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小故事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五则_历史故事
中华传统文化故事五则我国传统文化十分丰富多彩,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中华传统文化故事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1、陶宗仪持之以恒【传统故事】宋元时期,有个叫陶宗仪的人,他从小就刻苦。
即使在田地干活的间隙,他也不忘看书。
田里没有纸,每当想起什么,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他就立即摘取树叶记录下来,回家后储存在一种口小腹大的瓦罐里,等存满了就埋在树下。
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十年中竟积攒下十几罐树叶。
有人问陶宗仪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学习就应该持之以恒。
”后来,他把瓦罐一个个打开,取出来时积累起来的树叶,重新进行整理、修改,最后写成长达30卷的《辍耕录》。
《辍耕录》记录了宋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风貌,成为后人研究宋元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
【】陶宗仪刻苦读书、持之以恒的故事告诉大家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
对于青少年来说,要珍惜当前良好的学习环境,挤出时间来学习,这样知识就会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个人的综合素质就会提高。
一个人的文化知识水平高了,其认识水平、理解能力就会相应提高,看问题的视野才会开阔,学习技能才会得心应手。
2、公明仪对牛弹琴【传统故事】战国时期,有个著名的音乐家叫公明仪。
他弹奏的曲子优美动听,很受人们推崇。
有一天,公明仪看到田野里有一头黄牛,心想:“音乐乃天地之神韵,能通宇宙之灵,何不为牛弹奏一曲呢?”于是,他端坐树下,为那头黄牛弹起了一支很动听的曲子。
可是那黄牛根本不理会美妙的音乐,仍旧头也不抬地吃草。
公明仪以为它嫌这支曲子太高雅,就又换了一支通俗一点儿的曲子,可黄牛仍然无动于衷,公明仪很失望。
旁边有人见了,连忙安慰他说:“你不要生气,不是你弹的曲子不好听,而是你弹的曲子不入牛的耳朵啊!”于是公明仪用琴模仿蚊子、牛虻的叫声以及小牛的“哞哞”声。
这时,黄牛立刻摇头尾巴,竖起耳朵,认真地听了起来。
【人生感悟】世上万事万物无定律,对牛弹琴的故事说明要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同样如此,在学习过程中,青少年不要今天读这,明天看那,就像瞎子摸象,碰啥算啥。
中华传统民间故事简短五篇
【导语】在中华传统⽂化中,民间故事占据了很⼤的地位。
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听故事的快乐,更感受到了传统⽂化。
下⾯是⽆忧考分享的中华传统民间故事简短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中华传统民间故事简短 钟馗,是民间信仰中的门神,据说可以驱⿁逐邪。
世⼈眼中的钟馗形象是“豹头环眼,铁⾯虬鬓,相貌奇丑”,不过他为⼈刚直,不惧邪祟。
关于钟馗,民间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
根据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卷三记载,北宋皇宫中曾藏有唐代画家吴道⼦所画的钟馗像,其卷⾸“唐⼈题记”讲述了这幅画的来历。
在唐开元年间,⼀次,唐⽞宗从骊⼭刚回宫就病倒了,⼀个多⽉也不见好。
⼀天晚上,唐⽞宗忽然梦见⼀⼤⼀⼩⼆⿁,⼩⿁偷⾛了⾃⼰的⽟笛以及杨贵妃的绣⾹囊,并绕殿⽽⾛。
突然,⾝穿蓝袍、蓬发虬髯、⾯⽬可怖的⼤⿁抓住⼩⿁,并将其双⽬挖出,然后将其吃掉。
⽞宗惊问⼤⿁是何⼈,⼤⿁说:“⾂钟馗⽒,武举不捷之⼠也,誓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
”说完,他化作⼀⽚红光飞驰⽽去。
唐⽞宗醒来后,病也减轻了。
于是将画家吴道⼦召来,让他根据⾃⼰梦中所见画了⼀幅钟馗图,并昭告天下。
同时,有司奉旨,将吴道⼦《钟馗捉⿁图》镂板印刷,⼴颁天下,让世⼈都知道钟馗的神威。
从此,钟馗捉⿁的传说在民间⼴泛流传,⼀到岁末,家家都在门上张贴此画,以驱⿁避邪,并逐渐取代了以往门神神荼、郁垒的地位。
【篇⼆】中华传统民间故事简短 相传五代时期,钱王统治着江浙⼀带。
他是⼀位杰出的,把江浙地区治理得井井有条,可唯独钱塘江怎么也治理不好,有时堤坝还没修好,⼤潮就把堤坝冲垮了。
⼀天,⼀个⼤⾂对钱王说道:“⼤王,据说潮神住在⼤海⾥,如果能想办法把他降服,就能治住这钱塘江的⽔了。
”钱王⼀听,⼼⾥⾮常⾼兴,忙问道:“怎样才能找到潮神呢?”⼤⾂说:“⼋⽉⼗⼋是潮神的⽣⽇,他会骑着⽩马跑到潮头上⾯,这时是射他的时机。
”听了⼤⾂的话,钱王精⼼挑选了⼀百名神射⼿,并在钱塘江边专门搭了个射击⽤的⾼台。
中华传统故事精选5篇
中华传统故事精选5篇中华文化传承5000年,从未间断,具有深远影响。
在这其中,涌现出了大量描述中华传统美德的小故事。
它们是我国5000年历史的结晶,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其中蕴含着前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优秀的传统美德等。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中华传统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中华传统故事1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达七百里,高达七八千丈。
它们原来位于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
北山有个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
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出去进来都要绕远路。
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力挖平两座大山,使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您的力量,并不能削减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
”愚公于是带领子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送到渤海的边上。
