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唐诗歌

合集下载

古代文学资料3隋唐五代

古代文学资料3隋唐五代
6、 识记:王昌龄及其七绝诗《出塞二首》之一(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二首》之: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7、 崔颢,进士第,早年好赌博饮酒,择妻以貌美为准,稍不如意即离弃,被称为“有俊才,无士行。”
8、 识记:崔颢及其《黄鹤楼》诗。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馀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9、 杜审言:(识记)杜审言(公元648?- 708年),初唐的一位重要诗人,杜甫的祖父。他的诗以浑厚见长,精于律诗,尤工五律,与同时的沈佺期、宋之问齐名。他对律诗的定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由此也奠定了他在诗歌发展史中的地位。杜甫有云:“吾祖诗冠古。”史称杜审言有文集十卷,大多散佚不闻。现存最早的《杜审言集》是宋刻一卷本,收诗四十三首。
3、 杨素及其《出塞》诗。(识记)描写边塞风霜行役的军旅生活,平实粗犷、深沉悲凉,真挚而浓烈,具有北歌的慷慨之气。
4、 贞观诗坛的主掌者,为唐太宗及其身边的北方文人和南朝文士。(识记)
5、 贞观时期所编应制咏物所用的类书《北堂书抄》、《文思博要》、《艺文类聚》。(识记)虞世南等人所编。是宫廷诗人作诗的工具书。用于摭(zhi)拾辞藻和事典,以便应制咏物时写出华美典雅的诗。
14、 高适边塞诗的风格特点:气质沉雄、慷慨悲壮,以骨力取胜。(简单运用)
15、 岑参的生平:(识记)岑参,江陵人。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弃官从戎。两次出塞,是岑参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壮举。与高适一样,岑参热衷于进取功名,有强烈的入世精神,“丈夫三十未富贵,安能终日守笔砚。”性格乐观开朗,长于写感觉印象,善写边塞的奇异风光和风物人情,别具一种奇伟壮丽之美。

梦回大唐——古诗词诵读

梦回大唐——古诗词诵读

梦回大唐——古诗词诵读第一幕:初唐四杰内容:选用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诗。

形式:四个着古装的男生装扮成初唐四杰,或寄歌山水,或格物咏志。

附:《滕王阁诗》年代:唐作者: 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安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送杨处士反初卜居曲江唐·杨炯雁门归去远,垂老脱袈裟。

萧寺休为客,曹溪便寄家。

绿琪千岁树,黄槿四时花。

别怨应无限,门前桂水斜。

春晚山庄唐·卢照邻田家无四邻,独坐一园春。

茸啼非选树,鱼戏不惊纶。

山水弹琴尽,风花酌酒频。

年华已可乐,高兴复留人。

《晚憩田家》年代:唐作者: 骆宾王转蓬劳远役,披薜下田家。

山形类九折,水势急三巴。

悬梁接断岸,涩路拥崩查。

雾岩沦晓魄,风溆涨寒沙。

心迹一朝舛,关山万里赊。

龙章徒表越,闽俗本殊华。

旅行悲泛梗,离赠折疏麻。

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

第二幕:盛世唐朝内容:田园诗派代表:王维的诗边塞诗派代表:诗仙李白的诗形式:王维的诗由两男两女在班级前各领读一首,后面学生和唱诗仙李白的诗是分男生女生对唱附:王维的诗1、《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归嵩山作》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4、《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仙李白的诗1、《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初唐诗歌

初唐诗歌
2016/11/9 17
1、“四杰”对诗歌创作题材领域的开拓 从宫廷——市井”;从台阁——江山与塞漠。 2、壮美:“四杰”对诗歌美学的追求 杨炯:《王勃集序》 尝以龙朔初载,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 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 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 用光志业……以兹伟鉴,取其雄伯,壮而不虚, 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
2016/11/9
16
1、“四杰”对诗歌创作题材领域的开拓 从宫廷——市井”;从台阁——江山与塞漠。 2、“四杰”对诗歌美学的追求 杨炯:《王勃集序》 尝以龙朔初载,文场变体,争构纤微,竞为雕刻。 糅之金玉龙凤,乱之朱紫青黄。影带以徇其功, 假对以称其美。骨气都尽,刚健不闻;思革其弊, 用光志业……以兹伟鉴,取其雄伯,壮而不虚, 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 3 、“四杰”恢复了对文学抒情功能的重视
2016/11/9 30
蔡东藩:《中国历朝通俗演义》 之《唐史演义》曾记前人留一笑 谈云:“汉经学,晋清谈,唐乌 龟,宋鼻涕,清邋遢。”
2016/11/9
31
二、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
英国学者威尔斯《世界史纲》:
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 处于蒙昧黑暗之中,中国人的思想 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
23
四、陈子昂与诗歌革新
陈子昂是初唐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继“四杰” 之后,在倡导复古的旗帜下进行诗歌内容的 革新。反对“彩丽竞繁”、“兴寄都绝”的 齐梁诗风,标举“风雅兴寄”和“汉魏风骨” 的优良传统,高倡恢复建安文人的慷慨意气 和人生理想,反映了时代的要求,架起了建 安风骨与盛唐气象之间的桥梁。
2016/11/9
2016/11/9 25
韩愈《荐士》: 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

