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完善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竞争力,其在经济、科技和社会各个领域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因此,各国都将创新列为其发展的重要战略。
在中国,创新也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许多政策也出台以支持创新的发展。
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科技创新是重要的支撑和推动力。
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对于国家创新体系来讲,科技创新是其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因此,我们需要搭建一个科技创新平台,集聚各类创新资源。
在科技创新平台上,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科研人员等可以通过开放合作,共同努力,来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
另外,必须围绕科技产业化,以产业需求为导向来理清科技创新链,修建从科研前期、中期到产业化的体系,形成科技创新产业与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并不断升级成为面向未来的先进制造产业。
强化技术创新能力在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发展中,科技创新能力尤其重要。
只有不停地增强创新能力,才能确保创新履行其支持意义。
为此,我们需要强化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创新效能。
构建具有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创新体系,让广大创新企业有充足资源供应,包括投资、尽职调研、试制设备、协同设计等关键环节。
此外,科技人才也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我们必须吸引更多的专业人士来参与和贡献自己的才能。
培育优秀科技企业科技企业是推动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的主力军之一。
我们需要注重培育和发展科技企业,努力培养大量适应市场需求、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科技企业。
在此过程中,需要破除现有体制机制的束缚,促进市场化、产业化创新模式的探索和推广。
针对科技企业的创业服务体系也应该得到改善和升级。
这就需要支持区域研究的发展,加强对创业者、投资人等社会力量的引导,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注重合作与开放构建国家创新体系不仅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需要注重国际合作和开放。
只有不断吸纳外部先进技术和理念,才能实现创新的快速发展。
在国际合作方面,我们应该在核心技术领域与其他先进国家和地区展开合作。
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
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1. 引言说到科技创新,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是个高大上的话题,听起来像是跟我们生活没啥关系,但其实,科技创新就像是我们身边的调味料,让生活更加美味可口。
想想现在的手机、网络、还有那些个智能家居,都是科技创新的产物。
就拿我家那台智能音箱来说,随便问一句“今天的天气如何”,它立马给你来一段天气预报,简直比我还靠谱!所以,今天咱们就聊聊我国科技创新的发展现状,看看我们在这条路上走得怎么样。
2. 当前发展现状2.1 科技领域的快速崛起近几年,我国的科技创新可谓是飞速发展,简直就像火箭一样,势不可挡。
你知道吗?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我们的科研投入已经达到了GDP的2.5%,在全球范围内排名前列。
说白了,钱花得不少,但效果也明显。
各种高新技术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有些甚至成为了国际市场的佼佼者。
而且,咱们的“互联网+”,也是在不断地推动科技创新。
无论是电商、外卖还是共享经济,都是借助互联网的东风,迅速崛起。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这一步迈出去,接下来就是个飞跃。
2.2 人才培养与引进不过,科技创新光靠资金可不行,人才才是关键。
咱们现在在科技人才的培养上也下了大功夫,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创新课程,还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像我身边的朋友,有些在大学里就开始做科研,天天跟试管和实验设备打交道,真是让人羡慕。
当然,引进人才也少不了,国家出台了不少,吸引海外优秀科技人才回国发展。
像我表哥,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留学回来后,马上就加入了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天天沉浸在研究中。
这种“引凤还巢”的做法,真是让我们倍感振奋。
3. 发展挑战3.1 创新能力不足可话说回来,科技创新虽然发展得快,但也有不少挑战。
首先是创新能力的问题,有些领域我们虽然跟上了,但在核心技术上,还是有些短板。
比如在某些高端设备的制造上,还是依赖进口,这可真是让人心里不踏实。
其次,科研的转化率也需要提高。
很多科研成果在实验室里晃荡,就是不愿意走出校门,进入市场。
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现状如何
中国的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现状如何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直在不断推动科技创新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重点分析中国目前的科技创新现状和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之一。
通过不断进行科技研发和创新,可以提升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核心技术的实力,助推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
同时,科技创新也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二、政府支持与投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并且在资金、政策和人才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
一方面,政府通过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另一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税收减免、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此外,政府还通过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建设创新园区等措施,加大人才引进和科技人才培养力度。
三、核心技术突破中国在若干领域里取得了重要的科技突破,尤其是在人工智能、电子商务、新能源等方面。
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在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方面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推动了物联网与智能制造的发展。
在电子商务领域,中国以阿里巴巴、京东等互联网巨头为代表,构建了庞大的网络电商平台,并推动了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
此外,中国在新能源领域投入巨资,大力发展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成为全球新能源装机量最大的国家。
四、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科技创新能够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通过引入新技术和创新模式,传统产业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增强国内产业的竞争力。
其次,科技创新能够培育和壮大新兴产业。
通过对新兴产业的研发和创新,可以为中国经济注入新的增长动力,提升经济结构的韧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最后,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拉动作用。
科技创新能够吸引大量的投资和人才,激发了消费需求和就业机会,进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是一个国家在科技创新和发展过程中必然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一个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可以有效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发展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各种科技创新主体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总和。
构建和发展一个有效的国家创新体系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努力。
一是政策支持。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需要有明确的政策指导和支持。
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相关的科技创新政策来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
