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自由度机械臂开题报告
6dof机械手的抓取动作设计开题报告—--学位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6-DOF机械手的抓取动作设计学院自动化学院专业自动化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1 机械臂的概述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机械臂在产业自动化方面应用已经相当广泛,各种不同的机械臂被制作出来应用于各种工业环境。
机械臂在复杂、枯燥甚至是恶劣环境下,无论是完成效率以及完成精确性都是人类所无法比拟的。
此外,某些机械臂还具有视觉,听觉,感觉等传感器使得它具有很多人类所拥有的能力。
也因此,机械臂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机器具有一致的表现的这种特性提高了生产质量。
这种类型的自动化叫做“刚性自动化”。
刚性自动化的缺点是机器为执行一个预先的任务被设计出来,使得它在应对每一个模型改变时必须重新更换零件。
这种刚性自动化的不灵活性以及相对来说的高成本性导致了一个全新的机器诞生:机械臂。
美国机器人工业学会(RIA)将机械臂的定义为“机械臂是通过可变的预编程动作为处理不同的任务而设计,可以执行如搬运材料、零件、工具或者特定的设备等任务,具有可重复编程、多功能的特点”。
机械臂通常由计算机或者微处理器控制,通常可以为不同的任务方便地进行重复编程。
这种特性使得机械臂优于普通的为执行单一任务被设计出来的机器,因为机械臂不需要为一个模型的更换而更换零件或者重组。
这种类型的自动化成为“柔性自动化”[1]。
自从Unimation公司生产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械臂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从原本的汽车工业、模具制造、电子制造等相关产业,向农业、医疗、服务业等领域渗透。
机械臂由多个连杆通过关节组成。
根据机械臂的结构拓扑,主要可以分为串联机械臂(开环机械臂)以及并联机械臂(闭环机械臂)。
串联机械臂的结构是开环的,而并联机械臂的结构是闭环的。
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是指确定物体在空间的位置所需独立坐标的数目。
自由度大致有旋转的自由度和移动的自由度两种形式。
六自由度机械手实验报告 (2)
六自由度机械手实验报告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机自114学号:********学生姓名:郭2014年12月30日六自由度机械手实验报告一、机械手介绍六自由度机器手是由六个关节组成,每个关节上安装一个电动机,通过控制每个电动机旋转,就可以实现机械手臂的空间运动。
本实验做的六自由度的机械手臂是能实现物品的抓取和移位的机械自动控制机构。
该六自由度机械手臂的底座能进行大角度转动,实现机械抓取物体的移位;关节的俯仰和摆动能实现机械手臂不同位置的抓取物体;手部关节部分关节的变换,手腕的末端安装一机械手,机械手具有开闭能力,能实现物体的抓取和放下。
每个关节自由度都是用电动机转动来实现机械手臂的转动、俯仰和摆动等运动。
六自由度机械手臂每个关节处都有一个小型电机控制,分别能实现个关节的转动、俯仰等动作。
各个电机用采用AT89S52单片机片控制,通过单片机输出程能实现六个电机按照规定角度运动,从而带动关节的运动。
二、机械手的结构1、机械部分本实验中六自由度机械手的机械系统包括机身、臂部、手腕、手部。
图1机械手臂的实物图图2机械手臂的结构简图系统共有6个自由度,分别是a.基座的回转、b.连杆一转动、c.连杆二转动、d..手腕转动、e.手腕旋转、f..手部开合。
前面三个关节确定手部的空间位置,后面三个关节确定手部的姿态。
图3 自由度2、控制部分1、人机通信模块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大脑,它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先进程度和功能强弱。
机械人控制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和机械等多学科的内容,是一项跨多个学科的综合性技术。
本实验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硬件由单片机AT89S52、运动控制模块、驱动模块和通讯模块组成。
其单片机AT89S52模块如下图3.1所示,该模块由一块AT89S52单片机、串行口通信接口、转串口下载线连接接头、电源接口、开关、信号输出口Q等组成。
图4 单片机AT89S52模块图2、舵机驱动模块该舵机驱动模块采用的是parallax公司生产的16路舵机控制模块,其包括16路舵机控制线接口、单片机通信接口、舵机驱动电源接口、开关、复位键、控制芯片等部分组成。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设计.doc
湖南科技大学2015届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
自从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及其产品发展很快,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自动化工厂(FA)的自动化工具。
六轴机器人是多关节、多自由度的机器人,动作多,柔性技术较高的工业机器人,应用面也最广泛。
广泛采用工业机器人,不仅可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重要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样,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正在口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在国外,工业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己经成为一种标准设备被工业界广泛应用。
从而,形成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著名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它们包括:瑞典的国的KUKA Roboter,美国的Adept Technology>Emerson Industrial Automation、S-T Robotics,这些公司已经成为其所在地区的支柱性产业。
专家预测,机器人产业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大型高技术产业。
在发达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已成为自动化装备的主流。
国外汽车行业、电子程机械等行业己经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以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像国际上著名公司ABB、Comau、KUKA、村田等都是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及物流与仓储自动化设备的集成供应商。
