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建设(程志波)

合集下载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程津培
【期刊名称】《海峡科技与产业》
【年(卷),期】2007(000)003
【摘要】@@ 今天,各位欢聚一堂,共同探讨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促进民族科技产业发展的大计,我很荣幸能有机会听到大家的看法.借此机会,我愿就当前国际国内新形势下,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求教于在座的各位专家学者.
【总页数】4页(P5-8)
【作者】程津培
【作者单位】国家科技部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若干问题的思考 [J], 万钢
2.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公共图书馆开发专利信息管见 [J], 郝冬梅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J], 赵宝善
4.万钢: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若干问题的思考 [J],
5.是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J], 刘伟;倪冰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研究情况及最终成果

“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研究情况及最终成果

/GB/219506/16478073.html“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研究情况及最终成果简介2011年 12月 02日 13:21 来源: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中国科学院方新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研究”近日已完成。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了精辟论述,强调指出: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顺应时代特征、事关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选择,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创新、自主创新、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主题一直以来都是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的焦点,也是当前我国急需深入研究的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的课题。

自主创新的研究不仅有利于我国制定正确适宜的科技政策,进一步推动其理论研究,而且可以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环境和对策体系,有助于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推动科技进步,加速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

因此对自主创新的研究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主要观点纵观我国 150年来的科技发展道路, 技术引进与科学传播一直占据着我国各阶段科学技术发展的主线,我国也始终在由技术引进带来的技术转移到自主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尝试。

这一历史过程有两个特点,一是以近现代科学技术的传入及其制度化为基础。

随着近代科技的传入以及建国后的调整和完善,中国现代科技制度在 20世纪前半叶形成了基本框架,在 50年代后逐步成熟, 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完善,为提升创新能力创造了制度条件。

二是通过技术转移,从模仿到创新。

这是后发国家发展的一种典型模式, 通过自强运动、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三个阶段的各有特点的技术转移,中国形成了尚不均衡的创新能力,在国防尖端领域,摸索出一套大科学管理体制下迅速实现自主创新的机制,但在其它领域,企业几乎还不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建设创新型国家尚须更多努力。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创新型国家是指在多个领域实现了不断创新和突破,从而拥有领先地位的国家。

在当今全球化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环境下,成为创新型国家已成为许多国家的追求目标。

创新型国家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 科技创新能力强。

创新型国家拥有先进的科学研究机构、丰富的科技人才资源和高水平的科技研发投入,能够不断推动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的产生和应用。

2. 开放的经济政策。

创新型国家通过积极开展国际贸易,引进和消化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同时还要逐步开放金融市场、培养民间资本和私营企业等,进一步激发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动力。

3. 全面的创新战略。

创新型国家在创新领域形成了全面、系统的创新战略,包括科学研究领域、技术成果转化领域、产业技术升级等,形成了完整的创新体系。

4. 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型国家重视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制度和法律规范,为企业和创新人才提供切实可行的知识保护体系。

基于以上基本特征,建设创新型国家通常需要实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强化人才培养。

创新型国家需要建立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和科研机构,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政策支持。

此外,还需要加强国内外人才的交流和合作,引进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

2. 加强科学研究的投入和管理。

创新型国家需要不断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提升科技人员的科研能力和研发水平。

同时,还需要加强科研项目的管理和咨询服务,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3. 加强企业和市场的协同作用。

创新型国家需要建立良好的市场环境和产业体系,建议企业和市场参与创新投入和创新运营,利用市场动力激发企业的创新热情和兴趣,群策群力推动创新实践。

4. 建设科学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为了保护知识产权,创新型国家需要建立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包括专利制度、版权制度、商标制度等,以便更好地激发人们投资创新和科学技术创造。

总之,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长期而持续的工作,需要不断补充和完善,掌握和发展科技是国家和企业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一、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1. 加强创新能力创新型国家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

只有拥有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为了不断提升创新能力,中国加大了科研投入,鼓励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创新创业,推动产学研结合,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2. 开放包容创新型国家应该是一个开放和包容的国家,能够吸纳全球创新资源,推动自身创新发展。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积极吸收国外创新成果,在不断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基础上,促进国内外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构建开放型的经济体系,为国家的创新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3. 产学研结合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产学研结合,能够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为了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国加大了对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支持力度,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向实际生产力转化。

4. 持续投入创新型国家需要不断投入,提升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能力。

在这方面,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的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国家创新体系的整体效益,使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路径1. 推动制度创新要建设创新型国家,首要任务是推动制度创新。

在创新领域,制度创新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改革和创新现行制度,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和保护机制,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提供可靠的制度支撑。