这些政策应包括财政支持、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以鼓励和保护创新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创新的氛围和条件。
二是科研机构的发展。
科研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政府应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投入力度,提高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同时,要加强科研机构与企业、高校等其他创新主体的合作和交流,促进创新资源的共享和协同创新。
三是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创新最直接的实施主体。
政府应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来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同时,要加强企业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其他创新主体的合作,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四是人才培养和引进。
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资源。
政府应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提供良好的培养环境和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科技创新工作。
同时,要加强对人才的培训和评价,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五是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政府应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科技成果与产业的融合,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发展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各方共同努力。
政府应发挥引导和推动作用,为各方提供政策和资源支持;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科研机构和高校应加强与企业和政府的合作,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人才是最重要的创新资源,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中国科技创新现状与未来展望
中国科技创新现状与未来展望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
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下,中国政府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更加强有力。
同时,中国的市场需求和人才基础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中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和未来展望两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中国科技创新现状中国的科技创新在一些方面已经领先于世界,比如人工智能技术、5G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等。
中国的政府对这些领域的投资和支持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例,中国在这个领域的研究和投资已经领先全球。
从“图灵测试”到“AlphaGo”,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不断在这个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
据报道,全球九成以上的AI技术专利来自中国。
此外,大量的人工智能初创企业也在中国出现。
这表明中国有潜力在这个领域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
在5G技术方面,中国的基础设施已经远超其他国家。
中国的三大电信运营商预计将在2020年建成中国5G网络的整个覆盖。
此外,中国政府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支持国家在这个领域的发展。
可以看出,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国将在5G技术方面继续领导全球。
新能源汽车技术也是中国目前的发展方向之一。
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和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许多国家都开始转向新能源车。
中国政府在这个领域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也非常重视,以柴油车为主的传统汽车产业也在逐渐减少。
未来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将非常可观。
二、中国科技创新未来展望尽管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已近全球领先,但在未来的竞争中也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为了保持领先地位,中国需要继续扩大研发和技术领域的投资,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
首先,中国需要更多地投入研发和技术领域。
虽然中国在投入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为了保持科技创新的领先地位,中国政府应增加在这方面的投入。
其次,加强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也十分重要。
中国人才市场环境复杂多变,许多优秀的人才都流失到了海外。
中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中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现代社会,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了各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通过大力发展科技,已经成为了全球科技强国之一。
本文将从中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入手,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科技创新的现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
今天,中国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已经成为了一位领导者,同时在国内创新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量上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科技研发国家之一。
据科技部统计数据,中国在2019年的研发经费总额为2.3万亿元,已经超过了欧盟的研发经费总额。
此外,在高技术产业部门,中国也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例如5G、人工智能等领域。
中国的发展速度也非常惊人。
仅仅在三十年之前,中国刚刚开始追赶世界科技水平。
而今天,中国已经在某些领域处于领先位置。
例如,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之一,同时也拥有了一支拥有规模庞大的高科技人才队伍。
二、中国科技创新面临的挑战在科技创新这一领域,中国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最大的问题是科技创新能力仍然不足。
虽然中国在某些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创新能力还是有很大差距。
特别是在创新管理、创新环境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
其次,中国也面临着同质化、低端化等问题。
例如,在手机、互联网等领域,中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但是,这些领域又面临着市场饱和、同质化等问题,很难出现跨越式的创新。
三、未来中国科技创新的趋势未来,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重点将会是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尖端芯片等领域的发展。
在这些领域,中国已经开始加强研究投入和举措。
例如,在大数据方面,中国推出了“数据共享成果销售”的举措,旨在通过共享促进大数据的应用。
此外,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未来中国科技创新的重点也将会发生转变。
从目前的“跟紧跑”,转变为“引领世界”。
这也需要我们不断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高科技制造和高端制造水平,从而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世界级科技企业。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这就要求各国需要注重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才能取得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和提高竞争力。
下面,本文就从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重要性和构建途径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概念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部门组成的科技创新系统。