本、意大利、德国、欧盟、美国等国家产业工人人均拥有工业机器人数量位于世界多国家近半个世纪的工业机器人的使用实践表明,工业机器人的普及是实现自会生产效率,推动企业和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有效手段。
有数据显示中国每年工业机器人的装机量约占全球的1/8,仅次于日本、韩国,预计国的装机量会超过这两个国家,成为世界上使用工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
自器人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年均增长速度超过40%,到目前为止,中国以教育、清扫等为代表的服务机器人在国内也在四种新型工业机器人在屮国哈尔滨研制成功。
机械臂开题报告(答案参考)
附件b: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或设计方案比较、选型分析等)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意义机器人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人类对于机器人的研究由来已久。
上世纪70年代之后,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机器人技术也随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成为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门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
其本质是感知、决策、行动和交互四大技术的综合,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
机器人应用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1] [2]。
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在经历了第一代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和第二代感知型机器人两个阶段之后进入第三代智能机器人的发展阶段。
机械手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具有抓取和移动工件功能的自动化装置,它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有机结合。
机械手能代替人类完成危险、重复枯燥的工作,减轻人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机械手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了应用,在机械行业中它可用于零部件组装,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普遍。
目前,机械手已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性制造单元fmc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把机床设备和机械手共同构成一个柔性加工系统或柔性制造单元,它适应于中、小批量生产,可以节省庞大的工件输送装置,结构紧凑,而且适应性很强。
当工件变更时,柔性生产系统很容易改变,有利于企业不断更新适销对路的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此外,医疗机器人是目前国外机器人研究领域中最活跃、投资最多的方向之一,其发展前景非常看好。
近年来,医疗机器人技术引起美、法、德、意、日等国家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研究工作蓬勃兴起。
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的开题报告
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的开题报告
1. 研究背景
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工业自动化的进一步发展,柔性机械臂作为一种新型的机器人,具有机械臂与人类肢体相似的特性,同时具有高度的柔性和灵活性,在智能
制造、物流仓储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针对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
动力学分析与控制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2. 研究内容
本文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1)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运动学建模与分析:建立柔性机械臂的数学模型,分析其工作空间和机构运动;
(2) 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分析:综合考虑柔性结构,建立柔性机械
臂的动力学模型,分析在工作过程中的力学特性;
(3) 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控制算法研究:针对柔性机械臂的特点,设计控
制算法,保证柔性机械臂的运动控制效果;
(4) 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实验验证:设计柔性机械臂的实验平台,进行机
器人的实验验证和测试。
3. 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分析与控制,对于完善机器人控制策略,提高机器人的动作精度和稳定性,推进柔性机器人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4.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理论模型的数学推导与仿真模拟的方法,依托于计算机模拟软件,系统分析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性能,研究机械臂在不同工况下的运动学
结构特性和控制策略,最终进行实验验证。
5. 预期成果
本文的预期成果为:建立六自由度空间柔性机械臂的动态数学模型,分析机械臂工作空间、运动学特性和动力学特性,设计柔性机器人的控制算法,验证柔性机械臂
在不同操作场景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机械臂开题报告
机械臂开题报告正文:一、引言机械臂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手臂运动的装置,它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工业制造、医疗、农业等。
