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5课时 用数学(1)的教案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第5课时 练一练
第5课时练一练▶教学内容完成教科书P28~29“练一练”第1~8题。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引导学生通过叙述图意、看图讲数学故事等活动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进一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2.在简单的生活情境中,能正确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并培养表达能力。
3.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加强“看图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看图讲数学故事”等训练。
▶教学难点用三句话简洁表述图片内容。
▶教学准备课件。
一、基础练习1.师生一边拍手一边说2、3、4、5的组成。
2.完成教科书P28“练一练”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指名学生交流自己是怎么计算的。
师:请你竖着观察这一题中的每一组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发现数的组成中三个数的关系以及对应的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
3.完成教科书P29“练一练”第7题。
教师先带着学生仔细观察计算题,知道计算结果写在哪儿,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师:大家算完了吗?请你说说是怎么算的。
我们来读一读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情预设】引导学生发现:两个数相加,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变化,结果也在变化;5减去一个数,减去的数越小,得到的结果越大。
【设计意图】本环节先通过拍手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再通过两道计算题,巩固5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
第2题算完后观察算式,初步感受加、减法算式间的联系,第7题算完后引导学生发现规律,都是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看图列算式练习1.完成教科书P28“练一练”第1题。
师:请大家仔细看图,先说一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学情预设】预设1:第一幅图学生能说清楚图意:鱼缸里原来有4条鱼,又倒进了1条,求现在有几条鱼,列式是4+1=5。
预设2:第二幅图需要老师引导,弄清虚线圈起来的意思是什么,明确圈起来几个就是从整体中去掉几个,从而正确列出算式5-4=1。
【设计意图】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 小学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
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小学一年级苏教版数学上册教案(优秀5篇)数学一年级上册数一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自己探索与合作交流中观察、学习,初步培养有条理地观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及关键: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数数。
帮助学生解决认知过程的困难。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课程:一、激发兴趣导入讲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到一个热闹的地方——动物乐园,高兴吗?1。
出示图,进一步激发起数数的兴趣,初步探索。
嗬!动物乐园到了,你们看,动物乐园里可热闹啦,让我们快快向前去,小朋友,睁大眼睛,你看看图上有些什么?二、新授1、看图了解画图的内容,图上有些什么?分别在哪里?结合画面下的10幅小图观察,这10幅小图都是从场景里提取的,让学生一件一件地观察场景中的主要物体,并分别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2、用圆点表示物体的个数。
(圆点与物体有一一对应关系,渗透着对应的思想。
)3、第七、八、九、十幅小图中有圆点无物体,放手让学生根据圆点个数,到情景图中找相应的物体。
三、练习:分4人小组,由任意一个小朋友说出物体的个数,让其他3个小朋友用圆点摆出表示的数。
四、拓展运用讲述:小朋友,已经学会了数一数,即1—10的物体的个数。
你能用1—10这10个数字中的其中一个数来说句话吗?在小组内说说。
如:我有10个手指,我们小组有4人,等等。
五、小结小朋友爱动脑,又爱动手,真不错,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篇二教学内容:1、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练习三十四第1、3、4题)2、折扣、纳税、利息教学目的: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解答。
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案板书课题:1~5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9页上的内容。
教学目标: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能认、读、写1~5的数,会用1~5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物体的个数,并能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
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视频展示台,15个小圆片。
学生每人准备5根小棒,5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在丁丁上学的图中找到那么多的数,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些数。
在上课之前,我们请同学们准备了多少根小棒和多少个小圆片呢?学生:5根小棒和5个小圆片。
教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到5的数。
点评: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展开教学,有利于启动学生原有经验参与新知识的学习。
二、进行新课1.教学例1多媒体课件演示奏国歌、升国旗的情景,最后定格为例1的情景图。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是在做什么吗?学生:在升国旗。
教师:大家能从这幅图中找到哪些数?学生观察、讨论后回答:图中有5个小朋友在升国旗,国旗上有5颗五角星。
教师:只能在图中找到数字5吗?能不能找到别的数?比如国旗上的大五角星有几颗?小五角星又有几颗?启发学生更深入、细致地找图中的数,如:学生甲:我明白了。
国旗上有1颗大五角星,周围有4颗小五角星,一共有5颗五角星。