邻居姓京城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去帮助他们。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河曲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
凭你的余年剩下的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还不如寡妇和弱小的孩子。
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愁挖不平?”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
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面,没有高山阻隔了。
中华传统故事2亡羊补牢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
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襄王听了,很不高兴,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中国传统故事最新5篇
中国传统故事最新5篇中华文化历史久远,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有2000年以上。
华夏民族在中华大地上演绎出了一幕幕激动人心的故事,出现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中国传统故事,方便大家学习。
中国传统故事1春秋时期,鲁国有个鼎鼎有名的木匠师傅叫鲁班,传说他曾经得到过仙人的指点,世间没有他不会做的东西。
魯班把毕生所学都写进了一本书里,这书就叫做《鲁班书》。
为此,天下学艺的人都争着来拜鲁班为师,希望得到《鲁班书》。
鲁班挑选徒弟非常严格,不但要聪明勤奋,还要人品好,所以多年来他门下收的徒弟不多。
有一天,鲁班去拜访一个住在山上的朋友,下山的时候,他不慎被草丛里的毒蛇咬伤了脚,情况危急。
幸好有位青年路过,他看了看鲁班受伤的脚,然后毫不犹豫地蹲下身子,用嘴帮鲁班把伤口里的毒液吸了出来。
鲁班十分感激青年对他的救命之恩,主动表明身份说自己就是鲁班,问青年叫什么名字,是否愿意学习木工手艺。
青年高兴地连连点头,“咿咿呀呀”地比画说,他叫阿木。
鲁班这才知道阿木是个只会听、不会说的哑巴,但是鲁班不介意,他把阿木带回家中,收为小徒弟,对阿木十分喜爱。
时隔不久,鲁班得到鲁国国君的传召,宣他去宫里做一批木工活。
鲁班拿出了珍藏的《鲁班书》,放进随身携带的工具箱中,叫阿木陪同他一起去。
师徒俩日夜赶路,这天经过东海边时,天已近黄昏,鲁班决定在海滩上歇息一晚,明早再走。
阿木生起一堆火,准备做晚饭,到海边舀水时,一不小心将装干粮的包裹掉进了海里,包裹很快就被海水冲走了,急得阿木直跺脚。
鲁班一边安慰阿木不要着急,一边从工具箱中拿出一截发光的木头、一个刨子和一个布袋。
他用刨子在木头上刨了几下,很快就刨出一些刨花来,然后吩咐阿木将刨花用布袋装好,扎紧袋口,放入海水里,说过半个时辰再把布袋取出来,便有东西可以吃。
阿木看得一愣一愣的,半信半疑地把布袋放入海里,暗想:刨花怎么能吃呢?难道师父会变戏法?他实在按捺不住好奇心,不到半个时辰就把布袋取了出来,解开袋口一看,袋子里面居然是十几条活蹦乱跳的小鱼,阿木高兴坏了。
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精选5篇
【导语】在中华传统⽂化中,民间故事占据了很⼤的地位。
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听故事的快乐,更感受到了传统⽂化。
下⾯是分享的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精选5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1】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精选 ⼲将和莫邪 楚国⼲将、莫邪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造成功;楚王恼怒,想要杀掉他。
剑有雌剑和雄剑两⼝。
⼲将的妻⼦莫邪怀孕快要⽣产。
⼲将向妻⼦说:“我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造成功,楚王恼怒,这回我去,定会将我杀掉。
你⽣孩⼦如果是个男孩,长⼤了告诉他说:‘出门去望望南⼭,松树⽣在⽯头上,宝剑就在树背上。
’”于是便带了雌剑去见楚王。
楚王见带来只有⼀⼝剑,更是怒不可遏。
便叫剑⼯前来端相这剑,剑⼯说,剑原有两⼝,⼀⼝雄剑,⼀⼝雌剑,雌的来了雄的还没来。
楚王⼤怒,便把⼲将杀了。
⼲将⾛后,莫邪⽣了⼀个孩⼦,名叫⾚⽐。
⾚⽐长⼤了,便问他母亲道:“我爹怎不见,他在什么地⽅呢?”母亲说:“你爹为楚王铸剑,三年才铸造成功,楚王恼怒,把他杀了。
去时嘱咐我:‘告诉你的⼉⼦,出门去望望南⼭,松树⽣在⽯头上,宝剑就在树背上。
’”于是孩⼦⾛出门去,向南⼀望,没看见有什么⼭,回头⼀望,只见堂前⽯础上⾯,有⼏根松⽊柱⼦,⼼想这或者就是“松树⽣在⽯头上”吧,便去拿了⼀把板斧,把近门的⼀根柱⼦从背后劈破,果然就从⾥⾯取出那把雄剑。
孩⼦得了这剑,不论⽩天⿊夜,都想着要向楚王报仇。
有天晚上,楚王做梦,梦见⼀个宽额颅的孩⼦,两眉之间,阔有⼀尺,⾃说要来报仇。
楚王便悬了千⾦重赏,到处张贴榜⽂,画影捉拿梦中所见的奇怪孩⼦。
孩⼦听榜⽂所说的情况,和⾃⼰有⼏分相像,便赶紧逃进深⼭去暂时躲藏着;在⼭道上⼀⾯⾏⾛⼀⾯唱歌,想到⽗仇未报,不觉悲从中来。
偶然遇见⼀个来⾃他乡的客⼈,同情地问他道:“你⼩⼩年纪,为什么哭得这样悲哀啊?”孩⼦说:“我是⼲将、莫邪的⼉⼦,楚王将我爹爹杀害了,我想报这深仇⼤恨。
”他乡客说:“听说楚王悬了千⾦重赏买你的头,拿你头和剑来,我为你去把这仇恨报了。
15个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
15个中国传统文化小故事故事一:愚公移山相传,古代中国有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他住在山脚下。
愚公的家门前有两座巨大的高山,一座叫北山,一座叫南山。
每天愚公都需要绕过这两座山才能离开家门。
由于山势险峻,路程非常远。
但愚公始终相信只要努力,就能移山。
终于,上天被他坚定的信念所打动,派来了两个仙人帮助他移山。
在愚公和仙人的努力下,经过多年的时间,北山和南山终于被移走,愚公的家门前留下了一片平坦的大地。
故事二:孟母三迁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母亲非常重视孟子的教育。
据说,孟子小时候住在一个陋室里,周围的环境很不好。
为了给孟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孟母三次迁居。
第一次迁居是为了远离市场的喧嚣,第二次迁居是为了远离墙上的鼓声,第三次迁居是为了远离邻居家的猪叫声。
孟子的母亲希望通过改善孟子的学习环境来提高他的学习成绩,最终孟子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故事三:韩非子的破釜沉舟韩非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法学家,他在战国时期为齐国的宰相。