它是推动创新动力和创新资源的重要机制,可以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转化,改善创新环境的质量和效益,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当前,许多国家都意识到了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性,纷纷加强了对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以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性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科技创新领域,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发展。
它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全球化的市场提供更多的机遇。
此外,国家创新体系还可以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国家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
三、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途径1、政府的重要作用政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政府可以提供政策支持、投资补助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支持,促进创新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设立研发基地和创新中心等重要科技机构,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2、企业的投资和人才引进企业也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它们可以通过投资和研发活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的发展和升级。
同时,企业还可以通过引进优秀人才和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
3、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持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毫不起眼但非常重要的部分。
它们可以为企业和政府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为国家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动力。
高校和科研机构还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将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推进科技成果与产业的结合。
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中国科技创新事业正日益成为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核心。
为了加速科技创新进程,中国政府推出了大量的政策和举措,包括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建立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等。
本文将探讨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现状1、政策框架中国的创新发展战略,包括“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系列政策,将创新发展摆在了国家战略的重要位置。
这些战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资金支持:设立包括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各地区政府的科技资金等,以满足创新投资等方面的需求。
(2)人才支持:支持引进人才、经费支持人才、扶持科技创新人才等方面,保证科技创新的人才支持。
(3)国际合作:鼓励国内企业和人才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际人才、合作建设实验室等。
2、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建设中国政府近年来积极推进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的建设,旨在培育更多科技创新企业。
这些基地包括以高校为依托的大学科技园区、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体的科技产业园、以城市副中心或“新城”为支撑的综合性园区等。
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建成各类创新创业示范基地7527家。
3、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不断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
这些措施包括对企业加大资金支持、减免税费、加大知识产权保护等等。
二、未来发展方向随着中国科技创新事业的不断发展,未来的政策也需要变革与发展。
以下是未来发展趋势:1、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中国政府应该加强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和引导,这是科技创新的丰厚土壤。
在某些领域能力上跟不上国际先进水平,因此需要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以弥补短缺。
2、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产业化是科技创新的关键环节,政府需为科技成果产业化营造优秀营商环境和政策环境,鼓励更多企业参与创新。
3、强化产业链合作随着科技创新的深入发展,不同企业间面临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政府应鼓励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完善产业链构建。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完善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完善
一、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现状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是根据国家经济发展需要,以开放为引领,以建设
创新型国家为目标,以各种政策措施为支撑,在中央、地方政府、企业、
学校、非政府组织等发挥各自作用的深入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的创新体系。
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创新管理、科技支撑、创新空间、创新人才培养和政策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发展。
1.知识产权保护
中国通过发布《知识产权保护法》、《国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法案》、《知识产权维权法》等实施一系列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极大地推动和保护
企业发明创造活动,使企业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2.创新管理
中国发布的《全国协同创新发展管理框架》,实行以强化绩效管理为
基础,结合激励性财政政策和参与性管理模式,以促进企业的创新活动,
加强科技创新的社会治理系统的建立。
3.科技支撑
国家实施“十三五”计划提出,进一步加大科研院所科技研发投入,
不断提高中小企业科技支撑能力,大力推动软硬件设施建设,以促进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4.创新空间
根据国家重点计划,国家将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
中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和趋势
中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和趋势近年来,中国的科技创新不断壮大,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科技创新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本文将探讨当前中国科技创新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中国科技创新的现状1. 政策引领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制定科技创新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发展。
政策引领为中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和政策支持。
2. 人才优势中国有着丰富的人才资源,在科技创新领域拥有一些世界级的人才和团队。
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
这些优秀的科技人才为中国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3. 投入扩大中国政府近年来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增加,投入规模越来越大。