学生乙:有1个同学站在升旗台上,2个同学在奏乐,2个同学在敬礼,一共有5个同学。
学生丙:升旗的人中有3个是男同学,2个女同学,一共有5个同学。
教师: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就从图中找出了1,2,3,4,5这5个数,真了不起。
点评:这个教学片断主要经历了“观察”和“深入观察”两个过程,不仅使学生从图中找到了1~5的数,而且从中通过深入观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也能从中感受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教学例2教师:同学们能从图中找出1~5的数,你们会用小圆片摆一摆,并数出1~5的数吗?学生:会!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小圆片来摆一摆、数一数。
2024部编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2
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那么,从现在开始,你 们的数学陈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 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二、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先小组讨论,互相说, 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 3、评价: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材第2——3页的图画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观察——交流——汇报—— 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 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 一验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
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 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 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在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第2——5页 ( 数 一 数 ) 教学目标: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 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 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5课时 文具(2)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第5课时:文具(2)教学目标
1.继续认识文具的名称和用途。
2.学生能够根据老师的描述准确地画出所需要的文具。
3.能够正确地区分各种文具的用途及其特点。
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文具的各种特点。
2.学生结合老师的描述完成文具的画法。
教学难点
如何适配各个孩子的学习情况,让每个孩子都感到学得轻松、有趣。
教学过程
1.新学习
•引入:与学生交流画文具时,需要注意的地方:线条的交叉,线条的粗细、长度和方向,以及颜色等。
•重点呈现:文具的名称和用途的学习。
•教学方法:通过进行有趣的游戏,来帮助学生快速认识文具名称和用途。
2.练习
•活动1:要求学生分组,每组进行自己团队之间一对一的比赛,看谁画对的
文具最多。
•活动2: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组,在同等条件下,比较哪组画的文具整体
性更好,并达到足够的细节和精度。
3.学习巩固
•总结:提醒学生正确使用文具,定期检查文具的状况,及时更新更换。
•作业:让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文具用途及各自特点的作文。
总结
此节课的文具课程是帮助孩子更深入认识文具名称,同时让孩子更好的掌握文具画法以及对文具的使用,从而增强孩子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能力。
通过老师的讲授,学生可以更好地认知文具的种类,更好地将文具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5课时 用数学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5课时用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会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时为一年级上册数学第5单元“生活中的数学”的第5课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2. 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如购物、分水果等,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1)观察和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如铅笔、书本、桌椅等,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这些物品的数量、形状、大小等特征。
(2)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创设生活情境,如分水果、购物等,引导学生运用加法、减法等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分配物品、计算购物金额等。
4.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观察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作业布置1. 观察家里的物品,用数学语言描述它们的数量、形状、大小等特征。
2. 和家长一起购物,计算购物金额,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实践。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5课时《加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5课时《加法》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两个一位数相加的方法。
–认识加法符号“+”。
–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学习的兴趣。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个一位数相加的方法,认识加法符号“+”。
•教学难点:理解概念“加法”及其操作方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学课件、小黑板、教学实物道具等。
2.学生准备:学习用书、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讲解“加法”的概念,并简单介绍“+”符号的含义,引导学生进入新课。