机械臂的发展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研究机械臂的控制系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实用性的课题。
二、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而机械臂的控制系统是机械臂实现各种任务的核心。
目前,已经有很多关于机械臂控制系统的研究成果,但是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三、研究目标本课题旨在设计一种高效稳定的机械臂控制系统,以满足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需求。
具体研究目标包括:⒈分析机械臂的动力学特性,建立数学模型。
⒉设计机械臂的控制算法,提高机械臂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
⒊建立机械臂的仿真平台,进行系统的验证和性能评估。
⒋测试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机械臂控制系统性能,并针对问题进行改进。
四、研究内容本课题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⒈机械臂的动力学建模:分析机械臂的结构和运动学特性,建立数学模型。
⒉机械臂的控制算法设计:设计基于PID控制的控制算法,并考虑到机械臂的非线性特性。
⒊机械臂的仿真平台设计: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机械臂的仿真平台,验证控制算法的性能。
⒋机械臂控制系统的实验验证:在实际环境中测试机械臂的控制系统性能,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改进。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⒈文献调研:对机械臂控制系统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总结,了解目前的研究现状。
⒉理论分析:对机械臂的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
⒊算法设计:基于PID控制算法,设计适用于机械臂控制的算法,并考虑到机械臂的非线性特性。
⒋仿真验证: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搭建仿真平台,对设计的算法进行验证和性能评估。
⒌实验测试:在实际环境中测试机械臂的控制系统性能,并根据测试结果进行改进。
六、预期结果通过以上研究方法,预期可以达到以下结果:⒈建立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
基于运动控制卡的六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开发的开题报告
基于运动控制卡的六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开发的开题报告一、项目背景机械手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多个电机和传感器来模拟人手运动并完成特定任务的机械设备。
它在工业自动化、医疗手术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本项目的目的是基于运动控制卡开发一个六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实现机械手的精确定位和运动控制。
二、研究内容本项目主要包括以下研究内容:1. 机械手结构设计:设计六自由度机械手的机械结构,包括电机、减速箱、传动轴等部件的选型和组装。
2. 运动控制卡选型:选用适合本项目的运动控制卡,能够满足机械手的运动控制需求。
3. 控制算法开发:根据机械手的运动特点和运动学原理,设计合理的控制算法,实现机械手的运动控制和精确定位。
4. 人机界面设计:开发机械手控制系统的人机界面,方便用户对机械手进行控制和操作。
三、技术路线本项目的技术路线如下:1.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机械手的设计和装配。
2.根据机械手的运动特点,选用合适的运动控制卡。
3.基于C/C++语言,设计控制算法,完成机械手的精确定位及运动控制。
4.使用QT开发人机界面,实现机械手的控制和操作。
四、目标及意义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设计开发一个六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实现机械手的精确定位和运动控制。
具体目标包括:1.设计出能够满足控制要求的机械结构。
2.选用合适的运动控制卡,能够实现机械手的运动控制需求。
3.设计出控制算法,能够实现机械手的精确定位和运动控制。
4.开发出易于操作的人机界面,实现机械手的控制和操作。
本项目的技术意义和实用意义如下:1.学习和掌握机械手的运动学原理和控制算法。
2.提高运动控制卡的应用技术和开发能力。
3.为工业自动化、医疗手术等领域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五、进度安排本项目预计完成周期为3个月,进度安排如下:第1-2周:学习机械手的运动学原理和控制算法,进行基础理论的准备。
第3-4周:设计机械手的机械结构、选型电机和减速箱等部件,完成机械手的装配。
工作报告之机械臂设计开题报告
机械臂设计开题报告
【篇一:机械手机构设计开题报告样本】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自动抓取机构结构设计
系别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专业班机制六班
姓名刘建标
评分
导师(签名)
2014 年 1月 3 日
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1.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
1)所选课题国内、外研究及发展状况
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难点及关键技术;
4)研究方法及技术途径;
5)实施计划。
2.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3篇。
3.开题报告的字数不少于1500字,格式按《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专科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撰写。
4.开题报告单独装订,本附件为封面。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学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篇二:机械手开题报告】
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铣床上下料机械手结构与控制系统设计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班级:机电08-4班