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科技创新投入最多的国家之一,这些资金的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4. 企业活力中国的企业也在积极投入科技创新,不断开展创新活动和项目,加速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一些企业也已经成为领先的科技创新领域的世界级企业,推动了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这些企业的活力也为中国的科技创新注入了不竭动力。
二、中国科技创新的趋势1. 多元化未来的中国科技创新将更加多元化,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大量前沿领域的技术创新。
未来将不仅仅关注硬科技的研发,软科技也将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 产业化未来的科技创新不仅仅关注创新和研发,更重要的是创新的实际应用和推广。
科技创新的目标是要落地生根,为产业升级提供更多的支撑和动力。
3. 全球视野科技创新已经超越国界,全球化的发展模式让世界各国可以共同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科技创新,共谋发展。
中国的科技创新将更多地面向全球,打造全球化的科技创新策略。
4. 面向需求未来的科技创新将更加面向需求,解决社会和国家的重大问题。
政府和企业将更加注重科技的应用,将科技创新的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中,解决实际的问题和需求。
三、未来的机遇和挑战随着中国科技创新不断发展,产业化趋势不断增强,但也存在一些挑战。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发展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创新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源动力和主战场,而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和发展已成为当前中国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容、构建路径、促进创新的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容国家创新体系包括三个方面:科技创新体系、人才创新体系和制度创新体系。
1. 科技创新体系科技创新体系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通过研究与开发,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体系。
在科技创新体系中,高新技术是最具有潜力的创新领域和优先发展领域。
2. 人才创新体系人才创新体系是强化人力资源开发,培养和吸引高素质人才,通过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作平台来实现创新发展的体系。
3. 制度创新体系制度创新体系是重点在于创造相适应的制度环境,以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环境。
在这一方面,关键在于政策制定,如法律、产权等各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以符合现代市场的要求。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路径1. 突破科技瓶颈,推进产学研技术合作。
企业是实施创新的主体,而科研机构则是创新基础和创新单位,但二者缺乏互补和协调,信息不畅,技术上也相互脱节。
通过产学研技术合作,可以实现信息的共享,使创新更加紧密。
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创新和知识产权是相辅相成的,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以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维护成果的合法权益,同时激励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积极性。
3. 加大投资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以支持相关的研究开发工作,因此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需要得到充足的经费支持。
建立有效的资金投入和协调机制,对资金的使用进行科学策划和有效监管,可有效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运作能力。
三、促进创新的措施1. 优化支持产业发展创新政策,打破创新障碍。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关键是加强政策导向、发挥政策支持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打破原有的管理体制障碍,提高政府部门与各领域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强调控力、引导力和服务能力。
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未来规划
我国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与未来规划近年来,我国的创新实力不断提升,先进技术层出不穷,国际声誉逐渐提升。
这离不开我国创新体系的建设不断加强所作出的成果。
然而,即便如此,我国的创新力仍然存在瓶颈,改革和提升仍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一、我国创新体系的现状我国创新体系的现状是基本完整的,包括国家创新系统、科技管理部门、高端人才队伍、各类科技产业园区等,这些都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我国还加大了创新投入,各类企事业单位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各行各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攻关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以科学技术的创新为例,我国已经在某些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如人工智能、5G 基站和网络、新材料和器件、生物医药等方面。
特别是在人工智能、5G 基站和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我国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二、我国创新体系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在某些领域成绩显著,但我国创新体系仍存在以下问题:1.基础研究水平不高,且应用型研究一味追求效益,缺乏长期发展眼光。
2.人才质量不足,缺乏真正的顶尖人才和前沿人才。
3.发展环境缺乏创新氛围,不够具有创新激励机制。
三、未来规划为了推动中国创新体系的发展,未来的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基础研究,重视应用前沿技术的研究,引导科技成果向高精尖端方向发展。
2.加强人才培养,打造更加优秀的科技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的素质,增强人才的创新能力。
3.加强科技创新环境,构建以竞争为主的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市场导向和社会力量等作用。
4.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外交政策支持,积极开放合作,推进与全球科技前沿的交流合作。
总之,我国的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挑战并不少,但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处于强大的国家发展阶段,政府将继续推进政策与创新,空前重视知识产权和公平竞争,创造更加开放、公平、公正、可靠、可预期的营商环境,积极促进产学研关系深入发展,不断加强我国创新体系的建设。
只要坚定信心,认真实施各项方案,我国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创新时代。
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序言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科技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中国,科技创新不仅是实现国家自强的必经之路,还是实现民族强盛的重要途径。
那么,我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科技创新的现状1. 投入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政府对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经费投入也逐年递增。
根据中国科学院科技情报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统计数据报告2018》显示,2017年我国用于研发活动的支出达1.76万亿元,同比增长11.6%,约占全球的22.9%。
这种大规模的投入,为科技创新提供了雄厚的物资保障,也加速了国家科技实力提升。
2. 人才队伍有所壮大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因素。
我国科技创新人才逐年增加。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到2017年,我国全国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总量达到586.8万人,其中高级别专业技术人员达到178.5万人。
此外,我国的高等教育近年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科技领域研究型大学数量持续增加,培养出了一大批技术、管理和创新方面的优秀人才。
3. 科技成果逐年提升我国科技成果在各个领域逐年提升。
尤其是在高速铁路、核电等领域,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已经跨越了很大的距离,全面进入了高水平领域。
此外,在微电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我国的科技能力也有了不小的进步。
