传承,都能够通过园林表达出来。
精彩摘录
中国园林虽然规模不大,但却蕴含着深厚的艺术底蕴和文化内涵。每个园林 都是由许多小空间组成的,每个空间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特色。这些小空间相互 关联,形成了一个整体上的统一和协调。同时,园林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够被精 心地雕琢和处理,充分展示了园林建造者们的精细和严谨的态度。
内容摘要
本书还介绍了中国园林的建筑与景观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如何为游客提供最佳的观赏体验。 《中国园林:历史、艺术和建筑》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国园林的权威之作,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它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中国园林的历史、艺术和建筑特点,领略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精彩摘录
精彩摘录
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中国园林的核心特点。中国园林是人们在自然环境的基 础上,运用艺术的手段进行改造和加工的产物。它既具有自然的美,又融入了人 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精髓。
中国园林:历史、艺术和建筑
读书笔记
01 思维导图
03 精彩摘录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阅读感受 06 作者简介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中国Hale Waihona Puke 历史历史建筑
独特
介绍
展示
园林
中国
园林 特点
包括
艺术
艺术
风格
部分
文化
详细
中国文化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
中国园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建筑理念,向世界展示 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博大精深。 在历史部分,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园林的发展历程,从古代到现代,从皇家园林到私家园林,以 及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特点和风格。本书还介绍了中国园林的背景文化,包括哲学、道德、文 学等方面的思想影响。 在艺术部分,本书以大量精美的插图和照片展示了中国园林的美学特征和艺术价值。它强调了中 国园林的诗情画意和意境营造,以及其与山水画、诗歌的密切关系。本书还探讨了中国园林中植 物、水、石等元素的运用和搭配,以及其如何营造出独特的空间感和视觉效果。 在建筑部分,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园林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包括亭台楼阁、回廊、石桥、假山、 池塘等。它详细解释了中国园林建筑的构造特点和材料选择,以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园林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不仅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而且还是自然山水园的精神发源地。

对于耳目能祥的中国园林我们又了解多少呢?读了王毅前辈编著的《中国园林文化史》一书从不同方面对中国的园林史有着更深一层更全面的了解。

《中国园林文化史》一书内容很驳杂,它是以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科学技术等领域的某一专题为研究对象,但也可以概括的很简单:第一中国古代文化是个完整的体系,尽管人们摄取的往往只是其中的片玉、一枝,但他们原本无不是与昆山和邓林连在一起。

第二中国古典园林的面目受到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进程的严格制约,哪怕是极微末的叠山理水技巧,或是一件淡淡的盆景、一曲短短的栏杆、一张小小的明式椅…他们每一步的演变都涉及在政治哲学艺术的众多领域,这是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发展和命运中看到必然的原因。

看完本书后,我了解了很多,比如自“上古园林”对以后历代园林的影响——以山体和水体的配置而构成的骨架——其肇端即是灵台和灵沼的组合。

之后又由秦汉园林的宇宙观至隋,初盛唐园林的皇家宫苑展现出的恢弘的气魄和灿烂的光彩以及士人园林成为凑泊无间,富于诗情画意的艺术整体。

中唐至两宋园林的“壶中天地”至明清园林的“芥子纳须弥”多为士大夫思想之具体表现,园林空间流溢着诗意,凝固着画意,浸染着禅悦,代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思想艺术品位。

中国传统园林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布局方法则很不相同。

传统建筑多采用中轴线对称和四合院的布局形式,是相当程式化的。

园林建筑则变化无穷,它不受任何形式的约束。

那么传统园林建筑究竟有哪些特点呢?概括地讲有以下几点:情景交融、小中见大、迂回曲折、幽邃深远……总之,与其他类型建筑相比,它所抒发的则是另外一种情趣。

中国的古典园林是和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密不可分的,数千年在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至发展成熟,它正以自己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世界艺术百花丛中一簇芬芳之花,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我们可以把握古典园林的精髓,在现有中国古典园林是现代园林设计的灵感之源,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精髓更是我们现代造园设计的理论基础,因为一个好的园林作品并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的,正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道理,一方水土出一方园林景观。

我认为在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到得中国古典园林以及民族文化的文脉,用严谨的态度进行改革创新,定会在设计的领域中有更好的发展。

乔虹
2012年2月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