2. 培育创新人才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来支撑国家的发展。

要培育和引进高层次的科技人才,不断提升人才培养和创新能力,为国家的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3. 加强科研力量科研力量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

要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投入,扩大科研基地,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提升科研水平,鼓励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不断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创新型国家是指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国家。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由之路。

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包括政府引领、市场引导、企业主体、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人才密集、创新链条和生态系统。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路径主要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企业创新、开放创新和文化创新。

政府引领:政府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主体和组织者,应当发挥好政策导向、资源调配和环境保障的作用,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

市场引导:市场是创新型国家经济活动的主要场所,市场机制应当发挥决定性作用,发挥市场的配置资源和调节供需的作用,引导各类主体积极投入到创新活动中,促进创新成果得以市场化、产业化和国际化。

企业主体:企业是创新型国家的核心和主体,创新型国家建设要以企业为主体,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中的主导作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技术密集:创新型国家的经济活动以技术密集型为主要特征,注重提升技术含量和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和技术应用效率。

人才密集:创新型国家的经济活动以人才密集型为主要特征,注重培养和吸引高层次人才,发展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构建人才强国。

创新链条:创新型国家的经济活动形成完整的创新链条,将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和回收等环节有机整合起来,形成创新的闭环和产业的链条。

生态系统:创新型国家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形成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保护环境资源和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和循环利用。

制度创新:创新型国家建设首先是制度创新,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为服务的创新体系。

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

基于政治课程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理解1、 创新型国家的涵义及主要特征1.创新型国家的涵义: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2.创新型国家的主要特征: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1)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3)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4)创新产出高,是否拥有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区分创新型国家与非创新型国家的主要标志。

人们往往用相关创新投入和产出的指标从一个侧面来衡量国家的创新程度,一般来说,创新型国家的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二、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状、发展目标及相关政策1.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现状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关键阶段之际,根据特定的国情和需求,我国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我国已经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拥有丰富的科技人力资源,科技发展具有良好基础,完全有条件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跟上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国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科技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竞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牢牢把握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世界科技创新格局调整的机遇、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市场不断扩大的机遇,坚定立足自主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争取在不太长的时间内确保国家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摘要】创新型国家是指在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具有持续创新能力和领先优势的国家。

其基本特征包括具有创新文化和创新制度、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注重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等。

创新型国家建设对于提高国家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路径包括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促进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举措。

未来发展趋势显示出创新型国家将成为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关键词】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建设路径、重要意义、关键举措、未来发展趋势、重要性1. 引言1.1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创新型国家的概念创新型国家是指在国家整体发展战略中将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力,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以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突破,实现国家长期繁荣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创新型国家的概念强调了创新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将创新置于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通过持续的创新活动来促进国家发展。

创新型国家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创新型国家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文化,能够不断推动科技和产业的发展;创新型国家具有健全的创新体系和政策支持,能够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持;创新型国家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能够吸引和容纳全球创新资源,促进国际创新合作。

创新型国家建设对于国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只有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国家才能在全球竞争中脱颖而出;创新可以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为国家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创新可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和路径。

要加强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要加强科技研究和创新投入,不断提升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要优化创新政策和体制机制,为创新活动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关键举措。

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推动新技术和新产业的发展;要优化创新环境和政策支持,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吸收全球创新资源,促进国际创新合作。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创新是国家发展和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

作为创新型国家,必须具备一系列基本特征和建设路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将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核心。

科技进步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推动因素。

因此,创新型国家需要致力于探索新的科技创新模式和策略,通过加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推动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和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

(二)创新生态环境优异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之二是其具备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这包括宽松的政策环境、良好的市场环境、优越的人才环境、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

这些因素能够激发创新活力,加速创新的孕育、诞生和落地。

(三)人才是创新基石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之三是其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吸引。

高素质、专业化和国际化的人才队伍,是国家科技创新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支撑。

由于人才资源是有限的,创新型国家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措施,吸引符合国家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四)促进国际创新合作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之四是其深化国际科技创新合作。

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有利于吸取他国的优秀科技成果、引进先进技术、扩大开放创新平台、提高国际科技创新影响力,进而提升国家的创新水平。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具有规划引导、资源整合、政策扶持、管理监督等作用,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主体。

政府应当制定和实施科技创新发展规划,加大对基础研究和高风险、高投入的前瞻性科技项目的投入,优化科研机构和实验室的组织和管理结构,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推动科技创新的商业化应用。

(二)强化企业主体地位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承担者,创新型国家需要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政府应当营造适合企业创新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加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和利益驱动机制建设,增强企业的创新投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

(三)优化人才政策人才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优化人才政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