2. 学习与练习1.让学生观察教师进行两个一位数相加的实际操作,并引导学生模仿操作。
2.让学生口头解答一些简单的加法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3.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答案。
3. 拓展与应用1.让学生做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加法题目,如:班里有5个男生,加上3个女生一共有几个人?2.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加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
4. 总结与作业布置•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
五、板书设计•加法的基本概念:“+”符号•例题:2 + 3 = 5•实际生活中的加法应用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示范和实际操作,激发了学生对加法的兴趣,同时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加法的概念,并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案1 教学目的:1、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会写这5个数。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亲密联络。
教学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过程:一、给出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老师:同学们知道,一年四季是那几个季节吗?学生:知道。
春夏秋冬。
老师:那如今是哪一个季节啊?学生:秋天。
老师:对了,如今是秋天,秋风送爽,硕果累累,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我们看看这位老奶奶,家里是不是收获了很多东西啊?学生:是。
老师:同学们瞧瞧,这幅图里面都有什么东西呀?学生:南瓜/花朵/老奶奶二、进入新课老师:有多少个南瓜呀?学生:5个。
老师:有多少朵花?学生:3朵/4朵。
老师:这样一会儿3一会儿5又一会儿4的,老师听着觉得很乱。
我们应该按顺序来,老师教大家,我们可以从小到大数。
最小的数量是多少啊?学生:1。
老师:图中有什么数量是1的呢?学生:一个老奶奶/一只小狗/一串玉米。
老师:对啦!老奶奶、小狗和玉米的数量都是1,可以用数1表示。
那我们数量1的东西数完了,接下来应数数量几的呢?学生:2。
老师: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中可以用数2表示的东西。
学生:2只鸭子/2个筐/2个盘子。
老师:很对。
它们的数量都是2,可以用数2表示。
2数完了应该数几呢?学生:3。
老师:那就请同学们数出图里面可以用数3表示的东西。
学生:3只小鸟/3盆花/3只蝴蝶。
老师:很棒,它们都是数量为3的东西,可以用数3表示,3数好了接下来应该怎么数?学生:数4。
老师:请同学们数数,图中有什么可以用数4表示的呢?学生:4只小鸡/4朵向日葵。
老师:很对,小鸡和向日葵的数量都是4,可以用数4表示。
接下来我们应该数?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案2 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联络自己身边详细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初步建立数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的亲密联络。
2024新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5课《认识=和>、<》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5 认识=和>、<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
2.认识=和>、<,会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3.理解符号所蕴含的简单思想,形成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和>、<,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
在比较数的大小时,能正确使用=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生准备:导学案
【教学环节】
学习任务一:知识链接,课题导入。
观察图片,思考这几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学习任务二:探究新知,素养形成。
1.跳绳的有几人?拍皮球的呢?比一比。
一个对一个,正好同样多,可以用“=”连接。
上下两条横线一样长。
读作:3等于3。
2.打篮球的有几人?和跳绳的比一比。
明确大于号和小于号的读法和写法。
学习任务三:随堂小练,素养提升。
1.比一比,填一填。
2.数一数,比一比。
3.比一比。
4.填一填。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课时《加法(一)》导学案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5课时《加法(一)》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加法的定义与基本性质;
2.能够使用竖式计算简单的加法算式;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加法定义的理解;
2.竖式加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
1.逐位相加不进位的情况;
2.进位的概念及操作方式。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好教材、课件、板书和教学辅助工具;
2.学生每人准备一本练习册和铅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介绍加法的概念及日常生活中加法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探究(15分钟)
1.让学生观察并分析简单的加法算式,引导学生找出规律;
2.引导学生观察进位现象,帮助学生理解进位的概念。
3. 讲解与练习(20分钟)
1.通过示范和讲解,教授竖式加法的计算方法;
2.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相互核对答案。
4. 拓展与应用(10分钟)
设计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作业(5分钟)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加法定义进位的概念
竖式加法逐位相加不进位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对加法概念的导入和基本算式的学习,课堂氛围较为活跃,学生态度积极。
但部分学生在进位的概念上存在困难,需要在课后作业和下节课中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进位规律。
以上为本节课《加法(一)》的导学案,希朋亲们做好准备,让每位学生在今天的学习中有所收获!。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案(精选
