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精选20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精选20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精选20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精选20篇)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一):“清洁家园、美化环境”活动目的1透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透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和想象潜力。

3透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潜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活动准备: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都说五(1)班的同学十分优秀,这天我也十分荣幸能到你们班来上课。

期望这节课我们能够相处愉快。

”一、计算导入:(算一算)“这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

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

但是我也相信凭你们的聪明,必须能够简单解决它。

”1、出示题目:你们班约有个同学,如果每个同学每一天丢一张纸屑,那么1天之内,你们教室会有多少垃圾呢?如果以整个五年级个同学计算,一天又会产生多少纸屑呢?如果以整个校园个同学计算,我校每一天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

五(1)班人350000张五年级人10500000张全校人127750000张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我校一天之内学生产生的垃圾量,那么对于世界来说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我们校园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

“这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齐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

这个问题但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是否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一、看录象:(看一看)“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校园,我们的身边来开展研究。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和一些照片中去看看我校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状况!”1学生观看录象、照片。

2“看了刚才的录象、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3“我校正在争创“省绿色校园”,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它们来影响我们校园的形象吗?”“那我们该怎样做?”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二):礼貌礼仪伴我行礼仪是人际交往中,以必须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

综合实践课教案(6篇)

综合实践课教案(6篇)

综合实践课教案(6篇)综合实践课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尝试校园绿化设计,学习有关常见花卉、林木、草皮等植物的知识。

2、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爱护生物和热爱学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竞争意识。

4、创新点以竞赛的方式进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5、教师准备校园现有绿化状况及有关常见花卉、林木、草皮等知识。

6、学生准备组织设计的校园绿化方案及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激情导入教师。

前不久,我们调查了校园里的生物种类。

在调查的过程中,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对校园进行重新规划,想要把我们的校园建设得更美丽。

上一节课,我们开始了校园绿化的设计活动,从全班十四个小组十五个方案中选出五个方案参加今天的决赛。

今天,我们将从这五个方案中,再评选出最经济、最合理、最美观、最实用的最佳设计方案。

这个最佳方案将被投入到校长信箱中,如果方案被采纳,那么,你们小组的名字将永载大连市八十中学的史册。

你们准备好了吗?有没有信心?学生:产生表现欲,跃跃欲试。

教师:今天的评委就是在座的每一位。

也就是说当有小组同学发言时,你应当适当作记录,记录下该组设计的优缺点以及特点和创新点。

最后评出最佳设计方案。

二、各小组派代表展示设计方案按照小组顺序进行。

第三小组:两个同学展示模型,一个同学介绍。

大家好!我们组是从美化、整洁这两方面来设计的。

在校门口操场的一块空地上种上榆树。

因为榆树可以净化空气,挡住风沙。

如果再出现1999年那样的沙尘暴,我们就不用害怕了。

而且还可以使校园更整洁,榆树也很容易养。

在绿地里种上柳树,因为它迎风飘扬,非常美丽。

我们组准备在西南方建造一座凉亭。

周围围上水池,再建立一座桥,方便同学们出入。

现在,城市的噪音污染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所以,我们要在学校正门附近种上珊瑚树。

因为它可以吸收噪音从而使噪音减少。

教师:这一组在设计中考虑到噪音污染和沙尘暴,而且制作的模型非常漂亮,让我们用鼓掌给予鼓励!第五小组:展示设计图纸我们组的客观条件没有前一组好,但我们相信我们组一定会取得胜利!我们组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学校周围栽上松树,但不是像图中画的,而是栽成圆柱形。

综合实践课教学详细教案(3篇)

综合实践课教学详细教案(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学习基本的生态保护知识。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地观察、小组讨论、调查访问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 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

2. 常见动植物的认识。

3. 生态保护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1. 生态保护意识的培养。

2. 小组合作能力的提升。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生态保护宣传资料、调查问卷、相机等。

2. 学生准备:观察记录本、笔记本、笔、小队旗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自然风光视频,激发学生兴趣。

2. 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自然吗?为什么?二、新授1. 讲解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等。

2. 介绍常见的动植物,如鸟类、昆虫、植物等。

3. 讲解生态保护的基本知识,如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污染、节约资源等。

三、实践环节1. 小组讨论:如何保护我们身边的自然环境?2.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四、实地观察1. 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或公园进行实地观察。

2. 指导学生观察植物、动物、土壤等自然现象。

3. 学生记录观察结果,填写观察记录本。

五、总结1.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2.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

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实践活动1. 小组分工,每组选择一个生态保护项目进行调查。

2. 学生利用调查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信息。

3. 小组讨论,整理调查结果。

三、成果展示1. 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

2. 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点评。

四、讨论与反思1. 学生讨论: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学到了什么?2.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课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课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2.学习如何展示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
3.提升学生的表达和展示能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如何展示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

三、教学难点
提升学生的表达和展示能力。

四、教学方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现场演讲等形式。

五、教学过程
1. 综合实践活动介绍
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义,为后续的成果汇报做出铺垫。

2. 成果汇报计划制定
小组合作,制定成果汇报计划,包括展示形式、展示内容、演讲人员和时间等方面。

3. 成果汇报准备
根据成果汇报计划,小组成员开始准备演讲稿和PPT等展示材料,老师对小组进行指导和辅导。

4. 成果展示和演讲
小组按照计划进行成果展示和演讲,老师和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评价。