二、科技创新的未来发展趋势1. 多元化的科技创新主体未来的科技创新主体将不再仅仅是传统的研究机构和企业,还将包括众多的创新型个人和初创公司。
如今,大量的科技发明在初创公司中诞生,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加强,成为科技创新中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2. 信息科技和生物科技将成为重点当前,信息科技和生物科技是我国未来科技创新的发展重点。
对于信息科技而言,尤其是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在信息领域的创新能力。
对于生物科技而言,我国将借助这一领域的机遇,不断加大投入与研发力度,推动生物产业创新,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双重目标。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引言创新驱动是现今全球竞争的关键之一,对于中国而言,创新是解决当前发展问题、解决未来挑战的关键手段。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一直是中国政府重要的战略。
本文将从创新体系的概念出发,分别从政策、产业、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等方面,探讨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一、创新体系的概念创新体系是指由国家、政府、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企业、金融等多个组织构成的专门从事创新活动的网络,该网络中的各种主体之间形成相互作用和合作,并在创新领域内发挥各自的优势。
创新体系的作用在于促进各种创新主体之间的交流、协调和互动,丰富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的供给,提高创新活动的协同性和综合效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政策层面的建设1.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政府于2016年发布了《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要论述选编》白皮书,其中明确提出“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的战略,旨在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
2. 以行业为导向制定创新政策中国政府为了支持各行业的创新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业创新政策。
比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等。
这些政策以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为出发点制定。
三、产业层面的建设1. 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是创新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界、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有助于构建一个开放、协同、互补的创新环境。
2. 企业自主创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之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整个创新体系的发展十分重要。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自主创新政策,例如《高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关于深化企业自主创新培育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等,以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四、大学层面的建设1. 加强人才培养大学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场所,加强人才培养是大学在创新体系中的主要职责,中国政府将大力支持高校加强人才培养工作,鼓励高校加强面向产业的实践教学,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
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因此,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变得尤为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与大家分享我对如何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想法和见解。
第一部分: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经济发展的竞争日益激烈。
科技创新、信息技术和人才储备等方面越来越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因此,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国家创新体系应该由政府、企业、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组成。
政府作为主导者,需要制定有关政策和智力支持,为整个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同时,企业是实施创新的最重要的实践者。
高等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则是提供人才储备和前沿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
第三部分:政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政府在创新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应发挥多方面功能。
首先,政府应通过科学政策制定和智力支持,为创新机构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创新活动。
其次,政府应依据地方和行业差异制定政策,从政策法规、税收和财政支持、技术支持等方面为企业加强支持。
同时,政府应通过招聘人才等形式大力吸引和培养优秀人才,促进科研力量的不断壮大。
第四部分:企业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企业是实施创新的主体,是整个创新体系的重要基础。
企业需要不断进行自我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创新领域,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开放新产品、尝试跨行业协同创新、促进创新链条成熟等方面保持导航能力。
企业需要进行市场调研,进行有效分析,结合未来的市场和技术发展趋势,对经济和社会转型进行准确的解读。
第五部分:高等教育机构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高等教育机构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中尤为重要的角色。
高等教育机构需要根据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根据市场和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教育和培训企业家和技术人才,为国家创新体系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同时,高等教育机构还可以通过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提高同行之间的合作,促进创新机构快速发展。
中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优化和改革
中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优化和改革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崇尚科技创新的国家。
自1949年成立以来,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尤其是近些年来,中国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呈现出了十分强劲的发展态势。
但是,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不断变化的国内环境,中国的科技创新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为此,我们需要对中国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进行优化和改革。
优化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的评价机制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的评价机制是影响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想提高科技创新的水平,必须优化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的评价机制。
首先,要加强对高水平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的资金支持。
其次,要建立科学家评价制度的多元化,让科学家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展示他们的能力和贡献。
最后,要加强科研成果的保护和转化,鼓励科学家将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平衡中国的科技创新发展中,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平衡一直向应用研究倾斜。
应用研究是为了解决应用问题,而基础研究则是为了产生新知识和新理论,为未来的应用研究提供基础。
