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浅析摘要:中国是一个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大家庭(家族)在中国社会中的影响力极其强大,家庭治疗的理论思想在中国具有存在和发展的土壤,这为人们接受“家庭治疗”和研究家庭治疗意义重大。
关键词:家庭治疗系统观人工头脑学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精神分析师兼儿童精神科医师的纳森啊克曼(nathanackerman)首次提出“家庭治疗”概念。
家庭治疗关注当事人个人问题和病症的减除,把人及其症状放在整个家庭背景中去了解并治疗。
可把家庭治疗法称作“系统疗法”或“关系疗法”。
一、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系统观家庭治疗之核心是系统观,它所关注并试图介入、改变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整个家庭的互动模式上。
系统式家庭治疗是指将家庭看成一个系统,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人格外显方式,决定其一贯的交流和行为模式,反过来又受行为与其他家庭成员的互动影响[6]。
家庭成员对交流与行为的理解水平和认同方式的不同形成家庭互动的规则,但有时也引起家庭内的不稳定[7]。
治疗的要点就在于引入新的观点和行为来促进家庭对交流和互动的理解和扩展,破坏“问题行为”在家庭互动中形成的正反馈循环[8]。
深入地理解家庭系统观,必须了解作为其基础的人工头脑学[2]这一方法论。
第一序人工头脑学的关键是交互决定论。
家庭是一个互动的复杂组织,家庭中某位成员的改变会影响其他所有成员及整个家庭,受影响的家庭系统又会反过来作用于那个人,以连续不断的环状回路或重复的连锁反应产生相互影响,也就是说家庭互动的历程是循环因果关系。
例如,有一位患有焦虑症的50岁女性小冉,对她的问题的线性观察可能是:生病、丈夫以前对其不好导致焦虑症的产生。
而循环的观察就可能是: 丈夫以前对她不好使其耿耿于怀、对丈夫充满怨恨,现在丈夫对她好,她还是不依不饶,她脾气越来越坏,丈夫的情绪也越来越坏;孩子受这种家庭氛围的影响,也没心情关心她,孩子的情绪也越来越坏,孩子也不太愿意回家了;她病得越来越重,情绪越来越坏……。
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技术
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技术第十三章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技术一.家庭治疗的历史及在中国的发展系统式家庭治疗( systemic family therapy)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
现代心理治疗最初是以个别会谈的方式进行的,心理治疗者通过与来访者的个别接触来实施治疗,如精神分析疗法等。
大约从本世纪三分之一阶段开始逐渐出现了集体心理治疗的方式,每次接受治疗的不再是单个个人,而是一群就诊者,这就是小组治疗。
这样一来,发挥治疗效应的除了治疗人员的热心和技巧以外,还加上了治疗小组这个集体的作用。
家庭治疗就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里,治疗对象不是临时组织的接诊者集体,而是一个家庭。
目前家庭治疗已经成为继精神分析、行为治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之后极有影响力的四大治疗流派之一。
家庭治疗产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当时曾有几个有关家庭环境对精神分裂症之影响的大型研究。
研究者为Murray Bowen ,Gregory Batson等,他们发现了不良家庭关系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
这些研究对一些原本从事精神分析治疗的医生产生了影响,他们开始试行以病人的整个家庭作为心理干预的对象,并试图通过调整家庭关系来解决个人心理问题。
在 50 年代,家庭研究和家庭治疗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向前发展。
一般人们将 50 年代确定为家庭治疗的奠基年代。
根据高登拜克的意见有五种相互独立的学科及临床发展为家庭治疗的出现提供了舞台:(1)精神分析理论和疗法被用于更广泛的情绪问题,如触及家庭的治疗取向;(2)系统论致力于研究构成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各部分的关系并将其知识应用在对家庭系统的观察方面;(3)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家庭研究,如家庭成员(如母亲)在疾病形成中的作用;(4)儿童教育及婚姻咨询两个领域的发展;(5)对新技术如集体治疗的兴趣日益增长。
1962年是家庭治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年。
这一年“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 这一名称得到学术界正式确认,本专业的第一份学术刊物《家庭作用》(Family Process) 也在这一年里创刊。
家庭系统疗法
家庭系統疗法的基本概念
這是以整個家庭系統为治疗对象的療法。 利用被标示為“病者”的症状行为,來观察被擾 動了的家庭系統 固有结构、 情感等级和 行为模式。 主要是帮助家庭改善沟通、建立有效的互动方式、 降低内部张力、和促进健康家庭應有的功能。
家庭治疗学派
分析性家庭治疗(Analytic)
治疗技术:听、共情、解释、维持分析。 明白症状与家庭行为双向关系、症状的 功能、什么担心使家庭停留在冲突中、 那些问题与过去的创伤有关、治疗师如 何解释重要冲突。并行的婚姻治疗。
治疗目的:将多代关系中的压力与债务 意识化。消除禁忌与情感联结,促进家 庭和个体成长。 治疗师位置:非指导性,投射的容器。
家庭系統疗法的发展過程
六十年代: 米纽琴(Salvador Minuchun) 的结构家庭治 療 structural family therapy, 提出分系 subsystems (“病者”)的界线、 权利等级与互 动模式等等概念
概念引致家庭疗法多了几个重要概念:家庭 规则(界线)、動态平衡 homeostasis、多餘信 息 redundant information、对称性或互补性关 系 symmetrical or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 和循环因果circular epistemology/causality(系 統與分系的因果關係)。
家庭系統疗法的特點有三:
一,针对家庭成员的沟通与互动关系,而 不看重个人(被標示為“病者”) 的 问题行为。 二,从家庭系统的角度去解释个人的症状 与成员间的关系。 三,以整个家庭的改变来促使个人的改变。
理解家庭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理解家庭治疗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家庭治疗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来解决个体或家庭内部的心理问题。
它的基本原理是认为家庭是一个系统,每个成员的行为和情感都会相互影响。