5. 总结和反思
小组进行总结和反思,包括展示效果、演讲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方面。

六、教学评价
采用观察记录、成果展示和即时问答等方式进行评价。

七、教学资源
PPT展示、小组合作工作表、即时问答软件等。

八、教学延伸
可以进行课堂实践和小组调研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九、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他们对展示方面的知识和技巧还比较欠缺,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表达和展示能力。

此外,通过给学生进行组织和协作方面的任务,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教案: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一、教学内容1. 活动主题的选择与设计2. 活动方案的制定与实施3. 活动成果的展示与评价二、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和目的,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升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引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活动主题的选择与设计,活动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激发他们的实践热情。

2. 活动主题的选择与设计: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中的问题,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并进行主题设计。

3. 活动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教师指导学生制定活动方案,包括目标、计划、方法等,并进行实施。

4. 活动成果的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活动成果,进行自评、互评和他评,从而提高他们的评价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主题:活动目标:活动计划:活动方法:活动成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生活中的一个问题,选择一个主题,制定活动方案,并展示活动成果。

答案:略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进行类似的综合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拓宽他们的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活动主题的选择与设计:这是整个综合实践活动的起点,也是关键环节。

学生需要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围绕这个问题选择一个主题,并设计相应的研究方案。

这个环节的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以及如何帮助学生明确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2. 活动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在确定了活动主题后,学生需要制定具体的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标、活动计划、活动方法等。

2.4《垃圾分类我调查——成果交流展示》(教案)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2.4《垃圾分类我调查——成果交流展示》(教案)粤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垃圾分类我调查——成果交流展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认识到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2. 培养学生调查、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展示,增强合作意识,提升表达能力。

4.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环保行动的热情。

二、教学内容1. 调查活动:学生分组调查家庭、学校及社区垃圾分类的现状。

2. 分析整理:学生将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

3. 成果展示:学生分组展示调查成果,分享调查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悟。

4. 交流互动:学生针对垃圾分类问题展开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调查、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展示,增强合作意识,提升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教师简要介绍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垃圾分类的关注。

- 学生分享对垃圾分类的了解和认识。

2. 调查活动- 学生分组,明确调查任务和目标。

- 学生制定调查计划,确定调查时间、地点、对象和方法。

- 学生进行调查,记录调查过程和结果。

3. 分析整理-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调查结果,找出存在的问题。

- 学生整理调查资料,形成调查报告。

4. 成果展示- 学生分组展示调查成果,分享调查过程中的经验和感悟。

-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给予评价和建议。

5. 交流互动- 学生针对垃圾分类问题展开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讨论成果,形成共识。

6. 总结延伸-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 学生谈收获,表示要从自己做起,积极参与垃圾分类。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2. 学生调查报告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学生成果展示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4. 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在课前为学生提供垃圾分类的相关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教案
评价目标:确保学生掌握实践活动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评价内容:学生的参与度、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 评价方式:观察、测试、作品评定等多种方式相结合 评价标准:明确、具体、可操作,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评价结果反馈与运用
评价结果: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 等方面。
组织与实施活动
总结与反思
成果展示与评价
展示形式: PPT、视频、 实物展示等
展示内容:学 生作品、活动 过程、学习成
果等
评价方式:自 评、互评、师 评等多种方式
结合
评价标准:注 重过程与结果、 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 观等方面的综
合评价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选择
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和技能 小组合作教学法: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来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情境模拟教学法: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是否达 成
教学方法是否有 效
学生参与度是否 高
课堂氛围是否活 跃
改进措施与实施计划
针对学生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 方式
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 度
引入更多实际案例,增强教学 实用性
定期评估教学效果,及时调整 教学策略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XX
教学评价与反 馈
评价方式选择
观察法:通过观 察学生的表现, 评估学生的学习 状态和效果
测试法:通过课 堂测试或考试, 检验学生对知识 点的掌握程度
问卷调查法:通 过发放问卷,了 解学生对课程和 教师的评价和意 见
反思总结法:引 导学生进行自我 反思和总结,促 进学生的自我成 长和提升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变废为宝DIY成果展示课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变废为宝DIY成果展示课全国通用

一、活动主题:变废为宝DIY成果展示课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变废为宝”的概念和意义。

培养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废弃物转化为有用的物品的能力。

促进学生环保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教学内容:废弃物的分类和利用。

简单的手工艺制作技巧。

创新思维的激发。

教学步骤:1. 引入主题:讲解废弃物的概念,介绍变废为宝的意义。

2. 展示实例:展示一些成功的变废为宝实例,如用废纸制作的手提包、用塑料瓶做的花瓶等。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废弃物,讨论并设计将其转化为有用的物品的方案,动手制作。

4. 成果展示: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感受。

5. 总结反思:讨论这次活动的收获,如何将变废为宝的理念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活动准备:教学资源:各种废弃物,如废纸、塑料瓶、旧布料等。

