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患者溶栓后病情观察及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梗塞患者溶栓后病情观察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7-02-27T15:58:57.9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1期作者:高萍
[导读] 在溶栓治疗脑梗塞中,要改进护理方法,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云南省昆明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650302
摘要:目的对脑梗塞患者溶栓后的病情进行观察和护理,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制定更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脑梗塞患者20例并进行溶栓治疗,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流程化护理,研究组采取改进后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在病房停留的时间、溶栓药物成功进入血管的时间、溶栓率和总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较好,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溶栓治疗脑梗塞中,要改进护理方法,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脑梗塞患者;溶栓;病情观察;护理
脑梗死是中老年群体的常见病症,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需积极诊治。对于脑梗死的治疗,溶栓是最有效的方式。在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时,要坚持尽早治疗的急救原则,发病4.5h内属于是治疗的黄金时间,所以,在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时,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入院、就诊的时间,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临床表明,溶栓治疗过程中配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提高疗效和预后的关键。本文旨在分析改进护理路径在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特收集我院实施溶栓治疗的20例脑梗塞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收治的2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所有患者均行静脉溶栓治疗,按临床随机表法将20例患者平均地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 54 ~ 82 岁,平均年龄(67.3 ± 4.2)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 35 min ~ 5 h,平均时间(2.3 ± 1.1)h。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56 ~ 85岁,平均年龄(67.5 ± 4.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 31 min ~ 6 h,平均时间(2.4 ± 1.4)h。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静脉溶栓治疗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观察组应用改进急救护理路径,其具体内容:
(1)患者入院后,预检护士需要及时地予以接诊,详细地询问患者的发病经过以及既往病史后,及时地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同时需要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陷的程度进行评定和掌握,然后将患者分诊给神经内科的主治医生。
(2)及时地把患者转运至医院中的复苏室内,在这一过程中要启动绿色通道。同时,针对各种抢救的仪器和药品等需要提前准备好,并要及时地建立静脉通路,然后对患者的脉搏、血压、心率、呼吸以及血氧饱和度等进行全面监测,同时也要加强心电图的检查工作。此外,医务人员也要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凝血功能检查以及相应的生化检测。
(3)患者行头颅磁共振等检查后,需要及时地将患者无障碍转送到相应的卒中单元,以便于对其进行规范化的溶栓治疗;
(4)在对患者进行溶栓治疗时,需要严格遵照医嘱用药,药量要精确,并要注意对患者的血压等进行监测,在此过程中,要重点对平均动脉压进行监测,避免其出现急剧下降现象,从而可以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脑组织缺血损伤;
(5)在对患者进行溶栓后,需要做好出血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工作,并要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进行监测,如果发现患者存在对光反射异常、意识障碍、视乳头水肿或者双侧瞳孔不等大等现象时,需要考虑患者是否属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并要在第一时间内给予相应的处理。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病房停留时间、溶栓药物成功进入血管的时间、溶栓率和总住院时间;借助于中枢损伤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对两组神经功能的缺损情况进行评估,满分为 10分,得分越低,情况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20.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溶栓治疗情况明显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3讨论
溶栓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脑梗塞最为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我国著名医学研究者卢慧等表明,脑梗塞患者越早实施溶栓治疗,患者的
闭塞血管更容易再通,一般情况下,症状出现4 h内开始溶栓者其再通率可达95%左右,症状出现4~6 h开始溶栓者其再通率仅为45%左右,症状出现6 h以上开始溶栓者其再通率则在40%以下。在对脑梗塞患者应用改进护理路径后,在其入至病房之后,护士便能够及时地筛查患者的溶栓条件,然后依据制定的护理时间计划表对患者进行迅速的急救与护理,在这一过程中,患者既不需要挂号,也不用等待医嘱,所以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患者的就诊时间。
改进护理路径即是在传统临床护理路径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完善,使得护理程序更加规范的一种护理模式。临床表明,通过实施改进护理路径显著提高了护理的规范性,并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脑梗死患者在诊断、治疗、转运、护理时间,从而有效的缩短了脑梗死溶栓前院内等待时间,最终提高了溶栓再通率,降低了死亡率。另一方面,改进护理路径能够以最快速度进行脑梗死溶栓条件的筛查和明确诊断。患者可以跳过其它环节而快速进入溶栓准备、溶栓前检查阶段,使得护理人员在患者护理过程中更有预见性、主动性、标准性,综合提高了绿色通道的有效性,最终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的溶栓药物进入血管时间、进出病房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试验组溶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改进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晶,姜旭红,娄桂娟.急性脑梗塞溶栓患者治疗中改进急救护理路径的价值探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6,03:125-127.
[2]丛培玲.探讨急性脑梗塞患者溶栓治疗的健康教育及护理模式[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45:23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