因此,要解决个体的问题,就需要关注家庭系统的运作,并通过改变家庭系统的动态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家庭治疗技术有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结构家庭治疗、战略家庭治疗和情感焦点家庭治疗。
结构家庭治疗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层次和边界,通过调整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和互动方式来改变家庭系统的结构。
战略家庭治疗则注重解决家庭中的问题行为,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互动模式来解决问题。
情感焦点家庭治疗则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连接,通过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来促进治疗的效果。
在家庭治疗中,治疗师通常会与整个家庭一起工作,而不仅仅是个体。
治疗师会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了解家庭系统的运作方式,并与家庭成员一起制定治疗目标。
治疗师还会引导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彼此的需求和感受,并提供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
家庭治疗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它可以用于解决夫妻关系问题、亲子关系问题、家庭冲突、家庭暴力、家庭成员心理问题等。
家庭治疗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彼此,增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和支持,改善家庭氛围,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在家庭治疗中,治疗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首先,治疗师需要了解家庭系统的运作方式,掌握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方法。
其次,治疗师需要具备良好的观察和倾听能力,能够准确地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并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感受。
此外,治疗师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沟通和引导技巧,能够有效地引导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家庭治疗的效果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
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通常是长期积累的,解决它们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和改变。
因此,家庭治疗通常需要进行多次会话,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一起制定治疗计划,并根据治疗进展进行相应的调整。
系统家庭治疗理论在青少年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构想
系统家庭治疗理论在青少年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构想作者:王俊敏梁晓燕李向青刘鏐张年超来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3年第15期〔摘要〕本文从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入手,分析了团体心理辅导的价值功能与限制,并在遵守团体辅导一般规律的前提下,提出了系统家庭治疗理论在青少年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构想:系统家庭治疗理论的创新应用,将促进青少年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乱,加速社会适应;能高效干预青少年的心理行为问题,保证干预效果持久稳定,并及时向家庭迁移。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团体心理辅导;系统家庭治疗理论〔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15-0011-03一、系统家庭治疗理论概述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从西方发展起来的。
近年由德国治疗师Margarete H.W,Simon E.B.和赵旭东等以连续培训班的方式“移植”到我国。
系统家庭治疗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通过治疗性会谈、行为作业及其他非言语性技术来消除心理病理现象,促进个体和家庭功能的心理治疗方法。
其理论基础是系统论,核心是以系统思想研究家庭内部的心理过程、行为和沟通状况,改善家庭中不良的人际互动模式。
系统家庭治疗者认为,家庭系统会在青春期阶段进行重大的转换,大多数家庭在经历了一定程度的困惑和混乱之后,会逐渐改变规则和限制,重新调整家庭结构,给青少年更多的自主权和独立性;家庭成员的问题不全是个人自己的问题,而是家庭系统的功能出现了障碍。
系统式家庭治疗重视环境对个人的影响;注重“此时此地”的情况;治疗的目标和焦点主要是改变家人交往的方式;治疗过程是多元化、多层次式的家庭动力或系统的组织,强调通过一些技术“搅动”引起家庭系统的变化,从而促进个体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
因此,本文假设如同家庭成员与家庭的关系一样,学生与班集体也处于一个与家庭类似的社会生态系统之中,学生与班集体也有一种相互影响的关系。
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模式
家庭治疗将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共同推动家庭治疗在全球范围内的普 及和发展,为更多家庭提供有效的心 理支持和治疗。
THANKS
感谢观看
创新理论发展
家庭治疗理论将不断发展和创新 ,针对不同的家庭问题和需求, 开发出更具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和 技巧。
实践应用拓展
家庭治疗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 展,不仅限于传统的婚姻和家庭 问题,还将涉及儿童青少年心理 问题、精神疾病康复等领域。
家庭治疗的跨文化研究与发展
文化敏感性
