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农业大学土地经济学(第一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土地经济学讲义

土地经济学讲义

土地经济学第一讲土地利用的经济法则1、土地报酬递减规律2、地租理论第一章土地报酬递减规律一、报酬递减的规律的含义:影响实物产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生产要素的品质,二是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生产要素的品质越高,产出越高,如良种的使用使得产量增加。

报酬递减规律是研究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与实物产出之间的关系的。

含义:当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生产要素配合以生产某一个物品时,倘如其中有些因素的数量固定不变(如土地),而其他生产要素的数量不断递增单位,则起初每增加变量因素一单位,所增得的报酬是大于它前一单位的所增的报酬;及至某点以后,产量报酬又依次递减,即每次变量因素增加一个单位,所得的报酬是小于它前一个单位的。

即边际报酬最终会递减,这就是报酬递减规律。

总产量边际产量平均产量图:1、边际产量最大时,总产量达到最大点。

2、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在平均产量的最大处相交。

3、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切线的斜率就是这一点的边及产量。

4、总产量曲线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就是这一点的平均产量。

第二章生产成本理论地租理论之前,需要首先讲解西方的“生产成本理论”一、成本的概念及分类边际成本:生产最后一个单位的物品所支付的成本。

平均成本:总成本/总产量总成本:固定成本: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可变成本: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成本。

会计成本:我们一般所说的成本指的是会计成本,也叫显成本,是指企业在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

经济学上所研究的成本一般是指经济成本。

经济成本=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显成本+隐成本隐成本(Implicit Cost):对自己拥有的、且被用于生产的要素应支付的费用。

不在帐目上反映。

如自有房屋作厂房,在会计账目上并无租金支出。

机会成本:在资源有多种用途时,使用目前这一种用途而损失的其他各种可能的用途所能带来的最高收入,就是使用目前这一种用途的机会成本。

企业追求的是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经济利润=总收入-总成本总成本=显成本+隐成本会计利润=总成本-会计成本正常利润:厂商对自己提供的企业家才能支付的报酬,是隐成本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最新土地政策学第一章PPT课件

最新土地政策学第一章PPT课件
促进经济增长 推进社会公平发展 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利用 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1.1.4 土地政策特点
1.经济性 2.社会性 3.政治性
1.2 土地政策学学科性质
➢ 1.2.1 ➢ 1.2.2 ➢ 1.2.3 ➢ 1.2.4
土地政策学 土地政策学与土地资源学 土地政策学与土地经济学 土地政策学与土地管理学
5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临床表现
临床没有甲减的表现 实验室检查
血清TT3减低,rT3增高 血清TT4正常,FT4正常 血清TSH正常 疾病的严重程度一般与TT3减低的程度相关 严重病例可以出现TT4和FT4减低,TSH仍然正
常,称为低T3-T4综合征
51
治疗
患者的基础疾病经治疗恢复以后,甲状腺 激素水平可以逐渐恢复正常。 不需要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垂体性甲减TRH试验的TSH反应是迟钝的,呈现低平曲 线。(增高小于2倍或者增加≤4.0mIU/L)
44
其它检查
轻、中度正色素性贫血 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 心肌酶谱可以升高 部分病例血清泌乳素升高、蝶鞍增大,需要与垂体泌
乳素瘤鉴别
45
诊断与鉴别诊断
46
病史
甲状腺手术 甲亢放射碘治疗 Graves病、桥本甲状腺炎病史和家族史等
1.3.5 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实验者有目的、有计 划创设和控制一定的条件,来认识实验对象的本质及 其规律的一种方法。
实验法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一是实验者,即实验研究中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主体 二是实验对象,即实验研究所要认识、研究的对象 三是实验环境和手段,即实验对象所处的社会条件
土地政策的产生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
土地资源学是资源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其研究内 容包括土地资源数量、质量、地域与空间分布、资源演 变历史规律、资源结构、资源评价等,其特点是以野外 考察、调查和室内制图为主。