隋唐五代文学

隋唐五代文学
1、孟浩然的 代表作品是山水 田园诗。其中有 一部分是漫游秦 中、吴越等地所 写的。
2、他多数的山 水诗,都是写故乡襄 阳的鹿门山、万山、 岘山、鱼梁州、高阳 池等名胜景物。
山寺鸣钟昼已昏, 鱼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 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 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 惟有幽人自来去。
4、骆宾王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三、陈子昂
1、 《修竹篇序》
在唐诗发展史上, 陈子昂这篇短文好象一 篇宣言,标志着唐代诗 风的革新和转变。
彩丽竞繁, 而兴寄都绝。
风雅兴寄 汉魏风骨
2、《感遇》
2、善于描绘自然景物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三、后期诗歌 1、主要是隐居终南、
辋川的闲情逸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 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 候荆扉。雉雊麦苗秀,蚕 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 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 怅然吟式微。
——杨炯的《王勃集序》
1、卢照邻《长安古意》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七言长体, 极于此矣!
——《诗薮·内编》
2、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 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 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巾。
滕 王 阁
3、杨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 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 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 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陈子昂的《感遇 诗》三十八首,正 是表现其革新精神 的主要作品。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 第一节 隋代诗歌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 第一节 隋代诗歌

王勃是“四杰”中代表,诗成就最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山中》等气势 雄壮,豪放悲凉,骈体文《滕王阁序》还 有《滕王阁诗》也很有名。 《滕王阁诗》: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连暮捲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稀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杨 炯:活了40余岁,当过县令一类的 小官,诗最少,成就也最低。但《从军行》 写得不错,写战士为国立功,豪壮。
返回
第三节 王绩和四杰
1、关于王绩(585-664) 2、“四杰”:
1、关于王绩(585-664) 山西人,自号东皋子,一生与陶渊明有些相似, 曾隐居三次,第一次在隋末,第二次在唐初不久, 第三次在唐朝。思想复杂,对隋朝黑暗政治不满, 故隐居,对新朝怀才不遇故隐居。思想主要是道 家思想,爱好是喝酒。仿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与《五斗先生传》。他的诗主要诗田园诗,与陶 的诗又有本质的区别,陶融注了自己的满腔热情, 如:《止酒》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暮止不安寝, 晨止不能起,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
沈佺、真挚。深 沉缠绵,构思精巧。 闻道黄龙戌,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日,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作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独不见》: 卢家少妇郁金堂, 九月寒砧催木叶, 白狼河北音书断, 谁为寒愁独不见,
海燕双栖玳瑁梁。 十年征戍忆辽阳。 丹凤城南秋夜长。 更教明月照流黄。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隋代诗歌 上官仪和沈宋 王绩和四杰 陈子昂
第一节 隋代诗歌
1、齐梁形式主义诗风的延续
2、薛道衡及其诗歌
3、民歌《挽舟者歌》 4、虞世南
1、齐梁形式主义诗风的延续
隋代只有短暂的37年,有些情况和秦朝相 似,隋文帝杨坚也曾是一位较有作为的皇帝, 隋朝前期政治较清明,后隋炀帝篡权,社会动 乱,隋朝是唐朝大统一的前兆。 诗坛只有少数诗人苟延残喘,未出现大 诗人,都诗靡靡之背,隋文帝杨坚非常恼怒, 大诗人李谔:竟一韵之奇,争一字之巧,连篇 累牍,不出日霞之形,积案盈箱,唯是风云之 状。文章要求大家向李谔所说的一样,把李奏 书告示天下,然而成就不大。之后宫体诗更加 流行。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

第一章隋及初唐诗歌第一节隋及唐初诗歌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中,《全隋文》有36卷,作者计168人,其中文学作品不少。

逮软立辑《先秦魏晋南北朝诗》中,隋诗有10卷,作者计81人。

另外还有乐府和歌谣两卷。

隋朝是由梁陈的浮艳文学向健康文风转变的开端时期,直接影响到其后的唐朝。

隋文帝杨坚为扭转浮艳的文风,曾动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584年他下诏宣布“公私文翰,并宜实录”。

治书御史学李谔在《上文帝书》中抨击六朝文风,力主崇实尚用,实为陈子昂革新诗风和韩柳古文运动理论的先驱。

杨广虽为暴君,却爱好文学,诗写得不错。

他的《拟饮马长城窟行》:千乘万骑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写得颇有骨力。

沈得潜评价:“风气将转之候也”。

他的《江都实宫乐词》对七律的形成有一定贡献。

杨广之外,隋朝诗人中以卢思道、杨素、薛道衡等人的成就早出。

都写过一些内容比较清新的边塞诗歌。

⑴薛道衡诗名早在北齐,北周任职时,已显露,南朝陈后主也常派人打听其诗作,一有新作,马上在南朝传播开来。

《人日思归》人日正月初七(旧时风俗称为“人日”)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归乡的思念在春天花发前已经产生,但要回去却落在秋天南雁北飞的后头了。