据说,在韩非子被秦国俘虏后,他下令将船上的锅全部铲掉,并烧毁了船只。
他的目的是告诉敌人,自己已经不再有后路可退,必将全力以赴,争取胜利。
这种坚决的态度和决心使得敌人望风而逃,最终韩非子成功逃脱,并在后来为齐国作出了重大贡献。
故事四:琴棋书画的故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琴棋书画被称为四艺,是文人士大夫必修的学科。
这四项技艺代表了高雅的文化修养和人才素质。
在古代,文人士大夫们都会精通其中的一项或多项。
他们通过研习琴棋书画,不仅能够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质,还可以在琴棋书画的交流中增进友谊,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故事五:岳阳楼记《岳阳楼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范仲淹的名篇之一。
这篇文章以岳阳楼为背景,通过描写楼上楼下的美景,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范仲淹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仿佛在读者面前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激发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故事六:白蛇传《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6篇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6篇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繁衍过程中,所形成的优良传统,使得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中国传统文化1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
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
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
可是有一天,天鹅喝水的时候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
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捡到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
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
沔阳湖失宝,回纥情难抛。
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义重,千里送鹅毛!”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
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
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人义重”,便成为中国民间礼尚往来、交流感情的写照或一种谦词中国传统文化故事2“人无志不立”,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志向,无论做什么事,都很难取得成功。
唐朝大诗人李白从小就抱定了匡扶家邦:济民救世的志向,此后,他一直朝着自己的既定目标奋进。
十九岁时,李白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抱着这种自信与进取心,他应诏来到长安,名动一时。
然而唐玄宗只让李白待诏翰林,做文学侍从之臣,李白的大志无法实现。
性格孤傲的李白无法忍受“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生活,三年后,弃官而去,从此游山访仙,痛饮狂歌,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愤。
但是,李白始终没有放弃建立伟业,成为非凡人物的理想。
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应邀入永王李璘幕府,咏出“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豪迈诗名。
(完整版)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传统美德故事1.岳母刺字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代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溃退,国家处在存亡存亡的关头。
岳飞岳母刺字投军抗辽。
不久因父丧,退伍返乡守孝。
1126 年金兵大力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
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 此刻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 " 精忠报国 " 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久铭刻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姚太夫人问: " 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岳飞说: " 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假如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而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
刺完以后,岳母又涂上醋墨。
此后, " 精忠报国 " 四个字就永不退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
母亲的激励激励着岳飞。
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英勇升秉义郎。
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往救援,多次战胜金军,遇到宗泽的欣赏,夸赞他 " 智勇才艺,古良将不可以过 ", 此后成为有名的抗金英豪 ,受历代人民所仰慕。
2.乐天做诗元和元年(公元 806 年)十二月,白居易从校书郎调任盩厔县县尉。
