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肥料实验——农学

合集下载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及实训指导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及实训指导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及实训指导土壤肥料学通论实习报告姓名:学号:班级:09农学(药用植物) 指导教师:时间:2021年12月19日至2021年12月23日目录第一部分土壤剖面调查与观测――――――――3 第二部分土壤参数测定―――――――――――8 第三部分岩石和土壤类别鉴定与观测―――――10 第四部分农业土壤的调查与观测―――――――13 第五部分无机肥料的定性鉴定――――――――16 第六部分实习心得―――――――――――――19第一部分土壤剖面调查与观测地点:西南林业大学后山时间:2021年12月19日一、实习意义土壤剖面形态是土壤形成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在各种成土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土壤内在性质和外在形态的综合反应,是野外研究土壤的主要手段,也为研究土壤理化性质、编制土壤图、评定土壤肥力、土地评价与管理、环境质量评价等提供依据。

二、实习目的土壤的外部形态是土壤内在性质的反映,我们可以通过土壤的外部形态来了解土壤的内在性质,初步确定土壤类型,判断土壤肥力高低,为土壤的利用改良提供初步意见。

本实习在土壤基本形态观察的基础上,要求学会掌握土壤剖面形态的观察描述技术。

三、实习器材军用铲、土钻、剖面刀、手持罗盘仪、海拔表、卷尺、比样标本盒、土袋、铅笔、记录本、土壤剖面记载表。

四、实习内容(一)土壤剖面点的选择选择原则: 1、剖面点应设于该土壤类型内代表性最大的地段,要有比较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即具备有利于该土壤主要特征发育的环境。

不宜设于土类的边缘或过渡地段。

2、在地行变化区域应设于典型的地形部位,如山坡的中部,山脊山谷的坡面上,避免山顶或山谷。

3、选择人为干扰较少的区域,避开道路、住宅、沟、粪坑、坟墓、池塘等地方。

4、林地调查应避开林窗或林缘,选择有代表性地段,离开树干1.5m左右的标准地中部。

(二)土壤剖面的挖掘1、剖面规格:自然土壤剖面大小要求长1.5m、宽1m、深1m(或达到地下水层),土层薄的土壤要求挖到基岩层,一般耕种土壤长1.5m,宽0.8m,深1m。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总结农学专业

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总结农学专业

实习报告总结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作为一名农学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参与了土壤肥料学的实习项目。

这次实习让我深入了解了土壤肥料学的基本知识、土壤调查与观测的方法以及土壤改良和利用的措施。

通过实习,我对土壤肥料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且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在实习的第一部分,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土壤剖面的挖掘方法和注意细节。

通过亲自挖掘土壤剖面并观察记录,我了解了土壤的层次结构、土壤质地、土壤颜色等基本特征。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如何使用工具测量土壤的深度、湿度等参数,这些技能对于后续的土壤调查和评估非常重要。

在实习的第二部分,我们学习了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以及土壤的基本性状和土壤肥力。

通过课堂学习和实地观察,我了解了土壤中的矿物质、有机质、土壤生物与土壤酶等重要成分。

同时,我还学习了如何评估土壤的肥力水平,这对于合理施肥和提高农作物产量至关重要。

在实习的第三部分,我们进行了土壤改良和利用的实践操作。

我们学习了不同的土壤改良方法,如改良酸性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等,并了解了如何选择合适的改良材料和施肥方法。

通过实地操作,我亲自体验了土壤改良的整个过程,并学会了如何根据土壤的特性和农作物的需求来制定合理的改良计划。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土壤肥料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还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土壤肥料学的真谛。

总的来说,这次土壤肥料学的实习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学习经历。

通过实习,我对土壤肥料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

我相信这次实习对我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为农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土壤肥料学实验指导

土壤肥料学实验指导

《土壤肥料学》实验指导适用专业: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植物保护专业农学专业园艺专业园林专业草业科学专业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资环系目录实验一、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1)实验二、土壤吸湿水含量的测定(室内烘干法) (5)实验三、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丘林法) (7)实验四、土壤PH测定(电位法) (10)实验五、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实验室法) (12)实验六、土壤容重、比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14)实验七、土壤可溶性总盐量的测定(电导法) (17)实验八、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测定 (19)实验九、土壤水解性氮的测定(扩散吸收法) (20)实验十、尿素中缩二脲含量的测定(铜盐比色法) (23)实验十一、尿素总氮含量的测定(硫酸消煮—甲醛法) (25)实验十二、土壤速效磷的测定 (27)实验十三、过磷酸钙中游离酸的测定 (33)实验十四、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的测定 (35)实验十五、土壤速效钾的测定 (37)实验十六、无机肥料的定性鉴定 (39)实验一、分析样品的采集和制备样品的采集,是决定分析工作是否可靠的重要环节。

由于耕地土壤、肥料(尤其是有机肥料)、作物的不均一性,很容易造成采样误差,而采样误差要比分析误差大若干倍,既使室内分析结果再准确,也难以反映客观实际情况。

因此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则是土壤农化分析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制备(一)土壤样品的采集土壤是一个不均匀体,同一地块上这一点和那一点土壤有差异,垂直剖面上不同土层之间也有差异。

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气候、地形、母质、土壤中的生物活动、人们的生产活动等等。

对于农业土壤来说,各种农业技术措施(不同的施肥方式和耕作制度等)造成土壤的局部差异尤为显著。

因此耕地土壤的不均匀性远比未耕种土壤大。

要使分析结果符合客观实际情况,所采集的土壤样品就必须有代表性、均匀性和典型性。

1、划分采样区为使土壤样品真正具有代表性,采样前首先需要了解全区土壤类型、地形部位、作物布局、耕作施肥、历年产量等情况,然后根据土壤的差异划分若干采样区,每一个采样区的土壤尽可能均匀一致。