这首诗语短情长,质朴自然,绝无齐梁绮艳之习,唐人诗辉煌于后,此诗则不妨视作导夫先路者。

薛也因此获得了“名下固无虚士的赞誉。

《昔昔盐》(闺怨诗)是传诵名篇。

诗中“暗牖悬蛛网,空梁落雁泥”,两句用环境气氛的冷清,烘托思妇的落寞心情,相当动人。

传说薛也正因为这两句诗,触怒了忌刻残暴的隋炀帝,遭致杀身之祸(强行勒死)。

⑵杨素、卢思道杨素,开国功臣,其《出塞》及卢思道《从军行》都很出色。

总之,有隋一代,国祚虽短,但文学成就斐然,实为唐代文学的良好开端。

唐高祖武德元年至虞宗延和元年(618~712),这是唐诗的开创时期。

是扭转齐梁以来形式主义诗风,使唐诗走向健康发展的时期。

唐初,诗创中仍流行南朝的浮靡文风,太宗爱好文学,但受此风影响,写过宫体诗,艳情诗一类。

全唐诗第一卷第一首

全唐诗第一卷第一首

全唐诗第一卷第一首帝京篇十首[ 唐] 李世民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

绮殿千寻起,离宫百雉馀。

连薨遥接汉,飞观迥凌虚。

云日隐层阙,风烟出绮疏。

岩廊罢机务,崇文聊驻辇。

玉匣启龙图,金绳披凤篆。

韦编断仍续,缥帙舒还卷。

对此乃淹留,欹案观坟典。

移步出词林,停舆欣武宴。

雕弓写明月,骏马疑流电。

惊雁落虚弦,啼猿悲急箭。

阅赏诚多美,于兹乃忘倦。

鸣笳临乐馆,眺听欢芳节。

急管韵朱弦,清歌凝白雪。

彩凤肃来仪,玄鹤纷成列。

去兹郑卫声,雅音方可悦。

芳辰追逸趣,禁苑信多奇。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

烟霞交隐映,花鸟自参差。

何如肆辙迹,万里赏瑶池。

飞盖去芳园,兰桡游翠渚。

萍间日彩乱,荷处香风举。

桂楫满中川,弦歌振长屿。

岂必汾河曲,方为欢宴所。

落日双阙昏,回舆九重暮。

长烟散初碧,皎月澄轻素。

搴幌玩琴书,开轩引云雾。

斜汉耿层阁,清风摇玉树。

欢乐难再逢,芳辰良可惜。

玉酒泛云罍,兰殽陈绮席。

千钟合尧禹,百兽谐金石。

得志重寸阴,忘怀轻尺璧。

建章欢赏夕,二八尽妖妍。

罗绮昭阳殿,芬芳玳瑁筵。

佩移星正动,扇掩月初圆。

无劳上悬圃,即此对神仙。

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

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

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

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

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

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

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

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

第一章 初唐诗歌

第一章  初唐诗歌

答曰:“甚为造化小儿相苦,尚何言?然吾
在,久压公等,今且死,固大慰,但恨不见
替人。”
(2)七律。如《春日京中有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独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以春景反衬客愁,倍觉凄然。尾联造语清新,语痴而情真。 对仗工整谨严,平仄和谐。
2010年3月温家宝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吟诵“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
倍还人”,以表示应对危机的信心。
(3)五律。《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胡应麟《诗薮》誉为初唐五言律第一。
小结。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审言
诗虽不多,句律极严,无一失粘者,甫之 家传有自来矣。”
二、沈佺期与宋之问
• (一)沈宋经历
希夷《白头吟》)→更宁静爽朗的月夜(张《春
江》)
5、哲理之美:“有限无限”;“有情无情”。
6、意境之美:诗情、画意、哲理相融,阳刚与
阴柔兼备,形式与内容统一。
三、刘希夷
1、简介。刘希夷,上元年间进士。少有文才,尤善从军、
闺帏之作。今存诗35首,《代悲白头翁》为传诵名作。
2、《白头翁》简析。 (1)关于生命的哲理思考。写人生由青春年少到白发衰老 的悲伤,渗透着对人生深切体验之后的哲理。 (2)清丽婉转的诗境。该诗为七言歌行,写得清丽可人, 宛转流畅,警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倍 受世人称道。
第三章 初唐后期宫廷诗
• 高宗、武后时期涌现一批新的宫廷诗人, 在诗歌格律上进行探索并取得了突破,并
趋于成熟与定型。
• 这些宫廷诗人,主要是活跃于武后朝的“ 文章四友”及沈佺期、宋之问等人。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 第一节 隋代诗歌 优质课件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 第一节 隋代诗歌 优质课件

《吟雪》 禁园凝朝气,瑞雪掩晨曦。 花明楼凤阁,珠散影娥池。 飘素迎歌女,翻花间午移。 牵因千里映,还绕晚年枝。
写景雪和技巧,对仗工整,思想内容上 价值不高。
3、沈荃期和宋之问:
沈、宋生活年代比四杰都要晚,是初唐晚期 诗人。沈宋是宫体诗人,后来因为勾结张易之被 流放,诗歌带有齐粱余习。沈超过宋之问,在当 时受武宠爱。两人诗一般诗宫体诗,内容不值得 称道,艺术上有高超艺术,被贬出朝廷后,诗风 有转变,写了一些较好的诗歌,如宋之问《渡汉 江》
唐太宗常称赞虞世南“五绝”:德行、忠直、博 学、文辞、书翰。他有一首名诗《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 沈德潜《唐诗别裁》:“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 尊其品格。”此诗是唐人咏蝉诗歌中最早的一首。 “緌”(rui)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的部分,蝉的 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似冠樱,似垂緌。 蝉:生性高洁,栖(qi)高饮露。 三、四句:立身品格高洁之人,并不需要某种外
六对: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 叠韵对、双拟对。
八对:异类对、联绵对、回文对、隔句对、 双声对、叠韵对、双拟对。律诗趋于成熟, 上官仪是作了贡献的,律诗经过初唐四杰, 沈宋努力成为唐代诗歌的主要形式。
上官仪的《入朝洛堤步月》: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川曙,蝉 噪野风秋。 上官仪在唐高宗时任宰相,也是其一生最得 意的时候。写作者在皇城外等候入朝时的情怀。唐 初时百官上朝没有待漏院供休息,必须在破晓前赶 到皇城外等候。 脉脉广川:水含情不语,比喻男女关系,同 时以比喻君臣,暗示皇帝对他的恩宠; 历:心情悠然,镇定自若。 秋日凌晨,曙光初露,月挂西山,鸟宿山树, 秋风袭来,寒蝉嘶鸣。
齐梁诗风有明显区别,主要在声律方面,律 诗与古体诗在唐朝分道扬镳。律诗始于初唐, 至沈宋而其始备《唐音审体》——清 钱良释

T1—2 第一章 隋及唐初的诗歌(修订版)

T1—2 第一章 隋及唐初的诗歌(修订版)