姓名:杨绍宝
学号: 080514010415
指导教师:李大勇
教师职称:
黑龙江科技学院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篇三:机械手开题报告】
附表6:
郑州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注:课题来源要填写明确(如教师拟定、学生建议、某企事业单位项目等)
(2)x—真实课题;y—模拟课题;z—虚拟课题;
要求(1)、(2)均要填,如ay,by等。
开题报告内容:(调研资料的准备,设计的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任务完成的
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完成设计(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等。
)。
六自由度教学机器手臂控制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六自由度教学机器手臂控制系统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教学机器人手臂作为一种基础教学用机器,已经成为很多学校和企业的必备工具。
然而,如何控制教学机器人手臂并进行精准编程是值得探究的研究方向。
六自由度教学机器人手臂控制系统作为其中的一种,具有更加灵活的运动能力,因此在工业生产中应用价值高,同时在教学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研究内容本文将对六自由度教学机器人手臂控制系统进行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方面:1. 教学机器人手臂主要特点和基本结构介绍,通过图形化编程软件的介绍,详细分析教学机器人手臂的各个部分的结构和特点。
2. 研究机器人手臂的控制方式。
包括机器人手臂运动的控制,与外部设备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分析分别使用基于c语言的单片机控制和基于pc机的控制的优劣并进行比较。
3. 建立六自由度教学机器人手臂的动力学模型。
教学机器人手臂的动力学模型是机器人的核心,研究建立动力学模型能更好地实现机器人的控制。
4. 模式识别算法的应用。
介绍机器手臂的视觉识别技术,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进行目标检测并进行机械手臂的动作控制。
三、研究目标和意义本研究旨在研究六自由度教学机器人手臂控制系统,通过对教学机器人手臂的结构和机械原理的解析,实现机器人手臂运动控制、目标检测和动力学模型等多个方面的研究。
研究成果将完善教学机器人手臂的应用,帮助其在教学中发挥更好的效果,助力产业生产的智能化发展。
同时,研究成果对于应用机器人手臂解决人类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预期结果本文将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理论分析,研究机器人手臂运动的算法和动力学模型等方面的内容。
实验研究方面,通过实验操作验证算法和模型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预期结果包括:建立六自由度教学机器人手臂的模型,实现机器人动作控制和目标识别,以及控制系统的搭建,成功实现教学机器人手臂的自主控制。
机械手臂开题报告
机械手臂开题报告机械手臂开题报告一、引言机械手臂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手臂运动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医疗手术、服务机器人等领域。
本开题报告旨在介绍机械手臂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机械手臂的原理机械手臂由底座、关节、执行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底座是机械手臂的基础,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和旋转功能。
关节是连接机械手臂各个部分的连接点,通过关节的运动实现机械手臂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执行器是机械手臂的“手”,通过执行器的运动,机械手臂能够完成各种任务。
控制系统则负责控制机械手臂的运动,包括位置控制、力控制等。
三、机械手臂的应用1. 工业生产机械手臂在工业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代替人工完成重复性、繁琐的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例如,在汽车制造领域,机械手臂可以完成车身焊接、零件组装等任务,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和生产周期。
2. 医疗手术机械手臂在医疗手术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通过精确的运动控制和高清晰度的成像技术,帮助医生进行微创手术。
机械手臂的稳定性和精准性可以避免手术中的人为误差,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速度。
3. 服务机器人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机械手臂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它可以帮助老人、残障人士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动作,如搬运物品、倒水等。
机械手臂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使得它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任务需求。
四、机械手臂的未来发展方向1. 智能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手臂将更加智能化。
它将能够通过感知和学习,自动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
例如,机械手臂可以通过视觉传感器感知周围的物体,并根据物体的形状和位置进行抓取动作。
2. 协作性未来的机械手臂将更加注重与人类的协作。
它将能够通过力传感器感知人类的力度和方向,实现与人类的精确协作。
这将使得机械手臂能够更好地与人类共同完成一些需要高度协调性的任务,如组装、维修等。
六自由度机械臂开题报告
六自由度机械臂开题报告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制造的快速崛起,机械臂作为重要的工业机器人装置,正越来越受到关注。
机械臂的自由度是衡量其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过去的机械臂通常具有有限的自由度,限制了其工作范围和复杂任务的执行能力。