当时正居住在该县的陈鸿和王质夫,有一天跟白居易结伴旅行仙游寺。
游完寺庙,在一块喝酒的时候,提及唐玄宗、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三个人都感触不已。
王质夫站起来,邀白居易干杯,同时对白居易说:“那世上难得一见的故事,假如没有世上难得一见的人材来加以描绘润饰,就会跟着岁月的流逝,消逝得销声匿迹,未来就不再见有人知道了。
乐天兄擅长做诗,又是多情之人,写一写这个爱情故事,怎样?”白居易接受了他的建议,于是就有了这首千古流传的有名诗篇《长恨歌》。
3.宋濂守信勤学宋濂小时侯喜爱念书,但是家里很穷。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故事1.《孝经》中的故事:《钮秉忠忠孝传家》故事背景:晋朝时期,有一位叫钮秉忠的人,他是个孝子,为了尽孝敬养父母,不怕困苦,无论天气如何,他每天早上都要走十里山路去山上砍柴,扛回家给父母炊火取暖。
故事情节:有一天,钮秉忠砍柴刚好赶上下大雨,他湿透了身子,但为了孝敬父母,他并没有抱怨,继续砍柴、劈柴。
母亲见状,心生悲凉,问他为何不回家。
他恳切地说:“我是为了给父母取暖,请让我继续砍柴。
”父亲听到儿子的话,感动不已,泣不成声,对着儿子说:“忠孝传家,有志向的人应该学着像你一样顶礼膜拜山河万物。
你为我们取暖,就是在给我们尊崇,你的品德行为为我们带来了荣耀和自豪。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即使面临困难和苦难,也要坚守孝道。
2.《红楼梦》中的故事:《贾宝玉传承优良家风》故事背景:《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贾宝玉是主要角色之一,他出身贵族,但深受家庭教育的影响,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家风。
故事情节:贾宝玉从小机智聪明,善良宽厚,对人友善。
他在贾府里与表妹林黛玉相互倾心,但他为了尊重家族的传统规则,选择放弃了爱情,配合家族的决定娶妻生子。
他对待家族的继承和身份更是持有一份敬畏和责任感。
他在红楼中恪守家训,尊敬姑妈和老姆,行事稳重,有礼有节,自觉地承担起作为家族传统继承者的责任。
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家风家训的重要性,以及尊敬家长、恪守规矩、守正出好的传统美德。
3. 《西游记》中的故事:《孟光修德归正》故事背景:《西游记》是明代长篇小说,其中孟光是一个小角色,却通过修德归正的努力,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故事情节:孟光是个无恶不作的盗贼头目,欺压百姓,为非作歹。
然而,他遇到了唐僧一行人,被其正直和善良所感动。
他决定改邪归正,帮助唐僧取经,修行成正果。
在取经的路上,孟光经过了种种考验和磨炼。
他为了救师父唐僧,舍己救人,甚至愿意牺牲自己。
最后,他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得到了观音菩萨的宽恕,成为了正道人物。
中华传统小故事6个
中华传统小故事6个故事一:画眉鸟从古至今,画眉鸟的故事流传在中华大地上。
相传,在一个古老的村庄里,住着一位贤明而富有智慧的老人。
他经常对邻里村民讲述一只画眉鸟的故事。
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一只画眉鸟凭借美丽的歌声和绮丽的羽毛,被誉为鸟界的领袖。
这只画眉鸟拥有独特的才华,能够模仿各种鸟类的歌声,甚至包括动物的叫声。
每天清晨,它都会飞到村庄附近的树林里,用它美妙的歌声唤醒沉睡的村民们。
人们听到画眉鸟的歌声,充满了希望和勇气,开始了新的一天。
然而,也有一天,一位贪婪的猎人听说了画眉鸟的美丽和才华,决定抓捕它。
他设置了陷阱,并打算将画眉鸟卖给一个有钱的收藏家。
画眉鸟并不知道自己即将遭遇的危险,继续欢快地歌唱着。
它的歌声吸引了许多人们的注意,其中就包括了老人。
老人深受感动,决定帮助画眉鸟逃脱猎人的追捕。
老人设计了一个计划。
他在陷阱旁边放置了一把草笛。
第二天清晨,画眉鸟飞到了村庄,看到了陷阱,但并没有被吸引进去。
相反地,它看到了旁边的草笛,好奇地飞到了笛子上。
画眉鸟开始吹奏起美妙的曲子。
笛子发出的声音如同天籁之音,传遍了整个村庄。
村民们被这美妙的音乐所感动,纷纷走到画眉鸟的周围,忘却了猎人的陷阱。
猎人失去了抓捕画眉鸟的机会,只好无奈离去。
从那以后,人们常常看到画眉鸟在村庄里飞舞,用它美妙的歌声唤醒村民们的心灵。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美丽和才华常常需要被发现和保护,而善良和智慧可以改变命运。
故事二:白蛇传白蛇传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部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白蛇化成人形的故事,以及她与人类之间的爱情与悲剧。
相传,在一个遥远的地方,有一条名叫白素贞的白蛇,她修炼成仙,拥有了人形。
一次,她和她的姐妹小青在人间游玩时,遇到了一个名叫许仙的年轻人。
白素贞对许仙一见钟情,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两人深深地陷入了爱河。
然而,这段爱情受到了人们的反对。
道德观念和社会习俗使人们难以接受白蛇与人类之间的婚姻。
不甘心失去许仙,白素贞决定使用她的仙术来改变这一切。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三篇】
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三篇】【破釜沉舟】公元前208年,秦将章邯镇压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又攻破邯郸,反秦武装赵王歇及张耳被迫退守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被秦将王离率20万人围困。
章邯率军20万屯于巨鹿南数里的棘原,并修筑两侧有土墙的通道直达王离营,以供粮草。
赵将陈余率军数万屯于巨鹿北,因兵少不敢去救。
楚怀王派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带领二十万人马去救赵国。
宋义引兵至安阳(今山东曹县东南)后,接连46天按兵不动。
对此项羽十分不満,去跟宋义说:“秦军包围了巨鹿,形势这样紧急,咱们赶快渡河过去,跟赵军里外夹击,一定能够打败秦军。
”宋义说:“我们还是等秦军和赵军决战以后再说。
”他又对项羽说:“上阵跟敌人交锋,我比不上你;要说坐在帐篷里出个计策,你就比不上我了。
”项羽说:“现在军营里没有粮食,但是上将军却按兵不动,这样不顾国家,不体谅兵士,哪里像个大将的样子。
”第二天,项羽趁朝会的时候,拔出剑来把宋义杀了。
他提了宋义的头,对将士说:“宋义背叛大王(指楚怀王),我奉大王的命令,已经把他处死了。
”于是将士们则拥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杀宋义的事,威震楚国,名闻诸侯。