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其重要意义

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其重要意义

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其重要意义创新,对于处于改革开放时代的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

中央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可以说是有一个好传统的。

20多年来,我们的一切发展成就,无不与创新紧紧联系在一起。

邓小平同志强调,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创新。

2005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思想。

在2007年10月召开的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报告三次提到建设创新型国家问题。

一、什么是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是指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

主要表现为:整个社会对创新活动的投入较高,重要产业的国际技术竞争力较强,投入产出的绩效较高,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在产业发展和国家的财富增长中起重要作用。

作为创新型国家,应具备以下四个特征: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研究与开发)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创新产出高。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

二、怎么样建设创新型国家?(一)建设“创新型国家”,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是基础。

因此,要想完成“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就必须想办法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创造力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

全面提升国民的“创新素质”,可以通过改造旧的教育模式、加大社会创造力培训的投入及力度、举办各类创造力活动、提高创造力者的各种待遇等途径来实现。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是重点。

“创新型国家”需要的“创新环境”应该是这样的:在学校推广创造力教育模式;在社会倡导诚实劳动、公平竞争、大力鼓励创新、积极保护创新成果免遭非法侵害;号召广大民众对传统文化中不利于创新的东西进行扬弃;动员各媒体改变观念,积极宣传创新信息及刊播创新报道和节目;把创新教育通俗化、实用化。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谢谢观看
2015.11.1
2. 中国国家创新战略的演变
2.2 发展阶段(1978—1995年)
主要表现:探索国家创新系统的发展模式和创新政策,出台了 改革政策和措施。 创新模式:计划主导模式,即设立国家科技计划,在国家科技 计划中引入竞争机制。 这种模式的形成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出现的,随着 国有企业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市场对企业的调节作用不断增强。通 过改革拨款制度、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等措施,科研机构服务于经 济建设的活力不断增强,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这一切都加速了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
3. 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
3.5 社会化、网络化的科学技术中介服务体系
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是指在整个创新活动过程中,在各个环节上 提供的与科技紧密相关的一切服务的科技中介机构之间、科技中介 机构与国家创新体系其他系统之间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社会 化的网络化的系统。 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一般包括咨询机构、技 术市场、工程中心、产学研联合体、创业中心等。
2. 中国国家创新战略的演变
2.3 国家技术创新系统阶段(1995—2005年)
显著特点:确立了市场经济的目标,从企业做起,进行企业制 度和产权制度的改革,强化企业的创新功能。 宏观管理体制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政府制定重大科技计划逐步 由科技和经济主管部门联合制定,出现了新的参加对象,如国家工 程中心(含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生产 力促进中心等,加快了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1995年,国家 启动了“科教兴国”战略。1996年,国家决定启动《技术创新工程 》,重点是提高企业的技术创的国防科学技术创新体系
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是满足国防和军队科学技术现代化建设需要 的人员、科研生产单位、科学技术知识、设施及其环境的综合体。 加快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系统建设,是应对国 际竞争、增强综合国力的客观需要,是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现代 化建设的有效保障,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符合科技 发展规律的正确选择。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创新型国家是指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创新文化的国家。

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是解决各种挑战和问题的关键。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每个国家都追求的目标,以下将介绍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

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科技创新能力较强。

科技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创新型国家必须重视技术研发和创新,并且能够转化科技成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成果。

教育体系完善。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创新型国家必须注重培养创新人才,提供良好的教育体系和平等的教育机会,培养出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创新文化浓厚。

良好的创新文化是创新的土壤和氛围,创新型国家必须鼓励创新精神,尊重和鼓励创新者,激励人们大胆尝试和创新。

创新型国家要有完善的创新政策和体制机制,为创新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激励创新活动和产出。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路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加大科技研发力度。

创新型国家必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大科研力量和资金投入,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进行创新研究,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创新型国家必须注重人才培养,培养各类人才,包括科学家、工程师、设计师、创业者等,同时也需要吸引国际上的优秀人才来国家工作和创新。

优化创新环境和政策。

创新型国家必须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市场准入、投资环境等方面。

还要制定有利于创新的政策和措施,鼓励投资创新、鼓励企业创新,提供创业支持和创新基金。

还需要建立创新相关的平台和组织,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加强国际创新合作。

创新是一个全球性的活动,国家应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创新合作,共享创新成果和资源,推动全球创新的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每个国家都追求的目标,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创新型国家需要具备科技创新能力强、教育体系完善、创新文化浓厚、创新政策和体制机制完善等基本特征。