而六自由度机械臂可以在广泛范围内自由移动和操作,有更广泛的应用潜力。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设计和控制一种六自由度机械臂,以满足复杂任务的执行需求。
通过对该机械臂的建模和仿真,评估其性能和适用性,并探究控制算法和策略,以提高机械臂的运动精度和稳定性。
1.3 主要内容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分析和研究现有的六自由度机械臂设计和控制方法;2.设计六自由度机械臂的结构和动力学模型;3.建立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4.研究机械臂的控制算法和策略,优化运动控制系统;5.实验验证机械臂的性能和稳定性。
2. 研究现状2.1 六自由度机械臂的分类六自由度机械臂根据其结构和设计方式可以分为并联式和串联式两种形式。
并联式机械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载荷能力,适用于精密加工和装配等领域,但其自由度约束较多,运动灵活度相对较低。
串联式机械臂结构简单,动力学模型复杂度较低,适用于快速运动和自由度要求较高的场合,但其稳定性和负载能力相对较弱。
2.2 六自由度机械臂的控制方法机械臂的运动控制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常见的控制方法有位置控制、力控制和力/位置混合控制等。
位置控制主要用于精准定位和轨迹跟踪,力控制用于实现与环境的交互力,在装配和抓取等任务中应用广泛,力/位置混合控制结合了位置和力的控制策略,能够更灵活地适应不同任务的需求。
3. 设计和建模3.1 机械臂结构设计为了满足六自由度机械臂的运动要求,本文设计了一种串联式机械臂结构。
该结构由六个旋转关节连接而成,能够实现六个自由度的运动。
关节的选择和布局考虑了机械臂的负载能力和稳定性要求。
3.2 机械臂动力学建模为了实现对机械臂的动力学控制,本文建立了机械臂的动力学模型。
六自由度机械臂实验报告
六自由度机械臂实验报告1. 引言机械臂是一种能够模拟人类手臂动作的自动化机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物流配送、医疗手术等领域。
六自由度机械臂是指机械臂具有六个独立的旋转关节,能够在三维空间内完成各种复杂的运动任务。
本实验旨在通过搭建和控制六自由度机械臂,探索其动作规划和运动控制的方法。
2. 实验装置本实验所使用的六自由度机械臂由六个关节驱动器、传感器、控制器和末端执行器组成。
关节驱动器负责控制机械臂的旋转动作,传感器用于感知机械臂的位置和姿态,控制器则根据指令控制机械臂的运动,末端执行器可以连接各种不同的工具或装置。
3. 实验方法3.1 搭建机械臂首先,我们需要按照说明书的指导,将机械臂的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
这包括将关节驱动器安装在相应的位置,连接传感器和控制器,以及固定末端执行器。
在搭建过程中,要保证机械臂各个部件的连接紧固可靠,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3.2 编写控制程序接下来,我们需要编写控制程序来控制机械臂的运动。
控制程序可以通过编程语言或者图形化界面来实现。
在控制程序中,我们可以设置机械臂的目标位置和姿态,然后通过控制器将指令传递给关节驱动器,从而控制机械臂按照设定的路径进行运动。
3.3 进行实验在机械臂搭建完成并且控制程序编写完毕后,我们可以进行实验。
实验可以包括机械臂的位置控制、姿态控制、路径规划等等。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机械臂的运动情况,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指令,以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4. 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可以通过观察机械臂的运动轨迹、位置误差、姿态误差等指标来评估。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机械臂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性能表现,验证控制程序的有效性,并对机械臂的优化改进提出进一步的建议。
5.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一台六自由度机械臂,并编写了相应的控制程序。
实验结果显示,机械臂能够根据设定的指令进行精确的位置和姿态控制,具备良好的运动稳定性和准确性。
然而,机械臂在承载能力、运动速度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限制,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六自由度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设计的开题报告
六自由度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设计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上肢功能障碍患者数量不断增加,如中风、外伤等导致的上肢功能障碍,这些障碍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也给医疗卫生事业带来了重大的挑战。
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协助上肢功能障碍患者康复的机器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市场上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大多数为二自由度机器人,只能进行简单的四肢上下活动,而随着对机器人康复应用需求的不断提高,六自由度机器人由于其更加灵活、全面的特点而成为了研究热点。
二、选题意义1.解决临床康复问题。
上肢康复机器人可以帮助康复医师为患者提供基本的康复护理,促进患者的早期康复和前往社会的迅速恢复。
2.开发高精度康复机器人。
康复机器人具有高度的控制和定位能力,对于许多需要高精度康复的临床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3.提高康复效果。
康复机器人在康复治疗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康复效果,缩短恢复时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产业化推进。
具有高精密度、完整功能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将成为产业化推进的重要方向,推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三、设计思路本文将设计一款基于六自由度的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通过研究人类上肢运动的动力学特性来确定机器人的关节的自由度数量,然后通过建立机器人的数学模型和控制算法,实现机器人对患者上肢的控制。