因此,要想提高中国的科技创新水平,必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平衡。
首先,要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
其次,要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联合研究,以加速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到实践中。
加强科技创新的转化能力科技创新的转化能力是衡量创新水平的重要指标。
要想加强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的转化能力。
首先,要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评估和筛选,将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成果优先推广转化。
其次,要加强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和落地,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转移,提高科技创新的实际效益。
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国际科技合作是提高中国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方式。
要想加强国际科技合作,首先要加强国际学术论坛和学术交流。
其次,要鼓励企业和高校建立国际科技创新联盟,加强技术交流和合作。
最后,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中国的国际科技创新地位。
总之,中国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分析随着世界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发展,国家创新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需求。
因此,各国都加大了对创新的投资力度,打造创新型国家,形成了不同的国家创新体系。
而本文的主题就是探讨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分析。
一、国家创新体系的定义国家创新体系,是指由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组成的一个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
不同于企业创新,国家创新涉及到国家的科技水平和产业结构,是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
二、国家创新体系的构成1.政府主体政府主要负责创新体系的引导和构建,包括制定有关创新的政策、加大创新投入等。
2.企事业单位主体企业与事业单位是创新主体之一,其中企业主要承担投入、研发与生产等任务,事业单位主要承担基础科研和人才培养等任务。
3.高等教育机构主体高等教育机构一方面承担着为企业输送人才,另一方面也是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作与交流促进创新。
4.科研机构主体科研机构是国家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承担着科技攻关、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转化任务等。
三、国家创新体系的分析国家创新体系以“四位一体”(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和金融机构)的模式构建,旨在形成一个相互协调、优势互补、创新能力逐步提高的创新生态系统。
具体来说,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完善的法律法规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创新体系的基础,各国应加强和改善法律法规,明确创新创业的权利与义务,加强产学研合作等。
2.政府引导政府在创新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应领导和协调国家创新政策方向,制定有效的激励政策,为创新发展提供可靠的政策保障。
3.市场化经营市场化是创新体系发展的核心,要注重市场的主导作用,通过各种渠道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调动企业和各方面的积极性,全面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法效力。
4.完善的技术支撑体系技术的创新是创新体系的核心,要根据各国国情制定相应的科技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和高端技术研发,推动各行业发展。
5.人才支持人才是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资产,要注重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不断提高科技人才的个人素质和专业能力,满足国家创新的需求。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一)
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建议(一)摘要]探讨了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内涵,分析了我国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对策一、国家创新体系及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内涵《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指出: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
在科技进步法等国家法律法规中没有对于科技创新体系给出一个明确的概念和含义。
李良寿在《科技创新体系概念探析及其建设思考》一文中提出,科技创新体系含义简单的说就是作用于科技创新活动各种要素之间的有机组合。
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由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外界互动等要素组成。
二、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技术创新支撑服务体系四角相倚的创新体系。
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紧紧围绕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以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目标,以调整结构、转换机制为重点,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取得了重要突破和实质性进展。
但是也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体制和机制不适应国家层次上的创新体系并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一个真正解决技术经济相结合的好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存在着科技与经济脱节,科技成果、职称评定政策导向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等问题。
2.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第一,企业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
目前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仅为1:0.07,消化吸收强度不足,企业二次创新能力不强。
第二,产学研结合的机制没有真正形成。
受观念、体制、资金、政策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之间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结合点,产学研有效结合的机制没有真正建立,产学研合作的范围不广、层次不高,已有的合作也主要停留在技术转让、合作开发和委托开发等较低层次上,共建研发机构、共建技工贸一体化经济实体等高层次的合作还比较少。
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第二,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 的集约增长。
如果仔细观察这两个特征,可以发现这两个特征的进度是有很大差别的。 第一个特征已经是现实了,不管人的愿望如何,它都是不可逆转的。但 是第二点,中国经济发展从规模速度型的粗放发展转向质量效益型的集约发 展,这是我们一种期望的目标,它并没有成为现实。 现在我们要努力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就是要促进创新,要优化 结构,总体来说就是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克服所 谓“三期一叠加”所造成的各种矛盾。“三期叠加”就是第一个期增长速度 的换挡期,速度下降;第二期叫做结构调整镇痛期,所谓结构调整跟讲发展 方式转型是同一个意义;第三个期就叫做前期刺激政策的消化期。 前一段时期我们常常以为增速下降,是可以用宏观的经济政策,用刺激 政策把它拉起来的。问题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型或者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这不是一个新提出来的问题,而是 1995 年制定第九个“五年计划”的时候 提出的问题,还是一直没有得到实现。这里的关键问题就是我们能不能建立 起一个比较好的体制。我认为核心的问题就是要建立和优化改善国家创新体 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创新活动是越来越活跃,特别是近年来,技术发 明像雨后春笋一般,特别是跟网络相关的,跟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各产业。技 术创新确实是活跃起来了,但是回头来看,这些创造发明的产业化状态就很 不理想。
. All Rights Reserved.