土壤肥料学实验-北京农学院

土壤肥料学实验-北京农学院

土壤肥料学
实验四、土壤pH值的测定
主 讲: 刘 杰 电 话:010-80794486 邮 箱:Jieliu_soil@
➢目的、意义
土壤酸碱度是土壤重要的基本性质之一, 是土壤形成过程和熟化培肥过程的一个指标; 它对土壤中养分存在的形态和有效性,对土壤 的理化性质、微生物活动以及植物生长发育都 有很大的影响。通过本次实验,掌握实验室pH 测定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土壤pH的了解。
➢测试样品
60目风干土样
➢实验步骤
1 在分析天平上准确称取60目的风干土样0.0500~0.5000g。 用长条蜡光纸把称取的样品全部倒入干的硬质试管底部; 并取小许石英砂放入另一支硬质试管中;用移液管分别缓 慢精确加入0.4mol/L重铬酸钾-硫酸溶液10ml,摇匀,然后 在试管口加一小漏斗。
2 预先将油浴锅加热至185~190℃,带上手套将试管放入油浴 锅的铝架中加热,放入后温度应控制在170~180℃,待试管 中液体沸腾时开始计时,煮沸5分钟,取出试管,稍冷, 擦净试管外部油液。
4.9040g,先用少量水溶解,然后无损失地移入1000ml容量瓶,加水定容,即为 0.1000mol K2Cr2O7标准溶液。
邻菲罗啉指示剂 称取此指示剂1.49g,溶于含有0.7g FeSO4·7H2O的100ml水溶
液中。
➢仪器
分析天平;25ml 酸式滴定管;10ml 移液管; 250ml 三角瓶;硬质试管;油浴锅;石蜡; 铝架,温度计;电炉。
3. 0.01mol·L-1氯化钙溶液:1.50g氯化(CaCl2·2H2O,化 学纯)溶于200 ml水中,定容至1L。
➢试验步骤
1,待测液的制备 称取10g通过1mm筛孔的风干土样 于 50 ml烧杯中,加人25 mL氯化钙溶液;用玻璃棒剧 烈搅动 lmin-2 min,静置30min待测; 2,校准YSI pH100 用标准缓冲溶液(pH6.86和9.18) 校准pH计:先将电极插入pH6.86的缓冲溶液,开启电 源,调节零点和温度补偿点后,见挡板调至pH挡,用 “定位”调节使数值显示为6.86;然后将电极插入 pH9.18的缓冲溶液中;重复前述校准步骤,直至仪器 显示pH值与标准缓冲液pH一致为止。 3,测定待测液 将pH计插入待测悬浊液中测定pH值, 读数。

对《土壤肥料学》教学问题及解决

对《土壤肥料学》教学问题及解决

提 出合 理 的施 肥 方法 和 用量 教学 中应 注 意 与 植 物 栽 培 学 、 圃学 、 种 学 等 相 关 苗 育 内容 的 衔 接 .适 当 介 绍 学 科 的相 关 新 进 展 . 合 当地 土壤 情 况 及 生产 中常用 的化 结 肥使 用 情况 . 为后 续 课 的 学 习和 专业 人才
的培 养奠 定 基 础
此 都 没 有 涉及 2 0 年 新 编 农 业 部 高 职 01 高 专 的 规 划 教 材 《 壤 肥 料 》 合 高 职 或 土 适 专 科 生 使 用 .对 于 专 业 学 校 仅 能 作 为 参 考 , 教 学 中还 要 搜 集 本 省 、 地 区 土 壤 在 本 和肥 料 方 面的 有关 资 料进 行 补充 完 善 。
氮 、 、 的常 规 测 定 技 术 ; 握 有 机 肥 、 磷 钾 掌
生 才 会 产 生 强 烈 的 求 知 欲 . 自觉 自愿 、 会 主 动地 学 习 。其 次 , 改 变传 统 的 教学 方 要 法 笔 者认 为 教 学 方 法 的优 化 应 体 现 在 如 下方 面 : 意 基 础 知 识 和 应 用 相 结 合 、 注 传 统 知 识 与学 科 前 沿 相 结 合 、教 师 授 课
让 学 生 真正 喜 爱 自己的 专业 . 这样 学 中发 挥 了重 要 作用 . 些基 础 知 识 和基 础 一理 论 也较 实 用 源自 当 前土 壤 肥料 方 面新 的
基础 知 识 的理 解 和掌 握 . 高 学 生 的学 习 提 兴 趣 和 实 际操 作 能力 具 体 培 养 能 力 包 括: 掌握 土 壤样 品 的采集 、 备 、 制 土壤 P H、
式 、 与 式 等 多种 形 式 教 学 方 法 . 次 课 参 每

土壤肥料实验实施方案

土壤肥料实验实施方案

土壤肥料实验实施方案一、实验目的。

土壤肥料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最佳的施肥方案,以提高作物产量和质量,同时保护环境,减少肥料的浪费。

通过实验,可以找到最适合当地土壤和作物的施肥方法,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准备。

1. 土壤样品采集,选择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进行采集,包括沙壤、壤土、黄壤等,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2. 肥料选择,根据当地作物种类和生长期,选择适合的氮、磷、钾肥料,也可以尝试有机肥料。