土地经济学第一章 导论

土地经济学第一章   导论
在土地市场运动中建立起来的各种经济利 益关系的总和,我们用土地商品、地租、地价、 土地市场、土地金融、土地税收等来揭示这些关 系的特点和运动规律,并加以规范和调节。
土地经济学
3、调节人地关系、人人关系的土地经济制度
土地经济制度是指土地经济关系得以存在和运 行的体制和制度框架,包括土地所有制度、使用 制度和管理制度。反映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要 求。
二、土地的特性
(一)土地的自然特性 1、位置的固定性 2、面积有限性 3、质量的差异性或异质性 4、功能永久性
土地经济学
(二)土地的经济特性 1、供给的稀缺性 2、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 3、报酬递减的可能性 4、利用后果的社会性
土地经济学
第二节 土地的功能和分类 一、土地的功能 1、承载功能 2、生产功能 3、资源功能 二、土地的分类
土地经济学
三、土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1、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和生活资料 2、土地经济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关系之一 3、土地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 4、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
因素 5、房地产经济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土地经济学
第三节 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土地经济学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土地的概念和特性 一、土地的概念 (一)土地的横向范围(空间范围) 1、土地即土壤,是陆地上覆盖土壤的部分。 2、土地是陆地或陆地的表层,不包括陆地的水面。 3、土地即地球的陆地及其水面。 4、土地即地球表面,包括地球的陆地部分和海洋部分。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Chapter 1 緒論
第一節 土地之意義及其特性
一、土地之意義 二、土地之特性
數量(面積)固定性 位置不移動性 長期不毀滅性 品質差異性
第二節 土地之功能及其用途
一、土地之功能
負載功能 滋育功能 生命之繼起功能
第二節 土地之功能及其用途
二、土地之用途
土地為人類居住的基地 土地為主要生產要素之一 土地為成立國家三大要素之一 土地為置產保值之良好教授在其《土地經濟學》一書中謂:

「土地經濟學是研究人們利用土地時所應遵循的經濟 原理,亦研究因利用土地而發生的人與人間之經濟關 係,並探求改善這些關係的原則和方法。它是理論兼 實用的科學,一方面說明利用土地的許多原理,另一 方面又提供利用土地的實際方法,以使人與地間及人 與人間的經濟關係得以改善。
第二節 土地之功能及其用途
第二節 土地之功能及其用途
第三節 土地經濟學之意義及其 範圍
一、土地經濟學之意義

伊黎和威克按其定義的內容係包括:
1. 2. 3.
土地經濟學為經濟學的一個分枝 土地經濟學為理論兼實用的科學 土地經濟學研究人與地之間的關係
4.
因利用土地而發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第三節 土地經濟學之意義及其 範圍
第三節 土地經濟學之意義及其 範圍
一、土地經濟學之意義

張丕介教授謂:

土地經濟學具有經驗科學、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三種 性質,並研究因人類經濟行為而造成之人與地、人與 人、地與地之種種關係。
第三節 土地經濟學之意義及其 範圍
二、土地經濟學之研究範圍

土地經濟學研究的對象,概括言之為人與 地的關係。如具體而論,為因人類經濟行 為而造成的人與地、人與人、地與地之間 的種種關係。

《农业经济学》PPT课件

《农业经济学》PPT课件
农业经济学
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农经系
2021/8/17
1
学科简介
我校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历史源远流长
前身是1921年成立的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组和1939年 秋设立的中央大学农业经济组。
1952年合并入南京农学院农经系,直至目前的南京 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如果从1920年美籍教授卜凯(Buck)等来金陵大 学讲授农业经济学、农场管理学等课程算起,农林 经济管理专业已有80多年的历史。
2021/8/17
8
课程纲要(六之四)
第七章 农产品贸易与农业保护政策(3学时)
农产品贸易的特性
农业保护政策
农产品市场的特征
WTO与我国农业
农产品贸易的构造变化
第八章 农业关联产业与食品体系(2学时)
农业关联产业与食品体系的概念 农业关联产业的展开理论 食品工业与食品流通业的产业组织 案例分析
Cramer Jensen :Agricultural Economic And Agribusiness
农业经济学和农业企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Cramer Jensen著,张世龙译:农业经济学 台湾西书出版社
2021/8/17
13
2021/8/1710课程纲要(六之六)第十一章 世界的人口与粮食安全(3学时)
粮食安全问题的三要素 人口爆发与人口转换理论 世界的粮食生产 世界的粮食分配
第十二章 外国农业经济(6学时)
世界农业经济发展概略 美国农业经济 日本农业经济 西欧农业经济 印度农业经济
2021/8/17
WTO与中国农业
关于新农村建设问题的讨论
农村调查与实践(实习)
2021/8/17