家庭治疗将更加注重跨文化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提 高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家庭结构和功 能的理解,发展出更具文化敏感性的 治疗方法。
家庭治疗在儿童心理问题中应用广泛,如行为问题、学习困难、情绪障 碍等。通过改善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儿童心理问 题。
家庭环境改善
家庭环境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治疗通过改善家庭环境, 如提高亲子沟通质量、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等,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03
父母养育方式
父母养育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家庭治疗通过指导父母采
04
通过改变家庭成员之间 的互动模式,可以改善 家庭功能,促进个体心 理健康。
结构家庭治疗理论
01
02
03
04
强调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包括 角色分配、权力分配和沟通方
式。
家庭结构的不合理会导致个体 心理问题。
治疗目标是调整家庭结构,改 善家庭功能,促进个体心理健
康。
治疗师通过指导家庭成员重新 分配角色、调整权力分配和改 善沟通方式来达到治疗目的。
行为模式
总结词
关注家庭成员的行为和学习过程。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目录
• 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 • 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 • 家庭治疗的主要方法 • 家庭治疗的实施过程 • 家庭治疗的评估与效果 • 家庭治疗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01
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
家庭治疗的定义
家庭治疗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心理治 疗方法,它关注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 系、家庭结构和家庭环境对个体心理健
康的影响。
家庭治疗的目标是通过改善家庭成员之 间的沟通和互动模式,调整家庭结构, 优化家庭环境,从而解决个体和家庭成 员的心理问题,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
康和幸福感。
家庭治疗的原则包括系统性原则、发展 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等。
家庭治疗的目标
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 和互动模式
通过家庭治疗,帮助家庭成员 学会有效的沟通技巧,解决沟 通障碍,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 理解和支持。
பைடு நூலகம்
调整家庭结构
家庭结构是影响家庭成员心理 健康的重要因素,家庭治疗的 目标之一是通过调整家庭结构 ,优化家庭环境,促进家庭成 员的心理健康。
解决个体和家庭成员的心 理问题
通过家庭治疗,解决个体和家 庭成员的心理问题,如焦虑、 抑郁、自卑等,提高他们的心 理健康水平。
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 和幸福感
家庭治疗的目标是促进家庭成 员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帮助 家庭成员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 量和幸福感。
家庭治疗的原则
系统性原则
家庭是一个系统,各个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相互 作用。系统性原则要求在治疗中全面考虑家庭成 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模式,以及家庭环境对个体 心理健康的影响。
生态性原则
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生态 性原则要求在治疗中关注家庭成员与外部环境的 互动关系,以及外部环境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
浅谈家庭系统理论
论文题目:浅谈家庭系统理论目录摘要 (3)1。
引言 (3)2.家庭系统理论的产生 (3)3家庭系统理论的定义 (4)4.家庭系统相互作用的模式 (4)5.家庭系统理论的基本观点 (5)5。
1整体论 (5)5.2家人关系 (5)5.3新的信念 (6)5。
4家庭规则 (6)5。
5满足家庭的需求 (6)6.对家庭系统理论的几点思考 (6)结语 (7)参考文献 (7)浅析家庭系统理论摘要家庭系统理论将家庭看成一个完整的单位,看成一个系统,家庭成员是系统的组成成分。
每个成员之间都是交互作用的.家庭系统理论将会成为现代心理治疗最有影响的理论基础.本文简要分析了家庭系统理论的发展,并提出一些笔者对家庭系统的思考。
关键词:家庭系统理论;发展;思考1.引言家庭系统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情绪活动与交往行为的理论,它是由美国著名心理治疗专家默里·波文(Mur:ayBowon)教授提出并由他和助手米切尔·E·科尔(Michao1E·K:rr)完善的,在解释人的情绪活动上,家庭系统理论独树一帜地将整个家庭看作一个情绪单位来考察,将人看作相互关联的结构中的要素,而不是自主的精神实体.i2。
家庭系统理论的产生波文从本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开始研究家庭内的交往和情绪活动.40年代末,他在堪萨斯州的一个诊所里当精神病医生,治疗各种各样的心理病患者。
心理分析治疗的一个原则是避免治疗者和患者的家庭成员相接触,以防止治疗者和患者之间的移情关系受到感染。
但波文没有顾及这一原则,他与病人家属接触很多.在与病人家属的接触中,他发现病人与他们,尤其与父母在情绪上存在极大相互作用.当时,许多其他研究者也观察到这一“共生现象"(symbiosis),他们都用精神分析理论加以解释,认为它是由于人的无意识冲突而造成的。
但波文认为,这种现象是建立在深刻的生物进化过程以及明显的心理过程之上的,根本不能用无意识动机的概念加以解释。
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
家庭治疗基本概念
• 一般治疗规则: • 签订治疗协定:取得家庭成员的认可 • 预备性会谈:绘制家谱图,了解来访背 景和标签病人的治疗经历。 • 治疗性会谈,布置家庭作业和确定回访 日期。可兼有对成员的个别访谈。 • 长间隔短疗程:每月一次,一次50分钟 • 收费:一次五十元
家庭治疗由来与发展
• 五十年代:治疗精神疾病儿童,约翰.贝 尔开始家庭会谈,那萨.阿克曼出版《家 庭生活的心理动力学》。利兹提出精分 母亲、婚姻分裂、婚姻倾斜。威纳率先 应用“家庭系统”,提出软性现实、假 性互惠、交流偏异概念,伯温(Bowen) 开创家庭病房,感兴趣于“寄生式”母 子互动关系,发展出家庭系统理论。