3. 实验设计,确定实验的因素和水平,包括不同施肥量、施肥时间、施肥方式等。

4. 实验工具,准备好土壤采样工具、肥料称量器具、实验田地等必要工具和设备。

三、实验步骤。

1. 土壤样品分析,对采集的土壤样品进行化验,确定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指标。

2. 实验田地布置,根据实验设计,将实验田地分块布置,标明不同处理。

3. 施肥处理,按照实验设计,对每个处理进行施肥,记录施肥的时间、量和方式。

4. 作物种植,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选择适当的作物进行种植,确保实验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5. 生长观测,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进行定期观测和记录,包括植株生长情况、叶片颜色、土壤湿度等。

6. 产量测定,作物成熟后,进行产量的测定和统计,比较不同处理的产量差异。

四、实验数据分析。

1. 统计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2. 结果解释,根据实验数据,解释不同施肥处理对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找出最佳的施肥方案。

五、实验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最佳的土壤肥料实施方案,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六、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操作规程,防止肥料和化学品的误触和误食。

2. 实验结束后,要做好实验田地的清理和恢复工作,保护环境,避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七、实验总结。

通过土壤肥料实验的开展,不仅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以促进土壤肥料科学研究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性发展。

土壤肥力实验报告

土壤肥力实验报告

土壤肥力实验报告1. 引言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土壤肥力是农作物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为了探究不同施肥方法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土壤肥力实验。

本实验旨在比较化学肥料和有机肥料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并分析其对农作物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2. 实验方法2.1 划分实验组我们选择了一块土地作为实验地点,并将其划分为三个实验组:化学肥料组、有机肥料组和对照组。

每个实验组的面积均相等。

2.2 施肥方法化学肥料组我们在化学肥料组中使用了常见的氮磷钾复合肥作为施肥工具。

按照包装上的说明,我们在种植作物前在土壤中均匀撒布了化肥。

有机肥料组在有机肥料组中,我们使用了牛粪堆肥作为有机肥料。

为了提高有机肥料的效果,我们将牛粪和秸秆充分混合并进行堆肥处理。

堆肥完成后,我们将堆肥均匀撒布在土壤中。

对照组对照组没有施加任何肥料,仅仅依靠土壤原本的肥力条件进行种植。

2.3 种植作物我们选择了小麦作为实验的种植作物。

在每个实验组中,我们都按照相同的要求进行播种,并定期给予适量的灌溉。

2.4 实验周期实验周期为3个月,每个月都进行相同的施肥和灌溉操作。

3. 实验结果与分析3.1 农作物生长情况经过3个月的种植,我们观察到化学肥料组和有机肥料组的小麦生长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

其中,有机肥料组表现出了更好的生长状态。

小麦在有机肥料组中长势良好,叶片翠绿而且茂密,根系发达。

化学肥料组的小麦生长情况也良好,但相较于有机肥料组稍显逊色。

而对照组中的小麦生长缓慢,叶片发黄,根系不够发达。

3.2 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在实验结束后,我们对三个实验组的土壤进行了理化性质分析。

结果显示,有机肥料组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达到了4.2%。

化学肥料组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7%,而对照组仅有0.8%的有机质含量。

有机肥料的使用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

此外,有机肥料组的土壤pH值较为稳定,接近中性。

而化学肥料组的土壤pH 值稍偏酸性,对照组的土壤pH值则偏碱性。

农业技术实验报告

农业技术实验报告

农业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探究不同施肥方案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为提高小麦种植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方法
1. 实验材料:选取同质小麦种子100粒,选择种植基质。

2. 实验设计:分为无施肥对照组、化肥处理组、有机肥处理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

3. 施肥方案:对照组不施肥,化肥组使用化肥A,有机肥组使用有机肥B。

4. 实验过程:对每组小麦进行同等灌溉、光照、温度等处理,记录生长情况并测量产量。

三、实验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观察,记录得出以下结果:
1. 无施肥对照组小麦产量较低,化肥组产量较高,有机肥组次之。

2. 化肥组小麦生长势旺,株高较高,叶片绿色度较好;有机肥组植株健康,生长状态平稳,叶片色泽柔和。

3. 对照组小麦抗逆性差,生长势低下,产量明显低于施肥组。

四、实验分析
1. 施肥对小麦生长产量有显著影响,化肥对增加产量效果更为明显。

2. 有机肥虽然生长速度较慢,但对植株健康有益。

3. 不同施肥方案的选择应根据土壤状况、作物种类等因素综合考虑。

五、实验结论
综上,本次实验结果表明,对小麦进行适当的施肥是提高产量的重
要手段。

在化肥和有机肥之间的选择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
以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

六、参考文献
1. XXX等,《施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农业科学》,
20XX年。

2. XXX等,《化肥与有机肥对小麦生长的比较研究》,《农业技
术研究》,20XX年。

《土壤肥料学》教学大纲

《土壤肥料学》教学大纲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教学大纲总学时:30 理论24 实验实习6 课程学分:1课程面向专业:蚕学本科专业、农学本专科Ⅰ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土壤肥料学》课程是为农学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土壤学和肥料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以达到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Ⅱ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一、理论知识方面要求学生了解掌握土壤的组成、性质及其与水、热、气、肥耕作等方面的关系。

特别是土壤粘土矿物类型与电荷、离子交换、土壤结构的形成、土壤水、肥、气、热等性质的动态变化关系。

二、能力、技能方面通过实验分析、野外观察等环节。

要求学生掌握测定土壤水、质地、酸碱度、有机质、土壤养分等到方面的技术,初步掌握野外认土和剖面观察方法,并将所分析观察结果与生产问题进行综合解释,提出解决方法和途径。