第七章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第七章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 建立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自己 的实用技能,以适应将来在社会上从事职业岗位的要求。
19
(二)创新型人才知识结构的特点
1、具有高度准确、着眼于联系的概念。 创造离不开概念组 合,概念越明确,相互联系越紧密,新观念越容易形成, 创造性思维越容易展开。
2、具有双重知识结构 包括按照逻辑关系建立的微观结构和 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主题为中心的从一般到特殊的宏 观结构,因联系加强而便于再创造。
新理论、发明新技术的能力。
25
创新型人才能力的培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敏锐的问题意识、创造性想象和合理的知识结构
(二)创新意识能力的培养
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兴趣、动机等方面
(三)创新人格能力的培养
强烈的成就动机、良好的合作精神、优秀的调控能力、冷静的 态度等方面
3
1、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依据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 在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创新型国 家的建立,使国家通过政权和意识形态的力量,打造和维 护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社会环境,实现生产关系 调整。
(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原理 在科学技术社会一体化的新情况下,创新活动和现代国家 的社会管理职能的结合日益密切,科学技术活动日益成为 需要受到国家关注和体现国家意志的活动,需要充分发挥 国家对创新活动的调控职能,对创新型国家的建立提出了 强大需求。
• 主要特点:体现了个体知识结构与群体知识结构的有机统 一性,体现了不同人才知识结构的相互区别性。
三种模型的共同特点:具有宽厚坚实的基础理论 科学知识,稳固精深的专业知识,宽泛多样的知 识面。
24
三、创新型人才的能力培养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

创新型国家基本特征及建设路径创新是引领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在当今世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深入,创新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

建设创新型国家已成为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

那么,一个创新型国家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又应该以什么样的路径来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呢?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创新型国家的基本特征1. 强大的科技实力一个创新型国家首先应该具备强大的科技实力。

这包括先进的科技研发能力、高水平的科技人才队伍、丰富的科技研发成果等。

只有拥有强大的科技实力,一个国家才能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创新成果,从而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2. 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一个创新型国家应该为创新提供开放包容的环境。

这包括鼓励创新创业、支持创新企业的成长、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等。

只有在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里,创新能得到更多的资源与支持,并且能够更好地转化为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推动国家的创新发展。

3. 高效的创新体系一个创新型国家应该构建高效的创新体系。

这包括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各种创新主体的协同作用,以及创新政策、创新基础设施等制度和环境的支持。

只有建立起高效的创新体系,才能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从而推动国家的创新型发展。

4. 创新驱动的经济结构一个创新型国家应该拥有创新驱动的经济结构。

这包括高技术产业的繁荣和发展、知识经济的壮大和壮大、创新资源的充分利用等。

只有在创新驱动的经济结构下,一个国家才能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增长与创新驱动两者的良性循环。

5.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品牌一个创新型国家应该拥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品牌。

这包括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创新产品和技术、以及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只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品牌,一个国家才能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路径1. 积极引导科技成果转化为了实现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各国政府应该积极引导科技成果的转化。

全面实施《规划纲要》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全面实施《规划纲要》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全面实施《规划纲要》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陈至立
【期刊名称】《中国科技产业》
【年(卷),期】2008(000)002
【摘要】党的十七大把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摆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前所未有的
战略高度,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首要任务,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新目标、新要求。

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摆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力实施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总页数】4页(P8-11)
【作者】陈至立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3
【相关文献】
1.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J], 徐宪平
2.陈至立强调:全面实施《规划纲要》努力开创科技工作新局面 [J], 丁敏;
3.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J], 无
4.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J],
5.全面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努力开创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

的重 大举措 , 解决我 国当前发展 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的紧迫要求。只有通过 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 创新 , 是 增强 自主创新能 力, 动我 国经 推 济增 长 从 资 源依 赖 型 转 向 创 新 驱 动 型 , 才能 继 续 保持 经 济 平稳 较 快 增 长 , 现 又 好 又 快 的发 展 。 实
经济 论 坛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
走 中 国特 色 自主 创新 道 路 建 设 创新 型 国 家
金 贞 姬
( 边 大 学社 会 科 学基 础 部 吉林 延 吉 延
130 ) 3 0 2
【 摘
要 】 推进 自主创新 , 建设创新 型国家, 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 力的客观需要 , 而且也是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关键词 】 自 主创 新道路 ; 中国特 色; 创新型国家
创新是一个 民族进 步的 灵魂 , 一个 国家兴 旺发达 的不竭动 力。 能力不断增强。其 四是我 国经济高速成长和市场 潜力巨大的优势。我 是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 , 结合我 国的实际 , 断深 化对走中国特 国正处于工业化、 不 信息化 、 城镇化加速 发展和经 济快 速成长 时期 , 实现
二 、 中 国特 色 自主 创 新 道 路 必 须 立足 国情 。 分 发 挥 我 国 的特 色 走 充 和 优 势
建设创新型国家 , 需解决 国民经济发展 的重大瓶 颈问题 , 幅度 提高科技 进步 大
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的阶段性特征 迫切要 求J' 3 陕转变经济发展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D 加快形成 以科技进 步和创新 为基础 的新竞 争优 方式 ,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强能源资 源节约和 生态环境 保护 , 加 保 势 , 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以组 织实施 重大专项 为重点 , 促进 集中力 障国家安全。面对经济全球化和 新科技革 命带来 的新的挑 战 , 我们必 量突破关键和核心技术 , 努力实现我国优势领域 的战略突破 。 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 立足社会主义 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 出一条 走 建设创新型 国家 , 要求把改善民生、 进社会和谐 作为根本出发点 促