随后,他率所有军队悉数渡黄河前去营救赵国以解巨鹿之围。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皆沉船,破釜甑”,意思是说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
这就叫破釜沉舟。
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就这样,没有退路的楚军战士以一当十,杀伐声惊天动地。
经过九次的激战,楚军最终大破秦军。
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
这个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楚军的骁勇善战大大提升了项羽的声威。
以至战胜后,项羽于辕门接见各路诸侯时,各诸侯皆不敢正眼眼看项羽。
后来,“皆沉船,破釜甑”演化为成语“破釜沉舟”,以比喻拚死一战,决心很大。
中华传统民间故事精选5篇
【导语】在中华传统⽂化中,民间故事占据了很⼤的地位。
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听故事的快乐,更感受到了传统⽂化。
下⾯是⽆忧考分享的中华传统民间故事精选5篇。
欢迎阅读参考!【篇1】中华传统民间故事精选 很久以前,在神州⼤地上有⼀个村⼦,叫和平村,村⼦周围绿荫环绕,⼈们⽇出⽽作,⽇落⽽息,平凡⽽快乐的⽣活着。
有⼀天,⼀群强盗来到村中,他们抢夺了村民的粮⾷,将村民的⼟地没收,并且将村民当成他们的奴⾪,逼迫着村民开辟新的⼟地,数⼗年下来,村⼦周围的树⽊全都变成了⼀块块庄稼。
这⼀年,和平村出现了罕见的⼲旱灾情。
⽥⾥的庄稼颗粒⽆收,全部枯萎。
强盗们为了以后奴役这群村民,也暂且将以前的存粮拿出来分给村民,可这坐吃⼭空,也不是办法。
村中有个男孩,由于⾝体瘦弱,⼈们都叫他⼩⼳。
这⼀天,⼩⼳来到强盗头⽬⾯前道:尊敬的⼤王,眼见旱灾,庄稼颗粒⽆收,还请⼤王放我离开村落,去东海寻找龙王来降⾬,拯救我们和平村。
强盗头⽬盯着⼩⼳看了许久:龙王只是传说的存在,不过我很是佩服你的勇⽓,你⾛吧。
如果你能够找到龙王来降⾬,我们就不会再让你们当奴⾪。
就这样,⼩⼳踏上了寻找龙王的旅程。
⾛出村落才知道世界有多么⼤。
可是,在⼩⼳看来,外⾯的世界与村中也⽆⼤的区别,全都是⼀⽚荒芜,两个⽉后的⼀天,⼩⼳⼜渴⼜饿,可是⼩⼳还是咬⽛坚持着往前⾛去,终于眼前⼀阵眩晕,栽倒在地。
⼩⼳醒来的时候,已经三天之后了。
睁开眼,⼩⼳被眼前的景⾊惊呆了。
⾃⼰躺在⼀张柔软的床上,屋顶上挂着⼀颗颗晶莹的珍珠,⼋⾓桌上摆放着⼀些⼭珍海味,窗外似乎有⼀座⿊⾊的⼤⼭…… “你醒了,孩⼦。
”紧接着,⾝后传来⼀阵咳嗽声。
⼩⼳不由得⼀怔,原来在⾃⼰⾝后还有⼀位⽼婆婆。
⽼婆婆脸上带有皱纹,⽼态龙钟,可是⽼婆婆的⽪肤却⾮常细腻,举⼿投⾜间带着⼏分优雅。
⼀看就是⾼贵出⾝。
“没吓到你吧,孩⼦”,看着⼩⼳发愣,⽼婆婆继续向⼩⼳说着她所知道的⼀切。
随着⽼婆婆的⾔语,⼩⼳也明⽩了许多。
中华传统文化小故事_历史故事
中华传统文化小故事无论是聪明还是笨拙,无论学习的时间是早还是晚,只要认真,总会学有所成。
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中华传统文化故事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1、梓庆鬼斧神工【传统故事】春秋时,有一个叫梓庆的木匠,他技艺高超,制作出的木器精巧而耐用。
这天,他雕琢了一把木头锯子。
这把锯子造型美观,上面的花纹纤巧,从没有一把锯子这么美。
每一个见过这把锯子的人无不叹为观止。
大家都不相信是梓庆做的,都认为只有鬼神才能做出这种极品。
鲁国国君听说后,也跑来欣赏。
他很惊奇,也不相信这是人工做出来的,于是问梓庆:“你是不是会法术?这把锯子是不是用法术做成的?”梓庆笑了笑,说:“我不过是一个普通人,怎么会懂法术呢?”鲁国国君不相信他的话,接着又问:“那好,你告诉我他的制作过程。
”梓庆回答说:“做这把锯子之前,我先养神静气。
斋戒三天,以获得内心平静。
在这三天,我使自己摒弃掉对荣华富贵的渴求;然后再斋戒五天,使自己去掉杂念,忘掉技巧;接着再斋戒七天,这时我已经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已经能做到‘不以物喜’。
我的眼中已没有朝廷和家庭,外界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影响到我的技艺了。
斋戒过后,我会去森林中寻找制作锯子的原料。
我仔细观察各种树木,以选择与锯子外形最匹配的。
而这时锯子的样子已经成竹在胸了。
只要选好木料,锯子也差不多完成了,只需要加工就可以了。
做任何木器,我都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
我想这大概就是制作出来的木器好像神工鬼斧制作一样的原因吧,以一颗纯真的心,加上木料的自然天性,制作出精巧的木器也就不奇怪了。
”国君听完,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何为“鬼斧神工”。
【】这个故事源于《》,旨在告诉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精神专注,摒除杂念,达到忘我的境界,才能成功。
故事中的梓庆已达到这种境界,他依次淡忘富贵、美名、自我,所以才能够做到心灵与自然的契合,制作出好像出自鬼神的锯子。
保持内心清净,不受世俗的干扰,集中精神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这种境界也是为人处事之最高境界,值得我们穷其一生去努力追求。
中华传统经典儿童故事三篇
【导语】讲故事的过程给孩⼦和⽗母提供了许多问答和交流的机会,通过⽬光的交流,彼此之间会产⽣出温馨的情感和⽆穷的乐趣,使孩⼦与⽗母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间。
⽆忧考准备了中华传统经典⼉童故事三篇,供⼤家阅读。
中华传统经典⼉童故事篇⼀:愚公移⼭ 【典故】传说古时候有两座⼤⼭,⼀座叫太⾏⼭,⼀座叫王屋⼭。
那⾥的北⼭住着⼀位⽼⼈名叫愚公,快90岁了。
他每次出门,都因被这两座⼤⼭阻隔,要绕很⼤的圈⼦,才能到南⽅去。
⼀天,他把全家⼈召集起来,说:“我准备与你们⼀起,⽤毕⽣的精⼒来搬掉太⾏⼭和王屋⼭,修⼀条通向南⽅的⼤道。
你们说好吗!” ⼤家都表⽰赞成,但愚公的⽼伴提出了⼀个问题:“我们⼤家的⼒量加起来,还不能搬移⼀座⼩⼭,⼜怎能把太⾏、王屋两座⼤⼭搬掉呢?再说,把那些挖出来的泥⼟和⽯块放到哪⾥去呢?” 讨论下来⼤家认为,可以把挖出来的泥⼟和⽯块扔到东⽅的海边和北⽅最远的地⽅。
第⼆天⼀早,愚公带着⼉孙们开始挖⼭。
虽然⼀家⼈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们还是坚持挖。
直到换季节的时候,才回家⼀次。
有个名叫智叟的⽼⼈得知这件事后,特地来劝愚公说:“你这样做太不聪明了,凭你这有限的精⼒,⼜怎能把这两座⼭挖平呢?”愚公回答说:“你这个⼈太顽固了,简直⽆法开导,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在这⾥。
⼉⼦死了,还有孙⼦,孙⼦⼜⽣孩⼦,孩⼦⼜⽣⼉⼦。
⼦⼦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却不会再增⾼,为什么挖不平呢?” 当时⼭神见愚公他们挖⼭不⽌,便向上帝报告了这件事。