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第一单元《1~5的认识》,详细内容包括:1. 1~5数字的认识及读写;2. 1~5数字的大小比较;3. 1~5数字的序数概念;4. 利用1~5数字进行简单的计数。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5数字的读写,能正确书写阿拉伯数字;2. 让学生理解1~5数字的大小关系,能进行简单的比较;3. 培养学生的序数概念,能运用1~5数字进行顺序描述;4.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用1~5数字进行实际计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5数字的大小比较,序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重点:1~5数字的读写,简单的计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计数器、磁性黑板。
学具:练习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卡片上的数字,进而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 例题讲解(1)1~5数字的认识:教师通过磁性黑板展示1~5数字,引导学生跟读,并让学生在练习本上模仿书写。
(2)1~5数字的大小比较:教师拿出大小不同的五个苹果,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大小,并说出1~5数字的大小关系。
(3)序数概念:教师以班级座位为例,让学生用1~5数字描述自己的位置。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1~5数字;(2)让学生用1~5数字进行大小比较;(3)让学生运用1~5数字描述身边的事物。
4. 巩固拓展教师拿出计数器,让学生用1~5数字进行实际计数,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1~5数字的读写;2. 1~5数字的大小比较;3. 序数概念;4. 实际计数。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写出1~5数字;(2)比较1~5数字的大小;(3)用1~5数字描述自己的家庭成员;(4)用1~5数字进行实际计数。
2. 答案:(1)1、2、3、4、5;(2)1<2<3<4<5;(3)如:我是家里的老二,爸爸是老大,妈妈是老三,弟弟是老四,妹妹是老五;(4)如:我有5个苹果,吃了1个,还剩4个。
(教案)第五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第5课时(1)-一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
教案:第五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第5课时(1)-一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写出数字1-10;2.能够正确快速地数出1-10个物品;3.能够通过观察图形,判断物品的数量是否符合数字的大小;4.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叙述数字的大小关系。
二、教学重点1.认识和写出数字1-10;2.快速数出1-10个物品。
三、教学难点1.判断物品的数量是否符合数字的大小;2.叙述数字的大小关系。
四、教学内容及方法1.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数字1-10,能够正确地写出这些数字,并能够快速数出1-10个物品。
同时,学生也需要掌握如何通过观察图形,判断物品的数量是否符合数字的大小,并且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叙述数字的大小关系。
2.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带着问题学习法”,即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还会采用“教师讲解 + 学生练习”的教学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些物品(可以是小球、口香糖、贝壳等),让学生数数并记录下数字。
2.教师问学生,这些数字是什么?是否能够写出来?3.教师宣传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即让学生认识数字1-10,并且能够正确地写出这些数字。
2. 学习新知1.教师出示数字1-10的卡片,让学生依次数出这些数字并记录下来。
2.教师讲解数字1-10之间的大小关系,即越大的数值越大,越小的数值越小。
3.教师出示1-10个物品的图形,让学生对照数字卡片,观察图形是不是和数字大小相符合。
3. 更深一步的学习1.教师出示两个数字加减的算式,让学生在心里进行计算,判断两数之和或差的大小。
2.教师展示一个有规律的数字序列,让学生根据这个规律预测下一个数字。
3.教师出示两个数字的大小关系,让学生选择正确的大小关系。
4. 巩固练习1.教师让学生写出数字1-10;2.教师出示图形并说出相应的数字,让学生匹配图形和数字;3.教师出示一些有规律的数字序列,让学生根据规律推测缺失的数字。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5.5《解决问题(1)》教案
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请把你知道的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
学生根据自己找到的信息完整描述问题。
2.分析和解答。
师: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列式解答?写在练习本上。
生1:把男生和女生这两部分人数合起来,可以列式为5+10=15(人)或10+5=15(人)。
师:同学们,再来想一想,还可以怎样观察?你列的算式是什么?
生:还可以观察他们手里花的颜色。拿黄色花的有5人,拿红色花的有10人,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拿黄色花的人数和拿红色花的人数合起来,可以列式为5+10=15(人)或10+5=15(人)。
师:非常好!
师:请大家想一想,我们解决的是同一个问题,所得结果相同,列式却不一样。这几种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师小结:通过例5解决问题的学习,我们不仅再次经历了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还知道了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考虑,会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感受了解题方法的多样性。
作业设计
1.完成课本第99页“练一练”第1题。
2.完成课本第99页“练一练”第3题。
3.完成课本第99页“练一练”第6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1)
男生有5人,女生有10人。 前排有7人,后排有8人。
通过回顾,让学生体会两种方法的异同,感受从不同角度观察、思考得到不同方法的联系与区别,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不止一种。
【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师:公园的湖面上有许多美丽的天鹅,你知道一共有多少只天鹅吗?