四、技术路线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如下:1.设计机械结构。
根据人类上肢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设计符合人体工学的机械结构。
2.软硬件集成。
将研究中所得到的机械结构与控制算法进行软硬件集成,并通过实验验证所设计的机器人的控制能力。
3.实验验证。
通过实验验证设计的机器人在康复方面的应用效果。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达到以下成果:1.实现基于六自由度的外骨骼式上肢康复机器人的设计与制造。
2.研究和掌握机器人动力学控制算法,实现机器人对患者上肢的控制。
3.进行实现验证,验证所设计的机器人在康复方面的应用效果。
4.为上肢康复机器人的发展和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
六自由度教学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六自由度教学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及实验研究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教学机器人在教育领域中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在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中。
教学机器人可以通过模拟复杂的任务和问题,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在教学机器人中,控制系统是实现机器人动作和运动的核心部分。
其中,六自由度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更为灵活和精准的机器人运动,能够适用于更多的教学场景和实验需求。
因此,本研究旨在设计和研究一种六自由度教学机器人控制系统,满足教学和实验的需求,推动教学机器人在STEM领域中的应用。
2. 研究内容和方向本研究将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和方向展开:(1)六自由度教学机器人的机械设计:设计并制造六自由度教学机器人机械结构,保证其稳定性和精度。
(2)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六自由度教学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设计,控制系统需要支持多种姿态、运动模式和控制模式。
(3)运动规划和建模:开发基于六自由度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和控制模型,实现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和路径规划。
(4)实验验证和性能评估:通过实验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评估系统的实用性和可靠性。
3. 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探索和实现:(1)文献研究:对六自由度教学机器人控制技术、运动规划和控制模型等方面进行文献研究和综述,了解相关技术和研究现状。
(2)系统设计:设计六自由度教学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和控制系统,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系统的功能。
(3)建模和实现:开发六自由度教学机器人的运动规划和控制模型,实现机器人的精准控制和运动轨迹规划。
(4)实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机器人的运动和控制功能,评估系统的实用性和性能。
4. 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预计可实现一种六自由度教学机器人控制系统,并通过实验验证其功能和性能。
该系统可以提高学生STEM领域的实验和探索能力,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资源支持。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的开题报告
1. 绪论
机械臂是一种多自由度、多关节的运动机构,广泛应用于生产制造、医疗、物流等领域。
机械臂控制系统作为机械臂的核心部分,可以控制机械臂的运动、姿态和力量等方面的行为。
本文旨在基于六自由度机械臂设计并实现机械臂控制系统,从而提高机械臂的控制精度和运动效率,提高机械臂的应用价值。
2. 研究现状
机械臂控制系统的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控制算法、传感器技术、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等领域。
目前,机械臂控制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6自由度机械臂是应用较多的一种。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的研究内容为设计并实现一种6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具体内容包括:机械臂的运动控制、力控制、轨迹规划和运动学建模等。
设计方法主要是采用传统的控制方法和运动学建模算法,从而实现机械臂的控制。
4. 研究意义与目标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提升机械臂的控制精度和运动效率,满足多种工业应用和科研需求。
在物流、医疗、军事等领域中,机械臂控制系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5. 预期结果
本研究预期结果为设计并实现一种可靠的六自由度机械臂控制系统,实现机械臂的精确控制、实时监测和有效保护等功能。
通过充分的实验和性能测试,进一步验证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机械臂开题报告
机械臂开题报告机械臂开题报告一、引言机械臂作为一种具有灵活性和精确性的工业机器人,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制造业、医疗领域、航天航空等多个领域。
机械臂的出现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减少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本报告旨在介绍机械臂的概念、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应用领域,进一步探讨机械臂的发展前景。
二、机械臂的概念与结构机械臂是一种类似于人类手臂的机械装置,由多个关节和执行器组成。
它能够模拟人类手臂的运动,具有多自由度和高精度的特点。
机械臂的结构通常包括基座、关节、执行器、末端执行器等部分。
基座是机械臂的固定部分,关节通过电机或液压系统驱动,实现机械臂的运动。
执行器负责控制机械臂的末端执行器进行具体操作。