Ⅲ选用教材的基本依据虽然已有面向21世纪的《土壤肥料学》统编教材,一是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吴礼树主编;还有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的,陆欣主编的教材。

但由于我国南方、北方农业生产的特点有较大的差异,为结合实际,各个学校使用的教材也不相同。

如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采用陆欣主编的,面向21世纪的《土壤肥料学》教材;南京农业大学使用的是《土壤肥料学通论》,沈其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出版。

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采用的是谢德体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土壤肥料学》,湖南农业大学、贵州农业大学以及广西大学也有采用此教材。

Ⅳ课程讲授大纲(24学时,1学分)绪论(2 学时)教学目的:1、明确土壤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2、了解土壤学的地位以及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土壤学的地位以及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讲授讲授要点:1、土壤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2、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3、土壤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4、土壤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5、土壤及土壤肥力的概念。

土壤农化分析

土壤农化分析
(b)梅花形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较均匀的田 块。中心点设在两 对角线相交处,一般设5-10个采样点。
(c)棋盘式布点法:适用于中等面积,地势平坦,地形完整开阔但 土壤较不均匀的田块。一般采样点在10个以上。也适用于受固 体废物污染的土壤,设20个以上的采样点。
(d)蛇形布点法:适用于面积较大,地形不平坦,土壤不均匀的田 块。布设采样点数目较多。
采样频率:需长期采样的区域或田块,采样的 间隔时间决定于研究目的。还决定于分析项目, 是全量养分还是速效养分?是易固定的养分还 是移动性较大的元素?
采样步骤 — 采样方法
在每个分点上,用不锈钢土钻采集1个样品, 或用采样铲向下切取20厘米深土壤样品,用不 锈钢刀或木铲刮去接触采样铲的部分后,取长 20厘米、宽5厘米的土样。
壤特性。采样点的多少,取决于采样单元的大小、土壤 肥力的一致性,一般5-7个点为宜。
采样目的
1、为了研究土壤的基本质量和性质。通常是不定期 对土壤肥力性质进行系统测定。这类采样一般只取耕 层。
2、为了编制土壤图。这类采样必须按土壤类型和剖 面的发生层次取样,有时需要采集原状土。
3、为了某种法律或法规的需要。为确定某一地区或 地点的土壤是否已受到人为污染以及污染程度和范围 等,一般取表土测特定元素。
2、实验室用水的检验:主要由pH电导率(Ec值)这 两项指标检验。 pH在5—7.5,一般清洗分析器皿 用电导率小于5μs/cm的水即可,大量元素的测定 用电导率小于2μs/cm的水即可,微量元素分析用 电导率小于1μs/cm的水即可。特殊要求的用水电 导率应小于0.06μs/cm.
土壤农化分析的基本知识(二)
4、为了安全性评价。为了查明某种对人类健康和安 全或对生态环境有潜在危险的物质的污染状况。

土壤肥料学实习

土壤肥料学实习

土壤肥料学通论实习报告院系: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日期:成绩:___________土壤肥料学通论实习报告第一部分一.实习安排2011-12-19西南林业大学后山土壤剖面调查与观测,土样采集2011-12-20昆明西山,C102实验室土壤岩石的识别2011-12-21昆明斗南田间土壤肥料调查2011-12-22C102实验室无机肥料的鉴定2011-12-23西南林业大学资料整理二.实习目的意义土壤分析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是土壤分析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关系到分析结果及结论是否正确、可靠的先决条件。

为使分析的少量样品能反映一定范围内土壤的真实情况,必须正确采集与处理土样。

1.通过对实地考察加深对土壤的成土原因进一步的了解。

2.初步掌握野外调查和鉴定土壤、肥料类型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了解石灰土和红壤、石灰岩和玄武岩的情况。

4.认识土壤剖面,并能对其进行简单的划分,对土层的基本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三.实习材料军用铲、米尺、布袋、小刀、环刀、锤子、天平、滤纸、手持罗盘仪、海拔表、比样标本盒等四.实习内容1.土壤剖面调查与观测,土样采集(1)土壤剖面选择及挖掘土壤剖面的选择必须具有代表性,切忌在道旁、沟边、肥堆及土层经过人为翻动或堆积的地方挖掘剖面和采取样品。

在选择有代表性地点后,挖长约1米,宽1米,深1~1.5米的土坑(如地下水位较高,达到地下水时即可),将朝阳的一面挖成垂直的坑壁,而与之相对的坑壁挖成每阶为30~50厘米的阶梯状,以便上下操作。

(如图)在挖剖面时要注意观察朝阳面,观察面上端不准堆土,也不准站人踩踏,以保持土壤的田间自然状况,挖出的土抛在土坑长边的两旁,表土与心土分别堆放,观察与记载结束后,必须将土坑先心土后表土进行填平。

由下而上依次在各层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部位,逐层采集原状土,拿出结构面,尽量保持原状,跟别依次放入盒子各层中,结构面朝上。

采妥后用橡皮筋束紧,勿倒置,勿侧放,携回实验室风干保存。

肥料鉴定试验

肥料鉴定试验

肥料鉴定试验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辅助物质,它能够提供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然而,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肥料品牌和类型,其质量和效果千差万别。

因此,进行肥料鉴定试验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选择到合适的肥料,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肥料鉴定试验主要通过对肥料样品的分析和评估来判断其质量和适用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肥料中所含的主要营养元素,包括氮、磷、钾等。