手工艺制作工具,如剪刀、胶水、针线等。

展示用的桌子和展示空间。

教学环境:宽敞的手工操作区。

三、活动过程: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设计和制作。

实践教学:以动手操作为主,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在成果展示环节中积极分享。

教学活动:1. 主题引入:通过图片或视频介绍废弃物的现状和变废为宝的重要性。

2. 分组讨论:学生根据废弃物的类型,讨论可行的转化方案。

3. 动手制作:学生根据讨论的方案,开始制作自己的变废为宝作品。

4. 成果初现: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初步的展示和评价。

5. 完善作品:根据评价反馈,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

四、活动评价:评价标准:创意性:作品的设计是否有新意。

实用性:作品是否能真正起到某种作用。

美观性:作品的外观是否吸引人。

环保意识:作品是否体现了废弃物的再利用。

评价方式: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自我评价。

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对方的作品。

教师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综合评价。

五、安全与环保: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在使用剪刀、胶水等工具时,能在成人的指导下进行,避免意外伤害。

提醒学生正确处理废弃物,不乱扔垃圾。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课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课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汇报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成果汇报的形式,展示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学习成果和体验。

2.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果汇报的形式和技巧。

2. 如何在汇报中突出自己的观点和成果。

3. 如何有效地进行团队合作和沟通。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和体验,总结自己的收获和成长。

2.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成果汇报,包括汇报的形式、内容和技巧。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制定汇报的计划和分工。

4. 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试讲和反馈,修改和完善汇报内容。

5. 学生进行成果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反馈。

四、教学评价1. 学果汇报的质量和表达能力。

2. 学生在团队合作和沟通中的表现。

3. 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结和反思。

五、教学资源1. 成果汇报的指导和反馈表。

2. 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料和素材。

3. 投影仪和白板等教学设备。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成果汇报的示例材料,包括汇报文稿、PPT等。

2. 准备评价标准,包括表达能力、内容准确性、创新性等。

3. 安排合适的汇报场地,确保音响、投影等设备正常运行。

七、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学习成果汇报的技巧。

2. 运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问答法,激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回顾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分享彼此的收获和成长。

2. 展示成果汇报的示例,让学生了解成果汇报的形式和内容。

3.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在成果汇报中突出自己的观点和成果。

4. 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团队合作和沟通,以提高汇报效果。

5. 学生按照分工准备成果汇报,教师提供指导和反馈。

6. 组织学生进行成果汇报,邀请其他教师或学生担任评委,给予评价和反馈。

九、安全注意1. 确保汇报场地安全,避免拥挤和意外伤害。

综合实践小组活动方案展示课教案

综合实践小组活动方案展示课教案

综合实践小组活动方案展示课教案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展示,分享小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思路、目标、内容和实施计划。

2.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评价,培养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重难点。

# (一)教学重点。

1. 各小组清晰、完整地展示活动方案。

2. 引导学生对展示内容进行有效的互动和评价。

# (二)教学难点。

1. 如何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2. 确保每个小组的展示和评价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小组展示法、讨论法、评价法。

四、教学准备。

1. 提前通知各小组做好活动方案展示的准备,包括制作PPT或准备展示道具等。

2. 准备评价表若干份。

3. 布置教室,确保有合适的展示空间。

五、教学过程。

# (一)导入(5分钟)1. 老师走进教室,脸上带着神秘的笑容,说道:“同学们!今天可是个大日子,就像一场创意大比拼的武林大会一样。

咱们之前分组做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今天要一一亮相啦!我已经能感受到教室里那股紧张又兴奋的小气氛了。

”2. 简单回顾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和目的,强调本次展示课的重要性:“咱们这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可都是很有趣又有意义的,大家经过小组的头脑风暴,捣鼓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案。

今天的展示课呢,就是让每个小组把自己的‘独门秘籍’拿出来分享,同时也让其他小组来当当‘评委大侠’,看看谁的方案最厉害。

”# (二)小组展示(30分钟)第一小组展示(10分钟)1. 老师热情地说:“那咱们就先请第一小组闪亮登场!大家掌声欢迎,看看他们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

”2. 第一小组的代表自信满满地走上讲台,开始展示。

展示内容包括活动主题、目标、详细的活动步骤(如前期调研、活动开展形式、预期成果等),同时可能还会展示一些图片或数据等资料。

3. 在小组代表展示过程中,老师在旁边认真倾听,偶尔给予肯定的眼神或者点头鼓励。

第二小组展示(10分钟)1. 第一小组展示结束后,老师鼓掌并说道:“第一小组的展示真是精彩极了,就像开了个好头的烟花秀。

综合实践教案(优秀10篇)

综合实践教案(优秀10篇)

综合实践教案(优秀10篇)综合实践课教案篇一一、研究目的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针对传统数学教学为考试而教数学、学数学,数学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等现象,强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强调数学与其它学科、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数学意识,强化实践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全面发展学生的潜能。

好动、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

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绝大多数来自于社会生活,甚至是来自于学生所熟悉的身边,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发现数学问题,并创造性加以解决。

3.便于学生心理和谐发展。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认知过程。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不同状态下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如果学生具有积极的心理状态,他们的思维就敏捷,记忆力强,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反之,学生处在一种消极、被动状态,学习劲头就不足,注意力分散,反应缓慢。

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正是适应了小学生这一心理发展要求,使他们一直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