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动,派了两个⼤⼒神下凡,把两座⼭背⾛。
从此,这⾥不再有⾼⼭阻隔了。
【出处】《列⼦·汤问第五》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座⼭挡着路,他决⼼把⼭平掉,另⼀个⽼⼈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
愚公说:我死了有⼉⼦,⼉⼦死了还有孙⼦,⼦⼦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终究会凿平。
【释读】⽐喻坚持不懈地改造⾃然和坚定不移地进⾏⽃争。
中华传统经典⼉童故事篇⼆:掩⽿盗铃 【典故】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
七则中国传统文化励志小故事
【导语】以下是⽆忧考整理的七则中国传统⽂化励志⼩故事,欢迎阅读! 1、陶侃励志 陶侃是东晋⼈,在⼴州做官当时的⼴州地区,⽣产落后,⼈⼝不多。
陶侃在那⾥没有多少公事可办,⽣活很清闲。
但陶侃是⼀个有雄⼼壮志的⼈,他为了锻炼⾝体和磨练意志,就叫⼈将⼀百多块砖放在院⼦⾥。
每天⼀早,陶侃就把砖搬运到外⾯去,到了晚上,⼜把砖搬进屋⼦⾥。
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家⾥⼈觉得奇怪,就问陶侃为什么要这样做。
陶侃回答:“我将来是要报效国家做⼤事的,如果⽣活过于舒适,将来怎么能担当重任,为国家效⼒呢?”过了⼏年,陶侃终于被调回中原,被皇帝重⽤。
陶侃回到中原以后,尽管公务繁忙,可是在⼴州养成的搬砖习惯⼀直没有放弃,以此来磨练⾃⼰的意志。
他常对⼈说:“⼤禹是圣⼈,还⼗分珍惜时间。
⾄于普通⼈则更应该珍惜分分秒秒,怎么能够天天玩乐?活着的时候对⼈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记起,这是⾃⼰毁灭⾃⼰啊!” 【故事启迪】陶侃的故事告诉我们,⼀个⼈要胸成⼤志,珍惜时间,严格要求⾃⼰,才能有所作为。
年轻⼈不应该放弃理想,其实每个⼈⼼中都有好多愿望,这些就是⽣活的动⼒。
但是,愿望的实现不是想想就能实现的,需要为之付出、为之奋⽃才能实现。
因此,青少年都应该珍惜时间,朝着⾃⼰的愿望努⼒,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实现它、拥有它。
2、陈蕃⽴志 东汉时有⼀个少年名叫陈蕃,⾃命不凡,⼀⼼只想⼲⼤事,⾃⼰住的屋⼦⼜乱⼜脏,却从来不收拾。
他⽗亲的朋友薛勤见状批评他:“你怎么不打扫⼀下房间,客⼈来了看到这么脏乱多不好啊!”陈蕃回答:“我是做⼤事的⼈,怎么能做这个呢?”薛勤当即反问:“你连⼀间屋⼦都收拾不好,你能做出什么⼤事呢?”陈蕃顿时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故事启迪】⼩是⼤的基础,⼤是⼩的积累,⼀切从⼩事做起,才能成就⼤业。
这就启⽰年轻⼈要注重细节的积累,今天的⼀点变化,明天的⼀点努⼒,后天的⼀点学习,这样不断地⽇积⽉累,到了⼀定的程度,达到⼀个临界点,你的质量就会发⽣变化,就会与其他的⼈拉开差距,这种差距,就是你经过努⼒达到⼀个临界点所取得的成果。
中华传统小故事
1、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
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于是,赶着马车寻声到前面,前进一小段路后,便看到一个不寻常的人,身上挂着镰刀,系着白带,在那里失声痛哭,然而却不是哀丧之哭。
孔子于是下车,上前问道:“先生,请问您是什么人呢?”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
”孔子问:“您现在并不是服丧的时候,为何会哭得这样悲伤呢?”丘吾子哽咽地说:“我此生有三个过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觉悟到,但已经是追悔莫及了。
”孔子便问:“您的三个过失,可以让我听闻吗?希望您能告诉我,不要有什么隐讳啊。
”丘吾子悲痛地说:“我年轻时喜欢学习,可等我到处寻师访友,周游各国回来后,我的父母却已经死了,这是我第一大过失;在壮年时,我侍奉齐国君王,然君王却骄傲奢侈,丧失民心,我未能尽到为人臣的职责,这是我第二大过失;我生平很重视友谊,可如今朋友间却离散断绝了,这是我第三大过失。
”丘吾子又仰天悲叹道:“树木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刮个不停;儿子想要奉养父母,父母却不在了。
过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的,是年龄啊;再也不能见到的,是父母啊!就让我从此辞谢这个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尽了。
孔子很感叹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记着此事,这足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啊!”智慧小语: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是却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
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一定要抓紧啊!趁父母健在的光阴。
9、黄香温席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出名。
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
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
中国民间传奇故事五篇
【导语】在中华传统⽂化中,民间故事占据了很⼤的地位。
在许许多多的故事中,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听故事的快乐,更感受到了传统⽂化。
下⾯是⽆忧考分享的中国民间传奇故事五篇。
欢迎阅读参考!1.中国民间传奇故事 古时候有个富阳⼈名叫董昭之,有⼀次乘船过钱塘江。
船到江⼼的时候,忽然发现江中漂着⼀截三尺长的芦苇。
芦苇上有⼀只蚂蚁急匆匆地爬来爬去,不住地从⼀头爬到另⼀头,眼看就要掉进江⽔⾥淹死啦。
董昭之是个好⼼肠的⼈,他让船驶近芦苇,想把芦苇连同蚂蚁拾上船来,同船的⼈反对道:“这是蜇⼈的毒⾍,你敢拿上船,我们就踩死它!”董昭之没办法,就⽤绳⼦⼀头缚住芦苇,⼀头拴在船舷上,拖着蚂蚁靠了岸。
蚂蚁死⾥逃⽣,爬到陆地上飞快地跑掉了。
这天晚上,董昭之做了个梦,梦见上百个穿着⿊⾐服的⼈来找他。
为⾸的⼀个⿊⾐⼈向他⾏礼道谢,对他说:“我是蚂蚁的王,今天不慎掉进江⾥,幸亏您救了我的命。
今后您要是有什么需要的地⽅,⼀定告诉我,我会尽量帮助您。
” 董昭之醒后,觉得这个梦很荒诞,就没有理会。
数年后,董昭之因为四处维权得罪了官府,被抓进⼤牢,申诉⽆门,⽆法脱⾝。