这些元素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来测定肥料中这些元素的含量。

常用的方法包括重量法、比色法和光谱法等。

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可以判断肥料中各元素的含量是否达到标准要求。

除了主要营养元素外,肥料中还可能含有微量元素和有机物质等。

微量元素如锌、铁、钼等,虽然含量很少,但对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同样重要。

有机物质则能够改善土壤的结构和保持土壤湿度,提高作物的抗逆性。

因此,在肥料鉴定试验中,我们还需要对这些成分进行检测和评估。

在进行肥料鉴定试验时,我们还需要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这些标准规定了肥料中各元素的最低含量要求,以及肥料的使用方法和效果评估标准。

只有符合标准要求的肥料才能被认定为合格产品,并推荐给农民使用。

肥料鉴定试验不仅能够帮助农民选择合适的肥料,还可以防止农民购买到劣质或假冒伪劣的产品。

一些不良商家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掺假或掺杂劣质成分,从而降低肥料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肥料鉴定试验,我们可以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并加以解决,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肥料鉴定试验的结果还可以用于科学施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对不同肥料进行对比试验,我们可以找到最适合特定作物和土壤条件的肥料配方和使用方法。

这样可以避免过度施肥或不足施肥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肥料的作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肥料鉴定试验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肥料样品的分析和评估,我们可以选择到合适的肥料,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课程教学体会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课程教学体会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课程教学体会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是农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通过本门课程的
学习,我深刻地认识到了土壤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以及土壤与植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以下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首先,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土壤的形成、组成、性质、分类以及土壤的管理和保
护等方面。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了解到土壤是由各种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
气和生物等复杂组成而成的,土壤质地、结构、肥力等方面的变化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植被类型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密切相关。

其次,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也让我对土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土壤是人类生
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是农业生产的载体和生态系统的基础,也与资源保护、环境改善
和社会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密不可分。

同时,我也意识到,土壤的质量和健康与我们人类
的健康和福祉有着密切的关系。

保护和管理好我们的土壤资源,既是为了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我们自身健康和幸福的需要。

最后,我认为本课程还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有机的农业”和“绿色发展”的概念。

在现代化农业的快速发展中,农民往往过于追求效益而忽略了对土壤的保护,造成很多的
负面效应。

而有机农业和绿色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合理施肥、轮作休耕、耕作封禁等措施,保护和修复土壤,实现农业生产和环境生态的双赢。

综上所述,本课程让我增长了很多专业知识,也让我深刻体会到土壤的重要性和保护
的必要性。

在未来的实际工作中,我会继续注重对土壤的科学研究和管理,为实现农业可
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自己的贡献。

土肥实习心得

土肥实习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土肥实习心得篇一: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土壤肥料学实习报告姓名:熊涛学号:20XX13020XX3所在:生命科学学院农学09101指导老师:郭春秋实习地点:常德周边地区实习时间:20XX-6-25----20XX-6-271.实习目的本课程被称为土壤肥料学,对农业发展的贡献意义重大,它主要针对各地土壤性质的不同,来计划种植何种农作物及对地施肥,在课堂上老师主要讲解了土壤的物质组成、土壤的形成、分类与分布、还有土壤的基本性状及土壤肥力。

就土壤的物质组成而言,我们在课堂上就了解到其中有豫让矿物质、土壤有机质、土壤生物与土壤酶、土壤胶体和土壤溶液、在其中又以土壤矿物质讲解最为深刻,因为老师讲解到了它的来源、组成、性质、及其改良方法。

在实习后,我们必须学会野外观察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植被覆盖、岩石、母质、土壤等的方法和技巧。

而且要掌握野外土壤速测的基本技巧和技能。

其中就包括目测、手测、简易工具和试剂测量。

识别并掌握湖南省几种主要的旱地土壤类型以及山地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比如实习中看到的紫色砂页岩及红壤等。

还要学会野外始土、辨土、评土以及土壤标本采集。

2.实习计划及组织本次实习分三次进行,以三天的时间去三个不同的地点。

第一天早上8点从系门口出发到了慈利,傍晚时分回到学校。

第二天早上8点从系门口出发到了德山,傍晚回到学校。

第三天早上8点半从系门口出发到了太阳山,由于该地貌属于垂直分布,整片山都是红壤,除了半山腰有一点点页岩,所以在体力不支下,下午回到了学校。

3.实习方式实习老师通过仔细认真地实地考察以及以往实习经验确立实习路线与地点。

每次到达实习地点后,老师会讲解实习目的、任务、内容等及安全问题。

同学们各自利用老师提供的课件、网络进行资料查找,以及查阅大一所学的关于土壤与植物营养学这门课程的教材及课堂笔记,大家经过实地测定时按照实习老师教授的观察方法操作实习。

实习过程对常德周边地区桃园、花岩溪、太阳山等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实地调查、实地访问。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课程教学体会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课程教学体会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课程教学体会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是农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对于了解土壤的性质、土壤肥力的评价以及合理施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我对于这门课程的教学体会。

在这门课程中,我深刻理解到了土壤是植物生长的重要基础。

通过学习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等方面的知识,我对土壤的复杂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我了解到土壤的结构对于植物的水分和气体的运输、根系的生长以及养分的吸收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些知识为我今后从事农业生产和研究提供了基础。

学习这门课程让我了解了土壤肥力的评价和调控。

通过学习土壤肥力的指标和测定方法,我能够判断土壤的肥力程度,并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

我还学习了不同肥料的种类、特点和使用方法,能够根据作物的需求来选择合适的肥料,并根据土壤的肥力状况来合理施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课程还涉及到了土壤改良和保护的内容。