心理教育的内容
• • • • • 父母的先行变化可以引导孩子变化。 问题只是家庭的一个部分,不是全部。 孩子的问题可能是成长的问题,可以随 时间消失。 每个孩子成长的道路可能是不同的。 如何处理家庭互动中出现的新问题。 问题不仅仅是困境,也是资源。
整合
整合的原则
• • • • • 整合不是折中,而是有机组合。 整合是为了应对不同情景。 整合是为了家庭的需要。 整合是为了体现多元文化的态度。 整合也是为了更好的保持价值中立。
整合的治疗流程
• 一,分析式眼光来阅读家谱图,对家庭 成员的个性分化,相互连锁病态,内在 冲突,家庭动力学做分析,并将其作为 重要线索保留在记忆中。 • 二,根据咨询过程对家庭描述家庭的结 构,互动方式,结盟与三角化问题,不 做是非判断,只是让家庭知道治疗师眼 里看到什么。
整合的治疗流程
• 三,用系统思维为家庭创造新问题(导 向冲突减弱,或增加家庭协作),调整 家庭对治疗的期待以符合心理治疗的范 围。 • 四,用体验治疗的技术:激发交流,换 位,家庭排列,触发积极的躯体感觉与 情绪。引导新建问题的解决,并判断家 庭接受变化的能力。
第五课家庭社会工作
第三节 后现代家庭治疗的发展
③精要治疗学派:受德里达影响,强调治 疗要以求助者的资源和能力为主导,治疗 手法浅显、易学。 该学派相信真理只是人与人相处的经验产 生出来的后果,是相对的。不同于策略性 和传统的治疗法,它着眼于未来,忽视过 去甚至现在。 该学派更多地关注微小的、能产生正面影 响的变化。源自第三节 后现代家庭治疗的发展
②故事学派:怀特认为主流文化的观点、 过程、故事被设计成永恒的真理并服务与 从这种文化中受益的人们,这种叙述模式 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以至于经历这些故 事的人们相信并固化了强烈的偏好模式, 经常歧视不同的观点。 他批评美国精神科手册忽视真正应该被关 注的病人的人性。
第二节 现代家庭治疗的其他模式简介
四、功能性家庭治疗 1.功能性家庭治疗的理论模式是从家庭功能诸方 面的满足或缺失状况以及行为所满足的家庭功能 方面来理解和解释家庭成员的问题行为,并以此 来选择治疗策略。其包括:行为主义倾向的功能 学派、精神分析倾向的功能学派、McMaster家庭 功能模式等。 2.主要观点:①行为主义倾向的功能性家庭治疗 重视家庭内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关系后果以及它在 家庭关系中所发挥的功能。认为结果是理解行为 的最佳方式,通过对行为的调整或寻找代替物, 在家庭关系中寻找合理的平衡点,使家庭发挥应 有的功能。
第二节 现代家庭治疗的其他模式简介
鲍温从家庭互动的角度分析家庭对个体健康的影 响。强调个体不同的需求和自我分化能力与家庭 的自我分化水平和焦虑的相互影响、自我分化的 代际传递、其供需反应与家庭关系的紧密联结以 及家庭中的三角关系导致的困难。 儿童和青少年可能出现的问题:父母对某个儿童 过度关注;家庭内的三角关系。 治疗过程中治疗师的任务:评估表征问题、家庭 情绪系统和目前遇到的压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模式
自体出现的显著标志就是儿童词汇中出现了“我” 这个字。有了这个字,他们便即将成为一个自主 的人。过马路“妈妈说可以过”转变成“我要到 马路对面去”。同时,自我也变成了“好的”和 “坏的”。
从早期母亲的分裂到内在母亲的分裂再到自体的分 裂,结果是人们依赖早年伴随着分裂的体验来界 定自己是相对好的还是相对坏的,这种自我价值 构成了影响我们整个存在的人际关系遗产。
投射性认同与客体关系病理
1、投射性认同是起源于病态的客体关系的投射 性幻想的行为衍生物。
2、投射者的最终命运决定于接受者的反应。如 果使用投射性认同的个体瞄准的目标的独特需 要正好符合这种投射性认同,则不会有什么问 题。如果对方出现抗拒,那么投射者就会出现 焦虑、抑郁、愤怒以及其他症状。
3、投射性认同对婚姻的影响是深远的。婚姻咨 询重点要处理这种投射性认同的污染。
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模式
家庭治疗模式的概括
1、心理动力模型 2、人本主义的经验模型 3、系统的模型
(包括代际、结构、策略和系统模型) 4、认知行为模型 5、后现代思潮的模型
一、心理动力模型
(一)弗洛伊德的内驱力心理学
人的本性是“性”驱力和攻击性;这些冲 动的表达受到挫折时便产生心理冲突,并 体验焦虑的情绪。减轻焦虑的方法:防御 机制的运用。提出性心理发展的几个阶段, 及
09系统式家庭治疗常用技术上
09.系统式家庭治疗常用技术(上).好,大家好。
在前面的讲解当中,我们介绍了如何开始初始访谈,也介绍了怎么收集信息,形成假设以及进行干预,具体的我们可以运用一些什么样的技术来完成我们的这些任务。
接下来就会跟大家来讲一讲系统式家庭治疗常用的技术。
首先会给大家来介绍提问技术,提问是系统家庭治疗的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方法,我们会说我们通过提问的方式去激发家庭思考,比你直接告诉他效果会更好一些。
首先第一类非常重要的提问技术,我们把它称之为叫循环提问。
循环提问他的用意何在?首先我们通过这样的一种提问方式,会打破来访者和家庭他们之前的那种线性的思维,会让他们看到其实家庭当中的每一个人,他们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个人的问题,他其实是会相互的影响,看似个人的问题,实际上它是一个家庭的问题。
我们会看到家庭当中每个人他们是这么一环扣一环的循环提问。
另外我们说做这个系统式家庭治疗目的之一就是让家庭成员看到他们的问题,不是出在一个人身上,而是要放在家庭的关系背景当中来理解。
另外还有一个我们做系统家庭治疗的时候,很重要的一个目的就是我们要让家庭他们丰富他们的视角,能够有更多的可能性,更多元化的方式来看待他们的家庭当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我们通过提问也是可以引入差异,给他们提供新视角的一个好的方法,还有我们要让他们能够关注资源,能够转移他们注意力,从看缺项,看缺陷、看不足,转移到看他们积极的方面,看没有症状的方面,其实我们通过提问都可以达到这样的目的。
循环提问它的一个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它是采用一种原沟通的形式来了解他人行为。
我们不是看他们说了什么,而是看他们是怎么表达的。
我们说每一个沟通它其实都有内容和关系两个层面,我们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更多的让他们看到他们之间的关系。
比如说当家庭当中,我们在做治疗的时候,我们看到妻子流泪了,我们可能不会直接去问妻子,你为什么哭了?我们不是去问内容的层面,我们更多的我们会去问他,你觉得当你的丈夫此时此刻看到了你流泪了,你觉得他可能会有什么样的触动,他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想法,这时候我们就会引入到这个关系上。
系统家庭治疗概述PPT课件
系统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
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是系统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之一,它认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 了一个动态的系统,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构成了系统的变化和发 展。