《土地经济学》PPT课件

《土地经济学》PPT课件
1. 扩大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原因 (1)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小规模农业经营与非农产
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距越来越大,造成农民的收入 显著低于非农产业的从业者,农民为了缩小收入差距,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扩大土地经营规模。
精选ppt
20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2)随着工业化的进展,产品的商品率大大提高,农产品 的市场竞 争变得越来越激烈,而大规模经营在市场竞 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农民为了摆脱小规模经营在市场竞 争中的不利地位, 享受购销阶段的规模经济而扩大土 地经营规模。 (3) 随着工业化的进展,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 业, 劳动力工资开始上涨 , 劳动相对于资本变得越来 越昂贵,促使农业实现以资本替代 劳动的机械化,农业 生产中不可分割的生产要素投入量迅速增大,农民为了 充分利用农业机械,获得生产阶段的规模经济而扩大土 地经营规模。
精选ppt
11
第一节 土地规模利用原理
( 二 ) 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不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和产量 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得到的经济利益。例 如,整个行业的发展可以使得个别生产经 营单位得 到修理、服务、运输、人才供给、科技情报等方面 的有利条件,从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减少成本支 出。
精选ppt
25
第二节 农业土地规模利用
目前,发达国家使用的是大机械、电气化,运用的 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空间遥感技术,发展的是 “精准”农业。而我们受规模所限,农业机械由大变小, 出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逆适应现象,各种现代技术 应用十分困难,这必将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竞争能力。 那么今后的农民土地规模应怎样调整?太大,农民太多, 与城市争地打架的事越来越多,太小,农民又富不起来, 农民们到底多大规模最合适?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第一章:导论1.土地:由地球陆地及其水面的土壤、岩石、矿藏、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并综合了人类正反面活动结果的自然-经济综合体。

2.土地的特性(1)自然特性①位置固定型②面积有限性:土地的面积具有不可再生性,面积有限迫使人们必须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③质量差异性:由于土地自身的条件(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以及光照和相应的气候条件的差异,造成了土地的较大质量差异性。

④功能永久性(2)经济特性:是人类在土地自然特性基础上长期利用土地的过程中产生的①供给的稀缺性②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③报酬递减的可能性④利用后果的社会性3.土地的功能承载、生育、资源、生态、财产和资产4.土地的分类2007年:分为12个一级类、57个二级类2017年:分为12个一级类、73个二级类第二章:土地利用概述1.土地利用:是人类劳动与土地结合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的经济活动,这一活动表现为人类与土地之间进行的物质、能量以及价值、信息的交流和转换。

同时又是个经济问题,并且内涵是动态的。

2.土地利用的内容(1)土地资源的调查、分类和统计(2)土地利用现状分析(3)编制土地利用规划(4)土地开发(5)土地保护3.土地利用现状分析(1)利用程度分析:指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改造程度,以及土地收到人为影响的变化程度(2)利用结构分析:可以了解土地利用是否与需求结构相吻合,了解现有的土地利用结构是否与土地的自然性状相适应。

(3)利用效益分析在农业上,用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经济作物产量、水果产量等。

对城镇土地,所看重的是单位土地面积带来的收益(利润/纯收益)。

除经济效益外,还要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4.土地开发:广义的土地开发是指对尚未利用的土地进行清理、整治,使之可投入使用,包括把无法利用的土地加以改造,然后投入利用的活动;也包括对农业用地进行平整和基础设施建设后,使之转为非农建设用地的活动(也就是非农业土地开发)。

狭义的土地开发即土地开垦,是指把适宜耕作的生荒地开垦为耕地种植农作物的过程。

土地经济学新版课件第1章

土地经济学新版课件第1章

按土壤质地
黏土 壤土 沙土 ……
国有 集体所有 私有 ……
按土地权属
性质
按土地利用
现状
……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土地经济学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3.1土地经济学的对象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土地利用
1 土地利用 指土地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分配与使用,具体包 括土地资源的勘察、技术经济评价、土地资源利用 的规划与计划、土地分区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土 地规模利用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经济问题。 归结起来就是研究人与土地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
1.4.1土地经济学的产生与传播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土地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是在20世纪20年代。但在此之前,一些西方 古典经济学家就开始对土地经济的若干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威廉·配第、杜尔阁、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马克思恩格斯……
但是,这些研究仍然从属于政治经济学或其他学科范畴。到1924年,美国经 济学家伊利和莫尔豪斯(E. W. More house)合著的《土地经济学原理》的 出版,标志着土地经济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此后,土地经济学的研 究不断深入、完善并得到广泛传播,一些大学也陆续开设了土地经济学课 程。
综上所述,可以简要地说,土地是由地球陆地及其水面的土壤、岩石、矿藏、 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1.1.2土地的特性
土地的自然 特性
位置固定性 面积有限性 质量差异性 功能永久性
土地经济学(第八版)
土地的经济 特性
供给的稀缺性 利用方向变更的相对困难性
21世纪土地资源管理系列教材