46
我讲的新常态国家创新体系,其实是两部分,第一部分,当前总的 形势;另外讲一讲,对应这种新的形势要建立和完善国家的创新体系。
我国的创新现状九上政治
我国的创新现状九上政治
我国当前的创新现状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在技术领域,我国在5G通信、人工智能、高铁等方
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成为全球领先者。
此外,我国积极推动自主创新,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高技术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
2. 创新政策和支持力度加大:为促进创新发展,我国制定了一系列创新政策和支持措施。
例如,实施科技创新2030战略、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等,为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了更多支持和便利条件。
3. 创新人才培养逐步完善:我国重视培养创新人才,加大对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的投入,鼓励大学生和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
同时,我国也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加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提高创新人才的综合素质。
4. 创新生态环境优化:我国致力于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构建开放、包容、公平的创新环境。
政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并享受研发税收优惠政策。
此外,我国推行“双创”政策,鼓励创新创业,为创新者提供创新创业的支持和保护。
尽管我国在创新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例如,科技创新水平还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差距,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还存在一些制度性障碍等问题。
因此,我国需
要进一步完善创新政策和机制,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创新环境,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现状与完善作者:薛晓光张亚莉高秀春来源:《现代管理科学》2018年第09期摘要: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已基本形成,但其在世界竞争中并没有全面发挥其效用,因此,文章结合中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实际历程和经验,加速优化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并按照实际的规划部署中实现2050年创新型强国的战略目标,针对中国的实际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找到适合中国实际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构建路径。
关键词:国家创新体系;研发投入;创新型国家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发展趋势与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与现阶段参与国家竞争的方向一致,才能保持中国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和谐发展的总体方向基本不变,在各国国家创新体系构建间的实践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而中国在创新过程中政府的作用依旧存在,这与中国实际的国情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本文要全面把握中国在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探索政府在不同时间段的实际作用。
中国的创新行为由一个从不自觉走向自觉的过程,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过程中,更要正确地把握国家创新体系的历史及现状。
一、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各项政策、规划的提出和完善均推进了“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步伐,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在2016年取得了显著成果,将逐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完善,其现有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投入稳步增长。
研发投入稳步增长。
根据《2016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公报》中的有关数据显示,该年度研发经费投入高达1.5万亿元,与以往相比,它保持了10.6%的较快增长速度,与同期GDP相比高出了3.9个百分点。
研发经费从2005年的2 450亿增长到2016年的1.5万亿元,十年间上升了6.4倍。
与此同时,中国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完善对应的政府政策体系,充分调动了各类人群的创新积极性,从而促进了研发投入的快速增长。
从数据中就可以看出,企业、研究机构及大学研发经费投入出现了直线上长的趋势,具体到实际的数值,我们可以看出2016年中国各类企业进行的研发经费投入高达12 144亿元,相比于2015年来说,该数值增长约11.6%,贡献率高达83.8%,已经成为全社会研发投入的主要力量。
除此之外,国家创新体系的其它两个创新主体—研究机构、大学也同样出现了研发经费直线上升的情况,2016年两者的研发经费支出高达2 260.2亿元、1 072.2亿元,增长较为迅猛,与2015年的实际研发经费支出相比增长高达5.8%、7.4%,增长幅度超过了2.8%、6.4%。
2. 科技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2015年中国科技人才队伍稳定增长,达到7 915万人,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5.4%。
R&D人员总量375.9万人年,R&D研究人员161.9万人年,居世界首位。
每万名就业人员的研发人员达48.5人年/万人。
国际上保持科技人员规模优势,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3 421万人,与2014年相比,增长7.6%。
依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中各成员国国家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从事技术研发工作的人员数量已经有了直线的上升,其在全球全部科研工作人员的数量中也是占比非常的一个科研队伍,它的占比也有了明显的上升,2009年~2015年,该比例已经由18.8%上升到22.6%,美国的比重则从20.5%下降到18.9%。
3.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
2015年,中国发表国内科技论文56.95万篇,与2014年相比,下降了2.7%。
在机构分布上,高等院校发表论文占到67.3%。
发表SCI论文29.68万篇,占世界总量16.3%,与2014年相比,提升了1.4个百分点,连续第七年排在世界第2位。
中国SCI论文总引次数的增长速度高于其他国家,但篇均被引次数较世界平均水平存在差距。
中国研究人员通过国际合作产生的论文数为7.5万篇,与2014年相比,增长15.1%,占论文总数25.4%;其中中国作为第一作者的国际合著论文共52 006篇,占全部国际合著论文69.1%。
国内专利申请结构进一步优化。
2015年,中國专利申请量279.9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110.2万件,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18.7%,占中国专利申请总量三分之一以上,2015年达39.4%。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12.8万件,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29.8%。
外观设计专利申请56.5万件,与2014年基本持平。
中国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达3.0万件,与2014年相比,增长了16.8%,国际排名第3。