万般⽆奈之下,他想起了那个荒诞的梦,觉得不如试试看,也许是个办法。
他从牢⾥找到⼏只蚂蚁,对它们说:“我是富阳董昭之,我被关在牢⾥啦,快去告诉你们的王,让它想办法救救我吧!” 蚂蚁们愣了⼀会⼉,匆匆忙忙爬⾛了。
可是,接下去⼀连三天都没有动静,董昭之有点绝望了,甚⾄感到⾃⼰太⽆聊,竟然傻乎乎地去跟蚂蚁说话。
三天后的深夜,下着⼤⾬,电闪雷鸣。
睡梦中的董昭之⼜梦到那个⿊⾐蚂蚁王,蚁王⼤声叫喊着:“快起来!快起来!”董昭之猛地惊醒,四下打量了⼀番。
忽然,牢房⼀⾓的墙壁“哗啦”⼀声塌陷出⼀个窟窿,成千上万只蚂蚁密密⿇⿇地从窟窿⾥爬⾛了。
董昭之知道这是蚁王带领蚂蚁们蛀出来的逃⽣通道。
他满怀感激地向蚂蚁们拜了⼀拜,趁着雷⾬之夜越狱逃跑了。
后来董昭之⼀直告诫他的后代⼦孙,积德⾏善要从点滴做起,莫以善⼩⽽不为。
中华传统小故事6个
中华传统小故事6个相传,古时候有个文人叫韩文玉,他年轻的时候,家里很穷......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华传统小故事6个,希望大家喜欢。
中华传统小故事1传说,从前,有个蛮乖的公主,经常背着父母到民间玩耍。
有天晚上,她在一个栈房里住下来,半夜的时候,城隍老鬼摸到公主的房里吃掉了公主的心子。
第二天早晨,店老板来到公主的房里,见公主硬邦邦地死在铺上。
案子报到官府,三个月也没有查出个名堂来。
有一年恰逢京城考试,远方来了个进京赶考的公于和一个书童到客栈里住宿。
这家栈房自从死了那个公主,生意就一天比一天淡泊,特别是公主死的那间屋子更是没哪个敢进去住。
挨到的人说,那间屋子里每到半夜红光闪闪,还看到一个小姐的影子在梳头打扮。
主人看到这远方的客人,心里好生高兴,就把他们安排在那间屋子里。
一来欺他们不晓底细,二来也想证实一下那间屋里到底有没有鬼。
公子二人不晓得内情,晚饭后早早就关门就寝了。
到了半夜,那间屋里突然“哇”的一声响,接着像是有人开门走动。
公子从梦中惊醒,一下从铺上坐起来,点亮了油灯。
只见铺前跪着一个漂亮的小姐,很伤心地哭着,弄得公子莫名其妙,痴呆呆地看着她。
这时小姐伤心地说:“三年前,我背着父母私到民间,晚上就住在这屋里,哪晓得困到半夜的时候,城隍老鬼从窗子钻了进来,把我的心吃了,使我无法还生。
没想到今晚上公子引来了书童,我只好借用书童的心子复还正身。
哪晓得书童的阴魂不放我,还要我还他心子.望公子帮忙,把我引见给父王。
说明情由,捉住城隍老鬼,还我心子。
那时我再把书童的心子归还于他。
”公子见姑娘这样伤心,虽说疼爱书童,但又同情小姐,只好答应下来。
第二天正逢夏历大年三十,大清早公子带着小姐走路,书童的阴魂也哭着追上来了。
公子赶忙上前挡住,劝回栈房,还一再给店老板说要照看好书童,三年后一定把心子送来交还他,使他重返人世。
接着,公子又亲手做了一盏红灯挂在店门正中,使四方邪魔不敢入店来欺负书童的阴魂。
从那以后,人们每逢过年都要在门口挂一盏红灯避克驱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子欲养而亲不待孔子在前往齐国的路上,突然听到有人在哭,声音显得很悲哀。
孔子对驾车的人说:“这哭声,虽然听起来很悲哀,却不是家中有人去世的悲痛之声啊!”于是,赶着马车寻声到前面,前进一小段路后,便看到一个不寻常的人,身上挂着镰刀,系着白带,在那里失声痛哭,然而却不是哀丧之哭。
孔子于是下车,上前问道:“先生,请问您是什么人呢?”那人回答:“我叫丘吾子。
”孔子问:“您现在并不是服丧的时候,为何会哭得这样悲伤呢?”丘吾子哽咽地说:“我此生有三个过失,可惜到了晚年才觉悟到,但已经是追悔莫及了。
”孔子便问:“您的三个过失,可以让我听闻吗?希望您能告诉我,不要有什么隐讳啊。
”丘吾子悲痛地说:“我年轻时喜欢学习,可等我到处寻师访友,周游各国回来后,我的父母却已经死了,这是我第一大过失;在壮年时,我侍奉齐国君王,然君王却骄傲奢侈,丧失民心,我未能尽到为人臣的职责,这是我第二大过失;我生平很重视友谊,可如今朋友间却离散断绝了,这是我第三大过失。
”丘吾子又仰天悲叹道:“树木想要静下来,可是风却刮个不停;儿子想要奉养父母,父母却不在了。
过去了永远不会再回来的,是年龄啊;再也不能见到的,是父母啊!就让我从此辞谢这个人世吧!”因此,丘吾子便投水自尽了。
孔子很感叹地对弟子们说:“你们应记着此事,这足以作为我们的借鉴啊!”智慧小语: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是却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
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一定要抓紧啊!趁父母健在的光阴。
9、黄香温席古代有个叫黄香的人,以孝出名。
他9岁时母亲去世,从此他更细心地照顾父亲,一人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事。
到了冬天,他害怕父亲着凉,就先钻到冰冷的被窝里,用身体温热被子后,再扶父亲上床睡下。
不像现在,可以开电热毯、开暖气,那时候他只能用自己的身体。
到了夏天,为了使父亲晚上能很快入睡,他每晚都先把凉席扇凉,再请父亲去睡。
黄香小小年纪,就有这样的孝心,也使他做人、求学上有所成就,后来他当上了以孝闻名的好官,人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被列为“二十四孝”之一。
智慧小语:用孝顺的心对待父母,父母可以得到很好的孝养;用慈悲的心对待众生,众生都能得到很好的利益。
用恭敬孝养父母的心做天下的事情,这个世界会因为你的存在而变得格外美好。
32、心正则笔正唐朝有位著名书法家叫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
有一天,柳公权和几个小伙伴举行“书会”。
这时,一个卖豆腐的老人看到他写的几个字“会写飞凤家,敢在人前夸”,觉得这孩子太骄傲了,便皱皱眉头,说:“这字写得并不好,好像我的豆腐一样,没筋没骨,还值得在人前夸吗?”小公权一听,很不高兴地说:“有本事,你写几个字让我看看。
”老人爽朗地笑了笑,说:“不敢,不敢,我是一个粗人,写不好字。
可是,人家有人用脚都写得比你好得多呢!不信,你到华京城看看去吧。
”第二天,小公权起了个五更,独自去了华京城。
一进华京城,就看见一棵大槐树下围了许多人。
他挤进人群,只见一个没胡双臂的黑瘦老头赤着双脚,坐在地上,左脚压纸,右脚夹笔,正在挥洒自如地写对联,笔下的字迹似群马奔腾、龙飞凤舞,博得围观的人们阵阵喝彩。
小公权“扑通”一声跪在老人面前,说:“我愿意拜您为师,请您告诉我写字的秘诀……”老人慌忙用脚拉起小公权说:“我是个孤苦的人,生来没手,只得靠脚巧混生活,怎么能为人师表呢?”小公权苦苦哀求,老人才在地上铺了一张纸,用右脚写了几个字:“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
”柳公权把老人的话牢记在心,从此发奋练字。
手上磨起了厚厚的茧子,衣肘补了一层又一层。
经过苦练,柳公权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他不仅字写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一样,铁骨铮铮、正直不阿(ē)。
据说,有一次柳公权在写字,穆宗皇帝边看边连连赞叹,惊诧地问:“你的字怎么写得这么好?能告诉我书法的秘诀吗?”柳公权毫不犹豫地回答:“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写字的窍诀在于心,心不清净、不端正,字也不可能漂亮。