一,壮志未酬的一生 陈子昂从小有匡时救世的宏伟理想, 陈子昂从小有匡时救世的宏伟理想, 此人志大才高,刚直自负. 此人志大才高,刚直自负. 王夫之认为"陈子昂以诗名于唐, 王夫之认为"陈子昂以诗名于唐,非但文 士之选也.使得明君以尽其才,驾马周而颉颃 士之选也.使得明君以尽其才, 姚崇,以为大臣可矣" 姚崇,以为大臣可矣"(《读通鉴论》卷二十 读通鉴论》 一).
一,初唐四杰 王勃( 王勃 ( 649—676) , 杨炯 ( 650— ) 杨炯( 693? ) , 卢照邻 ( 637? —689? ) , 卢照邻( ? ? ? 骆宾王( 诗风刚健清 骆宾王(640?—684?),诗风刚健清 ? ? 俱为寒门诗人 寒门诗人. 新,俱为寒门诗人.
《戏为六绝句》其二 戏为六绝句》 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 王杨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不废江河万古流.
上官体和 第二节 上官体和沈,宋
阅读: 阅读: 古意》 沈佺期 《古意》 过大庾岭》 宋之问 《过大庾岭》 杜审言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一,宫廷诗派 代表人物:虞世南, 代表人物:虞世南,上官仪 太宗很喜欢宫体,上行下效, 太宗很喜欢宫体,上行下效,以他为 中心一批朝廷官员形成宫廷诗派,也就是 中心一批朝廷官员形成宫廷诗派, 宫廷诗派 贵族诗派.宫廷诗内容上为齐梁余风, 贵族诗派.宫廷诗内容上为齐梁余风,形 内容上为齐梁余风 式上为唐格律诗奠定基础. 式上为唐格律诗奠定基础. 为唐格律诗奠定基础
三,沈宋 ----沈佺期,宋之问 沈佺期, 沈佺期
沈佺期( ?),宋之问 沈佺期(约656—714?),宋之问 ?), ),二人同为高宗上元进士 (约656—712),二人同为高宗上元进士, ),二人同为高宗上元进士, 武后朝又同为宫廷侍臣. 武后朝又同为宫廷侍臣.

2.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1

2.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1

二、王绩与“四杰”

王绩(585~644),字无功,自号东皋子, 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县)人。其作品有 《东皋子集》三卷。
王绩《野望》: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沈德潜云:“五言体前此失严者多,应以 此章为首。”
(《唐诗别裁集》)
胡应麟《诗薮》:
“音响格调,闲自停匀;体气风神, 尤为焕发。”
霜烽暗无色,霜旗冻不翻。
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
第二节
初唐诗坛
一、贞观诗风及“上官体”
一、历史的积习与传统的惰性 二、这一时期作家队伍的构成 三、帝王的审美趣味
明人胡应麟称道《帝京篇》曰:
“无论大略,即雄才自当驱走一 世。”
虞世南:
(施补华《岘庸说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上官仪(616?~664),字游韶。贞观初进 士,太宗时曾任秘书郎,高宗时官至东、 西台三品。因建议高宗废武后,得罪武则 天,被诬构参与梁王李忠谋反,下狱死。
《旧唐书·本传》云:“太宗雅好属文, 每遣仪视草,又多令继和,凡有宴集,仪尝预 焉。”
“上官体”
《旧唐书》上官仪本传云:“(上官仪) 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显贵,故当 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
秋夜喜遇王处士
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莺飞,
夜还东溪
石苔应可践,丛枝幸易攀。 青溪归路直,乘月夜歌还。
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章 隋及初唐诗歌
第一节
隋代文学
隋代诗坛总的特点
南北文风同时并存,相互影响却又合 而未融,虽有发展却艰于创新,齐梁文风 在新朝继续沿袭,整个文坛仍处于过渡阶 段。

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

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

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1.名词解释上官体一.上官,指初唐诗人上官仪,工于五言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上官仪贵显,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人称为上官体。

二.特点:细致体察、情思婉转、笔法精细、对偶工整。

唐传奇唐传奇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是在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小说文体。

馆阁体馆阁体是唐代一种分题赋咏和寓直酬唱的诗体。

在对于诗律和诗艺的研炼发展上,为唐代近体诗的定型做出了贡献。

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

内容不外歌功颂德、宫苑游宴,但在他们的其他一些作品中,却有时透露了诗歌变革的消息,有的还对诗歌体制的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四人中,以杜审言成就最高。

吴中四士:指包融、贺知章、张若虚、张旭。

四人为吴、越之士,文词俊秀,名扬于长安,号称“吴中四士”。

沈、宋:沈佺期、宋之问的并称,二人皆为初唐宫廷诗人,同以五言律诗见长。

他们在总结前人和当代人应用声律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新唐书•宋之问传》)的工作,为律诗在平仄粘对、句数用韵方面的定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使以后作诗的人有明确的规格可以遵循。

律诗形式的定型,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2.初唐四杰一.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因而并称初唐四杰。