土壤改良是为了改善土壤的性质和提高土壤肥力,通过掌握土壤改良的方法和技术,我能够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和问题,选用合适的改良措施,改善土壤结构、改变土壤酸碱度、改进土壤养分供应等,提高土壤的透气性、保水性和肥力。

而土壤保护则是通过科学的耕作措施和农田管理来防止土壤退化和污染,保持土壤的持久肥力和生态功能。

这些知识对于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老师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课程中,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田间实践,如土壤剖面观察、土壤采集和分析、肥料施用等。

这让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土壤的性质和肥料的效果,提高了我们的综合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是一门极具实践性的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对土壤的性质、土壤肥力的评价以及合理施肥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这门课程为我今后从事农业生产和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并培养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课程教学体会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课程教学体会

《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课程教学体会《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是一门重要的农学课程,它涵盖了土壤的形成、组成、性质、肥力、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了解土壤的基本特性和农业生产中如何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教学体会。

我认识到《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课程的教学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课堂上,我通过讲解土壤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以及土壤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与此我也注重组织实地考察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亲自感受和体验土壤的真实情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土壤的特性,增强对土壤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

我意识到《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课程的教学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壤资源是非常重要的,而这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课程教学中,我注重组织学生进行土壤采样、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土壤肥力评价和施肥试验等实验操作,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操作,掌握相关的实践技能。

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们不仅能够巩固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农业生产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深刻理解到《土壤肥料学(土壤学部分)》课程的教学需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土壤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要求很高。

在课程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的土壤问题,鼓励他们从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和思考问题。

通过给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并引导他们进行相关的思考和探讨,加深学生们对土壤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农学试验方案

农学试验方案

农学试验方案一、引言本文档旨在设计一种农学试验方案,以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通过该实验,我们将评估不同施肥方案对作物种子萌发率、株高、叶片面积以及产量的潜在影响。

该试验方案可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农村实践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二、问题陈述农业生产中,肥料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合理施肥仍然是一个挑战。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施肥方案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找到最适合的施肥方案。

具体问题陈述如下: - 不同施肥方案对作物种子萌发率是否产生显著影响? - 不同施肥方案对作物株高和叶片面积是否产生显著影响? - 不同施肥方案对作物产量是否产生显著影响?三、试验设计1. 目标种类选择一种常见作物作为研究对象,例如小麦。

2. 施肥方案设计不同的施肥方案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例如: - 实验组1:化肥A(推荐用量)+有机肥B(推荐用量) - 实验组2:化肥A(两倍推荐用量) - 实验组3:有机肥B(两倍推荐用量) - 对照组:不施肥3. 试验区域和样本将试验区划分为若干个大小相等的小块,每个小块选择相同的土壤条件和环境因素。

每个小块选择5-10个相同的作物种子,并按照施肥方案进行处理。

4. 实验过程4.1. 种子处理获取相同品种的作物种子,将其分为不同的组,每组种子数量相同。

根据不同施肥方案,分别对种子进行处理。

例如,对应实验组1,将化肥A和有机肥B按推荐用量混合后,再将种子浸泡于混合肥料溶液中。

4.2. 播种和生长环境控制将种子均匀地播种在试验区域的小块中,并按照常规栽培方式给予适当的浇水和光照。

保持试验区域的环境因素相对稳定,如温度、湿度等。

4.3. 数据采集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记录每个小块中每株作物的株高、叶片面积等生长指标,并定期测量。

同时,记录作物种子的萌发率和最终的产量。

四、数据分析对于不同施肥方案产生的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例如: - 对种子萌发率的数据,可以使用方差分析(ANOVA)进行比较,确定不同施肥方案是否产生显著差异。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矿质肥料的识别与鉴定一、实验目的许多化学肥料外形相似,在运输或贮藏、使用过程中,易造成混杂,以致从外观上很难识别,那么,就需检查其中化学成分,方能确定其属于何种肥料。