人类发展理论
人类发展理论也是系统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之一,它认为个体成员在家庭环境中 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而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个体成员的 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系统家庭治疗概述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系统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 • 系统家庭治疗的主要流派 • 系统家庭治疗的过程与技术 • 系统家庭治疗的实践案例 • 总结与展望
01
CHAPTER
引言
主题简介
系统家庭治疗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心理治疗方法,它强调 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和相互影响,通过改善家庭关系来促进 个体和家庭成员的成长和发展。
系统家庭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的区别
与个体心理治疗的区别
个体心理治疗主要关注个体成员的心 理问题和行为问题,而系统家庭治疗 则更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 家庭环境对个体成员的影响。
与传统家庭治疗的区别
传统家庭治疗主要关注家庭成员之间 的沟通和互动模式,而系统家庭治疗 则更注重家庭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和发 展。
创新与整合
系统家庭治疗将不断探索新的理论和方法,并与其他心理咨询和治疗流 派进行整合,以提供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服务。
03
伦理与法律规范
随着系统家庭治疗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未来将更加注重伦理和法律规
范的制定和实施,以保护家庭成员的权益和安全。
THANKS
谢谢
03
CHAPTER
系统家庭治疗的主要流派
结构派家庭治疗
总结词
01.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
01.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今天我会给大家来讲一下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相关的知识。
家庭治疗是作为和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以及人本主义治疗,并称为国际公认的四大主要的心理治疗流派。
通过今天这个课程,我会从几个方面来给大家讲一讲系统式家庭治疗是什么,系统式家庭治疗在做什么,以及系统式家庭治疗怎么做?我们的内容的设置主要是分为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概括概论,会讲一讲究竟系统式家庭治疗它的起源是怎样的,怎么就从针对个体来做治疗,转换到了以家庭为干预的单位。
接下来会给大家介绍系统式家庭治疗的重要的理念,以及我们在做治疗的时候,我们要采取什么样的治疗的态度。
第4个章节会重点给大家来讲一讲系统式家庭治疗。
作为一个治疗师,我们需要具备一些什么样的能力,怎么去建立好治疗关系?在第5章当中会重点的给大家讲,我们如何开始一次访谈,初始的访谈应该注意些什么?最后会给大家介绍我们在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工作过程当中,都采用哪一些常用的经典的,并且是被研究证实是有效的一些技术。
好的,我们现在就开始咱们今天的课程,首先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系统式家庭治疗的一个概况。
也许大家比较熟悉非常清楚的这种治疗的模式是一对一的,通常我们在治疗室当中看到的就是治疗师在和个体进行工作,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模式上的转换,就是从针对个体就转换到了,要把全家人都邀请到治疗室当中,因为我们会说这是一个人出的问题,为什么要其他的家庭成员一起来接受治疗呢?还是要从家庭治疗他最初的起源开始,家庭治疗是在上个世纪的美国发端的,大概在上世纪的40年代末,当时我们知道一直比较流行的心理治疗的流派,或者说是进行在精神卫生领域心理健康领域比较流行的治疗的方法,还是针对个体工作,主要就是精神分析这样的方法,但是有越来越多的精神科医生或者说是精神分析师,他们发现其实这种传统的以个体为取向的进行内在的心理问题的这样解析的精神分析的方法,并不能够解决所有的心理精神相关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精神分裂症重型的精神疾病,精神分析它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的好。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方法家庭治疗是一种系统短期治疗方式,旨在解决家庭成员之间的问题。
它基于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的问题与家庭之间的互动有关。
家庭治疗致力于改变互动模式,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以促进家庭的健康发展和成员的个体成长。
家庭治疗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理论:系统理论是家庭治疗的核心理论基础。
它认为家庭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系统,成员之间的互动影响着整个家庭系统的运作。
家庭治疗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和互动,寻找问题背后的互动模式,并解决这些模式中的紧张和冲突。
2.结构治疗:结构治疗是家庭治疗的一种方法,注重家庭中的层次结构和界限。
治疗师会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和位置,并帮助他们建立更健康的家庭结构和相互关系。
结构治疗通常通过使用家庭会话、模拟、反馈等方法来帮助家庭成员调整和改变家庭结构。
3.情感焦点治疗:情感焦点治疗是家庭治疗的另一种方法,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和亲密关系。
治疗师会注意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表达和回应,并帮助他们增进亲密感、信任和接纳。
情感焦点治疗通常通过增强互动的情感表达方式,帮助解决紧张和冲突。
4.解决问题治疗:解决问题治疗是一种以解决家庭中的问题为中心的治疗方法。
治疗师会帮助家庭成员定义和理解问题,并鼓励他们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治疗师也会提供工具和技能,帮助家庭成员解决问题,改变与问题相关的互动模式。