智慧小语:无论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心一意,勤学苦练,才能成功。
《弟子规》中说:“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意思是说:古人写字使用毛笔,写字前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会磨偏了,写出来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躁不安,心定不下来。
一个人的字,能反映出内在的智慧。
假如字写得歪七扭八,看半天也看不清楚,这个人可能心很乱;假如字写得大方工整,由此也可推知他思路清晰、辨别能力强。
39、学无止境苏东坡从小就喜欢读书,他天资聪明、过目不忘,每看完一篇文章,便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经过几年苦读,他已是饱学之士。
一天,他乘着酒兴,挥笔写了一副对联,命家人贴在大门口。
上面写到:“读遍天下书,识尽人间字。
”过了几天,苏东坡正在家看书,忽听仆人通报门外有人求见。
他出来一看,是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
老太太指着门上的对联,问他:“你真已读遍天下书,识尽人间字了吗?”苏东坡一听,心里很不高兴,傲慢地说:“难道我能骗人吗?”老太太从口袋里摸出一本书,递上前说:“我这里有本书,请帮我看看,上面写的是什么?”苏东坡接过书,从头翻到尾,又从尾翻到头,书上的字竟一个也不认得。
他不禁羞愧万分,觉得自己说的大话太丢脸,伸手想把门上的对联撕掉。
老太太忙上前阻止:“慢!我可以把这副对联改一下。
”于是在每句前面各添两个字,改成:“发愤读遍天下书,立志识尽人间字,”并谆谆告诫:“年轻人,学无止境啊!”智慧小语:我们暂时拥有了人身,但凡夫的想法没什么恒常可信的,故一定要夜以继日勤奋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在求学的过程中,也要记住“学无止境”这句话,万万不能骄傲自满、得少为足。
81、伤仲永古代有一个叫方仲永的人,在他很小的时候,就显示出了在诗歌方面的才华,被人们赞誉为神童。
那些有钱人家经常邀请方仲永到自己家来,一方面是为了目睹一下这位神童的才华,另一方面也是显示一下自己爱惜人才。
当然,每当方仲永走的时候,那些有钱人家都会给一些钱以表心意。
方仲永的父亲是一个十分爱钱的人,他把方仲永当成了一棵摇钱树。
当没有人邀请的时候,他就领着方仲永主动登门拜访,以求得人家给点小钱。
由于整天跟着父亲东家进西家出,方仲永的学业荒废了,他在诗歌方面的才华,由于没有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式加以培养,也渐渐地枯萎了。
方仲永长大后,人们从他身上再也看不见一点儿当初神童的影子。
智慧小语:才华不等于成功。
驾驭烈马不可以轻易丢掉手中的鞭子;操持一把良弓,也要反复在正弓之器上加以调整。
木料有了绳墨的校正则可变直,人能接受劝谏更加有智慧。
君子不可以不学!87、不道是非,不扬人恶颜回有一次向孔夫子请教朋友之间相处之道,夫子回答他说:“君子对于朋友,即使认为对方有所不当,也仍只说自己不了解他是一位仁爱之人。
对朋友旧日的恩情念念不忘,对过去的仇怨不记恨,这才是仁德之人的存心。
”有一次武叔来拜访颜回,言谈之中指责他人的错误,并加以评论。
颜回说:“本来承蒙您到这里来,应该使您有所收获。
我曾听夫子说过:谈论别人的不是,并不能显出自己的好处;讲别人的邪恶,也不能显出自己的正直。
因此有道德之人只是就事而论,指责自己的错误,而不去批评别人的不是。
”颜回又对子贡说:“孔夫子说:‘自己不讲礼仪,却希望别人对自己有礼,自身不讲道德,却希望别人对自己有道德,这是不合条理的。
’夫子这句话,果真不能不深思啊!”智慧小语:《弟子规》有云:“见人恶,即内省。
有则改,无加警。
”又云:“扬人恶,即是恶。
疾之甚,祸且作。
”这是教导我们,当看到他人有不是之处时,不能贬低、指责或宣扬,而是借此先反省自己,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何况有时,我们所看到、听到的未必就是事实,倘若无端地加以批判、宣扬,便卷入了是非谣言的传播之中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若能怀着一颗包容宽恕的心去体谅他人,进而给予关怀、帮助、提醒,相信会让彼此之间更加融洽,也能让人如沐春风,从而心生惭愧,改往修来。
111、语言的技巧曹操很喜欢曹植的才华,因此想废了曹丕(pī)转立曹植为太子。
当曹操将这件事征求贾翊(yì)的意见时,贾翊却一声不吭。
曹操很是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说话?”。
贾翊说:“我正在想一件事呢!”。
曹操问:“你在想什么事呢?”。
贾翊答:“我正在想袁绍、刘表废长立幼招致灾祸的事。
”。
曹操听后哈哈大笑,立刻明白了贾翊的言外之意,于是不再提废曹丕的事了。
在南朝时,齐高帝曾与当时的书法家王僧虔一起研习书法。
有一次,高帝突然问王僧虔说:“你和我谁的字更好?”。
这问题比较难回答,说高帝的字比自己的好,是违心之言;说高帝的字不如自己,又会使高帝的面子搁不住,弄不好还会将君臣之间的关系弄得很糟糕。
王僧虔巧妙地回答道:“我的字臣中最好,您的字君中最好。
”皇帝就那么几个,而臣子却不计其数,王僧虔的言外之意是很清楚的。
高帝领悟了其中的言外之意,哈哈一笑,也就作罢,不再提这事了。
智慧小语:语言,可以是武器,会伤人;也可以是鲜花,给人带来愉悦。
掌握语言的技巧,不是花言巧语,而是以语言为载体,传递爱,熄灭纷争。
120、一张一驰,文武之道有一次,子贡参观完十二月合祭百神的祭礼,回来后拜见孔夫子,孔夫子于是问子贡说:“你觉得快乐吗?”子贡答道:“一国的人都高兴得像发了狂似的,可是我并不觉得有什么可快乐的。
”孔子微笑着说:“百日的劳苦,一天的欢乐,这是君主的恩泽,不是你所能了解的。
每日紧张劳苦却不休息,就连文王、武王也办不到;而只放逸享乐却不努力,文王和武王也是不做的。
能够劳逸结合,有紧有松,才是真正的文武之道。
”智慧小语:《格言联璧》说:“天下最有受用,是一闲字,然闲字要从勤中得来。
天下最讨便宜,是一勤字,然勤字要从闲中做出。
”倘若我们懂得劳逸结合,松紧有度,不但不会荒废时光,身心也不至于过度疲劳。
珍爱生命当从和谐身心开始。
94、两个神童北宋景德年间,两名才华超群的神童被地方官同时推荐给了朝廷。
他俩一个叫晏殊,另一个叫做蔡伯俙(xī)。
真宗皇帝听说国家出了这样奇异的人才,非常高兴,亲自召见神童,出题考试他俩的才学。
若论才学,蔡伯俙与晏殊不相上下;若论品德,却大不一样。
蔡伯俙有心要压倒晏殊,一看试题出得容易,立刻眉飞色舞地挥笔疾书。
而晏殊见到这个试题恰是自己十天前在家里曾经做过的,就老老实实地对皇帝讲了,并请求另出一个更难的题目。
这样一来,蔡伯俙抢先交了头卷。
他暗暗笑话晏殊是一个小傻瓜。
真宗皇帝对晏殊、蔡伯俙的答卷都很满意,便破例赐给他俩官职,留在朝廷里伴同皇太子读书。
皇太子年纪也很小,性好嬉玩,不愿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