否则会造成施用上的错误,降低肥料效果,甚至发生有害作用。

所以随着化学肥料品种和施用量的增加,它的定性鉴定,在农业生产上就更有重要意义。

二、方法原理各种化学肥料都具有一定的特点。

如:颜色、气味、结晶形状、溶解度,火焰颜色及一些典型的定性反应等。

但肥料与化学药品不同,常含有或多或少的杂质。

因此,在鉴定时必须区别出,何为主要成分,何为次要成分,以便能正确断定出属何种肥料。

三、鉴定步骤(一)肥料的一般识别 可以从肥料的是否为结晶状态及形状、溶解度、吸湿性、颜色、气味等进行区别。

1.结晶形状一般分为结晶状、粉末状和颗粒状几种。

①氮肥:所有的氮肥(除石灰氮外)均为颗粒状或细结晶。

②磷肥:所有磷肥均呈粉末状或颗粒状。

③钾肥:所有钾肥(除草木灰、灰钾肥)均呈由结晶构成的大粒结晶、片状或呈颗粒状。

2.溶解度各种肥料溶解的难易不同。

一般结晶状肥料易溶于水,粉末状肥料微溶或不溶于水。

试取肥料一小勺于试管中,加4~5倍水,充分摇动,必要时在酒精灯上略予加热,观察其溶解情况。

①完全溶解:在溶解中看不见固体肥料存在。

②显著溶解:有一半以上的肥料溶解。

③微溶解:有一半以下的肥料溶解。

④不溶:在水中肥料的体积并未减少。

3.吸湿性硝酸态氮肥吸湿性很强,易结块。

尿素、石灰氮、普钙及含有杂质的硫酸铵也有吸湿性。

钾肥吸湿性很弱。

4.颜色①所有氮肥(除石灰氮外)均为白色。

但含有杂质的硫酸铵也有不同颜色。

含有亚铁氰化铁杂质(Fe4[Fe(CN6]3)的硫酸铵呈兰色;含有硫氰化铁[Fe(FeNS)2]杂质的硫酸铵呈红色;含有煤灰杂质的硫酸铵呈灰色。

②磷肥多呈灰白色,灰黄或黄色,有的磷矿粉呈褐色,钢渣磷肥呈黑色。

③钾肥均为白色(灰钾肥除外)。

含有杂质时有其它颜色。

5.气味碳酸氢铵有氨味。

过磷酸钙有酸味,骨粉有腥味。

钾肥一般无特殊气味。

(二)化学方法鉴定1.氮肥(1)燃烧反应:取不同肥料置于烧红的木炭或铁片上观察其燃烧速度,火焰与烟的颜色、气味、燃烧后的残余物。

①铵态氮肥:所有的铵态氮肥在烧红的木炭或铁片上,均先融化冒白烟带有氨味。

硫酸铵:烧后熔化有氨味,冒白烟,并有爆裂声。

(NH4)2SO4—→2NH3↑+H2SO4—→SO2↑+H2O硝酸铵:迅速熔化沸腾,燃烧有氨味及棕色气体。

NH4NO3—→NH3↑+HNO3→2NO2↑+H2O氯化铵:有白烟,有氨味及盐酸味,表现为升华。

碳酸氢铵:迅速产生氨及爆烈声。

NH4HCO3—→NH3↑+H2CO3—→H2O+CO2↑②硝态氮肥:硝酸钙:熔后留下白色粉末状残余物。

用燃烧环作火焰反应,火焰为砖红色。

硝酸钾:发丝丝声,用燃烧环作火焰反应,是紫色火焰。

硝酸钠:发丝丝声,用燃烧环作火焰反应是黄色火焰。

③酰铵态氮肥:尿素迅速气化产生氨。

CO(NH2)2—→2NH3↑+CO2↑(2)化学定性①NH4+的鉴定:铵态氮肥与碱作用有氨味。

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兰,证明为含铵根的肥料。

取铵态氮肥少许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10%NaOH1ml,加热,闻其味或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之,如有刺鼻的氨味或试纸由红变兰证明有氨放出。

NH+4+OH-→NH3↑+H2O②SO42-鉴定:取硫酸铵少许加5ml水溶解,加稀HCl 5滴,再加5%BaCl22~4滴,如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此肥料中有SO42-SO42-+BaCl2—→2Cl-+BaSO4↓③Cl-鉴定:取氯化铵肥料少许放入试管中,加5滴稀HNO3,再加入1%AgNO32~3滴,如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Cl-。

Cl-+AgNO3—→NO3- +AgCl↓④NO3- 鉴定:ⅰ取硝态氮肥少许于试管中,加水3~5ml溶解,取二苯胺试剂2~4滴于比色板上,再取此溶液3~5滴于其上,如有兰色产生证明有NO3-存在。

ⅱ取硝态氮肥少许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入2%FeSO410滴,摇匀,将试管倾斜,沿试管壁慢慢地注入浓硫酸,使硫酸沉于液底。

片刻后,酸和液面交界处可出现一褐色环。

3Fe2++NO3_+4H+—→3Fe3+ +2H2O+NO所生成的NO与FeSO4作用,生成不稳定的褐色络合物[Fe(NO)]SO4。

ⅲ取硝态氮肥少许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加浓H2SO420滴,加铜少许,摇动加热,如有刺鼻的棕色气体(NO2)逸出,并且溶液呈兰色,证明是硝酸盐。

NO3-+H+—→HNO38HNO3+3Cu—→3Cu(NO3)2+4H2O+2NO↑2NO+O2(空气)—→2NO2↑⑤HCO3- 鉴定:取碳酸氢铵肥料少许,加水溶解,加入10%硫酸镁溶液,在室温下不产生沉淀,但经加热煮沸后,则有白色沉淀析出。

MgSO4+2HCO3-—→Mg(HCO3)2+SO42-Mg(HCO3)2△MgCO3↓+H2O+CO2↑如在室温下,试样溶液中加入硫酸镁溶液后即有白色沉淀(MgCO3)产生,则说明试样内含有碳酸盐。

遇此情况,可加入过量的硫酸镁溶液,过滤,取澄清滤液加热煮沸,如有白色沉淀产生证明有HCO3-存在。

⑥尿素的鉴定:ⅰ取尿素肥料少许,加入1ml水溶解,再加浓硝酸20滴,混合放置5~10分钟,待溶液冷却后,即产生硝酸脲白色结晶。

CO(NH2)2+NHO3—→CO(NH2)2HNO3硝酸脲ⅱ取尿素1g于干燥试管中,加热至熔化成液体,再继续加热直至液体呈现浑浊为止。

此时尿素即转化成缩二脲。

冷却,加1%NaOH溶液2~3ml,熔融物溶解后,加0.5%CuSO42~3滴,溶液即呈紫红色(由于生成一紫色的铜络合物)。

反应如下:2NH2CONH2150~160℃NH2CONHCONH2+NH3↑ 缩二脲⑦K+鉴定:取少许氯化钾,加水溶解加4~6滴40%甲醛,加2~4滴3%四苯硼钠试剂,如有白色沉淀或浑浊产生,证明有K+存在。