三、机械臂的工作原理机械臂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传感器、控制系统和执行器三个部分。
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和目标物体的信息,将这些信息传输给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息,通过算法计算出机械臂的运动轨迹和动作方式,并将指令传输给执行器。
执行器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驱动机械臂的关节进行运动,完成特定的任务。
四、机械臂的应用领域1. 制造业:机械臂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于装配、焊接、喷涂等工序。
机械臂的高精度和高重复性使得它能够完成精细的装配任务,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医疗领域:机械臂在手术机器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过机械臂的精确操作,医生可以进行微创手术,减少手术风险和恢复时间。
3. 航天航空:机械臂在航天航空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可以用于卫星的维修和组装,以及空间站的建设和维护。
五、机械臂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臂的应用领域将会不断扩大。
人们对机械臂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机械臂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未来,机械臂将更加智能化、柔性化和协作化。
例如,机械臂可以通过学习和感知技术,具备更强的自主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任务需求。
六、结论机械臂作为一种灵活、精确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在多个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关节型为主流, 80年代发明的适用于装配作业的平面关节型机器人约占总量 的1/3.90年代初开发的适应于窄小空间,快节奏,全工作空间范围的垂直关节 型机器人大量用于焊接和上,下料.应3K和汽车,建筑,桥梁等行业的需求,超 大型机器人应运而生. ② 控制技术 大多采用32位CPU,控制轴数多达27轴,NC技术,离线编程技术大量采用.协 调控制技术日趋成熟,实现了多手与变位机,多机器人的协调控制.采用基于PC 的开放结构的控制系统已成为一股潮流. ③ 驱动技术 80年代发展起来的AC伺服驱动已成为主流驱动技术应用于工业机器人中. 新一 代的伺服电机与基于微处理器的智能伺服控制器相结合已开发并用于工业机器人 中:在远程控制中已采用了分布式智能驱动新技术. ④ 应用智能化的传感器 装有视觉传感器的机器人数量呈上升趋势,不少机器人装有两种以上传感器, 有些机器人留了多种机器人接口. ⑤ 网络通讯方式 大部分机器人采用了Ether网络通讯方式, 占总量的41. 3%, 其他采用RS一232, RS一485等通讯接口. ⑥ 高速,高精度,多功能化 目前,最快的装配机器人最大合成速度为16.5m/s,有一种大直角坐标搬运 机器人,其最大合成速度竟达80m/s:而另一种并联结构的NC机器人,其位置重 复精度达1um.90年代末的机器人一般都具有两,三种功能,向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⑦ 集成化与系统化 当今机器人技术的另一特点是机器人的应用从单机,单元向系统发展.百台以 上的机器人群与微机及周边设备和操作人员形成一个大群体.跨国大集团的垄断 和全球化的生产将世界众多厂家的产品联接在一起,实现了标准化,开放化,网 络化的"虚拟制造",为工业机器人系统化的发展推波助澜.
1.2.2 国内研究状况
我国有组织有计划地发展机器人事业.应该说是从"七五"期间的科技攻关及 实施"863计划"开始的.经过十几年来的研制,生产,和应用,有了长足的进步. 目前在一些方面[6],如喷涂机器人,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搬运机器 人,装配机器人,特种机器人(水下,爬壁,管道,遥控等机器人),已掌握了机 器人的设计制造技术,解决了控制,驱动系统的设计和配置,软件的设计和编制
1.3 1.3 机械臂的要求
① 承载能力足: : 手臂是支承手腕的部件,设计时不仅要考虑抓取物体的重量或携带工具的重 量,还要考虑运动时的动载荷及转动惯性. ② 刚度高: 为了防止臂部在运动过程中产生过大的变形,手臂的截面形状要合理选择. 工字型截面的弯曲刚度一般比圆截面大,空心管的弯曲刚度和扭转刚度都比实心 轴大得多.
本文由ysj728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附件
附件 B:开题报告
附件 B:
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或设计方案 1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或设计方案 比较,选型分析等) 比较,选型分析等)
图1
图2
其他特种机器人是国外近年来才迅速发展起来的, 是机器人技术的一个重要发 展方向,主要研究方向有:空间机器人,医用机器人,水下机器人,建筑机器人 和军用排爆机器人等等[4]. 现在国外的机器人各个方面的技术发展现状为[5]: ① 机械结构
B2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附件
B5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附件
附件 B:开题报告
节轴旋转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深入考虑的问题. 方案二: 方案二:
图4
l-基座:2-肩关节;3-支撑架;4-大臂;5-肘关节 6-小臂;7-腕关节:8-手腕:9-手爪 机械臂机构示意图
分析:因为设计必须满足机构的运动要求,重量轻,刚性好,易制造;优选一些 简单,合理,紧凑,实用的结构型式;工艺性要好,成本要低,安全可靠性好, 外观造型要美观大方;尽可能采用标准件,以提高互换性,降低成本;尽可能采 用模块式结构,以提高通用性;还要便于装配调整和维修.如图,整个结构为空 间关节型的,具有五个自由度,均为转动关节,其中基座转动关节实现机器人本 体除基座以外的机构的转动;肩关节带动大臂,小臂,手腕,手爪进行俯仰转动, 以满足机器人工作空间上高度的要求;大臂,小臂以及手腕均可在允许的范围内 运动;腕关节可以实现俯仰以及摆动,可以方便的改变手爪的位姿.机器人大臂 和小臂的结构一致,都要根据机器人的运动形式,抓取重量等各个因素来确定, 一般要求手臂的弯曲和扭转刚度要好,重量要轻.我们可以考虑采用硬铝合金的 材料做成空心管.这样即保证有较高的刚度,也使得手臂的重量很轻,减少电机 的负载. 综合考虑,作为臂的部分,我选择方案二的臂结构,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便于装配和维修,尤其是在保证较高刚度的同时能保证其重量轻,减少电机负载 且通过合理的设计应能达到所需要求.