1.评估: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进行初步的面谈和评估,了解家庭背景、成员之间的互动和问题的具体表现。
评估主要是为了帮助治疗师了解家庭的问题和互动模式,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2.目标设定:根据评估结果,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共同确定治疗的目标和方向。
目标可以是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建立更健康的互动模式,解决具体的问题等。
3.干预:治疗师会使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根据家庭的具体情况进行干预。
干预包括改变和调整家庭互动模式,增强沟通技巧,解决问题,促进情感表达等。
4.评估和维持: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会不断评估家庭成员和整个家庭系统的变化和进展。
《米兰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与实践中的对话》札记
《米兰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与实践中的对话》阅读记录目录一、内容概括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3)1.2 研究目的与问题 (3)二、米兰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4)2.1 米兰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基础 (6)2.1.1 家庭系统理论 (7)2.1.2 沟通理论 (9)2.1.3 结构功能主义 (9)2.2 米兰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基本观点与治疗方法 (10)2.2.1 尊重个体的自主性 (11)2.2.2 强调家庭系统的整体性 (12)2.2.3 采用结构化的问题解决技巧 (13)三、米兰系统式家庭治疗在理论与实践中的对话 (14)3.1 理论与实践的互动 (15)3.1.1 理论指导实践 (16)3.1.2 实践丰富理论 (18)3.2 对话的重要性 (19)3.2.1 对话促进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20)3.2.2 对话推动问题的解决 (21)四、米兰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实践应用 (23)4.1 婚姻家庭领域的应用 (24)4.2 学校教育领域的应用 (25)4.3 社会工作领域的应用 (27)五、结论与展望 (28)5.1 研究总结 (30)5.2 研究不足与局限 (31)5.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2)一、内容概括该书主要介绍并分析了米兰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核心理念和操作方法。
书的前半部分着重于理论层面的阐述,详细阐述了系统式家庭治疗的起源、发展以及理论基础。
作者详细介绍了米兰系统式家庭治疗的核心观点,包括系统观点的理论构建、家庭子系统的运作方式、家庭成员的角色定位及其互动关系等。
对于每一个理论概念,作者都结合实际的案例进行深入解析,使得理论知识更易于理解和应用。
后半部分则更侧重于实践操作的指导,详细阐述了如何在现实生活的家庭治疗中运用这些理论。
书中详细介绍了与家庭互动的策略、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技巧等,为读者在实际操作中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作者还分享了自己在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案例,让读者能够从真实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实际操作过程。
原生家庭治疗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原生家庭治疗的基本原理与步骤导语:原生家庭治疗是一种心理疗法,旨在通过了解和解决个体与原生家庭之间的关系问题,帮助个体改善心理健康。
本文将探讨原生家庭治疗的基本原理与步骤。
一、原生家庭治疗的基本原理原生家庭治疗的基本原理是基于家庭系统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和心理问题与原生家庭的互动关系密切相关。
原生家庭是指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所处的家庭环境,包括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其他亲属。
原生家庭治疗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1. 系统观念:原生家庭治疗强调家庭是一个系统,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
个体的问题往往是家庭系统的问题的反映,因此需要通过治疗整个家庭系统来解决问题。
2. 内外系统的互动:原生家庭治疗认为个体在原生家庭中形成了某种模式或角色,这种模式或角色会影响个体在外部系统(如婚姻、工作等)中的行为和关系。
因此,治疗过程中需要关注个体在内外系统之间的互动。
3. 传代模式:原生家庭治疗关注个体在原生家庭中学到的模式和行为,这些模式和行为会在个体成年后被传递给下一代。
通过了解和改变传代模式,可以帮助个体摆脱负面影响,改善心理健康。
二、原生家庭治疗的步骤原生家庭治疗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家庭历史:治疗师首先会收集家庭成员的个人历史和家庭历史,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模式。
通过了解家庭历史,治疗师可以帮助家庭成员找出问题的根源。
2. 定义治疗目标:在治疗开始之前,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一起讨论治疗目标。
治疗目标可以是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解决冲突,或者改变不健康的互动模式等。
明确的治疗目标有助于指导治疗过程。
3. 探索家庭动力学:治疗师会与家庭成员一起探索家庭动力学,包括家庭成员之间的角色、规则和互动模式。
治疗师通过观察和引导家庭成员的互动,帮助他们认识到不健康的互动模式,并提供替代的健康模式。
4. 解决冲突:在原生家庭治疗中,解决冲突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治疗师会引导家庭成员进行冲突解决,帮助他们学会有效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盛晓春系统式家庭治疗培训小结
盛晓春系统式家庭治疗培训小结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系统式家庭治疗逐渐成为一种受欢迎的心理疗法。