K++NaB(C6H5)4→KB(C6H5)4+Na+ 因NH4+与四苯硼钠作用也能生成白色沉淀。

故测定未知肥料时,可加碱反应检查是否有NH4+,如无NH4+反应,才能确定是含K+的肥料。

⑧Ca2+鉴定:取硝酸钙少许水溶解,加入2~3滴氨水,加5%草酸铵溶液3~5滴,如有白色沉淀,表示有Ca2+存在。

Ca2+(NH4)2C2O4—→2NH4++CaC2O4↓2.磷肥(1)燃烧反应骨粉:在烧红木炭上有烧焦的毛发味,并变黑。

除磷酸二铵在烧红的大炭上能产生氨外,其它磷肥无燃烧反应。

磷酸二铵:2(NH4)2HPO4→4NH3↑+3H2O+P2O5磷酸一铵:2NH4H2PO4→2NH3↑+3H2O+P2O5(2)酸碱反应过磷酸钙溶液呈酸性反应,使兰色石蕊试纸变红。

钢渣磷肥溶液呈碱性反应,使红色石蕊试纸变兰。

磷矿粉溶液呈中性,石蕊试纸不变色。

(3)化学定性PO43-鉴定:取磷肥少许于试管中,加10%HCl 3~5ml(如为过磷酸钙可不加HCl,加蒸馏水),加热1分钟,取上部清液2~3ml,加硝酸1ml,再加钼酸铵试液1ml,加热产生黄色沉淀,证明有磷酸根存在。

H3PO4+12(NH4)2MoO4+23HNO3—→(NH4)3PO4·12MoO3↓+2HNO3H2O+H2O+21NH4NO33.钾肥(1)燃烧反应钾肥在烧红木炭上不起反应,但是有爆烈跳跃现象。

(2)化学定性K+鉴定:取钾肥少许溶于水中,加4~6滴40%甲醛,加2~4滴四苯硼钠试剂,有白色沉淀产生。

SO42-鉴定:操作与硫酸铵鉴别方法同。

Cl-鉴定:操作与鉴别氯化铵同。

四、未知肥料的鉴定每位同学根据上述的方法,独立鉴定1~2种未知肥料样品,以便达到熟练掌握鉴定方法,并能在实际中应用。

五、实验仪器与药品仪器:试管、牛角勺、试管夹、量筒、铁片、酒精灯。

药品:10%NaOH、1%AgNO3、浓H2SO4、40%甲醛、5%BaCl2、0.5%二苯胺、10%HCl、铜粉、3%四苯硼钠、钼酸铵试剂、0.5%CuSO4、浓HNO3、1%NaOH、氨水、5%草酸铵、稀HNO3、2%FeSO4、10%MgSO4、石蕊试纸。

六、学生人数及分组情况学生人数:100人分组情况:50组实验二过磷酸钙中有效磷含量的测定(磷钼酸喹啉重量法)(注1,2)一、操作步骤(1)待测液的制备称取试样2.500 g置于75 ml瓷蒸发皿中,用玻璃棒将试样磨碎,加入水重新研磨,将清液倾注过滤于预先加有1 :1硝酸5ml的250ml容量瓶中,继续处理沉淀3次每次用水25ml,然后将沉淀全部冲在纸上,并用水洗涤沉淀到容量瓶中达200ml 左右滤液为止,用水定容摇匀,即为试液Ⅰ。

将带沉淀的滤纸移入另一只250ml容量瓶中,加入碱性柠檬酸铵溶液100ml,塞紧瓶口,剧烈振摇容量瓶使滤纸碎成纤维状态为止,置容量瓶于60±1℃的水浴中保温1h,开始时每隔5 min振摇1次,振荡3次后每隔15min振摇1次,取出冷却至室温,用水定容摇匀。

用干燥滤纸和器皿过滤,弃去最初滤液,所得滤液为试液Ⅱ。

(2)溶液中磷含量的测定用移液管分别吸取10~20 ml试液Ⅰ和Ⅱ(约含P2O5<20mg),一并放入300ml烧瓶中,加入1 :1硝酸溶液10ml,用水稀释至约100ml,预热近沸,加入35ml喹钼柠酮试剂,盖上表面皿,加热煮沸30s(以利得到较粗的沉淀颗粒)。

取下冷却至室温,用预先干燥至恒重的4号玻璃过滤坩埚抽滤,先将上清液滤完,然后用倾泻法洗涤沉淀1~2次,每次用水25 ml,将沉淀移于滤器上,再用水洗涤,所用水共125~150 ml,将坩埚和沉淀一起置于180±2℃烘箱中干燥45min,移入干燥器中冷却,称重。

按上述步骤进行空白试验(注3)二、结果计算P2O5(%)=(m1-m2)×0.03207×(500/V)×100/m0式中: m1──测定所得磷钼酸喹啉沉淀质量(g);m2──空白试验所得磷酸钙质量(g);m0──试样的质量(g);原标准按干基进行计算;0.03207──磷钼酸喹啉换算为P2O5的系数;V──吸取试液的总体积(ml)。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20%;不同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0.30%。

三、注释注 1.本法见过磷酸钙中有效五氧化二磷测定,磷钼喹啉重量法(仲裁法)──ZB G21003-87。

注2.磷酸一铵、磷酸二铵中有效磷含量测定和本法相似所不同的是这两种肥料用中性柠檬酸铵溶液在65±1℃的温度下提取有效磷(见GB10207-88),重过磷酸钙中有效磷的测定也是如此(见HG2201-91)。

钙镁磷钾肥用柠檬酸溶液浸提,然后用重量法测定(见HG1-1384-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