二.初唐四杰能真正反映社会中、下层一般人士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

3.简述初唐四杰在创作上的共同特点。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因而并称初唐四杰。

1.四人的创作个性是不同的,所长也异,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律诗。

2.他们自负很高,名高而位卑。

3.他们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

4.都有一种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4.概述初唐四杰诗歌的创作特点。

初唐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人齐名,因而并称初唐四杰。

他们的创作特点有:一.重视抒发情怀和不平之气,面向市井,写个人生活情怀,也写沧海桑田的感慨,思索人生的哲理。

第一章 初唐四杰诗歌

第一章 初唐四杰诗歌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第一章 初唐诗歌
第三节 初唐四杰
骆宾王《帝京篇》节选
古来荣利若浮云,人生倚伏信难分。 始见田窦相移夺,俄闻卫霍有功勋。 未厌金陵气,先开石椁文。 朱门无复张公子,灞亭谁畏李将军。 相顾百龄皆有待,居然万化咸应改。 桂枝芳气已销亡,柏梁高宴今何在。 春去春来苦自驰,争名争利徒尔为。 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炯闻之,谓人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当时议者亦以为然。”
第一章 初唐诗歌
第三节 初唐四杰
卢照邻说:“圣人方士之行,亦各异时而并宜; 讴歌玉帛之书,何必同条而共贯?”(《南阳公集序》)
“其有发挥新题,孤飞百代之前,开凿古人,独步九流之 上,自我作古,粤在此乎!” (《乐府杂诗序》) 王勃:“孔夫子何须频删其诗书,焉知来者不如今; 郑康成何须浪注其经史,岂觉今之不如古。” (《感兴奉送王少府序》)
“沈、宋之流,研炼精切,稳顺声势, 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焉。”
第一章 初唐诗歌
第二节 初唐诗坛——律诗的完成
宋之问的《度大庾岭》: 度岭方辞国, 停轺yáo古代的轻便马车一望家。 魂随南翥鸟,泪尽北枝花。 山雨初含霁,江云欲变霞。 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宋之问的《度大庾岭》赏析
大庾岭——中国 南部 山脉,“五岭”之一,位于 江西 与 广东 两省边境。海拔1,000米. 公元 七〇五 年,武则天(李显送给她的尊号:则天大圣 皇帝,宋代人开始叫她武则天)病重,宰相 张柬之 率大 臣发动政变,逼武后退位,拥立中宗 李显。 武则天的 嬖bì 臣 张易之 被杀。 宋之问 因受牵连 被贬为泷州(广东罗定县)参军。诗是在途中写的。 宋之问 由 宫廷侍臣 变而为 天涯逐客,由 软红佳 丽 之地到 瘴疠炎蒸之乡

第一章 隋唐之初唐诗

第一章  隋唐之初唐诗

第二节 初唐诗坛

一、初唐前期 二、初唐四杰 三、文章四友与沈宋


一、初唐前期
1.以唐太宗为中心的宫廷文学集团(杨师道、 李百药、虞世南、许敬宗)。主导倾向是受南朝 文风影响,追求声律和辞藻的精妙,从内容到情 趣主要表现为宫廷化倾向。此即“贞观诗风”。

2.上官体:上官仪(608----664,贞观后期诗 人,活到高宗时):代表了宫廷诗人创作的最高 水平。以写景见长,风格“绮错婉媚”,即重 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主要体现 在体物图貌的细腻、精巧上。使文人纷纷效仿, 称为“上官体”。其“六对”、“八对”说, 对律诗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1.明显的复古倾向:主张恢复古诗比 兴言志的风雅传统,陈怀有远大的政治 抱负,是具有很浓政治色彩的诗人,故 其诗具有强烈的政治倾向。其《感遇》 诗许多篇就是针对政治现实而作,或抨 击,或讽喻。他就是借《感遇》来恢复 风雅比兴美刺的兴寄传统。其优点是使 诗歌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干预现实的作 用,体现着文学的使命感、正义感;缺 点是容易犯以诗言理的毛病而缺乏艺术 感染力。复古乃革新。
第一章 隋与初唐诗歌
第一节 隋 代 文 学 第二节 初 唐 诗 坛 第三节、陈子昂和张若虚
第一节 隋代文学

学习内容: 一、隋代文学的特点 二、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




一、隋代文学的特点 1.作者队伍由南北两部分构成:一是北齐、 北周旧臣,二是由梁、陈入隋的文人。 2.南北文学合流。相互影响,主体上是南方 诗风影响北方诗人,但有成就的是北方诗人的作 品。文帝时南、北诗风同时并存;炀帝时则明显 向重文采的南朝诗风发展,以炀帝为中心,形成 宫廷、贵族的文学圈子。 二、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 1.卢思道(北方),代表作《从军行》 2.杨素(北方)代表作《出塞二首》 3.薛道衡(北方),代表作:《出塞》(和杨 素之作)、《昔昔盐》(闺怨之作)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概述

三、沈佺期、宋之问 沈佺期、宋之问等人在南齐沈约、谢朓等创制的 永明体上,从原来的讲求四声发展到只辨平仄, 由原来只讲求一句一联的音节协调发展到全篇平 仄的粘对。从而形成在平仄上有严密规则可循的 完整的律诗。 主张:回忌声病(讲求声律),约句准篇(限定 字句)。 沈、宋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 立了律诗的形式,因此又称律诗为“沈宋体”。


上官体的特点:其一是“绮错婉媚”。绮错, 表现在立意构思的纤细回曲上;婉媚,表现在 诗风的清艳(绮艳)柔美上。 入朝洛堤步月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八咏应制 罗荐已擘鸳鸯被,绮衣复有葡萄带。 残红艳粉映帘中,戏蝶流莺聚窗外。

其二是属对精切。非常注重形式的精美。
奉和山夜临秋 殿帐清炎气,辇道含秋阴。 凄风移汉筑,流水入虞琴。 云飞送断雁,月上净疏林。 滴沥露枝响,空蒙烟壑深。
诗人注重对景物的细致体察,自铸新词以状物色。通 过物色的动态变化,写出情思的婉转,笔法精细而秀逸 浑成,把五言诗的体物写景技巧大大地推进了一步。