土地经济学(全本)ppt

土地经济学(全本)ppt
土地经济学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土地经济学概述 一、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 1、土地经济学学科来源于经济学 其产生和形成需具备两个基本的前提条件: (1)人类社会实践中存在土地经济问题,要求人们去
研究解决; (2)有了经济学,人们具有了应用经济学的知识能力
去研究这些问题,并取得了建立一门独立学科的成果。 2、土地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社会科学
人地关系可分为两种:
①土地利用和生产过程中的人与土地的关系, 可成称为主要的直接的人地关系。人是主体(为 土地利用和生产提供人力资源);土地是客体, 为生产发展提供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土地。
②在人类利用土地的过程中,必然发生人与人的 关系,称为衍生的间接的人地关系。
2、人地关系的实质内涵
主要从以下三个层次来理解人地关系:
4、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重点
现阶段是改造中地产田土,其作用有: (1)直接提高粮食单产。 (2)改善生态环境。 (3)解决贫穷问题。 (4)从总体上缓解土地短缺压力,促进经
济发展。
第二章 土地的供给与需求
我们来研究土地问题,尤其土地经济问题,首先 就要研究土地的供给与需求,也就是说有多少土 地供给我们使用,而人们又需要多少土地。
(2)针对具体的地区单元来理解。
2、制约因素 (1) 地球的表面积 (2) 适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气候条件 (3) 适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 (4) 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 (5) 可供利用的生产资源(指各种有用的矿
产动植物可供利用) (6) 一定的交通条件(使人们易于接近,便
于联系和物质交换)
一、 经济增长到可持续发展
(一)经济增长:一定时期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实际水平的提高,有时也指每个人收入或实际消 费水平的增加。

土地经济学导论幻灯片PPT

土地经济学导论幻灯片PPT
土地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要用土地经济学的科学理论 和方法,来研究和阐明一定生产方式下地域空间内的 人地关系及由此而引起的人与人的关系,找出客观规 律,并遵循协调人地关系的规律,制定科学的正确的 政策,为指导土地合理利用与分配的具体实践提供科 学依据。
推荐教材
毕宝德主编,《土地经济学》,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A村面积 /ha
4.8 0 25.4 2.11 0.24 0.23 0 0 0.3 0.27 7.48
232.83
全图
4.8 27.58 25.7 14.57 0.24 0.23 7.24 219.46
0.3 0.27 7.48
▪“农村土地” = “集体土地” ?
旱地1140
有林地1310
农村居民点2030
(三)土地资产流转
土地资产流转:是指土地作为资产其权属的市场 流转和随之产生的土地收益分配问题,具体包括 土地市场的建立及其供求关系、土地使用权流转 中使用者向土地所有者支付的地租、土地作为商 品买卖形成的价格、以土地资产作为担保标的物 形成的债务抵押关系以及国家参与土地收益分配 的具体形式——土地税收等。 土地资产流转所研究的也是土地利用中发生的人与 人之间的经济关系问题,但它所涉及的仅是土地 资产流转和土地收益分配中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 经济关系问题。
2007年颁布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采用土地综合分类方法,根据土地的利 用现状和覆盖特征,对城乡用地进行统一分类。两级分类体系,一级12类, 二级57类。一级包括耕地、林地、园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 住宅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域及水 利设施用地、其它用地。二级类是依据自然属性、覆盖特征、用途和经营目 的等方面的土地利用差异,对一级类进行具体细化。见下表。

土地经济学04级01.