在这个背景下,盛晓春系统式家庭治疗培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机会。
在这次培训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知识和技能,也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规划。
在培训中我了解到了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概念。
系统式家庭治疗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关系,认为问题不仅仅是个体的问题,更是家庭系统的问题。
治疗的目标是通过改变家庭系统中的互动模式和角色分配来解决问题。
这种治疗方法注重家庭的整体性和系统性,与传统的个体疗法有所不同。
在培训中我学到了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具体技术和方法。
比如,通过观察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治疗师可以帮助家庭成员发现他们之间的模式和规律,并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治疗师还可以利用家庭环境中的符号和象征来进行干预,比如通过绘画、角色扮演等方式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此外,治疗师还可以运用反馈和倾听等技巧,帮助家庭成员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在培训中,我还参与了一些实践和案例分析。
通过与其他学员一起进行角色扮演和模拟治疗,我深刻体会到了系统式家庭治疗的实际操作和效果。
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讨论,我不仅加深了对治疗方法的理解,还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技巧。
在案例分析中,我学习到了如何分析和解读家庭系统中的互动模式和问题根源,以及如何制定有效的治疗计划和干预策略。
在培训中我还了解到了系统式家庭治疗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
系统式家庭治疗在解决家庭冲突、改善亲子关系、处理婚姻问题等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然而,它并不适用于所有问题和所有家庭,特别是在个体精神疾病和严重心理障碍的治疗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需求综合运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技术。
盛晓春系统式家庭治疗培训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成长的平台。
通过这次培训,我不仅学到了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系统式家庭治疗的理论与技术一.家庭治疗的历史及在中国的发展系统式家庭治疗( systemic family therapy)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
现代心理治疗最初是以个别会谈的方式进行的,心理治疗者通过与来访者的个别接触来实施治疗,如精神分析疗法等。
大约从本世纪三分之一阶段开始逐渐出现了集体心理治疗的方式,每次接受治疗的不再是单个个人,而是一群就诊者,这就是小组治疗。
这样一来,发挥治疗效应的除了治疗人员的热心和技巧以外,还加上了治疗小组这个集体的作用。
家庭治疗就是集体治疗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这里,治疗对象不是临时组织的接诊者集体,而是一个家庭。
目前家庭治疗已经成为继精神分析、行为治疗、人本主义心理治疗之后极有影响力的四大治疗流派之一。
家庭治疗产生于本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当时曾有几个有关家庭环境对精神分裂症之影响的大型研究。
研究者为 Murray Bowen ,Gregory Batson等,他们发现了不良家庭关系对精神分裂症的影响。
这些研究对一些原本从事精神分析治疗的医生产生了影响,他们开始试行以病人的整个家庭作为心理干预的对象,并试图通过调整家庭关系来解决个人心理问题。
在 50 年代,家庭研究和家庭治疗以不可阻挡的趋势向前发展。
一般人们将 50 年代确定为家庭治疗的奠基年代。
根据高登拜克的意见有五种相互独立的学科及临床发展为家庭治疗的出现提供了舞台:(1)精神分析理论和疗法被用于更广泛的情绪问题,如触及家庭的治疗取向;(2)系统论致力于研究构成整体的、相互关联的各部分的关系并将其知识应用在对家庭系统的观察方面;(3)对于精神分裂症的家庭研究,如家庭成员(如母亲)在疾病形成中的作用;(4)儿童教育及婚姻咨询两个领域的发展;(5)对新技术如集体治疗的兴趣日益增长。
1962年是家庭治疗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一年。
这一年“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 这一名称得到学术界正式确认,本专业的第一份学术刊物《家庭作用》(Family Process) 也在这一年里创刊。
尔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事实证明家庭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疾病、心身疾病、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婚姻问题都有相当疗效。
目前家庭治疗在北美、欧洲及拉丁美洲各国都颇具规模,从业人员众多,医疗业务兴旺,理论及临床研究都很活跃,围绕这一领域的专业杂志已达80多种。
中国专业人员与家庭治疗的接触始于八十年代。
1987年,有四名来自中国昆明和北京的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受德国邀请前去考察德国的心理学状况。
在短暂的访问接触后,家庭治疗这样一种当时对他们来说很陌生的治疗方法,留给了他们深刻的印象。
1988年德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治疗家Helm Stierlin 和 Fritz B. Simon 博士,在昆明通过“中德心理治疗讲习班”第一次将家庭治疗传入我国。
在此后的十年中,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邀请德国专家和中国有经验的心理治疗师共举行了三期讲习班。
在 1997-1999 年间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开始了一项为期三年的跨文化培训项目,为中国培训多位高级心理治疗师,其中包括部分系统式家庭治疗师。
近年在昆明、上海、武汉和山东等地还建立了配备声像摄录系统的家庭治疗专用治疗室,在昆明和德国汉堡建立了资料库,其中收藏了大量有关家庭治疗的文字和影像文献。
2000年后纽约 Muniuchin 家庭治疗中心的李维榕教授也在中国各地开办了结构式家庭治疗连续培训班。
家庭治疗,方兴未艾,已经逐渐成为我国心理治疗界越来越熟悉的理论和疗法。