组织学生互相说一说题意,然后指名学生完整口述题意。
生1:有8只白天鹅,6只黑天鹅,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0.5 学习准备
数学游戏0.5 学习准备【课题名称】第5课时学习准备【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10页--11页。
【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回顾自己在学前阶段经历的与数学学习相关活动,唤起数学学习感性认识和学习经验,激发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
2.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初步懂得小学生的行为规范——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认真听讲等,逐步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
3.尝试运用与数学学习相关的词语,学习数学化的表达与交流,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初步懂得小学生的行为规范。
教学难点:学习数学化的表达与交流。
【课前准备】1.教师: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2.学生: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上课了!你知道我们应该怎么做吗?预设1:上课要在座位上坐好!预设2:上课不能随意讲话,要认真听课。
教师:今天我们一起来交流上课我们都要准备什么?(板书课题:学习准备)二、交流实践、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情景图:(1)课前准备教师:仔细观察,图上都有什么?预设1:图上有一个钟表,我知道现在的时间是8:30。
预设2:这会同学们都在认真的听老师讲课。
教师:每天8:30开始上课,我们要按时上课不迟到,学习用品要在课前准备好,后背挺直坐端正,一尺一拳一寸远,等待老师来上课!(2)课堂纪律教师:你知道上课我们要怎样做一个优秀的学生吗?预设:认真听讲;举手发言用右手……教师:要发言,先举手;起立站直再开口;说话响亮口齿清;别人发言仔细听。
(3)课后注意教师:下课了,我们要做些什么呢?预设:书本摆在左上角,笔袋放在……教师:下课了,要休息;书本文具一整齐。
打开水瓶咕咚咚,上完厕所再游戏。
(3)汇报交流教师:同学们太棒了,知道这么多的日常规则,你能和同学说一说课前要做哪些准备?上课要怎么做?课后要注意什么呢?预设:上课前要准备好书上课用的书本,文具。
2024年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学案及教学反思1.1.5 练一练
第一单元 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1.1.5 练一练【课题名称】第5课时练一练【课型、课时】复习课 1课时【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22-23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进一步掌握1~5各数的大小比较。
2.感知数的序数含义,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并会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巩固对1~5各数的理解,能熟练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教师:教学课件:《七彩课堂》课件学生:课前预习:标注完成《七彩课堂素养提升手册预习卡》【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了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
掌握了1~5各数的大小比较。
这节课我们就来对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的知识,帮助学生明确本单元的复习重点。
二、知识梳理(一)1~5的认识教师:关于1~5几个数,大家都学会了什么?预设1:数量是1~5的事物都可以用1~5各数表示。
预设2:1~5各数的排列顺序是1、2、3、4、5。
预设3:书写1~5各数,根据每个数字的形状,按数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工整地书写。
教师:你能照样子画一画吗?教学提示:看数画一画就是用画图的方式表示数量的多少,左上角的数字是几,方框里就对应的画够几个图形。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二)比大小教师: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时,可以用“>”“<”或“=”连接。
比较大小一般用一一对应的方法。
你能读一读下面的这几组比大小吗?教学提示:两个数比较大小,哪个数大开口就向哪个数(哪个数小尖尖就向着哪个数。
预设:3和3比,3和3相等,填等号; 3和2比,3比2大填大于号;3和4比,3比4小填小于号。
教师:数一数下面的点子图,比一比大小。
教学提示:先根据点子数量写出对应的数,再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几”和“第几”教师:一个数可以表示几,也可以表示第几。
几表示的是数量,第几表示的是排列顺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3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5课时《 加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下2.3《十几减5、4、3、2》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掌握“十几减5、4、3、2”的相应数学运算方法,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5、4、3、2”的具体运算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数学问题2.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5、4、3、2的运算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黑板和彩色粉笔3.教材《人教版数学一下》2.3节内容4.练习题册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具体的数字题目引导学生回忆“十几减5、4、3、2”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讲解与示范(15分钟)•结合课本内容,讲解“十几减5、4、3、2”的运算规律和方法,通过示范演示具体计算过程。
第三步:练习与训练(20分钟)•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布置与课堂练习相对应的家庭作业。
第四步:检查与点评(10分钟)•就学生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纠正错误,强调规范计算方法。
第五步:拓展(5分钟)•设置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思考。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十几减5、4、3、2”方面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但在实际运用中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下一步需要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六、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练习“十几减5、4、3、2”。
2.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七、教学反馈1.经常性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十几减5、4、3、2”知识的掌握情况。
2.观察学生课堂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第5课时 5以内数的减法 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一)第5课时5以内数的减法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5以内数的减法概念及方法。
2.学生能够通过口算或用算框完成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