一旦教学所提供的材料和数字问题能触及到学生心灵深处,学生就会迸发极大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

同时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成功感不断的得到强化。

二、学生分析:我们班学生由中年级进入高年级,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动脑不够灵活,思维比较怠慢,但大多数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非常高,只是,缺乏目的性、科学性、方法性。

总体来看,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还处于雏形,老师们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实践能力。

三、活动要求:1.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研究。

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开放性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的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如何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活动交流的条件,使学生获得必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优秀4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优秀4篇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优秀4篇综合实践教案篇一[设计意图]制作可调节亮度的小台灯(或制作可调节转速的小风扇)的实践活动是一项集电路、电流、电压、电阻(甚至涉及到电功率)于一体的综合性制作活动。

通过这项制作活动,可以使学生知道滑动变阻的原理和应用;进一步理解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也为后面电功率知识的学习积累了直接经验。

制作中所用到的材料也是比较易得的,关键是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片滑动效果是这一制作中的难点。

由于这项制作的成品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外观形状和内部结构,给出了较大的创造空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思维上的联想创作出可种各样的作品,可以使学生初步形成在知识转化为技术的同时,要考虑产品的外观设计、产品使用时是否可靠安全等意识。

[教学目标]1.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原理制作一个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

2.初步形成根据制作产品的功能,选择器材、材料并将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能力和在制作中将各种技能、技术运用在产品制作中的能力。

3.通过设计、制作产品,体验成功喜悦,享受创造的快乐。

能够体现三维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1.电阻丝材料的选择和滑动变阻器的结构、长度以及滑片滑动效果、接触性等。

2.电源电压的选择及起保护作用的定值电阻大小的确定。

3.模型外观、结构的设计及内部电路的布局。

[教具和学具]教具:实物投影仪。

学具:小灯泡(2.5V0.3A)学生用电流表和电压表、开关、各种铅笔、电阻丝、导线、金属回形针、干电池若干节、带有各种图案的硬纸片、各种工具、电烙铁等。

[课前准备]为为制作可连续调节亮度的调光灯的模型准备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教学过程]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一、引入(5分钟)教师主导:我们知道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亮度可调节的调光灯,我们能不能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来制作一个调光灯呢?出示几张以往学生制作的调光灯照片(或模型)大家看出这些图片有什么感想,如果我们制作调光灯,有什么创意,大家谈谈。

学生主体:可以将两个亮度可调节小灯泡当作猫头鹰的眼睛,使它有时暗,有时亮。

二年级综合实践上册课时4第一单元第4课时 成果交流与展示教案

二年级综合实践上册课时4第一单元第4课时 成果交流与展示教案

小学二年级—广州版—综合实践活动·劳动—第一单元《我的书包我做主》——成果交流与展示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课是“广州电视课堂”小学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线上教育课程。

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号召,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进行了教材分析以及研讨,录制了符合二年级学生学情的网络课程。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十分活跃,心理趋向稳定,显示出一定的个性特征,个人能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自信心不断增强,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强,模仿力极佳,容易接受新知识并喜欢动手操作、动脑思考。

三、教学目标认知性目标:体验理解创意书包的设计过程,学习展示创意书包,感悟成果展示的方法。

参与性目标:在合适的形式下,运用知识把自己的创意展示出来。

体验性目标:巩固设计创意书包的过程,学会成果交流与展示的方法。

技能性目标:学会总结方法,运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

创造性目标:初步树立展示意识,实践创新精神,培养展示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一种方式对劳动成果进行汇报与展示。

教学难点: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对劳动成果进行汇报与展示。

五、工具及资源准备PPT、视频、防疫工具六、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广州市荔湾区广雅小学的徐老师,今天我们学习《我的书包我做主》的成果交流与展示。

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同学们了解了书包,学会了资料收集的方法,手脑并用的制作出了自己的防疫书包。

每个小朋友都自己制作了各有特色的防疫包,相信大家都已经迫不及待要跟同学们分享自己的成果了。

大家在分享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实物或者绘画的方式进行展示。

(二)交流展示1.学生展示:首先我们请第一个小朋友展示他设计制作的防疫小书包吧。

请其他同学细心观察,他设计有什么特点,值得我们学习的。

2.教师点评:小小的防疫包,装着我们的安全健康。

这位同学把他的防疫物品全部都放进了防疫包里面,非常整齐,而且便于携带。

拉链的设计,非常的方便,防疫物品随手就能拿出来,真棒!3.指导展示方式:刚才这位小朋友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向我们展示他的防疫小书包?4.点拔启发:刚才的小朋友是实物展示的方式来介绍了他的防疫小书包,那么我们还可以用其他更丰富的形式来展示,让我们的记忆更加深刻呢?5.小结方法:结合我们年龄,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尝试用儿歌的方式来介绍我们的防疫小书包吧。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8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8篇】