2014年我国三方专利拥有量为2 582件,与2013年相比,增长17.9%,国际排名第5,较上年提升一个位次。
4. 产政学研用创新网络正在逐渐形成。
中介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中国已经拥有企业孵化器、创新骚站等中介服务机构近8万多个。
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平台的数量日趋增加,为推进产政学研用之间的四方合作及科技成果产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电信业全年新增移动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218 384万户,互联网普及率达53.2%。
总之,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发展经历了1978至今的创新体系的不断探索过程,中国经历了国家科研体系萌芽阶段、国家科研体系形成阶段、国家科研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交替阶段和最终的国家创新体系形成阶段。
二、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中国正在实施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正是政府敏锐把握和积极应对创新模式转变的,提升政府各项职能的关键时期,因此,面对美国的《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欧盟的《开放式创新3.0》时代及德国的工业4.0的到来,我们应该优化中国国家创新体系,使其更加适应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相状,适合中国的国情,因此,我们必须要研究现行国家创新体系中政府作用存在的问题。
1. 整体创新能力不高。
近几年,科技创新受到高度重视,各级政府均积极推动国家出台科技创新政策中的创新驱动措施,根据各地市具体情况制定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与战略,2016年研发投入、专利申请数已然位居世界第一。
然而,整体创新能力不高,科技成果质量较低,且多与社会经济需求脱节。
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现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研发投入虽然排名世界第二,但研发强度、基础研究占比、研发效率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需要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较弱,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不顺畅,中国科研创新成果中能够实现较好社会价值的成果相对较少。
2. 政府政策缺乏战略布局,导致无效衔接。
由于历史遗留的创新问题较多,在中国经历了1978至今的创新体系的不断探索过程,经历了国家科研体系萌芽阶段、国家科研体系形成阶段、国家科研体系与国家创新体系交替阶段和最终的国家创新体系形成阶段,但是,每一个阶段政府对应的创新政策导向就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对应的创新政策分成了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的创新政策,尤其在各代创新政策的交汇点会存在两代政策的衔接问题,因为政府缺乏统一的战略布局,从而导致在各代政策衔接过程中存在二代政策否定一代政策,三代政策否定二代政策的现象,这些均是由一定时代特点和体制机制方面的影响因素所造成的,但是我们要进行各代政策的有效衔接,就必须进行政府政策的战略化布局。
3. 中介机构等服务体系不完善。
中介机构在创新活动中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它将创新过程中用到的各类创新资源与需要资源的各类创新主体进行有效连接,从而实现创新体系的整体供需平衡状态。
除此之外,中介机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中小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
但中国现有的中介机构等服务体系不能满足企业协同创新的需要,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政府引导的中介机构职能过于行政化;中介服务能力相对较小,创新资源衔接功能差;中介服务机构的保障体系不健全,缺乏相应的创新融资服务体系;中介机构的改革中引导力度不够等等。
4. 国家创新体系的外部环境不理想。
有利于协同创新开展的政策与法律环境尚未形成。
协同创新各要素中的人事管理制度、住房制度及社会保障体系等均不能实现与创新活动需求的有效衔接,除此之外,人力资本也在进行着大规模、快速的流动。
中国的创新体制缺乏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从而限制创新项目的及时转化。
创新类风险投资项目和基金相对较少,政府疏忽对技术信息的汇集与扩散会导致企业寻求项目难,公共信息渠道不畅通。
三、完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对策世界上创新型国家都有一个符合本国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国家创新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因此,新时期应对国际竞争必需要注重国家创新体系的优化,只有通过优化国际创新体系才可以提升国家创新能力,通过制定第三代的科技政策推进国家创新体系的优化,经济参与国际创新领域的竞争,注重创新型政府的构建,才能逐步完善中国国家创新体系。
1. 注重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战略规划,科学合理制定政策法规。
明确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导向,积极引导创新主体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合理推进创新驱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国家创新体系是围绕创新活动的创新链条开展的制度设计,是一种制度安排。
科技创新从一个理念到商业价值的应用,包括了科学研究开发过程及其产业化过程,包括了从事科学研究开发和产业化过程中涉及的各类机构及其参与的各类成员,因此,必须由国家进行统筹规划,尽早制定适应中国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优化国家创新体系为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使其成为中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有力支撑。
加大知识产权的宣传力度。
通过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做大知识产权宣传,增强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企业有关知识产权的引导和扶持,鼓励相关部门积极为相关企业服务;利用中介服务组织提升保护工作力度;重点培养知识产权相关人才,通过高等院校设置知识产权相关专业或第二学位等方式,鼓励学生学习知识产权知识,鼓励交叉科学的发展,确保相关人力资源的储备工作;加大惩罚力度,既要速度快,又要力度强,并逐步减少维权成本。
出台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政策。
根据本文的实际研究内容,创新网络生态系统主要以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用户四螺旋的市场结构和市场需求。
因此,政府应该从用户的实际需要出发来进行创新战略和创新方向的制定影响创新政策。
2. 科学定位产政学研用,形成充满活力的创新运行机制。
中国在国家创新体系构建中最大的优势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它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快速集中各种资源,这将成为我们进行国家创新体系构建的重要法宝。
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中最重要的种群之一,是提供创新资源,维系创新网络生态系统的关键种群,要积极引导企业培育创新网络生态系统。
强化企业种群间及与其他種群的链带关系,调整创新种群的整合模式,鼓励开放式协同创新,从“大而散”的技术创新系统,转向“大而强”的开放式协同创新网络生态系统。
调动全球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调配全部创新资源和生产要素,构建能够抵御国际竞争的国家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