作为以家庭为干预对象的治疗形式,家庭治疗本身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治疗门派,而是一个兼容并蓄的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包含着若干从理论取向到治疗技术都不尽相同的派别或模式。
根据对于感情、理智和行动不同程度的强调,家庭治疗的主要流派可被分为三种类型:1 、情感学派:如撒梯尔和威塔克。
他们最为关注家庭内部交互作用中情感的敏感化、表达和解释; 2 、理智学派:如鲍文,佛拉莫,波斯左梅尼,史梯尔林。
这些人推崇认知和理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 、行动学派:如海里,帕罗阿多小组,米兰小组,明纽琴及行为治疗家。
他们偏好对家庭发号施令,布置家庭作业。
从具体的治疗干预方法看,有通过家庭这种集体方式来精神分析的“精神动力学模式”;有以家庭为单位开展行为治疗的“行为模式”;有致力于向家属讲授精神病学知识的的“心理教育模式”;以信息论为指导着眼于促进家庭成员间的心理交流与沟通的“交流模式”;有强调家庭内等级组织、家庭系统完整性以及各个子系统间各种相互依赖和联系功能的“结构式家庭治疗”。
由于这类治疗的各个流派均不同程度的受到系统论思想的影响,其中以系统家庭治疗最为典型,且它已经有成套的操作性概念和技术来体现“生物 - 心理 - 社会”医学模式和整体健康观,本章主要介绍系统式家庭治疗。
二. 系统理论对家庭模式的描述(一)系统的概念心理治疗师所说的“系统”,是指社会系统内各个成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如夫妻、家庭、邻居医患关系、小组、机构、照顾系统等;也包括由这些交流所引发的生理心理过程,如思维、情感、激素分泌或疾病。
心理治疗中的“系统式”观察方法,是指从某成员与其他成员的关系出发来解释行为,而不是由个体的内在动因来解释其行为。
照此理解,并无实在的系统。
所谓系统,无非是观察者对某个现实领域的描述方式。
系统式的观察方法总要把个体行为与一种具体情境和整个观察框架联系在一起。
这种情境不仅对理解行为非常重要,对于评估某种干预(如心理治疗)的作用和副作用也同样重要。
理解系统要抓住系统具有的几个要素 :1.循环:系统中某成员的行为既是其他成员行为的原因,也是其结果。
单向的、直线性的因果描述(如“他酗酒,因为她拒绝了他”,或反过来,“她不理他,因为他贪杯”)只是人为地“打标点断句”而已。
关键在于现象之间如何相互影响、互为条件。
2.交流:首先应注意交流的方式,即信息在系统内的发出者和接受者之间如何传递。
在此,应把内容(说什么)与关系( A 怎么看待 B 正好在此时恰恰把这件事单单告诉C) 区别开来。
系统网络中的循环性交流随着时间的延长形成一种反复出现的交流程式(多余信息),观察者可以从中找到一种模式(内容不同,但交流过程的形式却很相似),可从中归纳出一些规律(如每当孩子哭时,父亲总表现得很关切,而母亲则十分恼火;或每当母亲发火时,孩子便哭起来,父亲便去关照)。
3.系统 - 环境界限:强调这个要点是为了使我们能界定什么属于系统,什么不属于系统。
暖气管道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公共汽车就不是一个系统。
如我们把家庭看成是一个开放的、发展的系统,是因为家庭有自己的历史,也有自己的未来,家庭具有“永存”的特性,这个系统的各个部分(家庭成员、生活场所等)是相对固定的,与外界有明显的界限。
(二)系统理论对家庭治疗的认识最初是人类学家、生物学家和哲学家格利高里将家庭类比为一个控制系统的思想引入家庭治疗的,并从此成为家庭治疗的灵魂。
如他将精神分裂症当成一个关系现象,而非个体精神内部的病态。
某个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都是为了适应家庭系统的内部规则而自然形成的和保持的。
因此,要治疗个体的心理行为问题对家庭的互动模式和规则进行干预是必要的。
系统式家庭治疗理论将病人看作是家庭的一个症状,而将整个家庭系统看作是一个咨客系统。
现代系统治疗的理论来源于盛行欧美的现代学术和哲学思潮,如控制论、整体系统论、信息、通讯以及激进的构成主义理论。
起初系统理论和控制论概念在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上的应用不过是为了扩大观察和检查的范围。
此后在医疗实践中,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的系统式思想,如家庭系统内各个成员“相互作用的规则和模式”,才不断得到检验、修改和发展。
在众多自然科学理论中选择性的将系统理论引入心理治疗,进而形成系统理论模式大约经历了两个阶段。
Foerster ( 1988 )从控制论的角度将其区分为第一控制论和第二控制论。
第一控制论:约在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系统理论首先接受了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许多思想,其核心问题是:系统如何保持平衡状态,又如何从病理性平衡的状态中解脱出来?初期的概念是“内稳态”,即系统的失衡可以通过内部的负反馈得到纠正,而正反馈则使系统紊乱或恶化。
在对家庭的观察中,更多是注意家庭和病人的生活、交流环境的僵化或抵抗变化的倾向。
治疗的技术是,治疗师总是要站在家庭的僵化“游戏”之外,强调交流方式的“变化”,向家庭或明或暗的指出家庭功能正常和异常的状态一般是什么样子的。
第二控制论:从 80 年代起,一种生物系统理论或生命系统理论逐渐兴起。
其核心问题是:系统自主的、自我组织的、自我生产的过程,如何能确保不受外界的影响而生存和进化。
系统治疗师的观察是否能影响被观察系统,观察本身会使被观察系统产生哪些变化?现在的结论是:家庭既是社会系统又是一个生命系统,它独立存在,与其他系统(如治疗师)虽然能够相互影响,但不能沟通,相互关系也不可预测。
由此而来的治疗观就是:生命系统总是在不断变化中,治疗师如果想影响那个家庭,只能在其自我组织过程中与之合作相伴,并促进其朝向建设性的“自我建构”方向发展。
但治疗师干预的结果事实上是难以预见、不易控制的。
因为治疗师在与家庭相伴的临床过程中,通过问话、评论和非言语性交流,自己也参与了所观察系统的“自我建构”过程。
换言之,治疗师此时必然成为被观察系统的一部分,治疗师作为系统的一部分是不可能脱离系统内的相互作用,反过来控制总体的。
可见,第一控制论强调的站在系统外面,观察和影响系统的设想是站不住脚的。
第二控制论的合理之处是:所谓治疗或干预,不过是治疗师作为被观察系统的一部分与其他成员合作制造新信息或新游戏的,进而建构新系统的过程。
在治疗的方案方面,有计划的干预越来越多地被故意不做计划的活跃交谈所代替。
(三)系统理论对家庭模式的描述由于人类生活和体验的丰富多彩,我们几乎可以用无数种方式来描述并构成被观察者的“现实”。
德国海德堡学派在研究家庭过程中从不同角度发展出了两种描述家庭的模式:时间组织模式和家庭的关系现实模式。
1.时间组织概念对家庭的描述贝特生( 1978 )将信息论的思想引入家庭治疗中。
他关于信息的定义是:信息是一种造成差异的差异,即人只能把两信号之间的差异作为信息来感知。
对于这个差异的感知取决于一个恰当的时间间隔。
这一时间间隔处于最大时间间隔阈值和最小时间间隔阈值之间,也就是一种中等程度的时间间隔。
只有在这种恰当的时间间隔范围内,人们才可以通过“不同时性”感知和评价一个事件。
时间组织的意义并不局限在感知层面,时间还是人的经历、体验和行为的组织者,又是他们的组织本身。
对于三者的感知和评价,只有被纳入一个时间的系列,一个事件才能成为一种具有内在联系、有意义、能被理解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