2、填写自己喜欢的书的页数、厚度、重量。
四、搜集各种纸的纸样,制作纸样大全。
五、研究不同用途的纸。
1、举办“纸”运动会
2、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
六、根据采访所得,填写有关纸的文化特点。
.油纸伞。
.春联。
.纸风筝。
.纸灯笼。
六、朗诵诗歌:
纸船
寄母亲。
七、课后延伸:
让家长欣赏自己的作品。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4 “清洁家园、美化环境” 活动目的 1透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透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和想象潜力。 3透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潜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都说五(1)班的同学十分优秀,这天我也十分荣幸能到你们班 来上课。期望这节课我们能够相处愉快J 一、计算导入:(算一算)
.鉴定组研究项目:有的水果和蔬菜有“血缘关系”,怎样区分?西红柿、黄瓜是蔬菜还是水果?难得说清。
.营养组研究项目:蔬菜内含哪些营养能满足人体的哪些需求?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3
搞笑的纸世界
一、教学目标。 1、查阅纸的历史,了解纸的变化,提高学生的探究潜力。 2、了解纸文化的特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纸的文化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试过在日记本上写下自己的宏大志向吗?你们试过用彩纸折成一只只带着自己完美祝愿的 纸鹤送给父母吗?你们相信用纸做的锅能烧水吗?你们了解纸的历史吗?你们了解纸的分类和特点吗?带着纸的种 种问题,让我们一齐走进搞笑的纸 世界吧! 2、板书课题:认识纸。 三、填写表格。 1、把查到的纸的历史记录下来。

综合实践课教案 综合实践课教案(优秀10篇)

综合实践课教案 综合实践课教案(优秀10篇)

综合实践课教案综合实践课教案(优秀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本文是敬业的小编帮大家分享的10篇综合实践课教案。

综合实践课教案篇一古人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今天,这句话放在我们这些教书匠面前,我觉得我们应根据实际来教学。

小学的课堂教学以语文、数学为主体,其它都是“副科”。

尤其在农村的小学,缺少可用的教学配套材料。

那么,如何上好这些“副科”呢?我觉得,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我们的“副科”会照样精彩,有意义。

下面谈谈我们的实践课感悟。

前段时间,我班的学生常因游戏发生口角,有的学生在游戏中还“挂点小彩”,甚至导致了同学间的关系不融洽。

追根究底,都是名为“小马过河”的游戏惹的祸。

调查得知,这是一项比较激烈的游戏活动,游戏中游戏者要快跑,并互相推攘,很危险。

孩子们玩得一高兴,自然有些忘乎所以,一不小心就把某位同学推倒在地,或者自己摔得人仰马翻。

如何确保孩子们在游戏中的安全呢?为此,我利用实践课开展了一次“游戏要快乐,更要安全的”主题实践活动。

活动分成四大步骤:游戏准备、游戏展示、讨论交流游戏的潜在危险及改进措施和新游戏推荐。

一步,学生自由组队,准备一两个课下常玩的游戏节目。

第二步,小组展示各自准备的游戏活动,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并思考它的危险和改进措施。

第三步,游戏展示结束,请学生互相讨论并集体交流,更改某些游戏的规则和内容。

第四步,给孩子们补充一些新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游戏。

该实践活动的目的是要学生发现游戏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安全警醒教育,帮助学生消除潜伏的安全问题。

此次活动效果颇佳,因游戏打小报告的几乎没有了。

这次的活动提醒我,不要小看这短短的十分钟课间活动。

这十分钟,孩子们也在学习成长,也存在安全问题,更需要我们通过多渠道来培养孩子们的安全习惯。

所以说,实践课不必“照本宣科”,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它有趣,有可学性,使它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去。

成果展示教研教学实施方案

成果展示教研教学实施方案

成果展示教研教学实施方案教研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是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

在教研教学中,如何将教学成果进行有效展示,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从教研教学成果展示的意义、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成果展示的意义。

教研教学成果展示是教师们辛勤劳动的结晶,是对教学工作的一种肯定和激励。

通过成果展示,可以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成果展示也是一种经验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可以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二、成果展示的目标。

成果展示的目标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教师的教学成果,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

通过成果展示,可以让学校领导、同行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多方面人员了解到教师的教学特色和成果,从而形成一种共识,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三、成果展示的内容。

成果展示的内容应该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基础,应该展示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等内容;教学实施是教师教学工作的核心,应该展示教师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和教学技巧等内容;教学评价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反馈,应该展示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和改进措施等内容。

四、实施方案。

1.确定展示形式,可以通过教学展示课、教学观摩、教学成果展示会等形式进行成果展示。

教学展示课是教师在同行教师面前进行教学展示,可以直观地展示教学效果;教学观摩是教师相互之间进行教学观摩,可以进行经验交流和学习;教学成果展示会是学校组织的教师教学成果展示活动,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教师的教学成果。

2.确定展示内容,根据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确定具体的展示内容,可以通过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资源、教学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

3.确定展示对象,确定成果展示的对象,可以是学校领导、同行教师、家长和学生等多方面人员。

4.确定展示时间和地点,确定成果展示的时间和地点,可以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和教师的时间安排进行合理安排。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的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的教案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的教案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课活动总目标:1.通过展览,学生可以学会分享合作成果,增强表达能力,变得更加自信。

2.通过交流互动,学生可以学会倾听、发现、提问,提高适应能力。

情感目标:1、学生通过与同学合作,体验合作的乐趣。

2、养成保护环境、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3、养成讲文明、讲卫生、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