土地经济学04级01.
从经济意义上看,目前一般认为土地 在地球表面以上部分包括整个大气 层,地下部分包括整个地壳。
土地经济学
(三)土地的构成要素 1、自然物质:空气、水、土壤、生物、砂
砾、岩石、矿物
2、能量:阳光、热量、风能、潮汐能、地
心引力
3、自然物质和能量的存在状况和组合 方式
4、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影响结果
之一
所谓土地经济关系,是指围绕土地的占有、使用、分配 和交换活动而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联系。
3、土地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居于重要地位 4、土地资源的特点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
发展的重要因素 5、房地产经济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土地经济学
§1.3 土地经济学及其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它应用经济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中土地的概念如下: 土地是地球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一定幅
度的空间中的自然物质、能量及人类活动的 某些结果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状态所组成的自 然—经济—历史综合体。
土地经济学
二、土地的特性 1、数量有限性 面积、空间容量、生产能力和承载能力
有限
2、质量的差异性或异质性 3、位置的固定性:自然地理位置、经济地理位置 4、土地生产力的可更新性:自然更新、人工更新 5、土地系统的整体不可分性:土地生产力的整体性
பைடு நூலகம்
土地经济学
复习思考题 1、土地的含义、特征 2、土地经济学的概念 3、土地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 以便取得最佳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它的主 要研究对象不是土地本身的自然属性,而是人们 利用土地过程中的各种土地经济问题。
二、土地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土经ppt (1)

土经ppt (1)


提出合理建议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社员希望对樱桃进行深加工 和宣传。但由于成本过大都没有进行。对此,我 组提出以下建议: 1、樱桃具有医学效用。可以对樱桃进行文化 宣传,从而提高樱桃采摘园的文化氛围,吸引更 多的游客。 2、可以对樱桃进行简单的加工,如做成樱桃水 樱桃酒。在园区搭建简易售卖亭让游客先尝后买。 简单而又快捷的方式会带来更高的收益。
1500 6250 250 350 8350 20000 11650 1670 4000 2330 1.39521
60000 150000 90000 4000 10000 6000 1.5
数据处理
单 位 面 积 产 出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4000 8000 10000
2 .9 6 5
30亩
数据分析