唐代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诗。清新朴素,为唐代 山水田园诗派的先驱。
第二节

初唐“四杰”
四杰:高宗武后时期,王勃、杨炯、卢照邻、 骆宾王四人齐名,号称文坛四杰。 这一时期上官体影响巨大,绮靡文风依然盛 行,四杰也未能完全摆脱绮靡文风的影响, 但是他们企图改变这种文坛积习,是唐诗开 创期中负起了时代使命的四位作家。 “他们都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行为都 相当浪漫,遭遇尤其悲惨”(闻一多语)
别有豪华称将相, 转日回天不相让。意气由 来排灌夫, 专权判不容萧相。专权意气本豪 雄, 青虬紫燕坐春风。自言歌舞长千载, 自谓骄奢凌五公。节物风光不相待, 桑田碧 海须臾改。昔时金阶白玉堂, 即今惟见青松 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 年年岁岁一床书。独有南 山桂花发, 飞来飞去袭人裾。

初唐文学课件讲课讲稿

初唐文学课件讲课讲稿

课程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梁园吟
昔人豪贵信陵君 , 今人耕种信陵坟。 荒城虚照碧山月, 古木尽入苍梧云。
梁王宫阙今安在? 枚马先归不相待。 舞影歌声散渌池, 空馀汴水东流海。
退出
课程目录
近体诗的发展与定型
上官仪 文章四友
沈宋
首页
唐诗的革新
初唐“四杰”
陈子昂
张若虚和刘希 夷
下页
退出
上官仪
❖ 上官体
他是当时著名的宫廷诗人。当时 有“上官体”之称。所谓上官体,就 是指以初唐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诗体。 《旧唐书·上官仪传》:“工于五言 诗,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显贵, 故当时多有效其体者,时人谓为上官 体。”
课程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课程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四杰”对唐诗发展的主要贡献
1
在诗歌内容方面,初唐四杰突破了宫廷诗的狭小 范围,扩大了诗歌的题材,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 从台阁移到江山和塞漠,诸如离别、怀乡、边塞、市 井生活、山川景物,都成了他们歌咏的对象,使诗歌 有了充实的社会内容、严肃的思想和真实的感情,显 示了诗歌创作的健康方向。(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狱咏蝉) 四杰诗歌充沛、自负的情感对盛唐诗歌也产生了影响。 (行路难,长安古意)
课程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行路难
人生贵贱无终始, 倏忽须臾难久恃。 谁家能驻西山日? 谁家能堰东流水? 汉家陵树满秦川, 行来行去尺哀怜。 自昔公卿二千石, 咸拟荣华一万年。 不见朱唇将白貌, 惟闻素棘与黄泉。
课程目录
上页
下页
退出
长安古意
自言歌舞长千载,自谓骄奢凌五公。 节物风光不相待,桑田碧海须臾改。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寂寂寥寥扬子居,年年岁岁一床书。 独有南山桂花发,飞来飞去袭人裾。

初唐诗歌

初唐诗歌

初唐诗歌初唐诗歌概况从唐朝建立到唐玄宗即位。

这是唐诗的准备阶段。

在风格、意境、声律等诸多方面为盛唐诗歌高峰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

占统治地位的仍是齐、梁的颓靡遗风。

正如明人陆时雍所说:“调入初唐,时带六朝锦色。

”(《诗镜总论》)南朝齐梁宫体诗:咏内人昼眠萧纲北窗聊就枕,南檐日未斜,攀钩落倚障,插捩举琵琶。

梦笑开娇靥,眼鬟压落花,簟纹生玉腕,香汗浸红纱。

夫婿恒相伴,莫误是倡家。

”赋得樱桃华林满芳景,洛阳遍阳春。

朱颜含远日,翠色影长津。

乔柯啭娇鸟,低枝映美人。

昔作园中实,今为席上珍(唐太宗)第一节初唐宫廷诗人1 、宫廷诗第一代诗人:唐太宗、虞世南、魏征、李百药等。

❖诗歌特色:华赡典雅,气象恢宏壮丽,洋溢着帝国初兴的气息。

❖宫廷诗第二代诗人:上官仪(龙朔变体)(1)诗歌以“绮错婉媚为本”,讲求诗歌对仗工整、用典精切、音律和谐优美、体制精巧玲珑的诗篇,为诗歌格律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2)提出所谓“六对”“八对”等写作技巧,对律诗形式的发展和格律的完善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

❖唐上官仪曰:诗有六对:一曰正名对,“天地”、“日月”是也;二曰同类对,“花叶”、“草芽”是也;三日连珠对,“萧萧”、“赫赫”是也;四曰双声对,“黄槐”、“绿柳”是也;五日叠韵对,“彷徨”、“放旷”是也;六曰双拟对,“春树”、“秋池”是也。

❖又曰:诗有八对:一曰的名对,“送酒东南去,迎琴西北来”是也;二曰异类对,“风织池间树,虫穿草上文”是也;三曰双声对,“秋露香佳菊,春风馥丽兰”是也;四曰叠韵对,“放荡千般意,迁延一介心”是也;五曰联绵对,“残河河若带,初月月如眉”是也;六曰双拟对,“议月眉欺月,论花颊胜花”是也;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是也;八曰隔句对,“相思复相忆,夜夜泪沾衣。

空叹复空叹,朝朝君未归”是也。

去其重复,共十种:正名对(的名对):天地、日月、东西同类对:意义上属于同类的异类对:意义上属于异类的双声对:双声词对双声词叠韵对:叠韵词对叠韵词连珠对:叠音的形容词或象声词对联绵对:五言诗的二、三字重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初唐诗歌————————————————————————————————作者:————————————————————————————————日期:23 / 13第一章 初唐诗歌• 初唐诗 :高祖武德元年(618)――睿宗延和年(712)• 初唐历时近百年,为盛唐诗歌的繁盛做了三方面的准备:1、扩大了诗歌创作的题材内容;2、完善了近体诗歌的体式;3、新诗歌理论的建设。