能力目标:1、提高收集整理的动手能力。

2、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展示活动,学生相互交流、合作学习,获取其他同学的建议,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课件,展示道具学情分析:经过前一阶段的活动,同学们已在校内外展开了广泛的调查实践活动。

我们为了让同学们更全面地了解相关信息,利用网络在课余指导同学们简便、快捷地进行资料查询。

同学们收集到大量的资料,文字、数据、图片应有尽有,但稍显不足的是这些资料大都很杂乱,没有经过分类整理,这就要求老师必须引导学生对收集的资料加以整理。

引导学生针对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出整理资料的方法,再让学生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本组研究内容对自己的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使之更简洁更有条理。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目的地使用网络资源,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便捷延伸。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主选择学习。

在整理材料的过程中,让孩子理解并形成高效的交流合作的学习方法和互助的重要性。

各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准备本组的报告内容,老师对他们的研究内容进行构思和建议,并提出明确要求:内容要生动有趣,讲解要简洁有力,形式要丰富多样。

活动过程:在汇报课上,同学们异彩纷呈。

一、“网络组”小组成员制作了精美的手抄报,展示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以及白色塑料制品是怎样做成的。

“白色污染”的危害:(1)、遇高温会产生致癌物质。

(2)、破坏土壤结构。

它混入土壤能够影响作物吸收水分和养分,形成土壤散土化,导致农作物减产。

填埋起来,占用土地并且上百年才可以降解。

2024年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精彩教案

2024年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精彩教案

2024年小学六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精彩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动手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主题:校园环保实践活动2.活动形式:小组合作、实地考察、数据分析、成果展示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校园环保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环保的关注。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我们学校的环保情况如何?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2.小组合作(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5-6人。

(2)每组选择一个校园环保问题作为研究主题,如垃圾分类、节能减耗、绿化校园等。

(3)各小组讨论并制定活动方案,包括活动目标、方法、步骤、时间安排等。

3.实地考察(1)各小组按照活动方案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相关数据。

(2)教师协助学生解决考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考察结束后,各小组整理数据,形成调查报告。

4.数据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调查报告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各小组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5.成果展示(1)各小组展示活动成果,包括调查报告、改进措施、实施方案等。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鼓励优秀的小组和个人。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出今后在环保方面的行动计划。

四、教学评价1.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环节的参与情况。

2.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如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

3.成果质量:评价各小组调查报告、改进措施、实施方案的质量。

五、教学资源1.网络资源:关于校园环保的资料、案例等。

2.实地资源:学校环境、环保设施等。

六、教学建议1.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2.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新实践方法。

3.加强家校合作,让学生家长了解活动内容,积极参与。

1.导入(1)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我国环保现状,引发学生对环保的关注。

综合实践活动(1年级上册)第4课时 展示我们的成果-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1年级上册)第4课时 展示我们的成果-教案

小学一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展示我们的成果(第四课时)》教学设计执教老师:广州市南沙区北斗小学黄慧燕一、教学背景劳动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广州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基本途径和主阵地”。

结合一年级的学生实际选择家务劳动开展教育,将更有助于培养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情绪、学习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提高劳动素养,因此,本次实践活动,选择了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垃圾分类来开展,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劳动实践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刚进入校门,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对综合实践课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本次“垃圾分类我能行——成果展”的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适合在一年级开展。

但受其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所限,需要老师助其展开活动,并将其直观形象地呈现。

本次活动通过大盘点、照片展、分享会设等环节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劳动实践中,培养劳动技能。

三、教学目标1.认知性目标知道垃圾分类劳动成果的类型和展示的方式。

2.参与性目标能够积极地把自己前期的劳动收获与他人分享、交流。

3.体验性目标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劳动中,并从中体会劳动的不易和创造劳动成果的愉悦,主动与家人分享劳动的成果和感想。

4.技能性目标懂得以劳动照片展、感受分享会等形式进行劳动收获的展示和交流。

5.创造性目标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劳动的成果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初步养成创造性思维,并且在具体的活动中表达。

四、教学重难点知道劳动成果的主要类型和展示的方式。

五、教学过程(一)回顾导入1.自我介绍,明确学习内容、目标↓(PPT1)师:垃圾分一分,环境美十分。

同学们好!我是广州市南沙区北斗小学的黄慧燕老师。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垃圾分类我来学》的第四课时《展示我们的成果》。

(PPT2)(PPT3)师:上课前请同学们准备好以下工具:铅笔、尺子、双面胶、剪刀,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废纸皮、自己喜欢的装饰物。

接下来请同学们腰挺直,坐端正,认真学,积极做。

《如何上好综合实践课》优秀教案

《如何上好综合实践课》优秀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称,是一门与各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自小学三年起开始设置,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那么小学如何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呢?一、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以学生活动为主体。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性需要,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本质而言是为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而设的,它与教师在课堂上统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学科课程有明显区别,其本身就赋予了学生参与的自主地位。

“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能看;解放孩子的时间,使他能学自己想的东西。

”(陶行知语)使孩子在自主活动中培养了创新能力。

二、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要优化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以研究性学习为基础,其它四大领域相结合的形式呈现的。

因此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选择范围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必须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教材,精心设计活动方案,但又同时不能拘泥于教材,还要在大量的非指定领域,如主题班队会活动、校传统活动、学生同伴交往活动,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理健康等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称,是一门与各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