横向分析:
1.李王两家承包价格不同,原因是:李家是七年前从村委会手里 承包的土地,当时承包价格是500,而且签了30年的合同,每年向 村委会交500*30=15000的费用。而王家是随行就市,最近几年刚 刚承包的,也没有签订合同。 2.李家灌溉的水源是村里的水库,每年要交1000元水费,浇水电 费是6500;王家自家有机井,不用交水费只有电费;张家由于地 处原来的矿区没有灌溉条件(地下水位过深),只能靠买水浇灌 (50元每罐); 3.李家的经营面积比较大,每年都有2名固定工人,(15000/人/ 年)。忙季雇佣劳力100/人/天(一般雇佣3人,忙碌10天)
发现问题
调查发现专业合作社会聘请种植专家做技术指导,也 会统一先替农户采购优质的肥料,有时候也会找一些 采购方帮助成员拓宽销售渠道。但是合作社成员也有 没有享受到的权利,比如利用本社提供的服务和生产 经营设施。基本上是自家用自家的查阅本社的章程、 理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和 会计账簿,他们很少过问财务方面的问题。 对于专家的聘请费用,合作社出一大部分,成员平摊 其余部分,对于统一购买的用品均是自己出资以较低 价格买进。但是也未履行以下义务:农民专业合作社 成员很少批准年度业务报告、盈余分配方案、亏损处 理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一、 人地关系实质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一章 绪论…
❖ 人地关系的两层含义:
直接的关系:人---地(解决土地利用问题)
间接的关系:人---地---人(解决土地分配问 题)
❖ 人地关系的调节点应该着力于哪一层关系上? (中药治本,西药治标,中西结合标本兼治。)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二、 人地关系系统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三、土地的特性与功能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一章 绪论…
思考与讨论1-2:
1) 根据土地的特性与功能,人类应该如何开发利 用和管理土地更为合适?如何反思现有的土地经 济活动?
2)学习本节后你对土地的内涵认识有何变化?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人地关系 ❖ 一、人地关系实质 ❖ 二、人地关系系统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三、土地的特性与功能
(二)经济与社会特性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一章 绪论…
➢ 土地利用的社会性(宏观调控手段) ➢ 土地用途的管制性(政府程
三、土地的特性与功能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一章 绪论…
(三)土地资源资产的功能
➢ 生产功能(养育功能) ➢ 承载功能 ➢ 蓄积和增殖资产功能 ➢ 信用担保功能 ➢ 社会保障功能 ➢ 生态环境功能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一、 人地关系实质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一章 绪论…
❖ 人地关系的实质是人通过自身的劳动与自然界 进行物质变换的关系。 -----马克思
❖ 人地关系中,人是主体;土地是客体。
❖ 人与土地的关系中直接的人地关系是主要的, 由此衍生的人与人的关系是间接的人地关系。
❖ 人地关系的和谐型构建,而非支配与被支配.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二、土地的实质内涵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一章 绪论…
总结:
土地首先是最基础的生态环境要素 土地是人类的劳动对象和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土地是构成国家的基本的要素
讨论 1-1: 经济学的“土地”与 日常“国土”、“土地”概念的
区别?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三、土地的特性与功能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一章 绪论…
➢ 人口数量问题:人口增多和需求增加 ➢ 认识问题:人们对土地的特性功能认识 不足 ➢ 技术问题:土地利用的不合理性 ➢ 社会制度问题:不合理的土地制度与土 地分配制度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一章 绪论…
一、土地的概念
➢“土地包括影响土地用途潜力的自然环境,如气 候、地貌、土壤、水文与植被,它包括过去和现在 人类活动成果” 。(FAO《土地评价纲要》) ➢“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的部分,人类生活和生产 的空间,土地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 、植被 和水文等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和人类过去 和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土地是一个垂直系 统……”。(综考会)
第一章 绪 论
❖ 本章要点:
土地的概念 土地的特性 土地的功能 人地关系的内涵
土 地 经 济 学…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第一章
绪论
土 地 经 济 学…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土地的概念 人地关系概念与内涵 土地及土地经济问题 土地经济学学科定义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一章 绪论…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一章 绪论…
一、土地的概念
➢“受控制的附着于地球表面的自然和人工资 源的总和”。(R.Barlowe)
➢“经济学家所使用的土地这个词,指的是自然 的各种力量或自然资源.它的意义不仅涉及土 地表面,因为它还包括地面上下的东西.水的本 身就被看成是土地,它是一种自然资源.经济学 上的土地是侧重于大自然所赋予的东西”。 (T.Ely)
(一)自然特性
➢ 原始性 ➢ 数量有限性 ➢ 位置固定性 ➢ 质量的差异性
➢ 生产潜力的无限性和可持续性 ➢ 利用的多宜性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三、土地的特性与功能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一章 绪论…
(二)经济与社会特性
➢ 经济供给的稀缺性 ➢ 土地利用的适度规模经济性 ➢ 土地报酬增减的规律性 ➢ 土地集约经营性 ➢ 土地投资的安全性 ➢ 土地市场的特殊性:区位、滞后、垄断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一章 绪论…
近现代人地关系理论:“具有多层次、多元结 构的人地关系系统” 。(土地概念的系统性)
基本层次:人口与土地关系 中间层次:人口与资源、人口与食物的关系 综合层次:人口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关系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一章 绪论…
第三节 土地及土地经济问题 ❖ 一、土地问题的内涵 ❖ 二、土地问题的形成原因 ❖ 三、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土地问题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一章 绪论…
一、土地的概念
➢“土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土地系指地球表 面的陆地部分。广义的土地系指气候、地貌、岩石、 土壤、植被和水文等因素组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同 时还包括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活动的成果”。(王 万茂) ➢“土地是地表上下一定幅度的空间及其中的自然物 和经济物所组成的自然--经济综合体”。(周诚) ➢“土地的资源资产双重概念和特性就是土地的综合 经济概念”。(刘书楷)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一章 绪论…
一、土地问题的内涵
➢ 土地问题----人地关系失调所产生的问题,是人 地关系失调所出现的经济问题。 ➢ 协调人地关系中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的矛盾? ➢ Land problem or land issue?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一、土地问题的内涵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土地的概念 ❖ 一、土地的概念 ❖ 二、土地的实质内涵 ❖ 三、土地的特性与功能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一章 绪论…
一、土地的概念 ➢ “土者,吐也,即吐生万物之意”。(许慎《说 文解字》) ➢ “地者,万物之本源,诸生之根苑也”。(管仲) ➢ “土地的含义指的是大自然无偿地资助人们的, 在陆地、水中、空中、光和热等物质和力量 ”。 (A.Marshall)
❖ 从人地关系看,土地问题包括:
➢土地利用问题(主体)----人与地的关系问 题,如土地生产问题;
➢土地分配问题(从属)----人与人的关系问 题,如土地制度问题、土地利用社会成果分 享问题、土地社会问题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问题!
国家精品建设课程
二、土地问题的形成原因
土 地 经 济 学>第一章 绪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