B4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附件
附件 B:开题报告
③ 导向性能好,定位精度高: 为防止手臂在直线运动中,沿运动轴线发生相对转动,应设置导向装置.同 时要采用一定形式的缓冲措施. ④ 重量轻,转动惯量小: 为提高机器人的运动速度,要尽量减少臂部运动部分的重量,以减少整个手
B1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附件
附件 B:开题报告
在发达国家已经出现医疗,外科手术机器人市场化产品,并在临床上开展了大量 病例研究.而目前我国的机器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 离,应用规模和产业化水平低.机械手的研究和开发直接影响到我国自动化生产 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从经济上,技术上考虑都是十分必要的.因此,进行机械手 的研究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9] 臂对回转轴的转动惯量 .
⑤ 合理设计与腕部和机身的连接部位: 臂部的安装形式和位置不仅关系到机器人的强度,刚度和承载能力,而且还 直接影响到机器人的外观.
1.4 机械臂的选型分析 1.4 机械臂的选型分析
方案一:
图3
分析:上图为常见的六轴关节机器人的机械结构,六个伺服电机直接通过谐波减速 器,同步带轮等驱动六个关节轴的旋转,注意观察一,二,三,四轴的结构,关节 一至关节四的驱动电机为空心结构,关节机器人的驱动电机采用空心轴结构应该 不常见,空心轴结构的电机一般较大.采用空心轴电机的优点是:机器人各种控 制管线可以从电机中心直接穿过,无论关节轴怎么旋转,管线不会随着旋转,即 使旋转,管线由于布置在旋转轴线上,所以具有最小的旋转半径.此种结构较好 的解决了工业机器人的管线布局问题.对于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来说,管 线布局是难点之一,怎样合理的在狭小的机械臂空间中布置各种管线(六个电机 的驱动线,编码器线,刹车线,气管,电磁阀控制线,传感器线等) ,使其不受关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国外研究状况
机器人主要分为两类:工业机器人以及其他特种机器人,自1962年美国推出世 界上第一台Unimate型和Versatra型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在工业发达国家得到 了迅速发展.根据国际工业机器人联合会(IFR)前几年的统计[3]:2000年全世界工 业机器人的总数达到82万台,比1996年增加24%.其中日本拥有42万台,占全世 界机器人总数的50%左右,继续保持"机器人王国"的地位.除日本外,世界上 还有许多工业发达国家,如美国,前苏联和西欧一些国家的机器人产业也发展得 很快.例如,在美国,1970—1980年间的机器人数增加20倍以上.尽管美国所 拥有的机器人在台数上不如日本.但其技术水平较高.占有一定的优势.在亚洲, 韩国的机器人产业发展也很迅速,现排名世界前列.而日本,韩国和新加坡的机 器人密度(即制造业中每万名雇员占有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居世界第1-3位,包揽了 前三名.西欧的意大利,法国,英国和东欧的匈牙利,波兰等,机器人制造业及 应用机器人的情况都有很大发展.
1.1 研究背景及课题意义 研究背景及课题意义
机器人是二十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人类对于机器人的研究由来已久. 上世纪70年代之后,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传感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迅速发展, 机器人技术也随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成为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 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门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其本质是感知, 决策,行动和交互四大技术的综合,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 机器人应用水平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1] [2]. 机器人技术的研究在经历了第一代示教再现型机器人和第二代感知型机器人 两个阶段之后进入第三代智能机器人的发展阶段. 机械手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具有抓取和移动工件功能的自动化 装置,它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近年来,随 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 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 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有机结合.机械手能代替人类完成危险,重复枯燥 的工作,减轻人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机械手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了应用, 在机械行业中它可用于零部件组装 ,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 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普遍.目前,机械手已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 性制造单元FMC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机床设备和机械手共同构成一个柔性加工 系统或柔性制造单元,它适应于中,小批量生产,可以节省庞大的工件输送装置, 结构紧凑,而且适应性很强.当工件变更时,柔性生产系统很容易改变,有利于 企业不断更新适销对路的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此外,医疗机器人是目前国外机器人研究领域中最活跃,投资最多的方向之 一,其发展前景非常看好.近年来,医疗机器人技术引起美,法,德,意,日等国 家学术界的极大关注, 研究工作蓬勃兴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国际先进机器 人计划已召开过的多届医疗外科机器人研讨会己经立项,开展基于遥控操作的外 科研究,用于战伤模拟手术,手术培训,解剖教学.欧盟,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 也将机器人辅助外科手术及虚拟外科手术仿真系统作为重点研究发展的项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