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自小学三年起开始设置,主要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上好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课主讲人:邓娴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示课是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后环节,教师在此之前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了选题、开题、研究方法、结题等方面的指导,同时学生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了研究计划,并完成了论文或调查报告、结题报告。

成果展示课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将在课题活动中形成的论文、调查报告、制作的产品或活动结论进行答辩以及将活动中制作的相关课件或制作的作品进行交流展示等。

一、成果展示课的价值与意义:一般科学研究的流程中,在获得了成果或结论、产品之后,都要有一个表达或发表、进行展示、交流的环节。

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也要以一定形式加以表现,并进行广泛的成果交流,只有通过成果的表达和交流,才能体现课题研究的价值,才能产生辐射效应。

(一)通过成果展示课可以促使学生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反思,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自己的研究活动和研究过程。

(二)成果展示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成果展示过程中,还能使不同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从而产生出新的课题。

二、成果展示课课堂教学的指导内容:一是指导学生根据课题研究内容,选择恰当的成果表达形式。

二是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报告会、辩论会、答辩会、表演、小型展览会等展示形式,让学生的创新才智在进一步的思辨争论中得以发展。

(一)指导学生根据课题研究内容,选择恰当的成果表达形式。

学生在完成整个研究过程之后,选择怎样的形式将成果进行展示就成了要重点讨论的话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如手,思考适合自己所做课题研究的展示形式。

1.讨论成果展示的具体形式。

教师可以在各研究小组基本完成课题研究时,利用课堂教学的时间向学生阐明成果展示的重要意义,之后引导学生讨论成果展示的形式有哪些。

通常来讲,学生们会首先想到的方法是利用幻灯片(PowerPoint)进行展示,或者是宣读本组的论文、调查报告或结题报告等。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素材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讨论获得其他方式,如辩论、角色扮演、利用学校宣传栏展示、举办展览会、将研究成果通过媒体进行宣传等。

2.分组确定本组的成果展示方式。

在学生明确了可以选取的成果展示方式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分组开展工作,以确定与本组的研究课题和成果相匹配的成果展示方式。

该过程应该是在课下完成的。

学生在此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向教师进行咨询,由教师进行指导。

3.各组阐明自己的成果展示方式并说明选择该种展示方式的理由,其他各组进行评价。

学生在课下完成果展示形式的选择后,需要在课堂上分组就本组选择的展示方式及选择的理由进行阐述,其他各组同学可以进行质疑,或提出合理的建议。

该环节可以使各组对所选形式有更充分的认识,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各组的展示方案。

4.各组着手准备成果展示。

在各组确定本组的成果展示形式之后,就可以利用课下时间准备具体的展示过程。

这是一个很能体现学生创造性的环节,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成果展示形式设计得尽善尽美。

(二)根据具体情况组织报告会、辩论会、答辩会、表演、小型展览会等展示形式,让学生的创新才智在进一步的思辨争论中得以发展。

要注意的是,无论教师和学生选用何种形式组织成果展示,都不应该是单纯的资料罗列或展示表演,而应该存在不同观点的碰撞。

三、成果展示课主要评价方式:学生通过以上的课堂指导和课下活动,都能对不同成果展示方式有所了解,而且也会体验确定展示方式和准备、展示的全过程。

此过程的评价工作也可以通过自评和互评得方来进行。

(一)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学生们在成果展示完成之后,可以让每位同学根据自己在研究小组中的具体表现,对自我进行反思,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工作做出评价。

(二)学生互相评价:成果展示的学生评价包括两方面:一是各组之间的互评,二是同一研究小组内组员之间的互评。

1.各组之间的互评。

2.同一研究小组内的互评。

在成果展示完成之后,各研究小组的组长可以组织组员进行互评,评价的方面可以包括在准备过程中的贡献、在最后展示过程中的表现等。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哪一方面的评价,都要注意尽量不采用简单打分或以A、B、C、D等级的方式进行评价,而应该采用更具体可行的评价标准,让评价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是否产生了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

展示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体验生成和经验重组,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感受和收获。

(三)力求“真情”化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讲究一个“真”字。

“展示真实”应该成为学生展示活动成果阶段的主旋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充分展示内心对活动感受的真实体验,自然流露活动过程中的真情实感。

活动会从实际出发,让学生的活动事例与情感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会从学生的基础出发,选择适当有效的方式,少了华丽,多了务实,少了高雅,添了情趣,少了矫情,多了童真。

返璞归真,才是展示的最佳境界。

它不是阳春白雪式的理论堆砌,不是为说结果而说的纸上谈兵,更不是哗众取宠式的课件展示。

只有凸显“过程”,凸显“真情”,才能充分展现综合实践活动的魅力。

二、不拘一格显个性,万紫千红才是春。

综合实践由于活动的主题不同,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也就千差万别,不同的探究者也就有不同的过程、体验、发现、收获。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成果展示时的形式应呈现多样性,既要符合活动的主题,又能反映学生的独特体验和收获。

(一)静态动态,相得益彰。

可以是一些体验日记、一篇研究小论文、一些设计的产品(如:小模型、小制作、小发明)这些静态展示;也可以是一场比赛、一场主题演讲、一次口头报告、一组节目或谈心得体会等动态展示。