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2007-03
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室
8
只有技术独立 才有经济独立 最后才有政治独立

在中国注册的专利,特别是高新技术在 中国注册的专利,计算机类,外国的专 利占70%,生物技术专利占87%,信息类 专利占92%,半导体类的专利占90%。
2007-03
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室
9
三、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 国家的几点思考
2、我们要实现重点跨越,要通过关键技术 领域的跨越,从后发国家走向世界前列
要通过宏观的设计,选择重点实现跨越, 要进行人才储备,要建设公共平台,通过重
大工程,使我们的发展瓶颈能够得到彻底解
决。
2007-03 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室 10
三、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 国家的几点思考 3、充分利用国际合理科技资源.特别是 利用全球的生产要素进行科学技术知识 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形成技术创新。
发展机遇要比依靠创新容易。
三、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 国家的几点思考 1、要把科技自主创新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 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 4 )引进技术等于引进技术创新能力吗? ( 5)真正的核心技术能买来吗? ( 1 )以市场换技术走的通吗? ( 3 2 )在中国注册的专利的一组数据 )中国的发展受到三大障碍
2007-03 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室 16
2007-03 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室 2
主要内容:
自主创新提出的背景
自主创新的主要内容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几 点思考
2007-03
市委党校现代科技教研室
3
一、自主创新提出的背景
二十一世纪,全球经济和社 会发有三个新的主要特征: 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社会正在加 速形成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深化 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的共同选择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仇东方李卫仁2006年02月07日09:04 【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着眼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第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2003年我国人均GDP已跃上1000美元的台阶,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时,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

这一时期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资本和土地资源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会出现递减趋势,而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和科技创新将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这就要求我们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约束及环境的矛盾。

我国资源禀赋较差,无论是维系人们基本生存的耕地、淡水,还是支撑经济持续增长的能源和矿产资源都相对短缺,且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这一矛盾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会更加突出。

所以,我们不能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走科学发展之路,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第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连续保持年均9%以上的快速增长,但我们的GDP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中仅占4%,同时却消耗着大量的资源和能源。

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增长依赖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引进技术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部分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也没有根本改变。

继续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如果不改变单位GDP的投入,我们的资源能源将难以支撑。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质的跨越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质的跨越

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质的跨越段华明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现实需求和国际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决策: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

这是引人注目的国家发展目标,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

如何迎头赶上?唯有创新跨越当今时代,人类社会步入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

在世界新科技革命推动下,知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国民财富的增长和人类生活的改善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地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局面。

如何后来居上、迎头赶上呢?唯有出奇制胜,开拓创新,跨越式发展。

创新是指创造、传播和应用知识并获取新的经济和社会收益的过程。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

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

此外,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大势所趋,时不我待。

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是统领我国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是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

建设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求工业企业掌握“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就是要在“中国制造”前面加上“中国设计”、“中国创造”。

我国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跨越式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其愿景是:──使我国成为具有强大的原始科学创新能力,能够在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科技革命中把握先机、从容应对并把握机遇的国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程志波
何谓创新型国家
1
何谓创新型国家
2
为何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为何要建设创新型国家3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是指那些将科技创新作为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创新型国家具备以下四个特征:
•创新投入高,国家的研发投入即R&D支出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
•科技进步贡献率达70%以上;
•自主创新能力强,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通常在30%以下;
•创新产出高。

《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2006-2020》目标:•到202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本国人发明专利年度授权量和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均进入世界前5位。

2020年我国R&D/GDP
的比率预计将达到2.5%。

2012年,深圳市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已达到
3.81%。

全国对外技术依存度趋势图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
中美法韩日单位GDP能耗比较图
第一次技术革命
第三次技术革命
第六次科技革命
人性驱动科技!
•“自主创新”战略体现了对当代创新活动特点的新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