* 初唐百年诗歌的演进,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1、前五十年,宫廷诗的时代。

主要作家是以李世民为核心,包括李百药、虞世南、马周、许敬宗、杨师道、长孙无忌、魏征、上官仪、褚亮等人的宫廷作家群。

而 “以绮错婉媚为本”(《旧唐书·上官仪传》)的“上官体”是这一时期的诗风代表。

在野诗人王绩“以真率浅疏之格”(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一)特立于初唐诗坛,惠及初唐四杰。

2、初唐后五十年是逐步突破旧诗风,建立唐诗风范的时期。

文坛上较热闹,改革诗风的呼声与创作实践同样强烈。

高宗武后时期,“以文章名天下”的初唐四杰登上诗坛,把诗歌的题材视野从宫廷移到市井、从台阁移到江山塞漠,感情基调也清新健康起来。

继之,台阁诗人沈佺期、宋之问确立了律诗这种新形式。

最后,陈子昂登高一呼,痛斥齐梁,高倡风骨,为唐诗开辟了健康的发展道路。

•总之,初唐诗歌虽未完全摆脱六朝的浮华和纤弱,诗歌的现实性和思想性尚有待进一步提高,但已透露了新的气息。

•第一节 初唐宫廷诗• 整个初唐时期,宫廷文臣及帝王后妃在诗坛非常活跃,形成一个庞大的诗人群体。

他们对格律诗的定型起到了重要作用。

• 一、贞观诗风• 宫廷诗第一阶段。

•唐开国后第一代诗人是唐太宗李世民及其身边的大臣文士。

他们认识到南北文学不同的艺术特色,提出“各去所短、合其两长”的文学主张。

4 / 13逐渐浮艳,尽管声律、辞藻运用方面日益精妙,但风格趣味却日益宫廷化,主旨归于颂美。

• 当时诗歌虽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南北文学合流的趋势,但其创作成就离“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文学理想还相距甚远。

• 二、上官体• 宫廷诗第二阶段。

• 介于贞观、龙朔之间,出现了一位重要诗人上官仪,字游韶,贞观初进士,先后受到太宗高宗赏识。

《旧唐书·本传》云:“太宗雅好属文,每遣仪视草,又多令继和,凡有宴集,仪尝预焉。

” 存诗20首,大都是奉和应诏之作。

• 上官仪的诗以“绮错宛媚”著称,时人纷纷效仿,形成一种诗风,称为“上官体”。

由于其诗一出,宫廷诗风为之一变,故又有“龙朔变体”之称。

• 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诗的对偶进行了整理与归纳,提出了“六对”、“八对”之说,对律诗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六对”、“八对” • 据宋人魏庆之《诗人玉屑》引李淑《诗苑类格》,所谓“六对”是:一是正名对,如天地对日月;二是同类对,花叶对草芽;三是连珠对,萧萧对赫赫;四是双声对,如黄槐对绿柳;五是叠韵对,如彷徨对放旷;六是双拟对,如春树对秋池。

“八对”:一曰地名对,送酒东南去,迎琴西北来;二曰异类对,风织池间树,虫穿草上文;三曰双声对,秋露香佳菊,春风馥丽兰;四曰叠韵对,放荡千般意,迁延一介心;五曰连绵对,残河若带,初月如眉;六曰双拟对,议月眉欺月,论花颊胜花;七曰回文对,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八曰隔句对,相思复相忆,夜夜泪沾衣,空叹复空泣,朝朝君未归。

• 三、“文章四友”和“沈宋”• 宫廷诗第三阶段。

5 / 13李峤、苏味道、崔融、杜审言,以及并称“沈宋”的沈佺期和宋之问,他们是宫廷诗发展第三阶段的代表作家。

他们的作品虽内容主旨上与以前的宫廷诗无大差别,但诗律、诗艺方面有很大进展。

1、杜审言。

“文章四友”中杜审言成就最高,可谓初唐五律之冠。

•胡应麟《诗薮》:“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

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倡。

” 王夫之《姜斋诗话》:“近体梁陈已有,至杜审言始叶于度。

” •此外,他身处宫廷时间较短,所以作品思想内容较充实,在律诗的题材开拓方面也作出了有意义的实践。

2、沈佺期和宋之问。

“沈宋”最终完成了五律的定型, “沈宋”之称成为律诗定型的标志。

•他们继承了六朝以来众多诗人应用形式格律的经验,并加以发展,使律诗不仅在音韵对仗、起承转合方面更为缜密工致,而且合于粘对规则,从而将已趋定型的律诗形式完全确定下来,使后人作诗有明确的规格可遵循。

•严羽《沧浪诗话》:“风雅颂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两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

” •沈佺期擅长七律,《古意呈乔补阙知之》(《独不见》)是其成名作,《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被后人称为初唐七律样板。

• 宋之问擅长五律,代表作《度大庾岭》。

*以遵守粘对规则为声律格式的五言律的定型,在唐代近体诗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性意义,它不仅完成了由永明体的四声律到唐平仄律的过渡,而且是一种可以推而广之的声律法则。

(如:五言律—→五言排律、五言绝句,五言律→七言律→七绝)6 / 13诗歌格律常识简介一、构成诗歌格律的条件诗歌之所以成为诗歌,是由于它在语言文字形式上有种种不同于散文的规则,这些规则就叫格律。

* 中国传统诗歌格律的构成取决于以下几个条件: ➢ 1、句子的长短,即一句的字数; ➢ 2、一首诗的句数; ➢ 3、是否分段(分章、分阕); ➢ 4、句中各字的声调平仄; ➢ 5、是否讲究对仗; ➢ 6、押韵字的位置;➢ 7、句中的节奏。