在进行成果展示时,则应注意有动有静,动静结合。

如:研究“感恩的心”这一主题时,有的小组充分发挥墙壁和橱窗的作用,如把历史上有关感恩的小故事张贴出来,把亲情卡片放在橱窗里展示出来,举办手抄报、体验日记等形式展示活动资料;有的小组办摄影展,他们把开展角色扮演的实践活动照片拍了下来进行展示汇报。

展示的方式也可动静结合,例如:在让同伴欣赏他的读报剪报内容时,可以谈谈收集的经过、收获。

(二)彰显个性,别具匠心展示形式要根据主题特点也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独特体验、收获来选择。

每个学生是各有所长,我们应该允许学生采取他们乐意的方式来表达活动结果,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让他们在活动中一展身手,懂得在万花丛中散发自己的幽香。

案例:三月,我们开展了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

在活动展示过程中,学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奏响了爱的旋律。

调查组成员展示了一本本亲情账,那一笔笔浓浓的亲情账目,让学生感到吃惊,从没有想到曾经从亲人那里索取了太多太多,感受到了父母为我们付出的辛劳。

一本本亲情帐折射出了亲人对我们的付出,我们学会了要懂得珍惜。

感恩行动组成员通过体验活动,交流了自己的体验日记。

“今天是妈妈的节日-------三八妇女节。

我为妈妈洗脚,这是我生平第一次为妈妈洗脚,也是我第一次有机会这样近距离接触妈妈的双脚。

当我的手触摸到妈妈的脚时,我哽咽了。

原来妈妈的脚是那么的大,那么的粗糙,长满了茧,厚厚的老皮,已没有一点皮肤的弹性。

这是我的妈妈吗?每天在我耳边唠叨的妈妈吗?总是整天学习、学习,让我成为天下最苦的孩子……妈妈,从今天起,我要每天为你洗脚。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教育的一种理想境界。

虽然这次活动只有短短一个月时间,但却淋漓尽致地唱响了爱的旋律。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这是悦耳的歌声,这更是爱的乐章!活动唤醒了学生的感恩意识,让我们的学生都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相信那沉沉的亲情会延续,更会久久地感动着孩子们的心……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无论以何种方式来展示,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自主决定结果的呈现方式。

只有他们自己决定的呈现方式才是学生内心对活动的感受的一种真实反映,更是一种真实情感的自然流露。

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施展自己的才能,说出自己的特色,让展示活动闪耀着创造火花的个性,闪耀着灵动的个性,而不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三、多维互动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多维互动,强调课堂教学的多向交流,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学生自身的多向互动反馈过程。

总结与交流阶段表现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互相讨论和交流、互相倾听和沟通,平等竞争与合作,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一)生生互动,撞击思维的火花。

在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阶段,基本上都是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给其他同学展示本组实践的内容,就算这个组的同学之前费尽心机、认真准备,在上面十分卖力的展示,可是有些时候总会出现“台上自我陶醉,台下昏昏欲睡”尴尬局面。

因此,实行展示小组与观看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的方式,打破大部分学生只是作为“观众”的局面,让“台上台下”的学生充分进行双边活动。

通过思维的碰撞,会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从而大大提高展示小组和观看学生的积极性,丰富展示形式,烘托现场气氛。

(二)师生互动,增强活动实效性。

活动中,指导教师有积极的参与意识,能用心关注小组汇报,并从交流的思路和方法等方面给予及时的有效引导,则能演绎师生、生生互动的精彩。

案例:如开展“水珍珠的秘密”活动中,其中“天天向上”小组汇报水珍珠资料时,我及时引导该组变“机械介绍方式”为“由其他组员自由提问”。

于是,其他组员就结合自己养水珍珠时的疑问纷纷提问——“我的水晶宝宝为什么长得大小不一?”、“水珍珠的小宝宝真的是生出来的吗?”水珍珠为什么有毒?”、“水珍珠到底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水珍珠有生命吗?”……此时的“天天向上”小组的组员们,俨然成了一个个小专家。

面对其他组员的提问,居然不慌不忙一一作了解答。

在教师的有效引领下,他们之间那种互动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令他们享受到研究的乐趣,并乐有所得, 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和活动的实效性。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景互动,形成多向互动,这样才能碰撞出思维火花,才能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矫正。

充分发挥群体智慧,使学生之间能“互通有无”、“智慧共享”。

四、尽显庐山多面目,不仅身在此山中。

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满足于展示和表演,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反思意识,关注学生在总结交流阶段的尝试体验。

在展示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深层次的反思,发现新的问题,生成新的活动主题,形成良好的反思习惯。

“思维从问题开始,反思从质疑开始。

”从这个意义上说,交流重于展示,体验重于表演,总结交流不再是把一个问号变成句号,而是由一个问号生发出新的、更多的问号。

案例:在开展《走进网络世界》汇报活动时,学生汇报时网络游戏与学习的关系完后,老师组织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教师在活动中适时引导要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做到慎玩网络游戏。

网络游戏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主题,组织学生在此基础上下一阶段可以围绕这个话题继续研究开展“玩网络游戏的利与弊”辩论活动!可见,学习过程中,往往孕育着新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