3.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1.5以内数的减法概念及方法。
2.通过口算或用算框完成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通过口算或用算框完成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一、复习1.让学生回忆3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口诀。
2.让学生互相出题,进行口算练习。
二、新课1. 导入教师拿出2个同色的游戏帽子,每个帽子里分别有5个球。
将其中一个帽子里的1个球拿出来,放到桌子上,问学生还有几个球在帽子里。
2. 观察、实验、总结1.让学生观察桌子上的球和帽子里的球,说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让学生分别在纸上画出桌子上的球和帽子里的球,并用减号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引导学生口算,算出帽子里还有几个球。
3. 讲解1.介绍5以内数的减法概念及方法。
2.讲解用算框完成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
4. 练习1.让学生在纸上完成一些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练习。
2.分组竞赛,让学生通过口算竞赛来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1.让学生举几个例子,介绍5以内数的减法概念及方法。
2.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操作教学法3.竞赛教学法教学评估1.学生能否理解5以内数的减法概念及方法。
2.学生能否通过口算或用算框完成5以内数的减法运算。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情境引入的方式让学生了解5以内数的减法概念及方法。
同时结合操作教学法和竞赛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在评估环节中,可以通过练习题和口算竞赛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而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差异化教育,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5《5加减混合》教案
人教新课标一年级数学上册5《5加减混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用加法和减法计算小学一年级简单的数学题目。
2.能够熟练掌握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
•进行5的加减混合运算。
•引导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让学生掌握5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方法。
•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教材、黑板、彩色粉笔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铅笔、橡皮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教师可用具体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复习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引出5的加减混合运算。
2. 讲解示范教师板书示范5的加减混合运算,让学生跟随做一些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操练训练分发练习册,让学生进行加减混合运算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解题方法。
4. 拓展应用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5. 总结反馈对学生本节课学习的重点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勤加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围绕5的加减混合运算展开,希望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加深对5以内加法和减法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相关的习题。
2.背诵5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口诀。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大纲,希朥能够对学生在学习5的加减混合运算时起到辅助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单元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5课时用数学(1)
【教学内容】:教材P46、P47及练习十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大括号和问号,会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解答。
2.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教学难点】:
理解图画应用题的题意。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投影仪、练习题卡片。
【教学设计】:
一、情境激趣
师:看,游乐场有这么好玩的游戏。
现在老师带大家一起到滑滑梯上去玩,而且还要请喜欢数学的同学帮助老师用数学解决实际的问题,你们能做到吗?
二、新课教学
1.教学有关6、7的加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①观察图画。
师:我们先看一下小兔子遇到了什么问题。
师:你看到了什么?自己思考一下。
师:那么在这里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学朋友,你们高兴吗?
②认识大括号和?号并解答。
师:请你猜一猜这个朋友叫什么?
师:我们的新朋友叫大括号,他的意思是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
师:你能根据这个场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师:你的问题提得真好。
“?”就代表了我们同学提出的问
师:(巡视)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
师:这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4+2为什么等于6?
2.教学有关6、7的减法在生活中的运用。
现在老师带你们到小河边看游船,你看到了什么?
师:你能为这道题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采用什么方法,怎样列式?
师:看这幅画与刚才小兔子的图比较有什么不同?
三、巩固强化
(课件出示书本企鹅图)
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自己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下。
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师:大家快来看,这是要我们干什么?
师: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写算式,集体订正。
)
四、课堂练习
师:你们还想不想继续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师出示课本第46、47页做一做。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一题,同桌之间互相说题意,再独立完成。
分别让学生说想法,对做正确的学生及时表扬。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48页第1题。
五、总结
师:同学们真聪明,帮助老师解决这么多问题,非常感谢大家。
那么通过今天的游玩,你想对大家说什么吗?
师:数学知识很重要,它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因此,我们要善于用数学知识并用心学好它。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