二、什么是古体诗和近体诗(一)古体诗➢ 也称“古诗”或“古风”,是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各种诗体的通称,每篇句数不拘,有四、五、六、七、杂言诸体,后世使用五、七言者较多。

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

诗歌长短没有限制,最长达数百句,最短仅3句。

➢古体诗不同于近体诗最显著的特点:1 、用字不限平仄;2 、不要求对仗;3 、押韵相对自由(可平声,可仄声,可隔句,可连句,可换韵,可通押,韵部也不必拘守官韵)。

(二)近体诗➢唐代律体诗形成以后,人们把这种后起的、格律十分严格的诗歌体裁称为近体诗。

➢近体诗包括律诗、律体绝句、排律,其中律诗是近体诗的代表。

三、近体诗的格律➢ 近体诗的格律很严,大致包含以下几方面条件:1、讲究平仄。

7 / 13平仄规则是构成近体诗格律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其平仄格式的基本规则有:①一句内以两字为一个节奏单位而形成平仄的交替变换。

独字节奏的位置服从于句子的节奏段,五言节奏段为上二下三,七言节奏段为上四下三。

➢ 所有近体诗句的平仄交替格式可归结为以下几种:•A 、五言诗: 甲、仄仄平平仄 ;乙、平平仄仄平 丙、平平平仄仄; 丁、仄仄仄平平• B 、七言诗:甲、平平仄仄平平仄乙、仄仄平平仄仄平丙、仄仄平平平仄仄丁、平平仄仄仄平平②一联里出句和对句的平仄序列相反。

➢ 诗律学中,这种规则叫“对”,不符合这一规则就叫“失对”。

➢一联里有以下配合方式:A 、乙式句配甲式句,即甲乙;B 、丙丁;C 、乙丁;D 、丁乙。

③相邻的两联,下联出句和上联对句的平仄要尽量相同。

➢下联出句和上联对句的这种平仄关系,诗律学上称为“粘”。

不符合粘的规则称作“失粘”。

➢ “粘”使得相邻两联整体上的平仄相反,即两个出句平仄相反,两个对句平仄相反。

* 如果完全遵守上述基本规则,那就过于拘束死板,不利于诗歌创作,所以,在此基础上,还形成了不少变通规则。

* 大致可分两类:A 、有的位置上可任意改变平仄:七言所有句式的第一字;甲、丙、丁三个句式中,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

B 、有条件的变通:如有些位置上的平仄虽然不能任意改变,但可以在找出补救办法的情况下改变,即“拗救”。

*律体绝句一首四句,平仄上相当于半截律诗,五、七言也各有四种基本平仄格式。

*排律句数比律诗多,故又称长律,无论多长,都要遵守律诗平仄、对、粘的规则。

排律大多为五言,七言的罕见。

2、运用对仗。

* 对仗,是指两个句子结构上的平行和词类的对称。

8 / 13* 它并非近体诗独有,古体诗尤其唐以后的古体诗也常用,只是,近体诗对仗是格律上的规定,没有对仗就不合格。

不过,律绝用不用对仗两可,只要平仄合律即可。

(1)形成对仗的条件:A 、相对位置上的字属于相同的词类;B 、相对应的词组属于相同的结构类型;C 、两个句子整体上的语法结构关系相同。

•一般,律诗的对仗能满足其中两条。

十分工整的对仗可满足三个条件,有的只能满足一项。

(2)律诗的对仗:通常,颔联、颈联要有对仗,首联、尾联不对仗。

颔联也有不对仗的,但颈联必须对仗;在不做要求的首、尾联也有很多诗用对仗。

(3)关于对仗技巧的一些名目: •工对——相对仗的词不仅大类相同,而且小类也相同。

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 宽对——不属于工对的都算宽对。

•借对——利用一词多义或异词同音现象形成的对仗。

如“庙堂知至理,风俗尽还淳” ;“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 。

•流水对—— 一联中出对句不但对仗,而且意思上前后相承、一气连贯,如“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3、律诗、绝句的句数和字数都是固定的;排律也必须为偶数句。

每句字数同,要求绝对整齐。

• 由于篇幅有限,近体诗句法上形成了许多特点。

如:省略、紧缩、改变语序、活用等。

4、押韵①押韵必须用官韵。

(唐,《切韵》;宋,《广韵》;元明清,“平水韵”) ② 一般只用平声韵,不用仄韵。

9 / 13③一首诗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

第二节 初唐四杰*初唐时期,“初唐四杰”的创作活动代表了当时中、下层一般士人的精神风貌和创作追求。

一、“四杰”及其创作概况 • “初唐四杰”是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他们的人生有着共同的特点:抱负远大而沉沦下僚,才学超群而人生坎坷。

——→创作实践和美学追求迥异于宫廷诗人。

•他们大都生于贞观年间,而创作活动集中在高宗至武后时期,“以文章齐名天下”。

其中王勃才气最高,成就最大。

• 他们有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和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他们的诗歌创作诸体皆备,而以五言律诗和〈七言歌行〉(教材P186)成就最高。

四人创作个性不同,各有所长。

大致说来,王、杨长于五律,卢、骆长于歌行。

*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山西河津)人。

他的诗歌以五律、五绝造诣最高。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背诵)为五律杰作; 五绝如《山中》(背诵) •其他体式诗歌也有佳制,如七言诗《滕王阁诗》(其文《滕王阁序》广为传诵);乐府诗《采莲曲》承袭乐府民歌但能把意境拓展开去。

•其优秀篇章风骨兼备,境界高远,格调壮大昂扬,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盛唐气象”。

?山 中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 杨炯, 擅长五律,《从军行》(背诵)10 / 13 • 卢照邻,擅长七言歌行,如《长安古意》(熟读并背诵名句)、《行路难》。

•骆宾王,擅长歌行,如《帝京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